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模式

2024-09-21

企业集群模式(共10篇)

企业集群模式 篇1

一、引言

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却一直是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各地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这些小企业集群所显示出的效应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创新小企业集群的融资模式对于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分析

小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小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对当地乃至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小企业集群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一)融资渠道单一

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资金供应渠道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我国的小企业大多是以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经营模式大多以家庭经营为主,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个人积累、家族资产、私人借贷获得,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一旦资金短缺,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的带动作用将减弱,最终制约整个集群的发展,形成集群化的融资“瓶颈”制约。

(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

各省市均成立了以政府主导或行业协会组织的信用担保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局面。但是担保机构一般要求企业必须提供抵押、质押或第三方担保的反担保,另外,中小企业担保组织提供的担保形式过于单一,一般只为中小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提供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信用担保,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

(三)银行信贷政策和意识存在偏差,银企互动少

集群内的小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而银行将资金一般都贷给了政府优先考虑的国有企业和大型项目,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资本,另外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审批制度不能满足小企业贷款“小”、“频”、“急”的需求。

三、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

(一)缓解小企业融资的担保难题

由于小企业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不确定性高,以及金融机构与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意愿较低。集群内小企业业主彼此了解,相互熟悉,从而使小企业很容易获得集群内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抵押担保等担保,有利于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从而走出因无法提供有效担保而被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困境。

(二)减少违约率,降低信贷风险

单个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极容易违约。如果企业处于集群之内,声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好的声誉有利于企业在集群内的长远发展,维持声誉的重要性,使集群内的小企业违约成本提高,企业逃废债务的可能性减少,避免了道德风险。

(三)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信贷成本

银行可以通过批发融资获得贷款的规模经济效益,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督都可以批量进行,减少大量重复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费用,从而克服了银行给单个企业贷款时规模不经济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

四、小企业集群的融资模式创新

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应具有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增加银行收益等优点,在充分发挥集群融资的优势、提高小企业的融资效率的同时,还要能普遍使用与推广。

(一)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把产品运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连续过程。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的主要产品包括:订单融资、动产融资、仓单融资、保理、应收账款融资、保单融资、保兑仓融资等。

在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中,传统的融资模式将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企业割裂地看待,分别授信、分别管理。然而上下游企业规模不大,授信难度和风险都很大。而供应链融资是依托核心企业,将供应链上下游看作一个整体,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模式。其关键点在于,牢牢把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商业业务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的灵敏性。

(二)小企业联保模式

小企业联保模式是指集群内的小企业彼此互相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模式。小企业联保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可以有效排除有不良信用记录以及经营不善企业进入联保小组,使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由于联保贷款要求成员承担连带责任,成员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因而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有利于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联合担保可以大大减少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有助于扩大金融机构对集群内企业的信贷规模。

参考文献

[1]古赞歌, 卜庆军.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 2006 (22)

[2]张秋.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和障碍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05)

[3]张渭育.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及模式探析[J].财会通讯, 2011 (05)

[4]张炳申, 马建会.改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对策分析[J].经济经纬, 2003 (05)

[5]蒋志芬.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与融资模式—以江苏省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 (05)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研究 篇2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集群融资;地理集聚

一、引言

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区,不仅在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地理上的集聚带来的宣传效果也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消除信息不对称提供了机会,对于吸引政策资金扶持和凝聚企业力量、克服资金困难提供了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地理集聚视角,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群融资模式,在分析此模式适用性的基础上构建其理论体系、揭示运行机理。此模式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完善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是集聚效用在融资领域的新应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其可行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资金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得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通过加强对园区内企业的信息收集和管理来实现对集聚效用的利用,这种信息的集中处理一方面为园区的管理提供了便利,另一反面对企业的规模、征信及资金需求情况的掌握为融资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融資渠道得以拓宽。无论是资产状况还是资信水平,都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掣肘,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既无法通过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又无法逾越股票和债券发行的高门槛,其经营状况和企业前景又无法获得投资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信任,融资渠道过分依赖于内源融资和国家政策扶持,自身的不足过分限制了融资渠道。该模式运用合作的理念,依靠对企业的组合和配对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引导多个企业组合为一个融资主体进行融资,突破融资工具对融资主体的门槛限制,合作后的企业可采用单个企业作为融资主体无法使用的融资工具,融资渠道得以拓宽。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硬件搭建

(一)融资管理机构设置。科技园区多由政府规划设置,因此由政府来设置融资管理机构既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又能吸引更多的政策倾斜。融资管理职能由两个机构承担,一个是管理企业和其他机构的融资管理处,负责吸引其他融资服务机构的入驻、融资平台的搭建、政策优惠的落实以及投融资活动的监督,另一个是由融资管理处下设的融资管理公司,在辅助融资管理处完成管理职能的同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及参与政府机构无法直接参与的融资活动。

(二)融资平台搭建。融资管理处及融资公司的设立,以及融资服务机构的引进为该模式线下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基础,由众多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组成的线下平台既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方案和融资渠道指导,又能为具体融资活动的开展提供担保、评级及监督;同时,园区内数量庞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线上平台的搭建提供了要求和数据支持,线上平台是融资管理处在搜集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建立数据库基础上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网,目的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宣传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定向投资渠道和投资平台,实现融资供求方的双赢。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运作机制

(一)合并重组上市运作机制

合并重组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者利益,为避免控制权的丧失,合并的几家公司可采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方式,融资时以母公司为责任人,企业发展壮大后可逐步分离,合并过程涉及的利益分配由公司协商。

1、有融资和合并需求的企业到融资管理处报备,向融资管理处提交合并意向书和财务、人事和管理方面的真实材料。

2、融资管理处对企业提交的合并意向书和企业资料进行审核,根据企业的财务指标,行业特点,盈利能力、技术研发情况以及产品销售挑选适合合并的企业。

3、融资管理处聘请资产评估公司评估要合并企业的价值。

4、融资管理处与企业进行利益、人事安排、企业文化方面的协调,达成一致后为企业制定并购战略。

5、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财务情况、人事情况、法律情况等进行尽职调查。

6、企业对细节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谈判内容包括合并后的人事任免、企业战略、组织管理等情况。

(二)统借统还运作机制

统借统还方式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作为债务人向银行和社会资本贷款并还本付息,资金的分配和收回也由融资公司完成,融资公司作为公司制的管理机构能够参与具体融资活动,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执行能力。

1、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提交贷款申请,登记贷款数额,等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审核。

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审核完毕后受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申请,经批复同意后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签订贷款合同。

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办理抵押,抵押品以知识产权和专利为主,也可以其他抵押物抵押。

4、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统计企业贷款数额后向银行和民间资本提出贷款申请。

5、经银行和民间资本审核同意后与银行和民间资本签订贷款合同。

6、银行或民间资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办理抵押和担保手续,抵押品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资产为主,担保由融资管理处承担。

7、银行或民间资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发放贷款。

8、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根据企业登记或实际贷到的款项按比例发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

五、总结和展望

文章在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基础上,从地理集聚的视角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概念,并分析其适用性,完成该模式的硬件设计,在分析融资主体、融资工具、资金流向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其理论模型,同时进一步设计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能够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地理分布上的集群优势,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融资门槛限制,加强风险防范,提升社会化融资支撑体系服务水平,合理利用融资工具,激发投资者积极性,一定程度上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起推动作用。当然,文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构建偏重于理论研究,具体的实践过程还需完善。(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洪生.科技型中小企业云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76-81

[2]曾江洪.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10(08):37-42

[3]曾鸿志.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企业经济,2012(12):86-88

[4]李俊江.产业集群视角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优势及对策[J].当代财经,2015(04):60-65

[5]张秋.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和障碍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5):140-143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设计 篇3

一、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目前理论界形成的有代表性观点,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集体发债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基于产业链的联系,整合各自拥有的资源,通过带头人组织、 以多个中小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为主体,形成一个外部债券融资模式。

2. 企业信用互助融资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企业采取会员制并交纳会费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基金,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在一定期限将基金作为小额生产流动资金轮流使用的一种融资模式。

3. 区域银行模式。该模式是指银行和企业彼此持有对方的股份,以资本为纽带,将银行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稳定的、多方面联系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联系包括提供信贷、信托担保、派遣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监督管理等。

4. 互助担保融资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担保机构,为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模式。此模式克服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中小企业在与银行谈判中的地位, 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使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实现双赢。

5. 团体贷款模式。该模式是指一组借款企业通过内部选择而组成的一个团体向银行进行贷款,此模式要求每一个借款企业对团体内的其他成员企业贷款的归还负有连带责任,只有整个团体的债务全部偿还,团体内成员才能继续获得更多的贷款。团体贷款模式中所要求的连带责任实际上起到了无形抵押物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团体成员之间的横向监督,从而保证这种无担保贷款能够保持较高的还款率。

上述几种模式,有些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有些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很难转变为实际需求和应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实践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设计

1.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的设计基础。产业集群由于其地理上的邻近性,企业间形成了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竞争与协作的关系网络,集群融资具有一定优势,如规模优势、信用优势和整体竞争优势。但是实践中集群内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导致其融资难的原因包括其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例如中小企业抵押品和担保的缺乏,个体经营风险、竞争力、融资成本等方面,银企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过高的信息搜寻成本等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阻碍了银企之间的融资交流。

基于此,本文根据互联网传播共享信息及时高效等特点,将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与集群优势综合考虑,把信息网络与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融合为一个融资整体,设计出一个新的融资模式“4A+1C”。其中,4A(agents)为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1C(center)为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在这样的模式下,信息优势得以体现,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解决。

除此之外,我们的模式还充分考虑了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储蓄金额越来越高。截至2013年8月,全国人均储蓄达到32 719元。一方面,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刺激着民间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居民投资意识逐步增强,风险承受能力逐步提高,而民间资金的充裕使得这种投资需求变为现实。然而,在现有条件下,居民对资金需求方的相关企业信息获取有一定障碍,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体系,而本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民间金融市场可以发挥其作用。

2.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的基本架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4A+1C”中,包括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及信息网络平台中心,基本架构见下图。网络融资来源包括集群内源性融资和集群外源性融资。

对于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集群财务公司与中心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反馈。集群财务公司内生于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吸收群内闲置资金,使资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提供集群内中小企业担保、咨询、中介等服务, 是一个非银行性金融机构。集群财务公司对外代表整个集群的“区域品牌”,在与群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时是集群企业的融资“代言人”。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围绕核心产业进行生产经营,每个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明确并且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稳定,同时集群内的人缘、地缘、血缘关系使企业家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资本网络,内部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集群财务公司可以很容易获取与集群内企业相关的信息。

在集群外部金融机构中,要求50%以上为中小型金融机构,这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基于其地域特征,可以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密切的关系,以便获取各方面难以量化和传输的“软信息”,对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的运转具有显著的效果。

把民间群体引入是本模式的一个创新点,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规模小、担保物不足、信用低等缺陷而面临融资困境。民间融资是可能占据重要一席的融资方式,但是由于法规限制、信息缺乏、风险难以控制等缺点使其作用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本模式通过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可以改善其面临的困境。

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可以连接各个主体形成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信息孤立。该信息平台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服务,所以应当由当地政府出面,中小企业合资建立, 并由政府进行监管。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4A+1C”模式可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围绕信息网络平台,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之间的信息反馈,对应上图Ⅰ、Ⅱ、Ⅲ、Ⅳ。四个主体将信息发送至信息网络平台,其中包括自身信息和对其他主体了解的信息。各主体可以通过自身需要从中心信息平台获得各种信息帮助其做出决策。

第二模块,是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之间的联系,对应上图a、b、c、d。四个主体在获得信息后,各个主体间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比如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政策性会议交流、中小企业与民间群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民间群体与银行间的资金流动、 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融资业务往来等等。

第三模块是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与群内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作为集群企业融资的代言人,必须了解各个企业的各方面信息,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体制。这三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效整体。

3. 新模式与现有互联网信贷平台的区别。本文提出的企业集群网络融资“4A+1C”模式,将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划分为多个信息模块,如政府信息模块、中小企业信息模块、金融机构信息模块、民间群体信息模块等。与现有的互联网信贷平台相比,有很大的优点。

首先,现有的互联网信贷平台多数都是P2P信贷经营模式,信息的作用仅仅体现在中介服务上,而本模式中的信息网络平台涵盖了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群体全方位的信息,为各个主体服务。其次,本模式中的中心信息网络平台有政府参与,可以对融资进行有效监管, 为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再次,现有的信贷信息平台各参与方信息交换困难,缺乏融资后的信息,而本文的信息网络平台有着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了各个参与主体对信息的需求。最后,现有的信贷信息平台上融资利率较高,因而限制了资金需求方融资,出资方面临的违约风险较大。文中的信息平台由于有多个参与主体对资金进行监管,融资方违约概率较低,而且基于本模式中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银企之间良好合作也有效地降低了融资利率。

三、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的特点

1. 四大主体围绕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使信息机制的作用得到全面有效发挥。互联网络具有跨地域、交互性、 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心信息平台部分,分为政府信息模块、中小企业信息模块、金融机构信息模块、民间群体信息模块、 投资模块,以及各主体彼此之间业务往来信息模块。各个主体成立相应信息部门,对信息进行持续发布、关注,并对信息做出分析研究,为各主体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信息的有效反馈。信息网络平台有助于各主体间的信息对称,实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有效避免了融资所面临的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同时, 通过信息中心网络平台,也有效地降低了各主体对信息的搜集成本。

2. 中小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融资正规化、高效化。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使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实现优胜劣汰,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不足。 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制度性组织机构,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由于集群区域性、行业相关性、 产业链分工合作性等特点,财务公司对群内各个企业的规模、运作、信誉等方面的信息较为了解,可以向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发布集群内各中小企业全方位的信息,其他主体也可以将所了解的企业相关信息向信息网络平台发布,集群财务公司综合各方面信息对集群内中小企业做出评价,并做出相应决策。集群财务公司信用度高、声誉好,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不仅来自金融机构,也包括民间投资。集群财务公司再根据对群内各企业掌握的信息进行资金再分配,并将有关信息持续发布,包括企业申请、审核、借贷额度、还款记录、奖惩信息等等。

3. 使得政府职能得以有效发挥。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有效配置。运用模式的第二模块,各个主体在第一模块信息的基础上,彼此之间做出决策。政府根据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可以持续监督并了解当地企业状况和金融机构状况,进而制定区域性政策和法律规章约束,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扶持,对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银企进行政策支持,也可以了解当地居民的投资动态和生活水平, 然后出台相应的民生政策等等。

4. 促进了其他模式的改善和利用。本文提出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融资模式,也可以是一个融资框架,可以将以往银企之间所形成的融资模式融入这个框架中,进行有效组合,提高融资效率。由于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优越的信息机制,不仅有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可得性,降低了融资 “门槛”。金融机构总效益的提高,为下一次的融资提供了基础。

5. 有利于中小企业对民间资金的有效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居民投资意识、 风险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民间资本也成为一个较充裕的资金来源。民间投资的一个特征在于其来源广,风险比较分散,但是投资渠道少,居民对于企业的信息一般很难全面接触,大部分都是地域关系所得到的少部分信息。利用中心信息平台融资模式,居民可以了解行业动态、企业发展、政府政策、金融机构的投资动态等信息,便于居民投资,并且将居民投资信息也纳入政府监管之下。

四、结论

本文基于互联网的特点,将其融入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设计出中小企业集群“4A+1C”融资新模式,将融资所涉及的主体全部纳入在内,围绕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形成一个全方位融资网络,使得信息透明化,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成本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本文所提出的模式不仅使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也实现了银企之间和企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群体的多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基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一种新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即“4A+1C”模式。该模式将网络技术有效融合到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中,通过强力的信息流,各个主体围绕信息网络中心平台形成反馈回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风险问题,而且有助于实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从理论研究转变为现实应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陈晓红,杨怀东.中小企业集群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与交易优势[J].改革,2008(3).

王峰娟,安国俊.集群融资——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下融资困境的新思路[J].中国金融,2009(21).

张文君.集群融资:破解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兼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融资问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

高连和.国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体制改革,2013,(1).

企业集群模式 篇4

[关键词] 浙江 中小企业 成长模式 产业集群

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特征相当明显。据浙江省经贸委统计的结果,2005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就有360个,分布于全省各地。如全国著名的绍兴轻纺城、温州的乐清电器、海宁皮革制品、嵊州的领带、义乌小商品市场等等。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过程,并已成为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主流模式之一。

从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的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其中有的是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商品市场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集群;有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如有利的区位、特殊的人缘关系、传统的能工巧匠)从家庭作坊、合伙企业或乡村集体企业起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和专业化产业区。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中小企业在集聚化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型”、“依托专业市场成长型”、“依托工业园区成长型”、“中卫型”等多种成长模式。本文试对浙江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研究和剖析。

一、“市场型”模式

“市场型”成长模式,也称“丛林经济”,是指有传统手工业背景或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落,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企业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从而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的效益。浙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以“市场型“为主,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主流模式。如宁波的服装业聚集区、温州的鞋业聚集区、海宁的皮革制品、诸暨的大唐袜业和苍南县的徽章生产等等。

“市场型”模式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把原本分散的同行业中小企业联结起来,企业之间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形成区域性行业规模经济优势,弥补了单个中小企业规模偏小的不足,取得了许多只有大企业才可能获得的效益。其次,由于这类产业集聚有助于强化竞争、聚集人才、促进先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因此,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此外,产业聚集还有助于专业市场在本地形成,成为专业商品及相关产品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促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和流通费用下降,从而使商品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提高。如苍南县金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在那里,这种小商品的生产工序就有设计、熔化金属、写字、刻模、晒板、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包装等十几道,每道工序的加工都由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进行,半成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这些企业没有规模特征,没有知名品牌,没有高新技术,它们沿着价值链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市场关系。这样,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加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使得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能不断从内部剥离出各种可分割的操作,节约了生产费用,获得了专业化优势,同时整个区域又实现了规模经济。

但是,“市场型”模式发展至今,也暴露出明显的缺点,主要是这类群落内部缺乏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市场竞争过度,自主创新不足。规模过大、产品雷同、没有创新活力的低水平竞争将危及集群的生命力。浙江永康保温杯群落的衰落就是一个“过度竞争”的典型案例。如何培育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克服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 实现集群的转型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依托专业市场模式

近几年来,由于浙江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带动了市场周围中小企业的同步成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群落。这类集群以专业市场为依托,把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了最有浙江特色的“专业市场+中小企业”式的经营格局,也就是“小企业、大市场”的成长模式。如:绍兴的纺织企业集群和绍兴纺织商品城,杭州的四季青服装企业集群和四季青服装市场,义乌的有各类小商品生产企业集群和小商品城。

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并联耦合、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是这类企业集群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首先,专业市场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专业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专业市场成了中小企业的“柜台”,产品销售靠“柜台”,调整产品靠“柜台”反馈的信息。其次,中小企业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投产速度都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正好迎合了专业市场的需要,占据了专业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額,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是全国著名的大型服装市场。经多年努力,市场形成了“品种多、款式新、质量好、价格廉”的特色,成为大江南北服装交流的重要集散地。服装市场的繁荣,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服装产业的发展,大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服装企业在其周遍集聚成群。根据调查,服装市场交易的产品中,大约有55%左右的产品为周边中小企业产品。通过研究四季青周边聚集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它之所以能成为该地区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

三、依托工业园区模式

最近几年,浙江把提升产业集群与建设工业园区紧密结合,已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2005年,全省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高达2962.6亿元,占同期制造业总投资的50.4%。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二次创业”和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新的产业基地,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中小企业“低小散”的面貌。2005年,全省118家工业园区工业产出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6%,取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依托工业园区的集聚化成长模式有诸多优点,如:它为园区内企业信息共享、相互学习提供了方便;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便于对进区的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等等。

以浙江台州市为例,目前该市已有各种工业园区199个,其中,大溪镇的注塑工业园区集中了300多家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无论客户需要哪种规格哪个品种,需要的量多少,工业园区都可以提供,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但要注意的是,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集聚并不是企业的简单搬迁,而是通过有序集聚,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实现产业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四、依托企业集团模式

依托企业集团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依托于企业集团实现本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模式。它往往由少数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核心层),运用资本或其他契约方式把骨干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紧密层;再通过这些骨干企业按照经济原则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将中小企业纳人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形成边界较为模糊的半紧密层、松散型协作层。大量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企业集团的发展轨道,与集团内其他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企业间通过生产、技术、资金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相互渗透,既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取得单个小企业不可能取得的规模经济效益。是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浙江省内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多数已被企业集团纳人自己的生产销售体系,使之优势大增。

温州柳州市的低压电器产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集群主要产品销售占到全国的66%。目前,该市的电器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正泰、德立西和天正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规模大、产品种类多、一体化程度高、技术能力相对雄厚;第二层次以常安、华荣等中型企业为代表,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第三层次主要是小型低压电器组装企业和专业零配件生产上,有些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主要为前两层次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集团内的中小企业依托这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加速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的产品结构,既增强了集团的整体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资源,取得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效益,实现了中小企业依托企业集团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五、“中卫型”模式

“中卫型”成长模式,也称“大榕树经济”,是指众多中小企业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大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根据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内容、方式的不同,“中卫型”可细分为三种模式:(1)以原材料供应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某大型原材料生产供应企业为当地中小企业集群供应原材料而带来相对优势。如浙江省浦江县的水晶玻璃工艺品产业群,专业加工水晶工艺品的企业达300多家,但浦江县及其周边地区没有任何水晶玻璃的原料供应资源,品质最高的原料需直接从捷克或奥地利进口,中低档的玻璃毛坯也只能从河北等地采购。水晶玻璃原料的供应商自然而然成为该企业集群的核心企业;(2)以销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一家贸易公司为核心企业,负责专营销售,而与之配套的广大中小企业专门按照核心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的产品按照原来的协定由核心企业收购。如浙江嵊州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领带,年产量达2亿多条,绝大部分产品通过300多家专业化的销售型企业远销国内外;(3)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开发、最终组装,以及一些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经济反应灵敏的配套产品的生产;而大量的卫星小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要求较低、批量小、专业分工程度高的相关零部件与半成品。

“中卫型”模式具备多方面的优势:通过大型企业将成百上千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中小企业的资源和创造力,而且,通过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能够实现技术、管理知识的快速扩散,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同时,大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巨大的营销能力和设计能力使中小企业能稳定地专业化于零部件的生产和技术改进,双方的互惠关系使协作关系趋于长期穩定。但由于浙江省大企业不够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专、不够精的现象比较突出,还缺乏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当前“中卫型”的成长模式还不多见,但这种模式是“市场型”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各种成长模式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各模式间相互交叉,彼此联系,形成关联互动。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按照一种模式来获取成长的,而是可能同时具备几种不同的成长方式。另外,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并不总是有效的,集聚经济的取得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具有协同效应的中小企业按一定的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那种“袋装马铃薯”式的企业集结,不但不会取得集聚经济,反而会给地区经济带来严重后果。一般说来,通过价值链——市场化渐次繁演出来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具有历史渊源型产业的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必须伴随积极的协同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池仁勇:“浙江省小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 .《华东经济管理》.1997(3)

[2]施放胡琳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

[3]高剑明:“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12

[4]邹全胜:“民营中小企业成长模式初探”. 《企业管理》.2003年第l期

中小企业集群及融资模式研究述评 篇5

当今世界, 在跨国投资日益活跃、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的同时, 中小企业的崛起及其集群化形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经济潮流。传统产业集群最为典型的浙江已形成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集群300多个, 其中10-50亿元的90多个, 50-100亿元的10多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7年8月26日发布的《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的地域排名, 见图1。另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对应地域的GDP的统计数据来看,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比较好的区域, 往往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见图2。截至2011年10月底, 我国中小企业约有4200万家, 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0%和68%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岗位。因此, 中小企业己成为发展经济和社会就业的主力军,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己经成为当前各国政府的共识。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集群能否健康发展, 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为解决集群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集群比较集中且发达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开展了集群内互助担保贷款、群体贷款、互助担保基金等贷款方式, 而且一些地区还建立了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 例如台州市商业银行、泰隆商业银行, 以求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政府近几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收效甚微。反思其原因, 是由于政府寻求的是一种外生性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 而中小企业融资首先需要的是内生性金融安排;单纯的集群内中小企业互助担保、群体贷款, 由于经营和资本结构上的缺陷, 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迫切需要融资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有大企业担保模式、园区融资模式、互助担保模式、企业间轮流信用模式等等。我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特征, 单一模式显然是不适合的。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探索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现状的融资模式, 充分利用其宝贵的社会资本, 发挥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 有效解决集群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在学术研究上, 目前国内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文献还不多见。现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面, 并且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和具体案例的借鉴。因此, 本文拟对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文献进行述评, 抛砖引玉, 为j进一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理论体系提供有益支撑。

1 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成本、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融资风险上面。

Becattini (1990) 指出产业区内的公司不仅提供中间投入品, 而且对小企业来说有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新的来源, 他同时强调地方银行在缓解集群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方面的重要意义。Dei Ottai (1995) 分析了产业区内信任等社会因素以及关联交易对企业融资的影响。S.Fabiani等人 (1996) 使用了10939家意大利企业在1995年的财政报表数据, 并将企业分为非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内企业两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 大部分行业内的集群企业比非集群企业的融资也更为平衡。Michael E.Porter (1998) 在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对集群内部企业融资层面做了粗略的导向性研究。研究认为当地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由于对这个产业集群有相当程度的熟悉而使所需的资金风险较小。

Pellegrini、Ronagnano和Signorini (2000) 指出产业集群缓解的解决信用问题上的优势使得集群内企业的融资条件要优于外部企业, 他们发现同行业的集群企业要比非集群企业融资条件更好, 融资成本更低。Paolo Finaldi和Paolo Rossi (2001) 对1700多家公司1989~1995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意大利南部企业比北部和中部产业区内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信贷约束。Gianluca Baldoni等对意大利产业集群的考察中指出了中小企业公会的重要作用, 信用担保协会 (CGC) 为信用薄弱、体制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利担保, 促进了集群内金融服务体系效率的提高。Gios Gol Shetti (2003) 则分析了East Midland地区金融服务集群和产业区域中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金融服务机构较为集中形成的相关机制 (referral mechanism) 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它们接触的是作为一个共同体所体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不仅信息的来源比较可靠, 信息的处理也更集中可信。MHoover等人则将中小企业集群看作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应的企业群体, 能促进企业集群融资效率提升的主要是信息流动机制畅通。

与上述学者观点不同, 有些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是复杂的, 甚至有时是负面的。Signorini (1994) 实证研究发现, 产业区内企业的债务负担较重, 企业规模对信贷成本的影响较小。Conti和Ferri (1997) 指出产业区内环境有利于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运作, 但对本地业务的过分依赖也会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增加。Baffigi、Pagnini和Quintiliani (1999) 的研究发现产业区内企业的投资行为对企业的现金流更敏感, 这可能表明产业区内的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此外, 还有学者注意到了集群发展中的金融因素, 如Schmitz和Musyck (1994) , Altenburg和Meyer-stamer (1999) 等。

1.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 国内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的研究多是从为企业集群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视角来展开的。如郭斌、刘曼路 (2002) 通过对温州中小企业集群实证分析后认为, 只有引导民间金融组织规范化运作, 建立定位于中小企业集群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崔宇明 (2005) 探讨了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集群化趋势下, 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与改进对策。杨汉波 (2005) 对集群企业的融资进行了分析, 设计了针对集群里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不同服务方案, 并阐述了通过行业分析、货权质押等方式来控制信贷风险的思路。楼瑜、程路 (2006) 对集群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型融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正是基于集群特征而产生的集群信息机制、成本降低机制以及长期动态重复博弈机制带来了集群独特的融资效率。张淑焕、陈志莲 (2006) 从产业集群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分析了集群内的经济主体之间如何实现信誉链和融资链。李源新、许慧莹 (2006) 对广东开平市水暖卫浴产业集群的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认为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明智之举。陈晓红 (2008) 提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鸟巢模式”。“鸟巢模式”有效性的根源来自于各方主体的参与放大和强化了集群内社会资本的作用, 使得过去只能在较狭小范围实现的非正规金融运作机制扩展到正规金融的安排中来。罗正英 (2010) 探讨了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的内生优势, 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优势得以发挥的条件。刘克、王岚 (2010) 构建了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网络关系对企业外部融资效率影响的理论模型, 并且探索了不同程度的政策制度支持如何影响网络合法性与外部融资效率的关系。并且对长三角地区211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长期导向的交易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关系合法性, 进而提升企业的外部融资效率, 另外, 地方政府制度支持越多, 网络合法性对于企业外部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强。张晓毛、张志芳 (2012) 通过借鉴博弈模型, 从信任机制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优势。

1.3 文献述评

企业集群模式 篇6

关键词:企业集群,战略成本管理,Shank模式

尽管由于研究背景及目的的不同, 学者们对企业集群的定义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但都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地理位置集中性。集群是企业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是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相互联系的多个企业的集合体。 (2) 集群内企业经济和组织独立性。集群内企业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和组织单元, 各自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存在, 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3) 企业网络性。企业之间存在互补性活动和资源依赖等特点。互补性体现为各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只是某种专业化活动;资源依赖性则使得企业在致力于发展核心能力的同时, 利用网络化协作的方式来获得企业外部互补的资源, 这极大地拓展了企业可利用资源的覆盖面。 (4) 产业相关性。集聚在一起的是围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的同行业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 (5) 生命周期性。集群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集群形成阶段、发展壮大阶段、成熟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一、集群内部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企业集群实行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导致工资成本上升、出口贸易受阻以及出口退税减少, 一些企业集群风光不再。加强成本管理便成为集群内企业着重采取的措施之一。目前集群企业的成本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注重内部成本管理阶段, 没有充分利用集群优势, “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强, 没有企业与企业间的良好互动和战略联盟等,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联系程度不紧密。传统成本管理主要依存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 具有局部性、内向性、短期性的特点, 因而它限制了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思考范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集群企业的成本管理必然要进行重新定位。

1. 成本管理目标战略性。

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愿景、价值。企业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来设计成本管理模式。依靠低成本取得的成功, 并不能构成集群内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 成本管理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而不能一味追求成本的降低。

2. 成本管理目标外向性。

集群内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应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 应树立全局观念, 将其置身于产业链中来进行统筹规划。由于集群企业具有网络化的特征, 各个企业就是网络中的单个节点, 企业能否有效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掘网络资源的能力。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 要注重内部核心能力和外部资源能力的整合, 并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合作。

3. 成本管理对象全面性。

成本发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其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以及顾客管理。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地理位置接近、产品价值的相关性强, 因而要求每个环节必须紧密地衔接, 做好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 确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本, 从而对成本链进行优化。

4. 成本管理要考虑风险。

由于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比较细, 企业将有限的资源用来培养自己的核心优势, 而将其他功能外部化, 这样, 在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风险。又由于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个环节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运行, 这样会产生风险且不易控制。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企业就要为此承担诸如送货不及时、质量不达标、规格不相符等风险。

由以上分析可知, 集群的出现改变了企业之间的关系, 企业边界日益融合。在新的经营环境下, 集群内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集群环境, 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模式。一方面, 这种模式应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企业的成本结构优化、价值链优化, 为企业战略提供充分的成本信息, 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 该模式还必须具备以集群内部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特征。

二、几种主要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会计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尽管学者们对其内涵的解释不尽相同, 但其中心思想是一致的, 即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和仅仅为追求成本的降低而进行, 要通过改变成本管理视野和拓宽管理方法来提供对战略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 服务于企业的战略, 以此来获取企业的竞争力。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有Shank模式、Tony Grundy模式、Robin Cooper模式以及成本企划模式。

Shank模式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它认为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这三者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其中价值链分析从行业、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三个角度来进行管理, 充分了解自身和竞争对手成本构成和利润分享情况, 进而优化作业, 发掘利用外部价值链管理成本的潜力。关于战略定位分析, 企业应该根据所选择的竞争战略来制定相应的成本策略。最后找出企业成本动因, 通过控制战略成本动因和重新组合价值链活动, 达到在进行成本管理的同时提高竞争地位的“双赢”目标。

Tony Grundy模式是把战略成本管理的工具运用于一个循环过程, 即“问题定义—问题诊断—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选择方案—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估—执行—评价”。该模式认为战略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分析, 帮助企业分析项目能否提升其价值, 因而是项目化、实战性的。

Robin Cooper模式研究了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对企业的上下游, 以及在企业内部的业务单元之间的联接中降低成本的影响, 其着眼点主要是从价值链上把成本管理视野拓宽、深化, 强调这一过程中作业成本法的战略应用。它的局限性主要是偏重于战术性的成本动因的改善控制, 而未能考虑到战略成本动因的基础性作用。

成本企划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 通过充分透彻的分析来减少或者消除非增值作业, 使成本降到最低, 它是一种“源流”管理。该模式侧重于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集群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尽管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相同的, 但在具体实施时, 不同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 Shank模式的建立是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 为集群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笔者认为, 集群内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除了应进行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控制外, 还应当将成本风险管理融入进来, 使四者一起构成集群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框架。

1. 集群价值链分析。

在集群内部, 企业间资源禀赋存在极大差异, 一种产品从开发、生产到营销、售后服务所形成的过程很少由一家企业来单独完成。企业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 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环节培育并增强这部分的相对竞争优势, 把不具备优势的环节分离出去, 利用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资源, 共同完成上述整个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 这种企业在效率和柔韧性方面更具优势。在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形成的理论上, 价值链理论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价值链是从供应商开始直到顾客价值实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业务流程。企业选择某个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 实际上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自身价值链在整个集群价值链中的定位。企业成本改善的机会往往存在于企业的边界, 因而各个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各种联系成为降低单个价值链单元成本的重要因素。同时, 企业自身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创新又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 价值链分析将是集群内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一种理想工具。

集群内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 使得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联系紧密,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 集群也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集中。集群内企业应该以集群价值链视角进行成本管理分析。集群价值链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客户价值链和集群内部竞争对手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会同集群中的供应商和分销商 (渠道) 的价值链发生作用, 因而是集群价值链的一部分。企业对集群价值链进行分析, 首先, 可以了解集群价值系统中上下游企业以及集群内竞争对手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享情况, 帮助企业确定自身价值链在集群价值链中的定位。然后, 可以通过集群价值链分析将企业置于集群背景下, 关注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性和联系, 从而寻求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 甚至与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能性。最后, 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 找出价值链上不增值的作业, 通过控制成本动因和重构内部价值链寻求改进的途径。

2. 战略定位分析。

缺乏战略信息容易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成本管理决策。由于企业集群有生命周期, 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时不仅要考虑价值链分析的结果, 而且应结合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来进行战略选择。在企业集群形成阶段, 集群的各种资源例如市场、科技、交通运输、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等尚处于开发阶段, 企业应该集中自身资源用于最能代表自己优势和集群产业发展方向的某一项或几项业务环节上。在企业集群发展壮大阶段, 大量企业及资源已经进入, 企业应该挖掘集群资源优势, 选择产业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进行生产经营, 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通过专业化生产, 努力控制管理与生产费用, 降低成本, 以争取获得总成本领先优势。在集群成熟稳定阶段, 集群内会出现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 竞争加剧使得低成本优势不再明显, 这时, 企业应该对自身资源优势进行重新定位, 积极实施创新战略, 例如改进产品功能、改善服务、开发新市场等, 以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当企业集群进入衰退期后, 企业应采取收缩战略, 对新的市场机会进行识别, 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转移。

3.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控制。

Shank模式强调了战略成本动因的重要性。战略成本动因包括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 结构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规模经济、整合程度、学习与溢出、地理位置和技术等, 反映了组织结构、投资决策和企业的经营杠杆。执行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等, 反映了战略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尽管最明显的成本动因是那些消耗资源的作业, 但是每一项作业都是由实现的结构性和执行性决策即战略成本动因所确定的。本文结合集群企业的特征, 主要从规模经济、整合程度、溢出效应、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五个方面来探讨战略成本动因。

(1) 规模经济的含义:成本因分摊于较大规模的业务量而使单位成本降低。集群内各环节企业位置临近, 一家上游企业同时为几家下游企业服务, 进行大批量生产, 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合资合作建立联盟共同进行购销活动, 降低原材料购价、单位运输成本、分摊销售费用;利用集群内部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 扩大营销活动来增大规模、降低成本。

(2) 整合程度的含义:企业垂直一体化程度, 即业务领域范围。集群环境下, 当地的市场和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没有必要在内部延长生产链条。委托外包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 增强组织弹性, 专门化也可以促使专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3) 溢出效应的含义: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由于地理位置接近, 溢出效应使得企业容易获得其他企业的新技术, 创新成本低;溢出效应需要创造, 企业从溢出效应中获益, 同时也要增加溢出效应。

(4) 生产能力利用模式的含义:通过固定成本影响企业成本水平, 提高生产率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通过固定资产租赁等形式, 利用群内企业的生产能力来进行弹性化生产, 避免资产闲置造成的浪费。

(5) 联系的含义:各项价值链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协调内部各车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或者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进而降低成本;改善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 确保相关的活动以协调合作的方式展开, 从而降低质量控制成本、库存成本、供货不及时造成的损失, 提升客户满意度。

4. 成本风险管理。

毋庸置疑, 任何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活动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成本的不确定性会带来经济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于集群内企业来说, 除了应对当地要素价格上涨对集群整体产生影响的风险外, 还可能遭遇其他成员企业拒绝合作、逃避责任等风险。尽管集群内企业整体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通过分工和协作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及时响应市场需求、降低成本等, 最终获得各自收益, 但各方又都是独立的利益单元。企业边界的扩大使得风险上升, 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随着集群内企业边界的日益模糊, 那些并不在本企业资产负债表上计量的资产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成本风险管理的视角加强集群内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十分有必要。为此, 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 与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 协调好各方利益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提高成本和利润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 本文构建出集群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如下图所示:

该模式程序如下: (1) 首先识别市场需求, 确定企业存在的价值; (2) 进行企业自身资源评估, 明确自身资源优势和劣势; (3) 进行集群价值链分析, 了解获取集群资源的可能性; (4) 根据前两步的分析结果, 确定企业在集群价值链中的定位; (5) 进行集群生命周期分析, 结合 (4) 的结果确定企业战略; (6) 进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预测可能的成本风险; (7) 结合风险进行战略成本动因控制; (8) 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 提供反馈, 进入下一个循环, 进行回顾与调整。

参考文献

[1].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鸣, 颜昌军.成本战略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企业集群模式 篇7

普遍的观点认为,只有大中型企业或垄断实力较强的企业才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带动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固有的弱点,如规模小、资源少、抗风险能力弱等,应该沿着现有企业的技术发展轨迹,采取维持性的跟随和模仿式创新战略[3]。所谓维持性创新是指对现有主流市场上的产品的性能进行改进的创新,其实质是在竞争对手所擅长的领域和对手进行竞争,通过模仿跟随实现赶超的创新战略。吴佳音等[4]通过对多维因素联动创新的复杂性创新机理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需立足自身的实际,选择性地优先发展强势资源,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相对竞争力的资源创新优势,继而有的放矢地寻求体现资源优势的最优创新路径,通过自身资源的整合和系统化集成的创新平台的建设,做到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可用资源,最终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目标。

前一种思路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不符合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的实际,而后一种思路只分析了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的路径问题,没有对创新的模式与战略进行分析。微型企业在创新的实力、对创新的认识和对创新机会的把握方面都处于劣势,要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唯有“内外兼修”才是正道。一方面,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与扶持;另一方面,微型企业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进行“组团创新”,形成集群创新联盟和创新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

田红云等[3]根据破坏性创新的非竞争性和对产业竞争规则的破坏性等特点,指出中小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的一般模式主要有技术模式的破坏性创新与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创新;王翔[5]以25家民营小企业为样本,研究指出小企业主/经理的工作经验、研发开支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和机器设备的改进能力对小企业的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周游等[6]认为,科技型小企业具有4种创新启动模式,包括自主创新模式、外部购买模式、专业孵化模式和贸易积累模式,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快速反应和普遍的群体参与是小型企业创新成功的3项内在要素。张军[7]以浙江省为例,指出小企业创新面临如下问题: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平衡;政府对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制定具有“普惠”的特点,难以基于行业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设计与执行评估;创新活跃,但创新成果层次偏低,缺乏对核心能力的专注。陈勇江[8]对长三角地区的436家小微企业及相关的政府部门、科技服务机构进行调查指出,微型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着严重缺乏内源创新因子,产出状况不佳(包括偏小的专利数量与低层次的创新水平、偏倚的创新获取方式与创新模式),创新合作关系层面低的问题。陈莞等[9]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指出,小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比较频繁,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小企业更多地选择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则比较少。

综上可见,目前关于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模式的研究中只有少量研究针对特定行业的小型企业,而很少有涉及到微型企业创新模式的范畴。对微型企业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不仅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的完善,对政府支持微型企业创新及微型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政府支持微型企业创新的理论与现实

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主要通过创新政策实现。对创新政策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三大学派。其中新古典学派将创新看作是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政府干预创新的合理性主要是因为创新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充分保证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市场机制对一些产业或企业的调节效果不好甚至是失败的,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来进行干预,以保证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新古典学派认为,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出面通过对创新的方向、规模及速度进行干预,从而使之朝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并平衡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功能[10]。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认为现代国家的创新系统相当复杂,它们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以及技术行为因素,也包括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弗里德曼将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公私部门机构组成的网络,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促成、改进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他特别强调了政府的作用[10],包括政策的作用、企业及研究开发努力的作用、教育和培训作用及产业结构的作用等。

微型企业在对创新的认识和创新实力(包括资金、人才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由微型企业自身规模小、综合实力弱的特点决定的。但是微型企业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如经营灵活、业主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比较强等,政府的扶持政策将更大限度地激发这些优势的发挥,提高微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出于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繁荣、活跃市场经济和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因素的考虑,世界各国政府对微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都作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扶持以促进微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如创新补贴、科研投入税费抵免等。

德国政府通过为微型企业提供创新补贴、成立全国性机构(如2009年11月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事务中心),加强指导和服务、举办系列活动增强行业认同感和公众认知度等措施,促进微型企业的创新和发展[11]。美国政府对微型企业创新的支持政策侧重于为微型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创造条件,帮助微型企业获得微型信贷、科研经费增长额税收抵免及其它的服务政策[12]。其它各国如巴西、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家也纷纷从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政策,支持微型企业进行创新。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13]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就如何支持微型企业发展时指出:2011年中央预算安排用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是128.7亿元,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促进专业化发展,也为他们融资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财政部也出台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技术类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14]。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15]将2012年确定为小企业服务年,重点扶持微型企业,以提升企业创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在创业服务方面,发挥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辅导培训,加强政策引导,培育和支持600家创业基地建设;创新服务方面,着力培育和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充分运用政策、资金等手段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政府支持在微型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到支撑和引导的作用,各国对微型企业创新的支持为微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持续竞争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2 集群创新联盟———微型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

2.1 集群创新联盟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地域性群体。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进入壁垒;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的前提是各成员之间具有对等的经济实力。

Kaufman[10]对欧盟内几个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证实,企业与不同类型的创新伙伴进行合作,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创新刺激,可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多样性。产业集群内合作创新活动发生在一定数量、一定范围的主体内,这种相互作用有利于创新。弗里曼[16]认为创新网络是为了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Giovana.Ceglie&Marco.Dini将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划分为本地位置型、本地市场型、本地结网型、创新型和产业型,在产业集群演化的早期,企业集群的规模较小,属于微型企业的集群,其构成主体是微型企业。微型企业在地域和行业分布上一般表现出集中的特征,Larson Donald W等[17]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对微型企业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他们指出:60%或更多的微型企业来自农村地区,95%的微型企业从事商贸和轻工制造业。微型企业通过集群,能够产生很好的外部效应、聚集效应,实现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共享与合作。

微型企业有着对等的经营实力,同一区域的微型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往往具有集中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比较容易形成战略联盟关系。由于严重不足的内源创新因子,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即便可能凭借其内部的自主创新系统,合理配置有限的自主创新资源,形成自主创新的原动力,也难以独自实现创新的目标。因此,必须突破单个企业自主创新的有限资源与有限能力,充分依托与相关企业或市场主体的合作关系,形成创新联盟,整合各方的核心优势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弥补自身内源创新因子的不足,推进各方的创新合作关系[8]。

2.2 集群创新联盟的模式与实现途径

微型企业集群创新联盟主要应该包括集群核心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等[8]。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且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微型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联盟合作关系比较困难,要实现这些实体的集群创新联盟,主要有以下2种途径。

(1)契约式联合

同一地域相关联的微型企业之间,可以通过订立契约,共享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创新联盟,进行“组团”创新。契约式联合主要是联合研究开发市场和共同抵御来自大中型企业的竞争威胁,不涉及直接的投资和企业的产权归属问题,而只借助契约的形式达到联合目的。由于不改变微型企业本身的经营规模和产权,契约式联合实现的是(外部)范围经济性而不是规模经济性,同一个地方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单个企业之间通过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与研发系统,实现成本的节约。通过契约式联合组成的创新联盟,各成员之间实现的是平等的、非正式的合作关系,需要各成员在动态的合作过程中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并相互信任,以真正实现联合的效应。契约的订立应该充分考虑各个体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在公平、平等的前提下使个体企业所承担的契约义务与其实力相匹配。

(2)政策性引导。

受微型企业主(经理)对创新的认识和对机会的把握能力的限制,仅依靠企业自发形成契约实现合作远远不够,并且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主要指对创新的重要性的认识成本、丢失创新机会的成本以及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联盟而付出的信息交换等交易成本)。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引导可以为企业、科研院所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节约联合的成本。

政策性引导和契约式联合这两种途径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其企业之间通过契约形成集群创新联盟是主要途径,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对联盟的形成起辅助作用,同时对契约的合法性和相对公平性起监督和把关作用。这两种途径可以是单独的,最理想的效果是二者的联合,能够提高联盟的稳定性。政府引导、微型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盟创新模式可以是:微型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表达创新诉求,政府综合考察微型企业诉求及核心优势并选择核心优势最强的企业作为创新联盟的核心单位,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和支持微型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核心单位主持下的创新合作。其实质是在政府的引导与监督(对契约合法性及相对公平性进行监督)下,各微型企业将优势资源集中于核心优势最强的企业进行创新,使核心优势最强的企业成为联盟的实体单位,成为创新中心。其模式,如图1所示。

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对微型企业主的创业与创新培训教育,提高企业主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及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的认识,以促使他们在经营过程中自觉地重视并践行技术创新。实力较弱的微型企业在创新联盟内往往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创新投入抵免税费、创新补贴等可以鼓励这类企业积极参与创新联盟,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间契约的合法性和相对公平性的审核,从源头上阻止不公平的契约关系,确保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利益。

此外,微型企业的创新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当地的科研院所,而在创新成果的分配方面科研院所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分配极不合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微型企业同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的意愿。政府在促进校企联合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协调者和裁判者的角色,保证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考虑微型企业的利益,实现科研院所及企业方面的双赢以及创新模式的持续性。

3 结语

已有关于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中心,小型、微型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则难觅其踪,本文分析了政府支持微型企业创新的理论依据以及对微型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与影响,指出了微型企业通过形成集群创新联盟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的两条途径,即通过政策性引导和契约式联合形成集群创新联盟。其中企业之间通过契约形成创新联盟是主要途径,政策性引导作为企业创新的外部因子,对企业集群创新联盟形成的全过程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微型企业在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环境中竞争,需立足企业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强势资源并分利用政府引导性政策的同时,通过契约式联合的方式,形成集群创新联盟,寻求和其他企业最广泛的合作,以促使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来支撑企业的永续发展与壮大。

本研究的贡献是:在理论方面,将企业创新的焦点由大中型成熟企业导向了微型企业,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微型企业创新方面的理论;实践方面,提出了微型企业创新的一种模式,即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形成集群创新联盟,进行“组团创新”,可以看作是企业创新研究的一种突破,今后的研究可以就此展开。同时,集群创新联盟的思路为政府支持微型企业的发展以及微型企业经营者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创新主要通过基本的市场细胞--企业来完成。作为当今市场经济中的活跃主体,微型企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市场主体中的“弱势群体”,微型企业在创新的实力、对创新的认识和对创新机会的把握方面都处于劣势,要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与支持,通过契约式联合等形式形成集群创新联盟,进行“组团创新”,也是微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持续性的重要出路。

企业集群模式 篇8

一、集群内民营银行间接融资模式整体框架

集群内中小企业按照自愿原则, 根据严格的准入制度, 共同出资成立集群内平台公司, 该平台公司通过信用部门、股权交易部门、担保部门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监控。 由地方政府引导, 集群平台公司发起筹建集群内民营银行, 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参股该民营银行。 集群内民营银行是整个框架的主体, 主要面向集群内中小企业服务, 同时通过政府政策支持获得财税优惠, 提供较高利率吸引民间游资和居民储蓄存款。 集群内企业需要资金时,直接向民营银行递交申请, 银行对集群平台公司定期提供的集群内企业监控资料以及平台公司担保部门提供的集群企业共同担保协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直接发放贷款。如出现违约, 平台公司将先通过股权交易部门对违约企业股权变价抵债, 不足部分将根据担保协议由集群内所有企业共同承担债务见下图。

二、集群内民营银行的构建

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 银行业的准入制度逐步放宽, 这就为民营银行的筹建提供了政策便利。 在民营银行筹建中,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民营银行的建立需要地方政府牵头,在集群平台发起设立后, 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政策便利并游说当地大型民营企业注入资本, 同时政府的参与更有利于吸引基金、企业等民间资本入股。在筹建中, 可以由地方国有企业持有一定比例股份,以增强政府色彩,吸引民间资本的加入。

关于民营银行股份构成, 集群平台公司入股目的是为了发起设立民营银行, 以便于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 其投入的资金需要由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出资。 因此,为了使集群内中小企业获得更大的融资放大倍数, 集群平台公司持股比例不宜过多, 另外根据现有的民营银行试行规定,发起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故而集群平台 公司持股比 例应控制在5%—10%之间为宜。 为实现民间资本与集群企业资金需求的对接,70%以上的股份应由民间资本持有, 主要包括当地大型民营企业、基金机构、民间财团、个人自有资金等形式的民间资本。

民营银行应该通过公司章程为集群中小企业贷款制定专门的流程,包括信用审核机制、担保审核机制、贷款额度限制、抵押品管理等。集群内平台公司应该定期向银行股东大会提交集群内企业的监管资料,包括会计报表、 信用监控、发展运营状况等,由银行内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

除信贷业务外, 民营银行还可以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一方面, 民营银行可以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承销集合债券, 拓宽集群企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可以为集群企业提供业务结算、集合票据融资、承兑汇票、贸易融资以及其他创新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集群内银行作为集群内企业融资平台的作用。

地方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集群内民营银行的发展。一方面,在税收政策上, 对于民营银行为集群内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收入实行减免税政策, 降低民营银行发放贷款成本, 以鼓励民营银行为集群内企业提供贷款; 另一方面, 对于民营银行与集群内企业的信贷业务, 由政府以财政资金为依托提供再担保, 与集群内企业的贷款担保共同构成双层担保体系, 降低民营银行的贷款风险, 保证民营银行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集群内平台公司的构建

集群内平台公司是由集群内企业按照自愿原则, 共同出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是构建集群内民营银行间接融资模式的关键环节。

平台的设立由地方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引导,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准入制度应当从企业的规模、营运状况、 信用记录、 行业中的地位等多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平台公司注册资金由集群内企业按照持股比例共同出资, 出资企业成立股东会。 股东会作为平台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 具有负责集群内企业加入平台公司的资格审核、 贷款信用标准的制定、 对集群内违约企业的惩罚决议、 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决策等职能。

信用部门是平台公司里专门负责集群内企业信用监控的专职部门,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职能。 其一, 信用部门负责对集群内各企业之间的信用交易情况、 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企业信用交易记录、 企业贷款信用记录等信用资料整理和收集;其二, 负责整理并分析集群内各企业的财务报表,对各企业成员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信用风险等做出客观可靠的评估;其三,要建立整个集群内的风险预警模型, 对集群整体的行业风险做好预警分析工作,确保集群的稳定发展; 其四, 负责定期向董事会上报各企业的信用评估报告和集群整体风险预警分析报告,并将所整理的信用资料、风险资料定期上报民营银行相关部门; 其五, 集群内某一企业向民营银行申请贷款时, 信用部门要对该企业做出信用评估报告并上报民营银行相关部门。 信用部门只有充分发挥以上职能, 才能做好整个 借贷体系内的 信息流动, 降低体系各参与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带来的风险。

担保部门是为集群内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的部门, 其职能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在平台公司设立之初,公司章程会对集群内企业贷款担保做出规定, 由担保部门负责对审核通过的贷款申请起草担保协议, 然后由集群内各企业授权签署担保协议, 集群内所有企业法人为担保人。 担保部门还要负责将签署的担保协议递交民营银行,并做好担保协议资料保管工作。

股权交易部门是集群内企业股权交易的平台, 对整个集群融资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其一,当集群内企业出现违约无法偿还资金时, 平台公司可以根据协议将该企业股份放在股权交易部门进行出售, 所得资金来偿还债务;其二,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一种退出机制, 当集群内个别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或 者其他困难需 要退出集群 时,为了维持集群内企业稳定,可以将其企业股份置于该平台交易;其三,股权交易平台认购方为集群内企业或集群内企业认可的其他企业, 这也有利于引进集群外新鲜血液, 增强集群发展活力,扩大集群外部影响力。

四、集群内企业贷款流程设计

第一步, 集群内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向银行递交贷款申请书, 同时向集群内平台公司递交贷款申请书、 股权质押协议书、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第二步, 集群内平台公司信用部门根据历史资料以及最近调查资料对该项贷款申请进行信用评估, 做出评估报告递交股东会决议; 经股东会决议批准后由担保部门组织签署贷款担保协议书,担保人为集群内所有企业,被担保人为贷款申请人; 股权交易部门负责签署股权质押协议, 并对违约股权处置做出具体协议规定。第三步,集群内民营银行根据集群平台公司提供的历史资料, 以及最新的关于贷款企业的资料对贷款对象做出审核。第四步,审核通过后, 签订贷款协议、 担保协议 (第二步中的协议 ),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为担保协议签订再担保协议。 第五步, 集群内民营银行向贷款申请企业发放贷款, 并由集群平台相关部门负责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五、集群内民营银行间接融资模式适用条件

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是该模式适用的外部条件。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 民营银行牌照发放标准逐步放宽, 政策导向开始鼓励民间资本规范化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陆续出台, 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政策的稳步推进等。 这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为该模式的运行奠定了外部环境基础。

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是民营银行间接融资模式适用的内部条件。 发展成熟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环境, 拥有良好的集群内部信用环境, 集群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的根植性, 这些都是该模式必备的内部条件。 同时成熟的产业集群还拥有完善的信用监管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 能够降低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 从而确保该融资模式的高效运转。

六、结束语

集群,抱团创新的有效模式 篇9

没有真正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科技创新创业

集群地?不妨借鉴美国硅谷成功集群的经验。

几周前,我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小住,被朋友极力劝说不要搬回波士顿,一定要住在湾区。

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居然是:生活在硅谷的所在地湾区,人就会被无形地感染,总是琢磨着想干出点什么新东西出来,于是每个人都过得活力十足。

友人现在的职业是房产中介。但是,她已经在湾区有过好几次创业经历。现在的职业和她过去的各种尝试,完全大相径庭,但已步入中年的她,还是整天飞快地转脑筋,创意、追逐着各种新想法,继续做着创业梦。

硅谷:创新集结地

没错!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是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英国剑桥科学园、印度的班加罗尔、法国的索菲亚科技园,以及国内的各种“高科技园区”,都无法与硅谷相提并论。

这里聚集着全球密度最高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高素质人才。不仅有高科技人才,更有提供各种创业服务的风险投资家、咨询专家、猎头公司、会计和律师,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持。例如:硅谷的高资本可得性,全球任何一个创新集结地都无从攀比。

硅谷内外,有一种自发的、非正规的社会网络。无论是那里企业内部松散扁平化的结构和文化,还是企业之间人员的频繁跳槽,甚至技术移民在母国和硅谷之间的流动,都在无形中促进了行业以及跨行业知识和创新理念的共享。

我的另一位生活在湾区的友人,近年来跳槽过好几次。出乎常人意料的是,他今年跳槽,是放弃了一家薪水丰厚、日趋成熟的高科技公司,而选择了一家飞速发展但还没上市的创业公司。据说,不算股权,友人现在的薪酬只有被放弃的那家高科技公司的1/6!

硅谷特有的这种自发、非正规的社会网络状联结,不仅促使了地域中各方人才对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集体分享学习,同时,创业者或创新者们能通过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自发重组,去追求各种最新机遇的行为,得到最大限度的鼓励。

随之,弥漫硅谷的创新和创业文化,也越来越厚密。

斯坦福:产学研结合地

最有特点的,大概是和硅谷的形成息息相关,在1950年代初创建了世界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的斯坦福大学了。惠普、苹果、太阳微系统、硅谷图形、雅虎、谷歌、思科、英特尔以及很多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巨头公司的创建人,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或教授。

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无法和斯坦福大学对商业奇迹作出的贡献相媲美。有人甚至认为,斯坦福大学是东部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集,人文理兼修,强调全才的培养。而正是全才,才最有可能成为商业领袖。

和美国东部名校相比,斯坦福大学从政府得到的经费很有限,所以就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财务收入问题。其实1951年创办硅谷的雏形——斯坦福科技工业园区,就是学校用于创收的项目。

今天,守着世界级公司林立的硅谷,斯坦福从工业界得到许多资助。而这种资助的性质,解决了常见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脱节,“迫使”教授和学生通过参与公司的项目,养成了解决商界实际问题的本领,更培养出能够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瞻远瞩。例如:思科早期路由器的开发课题,工程性强但学术性弱,麻省理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可能不太情愿在这个题目上花时间和精力。而当时的科技公司也不会想到或愿意开发这样的前瞻性产品。但是,两位斯坦福的教授夫妇,Leonad Bosack和Sandy Lerner却义无反顾地从事路由器的研发,以解决异种计算机之间无法互联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思科的创立,革命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斯坦福大学对教授办公司也非常支持。该校校长John Hennessy,在1980年代是一名普通工程系教授,发明了精简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MIPS后,并与合伙人创办了MIPS公司。MIPS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前的那几年,Hennessy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他的企业上,而教课和研究工作沦为次要。运营公司的经验,也将Hennessy锻炼成为难得的管理人才,成为校长的人选。

中关村:“厂校结合”的败笔

和世界其他名校相比,斯坦福真正让大学融入了产业界,而不是许多大学高谈阔论、颇显浮泛的“厂校结合”。例如,中关村与国内一流大学共享优越地理位置,却没有真正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科技创新创业集群地。其中,并未真正融入的“厂校结合”,应是原因之一。

谈及中关村,我们应该借鉴硅谷,反思国内“集群”的不足。中关村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看似有着无可比拟的政策优势,但是,政府的刻意规范和助跑,多少阻碍了集群自身的生态进化。例如,政府往往通过引入大企业,制造集群单纯的规模扩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省略了集群中的技术创新和创业要素之间自由组合、不断充分成长的过程。而这个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创新网络和创新文化建立的必由之路。集群中有机生成的创新和创业的文化,和政策、资本等其他支持要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推动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抱团创新,是有效的模式

纵观国内许多“科技创新城”,都存在缺乏集群的生态进化问题。集群地的高校,没有真正和产业结合,甚至根本不具备支柱产业相关的学科。还有许多所谓的“集群”,既没有大学也没有明确的主导产业,沦为商业地产的噱头。

说到底,集群的最大功效,是通过浓厚的知识共享和频繁自由的流动,促进创新。硅谷和其他优秀的创新和创业集群已经证明,抱团创新,是最有效的一种模式。

不过,我对朋友说,我依旧喜欢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区(Cambridge),近年来正飞速地发展成为生物技术创新和创业的基地。大大小小的生化企业和实验室正日益集结在这里,将十多年前还是一个被认为不是最适合居住的区域,打造成了一个高科技创新、创业达人们聚集的大本营。一个新的生物技术集群,正在这里被孵化得日益羽翼丰满起来。而且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也纷纷落户在这个区域。集群内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的创业气氛,也越来越浓郁。

很大程度上,半个世纪以来硅谷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得益于亚太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发展速度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不妨借鉴硅谷成功集群的经验,相信打造真正能够引领创新的集群,则指日可待。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

企业集群模式 篇10

一、黑龙江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一) 黑龙江省的农林牧渔业产业集群集聚性不显著

黑龙江省的农林牧渔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集聚现象不显著, 但是经济效益比较好;而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虽具有一定的集聚性, 但经济效益不佳。结合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情况, 可看出农林牧渔及相关产业虽具有资源优势, 但产业的集聚性不高, 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同时大力引进民营资本, 促进产业集聚, 充分发挥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政府应对投资于该产业的民营资本给以税收和政策上的优惠, 以鼓励民营资本的投资。

(二) 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虽然目前黑龙江省的旅游业集聚性不强, 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黑龙江省以哈尔滨为中心城市拥有周边市县的旅游资源宝库, 如伊春的五营森林被誉为“天然氧吧”, 五大连池被誉为“保健圣地”;牡丹江的镜泊湖、原始森林等似仙境, 哈尔滨以“冰城”驰名国内外, 太阳岛、东北虎园每年也以其特色吸引大量游客等。大力开发黑龙江省旅游资源, 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产业, 需要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 同时政府应积极保护环境资源, 制订东北地区环境和旅游业的长期良性发展规划,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黑龙江省的医药制造业表现出良好的集聚趋势

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 医药制造业走集聚道路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当地资源, 民营经济在该产业可大有作为。但是, 目前来看, 虽然医药制造业表现出一定的集聚趋势, 但尚不具备规模。政府采取舆论宣传、税收优惠、发展服务性基础设施、提供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 以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的进人。同时在集聚发展初期, 政府作为相关产业的企业相互交流的中间人, 促进企业之间的对话、信任和相互学习, 使地区企业之间达到互补、共存的关系, 增强区域内产业整体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黑龙江省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根据黑龙江省民营企业现状及黑龙江省民营经济集群的SWOT分析, 可看出黑龙江省民营经济集群主要应以资源、市场为纽带, 联合其他省市及国外资本、技术, 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具体来讲, 其民营经济集群的构建建议选择以下模式。

(一) 以资源为依托的企业集群模式

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民营经济集群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黑龙江省以资源为依托形成民营经济集群模式已初见成效。

以兰西亚麻产业为例, 近年来, 兰西县充分利用亚麻市场看好的机遇, 依托亚麻基地的保障优势, 大力发展亚麻原料、纺纱等生产, 积极构建亚麻产业集群, 亚麻纤维、亚麻细布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兰西, 已被中国亚麻协会命名为“中国亚麻城”。

除此之外,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大, 居全国之首;森林资源和后备资源发展潜力大,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全国之首, 全省煤炭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 同时又是全国通往能源大国俄罗斯的重要通道, 区位及资源优势极为明显。

因此, 借助于黑龙江省特有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 从事相同或相近、相关联的民营企业可在现代“双赢”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竞争与合作, 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民营企业集群。

(二) 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群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型企业集群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为核心, 大量中、小企业围绕着龙头企业的最终产品进行生产、加工、销售或原料供应等活动, 大型企业作为龙头对这些小企业发挥着带动作用。同时, 现有的中小民营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借助于大型国济集群发展的框架也已初步形成, 如尚志市已初步形成地板块、铅笔及铅笔板、木制套娃、手套编织四大产业集群。双城雀巢、娃哈哈、飞鹤乳业不断壮大, 不但拉动了当地畜牧业, 也引来了专门生产铁盒的投资者;宾西经济开发区内, 围绕方便面的生产, 各企业分工生产方便面, 方便面外包装, 肉牛加工生产线等, 也初步形成了集群效应。

通过构建以一些大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群, 可以做到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互惠互利, 促进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与协作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 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企业集群模式

当下, 经济全球化趋势扩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空间, 中小企业原本在一个围度内狭小的市场中不可能实现的职能经济性和合作在全球市场中可以实现了, 全球化还促进了经济活动要素的流动性, 因而削弱了中小企业在要素获得上的障碍。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大多为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其中高科技民营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纵观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可以概括说, 发展速度逐年加快, 产品技术含量日趋提高, 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明显好转。

因此, 可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建立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民营企业集群。这类企业集群往往涉及到电子、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行业;建立有严密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一条龙体系, 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必将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的主导力同时, 政府和科技部门要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支撑, 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各类科技园区的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及项目引进发展。

(四) 品牌联结型企业集群模式

品牌联结型企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各自独立的企业共同便用某个品牌, 品牌把这些企业联结在一起所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规模和实力的限制, 中小民营企业依靠自身来提高品牌知名度需要的时间较长, 难度也较大, 为了实施品牌战略, 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共同使用架个品牌, 依靠企业的合力来开发市场。

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产业集群发展为例, 由于绿色食品对资源、环境等条件的严重依赖, 以及各地重视和发展程度不同, 其生产和经营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呈现出企业和产品双集中的现象, 一些特色优势产品的产业集群在国内初具雏形。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早开发绿色食品的省份, 绿色食品的产品、企业和产地集中的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这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为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多种经营产业, 为森工8大类88个品种的产品注册了“黑森”商标, 目前, 已有60多个企业和产品在使用“黑森”品牌。通过品牌的联结, 集群内的企业既保持了各自产权上的独立性, 又形成了共同的市场推动力, 能够在短时间内,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并推动本地区相关产品的市场销售,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 生态模式

生态模式下, 产业要素主要还是实物资源, 不过是在已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下, 某些生产的副产品如果直接废弃会对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后果, 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相违背, 所以生态模式的产生是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的。

生态模式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工业是一种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业生态模式。

可以说, 生态模式是民营企业集群模式中的最高水平, 它的理想模式要求原料、能源、“三废”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 能源、资源在其中往复循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 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它不仅仅是技术、管理水平发展的产物, 更是人们生态意识发展的杰作, 随着价值链和生态链的融合, 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 生态模式必将成为黑龙江省民营经济集群发展的目标模式。

三、结语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产业集群是在市场规律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但也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要具体结合黑龙江省的省情深入分析, 以求更加良好高效的发展。当然民营企业的集群发展,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科技进步, 产业更新换代, 全球一体化, 知识经济, 网络经济的日新月异, 并且随着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黑龙江资源型城市的产也变化等等,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紧跟时代发展, 不断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摘要:相应的适合黑龙江省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 即采取以资源为依托的企业集群模式、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群模式、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企业集群模式、品牌联结型企业集群模式和生态模式。随着价值链和生态链的融合与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 生态模式必将成为黑龙江省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黑龙江省,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顺.民营企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李继刚.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3]邵桂荣, 彭熠.技术创新与中小民营企业集群化的动力源[J].科学学研究, 2008 (S2) :512-517.

[4]梁幸平.关于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思考[J].财贸研究, 2003 (5) :39-41.

上一篇:高中计算机课教学下一篇:中医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