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业集群

2024-09-18

工业产业集群(共12篇)

工业产业集群 篇1

不久前省政府召开工业产业集群工作会议, 号召各地和省直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 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 努力实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突破。

自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 辽宁的工业产业集群正在步入快速成长阶段, 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和发达省份相比, 我们还有差距。一些地区产业定位还没有明确, 有的规模远远不够;一些产业集群缺少重大项目引领, 产业链不完整, 难以体现集群效应;有的集群配套实施不够完善, 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能力不强, 等等。对此, 各市、县区和省有关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 现在已经到了产业集群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 必须突出重点, 真抓实干, 狠抓落实, 让工业产业集群成为一支稳增长的主力部队。

一是狠抓集群项目的开工和达产。各市和产业园区要对在建项目和达产项目进行梳理, 查找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对在建项目要倒排工期争取提前竣工, 对已竣工的项目要尽快投产, 对已投产的项目要尽快达产达效。

二是要狠抓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各地要以企业为中心开展工作, 各市和有关部门都要深入一线, 帮助企业抓好市场对接, 充分利用和调动一切资源抢占市场, 尽快形成规模和效益。

三是要抓好大项目的引进。紧紧抓住当前经济走低的时机, 大力开展主题概念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 吸引国外企业和南方企业加速向辽宁转移, 围绕龙头项目引进配套企业, 拉长产业链, 尽快形成集群效应。

四是要抓好工业园区的设施建设。把工作重心转到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上来, 集中资金、集中力量, 争取年底前把亟待完善的工业园区和新区的设施建成, 满足企业投产达产的要求。

五是要抓好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研发检测平台建设, 开发出更多新产品, 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加快金融平台建设, 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要加快展销平台建设, 举办更多、更大规模的展览会;要加快物流平台、人才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六是要形成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 大胆改革, 充分放权, 加快构建高效运转、职责分明的体制机制, 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努力建设一流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工业产业集群 篇2

摘要: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文章以苏南地区为例分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竞争优势;苏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1.1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群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此后,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根据国际经验,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升级,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竞争力[1]。近20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些省份,有很多“块状”产业,即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形成专业化块状产业。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6月的调查汇总,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在产业方面,当前我国的汽车、纺织和医药产业都呈现出产业集群的趋势。浙江省浙东南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加工基地,在不到40km2的区域内,自然集中了50多家企业,生产着全国90%的维生素E和相关中间体和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系列抗癌药,2002年仅出口交货值即达50亿元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纺织工业的集群化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省绍兴县、杭州市萧山区,广东省东莞市、开平市、中山市等产值超过100亿元的10个纺织基地市(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442亿元,占这10个市县工业总产值的38%[2]。

1.2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工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工业园(IndustrialPark)是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园区建设方式。工业园区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工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一种外部环境条件。

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加快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据浙江省经贸委初步统计,全省县市级以上工业园区820个,其中省级以上208个,已建或在建的园区面积72.7万亩,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400多亿元。我国很多乡镇也建立了工业小区,包括乡镇工业园区在内,宁波市的工业园区总数达到127个之多,苏州市工业园区的总数达到235个之多。

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育。2000,据对53个高新区内20,796家企业的统计,年末从业人员251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增加值2,007亿元、净利润597亿元、实际上缴税费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2000年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达21,896种,其中75%的产品及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6个主要高新技术领域。

1.3产业集群对工业园区发展的启示

1.3.1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第一,资源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吸引了专业化供应商和专业人才,聚集了专业化信息,形成了专业化市场。第二,分工与协作效应[3]。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同时,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通过集体学习和“干中学”,促进了企业创新[4]。第三,区域集聚效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第四,资源共享效应。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聚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工业园区发展中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1.3.2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如果

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因此,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基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同样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是以产业集群为显著特征的。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园、中国的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科技园等等。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5]。工业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样存在于产业集群之中,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工业园区内能否形成产业集群。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和工业园区必须围绕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2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苏南案例

2.1苏南案例

近年来,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目共睹,其中工业园区在苏南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一些成功的工业园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以苏州为例,一个市竟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2002年这些开发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提供的财政收入和实现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的74%、40%和70%以上;园区的平均经济增速超过了50%。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是中新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苏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开发建设8年多来,园区新增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均占到苏州大市20%左右,GDP和财政收入占到12%左右,园区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与开发初期相比,园区职工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达到2.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4倍,达到7,800元左右,新增就业岗位5万余个。2002年以来,园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据统计,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1.7亿元(占全市12.1%),增长39.7%;完成财政收入32.6亿元(占全市11.2%),增长33.7%。苏州工业园的成功与园区企业的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工业园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微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疗用品等几个产业。其中微电子信息企业31家,精密机械产业27家,医疗用品产业12家[6]。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有着强大的集聚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地区,产业细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更加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些地区的集聚。例如,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的周边,都有大量的配套厂商围着它转。根据一项调查,在江苏省吴江开发区,目前生产最终产品的外商IT企业,装配材料80%以上就地就能配齐。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这种全方位、高水平、大范围配套的产业集群,可以大大降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成本,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的强劲动力。“微盟现象”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集聚效应有多么明显。台湾的微盟电子是世界最大的电脑主板生产商之一。它之所以到昆山建厂,是因为昆山的出口加工区集中了广志、伦飞志合、神达、英业达等6大笔记本电脑商,年产量占世界市场的1/4,对电脑主板有着巨大的需求量,正好可以“消化”它的产品。而这个投资达25亿元人民币的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自2001年12月动工以来,虽然目前还没有投产,就已经吸引了100多家配套生产服务商来昆山建厂[7]。

随着配套厂商越聚越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苏州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的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反过来又会吸引众多世界级大厂商的加盟。飞利浦就是被这条“产业链”吸引过来的。在苏州,飞利浦电器所用配件的95%,在周围100km运输圈内都能采购得到。2004年4月,投资10亿美元的飞利浦半导体分装厂又破土动工。特别是日韩及台湾等地的客商还有“抱团”现象。1990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了第一家台资企业,现在则多达1,200多家。上千家企业聚集在一个开发区,绝非简单“1+1=2”。开始是一家制造商,和它上下游的几家配套企业,形成一条小的产业链;小的产业链慢慢变长、变大,于是多条同质产业链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大的产业集群。产业群的形成,不光使开发区内的各个企业不再是“一盘散沙”,而且,一些功能相似的机构开始合并,一些原来没有的服务相继出现。比如研发。在苏州高新区,75%的企业是电子信息制造,这儿已经成为电子类最新产品的“T型台”和“角斗场”,许多企业都在这儿设立研发机构,捕捉前沿信息,寻找设计灵感。摩托罗拉的中国生产线在天津,但它的0.13微米IC研究中心和手机软件设计中心却设在昆山。再比如金融。在昆山,2,000多家外企一年的进出口额近100亿美元,这么大的外资流量,没有外资银行怎么行?于是,4个外资银行办事处和一家台资银行进驻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打破了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投资禁忌。还有软件开发、物流、商贸等各种各样的人才,都在向开发区汇集。开发区在提升地区的产业档次、优化经济结构方面更是功不可没。在开发区的带动下,苏南已形成了几个大的产业带和主导产业群。一个是沿长江两岸的重化工、新材料工业走廊。目前,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区为龙头,长江两岸共有15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年产出规模达上千亿元。

一个是沿沪宁线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布着南京、无锡、苏州、昆山、张江高科等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0%,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带。正是有了这些大的产业聚集带,江苏省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7%。

2.2从苏南案例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从苏南工业园发展的经验来看,由于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鲜明,园区内企业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有助于形成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

首先,产业集群节约了搜索信息的成本,有助于集群区内企业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以保持在生产和经营处于信息优势的状态。在产业集群区,各种市场信息比较充分,诸如价格行情、供需变化、产品流行样式等,都是容易获得的信息。相对于集群区外的企业而言,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增强竞争优势。

其次,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一般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外部性,使得企业可以共享行业内的公共产品,而且容易接近客户。对于集群区内的企业而言,经常有客户找上门来的机会,这就是产业集群带来的外部性的好处。产业聚集的结果实际上为聚集区内所有的企业增加了一笔无形资产,更有利于它们接近客户。

第三,创新促使集群区内的企业更具有生产效率,始终追踪先进的技术。一般情况下,集群区内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只有那些采取先进生产技术和企业制度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同时,集群区的企业又极具模仿性,这种趋向于先进和效率的模仿性能够促使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和好的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创新成了产业发展乃至区域发展的一个内生变量,致使产业始终能保持一个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产业集群有利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提升园区内的产业竞争力。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内的某道生产工序就会逐步分离出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参加到集群的网络之中。专业化分工是保证规模收益递增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新的前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更多地体现在其内部有比集群区外企业更加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第五,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由于同类产品生产的集聚和专业市场对全国、对国外的影响力增强,带动了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包括第三方物流,金融担保业,在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培训、外贸等市场中介服务业,这些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又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扩大了产业集群外贸出口能力以及吸引海内外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能力。

3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是多样的。例如,苏南地区的产业集群是依托外资形成的;浙江的产业集群则源于内生的家庭手工业作坊。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本文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不宜照搬某一成功的模式,而应根据区域内已经具有的产业集聚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3.1.1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地区特有的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基础决定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在产业链上基于优势环节形成企业集聚是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又一可选模式。例如,从台湾新竹工业园区的产业构成上看,虽然它与美国硅谷是类似的产业集群,但是两者之间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有较好的互补性。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自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新竹工业园区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促进新竹工业园区发展的风险投资的渠道、技术创新激励措施也与美国硅谷不同。从自身优势出发,合理定位,而不是单纯模仿硅谷模式,是新竹工业园区成功的经验,也值得其它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者借鉴。

3.1.2依托现有或具有形成可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按照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有外生的,但更多的是内生的。因此,工业园区建设要优先选择现有的或具有形成产业集群可能的区域,要充分考虑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的地区。单纯靠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一批所谓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达到工业园区发展之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将会减弱,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只能建构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之上。

3.1.3集聚适应性技术企业,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特色工业园区发展不能仅限于所谓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对基于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工业园区发展同样也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在我国,传统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正如波特所说,没有低技术产业,只有低技术生产的产业———关键是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浙江的产业集群几乎都属于传统产业,但是,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却很强。因此,传统产业集聚的特色工业园区仍是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

3.2政府应在构建地方特色工业园区中扮演重要角色

建立特色工业园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等多种力量介入,政府作用尤其重要。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着力改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环境。在这方面,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将帮助政府重新定义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就是政府公共政策付诸实践的好机会。

3.2.1重视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定位

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企业间协作,因此,要构建和发展工业园区,就必须从产业关联性的角度去考虑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与集聚。虽然形成产业集群是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所在,但是,特色工业园区在何地形成却也至关重要。构建工业园区的首要任务是考虑区位的选择。区位选择的主要变量是区位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成本因素。特色工业园区的构建应满足产业竞争的长期需要。比如,生产加工型特色工业园区应放到郊区或转移到低成本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紧邻人才、科研机构集聚地区。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应该基于本地区已有和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

3.2.2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8]。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新建区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新进区的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对于工业园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针对现在工业园区内产业配套弱的现状,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分解或鼓励其母体公司内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分离出来自办公司,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通过新公司衍生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和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

3.2.3健全企业服务网络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发展第三方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要鼓励服务机构的专业细分,为服务机构创造市场机会、提供优惠政策,在发展的基础上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使这些服务功能弥补政府功能所不及,提高高新区的服务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使协会在产业集群中有最大的亲和力,成为集群中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成为集群联动的组织者。除此之外,还应把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条件、简便创建手续纳入改善服务的范畴。

参考文献:

工业产业集群 篇3

摘要:文章首先概括了“工业4.0”发展的国内外现状和环境,认为我国有必要在工业发达区域和行业企业进行“工业4.0”发展的先行先试,以带动我国工业体系的整体进步;其次,利用我国的国情优势,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式推进“工业4.0”在我国的发展;文章还对“工业4.0”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逐一分析。全文为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步勾画了一套完整的策略体系。

关键词: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作为这次新产业变革的体现形式之一,“工业4.0”是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标志着工业生产进入互联网时代,以网络物理生产系统为基础,生产制造系统将采用互联网的嵌入系统、以及物联网和基于WEB的服务,是人、物、产品联动的互联网自动化的生产制造模式。“工业4.0”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符合国家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

二、 国内外“工业4.0”发展现状

“工业4.0”的概念首次出现于2011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一经推出,即产生巨大连锁反应,德国在2013年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国家职能部门大规模组织众多单位联合推进。对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演化历史,根据德国的一般分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工业3.0”阶段,正积极迈向“工业4.0阶段”。如图1所示,可见工业革命的发展演化时间、标志和生产制造模式的变化。

因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为了能在新经济时代不落伍,其它发达国家也推出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理念与“工业4.0”基本相同,美国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在2013年,法国政府推出了“新工业法国”,英国政府推出了“工业2050战略”;日本政府在最近版本的“制造业白皮书”中格外强调了日本需要应对新制造模式的变革。

2015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实际水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决定了国家的整体制造业政策必须结合具体国情,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政策。德国“工业4.0”重点在于生产制造模式的革命,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内容有相同部分,但发展目标差异挺大。

但我国幅员辽阔,工业发达地区和一些先进制造业企业完全可以开展“工业4.0”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配套比较完善的经济发达地区,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拥有了非常雄厚的工业基础,非常适合“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先行先试,从而带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实力的提升,这也是在中国研究发展“工业4.0”的意义所在。

三、 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框架

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互联网进入工业领域势不可挡,传统工业企业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发展受全球化、灵活性、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周期影响巨大;产品生产面临小批量、多品种的需求,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价格下降和成本压力增加,资本市场需要快速的投资回报期,资源短缺需要能源利用提高效率;网络时代的客户需求将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往大规模单品制造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市场需求。

面对新的发展危机,面对新的国际工业界竞争趋势,我国工业发达地区和领头企业应及时跟进“工业4.0”的发展节奏,做到有所作为,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方式来进行新一轮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完全可以通过弯道超车的方式,在某些领域和行业赶超发达国家;因为中国有强势政府的国情优势,易于进行产业集群的组织和协调,因为“工业4.0”强调的就是工业生产智能化互联互通、系统集成发展。

我国工业界可以跟踪研究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4.0”的发展现状、特点、路径和方法等,理清“工业4.0”的发展路线图,总结对我国产业发展有益的先进经验,并探索发达国家经验的中国本土化路径。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哪些方面急需并且可以适合优先运用“工业4.0”的理念和发展成果来进行改造升级发展

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生产制造能够实现智能自适应、机电控制模块化、互联网移动实用化和PLM管理一体化;在产业链、管理链、协同生命周期链的三维结构框架下,企业通过内部供应链的纵向集成、整个产业链的横向集成和价值链上的端到端集成,逐步实现生产制造自动化、流程管理数字化、企业信息网络化、智能制造云端化。

根据著名的产业集群钻石理论,发展“工业4.0”产业集群可以从“工业4.0”产品的需求、“工业4.0”相关企业战略与竞争的宏观环境、“工业4.0”产业的生产要素条件和“工业4.0”相关支撑产业这四个产业集群构成要素方面组合推动“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如图2)。

在“工业4.0”产品的需求方面,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国内外客户对中国制造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挑剔。这种需求对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非常有益处。有了更高的市场需求,使得工业企业更倾向于抱团发展,产业集群能更容易形成。并且中国目前的工业阶段仍处于2.0和3.0阶段之间,这既是相对落后的局面,又是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优势,这些传统企业制造实力的提升很需要“4.0工业”科技产品的介入支持,这是一片海量的市场,有助于促进“工业4.0”产业集群的产品市场发展。市场需求的拉式生产制造模式也是“工业4.0”发展的目标之一。

在“工业4.0”相关企业战略与竞争的宏观环境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公布,也证明了国家正在努力营造工业制造科技创新的宏观环境和政策,这有利于改善“工业4.0”相关企业发展的战略与竞争环境。“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和竞争环境。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工业4.0”相关企业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对科技创新的长期投入,因为“工业4.0”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急功近利不可能成功。良性的企业竞争环境可以有力促进“工业4.0”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专心搞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加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工业4.0”产业的生产要素条件方面,为促进“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可以积极创造有利的生产要素条件,比如在人、才、物、基础设施等条件方面向“工业4.0”相关企业倾斜,进一步提高区域工业经济的规划水平,引导并促进国内外相关先进生产制造企业的产业集聚。当产生区域性产业集聚后,生产要素条件就会产生规模效应,产生更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工业4.0”的相关支撑产业方面,“工业4.0”产业集群需要众多相关产业的支撑,比如工业产品配套、工业企业服务配套等。目前国内分布广泛的众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的企业可以做“工业4.0”产业集群的相关功能支撑。“工业4.0”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做产业链的集成,将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众多配套企业智能化互联互通链接起来,共同为客户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相对工业技术落后的局面下大力发展“工业4.0”产业集群的原因之一,因为通过“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带动我国工业体系的整体进步。

四、 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

德国推动“工业4.0”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他们的平台、流程、系统,这是我国驱动“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时也应该借鉴的地方。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体系应该主要包括顶层设计、法规完善、资金支持、科技促进、人才培育和组织协调(如图3)。市场机制驱动是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通过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来促进“工业4.0”产业集群的孕育、成长和发展。

顶层设计方面,通过强势政府的产业规划和产业组织来推动“工业4.0”的发展,这是我国诸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尊重市场规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市场的发展问题。国家层面和发达地区政府通过规划“工业4.0”的产业集群发展,可以首先在一些工业发达地区作试点,实践得出发展经验,再逐渐推广。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工业发展阶段和工业基础差异巨大,《中国制造2025》还只是一个全国性的工业制造业顶层设计,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还需要在发达地区为推进比《中国制造2025》更高端的“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推出更加具有地域特征的工业制造业政策,以适应当前国际“工业4.0”快速发展的形势。

目前我国法规不够完善,有些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特别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完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工业4.0”的发展比以往工业发展阶段更需要完善的工业经济法规,企业长期的工业科技开发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法制环境。“工业4.0”的发展需要对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没有对工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严格保护,“工业4.0”产业集群不可能发展成功。“工业4.0”需要对诸多产业参与单元进行系统集成,那么这就涉及到诸多行业技术标准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参与单元信息就会因无法兼容而造成信息孤岛,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建立各种“工业4.0”技术标准,并不断更新版本。

建设“工业4.0”产业集群,必然要求资金充沛作基础条件,因为搞技术创新,就得要投入。目前国内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发展“工业4.0”无捷径可走,无现成的标杆可以模仿,这和“工业3.0”时代我国有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企业做参考有着巨大的区别。我国企业要想弯道超车,必然要求行业领头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在“工业4.0”平台上进行竞争。国家可以通过低息贷款、科技专项扶持基金、科技成果奖励等形式进行资金支持。工业科技创新不必然全部成功,基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是国际通常做法,目前国内VC对生活消费类投资巨大,还需政府积极引导,引导VC对“工业4.0”相关工业科技创新进行大量风险投资。

“工业4.0”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进步的表现。“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别需要产业链上的企业联合科技攻关,才能形成智能化互联互通。一些工业经济发达的区域可以开发“工业4.0”公共信息平台,方便产业集群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我国工业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的制造水准有待提高,这就更需要在“工业4.0”产业集群的整体带动下,共同推进。“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公司作系统集成,更需要众多小公司做配套,所以小公司需要有做科技小巨人的心态去投入技术开发,采取市场聚焦策略,在利基市场取得自己的成长。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需要建设不同层次多方参与的“工业4.0”科技攻关体系,对科技难点采取联合攻关。

“工业4.0”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新的管理思想、方式、体制、机制都涉及到人才培育的问题。这里的人才可分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三类人群,只有这三类人群素质都提高了,“工业4.0”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发展。德国和美国在“工业2.0”、“工业3.0”阶段所建立的人才培育体系有力支撑了其向“工业4.0”阶段的发展,而中国工业基础实力还相对比较薄弱,高素质员工、特别是能操作高技术设备的产业工人还比较缺乏。要提高人才素质,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

“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涉及的面非常广,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根据国情,政府应该对市场进行引导,做好“政、产、学、研、资”的互动机制,消除教育、科研、企业、政府产业规划自成体系的条块孤立障碍。建立产业集群联盟和行业集群联盟,最好通过各种工业产业协会进行协调,以减少政府对产业集群具体运作事务的直接干预。政府和产业协会需要进行长期规划、跨行业、跨专业进行整合协调;IT行业专家、自动化专家和既有工业技术人才必须一起合作;并且还需要多进行国际合作交流。

五、 结论

“工业4.0”是又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是一次全新的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以实现智能化互联互通的工业制造为目标。面对发达国家的快速推进和我国总体较差的工业基础,我国的工业界而应该迎头赶上,敢于参与国际新工业技术的竞争,在我国工业发达区域和行业企业进行先行先试“工业4.0”的发展,来带动我国工业体系的整体进步。利用我国强势政府的有利条件,以工业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方式驱动“工业4.0”在我国的发展。运用国际成熟的产业集群钻石理论,从“工业4.0”产品的需求、“工业4.0”相关企业战略与竞争的宏观环境、“工业4.0”产业的生产要素条件和“工业4.0”相关支撑产业这四个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着手,从顶层设计、法规完善、资金支持、科技促进、人才培育和组织协调这六个方面进行驱动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的发展。但如何通过产业政策的导向,使得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在工业发达区域进行“工业4.0”产业集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杜品圣.乘工业4.0强劲之风,行未来制造转型之道[R].上海:同济大学,2014.

[2] 沈烈初.谈《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J].经济导刊,2015,(9):58-64.

[3] 李金华.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9):71-79.

[4] 杜品圣.乘工业4.0强劲之风,行未来制造转型之道[R].上海:同济大学,2014.

[5] 杜品圣.乘工业4.0强劲之风,行未来制造转型之道[R].上海:同济大学,2014.

工业产业集群 篇4

一、沈铁工业走廊发展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在产业集群形成条件的众多研究中, 最著名的是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四个基础要素和两个附加要素。这些要素目前在沈铁工业走廊中均已具备。

第一, 生产要素。产业集群要形成并建立强大而持久的竞争优势, 必须大力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生产要素。走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专业人才和特色产业基础。在专业人才方面, 沈铁两地拥有36所大专院校, 124个科研院所, 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可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充足人才保证。

第二, 需求状况。“钻石”模型中, 需求状况由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两部分组成。走廊的建成, 集中整合了原先分散的产业资源, 统一开辟了市场, 使得走廊内企业产品的国内需求明显增大。对外需求方面, 沈铁工业走廊地处京沈与京哈城市发展轴的交汇处, 是连接辽、吉、黑三省的重要桥梁, 交通设施发达, 产品国外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 相关及支撑产业。产业集群最显著特点是柔性化生产, 客观上要求有相关和支撑企业为其发展服务。沈铁工业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沈阳, 秉承“主动融入、甘当配角、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思路, 可与沈阳经济区的众多产业进行关联配套。

第四,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国内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集群内部同类企业的竞争, 都会促进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以取得持久、独特的优势地位。

第五, 机遇。沈铁工业走廊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加快产业转移步伐, 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省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互动发展战略、“突破辽西北”战略, 以及沈铁工业走廊上升为省级区域空间布局的机遇, 促进走廊主导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第六, 政府。政府为支持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发展, 制定了包括用地、财税、科技和人才、投资等内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为走廊内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一) 发展目标

立足园区产业基础, 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龙头, 骨干企业为支撑, 以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环境建设和多种政策工具为手段, 以专业园区为载体, 推进产业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 成为沈阳经济区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成长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集聚区。

(二) 战略措施

1、加强政府规划引导, 优化产业集群发展布局。

抓紧建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 研究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和鼓励政策。加强规划导向, 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产业集群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吸引同类企业集聚。

2、创建专业化工业园区, 构筑产业集群发展载体。

坚持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原则, 明确园区的招商、建设、管理等环节的运作主体, 并引入外部资本进行经营, 提高园区配套水平,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3、培育骨干企业, 做强产业集群发展主体。

以重点工业企业、成长型企业为基础, 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企业集团, 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龙头作用, 衍生或吸引众多相关企业集聚。

4、加速创新平台建设, 构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推广经济开发区橡塑产业园服务中心等一批政府出资组建、企业牵头与政府资助、行业协会组建、依托龙头企业组建的等多种模式的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 扶持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开发和技术应用。

5、加快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建设, 强化产业集群劳动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股权、期权和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激励人才。实施高端人才聚集计划, 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实现高端人才柔性引进。

6、发挥产业政策导向,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步伐。

要以产业升级为核心, 制定综合配套的结构调整政策。一是调整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尽可能不再使用针对部分地区、产业、产品的特殊政策手段, 更多地采用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强化规划指导等非专向性政策措施, 促进工业竞争力的快速提高。二是实施扶优扶强政策。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 调整企业扶持政策,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促进公平竞争。对各类企业实施国民待遇, 消除国家特殊规定以外的各种行业和市场进入壁垒, 促进依法公平竞争。四是实施市场拓展政策。鼓励企业强化市场营销, 建立新型营销网络, 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工业产业集群 篇5

寿光强化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促进工业转调发展

作者: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02期

潍坊寿光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坚持“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理念,以造纸包装、石油装备、汽车制造、海洋化工、建筑防水等产业为重点,由抓单一的项目向抓产业、培集群转变,真正培育起“龙头强、龙骨壮、规模大、贡献多”的特色产业集群。

工业产业集群 篇6

关 键 词:中小企业 传统产业集群 企业升级转型 工业设计服务模式

1.多方挑战要求企业加速升级转型 企业需选择合适路径

1.1多方挑战要求企业加速升级转型

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生产使我国制造业在过去30年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同时形成了我国长期依赖出口带动制造业和经济的增长模式。我国制造业生产规模虽然大,但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属于OEM模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受出口订单制约,位于产业链下端,利润微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根据联合国发布《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在2012年大幅下滑,预期未来两年仍将继续疲软,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疲弱是全球经济趋缓的根源。欧洲、日本和美国的经济难题通过减少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需求和资本流动及商品价格的大幅起伏而蔓延到发展中国家【1】。在国际上,还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加速追赶,竞争剧烈。国内,资源、原材料价格、用工成本持续上涨,人民币增值,从而使低成本、低价格优势不再存在,中小企业的生存再次面临考验。2013年6月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上书国务院反映中小企业生存困境,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现在的危机程度远远超过了2011年,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加速升级转型,方能突破困境。

1.2工业设计是中小企业升级转型关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涉及多个方面:机制、管理、人才、资金等等,需要从上至下、全面配合,但从OEM转向其他模式,根本目标就是要拥有独立自主的创新产品。有了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方可掌握产品定价权,配合产业链延伸,市场营销跟进,才能获得更多利润,成功转型。

产品创新方法可包括技术开发与工业设计。技术开发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知识积累及技术团队的组织及培养,很有可能需要经历大量失败,而取得突破性成果时间不可预计,更难以估计创新技术商业化的时间,容易错过市场机遇,因此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采用技术开发方法去研发创新产品。相比之下,工业设计优势在于整合资源,通过运用成熟技术,从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双方利益出发,优选产品或产品系列的形式、功能及适用价值。由于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大大缩短了商业化周期,时效性强,整体研发投入较低,产品转化率高,更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升级转型的需求。“十二五”规划亦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通过设计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1.3企业需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路径

企业拒绝转型进行自主创新,主要原因有两点,有部分企业未重视转型的紧迫性,仍依赖“三来一补”的加工模式,满足于加工环节的利润,往往经不住市场的突然转变;还有部分企业存在对产品创新存在误解,认为产品创新必须是技术创新,由于无力承担技术创新需要的资金、转变等投入,因此却步不前。另一方面,也由于国内大部分工业设计公司还停留在提供产品外观设计的服务层次,带来的产品创新程度有限,企业也因而认为工业设计只能做“包壳”设计,改改外观而已。而每个企业状况不一,拥有各方面的资源不等,转型自然不能只用同一套方法。因此我们提出运用工业设计辅助企业转型的五种模式,首先对企业进行类型诊断,继而选择合适的工业设计方法,进而确定具体操作模式,其基础流程如下(见图1)。

2.适用于制造业传统产业集群的产品系统型工业设计模式

在三十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已经成长了一批具备完整现代的生产及管理能力的企业,同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形成了专业镇的集群经济形式,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相对集中,专业化配套协作程度较高。但由于某些传统行业技术门槛不高,核心技术成熟,竞争者众多,过去缺乏自主创新及品牌意识,以拼低价格为主要竞争力,造成行业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利润微乎其微。资料表明,珠三角专业镇目前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比例不到40%,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2】而且此类行业内,除了个别依靠控制销售渠道或较早形成自主品牌的大企业,其他大部分中小企业个体都难以得到政策支持或资本投入来进行技术开发,其更无能力进入新兴产业,只能在主营业务内升级行业地位。具有此种状况的行业有家电、家具、电脑周边、视听产品、电动工具、旅游产品、厨房用品、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学习用品、家居用品等。

基于多年的设计、生产及产品运营经验,我们提出适用于此类企业升级的产品系统型设计模式。针对此类企业的转型策略为:由有资本运作背景、已具有产业集群领袖雏形或奠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或者是具有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并将致力于高效商业价值链营运的销售型企业牵头运营,组织有互补优势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协同效应,塑造集群品牌。由集群品牌运营组织设定品牌运营策略,继而制订产品策略,进行品牌系统产品设计,然后将不同产品的生产、加工发放到各有所长的企业里,再由品牌总运营对全部产品进行统一品牌的整体营销。这样即可以降低避免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价格竞争,又可以使中小企业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整合资金、人力资源来投入产品研发,达到业务扩张、升级,拥有自主品牌,改变行业地位。产品系列的范围经济将得到充分实现,联盟的研发、生产、销售的成本随着联盟规模的扩大不断降低,经济效益随着协同效应的出现而大大提高。

nlc202309041037

确定转型策略后,继而在其基础上制订设计策略:通过行业分析研究,找出系统消费需求。由自主品牌制造商牵头,联合优势互补的中小企业组成产业协作集群,构建集群品牌运营组织,形成协同效应,以系统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依据研究成果确定品牌定位,根据营销策略制订产品策略。 以系统整合技术特征为基础,完成产品系统框架。统一简洁系统风格,制定单品的统一形式基因特征与品相要求。再依据市场细分,定位销售价格,从高档到低档,根据不同材料、工艺、成本,分层次进行子系统产品设计。制定统一生产标准,将不同品类产品的生产、加工发放到集群内优势对口企业,最后成品由品牌运营 组织进行统一品牌的整体营销。

产品系统型模式的产品开发流程见图2。

3.运用系统型工业设计模式辅助小家电中小企业转型案例

从目前发展来看,中国家电行业工业设计已具有一定规模,大多数家电企业都具备从事工业设计的部门和专业人员,而企业规模的大小和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及成正比,同时亦与其产出成正比,因此除了大规模、知名家电企业,如海尔、长虹以外,大部分中小家电企业投入小,工业设计不具备体系优势,无法做大,也无法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支持。【3】另外,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为代表的行业设计机构模式,重点发展平台作用,在设计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系统化、标准化思维与操作上有共同之处,但其未结合品牌整体运营的概念,以下以小家电行业为例,演示使用产品系统型工业设计模式辅助此类企业转型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方法。首先由牵头企业形成行业集群,完成集群品牌运营组织及设计组织的构建后,方可进入具体设计研发阶段。

3.1分析市场现状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厨房电器产品(下称厨电产品)虽然品牌繁多,但产品同质化状况非常严重,消费者选择困难,行业内以低价格为主要竞争力,制造商获取的利润微薄,加上成本上涨、人民币增值的压力,不少中小企业将面临困境。(图3)而且同一品牌产品设计风格与品相参差不齐,缺乏风格统一的整体厨电系列。另外,由于市场不断细化,越来越多功能不同的厨电产品被推出市场,而每个产品都需要通过电源线获得电力,如何在厨房空间里安排放置各种厨电、电源线及增加设置电源插座都为消费者带来烦恼。(图4)

3.2发掘新消费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等研究手段,发掘用户需求。在厨房空间里对厨房电器的使用需求研究中,反应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几点是:1)厨房电器容易保持卫生、易于清洗;2)希望厨房电器、厨具能与厨房装修风格进行统一搭配;3)产品可以带来更简单、更智能、人性化的烹饪操作,让用户充分享受烹饪的乐趣;4)容易收纳,节省空间。

3.3制定新市场策略

由于形成行业联盟后,整合了多个中小企业的资源,从而使每个个体不需要独力承担整体系列产品的开发投入,也无须在短期内增加设备、改换设备技术等,同时可以同联盟品牌多产品、多层次的品牌策略得到中小企业个体无法覆盖的市场配额。

首先确定联盟品牌定位,制定系列产品统一联盟品牌的形象与产品品相,根据不同层面的市场定位,制定对应的市场策略。系列产品市场策略可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层面的市场:

1)高端市场:通过联盟直接进行开发与市场运营;

2)中端市场:依靠联盟开发,组织周边资源配套生产,由联盟运营;

3)低端市场:联盟确定与品牌价值相匹配的供应商,通过联盟采购配套方式进行运营。

3.4系列产品人机关系研究

由前端用户研究得到用户使用厨房电器一大困扰是,电器种类增多,厨房空间不足,电源线多,电源插座少,容易混乱,难以收纳。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了“无线厨电”的概念,以通用耦合器底座为整个厨房的电器提供电源。(图5)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何让用户在使用任一款电器时,如比电热水壶体量近三倍的电汤锅,同样可以轻松地对准耦合器,并完成放置步骤?因此提出了电器底部的上耦合器应配合弧线导入口设计,并通过反复测试,进行人机关系研究,得出最为合适的耦合器底座导入口的尺寸为50毫米,从而确定系列创新产品的设计核心,并申请了专利。(图6)

3.5产品品牌形式基因设计

确定“无线厨电”的设计核心后,进一步制定产品的品牌形式基因的设计。出于满足可以与不同家居风格进行搭配,选择统一简洁的系统风格。制定包括产品外形弧线角度、控制面板尺寸、长宽比例、导角弧度等形式基因特征及品相要求。

3.6产品系列设计

从“无线厨电”的耦合器电源基础设计出发,基于品牌形式基因,进行产品系统品种规划发展,逐步扩大升级产品系统及其周边衍生产品。(图8、图9、图10)

3.7制定生产标准

通过制定厨电系统配合耦合器配件标准尺寸,控制核心部件的生产;通过制定联盟内品牌统一生产标准,控制系统标准,进行模数化、标准化、通用件的设计,通过产品品相标准统一产品形象,但针对不同层次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质量与生产标准,相应的,配备联盟自主生产、配套厂生产、采购的不同生产方式,充分发挥系统产品优势,利用标准化、通用件即可节约成本,方便管理,又可衍生出不同的产品系列。

4.结语

企业运营涉及许多方面,成功转型需要从上之下长期的调整与转变,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达成,工业设计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21世纪的国际企业已将工业设计纳入企业战略之一,从头至尾贯彻到企业经营之中。中小企业若要独力转型升级,拉近此差距,难度太大,而产品系统型工业设计模式可以充分整合传统产业集群优势,使参与集群的每个中小企业投入其可承担的成本,既不需大举增加新设备、新工艺,又能从联盟获得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设计,承担其擅长产品的加工,再由联盟品牌整合运营,以产品系统形成强势的集成品牌,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买,中小企业再从联盟合约中分得远超过旧有模式的加工利润,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升级行业地位,实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R].纽约:联合国,2012.

[2] 周轶昆.广东专业镇发展现状与转型对策[J].南方农村,2012年第3期,53.

[3] 兰翠芹.发展工业设计,助力家电企业升级.[J]电器2013第3期,30.

[4]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课题组. 浙江中小企业_转型的困惑与出路[J].浙江经济,2011年,21期:30.

[5] 王晓红.广东发展工业设计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与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第29期,59.

工业产业集群 篇7

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处于工业园区内部的企业不仅仅是面对国内市场中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与国外企业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关系,并且由于国外很多企业在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就使得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因此,实行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将各种生产要素与创新资源整合起来,能够形成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有利于提高工业园区的竞争力

工业园区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引进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升级,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竞争力较强的经济组织模式,其内部的自强化机制与协同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可以说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是未来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产业集群能够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从而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同类型的多个企业相对集中,这种近距离的竞争要求各个企业必须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具有优势。

二、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渠道

一方面,工业园区内大多数企业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要从国外进口,同时企业之间在业务方面的联系与合作较少,只有少数的中小型企业为大企业提供某些产业环节所需的专业化配套设备。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工业园区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或者是税收、土地等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而形成企业空间聚集的,由于这种空间聚集缺乏一定的根植性,导致企业在各个工业园区之间的流动比较频繁。

(二)缺乏专业中介服务机构

中介服务机构是保证产业集群顺利运转和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重要支撑,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向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来有效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中介服务机构的存在还能够促进人才、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在园区内的流动,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环境。但是当前我国的工业园区普遍存在着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以及技术服务公司等一些中介服务机构不足的现象。

(三)尚未形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和产业文化

当前,世界上一些比较成功的工业园区基本上都制定了独特的文化发展目标,并形成了配套的文化建设指标和发展战略体系。但是,我国政府在各个工业园区内部基本上都设立了管理部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并且难以形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和产业文化。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一)社会经济规划

a.产业规划

进行产业规划要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以产业集群趋势为导向。从宏观角度考察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地的优势产业,并从当地产业发展的微观条件来分析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实现工业业务产业集群的持续性发展。二是要以政府管理和行业协会为扶持。在尚未形成集群的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在依赖同一外部条件的情况下就需要达成一致,因此就产生了行业协会,对于产业的自发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企业自发成长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行业协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和正确引导。

b.地价级差规划

在工业园区内部,位于不同区域的土地价值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进行地价级差规划。比如可以将工业园区的地价级差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位于园区核心位置,第二类位于园区中心位置,第三类位于靠近园区中心的位置,第四类位于园区外围。由于各类之间在交通、环境、公共设施、以及开发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从各种产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状况出发,对企业所处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二)物质形态规划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物质形态规划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区域选择、规模控制、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分区、交流空间节点、道路交通规划、绿地景观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下面主要就几个重要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

a.区位选择

进行区位选择必须要考虑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一般对于环境影响较大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园区要建在乡镇或者是卫星城内,对城市影响较少且与城市联系密切的园区要位于城市边缘区,而依托于城市智力支持的创意产业设计或者是高新技术开发园区要位于市区内部。

b.规模控制

工业园区的规模一般包括空间规模、企业规模、投资规模、以及产出规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规模,它是其他规模发展的前提。在确定园区空间规模时,要综合考虑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劳动力供给状况、以及远期可能会形成的集群规模等,既要保证园区空间的充分利用,又不阻碍园区未来的发展。

c.功能分区

按照功能可以将园区划分为生产区和生产配套区两大块,其中生产区主要包括工业用地、附属仓库用地、以及货场用地等,而生产配套区主要指的是居住用地、仓储用地、设施用地、以及景观绿地等。

d.道路交通规划

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强调的是内部网络联系,主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产业链与支持系统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进行园区道路交通规划时,需要设置企业间的生产流线、员工上下班的流线、以及企业和支持体系间的交流流线等。

四、结语

工业产业集群 篇8

一、常德产业集群的特点

产业集群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强产业竞争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常德市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集群体系较全的特点,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常德工业后续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产业集群度较低,关联度不强,产业链条短。

1.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比较脆弱。

近年来,常德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增长加快,烟草、机电、纺织、食品、铝材等支柱产业均保持30%以上增幅,支柱产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烟草、铝冶炼及深加工、化学原料及中成药、粮油水产品、汽车零部件和纺织等产业集群,聚集效应比较明显,亿元板块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产业集群规模普遍较小,总体上不属于创新型的产业集群,自有品牌不多。目前,常德产业集群的规模主要集中在10亿元~100亿元区间,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只有:烟草、机械制造等。

2. 产业集群关联度水平低。

产业链条短,延伸不足,缺乏终端产品,且链内结构单一,链条之间缺乏关联性。产业内企业之间产品结构趋同,企业横向联系较少,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难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优势。产业链接工作薄弱,产业间关联度低,多数集群企业生产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终端产品生产上,同类产品的市场细分特征不明显,系列化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

3. 生态化集群不够。

一些资源型产业集群和重化工业产业集群,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使得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效益无法实现。有的产业集群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部分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占用量较高,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着工业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火电、有色金属、水泥、矿产品开采与加工等高能耗行业集中发展,造成当前节能降耗举步维艰。

4. 中介服务机构缺失,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备。

产业集群由五大要素构成,包括整机企业、零部件企业、市场销售商、管理机构、中介机构。就常德而言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技术、金融、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缺失,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不完善。

二、加快发展常德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加快发展常德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优化产业布局,培植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放大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集群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机结合,实现集群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

三、加快发展常德产业集群的对策

1. 突出产业特色,科学制定规划。

要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能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对区域集聚发展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十大产业集群,它们是烟草、食品、机电、纺织、电力、林纸、建材、铝材、盐化工和医药产业集群。要根据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实际,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错位布局,科学发展。德山开发区要重点规划、重点建设新材料、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同时发展壮大烟草、机械、纸业、纺织、电力、光电一体化等传统优势产业。鼎城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创元工业园重点发展铝材产业集群。对于特色园区,应当列为全市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园区。建议市政府对重点产业集群的建设给予支持,适当提高县区财政分成比例,并优先安排与产业园区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

2. 抓好园区建设,培育集群载体。

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运行产业集群园区,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坚持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原则,根据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强化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吸引同行业企业向工业园集中,形成集聚效应。加快建设“两型”园区,实现物流、技术集成、信息流、基础设施等的集聚与共享,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

3. 加强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集聚。

把项目建设作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项目带动发展,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新的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带动产业集聚。积极培育和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4.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构筑服务体系。

要建立健全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要逐步健全中小企业的担保服务体系,解决企业融资担保服务问题。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建立产业信息中心,着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扩大国内国际业务交流。

5. 培育创新要素,加快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常德要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必须加快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切实解决“有制造无创造”现象,全力走由“数量经济”到“质量经济”再到“品牌经济”的扩张提升之路。

6.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

要切实转变观念,构造新型工业经济形态,把常德工业由粗放型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园,着力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科学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将创元工业园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着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合理设定入住园区的各种技术和环保指标,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入园区,确保常德工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产业集群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新型工业化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实现各种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常德作为后发地区, 要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工业强市, 必须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才能使常德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形成常德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常德

参考文献

[1]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R].

[2]邵红梅.南通市新型工业化的思考[J].江海纵横, 2007, (2) .

工业产业集群 篇9

1938年梅森 (E.S.Mason) 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产业组织研究小组, 开始对市场竞争过程的组织结构、竞争行为方式和市场竞争结果进行经验性研究。以张伯伦等人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 梅森 (E.S.Mason, 1939) 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此后, 贝恩 (J.S.Bazn, 1959) 系统阐述了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3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 并把这3个范畴和产业组织政策联系起来, 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1]。

谢勒 (Scherer, 1970) 对产业组织学作了更为系统的论述, 特别是提出了“基本情况———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的产业组织分析框架[2]。在其框架中, 谢勒 (Scherer, 1970) 考虑了产业基本条件与政府公共政策, 认为供给与需求等产业基本条件影响市场结构, 进而影响产品研发、定价及广告策略等厂商行为, 再进一步影响厂商的经营绩效。至此,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最终得到了系统完整的阐释, 并形成了以梅森、贝恩、谢勒为代表的哈佛学派 (又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

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 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这便是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结构※行为※绩效”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简称SCP) 分析范式。按照这一范式, 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 以便谋取垄断利润, 阻碍技术进步, 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 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 保持市场适度竞争。

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受到了芝加哥学派的批评。以芝加哥大学的施蒂格勒 (V.Stigler, 1968) 为首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哈佛学派SCP范式的单向因果关系, 提出结构、行为、绩效三者之间应为双向因果关系[3]。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绩效起决定性作用, 企业效率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市场结构, 高集中度的市场是高效率、低成本的结果, 一个持续高利润率的产业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经营所致, 否则会招致其他企业大量进入而导致利润率下降。因此, 芝加哥学派提倡政府放松规制、少干预市场以利于市场自由竞争, 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提高生产活动的效率从而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只有当市场行为限制了产业, 抑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损害了消费者福利时, 政府才有必要进行干预。

除了单向因果关系之外, 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还存在其他一些缺陷。例如, 有的学者指出, SCP范式所描述的那种静态的、单向的研究框架, 要求作为市场结构之结果的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完全内生。但是实际上, 较高的利润可能是组织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报酬, 任何成本最低企业的规模会不断扩大, 从而在SCP的单向决定框架之外, 又形成了一条PCS的反向通道。另外, SCP范式的单向研究方法只能反映出某一时期既有行业结构下的行为和绩效间的特定联系, 而并不能说明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4]。

尽管如此, SCP范式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深远的。在政策主张上, SCP范式推动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在研究方法上, SCP范式的提出开创了以跨部门研究为主的经验性产业组织分析。许多学者将SCP分析框架运用于银行业 (如Shaffer, 2002;Brewer和William, 2006) 、保险业 (如David和Harry, 2005) 、电信业 (如Gene和Edward, 1997) 等行业的产业组织分析中。本文正是运用哈佛学派的SCP范式, 借鉴国外已有经验研究思路, 通过产业组织的3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对我国工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行为与绩效进行量化评价。

2 工业产业集群结构、行为与绩效的SCP范式量化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借鉴哈佛学派SCP范式的核心框架, 这里设置三大类指标, 并结合数据采集的可能性, 具体选择9个指标进行评价:

(1) 市场结构 (S) 指标, 通常包括买者与卖者的数量、产品差异化、进入障碍、成本结构、垂直整合和多元化程度等因素。这里选择企业单位数S1 (个) 、1/主营业务成本S2 (1/亿元) 、1/管理费用S3 (1/亿元) 等3个指标; (2) 厂商行为 (C) 指标, 通常包括厂商的订价行为、产品策略与广告、研究与创新以及设备投资等因素。这里选择固定资产净值C1 (亿元) 、R&D经费C2 (亿元) 、R&D人员全时当量C3 (人年) 等3个指标, 主要评价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固定资产净值、R&D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越大,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越强; (3) 市场绩效 (P) 指标, 通常包括生产与配置效率、进步速度、充分就业以及对公平的判断。这里选择工业增加值率P1 (%) 、总资产贡献率P2 (%) 、利润总额P3 (亿元) 等3个指标, 用来评价产业集群的市场绩效。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和利润总额越大, 产业集群市场绩效越大。

2.2 样本、数据与方法

研究样本选择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37个工业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由于缺少R&D经费、拥有发明专利数和R&D人员全时当量等相关数据, 研究中剔除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各项指标的实际数据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7年中国工业年鉴整理、计算得出。评价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 该方法对多个变量进行降维, 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 既能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 又尽可能不含重复信息。限于篇幅, 这里省略对主成分分析法的介绍。主成分分析过程应用SPSS15.0软件, 各主成分值和综合主成分值的计算应用Matlab7.0软件。

2.3 工业产业集群结构、行为与绩效的量化评价

2.3.1 数据的无量纲处理

为了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 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各指标变量前加上z表示标准化后的数据。

数据标准化公式是:

2.3.2 变量的KMO和Bartlett检验

对观测变量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 Bartlett检验的F值等于0.000, 表明中国工业产业集群的各项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KMO取值0.573, 显示中国工业产业集群数据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较大, 该结果也说明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2.3.3 主成分个数的确定

为确定主成分的数目, 需要先规定所取的p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的百分比, 按照通常的做法, 确定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计算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表见表2。可以看出, 前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271%、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86%。另外, 第3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为1.000, 通常所提取的主成分特征值应大于等于1。从分析所给出的碎石图 (这里略去) 也可以发现, 明显的拐点为3, 故提取3个主成分。

2.3.4 初始因子载荷阵及主成分函数

根据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 计算得到的初始因子载荷阵见表3。该表中变量没有出现丢失, 这说明主成分数目的确定是合理的。

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分别为:λ1=3.917;λ=2.408;λ=1.000。

将初始因子载荷阵中每列的系数除以其相应的特征值的开根, 即可得到主成分系数向量。根据系数向量, 写出3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为:

结合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对这3个主成分Fi命名, 可以看出, 第一主成分F1反映的是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的信息, 第二主成分F2反映的是市场绩效的信息, 第三主成分F3则反映的是厂商行为的信息, 表示产业集群的成长能力。从初始因子载荷矩阵来看, 主成分F2和F3反映信息的清晰度很高。这里将F2称作集群绩效成分, 将F3称为集群创新成分。

根据主成分函数, 求得综合主成分函数为:

综合主成分函数反映了中国产业集群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的综合信息。

3 结论及建议

根据主成分函数和综合主成分公式, 求出中国37个工业产业集群的主成分值、综合主成分值及其综合排序如表4。限于篇幅, 表中只列举分别按3个主成分和综合主成分排序的前5位和后5位的行业。

3.1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按集群创新成分F3排序, 中国工业产业集群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822) 、非金属矿采选业 (1.91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61) , 括弧中数据为相应主成分得分。其中,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最强。从反映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3个测算变量来看, 该行业固定资产净值、R&D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指标值都较高, 尤其是R&D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在所有行业中的优势相当明显。该行业R&D经费投入348.4亿元, 占所考察37个行业的21.37%, R&D人员全时当量为122066人年, 占所考察37个行业的17.55%。事实上,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很高, 该产业集群的本身特征说明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排在后3位的则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3.45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319) 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13) 。其中,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差。该产业集群的R&D经费为15.4亿元, 占所考察37个行业的比重仅0.94%, 平均每个企业的R&D经费则只有91.286万元。可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差, 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研究与开发人员相对不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说明, 必须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 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 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高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产业集群市场绩效

按集群绩效成分F2排序, 中国工业产业集群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845) 、烟草制品业 (4.51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4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利润总额为3430.78亿元, 占全行业比重为23.89%。其工业增加值率为76.43%, 这两个指标在所考察的全部行业中都最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为56.78%, 在所考察行业中排第2位, 仅次于烟草制品业的62.00%。可见,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业集群的市场绩效很高。从结果来看,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491) 的市场绩效最差, 出现全行业亏损, 且亏损数额较大, 达379.37亿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两个行业的利润成为两个极端, 是相互关联的。近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其一是原油和煤炭价格持续上涨, 导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原材料购买价格居高不下, 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造成石油炼化企业巨额亏损。其二是油源结构发生变化。近两年国内主要油田如大庆油田供给的高质量原油逐年递减, 而大庆混油和俄罗斯进口原油比重提高, 加大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和炼油成本。此外, 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 导致部分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也影响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市场绩效。

产业集群市场绩效分析说明,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降耗降低费用、降低成本, 实现减亏增效。

3.3 促进结构、行为与绩效协同, 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按集群综合主成分F排序, 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43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21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699) 。可以看出, 尽管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强, 但是其市场绩效却较差。究其原因, 通信电子行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导致产品市场价格不断走低, 进而降低了其利润率。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创新能力不足, 但该行业的市场绩效却相对较高。可见该行业市场结构不尽合理, 存在相当程度的垄断, 导致利润率较高。

排在后3名的依次是非金属矿采选业 (-1.39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391) 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337) 。其中, 非金属矿采选业的创新能力较高, 仅次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但是在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这两方面表现最差, 导致其综合竞争力在37个行业中处于最后一位。

总体来看, 中国工业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三方面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 每一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发展欠佳。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 就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 保持市场适度竞争。因而, 为了提高工业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既要重视市场结构, 又要重视厂商行业, 还要重视市场绩效, 做到三方面有机协同。

摘要: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是从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展开对产业组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根据哈佛学派的SCP范式, 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工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行为与绩效进行量化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SCP范式,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Bain, Joes.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irst edition, John Wiley&Sons, Inc, 1959

[2].Scherer, F.M.and D.Ros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New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0, 3rded:5

[3].Stigler G.J.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Homewood, Illinois:Ir-win, 1968

工业产业集群 篇10

一、西部产业集群的发展

1. 西部地区更为现实地选择了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集群。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把区域平衡发展列为重点方针。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的背景下, 西部、东北地区和中部这些区域所具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 为发展带来了机遇。

产业集群在一切区域都可以发展, 关键是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即产业集群的生命力首先来自特色。特色, 是根植于区域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比较具有的优势, 是一种潜在的优势, 主要由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决定的, 是一种天然所具有的较低层次的竞争力, 其优势的发挥还有赖于知识、技术、资本运作、管理水平等软要素的配合。而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的优势, 是该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不仅与基本的生产要素有关, 而且与制度、政府、知识、品牌、管理、人力资本等高层次要素有关, 是一种内生的现实的竞争力, 是一个地区后天积累的结果。显然,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应来自于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总和 (如图1) 。

相比较东部发达地区, 西部地区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 制度性交易成本巨大, 广大中小企业只能借助历史上形成的某些优势 (如资源禀赋和传统工艺) , 通过空间的聚集, 形成专业化市场来降低交易成本 (交通、信息搜寻成本和运转成本) 。通过各种方式将全部交易成本摊薄, 从而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集群而言, 西部地区客观上更为现实地选择了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集群。

事实上, 如何在外部竞争压力下, 利用好自身比较优势, 使已经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不陷入低水平的复制或走向没落, 是西部地方政府一项亟需研究的问题。从1999年开始, 西方发达国家就把催生、培育产业集群列为政府的公共职能之一, 大力实施集群战略 (cluster initiative, 简称CI) , 即用组织的方法将区域内的企业、政府和研究共同体结成伙伴, 共同促进集群的发展。以政府主导的力量推动产业的集群, 从而使经济的增长获得了持续的动力。随着集群战略观念被西部地方政府逐渐接受, 在政府对已有特色产业集群做出正确判断后, 政府可以从集群层面为其去除障碍、松绑限制、取消妨碍生产力及创新的无效率做法, 政府可以切实地鼓励而非扭曲竞争。与此同时,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 (UNCTD)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进行了大量调研。研究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处在基于低成本的低端道路 (low-road) , 应向以创新为本的高端道路 (high-road) 升级。

2. 过度依赖粗放式经济增长必将制约西部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资本、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不同, 经济增长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式。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要素投入来推动, 而集约式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推动。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 按国际购买力平价 (2000年美元) 计算, 从1990年到2003年, 我国每千克石油当量产生的GDP增长了114% (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增长21%, 其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分别只增长11%、40%和20%。) 。从单位产品实物量能耗、物耗的绝对水平来看, 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相比,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显然,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总体上看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客观上看, 粗放式经济增长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有关,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也制约着西部产业集群的发展。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

(1) 集群内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将导致集群低效运行。集群内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既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表现, 也是导致集群低效运行的重要原因。横向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企业间产品的同质性极强, 更多的表现为竞争关系 (紊乱、无序、无效竞争) 。在第一批企业示范效应作用带动下, 有更多的企业出现模仿效应, 从而在区域内产生横向产业集群。由于集群内无法形成完善和延伸的产业链, 无法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的格局, 影响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集群运行效率偏低。

(2) 集群内技术创新动力的不足必将导致集群发展受阻。正如波特指出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 诸如天然资源、非技术工人等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在逐步降低。由于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 附加值不高, 集群内企业间的模仿和“搭便车”行为将阻碍技术创新, 形成创新的惰性。经验表明, 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能否向技术创新阶段演进, 是集群能否延续其生命周期并持续扩大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也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资源节约、污染处理、生态治理和恢复等方面的技术。而技术研发过程密集的投资和失败的风险等, 也造成集群内单个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研发积极性不高, 使得技术的供给难以满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3) 集群内管理水平的不高必将导致集群吸引力缺失。从西部地方政府的角度看, 亟待明确和恰当地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社会管理职能, 制定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生产方式的措施和标准, 创造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从企业的角度看, 则需要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管理理念, 完善激励机制, 优化生产和工艺流程, 来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西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良好路径:依托于成功产业链的工业园

二战后, 为发展经济和改善城市布局, 各国制定了各种工业区域开发政策, 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特殊经济区域。工业园区#$ (Industrial Park) 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区域发展政策工具, 是为企业提供的一种外部环境条件。随着现代交通和通信等技术的迅猛发展, 城市和区域的竞争愈演愈烈, 营建工业园区的风险性正在增加。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倡议,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园区需要注重内部产业联系的构建, 争相把在全球流动着的生产要素留在本地。因此, 重视推进产业的内在联系, 构建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呼之欲出。

提升西部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良好路径: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成功链接。

1.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链接的内在机理。

我国工业园区建设是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密切相关的, 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加快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建设的初衷是以利用外资为主, 园区内的工业主要以区外企业为主。因此, 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外力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学者王缉慈更进一步认为, 工业园区的一般发展模式是由上级政府批准, 划出特定区域, 再由政府组织专门领导班子, 制定特殊发展政策, 集中投入建设资金, 然后大力招商引资。上至综合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到很多乡镇建立的工业小区, 我国的各类开发区 (工业园区) 数量之大和分布之广, 是始料不及的。从称谓上划分, 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乡级, 甚至还有村一级;从园区的性质和功能上划分, 有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企业区、保税区、工业园、工业村、工业团地、科学园、技术园、研究园、技术城等。

正因为如此, 使得很多工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 园区的产业定位与周边区域背景脱节, 缺少与当地企业的内生联系, 不能实现园区与所在区域产业的联动发展。

显然, 与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园区不同, 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 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强调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它是通过本地特有的、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粘住在全国甚至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落户本地, 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空间环境上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地理上接近的便利条件, 而能否在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则要看企业之间在知识、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的交流方面的联系状况。因为产业集聚的目的不仅在于传统的集聚经济所带来的正向外部效应, 更在于创造一个可以互动学习的厂商集聚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域优势, 才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经济中, 形成可以弹性调整的组织结构, 确立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的动态优势。因此, 产业集群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小企业、传统产业、工业园区和区域发展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为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 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 尽可能地获取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成功链接的有效路径。

2.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链接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成功链接不失为西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良好路径选择之一, 这种选择的结果既是一个市场均衡问题, 又是一个区域均衡问题。

首先, 园区内大量有关联的企业集聚, 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 提高区域生产效率。产业集群在园区内发展, 除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外, 还能极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

其次, 园区内产业集群的集聚发展, 可以吸引更多的相关和支援性企业到此集聚, 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

第三, 园区内产业集群的成长, 可以促进新企业和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的快速衍生与成长。新企业在此发展, 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 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 从而降低市场风险。伴随着集群内企业分工的不断细化, 衍生出的新生企业可以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显然, 当产业集群与区域内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显著提高后, 对西部地区来说, 大力促进当地的产业集群发展, 以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就成为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虽然每一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都要受到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 且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这两种作用程度的轻重不同, 但是, 在引导产业集群合理有序发展, 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 以及防止产业集群退化甚至走向衰退等方面, 政府政策 (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政策) 的作用依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培育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比单纯发展规模更重要。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集群相比较,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表面上是规模的差距, 而实质上是产业链衔接的差距, 产业链的割裂必然增加集群内企业运营的成本。对分割的产业链进行整合, 这不仅是为了做大西部产业集群, 更重要的是增强集群内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在形成西部特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如果仅仅满足于运作处在低端产业链上的产业集群, 将带来集群发展的巨大灾难, 这种灾难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损失, 而且更是宝贵的时间 (发展速度) 和机会的丧失。

产业链整合的相关度越高, 风险越小, 产业链内部的促进机制越高, 整体优势越明显。从传统的加工生产优势转向产品技术经营, 从渠道能力的强化转向服务能力的强化, 从品牌经营转向资本经营。由于未来集群发展已足够使各种中介机构享受到范围经济的好处, 更可以进一步形成比较发达的咨询服务机构体系。集群在吸引大批相关的技术人员的过程中, 可逐步形成职业管理阶层。集群中的一批规模化的企业构成产业链中间环节的核心, 这些企业由于具备各自的核心优势, 可以有效地提升集群主干产业链的素质。

参考文献

摘自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11月13日下发的《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改企[2007]2897号)

由于类型的多样, 工业园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认为, 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工业产业集群 篇11

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长春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名牌驱动战略,克服了宏观环境趋紧、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产值实现 1050亿元,是2008年的2倍,年均增长2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14.3%。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29.5%。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十大加工体系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规划建设的玉米、水稻、生猪、肉牛、禽类、乳制品、鹿业、肉兔、大豆及蔬菜(食用菌)加工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年加工玉米700万吨、水稻100万吨、生猪1100万头、肉牛80万头、禽类4.95亿只、乳制品45万吨、大豆150万吨、鹿产品600吨、肉兔1000万只、蔬菜(食用菌)30万吨的能力,比2008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下表),粮食及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大成集团、皓月公司、吉粮集团从2008年到去年年底分别增加200万吨玉米、50万张皮革、1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古船米业今年正式投产,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成达、正大、曙光、宝源丰等11家企业为龙头的肉鸡产业,新增屠宰加工能力3.15亿只,其中正大集团的1亿只肉鸡项目,已投资3.6亿元,建成了两个年产220万只肉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目前正在设备安装。

(二)龙头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20家,其中,规上企业发展到287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5户,超十亿元的企业10户,超百亿元企业3户;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6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7户,省级龙头企业62户。长春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该市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做大做强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大成集团现已形成年玉米加工能力600万吨,实现产值400亿元,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赖氨酸产量居全球首位;皓月集团实现年屠宰肉牛60万头、兰士革50万张的加工能力,实现产值153亿元,牛肉出口量占全国的50%,成为亚洲第一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天景公司自主研发的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年产5万吨“玉米花丝”系列饮料,成为我国首家第五代粮食饮品的生产企业,产值达到4.8亿元。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借助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该市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建设,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2008年以来累计建设3000万以上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315个,完成投资530亿元。其中,2011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22个,完成投资236.3亿元,同比增长15.6%。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使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近年来,该市相继引进一大批战略投资者,泰国正大、荷兰帝斯曼、上海高榕、大连成达、河南众品、青岛康大、山东泉林等117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先后落户我市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投资额达300多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36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为了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第一车间”。在种植业基地建设上,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培育发展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300多个,重点建设专用玉米、绿色水稻、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等特色经济种植区,现已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近1000万亩。天景公司围绕加工需求建设13个专用玉米基地,采用“公司+经纪人+农户”进行订单生产,种植面积2万公顷。在畜牧业基地建设上,以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为载体,启动了生猪、肉牛、肉鸡等七大产业园区建设,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45个,规模饲养率达73.5%,健康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畜禽总量发展到3.53亿头(只),比2008年增长40.7%。其中,猪、牛、羊、家禽分别发展到909万头、294.5万头、88.4万只和3.39亿只,奶牛和鹿存栏分别达到6.27万头和24.7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09.3万吨、30万吨和6.3万吨。长春市人均肉类占有量、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五)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 多年来,长春市紧跟国内外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趋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名牌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拥有“皓月鲜冻分割牛肉”、“德大速冻条理禽肉熟食品”和“吉粮大米”等中国名牌产品4个,拥有 “皓月”、“德大”、“大成”等中国驰名商标12个,分别占全市的57.1%和60%,拥有“榆树大米”、“饮马河”、“双阳梅花鹿”等国家地理标志4个,拥有“吉林省名牌产品”22个、“吉林省著名商标”62个,分别占全市的30.1%和43.3%。借助农博会的平台,该市评出了“2012长春最具特色的十大名牌农产品暨地标性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了长春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六)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初具规模 多年来,该市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工业集中区)集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市政府与国家农发行签署了200亿元贷款框架协议,由财政担保,提供贷款13.6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工业集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为集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空间和平台,一些大项目纷纷落户园区,成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已经相继建成了15个质量较高、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集中区,70%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落户各个园区。2012年前8个月15个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实现销售收入680亿元,利润29.1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依托大成集团新建的百万吨化工醇项目为核心,规划的61.3平方公里长春生物产业园区(原玉米产业园区),现已有大成集团225万吨玉米加工和100万吨化工醇系列产品项目、香港米高、荷兰帝斯曼、法国比奥菲尔等27个工业项目落户生物产业园区,其中投资10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1个,1亿元以上项目13个。

工业产业集群 篇12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工业化

近年来, 湖北省的县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2009年, 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8.57亿元,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6.2%,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3%。工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9年, 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63.75亿元, 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2.8%, 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3.0:43.4:33.6, 县域工业化率达到38.5%, 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 县域经济已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 已成为湖北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从全国范围的横向比较来看, 湖北县域经济仍处于落后的位置。国家统计局2010年公布的全国经济百强县排名中, 湖北无一上榜, 这说明湖北县域经济实力不强, 没有真正起到顶梁柱和加速器的作用。因此, 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增强湖北经济总体实力, 促进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是湖北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现状

近几年来, 湖北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特色化和集群化更加明显。2009年, 61家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66家, 实现销售收入2941亿元, 上交税金115.2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23.6%和12.1%。其中, 销售规模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19个, 过100亿元的4个, 最高的十堰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达到552.7亿元。宜昌磷化工和仙桃无纺布2个产业集群入围“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近些年来, 湖北省各地抢抓沿海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 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着力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大项目。2009年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达到642个, 比上年同期增加230个, 增长55.8%, 完成投资额766.3亿元, 增长43.4%。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到湖北省县域发展, 投资160亿元的全通极薄涂镀板项目落户宜昌, 投资过30亿元的铝涂板在谷城启动, 投资62亿元的惠州工业园在仙桃开工, 投资32亿元的华中家具城在潜江落户, 福建晋江、广东佛山的知名陶瓷企业向当阳聚集, 方圆8平方公里、77条生产线、生产潜力可达80亿元的“三峡瓷都”初具规模。

产业聚集度在不断提高的同时, 增长质量也在改善, 从而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群。各地以园区为载体, 依托资源优势,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 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据调查, 目前全省已形成各类产业集群206个, 关联企业1万多家, 其中全省40家重点产业集群, 聚集相关企业近3000家, 资产总规模达到600亿元以上。一批特色产业在县域崛起, 如仙桃无纺布、鄂州的金刚石刀具、京山的轻工机械、曾都的专用车改装、通城的涂附磨具、宜昌的磷化工和化成箔、荆州的石油机械、谷城的蓄电池、大冶的保健酒等产业在同行业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

目前, 湖北大多数产业集聚还只是靠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 这种低成本一方面是通过集聚本身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外部经济获得, 另一方面, 亦是通过廉价劳动力、便宜土地供给、宽松税收政策及低环境保护成本等因素形成。但是靠消耗廉价要素和环境谋求经济发展并不是长远政策。

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形式

一般而言,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 或某个特定领域内大量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该区域空间内的集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费用;提高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有利于形成聚集经济效应, 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有利于集群内部企业建立共享基础设施, 构建营销网络, 形成区域品牌。

企业集群是若干厂商与机构集中于某一特固定地域共同发展的群体, 它可以提升地方经济总量, 拉动就业, 增加税收, 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 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企业集群所具有的较低成本优势、外部经济优势、内生增长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市场开拓优势、规模扩张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促进县镇一级的经济腾飞, 是各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方式。

企业集群是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因企业规模小、市场势力弱、融资渠道少、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等所导致, 而企业集群的网络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 面对市场首先是企业集群本身, 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 市场势力很强, 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等特点, 有效地避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同时, 在企业集群内专业化的分工, 使中小企业更容易找到发展的空间和位置。依托企业集群实施中小企业政策、建立各类服务体系, 对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因此, 发展企业集群, 是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集群优势是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外部来源, 它表现在:一是群内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能够增强群内中小企业的低成本优势, 群内中小企业能够廉价共享整个基础设施, 从而降低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二是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集群内中小企业过于依赖模仿创新, 除了本身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外, 还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集群创新支持系统、创新型人才密切相关。集群系统内形成公共行业专有知识、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都是群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外部来源。集群创新支持系统使群内中小企业能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知识、技术、人才、设备、市场和合作伙伴。三是提高群内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集群拥有的品牌、信誉、地理标志、产地标志、市场地位和专业化水平等为集群内的所有中小企业无偿共享, 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 属于一种无形公共资产。对没有自主品牌或很难建立自有品牌的中小企业, 如果置身在集群内, 则会自动获得产地标志效应, 从而使集群内中小企业很容易获得上下游供销厂商和消费者认可。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 要逐步引导县域产业向县城集中, 走“小企业、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引领之路。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 依托本地资源和产业基地, 每个县市重点发展两至三个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 形成特色板块经济, 创建区域品牌, 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产品某个部件的同类型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 形成产业集群, 在集群内运行实现规模经济。

形成县城产业集聚的有效机制,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要按照发挥优势和差异化发展的原则, 确定本地的优势特色产业, 并使当地的经济资源集中投入使用, 全力培育和壮大骨干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上下游配套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 拉长产业链条。其次是大力发展专业市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聚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 要通过发展专业市场带动产业链延长和产业集聚, 加强场地、仓储、信息、质检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市场规模, 增强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开辟专业生产园区, 大力发展市场, 实现交易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及初级产品的精深加工生产, 逐步完善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再次是要继续实施招商引资, 扩大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外来企业新建的厂房, 水、电、煤、气等设施建设可以为县城的产业集聚提供便利, 一些能源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共享, 通过产业集聚还可以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县域经济运行效率。

三、大力发展工业园, 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聚, 推进县域工业化

工业园区 (开发区) , 是一种由政府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有地理界限的特殊环境, 由政府主导, 给予包括用地、税收、金融、财政、海关、外经贸、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从而形成一种快速吸引外资或建立地区龙头产业的政策工具。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开发区的做法被广泛采用。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首先, 工业园区一般强调土地、水、电力、能源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程度, 使园区内的单位面积土地利用效率、万元产值耗水和电力能源达到最大效率, 同时亦可以统一综合处理污水等“三废”问题, 降低治理成本, 促进对环境的保护。以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其工业用地容积率从0.6—1.2提高到0.8—1.5以上, 可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从45%提高到55%。武汉江夏工业园区亦积极探索“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 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确立“绿色招商”理念, 坚持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制, 从源头控制污染项目的进入。

其次, 工业园区具有较为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其用小政府来营造大市场环境, 率先推行市政基础设施的社会融资, 打破垄断, 弱化传统的政府行为, 精减机构, 简化办事程序, 设立招投标中心、政府项目评审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 实现统一财务监管, 避免政府经济行为暗箱操作, 推进体制创新。现如今, 企业进入开发区的平均周期由一个月缩减到10个工作日, 最快可以5个工作日领到批准证书, 7个工作日领到营业执照, 在审批制度改革方面, 取消了所有行政性收费项目, 只保留14项资源性收费项目。当阳在行政提速上出台了加快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的若干规定, 明确规定27个行政许可 (审批) 项目办结时间, 项目审批流程当合则合、能并则并, 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相继推出,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审批环节和时限, 既依法依规、又打破常规。行政审批流程再造, 深受投资者好评。

获得优质的公共产品是企业在工业园区集中创业和企业迁移集聚的基本动因之一。量多、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能够大大提高企业集中创业投资和企业迁移集聚的预期收益。进入企业集群的企业能够获得集群外难以获得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如处在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政府优惠的科技与财政政策支持, 在水资源和电力能源紧缺的条件下, 能够获得稳定的有保障的水资源、电力和能源供给。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配套越齐全, 就越能吸引外地企业集聚,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创业者来集中创业, 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来投资。

对中小企业而言,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公共产品。群内中小企业将随着集群发展壮大而分享更多的集群利益。集群具有递增报酬效应, 即集群公共产品供给能使群内中小企业获得某种区位优势, 提高产业内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集群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公共产品。如果没有行业专有知识创新、集群创新体系、产业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中试实验中心等集群创新体系的强力支持, 很难实现集群技术升级换代和全球产业价值链上下延伸, 群内中小企业只能停留在技术含量低、低水平循环重复、依赖于简单模仿创新的低价值环节上, 集群优势难以持久。

发展县域中小企业应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目前, 各县发展工业园区、开发区的积极性很高, 应在规范完善、调控指导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是坚持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统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坚持多元化投入, 配齐配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 把园区当作企业来运作, 由独立的法人对园区实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对进区项目, 企业实行“一条龙”的管理和服务, 做到以园哺园, 滚动发展, 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弹性高、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就业门槛低的特点, 重点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型园区建设, 引导有条件的个人和群体进园创办各类中小企业。

转变招商引资观念, 强化产业集群意识, 在招商过程中应始终以建设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为目标。招商前的规划布局要突出空间集聚特征, 不能到处“撒胡椒面似的”或“星星点灯似的”设厂投资。要积极扶持现有的产业集群区 (如工业园区) , 不仅要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创造条件, 还要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完善集群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 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按照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区—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方向, 逐级推进, 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 吸纳生产力要素, 充分发展制造业, 带动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

参考文献

[1]黄玉书: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 2006 (1) .

[2]杨树旺、易明、王文成:影响产业集群的因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 (6) .

[3]王鑫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07 (1) .

[4]吴振华、钟城、赖景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经济分析, 2008 (3) .

上一篇:药品质量检验下一篇:虚拟可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