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2024-08-24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共9篇)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篇1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犯罪法制教育

当今社会是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化社会,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一方面, 网络化、信息化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便捷, 比如移动学习、云学习等。另一方面, 网络化、信息化的负面影响也在发生作用, 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而网络犯罪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中小学生网络犯罪是指中小学生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 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1]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使其成为个性化和谐发展的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2]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 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中小学生法制素养, 以预防中小学生网络犯罪问题的发生。

一、中小学生网络犯罪的表现

在当今社会, 网络犯罪成为一种新的中小学生犯罪现象,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具体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类现象。

1. 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欺凌、网络暴力行为

对于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这类报道, 经常见诸报端、电视以及网络媒体。在日本等发达国家, 对于网络欺凌现象早已经有较多的研究, 而在我国研究还比较少。总的来看, 网络欺凌主要是指中小学生利用网络或电子通信工具对其他一个或者多个学生有意识地施以威胁、骚扰、侮辱的违法行为, 其表现为情绪失控、网络骚扰、网络盯梢、网络诋毁、网络伪装、披露隐私和在线孤立七种表现形式。[3]可见, 网络欺凌本质上是一种网络暴力, 使有关中小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2. 利用黑客手段制造、传播网络病毒

这种网络犯罪主要是利用网络非法破坏或者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破坏计算机运行的程序, 向其系统安装木马程序以及虚假数据和信息, 删除或更改数据与资料, 篡改信息与文件, 制造和故意传播病毒等, 从而使得他人的计算机处于被干扰和被侵害的状态, 以至于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以及经济上的损失。在中小学生中, 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通过对网络知识的了解以及对网络技术的熟悉, 运用网络手段或者技术工具对他人的计算机进行攻击, 一方面使得他人的计算机的数据或者文件受到损害或者毁坏, 干扰了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使得他人的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 让其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从而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3. 建立网站或网页, 进行制作、传播、出售淫秽物品等网络违法行为

这方面的网络犯罪主要是指:一方面, 一些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一些国内外的网站, 去浏览那些淫秽影片或者图片, 以至于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并将其传播给其他人, 从而构成犯罪行为。另一方面, 一些中小学生利用网络建立淫秽网站或者网页, 单独或伙同他人制作、出售淫秽物品, 不仅让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而且还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毒害其他的中小学生。

4. 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和网络盗窃

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和盗取他人的财物也是当前中小学生网络犯罪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网络诈骗主要是指中小学生通过伪造银行信用卡、制作假票据、篡改电脑程序等网络手段来欺骗和诈取他人的财物等犯罪行为, 而网络盗窃就是指中小学生通过计算机指令将他人账户上的存款转移到虚开的网络银行账户上, 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一家公司的计算机下达指令, 要求将现金支付给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另一家公司, 从而窃取现金。[4]这一类网络犯罪在生活中也逐渐增加, 一方面, 通过网络平台如QQ、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 与他人进行聊天或网络视频对话, 与他人“套近乎”, 获得他人的“信任”后, 开始对他人进行网络欺诈, 从中获得不当的收益。另一方面, 有些中小学生进行网络盗窃, 通过尝试密码或者修改他人的账户登录名称, 使他人的网络账户不能正常运行, 或者从他人网络账户中进行转账, 从而使得他人的钱财受到损失。

二、中小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探析

1. 社会因素:社会不良风气在影响着中小学生

我们知道人的发展受到环境、教育、遗传、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宏观环境下, 一些不利因素在刺激着中小学生的网络犯罪, 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的:“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 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 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5]可见, 社会风气在影响着中小学生, 也在刺激着中小学生的网络犯罪。

2. 家庭因素:家长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

中小学生没有成年, 需要得到家长的保护, 需要家长的正面引导, 但是一方面在今天就业压力加大, 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家长一天到晚就是“忙、忙、忙”, 以至于用太多的时间去工作, 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关照自己的孩子, 特别是在留守孩子这一个特殊群体中, 中小学生的父辈去外面打工, 留下孩子呆在家里, 他们没有得到更多的家庭教育, 更不用说法制教育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离婚率的上升, 许多离异家庭孩子的法制教育容易被忽视, 从而导致其沉迷网络以至于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实际上, 我国很多家长并没有多少法制知识, 连自己都缺少法制观念, 就别奢谈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了。因此, 在对待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上, 家长更多的是默许,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中小学生的网络犯罪行为。

3. 学校因素:中小学法制教育不到位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与学校法制教育的不得力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是缺乏系统性, 教育者整体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教育未形成合力。[6]在学校法制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 中小学生缺乏法制意识, 缺少对法律的畏惧, 也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 面对网络犯罪, 中小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一方面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和违法行为从而使自己越陷越深。另一方面面临网络犯罪现象不能正视和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

4. 个体因素:中小学生自身的辨别力差和抵抗力弱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与其自身的因素是分不开的。一方面, 中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分辨力差, 对网络上的东西辨不清真伪与美丑容易被误导。另一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差, 对诱惑缺乏抵抗力。网络上的各种金钱诱惑、色情诱惑、暴力诱惑等诱惑因素很多, 让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落入了陷阱。

5. 网络因素:网络自身的弊端

第一, 网络技术的局限。网络本身的技术不完善, 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 只要网络技术水平高些的人就能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进行散播病毒, 修改别人的计算机程序, 攻击其他网络, 从而进行相应的违法犯罪行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 有些中小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已相当熟悉, 并能利用和识别某些网络的缺陷, 轻而易举地进行网络犯罪。第二, 网络黑客文化的影响。当前网络黑客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对计算机的使用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和完全的;所有的信息都应当是免费的;怀疑权威, 推动分权;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创造艺术和美;计算机将使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7]在网络黑客文化的影响下, 会刺激一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网络犯罪。

三、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 预防网络犯罪的策略

1. 充分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要做到预防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就需要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让其具有遵守法律, 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对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早在1986年, 邓小平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8]因此,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积极进行普法教育, 实现新课程所提出来的培养目标, 让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9]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中小学法制教育很重要, 这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认为, 法制教育还可以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将法制知识与法制意识渗透到学科课堂中去, 在遵循以学科教学为重的原则、自然渗透的原则、深浅适度的原则等原则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法制知识与法制意识[10], 进行法制知识的渗透, 使法律知识融入到课堂中去, 融入到生活中去, 减少和杜绝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3.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小学生是学习的对象, 而中小学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是学生的重要影响者。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因此, 教师首先自己需要具有良好的法制知识和法律意识以及维护合法权利的能力与愿景, 预防网络犯罪。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中, 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很薄弱, 一般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社会活动课教师”, 或者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校外司法人员, 这些校外兼职人员虽然有较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法律案例素材, 但是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对中小学生教学规律和特征不熟悉, 只能结合自身工作对中小学生进行讲座式的辅导”。[11]因此,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4. 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 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可见, 学校是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小学需要加强预防网络犯罪的法制教育。但是学校不是一座孤岛, 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 所以, 社会大环境需要给予中小学生正确的法制宣传, 让其在净化的氛围中受到耳濡目染, 能远离网络犯罪。当然,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 家庭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也不容忽视, 因此, 家长需要具有法制意识, 能教育自己的孩子遵纪守法, 并密切配合学校的法制教育。总之, 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中, 学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法制教育, 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进而形成网络犯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彭科莲.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公安教育, 2003 (6) .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N].中国教育报, 2010-07-30.

[3]李静.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8) .

[4]网络犯罪的种类有哪些[EB/OL].http://news.9ask.cn/xsbh/fzlx/fzzl/201110/1561052.s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 2004-02-26.

[6]刘曼玉.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7]网络犯罪.[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73426.htm.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06-08.

[10]张翠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科技信息, 2012 (24) .

[11]曾献超, 朱雄君.略论中小学法制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5) .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篇2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特点及侦防对策

陈磊

[摘要]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电脑以及网络正以其惊人的速度发展,其应用逐渐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思想。大学生作为当前互连网应用的主要人群,网络为他们传播和交流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开拓了思维,丰富了知识。网络悄然的改变着他们的性格、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导致近年来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犯罪的案件日益增多,并成为当前大学生犯罪的新的增长趋势,对社会和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的分析,在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犯罪形式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网络犯罪受网络环境、社会环境及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和侦查大学生网络犯罪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犯罪 预防对策 侦查对策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以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文化层次居高、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随着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犯罪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令人头痛的问题。而在网络违法犯罪的人群中,大学生是高发群体之一,这与大学生在一般违法犯罪中低发率形成反差,值得引起重视。及早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预防和制止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

1.利用网络制作、复制、传播、贩卖淫秽物品资料

目前网上充斥着大量的淫秽色情信息,由于很多网民处于好奇或是由于心理的需要,这就为此类犯罪提供了温床,导致大量淫秽网站屡禁不止。在对某大学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85%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接触到色情文化的。网络以成为传播色情文化最大的媒介,网络色情也成为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

毕业于沈阳某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刘某,发挥“专业特长”,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淫秽网站——俏皮虎论坛网站。该网站发布色情电影、淫秽图片、黄色文学等淫秽信息,收取会员会费,非法牟利。此类大学生网络犯罪增长较快,并有以前的尝试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逐渐转化为以此牟利。他们建立黄色网站收取所谓的会员费用,提供连接收取广告费;或者制作复制色情资料在网上贩卖。

第 1 页

2.利用网络进行诈骗

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即时通讯软件和很多网络交易平台,而且足不出户进行网上购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很多经济行为都在网上完成。但由于网络与现实社会具有较大差距,网络诈骗相比较一般的诈骗来说更加容易得手且风险较低,所以成为许多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一种主要手段。

苏州某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在网上交易网站,虚构身份向他人推销电脑,短短的三个月内骗得14800元。此类犯罪现象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手法相对简单,但往往容易得手,诈骗数额从几百元到几万元都有。

3.制造传播病毒程序,入侵网络终端,危害网络安全

近几年,大学生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案件有所增加,社会危害性大,危害结果难以预料。大学生实施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犯罪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未经许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使其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黑客行为。二是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

二、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成因

(一)网络环境因素

1.网络管理体系滞后为大学生网络犯罪创造了机会

相对于网络的迅速普及,我国的网络管理工作则明显滞后。网络系统安全系数较低,筛选过滤功能比较弱,存在着监管不严的问题。并且对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有关政策的出台和应用于实践的工作都有些滞缓,没有较好落实下去。而对于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三个载体,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及时地做好监管、督促工作,在大学生网络规范的教育工作上也存在着不足,从而在大学生网络犯罪中也没有做出很好的预防工作。

2.网络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漏洞与缺陷,使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成为可能

一方面网络自身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如非法入侵网络终端及制造破坏性程序,使网络失灵,数据遭受破坏,甚至造成网络崩溃瘫痪。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的弱点,为大学生攻击网络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违法犯罪目标。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传输快捷、交互方式多样、高科技化程度高等特点,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极易激发大学生的挑战欲望,加之网络信息具有易攻击性,电子技术存在脆弱性、环境依赖性、易受干扰性,以及计算机具有信息易泄漏的特性等,使计算机网络系统较易成为受大学生攻击的目标。

3.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意识弱化现象严重 在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伪装自己的身份,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与他人进行交往。在网上说任何话、做任何事不需要承担义务和责任,甚至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这样便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1.好奇心和表现欲成为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动机

网络中充斥着各类信息——政治、经济、军事、娱乐、生活等等,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强,很容易接触到色情网站和黄色信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其渴望了解异性,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关注。如果自控力下降,加上对两性的好奇,很容易上瘾。一些学生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问题,性变态甚至犯罪。

2.大学生对网络犯罪便捷性有明确的认知

与传统犯罪想比,网络犯罪非常容易进行,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缺陷,各种网络软件仍不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都为网络犯罪提供了方便。相对与一些传统犯罪模式,网络犯罪风险更小,此类犯罪立法不完善加上虚拟性,难以查找犯罪证据,对于大学生来说,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便可得到大量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满足。由此,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者,对网络犯罪的便捷性有着明确的认知,助长了网络犯罪行为。

三、大学生网络犯罪预防与侦查

(一)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预防

1.加强网络技术防范和网络监管。目前网络技术还不十分完善,有些部分比较脆弱,或存在技术漏洞,网络信息系统极易被侵入。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网络监管工作。首先,要重视技术的研发工作,完善技术防范措施。主要是采取信息加密、防火墙、身份识别、访问控制、网上监控、安全审计、入侵检测、案件跟踪、灾难恢复等技术。利用信息加密技术,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真实内容;采用防火墙技术,可以阻止外界对系统的非法入侵。其次,对有关信息系统进行自检,查找系统、程序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及时修补,增强安全性能。再次,要加强网络监管的力度。网络信息繁杂,尤其是色情网站与日俱增,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极大,极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实施网络犯罪的直接诱因。

2.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使网络生产、制作、使用、服务、监管及处罚等行为有法可依 时至今日,我国已出台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惩治计算机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有效监管网络信息、维护网络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不系统、不集中、不明晰、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当前必须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为规范网络的创造者、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行为,保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减少大学生网络犯罪,依

法治理计算机网络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3.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将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宗旨开发、研究、利用这一工具,激励他们自觉履行网络规范。另外,网络道德教育也提高了对网上一些陷阱的识别几率,增强对网络毒素的抵抗力,使他们从自觉的角度,建立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应该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课堂。

(二)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侦查对策

1.搜集大学生网络犯罪信息

(1)建立并且完善网监系统,通过此系统发现犯罪。网监系统通过全天24小时对全市网络数据的监控,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正在进行或将要发生的网络犯罪行为。

(2)设立专门的网络犯罪投诉网站。通过开设专门性的网络犯罪投诉网站,此网站可以通过公布病毒、黑客等网络犯罪信息寻找知情人。同时可设立投诉专栏,让受害人或知情人只需要登陆该网站,填写简单的情况说明即可完成投诉。而侦查人员可以通过对该网站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寻找犯罪情报。

2.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件初查

案件的初查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线索的筛选。这是初查工作的前奏,是对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信息、线索、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决定是否调查。网络犯罪的线索来源比较特别,很多犯罪线索是通过网络获取的。

(2)侦查计划的拟订。为保证初查工作顺利进行,就有必要拟订侦查计划,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初查工作是基于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开展工作之目的而制定的。

3.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场勘查

网络犯罪行为是一种基于虚拟世界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尽管行为的侵犯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数据,但大学生在实施犯罪的过程必定要使用电子计算机等物理设备,这些设备存在于物理空间,因此一样具有犯罪现场。在我们发现犯罪线索后,只要有条件,就应当想方设法对现场进行勘察。

(1)临场初步处置。侦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当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①封锁现场,进行人、机、物之间的隔离,将现场所有人员迅速带离现场,立即对其随身物品进行检查,重点是书面记录、通讯工具和移动存储设备。②加强现场保护。由于大学生网络犯罪多在宿舍或网吧实施,因此现场人员比较多,因此要加强对现场的保护,尤其是现场的电脑、光盘、存储设备、书面记录等材料。

(2)采取勘查措施。①通过实地勘验收集现场遗留的原始资料、数据参数等。②对与案件相关的当事人和知情人进行访问。

(3)对证据资料进行技术分析。在前一阶段勘查取证的基础上,侦查人员可以对所得的相关证据资料(例如:磁介质、系统备份、数据备份)进行技术分析,从而发现作案人是在何时、采取何种手段、从哪些方面对网络系统进行了哪些侵害,从中选取有价值的侦查线索。

4.侦查终结

侦查终结是整个案件侦查的收尾工作,大学生网络犯罪无论从案件的性质还是犯罪主体来说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侦查终结时应当区别对待。在案件侦查终结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大学生编写的病毒或木马等程序,应当在案件终结时由编写程序的大学生编写出相应的杀毒、破解软件,并将其立刻在网上发布,减少受害者的损失。

(2)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开导。进行网络犯罪的大学生,有很多具有超高的电脑水平,他们所掌握的电脑技术,对其他网络犯罪的侦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侦查终结时,应该开导他们正确利用自己的电脑天赋,帮助相关部门应对网络犯罪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犯罪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件性质特殊,他不同于其它一般的犯罪,具有特殊的犯罪主体,具有传统意义的犯罪与网络犯罪特点的结合,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网络犯罪时,应该从犯罪客观环境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出发,寻找犯罪根源,研究案件特点,提出侦防对策。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提高大学生素质提供一定参考,进而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犯罪与网络问题探究 篇3

关键词:犯罪,网络问题,健康成长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互联网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互联网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由开放。其应用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在网络世界中, 没有任何的约束和教条, 任何观点、思想, 任何民族的文化、价值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现。在这一开放的平台上, 各种新思想、新成果自由交流, 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但是, 一些不良信息发布者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 放弃了社会道义, 发布色情、迷信、凶杀、恐怖等毒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会对大学生网民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成为少数大学生犯罪的催化剂。一旦受到某些条件的强烈刺激, 大学生的犯罪心理暗示极易外化为具体行动, 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互联网世界的虚拟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

虚拟的互联网世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约束, 每个人都可以伪装自己的身份, 在网上说任何话、做任何事, 甚至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因此,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世界, 沉迷于个人小天地, 久而久之, 变得自我封闭, 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交往越来越少, 游离于现实社会之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就可能出现异化, 如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人际关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等。特别是不良网络游戏中的思想观点, 有的甚至颠覆传统的伦理道德准则, 极易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由于长期的潜移默化, 一些大学生以网络思维方式处理现实事务, 有时发生了犯罪行为还全然不知。给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高校需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大学生犯罪。

二、信息时代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构建

1、加强校园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走向犯罪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下滑的一种具体体现。例如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的发生, 犹如一面镜子暴露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问题。因此, 预防犯罪, 重在治本,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最主要方面。2005年1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教会他们为人之道,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2、加强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然而目前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

包括写作宗旨、文体知识、格律知识、教学模式等, 均有其较为完备和系统的论述。

如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专对写作文体作理论研究, 明确提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类型八中体裁样式的理论。这些写作理论典籍及相关研究理论对我国古代大学写作教学起到了不可提到的教学指导作用。

中国古代大学语文教育, 因其历史的局限性, 固然包含了许多封建社会教育的陋习, 但是其教学形式、思想、方式方法等仍有值得我们今天的中高段语文教育思考和借鉴之处。

还很不到位。法律意识薄弱、法制观念欠缺、法律基本知识贫乏、法律信仰缺失是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针对许多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 作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应当要求大学生们平时注意保管好钱财, 遇事要冷静沉着, 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关键。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干预作用, 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例如云南马加爵杀人案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 对于此案专家分析认为:由贫穷导致自卑, 由自卑产生虚荣的自尊, 当脆弱的自尊受到伤害时, 就可能会疯狂地进行报复。因此, 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 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犯罪的诱因, 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应变能力, 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同时教育大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生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约束机制

规章管理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保障。疏于防范、管理不善而诱发大学生犯罪是当前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 许多大学的内部管理制度松懈, 纪律要求不严格, 导致校风松散, 因此各高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 完善规章制度, 树立良好的校风, 强化校园网络管理, 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对于网络的管理, 高校可通过建立网络防火墙的方式, 防止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浏览不良网站, 或防止不良网页与木马病毒的侵入。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 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高校应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 清查校园周边出租场所, 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减少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如打击不良网吧, 净化上网环境。同时学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 网络也是把双刃剑。现在的网络管理还不完善,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作为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要认清形势, 对有可能引发的网络犯罪进行预防和控制。只有从根源上切断网络对在校中学生的毒害和迷惑,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彻底净化文化市场, 确保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才能真正有效预防和控制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保国.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 (上、下册)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9.

[2]张隆华, 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4]余立.中国古代大学教育思想探析, 高等教育研究, 1995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简析网络犯罪 篇4

摘要:打击网络犯罪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想做好也需克服一定的困难。因为网络犯罪具有智能性、危害性、连续性、隐蔽性等特点,而且种类繁多。所以,打击网络犯罪需要从信息安全和社会保障两方面双管齐下,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犯罪 种类 对策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不是一个具体罪名,而是某一类犯罪的总称。它具有许多崭新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极高的智能性。具体表现为犯罪主体具有相当高的网络技术和电脑技术。无论是以网络资产为对象的犯罪(破坏型除外),还是以网络技术为工具的犯罪,不掌握一定的电脑技术或网络技术,就难以实施该类犯罪。第二,极大的危害性。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国防、电力到银行和电话系统现在都遭到侵入和破坏,后果不堪设想。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其他类型犯罪所无法比拟的。俄罗斯黑客弗拉基米尔.利文与其伙伴从圣彼得堡的一家小软件公司的联网计算机上,向美国 CITYBANK银行发动了一连串攻击,通过电子转账方式,从银行在纽约的计算机主机里窃取 1100万美元。第三,一定的连续性。某些类型的网络犯罪一旦将来某一指令或程序装入网络信息系统,它就会持续不断的发挥作用,有时,犯罪分子会达到欲罢不能的境地。“特洛伊木马”就具有这种特性。第四,极强的隐蔽性。网络犯罪侵害的多是无形的直接目标往往是无形的电子数据或信息,而数据一旦存储进电子计算机,人的肉眼就难以看到,并且数据进入电子计算机后就无笔迹异同的差别。因而,对这样的犯罪即使发现也难以侦破。特别是窃取信息的犯罪,发案后信息的载体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很难从中发现问题。基于上述几个特点决定了网络犯罪的发现率和暴露率极度低,并且种类繁多。

二、网络犯罪的种类

1.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

在网络上散布计算机病毒,十分猖獗,它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犯罪形式。网络病毒是造成最大破坏性为目的的攻击行为,网络病毒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有些病毒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可能破坏他人的计算机设备、档案。由于网络病毒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公害。

2.高技术侵害

这种犯罪是旨在使整个计算机网络陷入瘫痪,以造成最大破坏性为目的的攻击行为。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曾通过全美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把自己设计的病毒程序输入五角大楼远景规划网络,导致美国军事基地和国家航天航空局的 6000多台电脑全部瘫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亿美元。

3.网络泄密

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尤其是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司财产所有权的目的。

4.侵入他人网站、主页、电子信箱

入侵他人网站后以指令、程序或者其他工具开启经过加密的档案,均可找到处罚依据。但是,入侵者在入侵他人网站后并未开启经过加密的档案,或者开启的档案并未经过加密处理,这种行为各国规定较少。另外,还发生入侵后窃取他人档案或者偷阅、删除电子邮件;将入侵获得的档案内容,泄露给他人;入侵后将一些档案破坏,致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无法使用,以及盗用他人上网账号,未经他人同意而拨号上网,而上网所花费的费用则由被盗用者承担等等。

三、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

首先,必须强化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非法侵入计算机的第一关就是破译口令,因此,要堵塞口令漏洞。目前采用的安全措施有“黑匣子”技术或“回拨号”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的密码器和加密软件,它可以控制交易活动和计算机的使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网络人员从业人员及网络客户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法制教育,真正做到“既要使网络开放,又要使网络安全”。

其次,要加强信息安全的社会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属于高科技领域,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发展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对涉及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网络和应用系统的运行进行经常性的巡查、搜索、监测、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排除安全隐患,发挥“网络的警察”和“网络医院”对“黑客”和病毒的治理作用。我国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相继出台了一些旨在保护计算机使用及网络安全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包括1991年通过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4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新刑法中关于计算机犯罪的相关规定以同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还在新刑法中增加了与利用计算机犯罪有关的条款。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犯罪起到了遏制作用,它们都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网络犯罪是一个近期才出现的新高科技型犯罪。虽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断的蔓延滋生,但是如果我们加强安全意识,制定完善的法律保障,那么还是可以有效的防范和减少网络犯罪。

参考文献:

[1]王云斌.网络犯罪[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史振郭.网络犯罪刑事立法探析[J].东南学术,.5.

[3]兰凯军.谈谈网络安全刑事立法[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4]李俊.浅析网络犯罪[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5]岳海云.浅议网络犯罪问题[J].学术纵横,.12.

[6]秦晓波,高毅,龙刚,柴志成.论网络犯罪及预防[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

[7]姚世鹤,金英洁.网络犯罪及相关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08.48.

[8]雷中坚.浅谈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J].社科纵横,2008.109.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篇5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指大学生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以计算机网络为侵害对象而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 大学生网络犯罪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3年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9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29.8%, 2012年则上升至30.4%, 其中大学生网民占了较大的比重。另据统计,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当前,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的犯罪行为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类犯罪;侵害公私财产类犯罪;制作、复制、传播、贩卖色情淫秽物品,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侮辱、诽谤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类犯罪。与传统的犯罪相比, 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的高智商性、犯罪手段的隐蔽多样性、侵犯客体的不确定性、危害结果的严重性以及犯罪本身的“虚幻性”等特点。

2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除取决于犯罪人主观方面的各种因素外, 还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 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推动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合力。

2.1 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导致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最本质的原因, 是在大学生网络犯罪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首先, 缺乏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是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其次, 分辨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是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又一主要原因;再次, 网络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也是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重要原因;最后, 过度上网和沉溺网络游戏容易导致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异常, 加上自负和放纵心理的驱使, 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极易走向网络犯罪的深渊。

2.2 客观原因

从客观方面考察, 大学生网络犯罪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 网络社会上流传的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是孕育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温床, 是腐蚀和扭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毒瘤。另一方面, 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存在缺陷, 未能满足大学生追求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的现实需求, 促使大学生过于迷恋和依赖于网络;重视智育教育, 忽略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传统理念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 家庭中父母网络知识缺乏, 以及各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给了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等客观原因。此外, 网络安全管理缺位和网络法制建设落后也是造成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重要客观原因。当前, 我国网络安全和管理领域不但缺乏安全的、统一的操作系统, 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还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和协议等。更为重要的是, 当前中国的网络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实施网络犯罪的成本较为低廉, 而惩治的代价非常高昂, 因而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

3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成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防控手段和内容的多样化。针对当前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 必须从源头入手, 多管齐下,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尽量减少大学生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

3.1 强化网络监管, 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的好坏对民办院校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良的网络环境是导致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这就要求政府网络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监管的力度, 摒弃“重建设、轻管理、重应用、轻安全”的错误理念, 加大网络执法力度, 为大学生上网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一方面, 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重视网络技术的研发工作, 完善技术安全防范措施。例如, 可以采取信息加密、防火墙、身份识别、访问控制、网上监控、入侵检测、案件跟踪、漏洞恢复等技术, 对有关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排查, 及时修补系统和程序漏洞, 增强其安全性能, 阻止外界对计算机系统的非法入侵。另一方面, 管理部门应经常对网站、网络信息进行排查, 对不良的网站和信息进行必要的技术屏蔽和过滤, 加强对网民上网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网络安全预警系统, 对不健康的网络行为进行及时警告, 同时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的管理, 加大对非法网络运营商的打击惩处力度, 让大学生尽可能少接触那些不良网站和有害信息, 还大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上网环境。此外, 民办本科高校也应当加大校园网络技术和网站建设的经费投入, 在校园网入口处加装有害信息设备屏蔽设施, 隔离各类不良的网络信息, 切断有害信息的传播渠道, 提高校园网络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严格校园网络管理制度。

3.2 改革教育制度与体系, 增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

首先是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高发率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精神欠缺和法制观念不强有关。针对我国网络立法滞后的现状, 可以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完善网络立法,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意识。民办高校可以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将网络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到法律基础课之中, 利用典型的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开展教学活动, 结合特定的专题报告, 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造成严重危害后果, 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资源, 倡导合法合理的绿色上网方式, 提高学生辨别不良网络信息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是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民办本科院校必须不断深化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大胆探索适合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改革, 使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德育课程教育, 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尊重意识、诚实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更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有条件的民办高系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德育教育载体的作用, 建立网上德育工作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 广泛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网络道德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环境, 力求取得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

民办本科院校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大学生沉溺于网络, 会使其丧失现实感, 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 造成网络性心理障碍。为此, 民办本科院校必须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 有意识地开展网络心理健康知识讲坛, 设立心理咨询室, 为大学生提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服务, 及时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心理, 使其保持健康的网络心态。此外, 民办高校还可以创新网络心理健康载体, 例如利用校园网络开设心理网站,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服务, 与学生进行交互式心理对话,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 培养大学生内在的、自觉的网络道德情感、道德责任和自律能力。

3.3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

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 从而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 能抵制和消除不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服饰和影响。因此, 有必要将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贴近大学生的心理, 同时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多样性。

摘要:近年来,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现象日益突出, 成为政府、社会、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不同于公办学校的一些特征, 并且在形成原因上具有复杂多样性, 因此, 必须从源头入手, 多管齐下,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参考文献

[1]谭伟, 陆新凯.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6) :124-126.

[2]谢应霞.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探析[J].理论界, 2010, (2) :80-81.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篇6

一、选题的基础与依据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网络游戏也不断更新, 其中一些暴力性网络游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暴力性网络游戏对个体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近年来, 研究者基于一般攻击模型, [1]探讨了暴力性网络游戏、游戏者的人格特质、攻击状态与攻击行为间的关系。[2]根据一般攻击模型, 情境因素 (如, 玩暴力网络游戏) 和个人因素 (如, 性别、人格特质) 通过改变个人内在的状态性变量 (如, 生理唤醒、愤怒情绪和攻击性思维) 而引发个体的外显攻击行为。Gary 和Markey的研究发现, 相对于非暴力性网络游戏暴力性游戏可诱发更高的攻击性反应, 且高愤怒被试的攻击行为更易受暴力性游戏情境的影响。[3]Farrar 等人的研究发现, 相对于玩无血腥场面的暴力性网络游戏, 玩有血腥场面的暴力性网络游戏可激活游戏者更强的身体攻击意图。[4]Barlett 等人推测, 玩充斥血腥场面的游戏可能激活游戏者更多的攻击性相关思想 (aggressive thoughts) , 并诱发其更高水平的攻击相关状态。据此, 研究者考察了暴力性网络游戏中的血腥程度对敌意、唤醒和攻击性思想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 暴力性视频游戏中的血腥程度越高, 其诱发的敌意、生理唤醒和攻击性水平越高, 且暴力性网络游戏中的血腥场景对游戏者攻击相关思想的激活具有Stroop效应。[5]本研究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IAT测验进行实验研究, 探讨了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诱发作用及影响。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 从某大学1~4年级大学生中首先筛选出具有长期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男生40名 (每个年级各10名) 为被试, 被试年龄在18~23岁之间 (M = 16.43, SD = 1.21) 。经过剔除无效被试, 有效被试共为34 人 (其中大一学生9 人, 大二学生8人, 大三学生10人, 大四学生7人) 作为控制组。然后再在1~4年级大学生中筛选出不具有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男生40名 (每个年级10名) 为被试, 被试年龄在18~23岁之间 (M=16.12, SD=1.31) 。经过剔除无效被试, 有效被试共26人 (其中大一学生10人, 大二学生7人, 大三学生4人, 大四学生5人) 作为实验组。被试视力均正常, 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均在1.0 以上, 且均为右利手。有效样本控制组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的次数为5.53 次, 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的时间为20.45小时。有效样本实验组不曾有过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

2.实验设备与材料

目标概念包括攻击性和被攻击性的词汇与图画。其中词汇来源于《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挑选出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的双字动词各40个, 请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按以下要求从中各挑出7个词汇:一是较为常见;二是有鲜明的攻击性或被攻击性色彩;三是尽可能是中性词 (防止和属性词发生混淆) 。Greenwald等研究表明, [8]刺激词的熟悉程度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因此对词频没有规定。其中攻击性词汇包括“进攻、袭击、打倒、闯入、夺取、抢占、冲撞”;被攻击性词汇包括“忍耐、退让、躲避、承受、撤退、放弃、迁就”。图画材料来源于《水浒全传绘画本》。从中选出处于攻击与被攻击状态的人物各15个, 对其进行两两配对, 得到20幅人物之间相互打斗的图画。请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从中挑出攻击和被攻击色彩最明显的7副, 每幅图画复制两张, 一张表示攻击, 另一张表示被攻击。对表示攻击的图画中的攻击性人物图上色彩, 被攻击人物进行60%的缩小, 仍保持白描, 对表示被攻击的图画做相反加工。每幅图画大小约为10×8cm。

属性概念包括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全部来源于蔡华俭在内隐自尊的研究中所用材料, [9]请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分别去选出两组各7个最不容易与攻击性和被攻击性词汇混淆的词汇。其中积极性词汇包括“成功、强壮、自豪、可爱、聪明、漂亮、有能力”;消极性词汇包括“罪恶、丑陋、愚蠢、失败、可恨、虚弱、笨拙”。

3.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采用不相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在实验处理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IAT测验前测, 间隔相等的时间后, 实验组和控制组均按照研究者的提示语进行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 两组被试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5次, 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20小时。一个月后进行IAT测验后测。IAT测验在计算机上进行, 程序采用汉化版美国Inquisite专业心理软件公司编制的IAT专用软件。测验过程中屏幕的左上侧和右上侧分别呈现类别标签, 刺激词或图画呈现在屏幕中央, 当被试把刺激词或图画归为左侧时按“D”键, 归为右侧时按“K”键。测验共分7个步骤 (参见表1) 。两个IAT均采用个别施测, 主试按程序中不断呈现的指导语自行完成所有测试。上述每一反应时及对错情况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4.数据处理

(n=50, 单位:毫秒)

IAT测验结束后, 获得有效数据50人, 其中实验组24人, 控制组26人。IAT测验按照Greenwald等提出的记分方法进行。[10]最终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表2显示, 两个IAT测验中攻击性信息和积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其和消极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 配对t检验呈显著差异, 其中词汇测验t=6.76, p=0.000;图片测验中t=6.18, p=0.000。这说明前者是相容联结, 后者是不相容联结。

三、结果与分析

表3显示, 两个IAT前后测中, 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前测中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在前后测中实验组出现显著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测验结果在后测中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参加暴力性网络游戏后被试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评定值显著高于诱发前。可见, 长期参加暴力性网络游戏可显著诱发游戏者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

四、综合讨论

研究者认为, 长期参加暴力性网络游戏的游戏者会发生的心理易感化, 使其在心理上内隐性地对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刺激变得非常敏感, 一旦再次面临该类刺激便自动地产生攻击性认知及行为, 进而暴力性网络游戏便成为其诱发和强化攻击性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6]结合本实验研究的结果, 可以认为, 大学生长期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日后当处于相关情境时均可诱发其相关认知并使用暴力性行为。虽然有关该类诱发效应的脑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频繁沉浸于暴力性游戏情境可导致其对暴力性游戏刺激的心理易感化, 并自动地诱发攻击性欲望和行为。Franken指出, 注意偏向是个体加工突显性刺激的认知机制, 它对可预期奖赏或惩罚的线索具有自动定向的功能, 从而使个体对与其具有特定意义的刺激形成趋近或回避的反应准备。[7]研究者认为, 长期的暴力性网络游戏满足行为导致这些线索成为该类人群优先加工的冲突事件处理方式, 使其更容易唤醒其记忆中特定的情绪内容和行为方式, 并诱发和反复强化攻击行为。暴力性网络游戏情境引发的诸如敌意、生理唤醒和攻击状态的认知机制。国外研究者为了考察暴力性网络游戏情境对攻击状态的诱发效应, 通常选择对暴力性网络游戏依赖程度较高的被试参与实验, 例如在 Barlett 等人的研究中, 大学生被试每周平均玩视频游戏16.51小时, [10]但本研究的控制组被试每周平均玩暴力性游戏为20.45 小时, 而实验组被试虽然平时基本上没有长期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的经验, 但是日常生活中一些暴力性信息依然起着干扰的作用, 对暴力性网络游戏行为的依赖程度较低, 可能对暴力性网络游戏线索的内隐社会认知加工模式尚未形成, 在长达一个月的实验处理期间被试所处的环境变量、机体变量以及态度问题不能很好控制。因此, 有关暴力性网络游戏对游戏者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具有长期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比不具有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测验结果偏高显著;经常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的被试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出现显著改变。

摘要:通过采用内隐联想测验 (IAT) , 对6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的研究, 结果发现:具有长期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比不具有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测验结果偏高显著;经常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的被试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出现显著改变。

关键词:暴力性网络游戏,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

参考文献

[1]ANDERSON C A.An update on the effects of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s[J].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4, 27 (1) :113-122.

[2]BARTHOLOW B D, BUSHMAN B J, SESTIR M A.Chronic violent video game exposure and desensitization to violence:Behav-ioral and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data[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6, 42 (4) :532-539.

[3]GARY W G, PATRICK M M.Violent video games and anger as predictors of aggression[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7, 41 (6) :1234-1243.

[4]FARRAR K M, KRCMAR M, NOVAK K L.Contextual features of violent video games, mental models, and aggression[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65, 6 (2) :387-405.

[5]BARLETT C P, HARRIS R J, BRUEY C.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blood in a violent video game on aggression, hostility, and a-rousa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8, 44 (3) :539-546.

[6]ROBINSON T E, BERRIDGE K C.ADDICT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35, 4:25-53.

[7]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 1995, 27 (4) :400-406.

[8]DASGUPTA N, MCGHEE D E, GREENWALD A G, BANAJI M R.Automatic preference for White Americans:Eliminating thefamiliarity explan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3, 6:316-328.

[9]蔡华俭.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3, 35 (6) :796-801.

网络信息犯罪 篇7

关键词:科技化,网络信息,犯罪类型

一、网络信息犯罪解读

网络信息犯罪, 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学概念。它不仅表明网络或者信息是该类犯罪的主体或者客体, 而仅仅是根据网络信息犯罪的特点归纳得出的一种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类型。就如同高科技犯罪是发生在高科技领域一样, 网络信息犯罪是与互联网这一信息手段及其所传递信息有关的犯罪。

网络信息手段的出现与迅速发展, 是以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为基础, 以网络传递信息的功能为媒介所形成的多机合并体系, 如果抛开计算机的处理功能, 网络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导线或者电子发射和接受装置, 不可能对所有传递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实质上的处理。因此,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网络通信手段尚未出现之前, 针对计算机处理功能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立法界都将其称之为“计算机犯罪”当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之后, 针对网络信息实施的犯罪才正式出现, 人们开始将此类犯罪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犯罪”。

二、网络信息犯罪的类型

( 一) 以网络信息功能为工具的犯罪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 开始使用计算机和加入国际互联网的时间比较短, 因此, 从网络信息犯罪的形态来看并不复杂, 其中大多数表现为以网络信息功能为工具的犯罪。例如: 妨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网络信息犯罪, 此类犯罪利用网络信息功能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此外, 利用网络信息功能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网上购物这一新兴的贸易方式一经出现就受到商界的热烈欢迎, 目前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贸易洽谈, 既省去了许多签约环节, 实现了经贸活动的快捷高效。但是, 网购这一贸易形式存在的无纸化的特点却被犯罪分子恶意利用, 他们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 在骗取购物者的钱财之后销声匿迹。近些年, 出现的有关这一方面的诈骗案件不胜枚举。

( 二) 为网络信息为侵害对象的犯罪

非法侵入型犯罪和破坏性犯罪是常见的两类, 所谓非法侵入是指行为人无权进入的网络信息系统, 运用破解其安全系统的手段侵入, 借以窃取国家秘密、政府档案、科技信息、个人隐私、重要的商业秘密等资料的犯罪行为。国际上一般将之称为“黑客”。

2014 年发生了许多黑客入侵案件, 其中之一便发生在土耳其, 土耳其境内的巴库- 第比利斯- 埃尔祖鲁姆石油管道从打造之初就将安全性放在了首要位置, 但这一管道的建设却依旧没能抵挡住来自黑客的数字战争。据悉, 当时黑客首先入侵了该石油管理部门的网络系统, 然后安装了一个恶意软件, 并关闭了警报、切断了通信联系、给管道内的原油大幅增压。由于管道内压力的不断增大, 该石油管道最终发生了爆炸, 爆炸的火焰高度甚至高达150 英尺。可见, 入侵型犯罪对于本系统的危害性是非常的严重。另外一类便是破坏型犯罪, 此类犯罪表现为行为人出于某种动机, 故意利用损坏、破坏、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等非法手段, 对网络信息系统内部的硬件、软件以及传输的信息进行破坏, 从而导致网络信息丢失、篡改、更换。

三、网络信息犯罪的成因

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会发生一些如前所述的问题, 其原因首先是网络信息系统自身有一定的脆弱性: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 而大多数网络通信协议也并非专为通信安全而设计, 操作系统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通信功能和共享设置的同时也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当然, 在我国发生网络入侵的案件比比皆是, 我国的网络信息话过程采取的是“拿来主义”,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 大多数依赖进口, 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网络管理设备和软件也基本上是舶来品。由于缺乏自主技术, 我国的网络系统处于被窃听、干扰、监视和欺诈多种信息安全威胁之中。当然, 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最关键的还是网络信任体系的缺失和公共安全意识不足。“信任体系”是在人、计算机和网络之间建立的一种信任关系。网络信任体系是指以密码为基础, 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 以解决网络应用中的身份认定、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等为目标的互动体系。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这明显的不足。

四、网络信息犯罪的防控对策

网络信息犯罪的广泛性和虚拟性, 使之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各国正在通过加强国际化合作等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的发生与蔓延。

( 一) 建立规范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体系, 我国已就网络的规范化管理, 出台了诸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大多表述的过于概括和原则化, 不利于执法机关的实际操作。同时网络信息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社会上发生的新情况和执法环节暴露出的新问题应接不暇, 致使立法相对滞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 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

第一: 应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和用户对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权利和义务, 把安全管理工作完全纳入法制轨道。第二: 扩大量刑幅度, 改变量刑偏宽、偏轻倾向。现行法律对网络信息犯罪量刑偏宽、偏轻倾向, 始自此类犯罪的认识不足和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所给予的宽容, 因此制定法律时总是设定较轻的处罚设施。第三: 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我国《刑法》未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直接针对网络信息的犯罪主体, 但国外却有此种立案法。

( 二) 大力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要倡导与制定网络道德规范。这样可以把网络道德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 并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 形成一个对上网用户特别是网络运营商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文化氛围, 信息产业部门和信息使用大户更应该成为宣扬网络道德文化的实践者和倡导者。同时, 要迅速改变网络信息“媚俗”的亚文化状态。人类社会的研究成果表明, 社会分化会产生许多社会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社会规范, 有自己对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当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有主流文化的某些特征, 又包含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生活方式时, 这种群体文化在犯罪学中便被称为亚文化。网络亚文化本身的价值及其功能自然不能否定。但是, 如果网络亚文化不能被主流文化所同化, 便会引发种种冲突。

完善网络犯罪立法 篇8

关键词:网络犯罪,立法,完善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 上网人数不断增多, 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盗取他人银行密码盗窃钱财、网上诈骗、网络赌博, 利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传播色情淫秽等, 特别是网络经济违法犯罪, 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违法形式, 加强网络犯罪立法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刑法第217条第一项、第285条、第286条和第287条涉及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问题, 但对网络犯罪的行为方式、罪过形式、刑种等方面的规定均存在缺陷, 主要有:

1、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行为方式的涵盖有疏漏。

我国刑法第285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只对违反国家规定, 侵入国家事务、国防事务、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规定为犯罪, 其范围过于狭窄, 这与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普及不协调。在实践中, 许多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 其中有些系统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尤为重要, 如公益的天气预报系统、银行金融信息系统、证券交易系统等, 一旦它们受到侵害, 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刑法对其保护同样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对于网络欺诈、网络色情交易、盗用网络虚拟财产等行为并没有单设条款, 使之明确化。

2、罪过单调。

根据我国刑法第285条、第286条规定, 两罪在主观上都要求是故意的。但实际上很多主观上不是故意而是过失的行为, 也有很大的危害性, 一概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不利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追究过失刑事责任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 因此对计算机系统专业操作人员违反单位规定, 使用带病毒个人软件, 造成对网络系统严重损害的, 可以追究其疏忽大意的过失责任。这是因为计算机网络对国民生活、工作越发重要, 而在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的今天, 专业人员应具有这方面的谨慎义务, 对他们的过失行为予以犯罪化有利于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

3、刑种单一。

我国刑法第285条、第286条所规定侵害信息系统犯罪的法定刑种单一, 难以发挥刑罚的惩戒功能。对于类似犯罪, 国外刑法通常以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并用, 不局限于单一自由刑。实践中发生的侵害网络的犯罪分子一般自己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设备, 同时大多数情况下是为获取非法暴利, 因此应当对其适用财产刑, 剥夺其犯罪能力, 惩罚其暴利动机。同时, 对某些获得计算机网络执业资格认证的行为人, 比照剥夺政治权利剥夺其从业资格, 减少其再犯可能性。

4、现行刑法对计算机网络服务保护不够。

计算机网络服务是计算机网络服务经营者或提供者针对特定用户所提供的特定网络服务, 计算机服务本身可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因此, 非法使用计算机网络服务, 情节严重的, 就是侵犯他人财产权的犯罪行为。但目前对于非法使用其他服务的, 如窃取他人注册信息、查询账号、密码使用的, 或者是窃取他人网络虚拟财产的, 刑法尚无相关的规定。

5、刑法关于网络犯罪行为方式的类型有重叠。

刑法第286条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破坏系统正常运行;破坏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故意制作、传播病毒行为。在很多情况下, 制作、传播病毒就能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破坏系统的应用程序也能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也就是一般情况下, 一个行为就触犯了两种以上的条款, 法律同一法条的不同条款显然是要针对不同的类型的, 但是刑法第286条的条款设定显然与当前实际情况有不符。

二、网络犯罪立法的完善

我国现行的法律, 仅有刑法对网络犯罪的有限规定已经远远跟不上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程度。

1、加强民商事网络立法。

我国对网络民商事活动的调整基本上是政策性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民商事活动无法可依, 使一些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因此, 应加强网络民商事活动, 填补对网络民商事活动的立法空缺。

2、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先进经验。

在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 法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起步较早。在立法原则方面, 以欧盟的公约为例, 其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体现对人的关怀, 对公众利益的保护。公约对法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充分体现了保护公众利益的原则。因此, 我国在制定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时, 应该更多的考虑保护公众的利益。

3、整理现存的有关网络犯罪立法, 使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体系化。

由于网络犯罪形式不同于传统犯罪, 形式多种多样、侵犯对象各不相同。我国现行立法基本上处于就事论事的阶段, 且以政策性立法居多。这些散见于国务院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中, 关于网络犯罪的规范涵盖的范围有交错, 也有至今仍是空白的领域, 体系结构不清楚。因此, 如何整理这些规范, 构成预防、打击网络犯罪的规范体系是一项重要课题。

三、由网络犯罪引起的道德思考

公众对网络犯罪的宽容和不正确评价, 以及网络犯罪主体本身对网络道德意识的淡薄, 影响了网络伦理道德的形成, 助长了网络犯罪心理的形成。因此, 我们在加强网民法制教育的同时, 也应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1、重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消除不良文化刺激。

从目前的情况看, 无论是技术防范还是法律制裁, 都很难根本控制高技术犯罪。因为促使这类犯罪的诱惑很大:好玩、刺激、富于挑战性而又有利可图。唯一真正有帮助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年轻一代将越来越多地掌握高技术走上社会。然而, 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的教育不能代替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在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制方面的教育, 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2、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社会各界要以各种形式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和教育活动, 教育广大网民不在网络上发布有关损害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言论;不做任何危害国家、集体和民族的事情;教育公民自觉遵守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 不对网络系统功能或储存、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等破坏;不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传播病毒及从事其他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大力提倡文明诚信的网络实名制, 倡导网友之间平等、友好相处, 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活动参与者互利互惠, 具有责任感和道德羞耻心;不逾越网络“道德底线”, 不从事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网络活动等。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 自觉规范网上行为, 杜绝破坏性事故的发生。让那些具有计算机才能的人能正确发挥自己的才能, 不要沦为“黑客”和网络犯罪。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等于道德水准的普遍提高, 掌握高技术不等同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装备了高技术的设备并不必然提高效率和功能。相反, 如果管理和教育不当, 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损失。高技术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有相应的变革, 只有这样, 高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至成为祸害。

参考文献

[1]余凯.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心理分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5.3.

[2]吕薛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J].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0.3.

[3]王勇.计算机网络犯罪探析.和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3卷第3期.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网络,犯罪,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含义

随着科学基础的突飞猛进, 高科技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衍生出了很多安全隐患。计算机, 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产物之一, 在信息时代, 为人们构建无阻碍交流平台, 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瞬息万变。但同时, 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安全问题、网络问题, 却令人担忧。

首先, 应该明确区分“计算机”和“网络”的概念。从现行的我国的狭义的刑法来看,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代表网络的含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这样的界定是十分模糊且不准确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错误的, 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从法律角度上来讲, 它的管辖范围是清晰的,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并没有亟待改革的必要。但是, 我们不可以因为这样的情况就放弃准确区分“计算机”和“网络”的含义, 避免因概念混淆造成的法律问题。需要强调的是, “计算机”和“网络”的概念是有交叉涵盖关系, 就现在信息网络发展的现状, “计算机”相较于“网络”是小概念, “计算机”往往是“网络”的载体和工具;“网络”是较为宽泛的广义含义, 它既包括运用计算机等相关设备进行独立操作, 也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传播。因此, 网络犯罪也应该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

1994年, 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这是我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法律, 它为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打击计算机信息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犯罪问题的对象和形式的多样化, 相关法律也需要相应的调整。而对于网络犯罪的定义, 各国说法不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对于网络犯罪的定义:“任何在犯罪、调查或起诉过程中, 必须具备特别电脑网络技术知识的不法行为。” (2) 这样的定义实际上是十分全面的, 对我国正确定义网络犯罪具有参考价值。

笔者认为, 想要准确地定义网络犯罪, 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根据现在实际情况, 预测未来网络发展的情况以及网络犯罪的趋势, 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网络犯罪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种:

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 即将网络作为实施不法行为的对象, 在未取得允许的情况下, 进入他人的私人网络领域, 对其进行窃取、破坏等恶劣行为, 造成被破坏对象精神和物质上的损伤。这类犯罪的典型形式有袭击网站、传播计算机病毒、侵入内部系统等, 其作案方式和时间都灵活多变, 侦查和防范工作都有很大的难度。

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实际上是将网络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 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来实施违法活动。通过网络诈骗、勒索, 窃取他人秘密对他人造成损害或有损害趋势, 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在网上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混淆性, 不易区分, 监管难度极大。

综上, 本文定义网络犯罪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 或者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主要的犯罪手段, 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的行为或者实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

二、我国网络犯罪存在的问题

(一) 立法方式的问题

但凡法律都有管辖权的问题, 法律也因为其地域性具有管理上的局限性。尤其对于网络犯罪问题, 其涉案地域之广、牵扯国家之多是过去的犯罪活动都不曾有过的。从民商事法律关系方面来说, 网络使国际交易突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使国际市场成为一个统一的交易市场。在法律方面存在的冲突, 一方面加重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降低了国际交易的效率, 浪费了资源, 阻碍资源有效配置, 这同时也加大了司法成本。目前, 国际上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共同努力维护国际贸易的安全和稳定,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民商事法律就能够形成统一规则体系。

但是在刑法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 想要使各国统一其刑法法典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前国际只对极个别的犯罪行为实施统一的犯罪规制, 但是其力度和实施度远远不如国内法律的实施程度。鉴于网络犯罪渗透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针对网络犯罪的刑法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难度极大, 因此, 网络犯罪管辖权问题, 是网络犯罪立法的难点之一。

就我国国内来说, 我国是以刑法法典为主, 以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文件作为辅助的立法方式。这样的立法方式, 针对网络犯罪来说, 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局限性和分散性。很多法律法规, 一出台就被时代淘汰, 不能为打击网络犯罪作出有效的标杆指示。

(二) 犯罪构成的问题

从犯罪主体来看, 我国的网络犯罪只规定了自然人犯罪的相关法律, 并未规定法人或者单位作案的法律。但是, 就目前的网络犯罪案件来看, 单位作案、团体作案的情况越来越多, 但是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网络犯罪。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 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这都对网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犯罪取证来看,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的制裁存在取证难、取证少的问题。对于这种新型的信息科技, 用传统的途径获取犯罪证据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 电子证据应运而生。电子证据, 也被称为计算机证据, 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 (4) 电子证据具有易破坏性、无形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这样的特点, 致使对电子证据的取证十分困难, 不仅需要高科技的技术, 也需要极强的侦查能力和辨识能力。它容易被篡改、伪造, 而且很难区分真伪, 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极大, 稍有纰漏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也是目前网络犯罪治理的最大难题之一。

(三) 取证问题

法律的刑罚要求有理有据, 面对不充足的证据, 再完善的法律系统也发挥不了作用。以西安市的一起网络诈骗案件为例, 澳门某富豪收到敲诈电子邮件, 声称要富豪汇去300万元, 否则后果自负。警方介入调查之后, 发现这封邮件是从西安市的某网吧发送的。经过追踪IP地址, 发现发送邮件的邮箱是在西安市的A网吧注册的, 诈骗邮件是在A网吧附近的B网吧注册的。在A、B网吧附近, 人口流动性大, 人员构成复杂, 给追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警察经过日夜排查, 终于锁定了附近S大学的大三学生李某。他这样通过网络诈骗已经三个多月了, 对网络安全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这样的网络诈骗案件不胜枚举, 警方普遍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大多数的网络犯罪都是根据IP地址进行追踪, 但是对于很多黑客高手来说, 隐藏IP地址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国推行实名上网多年,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犯罪分子依旧可以伪造身份证混淆视听。即使警察可以根据IP地址和身份证信息锁定了使用公用电脑的人员名单, 也不能保证是哪一个人作案。再退一步讲, 就算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而终止调查。

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我国网络犯罪取证困难重重, 难以有效地打击非法势力的不法行为。

三、应对网络犯罪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 技术层面上的防控

网络犯罪依赖技术的支持, 因此要从根源上展开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就要掌握比犯罪分子更先进的网络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化, 人人都可以接触到计算机网络, 但是真正精通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中观企业配合和个人微观努力共同结合。首先, 国家在政策制定时, 可以对计算机教育培训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体现国家鼓励培养高精尖计算机人才的意愿;其次, 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经济细胞, 在经济运行和国家发展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打击网络犯罪中, 企业更要拿出其规模效应, 集结优秀人才, 为钻研计算机技术不断努力。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推出了防盗软件、杀毒软件等, 为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献出一份力。最后, 着眼于个人,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名成员, 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研习计算机网络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 法律层面上的规制

自从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我国的各项法律都在不断的完善中, 与时俱进。但是如上文所提及到的, 我国目前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律都不够具体, 针对性不强, 并且具有时滞性和延后性。因此, 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网络犯罪法律迫在眉睫。

1. 应明确司法管辖权

明确相关法律的司法管辖权, 不仅是在国际上可以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 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安全环境, 更重要的是, 它是完善国内法律体系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国际化倾向日趋明显, 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和个人来到中国发展, 这其中就存在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犯罪方面的问题, 很多跨国公司利用网络跨国作案, 在我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构建安全的国内生活环境, 也不利于形成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

2. 应明确刑事责任年龄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 我国网络犯罪的低龄化严重, 许多的未成年人接触到网络之后, 误入歧途。未成年人因其三观没有完全成型, 不能明确辨别好坏, 在大是大非面前或许还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但是面对网络的新奇的诱惑, 很容易陷入其中。成为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更为严重的是诱导其协助自己从事不法行为, 这不利于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因此, 需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责任, 责令其加强监管, 并且对达到惩罚年龄的青少年进行责罚, 不姑息纵容。

3. 道德层面上的引导

在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和物质文明社会的今天,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从根本上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才能从根本上防范网络犯罪的发生。

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 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网络安全。以此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共同创建和谐网络生活。

参考文献

[1]曹赞刚.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N].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0) :15-17.

[2]聂里宁.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11) :23-25.

[3]刘士国.当前网络犯罪的特征、形式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 2005, (04) :39.

[4]马进保, 袁广林.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防控对策研究[N].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6, (03) :29.

上一篇:会计决算报表下一篇: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