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通用12篇)
产业集群发展 篇1
今年五月,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南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 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该评价体系为指导国内产业升级、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及制造企业竞争力塑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标准参考。由此联系轻工业实际引出一个话题, 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已经进入到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阶段,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现实意义
虽然在多年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 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形成了一些有效的评价制度和方法, 但是从总体上看, 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健全, 还需要站在全行业的角度, 结合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 总结成功经验, 吸收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最新成果, 完善和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 使之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词是提升。“提升”的核心不是规模的扩张, 而是质量的跨越, 体现的是综合实力的加强。就目前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现状而言, 全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培育转向提升, 而我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还基本停留在培育的阶段, 在评价指标中体现提升内在要求的内容还不多, 也不够具体。根据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工作规则, 目前已被命名的轻工产业集群将陆续进入复审期, 处在前后两个发展周期中的总结和规划的阶段, 如何把验收复审作为新的发展契机, 在全面总结工作的基础上, 组织制定好新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确定好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对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此时,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管理思想
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 需要根据轻工业联合会与各行业协会的工作分工, 综合考虑不同轻工行业之间、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发展差异, 明确管理思想, 首先要确定产业集群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从提升发展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各轻工行业的共性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要求三个层面设计评价指标。既要保证评价指标总体要求的一致性, 也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做到一般普遍要求、行业共性要求与产业集群个性特点相结合、相互促进。基于上述考虑, 轻工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应贯彻以下基本管理思想:
1、注重产业集群的成长性
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落脚点是发展。发展既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 也是产业集群成长的过程, 可以理解为点和线的关系。虽然轻工行业多、关联度差、发展水平差异大, 但成长性是其共同的特征。抓住了这个共同特征, 也就找到了科学合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要注意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轻工产业集群成长性进行评价:一是从产业集群自身发展变化中看成长性, 也就是在自身发展变化的对比中看自身的成长;二是从行业的地位看成长性, 也就是与本行业其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对比中看自身的成长;三是从与国际水平的对比中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三者的关系是, 看自身的成长性是基础, 看行业中的地位是关键, 减小与国际水平差距是目标。
对于某个产业集群成长性的评价, 要充分考虑产业集群自身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明确重点。处在发展初期的产业集群, 无论是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 还是行业影响力, 都还比较弱小, 评价时特别要注重自身的成长性, 看发展的活力和潜能;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产业集群, 要注重从行业的地位中看成长性, 看对行业的引领作用。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产业集群的现状, 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2、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提升
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轻工行业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非常值得总结。一个基本思想是, 将产业集群建设看作是一个螺旋式发展提升的过程, 每一次验收复审就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和后一个周期的始点, 一个完整的周期就是一个发展提升的阶段。以此为管理单元, 制定发展目标, 落实工作责任, 检查提升成果, 把管理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3、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集群内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是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的管理创新。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也要发挥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要集中各方的意见, 突出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评价指标要注意体现三方面在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中的责任, 使指标体系更加贴近实际, 更具有操作性。
三、评价体系建设
(一) 评价体系建设现状
在轻工产业集群建设中, 各地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指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各轻工行业协会在开展产业集群培育和命名工作中, 也形成了各自评价办法。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 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产业集群发展, 对产业集群建设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 特别是对已取得命名的产业集群的提升缺乏指导;二是考核指标缺乏完整性, 特别是反映提升水平的内容偏少, 且多采用描述性方法, 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需要量化;三是评价指标还缺乏统一的设计, 缺少比较规范的文本, 需要分出层次, 从提升发展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各轻工行业的共性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要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兼顾全行业和各轻工行业的要求, 形成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
(二) 评价体系建设建议
加强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 是全面提升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需要与提升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指导性文件同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评价指标的制定, 也是工作的难点。结合国内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 提出以下思路。
1、产业集群评价要素
评价指标要实用、便于操作, 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南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在产业规模、产业环境、市场表现、产业配套功能、创新能力、产业文化等六个基本要素下, 设定若干个评价内容。考虑到指标的不同用途, 可以分为必备标准和对比标准两个层面。必备标准集中体现的是对轻工产业集群的一般普遍要求, 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后的准入门槛;对比标准主要是考察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力与水平。
2、产业集群评价指标构成
综合上述观点,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见表) 。主要评价指标构成中有一些是描述性指标, 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表所涉及的内容, 只是根据作者本人的理解而提出的一个粗线条的框架, 大体上勾画了一个指标体系内容的轮廓, 需要集中行业、地方和企业专家的意见, 充实和完善。总之,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一项迫切任务, 本文的论述只是想引出这个话题, 引起行业的关注, 都来关心和参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把轻工产业集群建设推向新阶段。
产业集群发展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政发[]69号),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在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争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抓住襄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明确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加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提升,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2、集聚发展原则。增强集聚功能,强化专业协作,发挥群体优势。把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把加快园区建设与促进产业聚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
3、技术创新原则。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品牌。
4、内外兼顾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生态、绿色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环保生产,最大限度地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及各镇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重新配置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界定主导产业,鼓励产品相类似的企业相对集中生产。
(二)继续壮大企业规模。以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主线,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和改造,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广、技术示范精、信息扩散宽的作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产销过亿元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事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规模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对其周边企业进行并购和改造,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范文网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名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提升本地区产业集群的知名度。
(四)实现产业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沟通力度,引导集群内企业构建新的生产秩序,实现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系统合作的局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空间布局、横向联系等方面的不足,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
围绕自身优势,集中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机电汽配产业、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3个产业集群建设。
(一)扩大汽车零配件生产规模,发展机电汽配产业集群。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充分发挥毗邻高新区的地域优势,以长源东谷、荣华集团、轴承工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汽车主导产品、汽车零配件以及与汽车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形成上下游产品相衔接、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群,增强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为现有厂家配套向全方位、系列化方向发展。到“”末,汽车零配件产业的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提高纺织服装、粮油食品生产能力,发展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振纺织服装工业雄风,提升和改造我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加快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换代,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我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产业化经营手段,实现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有效对接,把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势。以鲁花、万宝粮油、襄樊正大、希望、安华纺织、金安泰制衣等企业为重点,用工业化的理念培植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到“”末,以纺织服装、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群。充分发挥我区地处全国铁路、高速公路交接点和通讯网络“八纵八横”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我区实际出发,重点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一是围绕东风汽车公司庞大的购销业务,依托华中光彩大市场、天润汽车大市场、新世纪建材及一批汽车4S店,在316国道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仓储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二是以新规划的襄樊铁路东站为核心,抓住货物运输将从城区转向市郊的机会,在肖湾东站建立一个物流产业中心,为各大专业市场及其他用户开展服务。到“”末,物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个以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攻关为重点的企业服务体系。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政府重点扶持、社会共同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基础,实行市场化方式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
(二)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担保机构作用,壮大资本金规模,拓展担保业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三是开展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有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信用数据库。
六、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打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本地、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要素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区经济、发改等部门要结合《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拟定全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利用地方资源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布局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区级各商业银行对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应根据国家投资政策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效益比较突出、有还贷能力的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给予优先安排。从今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年拿20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集群信息化建设以及技术攻关和产业链的延伸,由区财政局和区经济局共同制定经费使用办法。科技部门要从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向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倾斜。区经济局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的同时,要不定期开展银行和企业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大部门间组织和协调工作力度,推动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建设,尽快在规模较大、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中建立行业协会,以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对涉及产业发展、行业规范等有关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推动国家各项政策和政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媒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析 篇3
湖南媒介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湖南传媒业的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我们在研究湖南媒介产业时实际上就是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
随着中国传媒业的兴起,湖南传媒也异军突起,不断创造着中国传媒界的神话。这里有我国第一家省级广电集团;有全国闻名的“电视湘军”;有中国传媒第一股的“电广传媒”;有在全国唯一以晚报命名的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有全国最成功的体育报纸(《体坛周报》);有产业链及其延伸的新锐媒体。传媒湘军,一次又一次引领着传媒业的新潮流。
近些年,湖南传媒业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是广电、报纸和新闻出版业。2006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667.48亿元,实现增加值337.89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4.5%,而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类实现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9.9%。其中湖南出版集团在全国出版集团排第五位;2006年广播影视业,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8.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01%,在中国文化企业50强中排第23位;湖南卫视收视率连续四年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接近中央电视台旗下频道①。另外,湖南卫视的广告2007年超过12亿元②,成为全国省级卫视创收四强之一。目前,长株潭三地电视台实现了三地联网,有线电视信号的互联互通、节目互传、资源共享,这些都有利于推进长株潭的城际对接和深度融合及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湖南传媒业已初步形成了集广播、电视、报业、广告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格局③。
湖南传媒业虽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是仍存在着不少制约发展的问题:一是各种媒介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湖南传媒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二是赢利模式单一,传媒整合产业价值链能力弱;三是体制创新滞后,阻碍传媒统一市场与企业主体形成;四是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传媒人才培养方式有待完善。
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选择
产业集群生成和发展的模式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扶持型④。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特别是媒介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在构建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框架时,应充分重视政府的推动作用,并在初期以政府扶持型为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不断成熟和媒介产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待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日益成熟和稳固后,集群发展模式应再逐渐转变为市场主导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1.基于政府扶持的集群发展模式。由于传媒行业的特殊性,在市场机制的改革中,传媒业滞后于其他行业,特别是在传媒业的市场准入、传媒业内部的行业壁垒和地域界限、传媒业与相关产业利益的分配、传媒业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组织及运行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尤为突出。传媒业的改革包括集团化、产业化改革,无一例外是由政府行政推动的。正是在政府推动的传媒集团化改革进程中,湖南传媒集团内出现了集群的雏形。因此,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就目前而言,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应以政府扶持为主导,即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下,通过行政力量扶持和发展长株潭三市的媒介产业,促进区域内传媒企业基于有效合作的竞争,通过充分合作,实现区域内媒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提升传媒业的地区竞争优势。除了提供优越的软硬环境,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流入,鼓励长株潭媒介组织的繁殖和衍生之外,政府还可以促使外来传媒同行扎根本地,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融入本地社会,与本地媒介组织结成紧密的媒介产品生产经营网络。
考虑到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这一现实状况,其发展战略的步骤应为:培育增长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增长极是关键。由于长沙电广传媒集团在全国的影响力,非常适合做这个龙头企业。政府通过各方面的扶持,帮助其打通传媒的产业价值链,实现纵向或横向整合,带动出版、报纸、网络等传媒企业,促使长株潭传媒中小企业成群发展,以提升长株潭乃至整个湖南的传媒业竞争力。
2.基于自强化培育的集群发展战略。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这种机制源自企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就像物理学中物体质量越大引力也越大,企业集群规模越大也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一是吸引外来者的进入,二是吸引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在该区域的集中。而创新的间断性则是破坏这种自强化机制,导致集群发展陷入困境并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湖南传媒业集群必须要强化区域内知识流动和创新学习的长效机制,维持集群的强创新能力是确保集群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以自强化机制为目标的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必须要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环境的培育、创新主体的行为重塑等角度入手,对媒介产业集群进行规范。
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的实现途径
随着国家“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试验区的正式启动,作为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长株潭城市群的传媒业更应该乘势而上,加速实施媒介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以发挥集群效应和优势,把长株潭媒介产业打造成具有湖南文化特色、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要实现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化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产业环境。在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应放在改善产业集群区域的产业环境上,应该着重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等方面加以考虑并完善,为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一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作为中间人和促进者的角色,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制定公共政策和媒体制度。二是加快市场化变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媒介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市区封锁,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营造媒介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三是要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法制建设。既要加强传媒业行业自律,形成自我监督、公平、有序竞争的新秩序,坚决维护地区产业信誉,又要加快产权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消除媒介行业壁垒,遏制过度竞争和垄断。
2.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是使产业集群充满竞争优势的极为重要的动力来源。在这个网络中,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流动频繁,形成政府、企业、服务中介机构等集群主体的相互联系和对话机制。为了推进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的发展,当地政府要培育传媒业创新要素以及刺激传媒业创新要素作用的发挥,构建媒介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持机制。为此,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完善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机制,加强金融、税收政策的优惠,向传媒企业提供贷款扶持,以促进长株潭乃至湖南媒介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述 篇4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 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 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 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 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 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 在一定意义讲, 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 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
综观西方产业集群理论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 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科斯和威廉姆森等的交易费用理论等, 下面简要向各位读者介绍各理论的基本观点。
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 早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 马歇尔用一章的篇幅研究特定产业部门在一定地区集聚的“本地化”现象, 他提出“本地贸易秘密”和“本地化技能”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
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 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 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
其中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是马歇尔在对区域产业集聚的考察中提出的, 即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从而可以导致外部规模经济。
阿尔弗雷德·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 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他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认为工业集聚的一般原因是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 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成本, 所以工厂有集中的愿望。
“交易费用”的概念是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来的。他认为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运行价格机制的成本”, 至少包括两项内容:1、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的费用:企业搜集有关交易对象和市场价格的确定信息必须付出费用。2、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为避免冲突就需要谈判、缔约并付诸法律, 因而必须支付有关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的成因, 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 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 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用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对集群现象的分析, 首先出现于迈克·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并强调, “钻石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 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 进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
从上述理论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 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 ,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 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 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 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后, 产业集群直接上升到了关乎国家竞争优势的层面。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 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 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此, 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状况不仅关乎各地经济发展, 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 需要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Macmillan.1920 (1890) .
[2]M·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 2002年。
促进大连产业集群发展 篇5
白雪梅 2005-09-28
发展产业集群,是国际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决定区域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当前,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深刻的战略性重组,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个中心,也已形成了在少数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大连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是:
1.商务环境建设重“先期免费”轻“后期服务”。给内外商留下的印象是:给了一些优惠,搞了“一站式”办公,招商时承诺得好,可企业运转起来有的服务就会走样。
2.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低,工业结构单一,分工程度不高,目前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如何加入到全东北亚、全国的分工网络中去,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有问题。
3.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有较大差距,缺乏功能分区,专业化分工不明确,企业间产业关联不密切,限制了产业配置效率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大。影响了跨区域制造业带和地区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各区市县都积极创办工业园区,并且有各种具体的指标来考核各级领导的业绩。
4.招商引资中存在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以外销为主,投资项目中零部件项目比较多,整机项目较少,而且规模小。外资企业关联度不高,拉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能力不强。配套环境不足是大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竞争力不高的瓶颈。
大连的产业必须在互补整合、集聚优化中提升整体竞争力,增强大连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大连市产业基地建设的宏伟目标。
1.准确定位政府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在各种经济政策中,对产业活动影响更直接、更深刻的应当是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的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是非市场性质的经济调整手段。在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扎实地转变职能,放松行政管制,着力实施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政策,规范法制管理,建设诚信市场,创造有竞争力的区域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能源、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类专业市场的功能;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市场的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利用集聚的自发性诱导产业集聚的发生,最终形成由政府政策引导,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动态调整、协调运作的产业发展新机制。
2.创造高质量的市场环境,为产业集聚奠定基础
实现产业集聚的根本力量是市场,是开放的、有序的、公平竞争的、有活力的市场。因此,发展产业集群必须以高质量的市场化环境为基础,以适宜于产业迅速集聚和成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果在公共政策之外,政府单独支持某个(些)企业,这不仅有违社会公平,而且后患无穷。何况产业不兴旺,企业单打独拼也难有发展前途。相反,如果政府支持产业化,支持产业集聚,企业从中得到的则是长期的战略性利益。所以,政府要从“扶持企业的发展带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变为“支持产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政府应当随着市场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规划,改变孤立布点、就项目本身来研究项目的老路子,通过改善环境、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支持发展配套产业、服务业及下游产业,把支柱产业变成主导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孤悬的点状企业拉成链条产业,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积极扶持现有的产业园区,不仅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创造条件,还要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为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政务商务环境和市场环境,把政府的产业集聚规划变成规范的市场行为。
3.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
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吸引大量外部资源,只有以规模大、设施齐全完善的城市作为依托,才能吸纳更多的外部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向优势区域的集聚。北三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和增长点是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县级市的经济发展又为大连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因此,政府应充分重视在新阶段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科学规划,高度集中规
划的编制权,加大规划制定的投入力度,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集群化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有利于提高园区的整体竞争力。政府应在推进园区化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根据全市产业集聚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从实际出发,严谨论证和科学规划北三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按照产业链协作配套的原则,整合各类园区的资源,提高园区土地的投资密度和集约化程度,重点扶持产业集聚度高的园区,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向各专业园区集聚;以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培养和扶持北三市发展制造业,并迅速做大规模,提高其市场层次、技术层次和结构层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特色制造业和品牌制造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主业突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促进和带动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一定要警惕和避免由于相互分割的地方利益,由县级市政府把几十个工业园搞成产业门类混杂、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不能形成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的园区。
4.立足全国和国际分工体系,发现、鉴别和选择产业集群
不能站在大连看产业集群,要跳出大连谋发展,促进产业链的跨地区延伸。要立足于全国、立足于东北亚、立足于国际分工体系,依托东北和环渤海广阔的产业腹地,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亚的产业配套,形成分工合理、错位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集聚,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服务中心。要借助于引进外资和接受外部产业转移等途径,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上,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扩张,完成自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密集化,并实现与东亚乃至国际制造业的产业对接,获取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市场、人才和资源,成为国际制造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链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优势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相配套、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进而增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5.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
建立在市场化或外部化基础上的发达的社会网络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产业集聚的核心正是建立在社会化和网络化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和新型专业化分工体系。为此,政府要支持和鼓励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同时,要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此外,要加快信息咨询服务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各种为企业服务的社会化的中间组织。市政府可建立和统筹“建设产业基地专项基金”,用于培育和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共性技术中心,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实现电子商务。鼓励企业主动走出去,提升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力;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推动大宗产品进入国际营销主网络。引导和培育企业联系的发展,帮助企业建立企业间的联系,尤其是产业内企业之间的联系。还应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
6.注意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没有产业集聚,大企业就不可能走出大而全的旧模式,实现企业组织的自我创新。制造业的配套环节多,产业链条长,迂回生产方式复杂,对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有着相对迫切的需求。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利用其灵活多变、接近市场的特点,激励创新。没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就无法形成充满活力、分工细密的产业集群;没有产业集群,就永远不会有工业制造业的振兴。
发展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 篇6
自上世纪90年代以采,江苏一些地区就开始集中办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如昊江的丝绸产业集群,目前是与浙江柯桥等齐名的全国三大纺织产业集群之一;宜兴的环保企业共有近千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15%,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之一;邳州现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2850家,年加工各类板材约占全国总量的1/5,是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等等。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全省经济快速发展,也有力地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产业集群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间分工协作水平较低。产业配套不够紧密。江苏一些产业集群还处在集中办企业阶段,集群内缺少能够支撑全局、起到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因而同类企业之间缺少分工,产品的上下游衔接配套也很缺乏,有的甚至把同行看作是“冤家”,相互拆台,没有形成一个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与真正的产业集群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二是产品附加值偏低,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江苏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低成本为主实施的产业聚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产品附加值很低,特别是在不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域,仅仅是生产与加工的集聚。多数产品档次不高,花色雷同,经营以低质扩张为主,尽管目前有部分纺织服装集群开始向高端发展,但还没有形成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集群。三是创新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许多传统产业集群都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员工素质也比较低,大多数人只有中学文化程度,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既缺乏人才基础,也缺乏劳动力技能基础。从而导致大部分产业集群内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仍处于以仿制和贴牌为主的低级阶段,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应对竞争。四是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江苏大多数产业集群都属“自发形成”,缺乏统一规划和战略设计,先天不足,公共服务相对滞后;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缺少关联产业和辅助支持产业,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产业集群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劳动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劳动力市场、培训员工。也需要质量检测机构证明其产品品质,同时还需要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咨询机构等为其提供专业服务。而这些机构在江苏的大部分集群内是严重缺乏的。此外。行业协会是集群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但江苏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或是只有一些官方派出机构的协会,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江苏产业集群的整体素质与竞争力,立足技术创新,突出培育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既展现区域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又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健康协调发展之路。具体应致力于五个方面:
加强规划引导。实现产业集群的加快发展。规划产业集群是一项涉及面大、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规划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规律,掌握企业需求,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使制定的区域产业集群规划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为促进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应由省政府在对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趋势做详细分析后,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发展规划,设计产业集群的识别及分类指标体系,确定今后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领域(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服装等)和重点区域,并在技术创新、金融信贷、土地供给、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构建公共平台。形成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运行机制。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涉及土地、税收、产业导向、外贸、科技、中小企业发展、项目审批、投融资体制等诸多经济政策,也离不开专利、商标代理等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应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营造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包括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简化手续、改革管理制度、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等;二是协助集群内企业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三是推动银企合作,发展风险投资。规范信用担保,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四是积极培育中介服务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包括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产品检验认证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五是为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技术交易平台等要素市场的建立创造便利条件。
注重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主体,应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大力引进、培育和提高创新型企业,如从国内外引进创新型企业,融入各地的产业集群,鼓励发展创新型企业的配套企业,对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吸引各种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尤其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跨国公司在集群内设立研发中心,并且鼓励本地企业与外资建立合资研发中心:对集群内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给予加速折旧、税收减免优惠,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投资扶持等措施,推动集群内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弥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之缺陷:搭建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等服务,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强化分工与合作。加大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内部的精细分工是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的首要条件,因此,要发展产业集群,首先应强化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每个企业都专注于自己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进而将资源禀赋的潜力发挥到最大。使每个企业都大幅度增加其所从事的产品生产产量。从而显示出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其次应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一个大的企业、一个好的项目可以带动一个产业、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带,促进一方经济发展。各地政府应对本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进行重点培育,尽快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所在产业的龙头企业,并鼓励这些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同时,还应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其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加快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品牌既是企业获取高附加值的核心资源,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源泉。江苏省近年来已经涌现了一批品牌企业,在全国知名品牌的行列中占有了一些席位,但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有品无牌和贴牌加工的状态。利润的大头均被品牌拥有者和采购商获得。所以,在同样的资源禀赋和消耗条件下,应将积极推动并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手段。应重点扶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通过自身生产和对外贴牌加工以及零部件配套供应,完成产业链配套专业化生产,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品牌。从而大大提高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产业集群发展 篇7
一、漳州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1、产业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漳州家具产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民营家具企业规模、数量较小, 企业无自营进出口权, 产品出口主要依靠传统的贸易商代理。此阶段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仅有1家国有企业、4家集体企业。20世纪开始, 在国际市场的有力推动下, 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漳州家具走上了发展的高峰期。众多企业都能充分利用漳州有利的区域产业集聚优势和比较优势,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抢占出口份额, 企业迅速壮大, 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无论是企业数、投资规模、生产总值, 民营企业均占据漳州家具业的“半壁江山”。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多数企业通过参加广交会及境外的相关展会, 拓展企业的自有销售渠道, 自营出口获得快速发展。现今漳州有家具企业上千家, 其中规模以上家具企业117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60.5亿元, 同比增长20.7%;销售产值58.4亿元, 同比增长18.6%;出口交货值29.9亿元, 同比增长3.2%。目前福建省家具产业产值全国排名第四, 而漳州家具是福建家具生产、出口主要集中地, 占福建家具产业的60%。其中钢管家具已迅速发展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地域分布和企业性质
由于地处海峡西岸重要区域, 漳州家具行业出现了台资民营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目前, 漳州市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产业基地, 全市家具制造企业八成以上集中分布在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 部分在长泰县、漳浦县。行业配套企业基本分布在芗城区和龙海市, 其中电镀企业集中于漳浦县 (漳浦县规划了1000亩土地用于建设电镀厂) 。龙头企业有国辉工贸、红梅家具、玉致家具、福建永嘉家具、尧富家具、百乐家具、永生利家具、福建攀达实业、喜盈门家具、丰笙实业等。这些企业大都拥有规范而宽敞的厂房, 管理已基本完善, 多数企业都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3、产品的特点和出口地域
漳州家具制造业一起步就另辟蹊径, 采取“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办法:市场, 定位在出口上;产品, 则定位在广东相对薄弱的金属家具 (俗称钢管家具) 和高档木家具上。因此, 漳州市目前生产的家具主要分为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两大类。其中, 木制家具以市场高档西式仿古和整体橱柜为主, 产品95%出口;钢管家具以中、低档为主, 数量大、品种多, 产品90%出口。出口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中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属外向型产业集群。
4、市场竞争优势
(1) 漳州地处海峡西岸重要区域, 既是台胞重要祖籍地, 又是台商投资密集区。《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漳州是一个重要契机, 借此东风, 漳州将不断加快发展漳州特色优势产业。家具行业是近年来漳州市成长较快、外向度较高的特色产业, 必将发挥优势, 融入海西发展。
(2) 漳州家具产业目前已形成木制家具和金属家具两大系列, 并带动木料加工、贴面、装饰、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逐步涌现了一批家具制造专业村、产业镇和特色区, 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生产家具所需要的相关产业链企业应有尽有。如生产钢管家具表面涂层的热固性粉末涂料企业, 漳州万安实业有限公司和漳州万顺粉末有限公司均已在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 两家企业产值均达亿元以上。而与钢管家具厂配套的钢制品企业, 如三川钢业、林奇钢管、华福钢铁、昌盛钢制品、三宝钢铁, 也均增长迅速。小五金配件、人造革、海绵、包装等相关企业数量也相当多。目前家具所需的配件、配套产品在漳州市基本上都有企业生产, 完整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及基础设施、支撑机构共享,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形成集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3) 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漳州家具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 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分别在“国辉工贸”和“红梅家具”成立了漳州市家具技术研发中心和漳州市钢管家具研发中心, 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进一步抢占了市场。漳州木制家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专用设备, 对小木材进行拼接再利用, 使木材的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企业综合效益大大提高。而钢管家具企业通过采用静电粉末喷涂回收新工艺, 使之循环再利用, 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喷涂效率, 也降低了污染、节约了资源。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原料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漳州家具企业效益保持着较高增长。
(4) 拥有长达13公里深水岸线的漳州港, 资源得天独厚, 后发优势突出。现已成为东南亚重要的木材进口集散地和交易地, 满足了整个漳州市, 乃至福建省的木材需求。2010年漳州市委、市政府仍将继续围绕依港立市战略的实施, 加快建设一批与港口发展相配套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二、漳州家具产业面临的挑战
1、漳州家具产业虽高速发展, 但绝大部分企业采取贴牌生产模式, 没有自己的品牌, 在国内市场几乎看不到“漳州家具”。
2、木制家具广东是老大, 其产业链网络健全, 专业化生产程度高, 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群规模。此外, 青岛的木制家具历史悠久, 这几年也发展迅速, 从内销转为内外销兼顾;上海、浙江、北京、东北木家具业形势也看好, 但仍内销为主。而漳州家具产业在创办之初, 就是瞄着国际市场的, 几乎就没有想过内销, 其产品以外销为主, 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是出口订单“逼”出来的, 主要靠外力推动。一旦国际市场风云突变, 内动力不足将使企业风险增大。
3、钢管家具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生产钢材的天津、河北等地利用原材料的优势, 也开始对钢管进行深加工, 生产钢管家具;浙江的宁波、盐城等沿海一带, 充分利用其资金和纺织品上的优势, 发展钢布为主的钢管家具, 企业投资均为4000-5000万元以上, 起点高, 潜在竞争力非常强。漳州钢管家具虽然已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但其产品仍以中、低档为主, 风格单一, 产品附加值不高, 竞争同质化严重, 这两年来价格下落、利润减少便是有力的佐证。长期以往, 其市场竞争力将被大大削弱。
4、随着家具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吸引了一大批民间资金投入这个行业, 使企业数迅速扩张。但企业不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 不少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主要还是启用经验丰富的工人, 员工的知识结构还较低。而且, 行业自律、行业保护意识较差, 各个企业基本上都还是各自为政, 各扫门前雪, 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尤其是在钢管家具企业更为突出。漳州大多数钢管家具企业都是依赖厦门、漳州外贸接订单、下订单, 市场营销普遍受制于人, 从而造成企业不能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预测国际市场走向能力差。为争夺订单, 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 由于竟相压价,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种状况, 很容易被国外竞争对手实施反倾销。
5、近年来, 家具产品的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 (地区) 对家具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日趋严格, 成为制约漳州市家具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因素。
三、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2003年开始, 漳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家具产业,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鼓励发展家具产业集群。2004年初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口号, 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中, 把家具行业列为漳州市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特色集群产业, 予以重点扶持。2004年6月漳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家具产业发展促进办公室, 专门负责指导、协调、服务家具产业集群的发展, 并帮助家具企业争取到广交会的固定摊位, 同时成立家具研发中心。2004年12月漳州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培育的工作意见》, 从战略高度上进一步提出培育家具等一批具有漳州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力度, 漳州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此外, 漳州市委、市政府还把家具业列为漳州市政府“4+3”重点行业, 支持家具企业走出国门参展, 如德国科隆展、迪拜展等, 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扶持下, 漳州家具产业迅速崛起, 国辉、红梅、尧富、丰笙等为主的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关联企业的发展, 形成木材、钢铁制造、五金、塑料、包装等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
1、2003年底, 漳州有4家木制家具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 漳州市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应诉。尧富、国辉、申荣、丰笙等主要出口企业分别参加广东的台资应诉团和福建律师团积极应诉。结果, 美国商务部初裁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9%-198.08%的反倾销税, 漳州4家应诉企业取得被裁以征收10.92%反倾销税的较好结果。经历美国反倾销后, 漳州的家具业吸取教训, 开始走市场多元化道路, 避免市场过分集中化、单一化。针对欧洲国家对木材产品的环境要求, 许多企业开展FSC森林认证, 开发绿色环保家具, 实行标准化生产, 从而巩固了欧美市场。
2、参加国际性会展是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捷径。这两年来, 漳州家具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先后参加日本东京国际家具展览会、新加坡家具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日用品展等一些国际性的博览会和专业展览会, 广泛宣传和推介漳州家具产品, 扩大产业对外影响力。
3、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大幅萎缩, 中国家具行业受到强力冲击。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漳州家具企业没有惊慌失措。首先是花大力气进行内部挖潜、技术改造,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其次是努力在危机中寻找蕴藏的商机, 特别是抓住广东一带家具企业倒闭订单外流的机遇, 利用自身优势和各种关系, 主动出击, 承接了广东转移过来的部分订单, 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推行大小企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也为提升漳州家具产业整体竞争力产生了良好作用。
4、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漳州市成立了家具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家具研发中心, 加大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目前, 漳州家具全行业已经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上千项。
五、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几点建议
1、巨大的国际市场固然是漳州家具业能有超常规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是要实现“把漳州钢管家具业培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 木制家具业培育成为华东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的目标, 惟有拿出实实在在的动作, 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生存环境、创造比周边地区更良好的外部软环境, 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责无旁贷。应该出台一些进一步鼓励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 使之快速发展。同时, 加快产业链网络的建设, 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 相互协作, 共同发展的格局。
2、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把争创品牌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下大力气抓好品牌建设,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漳州家具”区域整体品牌。
3、福建省家具出口稳步增长得益于相关企业积极应诉美国反倾销, 促使税率降低。在中国家具出口增长的形势下, 美国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反倾销的范围, 对其他类型的家具也采取措施。此外, 欧盟、加拿大等地亦可能效仿美国, 对中国家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对此, 我们不仅要加强家具出口企业的行业自律, 建立预警机制, 避免某一品种或对某一市场在短期内大量集中出口。还要引导家具企业“两条腿”走路, 在巩固传统欧美市场、拓展东盟和中东新兴市场的同时, 眼光向内, 多研究国内家具市场, 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4、漳州市的钢管家具在产品研发、设计上仍然具有向更高目标拓展的空间, 走高档金属家具品牌之路。龙头企业的高端化路线, 需要在产品造型、风格上进行档次提升。要善于开发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发展 篇8
一、产业集群对提升天津滨海新区竞争力的作用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经济现象, 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 研究产业集群对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往往取决于其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当代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态, 在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度创新、营造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国内外实践证明, 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提升天津市竞争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般来说, 产业集群通过以下几方面提升竞争力:
(一) 产业集群聚集经济优势, 促进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 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一般通过水平或垂直联合组成的经营实体, 这样不仅能带来单位产品成本、物耗降低, 取得巨大的效益, 降低相关费用, 节省大量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还可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制与开发, 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产业集群内企业社会分工的深化、企业联系的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节约了生产成本, 从而在产业集群中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二) 产业集群推进创新机制
产业集群创新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集群的企业, 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 产生创新聚集, 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 产业高度集中以后, 与产业相关的主要技术创新中心就会相应地转移到产业集群来, 这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有效地降低创业风险, 提高创新带来的经济回报, 使创新系统更有效。
(三) 产业集群有效整合知识资源
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 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人员的增加, 共同的职业背景和频繁的交易往来和技术合作进一步密切了人们的社会关系, 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集群在地理上聚集的特性使集群内部信息沟通便利、快捷, 易于实现集群内企业之间的频繁联系, 通过各种形式的参观、研讨或合作, 消除智力外溢的障碍, 使得先进经验、技术在集群内部得以传播。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上的投入很大, 当这些人员在集群内流动时, 就会把技术、营销、管理知识扩散出来, 实现集群内的技术创新与交流。
(四)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让所有物质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 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产业集群内部集中了产业链中生产上游、中游和下游产品的企业, 可以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生产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 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人类要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 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 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影响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
由于空间上的集聚, 产业集群获得了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循环经济、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等创新优势。滨海新区要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就必须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建设, 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特色和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当前, 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基于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还有很多影响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
(一) 科技创新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
在新区众多产业中, 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构成了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就全国而言, 天津滨海新区的电子产业发展同样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滨海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产品的加工和装配, 而产品技术进步和更新的来源还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产业整体处于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创新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目前, 滨海新区急需用先进的技术作支撑, 形成创新的产业链。此外, 资金的投入少, 缺乏创新机制和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 都将制约着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 金融规模不足金融创新相对滞后
滨海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不能满足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从金融机构的规模、金融总量的欠缺, 进而导致了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差, 不能满足新区日益发展的需要。滨海新区外资企业众多, 需要的金融服务日益增多。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及时推出新的服务产品, 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新区未来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单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如何扩大金融总量, 加快金融创新, 对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 行政工作需进一步发挥协调作用
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滨海新区有关发展事宜, 在区域经济管理方式上力求创新, 实行经济联合, 发挥试产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对新区的前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新区管委会被赋予了规划、指导、协调等职责, 但是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 不拥有对各行政区和经济区的行政管理权利, 缺乏一定的权威性, 因而职责的履行难以发挥整体效果。新区内的各个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过度竞争, 影响了新区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三、发展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一) 增强自主创新促进新区产业集群发展
滨海新区要在中国北方经济振兴中发挥龙头作用, 就必须在自主创新上走在前面。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滨海新区要采取积极措施, 吸引和聚集国际知名企业研发中心, 构筑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平台和研发平台, 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新区要吸引和聚集我国重要的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 在滨海建设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 通过灵活的方式, 鼓励研究成果尽快的转化, 以形成滨海新区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发的互补互助和利益共享, 提高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二) 创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新区产业集群建设
通过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改善社会资金结构, 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把天津逐步建成产业投资基金发行、管理、交易、信息和人才培训中心。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股权交易市场,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逐步探索产业基金, 创业投资基金等产品上柜交易。创新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改革外汇管理制度。
(三)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服务新区产业集群建设
以区域经济为立足点, 利用现有的新区管委会, 尽快建立高效、精简的政府部门, 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实施建设、统一财政管理, 加强新区内部各区政府机构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协调, 集中整合现有资源,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当前主要处理好各行政区之间、行政区和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突出各行政区和功能区的发展优势和特色, 统筹规划, 扬长避短;实现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 简化手续, 加快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 促进贸易便利化;将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建立公平诚信、充满自由的市场, 为产业集群能够高效率的发展提供保障。
天津滨海新区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 每一个功能区都突出自身特色, 每一个产业都确定集中发展的区域, 努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目前在滨海新区落户的就有360多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聚集效应将逐步显现, 滨海新区正以一个高水平的现代化新区迅速崛起。
辽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 篇9
一、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辽宁省100个重点产业集群, 分布在14个市和2个省管县, 每个地区的产业集群都有自己的特色。沈阳和大连以其雄厚的产业基础, 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地区。辽宁省产业集群主体与全省四大支柱产业相一致, 装备制造业、石化、冶金、农产品加工4个行业产业集群占产业集群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83.9%。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则占据了产业集群总数近三成。同时, 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充分依据区域资源优势, 阜新液压、铁岭专用车、朝阳超级电容等产业集群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
目前, 辽宁省产业集群已经步入稳定增长期,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一季度, 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6227亿元, 同比增长17.3%;固定资产总投资629亿元, 同比下降12.3%, 其中项目投资达480亿元, 同比下降18.6%;新项目 (投资额超2000万元的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新注册、新开工、新投产项目) 总数达553个, 销售收入超百亿产业集群达19个, 单季销售收入超200亿元集群首次达到5个。
二、辽宁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科技研发经费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辽宁省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缺失、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如全省拥有研发机构的产业集群不足5%, R&D经费强度为1.53%, 集群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投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严重导致辽宁省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目前除本溪、抚顺、朝阳、阜新等几个大型的产业园区正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由生产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以外, 其他大多数集群尚处于建设发展阶段, 科技创新匮乏, 不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低、设计研发能力弱、重量轻质, 不少加工工序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大量的进口。
2. 企业定位重叠, 产业链延伸不完备。
个别基地见商就招,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资源的配置、使用分散。目前, 辽宁沿海经济带中6市均有造船、修船业的发展规划, 这些产业集群重复建设, 阻碍了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阻碍产业集群及区域的协调发展。同一产业集群园区内, 产业链大多呈橄榄形, 制造环节粗大, 研发和市场环节薄弱。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辽宁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主机制造企业, 但元器件、零部件产业薄弱, 缺乏成套研发能力, 没有形成以主机制造企业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 导致产业集群的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也难以提高。
3. 政策连续性不够, 产业园区服务水平不足。
近几年, 省、市政府对产业集群建设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 但很多政策一直没有落实到位, 或者执行不彻底。诸如财政将资金打包捆绑下发, 一些地方将其挪作他用, 对园区、集群发展极为不利。同时, 多数产业集群园区普遍更重视大企业而轻视中小企业, 重视硬环境建设而忽视软环境的营造, 重视经济总量攀比而忽略生态环境建设, 以至于绝大多数集群内中小企业税费负担过高、融资环境差、支撑体系弱、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影响到集群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4. 专业技术人才缺失, 创新发展受限。
人才资源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辽宁省产业集群科技研发队伍的现状是缺乏技术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目前辽宁省的各类科技人才的分布结构, 主要流向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 人才的流失与失衡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 辽宁省技工类人才也十分紧缺, 以阜新液压产业基地为例, 阜新市共有中职学校20所, 在校生21600人, 其中, 数控、车工、焊接等与液压产业结合紧密的在校生仅有1623人, 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严重。
三、加强辽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整体布局和规划, 制定相应引导政策。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政策放活”的原则,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要素结构和产业比较优势, 注重环境容量, 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在辽宁中南部产业基础相对成熟的地区,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在辽东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等产业;在辽西北地区加快对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出台指导意见, 对基地内企业在税费征收、贷款融资、土地利用、人才引进、行政审批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 为集群化创新发展创造更加宽松和优越的政策环境。
2. 应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全省科技资源向产业集群企业集聚, 力促集群品牌效应, 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服务能力, 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等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计划, 帮助集群内企业在前沿性技术领域抢占先机。重点推进关键技术升级, 着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促进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应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技术信息、成果需求的有效对接, 提高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率。
3. 打造区域品牌, 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积极拓展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延伸,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加工改造升级,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整合集群内的企业及产业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 提升集群内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价值。通过成立专门技术研发机构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拓宽发展空间, 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向品牌运营发展, 提升产业利润空间, 转移低水平加工贸易企业的劳动密集制造环节, 增强区域竞争力。
4. 加大集群创新发展资金投入, 确保专业技术人才需求。
铁岭橡塑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篇10
铁岭橡塑产业集群位于沈阳经济圈内, 南与沈阳、抚顺毗邻, 北与四平、长春相连,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橡塑密封件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 可以为汽车产业、机械行业等配套。尽管铁岭橡塑产业集群发展时间较短, 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 汽车、航空航天、铁路交通、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将逐渐走强, 将为橡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大契机。
一、铁岭橡塑产业发展现状
1.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橡胶产业是铁岭市的传统优势产业, 曾是中国橡胶制品特别是密封橡胶制品的重要生产集中地, 上世纪90年代初, 铁岭拥有多家国有橡塑企业, 其产品曾一度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50%以上, 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和人才、技术优势, 为铁岭重新发展橡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铁岭市政府十分重视橡塑产业发展, 在政策、资金、服务、科研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并在铁岭经济开发区在帽山工业园区规划兴建了1.27平方公里的橡塑产业园, 主动吸纳零散的民营小企业来引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此外, 铁岭市政府还通过搭建橡塑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举办展会等形式, 为产品全国销售提供网络支持和展示平台。
3.橡塑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 铁岭橡塑产品已经涵盖到原料制造、产品研发、橡塑加工与制品, 助剂生产、橡塑机械制造、橡塑物流仓储等多个行业, 可与汽车、机床、电器、液压、工程机械、油田、冶金、船舶等多个行业进行配套, 部分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 产品出口到台湾、东南亚、缅甸、印度尼西亚及欧、美等国家 (地区) 。
4.注重促进生产和研发结合。铁岭橡塑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 建立了铁岭市橡胶设计研究院和橡胶产品检测中心等研发平台, 为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检验检测以及高质量混炼胶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 部分生产企业也开展注重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 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广泛合作, 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较小。虽然铁岭地区橡塑产业发展较早, 目前也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企业, 但不论是企业数量, 还是产品产值较相对成熟的橡塑产业集群都有一定的差距。
2.尚未形成关联度较大的产业链。铁岭橡塑企业多为橡塑制品生产企业, 上、下游企业相对缺乏, 行业间、企业间配套协作不紧密, 产业链条整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并且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不突出, 产业抵御市场竞争力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3.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橡塑企业比较分散, 只有不到50家企业集中在铁岭经济开发区橡塑产业园中, 没有形成集群的整体合力。
4.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数量有限,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生产能力不足, 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三、对策建议
1.应积极引进大型橡塑企业,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要积极引进行业内具有带动性的知名企业, 鼓励发展混合式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 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以重大技术项目为核心, 通过资源整合, 组建一批技术领先、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产业规模的大型橡塑企业, 辐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发挥集群骨干企业作用, 瞄准行业前沿和制高点, 引进和吸收新技术, 改进产品工艺, 适当走高端路线, 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 形成集群内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2.统筹产业发展, 加快传统园区向集群经济转变。统筹规划, 根据铁岭橡塑产业优势, 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炼胶基地作用, 推动产业互动和链式发展。大力推进橡胶研究院精炼胶项目的辐射作用, 打造规模化炼胶基地, 提升橡胶原料的本地使用效率。积极推动橡塑产业与铁岭专用车以及沈阳华晨宝马和长春一汽大众等汽车生产行业进行配套, 按其需求开展密封、减震、制动、传动和输油输气等配套橡塑制品的研制和生产, 推动产业配套和能力建设。
3.注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研发能力。积极开展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打造铁岭密封件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以沈阳化工大学、铁岭橡塑研究设计院等科研单位为依托, 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 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辽宁省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依托, 不断完善机构研发检测功能, 为企业稳定生产和产品创新提供检测保障, 将辽宁省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打造成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
4.注重自主品牌建设, 打造区域竞争名片。积极引导集群企业从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迈进,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集群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以产业链为指导, 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 实施集群内优势资源的整合, 引导企业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经营转变。支持核心企业做大做强, 围绕企业品牌进行全国推广, 扩大知名度。中小型企业以铁岭橡塑产业优势为依托, 共建合作经营模式, 共同塑造地方特色品牌旗帜。
摘要:铁岭橡胶产业起步较早, 曾是国内较大的橡胶生产基地, 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文针对目前铁岭市橡塑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厦门出台会展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11
政策选摘:
一、会展产业集群界定范围
会展产业(会展业)是指直接从事会议、展览组织及为其提供服务的部门和行业的总称。会展业是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由会展专业举办组织、会展场馆、会展设计搭建工程、会展服务四大基本行业部门要素构成。其中,会展专业举办组织是指从事会展资源开发、会展产品生产以及会展市场经营管理的专业会展公司、各类拥有会展举办权的机构和组织等。
二、厦门市会展业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将厦门市打造成全国会展名城和商务旅游会展中心,会展业成为厦门市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底,全市举办展览总面积达88万平方米;参加会议总人数达56.4万人次;会展直接收入达24.02亿元,会展行业收入约为50亿元。
发展重点。综合考虑厦门市发展会展业的优劣条件,确定以发展会议做大会议业为重点;积极发展展览业,做强展览业。会议业:以申办招揽国际性会议、大型国内会议为主,自主培育举办为辅。展览业:以自主培育专业展览为主,招揽引进为辅。
三、厦门市会展业发展举措
完善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开展优秀会展评选表彰,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主体培育。提升会展主体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完善发展环境、大力培育会展项目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一批会展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等企业主体,增加会展主体数量,提高会展主体的策划、组织、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培育会展龙头企业:要从政策扶持、项目培育、人才引进、交流培训等方面重点扶持和培育会展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大力培育和引进项目。大力申办招揽各类会议,做强现有专业展览会,培育新展览项目,招揽引进巡回展览项目。
加大宣传推介。开展城市整体宣传推介。加强与国际会展业界的联系和交流。拓宽会展业宣传平台。
拓展对台合作。要围绕与台湾产业对接规划,进一步拓展对台会展交流与合作,把厦门市打造成海峡西岸最主要会展中心城市、两岸会展合作聚集地、台湾企业到大陆参展的最主要城市。加强现有展览的合作。加强会展行业的沟通交流。吸引台湾机构在厦举办会议展览。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会展企业引进会展项目策划、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高层次的会展人才,并按照厦门市引进人才的政策提供相关的支持。
改进和完善发展机制,改进会展举办机制,建立会展业统计制度,完善会展项目评估体系。完善会展场所配套设施。
政策解读: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综述 篇12
熊彼特 (2002) 最早提出创新取代资本和劳动力已经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罗默 (1986) 也认为创新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创意产业”的概念首次出现在英国政府1998年出台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 创意产业是源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 结合运用知识产权后, 形成的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霍金斯 (2003) 从专利的角度提出创意产业应该包括著作权、专利、商标、设计四项产业。凯夫斯 (2004) 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创意产业能够提供文化艺术或娱乐价值的产业或服务。
我国学者王缉慈 (2005) 提出“创意产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厉无畏 (2006) 认为凡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于创意产业。金元浦 (2007) 认为人们在追求精神层面的同时, 利用高科技和网络信息, 将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新型产业。
二、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
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中的一种类型。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由马歇尔 (1980) 年提出。斯科特 (2006) 提出创意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 它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学者厉无畏等人 (2005) 分析了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在集群发展的优势效益问题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道路。潘瑾等人 (2007) 从知识溢出的角度, 提出了知识溢出效应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范桂玉 (2009) 通过对北京创意产业集群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
普达特 (2004) 提出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 弗罗里达 (2002) 提出创意产业集群区别于其他产业集群的特点是它需要依托与当地的政策和环境。凯弗斯 (2005) 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制度经济学的合同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创意产业聚集的原因以及其经济框架。科瑞德 (2006) 发现创意产业集群内的原创性和创新型与该区域的文化艺术集中的程度密切相关。董秋霞、高长春 (2012) 研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网络的运行机制, 并提出了模块化网络组织形式能够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 实现了创意产业创新收益的最大化。
四、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
美国罗森菲尔德 (2005) 提出, 集群是经济的生态系统二不是会员组织, 集群式通过培育而形成的, 重视集群发展过程才是重中之重。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国内学者陈倩倩、王缉慈 (2005) 探讨了产业集群发展对城市的意义和价值, 并且提出了应该重视建设效率基础机构和创新基础结构。刘奕、马胜杰 (2007) 提出我国发展创意产业集群有两种模式:以市场导向为主, 和以政府导向为主。余晓泓 (2010) 提出了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金融结构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影响。田媛、高长春 (2012) 为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建议。
五、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探讨
(1) 实施人才培养, 引导创新产业发展。创新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 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2) 集团化建设, 形成品牌效应。创意产业的集团化建设更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扩大知名度, 从而使创意产业园的扩张更为迅速。另外, 在生产和经营环节利用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扩大投资渠道, 实施投资多元化与自由化。投资资本的多元化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意产业, 合理利用外资资本, 全面提升创意产业的综合实力。
六、总结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它源于人类智慧的创新, 以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 突破传统的制造业, 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的一种区域存在形式, 其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需认真分析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从而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Pratt, A.Creative Clusters:Towards the Governance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m[J].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Culture and Policy, 2004 (112) :50-66.
[2]潘瑾, 李崟, 陈媛.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4)
[3]范桂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 2009, (10)
[4]刘奕, 马胜杰.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政策[J].学习与探索.2007, (3)
[5]余晓泓.创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组织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 (4)
[6]田媛, 高长春.创意产业集群运营模式国际比较分析——以上海和伦敦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29 (6)
[7]孙洁.创意产业集群:城市的另类增长空间[J].生产力研究.2009 (1)
[8]陈倩倩, 王缉慈.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 (5)
【产业集群发展】推荐阅读:
发展铸造产业集群08-10
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10-18
谈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05-25
中国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建议09-29
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05-15
产业集群05-09
产业集群风险07-16
制造产业集群05-14
产业集群研究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