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发展

2024-10-03

生物产业发展(精选12篇)

生物产业发展 篇1

摘要:为推动我国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科院启动了“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并成立了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初步探索和建立了政、产、学、研、金密切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了一批生物医药、绿色农业和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转移转化,为提升中科院在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创新联盟,产业化,技术创新

一、引言

1、生物产业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生命科学发展十分迅速。在《Science》杂志评选出十大科学年度进展中,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连续3年超过50%。过去10年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的论文占全球自然科学论文的49%。生命科学的发展也快速催生生物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全球资源环境形势持续紧张、人口健康与食品安全不断受到挑战,工业经济增长遭遇空前压力的形势下,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

生物产业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据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一些国家生物与医药相关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高达15%左右,许多发达国家已接近10%。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战略和政策,加强关键领域的布局和投资,努力抢占21世纪国际生物经济和生物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当前,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矛盾与问题仍在困扰着各国政府。历史经验证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发展生物经济已经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

2、生物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领域

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企业5000余家,具有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的技术基础和市场空间。根据国家发改委2008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数据显示,2006-2008年,生物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3%,出口年均增长22%,利润年均增长23%。2008年,全国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达到11340亿元。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生物技术列为我国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2007年国务院转发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首次提出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目标,即:培育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重点推进8个产值过500亿元的生物产业基地;到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2%。2009年6月发布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必须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在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生物产业列为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通过未来十年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战略转型,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生物产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已逐步形成规模化效应,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中科院重要机制创新: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1、中科院要做我国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火车头”

中科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建院以来,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带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顺利完成,以及创新2020方案的实施,中科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重点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确定一批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建设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基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进一步发挥“火车头”作用,引领和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科院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在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脑与认知、神经科学、植物科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与此同时,中科院在农业、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目前,中科院有40多个研究所涉及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人员队伍达1万多人,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与地方和企业共建了一批研发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科技园,与企业共建了一批联合实验室或工程中心。

2、启动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由于机制体制及评价体系等原因,研究人员更喜欢承担国家课题、发表论文,对承担企业课题和技术研发、创新积极性不够。通常,科研人员对技术中试放大、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没有经验,加之缺乏风险资金支持,对技术孵化和产业化望而却步。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对高新技术不熟悉,普遍缺乏风险投资意识,喜欢购买能直接投产的“成品”技术,对大量的有待孵化的“半成品”技术不感兴趣。这些问题是导致我国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关键因素。为此,中科院组织实施了“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专项计划建立了由科研单位、大学、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并引入市场机制,为科研人员寻找多元化的风险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前瞻投资科研项目,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孵化和产业化投资。通过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科研人员深刻认识到了科技创新为民的价值所在,企业家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成败在于实验室。

专项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建立政府、科研、企业、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创新联盟;建立多元化的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基金和科研资金投入新模式;推动我国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以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牵引,引导中科院提升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推动我国生物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一批大型企业的成长,促进国家生物产业群的积聚,显著提升中科院在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于2008年分别倡议成立了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联盟、中国药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创新联盟的宗旨是引导企业前瞻性投资科技,促进科研单位引入企业机制,延伸技术创新价值链,支持地方发展高科技产业。创新联盟面向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骨干企业,自由加入,平等互信。创新联盟向企业成员提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支持,帮助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伙伴成员提供科技信息和科技咨询。创新联盟协助有关部门制订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创新联盟组织联盟成员共同申请国家项目。创新联盟企业成员承诺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为科研成员提供资金、试验材料、试验场地等支持,承诺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用于资助科技合作。

三、专项计划的实施大力促进了中科院生物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

创新联盟成立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的拥护与支持。目前,联盟企业(包括外资企业)约170家,创新联盟的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创新联盟的发展为专项计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科院通过技术授权、企业参股、示范推广等方式,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农业技术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

1、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

(1)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推动了河南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与过程所合作进行新型乙肝疫苗的大规模分离纯化技术的产业化,与上海巴斯德所在疫苗研发等方面合作。推动了相关研究所与医药企业联盟(如石药集团、浙江医药股份、江苏恒瑞、上药集团等)建设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联合承担国家新药重大专项任务,推动与地方联合建设的常州等药物研发中心,明确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的发展和运行方向,产生了实质性成效。例如,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制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沙星类类抗菌药物—盐酸安妥沙星,于2009年4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并由安徽环球药业股份生产上市。沙星类药物是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三大主力品种之一,对保障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生科院与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签订专利与技术许可合同,由上海生科院科学家发明的蛋白抗肿瘤药物的专利与技术授权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实施,该合同金额约为6000万美元(外加销售额提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开发该项抗肿瘤新药物;上海生科院向上海科端公司转让“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扩增制备技术”,合同金额2363万元;上海药物所抗丙肝一类新药转让天津红日药业股份公司,合同金额2500万元。创新联盟促进了新药开发创新价值链的打通。

(2)在绿色农业技术领域,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了像昆虫病毒农药、动植物免疫增强剂、S-诱抗素、缓控释肥、氨基酸饲料添加剂等一批产品和成果,在东北、河南、山东、四川和海南,建立了绿色高效现代农业模式示范,实现“节药、节肥、节能、节水”,发展绿色可持续现代化农业,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7个代表性农区建立的持续高效万亩示范基地已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河南县域粮食高产示范工程、山东禹城信息农业示范工程、东北院军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海南绿色蔬菜示范工程、四川万亩猕猴桃产业化工程等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我院与河南省签署了“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合作框架协议。河南省将试区所在的封丘县作为核心示范县,选择西平、方城、禹州、潢川4个扩展县,集聚11.4亿人民币,院省合作实施县域规模的大面积科技增粮县建设,形成年粮食生产能力提升3%以上的县域粮食增产技术,实现大面积均衡增粮。动物所研发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在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合作转化,开发出4种病毒原药,9种病毒生物农药产品,年生产病毒原药5吨,制剂200吨,实现批量生产,已应用于蔬菜、棉花、烟草、蚕桑等作物的大面积生物防治。目前产品已销往欧洲市场。武汉植物所优质耐贮晚熟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艳”转让给“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四川蒲江县发展1万亩,并规划五年内建立5万亩核心猕猴桃产业带,整合带动农户发展12.5万亩,完成土地集中流转、农民集中居住、产业规模经营、园区标准种植、包装储运物流、全球销售网络、产业工人体制、利益共享分配、农民会所福利等一系列探索,期望形成以工促农的发展途径。

(3)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通过布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湖州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形成了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区域创新集群,完成了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战略布局。在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生物基产品的高效生物合成、生物绿色工艺、生物制造的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合作,实现了长链二元酸、多拉菌素、脱落酸、宁南霉素等多项产品与技术的产业化,促进生物制造新兴产业形成,带动传统发酵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了多拉菌素、尼莫克丁、脱落酸、宁南霉素、捷安肽素、新奥霉素等一系列抗生素的生物制造研究。植物生理所建立了除虫链霉菌的高效基因组遗传操作系统,开发了基因组工程技术,将多拉菌素的发酵水平提高了20多倍,与海正药业合作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是我国利用基因组工程构建和改良抗生素工业生产工程菌株的第一例,对于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提升我国抗生素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开展了长链二元酸、乳酸、PHBV、异戊二烯等产品的研发项目。微生物所开发出高效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微生物菌种,其生产成本比化工法低30%,综合能耗低20%,综合收率高10%,在山东瀚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

2、推动国家专项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

为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中科院生物局积极协助研究所和企业争取国家相关计划的支持。2009年1月,《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建议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以生物医药、绿色农业和工业生物技术为工作重点,中国科学院借助创新联盟合作形式,启动了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实质性发展。2010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项目第一批项目,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5000余万元。这批项目的批复是国家发改委首次通过专项的形式支持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3、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为推动与金融部门的合作,与国家开发银行建立全面合作关系,配合专项计划的实施,为联盟伙伴企业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提供必要支持。与软银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建立联合基金,推动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为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实施,河南省、东北有关部门等集成现有农业开发资金,多渠道给予支持和协助。近两年来,该专项计划吸纳政府、金融、企业等资金投入达数十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生物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

(1)与国开行的合作

我国生物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特别是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机制不健全,缺乏针对生物高新技术研发阶段和企业成长阶段的风险投资基金,这些都成为制约生物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配合专项计划的实施,为联盟内企业融资开展研发、产业化等工作提供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逐步完善专项计划的整体构架。2009年,生物局两次与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研讨合作事宜,就共同促进专项计划的实施,以及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合作达成若干共识,并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同中国科学院的日常联系与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中科院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创新联盟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使科研机构和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为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生物产业融资模式,也为联盟企业成员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支持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生物局等受国家开发银行委托,组织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金融、技术、产业、信息等方面的专家成立课题组,就生物产业初期的融资模式进行研究。课题组依托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知识环境建设项目组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能力,希望通过对全球生物产业融资特点的分析和融资渠道的比较,探讨不同阶段生物技术企业的融资特点,掌握行业特点,借鉴国际经验,为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运用多种金融服务手段,建设促进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融资体系提供建议。目前已经完成《生物产业初期融资模式》的报告。报告特别对生物产业融资中的信用评价及信用增级、生物产业融资的贷后管理、生物产业融资的信贷退出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开发银行生物产业融资的相关流程,包括信用贷款流程、政府担保贷款流程、项目贷款流程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流程。

(2)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

积极探讨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2010年6月,中科院生物局与软银中国签订了共同支持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合作意向书,并开展了第一批项目的评审工作。项目将支持以技术创新及市场与产品为导向的应用研究、技术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包括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要求项目技术创新性明显、产品应用目标明确、市场潜力较大,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和优秀的研发团队。通过第一批项目的遴选、立项,拟总结和探索出一套适合推动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投资运作新模式。

4、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服务地方生物产业发展

为配合国家和地方的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生物局与多个地方高新区签订了共同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力图打造若干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集群,推动区域性生物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选择了若干在生物产业方面有优势、有特色、合作有基础的地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促进地方生物产业群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合作渠道,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上海生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是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完成了分析检测实验室、工业生物菌株构建和筛选实验室、发酵优化实验室、生物产品分离纯化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的建设。中心分别与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九孚生化有限公司和英国SUNNYTECH.Ltd等国内外多家企业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中心成立四年以来与行业内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部分技术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2009年度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项目5项,技术入股合资合同1项,合作产业化项目1项。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利用其拥有的技术,吸引投资在湖州成立三家公司:浙江中科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浙江中科瑞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湖州颐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2010年不完全统计新增企业合作经费452万元,技术转移新投产项目11项,涉及产值达22亿元。上海生科院营养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也正在加紧推进。在此基础上,双方将合作推动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

此外,专项计划积极配合微生物所推动莱阳生物产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探讨与苏州市生物产业的合作。苏州吴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有很好的基础,通过创新联盟的框架,积极推动中科院有关研究单位在生物制药、生物资源开发、食品生物技术等有关领域与苏州吴中区开展合作,吴中区将为研发和技术转化提供优惠的政策、资金、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支持,并提供优惠条件吸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探讨与无锡市生物产业的合作。生物局与无锡新区就共建“中科院(无锡)生物产业基地”事宜开展多次调研、座谈,就中国太湖科技园和中国太湖生命科技园的规划建设与重点项目进行了探讨。围绕华南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打造广州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新高地,积极推动广州生物岛建设。积极推动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植物园、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昆虫所、微生物所、生物高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等相关单位参与广州市生物产业的合作。

5、积极探索与国外企业的合作

积极探索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实现了国外生物高新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加快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近期,积极推动与新西兰开展生物能源方面的合作、与美国农业部开展食物安全与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日本开展微生物资源和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由美国清洁能源领域的风险投资公司Khosla Ventures公司在新西兰投资建立的LanzaTech公司,开发出了以钢厂尾气制乙醇的创新技术。中国目前的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并且仍在快速发展,也有发展非粮乙醇燃料的迫切需求,在发展低碳产业的背景下,该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在中科院生物局的积极组织和协调下,包括La nzaTech公司、宝钢集团、首钢集团、济源钢铁、安阳钢铁,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启明创投、创铸投资、红杉资本的各方代表进行了多次会谈,共同对技术成果的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中科院生物局与宝钢集团、LanzaTech公司拟共同组建生物能源研发中心,解决该技术成果在放大和实施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在此基础上,中科院还推动了LanzaTech公司与河南煤化集团在煤基合成气生产生物燃料方面的合作。

6、搭建信息平台,推动生物产业信息服务

创新联盟已建立并开通专题网页(http://www.biotech.org.cn/union/),系统的介绍创新联盟的背景、主要任务、预期目标、推进举措等内容。建立了联盟企业成员和研究机构成员的单位网站的链接,便于及时了解联盟伙伴成员的相关情况。初步搭建中科院技术成果、专利的数据库。通过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信息网等已有信息平台,宣传创新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最新的生物技术研究动态、技术成果信息、生物产业政策、市场信息,并围绕特定专题,探索为企业提供信息产品和知识服务。

组建了非法人研究单元“中科院中国新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旨在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开展农村信息化理论方法、关键技术、数据资源、重大应用系统的集成、孵化、示范和推广。

未来创新联盟还将通过与信息服务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优势,与生物技术企业进行紧密结合,在需求分析、信息发布、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的二次开发等各个环节,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从而打通和建立一系列先进、稳定的技术交流和转移渠道,以实现技术成果的高效对接和转化。

四、专项计划未来发展展望

1、推动区域性生物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将选择在生物产业方面有优势、有特色、合作有基础的地区,与地方有关部门配合,促进地方生物产业群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特色与地方的区域特色,协调互补。逐步形成创新的技术成果集中在优势的区域实现产业化的局面。

重点推动环太湖地区生物产业的发展。与湖州市政府合作推动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建设,并继续加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苏州市吴中区、无锡市高新区将合作推动相关的生物技术转化与产业化基地,承接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转化。继续推动中科院华南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中心的建设,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药创制、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工作。积极推动北京科教园区生物产业基地、上海浦东科技园、天津工业生物技术基地、东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黄淮海绿色农业技术基地、郑州生物产业基地、莱阳生物产业基地、常州药物研发基地、华中生命科学中心、西部生物产业园、西南生命科学中心、广州生物产业促进中心等建设。

2、拓展生物技术创新基金

进一步探讨与地方、企业建立实质性的专项创新基金,推动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地方专项基金用于推动联盟内伙伴成员在基金设立所在地进行的技术研发与转化工作。企业专项基金用于推动联盟内伙伴成员在针对企业需求或设定方向进行的技术研发与转化工作。院专项基金用于前瞻布局和引导合作。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制,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等事项事前合作方要通过协议约定。做好与软银中国、华兰生物等联合基金的实施和管理。

3、拓宽国际合作渠道与方式,吸纳国外各类创新资源

建立国际生物技术成果储备库,收集和整理适合我国发展的、亟待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核心技术信息,了解这些技术领域的国家分布、公司和机构分布,发展趋势以及知识产权情况等信息。建立国际生物技术创新联盟,与国外转移转化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创新技术,推动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和相关研究领域、基地的国际合作。同时,推动我国、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进入国际技术市场,推动我国生物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4、加强生物技术平台和研发能力建设

围绕区域和学科布局,结合“十二五”国家和院专业生物技术平台规划,建立和完善一批研发中心和平台,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促进系统技术集成。积极开展生物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关键工艺的试验研究、产业化技术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培养和造就生物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一批联合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知识、技术、人才和资金的转移流动。与地方、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与地方、企业合作,建设一批中试或示范基地,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3].《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生物产业发展 篇2

北科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管委会与北科建集团的控股公司——青岛蓝色生物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的一个致力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位于美丽的胶州湾北部,占地约165.6公顷,建设规模约为195万㎡。包含12万㎡孵化中心,185万㎡的主产业园区和包括医学研究院、中小企业服务、生活配套等内容的配套园区。

踏生物蓝海扬理想风帆

二十世纪末,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预言“生物科学将引领21世纪的科学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将至关重要”,各国都加大了对生物产业的投入与扶持。例如,美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持续增加对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日本制定了“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科技发展第六个框架将45%的研究开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英国政府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生物技术协调指导委员会”采取措施促进工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新加坡制定了“五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规划,5年内将拨款30亿新元资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印度成立了生物技术部,每年投入6000-7000万美元用于生物技术和医药研究。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就被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2010年10月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技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产业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快本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

2011年1月6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北科建集团与青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联手

打造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青岛高新区政府与有着10年专业园区开发经验的中关村建设集大成者—北科建的联谊也被看作是“强强联合,政企联合”的典范,为青岛地区生物科技与医药产业的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

高端的定位一流的规划

以生态科技新城的理念打造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定位高端的同时,致力于将园区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

 高端的定位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定位是发展成为国内生物科技园区中的佼佼者,并且跨入世界顶级的生物科技专业园区的行列。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海洋生物医药、国家基本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重组药物、临床诊断试剂、现代生物制剂、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小分子药物、高端生物实验设备及医疗设备,努力打造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群。

 高品质的产业规划

园区内建有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中心,中心内建有符合GMP标准的中试工艺研究平台,达到GLP规范的标准实验室以及配备生物医药专业设备的开放实验室,主要用于满足孵化生物医药创业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中心,生物医药中介机构的等企业的入驻需求。

在主产业园内,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和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及生产的客观需

求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预留了重组的发展空间。园区的企业规划结合行业规划和产品规划,重点引入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大型企业、有技术特色的中小型技术服务企业、持有原研产品且成熟度较高的初创企业或中小型企业。建成后的园区将是一个“产业配套齐全、技术支撑有利、产业特点突出、发展后劲十足”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产业配套服务包括:试验动物中心、物流中心(包括保税库)、数据中心、生物样本保存中心(Bio-Bank)、技术转移及成果交易中心、投融资平台及产业

基金等。

 科技生态新城

根据“宜居宜业,和谐发展”地建设科技生态新城的建设规划理念,我们建

设的配套生活区兼具城市商业和社区服务的功能,突出体现了“绿色、创新、共

融”的特点,为园区从业者提供舒缓、宁静、方便、浪漫的滨海居住生活环境。

发展动力十足

将园区发展成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生物科技专业园区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园区规划、园区招商以及园区服务的标尺。青岛各级政府在政策扶持、科研资源、投融资服务、人才力量等方面的优势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青岛市政府以及高新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促进政策,包括人才政策、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高新科技企业扶持政策、税收减免以及各种补贴政策等。目的就是为将来进驻青岛高新区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而推动青岛市地区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

 优良的投资环境

青岛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是29届奥帆赛举办城市。被联合国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 和“中国十佳人居城市”之一,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连续三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2010年9月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青岛国家高新区

获得了“中国最具潜力经济园区”称号,与美国硅谷,北卡罗莱纳州,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日本等五家投资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为青岛高新区下一步与国际投资机构共建投资平台,扩大对外招商引资打下了良好基础。从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最后产业聚集的区域会向投资环境优良、科研人才力量雄厚的地区发展,青岛高新区在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工作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得到了国内外投融资平台的青睐。

 强大的科研力量后盾

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黄海所、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2013年开始招生)、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科研院所集聚在青岛,为青岛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人才基础。青岛是国家海洋(含海洋生物科技)基地,全国海洋科技与开发、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生物科技园的技术、人才源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此外青岛作为国家级的疗养、康复基地,为生物医药产品、临床试验提供基础。优越的人居环境同样有利于吸引高级人力居住和创业。

 丰富的人力资源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建立在学术研究上的产业,是一个以学术研究为起点的高科技产业。人才资源的丰富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而保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顺利发展的关键,是研究机构在新发现领域迅速批量生产博士和博士后的能力。因此,生物医药公司选址的第一考虑因素就是人才池的大小。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定位是以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为基础,以海洋生物科技为特色。青岛自建国以来就是国家海洋生物科技的龙头城市,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研究机构,以及40%的海洋科技人才。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中国水产研究所一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当地的科研院所以及大专院校每年都会培养出大量的海洋生物科技人才。随着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建立,青岛在整个生物科技人才得到了更大的完善。

丰富的人才资源为青岛市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保障。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产业定位是发展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其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内外生物科技和蓝色经济的领先者。生物医药是一个涵盖众多行业领域的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发展空间有限的产业园区,不可能包罗万象,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园区的产业规划本着“占据高端、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兼容并蓄”的原则,结合园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点知道园区的发展方向。

占据高端:充分运用以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生物制药。充分发挥青岛地区在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发展集成现代电子、光学、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的高端医疗设备。

把握关键:我国生物技术领域在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但在产业化程度及产业发展速度方面则显现了较大差距,缺乏对关键技术(特别是过程化技术)的掌握是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因此,引进和培育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将是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的重点工作之一。园区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积极引进等多种渠道,建设园区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关键技术平台并服务于企业。其中,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稳定、高表达细胞株筛选和细胞建系技术、大规模蛋白质纯化工艺、各种生物大分子分离、提取技术、先进的制剂技术等将是园区建设的重点。

突出重点:园区将根据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和国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原创、一类新药、先进剂型、新型诊断试剂、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高端实验仪器。

兼容并蓄:为能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产业集群,对于市场容量大的仿制药、诊断试剂、科研试剂、耗材、小型设备制造、普及型医疗设备等,园区内也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园区发展的速度及持续能力的角度看,企业的聚集效应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园区建设之初,对拟入驻园区的企业有一个初步规划。根据当前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医药创新全球化合作程度非常高的新趋势,园区的企业规划结合行业规划和产品规划,重点引入

1.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跨国制药公司):此类企业的入园,将迅速在其周围聚集一些“卫星企业”,有助于园区快速形成产业集群。

2.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大型、知名科研机构:此类机构入园,对于引入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有吸引作用。

3.有技术特色的中小型技术服务企业:满足制药界“巨人企业”对技术服务的需求。

4.持有原研产品且成熟度较高的初创企业或中小型企业,为“重磅产品”

在园区落地打下基础。

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篇3

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根据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做大产业规模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举,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行业。国家重点组织实施9大专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国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一)生物医药

根据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要,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

1.疫苗与诊断试剂。大力开发预防、诊断艾滋病、禽流感等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与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加快实现产业化,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进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性疫苗研发。提高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麻腮风、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统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效果。积极推进疫苗生产企业战略性重组,形成疫苗产业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条。迅速扩大我国疫苗与诊断试剂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专栏1疫苗与诊断试剂专项

以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为目标,加快预防性疫苗研制和产业化发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免疫效率,为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流行,防止局部或大范围爆发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加快治疗性疫苗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形成一批临床治疗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新药;开发20种新型病原体诊断试剂并实现产业化,替代部分进口,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2.创新药物。大力发展生物药物,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积极开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小分子药物,在手性合成、激素合成、抗生素半合成等领域取得突破,在具有独特疗效的溶栓药物、急救药物、心血管药物、代谢病药物、老年病药物等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力推进缓释、控释、靶向、透皮、粘膜给药制剂等各类新型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药物制剂整体水平。积极推进生物药物的合同研究和委托加工。

专栏2创新药物专项

以提高我国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药物和小分子药物开发和产业化;加强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研究,整体提升药物制剂水平。开发药物生产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力争在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艾滋病等)的治疗和预防用药方面取得突破,争取有5—10个自主创新的重要新药品进入产业化生产,培育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大企业。

3.现代中药。大力加强中医药研究条件和平台建设,完善中药技术标准和安全用药保障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药理清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快速发展。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库;选育优良中药材品种,加快濒危中药材和关键中药材的生物培养和拟生态条件的规模化生产;推进中药材GA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基地建设,加快中药材种植业和中药饮片发展。加强中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优先发展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艾滋病、抑郁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流感等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成药,加快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品牌、品种和企业。

专栏3现代中药专项

以保护濒危稀缺中药资源为重点,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加强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完善技术标准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现代中药工程技术体系;加强名医名方开发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促进中药专业化生产,培育20个左右产值超过10亿元的中药大品种,形成3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中药龙头企业;推动中药国际化发展,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4.生物医学工程。着眼于满足全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加快开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创伤、突发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设备,力争在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开发新一代具有组织诱导性的涂层人工关节、牙种植体、经皮植入器件、植入性智能假肢、人造皮肤、人工骨等组织工程产品;积极发展新型人工心瓣膜和血管支架、人造血管;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易维护、易操作的超声影像设备,核磁共振、CT、数字化X射线机、生物分子核医学显像等设备;以亚健康状态调控为重点,开发低生理负荷的生理信号检测技术和装置。重点发展面向中小型医院的量大面广的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实现部分医疗器械自给并出口。

专栏4生物医学工程专项

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设备,建设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自主创新,在一批关键技术或部件上实现重点突破,实现产业化。提升和稳定量大面广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初步改变高端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专利产品并进入国内外市场;形成5—10家年销售收入数十亿元的骨干企业。

(二)生物农业

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及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1.农业良种。重点推进超级稻、优质高产小麦、杂交玉米、转基因棉花等我国具有优势的农业良种产业化。加强转基因抗病虫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品种的选育。促进野生稻、野生大豆等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加快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作物开发和产业化。加速牛、猪、羊、鱼等畜牧、水产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扩繁率,促进产业化发展,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禽类新品种,扩大父母代种鸡饲养规模和孵化能力。

专栏5生物育种专项

围绕提高农产品品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选育并大面积推广应用100—150个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30—50个抗虫、抗旱、抗逆能力强的防护林、经济林、能源林、速生工业用材林等新品系;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业(种畜、种禽、种苗、花卉、竹藤)企业(集团),使我国动植物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效益。

2.林业新品种。推进优良林木、竹藤等产业化,加大抗逆、抗虫、高产和优质基因工程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加强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技术开发,加快建设一批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基地,不断扩大野生种群,为野生动植物产品生产奠定基础。

3.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林木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开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和宣传普及;推进全降解农膜的应用。推动资源优势整合,加快培育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兽(鱼)用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中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专栏6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专项

开发并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饲料添加剂等重要农用生物制品15个左右,开发并推广应用畜禽新型疫苗等动物用生物制品和制剂40-50种;增加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的使用比例;培育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大型企业集团10家,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

4.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发掘和筛选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新技术,选育一批海水养殖新品种,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加速产业化,推动海水养殖业发展;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研究,支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酶等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海洋生物企业。

(三)生物能源

突出区域特色、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加快培育我国生物能源产业。

1.能源植物。充分利用荒草地、盐碱地等,以提高单产和淀粉含量、降低原料成本为目标,培育木薯、甘薯、甜高粱、菊芋等能源专用作物新品种。以黄连木、麻疯树、油桐、文冠果、光皮树、乌桕等主要木本燃料油植物为对象,选育一批新品种,促进良种化进程;积极培育与选育高热值、高产、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以及高含油率、高产的油脂植物新品种(系),建立原料林基地;改进沙柳、柠条等沙生灌木资源培育建设模式,提高灌木资源利用率,建立沙生灌木资源培育示范区。积极研制一批基因工程油用植物新品种。

专栏7生物能源专项

重点选育培育一批速生高产、高含油和高热值能源植物品种,实现规模化、基地化种植;开展以甜高粱、木薯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10万吨级燃料乙醇示范工程,建设年产万吨级植物纤维燃料乙醇示范线;利用多种农林油料等建设10万吨级连续化生物柴油示范生产线;以秸秆、木屑等农林业废弃物以及沙生灌木为原料,建立年处理10万吨级以上生物质的气化固化示范发电厂;实施若干工业沼气产业化示范工程。

2.燃料乙醇。支持以甜高梁、木薯和菊芋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加快以农作物秸秆和木质素为原料生产乙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优化燃料乙醇生产工艺,降低水耗、能耗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逐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规模和乙醇汽油推广范围。

3.生物柴油。支持以农林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加强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提高转化效率,建立示范企业,提高产业化规模。开发餐饮业油脂等废油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制订生物柴油技术标准。加速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

4.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加快研制大型高效生物质连续气化装置,开发生物质燃气高效净化技术,积极开展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直燃和气化发电示范工程,大力支持以灌木林和柳树等燃值高的速生能源植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示范;加大规模化沼气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养殖场沼气工程、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沼气工程,建设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沼气发电供热供气示范工程。加强户用沼气池、特别是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池的技术开发,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5.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积极发展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技术,鼓励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加工致密成型燃料,为农村、林区提供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的能源,减少农村燃料消耗对林木等植被的破坏。

(四)生物制造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加快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1.生物基材料。支持以农林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大力发展聚乳酸、生物乙烯、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生物材料和1,3-丙二醇、1,4-丁二醇、糠醛等单体原料;提高生物基化学品如赖氨酸、谷氨酸、苹果酸、木糖醇、柠檬酸、维生素、各种糖工程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扩大其在人类健康、畜牧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支持生物可降解溶剂、润滑剂和各种高效安全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支持以松脂、木本油脂和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酯(醚)多元醇等绿色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合成产业化技术开发,减少对石油等一次性矿物资源的消耗和有害有机化学制品的应用。同时,发展一批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木基复合材料、陶瓷化竹木纤维新材料以及新型炭质吸附和其他功能材料。

专栏8生物基材料专项

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降低成本为重点,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糖工程产品和新型炭质吸附材料规模化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到2010年,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达到年产20万吨级规模,其他可生物降解功能高分子材料达到年产10万吨级规模;糖工程产品和炭质吸附材料达到年产万吨级规模;木基工程材料达到年产10万吨级规模,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的大型生物基材料企业集团。

2.微生物制造。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对传统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显著降低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纺织、造纸等工业的能耗和污染水平。提高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的技术水平和产量,在造纸、纺织等工业中进行示范应用;开发新型酶制剂,发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浆、生物制革和生物脱硫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快推广应用。

专栏9微生物制造专项

以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新型生物反应过程为核心,加快微生物制造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过程中应用。“十一五”期间,建立一批微生物制造示范企业,提高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酶活水平和产量等,大幅度提高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水平,有效降低造纸、纺织等工业领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五)生物环保

以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等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大力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发展高性能的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等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的高效反应器、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加快先进、成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选育并推广一批适应干旱盐碱与荒漠地等的优质高抗造林植物新品种,加快生物技术对盐碱地、荒漠化、石漠化、干热河谷等退化生态系统改良步伐。开展抗重金属污染、超富集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规模化繁育,开发提高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多功能添加剂制造技术、超富集植物收获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促进对重金属污染水土的修复与改良。

(六)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开展生物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我国生物资源情况。实施全国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就地、迁地保护和离体设施的建设。抢救性收集宝贵生物资源,加强物种种质资源库(圃)及保护场(区)、原生境保护点、试验基地和信息与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国家生物资源流失查验技术平台,加大鉴定评价特异生物资源的工作力度,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宣传,支撑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筛选关键优异资源和突破性新种质,促进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一批具有资源特色的优势生物产业。

(七)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制定生物安全法。贯彻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根据《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原则,加快建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检测技术等技术标准体系、生物测量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生物参考测量标准物质库。加强国家生物安全检测技术、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设施建设,建立危险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和重大疫病疫情的检验鉴定、监测、评价、预警及应急反应体系,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对外输出、出入境审批与查验制度,建立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我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生物产业认证认可体系。

四、保障措施

我国生物产业尚处于全面发展的初期,实现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政策和市场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

国家建立生物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加强生物产业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技术研究开发、生物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形成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设立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就生物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依法组建中国生物产业协会和国家生物产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市场调查、信息交流、标准制修订、行业自律、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生物产业集聚式发展

大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改造或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与系统集成能力。

加强生物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融资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产业化能力建设。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开发设施建设,形成若干具有较大规模、多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强、开放运行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鼓励和支持国外机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加强生物信息中心、科技成果评估机构、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生物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完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落实对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奖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

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若干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引导生物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三)建设高素质生物产业人才队伍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以及生物安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生物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生物技术原始性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高级技术工人等各类高技能人才,扩大生物类硕士和博士的招生规模。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支持出国留学人员、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和来华创办生物企业、从事教学和研究。加强生物技术人才的国际培训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完善生物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国家生物科研机构的技术负责人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加大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和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

(四)多渠道增加对生物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整合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资金,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生物产业的支持力度。

支持生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并增加对生物企业的投资。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生物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生物企业要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以专利技术为担保向银行贷款。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各自经营范围内积极为生物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具有自主专利技术、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生物企业的发展。

(五)实施有利于现代生物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税收政策,鼓励生物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现代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等特点,结合国家税收改革方向,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现代生物产业发展。

(六)建立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培育生物产品市场,扩大需求。通过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计划免疫等覆盖范围,加大对农民提供良种补贴、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对生物能源发展的扶持等措施,积极扩大生物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大政府采购对国内生物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普及教育,正确引导消费;建立有利于生物医药发展的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物流体系。

完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转基因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限制。逐步推进药品的委托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品上市后,按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加强生物产品市场监管。完善对生物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及其制品的管理制度。健全生物技术的实验程序,以及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商品化生产和进出口等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的监督力度。

加强生物产业国际合作。推动有竞争力的生物企业在境外投资设厂,支持行业中介组织设立境外生物医药产品注册和营销指导中心。以医带药,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积极推进种业、疫苗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走出去”,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建立生物产品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完善进出口环节管理。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对策

1 生物技术

广义的生物技术是指人类对生物资源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的利用、改造的相关技术。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 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 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药物的特点是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 营养价值高。现代生物技术在医疗、制药、农业、轻工食品及环保业发展迅速。基因工程制药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过程, 主要分为人生长激素、纤溶酶原激活剂、细胞因子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人源化抗体、核酸反义寡核苷酸等。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1年生物制药的销售额已达1600亿美元, 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19%, 预计到2020年, 生物制药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我国有现代生物制药的投资不断加大, 平均每年大于20%的速度增长。我国年产疫苗超过了10亿个计量单位, 为世界最大。生物技术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贫血、发育不良、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和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国内主要生物制药企业为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双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生物产品为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干扰素α-1b、人生长激素、胰岛素干扰素α-2a、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

3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趋势

3.1 21世纪是生物医药时代, 产业化进程加快

“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将在医药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人类现有所有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变异有关, 通过对功能基因和疾病基因的不断鉴定, 可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药物基因组学、遗传基因组学将更加注重个体用药, 目前上市的和正在开发的基因工程药物仅几百种, 21世纪生物医药产业化逐步进入收获期, 将有200种以上新药上市。2005年全球生物制药销售额已达540亿美元, 生物制药产业正快速实现由高新技术产业向高新技术支柱产业转变。

3.2 发达国家优势明显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 全球在研制的生物医药63%品种集中北美, 25%在欧洲、7%在日本、5%在其他国家。美国开发产品和市场销售额均占全球70%以上, 生物制药产业市值高达3000亿美元。英国剑桥基因组园、法国巴黎南郊的基因谷等, 对扩大产业规模, 增强产业竞争力做出贡献。

3.3 全球企业间合并加剧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 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9%~18%, 对于纯粹的生物技术公司, 研发投入比例更大。为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获取新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兼并重组非常活跃。这些企业间的重组和并购, 大大提高了跨国公司抢占市场, 垄断技术, 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4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物制药品种中, 绝大多数都是仿制产品, 多数研究单位和企业因经费不足、开发难度大、人才匮乏而却步, 制约了我国生物工程制药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 纯化处理技术与先进国家比, 仍有很大差距, 束缚了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步伐。生物制药企业在投资项目上, 前期调查不足, 浪费有限的人力、财力。目前我国基因工程医药产业化规模小, 上市的品种少, 成本高, 市场占有率低。

4.2 建议采取的对策

生物技术的开发投入大, 单靠目前企业自身积累难以承担支付, 必须与资本市场结合。加强企业、研究所 (院) 与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中青年生物科技人才;大量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 使他们带来一些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

5 发展前景

生物疫苗及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5

目前,我国国内生物疫苗生产企业主要有中生集团、北京天坛生物、上海生研所、华北制药集团等。国家对国内疫苗企业一直采用保护政策,他们大多因为技术原因在疫苗商品稳定性等指标上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自2005年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后,垄断经营疫苗的局面被打破,内外资企业将可以同台竞技术。在巨大的机遇和威胁下,一些批发企业争相对该领域进行投资,市场意识也高度膨胀。目前的国内疫苗市场格局是,国产疫苗在进口疫苗的冲击下仍能坚守半壁江山,但数量优势优于品牌强势。外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和宣传公关力度和研发、生产、包装、销售、价格的完整体系,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品牌优势。

以流感疫苗为例,进口流感疫苗早在1996年就已经进入我国,而国产流感疫苗2001年才投放市场。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市场把握、公关意识,国外企业都比国内厂家有经验。目前在我国的防疫控制中心的流感疫苗基本都来自国际巨头。

未来生物疫苗产业化进程一定要注重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着重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申报产业化专项的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筹资等方面的能力。

这对国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我们还有价格优势,但从长久而言,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才是竞争的最大法宝。有专家分析,从生物疫苗的研究开发角度出发,利用先进的技术不仅可开发新型疫苗,还可用于改进现有疫苗。结合人用疫苗的研究发展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结合疫苗、联合疫苗、DNA疫苗、质粒DNA疫苗、新型或改进疫苗。

二、产业发展

在我国,生物医药一直是概念大于实质。虽然有数据显示,疫苗市场容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幅两倍于处方药市场,而我国未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5%,显著高于全球10%的增幅,增长空间巨大。但尚未形成技术产业化的市场现状,令生物疫苗市场难逃处于“概念”阶段的尴尬。

生物疫苗市场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已被激活。到2004年,我国有价疫苗市场规模达到30亿元。截至2007年底,市场规模超过46亿元。现在该市场正以14.5%的年增长率急速增长。

形成这个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医药领域这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子行业赢利空间所剩无几,而在SARS、艾滋病、流感、乙肝、禽流感等危机接连爆发的影响下,“疫苗”顺势成为人们心中惟一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疫苗市场不断受到关注,显示出可观的增长潜力。因此,众多企业视之为利润高地而纷纷投入其中。

更重要的是,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放开和落实,为疫苗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对疫苗的监管。据了解,为确保疫苗的质量,我国自2001年底开始实行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制度。2004年7月13日,SFDA发布实施《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销售未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的生物制品将受到药监部门的严惩。有关人士还表示今后还将分期分批地将所有疫苗类制品纳入批签发管理范畴,以确保疫苗的质量。

到2005年6月1日,国家又正式实施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一方面对疫苗管理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对企业意义最大的是其中的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这意味着有价疫苗市场打破过去由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一统天下的经营局面,市场化运作开始。

而对于最近公布的《关于组织实施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委表示通过该政策,“治疗性疫苗可以加速产业化进程,促使新产品尽快上市,为临床治疗肿瘤及其他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新药”。这其实是在顺应国家“十一五”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要求,以及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将“自主创新”定为国策的大趋势下,给疫苗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此外,从公众意识看,生物疫苗市场情况也面临两个有利因素。一方面,SARS以后,国家对传染病和疫情的监测很透明,宣传力度很大,老百姓也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大型疫苗生产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众教育,因此,公众的预防接种意识逐年提高。内外竞争日趋激烈。

三、产业发展趋势

2006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并决定在2006~2007年期间,组织实施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并为符合产业化专项的企业提供资金资助。

科技创新推动生物产业发展 篇6

福建古田,是一个早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的历史古城。这里四季常青、绿树葱茏,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每当雨过天晴的时候,森林里充满了清新空气,树根下,草旁边,一排排蘑菇破土而出。这种采天地间灵气而生的美好物种,深深吸引了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从小时起,他就痴迷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的物产;长大后,他成为了国际著名的真菌学家和营养学家。

高益槐教授,将半生的痴情投给了生命科学和生物经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他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也爱滋养于天地间的万物。怀揣着对生物产业的热情,他频繁奔走于大江南北。不久前,本刊记者在北京专访了这位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新西兰国立梅西大学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学院高级研究员,听他讲述了他与生物经济的不解之缘以及他对“十二五”时期生物产业发展的看法。

高益槐告诉记者,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的特色生物资源品种繁多,蕴藏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商机。生物产业是“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十二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方位地部署和实施中国特色的多学科结合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应该把“生物经济”纳入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产业,并成为长远性战略。

生物产业:“十二五”备受重视的战略新兴产业

几千年中国发展史,形成了许多独具一格的人文和产业文化,如中医药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菇菌文化等等。然而,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中国的生物经济整体水平一直停留在简单、粗放、低级的栽培、加工和利用上,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近两百年来,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在生物经济领域(农、林、牧、副、渔等)应用了先进文明的科技,把生物经济推向了高潮。

著名的经济预言家保罗•皮尔泽曾经说过:“20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信息科学颠覆了人类的生活形态。这些发明打造了许多企业王国,抢占了先机的企业家和投资人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今天21世纪的重大事件正在酝酿发酵,同样会颠覆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并在今后10年创造庞大的兆亿商机,那就是生物和健康革命。”

在生物和健康革命领域,中国先天资源丰富,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生物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据记者了解,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是生物产业的三大发展重心。生物医药是传统发展重点,而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方面有望在政策的扶持下,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生物工程事业将大有可为。

长年致力于生物工程和生物经济研究的高益槐教授对此的认识更为深刻,他分析说,随着信息科学、电子、机械等科技的进步,农业工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势必引领着这场生物革命”。

在“生物革命”领域,高益槐教授是一位先行者,他自幼与绿水青山结下深厚的情缘,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生物科学。高益槐所出生的福建古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现已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全、科技实力最强、营销网络最广的食用菌生产大县,全世界90%的银耳产于这里,被誉为“中国的食用菌之都”。高益槐还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带着他去采集蘑菇,那时,山间、田野、果园中到处都是风味独特、甜滑可口的牛肝菌以及清爽脆口的银耳等菇类。从上中学起,高益槐就痴心白木耳、香菇、竹荪这些真菌的人工种植研究。1977年高考恢复了,当时高益槐的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有很多热门专业可以选择,可他却果断地选择了农学院园艺系果蔬茶专业。1982年他被留校任教。教师,是一个平稳又令人称羡的职业,但是,高益槐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走下讲台,“停薪留职”回到家乡培育食用菌新品种。这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对此,他无怨无悔。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成功,来源于一个人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动力。“我始终有一种动力,我很明确我在做什么,我下一步要做什么。”他对记者说。

高益槐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了他的成功。也许,在他看来,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从中感到生命的充实和创新的喜悦。

上世纪80年代,高益槐培育食用菌新品种取得全面突破,他成为全国50位优秀青年科学家之一和全国18个省、市、县政府脱贫致富的高级技术顾问,他的香菇、竹荪、白木耳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纳入国家科委和省里的“星火计划”,他被当地农民誉为“财神爷”。

1992年,为了新的科学探索,高益槐只身奔赴新西兰,从零做起,从栽培育种转入天然生物医学营养的研究。很多人对他在盛名之下却放弃一切奔走他乡不理解,但是高益槐认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时,国内没有先进的研究真菌医学营养的设备和科学,我只能选择出去。”他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由此揭开了他科研生涯的另一页新篇章。

1994年,高益槐正式成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土地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员;1999年升为高级研究员、真菌学家;2002年调任新西兰皇家科学院作物和食品研究所任首席科学家兼梅西大学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学院高级研究员和教授;之后兼任新西兰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2009年,转任梅西大学Riddet Institute 研究总监。2005年,他被聘为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9年受聘于中国科协海智专家。

高益槐的专业研究领域为:真菌学、医学营养学、天然药物学、药动学等。共著有英中(韩)等专著10部,发表国际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两次获国际发明奖,获得国际原创性专利4个,发明药物产品23个。他的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灵芝多糖和高含量灵芝酸的水提取工艺方法”、“灵芝活性多糖的低温提取技术”,分别获中国专利;“多种生物活性多糖复合配方之规律和科学比例之计算方法”、“多重生化分离天然活性物质之方法”、“奇异果活性成分之研究和提取工艺”三项发明均获新西兰专利。这些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赞誉。

“需求无限,市场无限,商机无限。前程无限。”高益槐告诉记者,现代工业诉求的是无污染的绿色产业,而且会慢慢地冲淡合成工业。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食品、保健品和天然药物的制造国和市场,植物(包括水果)将成为人类食品和药品的基础物质,动物(包括海洋生物)是生命中营养和医学营养的补体,食“药”用菌将成为天然药物的神圣来源。

“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在山、水、海、田上做文章。这是一片富裕而不贫瘠的土地。地上地下,海里海上,江河流水,大好河山,无尽的宝库,只要我们抓住区域特色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会让我们保持稳定的富裕。”高益槐如是说。

生物经济:将成为重要的“三农”新产业

中国是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十二五”伊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经济怎么发展?毫无疑问,“十二五”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2011年,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当前情况及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安排。《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

那么,农民的收入怎样才能持续较快增长呢?在高益槐看来,应该大力发展“三农”新产业。他认为,发展“三农”新产业可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可解决生物资源的应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解决环保生态问题以及生物产业链及工业的多层次加工增值等问题。

高益槐认为,“三农”问题,是中国民生和全面奔小康的重要问题,这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源问题,还有战略、理念和创新方法手段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把“生物经济”当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产业。全方位地部署和实施中国特色的多学科结合的生物经济战略,应该是“三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06年,高益槐教授与福建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签订了生物制药科技项目,投资2000万美元在东侨开发区建设安发国际(福建)生物科技园,研究开发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制造天然药物。他时时牵挂家乡农民的致富问题。他对记者说:“福建要抓住自己的特色来发展,突出山海资源,搞好农副产品的高科技深加工,使之成为重点产业。当前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让我们这些海外乡亲备受鼓舞。我很愿意为家乡出一份力!”

高益槐一直积极推动其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对于家乡的经济建设,高益槐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应抓住福建地理和生物资源特色,走生物经济发展之路。就拿福建当地的蘑菇种植来说吧,现代化的蘑菇生产可以节约土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值得投入的绿色环保产业。

高益槐在福建省投资建设生物科技园也是为了助力“三农”经济。把专利技术移回家乡,可以为祖国生物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献力。高益槐认为,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此,应加快农业生物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新技术,应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高益槐确信,生物经济和生物工程将成为重要的“三农”新产业。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容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他预测,未来大多数农民将成为科技型的新时代农民,成为农业工业化的产业大军。而且,该产业的资源完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他还认为,该产业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方能创造特色经济。该产业应以追求消费的功能性内涵为基础,满足人类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诉求,成为永久不衰的产业。

生物科学:将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小的时候,高益槐曾经对一个古老的传说念念不忘,那就是《白蛇传》的故事。他记得故事里有一个细节,白娘子曾经冒险盗得灵芝仙草,使夫君许仙起死回生。

灵芝仙草拥有这样神奇的药用功能吗?由于对灵芝仙草的传说念念不忘,高益槐对灵芝的研究颇有建树。较早以前,他就研发出了竹笙和灵芝的仿生栽培新技术,并在“菇类菌丝体多级发酵生物工程”的研究中成功提取了银耳多糖与香菇多糖两种重要成分。1995年春,高益槐把自己十年来对灵芝的研究推向了顶峰,成功地发现灵芝中最珍贵的药用成分—多糖D6,并用低温水醇酶提取法提取获得成功,获国家专利。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孕育出了自己的“国粹”— 中医中药,这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文化遗产和医药宝库,这是一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生命科学,是中华民族用几千年的历史揣摩、验证和总结的一门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科学文化。

在高益槐看来,随着华人的海外侨迁和外国人的来华交流,中国传统医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近些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加快对天然药物和各国传统医学的研发利用,发展他们的生物经济,抢占国际市场,目标越来越清楚,步伐越来越快。这为“中华国粹”的振兴创造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高益槐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的世纪,国药兴邦、济世、腾飞、走向世界,已是最好的时机。

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领域,高益槐取得了很多创新突破与成就。1998年,高教授在天然药物领域的“三效关系”理论和生化提取技术,分别获得美国爱因斯坦发明委员会和“国际科技贸易和发明产品博览会”两项国际金奖。高教授还把从数百种真菌多糖中筛选出的活性中、小分子真菌多糖等十余种精华成分,与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来的碱性壳聚多糖进行科学复合,在全球首创实现了不同多糖成分的药性兼容和互补,其功效已证明超越单方单一生化成分产品,可迅速而全面地调节人体的免疫能力。高益槐对生物应用科学的研究,特别是生物活性成分及复合配比的研究,为中医药现代化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

在高益槐看来,中国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与西方科学有根本不同的源和流,因此具有诸多与西方科学不同的特性。近二百年来,当西方科学文明发展异军突起的时候,历史遗留下来的各国传统医学就逐渐地被边缘化,同时面临着“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挑战,因此,传统中药文明面临传承和创新的新使命。

高益槐对记者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命价值的提升,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疾病治疗为主要目的,转为预防、保健、康复和治疗并重的综合防治为目标。人们渴望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传统医药学“生物、社会、心理、自然”的医学模式优势凸显。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医药,特别是整体调节、扶正固本的治疗体系和手段更适应于慢性疾病的防治和康复,中医的辩证施治方法对亚健康人群会起到全面协调、整治、保护和根治的目的。

“传统药物是从我国固有资源发展而来的固有传统文化的产业。传统药物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就是促进这个‘综合性产业’现代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尽快用高新科技改造和提升其优势和本质。”高益槐对记者说:“我常在国际上作报告,外国人和西药研究者对中医药褒贬不一,有的甚至起哄攻击,我很生气。不是中医药没有本事,中医药有5000年的历史,问题在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开发不够。”

高益槐把自己的科研生涯分为三个阶段:仿生栽培—杂交和基因育种—医学营养。高益槐目前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尽快把自己对医学营养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从广泛的草本植物、海洋生物、菌物三大类生物的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多糖的方法带回中国。同时,他还希望为祖国培养一批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材生。年过半百的他工作依然勤奋。直到现在,高益槐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对于自己依旧很苛刻,没有一点休闲娱乐的时间。

“高益槐是新西兰华人,也是屈指可数的天才真菌学家及医学营养学家之一。我以与他为友而感到骄傲……他的未为人知的故事发人深思,他的成功激励斗志,他的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启迪后进,他对工作、家国的承诺及对未来的信念更令人感动。”前新西兰总理珍妮•薛普莉为一本讲述高益槐教授的传记作序时这样评价高益槐。

“梅冲霜雪偏舒芷,兰杂篷蒿不碍香。”这是高益槐的外祖父送给高益槐的两句话。高益槐一直把外祖父对他的期望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高益槐生长在中医世家,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作为福建古田人,他对祖国的生物资源也非常迷恋。在研究生命科学、拓展生物经济以及发扬传统医学方面,高益槐矢志不渝,兢兢业业。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科技与自然,这些看似对立的元素在高益槐心里和谐相融。“人类总是和医药科学共生共长,相辅相成,凡从政治国者,凡从医济世者,凡创业大成者,凡慈心为善者,无不以医药、医政、医德、医生为重,把人类的健康平安、和谐生存看作是最大福祉”。高益槐如是说。

为完成报效祖国的心愿,高益槐教授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还担负着“中国—新西兰经济科技促进会”会长等社会职务。短短几年间,他为中新两国的科技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促成了两国在科技领域十几个项目的合作,促进了两国科技界及科学家间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他被选为中国政协第十一届海外特邀代表,福建政协委员和宁德政协常委。现还兼任新西兰福建同乡会会长和中国各级海外交流协会的各种职务。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篇7

1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晚, 技术不成熟、产业体系不完整、管理方式较为传统,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不断研发出新的生物制药产业研究成果, 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生物制药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结构的重点领域, 其所带来的销售额不断突破新高, 其中蛋白药物、生物疫苗等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 与人类疾病相连的切合点愈见明朗;应用生物技术研发的新药逐渐在药品研发市场中成为主流, 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科技创新不足

与国际上的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大型生物制药企业相比,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研发费用在整个企业支付费用中的比例偏低, 使得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动力。同时由于长时间缺乏对于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意识, 使得大量生物技术流失或者被同行非法利用, 阻碍了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技术因素的制约和高端人才的缺乏, 我国在治疗性生物药物、生物疫苗等领域仍然停留在试验阶段, 真正可用于临床和实际治疗的技术可谓凤毛麟角。

2.2 产业体系不完善

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管理和约束, 我国企业对于国外的医药产品进入壁垒偏低造成生产过剩, 增加了市场风险。医药企业集中程度低, 不足以提供充足的技术输出资金, 而竞争力较弱。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 会涉足其他领域的产业;部分企业管理者由于素质偏低, 而在某个新概念上停滞不前, 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3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3.1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生物技术药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在2000年后FDA批准生物技术创新药物中, 销售额位于前10名的有多达8个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产品, 其销售业绩也非常惊人。近年来在中国生物制药产业中国家对哺乳细胞表达的生物技术药物的市场准入条件放宽, 借以促进此技术在生物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4 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技术上的创新

在研发技术上进行革新将是提升生物制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和核心举措, 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技术和设备, 开发具备新效能、新品质的药物。同时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等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和维护, 对药物程序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 确保安全、顺畅。

4.2 充分利用内外背景因素

生物制药产业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 需要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 进行适时调整, 使企业保持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特色;同时要加强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进行合理的战略联盟;加之严格控制药品质量标准, 提高药物原料的质量, 旨在研发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物, 为人类造福。

5 结语

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活跃在科技领域最璀璨的明珠, 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全球的药物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 尤其是针对分子量大, 结构较复杂的药物, 其比化学合成法更为简单有效, 并且节约成本。生物技术药物在治疗艾滋病、贫血、血友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癌症发育不良、囊性纤维变性和比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上都展现了其优势。生物技术制药必将为解决人类的疑难杂症, 减轻人类痛苦和压力, 保护环境, 弥补资源短缺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获得长足发展, 生物类的外包公司已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行业。蛋白质工程等也为生物制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将展现出新的发展姿态, 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显文, 陈惠鹏, 汤仲明, 等.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 (二) :发展趋势与希望[J].产业发展, 2005, 25 (1) :86-93.

[2]张蕊, 田澎.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5 (5) .

[3]文淑美.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J].产业发展, 2006, 26 (1) :92-96.

[4]徐君, 李贵芳, 王育红.生物制药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14 (7) .

国务院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篇8

近日, 国务院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明确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将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 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 生物产业发展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根据《规划》, 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比2010年翻一番, 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 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同时, 《规划》还确定了2020年生物产业其他发展目标: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 新业态健康成长, 重点区域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等。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况分析 篇9

台湾当局早在1982年就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8大重点之一,2007年更制订《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为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树立了重要的里程碑。不过,即使如此大力扶植,生物技术产业在岛内目前的发展情况仍面临相当多的困境。

注:新兴生物技术产业中,农业生物技术营业额包括植物种苗等非工业的部分。资料来源:台湾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2009。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况

在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基本上包括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2008年,台湾生物技术产业营业总额为新台币2010亿元,相比2007年的1912亿元,增长率达5.12%。2002—2008年,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总营业额复合增长率达10.42%,成效显著。但根据Ernst&Young's(2008)的估计,全球生物技术厂商在2008年的总营业额约848亿美元,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占全球营收不到1%,表明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台湾2008年生物技术产业营业额中以医疗器材产业所占比率最高,约为新台币790亿元,增长率5.47%;其次为制药产业,营业额达690亿元,只增长1.47%;新兴生物技术产业营业额虽仅530亿元,但增长率却是三项领域中最高的,达9.73%。2008年台湾生物技术企业总共有1184家,出口值为新台币677亿元,进口值为新台币1435亿元,岛内需求则达新台币2768亿元(详见表1)。

以台湾生物技术产品出口现况来看,2008年台湾生物技术产品出口以检验试剂为出口产品的大宗,出口值达新台币42.19亿元,与2007年的32.69亿元相比,增长率高达29.08%,为各项出口产品中增长率最高的。生物技术植物种苗为出口产品中的二大项,2008年出口值达新台币7.15亿元,也较2007年增长10.94%。

在进口产品方面,检验试剂为进口产品的大宗,2008年进口值达新台币45.44亿元,与2007年相比较变化不大;疫苗为台湾进口值第二大的产品,进口值达新台币26.70亿元,相比2007年的19.21亿元,增长率高达39%。其余按其进口值大小依序为抗体制备、生物医学材料及生物技术植物种苗(见表2)。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部”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台湾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生物技术产业具有产品研发时间长、风险高的特性,较难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以致资金较难筹集。加上岛内生物技术厂商多为中小型企业,受限于本身规模,研发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早在1982年,台湾“行政院”就将其列为八大重点科技之一,并陆续成立了各领域的协助机构(见表3),涵盖范围扩及生物技术产业各次产业领域,使辅导制度渐趋完备,显示台当局对于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决心。

在制定相关法令上,以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通过的《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最具代表,其后陆续推动《基因医药卫生尖端研究计划》、《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生物技术科技教育改进计划》、《中草药产业技术发展5年计划》及《生医科技岛计划》等,涵盖范围遍及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及新兴生物技术产业。

有鉴于欧美国家生技园区为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台湾当局于2001年也将生技园区的建立纳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希望能发挥与邻近学研机构合作的功能,让研发成果能有效地与业者配合,顺利转化为商品,提供有利产业发展的环境。

2007年,台湾当局制订岛内产业唯一立法的《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以提供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技术提供者运用研发成果自行创业,或将研发成果移转给生技新药公司,并协助其后续研发活动,藉以畅通上、中、下游的成果转移机制,促成研发型生物技术新药公司的大量创设,并藉由奖励研发型生物技术新药公司、培训与延揽生技新药研发人才、鼓励技术创新及技术引进、引导资金投入、改善审查效率、协助厂商技术辅导、促进产学合作等等手段,提振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台湾“行政院”于2009年3月,依据“生技产业策略咨议委员会”(BTC)会议结论,提出《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内容包括成立“生技整合育成中心”、“生技创投基金”,“食品药物管理局”(TFDA)及“产业化研发中心”,期望在2012年达成生物技术产业产值由新台币1300亿元提升至新台币2600亿元,并由“国发基金”与民间合资成立金额600亿元的大型生技创投基金,投资生物技术产业,将生技中心转型为临床前试验中心,以执行台湾岛内研发新药的动物毒理试验,并扩编实验室人力至目前的2.5倍,引进海外被投资标的至台湾岛内生技发展园区,以发展岛内生物技术产业聚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目前面临的问题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推动虽然与电子通讯及资讯科技等产业同时列为台湾当局致力推动的八大产业之一,但在台湾电子通讯及资讯科技产业已在全球生产链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岛内的生物技术产业至今仍未有重大突破,除了生物技术产业多属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受限等原因之外,自研发至商品化期间过长,投资者对生物技术产业投资意愿低落,且缺乏国际行销、国际法律及知识产权的专业人才,研发创新成果的资源及技术未能整合等实际问题,均导致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仍无法全面起飞。为此,台当局于2009年提出的《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目的就是希望加以改善台湾岛内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困境。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生物技术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要成为台湾《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所认可的奖励对象,需经审定为属于生技新药公司,凡生产新成分、新疗效复方或新使用途径制剂的药品的企业,或从事研发制造植入或置入人体内属第三级的医疗器材的企业,方可申请为生技新药公司。

但自2007年迄今,仅有26家台湾企业经审查通过,主要问题在于欧美发达国家专利到期的药品,不仅在化学结构上设有专利保护,在其原料药与制剂上也设有多层保护,因此台湾岛内学名药厂商虽可取得专利到期的药品配方,但在制程上仍需自行研发,才能回避受专利保护的新制程。虽然新生产流程也属创新的一环,但目前台湾《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中并未规定对制程创新给予奖励,使得岛内多数生产学名药的厂商无法适用。

其次,台湾在医疗器材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并非以植入或置入人体内的第三级医疗器材为利基产品,且第三级高风险医疗器材技术需求高,研发门槛也高,岛内中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大多无法适用,迄今仅有一家医疗器材公司申请通过,致使奖励条例无法达到鼓励利基产业升级的目的。

另外,高风险医疗技术,如干细胞科技、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及转基因等领域的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产业,尤其是干细胞可应用于新药开发、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等再生医学上,利用干细胞及其产物细胞可用来治疗神经性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脏疾病、肾病、肝病及癌症等。在医疗领域,干细胞及其衍生产品可用于伤口疗护、整形外科、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及神经内科等,给予目前许多藉由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新的希望。

台湾厂商目前大多仍停留在较低级的技术层次,如化妆品及食品开发上;在高级技术研发方面,除人工皮肤及软骨关节外,其余如硬骨、血管、瓣膜及人工器官等构造上相对较复杂的组织建构上,技术相对落后。

至于生物技术产业面临的研发成果与商品化、产业化断层的问题,在2009年启动的《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中已经提及,将强化第二棒研发角色,以补足整体生技医药产业价值链的缺口。其中专门接受新药研发公司和大型药厂的委托,进行药品研发期间的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资料处理分析等活动的委托研究服务机构,最具有降低个别医药厂商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程的能力,也应适度考量纳入《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以发挥与生物技术产业产生相辅相成的政策效果,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篇10

1 国际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概况

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自从美国发明了生物技术以后, 该技术就迅速被应用到新型药物的研制上, 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自1971年世界上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诞生以来,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发展生物制药产业, 并将此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架之一。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 生物制药产业市场广阔, 但是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欧洲[1,2]等发达国家。

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 又是首次应用该技术的国家, 美国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美国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的生物技术企业, 约占世界总量的2/3;生物技术市场资本总额超过了400亿美元, 每年的科研经费超过了50亿美元;已经成功研发出30多个重要的治疗药物, 正式投放市场的生物工程药物也达到了40多个。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癌症、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治疗方面, 给社会创造了极大的价值。

欧洲在生物制药方面整体落后于美国, 但是发展势头迅猛。英、法、德、俄等国在开发研制和生产生物药品方面成绩斐然, 在生物技术的某些领域甚至赶上并超过了美国。如俄罗斯科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莫斯科大学生物系、莫斯科妇产科研究所及俄罗斯医学遗传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近年来在研究和应用基因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日本在生物制药产业上也发展较快, 并将生命科学相关的产业作为21世纪重点扶植培养的产业, 从而能够增加同美国和欧盟等的竞争力;同时重点展开生物信息技术及纳米生物技术等的基础研究、疾病相关遗传基因及其产生的蛋白质结构研究等, 以“基因新药”为目标来推动日本的生物技术产业。目前, 日本已有65%的生物技术公司从事于生物医药研究, 部分公司的技术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日本之外的其他亚太国家在生物制药产业方面也发展较快, 尤其是澳大利亚、中国、印度等国家在政策引导下, 不断吸纳世界范围内的投资, 在世界范围的市场正不断拓展壮大。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比较晚, 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 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颇具规模。目前, 全国注册的生物技术公司超过了200家, 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近10年来, 我国开发出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药物, 解决了过去用常规方法不能生产或者生产成本特别昂贵的药品的生产技术问题, 这些药品对肿瘤、心脑肺血管、免疫性、内分泌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病症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且副作用明显低于传统药品[3]。

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发展力度, 从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当前, 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当前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 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 前景看好, 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4]。

3 生物制药业发展趋势

3.1 生物制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 不仅需要在基础设施、上下游配套产业等方面的支持, 还需要同教育培训、专业服务、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服务组合在一起, 方能发挥高效作用优势。当前, 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 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我国生物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 已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对于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使得生物制药整体产业链得到优化, 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以后仍会朝着这一方面快速发展, 政府也将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区, 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业、研究开发、服务创新、教育培训和风险投资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 为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2 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

将生物医药技术从科研转向产业化生产是科研的重要目的, 只有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才能使得社会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当前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方面, 并没有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 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的资源, 也使得我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 造成了生产的滞后状况。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要求企业通过委托外包策略, 建立技术同盟, 形成优势互补, 使得自身能够专注于自身专长方面, 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我国生物制药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势必会朝这一趋势发展, 通过外包方式进行新药开发, 将技术较强的研发内容分包给具备研究实力的小型公司来完成, 充分发挥小公司在某些领域的技术优势, 共同开发新药, 大大提高新药开发效率, 使新药研发周期缩短, 实现技术与资金互补。

3.3 生物制药新兴技术将不断应用于产业发展

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 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才能不断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不断满足医药水平提升的要求。我国通过不断参与国际前沿生物发展课题来提升科研水平, 如在人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方面参与到国际化发展研究中,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药物相关基因药理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对于提高我国基因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物制药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会不断应用到产业发展当中来, 从而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和社会医疗水平的提升。

摘要:本文对国际及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整个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制药,发展概况,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胡显文, 马清钧.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生物技术产业, 2007 (1) :16-31.

[2]文淑美.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 2006 (1) :92-96.

[3]张蕊, 田澎.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5, 10 (5) :107-111, 117.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措施

1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医药研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985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产品从无到有,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1.2医药工业物质基础比较雄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2013年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为2.1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3.7%。同比增长21.8%。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

1.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产业政策扶植力度增大

我国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国家对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生物制药企业实行多方面税收优惠、延长产品保护期和提供研发资金支持等。"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力争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

1.4 逐步形成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集群

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紧密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是我国最具活力与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在长三角这一区域,一个新的医药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全国药界的广泛关注,浙沪宁利用区位优势和发挥拥有资本市场的功能优势, 力图打造一艘长三角现代医药工业航母[1]。目前, 浙沪宁都在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药工业制造业基地,发展医药产业集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足

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研发投入、融资渠道和人才因素等几个方面。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医药研发的方式主要倾向于仿制药,相比国外,国内仿制新药所需投资较低,风险较小,因此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一些畅销产品多家生产,生产能力过剩,致使生产企业纷纷采取高定价、高让利的促销手段,造成整个市场低水平恶性竞争,使国家、制药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都受到极大损害。

2.2 研发资金投入和创新不足。

我国医药科研开发经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略高于1%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医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致使生物医药产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美国医药制造业的R&D强度是我国的7倍。2001年,我国投入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研发经费仅为14.1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为8亿美元[2]。

2.3 融资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尚未建设完善的资本融资市场,国内对制药的投资以自有资金、政府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风险投资和从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数量较少。我国的制药企业很难得到风险资金的支持,而且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直接上市融资又受到规模等诸多限制,融资渠道的不畅造成了近年来医药产业投资减缓,影响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2.4 缺乏复合型人才。

生物医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借助于多学科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和技术突破,它的市场培养和监督、企业管理和经营都需要一大批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精英,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合作。我国医药产业起步较晚,在经营管理上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缺乏既有医药学科背景又精通经营管理和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育和造就这些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

3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3.1 构建创新激励体系

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模式无一例外都要求将技术、管理、经营、组织进行整合,谋求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医药企业必须调动员工特别是科技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自觉、主动地开展创新活动。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为提高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3.2 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应该成为医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高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优秀人才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强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重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要将有潜力、人品好的中青年骨干送到国内外一流的实验室去学习,并强化科研和工程技术素质教育,为医药领域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要营造一种稳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环境,包括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提供较好的物质待遇等。

3.3 保证研发投入

保障研发资金的投入,清除不利于医药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障碍。不同的医药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从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支持,健全和完善风险资本与证券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应给予信贷和税收优惠,引导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向科技开发产业增加投资,为医药企业自主创新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应当继续放宽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准入限制,鼓励国外风险资本进入医药企业,加大立法,保障合法权益,允许企业在诸如配股融资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4 确立医药企业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体系

企业作为驱动创新的最初环节,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医药企业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体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为此,企业首先需要加大R&D 经费的投入,组建技术创新开发中心;同时借助高科技园区和相应的科研机制,积极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完善创新体系[4]。

3.5 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与服务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对医药企业的引导、支持与服务作用,政府应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 通过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创新,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提高科技研发活动的效率,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根据构筑产业链的要求,政府积极营造良性互动的配套途径,促进医药企业积极加入国际性生产体系和贸易网络, 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使医药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升级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郝家耕.长三角医药产业振翅欲飞[N].经理日报,2004/09/28.

[2]何仁.我国医药产业特征及投资价值分析[N]. 医药经济报,2005/11/21(8).

[3]丁雪松,冯国忠.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5): 70-72

[4] 周勇,潘开灵,李利剑.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源泉[J].企业经济, 2004,(11).

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篇12

生物质(Biomass)是指通过生物体的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或由其转化的物质,例如动物体及排泄物。可利用的生物质包括森林、农作物及农作物废弃物、农林加工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生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脂类、蛋白质、淀粉、灰分和芳香族物质。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不易被人和动物利用的物质,脂肪和芳香族化合物是重要的动植物提取物。由于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有机物,因此生物质燃烧后释放的CO2与光合作用时固定的CO2相当,是一种CO2零排放的能源物质,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燃料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运输业(陆运、空运和海运)的可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液体的和气体的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醇类(生物酒精、生物甲醇和异丙醇),生物二甲醚(bio-DME),生物油、生物气(沼气),生物氢气,以及填埋场气(主要是CH4)等等。不同于石油,生物燃料被视为是CO2中性的,因为再其产生过程中吸收了同样数量的CO2,燃烧释放量不可能增加。此外,许多生物燃料是含氧的(如生物醇),有助于降低燃烧过程中含氮化合物颗粒的排出量。

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非常重视生物质能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下发多个文件指导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国家发改委2012年7月下发《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都明确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产业目标。国家能源局特别发布《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生物质能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将到达500万吨。低成本纤维乙醇、生物柴油等先进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的技术进步,为生物燃料更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以替代石油为目标的生物质能梯级综合利用将是将来主要发展方向。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因此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国现阶段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原料主要是油料植物、秸秆及动物粪便等传统生物质资源。据估算,2012年我国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资源7.4亿吨,折合3.2亿吨标准煤;农产品加工废弃物1.4亿吨,折合标准煤0.17亿吨;禽畜粪便7.8亿吨,折合标准煤5.3亿吨;林木生物质资源10亿吨,折合标准煤5.8亿吨;生活垃圾3.1亿吨,折合0.45亿吨标准煤,但生物质资源的实际利用量在1亿吨标准煤左右,约占可利用总量的15%~20%,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因此,生物质能源主要来自于农林废弃物。

到2015年,生物质能年利用量超过5 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 3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780亿千瓦时,生物质年供气22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1 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500万吨。建成一批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全球生物能源技术发展趋势

理想的生物燃料应该是能够用非食品原料廉价生产,常年供应且能方便地使用现有供应设施,其能量密度与汽油或柴油相当。可以使用10%~25%(E10-E25)混合生物乙醇汽油的汽车数量正在增加。新型弹性燃料车辆能够燃烧任意混合比例的生物乙醇,包括百分之百的水合乙醇(E100)。类似的,生物柴油也可以任意比例混合,混合的比例已经从现在的2%~5%(B2-B5)设定到未来的10%~20%(B10-B20)。与生物乙醇比较,生物柴油含有更高的碳含量,能够产生类似于传统柴油相当的热值。生产成本尤其是原材料的价格是目前更高比例混合生物燃料的限制因素。

第一代生物燃料是目前商业化较成功的生物燃料,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其原料是甘蔗、玉米、小麦、谷物、菜籽油,蔬菜油和提取的动物脂肪。第一代生物醇(生物乙醇)是通过啤酒酵母发酵来源于作物的植物糖和淀粉产生的,这些作物包括甘蔗、甜菜和玉米。巴西生物乙醇生产以甘蔗为原料,而美国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第一代生物柴油的生产是对植物油的化学修饰完成的,如油菜、棕榈树和大豆等,植物油脂和提炼的动物脂肪通过脂肪酸甲酯化作用生产生物柴油。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材料直接与食品或饲料产品形成竞争,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会导致食物商品价格的飙升,使其进一步推广受限制。因此生物燃料的发展与推广需要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生物燃料的发展。

第二代生物燃料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其原料包括木质纤维素,生物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从木质素纤维形成可发酵糖要经过多步骤处理,例如原材料前期处理、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进行预处理、可溶性半纤维素糖从固体纤维物中分离出来的固、液分离、酶水解纤维素产生可发酵的葡萄糖等木质纤维素利用中,相当大的精力集中到真菌纤维素降解酶酶解途径的研究。酶解过程涉及一个联合过程,是末端葡萄糖水解酶和纤维素外切酶共同作用,两种酶都隶属于典型的糖苷水解,是通过攻击寡糖-多聚糖底物的异构中心中的水分子来实现的。木质纤维素酶的酶活性低、酶解成本高是木质纤维素利用的一个瓶颈。

生物柴油是指由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甘油三酯)与醇(甲醇或乙醇)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单烷基酯,最典型的是脂肪酸甲酯。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其硫及芳烃含量低、闪点高、十六烷值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可部分添加到石化柴油中。但是使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造成与人和动物争资源的现象。一种新型的油脂生产正在形成——微生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发酵方式工厂化生产,不仅可以废物利用,而且节省土地,用其生产的生物柴油接近石化柴油的性能,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第三代生物燃料是基于藻类物质的新一代燃料,利用它们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油生产生物柴油和氢气。据估计,藻类产量可达61 000升/公顷,相比之下,作物如大豆、菜子的产量分别是200升/公顷、45升/公顷。微藻类特别是小球藻细胞内脂类的积累能够达到其生物质50%。产生的生物油通常酸值较低,有利于生物柴油的合成。微藻类具有第一代、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材料不能比拟的优势。微藻类能够使用海水和污水养殖,不会与食品生产形成竞争。

第四代生物燃料主要利用代谢工程技术改造藻类的代谢途径,使其直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CO2合成乙醇、柴油或其他高碳醇等,这是当前最新技术。虽然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在环保、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可以预期。

生物能源产业展望

据统计2010年大约1 200亿升生物燃料产量用于运输业,几乎是2005年的2倍。全球现有生物燃料市场生物乙醇占近80%,其余的主要是生物柴油。市场主要是第一代生物燃料,美国是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国,产量为490亿升,第二位是巴西,产量为280亿升,分别占全球输出的57%和33%。欧盟领导着生物柴油生产,占2010年世界生物柴油市场的53%。预期到2020年,全球生物燃料的总产量为2 000亿升,其中生物乙醇1 550亿升,生物柴油450亿升。

将来生物燃料将在能源技术的应变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白色生物技术在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原料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第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已经成熟,但与食品生产原料竞争。未来生物燃料的发展与推广需要第二代(木质素纤维、生物废弃物、固体废物)和第三代(藻类和蓝细菌)技术应用到新兴生物燃料的生产。

新一代生物燃料短期内取得商业化成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新一代生物燃料的试点和规模化示范仍需继续进行,因为与取得商业化成功的第一代生物燃料相比其生产成本过高。无论是热化学的还是生物化学的技术手段,目前还没有清晰最佳技术途径。

上一篇:传承与研究下一篇:高级实证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