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集群

2024-11-12

生物产业集群(共12篇)

生物产业集群 篇1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重要现象。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想, 为我国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的现实背景下, 煤炭产业和煤炭富集区面临着保证能源稳定供给和低碳发展的双重压力, 传统“高碳”型发展模式所衍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及资源耗竭等问题, 已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充分把握利用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先进成果和科技优势, 培育和发展煤炭产业集群, 一方面有助于煤炭企业发挥资源优势, 实现大规模、高效率开发,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 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力推手。促进煤炭产业集群化发展, 成为提升煤炭产业和煤炭富集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现实问题。

1 煤炭产业集群

1.1 概念界定

煤炭产业集群是以煤炭产业为核心或主导产业, 与辅助产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共同构成的网络系统, 网络内部各个企业是相互独立的主体, 彼此间通过资源、市场及社会、商业关系联结在一起;整个网络又是一个具有稳定性、循环性、开放性的多产业群。从微观层面看, 集群网络由相互合作与竞争关系的企业组成;从宏观层面看, 集群网络由彼此联系与相互交叉的产业构成。

1.2 组成

煤炭产业集群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煤炭产业、辅助产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大学及科研机构。其中煤炭产业是以煤炭开采、加工、使用为主的企业群, 既包括国家控股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也包括以煤炭加工利用为主的一些中小企业;辅助产业主要是为煤炭企业服务的配套支撑企业群, 既有为煤炭开采、加工提供器械设备的制造业, 也有为煤炭企业职工提供生活、工作便利的服务性产业等;政府机构主要是为煤炭产业集群成长发展制定引导政策, 为集群企业提供公共设施及服务, 从外部环境促进集群发展;金融机构为群内企业融资等提供服务;大学及科研机构是集群创新的智力团体, 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科研产品的转化和应用, 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也促进大学及科研机构与社会结合, 开发研究适合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产品。这五部分形成一个彼此交织、相互关联的有机网络系统。

2 煤炭产业集群生态化特征

2.1 多样性

煤炭产业集群多样性又称差异性, 包括微观多样性、中观多样性和宏观多样性三个层次。微观多样性是指煤炭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在知识、资产、技术、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经营理念等的差异性;中观多样性是指集群内同质产业种群的差异性, 表现为同质产业种群特征的多样化和数量;宏观多样性是集群内异质产业种群之间的差异性, 表现为集群内不同产业种群特征的多样化和数量。煤炭产业集群多样性是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它不仅直接为集群提供物质资源,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而且还为集群稳定持续发展, 提供了难以估量的间接价值。

2.2 相关性

煤炭产业集群相关性描述的是群内各种群之间, 客观存在的物质、信息、能量等关联循环链条。煤炭产业集群系统中各个种群处于不同的地位, 有些占主导地位, 有些占附生地位, 种群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直接或间接链接起来, 集群中各种群有规律的共处, 即在有序状态下生存, 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群落层次, 集群内各种群单位相互依存, 相互合作, 共同构成有机的煤炭产业集群系统。

2.3 低碳性

煤炭产业集群低碳性是指群内各种群之间, 在物质、信息、能量等循环过程中, 所体现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化”特征。煤炭产业集群各种群之间, 通过副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使一个种群的副产品或废弃物成为另一种群的原材料, 形成副产品、废弃物的交换网络;在各种群内部, 通过协调采购、生产、技术、设计、营销等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实行生态设计, 采用绿色工艺, 进行清洁生产。从而实现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周而复始的运转。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运行模式, 一方面, 使煤炭产业集群系统更好的融入生态系统, 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 有助于降低集群生产成本, 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煤炭产业集群种群系统

3.1 优势种产业种群——煤炭采掘业种群

优势种一般指优势度最大或较大的种, 在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 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落内部环境条件, 对其他种群的生存和生长施以最大影响。优势种能有效控制群落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 将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成本低廉是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竞争优势, 依托资源比较优势, 煤炭采掘业种群成为集群中密度最大、对环境影响最直接的产业种群, 占据基础和主导功能地位, 对整个系统发展具有控制作用。因此, 本文将煤炭采掘业种群作为煤炭产业集群的优势种产业种群加以研究。

3.2 关键种产业种群——热电和煤化工产业种群

关键种是指一些珍稀、特有、庞大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 在群落中占据中心地位, 它们的消失或削弱会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关键种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 它的存在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 同群落中其他物种相比很重要, 但又是相对的。

煤炭产业集群中的热电和煤化工产业种群, 使用和传输物质最多、能量流动规模最为庞大, 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产业种群的发展, 对煤炭产业集群稳定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集群内的链核, 也是建设和发展产业共生链的关键,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本文认为热电和煤化工产业种群是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种产业种群。

3.3 伴生种产业种群——静脉产业种群等

伴生种是指那些在群落中经常出现, 对群落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优势度较小的种群。伴生种不能用来区分群丛, 它虽然在群落中处于非优势地位, 但其适应性广泛, 可与其他物种构成种群耦合关系, 是群落中的重要成员。

在煤炭产业集群中, 依托优势产业种群和关键产业种群提供的各种优势条件, 如资源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等, 逐步形成了群内的建材、净水厂、冶金、陶瓷、造纸、机械制造、物流产业、静脉产业 (废弃物资源回收) 等产业种群。虽这些产业种群不占主导地位, 但他们直接或间接以优势和关键产业种群提供的物质、能量为生, 对整个集群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本文将上述产业种群作为煤炭产业集群的伴生种产业种群加以研究。

4 煤炭产业集群生物链模式

煤炭产业集群的生态网络系统是一个资源交换型和信息开放型的动态系统, 具有单个要素种群自身所没有的新特性和功能。煤炭采掘业优势产业集群是煤炭产业集群的基础, 热电与煤化工关键产业种群是煤炭产业集群的核心, 机械制造加工等伴生产业集群是煤炭产业集群的延伸。通过将生态学理念引入煤炭产业集群系统, 依托集群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 有利于形成“煤炭采掘业优势种群—热电与煤化工关键种群—机械制造加工等伴生产业种群”的煤炭产业集群生态网络, 有利于产业集群自身升级和区域竞争优势培养。

4.1 共生链链接形式

煤炭产业集群共生链链接是实现各种群间交换物质、能量的过程, 是煤炭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源泉。通过共生链链接发展, 可以加强种群间联系, 增加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使得集群生态系统更加和谐, 提高整个系统效率和效益, 形成生态链良性循环。煤炭产业集群共生链链接包括物质流动共生链接和能量流动共生链接两种形式。

(1) 物质流动共生链链接形式。

物质流动共生链链接形式是指实现上游种群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被下游种群作为原材料的过程, 是集群内各种群之间通过物质传递、供应、废弃物或副产品而建立的产业共生链。

(2) 能量流动共生链链接形式。

能量流动共生链链接形式包括热能、电能、水能的梯级利用。有效的能量利用是削减费用和环境负担的主要战略, 在煤炭产业集群内, 通过构筑能量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 进行“能量层叠”梯次利用, 既可以节约能源, 又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4.2 网络共生模式

网络共生模式是由多个种群依据生态学原则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群落结构的共生网络系统。第一层次为优势产业种群, 第二层次为关键产业种群, 第三层次为伴生产业种群, 各种群间通过共生链进行物质循环交换, 能量梯次传递。该模式强调资源利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提升煤炭产业集群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益。

从关键产业种群分析, 依靠群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达的煤炭采掘生产业, 通过配建热电产业种群, 利用煤矸石、煤泥建设低热值电厂, 将有污染一次能源转变为清洁的二次能源, 为各种群提供动力保障的同时, 将热电副产品配送其他产业种群;以煤炭、煤层气和共伴生矿物为原料, 进行深度加工, 建立煤化工产业种群,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

从伴生产业种群分析, 在煤炭采掘业优势种群和热电与煤化工关键种群的协同辐射作用下, 这些优势和关键产业种群所产生的副产品、环境友好性产品和廉价能源, 通过建材产业种群、机械制造产业种群、造纸厂产业种群、冶金产业种群、净水厂产业种群、静脉产业种群等伴生产业种群进行消化吸收利用, 如通过配建建材产业种群, 利用热电产业集群的电力和热量, 利用矿井水, 把矸石、粉煤灰用来造砖、制水泥等建材, 既节省了土地资源, 解决了令人头痛的固体废弃物问题, 又变废为宝, 保护了环境, 一举数得;同时, 通过静脉产业种群 (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以节约资源为目的, 运用先进技术, 实现垃圾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利用的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种群) , 将煤炭产业集群内各种群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 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

5 结 论

本文依据产业集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立足生态学视角, 模拟生态系统种群间结构关系, 提出了煤炭产业集群是由煤炭采掘业优势产业种群、热电与煤化工关键产业种群和机械制造加工等伴生产业种群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种群之间通过共生链链接, 形成物质共生和能量共生的复杂网络系统, 通过不同种群间的组合和链接, 发挥产业集群和工业生态效应, 既实现集群经济增长, 又有效保护环境, 从而实现煤炭产业集群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毋庸置疑, 生态化煤炭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炭富集区基于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现实选择和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公朴, 夏大慰, 龚仰军.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三版)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260-265.

[2]姚中华.煤炭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初探[J].经济管理, 2005 (12) :26-28.

[3]魏振宽, 吴刚, 朱超.对建设煤炭生态企业的初步设想[J].煤炭经济研究, 2007 (3) :19-21.

[4]席旭东, 耿殿明, 郝占刚.矿区生态产业链及其产业规模研究[J].煤炭学报, 2009 (34) :1579-1583.

[5]陈要立, 管洲.资源支撑型产业群的分类和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7) :26-27.

[6]武春友, 吴荻.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新汶产业集群为例[J].管理学报, 2009 (8) :1067-1071.

[7]陈柳钦.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12) :56-60.

[8]李健, 金占明.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发展[J].科学学研究, 2006 (24) :431-346.

[9]曹代工.煤炭生态工业园的构建及作用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 2009 (7) :20-21.

[10]吴松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7) :400-402.

生物产业集群 篇2

产业集群市场竞争与路径选择--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许多以中小企业集群的块状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但是又存在着部分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造成区内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集群市场竞争状况的具体分析,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其市场竞争的具体特征,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促进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代表的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

作 者:张秀芳 史建民 韩晓翠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北京,100872 刊 名:新疆农垦经济 英文刊名: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F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市场竞争   蔬菜产业   路径选择  

揭示蝗虫生物集群的奥秘 篇3

你知道吗?蝗虫其实是一种触角较短的蚱蜢,属于直翅目、蝗亚目昆虫。这种蚱蜢在其蚱蜢阶段,以独居的形式存在,外形和行为与其他种群的蚱蜢类似;而在某个时期,它们的生理及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形和大小明显变化,体色也发生较大变化,飞行距离增长。于是,它们就变成蝗虫了。

对草原和农作物而言,蚱蜢和蝗虫都是有害的。不过,蚱蜢是独居生活,孵化出的后代也是独居的蚱蜢,其危害性较小;而蚱蜢一旦变成蝗虫,它们是群居生活,孵化出的后代是群居的蝗虫,其危害性很大。自1950年开始,一场严重的蝗灾席卷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新的蝗虫种群在2012年又迁徙到这里。到2013年6月,蝗灾已扩散到该国一半以上的区域。2013年3月,约3000万只沙漠蝗虫袭击了埃及,并且向中东蔓延。照此下去,那里将有数百万人因蝗灾而发生饥荒。

集群刺激

从古至今,这种蚱蜢都一直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是什么原因导致独居的蚱蜢变成群居的蝗虫的呢?尽管这一现象早在很久之前就被人类发现,并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记载,但其成因到现在一直未有定论。

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头一天还是蚱蜢,第二天就变成了蝗虫,而且这种变化没有季节性规律,也不是每年都发生。人们唯一知道的是,它们似乎在某一时间不得不做出一个集体的决定。于是,就像自然界中的其他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一样,在某些地方蝗灾的出现被人们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

不过,在2000年,研究人员有了一个较大的突破。他们设计了一种自动录像系统来记录沙漠蝗虫的活动,他们还通过人为控制蚱蜢的种群密度,观察这是否会影响独居的蚱蜢变成群居的蝗虫。

研究人员应用这项技术进行了对比试验。一种情况是气候温暖食物充足,蚱蜢种群密度较小;另一种情况是环境恶化,蚱蜢种群密度很大。结果发现,高密度的蚱蜢会相互撞击、摩擦,甚至啃咬。研究证实,当蚱蜢开始相互撞击、啃咬时,它们便变成了蝗虫。突变而成的蝗虫的体形比蚱蜢大。蝗虫很快交配并繁育出新的蝗虫。不过,研究发现,只要人为地阻挡蚱蜢感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并且切断它们的感知神经,就可以阻止它们发生集群行为。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蚱蜢相互撞击、啃咬时,它们的体内会释放一种“集群的信息素”——5羟色胺,这种化学物质会影响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和生长。随着蚱蜢种群密度的增加,导致蚱蜢相互间的啃咬越来越多,导致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以更大的种群密度聚集在一起,并据此判断周围的环境,做出朝哪个方向行进的决定。这种集群方式使许多小群的蚱蜢聚集起来,而当这个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即蚱蜢的种群密度达到一定值(极限值)时,5羟色胺的释放就会导致蚱蜢向蝗虫转变。

其实,类似蝗虫的集群现象在动物界还有许多。例如,蜜蜂如何选择蜂巢,鸟群往哪里迁徙,白蚁如何建立地下宫殿,沙丁鱼如何成群地迁徙生活,肿瘤细胞如何扩散,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群体决定的,而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目前依然是谜。当然,人类、猿、大象和鲸类除外,因为较高的意识和文化阻止他(它)们这样做。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篇4

国外已形成了若干生物医药的明星集群,在美国有旧金山湾、波士顿、华盛顿、北卡罗莱纳和圣迭亚哥等五大生物技术集群,在欧洲有英国伦敦、德国的莱因河上游三角地带以及丹麦、瑞典的药谷等生物医药集群。

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广泛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获利前景,其集群现象非常明显。

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现代生物技术与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生物技术与医药行业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发改委已批准了22个生物基地,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特色基地(生物医药类)约有30个,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有1个,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有2个,这些基地(区)都在积极地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及中国市场强大发展潜力的双重推动下,国内药谷热持续升温,各类药谷项目密集上马,目前我国各类药谷数量不下百个,经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的药谷不下50家,华西有科技部首个批准的“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四川成都药谷;长三角有上海张江药谷,浙江杭州药谷、江苏无锡药谷、浙江兰溪药谷、江苏常州“三药”生产基地等;西部有“现代化高科技生物工程工业园”新疆天山药谷;华南有号称“南国药库”海口药谷;华北有北京亦庄药谷、中关村药谷、天津国际创新药谷;东北有吉林通化医药城等;其他地区有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深圳医药产业园区,广州国际生物岛等[1]。

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但区域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研发要素有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集聚的趋势。

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等领域,建设生物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基地,这为生物医药集群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具有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合作优势、组织结构优势和文化优势等,这些不同的优势发挥协同影响作用,便可促进产业生产率提高,从而增强国家及区域竞争力,不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地理区域方面,大量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能很快形成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一是加快有关联性供应商的集中。在原材料、设备等购置方面,企业对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容易实现,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可以降低供应商的违约情况发生。二是能形成生物医药专业化市场。从人才、原材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产品等多方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巨大的生物医药专业产品市场。三是能够形成生物医药专业信息的共享平台。实现生物医药科技项目评估、产学研用联合对接服务、生物试剂共享服务、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生物医药情报信息服务等。四是能吸引高端人才的流入。一些生物医药集群聘请院士、著名专家、海外留学人员进行产、学、研密切结合,不断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形成以人力资本市场化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人才发展模式,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增强。

2.2 能够快速提高集群内生物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能够创建获取知识外溢和医药信息的便利条件。生物医药市场信息的迅速传递与反馈,是生物医药企业发挥其灵活机制优势的前提。有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服务部门齐全,可提供全程高效的服务。如有的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咨询公司、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支持;有的可为新办药厂提供新药报批、许可证办理、GMP认证等专项服务;有的建立医药科研创业中心,承担临床前研究、中试放大、药理毒理评价、动物实验等功能,为医药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等。集群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可利用这种“网络”关系,快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3 具有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优势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企业只有通过差异化竞争,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目前,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的集群,一般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并通过集群重点品牌、商标、专利等的宣传与促销,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谋取单个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

3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类型

一是以资源依托为主的产业集群。如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于2010年1月5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辽宁东部地区资源优势、沈阳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优势,以及本溪现有的产业基础,发展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以中药为特色,涵盖生物制药、化药现代制剂、保健食品及功能食品、药妆及日化产品、医疗保健器械等相关产业领域在内的生命健康产业,已形成集群化、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以生产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2]。2009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为国家高新区,定名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全国唯一的医药专业国家级高新区,它的目标是在疫苗、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中成药提取等五个方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正逐步成为中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医药产业基地。

三是以科研创新为主的产业集群。国家上海张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位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园张江高科技园区,基地重点集聚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创新企业,被誉为“张江药谷”。基地始建于1994年,目前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基地之一。该产业集群汇聚了1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流动站、12家高校培训机构,并拥有院士20多名、博士2000多名和硕士6000多名。从价值链的环节来看,张江“药谷”的科研实力优势在国内十分突出。产业集群内有37.3%的企业以研发为主、27.6%的企业以提供咨询等服务为主、19.9%的企业以物流销售为主、15.2%的企业以制药为主。从事研发外包服务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张江呈明显集聚态势。

4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成长,高收益的特点,国内较多省市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各处医药基地的兴建也如火如荼。结构重复,不顾市场需求的重复投入是当前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国医药产业园区有近百个之多,几处药谷发展目标(甚至定位)相同或相近并非个例。

4.2 集聚力不够强,品牌影响薄弱

大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集聚力不够强,集群内缺乏龙头企业发挥牵引和吸聚作用,企业规模大多较小,缺乏重量级产品(国际标准是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3]。集群内生物医药企业品牌效应不明显,由品牌带来的无形价值较为有限,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集群做大做强产生制约。

4.3 融资渠道有限

国外生物产业集群大都是在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资支持下和健全的资本市场中获得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企业主要通过自筹、政府资助和金融机构贷款来融资,其中以自筹为主,其次为政府扶持,通过无偿资助、利率优惠、贷款担保等形式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来源于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本、民营资本和上市公司的资金不多,虽然集群内集聚的投融资服务机构也为企业寻求资金提供了便利,但对于高投入的生物医药产业而言,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4]。

4.4 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较短

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来看,大多数制药企业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来吸引企业形成空间上的聚集。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这种产业集群很难真正实现以其内在良性运行机制和产业关联为基础的集聚,很难形成在本地根植性强的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产业间关系比较松散,关联程度不强,不容易形成共同的区位品牌。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较短,有的甚至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势必造成创新项目技术扩散效应无法发挥,不利于后续创新。

4.5 以人为本的“持续创新力”欠缺

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人才引进制度,生物科技人才流失严重。通过调研发现,许多生物科技研发人员的首选地依次为上海、深圳、北京,除了因为这些地方生物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有更加优厚的人才吸引政策;另一方面,虽然有一批科技人才得到重用,但是在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竞争、容忍失败”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以及“注重潜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创新环境还未形成[5]。

5 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的建议

5.1 国家从宏观上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引导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出现了国际资本、技术向中国转移的态势。这将为我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供良好的国际机遇。但由于国内相关的生物医药各种资源的分布不同特点,国家应严格审核集群发展的条件,决不可一拥而上。已形成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要根据自身发展切实情况,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国家要引导其打“世界牌”,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将跨国经营纳入发展外向型经济规划之中,提高生物集群国际化经营程度。

5.2 发挥政府协调功能,加大对生物医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

各地政府应加大沟通协调力度,统筹制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鼓励以骨干生物医药企业为龙头,实现中小企业的整合,培育出若干个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从而带动集群发展。生物医药集群企业也应该积极配合国家进行市场定位,实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调整,只有两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区域优势才能凸显出来。

5.3 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多渠道充实资本基础

加快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集群创新投入体系。充分运用金融信贷、企业资本、政府财政支持、引进外资、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解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资金问题。尤其是健全生物医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形成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鼓励和引导金融部门、社会资金、国内外风险基金对生物医药集群内企业的投入,加快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通道。

5.4 完善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目前,有些生物医药集群在产业链上处于低端,面对风险时规避空间狭小,有的则是内部产业链畸形,大部分集群在内部产业链上分布不合理,“两头在外”,使集群发展缺乏主导权,受外部环境影响大。有些集群内企业离散化,内部产业链畸形化导致产业集群内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企业间竞争大于协作,黏合度不高。那么,产业链越长,意味着企业可参与的价值链越长,产生的附加值越多。因此,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适当延长产业链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

5.5 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人才的作用,提升集群创新动力

集群内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必然会扩大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与专门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知识和人才的注入必将给集群创新增添活力,这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不竭动力。加大制订和落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有关政策的力度,激励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的优秀企业家的成长,提高他们工作的满意度,也就提高了对工作的忠诚度,从而形成良好的集群创业文化氛围,集群的创新动力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顾小妹,冯国忠.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2009,8(12):125

[2]刘光东,丁洁.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软科学,2011,25(3):39

[3]章淑华.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8,42

[4]杨沙.辽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能力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09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篇5

程丽霞杨洁

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概念,重点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并论述了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集群效应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近年来,人们也发现,在全球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意大利北部的制鞋业、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我国温州的制鞋、日本汽车产业、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硅谷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等,其竞争优势似乎都与所处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还能看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往往是在同一区域内群居在一起。产业竞争力似乎于区位、与区域内产业集群因素有关。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大流派:外部经济理论、集群经济理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A﹒Marshall)首先提出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济规模”。他认为,内部经济规模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说明中产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district)。

集群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首先提出的。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集群现象作出解释后,韦伯又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对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集群经济概念。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群因素。他认为,集群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群优势,这上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这就是最重要的高级集群阶段。这种高级阶段的集群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集群。韦伯从集群因素造成的经济性---

(1)“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研究集群产生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M﹒E ﹒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1程丽霞,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

杨洁,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河北理工学院教授。

(1)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31~3

3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1990年他的一篇《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该论文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同年波特以同样的题目出版了一本很厚的著作。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看,也许波特的这篇文献还不能算是纯理论的经济理论文章,但他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集群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此外,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1这里的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集群在一起而组成的。这些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厂商。产业集群还包括下游产业的成员(如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和其它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思想库、职业训练机构),以及制定标准的机构。对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机关,也是集群的组成部分。最后,产业集群还包括同业公会和其他支持产业集群成员的民间团体(2。

经济学家发现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许多地区,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的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另外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之下,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也更容易用经济学的语言和工具(计量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制造业和工业的集群现象。

由此可知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

(1)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2)地理集群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群,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1)(2)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21页

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同居一地,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产业中各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业绩差的企业因此会感到压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

首先,产业内的竞争迫使产业内的各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企业群居一地,竞争对手就在眼前,企业永远不能满足,必须不断进去,产业内各个企业的不断创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次,产业内竞争能够使得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地位。表现在:竞争对手可以吸收周期性的需求波动,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竞争对手作为企业产品价值比较的标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标新立异”的能力;竞争对手优化了整个产业的结构。如增加了产业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供第二或第三方货源;第三,企业接近员工和元件。企业坐落在产业集群内,更有机会接近优异的、低成本的最佳专业化元件,包括零部件、机器、企业服务与人力资源。因此当本地供应商竞争激烈时,产业集群代表一种先天上更有效、且更有效率分配资源的组织形式;第四,产业内各企业可以在新产品或新兴产业中协作开发市场,事实上是产业内各企业一起分担市场开发成本;竞争对手的存在降低了买方风险,还有助于推进技术标准化。

(二)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

产业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和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首先,向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寻求资源(当地采购),远比到远地采购的交易成本低。它会使库存需求降至最低、遏止供应尚哄抬价格、违约背信的投机行为,并使活动透明化;在集群内采购,使沟通更方便,也可减少修改成本,并使辅助性和支援性的合作更方便容易;降低了远距离元件输入成本,供应商会提供更好的价格,厂商也能使用更有效率的送货方式;其次,提高了协作效率。人们早就发现,许多工作只有在聚集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如将一个重物搬到车上,需要4个人同时花费10分钟的劳动,从成本上来说,耗费劳动时间是40分钟,但决不是说一个人花费40分钟就能完成;第三,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的新局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和协作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没有协作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没有协作,竞争也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提出“合作竞争”是值得重视的。国外人写了一本书《合作竞争大未来》,书中说“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应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济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利益与竞争。” 企业集群在一起虽然加剧了竞争,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并不仅仅表现为市场上的争夺,而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卓越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企业要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必须与其它企业结成网络,共同解决问题。与竞争的同行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现代组织理论语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三)产业集群增加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常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客户的需求。这是因为企业得利于诸多集中的同业拥有的客户知识与关系、相关产业中平行发展的企业、集中而专业化的信息机构,以及精明的客户。由此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比单打独斗的竞争对手更能迅速认清顾客的要求和愿望;其次,在感受可能的新科技、经营或送货方式等方面,产业集群提供了优势。产业集群的成员会及早而持续地学到有关发展中的技术、零部件、机械设备可能性、服务与营销的概念等,这是因为与集群内其他实体持续的关系、互访的便利性、经常面对面接触,都有助于此种学习过程;第三,产业集群拥有感受创新需求与机会上的潜在优势。在产业集群内,企业能更快速地掌握到新元件、服务、机器和其他执行创新上所需要的元素。当地供应商和伙伴能够在创新过程中,紧密地合作,才能确保所提供的材料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第四,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如同行竞争、持续性比较竞争等,这些压力都会出现在地理上集中的集群内。基本环境的相似(如劳动和设备成本)以及多个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厂商必须以有创意的方式使自己有别于他人。创新压力节节生高,在产业集群内,个别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但是许多企业比其他地点的企业进步更快。

(四)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产业集群发展中应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四、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竞争力

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成功的区域与成功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群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气氛,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

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产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在广东,浙江等省企业集中的行业有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广东南海的盐步镇是内衣生产基地内衣生产企业6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沙溪镇是全国最大的休闲服生产基地,企业410家,从业人员3万人。还有宁波市的服装产业集群,绍兴县的纺织面料生产产业集群,海宁市的皮革皮件生产产业集群,温州的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标牌标徽、纽扣、打火机和灯具等

(产业集群。1浙江义乌,正是产业集群带来了义乌模式,它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形成了三种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是:小商品的生产产业集群、小商品贸易的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外联系的联托运产业集群。在每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三个产业集群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集群。

正是产业集群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搞开发区或工业区,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集群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上工业,小到纽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内生的前面的理论告诉我们,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的,因此,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生出产业集群来。但是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产业集群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所以,我国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要遵循这个规律。

联想到我国的各种开发区,有一些开发区的确尊重了这种内生性,考虑了开发区周围的各种资源禀赋及原有的基础。但有一些开发区则没有尊重这种内在性,一味依赖政府的号召力与政策的作用,这样的开发区就算政府花钱建起了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最后能否发挥作用就很难说了。

(三)发展产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新思想的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知识不断积累和流通的场所。为了得到这种效应,政府要积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它是由区域内的经济网络(行为主体间非正式的经济合同)共同构成的。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产业集群需要具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软环境是指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包括三个层次:(1)介质环境,包括人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2)机构环境。包括各种为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例如,为资金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劳动力流动服务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加强同业人员交流合作而成立的行业协会等。(3)调控环境。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多个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作效应。

主要参考资料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高登第 李明轩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德]杜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4.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

﹒31~33(1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5.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6.张元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观点[J]人文杂志(西安),2001.4.72~77

产业集群经济如何升级 篇6

市场与产业互壮声势

有产业必有市场,特别是服装这样的消费品,没有大市场作依托,产业就无法扩张。或者说,市场就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乡镇级建制的虎门,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口竟有50万。南北商贾云集虎门,形成巨大的物流和信息流。庞大的市场向四面八方辐射,对虎门的服装产业形成持续的强劲拉动。虎门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服装集散地。

虎门产业经济的形成,是从小额贸易开始的。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虎门有人运稻草到香港去卖,再从香港带回少量服装及几块香皂、三两双袜子、十来把雨伞摆地摊,从而逐渐形成“洋货街”。此后,陆续有境外服装企业到虎门开办工厂,虎门勇敢地承接了香港及东南亚产业转移的第一波。虎门镇政府因势利导,在发展服装产业的同时,把培育服装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使得虎门服装产业一开始就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政府与个体管理委员会投入7000万巨资建起的富民商业大厦,占地13000多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1300多家厂商密密麻麻地占满了五层大楼,开张当年销售额就达12亿多元,一举获得全国第一时装批发商称号。镇内一平方公里的服装批发市场,服装商铺达8600多家,内有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富民布料大市场等颇具规模的时装批发商家20个。由于政府强力打造,市场的品牌效应得到了极大提升。提起虎门,人们都知道是产服装的地方。提起富民,人们知道那是批发服装的商场。提起黄河,人们知道那是高档服装商场。虎门服装市场成了大品牌。

服装市场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服装业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与市场直接联系,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更具竞争力。国际上最新的服装潮流,虎门都能跟上。有专家认为,对巴黎时装潮流变化,东京市场反应周期是15天;对东京时装潮流变化,香港反应周期是10天左右,而香港服装虎门市场的反应只需5天。

服装市场的兴旺,带动了当地其他专业市场的繁荣。虎门除了拥有庞大的服装专业市场,还拥有农副产品、布匹、皮具、图书文具、鞋业、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32个,每天人流如织,货畅其流。以专业市场为主题的虎门第三产业已占产业总比重中47%,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虎门服装业带动了虎门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交通运输、金融业大发展。今日虎门,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数码港”。每年到虎门来旅游购物的达150万人次;虎门白天每分钟有10部客车进出,一个镇竟拥有两家五星级酒店,处处是一派繁荣景象。虎门正在筹建华南一流的大型物流中心——富民物流中心。这个中心位于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虎门出入口和虎门港口,第一期工程的主体建筑和设施包括一座楼高23层、内含小商品城、皮具城、玩具城及13.5万平方米写字楼的国际商贸城,4.5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两万平方米的水果批发市场,可容250家托运公司的4万平方米的托运中心,20万平方米的仓储配送中心,还有一个大型计算机管理中心及一系列现代化相关设施。镇委书记钟淦泉说,建设物流中心,是为了引入新的业态竞争,这是虎门服装发展的方向。

品牌铸造产业灵魂

产业集群经济要真正发展,最终必须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没有知名品牌的产业集群必定没有长远的生命力。服装业作为虎门的龙头产业,前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但作为中国服装名城,还缺少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虎门政府调整战略,鼓励企业创品牌、创名牌,以保证服装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保持强劲势头。在1997年第二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上,虎门推出了“以纯”、“夏雪儿”、“松鹰”、“宝扑”等7大品牌。目前,虎门已有4000多个服装商标,知名服装品牌由过去的7个壮大到29个。镇长卢少雄代表镇政府表示,对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厂商,政府将出资100万元给予奖励。短短几年时间,以松鹰、狐仙、灰鼠、利来、索莎、以纯、爱弥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厂商已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达400多个。虎门服装企业已经开始把自己的品牌做成“国际牌”了。由无品牌到有品牌,再到创名牌,实现质的飞跃。只有30几岁的郭东林创立了“以纯”休闲服装品牌,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在北京金街王府井开了专卖店;“名积”休闲装、牛仔服销售网遍及成都、北京、济南大中城市。“锦之哥”销售网覆盖福建、北京、湖南、四川等地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索莎”的老板李玉英是土生土长的虎门人,她靠给香港牌子做总代理起家,去年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索莎”并在第六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一炮走红,现在“索莎”高级女装走俏大江南北。张桂芳创立的“漂亮物语”品牌,走高档路线,打出了青春休闲品牌“伊莎艾伦”,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为了打造服装品牌,虎门特别注重产业衔接。虎门不仅有全国闻名的服装市场,还拥有配套齐全的面辅料大市场。富民、花城、兴裕、财富及香江五大布料市场(商场),吸引了发达面料地区和港澳台的布料商进场经营。镇委书记钟淦泉前不久率团赴法国PV面料展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在PV展上,欧洲的面料商认为我们只是来看热闹的,对来自中国内地的客商表现冷淡。其实也难怪,反观虎门服装业,与欧洲服装的差距就在面料上,虎门服装业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关键在面料。在11月中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虎门)服装交易会,虎门富民布料大市场精品面料展贸中心推出新概念大型活动,暨2003/2004秋冬中国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实现了中国最大面料基地与中国最大时装基地对接。

文化提升产业境界

虎门镇委书记钟淦泉认为,做一件实事,只要下定决心,要做起来不是很难。但要不断地完美并有创意,那就不容易。正如服装对于人们生活而言,从单纯的御寒功能到加入民族文化元素到成为生活艺术,成为财富和品位的象征,就需要服饰文化有新的突破。服装业的营运,不仅是劳动力的营运、技术的营运、资本的营运,而且是文化的营运,这也是虎门要走的道路,也是虎门服装所期待的最高境界。

虎门的服装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虎门时装的设计,以天空、大地、海洋结合南方的绿树、鲜花和佳果为灵感,艳丽潇酒,具有浓郁的南方气息。设计追求人的气质、活力和风度。虎门服装兼收并蓄,汲取各派所长、大胆创新、与欧美、港、澳、台流行款式相互交融,又具有明显的南派特色。为了倡导服饰文化,虎门斥巨资建成了威远服装专业学校,培养服装专业人才。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虎门杯国际青年(女装)设计大赛”;与广东省服装协会联合,两年举办一届“‘虎门杯’广东省十佳设计师评选”活动。

虎门的服装业文化,体现了广泛的兼容性。虎门有不少香港及境外的企业,国际上大品牌与虎门合作的也比较多。国际知名品牌“苹果”、“圣罗兰”、“花花公子”、“华伦天奴”就与虎门企业合作了很多年。很多国际大品牌进驻虎门服装市场经营。如“老人头”、“梦特娇”、“金利来”、“苹果”、“圣罗兰”、“花花公子”、“华伦天奴”等。每年的国际虎门服装交易会主会场,都设立“香港时装城”、专营高档港澳台流行时装;“连卡佛”、“金百利”、“新浪潮”、“新百汇”等时装商场里,世界流行时装争奇斗艳;知名品牌的专卖店、特约专卖、总代理、特约代理纷纷开张,虎门可谓海纳百川。

生物产业集群 篇7

关键词: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政策建议

一、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分析

建设生物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提高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参与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 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需要。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的不再是物质资源, 而是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技能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谁就能取得创新的主动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 云南具备了一定的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拥有一批植物、动物、医学、微生物等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 全省9名院士中有4名从事生物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 云南的烟、糖、茶、胶等12类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其总产值达到2300多亿元, 占全省生物总产值的84%, 而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等现代生物产业正在兴起。从2008年云南医药工业数据来看, 中成药占了73%。云南医药产业有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但大型企业较少, 主要是以云南白药为主的6家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云南省医药工业产值在西南地区发展情况较为落后,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云南是中国乃至地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宝库, 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 拥有了发展生物产业宝贵的物质基础, 研究开发潜力巨大。“但只有自然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研发人才和企业家。”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冯并说, 发展生物产业不仅要搞企业, 更需要抓住各种人才, 要抓住产学研的链条, 保证产业初始阶段就能有较高的起点, 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和跨越性发展。为此, 冯并建议云南省不仅要与本地的大学、科研机构紧密结合, 更要和全国乃全球的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云南省140个科研机构中有76个从事生物资源研发工作、研究人员3700多人。目前, 在生物科技创新领域, 云南省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在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建设和认定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 占省级重点实验室总数的70%, 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已成为生物产业研发基地。相对我国生物产业较发达的区域的研究机构数量和研究人员数量相比差距还很大。北京、天津、上海、长春、深圳等地是中国生物人才密集区, 都分别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科技研究队伍。以北京为例, 该地区有“四院四校” (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 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 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41%;863等重大的国家计划项目经费每年约有1/3以上投在北京。

二、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设计

(一)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层次分析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调动、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使用并保持持续增值。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为云南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作为一个系统, 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根据集群创新的层次关系, 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构建:第一层次是核心 (主体) 层, 由集群中核心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互动关系组成。核心企业与上游的供应商协作开发, 可以获得最新的原材料与生产技术;与下游客户、经销商的信息互动, 企业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 从而在研发及生产、销售环节上作出调整。一些宏观战略发展规划和战略设计都要落实到企业层面来实现, 并最终为企业服务。在人力资源规划领域, 所有的战略构想都必然要通过企业的微观人力资源机制来实现, 如果微观机制失灵, 任何宏观或中观层面的努力都将无效。第二层次是辅助层, 由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组成。大学及科研机构是专业化的知识创造、传播机构, 除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外, 还可以为企业直接输送创新型人才, 或增加集群区域创新型企业的数量, 提供整个区域显性知识的存量和流量。中介服务机构, 尤其是行业协会、咨询公司, 促进集群内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任何产业集群的成长与高速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在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集聚与流动为产业带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 产业之间及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的高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三层次是宏观环境层, 指集群所在区域的政策法规、文化特质、习惯及规范等无形资源。在集群创新系统中, 政府根据创新目标, 对各个创新行为组织进行引导和协调,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 充分激发各创新行为组织的积极性, 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交流和联合, 以提高集群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通过提供教育与培训资源, 以及制定并贯彻执行各项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为人力资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整体框架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层次和《云南省生物产业规划纲要 (2006-2020) 》的总体规划, 设计云南省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如图1所示:

1、核心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企业是集群创新的主体, 任何政策和辅助活动最终都要通过企业的活动来实现。宏观环境和辅助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最终都是为核心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核心组织有了人力资源基础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及合理使用, 才能最终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 这就要求企业以全新的管理方式迎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挑战, 而知识管理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有效的管理模式。云南生物产业要想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就有必要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率先在生物企业中实施知识管理, 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薪酬福利制度是调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式, 而充足的培训是保证人力资源价值提高和持续增值的基本条件。

2、辅助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基地, 是各个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形成的知识源头, 大学和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发技术资源,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供给和培训高技术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是沟通科研部门与知识流动的纽带和桥梁。按照发展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要求, 重点培养生物技术原始性创新、工程化开发、高级经营管理、产业技工等各类高技能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生物产业提供优质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资源, 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生物产业人才培养;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优化人才使用环境, 为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建设一支规模适当、质量上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3、政策环境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宏观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是支撑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 为集群创新人力资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具体主要包括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吸引人才三个方面。集群人力资源的培养是集群创新能力提高和集群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建设创新型省份, 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就必须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为了实现创新型省份的目标, 有必要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 大力引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能最终为我所用, 为云南生物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这就必须要留住人才, 否则就会造成人才的大量外流, 引进的人才资源也可能重新流出本省, 因此, 留才支持体系的构建显得也十分重要。

三、政策建议

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作为提升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整体水平的关键和突破口, 逐步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高级实验操作人员为主体的研发队伍, 打造一支既具备科技知识又了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科技型企业家队伍。依托现有大学、国家生物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加强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养。

建立生物产业创新体系, 以集群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为主,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重点支持战略技术、共性技术、技术工程、技术标准等类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支持生物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战略性技术联盟, 加大“产、学、研”联合攻关力度, 重点扶持、创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发展一批生物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企业, 加速生物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外国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转化中心, 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生物技术研究成果, 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执行力度, 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职业经理人, 吸引国外技术、管理人员到云南创办生物企业。

参考文献

[1]、邵云飞, 唐小我等.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创新[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翠红.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生物产业集群 篇8

1 理论背景

1.1 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众多以某一特定产业为核心,彼此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具有密切关联的企业和机构组成的群体[1]。同时还指出,其主体不仅包括相互关联的产业及其他实体,还延伸到辅助性产品制造商、政府、金融机构等支持性组织机构。同产业内各相关企业,在较为接近的区域范围内群聚,从而对产业和区域的生产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形成提升作用是产业集群的核心意义,重点则在于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

1.2 产业集群具有的特征

1.2.1 一定地理范围内集聚

这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一方面,大量产业资本要素在此空间范围内集聚和积累,这是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有利于企业间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发生,有利于知识的外溢和扩散,促进了创新。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递受地理距离的限制,通常需要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才能实现,因此与知识源的地理邻近性就非常重要[2]。

1.2.2 专业分工,柔性集聚

众多相关的企业在功能上专业化分工,在空间上柔性集聚,组合成完整的价值链,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产品的知识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掌握所有知识,导致企业对外部知识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需要集群内企业形成功能上的互补,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2.3 支撑机构支持发展

集群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为集群发展提供优惠政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大学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共同辅助产业集群发展。

1.2.4 公共信息、设施的共享

集群内以同一产业为主导核心协同发展,彼此具有很多共性,因此能共享区域内的人才、市场、技术信息以及仪器设备等诸多产业要素。

2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涵与特征

将现代尖端生物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发、生产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高技术医疗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产业的推动发展主要依靠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产业化周期长”,一经上市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决定了产业最显著的区位特征是地理上的聚集,从而形成集群发展的空间格局(Cooke,2001)[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指处于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相关辅助性机构为支撑,在拥有同一产业文化的地域范围内高度集聚,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机构所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4]。在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上,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技术,企业负责生产和经营销售,相关辅助机构提供金融、运输、培训等服务。

它拥有一般产业集群共性的基础上还有它自身发展的特性,结合两方面的特性可以发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2.1 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区域核心产业,引发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由于分工合作,每个企业专注于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产业集群因此呈现专业化强,对劳动力技术要求高的特性。

2.2 集群成员主要为新创中小型企业[5]

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主体是大量的高度专业化的新创中小企业,它们的创造性、灵敏性高于大型医药企业,短期内成长效果明显。生物医药新品种的发现,主要依赖于创造力、集中力和知识更新速度。相比之下,规模对创新能起的作用相对有限,新创企业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活力的重要标准。

2.3 垂直网络高度互动

一方面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对基础科学研究高度依赖性,促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垂直维度上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十分密切,技术、人才、信息等的交流频繁(Zucker等,1994)[6]。另一方面,从生产的角度来看,集群的发展高度依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衔接配套。互动性则是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强化的前提。

2.4 信息需求大

信息共享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集聚的基础之一。集群区域内医药研究、创新、生产、销售信息集中丰富,集聚效应使得信息的产生和传播的速度更快。

2.5 核心竞争力是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根本和保障,集群内企业间频繁的技术交流也能促进创新行为的发生。

3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升路径研究

3.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其后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生物医药产业迅速起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部署,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实施,我国陆续制订和颁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促进生物医药企业由大变强,形成产业化集聚。

目前,我国批准建设了1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2个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22个生物产业基地,约30个科技部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生物医药类),这些基地(区)都在积极地推进产业集群的建设。由于各基地发展基础和成长状况不同,产业分布已经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特征鲜明的空间格局[7]。根据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和主要发展路径,可以把将我国现有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归纳为3类:

3.1.1 资源依托型产业集群

以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为代表,本溪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依托丹东、通化、长白山资源优势,沈阳生物医药产业优势进行发展,集群内共有各类项目225个,其中生产类项目137个,科研类项目37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51个,总投资978元,积蓄产能980亿元。

3.1.2 生产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8]

此类产业集群所在地区往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拥有深厚的医药制造底蕴,依托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而发展。以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依托扬子江制药、济川药业、江山制药、苏中制药为代表的几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带动,目前基本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品试验、生产到流通销售的产业链相对完善的产业集群,4家骨干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08.86亿元,占全市医药产业总量的79.31%,2011年泰州医药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5亿元,增长11%,全年注册入户企业500多家。

3.1.3 研发创新为主的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周边分布了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产业集群内企业获得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源泉,较易形成“人才池”,另一方面区域金融优势明显,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对相关创新项目进行支持。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代表,张江集聚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企业400余家,其中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40余家。2010年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中,上海大约占了全国的1/3,而这个1/3的50%多是在张江。

3.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提升路径

3.2.1 建立健全健全投融资体系

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作为主体的新创中小型企业自有资金实力有限,而生物医药产品研发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因此需借助外部投资发展。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普遍主要来自政府项目支持、企业自筹和投资机构。产业集群所在区域要善于综合企业资本、金融信贷、风险投资和政府财政支持的资金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多种形式解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各阶段所需解决的资金问题。

3.2.2 加强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Coenen提出[9],衡量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主要指标是:生物技术企业的数量;生命科学家的数量;每年用于研发投入的风险资本;大型制药企业每年用于生物技术研发的资金。因此,在解决发展所需资金问题的基础上,需加大生物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建立人才引进与联合培养的激励机制,并为其提供稳定的科研经费,以此培养和造就一批达到前沿水平的技术、科研和管理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人才的集聚还能够不断衍生新创生物医药企业,壮大生物技术企业数量。

3.2.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新药研发周期长、耗费大、存活率低,只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才能形成“创新—保护—促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不断改进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不仅能够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而且能够引导和激励集群内企业创新,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

3.2.4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是推动集群进步的动力源。自主创新不能仅局限于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还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产业化。

3.2.5 优化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机制

发展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支撑体系的关键要素必不可少,目前各个集群所在区域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共性需求,普遍投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公共服务平台,涵盖了大型仪器共享、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和检验检测服务等内容。公共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功能基本健全,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应当是改良运行管理体制,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效率,推进集群健康发展。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新一轮竞争的焦点,集群化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在对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特性辨析的基础上,梳理和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根据我国现有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产业集群,内涵,特征,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Potter 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J].Nov/Dec,1998:26-28.

[2]邹樵,吴丁佳宝,姜杰.共性技术扩散的网络与外溢效应[J].管理世界,2011,(1):182-183.

[3]Cooke P.Biotechnology Clusters in the U.K.:Lessons from Localisa-tion in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Scienc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1,(17):43-59.

[4]玛丽亚,樊鸿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J].开发研究,2008,(3):99-102.

[5]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32-135.

[6]Zucker L,Darby M,Brewer M.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Birth of U.S.Biotechnology Enterprises[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1994:4653.

[7]张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地区布局[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9):20-22.

[8]刘光东,丁洁,武博.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J].软科学,2011,(3):36-41.

[9]Coenen L,Moodysson J,Asheim BN.Networks and proximities:on theknowledge dynamics of the medicon valley biotech cluster[J].Euro-pean.Planning Studies,2004,12(7):1003-1018.

生物产业集群 篇9

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已十分普遍。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集而不群。研究集群品牌与集群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集群品牌建设中的问题,探讨集群度提升的对策,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产业集群品牌与集群度关系分析

1.1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的内涵

1.1.1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

产业集群品牌就是把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管理经营,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当地特色产业结合而成,彰显企业和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集聚产业要素,形成竞争优势。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特征。区域性是指集群品牌一般限定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城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是指集群品牌往往代表一个地方产业和产品形象。比如法国香水、米兰时装、瑞士手表、温州打火机等。

产业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内所有企业共同拥有的一种公共资源,其创建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集群的文化历史为背景,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集群品牌的特殊功能和运作方式为手段,整合、优化资源,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产业集群持续稳健发展。集群品牌不是以某个有形产品为依托,而是以某一特定的区位为载体。集群品牌不是为某个单个企业所拥有,而是集群内所有生产相同和相关产品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享有的一种无形资产。集群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品牌效应。集群品牌以集群文化为核心和灵魂,通过对集群文化的提炼、发展,特别是对集群历史遗产的挖掘、传承,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同、宣扬,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1.1.2 产业集群度的内涵

产业集群度也称产业集群成熟度,是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的完善程度。产业集群度的评估指标由产业结构成熟度、产业规模成熟度、集群网络成熟度等三个主要特征变量组成。其中,产业结构成熟度取决于产业特色和产业关联。产业特色表现为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地位,产业关联则反映集群内相关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产业特色越突出,产业关联度越高,则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成熟度越高。只有主导特色产业突出,产业链完整,产业关联度高的集群才更有利于建立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相关配套产业支持的合理产业结构,也更有利于集群广泛和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集群网络,共享知识技术溢出和市场信息,形成特色品牌优势,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规模成熟度包括企业集聚规模和经济产出规模。集群成长过程伴随着集群产业规模的不断变化。集群的发展不断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集群,扩大产业规模。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有利于集群规模效应的形成,促进集群成长;集群网络成熟度由交易网络、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网络构成。交易网络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间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及共享市场信息和技术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创新网络是指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以及其他各类中介组织之间相互建立的合作关系和信息网络,是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提高创新效率的核心和重要前提。社会资本网络渗透于上述交易网络和创新网络,由集群内相关主体间关于集群的制度、规则、信任、价值观、文化等一系列认同关系所构成。

集群网络是发挥集群效应的核心和基础,伴随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不断形成和完善。首先,交易网络是企业获取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如果企业间不存在产业关联,没有建立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机制,也就没有形成交易网络,那么就不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创新网络与知识和技术溢出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创新为知识溢出提供源头,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生了技术扩散;另一方面,各类传播和扩散的知识,在社会资本网络中交流、碰撞、集成,有利于促进新的创新。再次,社会资本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溢出和交易成本。集群内社会资本越丰富,基于信任和共同价值观的行为主体之间联系越密切,也就有越有利于知识溢出和交易成本降低。因此,集群网络决定了产业集群效应,是判断产业集群成熟度的重要因素。

1.2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之间的关系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和产业集群度评估维度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1.2.1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特色定位效应可助推产业

集群结构度的形成与提升。产业特色定位有助于产业的识别与区分。这有助于把界定于特定产业区域的相同和相关的企业吸引到这一区域,形成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享受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知识的溢出与市场信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递增,助推产业集群结构度的形成与提升。

1.2.2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羊群效应可助推产业集群

规模度的形成与提升。这首先体现在集群品牌的“产业资本集中效应”,吸引企业到产业区域追求集群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高收益;其次体现在“关联产业带动效应”。随着投资者对产业集群品牌的聚焦,和品牌信息的不断强化传播,会吸引更多企业到集群所界定的产业区域免费享受集群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1.2.3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文化效应可助推产业集群

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产业集群品牌具备文化属性,包括制度性文化,习俗文化,商业传统文化,诚信文化,价值观等,这一切都有助于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社会资本网络,同时产业集群品牌有助于吸引相关的人才、知识、技术的学习效应和集成创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网络和创新网络使产业集群内形成高效的交易网络,最终助推产业集群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

2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与集群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产业类别不平衡、国内外市场不平衡等三个问题。东部好于中西部,传统产业好于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好于内生的产业。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体现了产业集群品牌的差异和产业集群度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外向度高的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备一定的品牌竞争优势和较高的集群度。总体而言,我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了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1 缺乏集群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品牌运作水平低,导致产业集群度低

产业集群品牌包括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地域特征要包含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商业传统、人文积淀等方面的信息,产业特征要包含产业特色定位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定位。这两个特征可起到识别和区分产业类型的作用,使产业集群品牌的吸引力更具集中性、针对性。现在有很多产业集群品牌的规划未能很好地体现产业集群的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完成品牌规划后,由于没有系统地进行集群品牌的传播,品牌运作缺乏创意,传播渠道单一,与招商活动脱节等原因,导致无法形成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认同度。这两方面的问题使集群品牌无法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2 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存在囚徒困境导致产业集群度低

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不是单个企业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一个达成集体行动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集群品牌对集群内的企业来说是公共产品,有正外部性,容易诱发“搭便车”现象。这就造成集群品牌培育的“囚徒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撮合形成产业集群,市场机制未得到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未凸显出来,导致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资源的协同效应无法发挥,影响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3 产业集群品牌缺乏强势品牌的龙头企业的支撑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

有了产业集群品牌,集群内却没有强势的企业品牌,那么产业特色体现不出来,也不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集群品牌也就名不副实。如果产业集群内成长起来若干个强势的企业品牌,就有助于市场认同集群品牌,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围绕拥有强势品牌的集群内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分享集群品牌的市场放大效应,加快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4 产业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集群品牌功能缺陷影响产业集群度的提高

成熟的产业集群都有一个完善的内部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行业协会、大学与科研机构、风投、担保、孵化器、产业创新基金等服务机构。这种服务体系降低了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健全了制度与规则,创造了一种集群创新、学习、合作的文化氛围,推动集群网络度的形成,从而推动集群结构度和规模度的形成。我国目前的一些产业集群内,虽然建立了一些公共服务机构,但功能不够完善,体系不够完整,并都带有官方行政性质,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不能满足集群的成长与发展。

3 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的对策

产业集群要发展成熟,具备产业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产业集群度。通过产业集群品牌的成功建设,可以推动产业集群度的提高,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1 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

政府部门是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推动者、组织者、服务者。首先要在政府主导下完成集群品牌的规划,集群品牌的规划要体现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有了四个特色就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异质化竞争,避免同质化,形成产业集群的结构度;其次要强化对集群品牌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公共平台和国内外的商务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强化市场认同,形成市场号召力,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度;再次是优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要制定有利于创新、融资的政策,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要大力发展诚信文化,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凝聚力。要简化政府部门的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收费项目,降低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形成产业集群的网络度。四是倾力打造集群品牌所界定的产业集群范围内的本土的强势企业品牌和引进集群品牌所界定的产业集群内的知名的强势企业品牌,以支撑集群品牌的建设,以提升产业集群的结构度、规模度、网络度。因此,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政府的作为。

3.2 借助企业家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家群体的规模与素质决定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与规模。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一般都是凭借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商业传统优势、初始人力资本优势创办自己的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形成产业特色。初始创业的企业家会对后来者产生示范效应,吸引很多的创业者学习模仿,进入相同和相关的产品领域,形成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该地区出现的产业集群内企业有高度关联性。而这个集群深深打上了最初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的烙印,企业家的声望成为集群品牌的象征性符号。这一象征性符号成为产业结构度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会带来该地区产业的人力资本的集聚和企业的集聚,扩张产业集群规模。人力资本和企业的集聚会在产业集群内通过学习和创新效应促进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竞争与合作效应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通过分工与协作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享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群的产出水平和效率。因此,这三大效应决定了产业集群的规模度。同时,企业家作为特定产业的创造者,推动产业规制、企业文化、商业信用、管理模式的创建与维护,促进交易成本降低、商业创新与学习、社会资本的形成,由此促进集群网络度的形成。所以企业家在创造产业集群的同时,创造了集群品牌,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3.3 完善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集群内的产业治理能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型组织形式,要发挥出比市场和企业更有的效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提高集群内的产业治理能力。集群内的主要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包括企业联盟、虚拟组织、企业集团。这三种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可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机制、产业集群文化协同机制、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机制、产业集群学习协同机制来有效治理。产业集群只有通过这些有效的治理方式,才能让集群内企业分享集群所带来的资源共享、交易成本降低、知识溢出、集成创新、规模与范围经济、风险分担等收益递增之好处。这种收益递增的好处是集群品牌形成的基础。它使区域经济内的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得到整合与开发,形成产业集群特色,并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和以商誉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交易机制,服务于集群内的企业,获得集群内企业对集群品牌的身份认同,由此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借助产业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可推动产业集群结构度、规模度、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

3.4 发挥集群内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

成熟的产业集群内都建立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信息共享平台、孵化器、风投、担保、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构、物流保障等。这些公共服务机构一方面弥补集群内企业的能力不足和资源禀赋缺陷,另一方面让集群内的企业建立互利共赢、彼此依存的利益关系,增强了集群内企业对产业区域的地理认同和产业认同,形成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可依托集群内的公共服务组织的高端知识服务能力,整合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优化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培育集群内企业的品牌协同意识,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提高集群组织绩效,推动产业集群特色的形成和产业关联度的提高,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产业集群的学习创新能力,建立集群内的规则、价值观、信用等社会资本,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结构度、规模度和网络度。

3.5 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来建设产业集群品牌

产业集群品牌是地域性和产业特色性的有机结合,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致和各种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产业集群品牌一般由自然资源、工商业基础、历史资源、人文状况等多种因素长时间积淀而成。创建集群品牌要坚持独特性、优势性、创造性等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的特色,从而使集群品牌具有产业特色、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人文渊源。产业集群保持优势一个来源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产业集群是某种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地方化和专业化,集群出现后,某种产业就和某个地方就会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是建立在某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特色、区域文化特点基础之上的。随着关联企业的逐步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该区域的产品就有了其他区域所没有的特点和明显的市场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科研和中介机构的服务推动下,该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优势企业成长为产业集群的核心主导力量,强化区域经济特色,由此形成集群品牌。

3.6 借助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强势品牌来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就是靠引入英特尔入驻成都,才吸引中芯国际、PSI、UNISE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跟进,由此形成集群效应,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武汉·光谷品牌有华工科技、长飞光缆、烽火通信、关迅科技等本土的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品牌做支撑,使之名副其实,吸引国内外的相同和相关企业云集武汉·光谷,加速了激光、光电子、光通讯产业集群度的提高。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品牌服务于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企业品牌的创建和集群品牌的创建密切相关。良好的集群品牌可为集群内企业创建品牌提供外部条件和积蓄能量的时间与空间。集群内企业的强势品牌又能够提高集群品牌的认同度和市场号召力。对于一个原发性的产业集群来说,往往是集群品牌创建在先,企业品牌的成功在后。政府通过集群品牌的创建,帮助集群内的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使集群内企业的品牌借助产业集群品牌放大品牌效应,吸引同类和相关企业在产业区域内投资,形成完整产业链,反过来强化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此,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摘要: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与否表现为产业集群度的高低。产业集群度取决于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设。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局在于集而不群。集而不群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制约其竞争力的提升。合理选择产业集群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集群内完善的中间组织和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品牌推广传播,可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解决产业集群集而不群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品牌,集群度,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蕾,周梅华.基于品牌的产业集群研究评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1.

[2]魏江,魏勇.产业集群学习机制多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4,1.

[3]吴晓波,李璟琰.大学与高技术集群企业的互动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7.

[4]邓向荣.产业组织演化理论评析,经济学动态[J].2004,8.

[5]赵广华,任登魁.产业集群品牌提升的机理与路径[M].科学出版社,2009,12.

生物产业集群 篇10

一、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比较

所谓感知机会就是个体所感知的能够获得的替代性工作机会的多寡。感知机会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关系重大, 因为感知机会的高低通常代表了三方面内容。其一, 代表了员工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 代表了员工所在区域工作机会的多少。其三, 代表了职业信息的传递是否通畅。集群内外员工组织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集群内外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的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 集群内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高于非集群产业员工, 具体原因如下。首先, 产业集群内, 大量同类型企业或者一些上下游企业在一个相对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集中, 该区域内员工较之该区域以外的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多。在产业集群内, 员工在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虽然也会面临较多竞争与挑战, 随时面临着失业危险, 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同时也拥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 当前工作失去以后,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企业众多和集中优势, 在短期内较快的找到新工作。而与产业集群相对的非产业集群中, 由于经济活动较为分散、企业布局不紧凑、各个企业互不联系、企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得工人一旦失去工作, 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因而感知机会较低。其次, 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能够灵活、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 员工能够更加轻松的对周围企业的需求和空缺岗位进行了解, 因而能够增加自身就业机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相邻, 空间分布紧凑使得企业内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在整个区域内流通, 各个企业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能够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 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 人员在集群内流动的风险较小。因此, 产业集群内不但就业机会多, 而且信息传递流畅、迅速, 因而人员的感知机会在产业集群比非产业集群高。

二、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成长比较

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员工在当前企业内的职业进展速度, 包括多方面内容, 即员工在当前工作单位的职业目标进展速度、职业能力发展速度、员工报酬增长速度、员工在单位内部的晋升速度。在员工职业成长方面, 产业集群企业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 这是由上诉四个环境所决定的, 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首先,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 经济较为发达, 因而集群内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待遇相对于非集群产业要高。吴离勤堂指出,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发挥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集群的迅速发展就使得集群内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工资水平比非产业集群企业高。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 人才的集聚又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 人才增加必然导致当地工资水平的提升, 而一些人才又会由于工资的诱惑而向产业集群地区集聚。例如:美国高新技术文化区域硅谷就由于这种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范围内, 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 为企业提高创新氛围。一方面由于集群内存在着竞争与挑战, 集群内企业要寻求进步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由于集群内企业较多, 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企业来进行创新。同时, 企业管理创新可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再次, 产业集群对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扩散具有积极影响, 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中, 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 因而对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而信息的传播又可促使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 由于集群为员工提供了多重就业机会, 因而员工可通过跳槽来推进自身职业目标进展速度。因此, 产业集群内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集群内人员的成长和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承诺比较

职业承诺也就是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的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承诺, 只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才能保证员工在产业集群中生存和发展。产业集群内部, 各种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 因而员工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员工必须对自身职业负责才能取得发展, 然后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目标进展从而实现职业成长, 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内员工更加忠于自身职业, 职业承诺较高。其次, 同类产业在集群内相对集聚, 环境基础好, 为员工形成高职业承诺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集群内工作机会多, 同时集群内经济发达, 员工收入自然也高, 又会吸引人才向这里集中, 因而表明其成长环境良好。翁清雄认为员工从职业成长中获得了意义感、成就感、进步感等, 就会对职业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 从而致使其职业承诺也相对提高。非产业集群内较之产业集群的环境要相对不足, 因此, 以上两点可证明集群内员工职业承诺相对较高。

四、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组织承诺比较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态度, 其中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情感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情感, 规范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内规范的遵守程度, 持续承诺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已有工作, 不得不留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经过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要明显高于非产业集群员工, 而持续承诺要相对低于非产业集群的工作人员。究其原因,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可获得较高职业成长, 因而直接导致他们对于组织的高情感和规范承诺。员工在产业集群内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良好。就会促使其对集群组织产生依赖情感, 因而其情感承诺高。同时, 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集中分布使得其竞争相对较大, 因而组织就会在内部设定相关规范,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才能提高组织竞争力, 因而集群内组织的规范承诺就显著提高。但是,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转换工作的成本较低, 能够较为容易找到替换工作, 而非产业集群员工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 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工作, 因而其持续承诺比非产业集群相对较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 是企业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 促进共同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集群内员工的感知机会、职业成长、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 而非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持续承诺要相对高于产业集群员工。

摘要:近些年来, 企业为了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区域内各个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机构、组织加大了合作交流, 促使出现了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促使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与非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出现了一定差异。为了科学合理的对集群员工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促进集群企业发展,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必须了解员工的组织行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了集群产业与非集群产业内员工组织行为的具体差异。

关键词:非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员工,组织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1]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南方经济, 2015 (02) :70-89.

[2]刘容志, 翁清雄, 黄天蔚.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14 (11) :44-50.

[3]刘国宜, 胡振华, 易经章, 阳志梅.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09) :105-111.

[4]梁琦, 陆剑宝.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广东、山西两地4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J].管理评论, 2014 (11) :169-181.

[5]郭京京.产业集群中知识存储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06) :76-82.

虚拟产业集群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 虚拟 产业集群 构建

一、引言

1997 年,欧盟 EU`SACFA 计划资助有巴西圣保罗大学等 7 所大学组成了一个网络化研究课题组,针对中小企业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如何抓住商业机遇,克服自身薄弱环节,与大企业公平竞争,开展了一项中小企业协作(Co-oper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COSME)的网络系统研究项目,该项目开发出了一个全球虚拟业务框架模型(Global Virtual Business,GVB),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产业集群(Virtual Industry Clusters, VIC)的概念:虚拟产业集群是快速构建与运作虚拟企业的基础平台,是由具有一定专长的企业组成的集合体,主要功能是通过提供与调节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参与虚拟企业运作,从而使成员企业分享市场机遇。它是指产权独立、地域分散、生产相同或同类产品、研制或生产同一价值链上的不同产品的相关企业,由于其特有的专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而组成的集合体。以网络技术支持的具互补能力的虚拟产业群(VIC),克服了区域产业群的地域限制,可集成全球相关业务与组织的核心能力。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企业之间建立基于信任和承诺的相对稳定、长期交易关系,能获得群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信息通讯技术与经济全球化为虚拟产业群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利用虚拟群架构与策略,可动态利用市场良机,建立敏捷性组织,有效地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敏捷化运营。基于公共网络构造市场驱动的动态网络,能适应全球动态环境,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

二、构建虚拟产业集群的前期准备

(一)目标选择

共同目标是任何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虚拟产业集群也不例外。虚拟产业集群必须在共同的目标下安排实施战略所必须的资源、协调各方主体的经济行为。其主要目标有:提升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共享与机会响应和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二)模式选择

虚拟产业集群的模式主要有自组织集群和他组织集群。

自组织集群。如果虚拟产业集群是适应市场变化,竞争的需要,企业组织自然进化的结果,那么这个虚拟产业集群就是自组织集群。

他组织集群。他组织虚拟产业集群是指在外界的干预下形成的虚拟产业集群,比如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等中介结构为发起者的虚拟产业集群、以社会研究机构与团体为发起者的虚拟产业集群等。

三、构建虚拟产业集群具体过程

(一)机遇识别。机遇识别是虚拟产业集群构建的出发点和基础。市场机遇的识别包括价值性分析、时间性分析、约束性分析和风险性分析。对于市场机遇的价值性分析,可以帮助判断该机遇的利润率和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对市场机遇的时间性分析,可以加深虚拟企业成员对实效性的认识,从而间接提高生产效率;对市场机遇的约束性分析,可以从资源、产品的成本、交货时间、产品质量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来判断机遇对本企业或集群的可行性;市场机遇的风险性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判断该机遇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

(二)伙伴选择。虚拟产业集群构建中对合作伙伴的选择识别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任务的分布式成员企业的集成过程,通过对实现机遇的任务进行分解,并通过细化该任务的实现过程,建立基本任务与资源的对应关系,形成资源需求,完成候选伙伴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然后在合作网或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找、识别、评价具有完成各项子任务的资源的企业,根据并行工程原理形成多个候选企业组合;第二阶段是组合优化过程,根据实现市场机遇的约束条件进行资源优化重组,以形成最佳的企业。

(三)结构设计。相对于单一企业而言,虚拟产业集群的结构设计更为复杂,因而需要谨慎行事。虚拟产业集群的设计要根据商务运作规则、项目目标,与合作伙伴共同协商来确定信息与数据传递、物资流动与零件供应、资金流动与支付的方式、路线等。

(四)合同签订。一旦确认加盟企业和集群结构,需要与之签订相应的协议,包括规定双方应该遵守的章程与法律条款、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享受的权利。当虚拟产业集群创建或者有新成员加盟后,就将其有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并根据成员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不断的更新。

参考文献:

[1]张艳,程丽雅,胡苏娜.合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与政府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2004,18(6):24-25.

[2]杨建华.全球虚拟业务框架与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3(12):71-73.

[3]吴坡.虚拟产业集群的经济学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2009:4-9.

[4]MAESHALL.经济学原理[M].朱攀峰,译.北京:商務出版社,2007:280-283.

生物产业集群 篇12

金融风暴所引发的中国经济问题是中国内在已有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经济困难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制造业身处困境的表现。

郎咸平教授曾经用一个“6+1”的工业链条模型来解释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尴尬。特别是金融风暴以来外需锐减导致了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深受重创, 考虑到欧美经济短期内无法恢复, 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可持续, 产业升级已经是留给中国制造业唯一的出路了。而产业升级对于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资金需求。这对于国企而言这从来就都不是问题, 而对于吸收着中国大部分就业, 代表着最高效率的中小企业而言却是一个难题。如何对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进行金融支持?在当下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去解决该问题的时候了。

一、制造业融资难题分析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制造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单纯什么金融问题或企业自身问题, 而是代表着中国制造业主力的民营企业处在一个不平等经济体制而产生的问题。短期内这种制度不可能转变, 我们只能指望政府能主动为夹缝求生存的茫茫民企求得一条融资正途, 使得中国经济能再次起飞。

1. 我们先从企业自身来分析。

法人治理结构是沟通企业与投资者的桥梁, 目前在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进一步也造成了财务管理混乱, 基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便压抑对其融资。当然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不利的融资环境也压抑了企业建立和改善治理结构的冲动。另外, 制造企业资产存量相对不足而无法难于提供与贷款相对应的抵押, 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方面国家并非没有作为, 中国已有为数不少的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 但这些制度涉及为企业争取到的融资额也只是杯水车薪。

2. 跳出企业的视野, 我们看到则是中国金融系统过于单一的问题。

银行垄断了中国大部分金融资源, 而当初为“银政剥离”而采取商业银行市场化的结果却是银政的第二轮结合。而这新一轮结合直接导致了惊人的“挤出效应”, 2009年上半年的7.37万亿创纪录贷款的流向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有政府担保的项目, 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制造企业实质上并没受多少支持。

将视野跳出银行系统, 中国股市也不过是国企的专场, 即使是刚推出的创业板也不可能为中国海量的制造业企业输血。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提及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以满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指出这才能使自身规模小、融资期限要求灵活的制造企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而要完成这个想法最关键的就是金融体系市场化, 风险大不该是阻碍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说辞, 投资本身就是风险, 只要解决了制度完善和利率决定这两个问题, 市场的力量自然会将老百姓的存款输送到中小企业手里。但当前利率非市场化从根本上已经堵死了这种可能, 要想建立服务于中小制造企业的金融体系暂时还得靠政府包办, 而在各地制造业产业集群上搭建一个合格的政策性融资平台便是一则的良策。

二、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金融意义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组成的群体。而是政策性融资平台是指由政府组织, 具有定向性及优惠性质的金融系统。如何利用产业集群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建立一个政策性融资平台来解决集群内企业融资问题。

产业集群政策性融资平台具备以下的运营特点:首先是担保方式, 这其中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层层担保, 这主要解决集群内企业的增信问题;其次是金融补贴, 典型的如代偿基金的建立, 这是以补充金融机构利益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最后是系统内分工的优势, 这首先带来必要的金额监督, 其次带来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接下来文章将主要分析该平台如何合理利用产业集群的特点以发挥作用:

1. 首先产业集群企业本身的集中性、同质性及相关性, 加

上政府机构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数量的集中再加上同质性则为系统内的金融机构了解集群内某个行业的整体信息及个别企业的相对信息提供了可能。而相关性体现在集群内部的产业链上, 这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具体到销售前景或者是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信息。此外, 层层担保也有利于信息交流和来自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的监控。

2. 该系统极大地实现了信用增级, 分别体现了风险分散和利率补偿的作用。

这里有两条线, 第一条在金融机构上, 中小银行提供贷款, 担保公司为其担保, 大型金融机构再为前两者进行再担保。第二条线体现在政府代偿基金上, 其建立本身就是为了降低项目贷款的风险, 使其和既定低利率相匹配。今年的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成功, 证明了代偿基金在融资平台中的重要作用。

三、制造业产业集群融资平台的策略

下面从制度、创新及监督等方面针对该种融资平台提供一些务实的建议:

1. 当地的行业协会或工业促进局应该是此类融资平台的策划人, 因为他们对制造企业及其金融状况有着充足了解。

作为策划人首先应设法得到政府 (如市委、市政府) 的支持, 因为该工程涉及整合多方资源, 且耗时较长, 需要“一把手”的强力推动及维持。这首先要求策划人做出一份漂亮的GDP增长报告以打动领导。此外, 还要组建一个协调有各方利益及工作的组织委员会。

此外, 任何金融创新往往要健全配套的法规, 否则常常伴随着负面的套利现象而导致金融工具不能按照预期效果发挥作用。今年4月份北京财政局主导出台了《北京市高端制造业担保代偿资金管理办法》就有力地支持了其代偿基金发挥应有的功效, 对其他平台的建设起了示范作用。如该法规对于担保抵质押物的规定, 对重点支持领域的具体规定, 对年担保费率上限的规定等都对其他同为制造业产业集群融资平台法规建设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

2. 首先是金融上的创新。

先说信用评级问题, 短时间内建立可靠的公司治理来规避信息不对称是不现实的, 只能另辟他径。如对于产业集群内部是同质性制造企业的产业集群而言, 横向比较至少能为集群内部的企业做出指标排序以达到信用评级的作用, 具体指标应该是对企业产量、成本、技术工艺或财务指标如现金流量、资金周转率等的综合评定。其次由于集群内部存在着产业链条上具备相关性的企业, 我们仍然能从贯穿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中找到如何对链条上的企业进行相对信用评级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对链条上下级需求分析以得出企业产品销售量及成本数据, 以此对一些财务数据进行一些测算。

在具体金融业务方面, 最基本应建立“见担即贷”的绿色通道。此外, 如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业名牌担保贷款”和“供应链贷款”等创新融资服务都很有现实意义。其中前两者涉及专利及工艺鉴定, 需要行业协会建立一个详尽客观的评价系统, 而“供应链贷款”其实质是在对同一产业链建立一个“信用共同体”, 对于产业集群而言, 由于同一产业链的企业在地理上临近, 数量上的集中及产销衔接密切都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只要发挥集群内部信息优势就能切实做到信用增级。

在常规业务上笔者认为可以多开发动产质押融资, 把质押设定在动产上的担保权益。参考中国的《担保法》可知, 相比于抵押, 质押由于实施了转移占有, 担保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担保物权更容易实现, 因此, 无论是对于银行还是对于企业, 动产质押都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融资担保方式。虽然存货消化早已是解决, 但当前中国的企业存货量据统计仍高达5.5万亿, 特别对于制造业而言是具备很大的空间, 也有利于发挥集群内的规模优势。

3. 最后关于监督的问题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

集群内部企业在享受优惠的同时是理应承担起信息全面披露的责任。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政府机构, 都应对集群内部企业的负债比率、现金流情况及销售情况拥有更多的知情权, 当然这是建立在对信息保密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担保代偿基金管理机构而言, 作为非市场主体参与金融活动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贷款担保项目申请信息披露体系。还有就是对于担保公司贷款担保的监督, 担保公司虽为市场主体, 但大多已经沦落为企业撬动银行贷款的工具, 在发挥其专长对企业贷款条件进行调查上已经失去了动力。为了避免产业集群内部出现“次贷”, 有必要对于协议加入产业集群的担保公司业务规模进行限制, 比如也设资金担保费率上限等。对于代偿基金, 个人认为其使用应该直接跟项目挂钩, 特别应该向技术创新项目倾斜。在监督方面应事前事后审查并重, 且担保代偿基金管理委员会不应该是唯一的审查机构, 因为这难保其独立性, 笔者建议成立独立专家小组另外审查企业申报的项目, 审核原则主要集中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结束语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涉及到了国计民生早已是刻不容缓。而中国制造业企业里目前不缺动力、方向和人才, 缺的是鼓励机制和融资支持, 特别是融资支持。中国此前的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中国距离建立全面而多层次金融体系尚有距离。再加上利率改革停滞不前, 注定了吸纳绝大部分金融资源的国有大商行不会垂青中小制造业企业, 而是把大多资金输送给效率低下的国企和重复投资的政府融资平台里面, 造就典型的“马太效应”。这在制造业既滋生了产能过剩, 又阻碍了升级换代。

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建立政策性融资平台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是一种创新, 但也只是治标之策。根本上的出路在于政府放开对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这涉及进一步市场化中的门槛、定价权及竞争环境方面的问题。但考虑到20年来各级政府借助金融资源强行推动经济增长的国情, 要让政府放手推动增长的金融利器, 这又谈何容易呢?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8.

[2]王勇, 何国华.平台融资与中小企业信用增级[J].经济管理, 2007, (20) .

[3]王晓霞.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策略[J].企业活力, 2009, (4) .

上一篇:人体运动能量下一篇:消费者品牌信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