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创新(通用11篇)
集群企业创新 篇1
一、引言
民营企业集群是指民间投资兴办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在沿海地区, 民营企业集群通常是指私人资本建立的企业或原公有制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改制为私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民营企业集群大多为民营企业在相同产业内集聚, 或者在相关产业链上集聚。
民营企业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 成就于“雇工问题”和“姓资姓社问题”等理论、政策局限被突破之后。当年, 温州“桥头纽扣”事件曾被誉为商品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启动点。民营企业有规模的大发展则是在1992年之后, 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之说因此出现, 民营企业集群亦开始成形。在沿海地区, 民营企业大多为家族式企业, 亦有少量企业为股份制企业。一般实施外贸导向销售策略, 或者内外兼顾的销售策略。“十五大”之后, 民营企业集群取得了高速度的发展, 如阳江刀剪企业集群、中山休闲服装企业集群、开平水暖卫浴企业集群、嵊州领带企业集群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的。近年来, 民营企业集群已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发展, 如大足五金、临沂五金、夹江陶瓷、邵东集群、祁东家具等内地民营企业集群。许多民营企业集群已经成为著名的地域品牌, 集群中的民营企业营销问题不同于分散的民营企业营销问题, 集群品牌营销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在讨论集群产业组织创新和集群技术创新的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企业的集群品牌营销问题。
二、产业组织创新
民营企业集群大多为某个传统产业内的企业集聚, 或者在价值链上集聚,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例如, 以生产牛仔服和纺织化纤服装闻名的开平民营企业集群, 形成了集纺纱、织布、整染、制衣、水洗于一体的完整纺织生产产业链。民营企业集群在行业内往往具有较高的产能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阳江民营企业集群集中了全国刀剪工业60%以上的生产能力, 其出口量占全国的80%。中山休闲服装企业集群拥有全国十大休闲服装名牌中的8个品牌。民营企业集群拥有的研发能力和资本实力超过同行业其他地区的企业。因此, 民营企业集群具有资本扩张和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佛山陶瓷企业集群正在向夹江、上海、淄博、晋江等地扩张和转移, 以家俱产销闻名全国的佛山乐从镇近年兴起了物流业。
在民营企业集群内部, 大企业并不多见, 并且大企业在集群内的生产集中度很低。集群内存在着分工协作关系, 亦有一个大厂联系几十个小厂的动态联盟。但是, 集群内部的分工只是初级的水平分工, 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局面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 首先表现为集群内部的竞争。无序竞争危害之甚, 其破坏力足以毁灭地区特色工业和动摇民族产业。李长春曾提出在广东组建100个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阳江市在十八子、宏鹰、永光等名牌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了3个民营企业集团。近年来, 浙江温州、永康等地的民营企业集群呈现了集团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民营企业集群中, 动态联盟和集团企业是技术创新和集群品牌推广的关键节点。
三、技术创新
民营企业集群一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长期处在外延式扩张阶段, 靠资本投入扩大规模, 以低成本赢得市场,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约在30-40%之间。在沿海地区, 年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的G D P为8000至10000元人民币。民营企业集群在增值链中附加价值最高的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显得十分薄弱。
制造业中的民营企业集群, 其资本投入增长率和技术增长率远远大于劳动投入增长率。佛山市在1978-1996年间, 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0.6%, 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5.9%, 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9%。甚至在部分民营企业中, 出现了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
民营企业集群内只有少数企业具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却对集群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具备技术创新必要条件的企业才可能成为创新企业。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由原阳江国营小刀厂技术骨干李辉创办, 该公司先后进行了压迫直出连体刀, 仿日式菜刀、套刀等系列新产品开发, 采用了新工艺、新设备, 并通过了ISO9001认证。如今, 该公司拥有专利技术80余项, 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十八子公司最新开发的不锈钢复合材料菜刀是国内价值最高的菜刀,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刀”。十八子公司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 创建了十八子精密特钢厂, 以西德、瑞士刀剪材料标准为起点, 采用航天军工用钢冶炼技术, 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刀剪材料。小型企业阳江厨宝刀具厂由机械工程师林生创办, 获得了多功能不锈钢刀、多功能不锈钢剪两项国家专利。这类企业通过创新活动, 开拓了市场, 打开了利润空间, 为集群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技术在民营企业集群中的传播速度快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新技术传播速度。其原因有三:一是众多企业集聚一地, 信息互通, 便于相互学习和借鉴;二是民营企业反应快, 通常采用技术模仿作为低成本竞争武器, 现有的专利技术中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多、实用新型技术少, 产品功能创新多、工艺设备产品结构创新少, 科技含量低的新技术容易被模仿;三是专利保护环境差, 专利侵权案时有发生, 专利诉讼周折多、费用高、执行难, 但宽松的专利保护环境有利于新技术的转移。无论如何, 技术创新是集群品牌推广的亮点, 而创新企业则是集群内技术传播和向外推广集群品牌的节点。
四、集群品牌营销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与城市品牌 (或地域品牌) 有着历史渊源关系。阳江市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 实际上今天的阳江刀剪工业民营企业集群是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阳江小刀”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佛山建陶企业集群承袭了以工艺陶瓷闻名的“佛山陶瓷”的衣钵。集群品牌 (或地域品牌) 一旦形成, 便成为地域内众多民营企业共荣共享的无形资产。一些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的集聚, 亦可形成新的集群品牌 (或地域品牌) 。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与核心市场的形成相辅相成。义乌小商品市场为周边的永康五金、嵊州领带等民营企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营销环境, 而这些民营企业集群则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东莞虎门服装市场与周边服装企业集群的关系是前店后厂的关系, 唇齿相依, 共荣共存。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发展与会展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会展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在一些地区, 民营企业集群经过多年的产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 积聚了足够数量的著名品牌, 才出现专业性会展。会展活动为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如中山沙溪休闲服装节、休闲服装城出现不过2-3年时间, 便摘取了中国十大休闲服装品牌中的八个, 沙溪服装业总产值从30亿元急骤跃升到60亿元。
民营企业集群的品牌营销需要当地在外经商群体的人脉关系。温州民营企业集群的营销活动与上百万“走世界、走全国”的温州商人群体密切相关。阳江刀剪企业集群的内销渠道, 相当程度上依靠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小商品市场中的阳江商人的推广活动。
民营企业将集群品牌营销与文化推广活动结合起来, 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文化景观。石狮、虎门、沙溪、开平等地的服装艺术节, 展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服饰文化。佛山艺术陶瓷、宜兴紫砂陶具、青阳木雕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阳江民营在“刀文化”内涵发掘和外延拓展上做足了功夫, 推行“精美刀具作礼品”的理念, 使具有实用价值的刀具变成了具有艺术观赏性的礼品。阳江民营企业筹办刀具博物馆, 申办工业旅游项目, 将品牌营销与旅游业巧妙地结合起来, 利用“刀文化”来丰富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五、结束语
1、在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发展过程中, 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集群中的动态联盟和创新企业, 将其作为新技术传播的节点和集群品牌营销的支撑点。集群产业组织创新是集群品牌营销的重要基础之一。
2、沿海地区民营企业集群受外贸导向、外资带动的影响较大, 这是集群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一无品牌、二无销售网点、三无广告宣传, 容易引起集群内民营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民营企业在生产模式上大多模仿劳动密集型的港台企业, 很少学习技术密集型的西方企业。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
3、民营企业的集群品牌营销需要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会展营销、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科技推广、信息咨询诸多方面提供战略后勤服务。
摘要:本文讨论了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问题。集群品牌营销是民营企业集群的一个创举, 它建立在集群产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作者通过对广东民营企业集群的考查, 提出在民营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动态联盟。动态联盟和创新企业是集群内新技术传播的节点, 也是集群品牌营销的关键。
关键词:集群品牌营销,民营企业集群,创新
参考文献
[1]、魏守华, 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 :59-65。
[2]、付跃龙.城市品牌:阳江刀剪工业耗散结构因素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2 (5) :94-96.
[3]、马梓能.佛山可持续发展研究[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4]、Poter.M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Clobe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 (1) :15-35.
集群企业创新 篇2
摘要:创新型产业集群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集群,此外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制造业特别是轻纺制造业仍然是主要行业。一个国家欲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还要靠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因此,较好的总结分析现如今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寻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途经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
引言
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模仿型产业集群相比,其创新程度较高;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现代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的创新是多种含义的,不仅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等。按照创新类型可以分为产品或技术主导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商业模式主导创新型产业集群;按照产业类型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所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集群,此外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近年来,在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中小企业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一个国家欲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还要靠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因此,较好的总结分析现如今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寻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途经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优势
制造业是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主要行业。虽然在部分大城市的著名创新型
产业集群中(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其主要行业,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制造业特别是轻纺制造业仍然是主要行业。而在这些行业中更注重的是商业模式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等。相对于单个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的优势。
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能够形成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首先,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以使原材料采购、销售规模化,围绕着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专业化程度高的众多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其次,地理空间上的接近便于生产要素的转移和优化组台,提高集群中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有关的成本费用,如运输成本、人才及信息的搜寻与交易成本、契约的谈判与履行成本等等。再者,处于同一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共享由政府提供的专业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
一定区域的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第一,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各种专门人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交流、传播、创新与扩散,激发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既能够跟踪前沿领域的发展,又能够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机会,并降低创新成本,第二,产业集群集聚还营造了活跃的竞争环境,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存在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创新动力。
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效应。首先,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本身在这一产业方面的声誉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其次,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能够把具有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联结成较紧密的团体,为了保持整个团体的发展前景,集群内企业相互产生影响,从而形成集群加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再次,区域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多方面的扶持和推动作用,通过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系列化服务,从而有利于加强区域的品牌效应。产业集群的这种区域品牌整体竞争优势是单一企业所无法达到的。
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由于产业集群集聚带来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集群内的企业与一个孤立地区的企业相比,更容易发展。因为,生长在集群内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企业也更容易认识到自己在提供的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集群中的进入壁垒是相当低的,原材料、资本、技能、劳动力等通常处于可利用状态。可以被迅速地集中起来以建立新企业。此外,企业集群通常形成一个重要的本地市场,一个企业可以从已经建立的各种联系中获益。
虽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具有以上这些发展优势,但我们同样不可忽略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如前所述,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制造业特别是轻纺制造业仍然是主要行业,它们对于企业技术、资金等要求都不高,集群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与依托,群内产业层次低、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已逐渐显露。其次,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法落后,对现代营销策略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认识不足,根据市场变动趋势和竞争对手运营情况适时调整自身成长战略的能力不足,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够。再有,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已初步形成,但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不明显,纵向分工程度不高。产业集群缺少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最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外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对资源的需求也增加,因此容易造成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不足,成为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此外环境治理压力增强是任何产业集群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小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创新集群的形成实际上是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互动并结网,根植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环境之中,形成健全的创新网络和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在全球价值链上表现为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
第一阶段,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里集中,并不意味着区域内的创新发生。只有在区域内企业间建立稳定的合作链条,并保证区域内形成繁荣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前提下,企业间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企业的集聚区也才能发展成为专业化区域。否则,区域的发展只能被看作是多样化企业集中的区域,企业之间通过产业链条关系而进行的合作较少,因而创新的机会大大降低,附加价值也就很低,区域经济效率与效益不高。如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龙头作用的创新企业出现时,就会形成集群基核,吸引其它企业进入,形成以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协力生产体系,这也就进入到创新集群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区域内的专业化程度增加,企业不断衍生,大量企业涌入集群,专业化的区域中企业之间仅仅依靠市场交易或产业链上的经济联系,将会使区域内的创新活动涉及的范围比较窄,区域往往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需要地理邻近性与产业关联(行业邻近),而且更需要建立在区域相近的组织文化和制度的基础上(社会邻近)。换句话说,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仅仅靠生产分工、合作网络是不够的,还需要在长期的协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区域内相近的组织文化、制度,可以为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赋予更深的内涵。由于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基础,区域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增加,隐含经验类的知识、信息与技术等就可以在区域内快速扩散和流动。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的中介机构等开始加入到集群创新体系里,创新文化开始形成,此时,创新集群进入了成长期。
第三阶段,产业集群的形成并不意味着集群的持续创新活动和竞争优势长期保持。一些成熟的产业集群,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交互作用过程中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即集群中的各行为主体通过网络的连接,进行协同创新,进而使各种网络联系(正式与非正式的)成为创新的源泉。这时的网络联结表现在生产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联系、价值联系与创新联系,集体学习机制的建立,使集群网络演化成创新网络,集群因此具有了动态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集群网络没有形成知识联系、价值联系与创新联系,集群就不能进行协同创新。这样的集群只能是具有“静态优势的产业集群”,甚至有可能锁定,最终失去任何竞争优势,进而退化或空洞化。
第四阶段,集群各行为主体利用集体学习的能量进行创新,并不断优化集群创新网络与集群的创新环境,完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加集群的附加价值,在全球价值链上表现为不断的升级跃迁,演化成创新集群,成为创新的洼地。此时,创新集群跨入了成熟期。
参考文献
集群企业创新 篇3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等行为主体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中首次论述了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并指出这种创新包括五情况,即: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取得了一个新的原料供应来源,实现了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管理就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活动。威廉姆森发展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认为组织创新可以节约交易费用,组织创新实际上是管理创新的一部分。钱德勒在其著作中证明了企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实际为管理革命、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大公司出现后,管理复杂化程度提高,从而导致经理阶层职业化和科层化管理方式的形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管理创新。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和个人)之间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创新环境就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市场、制度、技术、管理体制、文化等方面创新。
二、温州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关系
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群与区域的创新环境有很大关系,包括政府行为、创新区域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中介的社会服务化系统的完善程度,另还包括基地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以及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等等。
1.产业集群与市场环境的互动关系
温州的汽摩配产品除了车身、底盘外,已经能够生产包括发动机在内的3000多个品种。目前在瑞安汽摩配产业结构中,汽配占65%,摩配占35%;与整车配套产品占20%,市场维修产品占69%,出口产品占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对汽摩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尝到创业甜头的当地企业和经营户却依然抱着小打小闹的经营观念和侥幸心理,受短期利益的驱使,开始大肆假冒厂名、厂址,伪造产地,商标侵权,有的企业甚至打上“日本制造”的字样而明目张胆进行销售。到了后来,少数原本讲究质量和品牌的企业因生产成本高,反而处于竞争劣势,也开始被迫接受一些“冒牌订单”,从而导致了区域性、行业性假冒伪劣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汽摩配产业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形象的树立。2001年,为了遏制这种造假行为的蔓延,浙江省工商局、温州市工商局把瑞安汽摩配行业列入了整顿大会战黑名单。此后三年,工商部门以查大要案、捣窝点为突破口,严厉打击汽摩配行业的假冒现象。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与规范,虽然在短期内给瑞安汽摩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约束,但从整体而言,连续三年的大规模整治非但没有打倒瑞安的汽摩配行业,反而使之呈现出整体提升、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最初伪造别人的牌子,到亮出“瑞安制造”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瑞安汽摩配产业在漂洋过海的过程中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通过市场环境创新,瑞安汽摩配市场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得更强大,这是市场环境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积极影响。
2.产业集群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导致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促进了相关创新制度的形成,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区域环境因素,新的制度又将吸引其他国际资本的不断融入。企业内部制度创新提升了区域环境制度的创新。为数众多的股份合作企业要实现两头转化:或向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转化,或向个体私营企业转化,以达到产权、责任、利益明晰到人的目的,进而促进新机制的产生。集体参股、控股企业要实现三个提高,即经营者和经营层持股比例提高、非集体股占比提高、股权的集中度提高等;同样促进企业制度创新,改制后的企业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明显提高,进而也推动了区域环境制度的创新。企业向集团化、品牌联合体形式转变,通过资产重组或联合,把众小企业吸收到集团或品牌联合体旗下,实施集约化经营。
瑞安汽摩配工业起步早,市场基础好,且企业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加入WTO后,提升了产业规模,获得稳定的多边优惠政策和更为稳定的贸易环境,部分骨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瑞安汽摩配产业以大型客车、重型货车及微型车的维修市场为主,一般不受进口轿车市场的冲击,国内维修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
为了扶持汽摩配行业发展,瑞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汽摩配行业若干扶持政策》和《瑞安市扶持发展汽摩配行业若干意见》,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了加强行业管理,于1999年成立了瑞安市汽摩配行业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温州市经贸委评为“市级示范单位”。
通过制度创新,瑞安汽摩配市场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得跟大更强,这是制度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积极影响。
3.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瑞安汽摩配企业通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包括一批省级、温州市级技改项目),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有力的推动了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真正拥有了若干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政府也积极引导企业错位发展,在巩固维修市场产品的同时,转向与轿车配套;从国内市场配套,逐步拓展到与国外市场配套;在发展汽配产品的基础上,鼓励引进整车生产。企业重点研发电传动产品、电子控制传动产品等六大类产品;加快实施上网工程,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发展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将信息技术导入汽摩配行业,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推动企业信息化改造。
以前瑞安市汽配由于整体质量问题,大部分只能进入维修市场,而今,一批龙头企业经过科技创新,汽配产品档次迅速提升,引起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国际巨头的兴趣,开始被纳入其采购体系,组装到世界名车上。2003年底,美国通用集团属下的弗吉亚公司在巴黎与瑞安的中国胜华波集团一次性签下4000万美元的购货合同。根据合同内容,胜华波公司将在今年开始通过弗吉亚公司连续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供应共计700万台(套)的汽车座椅电机,以作为克莱斯勒2004年推出两款新车的配套设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群也得到了加强。
4.产业集群与管理体制创新的互动关系
这里,主要探讨一下瑞安市政府对管理体制创新所做的工作。首先,做大产业发展载体。依托塘下、莘塍片汽摩配行业集群优势,争取将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列入温台沿海产业带,把104国道瑞安段打造成为集汽车会展、汽车品牌专营、汽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汽车文化走廊。其次,培育六大专业化小型巨人和两个中心。重点培育雨刮器生产基地、滤清器生产基地、车用面料生产基地、车用线缆生产基地、汽车电机换向器生产基地、汽车标准件生产基地等。同时,加快建设“浙江省汽车摩托车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浙江省模具加工中心”,提升瑞安汽摩配行业的市场辐射能力和科研能力。再次,打造行业排头兵。在龙头企业中选择2家~3家最优秀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使之成为瑞安汽车零部件行业形象的代表。
通过政府部门的管理创新,消除了瑞安民营企业先天的“无背景”缺憾,整个的汽摩配产业集群得到了加强。
三、问题与建议
1.问题
企业重复生产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企业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差,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未形成,抑制了配套市场的竞争潜力,因此近年来虽然与主机配套的企业不断增加,配套量也不断提高,但从配套总量上仍只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5%左右;土地资源供应跟不上企业规模发展的需求,众多企业只能挤在原生产场地上超负荷运转,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失去了发展的良机;企业缺乏外贸专业人才,许多企业虽然拿到了进出口自营权,但是只能挂在墙上无法运作,仍然依赖进出口公司操办,不仅降低了企业效益,也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速度。
2.建议
(1)骨干企业达到经济规模,使其达到亿元以上的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与主机同步发展;逐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开发体系和能力。
(2)加快汽摩配产业优化建设,大力扶持开发生产目前国内尚属空白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采取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引进整车生产分厂,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提高瑞安零部件工业的附加值,研究营销策略,提高维修产品市场的营销能力。
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 篇4
一、西方国家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发现并提出了集群创新现象, 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总是趋于集群, 成簇地发生, 成功的创新首先是一些企业, 接着是更多灵敏的企业会步其后尘;创新也不是随机的均匀分布的, 它总是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后来的学者对集群的创新现象也做了深入地研究。见表。
随着企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 更多的学者关注集群创新现象, 目前, 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等四个方面。
1. 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其一, 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生成动力的辨识。Allen Young、Hoover、Krugman分别从“规模报酬理论”角度、“‘集聚体’的规模效益”角度和“规模递增收益”角度, 探讨了不同的企业集群创新生成动力。Brown把这些生成动力归结为自发作用的市场力量。关于生成动力研究, 其最突出的转变就是从对生成动力的辨识、属性和作用的分析发展到其动力生长、动力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分析。其二, 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辨识。Saxenian认为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能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认为知识外溢和熟练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Walz认为地方化的知识创造所推动的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 许多的学者也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分类。例如, Best就认为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可以分为四种, 依次是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总的来看, 上述学者的观点都是基于新古典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其三, 是通过生物学的角度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 这也是企业集群创新理论又一新的发展。Tichy借用佛农的生命周期理论, 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集群创新的演进。Ahokangas和Herd认为企业群体是具有优胜劣汰、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协同进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2. 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
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中, 他就提到过集群中的知识溢出与扩散创新机制, 及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作用。但由于受各种限制, 他并没有将他协同创新环境这一思路作更深入地研究。近10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集群中知识的外溢及扩散, 根据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不同理解, 可以将学者们的研究至少分为三个不同的视角。其一, 是基于溢出与集体学习的视角。以意大利的Becattini、Deiottanti、Bellandi等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新马歇尔主义学派认为, 通过溢出与劳动力转移, 知识以空气中自由扩散的方式在集群内产生扩散创新能力。Asheim和Maskell等经济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地理与区位维度。在这个视角上的研究并没有解释整个知识的扩散和溢出过程, 对知识溢出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区域的实现机制都没有作更深入地研究。其二, 是基于熊彼特主义I的视角。学者们认识到了隐性知识与编码化知识之间的区别, 视企业为技术能力积累的主体, 并且认为新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互补性知识组合的结果, 是地方化隐性知识和外部编码化知识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了地方系统与全球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其三, 是基于新熊彼特主义II的视角。Cowun、David、Foray等学者认为, 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地方化隐性知识来吸收外部编码化知识, 然而, 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界限将随着产业的不同以及编码化的激励水平的不同而变化。
3.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 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其一,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来自于集群成员之间的知识外溢作用。其二,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集群的集体学习关系密切。其三,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拥有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集群内部创新相关知识的积累是紧密联系的。其四,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集群的外部环境影响。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集群的创新文化、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集群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集群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等。其五,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许多因素影响, 集群并不是企业创新的充分条件。其六,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是由于集群内企业的相互信任, 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够在企业间自由传播, 所带来的技术创新的优势。
4. 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
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20~60年代, 但明确提出“复杂性科学”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近十几年来, 国外的一些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企业集群创新。例如, Daneke研究了非线性经济和美国创新的进化过程, 他利用非线性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完善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认为集群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 将对其他的社会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Rycoft和Kash从技术、生产和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创新向复杂性的转变, 认为在复杂环境中集群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总的来说, 关于复杂性理论在企业集群创新方面的应用还只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国内学者开始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也是最近几年, 国内学者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 密切联系国内集群发展的现状, 进行了多角度、内容广泛的研究。魏守华在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方面, 王缉慈在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 仇保兴在企业集群内部创新的扩散方面等, 都做了深入地研究。也有学者结合不同的学科方法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黄鲁成、刘友金将生态学理论与区域创新理论相结合;陈雪梅用生物学知识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现象的动态演化过程。也有许多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
三、结论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多角度的对企业集群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企业的空间聚集所能够带来的创新优势。与国外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相比,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企业集群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大多关于企业集群创新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的层面, 较少有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 对企业集群创新效应的分析, 也较少深入讨论其内部的机理。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 偏重于把集群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研究分析, 往往对集群有个深入详尽的分析, 但具体到集群内部的基本组成单位—集群内企业与集群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分析较少。同样, 对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析较多, 而对市、县的分析较少。由此可见,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还有着广泛的研究空间, 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2002, 3
[4]胡恩华: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6]孙伟黄鲁成:产业群的类型与生态学特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7]陈雪梅:技术集成创新的动态演化.经济管理, 2003
[8]Porter M.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集群企业创新 篇5
关键词:集群环境;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一、 引言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国内大部分专家学者主要从企业本身的角度着手,而忽略了企业固有的信息不对称、规模不大、融资费用高等问题,所以没有从根本上找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集群这一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致力于探索出利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二、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 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这两种渠道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中小企业从主板市场融通权益性资金难。由于我国证券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本身制度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对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则被拒之门外;第二,中小企业内部建立的金融体制不如大型企业完善和成熟,加之中小企业面临外部融资环境的抵抗性和适应性不如大型企业强劲和灵敏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融资困难不得不转向私人贷款的现状,导致其失去了诸多利于本身发展的项目。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灵活的特点,难以满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贷款抵押的条件,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往往要求企业以资产抵押。但这种方式的融资,成本高,过程复杂,中间持续时间长,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及时获取资金。
2. 集群内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利于缓解其融资难的境况。陈李宏等(2010)认为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关信用担保体系覆盖的范围,体现在范围狭小的现象,我国目前基本是在省市级的中小企业进行试点,除此而外的低一级行政区域比如县、乡镇一级的小企业不包含在其中;二是承担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的机构的资金规模、业务量有一定局限性。如今,信用担保机构在我国虽然为数不少,总结分析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困境,可以看出能够为企业所用的贷款担保机构的资金是有限的,且担保资金总额较低。加之诸如贷款过程中步骤多、手续复杂,延长企业获取资金的时间;使用贷款时间有限;中小企业很难得到相关等级评定标准的认可等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中小企业融资难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
3.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强也是导致其融资难的一方面原因。在我国经历了一些经济浪潮的起落后,政府看到了中小企业在经济持续发展中推波助澜的力量,之后政府将目光关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将其如何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上日程。同时政府也针对中小企业颁布了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小规模经营的性质,并没有获取真正的优惠。基于政府政策实施对象的限制和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未能一帆风顺。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有 3种外部融资渠道即发行债券,股票,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贷款。政府政策对这些融资渠道的制定实施也不利于中小企业采取前两种融资渠道。第一,债券市场本身制度的受惠者顺序首先是国有大型企业,其次是集体企业,最后是私营和中小企业,加之进入条件苛刻,所以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难上加难。第二,即使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承担风险大,成本高,发行量小,中间时间长不利于企业及时融资。
三、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的价值来源
一般说来,相比较集群外的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集群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独到的优势:
1. 增强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用。相比集群外的企业而言,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具有地域聚集性、分工协作和知识外溢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固化了企业间日益紧密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这些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的比较优势;另外,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联系密切,企业之间信息是准对称的,而企业间的转包、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联系都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种信任一旦打破,失信企业将承担巨大的退出风险,因而这种基于集群的信任约束,可以保持群内各企业空间上相互依托,强化了企业的地区根植性,也就降低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放贷风险,增强了中小企业集群的信用能力。
2. 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特殊的区域主体特性,必然使得中小企业在该特定集群区域内,群内的你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信息共享更加便捷,中小企业集群内,有相关的企业协会、信息中心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这些机构都能在各自相应的领域内,掌握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第一手、第二手信息资料,凭借这些资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能够高效获取中小企业较为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降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息收集成本。同时,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区域、产业、行业上紧密相连,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调查、审批和监督时,可以“批量”进行,从而大幅地降低了银行获取信息、银企谈判和监督管理的费用。另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经常同时为集群内的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整体贷款数额增大,能够增加银行的总体收益。这种企业集群融资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也会刺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放贷行为。
3. 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为拓展自身业务、实现中小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集群内中小企业必将密切加强企业间相互联系,积极公开自身信息以换取集群内的信息支持,从而产生信息聚集效应,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也能便捷地获得全面准确的企业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此外,由于集群内还存在各企业经营、信用等各类信息的集聚、传播与扩散效应,集群内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科研中心等紧密联系,同时集群内部还存在着商会、行业协会等信息共享中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较易获取及时完整的信息,减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4. 有利于控制信贷风险。由于集群产业发展方向明确,集群内上下游中小企业聚集在特定区域,从事某一产品的配套生产。群内企业的这种地域“根植性”和产业关联性,一方面使得各中小企业为了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企业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信用关系;另一方面,各企业在资金运动上相对稳定的价值链,有利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及时监控企业现金流,并预测整个产业集群的贷款风险。同时,相比群外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竞争优势良好,坏账发生的风险较小;这些企业还可以通过相互拆借、延缓支付等手段,使整个产业链上的资金产生放大效应,从而促进集群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高银行放贷的效率,降低风险。因此,与单个或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集群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能更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四、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1. 以集群方式向银行融资。根据产业集群的特点,中小企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的处于相近的地理位置、具有一致的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所以在这种比较一致的产业文化和制度框架内,能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学者王峰娟等(2009)就提出了中小企业团体贷款的融资方式。即由数家单独申请贷款难度大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组成联保人,联保人缴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金融机构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估系统和措施,对这些联保人惊醒全面的评估,从而可以根据评估的等级向联保的中小企业授信,并根据授信额度与联保的中小企业缴纳风险保证金的比例,各成员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可以“抱团”向金融机构融资,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密切的契约关系。相比单个中小企业而言,集群中的这些中小企业就具有了较强的信用优势和信贷优势。中小企业集群以这种“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力量作为担保或抵押,以解决融资问题。在实施集群融资的环境下,有利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共同担当风险、实现利益的集群共享、从而使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互补优势、获得共同发展与成长,有效地控制了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相比较传统贷款模式,中小企业的集群融资能够提高自然筛选、相互监督和履行约定的效率。
2. 集群企业内部融资。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经营特点等限制,一般很难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大门也就关闭了。因此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开辟其他的融资渠道来满足资金需求。大多数企业在创办阶段只能依靠自身积累资金,因而内部融资成为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困难的重要渠道之一。内部融资是传统外部融资的一种替代和补充,具有很多融资优势,比如一般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可以不减少公司现金流量,也不发生融资费用的对外支付等特点,这种融资方式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避免外部融资约束,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方面均显现出重要的优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对内融资模式主要有结算中心、内部银行以及财务公司三种。另外,学者高连和(2007) 提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即建立一个准内源性的中小企业集群内财务公司来解决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前期外部收入有限,因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自身的积累愈发显得重要。中小企业由于具有“小”而“灵活”的特点,容易形成“家庭”氛围,在这种优良的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企业可以本着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出发点,通过发行企业内部股权证或是集资券等方式向内部员工进行集资。这样不仅能够逐渐积累部分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缓解资金困难,还能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鼓励员工为企业成长做贡献,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 集群内互助担保融资。互助担保融资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在自愿、互利原则下,联合出资组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利用互助担保基金,为成员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的一种融资模式。互助担保融资方式,主要是从集群内整体利益的思考角度,思考和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的诸多困难的。在中小企业集群内,各个中小企业都属于规模经济的一部分,由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具有相对集中的地理位置,在供应链上面,具有产业相关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就形成了统一市场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这些竞争合作的伙伴,其在资金和信用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奠定了集群企业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良好基础。中小企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实现自愿结合和互助担保,从而增强了集群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了企业的信用机制,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的违约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企业集聚在一起,能扩大贷款规模,从而避免了中小企业从银行单独贷款时资金少,信贷成本高的问题。因此,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实现企业间的互助担保提供优良的背景,再则,集群互助担保融资,也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的问题。
4. 通过私募募集资金。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量剧增,其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庞大,然而政府财政支持有限,不可能解决众多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入政府能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与引导方面,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以促进中小企业募集资金,这将有利于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我国政府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我国的资本市场,以形成中小企业在融资困难中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目前我国现有资本市场还远远不成熟,所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非正式渠道融资往往发挥了相当大作用。就现实中实际情况看,我国部分民营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私募资金的。然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和准确的私募概念,再加上民间金融活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各地在打着私募的幌子实施诈骗的行为很难防范,因此私募一直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和发展。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否定私募的意义和必要性,在江浙一带,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纷纷从非正式渠道筹资,也说明了私募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果政府能够积极试点企业的私募融资,观察和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比如对中小企业私募资金的合法范围的边界和资金规模的大小,中企业通过私募融资之后的还款形式和期限,还款的利率及私募资金的主要投向等方面,能在法律层面上进行严格的规范,并且要加强相关部门监督资金使用的情况,这不仅能大力促进我国私募市场的发展,也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罗正英.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优势、条件与对策.财贸经济,2010,(2).
2. 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财经研究,2002,28(9):53-59.
3. 杨汉波.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融资分析.经济研究,2005,(5):238-240.
4. 陈李宏,彭芳春.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商业时代,2010,(35):72-73.
5. 王峰娟,安国俊.集群融资——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下融资困境的新思路.中国金融,2009,(21):33-34.
6. 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融资边界与竞争优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3):92-9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低碳产业链的”两型“试验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项目号:2012YJC790229)资助;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湖南制造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号:11YBB137)资助。
作者简介:何燕子,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傅丽华,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博士。
基于知识溢出的集群企业创新研究 篇6
集群内的企业彼此临近,企业之间因为供应链与技术链的存在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网络关系,其这种相互作用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增强了群内企业的创新优势。
一、知识溢出及其特点
经济学领域的“溢出”概念起源于Marshal (1890)对产业区创新氛围的有关论述,主要用于描述区域内企业由于存在信任和其它社会关系而更易于获得创新信息的一种经济外部性现象。此后,以Pigou (1920)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派学者提出了更为一般化的经济外部性概念,他们认为在绝大多数生产领域,经济实体(企业)所投入特定生产要素的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之间存在着难以被市场机制所识别和度量的差异,从而提出了外部经济(当社会产值大于私人产值时)和外部不经济(当社会产值小于私人产值时)的概念,这种经济外部性就是溢出产生的效应。之后的许多学者都秉承了Marshan和Pigou对溢出的界定,围绕着外部性特征来定义知识溢出概念。学者们对于知识溢出的界定基本上都体现了知识作为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的本质特征。
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性扩散, 是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知识溢出与知识的外部经济性是等价的。它是由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卢卡斯(Lucas)认为,投入企业生产过程的知识与同样投入其中的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作用有明显的不同;机器设备的使用具有专有性和排他性,并且会随使用强度和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折旧耗损;知识则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属性,一个企业对某种知识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企业对它的使用;知识也不会因使用而耗损,反而会在使用中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因此,知识是一类具有外溢扩散的自然趋向以及兼容共享的生产性潜能的资本要素。
而对于产业集群来说,其知识溢出具有以下特点:
1. 主体相对性。
企业既是知识的溢出者又是知识的受溢者。企业由于知识背景、知识积累、知识处理系统和知识的商业化目标的差异性,其对溢出者的知识或共享知识的吸收能力也具有差异性。而双方的知识背景、知识积累、知识处理系统和知识的商业化目标其相似程度越高,吸收能力越强。
2. 知识对知识溢出程度的决定性。
企业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含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可以规范化、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和媒体传播扩散的知识。隐含知识则是不可以编码的个人体验性知识, 它存在于组织内个人的专业技能、团体的特殊关系中, 也可能存在于特别的规范、态度、信息处理以及决策程序之中。显性知识的溢出程度一般要比隐含知识高, 显性知识的溢出与空间距离关系不大, 而隐含知识的溢出是企业空间距离的函数, 只有在空间上集聚的集群内企业才能获得这种知识。在产业集群中, 隐含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价值要高于显性知识。
3. 人员的交流与流动的主渠道性。
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知识的载体。集群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血缘、业缘、地缘、学缘等人际联系,使企业间人际交流更加频繁,知识的碰撞也更加频繁,从而构成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
4. 动态过程性。
知识溢出是集群内的企业从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创造到知识的扩散的一个动态过程。知识的学习是最初的知识扩散。通过知识的扩散,企业获得新知识,从而在与原有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的再创造,即产生新知识,并通过知识载体的交流等形式实现新的扩散。只有经过企业对知识的再创造,知识溢出才是有意义的,其知识溢出的结果便是创新。
集群内知识溢出的持续进行促使企业创新的形成,并最终促使集群创新的形成。
二、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1. 知识学习。
知识的学习表现为三种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人与组织之间的学习;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学习通常表现为一种非正式渠道的沟通。产业集群内的成员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有利于企业通过非正式渠道分享集群内部知识, 即分享智力溢出。Angel认为企业的成长依赖于通过非正式渠道产生的信息———员工个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这种非正式沟通对集群学习的作用非常明显, 包括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在内的各类人员之间都存在高频率的非正式沟通, 为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信息在集群内部的流动提供了最有效的路径。这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可能在瞬间给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开发人员等带来企业创新的灵感,成为企业创新最活跃的思想来源。
人与组织之间的学习。人与组织之间的学习首先表现为人在组织之间的一种流动。劳动力要素的流动被集群研究认为是知识溢出的最重要形式。尽管由于集群主导产业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会产生管理和技术人才自身技能的“本地特殊性”,但是,其从一家企业“跳槽”到新的企业必定导致企业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流动,即带来具有很高缄默性的专有知识溢出,从而为企业管理以及技术上的创新带来鲜活的元素。由于集群本身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大大促进了企业间因人才流动而产生的知识溢出,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人与组织之间的学习还表现在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上。产业集群或是通过政府或集群代理机构与处于中心城市的高等院校联合,进行人才的培养,或者通过专门培训机构从高校中聘请教师对集群劳动力进行培训。这种教育培训使知识直接流入企业,减少了知识传播的时间成本,并构成企业创新的重要知识来源。
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学习。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学习首先表现为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处于价值链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使得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从而形成了单个企业所没有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比单个企业拥有更强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学习还表现在集群辅助机构专门为集群成员安排的学术论坛、专题会议、市场分析报告、集群成员参加的其他专题论坛或研讨会等。这种集群学习方式一般需要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或直接由政府部门组织, 围绕某一技术或管理问题进行研讨,使组织之间实现最广泛的知识学习。
2. 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将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有效地与原有知识相整合,并产生新知识的动态过程。集群内的企业通过知识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对企业并非有用,或者只有部分有用,又或者在企业的未来有用,并且其与企业的原有知识处于分离状态。因此,需要企业对所学的大量新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摒弃过时的或对企业毫无价值的新知识,选出对企业有效用的知识,并有意识的进行组织内部学习,使之实现组织的知识共享,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企业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对接和渗透,从而实现企业知识的有效整合。企业将整合后的新知识应用于生产、管理等过程,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管理效率、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等,从中获得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新知识,即实现知识的创造。知识创造的过程既是企业创新的过程。集群内企业通过知识的创造,不仅促进了本企业的创新,而且也带来了集群内大量的知识更新,为新一轮的知识溢出做好了准备。
3. 知识扩散。
集群环境下,企业的知识创造使企业间的新一轮知识学习成为一种必要,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以及合作的动力而选择新知识的学习,从而造成新知识在集群内大范围的扩散。这种知识扩散不仅促进企业自身的创新,更带来集群的整体创新,使集群内的企业相较于群外企业更具生机和活力。
企业集群知识溢出对创新的影响 篇7
知识溢出是指一个部门在对外进行经济、业务交往活动时, 其知识和技术的自然输出和外露, 是造成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力。同时, 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性扩散, 是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它能够推动企业集群内部成员的技术创新和企业集群整体的技术升级, 使个体及群体的竞争力都得到提升, 是企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的动力和主要源泉。从整体来看, 知识溢出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存量。
知识溢出效应是知识的接受者或需求者消化吸收创新知识促进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关联效应。这种影响与促进作用表现为:先进技术知识一旦得到应用, 就会带动本行业甚至相关行业的技术化,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当地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提升。知识溢出效应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 知识溢出效应带来了整个社会新知识的扩散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然, 知识溢出效应也可能是负的, 即知识的溢出会使知识的生产者不能获得新知识的全部收益。当知识生产者的收益小于知识生产的成本时, 对个人而言, 他就会丧失生产新知识的积极性;对企业而言, 它就会丧失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对国家而言, 整个社会的知识积累速度就会减慢。这里, 我们主要探讨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的正效应。
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正效应主要表现为: (1) 链锁效应:链锁效应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向前向后的联系中表现出来。先进企业在产品和加工工艺以及营销等方面, 具有相对丰富的知识, 处在先进企业的供应链或销售链上的企业会从中获取利益而没有支付有关的费用时, 就形成了溢出效应。 (2) 模仿效应:由于知识流动势能较低的企业或地区, 技术、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 势能较大的企业的进入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均衡, 加剧了市场竞争, 诱使较多的企业竞相模仿来分割利益, 促使它们更有效地利用技术和知识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交流效应:交流效应是指企业之间人员的交流互动而产生的溢出效应。由于滞后企业或地区人力资本的水平较低, 先进企业或发达地区对当地雇员进行培训, 当这些雇员流向当地企业或自创企业时, 其在先进企业工作时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也随之外流, 从而产生溢出效应。 (4) 竞争效应:市场竞争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 向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展示了先进的产品、工艺、管理方式以及它们的盈利性, 其他企业了解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 增强危机感和竞争的意识, 就会迅速地、全方位地卷入竞争之中, 企业相互竞争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5) 带动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本质上是指技术的集约化, 即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的增加。对其他部门增长有广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进一步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 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 导致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先进技术进入, 技术上相近的其它企业可能对其进行模仿、消化吸收, 一项先进技术被产业内多个企业竞相模仿甚至创新的结果, 促使带来更为先进的技术, 从而增加各产业的新技术含量。
2 集群知识溢出对创新的影响
因为上述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 对企业集群创新必然会产生影响。具体来看,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升创新能力, 降低创新成本
企业知识存量是一个动态概念, 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使原来的知识老化, 研究开发又使企业知识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来自于集群内部, 那么企业的存量知识就来自于两部分, 一是企业创新所形成的自有知识, 二是企业从集群中获取的共享知识。集群内部的共享知识是由于知识的溢出形成的, 集群内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无偿地获取。集群环境加速了企业间的知识溢出, 使群内企业能低成本地获取溢出知识, 从而降低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成本与创新的不确定性, 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李新安 (2003) 认为企业集群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受规模、资金等因素影响, 单个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 但当它们进行有机的集聚时就会产生信息共享的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 促进企业之间在技术上的相互学习和创新。集群内企业因知识溢出而产生的创新优势效应, 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2 形成学习网络, 提高知识积累水平
处于企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存在很多的共同需求, 为了能够使自身的技术与竞争者既趋同又保持一定差异, 各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 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对方学习和搜索相关技术信息, 进而形成高效知识交流渠道和交错的学习网络, 推动整个群体内浓厚学习氛围的树立。集群内企业可利用集群优势, 同区域内的产学研机构组成联合体, 参加行业协会和地方经济组织, 大量的专业信息通过个人关系、各种社区联系、人员流动等进行交流, 节省了研发和交易成本。新知识的利用速度大大加快, 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Rakesh在2002年的研究表明雇员从集群中的一个企业流动到另一个企业能够形成集群中知识创造与扩散的自增强机制, 尤其是促进集群中隐性知识的流动。同时集群内相关行为主体的非正式交流网络的形成, 也提升了集群内成员企业间知识的共享水平。集群内这种基于知识溢出的知识积累机制的存在, 使集群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知识, 通过知识溢出机制转化为集群水平的共享知识, 从而不断提高集群整体的知识积累水平。
2.3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Freeman (1991) 的研究表明集群内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和集群经济的增长, 是集群创新产出和生产率提高的源泉。Brenner (2000) 也认为劳动力的高流动性是集群知识增加与转移的持续源泉。Lawson (1999) 发现在剑桥高技术企业集群, 雇员在企业之间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经常流动, 不但能够提供广泛的技术、技能, 也能够促进知识的流动。雇员不但本身拥有技术, 他们也会与以前工作的大学或企业保持联系, 这种具有历史延续性、建立在共同信任及理解基础上的联系, 能够促进集群中知识的持续流动。可见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加速技术在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创新, 整个群体的生产建立在不断更新的技术体系上, 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产品性能持续改进, 生产组织方法更加有效。各类人员从集群的知识溢出中学会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并且知识溢出为集群内企业的衍生和发展提供技术、劳动力、企业家能力和市场拓展等完善的便利条件, 降低了开办新企业的创业风险。因此, 知识溢出可使生产成本下降, 提高了企业及集群的生产效率。
2.4 扩大显性知识来源, 提升创新能力
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 使一些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许可、公开的专利和出版物、各种技术会议及产品反向工程等方式获得新技术和新专利等显性知识, 从而在短时间内掌握比较先进的技术, 提升自身创新能力。这些知识进入企业内部转化为员工个体及企业知识积累的一部分, 激发出创新思想, 形成创新理念或创新设计, 将这种创新理念或创新设计应用于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 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知识溢出在企业内部的交流与共享过程。企业的创新成果通过循环和反馈, 反过来成为企业知识存量的一部分, 有利于企业从外部搜索和吸收更多的新显性知识, 因此企业对外部显性知识的利用具有自增强效果。
尽管新专利和新技术等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但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是有限的。研究表明, 尽管存在着知识产权和专利权这样的法律保护, 企业和大学在研发上的投资仍然不同程度地溢出给第三方企业, 因此知识的溢出是普遍的。
2.5 激活隐性知识, 提升整体竞争力
集群内部的隐性知识包括具有成员企业自身特性的默会知识和具有集群特性的隐性知识。从技术创新的观点看,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之源, 这是因为, 隐性知识既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 也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同时, 隐性知识又具有二元性, 一方面它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另一方面, 它又是难以学习的。隐性知识嵌入在个体与企业中, 通常需要通过人的行为反映出来,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是隐性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而企业集群恰好提供了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条件。
隐性知识一般难以模仿与吸收, 集群内部成员企业间的同一产业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以及共同利益使得它们具有理解这些隐性知识的基础。这种基于交互作用和非贸易相互依赖性的集群水平的系统知识的形成, 不仅使集群内企业间的隐性知识溢出变得容易, 而且还提高了群内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隐性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关键, 是形成企业创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激活企业和集群的隐性知识, 有助于企业和集群获得特殊的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效应, 使得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各种知识, 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提高了企业和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创新水平, 增强了整体的竞争能力。
当然, 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上节阐述的政策、文化等因素外, 大量文献表明, 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外部知识进入企业以后不能被企业马上利用, 而是要经过加工整理以及内化为企业的知识后才能发挥作用。另外, 集群社会资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溢出都有重要影响, 包括集群网络成员之间的紧密程度、信任关系、接触频率等因素。
3 小 结
本文讨论了企业集群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集群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的正效应主要包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加显性知识累计以及激活隐性知识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当然, 要使知识溢出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 研究表明, 地方政府、文化等外因会影响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效果。因此, 为了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包括企业自身、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都应该在集群创新效应发挥方面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蒋东仁.产业集群创新的政府行为透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2)
[2].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5:24~26
[3].郭韧, 曾国祥.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市场, 2007, (40)
[4].朱秀梅, 蔡莉, 张危宁.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传导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5)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创新,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 一部分企业因为缺乏分工协作而出现了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了有效摆脱这一困境, 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 不断推动企业的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化作为产业组织创新形式之一, 已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产业集群化是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一大创新, 企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目前对于新技术、新发明和创新所特有的作用已经得到人家的认可。
一、产业集群下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
企业怎样应用产业集群平台来提高创新水平呢?集群之中的企业创新行为并不是能够自动实现的, 而是需要集群企业实施主动而积极的创新性管理。也就是说, 集群之中的企业创新一定要积极实施能够有利于创新的活动。为此, 需要以下基础条件:
(一) 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
大量研究者均论证了组织之间的学习与知识共享是创新之重点。组织一般是在和其他组织进行合作学习, 而集群企业创新更多地不是依靠于群内各企业孤立性的创新, 而是企业之间的一种互动模式, 是企业之间进行知识传输、再结合或者新知识的一种创造。集群内各企业的创新需要和其他企业进行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比如, 位于美国硅谷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员工的高度流动, 人们通过酒吧与俱乐部等公共场所进行交流, 从而加快了知识在硅谷这一集群之中的传播, 并且提升了硅谷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 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
创新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企业吸收知识能力的一种函数, 也就是企业认识到新生事物的价值, 并且获取外部信息与吸收信息, 并且最终运用于商业目的的一种能力。这也显示出一旦企业具备了吸收知识之能力, 那么他们一样有能力从其他组织那里吸收到相应的知识。因此, 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取决于集群之中企业通过知识共享, 对于他人知识与信息的一种学习与吸收能力。专门性吸收能力主要是指企业怎样提高从合作伙伴获得的能够为我所用的有价值信息。该能力能够让成员企业实现资源的共享, 并能够跨越组织的边界将知识传播出去与吸收进来。这一能力是表示企业合作伙伴将已完成的各类知识进行交迭的程度以及合作伙伴之间互动程度的一种函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在网络位置上的互动关系影响到了企业的创新成效。为成功地实施创新, 集群之中的企业所处位置和吸收能力具有正比例关系, 也就是愈处在集群的中心部位, 企业也就越需要具备高超的知识吸纳能力, 这样企业才能更为成功地实施创新。
(三) 构建非正式治理结构
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必须进行有效治理安排, 这是由于其会影响到创新的成本, 同时也会影响到集群内成员企业的创造意愿。创新将会让最早实施创新的企业呈现在机会主义的威胁下, 从而产生风险。集群内部企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应当选择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以降低创新的成本, 随后再强化效率。依据相关文献, 产业集群下的企业一般会有以下两类治理结构形式:一是依赖于第三方的契约强制;二是实施自我强制契约, 也就是不用第三方来介入裁决是不是会有违约发生。比较起来, 自我约束契约更为注重于自我控制。在自我强制契约的治理当中, 应当进一步地区分正式保护与非正式保护的界限, 前者有财产与投资抵押品等, 后者有善意信任与良好信誉等。学者们均认为非正式社会补充控制手段能够取代正式控制手段, 所以非正式自我强制契约应当依靠个人信用关系或者声誉来作为相应的治理机制。产业集群之中的企业创新需要得到群内各家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 而合作机制则应当作为治理机制来降低创新所造成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 实现与外界的交互作用
真正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出价值的想法一般都源自于企业的外部。目前已经有研究者证明了消费者所具有的重要性, 被视为是创新之源泉。因此, 有用功能创新有时也被视为是被供应商支配的。此外, 产业集群之中的企业之间也可以实施联合创新。在此情况之下, 每一个参与人员作为创新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均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所以, 产业集群之中的企业创新表现在企业与基础科研组织间、制造商与企业客户间、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创新。在此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高度交互。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企业在集群之中的中心企业指引领着创新之前沿, 产业集群的内部假如难以满足创新性的需要, 集群内的主要企业需要积极突破产业集群之中的资源所受到的限制, 这样和集群之外的组织就可以开展信息与知识之间的交换和互动, 从而能够实施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创新。同时, 集群内的主要企业可以把已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外包给本集群中的其他企业, 运用横向一体化组织结构实施改进, 并且以发展为目的实施技术创新。
二、产业集群下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 促进企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的创新系统就本质而言就是在一定的环境范围之中, 使用相应的创新机制, 组织与协调各种相应的行为主体, 开展人、财、物以及知识等各类创新资源的组织与分配, 并且使用和管理的创新性经济体系。企业的创新系统要立足于本集群, 通过区域以创新资源的总量和分布状况, 从而充分地考察区域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之实际需求, 将各大创新的主体进行有机结合, 不仅能够提升区域之中的创新资源数量以及质量, 而且还可通过更加高效的创新性网络, 把原本有限的创新性资源应用于本集群之中的重点领域以及优势行业之中, 这样一来, 就十分有利于提高本区域之中各类创新资源的运行效率。
(二) 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推动产业集群从低成本型的企业逐步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转变?笔者觉得,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一是要以关键性的共性技术为主要突破口, 切实提高本产业的技术水平。因为企业的产业集群主体为大量的民营企业, 企业自身的科研力量极为落后, 所以, 对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具有十分强烈的需求以及拓展空间, 这是提高集群总体产业技术水平的重点环节。二是要以深入实施信息化工程为主要载体, 不仅要强化信息技术往产业加工以及制造业的融合, 而且还应当致力于推动电子商务等各种信息技术的积极运用, 从而支持行业性与区域性的电子商务系统平台构建, 并且促进产业技术实现改造与升级。同时, 要强化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通过制定出合理的引导政策, 从而吸引更加的名牌高校与科研院所到产业集群所在地成立研发中心, 从而把科技成果切实转化成为服务中心与搭建科技创新服务的有效平台, 并且积极完善技术成果的转化体系, 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化与升级。三是要注重于本产业集群之中各企业负责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培养。企业家对创新所持有的观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甚至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性投入和重视的程度, 所以, 应当尽量为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家提供有关的培训机会, 并以此为基础强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家之间的彼此联系与共同学习, 并且致力于不断提升企业家的个人素质以及生产经营管理能力, 从而为本企业以及产业集群的创新性发展培养更加强有力的企业带头人与核心领导集体。
(三) 强化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
要通过加强产业分工合作, 从而建立起产业集群之中各家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 从而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内的各家成员企业以产业价值链与企业的价值链联结为基础, 使用产品差异化策略以及特色化经营策略, 更加合理地明确企业的定位, 促进产业集群之中重点企业的上、下游和侧向产业链建设, 建立起相应的产业配套体系。所以, 应当建立起龙头企业、主体企业以及配套企业等三大类产业发展队伍, 强化各个梯队企业在业务之中的相互合作。各梯队的具体任务如下:第一梯队注重于以精、尖、优等为目标, 指引产品的开发、品牌的创造以及市场的拓展;第二梯队注重于以专和精等为目标, 依靠特色化经营手段, 从而在发展自己的同时, 为第一梯队提供相应的生产配套。与此同时, 第一梯队、第二梯队还可把一部分的业务转包给产业集群之内的其他各家小型企业, 这样不仅能够突出自身的专业优势, 而且还可构建起产业集群之内的第三梯队。也就是说, 要立足于通过实施产品分流与结构优化, 不断提升本企业产品的生产以及配套能力, 最后再通过产业的分工来实现相互合作, 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切实解决集群之中各企业之间的恶意仿冒以及过度竞争等纠纷的出现, 从而带动本产业集群之中的其他企业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 我国各个经济区域之中的产业集群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所设置的产业集群一般所考虑到的主要是如何获得外部效益。在产业集群之中, 往往是一有了创新技术就纷纷上马, 企业低层次模仿的产品要大大多于创新性产品。大量企业在模仿生产的过程中更是将低质与低价看做是竞争的法宝, 从而削弱与打压了企业之中的创新冲动与能力。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一定要实施有效引导, 更加严格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运用设立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与技术创新基金的形式, 引导企业不断追求自主创新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从而加快人才、产品、资金以及信息的合理流动, 从而把创新性思维及成果加以扩散, 进而实现区域之中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进而提升区域内产业集群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2
[2]陈林生.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5.4
[3]朱莲英.云南昆明市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周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2
基于创意的集群企业创新升级研究 篇9
一、创意生成
从本质上而言,创意栖息于人的大脑中,是人类利用其所独具的思维能力深度加工、浓缩、系统化从客观世界所接受的信息,再经过概括、抽象、整理后形成的创造性思想。显然,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具有高度思维能力的人脑。因此,在创意形成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激发集群企业产生创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共同愿景、价值共享、授权赋能三个角度实施激励。
1. 共同愿景。由于集群企业的共同愿景来源于成员个体的个人愿望或意愿,是全体成员个体意愿中的共通性内容,成员能在共同愿景中看到自己诉求的片段。在集群企业活动中,一方面成员在为集群企业整体尽力,为实现集群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事业或使命尽责,而另一方面,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个人愿景实现的过程,成员在共同愿景实现过程中的付出,本质上是在为自己的个人愿景实现服务。因此,为激发创意生成,集群企业应当深入了解成员的个人愿景,积极寻求共同或一致性内容,通过反复告知、推销、测试和咨询,经过从集群企业上层及至普通员工和从普通员工及至集群企业上层的双向互动,最终构建能充分反映员工个体意愿,以员工个人愿景为基础的集群企业共同愿景。
2. 价值共享。创意理应服务于集群企业目标的实现,为集群企业带来商业价值,才能有利于集群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如果强行将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受制于集群企业目标实现的要求,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员工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否定,容易挫伤员工创意生成的积极性,并最终导致于员工创意生成的僵化。因此,为激励员工生成服务于集群企业目标实现的创意,在薪酬设计方面,应该让员工有机会参与创意价值的分享。只有如此,员工才会自觉意识到,其创意应紧紧围绕集群企业面临的各项问题展开。而个人在创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智力劳动正是以价值分享的形式获取回报。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员工薪酬中除基本的固定工资收入以外,还应安排绩效工资部分,而绩效工资正是员工分享创意价值的渠道。集群企业员工从最大化自己绩效工资的角度出发,在创意生成过程中自然会优先把创意是否有利于集群企业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集群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企业劳动社会化,并最终是否有利于集群企业利润的提升考量在内。一旦员工能自觉考虑这些问题时,那么集群企业已然在保持员工创意生成积极性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其创意生成方向的引导。
3. 授权赋能。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集群企业依靠行政命令单方面作出决定,强制员工遵照执行。如果让员工获得一定授权,在集群企业的必要指导下,自行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则显然会激发成员在工作中的创造性,促使其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创意生成能力的主动性。但是,创意生成本身却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只依靠员工的主动性是远远不够的。为此,集群企业应该为员工形成创意提供支持,赋予其产生丰富创意的能力。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求集群企业充分了解员工的能力,在分配任务时不仅考虑集群企业自身的功利性目标,而且要将是否有利于员工创意生成能力的提高纳入考虑范围,并在适当时机提供员工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教育培训。此外,在员工对其工作或集群企业问题提出自己的创意后,集群企业必须提供畅通的渠道,使得员工能有机会在工作实践中应用创意成果,进而能够有机会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其原始创意。
二、创意开发
创意生成后,如果要让他人感知,则需要通过知识形式表达出来。但是,无论创意本身,还是作为其表达形式的知识,都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因此,创意若要演变为集群企业的创新升级优势,就必须和集群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寻求合适的物质载体,以承载集群企业生成的各种创意,进而有机会使创意内含的价值最大化。不过,在此流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并非集群企业生成的所有创意都具有开发的价值,从创意生成及至创意开发,理应有一个规范化的创意筛选的过程。二是创意开发的本质在于创意与集群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的过程,为此,需要围绕创意展开集群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为使创意开发具有持续性特征,则涉及的资源配置必然是战略层面上的应用,然而最初创意开发涉及的资源利用却往往只存在于小组、团队、部门中,即仅仅是关于业务层面上的应用。因此,一个有效的创意开发,自然面临从业务层资源如何向战术层及至战略层资源演化的问题,对这一机制的探讨将有利于创意可持续开发的进程。
三、创意保护
法律虽然不约束人的主观思想范畴,但是当创意以知识形式表达出来,依据思想表达二分法,则已然进入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法直接保护的范畴。因此,当一项创意的表达存在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备独创性特征,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加以复制时,则可以进入著作权法保护范围。不仅如此,当该项创意的表达,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存在于技术领域内,则显然有可能受到专利法的青睐。不过,单单依靠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意的表达是有限的。因为知识产权法保护对象仅为特定的创新性智力成果。这至少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只有那些前所未有、由人的智力新创造出来的创意表达才能受到知识产权的专有保护。第二,知识产权只保护特定的而非所有的创新性创意表达,相当多的创意表达会处于知识产权法的公有领域,任何人均可自由、无偿地对它们进行利用。另外,即使存在于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创意表达,如果没有获取相关行政审批,同样无法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基于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不足,笔者认为,集群企业为保护创意表达,除积极申请相关行政审批以外,主要是指专利申请和商标申请,还应当综合利用合同法和不当得利予以救济。当创意以知识形式表达出来,存在于集群企业中时,集群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严格详尽的合同,约束知识承载者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包含创意的知识保持在集群企业当中。即使知识有必要流出集群企业边界,比如以知识产权许可方式许可他人使用,集群企业同样有机会与被许可者就创意保密以及后续利用方面的权利义务详尽约定。不过,合同法的保护也非完美。姑且不论在一份合同中,约定清楚当事人的所有权利义务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就合同本身而言,在司法实践中,其对创意表达的保护也受困于合同相对性限制,对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难以提供适当的救济。笔者认为,集群企业利用法律制度对创意表达保护的实践中,应该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为主,同时可选择制定详尽的合同保护,而以不当得利保护为应诉技巧。任何单一性质的保护,从目前的法律制度来看均属不完善。
集群企业创新 篇10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创新能力 小企业集群
一、引言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教学、科研和产业结合的载体。大学科技园可以把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形式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流向社会,从而增强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也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发挥大学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在创新中的作用就显得既有现实意义,有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是创新主体和第一承担者,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能力也就离不开对大学科技园中的众多企业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科技园的入园企业进行研究,从企业集群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能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企业集群从形成上来说,符合技术创新集群形成的要素。首先,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大多是由教师、学生创办而来,企业的核心技术成果大多来自于所依托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随着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的日益频繁,学科交叉的日益深入,大学科技园的企业的对技术创新的交流、集聚有着与生俱来亲和性;同时,大学科技园所倡导的宽松、非等级、自由的学术交流形式、大学科技园企业的不断衍生、孵化,都使得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知识集成能力较其它企业集群强,更容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集群。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采取战略联盟和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来充分利用知识的外部性。
二、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我国政府为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陆续在国内规划建设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政府逐渐发现,现有的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缺乏技术创新的源头,也就缺乏了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这也是硅谷成功的经验。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尽管时间不长,但在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之下发展迅速。那么,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需要哪些支持?
现代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和作用出人意料。在美国,据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上世纪80年代,美国5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都是有小企业创造的,而小企业平均每个雇员的技术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正是由于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才有效的维护了美国在国际市场的霸主地位。技术创新是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本质特征。为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1.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国际上通常用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评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并以此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其科研人员的比例应当在15%以上。
表1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
显然,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集群人力资源投入能力是较强的,这与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大多是教师、学生兼职创办的有着直接的联系。许多企业的董事长就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总经理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浙大科技园的3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经浙江省科技厅初步认定,有23家企业的技术达国内领先地位,6家属于国际领先地位。
表2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程度
2.研发经费投入能力
研发经费投入能力是国际上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浙大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的3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有58.8%的企业R&D投入水平在5%以上,高于全国高新区4.13%的平均水平,但同时也有23.6%的企业在3%以下。
表3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水平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浙大科技园的高新技术小企业中有23.6%的企业在购买技术和先进设备方面投入最多,只有23.5%的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试制费用上投入最多,这与发达国家在这两个环节经费投入之比1:10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有部分难以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获得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表4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的主要投入
3.技术收入
技术收入是衡量技术创新扩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扩散和渗透能力。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在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中明确的指出,大学科技园应当成为创新的辐射基地,可见,对于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的判断中,技术收入是一个重要方面。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据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技术转移部2002年11月初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浙江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的143家企业2002年(截止10月底)技术收入额达4840万元,较2001年全年技术收入1970万元,增长额度达245%。究其原因,除了有小企业集群规模在扩大的因素以外(2001年企业总数为98家),大学科技园单个企业技术收入的额度也大幅提高,有三家企业的技术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而2001年只有一家。
图1浙江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技术收入额
与此相比较的是,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苏州高新区1999年全年的技术收入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由此可以判断,在技术创新的扩散能力上,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集群发挥着其它高新区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1.建立科技人才支持体系
技术创新中人才是关键,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体系是保证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建设大学科技园中,主要采取“一校一园”和“多校一园”两种组织形式,这两种形式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把大学科技园真正办成开放的科技园。首先,要积极引导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人员的流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有效传播;其次,大学科技园应当对全社会开放,入园企业不应仅限于所依托的一所或多所大学,应当积极的向其他大学和科研院所开放。当前,全国各地有着一股兴办大学科技园的热潮,许多大学争相兴办自己的科技园,会照成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人才的合理交流;最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兴办地方性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的形式为大学科技园输送更多的人才。美国硅谷的成功不仅仅是依托一所斯坦福大学,还依靠整个硅谷周边的地方性大学或学院。正如美国州立大学协会会长詹姆士.B.阿普尔伯里所认为的那样:“美国州立大学与当地工商企业有着一种共生关系。大学被视为一个地区、州和国家的资源。”地方大学对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尤为明显:(1)直接同希望创办新企业的投资者合作。(2)为当地现有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3)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中某项新产品开发提供“保育所”。(4)是进行技术转让。(4)是鼓励大学教员、高年级学生创办高技术小企业。(6)是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人才,并按当地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活动,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大学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为主,培养的学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Zimbabwe大学的鲁滨逊教授提出一个新设想:“研读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在入学后,可先注册一个公司,并从学生自己办的公司中转让股份、开发产品,教师帮助他们推销产品。三个学年结束后,老生们又向新生积极出售他们公司股份。应该说这是支持小企业创新的人才培训好方案。因为在“人才创业爆炸性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教育不仅有培养优秀的工程师,更要造就成功的企业家,培育全民族的创业精神。这也正是我国教育体制要克服的缺陷。
2.创立风险投资机制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追求较好的收益,在这过程中企业也要承担较大的开发风险、市场风险。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阶段,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强,控制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它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切实的帮助。目前,我国各级科技部门都针对小企业建立了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门面向科技型小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但距离小企业强烈的技术创新要求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小企业获取银行的技术开发贷款状况也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有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
表5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贷款难易程度
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还是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促进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工具,浙江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对风险投资表示“非常欢迎”态度的达55%以上。目前,许多国家都通过创立风险投资机制来促进小企业的自主开发研究工作,但各国风险投资的来源和支持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但一个通用的做法是,风险投资主要在高新技术小企业创立阶段以参股的形式投入,以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投资者除了一定时期内获取风险企业的利益分成以外,还要靠风险企业创办成功后,在股市或产权交易市场出售风险企业的股份,收回投资。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还不健全,依靠上市和产权交易回收风险投资有一定难度。故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小企业创新。
(1)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佳丽财政参控股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经专家评估,在对本地支柱行业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以调动和引导社会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
(2)倡导大企业、社会法人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股份制的风险投资公司,并由政府给予一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其中包括将风险投资公司视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采取风险补偿和信用担保等政策,扶持其发展。
(3)鼓励引进国外或外地风险投资公司进入本地。这类机构的进入,对当地尽快建立和规范风险投资业的行为和制度将起到示范作用。
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技术创新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明显的公共品性质,使得其社会报酬率远大于私人报酬率,如果不能对专利权和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障,将会打击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妨碍国外先进技术的输入。
(1)坚决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专利法”。一方面要保护技术创新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接受政府资助的小企业向外无偿扩散转移技术时,应给予利益补偿激励。
(2)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获取收益。地方政府要贯彻知识和技术参与分配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专门机构正确评估创新成果及研究开发成果的价值,保障创新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明确理工类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向小企业转让技术的责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小企业转移。
(3)允许除执法单位之外的政府机关、大中专学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科研人员,在业余时间创办和经营高科技小企业。国外的实践证明,这有助于加强这些机构与小企业集群的合作,并形成高科技小企业的自有繁育机制。
4.加快国外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
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工业国的主要措施。从国外引进技术有利于小企业掌握技术转移的时效性及降低自身从事创新研究的风险。
当前,大学科技园中小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办法可归纳如下。
(1)技术基础不足。这是指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薄弱或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使技术转移发生困难或引进的技术未涵盖关键部分,造成技术的不完整性,扩大了弥合知识和经验技能差距的成本。所以小企业在引进技术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或“借力而行”,充分依靠国内科研院校和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同类科技力量,为己所用,一来可以加快引进技术的吸收利用,尽快发挥其效用,二来可以带动企业内部人才的跟班学习,提高消化应用新技术的效果,快速积累开发实力。
(2)买方信息不足。一般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能力、财力、人力来认定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的适应性,从而增加了引进技术转让为效益的不确定性。此外,对技术引进的优先顺序也缺乏规划。而且在一个集群或行业内部各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国家、不同来源)来进口技术,缺乏整体性和互补性。
因科技信息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应通过公共图书馆、情报中心和社区大学等机构努力向小企业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以降低小企业购买国外技术或从事研究开发的风险。此外,地方政府可成立相应的技术引进招标管理局和中介代理机构,为小企业提供从信息、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支持,或定期组织小企业成立国外技术采购团,以更有效的方式收集信息,所需经费由政府补贴。
(3)政府的不适当管制。国外客商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是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但政府对外商产品内销的限制,严格的技术报酬金审核标准,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办事效率不佳和政策多变都会对外商投资或技术合作的意愿有所打击,从而影响小企业引进技术的成功率。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力求通过建立集中办事大厅,克服部门之间的扯皮,提高办事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外商投资的不恰当政策,依法办事,公开行政,力戒向外商投资合作企业乱收费、乱摊派。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专刊一国家大学科技园)
[3]姚先国等著:《浙江经济竞争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第一版.杭州;浙江人 民 出 版社,2001年
[4]冯玲陈林奋: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中新企业衍生的微观机制研究.科研管理 .2001;第2期;46~53页
[5][美]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一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中译本.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6]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第一版.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7]林汉川等著:《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陈剑锋等:企业间技术创新集群与知识集成分析科研管理.2001;第5期;91~95页
[9]和军:试析推动美国经济高增长的五大因素学术探索.2000;第6期:45~47页
[10]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第一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集群企业创新 篇11
Arnaldo (2003) 对意大利的眼镜集群从1995年以来的演进过程的考察也表明全球化和新技术已经影响到传统的以社会嵌入、地方化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 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适度层级化的集群结构显得更富有竞争力和创新力。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Schmitz和Nadvi 1999;Winther, 2003;Molina-Morales, 2003) 。面对目前企业集群越来越明显的从同质化到异质化、从对称结构到非对称结构、从集群自发演进到有目的的战略设计等新的集群发展实践, 现有的理论研究显得已经有所滞后和不足。
1 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创新动力缺失原因分析
在小企业群生型集群中, 企业之间的关系多属于一种市场型关系, 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是平等的, 表现为共生性的特征。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一种低端化、模仿化、同质化特征, 表现出“集体创新动力缺失” (张杰等, 2007) 。从创新活动内容来看, 多数着眼于成本降低以及生产规模扩大能力的获取, 而产品质量提升型或产品差异性创新能力缺失;从创新战略角度来看, 普遍采取市场跟随和产品复制、模仿的渐进性创新战略, 缺乏高效创新流程管理和整合能力, 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缺失, 企业集群陷入一种创新不足的“行为依赖与状态依赖”。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创新动力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1 企业集群运行机制稳定性不足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长期关系是依靠一种非正式的契约来维持, 即以信任与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内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 这不仅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力, 而且受到地域范围的限制。首先, 这种主要以私人关系维系的企业集群运行机制中, 企业之间合作半径小, 竞争激烈, 极易产生恶性的低水平价格竞争。其次, 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不利于集群的规模扩张与持续成长。非正式制度能够在一群具有共同人文与文化背景的人当中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但随着集群的成长和企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 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将会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第三, 企业集群网络产生的知识溢出与信息共享限制了企业搜索信息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集群内对于新技术的“搭便车”问题会使创新者的动力不足, 这必然导致出现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的现象。
1.2 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先天不足, 容易陷入技术锁定的恶性循环
具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 利用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包装广告、营销网络等关键环节设置的障碍不断升级, 致使通过模仿技术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企业往往在技术创新上总是处于后进者, 这种做法就称为“技术锁定” 。集群中大多数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的限制, 专门从事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和零配件生产, 靠中低档产品的标准装配线和传统工艺组织生产, 属于生产技术上的后进者。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知识与技术日益成为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小企业往往会选择跟随和模仿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这种技术路线的选择将进一步弱化其自主创新能力。
1.3 集群企业知识创造意愿缺乏
知识的创造绩效从逻辑上讲取决于创造者对于知识创造的意愿和能力。知识创造的意愿从根本上讲又取决于其所创造的知识能给它带来的效益。由于创新投资的风险较大和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较强, 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 而创新成本则由企业独自承担。因此, 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 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通常不会选择进行自主创新, 而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在集群环境条件下, 由企业网络而形成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和学习成本, 使企业更容易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与创新产品的外部性, 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机进一步减弱, 而跟随与模仿的动机进一步增强。王云平 (2007) 对全国23个纺织服装企业集群进行了调查, 发现集群创新行为与网络结构的类型高度相关, 对于无核心企业的联结模式, 95%左右企业的技术来源基本上是“模仿和改进别人已有的技术”, 大量发生的低成本模仿使创新企业的收益耗散,
2 中卫型集群创新过程中核心企业的作用机理
中卫型企业集群又称为“轮轴式”集群 (Markusen, 1996) 、“龙头企业网络” (许庆瑞、毛凯军, 2003) 、“主企业领导型集群” (张杰, 2006) , 在中卫型集群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在集群知识转移过程中, 核心企业通过两种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 核心企业作为创新的发动者, 通过出众的技术资源和能力优势创造新的和精益求精的知识和技术, 它们在企业集群的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提高集群的技术基础、培育技术能力、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鼓励创新, 等等;另一方面, 通过平衡和协同集群的社会资本和治理资本, 核心企业扮演着“技术守门人”的角色, 这就促进了新知识进入集群中, 并且比较容易地在集群网络中进行传播。
2.1 核心企业作为集群知识溢出的“始发源”
核心企业由于规模较大, 资金实力雄厚, 人才优势明显, 因此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这些企业紧跟国际产品、技术变动趋势, 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自主或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研发, 进行大量产品、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此外核心企业由于拥有更多的联结渠道, 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网络中其它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 从而获得相对于集群其他企业的资源不对称优势。因此核心企业成为网络内大量信息的交汇点, 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和快速地了解本行业的技术知识和市场需求变化, 针对市场的机会与威胁对现有产品和工艺过程及时进行差异化和改进, 这有利于更多的创新。
在知识扩散的动机和信任方面, Sulanski (1996) 认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知识源发送知识的动机和知识源被信赖的程度。信任度对集群知识扩散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知识接受方可信任度, 例如知识源担心知识转移之后不能得到平等的回报, 知识源组织可能会缺少转移知识的动力。对于核心企业来说, 把知识传播给其他成员所创造出来的效益, 核心企业本身也能直接地享受到;类似地, 在核心企业网络内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和知识扩散经验由于长期紧密的合作也会比松散网络内的企业要高 (许庆瑞、毛凯军, 2003) 。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源的可信任度, 核心企业作为集群内部的企业领袖和“标杆”, 在集群中的信赖度是非常高的, 集群企业对于核心企业倡导和示范的知识和技术存在较大的可信赖性, 便于它们之间的知识转移。
在知识扩散的内容方面, 传统的企业集群中所扩散的知识通常是无意识的, 所扩散知识的深度一般都不够。虽然相同的背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陷, 但这对于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来说, 缺乏深度的知识常常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此外, 集群企业出于竞争的考虑, 会有意识地隐藏信息和知识。Kale (2000) 指出联盟双方的开放程度越高, 联盟双方从联盟中获取的知识越多;但与此同时, 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 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与危害性也就越大。在核心企业网络里由于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核心企业愿意把各种知识与合作企业分享, 合作企业也愿意把各种知识同核心企业交流, 这样就使所扩散的知识深度大大增强, 特别是那些对创新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隐性知识也会很好地在网络内扩散开来。
2.2 核心企业作为集群的“技术守门人”
技术和创新管理的文献一般认为, “技术守门人”是指在一个创新系统中对知识和信息扩散起着关键作用的个体。它们拥有先进的知识基础和广泛的内外部网络, 通晓本领域内的技术, 知识面广, 对外界信息敏感, 能够理解外部技术信息和善于与内部沟通。核心企业表现出许多与技术守门人相似的特征, 作为连接整个集群与相关的外部组织的“桥梁”。通过构造不同网络之间的“结构洞”, 它们能够大大加强知识的创造和分享过程。
由于中卫型企业集群特殊的网络结构, 使得核心企业有较强的能力去搜寻超越它们存在的空间, 通过知识创新过程的其他关键行动者 (包括竞争对手、供应商、互补企业、大学和研究中心, 等等) 创造的新技术知识进行吸收和解码。先进的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等方面优势使核心企业拥有认知和融合新知识所必须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吸收信息的总量上, 更重要的是吸收知识的质量, 即核心企业比其他企业搜寻和吸收更新颖和更前沿的知识到集群中去。核心企业作为“技术守门人”能够为地方集群企业加工和解码外部知识, 从而促进外部知识在集群中的传播和扩散。Schmitz (1999) 有关Sinos Valley鞋袜制造业集群的研究也表明, 集群中一些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往往同其主要海外客户保持良好的联系, 在集群与外部的联系中也起到了带动性的作用。
“技术守门人”作用发挥的第二步就是核心企业从外部带来的经过处理的新知识在集群企业之间的扩散。空间的临近和面对面的交流, 加速了隐性知识的扩散, 使得知识流从核心企业到非核心企业。除了空间的接近, 还可以通过减少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组织距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知识转移。集群企业可以加入到核心企业构建的商业网络, 成为核心企业的协作企业, 由于组织距离减少以及深度的关系联系, 非核心企业能够超越其经营范围和创新过程的限制, 通过在集群的知识库中进行选择, 逐步接近核心企业精心加工的知识。
3 中卫型集群研发创新的风险防范与内生激励机制
3.1 中卫型集群研发创新的风险防范
面对来自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模仿竞争, 核心企业也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模仿创新进行防范:一方面来自核心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 主要反映在其知识和技术禀赋以及其在市场上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是, 核心企业可以利用其在集群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优势, 通过主导和协同其分包网络的集体行为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核心企业一般占据和控制的关键性环节——设计和营销环节与生产环节相比, 利润较高, 核心企业一般对这些环节实施严格的控制, 而把一些低利润的特定生产环节分包给集群其他企业, 这使得核心企业在市场控制和营销管理方面与集群中小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 核心企业一般保持与顾客以及分销商之间建立亲密的联系。此外, 核心企业很多时候通过品牌、工业设计、美学等无形因素实施产品差异化, 这些无形因素是难于模仿的。在技术创新方面, 核心企业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实践会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 与中小企业相比, 核心企业在创新的组织和商业化方面也具有较强优势, 这些优势可以为核心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支持。
核心企业主导的分包网络的群体优势。核心主导企业一般处于生产链的核心或高端环节, 相应地也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和创新收益分配的控制地位, 因此能够利用其控制地位获取创新活动所创造整体集群收益中的最大份额;另一方面, 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与分包商联合创新的形式, 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可以在合作伙伴之间分散化, 降低核心企业率先创新的风险;与此同时, 核心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分包商的等级评估淘汰赛竞争制度和提供设计、制造技术的“参数”来引导核心企业创新的配套协作。也就是说, 核心企业通过其主导的合作网络, 而不是独自面对模仿创新的威胁。
此外, 在中卫型企业集群结构中, 企业之间分工多数依据产业或产品生产链的纵向非一体化模式进行。由于分工体系所带来的各生产环节的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协作状态, 核心企业位于生产链核心或控制环节, 在技术创新、专利、标准、研发、品牌或营销渠道等方面具有控制能力, 与作为各种供应商的小企业以多层外下包、分包协作体系组合成了具有柔性能力的模块化生产体系, 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纵向的技术溢出, 这也就大大降低了集群企业之间基于同质产品的模仿行为。
3.2 中卫型集群研发创新的内生激励机制
中卫型企业集群是一种弱科层性质的层级结构。从表面上来看, 中卫型企业网络内并不存在层级式产权内涵上的权威治理机制, 但从深层次来看, 价值链或技术链上的协作网络效应和合作预期利益的存在, 形成了基于超市场契约网络的柔性关系型网络治理机制, 使得外在缺失的知识产权制度转化为企业网络内部具有“自我实施机制”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制度, 集群内原先单纯的创新模仿或追随战略就转变为创新的优势互补协同战略。核心企业的创新信息成为其多层的外包、下包协作体系中的集体创新行为, 所产生的整体创新收益也是由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所控制, 通过核心企业来最终实现, 这也就赋予了核心企业对整体创新收益进行分配的掌控权。通过各创新环节在技术链和价值链环节的贡献地位进行创新收益分配, 实现了创新外溢效应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网络利益边界内的协调, 同时也就实现了集群外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和集群内部弱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协调统一。而且, 处于控制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在整体创新收益中占据了相当份额, 为其持续自主创新和研发活动提供了持续资金来源和激励机制, 这极大地减轻了核心企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时间, 使得核心企业领导下的创新活动更具有柔性和效率, 强化了核心企业领导下的集群网络的研发创新优势。
摘要:新的竞争态势和技术环境下, 集群结构的适应性演进表明传统的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在创新方面存在障碍, 具有层级结构和非对称结构的中卫型集群在集群知识共创与联合创新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竞争优势。首先对小企业群生型集群知识经济背景下遇到的新挑战以及集群创新缺失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然后对中卫型结构下核心企业在集群创新中的“始发源”和“技术守门人”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中卫型企业集群研发创新的风险防范与内生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集群,集群创新,知识转移,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NUNZIACARBON.Newmodels of inter-firm networks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2, 14 (3) :229-246.
[2]HARRISON B.Lean and mean:why large corporations will continueto dominate the global economy[M].New York:Guilford Press, 1994:68-70.
[3]HUBERTSCHMITZ.From ascribed to earner trust in exporting clus-t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139-150.
[4]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 1994 (40) :429-440.
[5]张杰, 张少军, 刘志彪.多维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创新动力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J].南开经济研究, 2007 (3) :47-67.
[6]王云平.纺织服装业的集群创新特征及实证分析——基于全国23个纺织服装业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47) :1-9.
[7]许庆瑞, 毛凯军.论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网络和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4) :53-58.
【集群企业创新】推荐阅读:
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07-15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05-16
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11-01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11-21
区域企业集群07-23
集群企业升级08-12
企业集群模式09-21
小企业集群虚拟企业05-22
中小纺织企业集群05-26
集群内企业优势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