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2024-07-31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精选12篇)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1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也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头一年。为了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深化“工业强市”的发展理念, 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西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 西安市工业承受住了冰雪灾害、地震和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提升。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13.49亿元, 是2005年 (981.02亿元) 的2.16倍;完成工业增加值725.33亿元, 是2005年 (314.04亿元) 的2.31倍。二是规模以上企业和大型企业数量明显增多。2009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8户, 比2005年 (902户) 增加了156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86户, 其中:超百亿元的有陕汽、西电、西飞、比亚迪4户, 实现了零的突破。超50亿元的有3户, 超20亿元的有8户。三是装备制造业支撑地位进一步凸显。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65.33亿元, 是2005年 (149.25亿元) 的2.45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7.53%提高到50.37%。四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我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户, 省级72户, 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3户和43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从2006年开始建设, 现已有42户。这些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 有力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五是工业节能降耗成绩显著。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628吨标准煤, 比2005年 ( (1.22吨标准煤) 下降了48.5%, 提前一年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工业能耗下降27%的目标。目前, 我市工业能耗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 略高于厦门和深圳。六是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230亿元, 同比增长16.2%, 占全市GDP比重为48.7%。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呈现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社会贡献不断增大的发展趋势。七是二环内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进展较快。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从2006年开始我市累计搬迁改造了100余户工业企业, 搬迁企业已全部按产业定位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城墙内无工业企业;二环内及二环沿线无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城市规划和安全生产的工业企业。

二、西安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重点任务

1. 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优势产业。

我市装备制造业作为全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 已占到工业的半壁江山, 基本形成了汽车、输变电设备、专用通用设备和航空航天等四大优势产业。在经济全球化, 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 要提高我市的经济话语权, 就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使其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加持久和有效。“十二五”期间, 重点抓好比亚迪二厂、陕汽技术中心等一批装备制造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900亿元。其中:汽车产业1100亿元;输变电设备制造业500亿元;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500亿元;航空航天产业800亿元。

2. 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是我市两大传统产业。提升这两大传统产业, 要瞄准市场, 找准定位, 调整结构, 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 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十二五”期间, 重点抓好西安纺织集团搬迁改造、伊利集团西北冷饮生产基地建设、雨润集团三千万只肉鸡屠宰加工、西化搬迁改造、中石化西安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等一批轻纺、石化传统产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到2015年, 使轻纺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石化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3. 努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后危机时代最具爆发力的产业, 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我市实际, 应重点抓好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培育扶持工作。“十二五”期间, 重点抓好中兴通讯西安科技园三期工程、深圳华为全球交换技术中心建设、美国应用材料西安全球发展中心及半导体设备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力争到2015年, 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实现产值14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

4. 以工业园区为承载,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2009年, “两区两基地”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4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4%, 产业集聚度已达到一定规模。而8个省级区县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3亿元, 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6%。相比较而言, 我市区县工业园区, 还存在着产业集聚规模小、企业之间分工协作不够紧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 我们必须抓区县园区发展, 促产业集聚。

5.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在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的同时, 引导中小企业走“新、优、特、精”的发展路子。市上和区县逐级建立成长型企业名单, 在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生产要素供应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促其尽快实现规模扩张。同时, 加快催生小企业步伐,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引导各类社会人才到我市创业。以开发区和区县工业园区为载体, 引导中小企业进园入区, 聚集发展, 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 努力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指导, 使开发区和区县工业园区成为全市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示范区。今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以上;到2015年, 力争超过60%。

三、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1. 继续培育扶持大企业大集团。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 加大行业资产整合力度, 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目前已有的陕汽等4户超百亿元企业的基础上, 力争到2015年, 再增加法士特、陕鼓等8户产销超百亿元企业, 使我市超百亿元大企业达到12个以上, 其中超500亿元的2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0户以上。

2. 围绕骨干企业, 延伸产业链, 提高本地配套率。

重点要在汽车及零部件、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专用通用设备以及航空航天设备等产品的产业链延伸上有所突破。对本地已有配套产品的企业, 通过技术改造,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逐步提高产品的本地配套率;对产业链上的缺项, 根据缺项产品目录, 帮助企业进行招商;对配套量达到一定规模, 需要在我市设点建厂的外地企业, 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以上措施, 使我市重点企业主要产品在本地的配套率提高到60%以上, 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3.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在我市现有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的基础上逐年递增。同时,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 产能扩大, 加快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4. 继续抓好节能降耗,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狠抓企业节能降耗, 积极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生产流程, 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对生产工艺落后、管理粗放、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综合整治, 实现改造提升和产业调整。力争三年内彻底关停钢铁、水泥等五小企业;“十二五”末将造纸企业由现在的20家减少为10家以内。

5. 强化自主创新,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技术中心联动机制, 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在现有的114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 到2015年再新增10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起技术研发机构,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现在的2.5%提高到5%以上。

6.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促进产业集聚。

要紧紧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和省上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 扩大产业规模, 促进产业集聚。

7.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重点, 推动两化融合。

以企业为主体, 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 在陕鼓、陕汽、西飞、西电等骨干企业中全面实施企业信息化, 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环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信息化促进企业营销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 提高企业产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效率,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8. 推动军民融合, 培育工业增长新亮点。

我市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军工企业最多的城市, 军工资源具有较大优势。航空、航天和兵器工业基地都把“建成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积极探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促进军民融合型产业迅速发展, 使其成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9. 重视人才培养, 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充分发挥我市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 加大对企业家队伍和高级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懂市场经济、懂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依托大项目、大企业吸引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 打造一支优秀的科研创新队伍;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积极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市场供需机制, 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1 0. 转变政府职能, 全力做好协调服务。

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工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 进一步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 努力做好各项协调保障工作。一是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干部包抓企业制度, 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切实为企业做好水、煤、电、气、运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供给保障工作。三是充分利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网, 及时了解工业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总之,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既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使工业经济成为支撑、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西安在全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2

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分析

本文分析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选取部分主要行业进行研究,并根据8个基本评价标准得出调整的目标和重点.

作 者:张春洋 刘井建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50001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5)分类号:F4关键词:工业产业结构 结构优化

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与新型工业化 篇3

关键词: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内在联系;新型工业化;路径重构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从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许多方面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他丰富的经济思想和在一些重要经济问题上所得出的结论,以及已经形成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改造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经济体制。推进我国四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孙冶方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关于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理论。在他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里,我仅就孙冶方社会主义产业结构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谈些粗略的看法。

一、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的基本观点

孙冶方有关产业结构问题的理论观点散见于许多篇论文之中。要全面概括他的产业结构思想,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完成的。这里。我只讲他关于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几个主要观点。

1关于轻重工业定义及重工业优先发展思想。在轻重工业定义问题上,孙冶方同志创造性地阐释了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澄清了当时在理论界和统计界关于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划分问题。如当时认为,消费资料是直接提供居民消费、不需要再作进一步加工的产品,生产资料包括机器、燃料、辅助材料、原料等,孙冶方同志反驳说,这样。农业、棉花、面粉等也是第一部类生产,也应该大量投资优先发展。孙冶方认为现有分类方法错误的实质在于断章取义马克思的正确观点,指出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在《资本论》二卷三篇二十一章和三卷七篇四十九章两处都明确提出第二部类的产品不仅可以成为本部类的生产资料,还可以成为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论点。“马克思虽然在《资本论》中指出纱对于织布业来说是不变资本的一部份,因而当然不能作为消费资料了。然而,当马克思这样说的时候,是指的某一产品对于某一具体行业或具体工厂而言,而不是从分析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出发的”。“但是当马克思在分析整个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时,他所观察的不是原料对成品的关系或原料在资本构成中所处地位,而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深刻理解马克思在两处所作的分析,认为“整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应列入二部类,即消费品部类”所以农业不属于优先发展的产业;同时。孙冶方对那些认为棉花、棉布同煤、铁、钢、电等划为第一部类同样优先发展的理由给与反驳,“因为从建设的程序来说,从时间来说,棉花要到纺纱厂开工后才用得着。纺织机器却必须在动工建厂之前,就去订购。然后才能在建厂的时候安装起来。至于制造纺织机的机器和煤、铁、钢、电等等更应早一步扩大生产是更不用说了”。孙冶方经过臻密的分析和大量引入资料。得出结论,指出轻工业是生产消费品及其原料的生产,也是第二部类:重工业是生产劳动工具、动力、燃料、建筑材料、一切辅助材料的生产以及制造以上各种产品的原料的生产,属于第一部类。这些要大量投资优先发展的。

2关于对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思想。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孙冶方就给当时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取了外号叫“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他指出,这一制度的致命缺陷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折旧年限过长。达到二十五到三十年;二是该制度规定“设备更新是分作三种层序来进行的,从而设备更新基金也分作三笔互相不能通融的独立环节:第一笔是日常维修费用。这一笔钱在数量上最少。第二笔是大修理费用。第三笔,也是数量上最多的一笔,才称作设备更新费用,是用来搞新建工程,或购置新设备的”。并且前两笔钱是留给企业,两者之间不能相互通用,而最后一笔设备更新基金是上缴国库的。就相当于要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技术更新必须通过国家审批,资金由国家统一安排;三是规定大修理必须遵守“不增殖、不变形、不移地”的原则。如果要进行大的革新必须按程序报上级批准后才实行。孙冶方通过走访许多企业,调查实际情况后,提出了对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思想,即不是流行的增量调整,而是存量调整思想。但也不是禁止新建项目,搞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而是要搞技术含量比原有企业高的新企业,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同时认为。搞新建项目不如对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因为旧企业改造比新企业建立收效快,新企业建立到开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要经过很长一断时间,更重要的是新企业的数目没有旧企业数目多,这样旧企业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高工业发展速度,所以孙冶方同志认为,对存量的调整比增加增量更能有效。在对旧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上,他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如手:

(1)提高折旧率,缩短折旧年限,年限不能超过十年,在折旧年限内,折旧率呈递减趋势。在此处孙冶方同志批判了当时学术界中存在的观点,认为缩短折旧年限不是资产阶级的挥霍浪费,也不是不爱惜技术设备的体现,而加强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正是为了爱护设备,折旧年限的缩短不是弃置不用,而是“技术上的落后带来的低效率和高消耗还不至于使产品的成本高到亏本和无利可图的限度内,都应该充分地利用它”。

(2)固定资产更新权和折旧金全部还给企业。这样引起了财务工作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给国民经济计划和安排带来一定困难。孙冶方认为,“这样做,虽然可以多搞几个新建项目,但却冻结了几十万个老企业的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真正的收人不能增加”。而搞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孙冶方认为,“表面看是少搞了一些新建项目,但却加速了原有几十万个企业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了真正的收入,并且这个收入的增长速度一定会远远超过以往”。

(3)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发展新兴产业部门相结合,但重点是存量调整。孙冶方同志说。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需要两个方面,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农业经过政策扶持和科学种田。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工业同样也需要科学技术,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出,“我们除了需要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强能源开发,发展交通运输业以及一些新兴产业部门以外,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上,并从资金、物资等方面加以保证。只要我们不再‘喜新厌旧。不把像汪洋大海一样的旧企业挤垮,不冻结技术进步,不把经济发展的宝押在新建企业上面,而是花大力气认真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生产发展的速度就一定会快起来”。

3关于重视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果思想。社会主义

经济效果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是1959年提出并展开讨论的。这一讨论的直接起因,是1958年“大跃进”中我国经济工作中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浪费和损失。孙冶方同志在1961年和1981年分别两次提到经济效果问题,其思想的核心是最小最大原则,即用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用,并纠正了当时的错误思想认为费用和效用是可以分开的,只考虑费用而不考虑效用,认为效用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的观点。认为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就是因为没有重视最小最大原则,生产费用与效用相割裂原则,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却贯彻倒过来的原则,即最大最小原则,导致了经济发展停滞,更不用说经济效果的好坏和产品质量的高低。他认为,那些把费用降得越低就认为越好。不注意产品的规格、品质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多快好省的口号就是要把费用和效用联系起来。“多是量,快是速度,好是质,省是成本低”。可见,孙冶方同志的最小最大原则在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那么为什么实践中未能注意生产费用和效用相结合呢?原因在于当时经济体制问题,计划部门和财贸部门是相脱节的,“我们的计划部门只注意实物量的指标,只注意使用价值指标”,“而流通和价值指标都是归财贸系统、归财贸口管的。这就是说,我们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分口管的”。所以这一管理体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国家计划只注重使用价值指标,不注重价值量指标,当然经济效果也就无法衡量,更没有人去注意经济效果和产品质量,一说到效用一词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就可以理解了。

二、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与新型工业化内在联系

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那么。孙冶方的产业结构思想是否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在内涵上,新型工业化有新要求和新目标,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对各产业渗透;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即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有新的工业化战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孙冶方的产业结构思想虽然没有具体的定义,但其思想涉及到科学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果即最小最大原则,其内涵也包括了发展战略是靠科学、发展注重经济效益、投资少的思想。与新型工业化如出一辙。

在特点上,新型工业化的特点是信息化、低消耗、科技含量高、低污染、生产要素利用率高。孙冶方的产业结构思想的特点是与国情相适应、科学、机械化种田等:在对传统产业的态度上,新型工业化主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并处理好传统和高新产业的关系。孙冶方的产业结构思想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孙冶方着重强调传统产业提高国民经济速度比新兴产业快;在对新兴产业问题上,新型工业化加大对新兴部门的保护和扶持,孙冶方认为政府应做好对新兴部门引导,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在主导产业选择上,新型工业化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历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孙冶方的主导产业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国情特点:在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问题上,孙冶方创造性地提出了其特殊的含义是包括工业及其它产业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一最重要的基础,暗含了农业不发展,其它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必将是后劲不足,是难以为继的;在农业与工业等其它产业的关系上,孙冶方也创造性地提出工业中特别是重工业为农业提供先进设备以改革农业这一崭新思想。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关系上,前者重视协调发展,孙冶方也认为重工业为轻工业提供现代化的装备设备以提高轻工业经济效果;最后在经济效益上,两者都注重生产成本,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孙冶方的产业结构思想与现阶段中国新型工业化思想一脉相承。所以,阐释和解读孙冶方的产业结构思想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基于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的新型工业化路径机制重构

新型工业化是21世纪中国工业化的主题,也是我国现阶段学术界和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本文也试图在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上重构新型工业化路径,以飨读者,如图1所示。

笔者认为,一是新型工业化应重视市场自组织调节。市场自组织调节,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即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但目前。市场在调节行为主体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作用。如下图l所示,在实践中从投资、消费这两大马车来看。市场自组织调节起到了模范作用,使投资者从该投资是否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出发,后作出是否投资的决定:使消费者从该消费中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效用出发,后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二是政府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对新上的项目在市场和企业准入方面给以标准限制,如在产业、规模、技术、区域准入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标准。严格把好增量这一关,使增量能够不再是高污染、高消耗、高投人。又是低效益、低质量、低回报的源头企业产业。对已有的传统产业企业要实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新型工业化的需要,特别是使用信息产业带动工业化。使高新技术产业渗透到各传统产业中去。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孙冶方也十分强调这一点,认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比新上项目更快能够提高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所以我们实际工作中认真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搞好新开发区与振兴东北老工基地区域之间的关系。三是新型工业化应重视产品质量结构。产品质量是新型工业化的生命线,产品质量不好。销售环节出问题。经济效益低,企业产业难以进行再生产,当然无资金进行技术改造。资本有机构成不能提高,新型工业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过关,如果不重视产品结构,生产的产品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都千篇一律,产品结构重复,同样市场上这方面的产品供过于求。生产的产品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效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不能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所以,产品质量结构需要市场自组织调节和政府有机调节的配合,达到既合目的又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统一:四是新型工业化应重视农业技术改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达成共识,但基础一词如何理解,却不是人人都能说清楚,毋宁说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技术改革问题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农业技术改革的动力是什么。改革的主体是谁,该如何改革农业技术。改革后技术是否有充分的用武之地。这些问题不仅仅涉及到市场自组织调节问题,更重要的是政府是否支持改革的问题。政府是否愿意改变几千年以来至今还在特别是在西部大多数农村盛行的农耕文明、改革那种古老的农耕方式。改革的成本是否大于收益等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改革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其改革不仅是改革本身问题,更重要的是技术变革将引起一系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问题。值得可喜的是。特别是西部一重庆正在进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一旦试点成功,对于推动农村技术改革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也有强大的战略支撑和前提条件。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4

工业占我国GDP比重的43%, 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 是耗费能源、资源的最主要产业。“十一五”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在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2006年、2007年、2008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1.98%、5.46%和8.43%, 下降速率高于同期单位GDP能耗下降, 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都有不同程度降低, 累计形成3.7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工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也是国家实施节能降耗战略的主攻方向。

2009年1至4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却同比下降7.69%。原因之一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 “双高”产业大幅度回落, 重化工业受影响较大, 而轻工业、制造业则相对较小。第一、第三产业比例加大, 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就工业领域看,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39个行业大类单位增加值能耗普遍下降;重点用能企业中53项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或工序能耗指标中, 有41项指标继续降低;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 8种能源加工转换方式中有5种产品能源转换效率提高。变化明显, 但任务仍十分艰巨。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89%, 距离年度节能目标任务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与2005年相比, 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0.1%, 三年全国二氧化硫、COD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95%和6.61%。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后两年还须加倍努力才行。

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 对我国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 2009年3月份以来工业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部分行业和地区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但是, 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有效需求不足, 增长回升乏力。我们既要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 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 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节能减排要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三种途径来实现。就节能而言, 结构节能是一项长期任务, 管理节能要靠日积月累, 从某种意义上讲, 技术节能更具有实效性。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一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在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创新与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 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九大工业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 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通过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排放。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 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 加强源头控制。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减缓的有利时机,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 将落后产能和设备彻底淘汰出局。充分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 会同有关部门, 抓紧建立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支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 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兑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 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是通过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 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分类指导和准入管理, 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加强规划引导, 完善政策机制, 强化标准规范, 促进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修订、制定重点行业能耗、物耗和环保技术标准规范, 制定发布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 组织开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等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培育一批行业先进典型。制定实施工业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应提交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充分依靠行业协会, 组织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三是通过企业技术改造, 支持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 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 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研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推动高用能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用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 开展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制定发布《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和《重点工序节能技术政策》, 编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专项规划》。研究制订并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积极开展“两高”行业节能减排信息化应用试点和示范推广, 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重点用能企业技术改造。

四是通过创新发展, 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各地根据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状况, 研究制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案,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 重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 通过工业园区等有效方式, 实施产业集聚, 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 实现综合利用、循环使用, 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和需要, 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应用试点。对地区同行业中小企业合理规划, 实现产业园区化, 实现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水处理的系统优化管理,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加快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推行资源综合利用, 切实加强工业“三废”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编制工业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指南, 制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编制通则。抓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工业治污, 把减排和治污紧密结合, 标本兼治。控制污染源, 实现少减排、零排放。继续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 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 开展电子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 开展废旧家电回收与综合利用。推动大宗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促进钢铁、水泥行业消纳社会固体废物, 组织实施生态建材示范工程, 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抓好再生铜、铝、铅、锌回收拆解集散市场和重点利用工程, 推动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扩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 积极推动大型工业装备、机电设备和产品再制造。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5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2010-04-19 08:36:47 http:///auto/system/2010/04/19/010811368.shtml

汽车作为最早制订规划的产业之一,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决定的。一是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888万辆、销售879万辆,分别居世界第3位和第2位,汽车工业实现增加值4114亿元,占GDP比重为1.66%,而且汽车产业对消费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很大。二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组织松散、竞争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深层次矛盾,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制约也日益显现。

应该看到,结构调整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汽车产业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以解决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积累的诸多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只是引发了结构调整期的提前到来。可以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正当其时。

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面广,2007年,汽车工业直接就业人员达到265万,与间接就业人员比为1∶11,带动间接就业人员3000万,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1.2%;二是消费拉动大,汽车消费中私人消费比例快速上升,2007年私人购车比例已超过80%,截至2007年底,已经有66%的汽车为私人拥有;三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大,2007年,我国有17.08%的橡胶、5.43%的塑料、1.86%的玻璃、4.27%的钢铁、5.98%的铜、9.56%的铝用于汽车生产,汽车产业发展还带动了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有资料表明,汽车业能带动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那么给上游带来的增值至少是1元,下游则至少是2元。

我们要看到,汽车将是我国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汽车产业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汽车产业对众多上下游产业也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规划》的制定并不仅立足于汽车行业发展要求,与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石化等行业的规划也具有联动效应。更重要的是,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看,汽车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

规划的目标和脉络

《规划》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着眼于未来三年(2009—2011年)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汽车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围绕消费扩大、结构调整、技术提升等三条主线,提出了汽车产销实现稳定增长、汽车消费环境明显

改善、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扩大、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整车研发水平大幅提高、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等具体的规划目标。

1.扩大汽车消费市场是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保增长”的核心是扩大汽车消费市场。2008年我国每百人拥有汽车仅为4辆,而发达国家已基本达到每百人50辆以上。因此,与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已基本饱和的情况不同,我国汽车市场仍处于增长期,巨大的城乡汽车消费潜力有待发掘。《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汽车产销增长目标,沿着提振消费者信心和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两条主线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对城市和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考虑。既有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加大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力度、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等直接或间接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措施,也有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等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的措施。

2.产业结构调整是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

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从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两方面进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规划》提出,推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实施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规划》突出了对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侧重及政策支持,核心是推动汽车产品结构向节能环保方向进行调整。《规划》目标提出优化市场需求结构,1.5升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其中1.0升以下小排量车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增加小排量汽车消费,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我国已取得了重大进步,部分新能源汽车具备或初步具备了产业化推广条件。《规划》将新能源汽车提升到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地位的突破口。

3.技术水平提升是汽车产业振兴的动力和源泉

对技术水平提升的政策支持,《规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并对重点支持的技术内容进行了部署,鼓励形成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二是制定《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支持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这一点体现了《规划》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结合进行的深远考虑。为落实上述任务,《规划》提出今后三年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100亿元作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通过中央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产品升级,提高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水平;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总成产品;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共性技术研制和控制平台;发展新能源汽车及专用零部件。相关数据显示,《规划》出台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逐月回暖,结束了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延续下降趋势。今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372.48万辆和383.19万辆,同比增长

工业自动化产业 篇6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产业;自动化;机遇;方向

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79-01

一、引言

在目前自动化领域内,以太网技术通过信息的无缝集成、过程和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基本实现从现场层到管理层信息的无缝流通,缩短企业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环境等,从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自动化界引起关注的是控制系统向分散化发展,它可直接安装空间十分有限的地方,同时又链接到中央计算机,将传统的三层控制系统结构简化为二层结构。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当今较认可的有两种,一个是基于profibus系统开发的p-net,它通过p-net把管理和控制连起来。第二个是罗克韦尔开发的“通用工业协议的工业网络”。如今人机界面发展越来越广泛,并且日趋人性化和全系列化,如手持式、面板式、台式和pc机式等。

二、工业自动化产业发展机遇

我国自动化产业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也可以说是我国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将增补工业自动化内容和空白。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在我国“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这将增加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市场面。过去长久以来,传统产业的发展是与信息化发展隔离开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系统列为传统产业工业化范围,信息业则重点放在网络、通信等概念和产业上。实际上,信息化和传统工业之间有着相互提高和依存的关系。信息化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业生产自动检测水平和执行精确度与速度等,达到优化装置和过程的效果;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可以把整个企业的资金、物流、生产装置状态、生产效率信和能力信息等准确、全面、系统地提供给企业,为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实时性和准确性的决策,给用户提供管理和控制一体化系统和服务。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必然为工业自动化产品制造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市场空间。

(二)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创造了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商机。

调整结构和产业化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旨在提高工业体系结构的合理化,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投资少、见效快的最佳途径就是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来提升和改进传统生产过程。

(三)国际与国内技术融合为工业自动化产业提供可跳跃式发展机会。

如今世界技术已高度普及和融合,国内自动化产业可以采用世界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来开发自己的产品或系统,结合其他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实现跳跃式发展。

(四)我国技术劳动力数量大,水平高,成本低,为自动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后盾。

国家技改和技术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很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现场服务能力自动化系统应用人才,对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工业自动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紧随政策,走向信息化、绿色能源新领域。

我国工业自动化未来几年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首先应当看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政府出台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的政策,以破除长期以来工业体制性障碍,通过产业政策的干预,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化解内外风险。工业自动化企业在提升传统企业生产效能方面也应当做为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此外,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国策是我国进入“节能降耗”重要历史阶段的特征。面对这种形势,工业自动化企业必须应用自动化技术科学来保证产品能源消耗减少的优势。在“节能减排”的产品与技术上采取措施,为“节能降耗”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在技术推动方面强调自主创新,自助研发。

中国的工业自动化企业应当努力走自主创新的“高端自动化”之路。我国的国产高端自动化产品奇缺、市场竞争力不强、国产高端成套专用控制系统或优化系统几乎为零,在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产品存在较大差距,“中间强,两端弱”的现象十分严重。国产控制系统进入我国重大工程的关键装备、核心装备、主体装备十分困难,绝大部分被国外控制系统所垄断。产品性能存在较大差距,进入国家的重大工程十分困难。这些都表明我国工业自动化系统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低下,自主知识产权比较匮乏。

“自主创新”之路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自主创新”,寻求新的高端发展机遇,不断进行技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创新。

(三)树立品牌,形成行业“产业链”。

著名品牌比普通品牌能够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知名度和忠诚度,在经济上能够较长时间内获取比普通品牌更高更稳定的收益。换而言之世界品牌在全球利益分配中占有更有利的地位。面对中国经济总量和世界性品牌缺少的持续性落差,中国渴望有国际品牌。品牌经济必然会成为重化工之外另一个重要元素。

另外,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因此,重大企业带动相关中、小企业,与自己发展大局有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业自动化是现代先进工业科学的核心技术,不断的去研究和探讨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战略方向,对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企业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随着一系列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基于信息化带来工业化的思想,将会使工业自动化技术得到更深入的发展,这对加快推动我国自动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贺章波.我国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工业技术.2010(19).

[2]陈军进.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各个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应用科学,2010.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7

纺织工业发展迅速机遇挑战并存

“十一五”期间, 山西省纺织工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纺织工业经济总量实现恢复性增长, 已经形成棉纺、毛纺、麻纺、丝绢纺织、针织、印染、服装、化纤、装饰用纺织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 作为特色纺织品的大麻、亚麻产品, 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通过着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十一五”期间, 绿洲纺织、度, 行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华雄纺织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采用国际一流的精梳机、末道并条机和无接头纱的全自动络筒机和国内顶尖的细纱机等设备, 为纺制高支纱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煤炭领域退出民营资本以新的视野入注纺织工业, 为山西省纺织行业振兴增添了新的活力, 华雄纺织、华茂纺织、华晋印染、兵娟制衣、吉利尔等一批民营企业, 已成为山西省纺织工业发展的中坚。依托山西省晋南粮棉主产区的资源优势, 纺织产业呈集聚联片发展趋势,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初见成效。翼城棉纺集中发展区、临猗纺织印染集中发展区、以绿洲大麻为核心的阳城麻纺及大麻种植等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整体带动了山西省纺织工业的集群化发展。2010年集聚区销售收入超过山西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的70%, 特别是阳城麻纺及大麻种植区销售收入占到省内麻纺销售收入的80%以上。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纺织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需要看到的是与国内纺织大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集约协作生产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较低、自主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产业产品结构有待优化等四个方面, 加之“十二五”以来, 国际国内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纺织市场的完全竞争性, 原料供应与价格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国家对节能减排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 产业增长的资源及环境约束逐步加大, 我们必须看到, 山西省纺织工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又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

由量到质转型发展是重要目标

《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纺织工业将充分抓住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机遇, 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 按照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的要求, 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在做强棉纺、染整、服装等传统产品、做精丝麻等特色产品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和高新产品。到2015年, 山西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利税达到1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2户, 超5亿元企业3户, 上亿元企业10户。

同时, 在保持棉纺等行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服装和家纺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比重上升。其中, 棉纺织生产能力达到150万锭, 精梳纱比重达到40%, 无梭布比重达到40%, 印染行业的生产能力达到3亿米, 服装生产能力达到3 000万件, 家用纺织品、服装等终端产品的销售比重达到30%以上;大麻及混纺纱生产能力达到8 000吨, 大麻及混纺面料达到2 000万米;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达到3 000吨, 碳纤维生产能力达到500吨, 产业用纺织品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

升级装备技术, 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主流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 全力提升科技贡献率。初步建立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18%, 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治污不达标的印染、化纤等行业落后产能, 提升节能减排率。全方位, 多角度地实现山西省纺织工业的振兴和跨越发展。

政策支持确保目标实现

纺织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规划》鼓励跨地区兼并重组、产业整合, 在推进企业结构调整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不断培育壮大企业规模,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同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推进产业集聚地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检测平台建设, 吸引同类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纺织企业集聚发展, 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形成规模效应、做强品牌;围绕纺织龙头企业, 鼓励加快晋城丝麻工业园、晋中高性能纤维工业园、运城高档面料和服装工业园、榆次纺机工业园等专业化纺织工业园区建设, 整合优势资源, 深化专业分工, 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 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 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一体化生产格局。

《规划》明确, 将通过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对纺织工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纺织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对一些基本面较好、带动就业明显、信用记录较好、无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有竞争力、有市场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解决制约纺织工业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加大知名品牌培育。在大力加快纺织、服装行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础上, 强化特色, 壮大优势, 塑造品牌, 打造名牌。依托现有纺织、服装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百圆、中国名牌绿洲大麻, 山西名牌和著名商标森鹅、吉俐迩、红萍、暖神、3534、堂威、三林、格芙兰等, 大力推进品牌建设, 扩大市场份额, 形成品牌优势, 促进优势资源向名牌企业集聚, 带动山西纺织和服装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加强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 充分发挥山西省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职业中专、技校等专业学校优势, 加速培养纺织工业专门人才。完善用人机制, 提高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待遇, 留住人才, 为山西省纺织工业的发展服务。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8

21世纪初中国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 为了到2020年能基本实现工业化, 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党的十七大将工业化进程与科学发展观相融合, 提高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做到与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但是, 如何才能保证中国能走上“新”的道路一直是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尤其在资源有限、环境已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如何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次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个棘手、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 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进程也是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 在这条路上“新”在哪里, 应该转向哪里, 新的产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就其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浅析, 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论

1.“新”路上是否抛弃传统产业。

许多经济学家将工业分为传统和新型之分, 但在这个问题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什么是新工业、什么是传统产业, 即判断“新”、“旧”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 “传统工业化是指以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诞生与完成为标志, 以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等主导技术为武装, 以电能与磁能等能源为支撑的机器化大生产”。新型工业则主要是对应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发展起来的航天、生物、信息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各个领域, 产业融合不断发生, 很难将“新”与“旧”明确区分开[2]。这样, 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应该如何对待所谓的“传统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 从产品属性、产业存在时间上讲, 这是传统产业。但是现代的汽车生产中又引入很多新技术, 仅仅是汽车的车门就不知道用来多少电脑程序和芯片。从生产方式上看, 汽车产业又算是“新”产业。也许我们应该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验[3]。美国政府无情地看着通用公司等汽车业巨头破产, 底特律从繁华的汽车城变为一片废墟, 貌似放弃了汽车这一夕阳产业。但是, 美国政府仍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甚至将其归入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一味强行地按某一定义进行划分, 只会墨守成规、形成误导, 影响工业化进程。

2. 是否必须经历重工业快速发展、比重提高的阶段。

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大有争议的, 以厉以宁和吴敬琏为代表主要分为两派。厉以宁等人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指出进入工业化中期后, 重工业增长加快是国际范围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些观点把实现重工业化看做“各国工业化的必经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门”、“不可逾越的鸿沟”。如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韩国等就是如此, 甚至香港、新加坡等小的经济体也靠进口完成通过重工业比重大幅提高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过程[4]。同时, 这也符合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和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分别于1931年和194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5]。所以他们认为“重工业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中国工业化已经以重工业化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新阶段”[6]。

吴敬琏一派则指出“必经之路”派的论证是不严密的。首先, “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重工业化阶段”, 不是现代发展经济学的公认定理。其次, 用短时间的数据, 即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1.8%上升为2003年上半年的57.5%的短期飙升, (1) 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同时, 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不能证明重工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他们指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同, 我们工业化时间较短、工业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潮流, 发达国家的经验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 “霍夫曼经验定理”等传统理论也已经过时, 不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也有人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分类上讨论, 传统的农、轻、重产业理论已经无法准确反映今日的产业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废弃。所以, 轻重工业的划分尚不完全清晰。从而证明了, 即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 也不能由此推出重工业化优先增长的原理[7]。吴敬琏等人提出, 以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是与中国资源禀赋状况、环境承载状况相冲突的[8]。

3. 新型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指什么:

产业间还是产业链。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 巴格齐这样描述工业化, 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现在, 一般来说, 国民收入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提高了……其次, 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 整个人均收入也增加了。”[9]印度巴门拜的观点与之类似。他认为“工业化是脱离农业的转变, 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份额上升。”以上两种观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之后的中国, 甚至是现在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10]。以致在讲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时, 很多人也将范畴过分局限于实现农业向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或仅仅关注如何更好地发展工业体系来促进经济发展。总体说来, 这些观点将工业化的阐述偏重于产业间的结构变化。其潜在的逻辑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是产业间结构调整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不断增加的贸易同盟等的大力推动, 中国很多年在较大程度上靠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 其中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为主, 大搞OEM。“两头在外”导致利润大部分在国外, 中国只能获得蝇头小利, 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很大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 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走出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 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 (具有核心技术、非加工贸易) 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上来。总之, 就是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 积极发展研发、品牌、供应链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

(二)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结构的选择

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其实, 近些年由于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的不断加速, 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将视角放得更加宽泛, 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诠释也更加抽象化、概括化, 总体说来就是整个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农业向工业, 工业向第三产业, 或者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当然就不会是必须走上重工业化的道路。

2.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调整的标准。至于标准问题,

在笔者看来与之前国家提过的“三个凡是”的标准极为相似。在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严重的现状下, 不可能提出任何硬性标准。在追求经济效益高的基础上, “新”的三大条基本标准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凡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应大力发展、不符合的就应改变, 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工业行业、无论是产业间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内产业链升级。

总之, 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得如何、走向何处, 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 全面客观地加以检验和评价, 而所有检验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点: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

3. 片面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危害。

如果将新型工业化道路片面地理解为只发展工业或其中某一部分, 此外对工业化机制和工业化政策底的片面理解, 都将会造成不良影响。曾经有人将其可能后果归纳为六个方面: (1) 在城乡关系上, 重视现有城市发展, 轻视农业发展, 会造成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使二元经济结构强化; (2) 在产业资源配置上, 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大力发展工业, 割裂了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 破坏了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 (3) 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 偏重发展大企业, 会影响市场结构的合理性, 影响市场结构的发育, 不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4) 重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 造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丧失, 导致失业加剧; (5) 重视物质产品生产,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 造成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不够坚实; (6) 经济运行过程中, 过分依赖“看得见的手”, 轻视“看不见的手”,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11]。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结合自己的实情, 中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就必须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经济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走出一条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工业化道路。

1.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 降低过高的交易成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 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也已经说明, 在从早期经济增长向现代化经济增长转变的19世纪, 商业、金融、法律等基本服务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降低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 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 但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05年, 中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3%[12], 该比重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2003年为41.5%, 2004年为40.7%) , 与世界平均水平 (50%以上) 和发达国家水平 (平均为66%, 其中美国为73%, 日本为67%, 德国为68%) [13]的差距十分明显。

与国际上以生产性服务业占主体的特点不同, 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处于低水平, 消费性、传统服务业 (商贸、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的《中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 是其论证“重工业化为必经之路”的证据之一, 也是当时重工业之争中的代表性数据资料。

餐饮、仓储等) 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型服务业 (金融、电信、保险、信息服务、物流等) 发展滞后, 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也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走的道路[14]。

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效率[15]。较之先行工业化国家, 中国工业化有一个较为优越的条件, 这就是能够利用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增长质量, 提高经济效率。由于信息产业创新活跃, 发展迅猛, 能降低各行各业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这可以说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法中“新”字的重要含义之一[16]。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猛, 其产值很快从1993年的913.4亿增长到2001年的6 920.9亿元, 是1997年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 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硬件制造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软件产业。

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加快ICT在中国各个部门的渗透, 降低信息成本, 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与工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工商业。对于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业转移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另一重要途径。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亿增长到4.90855亿人, 农村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67.2%, 而且还以每年1 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长[17]。根据富余劳动力定义, 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所以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相当于多创造出了产值、转移到相对高效部门、提高了国民经济效率。这也有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18]。

4.重视技术创新, 发展核心技术, 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改进的一个源泉。中国是世界工厂,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 中国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从事附加价值和利润率都很低的装配制造作业。从整体上看,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研发经费投入低, 创新的组织机制不完善, 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5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 约为发达国家的1/3;而美国为8.3% (2000) , 德国7.4% (2000) , 日本8.6% (1998) 。加大研发力度已经是刻不容缓的, 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源泉[15]。

但是如何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产业技术含量提高, 是否所有企业都应向高端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是企业和产业成长的“自然过程”,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大批新型企业的成长时间都不长, 在这不长的时间内, 就出现大批在高端领域具备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 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一方面要有紧迫感, 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拔苗助长”, 是一些企业不仅失去原有优势, 新的优势又没形成, 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新型工业化更多是一个市场问题, 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 建立一个有效支持这种转变的制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中关键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立有限和有效的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 建立有限且有效的政府。完善立法、财政、监管体系, 为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运行提供服务和帮助。

只有市场和政府系统作用, 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彻底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摘要:新型工业化进程是一个产业结构进行复杂、动态调整的过程。它不等同于仅仅发展工业, 更不是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以重工业化为国民经济主导的时期, 而是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仅仅靠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不够的, 也需要政府规制的改革与完善, 来促进产业战略性调整, 在资源禀赋有限、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9

工业化进程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现代机器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工业内部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升级演进。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第三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实现工业化,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慢,要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关键是要缩小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进程方面与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距。因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国家要发展必须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重点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超额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工业化进程迈出了第一步。

1956-1966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钢、煤、原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大庆油田的建成,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这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现代化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三、西部工业化现状

(一)西部地区整体还处于工业化初期

西部地区工业化落后不仅表现在综合指数上,从各个构成指标来看,西北地区各项指标在全国七大经济区中都比较低,其中产业产值比、工业结构、产业就业比三项指标的工业化水平在全国七大经济区中也较低。人均GDP和城市化率两个指标也排在末尾。但就西部本身历史水平比较来说,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比较快,产业产值比的调整效果比较显著,尽管如此,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率的推进进展速度比较慢。

(二)高度计划经济模式

西部工业化的进程是由国家按照全国的统一布置进行的,更多的是考虑国家的任务和目标。从国家角度看,既然是国家来建设,由国家投资,国家出钱,当然应该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西部一些地区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计划任务,而不太重视市场。

(三)资源导向型产业结构

资源导向型战略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建立在地区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之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模式。市场经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西部地区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思路,从过去注重由国家主导变为有市场主导。新中国建立以后,西部一些地区的主要工业,大多是围绕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经济落后地区,就发展什么工业依赖资源而决定。资源导向型战略,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弊端就会呈现。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在科技发达的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四、西部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这样一个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一样,也有一个局部转移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西部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长成为西部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工业结构即将成为工业化最大推力。比如西部在产业结构方面采掘业所占比重比较大,西部地区工业化速度有有待提升。

(一)加强技术创新

企业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体。当前,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企业内部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把开发和市场、生产、销售结合起来,形成利益驱动和风险驱动机制。二是引导和支持一些中心城市整合社会科技力量,形成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各项信息及信息技术服务。三是积极创建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环境。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形成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相互依托、联合开发,协同共进的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西部某些省市科技与教育的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服务,为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二)利用信息技术

对西部地区来讲,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即以信息化为技术手段,全面改造、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和繁重任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趋向,结合西部目前的实际,西部地区必须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宇航产业以及高效农业、新型能源、环境保护等产业的发展,力求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以便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改造传统产业

由于西部地区总体上技术创新的能力有限,单靠自有技术难以完成传统产业改造的艰巨任务。因此,在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时,必须注意把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处理好外引与内联的关系。由于高新技术具有综合性和渗透性的特征,因而要用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来整合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复兴传统产业,以信息技术渗透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替代。实践证明,将高新技术嫁接和渗透到传统制造业的方式,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运用高新技术嫁接式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领域相当广阔,许多传统产业都可在这种改造中焕发青春。

(四)建立人才制度

各级学校要着眼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依据社会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培养规范、调整专业设置,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急需的外向型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在吸引科技人才的同时,还应注意吸引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忆(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汤子琼.三线建设的理论和时间对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4]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工业用水 篇1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工业用水将成为用水量增长最快的部分, 未来十年工业用水量要比十年前增长一倍多[1], 2011年, 中国工业用水量1 461.8亿m3, 比2010年增加14.5亿m3, 占总用水量的比重为23.9%, 万元工业增加值 (当年价) 为78 m3, 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降低工业用水量和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2012年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 到2020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 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以2000年不变价计, 下同) 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量的减少和效率的提高, 对缓解中国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 对工业用水的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乏对工业用水的相关研究, 例如, 对工业用水量的预测:在对国内外工业用水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国未来工业用水增长态势进行了趋势展望, 按照流域分类预测中国未来工业用水量, 同时提出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对策与政策[2], 采用经济预测理论, 分别采用“成长”曲线模型和全对数逆函数曲线模型对城市工业用水量进行预测[3];对工业用水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中国用水实际、供水价格上升趋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日益严重的环境立法和中国水资源本身的限制五个方面, 分析得到目前中国的工业用水已经将近顶峰, 何时达到顶峰[4];对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之间的均衡性研究:基于VAR模型, 通过对变量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广义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 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实证分析, 得到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GDP的增加导致工业用水的增加, 工业用水量对GDP的方差方差分解平均贡献度仅为0.428%, 几乎可以忽略[5];工业用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将工业用水纳入C-D函数, 分析工业用水的边际效益及产值弹性等[6]。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影响工业用水变化的因素分析, 有学者阐述了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之间的关系, 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 工业用水在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 会出现拐点, 工业用水会出现停止增加和下降的态势[7], 或许可以利用库兹涅次倒“U”型曲线来描述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8], 中国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如果存在这一形态, 那拐点应该何时出现?

库兹涅次倒“U”曲线最早被用于描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早期, 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不平等, 但是当经济增长突破某一特定的“转折点”, 收入分配便变得平等[9], 随后出现环境库兹涅次曲线, 很多学者对库兹涅次曲线进行改进和实证分析[10~14]。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之间是否呈现这种关系形态呢?借用Munasinghe的理论[15],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可觉边际收益太小, 以至于无法放弃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由于水资源越来越稀缺以及水危机的出现, 相对于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 与水资源稀缺性相比, 物质产品与服务的边际效用递减, 于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受到重视, 所以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之间的关系研究将会受到广泛关注。

除了经济增长因素之外, 产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 随着第二产业逐渐被第三产业所取代, 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就业比重的下降, 工业用水也会进入减少的阶段[4], 而第三产业的用水量明显少于第二产业, 用水从效率低的转向效率高的产业, 相反, 工业用水量会增加。

从很多相关研究来看, 工业用水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着重于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研究很少;同时, 研究对象大都是省份截面数据或是时间序列数据, 而面板数据的利用比较少。本文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作为影响因素, 分析两者与工业用水之间的关系。

一、模型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 模型选择

本文选择面板数据模型, 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工业用水之间的关系, 前文已经指出, 有学者指出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的关系可以用库兹涅次倒“U”曲线表示,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 于是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1, 2, …N, t=1, 2, …T, N为横截面个体成员的个数 (表示中国31个省份,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N=31) , T为截面成员的样本观测时期数 (表示2003—2010年, T=8) 。模型 (1) 中, IWit为第i个地区 (省份) 第t年的工业用水量, Ci为面板数据模型的截距项, Yit为第i个地区 (省份) 第t年的人均GDP, Y2it为第i个地区 (省份) 第t年的人均GDP的平方项, INSit为第i个地区第t年的产业结构, β1i、β2i和β3i为解释变量的系数, uit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

(二)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数据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数据为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际数据, 其中被解释变量是工业用水量, 解释变量为人均GDP、人均GDP的平方项 (用人均GDP表示经济增长比GDP更加合理) 和产业结构, 为了统计数据口径的一致性, 在此消除价格因素, 人均GDP指标根据2003年的不变价格进行调整, 产业结构指标用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表示, 旨在说明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 与工业用水密切相关, 由于没有历年的工业产值的价格指数, 所以根据2003年第二产业产值不变价格进行调整。

二、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模型, 根据对截距项和解释变量参数的不同限制, 将面板数据模型分类为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 中国31个省份的社会经济状况差距比较大, 区域特征明显, 希望截距项能反映个体特征, 因此采用变截距模型, 冗余变量似然比检验同时也拒绝了“模型估计参数都为0, 而采用混合回归模型”的原假设, 考虑到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之间存在相关性, 同时Hausman检验也认为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随机效应模型, 所以本文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所以将模型 (1) 改写成模型 (2) :

模型 (2) 中的C为均值截距项, 在各个截面方程中都是相同的, Ci*为截面个体截距项, 在各个截面方程中是不相同的, 反映截面成员对均值截距项的偏离, 并且对均值的偏离之和为零, 即∑Ci=0。

由于31个省份的截面存在较大差距, 可能使得随机误差项存在截面异方差性, 从而使得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在模型估计时失效, 为此采用截面加权的GLS (Cross-sectionweights) 估计方法。为了分别考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工业用水的影响而建立三个模型:M1、M2和M3。

估计结果中, 由于DW统计量值过低, 分别为0.8138、0.8825和0.8006, 说明残差序列存在明显的自相关, 因此需要进行修正。克服自相关存在很多方法, 如差分法和Cochrane-Orcutt迭代法[16], 本文采用逐步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期AR项作为解释变量消除自相关, 修正后的模型的DW统计量值分别为1.8603、2.0383和1.9575, 从统计上已经消除了自相关性, 估计结果 (见下页表1) 。

模型M1中, 人均GDP和人均GDP的平方项的系数分别为0.000380和-2.91E-09, 并且都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工业用水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形态, 工业用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 但是当经济增长到某一拐点处时, 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为了进一步得到当前各省份的工业用水与人均GDP的关系现状, 计算得到倒“U”曲线的拐点值为65 292元 (以2003年为不变价格) , 2010年的人均GDP超过这一拐点的地区为北京、天津和上海, 说明随着经济增长, 工业用水会逐渐下降, 取得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的“双赢”。而剩下的28个省份都未跨过拐点, 工业用水随着经济增长会逐渐增加, 从而处于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的“两难”困境,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工业用水, 将是这些省份面临的巨大挑战!

模型M2中, 产业结构 (工业产值占GDP比重) 的系数为0.1282, 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AR项也是显著的, 说明工业产值所占GDP比重与工业用水呈正相关关系, 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的上升, 会带来工业用水的增加, 与理论分析的预期是一致的。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服务业产值和比重在逐渐增加, 但是工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模型M3中, 人均GDP、人均GDP平方项、产业结构和AR (1) 项的系数都是显著的, 模型拟合效果也很好, R2达到0.9969, 系数的符号和模型M1、M2是一致的, 工业用水与人均GDP之间还是符合倒“U”型关系形态, 与模型M1相比较, 在加入产业结构因素之后, 拐点处的值增加为70 739元 (以2003年为不变价格) , 大于M1的拐点值, 说明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上升会延缓工业用水下降时点的到来, 跨过拐点的地区仍然为北京、天津和上海3个省份, 剩下的28个省份处于曲线的上升段, 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上升, 工业用水会增加, 工业用水的下降将面临严峻挑战。与模型M2相比较, 在加入经济增长因素之后, 工业产值所占GDP比重的系数从0.1282降低到0.0791, 说明对工业用水的影响降低, 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业产值所占GDP比重上升对工业用水量增加的压力。

注:括号内的值为t统计量, **和***分别表示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

该文选择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作为工业用水的影响因素, 除此之外, 影响工业用水的因素还有很多, 没有加入模型中。例如, 环境保护要求,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环境保护要求更高, 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排污具有严格的限制, 从而迫使企业减少用水量, 当然, 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也会降低工业用水量;工业内部结构变化, 水价的提高和用水定额的压力, 单位产值耗水量大的产业会逐渐被单位产值耗水量少的产业所取代, 用水效率得以提高, 从而工业用水量也会减少;区域间产业转移, 高耗水行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不发达国家, 发达地区转移到不发达地区, 都会引起区域间工业用水量的变化, 同时“虚拟水战略”即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方式从富水地区购买水密集产品, 也是工业用水减少的一条途径。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工业用水之间的关系, 为了分别考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工业用水的影响, 本文估计了三个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自相关性修正, 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 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形态, 人均GDP小于65 292元时, 工业用水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 一旦人均GDP突破65 292元时, 工业用水就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下降, 在2010年, 只有北京、天津和上海突破这一拐点, 取得了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的“双赢”, 剩下的28个省份均处于曲线的上升段, 工业用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 处于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的“两难”困境。产业结构与工业用水是正相关关系, 产业结构 (工业产值所占GDP比重) 上升, 会引起工业用水的增加。

第二,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对工业用水的影响时, 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也是呈现倒“U”型关系形态, 不过拐点值增加为70 739元, 即在人均GDP小于70 739元时, 工业用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 跨过这一拐点时, 工业用水会随着经济增长增长而下降, 2010年取得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双赢”的省份还是北京、天津和上海, 与单独考虑经济增长因素相比, 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的上升会延缓工业用水下降时点的到来;工业用水与产业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 不过系数减小, 与单独考虑产业结构因素相比, 经济增长弱化了工业产值所占GDP比重上升对工业用水增加的压力。

第三, 除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因素之外, 对工业用水产生影响的因素还有很多, 环境保护要求、工业内部结构、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虚拟水战略”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 得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 发展经济与工业用水下降并举, 走出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上升的“两难”困境, 取得“双赢”, 企业要采取相关节水技术研究,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政府要更加严格环境保护要求, 减少企业的排污;第二, 努力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低耗水工业行业以及服务业行业, 提高用水效率;第三, 区域间产业转移和“虚拟水战略”也是减少工业用水的有效途径。

摘要:基于2003—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 分别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工业用水的关系, 结果表明: (1) 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呈现倒“U”型关系形态, 只有北京、天津和上海跨过拐点, 取得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的“双赢”, 产业结构与工业用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综合考虑两者对工业用水的影响, 与单独考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因素相比, 产业结构因素会延缓工业用水下降时点的到来, 而经济增长会弱化产业结构因素对工业用水增加的压力; (3) 环境保护要求、工业内部结构、区域间产业转移和“虚拟水战略”也是工业用水下降的影响因素。

包头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思路 篇11

1资源型和初级化,工业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并高度依赖钢铁冶炼和煤炭。冶金、电力、煤炭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0%以上,冶金行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值和利税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0%左右,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市可用财力的近一半,全市2/3的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为包钢提供矿石、焦炭等原辅材料,市场适应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

2项目建设重复、分散、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且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消耗高、污染高,制约了规模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3工业结构不合理。全国的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结构之比为1∶2∶7,而包头市的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的结构之比呈剧“三七”,还滞留在初级水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4工业投资结构失调。建国以来,包头市对重工业的投资比例过大,忽视了对轻工业的投资与发展。这种投资结构,非但没有改变反而越发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传统化。

5长期依赖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模式发展经济,忽视技术改造,技术工艺装备落后。

以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为代价的资源型、初级化工业经济结构,不仅直接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进一步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市GDP的增长速度已经逐步落后于呼市、鄂尔多斯等盟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长期居于全国下游。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工业结构的上述不合理状况严重削弱包头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并使包头市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更加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二、进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及思路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冶金工业:以包钢为重点,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形成以薄板、管材、重轨、高线为主体的钢铁精品系列,积极发展特殊钢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抓好包铝技术改造项目,改造落后的电解铝生产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关闭规模小、浪费资源的小冶炼企业。

机械工业:依托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优势,加强军民兼容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机械专业技术、机械设备基础件和为重型汽车配套的机械产品。抓紧建立车桥生产基地,发展重型汽车配件和工程机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积极发展汽车内燃机配件,大力发展工程机械用风冷缸套和液压缸等产品。巩固和开拓铁路车辆及配件产品市场。

化学工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高分子化工新材料。进一步以新工艺、新技术改造现有基础化工行业,以清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着力开展天然气化工、煤化工产品深加工方面的项目开发与建设,改善化学工业结构。

能源工业:以“西电东送”和开拓用电市场为主,发展电力工业,重点加快电站、电网建设。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行厂网分离,竞价上网,使供、用电市场协调发展。继续实行国家“关井压产”政策,控制煤炭生产总量,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

2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把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基础,以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为重点,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推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力争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

制定和完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完善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信息交流、市场交易机制。并进一步加快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以开发区为依托,建设包头市的科技园区和高教园区,使开发区切实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要继续创建不同类型的科技创业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人才、技术、资金及项目向开发区聚集,使其成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逐步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稀土谷”。

3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按照区域经济布局分工和包头市自身经济条件,大力发展稀土产业,积极开发农畜产品加工和绿色资源,构筑具有包头市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

4加快企业改组步伐

按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原则,鼓励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兼并、联合与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着力培育优强企业集团,力争把稀土、羊绒等集团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集团;把钢铁、重汽等集团培育成为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实力,在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团;把华资实业、明天科技培育成为在自治区内外影响较大,在同行业竞争中实力较强的科技效益型产业集团。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引导其进入为产业集团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协作体系,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对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积极作用。

三、支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选择

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税制,消除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税收制度方面的不利因素

在增值税制方面,一是实现增值税转型,率先在原材料和能源企业中,由目前的“生产型”增值税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这是解决全市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比重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大以及外购原材料消耗所占比重低、抵扣少、税负重、不利于优势发挥的有效途径。二是适当提高企业购进农产品和交通运输费用的抵扣比例,这是解决包头市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多、交通设施落后、企业的交通运输费在营运成本中的比重较大的必要手段。三是应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改变增值税收入分成比例,允许市政府根据自身的产业政策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用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以税还贷,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在消费税方面,要把一切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生态环境的消费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提高消费税税率,以保护全市的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战略发展。

在所得税方面,废除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办法,将企业所得税改为共享税,由中央与地方分率计征,这样有利于保护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资本、资产的优化组合和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2建立以地方税为主体的税收优惠体系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充分考虑建立以地方税为主体的税收优惠体系,重新界定税种的划分和收入分成比例。税收优惠政策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上应区别对待,一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要实行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二是市场基本饱和或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如煤炭、电力行业,不给予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限制性行业,如五小工业、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应实行限制其生产的税收政策。在投资结构调整的引导上,对外资企业实行同等的所得税减免税办法,并实行再投资退税,鼓励税后利润再投资,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增强资金的吸引能力,改善投资结构。

3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和解释权

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 四川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通过“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 到2003年, 四川省GDP总量达到了5 456.3亿元, 位于全国第9位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四川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接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工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水平。四川工业在经过“一五”时期的初步建设、“三线”建设时期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目前四川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并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本文利用1997-2002年四川省投入产出表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投入产出办公室编) , 运用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法以及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变化的研究, 就工业部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

二、研究方法

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是揭示产业结构变动内在机制的重要方法, 通常我们采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两个重要的指标来描述投入产出关联的变化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

1. 影响力系数

从经济意义上讲, 投入产出逆矩阵系数 (I-A) -1的第j列之和, 反映了第j部门对所有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与拉动的绝对水平 (即当第j部门增加单位最终需求时, 通过直接或间接关联对各部门所要求的生产量称为影响力程度。各部门列和除以各列和的平均值即为影响力系数。 (i, j=1, 2, 3, …, n) 反映了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需求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影响程度, 该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产生的生产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越大, 说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越大。

2.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 (i, j=1, 2, 3, …, n) 是指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 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需求感应程度, 即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感应度系数大于1, 表明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小于1, 表示该部门受到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 表示该部门受到其他部门需求的影响越大, 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越大。

通过分析1997年、2000年及2002年四川工业影响力系数, 以研究工业的生产对其他部门产生的生产波及影响程度来说明工业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1997年、2000年及2002年四川工业感应度系数, 以研究工业受到其他部门需求感应程度来说明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另外通过分析1997年、2000年及2002年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变化来研究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反映一个部门在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各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直接消耗系数越大, 表示工业对其他部门直接依存关系越大, 反之亦然。完全消耗系数是一个反映产业部门完全依存关系的指标, 完全消耗的系数越大, 表明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完全依存关系越密切。反之, 关系则越小。通过观察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变化, 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工业在四川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影响作用。

三、影响力系数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 将整个四川产业集结成12个部门, 即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教育娱乐、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业。

从1997年、2000年、2002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分析得出, 工业影响力系数1997年为1.003 16, 2000年为1.187 28, 2002年为1.331 18, 反映出工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需求时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影响程度增强, 且已超出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另外, 分析还表明工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从1997年的7位上升至2002年的第2位, 这说明从总体趋势上来看, 工业的影响力系数呈上升趋势, 即工业和其他部门的联系日见紧密, 对其他产业的中间需求强度加强, 对其他部门的拉动增大。

四、感应度系数分析

本文对1997年、2000年、2002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各部门感应度系数分析结果表明, 工业部门感应度系数最高, 且远远高于其他产业, 反映了其他产业对工业的中间需求强度较大。从动态来看, 工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持续增长, 1997年为2.594 38, 2000年为3.894 274, 2002年为3.817 446,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工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较大。

五、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1. 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从投入产出表容易计算出, 1997年、2000年、2002年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从计算结果我们发现, 1997年工业发展直接依存最大的8个部门依次为:工业、农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到2002年工业发展直接依存最大的8个部门依次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商业饮食业、社会服务业、邮电业、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

从所得数据我们还发现工业对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一直仅次于工业部门本身, 1997年为0.045 728, 2000年为0.083 757, 2002年为0.073 218。将工业进一步分解为煤炭、石油、冶金、食品、纺织、服装、森林、造纸、化学机械、制造、电力11个子部门来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对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部门有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森林工业和服装工业, 而且在1997-2002年中增长幅度较大。

上述5个部门都为轻工业, 由此也可以看出四川省轻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发展。经初步测算, 2002年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80.4%, 2000年为85.9%, 1997年为83.8%。从一些主要轻工业部门的消耗构成看, 2002年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对农产品的消耗量占该部门全部中间消耗量的47.5%, 纺织业为28.3%,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为21.3%, 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为13.5%;2000年分别为50.2%、36.5%、8.6%、6.5%;1997年分别为55.3%、25.5%、8.2%、11.5%。这说明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必然会拉动农业的发展。

从绝对值来看, 工业对其自身的影响是最大的, 从1997-2002年其系数分别为0.182 183、0.418 044、0.403 462, 其中尤其是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等工业拉动了工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的上升。

从1997-2002年工业对其他产业直接依存变化情况来看, 第三产业的各部门变化率最大, 其中对邮电工业的直接消耗量增长率为392.85%, 其次为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教育娱乐、交通运输仓储以及金融保险业, 说明5年来, 工业生产经营过程对第三产业商品、服务的消耗增长较快, 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提高。

2. 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工业一方面依赖其他部门的支持, 另一方面又促进和制约着其他部门的发展。从前面我们已得出, 四川省1997年工业的感应度系数为2.594 38, 2002年为3.817 446, 增加了1.223 06, 说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对工业的需求较大, 并且这种需求比1997年增加了47.14%。以下我们采用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来对其他部门对工业直接依存程度进行分析。

从1997年、2000年、2002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计算结果可以看到, 1997年国民经济各部门中, 对工业的直接依存最大的8个部门依次为: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工业、卫生体育教育娱乐、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邮电业。

到2002年对工业发展直接依存最大的8个部门依次为:建筑业、工业、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业、邮电业、社会服务业、第一产业。

从直接消耗系数值增长情况来看, 除第三产业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教育娱乐外, 对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在增加, 而从整个第三产业来看, 对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现为最大的增长幅度。另外第一产业对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增长。除此之外, 商业饮食业、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业、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邮电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产业对工业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也较大, 说明这些产业与工业的直接关联性变强, 其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工业的发展, 通过不断发展工业可以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

六、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前面我们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分析了工业与其他经济各部门的直接依存关系, 但直接消耗系数反映的只是产业之间的直接依存关系, 而产业之间还存在间接消耗, 因此要想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工业与其他产业的依存关系, 还需引入完全消耗系数。首先通过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来进行分析。

1. 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从1997年、2000年、2002年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可以看到, 工业对工业、第一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商业饮食业、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邮电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较大, 说明工业对这8个部门的依赖性很强, 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

另外从所得数据还可以看出, 工业对整个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较大, 仅次于工业对工业自身完全消耗系数, 1997年为0.081 906, 2000年为0.438 315, 2002年为0.513 726。这意味着四川工业1997年间接带动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96.264 672亿元, 2000年为615.482 45亿元, 2002年为797.035 1亿元。由此, 工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很大, 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第三产业商品、服务的消耗是支持第三产业增长的强大力量, 与1997年相比, 2002年工业对邮电业、卫生体育教育娱乐、科学研究事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分别提高了1 443.71%、1 109.58%、1 018.53%、854.35%、759.56%和618.67%。

2. 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以上采用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了工业与其他产业的依存关系, 下面再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进一步研究其他产业对工业的依存度。从1997-2002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四川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计算结果中, 我们发现建筑业对工业的依赖程度是最高的, 其对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在1997年、2000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均排在第一位, 如2002年建筑业对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高达1.148 803 9, 表明建筑业每生产万元产值总共需要消耗11 488元的工业品, 比1997年增加7 726.34元。而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业、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业、建筑业对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在1997-2002年上升幅度较大, 说明这些部门近年来与工业部门的联系日渐紧密, 对工业的依存度不断增加。

七、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看到工业对四川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1) 工业的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的变化产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力。 (2) 工业对其自身的影响是最大的, 尤其是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等部门拉动了工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的上升。 (3) 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巨大, 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第三产业的消耗是支持第三产业增长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户型住宅下一篇:园林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