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内企业优势

2024-09-24

集群内企业优势(精选11篇)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1

纺织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在扩大出口、吸纳就业、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代表, 企业多为民营中小企业, 以加工型制造出口为主,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受金融危机、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低碳经济的影响, 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难等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 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促进企业运行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经济”的概念时就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可以获得外部经济。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借助地域临近的优势, 充分相互学习, 资源得以共享, 提高了整个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集群内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紧密, 生产、交易成本较低, 产品销售拥有固定渠道, 企业之间交往频繁, 具有更高的信用水平, 与金融机构也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 这些特征决定了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拥有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优势, 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融资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本文针对纺织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走访调研了浙江省185家集群内的纺织企业, 取得172份有效问卷, 通过调研以及实地访谈得出的第一手数据, 分析了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融资现状、特点, 并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归纳总结。

一、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现状

所谓企业的融资方式就是企业获取资金的形式、手段、途径和管道。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 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折旧等内部资金转化为投资;二是外源融资, 即通过金融市场, 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闲置的资金转化为自己的投资。企业融资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企业的投资资本;二是企业的经营性融资。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用于流动资产, 从事生产经营, 扩大企业规模。

针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不少学者是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 胡红桂[1] (2008) 对集群内外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模型对其进行集群融资效率分析, 得出集群内企业资金供给更有效、融资能力更强的结论。高民芳[2] (2009) 对中国纺织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企业创新融资方式有效筹集资本的理论;孟琼[3] (2010) 分析了中小纺织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 提出了解决融资困难的措施。而本文是结合了纺织产业集群和企业融资这两个概念, 分析集群内纺织企业融资优势及其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纺织企业多数是家族式的加工型民营企业, 企业规模不大, 并且很少有国有企业。在接受调研的172家企业中, 私营企业占86.03%, 三资企业占12.85%, 国有企业只占1.12%;注册资金在1 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69.2%, 1 000万元以上的占30.8%。

中小纺织企业融资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 由企业创立时期资金的来源构成及2009年末资金构成表 (见下页表1) 可以看出, 企业主要以内源融资为主,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资金来源逐渐扩展到向金融机构借款, 从创业时期借款企业占总企业数的34.64%上升至2009年末的66.47%, 并且在面临资金困难时, 有86.52%的企业选择向正规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二、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特点

在纺织产业集群内, 企业相对集中, 集群内部具有完整的产业链, 使得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低于集群外企业, 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4]。产业集群使得企业在原材料、设备购买, 产品销售方面都能就近进行, 企业实现少库存, 提高了企业利润。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缓解了中小纺织企业融资难的局面。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都是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或者同类企业, 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贷前审核和贷后管理可以“批量”进行, 这样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

在接受调查的172家企业中, 有58.14%的企业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容易, 34.62%的企业认为有点困难, 而认为贷款很困难的企业仅有7.14%。而且集群内大多数企业在面对资金困难时, 86.52%的企业首选金融机构贷款, 6.18%的企业向个人借款, 申请民间金融贷款的企业只有3.93%, 还有3.38%的企业会选择向其他公司借款。

三、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 变量设定。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就企业的各个指标对融资能力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 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2. 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为找出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法的模型如下:

其中, Y代表被解释变量, 即融资能力, Xi代表各个解释变量 (i=1, 2, 3, …, 15) , β0为常数项, βi为各个解释变量系数 (i=1, 2, 3, …, 15) , ε代表随机项。

以融资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 (如表3所示) :

其中, *表示10%水平上显著, **表示5%水平上显著, ***表示1%水平上显著。

调整的R2=0.774, Durbin-Watson=1.806, F=6.144, Sig=0.000。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 企业与原材料、销售商、银行/信用担保公司的联系程度, 向金融机构贷款难易程度, 政府管理时效性程度, 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 企业年限以及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程度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调整的R2=0.774, F检验的P值为0.000, 说明模型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 表明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Durbin-Watson值为1.806, 接近2, 表明模型中残差项是独立的, 残差序列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四、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结果讨论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 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以下几个因子的显著影响: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银行/信用担保公司的联系程度, 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难易程度, 政府管理时效性程度, 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 企业年限以及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程度。

1. 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联系程度越密切, 企业的融资能力就越强。

原材料供应商是企业生产的上游, 销售商的企业的下游, 企业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 就能降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 由于集群内产业链比较完整加之地域临近, 相比集群外的企业更具备和上下游保持紧密联系的条件。企业的成本降低了, 利润就能得到提升, 效益好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偿债能力, 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 从而获得较多贷款。

2. 企业与银行/信用担保公司的联系越紧密, 企业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越容易, 表明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强。

金融机构在向企业发放贷款之前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信用等级进行审核, 审核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如果企业能和金融机构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那么金融机构就不需对同一家企业进行重复审核, 节约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成本。而企业长期向同一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就能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金融机构收回贷款得到保障, 就更愿意向企业提供贷款。

3. 政府管理时效性越强, 有利于企业获得融资。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协调和引导, 良好的政府管理能为集群的发展提高优质的环境, 完善的公共设施、便利的交通、快捷的通讯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等途径来帮助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4. 企业年限和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对企业的融资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企业经营年限越长, 说明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稳定, 这样的企业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时候, 相对于其他规模小的新创办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越高, 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经营状况好、偿债能力强, 金融机构自然更愿意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

5. 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

行业协会对于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代表所有会员的利益, 扮演者咨询顾问、监督者、协调沟通者和服务者等多重角色。行业协会利用一系列的政策和行业规范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保证了集群内企业在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中发展壮大。另外, 行业协会可以搭建高效的信息平台, 完善专业化市场, 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能力, 促进企业的发展, 发展中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贷款。

摘要: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多, 融资困难。在搜集了产业集群内172家纺织企业关于融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描述了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 利用SPSS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金融机构的联系程度, 政府管理时效性等因素对企业融资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群,融资

参考文献

[1]胡红桂.基于DEA的集群与非集群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比较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 2008, (12) .

[2]高民芳.纺织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2) :149-153.

[3]孟琼.中小纺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 2010, (2) :101-102.

[4]赵祥.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基于广东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集群内涵的探讨,关注集群的界定、特征和类型划分;集群机理的研究,探讨集群的形成及其竞争优势;集群的发展问题研究。这些无疑都是以集群本身作为研究主体展开的,主要的方法是基于集群层面的“集体效率”框架,但对于其微观主体——集群企业的关注却很少。特别是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就完全是以集群为对象,对于集群企业本身,似乎只在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得到的关注,而对已成型的集群而言,学者们对其内企业的行为研究比较少见,对它们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因为集群,所以拥有优势”的基础上,将集群企业当然视为集群的被动接受者。近来有学者提出了集群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企业的“非集群化成长”阶段,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视角进入了集群内部,开始对集群企业的竞合关系、成长模式、竞争优势等问题展开研究。

不可否认,一个欣欣向荣的集群中也有表现不佳的集群企业,那些因各种原因导致衰败的集群中,集群企业就更难有竞争优势可言。本文正是从这种研究现状出发,将集群视为特定环境、选取其中的微观主体——集群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集群价值体系中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集群企业因为位处集群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行分析。美国管理学教授Teece曾经说过:“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很可能没有什么比破解企业和国家竞争优势之谜更具野心的项目了。”,从企业层面来看,集群的绩效是由集群内各个企业的绩效组成。集群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分布于不同层面:有外在于集群的,也有外在于企业内在于集群的,还有一些内在于集群企业的,因此,深入研究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我们识别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为集群企业建立自身竞争优势和提升集群竞争力、发挥微观主体的能动性提供依据。

一、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特征

根据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定义,集群(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根据波特教授的定义可以得出集群的一般特征:一是形成集群的主体属于某一特定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领域;二是集群是在一定空间上形成的,具有地理集中性;三是集群中的企业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均是集群价值体系中的某一环节,甚至是其中的一个节点;四是集群还包括其相关的制度及行业协会,它完全跨越了单纯企业聚集的概念。作为一种企业的空间聚集现象,集群形成后,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内,人口、资本、生产、技术、贸易、信息等要素高度集聚。由于地理集中性、产业联系、集聚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集群呈现出弹性专精、外部性、网络结构特性、中间性组织特性和根植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性。

集群是由众多企业集结成群形成的,并具有地理集中性,无疑集群内有许多的企业。由于集群本身的特征,集群内的企业都属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特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所构成的价值系统内,群内的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依据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分别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个环节。如:用最好的供应商提供零配件,最优的生产制造企业生产加工产品,最有效率的经销商销售产品,由此获得分工协作的高效率。同时,这种分工协作在集群中还被进一步深化,分别形成了完备的供应商、生产企业、经销商价值链,这些价值链又由集群内的诸多企业构成。如在产品生产企业价值链上,很多企业只生产其中的一两个元件或组件,甚至有的只是对其中的几个相关元件进行拼装或组装,这种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就构成集群企业间的基本关系特征。

二、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蓬勃发展的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正逐步削弱地区间的成本差异,企业所处的区域位置从本质上已不能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然而,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集群现象。集群对企业竞争优势独到的好处,不再是传统的自然禀赋等外生因素,而是集群内部集聚、竞争、合作、创新、“干中学”等动态因素产生的优于其它区域的内生因素。这些内生因素为本区域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带来了相对于其它区域的竞争优势,它使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也因此而与同类未集群企业不同:虽都是来自企业价值活动中的表现,但集群企业的价值活动却处处印上了集群的烙印,况且由于集群特性对集群企业的影响和作用,集群企业较未集群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均集中于集群层面,而且对于集聚经济、竞合效率、弹性专精、创新环境及根植性等集群的优势特性已有诸多学者论及。我们姑且不讨论集群本身是否可作为行为主体这一问题,但集群相对于未集群企业而言的优势,却并非当然即意味着是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潜在优势而已,也就是说:集群仅仅是给集群企业提供了一种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特定环境而已。

作为集群企业,较之单纯未集群的企业而言,它的身份有两重属性。首先它是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对集群的依赖特征;其次,它是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属性。所以我们在讨论它的竞争优势时,必须关注这两个层面,即集群层面与企业层面,这两者相结合,就是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问题。作为独立的不在集群中的企业其竞争优势是有限的,但众多企业集结成群后其整体竞争优势却是显著的,由此也产生了群内个体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集群企业对于集群整体的依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建立自身竞争优势的压力,使它们之间处于不断的竞争和合作中,在这种新型竞合关系下,集群企业从集群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影响集群的因素,二是企业分享、利用集群优势的影响因素。这两方面因素都会从来源上对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三、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来源

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问题,有观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外部变量,如企业的产业选择、所面临的市场结构及竞争地位,也有观点认为竞争优势是由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所决定的。具体而言,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层面:当企业处于竞争第一领域,企业在价格和质量上竞争,其竞争优势来源于低成本或差异化;一旦高质量、低价格的商品在行业内广泛出现,行业内的竞争将成为一片惨烈的红海,企业必须通过创新跃入新行业或新市场,企业竞争优势将来源于企业进入的时机选择或赖以进入的秘诀;行业内的创新很快被模仿,或创新的风险太大、代价昂贵,企业会建立进入或学习障碍试图抬高进入或模仿障碍以限制竞争者,以此获得竞争优势,能跨越到这一层面,企业的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基本上脱离中小企业之列;但行业中最终总会有其它一些企业建立力量抑或有其它因素摧毁障碍,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资本实力以挤跨小企业,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行业内产生强大的成员或全球联盟来创造平衡竞争,导致资本大规模集中,出现类似赢者通吃的局面,行业长期为几大巨头所把持。

集群企业的集群环境决定了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对于大多数集群企业而言,他们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因位处集群而带来的低成本或差异化,并因此而获得集群成长。从集群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其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它来源于集群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活动。而且由于集群企业价值链处在集群价值体系中,集群的特性对其所有的价值活动和联系均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正是由于集群本身所拥有的弹性专精、外部性、网络结构特性、中间性组织特性和根植性等,使集群企业的价值活动分解和价值链的联系相对于未集群企业而言可发挥更大的优势。因为同类大量相同、相近、相关联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专业化分工合作,使它们在所有价值增值环节中,有的强于研发、也有的擅长于组织生产、还有的在营销和服务环节拥有优势,一旦它们组合起来,整条价值链的增值环节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就远非游离企业的价值链可比。

相对于未集群企业而言,集群对其中的集群企业将带来的竞争优势主要有:资源优势、专业化优势、成本优势、区位营销优势、社会资本优势、创新优势等,这些优势依赖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互补、交易费用、知识外部性、竞争合作的协调、人文网络的信任等作用机制获得,但这些优势若为集群企业获得且内化后,最终将反映在集群企业自身产品的相对成本和特性上,表现为本企业产品的成本领先优势和差别化优势。以下将利用集群企业价值链上价值活动在集群价值体系中的分解,结群的特性,对集群企业的成本和差异化优势来源进行分析。

(一)成本优势

成本节约既是企业最初聚集的直接原因,又是集群形成后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根据波特教授的竞争理论,低成本优势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按照经济用途对企业成本进行分类的方法,结合集群企业价值链上价值活动的分解,从集群企业人力成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几方面的降低来分析其成本优势。

1、人力成本降低

集群是大量同类相近、相关企业的聚集,聚集效应所致的企业竞争优势所带来的企业效益,使集群对人力资源的吸引不仅在人才数量、质量上,而且在熟练程度和人力成本上,均具有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一般而言,有活力的集群内劳动力市场完备且对具有相关技能的劳动者的吸引力较集群外强烈。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劳动者面临的选择机会增加,同时也使其选择信息更容易获得;二是劳动者对相关技能的接触、学习、获得提升的可能性更大、途径更广;三是有助于同类劳动者的交流和联合而获得自身合法权益。同时,集群对劳动力的吸纳现象对群内企业无疑也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企业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供选择,而且还可以利用群内流动的现有的各种专业化、有经验的劳动力,这将降低它们在获取人力资源时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二是由于集群内信息的流动和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相近需求,使集群内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形成,降低了集群企业解聘和辞退员工的安置成本;三是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特别是教育和培训的投资,以及集群内活跃的个人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共享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使集群企业降低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在集群价值体系中,由于集群企业之间高度专业化分工合作所导致的紧密互动,以及在知识和信息上的共享,可以降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给集群企业带来的研发成本攀升。由于技术创新过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在技术研究和商业化之间会存在着很长的时间差,尤其是一些领域的技术改变非常迅速、产品生命周期很短、开发成本高,企业进行个体创新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但这种不确定性带入集群本地化网络环境中,由网络承担了创新的组织功能,通过企业间分工协作,减少了创新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参与创新过程的风险。同时,技术研究和开发是一个累积性的过程,集群中广泛的技术基础积累也使集群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不是一切从头本身即已经意味着成本的节约。集群企业在价值体系中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组织生产活动,并参与到更广泛的企业间分工与合作网络中,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可以使集群企业间形成创新互动,加速产品研究和开发,实行“精干体制”,即在研究开发小批量产品开始时,就将设计、制造、销售、维修服务各环节的人员组织在一起进行紧密合作,改变过去那种各道工序之间的流水作业方式。由于价值体系内有众多同类企业聚集,非常容易在不影响单个集群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完成合作,结果从设计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大为缩短,产、销、维修服务间脱节的缺陷得以克服,使整体价值链实现迅速升级。集群内这种跨越单个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的组合及联系,也推进了产、学、研自然结合,使诸多科研不再曲高和寡,其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也使集群企业的技术学习和升级能力迅速提高、研发成本降低。

由于集群组织唇亡齿寒的内部关系,容易形成不同规模企业间独特的技术传递链,使得大企业主动把质量管理、新产品生产方法、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设备改良、新技术情报、新产品开发技术等传送到中小企业中,从而产生了一种在集群企业间创新互动的超市场行为。这种集群对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功能,打破了市场经济中技术扩散的产权屏障,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无形中也降低了中小型集群企业的研发成本。

技术标准的认同使集群企业的开发成本降低。未来产业的竞争将是企业之间技术标准之争,采纳一种技术标准的企业数量及其市场份额往往决定了这种技术标准的公认性。集群利用地理集中的独特优势,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使技术标准在集群内被认同,采纳的企业越多,技术的外部效应就越大,集群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越大,从而形成良性的正向累积循环,无形中降低了开发成本。

集群的形成使企业集中,会明显促进更加强烈的社会相互作用。由于集中使用公共设施可以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政府更愿意投资于当地区域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鉴定等公共设施,这些设施的设立明显有助于降低集群企业的研发成本、推动集群企业的发展。其它准公共物品,如集群信息技术库和声誉将作为竞争的天然副产品而出现,它们也必然对集群企业的研发提供条件和帮助。同时,集群发展所致的效益将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它们会与集群企业的研发形成良性互动,大学、研究所等和集群企业经常交流,形成产学研的密切合作网络,这些都推动着集群企业的研发成本下降。

3、生产成本降低

一个发展状况良好的集群为集群企业获取各种重要的投入要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集群内集中了大批的供应商,提供了一个深层次、专业化的供应商基地。由于需求和客户集中,更容易产生新的供应商,那些致力于渗入一个广阔而又集中市场的供应商,将会使其定价更具竞争性,因为能够实现营销和服务的高效率。集群的形象和声誉可有助于降低供应商抬高价格或违约的风险。在本地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就地取材而不是从遥远的供应商那里获取资源,供应商、生产商、顾客三位一体、相互靠近,空间上相邻及其所获得的沟通便利节约了交易的差旅费用,以及搜寻市场、交易方信息的时间和费用。集群企业的联合采购还可获得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效应,有助于便利获得供应商提供的配套服务,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内在信息、技术和服务满意度等先进性、专业化的投入要素,就地取材比远距离获得不仅方便快捷,更具有保障的意义。集群内发达的产业配套网络,使集群为辅助工业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配套网络和辅助工业的繁荣使集群企业的产品供应链距离大大缩短,从而降低了运输、协调和控制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使企业所需原材料能够方便而及时的获得,本企业的产品又能很快生产,库存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这些从发货短距离、运输及库存费用减少等方面降低了产品成本。集群的根植性特征,不仅使企业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而且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产业文化,从而有利于克服机会主义和增加信息交流。网络内部相互之间的关系稳定,交易各方所形成的“老关系”、“老顾客”之类的隐形契约关系,使许多环节得以减免,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再加上彼此间非常熟悉,将来还要继续合作,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提高,由信息的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将降低。从而可以降低信息的搜索成本、谈判费用和由履约、监督成本构成的交易不确定性风险成本,有利于形成集群企业间的长期交易和成本的节约。

集群的弹性专精和集群内专业化供应商的存在可以使集群企业实施以专业化为基础的柔性生产方式(如转包、再转包等)来保持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柔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集群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少了企业的中间层,使集群企业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间延迟减少,加快了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使得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这无疑将加快企业物流的运动速度,提高后勤活动的效率。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集群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而在集群价值体系内的合作又可以使每个企业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韧性的条件下从集群中获益,同时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及相互模仿也推动了成本的下降和生产操作方法的优化,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以使它们的集体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集群企业通过这种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可以使更多的功能操作实现外部范围经济,在这一环境下,不仅可以直接利用自身直接占有的资源,而且可以间接地利用更多的非自有资源,由于扩大了集群企业可以利用资源的边界,等同于扩大了其规模。同时,企业进入集群的增加,也增加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材料、资本、技能、劳动力的利用程度。这些都间接降低了集群企业的生产成本。

4、销售成本降低

集群对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吸引,有利于形成一系列的市场,而且由于集群的市场外部性,使集群和市场互相促进,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而言,集群企业从集群中至少可获得本地化市场、区域品牌、集体营销效率三方面的优势,从而实现其销售规模扩大和销售成本节约。

集群通常形成一个重要的本地市场,使集群企业能方便地接近市场,更容易发现市场、服务的缺口,了解顾客的消费倾向。而且由于缺乏最好范式的评价标准,相互信任和私人友谊等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而这种关系并不容易跨地区得到,在地理集中的集群价值系统内,供应商、生产者、渠道和客户的聚集和它们之间的长久合作就是形成这种关系的天然土壤。由于一个地区内有众多的产品生产商可供选择,消费者在充分选择和比较的前提下,他会觉得购买风险降低,需求上升时,在不需远距离奔波的前提下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获得,因而客户更愿意来此购买。集群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使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而投入品、设备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同一产品及配套服务在同一区域、高度集中的特性使本地化市场趋于专业化。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形成,更易于吸引来全国的采购商,这些采购商的到来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市场需求信息,为集群企业的生产决策、库存控制、产品设计提供了依据,且进一步推动集群的发展,形成集群与专业化市场的良性互动,使市场规模扩大,集群企业从中获得营销、产品配送、客户服务费用的降低。

集群企业在集群中所能获得的最大销售方面的好处就是区域品牌共享。区域品牌蕴涵了集群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特征,是众多集群企业品牌的提炼和浓缩,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而且只要不是技术变革或环境巨变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加速衰退或转轨,区域品牌的效应更容易持久。基于当地人文历史或专业化市场等因素形成的区域品牌是集群企业可以共享的无形资源,人们在谈论某一行业的著名产品时,总是首先想到该产品的产地,如法国香水、瑞士手表、金华火腿等。区域品牌可以起到传播信息、创造市场需求、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对集群企业具有外部性。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区域品牌会使集群企业无形中戴上一个神秘美好的光环,从而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这使集群企业的销售成本无形中降低,而且集群企业更可以轻易的在集群的社会形象中获得成长机会。集群企业之间还可以依靠现代科技,利用“区位品牌”从事电子商务,改善营销方式,取得协同效应,更进一步降低销售成本。

集群企业还能从大量的营销机制中获益,获得集体营销效率带来的销售成本降低,如集群组织或分派贸易展览会、贸易杂志、营销代表团等,集群企业通过协同效应,在研究市场、开拓市场、进入市场、占有市场、产品开发、构建渠道、传播信息、定价、促销等方面合作互动,共同分担成本、获取集体营销效率。地理集中也有利于改善通讯网络,加强集群企业与渠道、客户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营销网络等获得纵向一体化利润,同时还便于集中为客户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及增值服务。在集群价值体系的合作网络中,集群企业很容易根据价值链上的分工特点,寻求市场机会和市场空隙,通过目标集聚获得细分市场。而且大量目标聚集的集群企业进行集体营销时,整体的市场覆盖能力,使它们无论作为买方、还是卖方都能增强集体议价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集群企业的市场力量。

5、管理成本降低

集群内呈现高度专业化和分工深化,这要求集群企业之间必须分工协作。集群弹性专精特性使集群企业的组织结构大多高度专业化且趋向于简单化,因而呈现扁平化的特征。扁平化减少了企业的中间层,使集群企业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间缩短,加快了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使得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交流和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最终导致集群企业内信息流、控制流关系流畅,也加快了资金流和物质流的速度,使组织协调、沟通的成本降低。集群企业的高度专业化不仅使其结构关系简单明了、规模相对较小,管理费用降低,还让组织决策清晰,有助于明确权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间接降低了管理成本。

(二)产品差别化优势

集群内专业化的服务、配套产品、创新的外部性等便利条件为集群企业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差异化机会,它们使集群企业不仅易于技术开发,而且使产品的新市场、新的原材料及原材料的新来源都更易于发现。所谓产品差异化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产品差异化。水平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同种产品内在质量不同,很大程度上靠产品的精心设计获得;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产品在品种、规格、款式、造型、色彩、所用原料、等级、品牌等方面的不同或多样化。

1、基于质量的产品差别化

集群中活跃的创新基础和创新的外部性,促使高设计强度成为集群企业产品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使集群企业产品具有内在质量的不同。一般而言,技术的变化和进步,即技术的差异化是产品差异化最根本的来源,所以集群内活跃的技术创新无疑是集群企业产品内在质量差异化的根本来源。而且集群企业对其产品内在质量的追求具有强烈的驱动力:一个成型且成功的集群,往往引领着行业的趋势和潮流,要保持这种风头浪尖的地位,产品内在质量的驱动力强大无比;同时,众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地理上接近,如果没有足够的产品差异化空间,集群企业彼此之间就会陷入恶性价格竞争的陷阱,集群也面临分解的可能。

较之集群外更激烈的竞争压力与动力,刺激企业不断改革,努力发现和适应市场的需要,无形中培育了集群企业敏锐的洞察力。对主导产业路径的准确把握及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先觉,也形成了集群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先觉。集群价值系统内,由于信息的流通更顺畅,创新的气氛随着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快速地扩散,自然形成集群内的关联,因此带来新的竞争观念和新的机会。紧密一体化联系的存在,使企业有机会最快接触或使用最新颖、最先进的原材料,而与渠道、客户的直接、面对面接触让集群企业可以时刻把握最新市场信息和动态,再加上群内同行的发展刺激就构成集群企业最直接的学习和创新源泉。相当数量的集群企业产品内在质量的提高和改进,正是由于正确洞察了顾客的需要,以及发现供给上的特殊问题而产生的结果。在发现新需求和机会的基础上,集群中可以更快地提供产品质量提升所需的新零件、服务、机械和其它所需的创新工具,集群企业就可以通过创新获得产品的内在质量改进,来满足这种新需求。

价值链的联系有利于集群企业便利得到或对外提供配套服务,使集群企业的产品质量通过互补性而得到提高。群内产品之间的互补性随处可见,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互补,从服务传递到产品设计、后勤、售后服务等都有互补效应。地理位置的相近和联系有利于改善通信网络,有利于供应商提供辅助性服务,诸如安装、排除故障之类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内在信息、技术、服务满意度等先进性、专业化的投入要素,专业化供应商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将大大提升集群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而与渠道、客户的接近也便于集群企业对外集中提供服务。集群企业对外专业化服务的提供,无疑对其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证作用,从而形成集群企业产品差异化的基础。

集群规模效应易于得到政府政策的倾斜,集群企业可以通过统一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和推广共同商标等举措,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内在质量差异化的识别,谋取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2、基于产品多样化的差别化

在集群内的合作网络中,集群企业很容易根据价值体系内的分工特点,通过与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组合、或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为集群企业最终产品的歧异化提供基础。

集群的本地化网络和根植性促进了集群企业间创新活动的互动。一般网络中的创新互动通过以契约为基础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往往因为利益冲突、沟通障碍、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难以维持,但集群的特性可以平衡这些矛盾。集群内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和频繁的联系,先进经验、技术和技能的外溢更迅速、更彻底,使集群企业能很快采用新技术;同时,默会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在知识中的比重比较大,这类知识与编码化知识不同的是它们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很难通过信息技术准确的长距离传递,而易于在面对面的互动中获得,集群的地理集中性使集群企业轻易获得了获取该类知识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学习成本,形成了集群企业间活跃的模仿和二次创新。由于集群中创新的外部性和信息的流动,集群内产品现状和发展情形极易为集群企业获悉,特别是关于产品品种、规格、款式、造型、色彩、所用原料等方面的信息。一旦拥有了这些有用信息,集群企业再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加以利用和改进,产品的差异化即可形成,这种优势远非集群外的企业可比。四、简要结论与建议

企业集群的优势要想为集群企业获得,并成为集群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来源,需要集群企业将自身价值活动整合至集群价值系统中,重构自身价值链,从人力成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的降低来获得成本优势;并通过集群内专业化的服务、配套产品、创新的外部性等便利条件为集群企业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差异化机会,来获得基于质量和产品多样化的差别化优势。

集群企业的集群环境决定了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对于大多数集群企业而言,他们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因位处集群而带来的低成本或差异化,并因此而获得集群成长。一旦集群企业因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成长起来实力逐步增强,成为集群中的佼佼者或核心企业时,集群企业才有可能跨入其他行业或建立起资本实力,并跨域集群品牌构建更强大的企业品牌,如正泰、德力西等,这时集群企业将进入“非集群化成长”阶段,这些核心企业将进一步引领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3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OO2 (1):59-65.

4 杜运周,赵子健.价值链与中小企业集群优势[J].经营管理,(11):32-34.

5 刘斌著.产业聚集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

6 许进,宁凌.论企业聚集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61-66.

7 石巧君,何亦名.集群型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1):115-117

8 江青虎,张宏.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7(2):19-22.

9 张元智.集群企业成本优势探源[J].人文杂志,(2):72-77.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 内部银行 配套发展优势

一、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仍需新的融资平台来缓解融资难的困境

研究资料显示,集群化发展的中小企业虽然在融资方面具有优势,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未得到有效改观,长期看将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讨新的融资路径。

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对浙江省7个县域不同类型企业集群内的2313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3%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但仅有21%的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体系获得贷款。赵祥对广东中山小榄五金中小企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集群内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大约有45%来源于自身积累,能够从银行取得贷款的企业仅占到30%左右。这说明现阶段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较为单一,且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得性又较低。

虽然目前各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越来越多,如民生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推出的“商贷通”,交通银行的“展业通”,工商银行的“财智通”等,但这些信贷产品仍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质押资产,这对处于持续发展期,本来就需要大量资金用来技术升级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集群中小企业来说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靠集群外部银行贷款对于解决集群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庞大资金只是杯水车薪,需要探索新的融资路径。

二、设立中小企业集群内部银行这一新的融资平台优势分析

(一)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分骨干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为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发展注入新动力

表1是2009年至2013年部分中小型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中小型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年资本利润率都达到了15%以上。

表2是2009年至2013年我国产业资本回报率数据,分析显示我国产业资本的年平均回报率在7%左右。本文以产业资本回报率作为中小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年资本回报率的参考值。

通过表1和表2分析得出,现阶段中小型地方性商业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要比产业资本回报率高很多,以此推断出资设立集群内部银行的骨干企业未来年资本回报率将进一步提高。这些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内部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意味着将为处于发展期的其他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从而为整个集群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料来源:白重恩,张琼.中国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J].世界经济,2014(10)。

(二)博弈视角下企业集群内部银行运作优势分析

集群内部银行和贷款企业的博弈树如图1所示:

第一,当企业不向银行贷款时,二者间不存在资金业务往来,博弈结果为A(0, 0);

第二,当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而银行惜贷时,资金闲置的损失H将由银行将承,博弈结果为B(0,-H);

第三,当银行贷款给企业时,会存在企业按时还款或者违约两种结果。(1)企业按时还款。假设企业获得贷款后项目成功获利M,归还银行利息I,最终收益为M-I;对银行来说,在给企业贷款时需耗费一定的交易成本C1,故企业按时还款时银行的收益为I-C1,博弈结果为C(M-I,I-C1);(2)当企业赖账时,银行若不追债,则银行损失掉本金、利息及交易成本共计N+I+C1;对于违约企业来说,其收益为未尝还的本金、利息和取得贷款时的收益,博弈结果为D(M+N+I,-N-I-C1);

第四,当银行选择追债时,又会存在两种结果,即追债成功或失败。假设在追债的过程中追债成本为C2,在集群内如果企业赖账,那么违约企业在集群内的名誉将受到损失,由此产生的损失为C和C3。需要说明的是,企业信誉对于企业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信誉能够有效降低其融资成本。C和C3同为企业的名誉损失,但C3大于C,这是因为在集群内,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比较流畅,若银行追债后企业仍不还债,将影响其与集群内其他企业间的合作,因此主动还款的名誉损失C要小于追债后仍不还款的名誉损失C3。(1)若追债成功,企业获益为M-I-C,银行收到企业归还的利息I,花费的的追债成本和交易成本共计C1+C2,最终收益为I-C1-C2,博弈结果为(M-I-C,I-C1-C2);(2)如果企业仍然赖账,对于企业来说其获得了贷款的收益以及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共计M+N+I,但企业将会有很大声誉损失C3,故最后获益M+N+I-C3;对于银行来说其损失掉了本金、利息及交易成本和追债成本总计-N-I-C1-C2,博弈结果F(M+N+I-C, -N-I-C1-C2);

假设内部银行选择对企业放贷的概率为a,惜贷的概率为1-a;在企业违约时,银行追回不良贷款的概率为p,未追回的概率为1-p;那么,当企业按时还款时的期望收益为E企(还)=(M-I)a-M(1-a);当企业赖账时的期望收益为E企(不还)=a(M-I-C)p+a(M+N-C3)(1-p)-(1-a)M;当E企(还)>E企(不还),企业将会还款,此时可得(M+N-C3)(1-p)pC。

由于在企业集群内贷款企业的违约成本C3较大,从而贷款企业的投机意愿大大降低,同时银行追债成功的概率p大大提高,集群内这种特有的约束机制使得贷款企业的违约概率大大降低。

(三)集群内部银行和中小企业集群的共生优势分析

中小企业集群和集群内部银行的共生模型如下:

x(t)、y(t)分别表示t时刻集群内部银行的资金供给和集群内企业的资金需求;rc和rs分别表示中小企业集群和集群内部银行独立存在时,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和集群内部银行资金供给的增长率;N、M分别表示集群内部银行能够提供的最大资金量和中小企业最大资金需求量;表示中小企业银行受资产规模限制对贷款量的阻滞作用及企业集群规模对资金需求量的阻滞作用;a、b表示企业集群和集群内部银行处在一个共生环境中的相互贡献率。

1.当a=0、b=0时表示在企业集群外部设立银行,对于企业集群来说其属于外部独立金融机构;

2.当a>0,b=0或a=0、b>0表示企业集群和集群内部银行二者只能从一方的发展中获利;

3.当a>0,b>0时表示中小企业银行和企业集群从各自的发展中获益,此时均衡点为:

当然中小企业银行与企业集群的共生关系会经历由偏利共生向互惠共生的转变,这是因为在集群内部银行创立之初,对骨干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而且需要依靠企业集群内的市场来规避信贷风险。中小企业银行发展成熟后,其信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双方可以实现共赢发展。

现在关注的问题是当中小企业银行与企业集群达到互利共生的关系时,二者间的线性关系是否稳定。我们用Matlab软件对a 0,b 0时中小企业银行与企业集群的共生关系进行数据模拟。假设集群内部银行最大的贷款量N=10;企业资金需求的最大量M=10;相互贡献度a=0.2,b=0.3增长率rc=0.1,rs=0.1;初始值x(0)=8,y(0)=6,在t=100时,用软件操作可得x(100)=12.7654,y(100)=13.8292。由上述均衡点的公式计算可得x(100)=12.7659,y(100)=13.8298

软件操作结果与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是相符合的,说明集群内部银行发展成熟后,二者间的线性相关性比较明显。这种关系表明设立集群内部银行有助于中小企业把产业资本转向盈利能力更强的金融资本,而金融资本的壮大又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产业资本的成长,二者间优势互补,从而推动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三、总结

设立中小企业集群内部银行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对于集群内那些盈利能力较强且资金雄厚的企业,其实现了产业资本向盈利能力更强的金融资本的转移,提高了资本的回报率;其次,集群内特有的约束机制降低了违约风险和内部银行的风险控制成本,使银企双方间的资金流动更加高效;再次,集群中小企业与集群内部银行间的共生互惠优势能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促进,提高整体资本的运行效率。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丰富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支持在中小企业集群地区设立小型金融机构,这些意见的出台无疑为中小企业集群内部银行的成立提供了新的机遇。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县域产业集群企业融资机制调查研究”(11JK01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泰峰.产业集群与小额贷款公司配套发展路径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2(6):28-32.

[2]何炳华,宋国防.基于贡献度的集群与供应链共生阶段性演变[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8):18-22.

[3]陈李宏.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9):33-36.

[4]白重恩,张琼.中国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J].世界经济,2014(10):25-28.

[5]储俊,裴玉.我国中小企业产融结合的可行性及模式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34-36.

企业集群效应与竞争优势提升 篇4

企业集群效应, 是指建立在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的基础上, 所产生的在效率、效益和韧性等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优越性, 它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激励和规制, 是远距离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一种潜在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

企业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

1. 低成本优势

(1) 生产成本低。企业集群往往是原材料供应商的主要客户, 占据供应商很大的市场份额, 集群内企业集中采购, 可提高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可享受到更多的折扣。同时, 随着企业集群的扩大, 还可扩大本地人员就业和吸引外地技工, 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区域性劳动市场的形成可使企业在雇佣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时, 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 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

(2) 信息成本低。集群内大量的相关企业和相关人员的信息交流, 可使企业及时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资金信息、人才信息和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形成信息集聚流, 从而减少单个企业独立搜寻信息的费用和难度, 也便利了需要信息的机构和企业。

(3) 配套成本降低。企业集群一般具有专业化的性质, 一种最终产品的出现, 分别由集群内不同的企业共同完成,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中间产品的生产, 最终到产品的组装、包装、分配、储运和销售, 都由不同的企业来配套完成, 而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紧临, 无疑能节约中间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等配套费用。

(4) 公共设施的低成本运用。大量的关联企业在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 可减少各种额外的投资,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 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

2.创造需求优势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贸易的两个重要环节。企业集群能够通过以下途径增加市场上的有效供给和需求。

(1) 通过市场资源共享, 增加产品有效需求。市场资源如企业形象、产品销售渠道等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 企业聚集使系统内企业能产生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如果集群内某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著名品牌, 它必然会扩大该产业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 产生无形资源的外溢而使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受益。

(2) 供给的互补性扩大了有效需求。由于在一个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品种类较齐全, 买主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 这样在市场销售上就比单个分散厂商更具吸引力。而且买主有众多的供应商可供他们选择, 增加了买主议价的力量。另外, 产品价格也更有可比性, 他们会觉得购买的风险降低了、受骗上当的机率减少了。

(3) 进退壁垒的降低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和新商机的形成。集群内由于有完善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体系、技术熟练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新建企业所需求的基本条件, 所以降低了企业的进入壁垒。新企业的创办便于抓住新的商机, 使集群内各个成员都受益。而且由于集群内产权交易或企业购并较活跃, 企业退出产业的风险也会降低。这样一来, 企业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也就完善了。

3.产品差异化优势

产品差异化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水平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同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同, 在很大程度上靠产品的精心设计获得。集群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 同行业相互比较, 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 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 绩效差或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 形成激励和压力并存。这种现象只有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化, 才能满足集群内有经验的、“挑剔”的顾客们的要求。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产品在品种、规格、款式、造型、品牌等方面的不同或多样化。国际贸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集群内拥有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 面临的竞争压力会使企业通过创造差异化产品来超越其它企业。由于集群中创新的外部性和信息的流动, 集群内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极易为集群企业所获悉, 特别是关于产品品种的规格、花色、造型和款式等方面的信息。一旦拥有这些信息,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进, 产品的差异化就形成了, 这种优势远非集群外的企业可比。已形成产品差异化的集群企业会获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可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4.合作创新优势

集群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之源。企业彼此接近, 了解周围的情况, 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 这种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由于集群多为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 受资金、资源的限制, 单个企业很难实现创新能力的完全内部化, 很难独立承担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甚至是竞争对手之间频繁地面对面交流, 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各企业在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基础上各自完成本环节或某零部件的创新, 从而使最终产品的创新得以实现。这种群体创新在降低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同时, 也由于特殊的地理集聚, 使得一家企业的创新成果很容易外溢到周围的其它企业, 从而使集群整体的效率得以提高。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困境

1.集群发育的外部环境尚不成熟

国内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 使各类生产要素难以充分流动、合理配置, 制约了企业集群的发展。实践证明, 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 企业集群的特征较明显;凡是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 企业集群现象不突出, 即使资源依赖型的企业也是这样。还有对外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 也使许多集群产品在拓展国际市场中受到了制约, 不利于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 政府认识有待提高

集群的发展虽然不能完全由行政的外生力量主导, 但是单靠地方经济的发展自发形成集群, 任其自生自灭也是不行的。在我国, 至今国家竞争力仍集中在国家一级的政策和产业层面上, 而且以大企业为对象进行管制或扶持。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化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主体一般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 因此用传统的产业政策指导企业集群发展在这里很难奏效。虽然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的地方政府在企业集群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对企业集群的机制没有认识, 或知之甚少, 通常表现在对一些正在成长的, 或对刚刚出现的企业集群重视不够, 难以使之发挥活力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则陷入盲目搞开发区的误区, 认为把企业“堆”在一起, 就是企业集群了。虽然也有些成功的企业集群是行政推动形成的, 但绝大多数企业集群是自然形成, 有其独特的产生土壤和壮大内因。“堆”企业, 稍有不慎就会“拔苗助长”或“弄巧成拙”。

3. 中介服务机构欠缺

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成本较低, 但是交易成本却很高, 除了制度不健全、规则不透明、诚信状况差等原因之外, 企业集群内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也是一个原因。中介组织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的, 以便降低交易成本, 特别是信息成本。如果中介组织能得以迅速发展, 并能提供一种高智力的服务, 它的活动就会有助于提高集群的效率,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中介组织对企业集群形成结构竞争力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 我国企业集群内如金融和保险机构、专业律师和会计事务所、创业咨询、专业人才培训等中介组织严重不足, 对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企业集群内部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企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 对于集群中的企业也不例外。集群作为企业及其相关机构的集合体, 其创新优势在于能通过长期的交易营造一种共同的文化, 建立互信机制, 形成在集群内能有效传递的显性化共享知识。但是, 企业制度的不规范及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集群内部信任的缺失, 企业之间往往更注重一次博弈中的得失, 而很难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形成共赢的创新机制。具体表现在:“产学研”合作较少, 忽视产品的研发, 许多集群企业的人员素质不高, 在市场竞争中依赖于价格优势, 产业进入能力低, 技术和管理水平差。

集群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

企业集群是一个地域性的综合体组织, 它要求相关部门共同调整、制定经济政策, 以促进其发展。

(1)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包括商品流通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建立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 反对不正当竞争, 取消对少数地区或高新技术企业区等实行的优惠政策, 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性政策, 实行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同等待遇, 保护公平竞争和平等竞争, 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建立开放和统一的大市场, 严禁各地区和部门对要素流动的种种人为限制, 打破地区封锁, 加速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 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

(2)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 企业之间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连接的, 相互间的关系较松散, 主要依靠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互信和承诺等人文因素和非正式契约来维持长期交易关系。因此, 基于互信和承诺, 营造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是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 是保证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和集群持续升级的重要条件, 是使其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竞争优势的源泉。

2.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

企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企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 政府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强化自身的职能角色。一是从中央政府层面看, 应制定界定产权和规范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法律, 同时建立对市场交易的规范的法律法规, 来解决诸如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委托—代理等问题。并且特别要规范各种市场中介组织, 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制止产品压价竞争和因之诱发的新一轮假冒伪劣产品浪潮, 从而形成有序、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涉及国际纠纷时, 帮助企业进行国际谈判, 适当的时候可动用国家力量, 对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措施进行贸易报复, 以对其施加压力。二是从地方政府层面看, 应增进厂商之间的互信, 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 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 催生厂商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 促进企业之间的各种交流与合作。

3.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要在整体上提升集群企业的竞争力和实现产业升级, 就要建立企业集群的支持服务体系, 如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 它们在集群授权下, 行使对整个集群的协调、监督、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为集群内部的技术沟通提供重要机会, 规范市场交易规则, 承担起协调与集群外部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信息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职责。同时在企业集群内成立专业化机构中心, 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融通、人才开发、市场拓展、咨询信息等服务, 这是集群企业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 获得外部经济支持, 保证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稳定发展的辅助条件。总之, 集群服务机构要在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中起桥梁作用。

4. 培育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在一个企业集群形成初期, 大多数企业往往靠仿制产品起家。但是当企业集群初成规模的时候, 如果集群内部的企业自身不能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集群的前途就岌岌可危。因此, 创新是一个企业集群形成的前提, 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也是集群发展的基础。培育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要做到:

(1) 首先要形成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网络。要帮助集群企业加强与区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合作和联系,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成立自己的研究所。

(2) 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公用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 也包括全民普及的基础教育、劳动者技术培训、企业家培训等无形的服务。创新基础设施有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接触创新思想的知识、信息, 为知识、技术在集群中的传递、交流、扩散创造条件, 有利于集群创新集成效应的发挥。

(3) 尽快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培养、引进和促进人才资源的流动, 通过期权、股权、住房等方式鼓励人才创新, 这是创新系统构建的关键环节。

(4) 注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内部升级, 不断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集群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 才能在发展中保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长期优势。

5.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及模式探析 篇5

一、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分析

(一)利用集群融资的信息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按照时间界限可将信息不对称分为事前不对称性和事后不对称性,前者导致逆向选择,后者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降低了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而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者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

在中小企业集群中,由于群内企业大多从事同一行业领域,集群内完整的产业链关系,使得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的交流和接触较为频繁,在长期的互动与合作中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使信息传播的渠道较群外更为通畅和多样化。

在集群内部,口碑相传是一种速度很快的信息传播机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途径了解申贷企业的资信状况,增加了信息的对称性:事前对企业风险态度的了解和项目风险的估测,有效避免了逆向选择;事中对资金使用去向的监督,有效避免了道德风险;事后的跟踪监督,有利于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以保证利益的实现。同时,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也强化了银企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动合作,有利于发展长期客户关系,实现双赢。

(二)利用集群融资信任机制与声誉机制,减少违约率,降低信贷风险根据博弈理论,在交易关系中,每个交易主体始终面临着守信或欺诈的策略选择。交易主体之间的一次性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极大,博弈双方往往会采取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出现囚徒困境;而在连续性多次交易中,交易主体彼此间相互了解,如果采取失信的欺诈行为只能使其获得短期利益,而无法在长期竞争中生存,这时交易主体则愿意选择守信行为,建立起长期信用关系。

在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间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由特殊的社会网络相维系,依赖于集群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和熟悉的客户,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离不开集群这个产业环境,其迁移的机会成本及转换成本相对较高;频繁的交往能创造快速信任,多次重复博弈有利于产生和强化信任,防止欺诈。集群内企业间交易常以信用为纽带,通过多次重复博弈,在守约的长远利益大于眼前利益的条件下,建立起长期的信用关系,维护企业在集群中的声誉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信誉不好的企业交易成本高,一旦出现违约行为,信息会在集群内迅速传播,企业在集群内将很难生存。集群融资的这种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有效遏制了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了违约率,增大了企业的守信度,从而降低了信贷风险。

此外,由于集群内中小企业围绕同一产品系列发展,许多专业性的抵押物在集群内部比较容易变现,在中小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可以将这些抵押物直接出售给集群内的其他企业,灵活的产权及设备转让市场为信贷风险提供了事后弥补机制。

(三)利用集群融资规模效应与乘数效应,降低信贷成本,提高信贷效益集群融资的信息机制,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状况,加之地理的接近性,为银行节省了不少的交通与通訊成本,使信息的收集成本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由于银行是给集群内同一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贷款,银行可以通过批发融资,获得贷款的规模经济效益,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督都可以批量进行,减少大量重复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费用,从而克服了银行给单个企业贷款时规模不经济问题,信贷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也使融资效率大幅提高。

另外,由于地域的集中性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减少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可以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同时,与集群外的同类企业相比,集群内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竞争力相对较高、坏账率也较低,集群内企业相互间联系密切,通过同业拆借、延缓支付等手段,使资金在产业价值链上产生放大效应,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进一步放大,集群内的资金积累更快、周转更快、利用率更高,促使集群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也最终使银行的收益增加。而且集群区内银行的收益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区外资金,货币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放大,更有利于银企双赢共同发展。

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探寻

(一)企业间轮流信用融资模式企业间轮流信用融资模式是指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在相互联系、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一定期限内,各自拿出一部分资金,轮流使用的一种融资模式。内部融资机构采取会员制,各会员企业交纳会费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基金,主要为会员企业提供小额生产流动资金的互助性借贷。由于这种信用具有互助性,因此融资成本较低,并且由于互助企业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省去了信用调查的环节,节省了信息调查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还能够满足会员企业对资金及时性的要求。但因企业间的互助借贷规模有限,无法满足企业大额的资金需求,因此,只适用于那些发展不久、资金需求较小的小型企业。

(二)团体贷款融资模式团体贷款融资模式是指银行对由一组借款人通过内部筛选而组成的一个团体进行贷款,同时要求每一个借款人对团体内的其他成员贷款的偿还负连带责任,只有整个团体的债务都得到偿还,团体成员才能继续获得追加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规定的连带责任相当于无形抵押物,从而激发团体成员之间的横向监督,保证了较高的还款率,也有利于成员之间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防范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集群的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由于信贷风险无须由银行承担,有效降低银行贷款的坏账率,从而也提高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这种贷款模式应用于贫困地区曾达到过96%的还款率。

(三)区域主办银行融资模式区域主办银行融资模式是指通过在中小企业集群内部设立区域性的主办银行,吸收民间闲置资金和社会投资,为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信息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银企之间建立长期稳定信用关系的一种融资模式。区域主办银行常常拥有企业的互惠股本所有权并提供债务资本,从而双方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于区域银行设立在中小企业集群内,易于取得各种信用信息,并能充分利用集群的信息机制和信任机制,克服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障碍,有效防止了企业的短期化行为,从而强化了监督的力度,降低了信贷成本和风险,提高了信贷效率。而且由于区域银行与中小企业是同处于同一市场层次的经济实体,两者在产权关系、内部机制、运作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也更易于形成长期稳固的银企关系,激发银行和企业的活力。

(四)互助担保融资模式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以自愿和互利为原则,联合出资组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利用互助担保基金,为成员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克服了中小企业贷款时抵押品不足的缺陷,改善了中小企业与银行谈判时的弱势地位,使中小企业获得了更有利的贷款条件。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是建立在企业间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通过参加互助性担保,会员企业间增加了互动和交流,使集群融资的信息机制进一步得到强化,交易成本减少,信贷风险得以分散,从而也改变了金融机构信贷的约束条件,有助于扩大金融机构对集群内企业的信贷规模。并且中小企业信用互助担保是我国信用担保“一体两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非公经济36条”)中也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这也为这种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杨怀东:《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计划项目(编号:2010A630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6

一、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的优势和条件

改革开放的成果随着时间的过渡, 逐渐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由于地理环境原因, 我国沿海城市出现了大批量的中小型企业。此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结成了类似联盟式的发展现状, 此类现状被称之为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信贷融资的问题, 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此现状下, 笔者针对其优势和条件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其中主要突出的优势和条件为:企业集群相对单体企业整体信誉较好、集群企业整体稳定性较高、集群企业方便融资机构进行信誉调查、集群企业信贷融资降低了融资机构的投资风险。

1. 企业集群相对单体企业整体信誉较好

企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 其具备最为明显的优势即为:企业集群相对单体企业整体信誉较好。融资机构为了保证自身利益, 在进行注资和投资的过程中, 对于信誉较为重视。因此较好的信誉度, 对于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良好的信誉度使得中小企业, 在获取信贷融资方面的阻碍较小。

2. 集群企业整体稳定性较高

集群企业由于企业之间, 形成了类似联盟性质的发展模式。因此其在发展的过程中, 中小企业之间的关联相对紧密。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自身的稳定性也较好。不易出现突发事件, 良好的稳定性使得企业在进行信贷融资时, 融资机构对其的信任度也较高。

3. 集群企业方便融资机构进行信誉调查

中小企业发展中产生的集群模式, 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较多。因此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认知也较为深入。此类现状下, 融资机构在进行注资和投资的过程中, 能够快速的进行融资企业信誉调查以及相关资料的获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融资机构的审核速度, 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集群企业信贷融资降低了融资机构的投资风险

集群企业之间具备一定的联合性质。企业在进行融资申请和信贷申请时, 针对自身的财务状况, 需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料提交。其中关于债务方面的资料为金融机构的主要审核内容, 此类内容的确定,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资机构的投资风险。

二、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整体的发展较为稳定, 但在部分企业的信贷融资方面, 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 笔者分析案例总结如下:中小企业轻视自身信誉度的培养、信贷融资中的担保能力较差、融资机构投资风险较大。

1. 中小企业轻视自身信誉度的培养

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发展中, 存在多数企业发展内容相似, 企业规模相似, 企业债务状况类似的现状。此类现状下导致集群中企业, 对于自身的信誉的培养较为轻视。最终导致企业在后期的发展较为困难, 尤其在信贷融资方面的获取阻碍较大。

2. 信贷融资中的担保能力较差

集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多数企业之间的发展状况类似。因此在单体企业进行信贷融资时, 多数企业存在相互担保的现状。此类现状下导致企业之间的担保能力较差, 最终导致中小企业在信贷融资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金融机构对于此类企业的信任评级也较低。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对于整体集群企业的外在形象也造成影响。

3. 融资机构投资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在进行信贷融资申请时, 由于自身经营模式, 以及盈利现状较差。金融机构针对此类企业进行投资过程中的投资风险也较大, 容易造成坏账现象。企业最终因盈利能力较差, 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甚至出现破产现象, 此类现状对与金融机构的影响较大。

三、针对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发展的改善对策

当前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发展, 整体的态势较为稳定。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例如:政策鼓励大型中小企业集群模式的建立、完善法律方面的关于集群责任的明确、加强集群企业内部与小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明确集群企业的准入标准、加大违约企业的处罚标准。

1. 政策鼓励大型中小企业集群模式的建立

中小企业集群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但当前我国针对此类企业集群模式, 没有明确的法律政策支持。因此理论分析此类集群模式, 只属于市场发展的行为。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法律, 鼓励大型中小企业集群模式的建立。以此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并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2. 完善法律方面的关于集群责任的明确

中小企业集群模式的发展, 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前企业信贷融资方面的法律规定, 还存在较大的缺陷。此类法律漏洞使得企业之间所承担的责任, 未进行明确。最终使得金融机构承受了一定的损失, 并使得企业集群的发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为了改善此类现状, 法律方面应明确集群企业之间的责任制度。以此降低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 并提升集群企业的发展。

3. 加强集群企业内部与小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在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发展现状。大型的金融投资机构对于此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审核较为严格, 通过率也较低。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现状, 并提升企业信贷融资的能力。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应加强与小型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发展, 通过互相协助的方式, 达到对双方发展的促进。

4. 明确集群企业的准入标准

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的发展, 存在较多的问题为:单体企业的信誉度较差。此类现状严重影响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改善此类现状。集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明确中小企业的准入标准。并对中小企业的信誉现状进行审核, 以此改善集群企业信誉现状的发展, 提升金融机构对集群企业的投资信任度。

5. 加大违约企业的处罚标准

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中的违约现状, 严重影响了集群企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改善此类现状, 法律方面应加强对违约企业的处罚标准。严重企业可以追究其法人的刑事责任, 以此起到震慑的作用,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现状发展较为稳定, 其中集群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条件有:企业集群相对单体企业整体信誉较好、集群企业整体稳定性较高、集群企业方便融资机构进行信誉调查、集群企业信贷融资降低了融资机构的投资风险。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小企业轻视自身信誉度的培养、信贷融资中的担保能力较差、融资机构投资风险较大。针对此类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集群模式的建立、完善法律方面的关于集群责任的明确、加强集群企业内部与小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明确集群企业的准入标准、加大违约企业的处罚标准。以此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增强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

参考文献

[1]刘丹.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4.

[2]陈守忠.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1) :131-132.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7

耶鲁管理学院的纳尔巴夫和哈佛商学院的布兰登伯格首次提出用合作竞争来描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独特现象,而且将Cooperation和Competition组合成为Co-opetition提出竞合这一概念,其意是:在竞争中求得合作,并在合作中寻求竞争,通过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公司和机构集合。通过价值链这些公司和机构衔接在一起,而且在特定的地理区域集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分工又协作,相互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联系,组成为系统的有机群体。其特征是通过合作,企业在生产、管理、融资、培训、市场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协同互动,应互动互助、集体行动来克服其内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从而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可以与之相抗衡。

正是因为产业集群这种集体行动的互动机制的环境,而且以其信息流通的顺畅、知识和技术传播的快速、经济利益冲突的缓和、交易困难的减少而获取的集体效率,为企业竞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本其发挥作用的适宜土壤。

2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主体,包括生产者、供应者、需求者与中介机构等,为了有限的资源、市场,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紧密关系。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即横向的竞合与纵向的竞合,它们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竞合特点。

2.1 横向企业之间的竞合

集群内企业间的竞合存在于横向企业之间,这似乎是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是竞合战略的精髓。不管是同质企业之间还是企业与相关服务机构之间,它们通过竞合战略的实施,会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达到共赢的目的。

2.1.1 中心企业与同业企业之间的竞合

同行业者处在价值链上的同一环节,它们聚集在一起,不可避免的会由于有限的资源、共同的市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但同样对合作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产业集群内多为中小企业,规模不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身难以应对,面对这种情况,集群企业之间会因有限资源的使用、规模经济、知识交流、市场需求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愿,它们可以共享资源、共享行业信息、进行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制造产品、共同开拓市场,从而降低风险,取得规模经济。

2.1.2 中心企业与互补品生产者之间的竞合

除了变压器生产厂,衡阳市还有电线电缆、互感器、高低压开关及开关柜、箱等生产厂家,衡变公司与他们形成了互补。互补品生产者除了在企业运行所需的资源上存在竞争外,在市场上不会存在直接的竞争,而且可以产生互补关系,在市场上配合行动,共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互补品生产者在市场上的表现往往还能影响对顾客的整体价值,将几个单独的互补产品组合起来,常常可以极大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使得产品获得意想不到的的优势。

2.1.3 中心企业与相关服务机构之间的竞合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在所涉及的各个技术领域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创新对企业外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外部知识资源是企业创新的主要源泉,企业需要这些外部服务机构的扶持,如与政府的合作可以获取战略信息和资源,同时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而降低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及时掌握技术标准、经济政策的信息,加快创新;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获得知识源和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可以吸纳这些知识生产机构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如在美国硅谷地区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为周边的高科技产业群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它们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2.2 纵向企业之间的竞合

集群内各企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形成了纵向的产业链,而镶嵌在一条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形成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从而实现了产业链竞合模式的“双赢”或“多赢”的目的。

2.2.1 中心企业与上游企业之间的竞合

从合作角度而言,供方与中心企业存在供买关系以及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从竞争角度而言,供方与中心企业会形成较强的价格博弈,并可向下渗透,与中心企业形成竞争。上游的供应商向中心企业提供原材料、机器等其他形式的输入,处在供需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与中心企业的有效配合,不但可以向中心企业提供及时、低成本、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可以与中心企业沟通,使之了解原料供应和成本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生产战略。

2.2.2 中心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竞合

从合作角度而言,中心企业与买方存在供买关系以及信息的交流;从竞争角度而言,中心企业与买方会在价格博弈,买方会在利润的驱使下,有向上游转移的动力,与中心企业形成竞争。中心企业向下游的买方输入产品和服务,是其市场销售的目标所在,而买方正处在价值链的下游。在得市场者得天下的今天,企业能否和各分销渠道合作或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能否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是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和销售商的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与销售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但可以稳定自己的市场份额,形成忠诚度高的顾客群,而且从销售商处获得的市场信息,更可以服务于中心企业的市场感知灵敏度、创新产品、迎合市场的需要。

3 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的建立

基于以上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的分析,建立企业竞合关系应遵循以下的方式。

3.1 改变竞争观念,树立竞合双赢的新理念

我们知道恶性竞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只能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因此企业应把竞合理念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以此树立新的竞争理念—竞合,这样可以使目前的产业结构得到改善,不至于出现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情况,并可以增加双方的竞争优势,共同稳固原来的市场并开拓新的市场,而由此引发的信息沟通和创新活动,可以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2 加强集群建设,营造良好的竞合环境

产业集群是企业竞合的载体,加强产业集群软硬件环境建设,以此推动企业竞合关系的展开。尤其是软件环境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加开放、高效、信任、创新的环境氛围,创造良好的规范平等的竞合平台,规范企业的竞合行为。在产业集群的建设中,政府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创造适于企业竞合的外部环境,宣传竞合理念,维护竞合平台,引导外部企业主体的进入。

3.3 选择合作伙伴

选择合作伙伴,关系到企业竞合战略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集群企业聚集在一地,相互之间信息交流人员沟通频繁,相互之间比较熟识,企业选择竞合伙伴的难度不大成本较低。而同时,集群内企业众多,供方、买方、同业者、互补品生产者及相关服务机构可以双方或多方竞合,关系错综复杂,要通盘考虑,全面把握,选择适合企业的合作伙伴。企业可以与横向上的企业进行竞合,也可以与纵向上的企业进行竞合,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3.1 企业之间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竞合

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专业化分工的合作。企业保留自己最核心的部分,如关键技术、品牌、营销渠道、信息中心或科研机构,而把其他非核心业务转让给更具效率的企业,这样企业的竞合也会更具效率。

3.3.2 企业之间基于对有限资源使用的竞合

产业集群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市场等,企业会对这些资源存在竞争,但其有限性,也迫使企业围绕某一项或几项资源进行竞合,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3.3.3 企业之间基于知识交流方面的竞合

企业之间进行知识技术方面的竞合,可以使之获取更多的知识,缩短企业的学习过程,提高企业创新的能力。而其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基于知识交流方面的竞合会成为企业竞合的重要推动力。

3.3.4 企业之间基于市场需求的竞合

中小企业规模小、力量薄弱,在市场上竞争力小,而这些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增强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中小企业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竞合正是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

3.4 选择竞合模式,建立企业竞合关系

竞合关系是在选择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建立的,依据选择的合作伙伴,建立相对应的竞合模式,以此建立起竞合关系。同一时期企业可以有多种竞合关系并存。

3.5 进行竞合行为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不存在单纯的竞争行为,也不存在单纯的合作行为,他们的关系是融合了竞争与合作,是竞合的关系。企业之间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进行竞合行为,而任何一方的竞合行为选择,都会对集群中其它企业主体产生影响,形成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又相互促进的互动作用。

4 建立集群内企业良好竞合关系的措施

4.1 加强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政府应为企业搭建竞合平台,为竞合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相关服务机构的建立,建设企业间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技术交流、创新的平台。同时,确定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支持相关企业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集群产业升级。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实现产业集群内的竞合,形成集群的竞争优势,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合同协议的成功履行,遏制过度竞争,强化公平竞争,引导合作竞争,营造高效、信任、创新的集群环境。

4.3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始终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才建设的好坏关乎企业的成败。因此,应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竞合方式的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用,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

4.4 增强集群内企业竞合的文化建设

集群文化集群于产业集群内,影响着企业的竞合行为。应宣传集群内优秀的企业文化、竞合理念和管理办法,使集群形成先进的、积极地集群文化和竞合价值观,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摘要:从竞争走向竞合,这是企业竞争发展的趋势,也是产业集群发挥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试图深入产业集群内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摸索产业集群内企业建立良好竞合关系的方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合,建立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Belleflamme P,Picard P,Thisse J F.An Economics Theory of RegionalCluste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1).

[3]杨海轮.论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竞争.财经科学2002(6):ll-14.

[4]魏推靖.论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以福州软件园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

[5]Bengt sson,M,and Kock,S.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petitors in business networks[J].Journal ofBusiness&Indust rialMarketing,1999,14(2):178-193.

[6]周志强,龙勇.竞合关系的研究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7]刘衡,王龙伟,李垣.竞合理论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9).

[8]李健,金占明.战略联盟内部企业竞合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2008,6.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8

不少学者提出, 要发展产业集群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如, 魏守华等, 2002;刘和平等, 2005;张淑敏等, 2007) 。根据波特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他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进一步, 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 其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 比市场稳定, 比层级组织灵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的区域聚集特征越来越明显, 如福建晋江的鞋材、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江苏武进的灯具城等, 这些区域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确实比其他地方要好得多。这提示我们,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即基于产业集群模式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进行博弈分析。

一、集群内间接融资的企业间博弈模型分析

(一) 理论前提

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内间接融资的分析, 是基于产业集群内各家企业形成的“信誉链”融资。这是建立在企业共生和集群基础上的一种融资方式, 它充分利用企业之间基于供应链的共生关系、相互信任与互相监督, 通过把各家企业的信誉进行捆绑联合提高到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水平,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信誉主体, 以此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该博弈中的主体为参加信誉链融资的各家企业, 都是完全的“理性经济人”, 即总是以实现个体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二) 基本假设

1. 一个集群内有两家企业, 分别为A和B。

2. 集群内企业仅有两种策略:第一阶段选择合作、不合作;下一阶段选择还款、不还款, 其中某一企业选择不还款时, 另一企业若选择还款, 则表示还款的企业偿还集群的全部借款。

3. 企业A和B分别同时获得1个单位的借款, 利息为I, 贷款所投资项目的收益分别为R1和R2, 集群成员都不还款都会分别受到金融机构的惩罚p。

4.惩罚p大于企业应还款的本利和, 这样才能激励企业还款, 即p> (1+I) ;同时为方便分析, 设 (1+I)

5. 只有双方企业合作时才能获取贷款, 任意一家企业都无法单独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三) 博弈模型

1. 两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

根据以上假设, 该博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AB双方同时决定是否合作, 只有当双方都选择合作时才能共同获得贷款, 如果有一方选择不合作则双方都没有办法获得贷款, 得益为 (0, 0) 。第二个阶段, AB双方同时选择是否还款, 具体得益如表1所示。

用逆推归纳法来分析这个博弈, 首先分析第二个阶段博弈双方的选择, 不难发现, 唯一具有稳定性的策略组合是 (不还款, 不还款) , 博弈陷入“囚徒困境”, 即博弈的参与者都寄希望于对方选择还款以实现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结果导致了最差的均衡结果。集群将因为没有还款而受到贷款人惩罚, 当然这种惩罚可能是罚款, 也可能是取消集群的贷款资格, 降低信用等级等。再回到第一个阶段时发现, AB双方唯一的纳什均衡就是选择 (合作, 合作) 。

因此, 本博弈唯一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第一阶段选择 (合作, 合作) , 第二阶段选择 (不还款, 不还款) , 即集群内的企业联合起来向银行申贷, 然后集体拒绝还款。这虽然带来了短期收益, 但从长期来看, 集群内企业将不会联合申贷, 也没有办法单独获取贷款, 仍然面临外部融资约束。

2. 无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

由于集群内企业的生命周期的不确定性, 我们可将基于信誉链联合贷款的行为视作随机停止的重复博弈, 概率已知。这种已知概率的随机停止的重复博弈可以当作无限次重复博弈进行分析, 即不存在结束重复的确定时间, 并且不能忽视时间得益的价值差异和贴现问题。

我们假设 (1) 参与企业A和B都有相同的贴现系数δ, 且0<δ<1; (2) 集群内企业均采取“触发策略”和“冷酷策略”④, 即首先试探合作, 一旦发现对方不合作则也用不合作进行报复, 并且将永远不合作。

在这个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 我们假设两博弈方都采取如下策略:第一阶段开始同时选择合作并且无条件选择还款, 在t阶段时, 若前t-1阶段的结果都是 (还款, 还款) 则坚持选择“还款”, 否则将永远选择“不合作”报复。

(1) 如果企业B在第t次选择不还款, 根据假定, 双方采取的是“冷酷策略”, 故企业A在第t次时仍然选择还款, 其均衡为 (还款, 不还款) 。但是从第t+1次起以后的阶段双方将一直坚持选择不合作, 根据基本假设, 双方单独将都不能获得贷款, 则以后各阶段的得益都为0。因此双方在进行t次重复博弈后总得益的贴现值分别为:

(2) 如果企业B在第t次选择还款, 并和A企业保持长期合作时, (还款, 还款) 为一个均衡。双方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 总得益的贴现值分别为:

因此, 只要使B选择还款的收益大于其选择不还款的收益, B会选择还款使合作保持下去。

根据KMRW声誉模型的结论, 当时 , , 双方会坚持选择合作, (还款, 还款) 成为该博弈的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即保持长期合作的得益要大于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得益;反过来说, 如果博弈方不守信誉, 不选择还款, 由于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则其未来的损失就会超过其眼前的利益。因此, 在无限重复博弈的条件下, 集群内中小企业能够走出“囚徒困境”,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选择。

(四) 结论分析

上述重复博弈的均衡路径 (博弈双方每个阶段都选择还款) 是在 时才成立。因此, 为确保具有帕累托效率的均衡 (还款, 还款) 始终被选择, 我们应保证博弈可以无限次重复并且使企业始终保持合作的收益大于其违约获得的收益。该收益越大, 则双方保持长期合作的可能性越强。

第一, 为确保博弈中的企业选择触发策略成为可信威胁, 金融机构对不诚信的企业进行的处罚应大于企业贷款的本利和, 即 (1+I) >p。

第二, δ是得益现阶段的贴现系数, 是企业对未来收益的判断。对未来的收益越确定, 则δ就越大;反之越小。因此, 可以认为δ与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和信息的传导机制相关。

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越小, 双方长期合作的意图越强, 企业间的博弈将越接近无限重复博弈的假设, 则δ越大;信息的传导越通畅, 企业之间的了解就越充分, 声誉传播就越快, 则δ也就越大。表明企业为长期的利益从一开始就会积极合作并始终坚持还款以建立自己良好的声誉, 因此可通过降低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加强集群内相关的信息传导以增加δ。

第三, 是有关还款额与收益的函数。当贷款数额一定时, 银行的贷款利率越小, 企业的投资收益越大, 则企业选择主动还款、坚持长期合作的动力就越大。其中R2是与宏观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投资战略等密切相关, 而I主要由当时的国家宏观金融调控和市场化利率波动所决定。因此要确保上述不等式尽可能成立, 可以使得I适当地减小, R2适当地增大。在相关的政治经济环境蓬勃发展的情况下, 企业的预期收益加大, 同时投资收益R2也会较大, 集群内企业更倾向于长期合作以求互利。

二、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策略建议

(一) 集群内在机制建设

1. 加大集群的地域根植性。

在一个产业集群里, 中小企业都集聚在同一地理空间, 信誉链上的中小企业之间在产业集群空间上彼此接近、频繁地竞争合作, 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也是多次重复博弈, 形成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地理“根植性”。为降低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 应努力培育企业的地域根植性, 推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 强化集群的文化建设, 加强集群理念的统一和协调。

2. 完善集群内的机制建设。

信誉链的核心是厂商信誉的共建与共享, 具体而言就是完善建设集群内的各项机制, 驱使集群内中小企业主动保持长期合作以提高自身信誉, 进而提升整条信誉链的边际信誉度, 使得信誉链上的所有中小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有效减小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约束。

(二) 集群外部环境建设

1. 宏观环境的保障。

第一, 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一方面, 应保持经济政策的公平统一, 坚持以市场化原则促进企业发展, 不歧视、不限制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 应保证法律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有法可依, 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第二, 积极推动地域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本地的产业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等具体因素, 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加大公共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集群内的软硬设施建设, 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集群。第三, 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我国现阶段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渠道非常狭窄, 主要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因此, 应加强建设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并利用中小企业集群内的“示范效应”和“羊群效应”带动集群的整体发展。

2. 金融机构的合作与监管。

第一, 要促进现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一方面, 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保持合理的贷款利率, 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融资的便利;另一方面, 应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设计更多合适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第二, 要大力发展对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 因此应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化发展, 积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建设,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间接融资渠道。最后, 要加强金融机构对融资企业的监管。适当的惩罚机制将使得中小企业集群间接融资博弈持续进行;而惩处机制是以严格的监管机制为基础。因此, 为了保证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顺畅和银行的利益,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古赞歌卜庆军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622

【2】王书贞基于“银企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经济学研究20076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9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资信度低,这些因素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江浙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却飞速发展,它们成功缓解融资难的模式值得研究。陈建国(2009)实证分析表明,绍兴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规模呈正相关。陈晓红(2007)认为,我国江浙地区一直秉承开放、重商的文化传统,产业集群内信任程度普遍较高,自发、创新的融资模式层出不穷,集群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可得性远远强于内陆地区。李军晓(2004)认为产业集群是处于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粘合”作用的媒介和载体,是集群内的企业成员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来获取某种稀缺资源的一种重要工具。李凯等(2004)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构成和社会资本的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本文以社会资本作为切入点,构建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以及社会资本与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模型,就集群内特殊的信用环境和社会网络进行分析,来论证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的。

从图1可以看出,集群网络含有四层,分别是:(1)亲属网络层;(2)产业网络层;(3)社会网络层;(4)集群边界。其中亲属网络层主要指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亲戚朋友;产业网络层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为要素构成节点,是与企业直接产生经济利益的交易伙伴;社会网络层则是为产业网络层提供知识、技术、服务、规则和制度等的部门机构;集群边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四层网络从里到外,紧密联系,叠加形成复合的网络结构。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同其他类型的市场一样,信贷市场也是由供给方和需求方组成,各主体在双方的博弈中谋求利润最大化。下面通过供给—需求的函数模型,来分析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影响。

(一)模型假设

假设信贷市场中的供给方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需求方是集群中小企业,名义利率为r,产生的信贷为L。用D表示中小企业对信贷的需求,f(x)为信息结构,Ω为借款人信誉度,则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D=D[r,f(x),Ω]。同理,用S表示信贷的供给,交易成本ε,则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S=S[r,f(x),ε]。

(二)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需求—供给函数模型分析

1. 完全信息下的信贷配给。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中,产品的供给一般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单调递增,而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但不垂直的曲线,两条曲线相交处即为市场的均衡点。同理,这一规律在信贷市场也适用。如果信贷需求曲线D[r,f(x),Ω]与供给曲线S[r,f(x),ε]相交于一点,记为E,则产生竞争均衡,即供给等于需求,此时,均衡利率为r0,均衡信贷额为l0。但中小企业信贷具有独特性,信贷供给还依赖于信贷机构所面临的信息结构f(x),所以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情况(如图2所示)。

2. 不完全信息下的信贷配给。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信息结构f(x)中私人信息较多,使得信息结构f(x)较小;个人产权不明确导致企业主不重视个人声誉,缺乏诚信意识,使得信誉度Ω较低、交易成本ε较高,使得供需曲线难以相交(如图3所示)。

(三)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均衡的改进

1. 需求曲线的移动。

林毅夫(2001)研究认为,基于人缘、地缘而拥有的对借款者的信息获取优势,形成了“声誉机制”,使得金融机构得以了解贷款人相关信息。吴小瑾(2008)认为,在信任文化程度高的区域内,中小企业将具有更高的信任度。刘桔林(2008)通过博弈分析发现,社会资本可以增强信誉机制的作用,从而形成“社会资本→信誉机制→企业合作→信任增加→社会资本增加”的良性循环。即信誉度Ω越高,导致需求曲线向横轴移动,使其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提出假设1:

假设1:集群中小企业信誉度越高,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

李新安(2005)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自我增强机制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企业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自我增强的集群创新机制,从而推动企业发展。丁孟春、李泓欣(2009)认为,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企业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经常性交流从而建立诚实互信的关系,实现共赢。即信誉度Ω会提高,导致需求曲线向横轴移动,使中小企业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提出假设2:

假设2:集群中小企业合作越频繁,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

李路路(1995)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行政权力在资源分配中的主导地位,所以私营企业家与政府的关系,就成为获得资源和成功的重要渠道之一。Shleifer和Vishny(1997)对巴基斯坦93 316家企业贷款的数据检验中发现,与政府有联系的企业贷款金额是非关联企业的2倍。说明私营企业家若与政府机关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结构信息f(x)就越大,导致需求曲线向横轴移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良好的政企关系将有助于集群中小企业获得借款。

Alessio(2004)通过对美国的7 282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年龄与违约的概率呈显著负相关。Dermine(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贷款回收率与企业年龄显著正相关。即企业的声誉Ω越好,f(x)也越大,导致需求曲线向横轴移动,其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提出假设4:

假设4:企业存续年数越长,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

2. 供给曲线的移动。

周好文等(2005)通过对广州中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信用等级越高,银行所要求客户提供的担保品也越少,获得融资的可能性也越大。潘鹏杰(2012)认为,企业的信用等级越高,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就越多,也就能较好地缓解信贷约束,提高信贷可得性。私人信息较多,即f(x)较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易发生道德风险,使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减小。魏守华(2002)认为,集群内中小企业由于地域的接近性和产业的关联性,使得整个集群相对稳定,产业环境公开透明,从而能提供真实的企业信息,有效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贷款的可得性。即f(x)越大,导致需求曲线向横轴移动,交易成本ε越低,供给曲线将向上移动,其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提出假设5:

假设5:企业的信用等级越高,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影响了信贷市场供需曲线的移动,信贷配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供需曲线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平衡。如图4:

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通过不断交流合作,形成了众多的社会资本;同时社会资本又不断提高集群中小企业获得借款的可得性,相辅相成,不断完善。如图5: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产生影响。借鉴陈晓红(2007)的信贷模型来研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的影响,信贷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β0为个体效应,βj=(1,2,3,4,5,6)是各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i为第i个被调查对象,μi为随机项。

1.被解释变量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得性,取值为1表示低,2表示较低,3表示一般,4表示较好,5表示好。

2.解释变量为社会资本。根据上文提出的假设,本文社会资本的测算包括5个方面,如表1所示。具体为:企业主与政府的关系、集群中小企业信誉度、集群中小企业的合作程度、企业的信用等级、企业的存续时间。其中将金融机构对各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作为测量中小企业信用程度的指标,将其分为AAA、AA、A、B、暂未评5个等级;企业的存续时间从其创业之日起计算,分为3年以下、3年至5年、5年至10年、10年至20年和20年以上这5个年龄段。

3.控制变量为企业资产规模。分为50万以下、50万至100万、100至250万、250万至500万和500万以上5个等级。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数据的搜集方法与Doll和Torkzadeh(1988)相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本次调查历时4个月,样本来自浙江省绍兴地区的嵊州市、新昌县和诸暨市等共6个地区,收回38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303份。被调查者包括企业高管、财务人员、企业基层员工等。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企业高管填写问卷占比30%,财务人员回答的问卷占57%,其他人员占比13%。除了采用网上、邮寄、实地问卷调查,还对一些重点样本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访谈。数据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关键风险因素识别

1. 信度分析。

测量的信度即可靠性,是指测量结果反映出系统变异的程度。Cronbachα系数和变量相关性系数是判定多元数据信度的最合适的方法(吴明隆,2000)。本研究以Cronbachα系数作为评判标准,对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信度进行检验。如表3所示,社会资本量表的总体Cronbachα系数值超过了0.7的标准。这说明社会资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因此认为本研究的量表设计符合信度要求。

2. 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变量数据的有效性。效标关联效度是指测验分数与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测验效度的高低。如表3所示,社会资本量表中各变量的校正的项总计相关性值绝大多数都大于0.6(Kerlinger,1986)。因此,认为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同时,如表4,KMO样本充足度测度值为0.883(大于标准值0.7),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689.417,且显著性水平(sig.)为0.000(小于0.001),也进一步显示了数据的有效性(张文彤,2004),因此,本研究的量表符合效度要求。

(三)回归结果

采用SPSS21.0对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表5中模型的拟合优度,即调整后的R2为0.423,大于0.4,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理想。而且Durbin-Watson值为1.801,接近2,说明残差独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即随机扰动项μi服从正态分布。

表6中各项系数均大于0,说明各项社会资本变量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得性具有促进作用,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各因素对企业融资可得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社会资本越丰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得性就越大。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和企业信用程度层面的社会资本对获得融资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62和0.164,是社会资本影响企业信贷可能性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誉度对获得融资的影响是0.110、企业的存续年数影响系数为0.106、集群中小企业的合作程度系数为0.118。

一般认为,容差的值越小,说明该自变量被其余变量预测得越精确,共线性可能就越严重。Neter提出:如果某个自变量的容差小于0.1,则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而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就是容差的倒数,若是VIF大于3,则说明存在共线性的问题。从表6的共线性统计量结果看,容差均大于0.5,VIF均小于10,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四)回归结果分析

1. 对假设1、假设2成立的分析。

企业的信用程度显著影响着集群企业的融资可得性。根据被调查样本企业的情况来看,结合上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信用程度越高,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越大。从企业集群的合作程度来看,企业合作程度越高,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对假设3成立的分析。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影响集群企业有效融资需求的重要因素。首先,国家行政权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更有利于其减少融资约束,从而更便利地获得贷款。其次,在私营企业发展之前,高质量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几乎全部集中在国有企业。在改革开始之后,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国有单位之中。那些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关系密切的企业主,可以通过这些特殊的社会关系,从国有单位中获得更多的管理技术人员,增加自己的软实力,增大信息结构,提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3. 对假设4、假设5成立的分析。

企业信用等级与融资可得性显著正相关,企业的存续年数对融资的可得性影响最小。一般来说,企业存续年数可以用来表示企业与银行建立的关系的情况,而企业是否能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企业融资可得性有明显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本区域内银行并不注重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更多以中小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抵押担保情况为依据来决定是否向企业发放贷款。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资本五个重要内容,即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誉度、集群中小企业的合作程度、企业的信用等级、企业存续年数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得性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社会资本和企业的信用等级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社会资本不仅直接影响了银行等被融资部门的行为选择,而且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其他因素的作用,间接地对融资产生影响。

五、稳健性检验

刘方根(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存续年数与其抗风险能力呈正相关,企业的存续年数越长,说明其抗风险能力越强。而抗风险能力又可以用企业的偿债声誉来表示。因此,本文用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偿债声誉(debt)作为企业的存续年数的替代指标并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如表7所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得性与其偿债声誉显著正相关(p≤10%),系数为0.112,企业的偿债声誉对其融资可得性具有促进作用。

根据表7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企业主与政府的关系、集群中小企业信誉度、集群中小企业的合作程度、企业的信用等级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得性的相关系数依然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且P值较为显著。模型调整后的R2为0.422,说明进行变量替代后的模型拟合优度仍然良好,构建的模型通过了检验而且是稳健的。

六、结论

本次调查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研究了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本文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亲属网络层、产业网络层以及社会网络层三个层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科学界定社会资本涵盖范畴将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同时,由于受到综合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等影响,地域发展差异比较明显。绍兴地区位于沿海地带,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良好,城市化进程快,但是难以代表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这使得所选的调查对象代表性不足。下一步应扩大样本量,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得性进行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供需理论,引入社会资本概念,采用信贷模型对绍兴地区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融资可得性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集群内的社会资本具有增强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的作用,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中小企业具有更大的融资优势,可以有效地缓解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信贷可得性,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魏守华.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以及策略研究——以嵊州领带产业为例[J].财经论丛,2002(5).

陈建国.集群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趋势实证分析——以绍兴为个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吴小瑾,陈晓红.基于社会资本的集群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

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4(12).

吴小瑾.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10

关键词:协同效应;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3-0060-04

近年来,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Porter提出了钻石体系的竞争模型,Bagnasco和Piore强调信任、弹性专精、嵌入性和本土化网络的作用,Marshall和Krugman从成本角度研究集群竞争优势,Schmitz侧重分析产业集群中外部关联的不可或缺。在国内,众多学者从竞争优势的决定要素、动态模型以及生产要素、企业家精神和组织学习等角度对集群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本文从协同的视角,研究在企业集群化成长过程中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分析相关要素间的协同和互动。

一、协同视角下企业集群化成长竞争优势的内涵

产业集群把企业成长从个体层面延伸到群落层面,其竞争优势也相应地从个体层面延伸到群落层面,表现为集群基于企业、资源和关系整合在效率、创新和外部性等方面表现出的整体优势,个体优势根植于整体优势之中。集群主体的多元化和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其竞争优势不是被简单地锁定于某种资源或能力,而是来自于更为广泛的要素系统。对于产业集群而言,特定的制度安排和关系结构将这些要素整合形成了集群竞争优势的动态要素系统。

总结集群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可以看出,任何一个阶段的竞争优势都不是单一要素作用的结果。在早期的古典工业区和Marshall式产业区中,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稳定的分工形成了成本优势和支持性产业;在意大利等地区的新产业区中, 社会资本、要素集聚和本土化的分工形成了弹性专精的竞争优势;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硅谷等创新型集群中,高端要素的集聚、开放式的生产网络、社会资本与创新体系相结合使其在技术创新领域优势突出。

二、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要素

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结构模型,结合新产业区和创新系统等集群形态的发展实践,对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要素进行拓展和分类,要素分析从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见图1)。需要补充的是,在任何地域的集群发展都离不开相关要素的共同作用,本文对实际发展过程中竞争优势要素的分析只是分析选取了相对重要的两类要素。

通过分析发现,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要素可以分为六种基本要素(见表1),根据其对企业集群活动的作用关系,相关要素分为内源要素和外生要素两类。其中,内源要素是企业集群化成长竞争优势的内在力量,是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核心要素;外生要素则是企业集群化成长竞争优势的外部条件,往往通过内源要素间接发挥作用。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正是各关键要素长时间互动协同而衍生出来的,内外竞争优势要素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

三、企业集群化成长竞争优势内源要素的协同机制

内源要素是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核心和基础平台,包括生产要素、产业分工、同业竞争、社会资本四类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间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共同构成了集群优势的内生体系(见图2)。

(一)生产要素——集群优势的资源基础

生产要素是集群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其他任何要素的作用都需要有相应的生产要素为支撑。但单纯的生产要素优势并不足以形成集群优势,还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一般而言,同业竞争和产业分工随着企业的集聚会逐步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专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但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产业氛围、文化传统等社会资本属性要素的支撑。例如,128公路与硅谷在科研机构、技术人才等领域都相差无几,甚至在政府采购方面还更具优势,但由于缺乏硅谷式的创新氛围,其成长却缺乏持续性,而硅谷自由、创新的产业氛围最初来自于斯坦福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同样,在江苏盛泽丝绸产业集群中,重工商的文化观念和悠久的产业传统是集群融合相关要素的关键(见图3)。

同时,对成本、劳动力等低端要素的依赖还容易使集群陷入锁定效应,而相对不足的要素环境则可能激励企业积极创新以应对先天的不足。例如东莞部分加工制造业集群面临着由于长期依赖大量订单和充沛人工而削弱了企业的创新动力;而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以后,昂贵的人工以及在工人解雇等方面严苛的法律使得企业转而寻求技术突破以求得发展。

(二)产业分工和社会资本——集群优势的关系纽带

产业分工和社会资本构成了集群竞争优势的关系纽带,两者对于集群竞争优势的作用各有偏重。产业分工偏重通过细分形成协同优势,主要表现在专业化效率、扩散效应和提升效应三个方面;而社会资本则强调通过融合形成整合优势,这种整合通过个体、组织和集群三个层面表现出来,信任机制、知识流动和沟通协作是其作用的集中体现(见图4)。

需要强调的是,产业分工和社会资本对集群竞争优势的纽带作用需要其他要素的支撑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产业分工方面,基于价值链的扩散和提升效应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质活动才能形成,如果相关企业缺乏承接能力,扩散和提升效应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形成。这种承接、吸收和传导的能力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要素水平影响其承接能力的强弱;二是相关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状态影响其传递和吸收的效果;三是社会资本的水平影响其传导和吸收的信任和便利程度。

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共同的制度文化环境,频繁的接触与交流有助于集群内企业之间提升行为信任强度,形成知识和信息流通的渠道。这对产业分工、专业化生产要素的产生和强化同业竞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使得企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上下游厂商在知识、技术、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信息,并将自身的技术需求尽可能清楚地传达给协作企业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进而有效地提升了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水平。另一方面,基于分工协作和社会资本的了解和熟识弱化了的竞争障碍,使得竞争更加激烈。此外,基于社会资本的集群网络还能够通过声誉和多边合作等形式放大机会主义行为的后果,通过集体惩罚有效地强化制裁的力度,规范竞争行为。

(三)同业竞争——集群竞争优势的驱动因素

创造与维持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强有力的市场竞争,竞争提供了使得企业改进和创新的动力,使得企业竞相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服务、研发新产品和新流程。但是,对于集群内企业而言,单纯的竞争并不能形成持久的优势。集群内企业的竞争态势受生产要素、产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显示,我国珠三角地区低廉的成本与丰富的劳动力使得企业形成依赖而偏重价格竞争。且“三来一补”型的加工业使得企业难以根植于当地,与本地企业的协作层次也相应较低,难以形成浓厚的社会资本。同时,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外部化显著,也局限了企业在技术等领域竞争的空间。因此,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并不仅取决于竞争者数目的多少和竞争的激烈程度,更依赖于竞争的形式、技术等其他形式的竞争,比单纯的价格竞争创造更持久的优势。

四、企业集群化成长竞争优势外生要素的协同机制

企业集群化成长竞争外生要素包括需求条件和政府干预,主要通过内源要素间接发挥作用。例如,日本政府通过集群发展计划构筑创新体系,进而带动集群内生产要素的创新提升,形成集群的创新优势。有些集群从表面来看其基本触发因素是政府政策等外在要素,但实质上其内在要素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例如,原先聚集的珠三角地区的工业企业向长三角迁徙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政策差异,而在于长三角更低的要素成本、基于乡镇企业发展而形成的产业基础、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以及更好的制度文化氛围(见图5)。

需求条件反映市场对该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一般通过作用于内源要素间接发生作用,并且受集群内源要素的影响。需求引导集群内企业对相关领域的投资,进而催生生产要素;需求的细分还可能导致产业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而厂商间彼此激烈的竞争同样会刺激市场需求,培养挑剔客户;生产要素的升级和产业分工的精细化还可能引发对互补产品的新需求或者提升需求水平。需求条件对于我国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集群在全球价值分工中所处层级相对较低,这导致了较低的产品附加值、创新和品牌的瓶颈。尽管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但却处于大部分利润却被高端厂商瓜分的尴尬境地。企业只能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作为支撑,缺乏持续竞争力。

政府干预本身并不是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其作用在于激发或者协调其他要素的作用。因此,政府的干预需要以其他要素为基础,受到相关要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我国沿海集群适当的政府干预能够规范市场竞争;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并且以仲裁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强化集群内的产业分工和社会关系网络等。我国地方政府在集群活动中的作用被无形地放大了。一方面,在制度环境相对欠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通常是改革的发动者或组织者,具有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协调、引导集群发展的能力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掌握或影响着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的供给和分配。

五、小结

企业集群化成长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经济现象,其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在生产要素、同业竞争、社会资本和产业分工四类内源要素和需求条件、政府干预两类外生要素的协同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未来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创新要素瓶颈、需求条件制约等领域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系统措施带动相关要素的协同提升,而不是依赖于割裂的、单一的措施。我国相对欠缺的制度环境和相对薄弱的产业基础需要政府的主动干预。政策的重要性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它对集群竞争优势因素产生怎样的影响。

注释:

①李惠,等:《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李惠斌,等.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史永隽.中国和意大利产业集群的差异比较分析[J].学术研究,2007,(7).

[4]江青虎,张宏.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7,(2).

[5]张魁伟,许可.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运行机制[J].经济学家,2007,(4).

[6]潘雄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责任编辑:孙 飞

责任校对:关 华

Stud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Cluster Development:

Synergistic Effect Perspective

An Bin, He Haiyan

Abstract: Enterprise cluster has become a prevail economic phenomena, and exhibit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cost and innovation. In the view of synergy analysis, this paper uses Poter's diamond model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actors and study the synergistic effort among these factors; and discusses the way that use the collaboration effort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enterprise cluste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unde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four internal factors-production factor, horizontal competition, social capital,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and two external factors-demand conditions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 cluster will be formed and improved.

集群内企业优势 篇11

一、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优劣势与集群式创新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 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 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大量的研究和事实证明, 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由于大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资源, 具有创新的“资源优势”, 而且大企业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益, 具有创新的“规模经济性”。但由于其市场垄断地位和企业组织刚性化又会阻碍企业创新的涌现, 使其所具有的创新优势得不到发挥。与此相反, 中小企业由于体制的灵活以及竞争的压力, 往往创新意识非常强, 对新的创新机会非常敏感, 渴望在产品、工艺或服务上实现重大突破;但由于中小企业资源相对缺乏、过度竞争、生产的盲目性和“近视”等现象 (一些中小企业目光短浅, 没有长远的企业规划) 以及其他的自身脆弱性使中小企业的创新难以在一个合理的规模内实现, 从而失去了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创新的机会。事实上,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存在的劣势, 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小”而造成的, 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孤立所致。正是这种原因, 我们才提倡中小企业实行集群式创新。

所谓集群式创新, 是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 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 产生创新集聚效应, 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市场和层级两种组织之间, 它比市场组织稳定, 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 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众多的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集群, 进行协作创新, 可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它们可以利用共同的交通、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 分享共同的信息资源, 拥有共同的专业人才市场, 共同吸引风险投资基金, 相互利用对方的创新特长, 互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这样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 又能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共同发展, 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性的有机结合。集群内企业既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活力, 又可以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 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

二、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优势及产生机理

(一) 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1.创新资源的可得性。

同一产业的中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比较容易获得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以及进行创新所需的设备及客户资料等的相关信息。由于同类企业的聚集, 也会形成相关技术、人才的聚集, 从而企业创新所需的相关技术、人才也相对容易获得。而且集群企业可以较为便利地吸收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参与到创新过程中, 从而获得快速创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2.知识溢出效应。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超越了任何其他要素。而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那些标准化、易存储的知识。还有一些知识是非常难以标准化的, 也就是我们所指的隐性知识, 只能通过非正式的、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的方式交流和传播。由于不能以文本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传播, 所以这类知识的扩散成本较高, 很难借助于市场机制进行交换, 基本上只能依靠非正式交流。而集群式创新恰恰通过为隐性知识提供交换机制而解决了这一困难。因为产业集群的内部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 以及业务相关联企业间的大量的交流沟通为隐性知识的获得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追赶效应”。

集群式创新为所赖以生存的中小企业集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竞合环境。企业之间相互合作, 加强信息沟通, 导致创新速度提高, 而且会产生1+1>2的放大效应;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可以淘汰劣者, 从而对创新方面特别是技术创新方面落后的企业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尤其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时, 模仿效应会促使落后企业尽快地学习到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 比集群外的企业能更早完成创新。

4.拉拢作用。

当集群式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随着分工的细化、市场的扩大,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同时也由于中小企业集群进入壁垒低, 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进来, 给集群带来新的活力。

5.植根性。

集群式创新强调域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和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 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有效的创新网络, 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 这种不断的持续创新性会慢慢植入企业的骨髓, 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 从而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其能在竞争中生存下去。

6.区域创新文化的形成及其影响效应。

集群区域内自由、宽松、平等的工作环境, 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创业环境, 鼓励变革、崇尚创新、合作互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理念容易促使区域创新文化的形成。区域创新文化是集群内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良好的区域创新文化可以催生并辅助集群内企业及整个集群的蓬勃发展。

(二) 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优势产生的机理。

(1) 交易费用节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中间组织属性节约交易费用;第二, 相互信任节约交易费用;第三, 信息充分节约交易费用。 (2) 价值链共享。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构思、研发、实用化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 、商品化 (生产与销售) 等多个阶段, 中小企业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 在资源、能力、速度上都处于不利地位, 但通过集群式的集体创新行为, 抓住企业各自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具有核心专长的特定环节或关键环节, 共同完成技术创新价值创造过程, 并在共享价值增值过程中削减共享成本, 增加共享收益, 从而获得创新优势。 (3) 资源互补性。创新集群中中小企业的创新资源是各自核心能力的叠加, 产生集体创新效率甚至可能会超过大企业的创新能力。 (4) 知识的溢出与外部性。促进中小企业形成学习曲线, 引起成本下降。 (5) 外规模经济。通过专业化分工、公共设施共享、劳动力的柔性供给、知识的溢出效应、集群议价能力增强等方面实现。

三、集群式创新的运行机制分析及硅谷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所研究的集群式创新的运行机制指的是研究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与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在集群式创新方面的动态互动过程及其影响。

中小企业之间及其与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之间是一种协同创新机制。具体地说, 就是中小企业可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动态需求, 向系统内其它主体发布创新需求信息, 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各自通过综合运用人才、资金、技术及知识信息等各种创新资源, 以分工协作为基础, 以技术、人才、政策、资金、服务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服务, 创新成果经几轮调试后投放市场, 以产品的形式固定下来, 从而完成一次协同创新。

(一) 中小企业之间的竞合创新。

企业创新活动的复杂化、网络化导致了竞合创新成为企业集群创新的主要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地理位置集中性、网络结构以及集群中企业之间的技术关联促成了集群中企业的竞合创新。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与市场交易相比, 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与企业内在化研发活动相比, 可以避免资源的约束并实现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共享, 有利于企业间的技术学习和技术转移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集群内部分企业又构成产品和服务上的竞争, 这些企业间的竞争创新也使企业处在有竞争压力的环境中, 这就始终要求企业不断创新, 才能保证不至于在竞争的环境中被淘汰。以这些优势为基础, 竞合创新成为当前技术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合理选择。而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地理邻近性、网络结构、根植性以及公平竞争的氛围, 为竞合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竞合创新从而成为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的首选形式。

(二) 利用政府搭建创新平台。

政府在企业集群创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协同创新搭建平台, 扮演的是服务者的角色, 通过信用中介、资金纽带、政策支持、项目引导等形式, 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搭建坚实的平台。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 中小企业可健康地利用政府的优势及所提供的创新平台, 积极地开发项目, 挖掘项目潜力, 利用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利率水平等, 以资金为纽带, 推动自身与大企业协同创新, 并积极地开展与高校及科研机构间合作项目, 人才输出,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并利用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为自身的创新协作提供援助、信用担保、融资渠道拓展、企业咨询、硬件配套设施等各方面的服务。

(三) 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

高校及科研机构是重要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的宝库。随着创新日益信息化、系统化、集成化, 无论在单个中小企业或中小企业集成创新, 还是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 高校及科研机构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人才的作用, 可吸引这些人才入股、兼职, 定期为自身培训员工和工作等, 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科研人才库。中小企业可以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对学校来说, 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 可以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提高应用能力;对企业来说, 储备公司的后继人才, 招募优秀员工, 加强创新能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可以合资组建新公司、共同投资、互相持股等, 共同开发可转化商品的通用技术, 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实现知识技术共享, 促进下一轮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四)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支撑作用。

由于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性,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必然存在一些利益问题, 如:技术知识产权、互相信任、融资、利益分配等问题。因此, 要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能够抛弃对立, 实现共赢, 需要第三方服务机构加以调解, 起润滑、催化作用, 如:律师事务所解决它们之间的法律边界及纠纷问题、咨询公司提供管理资讯、担保机构解决融资担保、保险机构弥补技术开发风险、市场风险及其它风险带来的损失等等。因此, 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能够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技术引导、管理资讯、信息服务、资金支持等, 为它们的协同创新提供服务供给。众所周知, 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集群。2006年全美20个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中13个在加州, 而其中10个在硅谷。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期, 硅谷的中小企业集群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集群内, 资本的流动、人才的汇集和中介机构的完善服务促进了技术的创新。

1.在集群内有完善的金融资本服务。

硅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得到了丰富发达的风险资本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 风险投资公司还为创新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决策等多方面的服务。旧金山湾区人口占美国人口的3%左右, 但在过去几年中却吸引了全美超过30%甚至50%的风险投资。全美6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中近半数将总部设在硅谷。完善的融资, 加速了资本的流动和进一步的风险投资运作, 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2.丰富充足的中介服务资源。

硅谷的中介服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机构、财务和法律服务机构及技术转让机构等。 (1) 人力资源机构:硅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那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高效的人力资源网络为企业和个人及时提供信息, 促进了人才的交流和流动。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为硅谷提供更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圣何塞州立大学源源不断的为硅谷提供应用工程师, 正是这些高素质的实干工程师们使企业创新的蓝图变为现实。 (2) 财务和法律机构:一流的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硅谷发挥着重要作用。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执照法、贸易法等各类特殊服务, 并且与市场调研公司和风险资本公司一样, 硅谷的律师也常常起到商业桥梁作用。硅谷律师的密度大约为10个工程师对应1个律师。会计师则为企业提供税务服务, 因美国税务法极为复杂, 极小的疏忽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大麻烦, 罚款甚至法律诉讼, 故高级会计师数量超过律师, 大约5个工程师就有一个会计师。 (3) 技术转让服务机构:在硅谷, 技术转让服务机构主要是由大学的技术转让办公室和其它一些技术咨询、评估、交易机构组成, 技术转让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将大学的研究成果转移给合适的企业, 同时把社会和产业界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学校, 推动学校研究与企业的合作。

3.政府的作用。

政府对企业的发展采取宽松态度, 并为大学提供大量的基金支持研究。作为硅谷中心的圣何塞市政府在土地使用、税收等领域对高科技公司, 尤其对近年来专门从事环保研究的公司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吸引这些企业家来圣何塞创业发展。

4.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目前, 在硅谷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10, 000家以上, 而且聚集着众多世界级高科技公司, 如微软、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 它们之间的联手及竞争加剧了研发升级, 进一步促进了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如2008年3月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宣布将投资一千万美元在伯克利大学设立计算机研究中心研究发展一种计算机内含多个处理器, 这将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的功能。总之, 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创新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期, 硅谷将继续在信息科技、网络、超级多芯计算机、基因工程、大气研究、生化及医学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信息产业和软件领域将继续保持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并成为美国和全球经济成长的重心。

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发展相对于硅谷的产业而言, 还存在以下问题并急需改进:一是集群内企业联系不紧密, 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意识。我国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保护中小企业的技术专利不受其害, 并且完善专利技术有偿使用制度, 在知识产权归属明晰的环境中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二是营造良好竞合创新环境。中小企业之间的竞合创新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和诚信合作的良好氛围中的, 对我们现阶段的产业集群来说, 我们要营造这样的良好环境, 还需完善法律制度, 保障实行。三是解决融资问题。融资渠道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症结, 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大企业, 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获得银行贷款所需的正规渠道。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 采取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方式, 完善此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管理, 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加强校企合作, 产学研合作。我国目前企业与高校的现状是:企业与集群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很不完善, 没有很好地发挥高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企业与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比如, 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 奖励优秀学员;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 公司可以提供给实习优秀者工作岗位并给予高待遇, 储备人才。学校也可根据企业需要, 教授相关课程, 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等。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最多。当前, 集群式创新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及其集群式创新的运行机制, 以求推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竞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孙兆臣.集群式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 2006, 12

[2].朱永华.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3].赵光辉.论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7, 2

[4].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J].经济学动态, 2004, 5

[5].朱诚.浅谈民营中小企业集群式技术的创新[J].企业家天地, 2008, 5

[6].贾凡, 陶睿.论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组织模式[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6, 1

[7].潘燕.浅析区域创新文化对集群式创新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10

上一篇:连接段设计下一篇:小学英语口语训练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