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

2024-09-19

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通用7篇)

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 篇1

一、引言

现阶段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知识生产领域、高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 高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高新技术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 在国家高新区内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高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集群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内, 一些具有纵向、横向或互补性联系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一起, 在政府和科技中介等相关支持机构的协同作用下, 沿科技和产业价值链集结成合作网络, 通过不断创新形成科技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并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集群经济现象。如北京中关村的信息技术、上海张江的集成电路、深圳的通信技术、武汉的光电子、天津的绿色能源等。集群内部的核心企业 (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 与母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着紧密合作关系, 知识和技术大多是从集群外获得。由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网络形成的知识中心还没有真正出现;高新技术集群所在的地区创新服务业发展滞后, 技术创新联盟、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等关键成员的组织、协调、引导能力极其有限;硅谷问题专家Saxenian (1991) 指出, 美国硅谷企业的发展归功于区域内由大大小小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商业协会等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 这种网络包括产业合作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Grabher (1993) 等指出, 只有企业与周围区域内的相关企业、供应商、客商、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结成网络, 并且使这种网络深深根植于特殊的区域社会人文环境之中, 才能实现整个区域和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目前我国高技术集群企业之间, 企业与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 (大学、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政府、公众) 间的联系不密切, 网络联系没有真正形成, 网络的本地根植性不强, 这导致集群内集体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只有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对高新技术集群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迅速实现其市场价值, 帮助高新技术集群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复杂网络的结构描述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概念的界定

(一) 复杂网络的结构描述

复杂网络是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接构成的, 节点和节点连线是网络的两个构成要素。在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中, 其节点为:集群中各大小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物流中心、金融机构等。根据节点性质和连线力量的不同, 复杂网络具有一定拓扑结构自组织和自适应复杂系统。这里将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中的连接都看成起自主创新作用的连接。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中的连接包括:集群中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的自连接;高技术企业间的连接;高技术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连接。复杂网络研究是从统计角度考察网络中大规模节点及其连接之间的性质, 这些性质的不同意味着不同的网络内部结构, 而网络内部结构的不同导致系统功能有所差异。复杂网络的性质主要有三个:节点的度分布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聚集系数 (The clustering coefficient) 、平均路径长度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 分别解释为某一节点连接的边的总数目、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和所有节点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

(1) 节点的度分布

复杂网络节点i的度 (degree) 定义为与节点i连接的边的数目。复杂网络中定义度分布 (degreedistribution) P (k) 为网络中度数为k的节点的个数占节点总数的比例。对于有向网络, 其度分布还可细致地分为网络的入度分布 (in-degree distribution) 和出度分布 (out-degree distribution) 。度分布是描述网络性质的一个重要统计量。随机图中顶点的度分布服从二项分布, 服从Poisson分布, 即

(2) 集聚系数

复杂网络的集聚系数 (clustering coefficient) 是衡量网络的集聚程度的重要参数, 是一个局部特征量。节点i的集聚系数Ci定义为节点的邻接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与所有可能的边数的比值, 集聚系数也叫传递性, 是指如果节点A与节点B相连, 并且节点B与节点C相连, 那么节点A也极有可能与节点C相连, 数学表达为: 。其中, ki表示节点i的度。ei表示节点i的邻接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集聚系数也反映了网络中联结的疏密情况, 同时聚集程度还反映了网络主体的聚集程度, 即考察联结在一起的集群各自的近邻之中有多少是共同的近邻。

(3) 平均路径长度

平均路径长度 (Average path length, APL) 指网络中所有节点对之间的平均最短距离, 可以用来衡量网络的传输效率。值得指出的是, 这里节点间的距离 (Distance) 指的是从一节点到另一节点所要经历的边的最小数目, 其中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大距离称为网络的直径 (Diameter) 。平均路径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ij为节点i和j之间的最短距离。

(二) 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同时依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所强调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推论, 中央当前所倡导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调企业在增强“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坚持自身的创新主体地位。关于自主创新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是从介绍吸收西方研究成果开始的。最早使用“自主创新”概念的是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 (1994) , 对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 认为研究开发中的学习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学习模式, 只有通过研究与开发才能掌握技术的本质。施培公 (1996) 提出自主创新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等特点, 自主创新的“三性”特点在傅家骥等 (1998) 的《技术创新学》中也有类似表述, 得到了一定的引用。相类似的, Szeto, Elson (2000) 认为“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而引起创新的总体能力;Fuchs, Mifflin, Miller&Whitney (2000) 也提出创新能力实际上是塑造和管理多重能力的一种高阶整合能力, 正是这种整合 (或集成) 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吸收外部知识以及混合企业不同部门的技术能力。结合上述自主创新概念的界定, 笔者将高技术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通过与高技术集群内部其他企业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学习活动累积知识存量, 并嵌于高技术集群企业网络内, 提高高技术集群整体的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合力, 通过企业学习过程,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价值的创造能力。

三、复杂网络结构特征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

(一) 复杂网络结构特征

Freeman (1991) 认为创新网络是“系统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协作关系”。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和个体结构特征均影响着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载体和组织形式的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运行机制。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核心企业网络、外围辅助网络和创新网络所面临的系统环境组成。本文根据已有文献来研究连接度分布、集聚系数、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这三个复杂网络结构特征描述量对高技术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二) 连接度分布对高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高新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 节点i的度ki定义为:与该节点相连接的其它节点的数目。因此, 一个节点的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就越重要。高新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用分布函数p (k) 来表示, 其含义为一个任意选择的节点恰好有k条边的概率, 也等于网络中度数为k的结点的个数占网络结点总个数的比值。因此高技术集群企业中大量顶点度较低的节点围绕着极少数顶点度较高的企业而发展, 顶点度较高的企业影响着集群内其他顶点度较低的企业。顶点度较高的企业作为高技术集群的核心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源获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中关村高技术集群中科院计算所衍生出13家企业, 北大衍生出31家企业, 清华衍生出160家企业。这些企业衍生之后常常与母体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技术咨询和培训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中关村内一些大企业集团, 如联想、方正等, 凭借其技术、产品、信誉优势, 掌控着大量的政府连接、资金连接、人才连接。它们还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 为其进行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产品代理、销售服务等。因此这些大企业成为高技术集群的重要节点, 提升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956年, 晶体管的发明者威廉肖克利从东海岸的实验室招聘了八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创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不久, 八人中的戈登穆尔和诺伊斯离开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创办了仙童公司。从仙童公司又直接衍生出英特尔公司、国民半导体公司、高级微型仪表公司等后来创新网络中的领头企业的公司。因为很多新成立的公司都是从这些公司衍生分化出来的, 它们与这些公司间存在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 新成立的公司作为节点围绕着领头企业, 这样促进了知识、信息和技术在这些企业之间的交流共享, 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 集聚系数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高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里, 一般用聚集系数Ci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 即网络有多紧密。其计算方法为:假设高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节点i通过ki条边与其它ki个高新产业集群创新节点相连接, 如果这ki个节点都相互连接, 它们之间应该存在 条边, 而这ki个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只有Ai个的话, 则它与 之比就是高新产业集群创新节点i的聚集系数, 即: 。当Ci越大时, 集群网络中高技术企业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具有较高的水平。集聚区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信息溢出中获得技术和知识, 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型外部性的集聚经济效应包括直接的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人员的流动、“干中学”等,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熟悉和了解其他企业和单位的可能, 更使得普遍存在于其他网络节点隐性知识为自己所用, 更有利于创新的知识和技术积累。高技术集群企业间的信息是不相同的, 这导致知识和信息的溢出效应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样, 一个聚集程度高的集群网络意味者企业结点之间集团化程度高, 大量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社会或经济关联密切联系在一起, 形成类似小集团的网络结构。这种小集团的网络结构, 由于网络密度大, 集团成员之间拥有许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各类信息特别是隐性知识可以在集团成员之间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 这对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学习以及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降低了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知识和信息风险, 从而使得高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如硅谷, 集聚在一地的公司可以通过外部溢出互相学习, R&D知识和双向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 以至于每家公司都能得到比单独一家公司定位在某地进行创新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在一定阀值范围内, 较高的集聚系数有利于信息与知识在网络内的传输, 进而有利于提高网络性能, 能够使高技术企业互享专业信息、共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协作开发配套产品和产业、形成专业化市场, 从而使其潜在市场需求增加, 提高集聚区内生产效率, 使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 随着高技术集群复杂网络的成熟与发展, 高集聚系数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 长期的密集互动, 网络行为主体间高度依赖, 导致了网络行为主体过度依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和核心企业的知识溢出, 不愿自主研发, 已逐渐失去了创新主体的地位, 并最终导致网络锁定;另外, 过高密度往往也会使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形成一定的小群体, 小群体采取保守的风险规避态度, 不再对外部新事物、新信息保持敏感, 使得集群中的企业在技术和生产方面趋于雷同,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企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开展, 从而阻碍了高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 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对高新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高新技术集群创新网络中, 高新技术集群企业i与j的距离为可以连接高新技术集群企业i与j所需要经过的最少的节点数。这个距离等价于渗透理论中的化学距离, 也称为节点i, j的最短路径长度, 用lij来表示。其中, 高新技术集群创新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为整个网络中每对节点所需要经过的平均步数, 即lij的平均值: 。

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反映了网络中各节点间连接的平均距离, 影响着整个网络创新资源的传递效率。网络中, 如果有部分节点通过非冗余连接而彼此建立联系, 那么这些节点就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称之为“小世界”。“小世界”是普遍存在的, 一个网络要变得更有效率, 需要各个“小世界”之间彼此之间要能够广泛连接, 要能更好地保证各“小世界”的中心节点与其他“小世界”中心节点间具有非冗余连接的特点。高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每一个企业都是知识获取的窗口, 当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后, 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其传递给其它企业, 而要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状况对获取的知识进行一次加工, 并将加工后的知识向网络中多方向传递, 从而引发知识传递的链式反应, 产生“一生多, 多生更多”的知识大爆炸和增值效应, 这种知识的增量是根据创新网络的路径决定的。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越小, 说明网络中“非冗余”连接越多, 网络中的知识、信息等资源的传递时间越短, 失真和损失越少, 这些中心节点间的交流与学习能力越强, 也最终影响到整个集群创新网络的自主创新潜力。龚玉环, 卜琳华, 孟庆伟 (2009) 对中关村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认为较短的平均路径意味着中关村产业集群内市场信息和技术知识传播迅速。迅速传播的市场信息使得企业对市场保持高度敏感并与市场协同变化, 这提高了网络的市场创新能力;迅速传播的技术知识有利于弥补大学或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技术落差, 缩小了技术转移主客体间的认知距离, 这有利于提高中关村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Nadine&Caroline (2005) 定性分析了网络结构对高技术集群知识溢出的影响, 认为建立在强联系基础上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保证了集群中知识的快速扩散。因此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可以提升高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平均路径长度较短的高技术集群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较短的平均距离意味着从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的“路程”很近, 这使得有关市场及技术信息、知识可以在集群内企业中得到迅速的传播, 这为高技术企业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技术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这种知识获取的高效率、低成本极有可能抑制了高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欲望, 不愿自主研发, 搭其他企业的“便车”。这种负面效应抑制了高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高技术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全方位、立体式发展, 现发展成为特殊的网络系统。基于复杂网络的高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以其与实际网络的接近和理论系统的完备成为目前高技术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研究的新的热点。通过对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方法、网络结构特征阐述、复杂网络特征与高技术集群企业自主创新关联性分析, 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本质特征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技术集群企业要构建强健的网络, 需要有适当的平均路径, 尽可能均匀的度分布, 合适的集聚系数。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明》,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2]路风:《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走向自卞创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龚玉环、卜琳华、孟庆伟:《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5期。

[5]Saxenian A..The origins and dynamics of production networks in Silicon Valley.Research Policy, 2000.

[6]Grabher G..The embedded firm:the sociceconomn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Routledge, 2000.

[7]Szeto E1son.Innovation capacity:working towards a.mechanism for improving innovation within an inter-organizational.The TQM Magazine, 2000.

[8]Fuchs P.H., Mifflin K.E., Miller D.and Whitney J.O..Strategic integration:Competing in the age of capabilitie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0.

[9]Nadine and Caroline.Industrial Cluster Complexes Agglom 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Uxdan Shzdies, 2005.

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 篇2

关键词:创新集群,有向选择,复杂网络,形成机理

0 引 言

随着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创新集群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科技决策部门的重视,加强创新集群建设对强化企业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意义重大。学术界对创新集群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钟书华( 2008) 研究了创新集群的政策、组织与演化[1]; 郑小勇( 2010) 全面分析了创新集群的形成模式及其政策意义[2]; 王缉慈、陈平、马铭波( 2010) 以创新集聚视角分析了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3]。然而,现有成果中对创新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较为鲜见,研究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对于完善创新集群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明确了创新集群的概念与网络特征,指出创新集群是在有向选择机理支配下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进行有向选择,推动着创新集群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1 创新集群的概念与复杂网络特性

1. 1 创新集群的概念

西方学者最先对创新集群进行了研究。创新集群的概念是由罗森博格提出的,他认为导致创新集群产生的 主要原因 是创新的 模仿和扩 散[4]。OECD认为创新集群作为一种创新组织形式能够有效连接企业和市场,它是在一定的发展规律下存在和发展的[5]。国内学者认为创新集群是由利益相关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

创新集群是创新主体在一定区域或者领域内,为了降低创新成本、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的成功率而形成的创新网络,这种组织形式的产生提高了创 新的边际 效益,实现了创 新收益的放大[6]。

1. 2 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特性

创新集群是由多种创新活动主体组成的复杂系统,由于各类创新主体的规模、数量与创新能力不同,主体之间的网络联系不同,导致创新集群具有复杂网络特征。

第一,创新集群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创新集群内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多种类型,不同主体的目标、能力、资源、技术水平各不相同,导致网络节点的多样性、异质性。

第二,创新集群内创新主体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导致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创新主体数量大并且类型多样,导致它们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多样、形式复杂。不同主体之间的网络联系既有通过契约、合同等建立的正式关系,也有基于信任形成的非正式关系[7]。创新主体之间的复杂联系,使得创新集群的网络结构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第三,创新集群的网络结构具有多层次性。由于创新主体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其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联系程度和联系频率都不相同,构成了创新集群网络结构的多层次性。创新网络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顶层的网络中嵌套若干低层网络以及若干按产业领域和创新方向划分的创新子群,同时在一个创新集群内部各个主体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网络模块。

第四,创新集群具有动态时空演化特征。创新集群是创新主体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因此集群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会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动态演化,不断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环境。

2 网络视角下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

由于有人的参与,创新集群的产生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适应性。创新集群是创新主体根据自身能力和发展目标,不断适应外部环境进行有向选择而形成的网络组织,创新主体能够根据外部信息变化进行评估、采取对策并且不断调节自身的活动行为。

2. 1 有向选择机理

由于掌握信息的有限并且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为了降低不确定性,获得最大的创新收益,创新主体不得不朝着自己的目标进行有方向的选择。有向选择中“向”是目标、方向,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的“选择”是在“经济人”完全理性的支配下进行的帕累托均衡的优化,它是在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的约束下,创新主体在不同质的选择对象与不同的创新模式条件下进行的选择,是一个局部优化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为了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就必须寻求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不同的创新主体基于不同的需求导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联系。对于单一创新主体而言,其进行的选择并不是无序的,而是在自身目标导向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创新主体认知的有限性,有向选择可能存在失灵。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的选择标准和方式进行有向选择,逐步明确创新目标,提高创新成功率。

在有向选择过程中,选择主体主要有单一主体、某类创新主体构成的种群、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形成的创新联盟三种。不同类型的选择主体由于选择标准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单一创新主体的有向选择主要受主体自身能力的影响。集群内的主体在结合自身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对集群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估,进而做出是否留在集群网络的决定,同时选择与其他网络节点的联系方式。集群外的主体也会通过评估集群的发展前景、自身条件以及外界环境选择是否进入集群。在创新集群形成过程中,某类创新主体构成的种群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构成的创新联盟将根据集群整体的功能和价值进行选择,他们内部的个体之间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协同,这些都会对集群的发展产生影响。创新主体具有适应性,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部环境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创新主体进行决策时,在选择自身和其他主体去留的同时也被其他主体与环境所选择[8]。

在创新集群形成过程中,具有规模、技术以及资金等优势的创新主体更易与其他主体建立联系,从而成为网络中的集散节点,获得更大的网络效应,使得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作用不断提高,进而提升整个网络的影响力。由于受到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约束的限制,创新主体在学习、模仿、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差异均会对选择产生影响,使得主体在整个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创新集群的产出效果。

2. 2 学习机理

由于创新主体具有适应能力和主动性,在创新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模仿来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求生存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提升了其 在整个网 络中的选 择能力[9]。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创新主体在向其他主体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根据自身的认知进行有向选择,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这里的学习不仅包括搜寻新知识,也包括有效地利用现有知识。主体的知识存量、知识类型和学习方法决定着他的学习能力。

创新网络节点的质量和数量、网络关系强度以及资源量受到创新集群内外主体之间学习和模仿的影响。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主体能够很快地适应外部环境,对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结合自己的预期和对整个外部环境发展的判断来调整自身有向选择的目标,从而使得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力不断提升。当网络节点壮大到一定程度后,会通过裂变的方式衍生出更多的节点。集群外的主体通过对集群内主体的学习,而决定是否加入到集群当中。集群内各主体的有向选择也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在择优机制与淘汰机制的作用下,网络内节点的数量和影响力都会发生变化。创新主体为了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增加知识存量,提升影响力,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主体之间沟通和联系会导致网络的边权发生变化,即他们之间的关系强度会发生改变。创新主体在偏好、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越大,学习空间就越大。创新主体通过学习和模仿,增加自身和整个网络的知识存量,提升了与外部主体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流量,从而提升了整个网络的适应能力。

在集群网络拓扑结构中,单一主体的决策受到网络中全局知识及其周围局部知识的影响,同时,主体的决策对其周围的主体也会有一定的作用,影响其他主体的决策。学习机理通过促进知识、技术在网络中的流动来提高整个网络的创新能力[10]。

2. 3 突变机理

突变是指创新集群中的主体受到主观意识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在创新过程中采取了非常规策略,这一策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创新主体的成败。突变机理对创新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能够促使新的策略、新的行为和新的规则不断涌现,从而保持整个创新网络的活力和生命力。突变一般发生在网络结构产生关键变化的阶段或网络的关键节点上,突变的结果能否伴随创新集群演化下去取决于其能否满足有向选择机理的筛选机制。

突变机理影响着创新集群的网络节点、关系和资源,能够颠覆集群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突变行为主要包括突然加入、突然退出和破产三种形式,它对集群网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该主体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核心节点的突变行为会对整个网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核心节点突变行为的负反馈会大大增加网络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甚至可能导致网络的解体,其正反馈将会影响网络中其他节点的策略和行为,改变整个集群网络的发展方向。一般节点的突变行为会在有向选择机理的筛选下发挥作用,能够取得良好创新效果的行为将会被其他主体学习和模仿,成为集群发展的方向。突变会引起网络中节点、关系与资源发生变化,采用突变行为的主体一旦成功,则可能超越其他主体,在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得以提升,若突变失败则可能被网络所淘汰。突变行为导致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有些关系强度会提高,有些关系强度会降低甚至断裂,网络中的资源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突变机理是创新集群发展的关键动力,它能够推陈出新,使得创新集群保持活跃度和先进性。在自组织形成的创新集群中,由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是随机和无序的,发生突变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受到创新主体有限理性和认知能力的影响,突变策略往往失败。在他组织形成的创新集群中,创新主体的突变行为是建立在自身发展和实现创新目标上的,通过改进创新能力和知识存量的方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主体的信誉和影响力,因此突变的成功率较高。

2. 4 扩散机理

扩散是指创新主体的某一行为或者策略被网络中其他主体所复制、模仿和传播。扩散是学习和突变机理在整个集群中的复制,它包括对已有策略和突变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对于扩散的接受主体来说,扩散也是学习的过程。扩散机理对演化的初始条件、规则制度以及需求者的消费倾向等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

被扩散的行为和策略在特定的时间内是占优的,然而这一占优可能是弱占优策略或者强占优策略。弱占优策略会严重影响其他主体采用的速度和进程,有时甚至会发生策略或者行为的“锁定”,阻碍集群网络的发展; 强占优策略则很容易被其他主体采用,这类扩散会加速集群网络的发展进程。

扩散模型主要有传染病模型、社会阈值模型和社会学习模型三种[11]。传染病模型是指处于决策过程中的不同创新主体,如果一个主体采用变异行为或者变异策略,则另一个主体也会采用这一行为或策略。社会阈值模型是当集群中采用某一策略或者行为的主体数量达到一定比重时,其他主体就会采用这一策略或者行为。社会学习模型是指只有当主体掌握足够信息确定某一策略或者行为是有利的,创新主体才会采用这一策略或者行为。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网络结构影响着扩散被复制和采用的速度[12]。随机网络中主体间的联系是随机、偶然的,虽然主体之间的互动与集聚程度较低,但扩散速度较快。在小世界网络结构中,创新主体之间集聚程度高,扩散速度较快。在规则网络结构中,主体间集聚程度高,而扩散速度较慢。

2. 5 互动机理

创新集群中各个主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包括知识、信息、物质和能量的反馈,知识与信息的流动加强了主体之间的联系,在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方面形成竞争与互补的局面[13]。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互动、合作得以强化,网络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以提升。

关系网络是各主体之间互动的载体,任何一个主体的行为与策略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网络,通过网络的变化影响其他主体的行为和策略。在网络形成过程中,创新主体之间的行为互为函数关系,对集群网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影响[13]。在集群网络中,由于知识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创新主体为了提高知识存量、获得网络效益,就必须加强知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会对自身知识存量以及网络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其他主体所反馈的信息来调整自身的行为,通过网络将自身的行为策略、调整信息反馈给其他主体,其他主体会根据反馈情况重新调整行为与策略,这种互动反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主体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策略、发展方向等来适应外部环境,整个网络中的主体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构成一个有向创新网络,不断发展和演进,通过协同效应和相干效应推动着整个创新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创新集群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

2. 6 协同机理

协同是指一个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通过互动、合作,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之和的效果。在学习、模仿和扩散机理的作用下,创新集群各主体之间协同合作,使得创新大量涌现。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它们在创新集群内有一致的目标,为了自身利益形成相对稳定、互利共赢的协同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作为一个多元互补的有机整体,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认同。

协同有正协同和负协同两种,正协同是集体理性产生的社会促进效应,是网络合作的常态。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形成的“社会惰化”[14]会导致负协同,这种结果是网络组织所力图避免的。正协同的大小能够反映合作的价值,决定互动合作能否产生,正协同的产生会增进节点之间的互动,强化协作关系。创新集群是在正协同的作用下形成的,正协同提高了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加强了主体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信任程度。长久的协作有利于主体通过沟通、谈判、协商等方式来解决冲突,互动合作培育了主体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加深了对其他主体的了解,相互之间的信任大大提高[13]。

网络中某一节点企业的创新成功会对其他竞争主体带来压力和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其他企业会采取以下几种行动: 第一,与其他企业协同创新;第二,通过模仿进行创新; 第三,购买创新成果。结合自身的研发能力和资源状况,各企业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些行动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新技术的产生,进而刺激其他企业的下一步行动。在协同机理的影响下,各创新主体会充分发挥优势、协同合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使得创新网络系统不断向前演化[7]。

2. 7 主要机理相互作用关系

在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个机理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创新集群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于创新集群网络结构的差异,使得各种机理发挥作用的方式存在差异,且在创新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起支配作用的机理不同( 见图1) 。

创新集群发展的主要方向受有向选择机理的支配,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策略选择受到学习机理的影响,突变机理能够产生行为和策略的突变,在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下,能够加速创新集群的演化进程或者导致某一主体的毁灭,为创新集群发展提供持久的活力。创新主体的最终策略是由有向选择机理所决定的,由于创新主体的有限理性,不同创新主体的选择结果导致的演化路径不同,使得创新集群的演化方向存在差异。扩散机理是创新主体的某种行为被其他主体学习和模仿之后,最终在整个集群中流转、扩散,这种扩散一方面有利于创新行为被更多主体所认知,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集群锁定,使得整个网络陷入某一种困境。互动机理是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强化网络的影响力和网络外部性的过程,是促进网络主体协同的前提。协同机理是主体之间通过学习、模仿、突变、选择等机理的作用,彼此之间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的机理。各个机理在创新集群演化中发挥着各自作用,共同推动创新集群的升级和发展。

3 结束语

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 篇3

1 复杂网络理论与创新集群

1.1 复杂网络理论

复杂网络是复杂科学管理的研究方法之一, 在诸如社会、政治、医药、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复杂网络理论在刻画复杂系统的结构和联系以及系统的演化过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现有研究成果中, 已有运用复杂网络研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网络等的形成、演化与动力机制。

复杂网络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节点数目较多, 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网络结构复杂、多样;网络具有动态的时空演化特性;网络具有多层级等[1]。郭进利认为复杂网络应具备最基本两个特性: (1) 动态的; (2) 节点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2]。郑小京、徐绪松指出系统中各个节点及其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3], 就构成了复杂网络。

1.2 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特性

创新集群是在一定的区域或者领域内, 具有明确市场导向的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专业科技服务与中介机构等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的耦合形成创新网络, 使得创新主体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范围有效配置创新资源, 降低创新成本, 减少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 实现创新的边际效益递增和集群创新效益放大的有机网络组织形式[4]。

创新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系统, 满足复杂网络的典型特征。

(1) 创新集群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异质性。创新集群内的参与主体涉及到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多种类型, 构成了创新集群复杂网络上不同类型的节点, 各主体在目标、能力、资源、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导致主体具有异质性、多样性[5]。

(2) 创新主体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导致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创新集群主体的多样性和联系的多样性导致复杂网络中网络连接的方式多样, 创新网络中存在着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中介机构之间、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大学与金融机构之间、大学与中介机构之间等各种形式[5]。网络结构的随机性程度对知识扩散与知识流动产生影响, 进而对创新效率产生影响。

(3) 创新集群的网络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创新集群内主体之间的联系程度、主体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互动频率等导致了创新集群网络结构的多层次性。创新集群复杂网络中的节点具有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 顶层的网络中嵌套了若干低层网络, 在一个区域的创新集群内包含着以不同创新方向、产业方向为目标的创新子群;按照功能差异可分为包括科研模块、生产模块、资金模块、环境模块、人才模块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不同功能的小型网络。

(4) 创新集群具有动态时空演化特征。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都会对创新集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环境的动态性、多样性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资源与条件;另一方面对创新集群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约束, 形成创新的持续性。随着创新目标的不同, 主体之间在不同利益机制和目标诉求驱动下, 而形成不同的网络关系, 并筛选网络节点, 彼此之间处于一种竞争与合作、协同与互动的动态变化中, 具有随时间、空间动态演化的特征。

1.3 中关村创新集群的网络特征

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网络形态特征。中关村创新集群中的个体组织如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政府、中介组织等可以视为网络的节点, 组织之间的联系、互动表示网络的连线 (边) , 则这个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拥有大量的网络节点,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多达2万多家, 每年新创企业3000多家[6], 同时, 中关村集聚了大量的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组织, 这些节点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多种网络联系, 包括基于契约、合同的市场联系;基于研发联盟的技术联系;基于信任的社会联系等, 创新网络能够促进中关村各种内外部资源的集成, 各类节点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每年中关村都有大量企业创生和退出, 使得中关村创新网络处于一种动态的时空演化过程中[7]。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基于集群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

2 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关村创新集群演化过程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中关村创新集群初步形成, 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伴随着嵌入其中的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的, 其中, 中关村创新集群内各创新主体的的数量、规模, 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合作的紧密程度不断发展变化, 从而导致创新集群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演化。

2.1 萌芽阶段 (1980~1988) :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出现

在中关村创新集群的萌芽阶段, 作为集群创新网络的节点———创新主体开始出现, 主体之间建立各种网络关系的基础———互补性资源也不断出现, 这是创新集群复杂网络形成的基础。

1980年, 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春先为首一批高技术研究人员率先在中关村办起了“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主要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为其开发新技术, 在与其他企业展开技术合作的过程中, 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科研人员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这一目标和动力的激励下, 科研人员突破传统思想的约束而进行创业, 某种意义上这是科研人员在追求科研效果的激励下而进行有向选择的结果。受到先行主体成功经验的激励, 其他科研人员开始学习、模仿, 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纷纷开始创办企业或加入到企业当中, 涌现更多的创新主体, 科研人员同时带来了其科研成果、技术专利、技术发明, 创新资源开始聚集。到1984年, 中关村聚集了40多家高技术企业, 包括联想、四通等知名企业也开始入驻中关村, 成为创新主体之一, 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6年, 聚集在中关村的创新企业生产出了计算机, 围绕这一领域的高技术企业大量涌现, 科技型企业不断增加, 到1988年, 国务院批准中关村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 政府开始重视了科技园区对经济的发展带动作用。

这一时期, 中关村创新主体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 所产生的科技型企业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组织和创建的, 这些科研人员为了尽快将科技成果商业化, 而从研究院所分离出来创办企业, 这一时期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较为单一, 以衍生企业为主, 且这种合作一般为科研人员自发行为, 政府作用并不明显。这一时期, 聚集在中关村的网络节点有限, 且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较为单一, 尚未形成明显的互动、联系, 网络尚未形成[8], 创新的整体环境尚未形成。

2.2 雏形阶段 (1989~1998) :创新主体之间逐渐结网

在这一阶段, 作为集群创新主体的网络节点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 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之间产生了网络互动关系, 包括基于生产联系、技术联系和社会联系, 各类创新主体之间逐渐结网, 形成了创新网络的雏形, 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经过近10年的发展, 中关村聚集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 到1998年, 企业数量达到4931家, 从业人员数量为17.3万人。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不断增多, 企业可以依托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育优势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有的企业还与大学及研究院所建立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基地,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积蓄力量[10]。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这种适应性选择的结果形成了创新资源和科技人员集聚, 高新技术领域所带来的创新成果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政府开始重视创新对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效果, 专门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市成立了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办公室和管委会, 重点对技术型企业进行管理, 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 引导企业加入到集群创新当中, 提供政策、资金和其他支持, 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这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型主体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形成了一种良性反馈效应, 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各个不同行为主体行为向有效协作的方向发展, 使得网络节点之间通过资源、信息、知识流动形成多种网络。

这一时期, 政府的作用逐渐加强, 对中关村未来发展进行规划, 形成和园区之间的稳定关系, 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创新和创业环境, 更加有利于与企业的衍生, 促进外部企业迁入到中关村内部。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方式不断扩展, 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 即主体之间网络连接的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 包括新企业的衍生、技术许可、合作研发、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11]。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逐渐稳定和强化, 创新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网络, 形成了创新集群的雏形。以创新集群的网络平台为载体, 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人员、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集聚和流动, 在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中逐渐明确了发展方向、资源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 各主体之间优势互补、各尽所能, 创新的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创新优势逐渐显现。

2.3 形成阶段 (1999~2009) :创新网络形成但结构较松散

在这一阶段, 集群外的创新主体能够发现创新资源的集聚、主体之间互动协作的创新网络有利于创新的涌现, 有利于更有效地整合各种创新资源、更大限度地降低创新不确定性, 集群外的主体将选择加入到集群, 分享网络中的资源和效益, 获取知识溢出、技术交流, 网络自身的筛选机制也开始发挥作用, 不断淘汰不适应发展方向的主体, 使得整个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主体类型不断增多、主体之间的联系增加、互动频率提高, 创新网络的集群创新效益开始发挥作用, 在网络的互动下, 实现创新成果的突破, 创新集群真正形成。

这一阶段, 国家对中关村的定位进行调整, 更加重视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功能, 1999年6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 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 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 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这一阶段, 中关村科技园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关村内聚集的企业数量、规模总体上不断提高, 创新主体数量总体上增加, 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更为深入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 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高, 主体之间的网络联系更加频繁, 集群效应促使产业发展速度提高。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数量较2007年减少2500家, 降为18437家, 从业人员为94.1万人, 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都有所降低, 增加值和总收入增速放缓。到2009年中关村高技术产业增速整体上实现了“低开高走”, 较2008年增长了28.65%, 在国家高新区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企业在职人员中大学及以上人员占69%, 创新效果显现。

整体而言, 这一时期, 企业创新主体的数量整体上较多, 但是企业规模总体上比较小, 且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处于这一阶段的创新集群内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并不稳定。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创新网络关系还是非常脆弱的, 企业之间联系松散, 尚未形成类似硅谷的强力合作创新, 创新网络系统还很不完善, 创新集群网络形成但结构呈较为松散的状态。

2.4 发展阶段 (2009~至今) :网络规模与结构动态变化

这一阶段, 是中关村创新集群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创新资源的积累突破了最小规模的限制之后, 创新资源的聚集程度能够超过一定的阈值, 创新人员投入、资金投入、资源投入、技术投入等超过某一个阈值, 创新将产生涌现, 网络结构的外部性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开始显现。

2009年3月, 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 力争将其建设为最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前, 依托丰富的智力资源、无与伦比的创业活力以及灵活的创新机制, 中关村科技园区逐步形成了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结构区域创新体系, 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创新领域, 是仅次于硅谷的第二个最大的创新中心。

中关村创新集群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网络节点通过学习、选择和扩散机理, 自身认知能力不断提升, 有向选择的目标更加明确, 主体自身不断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节点, 内部主体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交流、沟通之后, 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持续性联系, 彼此之间的关系强度不断提高, 网络的密度和聚集系数增大, 为知识流动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桥梁[12]。

在中关村的创新网络中,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员工之间进行频繁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 非常有利于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造, 涉及到朋友、以前的同事、偶然结识的人, 信息快速地在他们之间传播。中介机构组织和产业联盟等非正式合作方式不断发展, 对于创新集群网络的协同互动效果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金融机构的加入使得网络的功能更加完备, 能有效的促进中关村内外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创新协同。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同时, 促进了内部网络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中关村创新集群进入了动态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创新集群网络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机制, 逐渐趋于有序的发展状态。集群内部主体的联系和更新速度较快, 非正式交流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开始显现, 各创新主体的学习能力和选择能力不断提高, 大量创新主体不断加入到集群当中, 也不断有主体被网络所淘汰, 在集群创新效益的作用下, 创新网络进入总体上网络规模呈现一种幂率分布态势, 节点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多, 这一时期的网络结构呈现出较为紧密结构形式, 增长机制和择优机制的存在使得网络呈现出无标度特性, 整个集群进入发展壮大的时期。

3 结论与启示

创新集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探索性的实践。创新集群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参与主体, 同类主体与不同类型主体之间均保持着复杂的网络联系, 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复杂网络理论对于研究创新集群内主体之间的联系与结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嵌入其中的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的。

通过系统梳理中关村创新型集群的演化过程, 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 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发展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开始涌现的萌芽阶段、创新主体开始结网的雏形阶段、创新网络形成但结构较为松散的形成阶段、网络规模与结构动态变化的发展阶段等。 (2) 在创新集群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 网络节点的支配能力存在差异, 且节点的活跃程度不同, 导致网络中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网络联系的紧密程度与稳定程度存在差异, 对于集群的创新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政府对于创新集群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特别是在创新集群的创生过程中, 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对创新的支持等方面举措强化不同主体之间的网络联系, 有利于创新集群参与主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对于形成稳定的创新网络具有重要作用。 (4)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建立创新集群发展的自增强机制。通过优化创新集群中节点的构成与结构, 发挥集散节点的支配作用, 强化各主体的自主创新意识, 形成优胜劣汰的择优机制, 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 (5) 重视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对于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完善创新各环节的中介服务机构, 搭建有利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有效信息沟通、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的平台。强化技术市场和成果转化机构的功能, 促进创新主体有效转化成果、获取创新利润进而缩短创新周期;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创新集群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摘要:创新集群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关村创新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创新高地。本文在对复杂网络理论与创新集群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 深入剖析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演化过程, 并总结其发展规律, 对于指导我国创新集群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集群,演化过程,中关村,复杂网络

参考文献

[1] .毕桥, 方锦清.网络科学与统计物理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0:21~22

[2] .郭进利.有向复杂网络的Poisson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8 (3) :227~232

[3] .郑小京, 徐绪松.复杂网络[J].技术经济, 2010, 29 (9) :11~16

[4] .李北伟, 董微微, 富金鑫.中国情境下创新集群建设模式探析[J].中国软科学, 2012, (11) :161~169

[5].龚艳萍, 陈艳丽.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 (1) :68~74

[6].中关村科技园区: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J].硅谷, 2011, (1) :201~204

[7] .龚玉环, 卜琳华, 孟庆伟.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5) :56~61

[8] .徐艳梅, 于佳丽.结网、非线性与区域创新网络[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6) :77~84

[9] .胡俊峰.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展望——基于文献的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 2011, (2) :55~61

[10] .陈劲, 吴航, 刘文澜.中关村:未来全球第一的创新集群[J].科学学研究, 2014, (1) :5~13

[11] .陈树文, 高琼.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困境与建议[A].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1:7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设计 篇4

一、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目前理论界形成的有代表性观点,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集体发债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基于产业链的联系,整合各自拥有的资源,通过带头人组织、 以多个中小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为主体,形成一个外部债券融资模式。

2. 企业信用互助融资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企业采取会员制并交纳会费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基金,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在一定期限将基金作为小额生产流动资金轮流使用的一种融资模式。

3. 区域银行模式。该模式是指银行和企业彼此持有对方的股份,以资本为纽带,将银行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稳定的、多方面联系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联系包括提供信贷、信托担保、派遣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监督管理等。

4. 互助担保融资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担保机构,为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模式。此模式克服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中小企业在与银行谈判中的地位, 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使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实现双赢。

5. 团体贷款模式。该模式是指一组借款企业通过内部选择而组成的一个团体向银行进行贷款,此模式要求每一个借款企业对团体内的其他成员企业贷款的归还负有连带责任,只有整个团体的债务全部偿还,团体内成员才能继续获得更多的贷款。团体贷款模式中所要求的连带责任实际上起到了无形抵押物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团体成员之间的横向监督,从而保证这种无担保贷款能够保持较高的还款率。

上述几种模式,有些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有些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很难转变为实际需求和应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实践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设计

1.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的设计基础。产业集群由于其地理上的邻近性,企业间形成了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竞争与协作的关系网络,集群融资具有一定优势,如规模优势、信用优势和整体竞争优势。但是实践中集群内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导致其融资难的原因包括其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例如中小企业抵押品和担保的缺乏,个体经营风险、竞争力、融资成本等方面,银企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过高的信息搜寻成本等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阻碍了银企之间的融资交流。

基于此,本文根据互联网传播共享信息及时高效等特点,将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与集群优势综合考虑,把信息网络与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融合为一个融资整体,设计出一个新的融资模式“4A+1C”。其中,4A(agents)为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1C(center)为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在这样的模式下,信息优势得以体现,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解决。

除此之外,我们的模式还充分考虑了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储蓄金额越来越高。截至2013年8月,全国人均储蓄达到32 719元。一方面,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刺激着民间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居民投资意识逐步增强,风险承受能力逐步提高,而民间资金的充裕使得这种投资需求变为现实。然而,在现有条件下,居民对资金需求方的相关企业信息获取有一定障碍,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体系,而本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民间金融市场可以发挥其作用。

2.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的基本架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4A+1C”中,包括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及信息网络平台中心,基本架构见下图。网络融资来源包括集群内源性融资和集群外源性融资。

对于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集群财务公司与中心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反馈。集群财务公司内生于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吸收群内闲置资金,使资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提供集群内中小企业担保、咨询、中介等服务, 是一个非银行性金融机构。集群财务公司对外代表整个集群的“区域品牌”,在与群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时是集群企业的融资“代言人”。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围绕核心产业进行生产经营,每个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明确并且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稳定,同时集群内的人缘、地缘、血缘关系使企业家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资本网络,内部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集群财务公司可以很容易获取与集群内企业相关的信息。

在集群外部金融机构中,要求50%以上为中小型金融机构,这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基于其地域特征,可以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密切的关系,以便获取各方面难以量化和传输的“软信息”,对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的运转具有显著的效果。

把民间群体引入是本模式的一个创新点,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规模小、担保物不足、信用低等缺陷而面临融资困境。民间融资是可能占据重要一席的融资方式,但是由于法规限制、信息缺乏、风险难以控制等缺点使其作用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本模式通过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可以改善其面临的困境。

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可以连接各个主体形成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信息孤立。该信息平台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服务,所以应当由当地政府出面,中小企业合资建立, 并由政府进行监管。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4A+1C”模式可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围绕信息网络平台,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之间的信息反馈,对应上图Ⅰ、Ⅱ、Ⅲ、Ⅳ。四个主体将信息发送至信息网络平台,其中包括自身信息和对其他主体了解的信息。各主体可以通过自身需要从中心信息平台获得各种信息帮助其做出决策。

第二模块,是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之间的联系,对应上图a、b、c、d。四个主体在获得信息后,各个主体间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比如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政策性会议交流、中小企业与民间群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民间群体与银行间的资金流动、 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融资业务往来等等。

第三模块是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与群内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作为集群企业融资的代言人,必须了解各个企业的各方面信息,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体制。这三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效整体。

3. 新模式与现有互联网信贷平台的区别。本文提出的企业集群网络融资“4A+1C”模式,将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划分为多个信息模块,如政府信息模块、中小企业信息模块、金融机构信息模块、民间群体信息模块等。与现有的互联网信贷平台相比,有很大的优点。

首先,现有的互联网信贷平台多数都是P2P信贷经营模式,信息的作用仅仅体现在中介服务上,而本模式中的信息网络平台涵盖了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群体全方位的信息,为各个主体服务。其次,本模式中的中心信息网络平台有政府参与,可以对融资进行有效监管, 为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再次,现有的信贷信息平台各参与方信息交换困难,缺乏融资后的信息,而本文的信息网络平台有着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了各个参与主体对信息的需求。最后,现有的信贷信息平台上融资利率较高,因而限制了资金需求方融资,出资方面临的违约风险较大。文中的信息平台由于有多个参与主体对资金进行监管,融资方违约概率较低,而且基于本模式中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银企之间良好合作也有效地降低了融资利率。

三、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的特点

1. 四大主体围绕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使信息机制的作用得到全面有效发挥。互联网络具有跨地域、交互性、 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心信息平台部分,分为政府信息模块、中小企业信息模块、金融机构信息模块、民间群体信息模块、 投资模块,以及各主体彼此之间业务往来信息模块。各个主体成立相应信息部门,对信息进行持续发布、关注,并对信息做出分析研究,为各主体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信息的有效反馈。信息网络平台有助于各主体间的信息对称,实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有效避免了融资所面临的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同时, 通过信息中心网络平台,也有效地降低了各主体对信息的搜集成本。

2. 中小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融资正规化、高效化。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使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实现优胜劣汰,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不足。 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制度性组织机构,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由于集群区域性、行业相关性、 产业链分工合作性等特点,财务公司对群内各个企业的规模、运作、信誉等方面的信息较为了解,可以向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发布集群内各中小企业全方位的信息,其他主体也可以将所了解的企业相关信息向信息网络平台发布,集群财务公司综合各方面信息对集群内中小企业做出评价,并做出相应决策。集群财务公司信用度高、声誉好,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不仅来自金融机构,也包括民间投资。集群财务公司再根据对群内各企业掌握的信息进行资金再分配,并将有关信息持续发布,包括企业申请、审核、借贷额度、还款记录、奖惩信息等等。

3. 使得政府职能得以有效发挥。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有效配置。运用模式的第二模块,各个主体在第一模块信息的基础上,彼此之间做出决策。政府根据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可以持续监督并了解当地企业状况和金融机构状况,进而制定区域性政策和法律规章约束,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扶持,对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银企进行政策支持,也可以了解当地居民的投资动态和生活水平, 然后出台相应的民生政策等等。

4. 促进了其他模式的改善和利用。本文提出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融资模式,也可以是一个融资框架,可以将以往银企之间所形成的融资模式融入这个框架中,进行有效组合,提高融资效率。由于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优越的信息机制,不仅有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可得性,降低了融资 “门槛”。金融机构总效益的提高,为下一次的融资提供了基础。

5. 有利于中小企业对民间资金的有效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居民投资意识、 风险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民间资本也成为一个较充裕的资金来源。民间投资的一个特征在于其来源广,风险比较分散,但是投资渠道少,居民对于企业的信息一般很难全面接触,大部分都是地域关系所得到的少部分信息。利用中心信息平台融资模式,居民可以了解行业动态、企业发展、政府政策、金融机构的投资动态等信息,便于居民投资,并且将居民投资信息也纳入政府监管之下。

四、结论

本文基于互联网的特点,将其融入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设计出中小企业集群“4A+1C”融资新模式,将融资所涉及的主体全部纳入在内,围绕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形成一个全方位融资网络,使得信息透明化,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成本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本文所提出的模式不仅使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也实现了银企之间和企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群体的多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基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一种新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即“4A+1C”模式。该模式将网络技术有效融合到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中,通过强力的信息流,各个主体围绕信息网络中心平台形成反馈回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风险问题,而且有助于实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从理论研究转变为现实应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陈晓红,杨怀东.中小企业集群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与交易优势[J].改革,2008(3).

王峰娟,安国俊.集群融资——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下融资困境的新思路[J].中国金融,2009(21).

张文君.集群融资:破解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兼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融资问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

高连和.国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体制改革,2013,(1).

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 篇5

企业技术学习是从企业外部知识环境搜索和获取对企业有用的技术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将其纳入自己的技术轨道或重建技术轨道, 从而增强组织整体技术能力的过程[1]。产业集群之中企业联系密切, 竞争合作关系复杂, 构成了多样化的社会网络, 为区域内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企业技术学习加速提供了外部条件。一般认为, 产业集群之中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学习能力。目前, 关于产业集群中影响企业技术学习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如, 集群的文化根植性[2]、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疏密[3]、社会资本[4]、学习内容、学习层次和学习源[5]、企业间知识溢出与知识获取[6]等。也有很多研究认为产业集群主要学习机制是人员流动[7]。魏江 (2004) 指出人力资源在企业间流动、企业间合作互动、企业衍生和人员间正式或非正式沟通四种类型构成了企业最基本的学习机制[8]。但以上关于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研究忽略了人力资本在集群网络中的独特之处, 未能认识到人力资本对集群企业技术学习过程中重要作用。本文探讨集群网络下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影响, 为集群环境下加速企业的技术学习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2 人力资本与技术学习的关系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为投资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资本形态[9]。与物质资本一样, 需要通过一定的投资才能获得, 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 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入, 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不断增加。从企业角度而言, (M.Hobday, 1994;谢伟, 2001) 技术学习是对技术的学习, 通过对于特定生产知识的获取和资源的整合, 掌握关键技术并转化为生产能力的学习过程。

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技术学习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努力, 把企业外部技术逐步转化为企业自身的生产、创新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企业知识存量的提升, 技术能力的提供, 其实质是企业技术人员对于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的过程。从技术学习的来源看, 生产能力的学习一般是通过生产中的“干中学 (learning-by-doing) ”“用中学 (learning-by-using) ”或“培训中学 (learning-by-training) ”, 创新能力的学习一般要通过“研究和开发中学 (learning-by-R&D) ”, 或“基于联盟的学习 (alliance-based learning) ”。从技术学习的成果传播和扩散来看, 人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扩散的最重要主体,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各种不完全同质的人力资本相互批评、相互作用、相互学习创造出效益。人力资本的良性结合不仅能提高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 还能提高其他生产要素 (例如物质资本等) 的边际生产率, 从而成为技术创新的根本力量, 影响了企业技术进化的方向。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技术进步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结论。 (王金营, 2000) 通过对人力资本在技术能力转换中的作用、人力资本在技术追赶型和技术仿效型两种状态中的表现和作用分析, 揭示了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中的积极作用。Lau (2004) 研究认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导致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绩效。

3 人力资本在集群网络条件下的特征

集群是某些相同或相关性很强的产业中大量中小企业在空间集聚的现象, 它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 (Vatne和Taylor, 2000) [3]。产业集群不仅是企业之间组成的经济网络, 也是由经济主体组成的社会网络。Granovetter (1985) 认为, 经济行为是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之中的[16]。一般来讲, 人力资本具有依附性、增值性、时效性、专用性及价值难衡量性等一般特征。然而, 在集群网络环境之中, 大量相近产业企业地理上积聚, 市场技术信息迅速传播, 经济网络社会网络相互嵌套, 使得人力资本又具备了新的特征。

3.1 非正式交流频繁

在共同的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甚至方言系统等文化基础上, 集群中的个体之间没有文化上的障碍, 更容易进行交流。亲缘、血缘、地缘及业缘等关系的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交流的机会。产业集群内部包括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在内的各类人员之间都存在高频率的非正式沟通, 为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信息在集群内部的流动提供了最有效的路径。网络的内部人员的交流顺畅、方式多样, 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从而实现了网络内部的信息共享。

3.2 人力资本高效流动

集群网络内部各种信息传播迅速, “专业能手”们能很快被人了解, 企业有机会赢得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共同的文化认知使得员工在不同企业间流通不会受到企业文化的抵制, 利于技术员工在多个企业间流动。此外, 集群网络中人力资本流动的成本较低。在集群之中, 大量小企业集聚且相互关联、分工协作, 区域内部聚集了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专用性人才。集群内部企业招聘成本低、岗前培训成本低, 人才的求职成本低, 人才可以迅速为企业所用, 成为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 为企业创造价值。

3.3 人力资本易于积聚

区域内商业文化和人文背景有助于区域人力资本的积累。某些传统产品的有关生产技术、经验等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而是经过了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才得以积累下来。如温州鹿城区制鞋技术, 可以追溯到嘉靖年间民间艺人加工朝廷贡品;宁波服装生产与唐代“奉帮裁缝”、清代“红帮裁缝”有关;金华永康自古就流传着今天金华永康五金机械制造的技术源泉, 为金华永康赢得了“百工之乡”的美誉。另外, 产业集群本身对人才的强烈吸纳能力促使大量人才慕名而来, 形成专业化人才的供给, 为集群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3.4 专用型人力资本提升

由于社会化大分工不断细化, 人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越来越狭窄, 其可以发挥作用的范围也局限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集群之中不仅是企业间的分工协作, 更是各种类型人力资本的有机构成和相互协作。集群之中人才得以在某一产品甚至是某一产品的某一部件的生产环节中工作。一方面降低了劳动难度, 另一方面, 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为员工提供了熟悉生产流程、进行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 使得人才能够成为其领域的专家。

4 集群网络条件下“人力资本-企业技术学习”机制

集群网络增强了企业间企业人力资本的联系, 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 提供了沟通的机会, 增加了人力资本的流动性, 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产业集群知识的溢出效应, 从而加速了企业生产能力向创新能力转变的技术学习过程。集群网络中人力资本与企业技术学习的机制可以用图1来描述。“人力资本-企业技术学习”机制包括了加速机制和保障机制, 两者相互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学习。

4.1 “人力资本-企业技术学习”加速机制

集群网络中人力资本流动易于企业技术学习。人是技术的载体, 人力资本的流动不仅仅是一种生产要素在集群网络中的转移, 而是技术、技能等知识在企业之间流动。集群社会网络下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效益更加明显。集群内部成员企业间一定比例的劳动力稳定流动有利于知识溢出, 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因为劳动力在同一企业内部配置的刚性会阻碍技术信息扩散和再组合, 劳动力在企业之间流动促进了知识在成员企业间的扩散, 外部劳动力流入为外部知识传入及集群创新系统重新配置提供了可能。有些没有编码的知识, 包括高层的管理经验或者某项技术, 除了知识拥有者本人以外, 其他人很难掌握或模仿, 有些知识不靠人力资源的流动无法实现流动和溢出。人才流动作为产业集群知识扩散的一种途径, 促进了集群企业的知识溢出。通过人才流动为企业带来了新思想、知识诀窍和技能, 从而促进了企业知识基础的更新和增强, 快速适应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 人才在集群内流动驱动了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集群网络中非正式交流利于加速企业技术学习。产业集群内部存在高频率的非正式沟通, 为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信息在集群内部的流动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在集群网络之中, 人与人之间通过非正式的广泛接触, 可以使创新以最低成本扩散出去, 同时使集群中个人知识拥有量快速得到提高。技术学习包括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学习, 隐形知识是在实践中感觉、领悟, 通过直觉洞察而来的知识, 难以从书本、媒体和正规教育中获得, 非正式交流是隐性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企业知识和技术的相互学习与传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了解基础之上的。企业非正式网络关系愈多, 企业获得信息和实现创新的机会就愈多。面对面的交流是集群中的主要交流形式, 走亲访友、娱乐聚餐中都孕育着学习机会。企业的各类人才在市场关系主导下的商业活动中, 一边进行企业产品和服务交流, 一边传播大量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信息等。在企业间科研人员共同进行项目研发过程中, 各类人才通过相互批评、相互作用、相互学习创造出效益, 促进了技术溢出效应, 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

4.2 “人力资本-企业技术学习”保障机制

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保障了企业生产能力的获得。企业为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企业要有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作为基础, 只有在技术采用者具备了相应的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两个条件下, 才能得以实现对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使之体现为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扩散过程中, 企业技术原始积累水平越高, 人力资本存量越大, 就越容易学习、消化和吸收创新技术, 利于缩小企业与创新源之间的技术势差。仿制能力的学习是通过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和工人, 创造性模仿能力的学习则主要通过专职的研究与开发人员。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创新”的技术学习过程是企业内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研究开发等人力资本提升和共同作用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本为企业从生产能力到创新能力技术学习过程提供了智力支持。

5 结论和建议

综上, 发挥集群社会网络下人力资本优势, 是加速企业技术学习的有效途径。必须高度重视集群社会网络下人力资本建设, 为加速企业技术学习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5.1 积极倡导产业集群战略

集群是人力资本-企业技术学习机制的基础。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 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 大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此外, 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 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 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 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 对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2 加大集群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学习的重要推动力量。产业集群经济能否保持长期有效地增长, 企业能否实现自主技术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关。首先要加大教育投资。通过各类教育培训, 增加劳动者的知识资本存量, 增强劳动者生产能力。其次由政府牵头, 企业共同参与来建立对人力资本的环境投资。这种环境包括良好的创业环境、居住环境, 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等。最后, 在产业集群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广泛的信息渠道, 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各类所需的人才信息, 并为各类人才提供集群内企业的需求信息。

5.3 增加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的机会

企业应该积极主动的与集群中的一些中介机构, 如行业协会、高校及科研院所、咨询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增加联系与合作。区域中存在着协助、促进成果转化, 在创新活动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机构和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服务于区域创新和技术学习, 使得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的企业可以更好地联系与合作, 实现跨社会团体的交流与联系。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区域资源, 同时企业应注意在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员工的交流, 创造内部人才交流的机会。

5.4 加强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投资。建立起有利于技术人员流动的良性互动机制。应尽快研究建立人力资本中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认证办法, 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专业化、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中介服务队伍, 同时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 促进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

摘要:对集群网络条件下人力资本与企业技术学习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 揭示人力资本在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集群网络中, 人力资本得到了积累、提升, 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交流, 并形成高效流动, 加速和保障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学习。最后, 就如何从集群网络下人力资本角度加速企业技术学习提出对策和建议。

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 篇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从最初的自发生成,到政府协调下的不断壮大,再到具地域特色产业集群的逐渐形成,始终处于动态演化之中。集群内企业需要经常面对来自群内外众多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威胁,如来自集群外部的金融危机发生、消费者需求变化、创新技术缺乏等威胁和来自集群内部的路径依赖、管理僵化和低成本恶性竞争等威胁。如果缺乏有效的应对危机措施,群内企业很容易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失去原有优势,进而导致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的衰退和竞争力的丧失。 集群组织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对整个产业集群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有着深远意义[1]。一方面,地理位置的临近性使集群企业形成了一个具有位置专属性特征的网络结构,通过组织设计和企业间的频繁互动,可以实现网络组织结构的特征优化,形成具地域特色的网络联结组织[2]。另一方面,借助网络结构的可延展性,可以将区域关系和国际贸易都一并纳入到优化组织结构设计中来,以实现集群内外的统一治理[3]。本文拟从两个方向上对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治理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一是从空间纬度上讨论集群企业的多方联盟治理问题,突出集群内企业联盟和跨群企业联盟的差异性;二是从时间纬度上讨论企业联盟关系的演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突出网络结构的自组织进化和异质性时空效应。

2 集群企业网络多方联盟构造

2.1 集群企业战略联盟类型与特征

以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区分,集群企业战略联盟可分为两类:群内战略联盟和跨群战略联盟。集群内企业的战略联盟主要包括上下游企业合作生产战略联盟、技术研发战略联盟、区域性品牌开发战略联盟和物流联盟等。企业的跨群战略联盟主要包括产销战略联盟、知识创新联盟等。

与企业间双边战略联盟关系相比,集群企业网络多方战略联盟在面对内、外环境变化时具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来源于联盟的异质性组织网络结构[4]。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网络多方战略联盟系统由若干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子模块构成。在各个子模块中,企业(节点)的连接度分布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多数企业都与某几个特殊企业有直接连接,而这些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对较少。连接度大的企业与连接度相对较小的企业在联盟中共存。有研究表明,异质性网络组织结构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即在遭遇内外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网络整体结构能保持相对稳定,组织绩效能维持在较高水平[5]。网络多方联盟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来源于组织结构局部动态变化和整体相对稳定的统一。但这种与环境高度匹配的联盟网络结构一开始并不会自动生成,需要在一定的规则诱导下生成初始的多方联盟关系,并借助智能系统科学测度局部互动关系随时间的演变情况以及时作出调整。

2.2 集群企业异质性联盟组织结构的实现

2.2.1 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产生机制。

依据复杂网络理论,异质性网络结构可以通过节点间具倾向性的重连接过程或网络核心结构的成长过程得到[6]。在产业集群中,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往往能产生一种聚合效应。在联盟形成过程中,一般企业都倾向于与拥有优势品牌的企业结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优势品牌企业为核心的网络多方联盟。对于缺乏优势品牌的产业集群,可以依据资源互补性对重大要素进行整合配置,先人为构造出网络多方联盟的核心结构,通过联盟的自发成长形成最终的异质性结构。在成长型网络结构中,最初的节点企业往往能成为网络多方联盟的盟主企业。

在产业集群中,各类联盟组织的网络结构是纵横交错的。从集群网络整体来看,那些具有较大连接度的企业加入网络多方联盟的概率要大于连接度小的企业。随着这些具有较大连接度的企业的加入,联盟的平均连接度增加,企业间相互沟通的路径缩短,从而增强了联盟整体的凝聚力。

2.2.2 跨群联盟企业的选择机制。

与集群内联盟伙伴的选择相比,跨群联盟伙伴的选择更需要注重联盟企业间联系的便利性、核心能力的互补性、域外市场的拓展性和创新发展前景。依据关系理论,企业间交流越频繁,相互间关系就越紧密,联盟维持时间也越长。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阻隔,通常情况下跨群战略联盟的交流成本往往要远远大于群内战略联盟。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信息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联盟关系对地域的依赖性大大减弱,由于企业信息资源的异质性特征,跨群联盟关系甚至更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和创新发展。如跨群企业间创新知识联盟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摸准技术发展的前沿,为集群整体注入产业升级的活力。在考察群外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能力时,需要判断这些能力是否是集群整体所缺乏的。如对某些政府管制较为严格的产品市场,通过跨群联盟可以达到快速开拓市场的目的。

要实现跨群联盟伙伴的准确、快速选择,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对拥有外联意向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由群内战略联盟盟主企业负责选择跨群联盟伙伴不仅能节省搜索成本,而且更有利于多方联盟效益在群内的扩散。其次,对集群核心能力需要广而告之。由于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双向的,对集群优势品牌的宣传推广,经常性开展各类群际交流,建立广泛的集群外弱联系等措施可以使集群企业成为被选择的目标,为企业的主动选择提供了便利性。最后,需要具有迅速锁定目标范围的能力。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对外部环境有着广泛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拥有自动判断能力的信息处理系统,对相关的信息主题能实行长期跟踪,实现跨群联盟伙伴选择的动态性、精确性和敏捷性。

2.2.3 企业的边界渗透性和集群的稳定性分析。

网络多方联盟的建立使集群企业外部边界体现出集群内的相互渗透和集群外的不断扩展相统一的特点[7]。从集群内部来看,多样化的联盟组织关系使集群网络体现出短路径的整体结构特征,即网络的平均连接度高,同时度分布体现出异质性。根据复杂网络理论,信息在这一类网络中传播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在规则网络中的传播[8,9,10]。因此,在拥有多方联盟的集群内部,知识的扩散、技术的转移变得更为便捷,企业间的水平边界变得模糊。

产业集群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来体现其规模效应的。与企业内的分工形式相比,集群内的分工显示出更强的模块化特征。这一方面表现在各模块本身具有自适应功能,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改变连接对象和连接方式。另一方面表现在各个模块在集群网络的演化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内部功能结构能保持相对稳定。模块化功能结构突破了企业组织内部存在的垂直边界,使集群组织更容易实现柔性化生产。

我们可以将消除了企业间水平和垂直边界的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将原先对单个企业的边界研究拓展到对集群边界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集群的整体演进路径。产业集群的地理边界构成了集群的外部边界[11]。由于网络多方联盟的建立,这一边界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起来。由于集群与外部的联结功能一般由连接度大的核心企业来完成,因此,虽然集群企业的外部平均连接度远小于内部平均连接度,但由于集群网络内部的高渗透性,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生存环境,进而影响到集群整体的稳定性。要在集群企业边界渗透性提高的前提下增强集群整体的稳定性,需要使集群企业的外部连接也能够自动完成一个解构和重组的过程。这样,虽然集群的地理空间维持不变,但集群的虚拟空间不断扩张,使集群边界向着渗透性和开放性两个方向发展,进而达到一种动态的稳定。

3 网络多方联盟的时间演化

联盟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一方面需要保持联盟内企业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具备动态调整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依据自组织理论及生命周期理论[12,13],我们可以将联盟组织结构的进化分为五个阶段:孕育期、成型期、成长期、稳定期和分裂期。从联盟组织结构开始孕育到最后的分裂解体,存在着三种进化机制:一是遗传,分为组织性质遗传和组织结构遗传;二是复制,分为主动复制和被动替换两种方式;三是变异,分为内部突变、交叉变异和环境干扰突变。下面我们借助组织进化机制观察联盟结构进化的阶段性特征。

3.1 孕育期

处于这一阶段的集群企业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对市场扩张的强烈欲望和相关竞争力不足的矛盾。是否需要组建联盟以及如何组建,这是企业在这一阶段主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管理者首先需要明确组织战略联盟的动机,对建立相应的战略联盟关系意向做出利益评估。其次,对联盟对象和合作形式有一初步判定标准。最后,需要确定联盟对象的选择范围,并对潜在的合作对象做一梳理。

3.2 形成期

企业在确定了联盟目标后,往往会选择最具互补性资源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由于不同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差异,最需要补充的资源差异,联盟的形式因而也各异。如刚进入某个行业的小企业需要补充的是资金和生产技术,往往会和其他生产企业以合资形式组成生产联盟。新产品生产企业往往会和产品销售目的地相关企业组成营销联盟。面临产品老化,需求市场萎缩风险的生产企业会联合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技术研发联盟。企业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积累组建联盟、经营联盟关系的经验。经历了这一过程,企业懂得了如何选择最相匹配的合作伙伴,如何建立联盟企业间的互信机制,如何评价现有联盟关系的优劣,如何实现企业间文化融合,如何协调好伙伴间利益分配等,为联盟关系的进一步扩充奠定了基础。

3.3 成长期

在单一形式的企业战略联盟关系中,企业间的互补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彼此的竞争实力,但远没有达到联盟企业抵抗外在冲击所需的自适应调整能力。由于企业的产品供需关系涉及整个产业链,要产生联盟的综合效益,需要在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寻找多样化联盟关系。

在企业战略联盟形成期所建立的联盟形式为企业联盟的网络化组织结构发展提供了一个生长内核。在此基础上,联盟关系可通过遗传、复制等方式不断成长,最后形成一个具有完善自组织功能的网络联盟。战略联盟生长方向包括供应链企业联盟的纵向生长和柔性生产联盟的横向生长。在联盟成长过程中,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遗传得到了保留,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地被复制得到了扩张。随着联盟网络结构的逐渐完善,分散在不同企业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逐渐交叉融合,联盟企业间的合作内容不断深入,联盟效益不断增长。网络联盟最终将达到一个最佳的规模,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3.4 稳定期

当网络联盟的生长和资源的扩充达到一定程度,网络联盟结构开始逐渐定形,联盟企业间形成一个利益和风险共担,能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完善的联盟体。网络多方联盟的联动效应和整体优势已完全外显,资源的组合效应和成本优势已成为其它企业学习的榜样,联盟品牌已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良好口碑。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企业联盟核心竞争力的凝聚和外在竞争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知识创新成为联盟发展的源动力,技术研发、合作生产和多渠道营销等方面的战略联盟共同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复杂网络,不同类型联盟间的相互促进、交叉发展迅速。

3.5 分裂期

稳定增长的效益可能引来资源市场上更多的外部竞争者,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和能力共享成就了内部潜在竞争者的发展壮大。这两类竞争力的存在对稳定的联盟结构形成一种扰动,并可能造成企业间价值不对称性的出现,从而使联盟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下降,并最终导致某些联盟关系的终结。但是,作为一个已具备自我修复功能的企业联盟,无论是某些企业的主动还是被动退出,都不会影响到联盟总体的后续发展。相反,这种动态演化的联盟关系能使企业避免因长期的资源、能力相互依赖而造成的某种僵性。与每一次联盟伙伴重新选择相应的是联盟企业能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有效整合和调配新的资源,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4 结语

由于全球化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这一方面需要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具有自适应调整的功能,另一方面需要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结构与外部市场网络组织结构能进行同步调整,以实现集群企业的无边界治理。本文认为,通过网络多方联盟的构建,可以使集群组织的整体结构更具弹性,使企业个体的活力更容易发挥。集群内部联盟网络组织的动态演化导致了异质性组织结构的出现,这种组织结构使得集群知识更容易实现群内的快速传播和转移,提高集群内部互动效率。集群外部联盟网络组织的可重构性可使集群企业摆脱原有战略联盟伙伴选择集合的有限性,增加多样性、异质性的联盟关系通道,开拓集群发展的战略空间,抓住动态环境下集群发展的战略性机遇,进而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的抗风险功能,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复杂网络 篇7

我国450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一直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我国的社会分工、劳动就业、产业细分、社会保障、技术创新、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有着毋庸置疑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中小企业自身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局限, 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必需依靠产业集群网络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 在集群网络中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开发性创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然而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行为。因此, 影响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因素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

二、集群网络与探索性创新的相关概念

(一) 集群网络的概念

自1998年Porter首次阐述“产业集群”这一概念以来, 许多学者从诸多视角对集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根据产业集群的概念也逐渐衍生出了“集群网络”一词。由于产业集群是指在分工基础上, 由众多彼此间存在分工与协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 通过网络关系在特定区域聚集而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 这种网络组织又通过各种方式与外界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进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社会经济系统, 即集群网络。因此, 从集群网络的整体而言, 可以把集群网络分为集群企业网络和集群支持网络两个部分, 集群企业网络是集群网络的核心, 是由纵向与横向分工交织而成的若干企业所形成的互动网络;而集群支持网络则是为企业网络提供基础设施、资源、知识、技术、人力资源及信息等除企业外的其他行为主体, 如政府、市场、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两者缺一不可。

(二) 探索性创新的涵义

1991年March提出了组织中存在探索和利用两种学习行为, 随后Benner和Tushman按照当前知识或技术轨道偏离 (接近) 程度和现有客户或市场细分的偏离程度两个维度, 明确提出了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两个概念。开发性创新是指以企业既有的知识、技术为基础, 对已有知识、技能、设计、产品或服务进行挖掘、改进和提高, 以满足现有市场与客户为目标所进行的创新, 风险性较低, 可以给组织带来较稳定的收益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体现出来;探索性创新则是指对新事物的发现和尝试, 依靠新的知识与技术或脱离既有的知识、技术轨迹, 为企业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市场、新渠道, 甚至于新文化与管理模式, 以迎合、开拓新兴市场与客户所进行的创新, 其风险性较高, 由于着眼于组织的未来, 可以给组织带来新的赢利或新的发展机会, 所以将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但实现较慢。

三、基于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 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的内涵

中小企业具有组织结构简单、环境宽松、对市场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活动。然而, 开发性创新的低风险、快回报与探索性创新的高风险性、慢回报, 使得中小企业大多会选择前者。但在原材料和能源等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外部环境中, 中小企业利润以及生存和发展空间逐渐缩小, 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开始依赖于集群网络的创新发展来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目标, 也逐渐意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集群网络进行探索性创新。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即是指存在于集群网络中的中小企业借助集群企业网络和集群支持网络, 以当前知识、技术、技能和信息为基础, 以搜索、变异、试验、创造与冒险为特点, 脱离既有的知识、技术、技能和信息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流程、新渠道、新市场、新文化、新管理模式和新生产方式的发现和运用, 满足新顾客和新市场需求, 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和新的发展前景。

(二) 基于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对市场变化适应性强等优势, 但也同时具有资金薄弱, 筹资能力差、人才缺乏等弱势, 要进行探索性创新, 最大障碍来自资金, 其次是人才。而从集群网络角度出发, 资金与人才可以从集群网络中得到弥补, 所以, 影响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因素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集群内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

(1) 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创新观念和冒险精神。中小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企业要想有创新, 创新型的经营者、领导者是关键, 尤其是高风险的探索性创新行为更需要具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来倡导。创新型经营者、领导者不仅要具有革新精神, 还要有充分利用集群网络中各方面资源的能力, 在企业内部善于协调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 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组织企业员工挖掘、发现、形成新知识、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 在企业外部也能积极吸收新信息, 充分利用集群企业网络的分工协作关系获取探索性创新所需的资源, 充分利用集群支持网络使企业所形成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迅速得以转化, 进而促进企业探索性创新成果的实现。

(2) 中小企业组织的正式化和联通性。中小企业组织正式化是指组织内部遵守活动的程序、制度以及标准化的程度;而组织联通性则是指企业内的社会联系紧密度, 即企业员工之间以及跨部门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系。组织正式化意味着规范化、程序化和规则化, 这种固有模式提高了组织效率, 节约了组织成本, 从而可以为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提供资金和各方面的条件。而组织联通性则增加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 实现了知识共享和信息沟通, 为企业发现与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更加有利于企业探索性创新能力的提升。因而, 基于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要实施探索性创新行为, 必须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建立正式化与联通化的组织结构, 努力提高组织正式化与联通化的水平。

(3) 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工作氛围。一个积极交流、相互学习、氛围宽松的企业内部环境, 可以增加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知识和信息的交流, 加速现有知识和新知识的传播、共享与整合, 不仅有利于企业发现、尝试和形成新知识与新技术, 更有利于企业应用新知识与新技术创造新市场。组织内和谐的氛围, 不仅能使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 加速现有知识、信息的学习与传递, 更能使跨部门或层级相关或不相关的知识加以整合, 为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行为提供可能和条件。但过分和谐又将削弱意见分歧, 因而组织还需要局部适度冲突的环境, 以鼓励企业内不同看法、意见、观点之间进行相互碰撞和融合而产生创新性行为。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知识、技术等相对短缺, 要想进行探索性创新就更应该营造一个沟通交流和适度冲突的内部环境, 以扩大企业整体的知识与技术结构, 提高企业探索性创新的能力。

(4) 中小企业对于创新的激励制度。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不断变化的环境迫使企业必须加以创新, 而企业创新是开发性创新还是探索性创新则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激励制度。大多数企业喜欢使用基于创新产出的激励制度, 熟不知基于创新过程的激励制度更有利于激励探索性创新行为的产生。因为基于创新过程的激励制度下, 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创新的风险, 员工更具有安全感, 在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中, 员工工作压力相对较小, 灵活性却较高, 更宜于发现和尝试新知识与技术, 更愿意跳出现有知识与技术框架提出新观点与创意, 产生探索性创新行为。国际公认, 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2%, 企业可以维持生存;达到5%以上, 企业才有竞争力。企业创新投入少, 企业创新就少, 企业竞争力就低。所以, 不仅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要增加, 而且要倾向于对创新过程的激励才能促动探索性创新行为的产生。

2. 集群企业网络的影响因素。

(1) 中小企业在集群企业网络中的位置与结点。集群企业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 但其创新资源并非均匀分布, 中小企业在集群企业网络中所处网络位置与结点对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组织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在集群网络中所处位置及密切联系程度直接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获取, 也影响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效率, 进而影响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与参与探索性创新的方式。往往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 并占据较多结构洞的企业更能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控制优势, 缩短知识转移距离, 并通过这种位置优势与其他企业建立密切联系, 提高相互的信任度, 突破知识转移障碍, 更有利于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产生。

(2) 集群内龙头企业工业优化升级水平。工业优化升级就是制造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价值到高价值、由低端到高端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工业优化升级鼓励新观念、新理念的提出, 鼓励新实验和新设想的尝试, 鼓励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 鼓励企业内部知识的更新。集群内龙头企业通过工业优化升级, 形成精细的、技术含量高的制造流程, 产出更高利润和附加值的产品, 不仅提升了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整个产业集群而言, 其新型的运作流程也将带动集群内企业对现有知识、技术的复制和扩展, 并进行创新性的改进和应用, 从而促进了集群企业产生探索性创新行为。因此, 集群内龙头企业工业优化升级的水平也直接影响集群网络中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产生。

3. 集群支持网络的影响因素。

(1) 集群支持网络的协同创新性。集群支持网络是由政府、市场、中介机构 (包括区域内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围绕集群企业网络行为主体以集群企业为核心所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 这个网络与公共基础设施共同形成了集群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 其协同创新性直接影响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行为。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是集群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源头, 动态竞争型市场是集群企业实施探索性创新的导向, 中介机构则是集群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而政府不仅要对创新资源集聚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投入, 为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奠定基础, 使集群内中小企业通过创新基础设施跨越许多无形障碍, 方便、快捷地接触、传递创新思想、知识、技术与信息, 而且要加强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的政策引导、支持和保护, 与此同时, 金融机构也要建立有效的创新风险投资融资体系, 以降低或分散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的风险, 才能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产生。

(2) 集群支持网络的区域文化环境。积极的区域文化环境具有公平竞争、坦诚交流、密切合作、适度激励等特点, 这些特点给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种环境下, 集群网络通过内部协调、人员流动、激励制度、孵化企业和企业衍生等来培育与强化集群企业的探索性创新氛围, 使集群内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向更协调、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使探索性创新意识贯穿到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思维和管理行动中, 促进集群内企业创新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因此, 为集群网络营造一个良好的区域文化环境, 对于中小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也至关重要。

基于集群网络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除以上因素外还有许多需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和检验, 由于从探索性创新视角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文献还很少,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1]李剑力.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及其平衡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

上一篇:乳腺癌术下一篇:牧草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