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创新

2024-06-25

集群创新(共12篇)

集群创新 篇1

一、引言

民营企业集群是指民间投资兴办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在沿海地区, 民营企业集群通常是指私人资本建立的企业或原公有制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改制为私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民营企业集群大多为民营企业在相同产业内集聚, 或者在相关产业链上集聚。

民营企业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 成就于“雇工问题”和“姓资姓社问题”等理论、政策局限被突破之后。当年, 温州“桥头纽扣”事件曾被誉为商品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启动点。民营企业有规模的大发展则是在1992年之后, 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之说因此出现, 民营企业集群亦开始成形。在沿海地区, 民营企业大多为家族式企业, 亦有少量企业为股份制企业。一般实施外贸导向销售策略, 或者内外兼顾的销售策略。“十五大”之后, 民营企业集群取得了高速度的发展, 如阳江刀剪企业集群、中山休闲服装企业集群、开平水暖卫浴企业集群、嵊州领带企业集群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的。近年来, 民营企业集群已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发展, 如大足五金、临沂五金、夹江陶瓷、邵东集群、祁东家具等内地民营企业集群。许多民营企业集群已经成为著名的地域品牌, 集群中的民营企业营销问题不同于分散的民营企业营销问题, 集群品牌营销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在讨论集群产业组织创新和集群技术创新的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企业的集群品牌营销问题。

二、产业组织创新

民营企业集群大多为某个传统产业内的企业集聚, 或者在价值链上集聚,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例如, 以生产牛仔服和纺织化纤服装闻名的开平民营企业集群, 形成了集纺纱、织布、整染、制衣、水洗于一体的完整纺织生产产业链。民营企业集群在行业内往往具有较高的产能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阳江民营企业集群集中了全国刀剪工业60%以上的生产能力, 其出口量占全国的80%。中山休闲服装企业集群拥有全国十大休闲服装名牌中的8个品牌。民营企业集群拥有的研发能力和资本实力超过同行业其他地区的企业。因此, 民营企业集群具有资本扩张和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佛山陶瓷企业集群正在向夹江、上海、淄博、晋江等地扩张和转移, 以家俱产销闻名全国的佛山乐从镇近年兴起了物流业。

在民营企业集群内部, 大企业并不多见, 并且大企业在集群内的生产集中度很低。集群内存在着分工协作关系, 亦有一个大厂联系几十个小厂的动态联盟。但是, 集群内部的分工只是初级的水平分工, 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局面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 首先表现为集群内部的竞争。无序竞争危害之甚, 其破坏力足以毁灭地区特色工业和动摇民族产业。李长春曾提出在广东组建100个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阳江市在十八子、宏鹰、永光等名牌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了3个民营企业集团。近年来, 浙江温州、永康等地的民营企业集群呈现了集团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民营企业集群中, 动态联盟和集团企业是技术创新和集群品牌推广的关键节点。

三、技术创新

民营企业集群一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长期处在外延式扩张阶段, 靠资本投入扩大规模, 以低成本赢得市场,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约在30-40%之间。在沿海地区, 年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的G D P为8000至10000元人民币。民营企业集群在增值链中附加价值最高的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显得十分薄弱。

制造业中的民营企业集群, 其资本投入增长率和技术增长率远远大于劳动投入增长率。佛山市在1978-1996年间, 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0.6%, 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5.9%, 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9%。甚至在部分民营企业中, 出现了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

民营企业集群内只有少数企业具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却对集群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具备技术创新必要条件的企业才可能成为创新企业。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由原阳江国营小刀厂技术骨干李辉创办, 该公司先后进行了压迫直出连体刀, 仿日式菜刀、套刀等系列新产品开发, 采用了新工艺、新设备, 并通过了ISO9001认证。如今, 该公司拥有专利技术80余项, 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十八子公司最新开发的不锈钢复合材料菜刀是国内价值最高的菜刀,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刀”。十八子公司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 创建了十八子精密特钢厂, 以西德、瑞士刀剪材料标准为起点, 采用航天军工用钢冶炼技术, 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刀剪材料。小型企业阳江厨宝刀具厂由机械工程师林生创办, 获得了多功能不锈钢刀、多功能不锈钢剪两项国家专利。这类企业通过创新活动, 开拓了市场, 打开了利润空间, 为集群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技术在民营企业集群中的传播速度快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新技术传播速度。其原因有三:一是众多企业集聚一地, 信息互通, 便于相互学习和借鉴;二是民营企业反应快, 通常采用技术模仿作为低成本竞争武器, 现有的专利技术中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多、实用新型技术少, 产品功能创新多、工艺设备产品结构创新少, 科技含量低的新技术容易被模仿;三是专利保护环境差, 专利侵权案时有发生, 专利诉讼周折多、费用高、执行难, 但宽松的专利保护环境有利于新技术的转移。无论如何, 技术创新是集群品牌推广的亮点, 而创新企业则是集群内技术传播和向外推广集群品牌的节点。

四、集群品牌营销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与城市品牌 (或地域品牌) 有着历史渊源关系。阳江市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 实际上今天的阳江刀剪工业民营企业集群是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阳江小刀”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佛山建陶企业集群承袭了以工艺陶瓷闻名的“佛山陶瓷”的衣钵。集群品牌 (或地域品牌) 一旦形成, 便成为地域内众多民营企业共荣共享的无形资产。一些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的集聚, 亦可形成新的集群品牌 (或地域品牌) 。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与核心市场的形成相辅相成。义乌小商品市场为周边的永康五金、嵊州领带等民营企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营销环境, 而这些民营企业集群则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东莞虎门服装市场与周边服装企业集群的关系是前店后厂的关系, 唇齿相依, 共荣共存。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发展与会展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会展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在一些地区, 民营企业集群经过多年的产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 积聚了足够数量的著名品牌, 才出现专业性会展。会展活动为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如中山沙溪休闲服装节、休闲服装城出现不过2-3年时间, 便摘取了中国十大休闲服装品牌中的八个, 沙溪服装业总产值从30亿元急骤跃升到60亿元。

民营企业集群的品牌营销需要当地在外经商群体的人脉关系。温州民营企业集群的营销活动与上百万“走世界、走全国”的温州商人群体密切相关。阳江刀剪企业集群的内销渠道, 相当程度上依靠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小商品市场中的阳江商人的推广活动。

民营企业将集群品牌营销与文化推广活动结合起来, 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文化景观。石狮、虎门、沙溪、开平等地的服装艺术节, 展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服饰文化。佛山艺术陶瓷、宜兴紫砂陶具、青阳木雕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阳江民营在“刀文化”内涵发掘和外延拓展上做足了功夫, 推行“精美刀具作礼品”的理念, 使具有实用价值的刀具变成了具有艺术观赏性的礼品。阳江民营企业筹办刀具博物馆, 申办工业旅游项目, 将品牌营销与旅游业巧妙地结合起来, 利用“刀文化”来丰富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五、结束语

1、在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发展过程中, 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集群中的动态联盟和创新企业, 将其作为新技术传播的节点和集群品牌营销的支撑点。集群产业组织创新是集群品牌营销的重要基础之一。

2、沿海地区民营企业集群受外贸导向、外资带动的影响较大, 这是集群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一无品牌、二无销售网点、三无广告宣传, 容易引起集群内民营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民营企业在生产模式上大多模仿劳动密集型的港台企业, 很少学习技术密集型的西方企业。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

3、民营企业的集群品牌营销需要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会展营销、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科技推广、信息咨询诸多方面提供战略后勤服务。

摘要:本文讨论了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问题。集群品牌营销是民营企业集群的一个创举, 它建立在集群产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作者通过对广东民营企业集群的考查, 提出在民营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动态联盟。动态联盟和创新企业是集群内新技术传播的节点, 也是集群品牌营销的关键。

关键词:集群品牌营销,民营企业集群,创新

参考文献

[1]、魏守华, 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 :59-65。

[2]、付跃龙.城市品牌:阳江刀剪工业耗散结构因素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2 (5) :94-96.

[3]、马梓能.佛山可持续发展研究[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4]、Poter.M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Clobe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 (1) :15-35.

集群创新 篇2

夏海力

(苏州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目前企业集群的崛起已经成为苏州经济新的增长点,而苏州丝绸纺织集群是苏州传统产业企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在国际和国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研究该集群的创新体系对于保持苏州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苏州丝绸纺织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构成,提出发展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苏州;丝绸纺织集群;创新体系;对策

1.引言

近十年来,苏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苏州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地位、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已经成为江苏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目前,苏州城市经济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集群经济,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企业集群有23个,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机械、丝绸纺织服装、轻工等行业,集群的企业总数达到7000多家。在苏州市的企业集群中,丝绸纺织集群是苏州传统产业企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在国际和国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研究该集群的创新体系对于增强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保持苏州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苏州都是我国重要的丝绸面料产销基地,是江南水乡的“丝绸之府”。苏南的丝绸发展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而真正领先于全国、为苏州今天的丝绸工业奠定坚实基础的时期应是“明、清”两朝代。从明代开始,苏州“宋锦”和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而苏南丝绸的鼎盛时期则是清朝,当时朝廷设立了“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府,当时苏州丝绸的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由此奠定了苏州“织造府”的地位,也反映了苏州当时丝绸产业的繁荣。

目前以丝绸织造为代表的纺织业仍然是苏州市的三大重点行业之一,是苏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城市名片。2004年苏州市纺织业增长22.4%,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拉动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630亿元,仅次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位居全市工业行业第二位。在全国的历次评比中,苏州丝绸产品与杭州、湖州、上海共同作为重点生产基地而并列齐名。近几年来,我市积极进行丝绸新产品的开发工作,每年一次的“中国苏州国际丝绸节”对保护和延续丝绸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苏州丝绸纺织企业集群已经在吴江地区形成,该地区已经形成了集缫丝、合纤、丝织、印染、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仪器行业等配套的产业链结构。吴江地区东南部已成为织造工业区,形成了以盛泽为龙头,以周边地区为腹地、涉及南麻、平望、黎里、梅堰等镇及相邻的浙江乡镇,具有集聚优势的丝绸纺织企业集群。仅在该企业集群的核心地区盛泽,集群就拥有丝绸纺织服装企业约1700家,其中资产超亿元的骨干企业有数十家,在国内外纺织界颇具影响。2003年该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完成产值318亿元,生产聚酯切片33.5万吨,化学纤维18.4万吨,各类丝织品48.4亿米。截止2004年8月,仅盛泽地区就拥有无梭织机5.11万台,已成为全国无梭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和全国最大的薄型织物生产基地、出口基地、价格形成中心与产品集散地。集群的真丝绸年产量稳定在2000万米左右,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1/8和1/6,已形成一个具有强大的产业集聚优势的纺织经济板块。

目前以盛泽为核心的该集群除了原有的真丝绸一条龙外,还形成了从化纤原料、仿丝、织造、印染、服装、服饰、制成品的一条龙生产体系,涌现了像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化纤织造厂、鹰翔化纤有限公司、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艺龙集团公司、盛虹印染

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纺织骨干企业,在国内外的纺织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研究该集群的创新体系对于保持苏州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2.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分析

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有近2000家,以化纤、织造、印染等企业为主,此外还有专门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和生产服务的专业市场、企业和技术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企业网络,其中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该集群的核心,发挥了集群的产品集散中心和市场信息的形成、发布中心的重要地位。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的创新体系主要由核心创新网络、可控支持网络和不可控支持网络等硬性要素构成[2],此外还包括一些软性要素,我们这里只重点研究集群的创新体系的三个实体部分。

2.1集群创新体系的核心创新网络分析。

核心创新网络是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灵魂,也是集群生产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源泉。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的核心创新网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以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为主导的丝绸纺织主产业链,另一部分是与主产业链紧密相关的丝绸纺织技术服务业以及染料和纺织机械等辅助支持企业网络,两者通过供应和上下游的关系形成网络组织形态,该企业集群的核心创新网络的成员,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率较低。

(1)核心创新网络的主产业链。该企业集群的丝绸纺织主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削弱了集群创新的整体优势,值得我们关注:其一,集群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的结构不合理。该企业集群的织造机械以喷水织机为主,目前集群无梭织机机型主要有三种:数量最多的是喷水织机,占总数的86.8%,其特点是适宜薄型织物,车速快,但原料单

一、品种单调、在织造中要产生上浆污水;第二种是喷气织机,占总数的9.4%,其特点是经和纬可以采用多种原料交织,在织造中无污水产生;第三种是剑杆织机,占总数的3.8%,其特点是可以多头取纬,最多的有8个纬,可以进行多色、多纤维配置,有利于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在织造中无污水产生,但是其转速慢、效率比较低。由于织造机械的机型和数量的结构现状,造成集群产品的低层次,大路货多,特色品种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的少;里料多,面料少;薄利产品多,附加值高的少;能源消耗量大,科技含量少。其二,集群内部的创新模式主要是模仿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目前,集群核心创新网络的组成企业间的协作互动关系较少,更多的是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由于集群内大多数企业的规模、产品和技术能力相近,产品的质量、档次相差不大,因此集群内部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主要以仿造和复制为主,存在着“一哄而起”的问题,造成集群内部的竞争主要是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企业间缺乏合作、协同创新的理念,集群内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削弱了企业地理集聚所带来的整体优势效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集群的产业升级和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三,核心创新网络成员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的联接方式不完善,企业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在丝绸纺织主产业链内部,企业间缺乏有机协作的机制,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环节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差距较大,集群产业链的各环节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印染加工能力与织造能力不相配套,仅为织造能力的一半;二是受产品结构影响,后整理配套能力和水平很弱;三是服装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服装用料与纺织产品的关联度不高,在整个丝绸纺织产业中没有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四是纺织机械工业薄弱,自身形成的纺机及器材需求市场空间没有加以良好的利用。这种产业链上的不匹配性使产业链的整合程度偏低,产生了管理学中的“木桶效应”,从而抑止了整个丝绸纺织产业链和产品的升级。

(2)与主产业链紧密相关的辅助支持企业网络。该集群创新体系的核心创新网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主产业链紧密相关的丝绸纺织技术服务业以及染料和纺织机械等辅助支持企业网络,为丝绸纺织主产业链中的成员企业提供技术、辅助产品或纺织机械等辅助服

务,这些相关和辅助企业是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集群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支持作用,增强辅助行业与主产业链之间更加紧密的互动将提升该集群的创新能力。例如,目前该集群拥有的数千台喷气织机全部由日本等国进口,每台售价超过20万元,广大中小企业希望能有价格便宜、质量好的国产机来代替。国外先进的纺织机械对集群内部纺织机械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由此也提升了苏州纺织机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目前在开发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国产先进织机方面,吴江万工集团与苏州大学合作,走产学研联合攻关之路,研发采用微机控制系统、电子送经与积极式开口结合恒张力控制装置及模块化组合形式的高性能喷气织机,经过一年的设计攻关已经试制成功,并有3项设计申请了国家专利,研制生产的WG2000系列喷气织机,具有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噪音低等优点,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质量也达到了国外同等产品的先进水平。

2.2集群创新体系的可控支持网络分析

苏州丝绸纺织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可控支持网络为集群创新提供知识和相关信息,目前可控支持网络由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吴江纺织科技中心,吴江市二职中等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和盛泽商会、福建、广东、温州商会等企业家协会等集群代理机构等五个部分构成,该可控支持网络与集群的核心创新网络之间存在着密集的知识、信息、人才的互动。

(1)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位于绸都盛泽镇,经过近20年的培育和完善,该市场已成为全国化纤薄型织物最大的集散地和价格信息中心,在全国专业市场中排名第二,综合市场排名第四,2004年销售总额达250.2亿元。至2004年底,入场经销各类纺织原料、丝绸面料及纺织机械的经营户已达到4000多户,进入市场交易的客户遍布全国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纺织品销售信息网络。苏州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如果没有东方丝绸市场这样的专业市场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大的经营规模的。目前集群内的很多企业都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东方丝绸市场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和桥梁。对于集群来说东方丝绸市场主要发挥着三种作用和功能:纺织产品营销功能、信息中心功能和对集群创新的引导功能。东方丝绸市场为集群的广大纺织企业提供了便利的销售基地和信息流通渠道,辐射和带动了企业依据市场导向,加快发展步伐。东方市场汇聚了大量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使众多纺织企业接收的市场信息又快又多,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营销手段等各方面的运作都比较贴近市场,有利于拉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绸都网站”的建立和发展,使其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外丝绸市场的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了本地区的丝绸生产和销售。对集群创新行为来说,东方丝绸市场又是汇聚产品信息的窗口,在纺织品交易中收集了广泛的国内外市场信息,并通过分析处理形成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由于地理的邻近,集群纺织成员企业可以通过东方丝绸市场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从而减少了信息搜寻所产生的成本。由于企业是从东方丝绸市场采集和运用信息,因而东方丝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该集群的创新方向。

(2)吴江市纺织科技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12月20日成立,该公司是由浙江恒美企业集团下属的绍兴县轻纺科技有限公司与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共同组建而成,以浙江恒美企业集团为投资主体,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第一期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万元,第二期计划投资450万元。为了扶持该公司的创立,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首期为公司提供40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吴江市科技局从科技经费中拨出30万元作为开办费。吴江纺织科技中心主要为集群的广大纺织企业提供三种服务:(1)面料设计开发中心。部门面料原料、结构、织造工艺的分析、设计;纺织品测配色服务;面料小样、中样的设计、制作;纺织品各种质量指标、理化指标的测验;纺织品国际标准的检测及培训。(2)花样设计制作中心。提供花样的设计、分色、制版;各种花样设计制作软件的销售、安装、维护。丝绸CAD/CAM工作室。丝绸行业CAD/CAM的开发应用;丝织企业ERP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3)教育培训中心。提供丝织学、染整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纺织品分析设计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国内外流行面料的展示。目前吴江纺织科技中心有职工11人,除财务人员是专职外,管理人员全部是兼职,其主要业务是面料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研发和培训。吴江纺织科技中心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还没有在集群的发展中发挥突出作用。如果该中心的力量得以加强,吴江纺织科技中心有可能在集群创新中扮演着技术中心以及中试基地的角色,为该集群的技术、知识的扩散和技术服务的提供支撑。

(3)“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于2004年5月14日成功挂网。目前,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已初步为集群发展提供了硬件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撑。集群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这个有形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网上市场”,包含企业ERP系统、企业信誉认证系统、企业资质查询系统、订单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电子支付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物流系统等20余个子系统,并且与政府网、工商网、税务网、银行网等结合,引导企业逐步实施电子商务。目前该信息平台已初具规模,与国内外纺织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且逐步开展了B2B电子商务。相信有形市场和虚拟市场的并驾齐驱将丰富苏州丝绸纺织业的信息资源,集群中的福华织造、闽升织造、华建纺织等一大批率先加盟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已从中获益,并在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4)吴江当地教育培训机构。吴江当地教育培训机构如吴江市二职中等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构等,为该丝绸纺织企业集群培养和培训丝绸纺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吴江当地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努力成为集群中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的培养基地,为集群创新提供人才基础。

(5)商会。目前该集群中的商会主要包括: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和盛泽商会、福建、广东、温州商会等企业家协会等集群代理机构。盛泽地区丝绸纺织业的发展与商会,特别是福建、广东、温州商会有很大的关系,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盛泽商会组织近60家会员单位联合采购日本丰田自动织机株式会社3000多台喷气织机,仅购货款就总共节约近一亿元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商会在集群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例如,仅闽南商会就有180家理事单位和3000多个会员,其中有150个贸易公司和30个工厂。商会组织会员参与政府开展的招商引资工作,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宣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当地业主增强了信任感,纷纷来此创业,并依靠商会的渠道,加强了与各方面的沟通。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和盛泽商会、福建、广东、温州商会等企业家协会等集群代理机构,为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加强各种形式的技术信息交流和物质联系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是苏州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3集群创新体系的不可控支持网络系统分析。

该集群创新体系的不可控支持网络系统主要由苏州、吴江市政府及其科技局、经委等相关政府机构、外部教育、科研等知识机构以及集群内部正式、非正式的有关政策制度等部分构成。苏州、吴江市政府及其科技局、经委等相关机构对该集群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例如,科技局支持创立吴江市纺织科技中心;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专门组建专题调研课题组并形成了《吴江市盛泽地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此外,当地的正式、非正式的有关政策制度,如社会、文化和企业服务体系也为该集群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商会等集群代理机构,在协调集群行为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该集群所在地吴江当地的教育和研究机构较少,而且目前该集群内部并不具备完善和成熟的知识生产体系,因此丝绸纺织集群的创新必须与外部教育、科研等知识机构形成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才能保证集群的创新有充足知识和人才资源的供给和投入。目前该集群内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已经与国内外教育和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国家纺织科学研究院等

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些集群外部的知识中心在该集群的创新过程中,提供了知识、技术和人才的支持。

3.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发展对策

3.1关于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及其创新体系的几点结论。

(1)以吴江盛泽地区为龙头的该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是苏州市目前初具规模的23个企业集群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代表了苏州传统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水平。

(2)苏州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是由本土企业聚集发展而来的,以民营资本参与为主,为内生型集群,有很强的活力,而且根植性较强,但属于劳动密集型集群,产业层次属于丝绸纺织产业链的低端。

(3)在新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该集群面临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在产业高端的收入性竞争和来自其他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在产业低端的替代性竞争,因此必须加快集群的产业和产品升级,以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该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关键是建立完整、高效的集群创新体系,建立集群创新体系对于苏州市传统产业企业集群的升级、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5)该集群已形成了集群创新体系的基本架构,但是该集群的创新体系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低层次的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6)浙江、特别是绍兴在发展集群和建立集群的创新体系等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7)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在于发现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而且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群,然后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促进集群创新体系和地方网络的形成。

3.2发展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即使是像丝绸纺织业这样的传统产业,如果忽视创新,也必将在竞争中走向衰败。发展苏州市丝绸纺织业企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和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既做大又做强苏州丝绸纺织产业,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政府部门要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建设包括社会化中介服务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优化创新环境;大力培育集群的龙头企业,支持丝绸纺织业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扩大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合作,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集群落户。在集群发展中政府的功能主要是引导和服务,要从完善基础条件、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入手,营造集群的良好创新氛围,消除阻碍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1)对政府的建议。在丝绸纺织企业集群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苏州各级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是不可缺少的,纵观国内外、特别是浙江省很多企业集群的发展,都有明显的政府刻意打造痕迹。从苏州丝绸纺织业的现状来看,集群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建设不可能靠自发力量来完成,所具备的条件目前不成熟,而且即使由其自发发展,那么形成的过程会相当长,从而就会相应的延缓苏州丝绸纺织产业升级的时机,苏州各级政府在丝绸纺织集群的发展和创新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①建议苏州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丝绸纺织集群的发展对苏州传统产业和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组织专门力量加以研究和扶持。

②制定明确的集群产业和产品的升级导向政策,把集群的技术能力投资引向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提高织造业的产品档次,扩大使用领域;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印染工业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以品牌战略发展服装业。延伸丝绸纺织产业链,努力向前道PTA、后道服装延伸,加快发展床上、装饰用布,积极进军家纺领域,努力拓展工业产业用布。同时,突破防皱、褪色等技术难关做精做细真丝绸产品,适当扩量增产,积极主动地开发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适当发展氨纶、锦纶和PTT等新型合纤,扩大化纤纺织产业链。

③政府应该充当丝绸纺织集群重大技术项目攻关的组织者和资助者,一些目前限制集群发展、且有重大经济效益而单个企业又无力承担的技术项目、如真丝绸产品的技术问题,应由政府承担和组织研究。

④政府应该为企业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和服务平台,特别是应建立目前比较欠缺的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以培养和创造高级生产要素。

⑤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力度建立公共性社会化的技术服务体系。公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缺乏是目前丝绸纺织集群创新体系的重大缺陷,吴江纺织科技中心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目前还不能在集群中发挥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苏州各级政府应该为丝绸纺织集群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并积极推动吴江纺织科技中心的跨越式发展。

⑥对集群内的重点企业进行大力扶持,使其快速成长并向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方向发展,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它们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技术开发中心。

⑦苏州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丝绸纺织业大型跨国公司在集群内落户,以提升该集群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

⑧进一步明确和提升商会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它们发挥政府在规范行业秩序方面的指导作用。

⑨在产业政策上鼓励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限制多元化经营。督促和鼓励企业家开展学习,通过组织各种管理培训来帮助企业家转变观念、培养能力。

⑩总结和提升具有创新精神的丝绸纺织产业文化,在集群内部营造有利于丝绸纺织业升级的氛围。

(2)对集群层面的建议。

①应该积极优化集群的整体结构,提高产业链的各生产环节间的整合度。应该加大产业链薄弱环节的技术能力投资,消除产业链的各行业间的技术差距,限制技术落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和设备的发展。

②积极推动吴江纺织科技中心跨越式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成为集群的知识创造中心和扩散中心。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要完善作为集群核心的作用,强化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的职能,提高对国内外纺织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分析能力。积极培育和完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市场网络,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中国绸都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络,与国际市场接轨。

③加快与主产业链紧密相关的辅助支持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丝绸纺织技术服务业以及染料等辅助行业,尤其是纺织机械业提高技术水平。

④应该加强周边的同类集群、特别是浙江纺织集群和绍兴纺织集群的合作和交流,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集群,尤其是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的经验,加快推动集群的产业升级。

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改善的协调统一,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参考文献

集群要发展 创新来驱动 篇3

产业集群凸显系统优势和集体效率,也成为促增长稳就业的一个重要力量。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已经呈现新的态势和特征,也正深刻影响着产业集群发展,而新的集群形态及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型、智能化、国际化成为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方向。

在2015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举行前夕,本刊特此梳理了家纺产业集群在当今环境下的创新发展情况。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不止一次地表示,家纺是终端产品,与市场紧密相连,一旦市场发生任何变化,家纺行业能最先感知到,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调整、进行创新,也正是因为如此,家纺行业在经历了国内外市场变化后,依旧能率先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家纺产业集群的特点是区域性明确,产品分类清晰,区域间产品同质化不高,这也为有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浙江家纺企业生产的主要是布艺产品,江苏家纺集群生产的更多的是床品,山东多为地毯、巾被企业,河北高阳则是以毛巾为主等。这些家纺集群的地域性很强,产品分类更为明确,创新的方向也更加清晰,避免了同一产品的恶性竞争,这样的分布特色为日后的合作共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驱动是产业集群适应《中国制造2025》新要求的关键。在科技进步、产品开发、品牌建设、企业管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创新投入,着重加强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使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集群核心竞争优势,成为驱动集群转型升级新的引擎。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围绕行业未来发展中关键技术和产品,如功能化、差别化的化纤仿真,数字化、智能化高端纺织装备,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加大攻关和开发力度,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挥好创新联盟作用。

伴随着新常态特征的日益凸显,广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将持续增加,同时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优势资源将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下,进一步向优势企业、优势集群有效集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种新形势下,只有让创新驱动唱上主角,才能使广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协调、持续、高效的发展格局。

集群创新 篇4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 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通过产业集群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有助于实现经济组织的内涵发展。同时, 产业集群使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 通过企业的联合实现企业的外延发展。

学科集群是针对产业集群的需要, 在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科之间形成的、服务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的、具有长期共享平台和机制的一种学科聚集和聚合。由于单一学科的力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学习与交流可以带来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和创新。通过学科集群机制与模式建立, 使学科互补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进一步促进学科自身发展。

相关企业和机构组成产业集群, 相关学科组成学科集群。单一的产业集群或学科集群都只是通过对自身产业或学科的统筹规划来推动产业或学科发展, 调控范围有限。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则是学科与产业在战略层面的结合, 可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使相关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学科发展。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通过产学合作能够帮助企业尽快成为创新主体, 使企业在合作互补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 产业与学科的合作使学校和科研机构能利用企业提供的资金帮助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

河南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

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 河南省越来越重视把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的雏形, 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河南省的集群协同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就河南省来讲, 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新特色, 产业集聚区的集群效应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中原崛起”的强大动力。目前, 郑州、开封、信阳、平顶山等地都建设有产业集聚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被誉为“中原硅谷”。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区聚集了4所河南省一流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 具有强大的工科、医科、IT产业等研发力量。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区将产业与学科结合起来, 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注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主导产业。目前, 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初步形成, 高新技术企业同各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与完善。

河南省作为中部大省, 地处中原腹地, 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近几年, 河南省产业集群立足传统优势, 显示出充沛的发展活力。漯河食品产业集群、郑州服装产业集群等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形成了河南地方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 能够发挥积极的聚集效应。同时, 河南省资源储备丰富, 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还拥有非常有利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功不可没。在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协同创新中, 这些优势都可以带来显著的发展潜力。但是, 河南省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期, 多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 科技含量低, 缺乏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 必须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引入学科集群, 通过二者的协同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模式和路径

从根源上把握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合作模式以及形成路径, 可以帮助二者更好地达成共识, 结成战略上的伙伴关系, 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1.机制研究

集群的形成是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模仿学习和知识扩散的驱动结果。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过程就是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分工包括内部分工和外部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的分工。分工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率, 从而使人们可以选择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反过来又可以加速经验积累和技能改进, 使得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就是企业专注于产品生产销售, 学校和科研机构专注于信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研发, 二者都致力于专业化劳动, 分工协作, 使学科系统与产业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共同发展, 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与利用。

2.模式研究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必须得从引进、模仿性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突破性创新模式完善发展。

目前提出的产学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委托研究、技术许可、人员互聘等方式。这些模式都可以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 同时在双方的协作中, 必须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协作、合作关系。根据双方的目标、预期以及知识、技术特点, 利用不同类型的群体优势, 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 提高合作效率及有效性。

3.路径研究

集群的形成路径一般包括自下而上内资推动型集群和自上而下外资推动型集群。自下而上内资推动型的集群就是面对共同的利益而自发形成的集群, 共同的利益所在驱使相互合作, 形成集群效应来增强竞争力。而自上而下外资推动型的集群则是由国家投资或政策导向等外生因素引起的。政府对于集群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视, 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引导集群的形成和良好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中, 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面对共同的利益目标, 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利用国家创新资源, 促进产业技术转移和商业化。政府积极转变职能, 加强服务, 优化集群的发展环境。以构建战略性规划为契机, 制定战略发展目标,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支持引导集群的协同发展。

二者协同度的评价问题

在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中, 协同度是衡量二者衔接度的量化指标, 对于指导协同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 我们必须重视二者协同度的评价问题, 为其打好理论基础。

首先, 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为了全面评价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 评价指标体系应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定性指标通常采用一些具有模糊意义的表述, 来衡量对一个事物的主观感受, 如合理、好、差等词汇。定量指标则用数量特征直接代表事物某一方面价值的高低。定量指标虽然可以用数量表示, 但往往缺乏灵活性, 过于量化评价会带来结果的绝对化;定性指标则具有模糊性, 评价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在设计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时, 要从多个角度考虑, 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

然后, 确定指标权重。权重是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定量描述, 它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评价来说至关重要。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值, 最后得出的评价结果会大相径庭。为了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 人们探讨了许多有效方法, 如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比较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经过现实检验切实可行的方法。

最后, 需要进行评价结果分析。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尽管选择了科学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仍可能得出与现实相距甚远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取中都存在许多人为的主观因素, 因此评价结果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一方面可以验证指标体系建立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被评价对象在同行中的研究优势与不足, 达到激励目的。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展望

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完善过程中, 产学研相结合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型集群, 能使企业和学科持续创新, 自我升级到具有更强大竞争优势和更持久生命力的新高度。通过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 加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之间的合作, 形成科技创新整合力。

其一, 需要把集群问题放到全球视野中, 从整体角度把握分析集群发展。在信息社会中, 信息、知识、技术等隐性资源的流动非常快, 必须时刻把握整体新动向, 加强与国际相关企业或机构的联系, 争取取得国际机构的指导与支持, 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其二, 政策导向与建议。政府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还在于促进市场向更为有效、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发展, 做好发展规划, 实行导向发展战略, 还可以在资金与技术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进行鼓励与推动, 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三, 因地制宜, 深入实际进行观察和调研。每个地方的集群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地理、人文因素, 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建立和发展集群协同创新, 必须遵照客观规律, 在实际调研考察基础上根据集群基础条件和发展状况, 制定符合客观事实的方针政策。

其四, 建立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激励体系。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 可以带动一系列企业和学科共同发展。在创新过程中, 激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激励体系, 必须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建立规范的多方位创新奖励机制, 为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创造前进动力, 加快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申报指南 篇5

为促进科技和经济更紧密结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根据《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科技园区为重点,先期开展集群建设试点工作。

一、申报集群建设试点的基本条件

1.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产业集群建设,已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并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在省级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或关键地位,示范作用强,对当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3.技术先进成熟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主导产品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望成为国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产业区位相对集中,产业聚集初具形态,现有规模在省内同行业处于前列,或有较大发展潜力,有望成为区域性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

5.已建立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科技支撑条件。

二、申报批准程序

各地市科技局负责组织科技园区编制规划。省级以上高新区自行组织编制规划。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申报的材料进行评估后批准建设。

三、申报材料

1.各地市(行署)科技局和省级以上高新区管委会申报文件。

2.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提纲附后)。

四、其他事宜

首批拟组织实施1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哈尔滨高新区、大庆高新区限报3家;齐齐哈尔高新区、牡丹江高新区、佳木斯高新区限报2家;各市(行署)可根据情况限报1家,于2012年5月15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报送省科技厅科技园区管理处(包括电子版及PPT汇报稿)。

联系人:谷川、朱波

电 话:0451-82628432 E-mail:cgu@hljkj.cn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编写提纲

一、集群发展现状

1.集群发展整体情况

集群整体规模、企业数量,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等。

2.集群发展基础、优势和特色

集群主导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水平及功能发挥等情况,技术、人才、市场、环境、区位、产业、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政府推动集群发展所做的工作及成效等。

二、产业链及产业技术路线分析

集群主导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产业链各环节的重点企业和关键技术及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产业链上企业间的配套协作关系等。

三、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点凝练当前制约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技术、人才、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并简要提出解决方案。

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2.具体目标和拟开展的重点任务

如:主导产品和主要配套产品关键技术及工艺提升的路径和目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目标和重点工作;科技服务体系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其他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内容等。

五、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组织、政策、资金保障及其他支持措施等。

六、工作计划及任务分解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 篇6

摘要:企业为了获得成本的节约和市场便利而进入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最终还是靠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往往没有实行技术创新而使企业和产业缺乏竞争力。文章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在介绍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技术创新问题后,提出一些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路,以期达到促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研究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我国产业集群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等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较为典型,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最早也较为成熟,现在对以上二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做一个简要介绍:

1、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状。长三角地区是指沿长江南京至上海人海口段形成的三角洲地区,该区域是由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等15个城市组成。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人口七千多万。占全国5.2%,2008年长三角地区的GDP达到5.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9%。

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较早,目前已形成小商品、服装、机电等多个产业集群,遍布全省。江苏省的产业集群形成比浙江省稍晚。但发展比较快。目前全省也已形成了纺织业、环保产业、IT产业及光伏产业等二十多个比较熟的产业集群。上海市自1990年以来,构建了东、西、南、北四大产业基地,郊区也新建了不少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大批制造业企业集群。浦东开发以来,利用政策上的优势,浦东新区逐步形成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服务业产业集群。

2、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状,珠三角地区是指从广州沿珠江两岸到人海口的三角洲地区,由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等九个城市组成。目前不包括港、澳特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托港、澳地区的辐射,外向型经济发展得以迅速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聚集。2008年珠三角地区GDP约为3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0%。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2008年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概述

1、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把由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划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取决于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被称之为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取决于从事该产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效率,被称之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所致,并用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解释产业集群形成的现象。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认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根据区位集聚来划分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企业扩张使相关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集中于某一地方。韦伯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靠集群内大企业的技术创新。

2、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形成动力。

(1)市场竞争的要求。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仅面临来自集群外部的竞争,同样要面对集群内部的竞争。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着互补关系,也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关系。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有很多家。它们都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个体,具有规模的相近性、资源的同构性、工艺的相似性、产品的同质性和市场的同一性的特点。它们都要对集群内的供应商、客户、技术工人和其他资源进行选择与争夺。成员企业为了在集群内部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创新。波特认为,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愿望促使企业比相邻企业做得更好,即使在没有竞争的企业之间也是如此。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对比压力。也能激发企业不断创新。

(2)国际分工的要求。对于产业集群来说。技术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像我国的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没有核心技术,要想在国际分工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要紧跟国际技术发展。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促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现代化。能够按国际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相关的产品,这样才能使产业集群不断地发展壮大。

(3)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创新资源中拥有绝对优势,即使是在同一类型资源上不同的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创新资源的竞争在相当长时期内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弥补企业资源在技术创新上的劣势。从集群外部来看,企业要和上下游的企业或厂商保持一定的关系,这都需要创新。企业要密切关注上游企业的技术发展,如果自身的技术得不到改进的话就很难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样也要对下游的客户或消费者十分了解,要根据不断的变化的需求通过创新来组织好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3、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1)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大量相关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消费者。需求信息流量大、快而且集中,使企业在感知市场动向方面比较方便,能够迅速抓住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会。进行技术创新。以填补市场需求空白。在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有技术创新的需求,企业之间可以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源以及政策的优势通过合作来推动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小。在成果转化上,由于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相关企业。有相关的交易、技术、社会网络,各个企业通过分工与合作方式进行生产,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节省了创新时间,同时技术创新在创新企业的带动下进行,这种创新的波动效果会使新产品的相关配套设施迅速完备,加快新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产业集群内的资源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在技术创新被迅速推广的同时,企业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会不断的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这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

(2)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推广。从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来看,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作为技术创新的后续过程在产业集群的作用比技术创新本事更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内信息和人才的大量集聚和流动,使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较快扩散。同时对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一种压力,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它们会加速自身的技术创新;第二。产业集群内有相配套的专业市场。这些专业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技术创新者、率先采用者和跟进使用者之间的桥梁;第三,产

业集群内完善的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集群内社会网络的形成给企业进行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平台,所以集群内技术创新的结果会通过这些网络迅速扩散。

4、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1)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技术创新对新的产业集群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然而技术创新的起点却是市场需求。面对新的市场需求,企业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技术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它市场主体提出了新的各种市场需求,这些市场需求可能导致相关企业为了节省运输、交易等成本。共享信息、创新等等而在这一地区集中,也可能导致相关新企业在该地区产生,还可能促使其它企业去进行技术创新来满足创新企业的需要。在这种不断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会不断向该地区集中。这样就促进产业集群在地区的形成,当产业集群形成后,由于激烈的竞争和密切的合作等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直接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断发展和完善。

(2)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企业的发展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只有当企业生机勃勃时,产业集群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企业要想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逐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换代,这也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活力,延长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3)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主要是为了获取成本的节约,提高企业的利润。而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效益。同时,在集群内的各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这样就能保持集群的创新性。提高整个集群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集群能否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集群内、地区内、国内的同行业的竞争。还有全球同行业的竞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而使产业集群在竞争中能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

三、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缺乏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创新环境的变化又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构成了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应只是环境的适应者。而应该是环境的再造者,与环境和谐发展共建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大都有企业自发形成的。企业的技术实力相对比较弱。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依靠资源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群内创新积极性不高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直接关系,大多数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投入不多,人才缺乏。科研机构和产业集群的企业合作较少,这些都不利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很多地区的产业集群往往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区域外的企业集群很难成长。同时集群之间也缺乏交流与合作,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无法引进。最终影响了产业集群整体的运行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

2、集群内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大部分集群内的企业依靠集群带来的成本节约和市场机会能够有一定的效益,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不强,再加上人才的缺乏,大都缺乏创新的动力。因为技术创新会有一定的风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投入,万一失败。企业就很难收回投资。不少企业也看到依靠目前的技术环境和企业的实力很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为很多技术被国外大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很难有所作为,这也是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的原因之一。

3、集群内技术创新成果难以推广。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外溢与信息共享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一些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创新成果以及私人信息一旦泄露。其商业机会和商业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导致集群内的一些企业自身不愿投入资源搞自主创新,而是去大量的抄袭、模仿甚至克隆。一部分企业只是盲目的照搬照抄,结果导致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质量较低。缺乏竞争力,最终影响了整个集群区域产品的形象。

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

1、企业层面。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不断地创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也是如此。首先。企业要有创新意识,并把创新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创新问题;其次,企业要有专门的机构从事技术创新工作,要在公司高层领导下成立专门组织,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科研。同时还可以和集群内其他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开发,这样可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第三,企业要有创新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创新,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要重奖。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投入到技术创新中来;最后,要积极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将成果转化后,企业才有更大的积极性去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技术创新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提高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市场层面。技术创新离不开市场。因为只有当市场有需求时才能使创新成果得以转化。创新才有价值。这里市场不仅指产业集群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还包括相关的辅助机构,比如行业协会、大学、科研机构、财政、金融等机构,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这里的市场包括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在内部市场方面,提高对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增长和前景、当地购买者资源、期望的标准和质量、当地需求的差异化、购买者与当地集群合作的意愿等分析,了解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好、特点和要求等:在外部市场方面,要着重分析产业集群地理区域范围之外的需求特点,进一步了解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依赖于企业在区域内形成的网络。在市场和技术环境都日益不确定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内网络的联接则是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战略行为,也是集群内各个行为主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区域的网络不仅包括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间正式的产业和经济网络,而且还包括企业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大学、研究机构、行会等中介组织等公共组织机构之间合作基础上而结成的研究与开发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企业家间的个人关系网络等。要充分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企业创新系统的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要善于发现和积极培育适合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通过市场了解到产业发展的趋势,协同各市场主体,充分利用集群内外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新产品和对生产工艺的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篇7

1 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

目前, 国内外相关学者普遍关注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并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 涉及多个方面, 主要包括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功能、结构、成因、演化动力、运行机制、集群网络结构域集群创新的关系等。其中, 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和以网络结构为出发点探讨集群创新能力。首先, 在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方面, 有学者深入研究, 以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和行为主体自身创新能力为基本要素, 构建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集体学习的优势及方法, 形成了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体系[1];此外, 在以网络结构为出发点探讨集群创新能力方面, 有学者提出网络结构直接影响集体创新能力, 然而不同的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 在研究日本九州、长野、滨松的区域产业集群时, 通过平均路径长度和聚集系数来刻画集群网络结构, 得出创新网络结构及网络中资源和知识的通道是影响创新集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进而有学者将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和聚集系数作为影响创新集群能力的变量, 探析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3];此外将网络分析方法融入理论探究, 从实践中得出结论:产业集群中若各组成员之间具备中等程度的关联性、中等程度的异质性、中等程度的控制水平, 则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将会更强。[4]

现阶段, 集群网络的研究以传统产业集群与高兴技术产业集群为主, 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不完善, 缺乏对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2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1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

创新网络最早是为了应付系统性创新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其不断地发展推动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出现, 进而推动了集群创新网络模型的出现。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创新系统, 包含辅助网络和核心网络两部分, 核心企业是网络核心和创新主体, 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辅助网络。这些不同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共同作用于集群的发展。

创新是集群创新网络的关键, 创新人才是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主体, 创新人才由“高创造力的核心群体”和“创造性职业从业人员”两部分组成。创新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作为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主体, 成为集群创新网络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有机结合, 不断创造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 并以企业为载体, 将这些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投入市场, 实现经济效益。

2.2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一项技术性强、创新要求高的综合性项目, 其形成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 产业所在地的经济基础或技术资源配置是其内部影响因素;另一方面, 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条件是其外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集群创新能力, 是企业长期立足于市场经济中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企业进一步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认识自身的发展状况与创新能力。进而从实际出发, 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 不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以实现社会和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2.2.1 知识流动能力

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知识流动能力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技术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三个指标衡量, 其流动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因此, 提高知识流动水平有利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知识流动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创新能力朝着系统性方向发展。

2.2.2 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集群创新的主体, 其创新能力是集群创新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表现在企业本身技术方面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由创新能力、R&D能力、科研机构和人员素质四个指标来衡量。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长期健康发展, 就必须积极迎合市场需求, 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品投入市场, 实现产品的创新价值。

2.2.3 创新环境

当知识流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 环境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有利于提升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 因此, 一个企业要想提升创新能力, 除了提高知识流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以最终提升整个企业的集群创新能力。

2.2.4 创新经济绩效

产业集群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 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创新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其经济绩效可以由宏观经济、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情况三个指标来衡量,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效益。

2.3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过程, 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不同的网络节点在创新能力的运用上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程度, 并与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 以科学性、完备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 以创新主体网络、创新支撑网络和创新环境网络为要素, 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主要是由四个一级指标和十四个二级指标共同组成。

湖南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在短短十几年间, 从无到有, 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市场份额占全球产量60%以上, 极大地推动了邵东县域经济的发展。下面以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为研究样本, 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其中评价数据通过专家评分法获得。

2.3.1 确定各权重指标

首先, 将一级指标列出, 进行模糊评价, 在表3的基础上, 设计调查问卷, 请10位专家给每个指标评分, 同时在每一层次上确定指标间的相对比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 并结合相关资料, 得出各因素的权重:

X1指标系统:W1= (0.063, 0.100, 0.626, 0.301)

X2指标系统:W2= (0.455, 0.263, 0.141, 0.141)

X3指标系统:W3= (0.788, 0.153, 0.029, 0.030)

X4指标系统:W4= (0.230, 0.122, 0.648)

2.3.2 综合评价

(1) 通过问卷调查, 得到模糊评价矩阵R, 根据B=W×R, 得出指标层综合评价结果:

(2) 对各指标层进行评价, 得到准则层指标权重结果:

由S=W×B得到:

(3) 最后得出目标层综合评价M=S×D, 其中D为加权向量赋值, D= (100, 80, 60, 40, 20) 。由上述数据得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为M=56.108。数据表明, 当前打火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仅为一般, 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低价格占领市场。在以后的集群过程中, 应当合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 重点提高技术创新, 加强产业合作, 营造良好的集群发展环境, 进一步提升该集群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更是一个企业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和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 企业不断注入创新因素, 推动了集群创新网络技术的出现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 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 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走有企业特色的集群创新之路, 从根本上提高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升国民经济水平。

摘要:正确分析和评价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 对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 构建了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以实例验证了这一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何亚琼, 秦沛.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2]盈利.创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8.

[3]余晓泓.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0 (8) .

集群创新 篇8

2011年4月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 鼓励高校围绕国家需求, 开展协同创新,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高校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意义十分重大。在此背景下, 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深入研究, 不仅有利于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 而且有利于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

2.1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的动力不足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 因此在利益面前无法实现有效的整合, 不管是学科集群中的各个高校、还是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 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 缺乏建立联合发展体的动力。

2.2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

在管理体制的约束下, 学科集群中的高校以及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存在着交流的障碍。通常情况下, 高校和企业之间是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合作的, 一般的项目研究时间大概在2~3年, 因此,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方式具有时间短的特点, 而且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定期的, 这样就不能使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 无法形成统一的、稳定的、长期的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联合体, 因此, 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之间存在着制度上的阻碍, 双方的合作形式层次比较低, 需要不断地加强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

2.3 政府在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中的作用尚需加强

在建立高校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体上, 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 但是, 收效不够明显。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政府缺乏对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的规划, 在两者联合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

3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提升策略

3.1 加强以产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科集群的建设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科建设, 应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为依据开发新专业, 使学科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另外设置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社会适应度的特色专业, 建立起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集群, 从而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建立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始终关注产业发展的趋势, 确定关键的技术领域, 并且与有学科优势的高校结成联合体, 从而推动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3.2 促进产业集群价值链的升级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产业价值链的升级, 实现原来价值链和新价值链之间的跨越, 将从一个产业所获得的技术转嫁到另外一个新的产业上。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将原来产业价值链跨越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链所对应的低附加值上。另外, 将原来的产业价值链跨越到具有更高附加值链上的高附加值处。价值链提升的过程中,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应该互相协作, 并且严格遵守双方所签订协议中的规定。

3.3 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和高校学科集群联合的环境

在建立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应该正确地对待自身在其中的作用, 对两者的结合进行积极的帮助和指引。首先, 政府应该以地区产业发展为依据, 提高高校和企业沟通的机会, 为建立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体提供有力的扶持。其次, 为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提供有力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完善技术创新的机制。

3.4 加强高校教育结构的综合化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 知识、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集成度不断提高, 单一的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因此, 高校应该提高教育结构的综合化, 应该建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体系, 促进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联合, 使高校和企业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形成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强大推动力。

3.5 加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自主创新的水平

大学科技园具有自身的优势, 大部分大学科技园处于经济发达地区, 集中了大量的高校, 并且汇集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科技文化氛围良好, 具有较高的创新优势, 从而为高校学科集群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大学科技园可以借助国内企业的实际技术项目, 依托大学的能力, 研究一些有产业发展需求、影响力较大的工程项目, 不断地提高大学科技园的影响力。

摘要:由于产业集群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且只有形成学科集群才能应对产业集群提出的高端技术难题。因此应将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定位于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本文深入剖析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 并提出提升策略。

关键词:学科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科技, 2012 (3) :16-19.

[2]Takeshi Utsumi.Glob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with Global University System[J].Radio Journal, 2010, 8 (3) :281-301.

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 篇9

1国外研究

1.1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马歇尔从“外部经济”角度进行探讨, 并认为专门人才、原材料供给、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是集聚创新的动力。韦伯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动因。Allen Young、Hoover、Krugman (1991) 分别从“规模报酬理论”角度、“‘集聚体’的规模效益”角度和“规模递增收益”角度探讨了不同的集群创新生成动力。Saxenian (1992) 在研究硅谷的发展时认为当地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加快了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 (1996) 认为知识外溢和熟练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Walz (1996) 通过增长极理论和创新理论进行分析, 认为地方化的知识创造所推动的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Tichy (1998) 借用佛农的生命周期理论, 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集群创新的演进。Brenner、Greif (2003) 应用复杂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来研究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1.2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研究

以意大利的Becattini、Deiottanti、Bellandi等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新马歇尔主义学派认为, 通过溢出与劳动力转移, 知识以空气中自由扩散的方式在集群内产生扩散创新能力。而Asheim (2000) 和Maskell (1999) 等经济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地理与区位维度。Freeman、Debresson和Amesse (1991) 认为企业集群可以被看作是网络的一种形态, 把这些网络形式概括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Chris Hendry和James Brown (2006) 认为集群网络有助于创新和产品开发, 而国际间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更重要。

2国内研究

2.1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魏守华 (2002) 对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以及社会资本整合, 动态地研究集群创新在集群的不同阶段的动力机制。鲁若愚、徐强 (2003) 从集群创新文化、竞争效应、市场需求拉动、创新收益和创新积累5个方面分析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

2.2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研究

魏江 (2003) 通过调查得出, 工程师和高层管理人员是集群创新扩散的重要作用者, 创新人员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可能是创新扩散的重要途径。杨颖 (2003) 认为, 企业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 有利于信息集中、传递与扩散。

2.3影响企业集群创新因素研究

岳芳敏 (2007) 在分析企业模仿行为的内生性机制时指出, 影响集群企业创新动力的因素包括:创新收益不确定性、技术成果外溢性和竞争情况。胡恩华、单红梅、刘光平和毛绚澜 (2009) 基于企业集群创新理论, 选择长三角不同地区的三个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集群,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可能影响集群创新行为的6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 创新能力、沟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资源和相互信任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3结语

已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企业集群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导引方向, 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不足: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生成和发展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但这些研究集中于宏观层面, 对于市、县的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则分析较少;对企业集群的创新扩散和知识溢出机制大多停留在现象分析, 较少系统地深入内部机理研究;缺乏结合我国实际, 系统地对影响企业集群创新的因素进行探讨, 并进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可见,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程.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 2009, (10) .

[2]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 2002, 9 (3) .

[3]鲁若愚, 徐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动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3 (3) .

[4]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 2003, 7 (4) .

[5]杨颖.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分析[J].湖北财税, 2003, (12) .

[6]岳芳敏.集群企业创新行为机制分析[J].财经科学, 2007, (8) :82.

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探讨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知识治理,集群知识

知识经济和经济区域化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知识已经替代资本、土地等传统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创新集群则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区经济的兴衰;有关知识治理和创新集群二者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知识网络被认为是创新集群网络的子网, 是创新集群的一种具体化, 其顺利运行是创新集群形成的标志, 是创新集群的本质所在 (1) ;知识在创新集群中扮演起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创新集群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研究创新集群中的知识问题, 研究创新集群中的知识治理问题是自然而然的, 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对于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 从知识治理和创新集群二者本质内涵的契合程度来看, 研究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是恰当的, 从现有的关于知识治理、企业知识活动和创新集群知识活动的研究进展出发, 研究创新集群的知识治理是可能的 (2) 。然而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检索来看, 对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研究非常之少, 处于刚起步阶段, 正是基于弥补研究不足的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界定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概念、内涵, 以期为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研究和创新集群实践提供启示。

一、创新集群的内涵

自1999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提出“创新集群”思想及后来对发达国家“创新集群”进行实证研究以来, 创新集群的研究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随着学术研究地不断展开, 创新集群概念的内涵从传统的强调“创新”的“集群式创新”不断演变到当代, 创新集群这一概念的重心已经向“集群”倾斜, “创新”用来修饰“集群”, 即“创新的集群”。由此可见, “创新”是“创新集群”的核心特征, 天然地与知识、技术、合作等概念密不可分。钟书华研究了创新集群思想的萌芽和演变过程, 认为创新集群是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的, 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 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 (3) 。宋琦等在综述国内外创新集群理论的基础上, 界定创新集群为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知识要素聚集、具有较强创造力、由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网络系统 (4) 。

综合上述可得, 创新集群的概念具有如下内涵: (1) 创新集群在外部整体经济形态上表现为产业集群的一种较高级形态, 具有集聚经济的特性; (2) 在组织内部结构上, 创新集群是一个由职能互异互补的多元主体通过联盟或合作形成的网络系统, 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构成集群企业联盟或合作的纽带; (3) 在组织的经济性质上, 创新集群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知识的烙印, 技术和知识是创新集群经济生活中最主要、最核心的要素; (4) 知识要素集聚且有大量知识溢出、组织由创新驱动且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是创新集群形成的标志特征。

二、知识治理的内涵

知识治理问题的提出一方面缘于主流企业理论对现实解释的局限性和学术界对企业本质和企业组织等基本问题重新认识的动机;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揭示知识与组织之间内在联系的目的, 并试图以此来分析企业内以及企业间知识活动的治理问题 (5) 。意大利组织理论学家Grandori首先明确提出知识治理的概念, 把知识治理作为一般的企业理论, 认为知识治理是对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地交换、转移和共享的治理 (6) 。Foss等把知识治理描述为选择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结构和机制以最优化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共享过程 (7) ;张爱丽认为现有研究没有对非正式组织、心理契约、信任、组织文化等“软性”的治理方式给予足够重视, 而这些“软性”的治理方式由于现代组织中高素质员工的不断增加却往往能对知识管理活动产生更为深入广泛的影响。基于此, 其把知识治理定义为组织通过选择或影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机制与激励方式, 以实现知识产生和获取、知识交换和转移、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等知识管理活动的最优化 (8) 。

从以上知识治理的起源和概念来看, 知识治理的思想是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补充甚至替代, 不仅如此, 其视野更是超越了企业的层次, 可适用于对更大范围组织的理解;知识治理的研究层面既着眼于企业内部, 也涵盖企业之间;其研究对象是知识的组织过程, 因而知识治理的思想原则上可适用于一切存在知识组织过程的客体;知识治理机制的本质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机制;而知识治理的核心活动则是选择合适的知识治理机制;其目的在于最优化知识的组织过程, 以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三、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二者结合的探讨

根据以上对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内涵的剖析, 可以对二者结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做出以下探讨:首先, 创新集群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具有鲜明创新特色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大量出现, 技术和知识是创新集群经济生活中的最主要、最核心的要素, 韩言虎等更是提到知识网络是创新集群网络的子网, 是创新集群的一种具体化, 其顺利运行是创新集群形成的标志, 是创新集群的本质所在, 因而创新集群具有明显的知识属性。其次, 知识治理是一种从知识角度来理解组织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其研究的范围涵盖但超越了企业的层次, 作为一种组织形态的创新集群理应可以从这个视角来理解和研究, 虽不必所有涉及知识过程的组织都用知识治理的思想来研究, 但创新集群中的知识过程涉及的主体多、范围广、情况复杂, 而这正是知识过程需要治理的原因所在。第三, 创新集群是通过联盟或合作形成的网络系统, 这种联盟和合作不仅建立在各主体相互间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联系的基础上, 还与当地的文化、信任、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关系等构成的非正式契约和社会资本密不可分, 范硕等总结认为一系列的组织和机构通过机构间、个人间或者偶然的关系和网络进行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互动是创新集群的基本特点 (9) , 而知识治理机制的本质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机制, Stenen也认为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生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创新网络正是适应新知识生产模式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10) , 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集群本身不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知识治理的一种组织结构或治理机制。

虽然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二者都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 但这并不妨碍应用“知识治理”这样一种方法去考察“创新集群”这样一种组织的努力, 二者是考察方法或考察视角和考察对象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 完备的知识治理研究是包括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研究的。此外, 丁魁礼等 (2013) 不仅从知识治理和创新集群二者本质内涵的契合程度考察了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恰当性, 还从现有的关于知识治理、企业知识活动和创新集群知识活动的研究进展出发, 详细考察了研究创新集群的知识治理的可能性, 为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 研究创新集群知识治理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二者的内涵是契合的, 研究创新集群的知识治理是合理的, 也是必要的。

接下来考察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内涵就顺理成章。根据上述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的内涵, 可定义创新集群知识治理为选择或影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机制, 以最优化集群内各组织机构间的知识创造、转移和共享过程。值得强调的是, 这一概念专门针对集群内各组织机构间的知识治理, 而不涉及各组织机构内部的知识问题;企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及政府等都看作是“黑匣子”相互独立但却密切联系、合作而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如此定义, 一方面区别于从微观视角研究的作为企业理论的知识治理, 另一方面便于缩小范围, 明确研究目标。

注释

11韩言虎, 罗福周, 方永恒.创新集群知识网络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13 (11) :51-55.

22丁魁礼, 钟书华.从知识问题到创新集群知识治理:一项新的研究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5) :62-67.

33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 2008 (1) .

44宋琦, 韩伯棠, 李燕.创新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8) :157-160.

55王健友.知识治理的起源与理论脉络梳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6) .

66Anna Grandori.Neither Hierarchy nor Identity:Knowledge-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2001, 5:381-399.

77Foss, N J, Husted, K, Michailova, S, and Pedersen, T.Governing knowledge processes: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R].CKG Working Paper, No.1/2003, Center for Knowledg-e Governance,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2003.

88张爱丽.国内外知识治理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 2011 (12) :122-127.

99范硕, 李俊江.西方创新集群研究最新进展评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 .

集群创新 篇11

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

成立时间:

2005年4月14日

首批成员:

22家

目前成员:

57家(截至到2008年3月)

联盟宗旨:

发展自主软件产业,提升自主平台软件产品市场份额,支撑保障中国信息化建设。

2005年,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倡导组织下,由北京的一批骨干软件企业发起成立了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简称:长风联盟),当时只有22家成员。长风联盟坚持“联合是力量,标准是纽带”的方针,经过3年发展,健康高速成长,截至到2008年3月,联盟成员已发展到57家。联盟企业的软件产品年收入达170亿元,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市场化能力最强的“产-学-研-用”一体化软件产业集群。

在长风联盟成立3周年前夕,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长风联盟秘书长肖澜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到目前,长风联盟已经发展为政府支持、业界公认、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软件产业的骨干力量和主导联盟。”肖澜表示,长风联盟的工作主线是“技术提升、应用示范、品牌推广、市场拓展”4个方面,“目前联盟取得的成绩已经远远超出成立时的预想,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目前的任务是,要把长风联盟打造成一个中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品牌,形成一个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的核心力量,建立中国软件产业的旗舰。”

技术提升重在标准制定

谈到集群创新时,肖澜说:“集群创新是长风联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特色。集群创新的关键在于把各层平台产品和应用软件有机串连起来,通过开放标准和定制优化形成整体解决方案的独特技术竞争优势,依靠创新集群对抗单个国外平台软件的既有优势。”

肖澜介绍,经过近3年的发展,长风联盟已经从初期的粗放协作(基于产品的市场协作与项目协作)发展为集约协作(基于技术与标准的产业升级与发展协作)。如何提高创新能力,使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长风联盟将标准战略作为联盟成员合作的纽带和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在中国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的情况下通过产业联合的方式为壮大自主软件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4月,长风联盟已正式加入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同时长风联盟还成为OASIS的中国代表处,在中国不仅成为OASIS的成员企业,而且更代表这一国际标准组织开展工作。目前,长风联盟一方面结合国家标准化战略规划,形成完整的“长风联盟开放标准发展战略”,同时加强与OASIS等国际标准组织的互动,获得了国际主流的接纳;另一方面,联盟借鉴国际标准组织的TF(技术论坛)工作机制,由联盟内企业自发组织7个技术工作组,联合研发软件接口方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已经提出若干国产基础软件应用解决方案,成为标准化推动自主创新的典范。同时在长风联盟的支持和推动下,2006年,其企业会员之一的北京书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获得OASIS的认可,并成为国际标准。

应用示范助力国产软件

几年来,长风联盟已经成为北京市信息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工作的主要工作平台,秉承“开放、协同”的理念,长风联盟以开放的心态聚集吸引了大批中国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加盟,并广泛联合科研院所与技术专家资源,构建了开放式、集群化的联盟式运作机制与环境。长风联盟中的大部分平台软件企业与集成商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技术确认向市场合作、方案合作的成熟期进展,并以严谨规范、利益共享的市场行为方式进行。

肖澜表示,长风联盟立足软件产业发展大局,遴选出联盟集成商中的10个具有典型应用意义且适于推广普及的关键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性价比高、适应性强、国情适应、行业特征明显的全国产化的典型方案,更客观科学地体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业的综合能力。

在龙头集成商的带动下,长风联盟平台软件产品已经开始应用到除电子政务以外的其他领域,如军事、卫生、邮政、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集成商已经开始在项目中尝试推介国产软件,长风联盟从2005年1月~2006年10月之间实施的项目中,直接带动基础平台软件销售额超过2600万元。

在长风联盟示范项目的影响下,国产平台软件已开始进入大用户、大数据、业务复杂的核心应用项目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肖澜表示,长风联盟旨在通过“技术协作—市场合作—资本合作”,促成企业深度合作和整合,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应用示范中心等形式建立国产基础软件产品协同研发和示范体系,完善以国产基础软件产品为龙头的产业链。

通过产业链整合,联盟里的软件企业寻求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据统计,在长风联盟品牌的带动下,2006年联盟仅21个成员企业就实现销售额97.2亿元,较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近7.8亿元,其中平台厂商增加销售额6900余万元。另据初步统计,2007年长风联盟成员企业实现销售额122亿多元,较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亿元。

品牌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提起长风联盟的知名度,肖澜颇为自信地说:“联盟经过近3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成长的路,联盟成员数量猛增,成员企业占据了中国平台软件和电子政务市场1/4的市场份额,成员涵盖了企业、用户、第三方机构和政府部门。长风联盟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界的骨干力量。今天,北京软件产业依托长风联盟,在全面推进软件向服务转型,推动以开放源代码和开放标准为主导的开放创新模式,促进SOA技术标准研究和应用实践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在某些技术标准研究上已经进入国际主流阵营。”

长风联盟在业内的影响日益增强,这得益于该联盟对自身品牌的经营。近年来,长风联盟频频在国际软件盛会上高调亮相。先后组织和承办了2005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论坛、2006长风联盟(电子政务)SOA技术应用大会,并主办“北京2007开放标准国际大会”等大型活动。长风联盟还组团参加旧金山“OASIS Symposium 2006”国际标准大会,并在会上发言;组团参加伦敦“第三届标准采用论坛”,并在会上作主题演讲;参加并在OASIS技术标准大会上做了6个报告演讲。

为了扩大长风联盟的影响力,2007年,该联盟冠名的“2007长风杯信息北京10大应用创新成果”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其中长风联盟成员申报的4项成果获奖,显示了长风联盟在信息服务业促进和创新成果应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市场拓展旨在做大“蛋糕”

长风联盟为成员之间的合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尤其为联盟中的基础平台软件厂商提供了现实的市场拓展的机遇,使平台软件在联盟集成商中找到了知音,对平台软件的市场化发展打下了新的基础。联盟中的大部分平台软件企业与集成商之间的伙伴合作已经度过了磨合期,一些重点伙伴之间的合作也开始了实质性的操作。

肖澜介绍,长风联盟把集成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机制,把国产软件的销售做好。长风联盟作为一个品牌,对所有成员的市场拓展都是有帮助的。此外,还能依靠大家的力量从OASIS这样的标准组织获得资源,学到技术,提升标准化能力,最后进军国际标准。这单靠集成商和软件厂商其中任何一家都是做不了的,但是在联盟内可以通过合作一起来实现。

产业集群内部创新溢出研究 篇12

一、创新溢出的特性

创新是知识流动和资源活化的动态过程,是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造和传播,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消费方式,它是一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创新溢出作为对创新成果外部化的形式,具有这几个特点。

1. 通过非正式交流导致溢出

非正式交流既是创新溢出的主渠道,又是创新的主要源泉,研究表明知识创新的绝大部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传播的,而非正式交流传播的速度要比正式交流快得多。非正式交流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由于隐含经验类知识不能通过正规教育培训等途径获得,因此只能通过个人间交流共享,通过交流双方对交流主体的复杂性能够同时处理,借助于语言、情感等隐含表达方式使对方领悟到一些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本质,推动知识向外溢出。

2. 创新溢出具有两面性

创新溢出是创新社会化的过程,它对社会发展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正的经济效应。由于创新溢出的存在,能够加快创新网络内技术知识的扩散,使竞争中的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价廉的创新产品,增加社会财富;另一种是负的经济效应。对于创新行为主体而言,知识创新溢出降低了知识的独占性价值,当创新成为集群内部的公共知识后,集群内部企业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享有这些创新成果,将有可能使得创新者反而获取低于平均收益率的创新效率,而当企业创新收益小于创新成本时,从事创新的动力就会消失,进而将会产生抑制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积极性,进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二、创新溢出的途径

创新溢出通常是指技术领先者对同行业企业及其它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溢出所表现的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效应。由于创新的外部效应的存在,在集群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强化集群内部技术交流及合作,充分利用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溢出主要是通过这几个途径实现的:

1. 示范与模仿作用

由于集群内部主导企业通过加强创新研发投入,产生核心技术或核心概念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创新的后续环节,形成领先优势,从而对集群内部跟随厂商产生示范效应,同时由于积极创新也加大了集群内部竞争压力,迫使跟随厂商谋求提高技术水平,避免被逐出行业。模仿创新是指企业以创新主导企业的创新思路、创新行为以及创新产品为示范,充分吸收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形成进一步创新的活动。

2. 技术人员的流动

集群内部人员自由流动是促进创新在集群内部传播的重要方式。集群内部人员的流动一般要快于集群外的企业,这是因为集群内人才流动的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降低所致。集群内专业人才市场的存在及人才市场信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域内的迅速传播,降低了雇员与企业之间的相对搜寻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同时,集群内的从业人员有着相似的集群文化,这些人员在集群内的流动将不会遇到来自企业文化方面的抵制,人员流动的调整成本相对较低,这显然有利于技术人员在多个企业间流动。此外,集群内企业的良好的信誉,一方面会加大政府对集群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还能吸引大学和其他领域的优秀人才到集群内企业工作。这种优秀人才在集群内外各种机构间的频繁流动,能不断激发创新的来源,并能带来知识和创新成果在集群内的传播。

由于地理临近性和处于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集群内部企业之间通常存在着大量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相互学习。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存在着长期合作关系,各种非正式的、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上的交流方式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在硅谷,向竞争对手求助以解决某一技术难题是常见的事情。竞争对手也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并相信这种行为在未来必然会得到回报。这种交流与学习方式使得在集群内聚集的企业和机构取得了比集群外企业更为有利的创新优势,无形中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3. 前向与后向联系

集群内部主导厂商在以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身份与其他企业建立起业务联系网络。在后向联系方面,主导厂商通过提高对供应商的产品的质量要求,促使供应商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时主导厂商还会通过和供应商的合作,提高相关改进质量和技术的帮助和信息。对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帮助不仅存在于后项联系中,主导企业对处在下游的企业也会提供产品培训以及使用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帮助,这样,有关高质量的产品的知识,有时就会转化为下游企业自身的创造性活动。

三、创新溢出的效应分析

创新溢出是由于存在知识的非独占性,导致了创新成果向外溢出到相关企业,溢出的结果是促进了竞争者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知识的公共产品属性,企业的研究成果,就可能被其他企业无偿使用,进而削弱了创新厂商的竞争优势,创新投入相对于知识的传播显得过于昂贵,削弱了创新厂商进行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一个市场结构符合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条件,两个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同质,厂商根据对手的策略作出自己的决策,两个厂商不存在串谋行为。在这样一种市场条件下,对知识向外溢出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相应分析。

市场中存在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厂商,其需求函数为:

其中,a和b为需求曲线的参数,P为产品价格,qi为企业i(i=1,2)的产量,假定最初两个厂商具有相同的单位成本c,满足0

ci=c-xi-βxj i=1,2 i≠j 0≤β≤1为溢出系数

其中,xi是厂商i通过创新投入降低的成本;βxj是厂商j的创新投入使厂商i成本降低的幅度;当专利制度的保护力度足够大,厂商能够完全保护创新成果不向外溢出时,β=0;当没有专利保护的环境下,厂商之间的技术知识完全共享时,β=1。厂商的创新投入是收益递减的,其创新收益函数为: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得到均衡产量为:

根据模型假设,厂商的收益由产量决定,当β=0时,产业集群内部厂商采取严格的产权保护措施,避免创新成果的向外溢出,厂商i没有获得外部创新溢出,此时,对于创新厂商而言进行非合作创新的收益最大化;当0<β<1,由于创新成果的公共性特征,创新成果在集群内部通过非正式渠道向外溢出,厂商i通过模仿、雇佣创新厂商的员工获得创新溢出。通过对溢出成果的利用,厂商i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消除重复研究开发努力,因此有可能提高社会福利;当β=1,表明由于缺乏专利保护措施,创新成果在厂商之间被滥用,创新厂商由于没有得到进行创新投入而产生的竞争优势,创新积极性遭到打击,厂商的单独创新相对于合作创新而言成本过高。因此,当溢出系数等于1的情况下,合作创新就显示出更好的效果,通过合作企业会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不仅有利于合作厂商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促进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四、结论

产业集聚有利于创新在集群内部溢出。一旦产业集群形成,集群内部的厂商就形成互动关系,它的效应是相互促进的,地缘因素会增加集群内部的信息和知识的集中度,除了加速一个产业内部信息流动的速,由于地缘之便所形成的特殊的沟通模式,创新也就随着供应商、客户的关系迅速扩散,由此带来的新的观念、新的机会和新的创新组合,共同促进创新的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也帮助厂商的内在的惯性与僵化,打破竞争过于滞后的危机,加速厂商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李明轩等译:国际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徐怀伏等:技术创新溢出的经济学分析.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刘禹宏: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创新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天津:现代财经,2008.8

上一篇:大型装置下一篇:兽医临床难病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