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研究(共12篇)
传承与研究 篇1
一、前言
方言是指同一语言中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以来, 相关特殊行业如播音员、主持人、导游、教师等职业都要求有相应普通话等级证书才能上岗。但是在普通话覆盖区域越来越广泛的同时, 部分方言电视节目却悄然兴起。那么方言电视节目的存在是否合理?它与地域文化传承有何关系?方言节目与地域文化的合理定位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方言节目的特色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 在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很多具有相应地域特色的方言。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 人们对于物质追求渐渐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方言节目正式迎合大众的普遍心理同时结合浓郁的地方文化兴起的一类节目。
例如, “央视小品王”的称号近年来一直被赵丽蓉老师和赵本山老师获得。赵丽蓉老师的作品中, 充斥着浓厚的天津方言, 同时迎合大众, 将很多地域类幽默感与地域方言融合, 同时经过语言类处理达到通俗易懂, 渐渐被大众接受。赵本山老师的作品当中充满了浓郁的东北文化, 多年来人们认为东北人粗犷、热情、幽默。赵本山老师在作品中, 通过对相应语言细节和聊天方式的放大化处理, 结合东北方言特有的腔调, 在春晚小品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在各省台、地方台, 通过结合方言来进行地方新闻播报、杂谈、曲艺、娱乐、综合等各类节目。例如, 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闽南语频道音乐选秀栏目《唱歌拼输赢》、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等很多节目在当地收视率居高不下。
1.方言节目中的语言魅力
笔者通过对多种节目的调查并且分析了各地观众的反馈意见, 总结出方言节目的魅力不外乎以下三点:
(1) 方言节目能够富含亲切感
语言专家对语言的风格进行了分类, 如有的官方正式、有的诙谐风趣、有的认真庄重等。方言类节目一般采用当地方言, 方言是随着当地文化传承而传承的, 在当地方言都有着一种家的感觉。正是这种家的感觉, 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放松、随行的感觉, 观众们能够更轻松随意的接受电视节目中的讯息。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巨大, 很多人都希望拥有轻松的环境, 方言类节目正好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 进而被大众接受。
(2) 方言节目利于增强自豪感
方言, 作为一种伴随当地人出生到成长之间的语言。往往凝聚了当地人的家乡情结、故乡自豪感等, 当地人在讲方言、听方言的过程中, 有一种在使用“属于自己的语言”的感觉。方言节目中, 大多数以谈话形式来进行。所以, 在使用方言过程中, 能够更容易的产生情感的沟通, 甚至可以说方言是情感的最佳载体。观众在收看方言节目时, 能够通过情感沟通自然的不如节目内容, 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这也是方言节目的魅力之一。
(3) 方言能够传达特殊含义
通过我国学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发现, 在地域文化中, 部分特殊词汇、物品等无法用普通话准确传达意思, 往往使用方言词汇能够更好的体现词语的意思。所以地域文化和方言之间应该是一种紧密依附、相辅相成的状态。
2.方言节目中的覆盖局限
方言节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外地观众无法接受方言节目、策划方言节目难度大等。方言节目应该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素材, 通过相应的趣味性改编来实现方言节目的合理定位。
三、地域文化在方言节目中的传承
1.注重地域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 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 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在空间地域中以特定人群为载体的凝聚和固定。方言类节目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 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地域文化传承过程中必然依附相应地域方言, 一个地方艺术的传承必须根植于地域方言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方言类节目主要从语言形式、语言行为和语言内容上来表现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
2.强化节目中的文化保护
当今社会在极力保证一些非物质文化的消亡。部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已经随着当地方言的灭亡而灭亡了。我们应当在推行普通话的进程中对相应地方方言进行保护, 因为我们在对方言进行保护的同时也是对地方文化、艺术等进行传承保留着载体。
3.加强节目的形式多样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方言节目在其他地区进行流传。其中包括电视剧、语言类节目、访谈类节目、娱乐性节目, 等等。这些语言类节目在传播的过程中, 不仅对相关地方方言和地方文化进行了宣传, 同时也为我国民族融合和地域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契机。在方言类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通过方言中提到的一些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外地观众对当地的文化多样性会有深一步的了解。所以笔者认为, 加强方言类节目的推广不单单是一种提高收视率的手段, 同时也能为我国优秀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总结
笔者通过对方言类节目和中国地域文化传承的分析和探讨可得出一个结论: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它对地域文化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体现的积极作用和载体作用。同时笔者也发现, 在多年的传承过程中, 无论是方言还是地域文化都发生了一些根据新时代特征的改变。这些改变体现在方言类节目当中, 就是充分结合了当下的流行趋势。
方言类节目的出现, 为电视台和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客观上, 方言类节目也是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载体, 通过传承和传播的过程, 对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进行融合的同时了也进行了发扬。这对我国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是一种积极影响。只要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对方言类节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保护工作, 方言类节目能够承载着地域文化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李东.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动因研究[J].新闻界, 2012, (3) :23-26.
[2]杨学明.从《有话日日倾》看方言电视节目[J].新闻爱好者 (上半月) , 2011, (9) :28-29.
[3]肖簪.试论方言电视广告价值及传播策略[J].魅力中国, 2012, (32) :21-22.
[4]王美雨.论影视剧中方言词的应用——以方言词“浪”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 2011, 31 (3) :133-134.
[5]陈静静.公共空间重塑与地域文化表达——昆明中轴线的重建及其媒体话语[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2, (3) :96-100.
[6]李肾斌.简论广播电视节目用语的娱乐化现象[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1) :83-86.
[7]郑珺.屯溪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2) :83-86.
传承与研究 篇2
摘要:为了促进民族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推动我国民族体育在现代化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基于体育教学平台之下学校民族体育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学校具有丰厚的教学资源。学校体育教学是育人的良好途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和传承民族体育意义重大。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这一平台,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学对民族体育发展与传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民族体育
民族体育是我国独有的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作为人类身体活动的特定行为模式,文化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以及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1]。学校教学是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民族体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民族体育,在内容上是指世界范围内经各民族创造的、并通过历史沉淀发展而来的体育活动,它与普遍流行的竞技体育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2]。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正视民族体育的发展问题,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让民族体育在世界中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民族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1.1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主要平台,是发展和传承民族体育的中坚力量。现在学校体育课程主要是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项目,而这些项目对民族体育的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另外,绝大多数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教学都是以武术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在招聘教师时也偏向武术这一块,通常仅设置初级长拳和太极拳等教学课程,然而其他多彩丰富、形式众多的特色强身健体兼具娱乐的民族体育项目没有得到重视[3]。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根据当地民族特色来开展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没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对于民族体育教学的开展很少,仅仅是敷衍教学的需要,所以造成民族传统体育难以拓展。
1.2民族体育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教学方法需要提高
目前,除了专门的体育院校以外,其他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师培养多以球类、田径、游泳等项目的培养为主,从源头上就缺少了民族体育教师。而正在进行民族体育项目教学的老师中,一大部分是武术专业教师,其余几乎是各类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师“转行”,仅通过短时间的理论培训和自学而转向民族体育教学[4]。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涉及范围广、历史复杂、内容众多,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会对项目真正的了解,对教学方法才会运用自如。对于与之相关的规则、背景、历史等内容,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素养与实践经历,对一些理论、技术技能教学技巧的掌握有些表面[5]。
1.3学生缺乏对民族体育的了解
在学校的理论教学内容上,民族体育的专项理论课开展较少,学生缺乏对民族体育特色的了解,对民族体育的兴趣不浓。要让学生学习一种文化,首先得让学生了解这一文化的历史、特色和内涵。就发展较为普及,成为体系的武术本身来讲,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分类广泛,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才会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有其他如球类项目的简单和实用特征的竞争,学生缺乏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审视,在人们的观念中,传统体育有着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神秘性质。
2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2.1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项目,升华课外活动的质量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学校的体育课内容主要以球类和田径等传统项目为主,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单一和重复性使学生出现了自我锻炼兴趣下降的不良现象。民族体育进入学校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参与民族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锻炼项目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4]。民族体育在体现它健身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心静下来去感受整个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气息。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有利于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4]。
2.2学校教学中开展民族体育教学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是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烙印,各具特色。[6]所以在教学中,选取学生易于掌握,容易产生兴趣和感受到成功的项目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达到在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体育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学校教学中发展民族体育,不仅是一个活动形式,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写照。
2.3学校教学中开展民族体育教学可以减少学校对器材、体育场馆的投入
民族体育项目扎根于民族沃土,经济实用,对场地要求比较简单,有些项目甚至不需要器材,例如武术中的长拳、太极拳等。器材投资相对于其他项目也较少,如跳绳、踢毽、拔河等。这就可以减轻学校在体育场馆器材上的投资,减轻一些学校的相关经费不足,以及场地、器材匮乏的压力。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利用当地特有的民族传统资源,有选择性的开设部分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在不改变本身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和改进民族体育项目,使之更方便的在学校教学中开展,这样既可以减轻学校体育经费与场地设施匮乏的矛盾,又能够促进民族体育的传承的发展[7]。
3结论
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是育人的良好途径,民族体育是育人的优秀内容,将民族体育项目结合学校环境、条件、地域等实际情况经过适当的改进,带进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是文化所需、学生所需、社会所需、经济所需。民族体育进入学校课堂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有利于改善体育教材结构体系,做到多元化和乡土化。由此可见,学校教学中开展民族体育教学是既充分又必要的。
4建议
(1)重视民族体育,让各学校根据地方条件选择性开展民族体育教学。各个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所在地区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进行调研,要求学校将一些易于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将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校运动会竞赛项目,进行具有地方特色体育教学和竞赛。(2)加强民族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编写民族体育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在学校教学中开展民族体育的目标能否实现,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关键在于教师。民族体育项目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精良的教师队伍,决定着民族体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成败。加强民族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这3个方面做起:第一,做好民族体育教师引进;第二,安排好民族体育教师培训,让师资队伍变得更加强大;第三,适时开展民族体育学术活动,编写专门的民族体育教学项目的教材,完善教学方法。(3)学校开设民族体育理论课,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培养学生兴趣。学校可以专门开设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体育文化,这样不但可以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彰显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小明.胡说体育文化[J].体育学刊,2010(3):1-6.
[2]周伟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刍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100-1104,1107.
[3]赵得龙,宋长江.沪浙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3-124.
[4]卞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2):45-46.
[5]秦华.陕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8):77-79.
[6]祝珊珊.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山东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篇3
关键词:山东秧歌;民族文化;现状;继承;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31-02
当前国内文艺领域正处于空前繁荣的发展状态中。众多欧亚文艺形式和国内不同地区的艺术形式冲击着山东的秧歌文化。这样的艺术氛围,虽然冲淡了山东地区秧歌舞蹈艺术的民族特性,但也为传承山东秧歌提供了契机,使山东秧歌文化有机会在新的时代打开全新的发展局面。笔者试分析当前山东地区秧歌文化的传承情况,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保护山东秧歌艺术的有效策略。
一、山东地区秧歌文化的传承情况
(一)山东地区秧歌文化的特点和民间传承情况
1.鼓子秧歌的特点和传承情况。山东地区的秧歌舞蹈艺术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当前,鼓子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在山东地区,表演鼓子秧歌的艺人仍然遵循传统的四个表演环节(进村→街筒子→走场→出村)进行表演[1]。参与鼓子秧歌表演的艺人主要可以分成演员和乐手,在演出时演员会按照传统的演绎方式,根据自身扮演的角色而使用适当的演出道具,保持了传统鼓子秧歌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特点。
在表演人数和现场表演形式上,现代骨子秧歌仍然沿袭传统惯例。台上参与表演的角色人数通常不能是单数,并且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比例,才能满足舞蹈队形变化。在舞蹈队列中,呈现出稳重幽默特点的“丑伞”通常是舞蹈队的领班,负责进行现场指挥,控制队形变换。舞蹈中呈现出豪迈奔放、傲岸挺拔的壮年人为“花伞”,而灵巧活泼,美丽动人的少女则是“花”。表演少女的演员通常会提着花灯出场。
2.胶州秧歌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情况。当前,胶州秧歌表演主要可以划分成小戏演出和大场演出两种形式。与鼓子秧歌类似,胶州秧歌舞蹈表演中,同样也有一个领头人,负责总控舞蹈演出。在开始表演之前,领头人会给予参加表演的团队一些鼓励和祝福。在胶州秧歌中,领头人通常被称为“伞头”。当代胶州秧歌同样沿用了传统山东秧歌的角色名目,在舞蹈表演中,青年少妇称为“翠花”,“鼓”为壮年男子,少女则为“小鳗”。不同的角色在秧歌表演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风采。比如,“小鳗”的舞蹈表演通常会呈现出俏皮活泼的特点,“鼓”呈现出的风采为雄壮奔放、英伟傲岸。其中,“翠花”在胶州秧歌中的表现最富有特点,既能够呈现出温婉柔美,也能够呈现出泼辣豪迈的风情。
3.海阳秧歌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情况。海阳秧歌文化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道具表演、角色演绎、传统小戏。将这三种表演相互融合,便形成了海阳秧歌舞蹈。海阳秧歌表演同样可以划分成两种形式,即行进形式和广场形式[2]。其中,行进形式的秧歌舞蹈通常会将表演人员分成两路,一边跳舞一边行进。而广场形式的秧歌舞蹈需要将参演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小团体,在表演中,不同的团体会呈现出不同的队形。海阳秧歌中的舞蹈表演形象主要包括:“大夫”、“货郎”、“鼓”和“翠花”。其中“大夫”主要负责控制秧歌表演,指挥舞蹈队形。而“鼓”则为青壮年角色,这些角色在表演时,需要将鼓抗在肩膀上,体现出青年男子健壮、勇猛的形象。“翠花”为青年妇女,在表演时手上会拿着扇子进行舞蹈。海阳秧歌的典型特征是传统朴实、豪迈奔放。
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三种典型的山东秧歌艺术在民间通常会以集体或团队的形式开展演出。相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舞蹈表演来说,集体或团队的演出形式具有浓厚的乡土特点,能够表达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具体来说,山东秧歌艺术表现了山东人民在和大自然进行搏斗的过程中建设村庄、收获劳动成果、赞美日常生活的乐观态度。山东秧歌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承袭着传统的“舞者选拔、舞蹈培训、秧歌演出”套路。山东秧歌这种运作套路形成于18世纪初期,虽然山东秧歌在几百年中经历了许多改良和转变,但这种表演套路仍然得到了保留与传承。
(二)山东秧歌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传承情况
山东秧歌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是山东劳动人民常年累积的智慧结晶。自山东秧歌诞生至今,这门艺术经历了多次改变,逐渐成为了中国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当前山东秧歌艺术已经加入了山东境内众多高校的专业体系,成为课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专业。通过对山东秧歌专业进行课程系统建设、并编撰专门的课程教材,山东秧歌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甚至还登上了世界舞蹈艺术舞台。山东许多高等学校经常派遣专业的艺术人员在全省各地进行秧歌艺术宣传,增加群众对当地秧歌艺术的了解。同时,还有许多秧歌艺术研究专员会经常深入民间,收集能够丰富秧歌文化的原始素材和编写教学课本的材料。教育界采用科研形式扩大山东秧歌的影响力,并将山东秧歌编入高等院校课程系统,不但集成山东秧歌的传统特色,同时还推进了秧歌艺术的发展,使秧歌舞蹈这门艺术区域规范化发展。在实际传承过程中,山东秧歌文化通常会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师言传身受,将秧歌艺术传递给年轻一代。一部优秀的秧歌舞蹈作品,不但要与当代社会群体的审美观念相符,还要能够引人深思,使观众在看完表演后能够对舞蹈内容进行反思,从中领悟出作品的艺术含义。
二、保护山东传统秧歌舞蹈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维持并发扬秧歌文化的传统特色
山东秧歌文化无论在兴起、发展或创新时期都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或帮助,使秧歌文化可以首尾相连。虽然山东秧歌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改良和创新,但山东秧歌仍然保持着传统特色。从当前国内观众群体的欣赏喜好来看,观众不但懂得欣赏现代流行舞,也懂得欣赏中国传统舞蹈的美态和内涵[3]。由于山东地区的劳动人民具有品性纯良、敦厚朴实、奔放开朗、坚强刚毅等优良性格,因此山东的秧歌舞蹈文化具有豪迈奔放、轻盈柔韧、朴素刚强、灵敏生动的韵律风情。从山东秧歌的表演形式和演出内容来看,要想呈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就必须全面总结舞蹈要领,了解秧歌动作,领悟秧歌舞蹈蕴含的深意。endprint
秧歌是山东百姓公认的最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形式,由于山东秧歌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市民的认可,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山东秧歌的好奇,为山东秧歌奠定走向世界舞台发展的基础。
(二)对山东地区的秧歌舞蹈文化进行创新
山东地区的秧歌文化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民间舞蹈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山东秧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基层群众中,认可山东秧歌的人也不断增加。要保护山东秧歌文化,除了要维持秧歌舞蹈的传统特性,使秧歌保持原汁原味之外,还要根据时代变迁、社会思潮变化对秧歌文化进行拓展延伸。山东地区的秧歌文化虽然有着种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形式单调、组织松散等缺陷。要想保障山东秧歌能够得以顺利传承,我们必须从秧歌的表演形式和组成结构等方面对山东秧歌进行改良创新。
在对山东秧歌文化进行创新改良时,不能破坏秧歌舞蹈的传统风韵,同时要不断汲取我国各个地区民间舞蹈艺术的精华,并将各地民间舞蹈的精华融入山东秧歌文化中,不断扩展山东秧歌舞蹈艺术的涵盖面,加深地方民族艺术的内涵[4]。在对山东地区的三种典型秧歌舞蹈艺术进行横向创新时,必须保持文化自觉性,不但要积极吸收当代民间舞蹈艺术的优点,借鉴各地民间舞蹈的艺术概念,同时还要学习有助于促进山东秧歌表演形式发展的艺术技巧,从根本上落实秧歌艺术的横向发展。要想对山东秧歌进行创新,必须广泛学习各个民族、各个地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艺术,使山东秧歌舞蹈能够实现风格化。山东秧歌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和形式,这样山东秧歌才能在现代社会继续绽放光彩。
(三)将山东秧歌艺术加入高校课程教学系统
在我国现代艺术教学系统中,要想使在校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对我国基层艺术文化和民间音乐形成全面、统一的认识,树立传扬地方艺术文化的意识,现代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宣传,提高学生对地方民间艺术的认识,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5]。为了对山东秧歌艺术进行继承和保护,山东地区的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都必须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秧歌基础文化宣传,将山东秧歌艺术加入高校课程教学系统。例如,山东舞蹈学院已经将鼓子秧歌加入到必修课系统中,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并学习山东秧歌,提高学生保护、传扬山东秧歌的意识。此外,山东地区的政府教育部门应制定一些有利于保护山东秧歌的规章制度。例如,山东教育局可以编订一套艺术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纂人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在教材中加入20%以上的民间音乐内容。此外,山东地区还要汲取世界上优秀的文化保护概念和先进的民间艺术传播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和概念应用于秧歌文化保护工作中。
三、结语
在文学艺术空前昌明的现代社会,众多文化充斥着国内社会,多元化的现代文明和思想潮流撼动着国内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其中,山东地区的秧歌艺术就受到了外来文化和西方思潮的影响。诚然,在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山东传统秧歌文化受到了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但与此同时秧歌艺术也在文化交融的环境中获得了创新发展的机会。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住文化融合为山东秧歌带来的创新机会,通过教育、宣传、改良等途径对秧歌进行继承和保护,使山东秧歌在新时代能够获得新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杨春雪.胶州秧歌教学中原生态元素开发探索[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2):112-113.
〔2〕陈晓鹏.以《一个扭秧歌的人》为例浅谈陕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4(12):254-255.
〔3〕齐娟.山东三大秧歌传承发展形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3(19):75-76.
〔4〕梁欣,徐波,张碧.地域性特征与东北秧歌舞蹈风格的形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4):24-25.
〔5〕王雪梅.喜看泽惠民欢静待山花烂漫——浅谈井陉拉花艺术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4(7):61-62.
浏阳古乐“非遗”特性与传承研究 篇4
《浏阳县志》载:“浏居万山中, 当吴楚之交, 袤广数百里, 枕平江而控宁万, 南跨潭醴西蔽郡城, 实楚东一户。群山逶迤环卫县治, 溪流三派呼吸湘江, 东北半山谷重叠, 壑自为藩篱, 其奥窟亦孔多。” (1) 浏阳古乐, 正是产生于浏阳这个历史悠久、钟林毓秀的小城。
浏阳古乐是与一整套祭孔仪式紧密联系, 并融歌、舞、乐、礼于一体的大型乐舞。它由迎神“昭和之章”、初献“雝和之章”、亚献“熙和之章”、终献“渊和之章”、撤馔“昌和之章”与送神“德和之章”六个祭孔乐章组成, 其中以“雝和之章”、“熙和之章”和“渊和之章”为整个祭孔乐舞的核心乐章, 并分别配以武舞和文舞 (其中“雝和之章”配以武舞, “熙和之章”和“渊和之章”配以文舞) 。创始之初, 于每年的春秋两季在浏阳文庙内举行丁祭。自1935年后, 改为每年的阳历8月27日举行诞祭, 按照候气定律法, 乐舞取阴历七月 (阳历为八月) 的主调——夷则宫调。乐融于礼、礼自外出, 整个祭孔过程井然有序, 庄严肃穆, 人数达两百有余, 全程约需两小时。
一、浏阳古乐发展的历史沿革
浏阳古乐由清代监生邱之稑于道光九年 (公元1829年) 始创。邱之稑一方面吸取了雅乐《韶乐》的精髓, 另一方面又破旧立新, 在乐器、乐舞、服饰等方面体现了古乐的时代特色和浏阳地方特色。时任浏阳县知事的杜金鑑, 见康熙颁行的《律吕正义》后, 意复兴古乐, 乃聘邱之稑为文庙乐舞首任教习, 并成立浏阳礼乐局。邱之稑经努力探索, 终制成“八音齐备、万舞充庭”的浏阳古乐, 亦为全国祭孔仪式中较为完整的古乐。
清末民初, 浏阳古乐最负盛名。1860年前后, 曾国藩邀请浏阳古乐表演人员赴安庆表演, 演毕为古乐题“精声正乐”、“淡雅平和”两块牌匾。自此, 浏阳古乐更是名声大振, 八方来效的盛况让浏阳这座当时的小县城人员往来不断, 而浏阳古乐教习的身影也一度遍及全国。民国初年, 袁世凯为筹备称帝登基仪式, 派人四处调查古乐, 最后得出“曲阜古乐徒拥虚名, 远不及浏阳完备” (1) 的结论, 从此便有“国乐古礼在浏阳”之说。这一时期, 山东曲阜也从浏阳学去了由邱之稑改编的古乐唱奏法, (2) 浏阳古乐进一步传遍全国, 并远播东南亚等地。
20世纪40年代末期, 浏阳古乐逐渐衰落, 于1948年在浏阳文庙进行了最后一次演奏。此前受军阀混战、日本侵华等事件影响, 许多珍贵的古乐器已散失, 其余也有部分受损。1949年之后, 祭祀典礼虽停, 但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浏阳古乐的保护工作, 曾多次组织人员对古乐进行挖掘与整理。1965年, 浏阳古乐的全套乐器被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为国家一级文物。自此, 浏阳古乐成为了中国雅乐的最后见证者与实践者之一。然而, 时至今日, 活态的浏阳古乐悄然淡出人们视野, 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二、浏阳古乐“非遗”的特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为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3) 浏阳古乐作为一项重要的省级“非遗”,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 综合性
浏阳古乐是融礼、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祭孔乐舞, 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 是由汉族流传下来的大型综合性乐舞。《乐记·乐化篇》载:“乐也者, 动于内者也, 礼也者, 动于外者也。”乐用来促进社会的和谐, 礼用来区别社会的等级, 只有礼乐相辅相成, 国家才能被治理好, 二者都是统治阶级治国的手段, 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浏阳古乐在表演的过程中, 乐融于礼, 礼自外出, 无人指挥, 却井然有序, 礼乐相得益彰。所以, 它是集文化、艺术、政治特色于一身的文化艺术综合体。
(二) 传承性
浏阳古乐源于雅乐《韶乐》, 是中国雅乐的活化石。雅乐始于周朝的礼乐制度, 周朝将前代留下来的五大乐舞《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进行整理并与新制作的乐舞《大武》结合起来, 统称“六乐”, 被后世儒家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因其音乐“中正平和”, 其词“典雅纯正”, 故又名雅乐。浏阳古乐正是源于“六乐”之《大韶》, 并加以创造发展而成的。同时, 浏阳古乐在制乐思想、乐舞佾生的选拔与培训、礼乐局的设立、舞器和礼器的使用、乐舞服饰的选择等方面, 均承袭于传统古乐。所以, 无论是文化载体方面还是音乐本体方面, 浏阳古乐都与中国古代雅乐一脉相承。
(三) 流变性
浏阳古乐一方面继承了中国雅乐的整体特色, 另一方面又有着自身的鲜明风格, 独具浏阳地方特色。
首先, 在定律制器方面, 邱之稑经过努力探索和实践, 定出了黄钟九寸律管, 又以周尺考校当地樵夫从山中偶得之古钟, 对照宋王黼所撰的《宣和博古图》, 发现其图形、款式、大小、重量等恰相吻合, 考定为成周编钟。他以此为本, 制出了标准校音器——凤箫, 又称排箫。其在十二律吕基础上对音域进行扩充, 新增倍律、倍吕、半律、半吕各三管, 共成二十四管。十二阳律和十二阴吕各自排列左右, 改变了以往排箫律吕混杂、音色不谐的问题。同时, 在此音阶范围内, 只需以律吕管任意一只就可以旋相为宫。在此基础上, 他又相继研制出了镈鼓、应钟、鼗鼓等珍贵古乐器。
其次, 八音齐备, 万舞充庭。古乐八音是由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类原材料制成的乐器组成。邱之稑亲手种植小匏瓜, 去内瓤晒干, 雕孔定音, 制出匏笙, 改变了以往以木代匏的状况, 弥补了八音之缺。同时, 他独创武舞, 使得祭孔舞蹈干羽二舞兼备, 呈现出“八佾舞于庭”的盛况。
再次, 宫廷雅乐的世俗化。邱之稑将过去一腔一声、一字四板的呆滞曲谱, 改为一板三眼, 并在曲谱中加入切分、休止、附点等技术手法, 使得乐曲听上去更加悦耳。同时, 他还用民间的工尺谱来记写乐曲, 使得一度形貌森严的宫廷雅乐在艺术形态上贴近了民间。
最后, 在礼器、舞器、服饰等方面, 邱之稑等人别出心裁, 为古乐表演增添了浓厚的浏阳地方特色。
总之, 扎根于浏阳深厚的儒家文化土壤中的浏阳古乐, 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礼乐文明, 同时, 随着岁月的更替, 又有着鲜明的音乐本体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
三、浏阳古乐“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浏阳古乐作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件宝物, 在历史上曾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所以, 让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活”起来, 使其得到有效地保护与传承, 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文化意义据报道, 杨荫浏先生曾说浏阳古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1) 。不论他是否确有此言, 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浏阳古乐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今确实具有文化艺术价值。同时,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明, 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 构建地域人文精神, 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亦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经济意义浏阳市人民政府2011年出台的《浏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浏阳文庙祭孔古乐的恢复、征集工作列为重点项目。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用“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的指导思想, 重塑浏阳古乐这一知名文化品牌形象, 将具有重要的产业经济意义。如可将浏阳古乐表演与旅游产业结合, 还有望很好地提升浏阳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同时, 还可以不断挖掘浏阳古乐衍生产品的发展空间, 如服饰、舞器、礼器等, 让打上浏阳古乐文化烙印的一般产品产生出特殊的文化附加值。
四、浏阳古乐“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2005年左右, 浏阳市相关部门启动了古乐的挖掘、整理工作。截至2011年, 整理浏阳古乐涉及的礼、乐、歌、舞等资料 (文字、图片、录像、录音) 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浏阳古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的工作已完成大半。2012年浏阳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按照《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浏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 十二五时期保护规划书》的规划, 决定启动浏阳文庙祭孔古乐的“活态传承”工作, 即恢复浏阳文庙的祭孔古乐常规活动, 并制定了相关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恢复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工作机构、启动古乐器的复制工作、启动祭孔活动演职人员的培训等工作目标。目前, 浏阳古乐的具体恢复工作由浏阳市花鼓戏剧团和浏阳市文化馆两家单位联合开展, 在歌生、舞生、礼仪、器乐的培训方面, 分工明确, 责任明晰。
虽然从各机构的文艺工作者个人到各文化团体, 再到省市级政府部门都对浏阳古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抱有较高的热情, 但是,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 还是难免遇到一些问题, 举例如下。
第一, 浏阳古乐的音乐本体特色难以把握。“学会浏阳古乐容易, 学到它的精髓却颇具难度”, 浏阳市花鼓戏剧团的欧阳继勇老师说道。 (2) 长言之几千年历史、短言之也有百余年历史的古乐遗珍意蕴悠悠, 要深刻地领悟它并不是在寥寥数日内就能实现的。例如其歌词, 虽然所用文字与今日相同, 但发音却截然不同, 且经过岁月的更替, 版本不一, 要想抓住其原本的意蕴, 把握其最原始的音乐本体特征, 还得向仅有的两位传承人一一讨教, 不能盲从于他人之意。
第二, 古乐器的恢复难度较大。浏阳古乐所用乐器的材质占全“八音”, 有麾幡、特钟、编钟、特磬、编磬、敔、琴、瑟、洞箫、笛、凤箫、笙、埙、篪、应鼓、搏拊、匏、柷、鼗鼓等器种。其中有些乐器的材质获得难度较大, 如凤箫;还有一些制作成本较高, 如编钟、编磬等。这些乐器一般只能采取租赁的方式, 而这最终也将影响到古乐演奏的效果。
第三, 相关礼乐机构急需重建。1949年之后, 负责古乐演奏的礼乐局已不复存在。目前的古乐表演恢复工作, 只是由个别成立的小组或相关的单位暂揽其职来开展, 并无专职礼乐机构。但是, 这些临时或兼职机构 (如浏阳市花鼓戏剧团和浏阳市文化馆) 都有自己的不少本职工作需要完成, 所以在古乐恢复的工作过程中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所以, 成立相关礼乐机构或许尤为重要。
第四, 浏阳古乐呈现出后继乏人的状态。浏阳古乐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还在于人。随着时代的发展, 多数人已经忽略了古乐的价值, 所以后继者寥寥无几。浏阳古乐曾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落选, 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没有新一代的传承人。目前, 浏阳古乐仅存的两位传承人邱少求和刘百祥都已是耄耋之年, 所以, 让浏阳古乐拥有新一代传承人显得尤为紧迫。
第五, 浏阳古乐表演实体还未有效整合。浏阳古乐因被认定为缺少活态传承而落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观上要求恢复浏阳古乐的表演。这方面的工作方案虽然正在实施, 但是由于各机构各有其他工作, 且涉及人员太多, 因而在培训过程中呈现出进度不能保证的情况。因此, 不妨有效整合礼、乐、歌、舞表演实体, 成立一个人数较少的表演小分队, 先做到让大家认识古乐, 再在群众中普及古乐, 这会有助于浏阳古乐这一雅乐活化石真正“活”起来。
第六, 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政府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 浏阳市政府对于浏阳古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虽然给予了较高程度的重视, 但是在资金扶持方面还略显不足, 这会影响相关文艺工作者研习古乐的兴趣, 进而对古乐保护与传承工作有所影响。
第七, 古乐与现代社会的某些矛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古乐原本的某些价值准则如今已被打破。例如, 古乐历来有“传男不传女”的要求, 但如今为了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 参与古乐学习的文艺工作者自然男女皆有。所以, 正确处理好古乐与现代社会在文化语境方面的矛盾, 也是古乐的发展与传承工作所要考虑的。
目前, 浏阳古乐保护与传承的案头理论工作几已悉数完成。若上述问题能得到正视并逐渐解决, 则有望为古乐重生再添助力。
五、浏阳古乐“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
诚然, 当前浏阳古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不少难题, 笔者在此拟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 综合前文论述, 提出一些想法。
在宏观层面, 逐渐打破管理部门职能层级的限制, 以确保扶持浏阳古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的资金全部到位。同时, 尽量避免因部门领导换届对浏阳古乐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确保工作的连贯性。
在中观层面, 成立相关礼乐机构, 专司古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 同时, 市文艺团体、相关事业单位应该各尽所能, 发挥自身专长, 积极参与古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 如浏阳市花鼓戏剧团可以利用自身的管弦乐器演奏优势, 承担相应的古乐器演奏工作。
在微观层面, 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想法:
首先, 是古乐器的恢复。因为重制古乐器需要较多的经费和较长的时间, 所以编钟、编磬类等难制的乐器仍可以暂时采取租赁的方式, 不过, 像古琴、瑟类较常见的乐器应该积极重制。其次, 是传承人的培养, 应不断增强市内文艺工作者学习古乐的热情, 并确保其学习古乐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第三, 要注意古乐表演实体的整合, 通过成立浏阳古乐表演小分队, 让人们先认识古乐, 再普及古乐, 从而导向“活态传承”。
“国乐古礼在浏阳”, 曾经的浏阳古乐为恢复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也为浏阳这座小城赢得了“南方礼乐中心”的美誉。笔者衷心希望浏阳古乐这一民族艺术遗产在世人面前重放它往昔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浏阳县志》, 刻本, 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 。
[2]《乐记》, 吉联抗译注,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3]朱用休、唐寿明编著《中国雅乐活化石——浏阳古乐》,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邱少求《忆浏阳文庙之古乐古舞》, 打印稿, 浏阳市花鼓戏剧团团长欧阳继勇提供, 2005年。
传承与研究 篇5
摘要:地方高校的美术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教学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还处在初始阶段,在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将地方文化更好的融入地方高校美术课堂,理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更多文化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文化论文
一、引言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等的集合体,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如江苏省宿迁地区特有的项羽文化,目前宿迁地方政府正在全力打造一系列项目如排练有关项羽的电视剧、戏剧、歌舞等,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利于项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如在江苏省的宿迁地区有地方高校宿迁学院,将该地特有的项羽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对于项羽文化的传承必将有重要作用。
二、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融合的理论概述
第一,地方高校美术教学。高校美术教学是在高等教育中,拥有扎实美术功底和技能的美术教师对选择该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美术训练与培养的过程。因为美术学科的特殊性,高校培养的美术专业的学生除具有专业技能之外,还得具备独特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有独特的眼光去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在地方高校中,因为地方文化的特殊性,高校及高校美术专业教师在设置具体课程时,应注意将地区特殊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入进去,这样有利于一届又一届的美术学子将地方文化传承下去。第二,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将地方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其获得的成果也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如江苏省宿迁地区的项羽文化,因为政府考虑到要打造宿迁地区特有的项羽文化,所以开展了诸如拍电视剧、排练与项羽相关的歌舞、戏剧等项目,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也自然会想到其它有利于传承项羽文化的活动,宿迁学院的美术教育自然被列入其中。但是目前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地方文化的介绍还是太浅,缺乏系统性的引入。在地方高校的研究机构中,专门研究当地美术文化的研究机构的数量屈指可数。美术教学与地方的文化不仅可以传承当地地域文化,也是对大学生展开爱国爱家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在地方高校传承当地美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把地方文化纳入高校美术课堂。高校可以在美术专业的课堂中融入地方文化的相关课程,如开设地方美术作品欣赏、地方文化鉴赏以及地方美术作品的工艺制作课程等,在江苏省的宿迁院校,就可以将关于项羽文化的美术作品拿到课堂上供学生学习交流,也可以带学生到项羽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去亲身体验。也可以开设有关地方美术作品鉴赏与地方文化感悟的选修课,使得地方文化不仅仅在美术学生中传承,也可以在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中传承,这样可以使传承的范围更广。另外,在美术专业的实践课教学中,高校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地方文化像宿迁地区的项羽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中,这样很容易可以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因为带有地方的独特味道,也可以增加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第二,组建专门的地方美术研究机构。目前,很多地方都将研究所建立在高校内部,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人才。在组建专门的地方美术研究机构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我们应建立完善系统的高校美术研究体系,从地方文化研究到地方美术作品欣赏再到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应当形成一个连贯的过程,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完成。其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可以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拓展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范围,让地方高校真正成为研究地方美术的重要基地。为了完成这些研究任务和在高校中设置相应的课程,都需要在高校中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安排相应的研究人员从事美术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当地美术资源,拓展教学范围。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地方文化更好的与地方美术教学融合起来,除了可以开设相关美术课程、引导学生创作蕴含当地文化的美术作品之外,还可以在当地设置实习的基地,使学生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当地文化,或是以“民间采风”的形式组织学生参观、感受属于当地的文化,并要求他们自主挖掘当地文化的可利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仅仅只限于在课堂上学习当地文化,学习理论方面的美术知识,还可以在校外亲身体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就相应的拓展了高校美术教学范围。最后,高校也可以让当地知名的艺术大家或是对当地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到课堂上进行讲学,宣传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展教学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教学与地方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其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地方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列入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我国,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发掘地方文化对于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如在江苏省就正在准备充分挖掘当地的项羽文化。美术教育要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以后的发展趋势也应当是与当地文化的有机结合,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地方文化要想发扬光大,必须要有地方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未来,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时代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也有责任有义务自觉承担起传承家乡文化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蒲洁,白石.数字媒体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对接研究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3).
[2]王颖丽.地方高校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02).
山东落子生存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 篇6
关键词:山东落子 徐立平 传承 生存现状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50-03
一、山东落子的源流与艺术特征
山东落子是在莲花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莲花落”又称“莲花乐”“莲花闹”,简称“落子”,起源于唐代的散花乐。唐代佛教盛行,莲花落就是一种专门服务于佛教的佛曲,它的曲式比较短小,内容以宣传佛教教义与警世格言为主,传唱者多为外出化缘的僧侣。到了宋代,乞讨者沿街乞讨时也有唱莲花落的,即所谓的“乞丐词”“贫儿歌”,虽难登大雅之堂,但莲花落却得以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元代是少数民族政权,文化上有一定的断层,由于莲花落的曲式短小,结构简单,加之调式富有特色,常常被融入到杂剧当中,这就给莲花落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明初,说唱艺人在传唱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改造,使其逐渐演变成了具有叙事特征的说唱体,即叙事莲花落。到了明代中期,叙事莲花落除了在南方盛行以外,北方也開始广为传唱,经常被一些反映民间传奇故事的戏曲所采用。
总体来说,莲花落的真正兴盛是在明末和整个清朝时期,尤其是在清乾隆年间,出现了很多职业莲花落艺人和大量的优秀作品,标志着这一说唱艺术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全走向了成熟。就山东地区来说,宋代时期莲花落就已流入,约至清中叶,流行于山东地区的落子,统称为“山东落子”。以其流行地域、演唱方式以及曲调的不同,又有“南口”“北口”“东口”之分。南口落子流行于鲁中南、鲁西南地区,节奏缓慢多花腔,讲究迂回曲折,风格最为粗犷。远在清嘉庆末年,就有名家刘本春老师爷出现,之后的王合玉、王教增、乔玉山、李合钧(小胡椒)、侯教山(飞天咣咣)等,都是清末以来很有影响的前辈艺人。北口落子流行于黄河以北的鲁西北地区,夏津、武城、临清一带的农村中,风格质朴。清末,武城人崔玉臣(尊称老臣)名声显著,他的弟子苟春盛在1920年前后来济南演唱,影响更大,成为民初济南书坛三大将——苟(春盛)、杨(凤山,唱“武老二”)、黄(春元,绰号大牙,唱木板大鼓)之首。东口落子主要流行于济南附近及以东的潍坊、平度地区,著名艺人有“飞咣咣”季宝奎等。
山东落子的演出形式较为简单,主要伴奏乐器是大钹和竹板,无弦乐伴奏。因大钹音似“咣咣”,形似荷叶,因此山东落子也叫“咣咣书”或“荷叶吊板”。一般是演唱者右手拇指顶住铜钹,其余四指夹一竹棍进行敲击,左手持竹板击节并配合表演。
山东落子的唱腔曲调似说似唱,半说半唱。一般多采用“一串铃”式的垛句,多则十几句,少则两句,即拉一个长腔,打一个简单的钹点作为过门。唱词多为上下句结构的七字句或十字句。落子节奏铿锵,热闹红火,赶戏紧,出词快。唱时将铜钹贴于胸前,发出哑音,以防瞒腔盖词,情绪转折时过门。由于落子的唱腔过于单调,说唱性较强,旋律性较差,艺人们常常吸取当地姊妹艺术的曲调来丰富自己的演唱,使落子演唱各具特色。徐立平老先生在创作落子的过程中就融入了山东大鼓、竹板、山东快书等曲艺形式的素材。山东落子虽与宗教有着渊源上的联系,但已经没有任何宣讲经义的内容,演唱书目主要取自历史传说、民间故事。
二、落子艺人徐立平
济南是山东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各种曲艺形式云集,艺人荟萃。清中期以来,山东大鼓(旧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相声、数来宝、河南坠子、梅花大鼓、西河大鼓、渔鼓、落子等曲种相继涌入济南,再加上济南本地产生的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使济南获得了“曲山艺海”的美誉。长清区位于济南市西南部,是济南的近郊县,黄河自西南至东北流经长清西部四镇,与德州市齐河县隔河相望,东靠泰山,与泰安市为邻。长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省级六处、市级十六处。有被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首的灵岩寺、道教圣地五峰山、世外桃源莲台山、风光秀丽的崮云湖、西周仙人台遗址、汉代石祠郭氏墓、汉代济北王陵等。知名的落子艺人徐立平就居住在长清区归德镇后平村。
徐立平老先生已经七十九周岁了,身体仍十分硬朗,精神状态也很好,现在依然在登台演出。他跟我们讲起自己的曲艺生活,仍然是感慨万分。曲艺界门派众多,有东张门、西张门、曾门、柴门、孙赵门、马门、弦子李门等,徐立平属龙派南四门里的东张门。东张门门户排行四十辈:道德同先庆,镇建守太清,意言来富本,合教永元明,志理忠诚信,从高士发兴,始宗龙为庙,西湖岩子宁。上文提到的刘本春老师爷、王合玉、李合钧(小胡椒)、王教增、侯教山(飞天咣咣)等艺人,皆属东张门。徐立平是第十八代传人,永字辈,艺名徐永奎。徐立平的师傅是东张门十七代传人,二十世纪山东落子名家,东阿县人曲教文,师爷是江苏人陈和云。1952年前后,曲教文行至长清,遇到了孤苦伶仃的徐立平,见他颇有天赋,便收其为徒,教习落子。当时徐立平年仅十三岁,是所有徒弟中年纪最小的。
学习曲艺最重要的就是要练好基本功。徐立平拜师以后,每天都要练习鸳鸯板、十二大折,因为落子这种曲艺形式最讲究合折押韵。徐立平学艺四年以后就脱离师傅,开始独自演出了,六十多年走南闯北,未曾间断,不仅表演落子,还表演山东大鼓、竹板山东快书等曲艺。徐立平不仅自己的艺术造诣炉火纯青,还将儿子、儿媳、孙女等后辈也带上了曲艺这条路,成立了济南市长清区明星曲艺说唱团。说唱团一年的演出有二百六十场左右。近年来,无论是千佛山山会、大观园曲艺活动演出,还是大明湖春节游园会,都能见到说唱团的身影,听到山东落子余音绕梁的声音。
nlc202309091404
徐立平演唱的曲目种类很多,其中传统曲目有《杨家将》《杨金花夺印》《刘公案》等。还有小段《周仓偷孩子》《大关西》等四十余段,长篇书《千里驹》《包公案》等十余种。现代段子有《二十四怕》《农村孝星》。在交谈的过程中,老先生给我们拿出一个香烟盒子,在裁开的盒子的背面整整齐齐地写着他经常表演的山东落子曲目,有四十一首之多,除上述提到的之外,还有《后续杨家将》《乱拜堂》《劝世人》《大实话》等。还有许多是根据长清的名胜古迹创作的。
三、山东落子的生存现状与应对措施
现在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十分繁荣,艺术形式十分丰富,歌曲、舞蹈等艺术更是早已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山东落子等传统曲艺形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授徒难。徐立平老先生说:学习落子是十分辛苦的,需要下狠功夫,早年艺人学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维持生计,谁的手艺好谁就挣得多,谁就有饭吃。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存在生存之忧,没有通过学习曲艺来谋生的迫切愿望,加之落子等曲艺的学习是需要勤学苦练的,至少要三年才能出徒,不像唱歌、跳舞,若是有天赋,人人皆可唱可跳,门槛较低。因此落子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授徒较难。近五十年来,徐立平先后带出徒弟几十人,包括自己的儿孙,但大都从事快书、大鼓、舞蹈等形式的演出,且文化水平不高,有志学习“落子”并资质聪慧者,少之又少。
二是民间艺术生存难。“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落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徐立平的曲艺说唱团历经风风雨雨,从小到大,顽强生存,足迹涉及半个山东。虽然近年来投资逾十几万元添置了汽车、音响、灯光、服装等,人员亦扩充到十几人,但演出收入却不容乐观,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和日常开支。许多资质不错的学员由于忍受不了这种“清贫”而中途另谋高就。
三是政府及文化部门扶持少,重视不够。多年来,文化部门还没有真正重视起这种曲种,也没有组织专人帮助整理挖掘这门“绝活”,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未曾形成完整的理论,仅停留在艺人的艺术实践上,因此,艺术水平一直没有显著提高。近几年,由于各类文化娱乐形式的增加和普及,人们的视野开阔,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致使戏曲、曲艺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冷落。
正是在这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落子这一曲种历尽坎坷,尽管还能惨淡经营,但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目前能够原汁原味演唱“落子”的民间艺人,在济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也就仅存徐立平一人了,可以说是百年曲种面临失传和灭绝的境地。
为了使“落子”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徐立平十几年前年就开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引起了文化部门的注意,并得到了大力支持。2006年,“长清落子”被授予“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徐立平被命名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清落子”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5月,徐立平又继续为山东落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于2016年3月审批通过。今年三月三日,在文化部主持下,徐立平在千佛山举行了收徒仪式,新收徒弟五人,其中有一人就是专门学习落子的。
但是单有政府项目经费的支持,而不考虑“落子”本身的创新,“落子”的传承也是难以为继的。徐立平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使落子更贴合当代人的生活实际,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他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创作出了许多现代的落子曲目,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徐立平的曲艺说唱团与长清县的交通大队有过多年的合作,创作了许多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的曲目,其中《醉酒开车害处大》在“劳动者之歌”2015年济南市农民工才艺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此外,他们还为当地计生委、司法局等机关创作曲目,成为宣传政策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广泛吸纳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更加注重对传统曲艺的理论研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鼓励山东落子的继承人通过社会宣传与学校教育进行传承活动,使落子传承后继有人。
四、结语
“山东落子”来自民间,扎根于广大劳动人民,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转型的大潮流下,重视对山东落子的研究與保护,积极应对挑战,传承优秀传统曲艺,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负责,也是对现实和将来负责。
参考文献:
[1]宗波.山东落子——寻找失落的江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1-10(007).
[2]徐立平的落子人生[J].城色,2012,(10):24-25.
[3]谭辉琼.山东落子的艺术特征及传承[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铁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铁画艺术发源于安徽芜湖, 以其独有的魅力跻身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芜湖位于长江中下游, 交通便利, 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自古以来冶铁业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造技术, 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铁画艺术始于康熙年间, 由铁匠汤天池与画家肖云从合作并锤炼而成。铁画并非出自著名大画家之手, 它是以中国传统国画为基础, 吸收了木刻、剪纸、雕刻等艺术表现手法, 以锤代笔, 以铁为墨, 煅铁成画, 取材广泛, 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书法等, 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崛的艺术特征。经典之作有:梁应达的传世作品《溪山泛舟图》、《芦苇螃蟹图》, 储炎庆的《迎客松》、《奔马》等。
一、铁画的价值
芜湖铁画是具有观赏、实用、装饰、收藏价值的工艺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铁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无论新居落成、装饰陈列、商务交往、走亲访友、旅游纪念或艺术珍藏, 芜湖铁画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品位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之一。而当铁画艺术与建筑艺术或实用物品结合时它有产生了铁画 (艺) 门窗、铁画 (艺) 护栏、灯具等, 铁画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精神价值的体现更具有现实意义, 340多年前铁画创始人汤天池作为芜湖一个普通的打铁匠, 在著名画家萧云从的帮助下, 不畏艰难、勇闯艺坛, 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锻造出了“铁画”这门艺术。, 铁画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 有着铁为肌骨画为魂的特质, 充满阳刚之气。芜湖铁画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同时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名人雅士、外国友人的赞美。芜湖铁画先后参加过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和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 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近年来还吸引了国外一些大学的教授及学者不远千里来芜探寻铁画的奥秘。
二、铁画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芜湖铁画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但生存与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芜湖工艺美术厂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延续辉煌, 企业在困境中走向衰退。传统铁画产品数量饱和、无序竞争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铁画人才流失等, 都是影响铁画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 生存形势严峻
芜湖铁画现实状况令人堪忧。地方政府保护意识淡薄, 宣传力度不足, 现代社会工艺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大降低成本, 外来的实用工艺品和器物正在以便捷、价格低廉、产品丰富等优势, 冲击着芜湖铁画行业。
(二) 管理、生产机制不健全和人才流失
铁画行业没人管的局面, 直接导致了新兴的铁画行业没有标准、缺乏规范、不受约束地恶性竞争。无序的市场竞争影响着铁画市场, 铁画制作的小作坊, 为抢市场、争客户, 相互间打起价格战, 导致一些铁画制品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严重损害了芜湖铁画产品的声誉。一幅铁画的完成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成果, 而是一个团队的技术结晶, 铁画行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使年轻人望而却步, 老一辈艺人的技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这也是制约铁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铁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令人堪忧, 许多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
(一) 加大保护与人才培养力度
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对铁画艺术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 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组织专家学者对铁画艺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 大力培养专门人才;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 设立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普及保护知识, 培养保护意识,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营造保护铁画艺术的良好氛围。
(二) 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意识
铁画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态, 文化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充分发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 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提升文化产品的精神蕴涵和艺术品位等, 防止文化资源的外流。而文化资源的外流又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造成恶性循环。如迪斯尼公司用中国素材拍摄了动画大片《花木兰》,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 积极探索发展措施
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发展, 尤其是那些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样式, 更需要特别呵护。芜湖铁画独具的艺术风格, 不仅使其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形式存在, 在当今经济发展形势下以及现代审美语境下铁画艺术的发展应实现艺术应用, 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 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铁画作品不仅对线充分运用, 而且对于点、面、色彩、机理、空间等平面设计的各个构成要素都运用的恰如其分。铁画创作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图形遗产, 而这些丰富的传统图形价值在现代视觉设计中, 可以通过取“形”、延“意”、传“神”的运用原则进行有效借鉴。
取铁画作品传统图形之“形”, 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 而是对传统图形符号的再创造, 是变革中的重构。图形的形式反映了国人的视觉传统, 延图形之“意”, 是通过平面设计的视觉传播性, 来传达铁画寓意深刻的文化内涵。传铁画作品中图形之“神”, 是通过设计师对传统语符的变革重构, 将图形之意象恰到好处地传递出来。
2. 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进入21世纪, 以对角线、平行线等几何图案为装饰主题的时代已经过去, 几何图案已失去它的象征价值, 设计师们正面临着寻找新颖而具价值的装饰图案。铁画艺术采取了很多其它工艺门类的手段, 它有剪纸的手法, 也有浮雕、半浮雕及圆雕手法。铁画不仅是图形符号的平面表达, 还是层次分明的立体艺术。铁画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在环境设计中应用会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形式 (如屏风、墙体、门窗、楼梯护 (围) 栏、灯具、花架、书架等家具的造型及装饰设计) 。
3. 表现形式及题材的创新
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晓宇 (柳河县文化馆吉林柳河135300)
摘要:乡镇文化站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花大力气建设和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 从而在文艺舞蹈、文学艺术、美术等方方面面来培养广大的人民群众兴趣爱好, 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本文在如何发挥乡镇文化站职能的基础上, 在站所的设备人员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群众文化;全民参与;综合素质;普及提高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十一、五”期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联合编制印发的《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 中央计划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 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所以我们要全面推进和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
一、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坚持公益文化服务, 是保障农民公共文化权益的客观要求,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提高品位的精神产品, 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 实现文化站群众文化基地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作用的最直接的展现形式。近些年来,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群众文化的公益性有所削减, 文化形象有些模糊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文化活动单调, 专业人员流失, 这一切都使群众文化工作者感到茫然, 因此在当前文化站要大力发挥公益文化的服务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满足不同文化程度, 不同兴趣爱好, 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在调动群众热情的同时, 还要注意精神产品的品味问题, 也就是创作的作品, 开展的文化活动要以弘扬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为主旋律, 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乡镇文化站在农村这块土地上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它是以公益文化服务为基础的, 必须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要光摆花架子, 做一些泛泛的不切合实际的不能让老百姓满意的项目, 要脚踏实地想为老百姓想做为老百姓做, 真正起到乡镇文化站的综合功能。组织开展秧歌健身, 图书学习, 球类比赛, 让体育文艺方方面面的活动充斥到乡镇文化综合站里来, 增加广大群众的参与气氛, 久而久之, 形成一种在乡镇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活动中心。只有这样, 广大的人民群众才会觉得不单调不寂寞寓教于乐, 参与其中。让乡镇综合文化站相对持久的发展下去, 形成它自己的品牌与风格。
铁画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铁画创新不仅在表现形式上, 更主要体现在色彩和题材的创新上。
色彩能够表现感情, 人们总会通过联想、拟喻、象征等各种方式, 自觉或不自觉地随着色彩的变化而引起情感的波动。适当改变传统铁画艺术的单一黑白色彩可以使产品惟妙惟肖, 增加人群对作品的直接感受, 更有效地塑造美、表达美、传递美。
铁画创作的题材也可不仅仅限于表现植物、风景、人物或历史故事等内容, 可以与动漫产业相结合, 表现风靡全国的国产动画大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以及国外动画大片《冰河世纪》、《功夫熊猫》、《阿凡达》中的人物及场景原型等, 准确表现出时代气息和艺术氛围。
结语
进入新世纪, 一批铁画大师和关心铁画的著名画家为芜湖铁画保护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铁画的继承和创新仍然期待更多的后起之秀积极投身, 面对铁画传承存在诸多问题的巨大挑战, 在研究铁画发展史的基础上, 保护好历史优秀作品, 并努力
二、突出个性化服务,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品牌是一个地方特色的标志是发展其人文环境和时代风貌的有力抓手, 文化站要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和品位, 就要增强品牌意识, 坚持个性化服务, 努力彰显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低于特点的乡镇文化品牌。我们知道, 我国广大农村地大物博, 由于地域、民俗、乡情等因素的不同, 文化也各有差异。因此, 文化站开展工作, 应该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要找准符合群众需要、对准群众口味的各种载体。因此, 乡镇文化站不能盲目追从, 校仿其他乡镇的做法, 应根据本地的文化资源, 使其成为本乡镇, 本站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天津有个杨柳青, 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以做年画见长的, 有一篇文章《南乡文化记》中这样写道:“南乡有36个村庄, 这36个村庄基本是“家家会点染, 户户善丹青”。那个地区基本上是口传心授, 婆领媳做, 一家人都在炕上画年画, 当时有一百多家画店。”就因为他们形成了规模, 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名片, 才使得天津杨柳青响遍全国让世人称道。还有潍坊的风筝, 东北的二人转等等等等。这些具有特色的文化物种只有做大做强才能让世人瞩目。乡镇综合文化站也一样, 要想发展壮大, 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把具有当地这台具有民俗民风大戏唱起来。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突出个性化服务,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三、全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尤其是要缩小城乡差别, 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成果, ,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服务力度。文化站要将一潭死水变成活水, 必须要切实地实现转变工作作风, 实现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完善书报刊借阅, 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艺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切实有单项多项发展, 让农民其实享受到文化的服务。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在上个世纪体现出的农民的价值观和意识论。也就是说, 在当时农民的满足程度很廉价的。但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这些旧的传统观念早以被现在的农民所不齿, 城市里有的他们也想拥有, 跟城市接轨跟世界接轨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转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职能, 变单一为多元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 农村文化站要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的开展, 改变过去的文化工作理念, 为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秀根.加强乡镇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03期.
进行技术创新, 在现代审美语境下寻找铁画艺术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使铁画艺术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薛业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赵昌进.《芜湖铁画艺术Wuhu Iron Picture》.
[3].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
[4].董松.《铁锤锻造的艺术安徽芜湖铁画》.
[5].潘鲁生.《外国设计艺术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论清宫廷服饰传承与创新研究 篇8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必备要素,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中国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因此服饰史是一个国家历史特别是文化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1 清代女服的传承与创新
清代是满洲贵族统治的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朝代,也是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开端。清王朝(公元1644-1911 年)从建立、发展直至衰亡,它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清代女子服饰的形制风格和艺术特征。
满族女子的一般服饰有为长袍、马甲、马褂、围巾等。满族女子穿直身长袍,长袍有二式,衬衣和氅衣。衬衣的样式是圆领、右衽、直身、平袖、没有开禊、有五个纽扣的长款衣服,袖子的形式有舒袖、半宽袖两类,袖口内还要再另加装饰袖头。衬衣是满族妇女的一般日常便服,多以绒绣、平金、织花进行装饰。服装的所有边缘都加边饰,至晚清时边饰越来越多。
初期,在衣饰政策层面,满族统治者一方面强制汉人改装易服;一方面又推行“十从十不从”的缓和政策,这样就形成了清代女装的满、汉两种服饰形态并立的局面。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到清代中后期的时候,女装呈现出满汉服饰文化相融的特质。就女装技艺来说,清代染织、丝绵业的发展也为女子服饰的精美华丽、繁缛纤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服饰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清代女子服饰鲜明地体现了社会的思想观念。
2 清代男子服装的传承与创新
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清代宫廷服饰发展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清代宫廷服饰的发展和改制,详细介绍了清代皇帝、皇子、皇室宗亲、后宫命妇、百官的服饰,以此来代表清代宫廷服饰。从最为直观的服饰款型、色彩到不同等级人的服饰要求再到稍微细节的绣饰图案、佩饰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各种服饰要素的文化象征和服饰演变的内在因素以考察清代的兴衰流变,从而研究出清代宫廷服饰的时代价值、所代表的符号意义以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随着其建立、强盛、衰弱及灭亡直接牵动着中华服饰艺术风格的重大变化。在中国服饰史上,清代服饰形制是历朝服饰中最庞杂、最繁复、等级制最森严的一个朝代,所以研究清代宫廷服饰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皇帝冠服便是典型。皇帝冠服有礼服、吉服、常服和行服4 种。每种都有冬、夏两式。礼服中的朝服是皇帝在重大典礼活动时最常穿着的典制服装,其式样是通身长袍,另配箭袖和披领,衣身、袖子、披领都绣金龙。根据一年四季季节的变化,皇帝上朝穿的服装分为春、夏、秋、冬四种,材质有裘皮、棉、纱等多种质地。满洲贵族男子所穿的服装多为东北特产的貂皮、狐皮等毛皮制成。满清入关之后,满族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蹄袖的实用功能已经消失,但是满清皇帝认为:衣冠服制事关社稷,不能轻易改变,所以就一直沿用下来。补服是清代文武百官的重要官服,清代补服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明朝官服的直接承袭。补服以装饰于前胸及后背的补子的不同图案来区别官位的高低。皇室成员用圆形补子,各级官员均用方形补子。补服的造型特点是: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门襟有五颗纽扣,是一种宽松肥大的石青色外衣,当时也称之为“外套”。
清王朝宫廷服饰看出以清代帝后服饰为主的宫廷服饰不但是清代服饰的主体,更反映了清朝在纺织、刺绣等方面均达到最高水平。清代统治者服饰的样式及衣服上刺绣、绸缎等面料的选用,都具有构图丰满、色彩鲜明、华丽高贵的特点。并以珠玉穿饰呈现出服饰的奢侈华美,配饰的种类繁多,做工的精美度,无论是品类的丰富程度还是工艺的精湛技术都可见当时手工造业的发达。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发展格局,清王朝遵循本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延续,在服饰上既不同于其它民族服饰,又有相似之处,成为清朝独特的文化结晶。
3 结语
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用某种特定形式的服装来装饰自己,清代满族也不例外,但是清代宫廷服饰不仅是其民族特征的标识,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代衣冠制度,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活跃了近三百年,为中国服饰史开辟了别开生面的一章。
摘要:清代男子、女子服饰的传承与创新,重点介绍了宫廷服饰和官员服饰。认为清代服饰是以满族服饰为主,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但其精神实质是与整个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对中国古代服饰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研究 篇9
清代中叶, 怀庆府已有怀梆班社活动.称之为“行戏班”或“江湖班”。清乾嘉年间已先后出现了马丑妞、李永泰 (银成) 等知名演员。清末民初, 怀梆比较兴盛。怀庆府八县普遍有怀梆戏班.安阳及豫西、冀南也都有怀梆足迹。知名演员有刘五 (大脸) 、得运 (小生) 、小翠 (旦) 等。民国初年, 修武县大东村怀梆戏班颇负盛名。须生张巨安 (张老虎) 演出的《闯幽州》深受观众欢迎。琴师刘春祥, 技艺娴熟, 观众称之为“刘老弓”、“盖八县”。至此时, 怀梆的上演剧目已有三百余出, 其中多是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袍带戏”、如《头冀州》、《二冀州》、《渭水河》、《伐子都》、《反西京》等。也有少量民间生活故事戏, 如《老少换》、《三娘教子》等。
然而, 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地方剧种, 正处在濒临灭亡的边缘。这也引起了喜爱怀梆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他们纷纷撰文泼墨。本文基于对怀梆的实地田野考察, 鉴于当前怀梆存活现状, 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对策, 为保护和传承怀梆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怀梆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
1、政府扶持
首先, 政府要从思想上重视保护和传承怀梆这一濒灭剧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怀梆作为河南乃至全国古老剧种之一, 它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剧种都有过相互的交流和影响。怀梆对研究河南其他剧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意义。因此, 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怀梆的传承与保护。要派专人负责, 他们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对“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 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由于怀梆是濒灭剧种, 具有失不可得的特点, 尤其是要保护好老一代怀梆艺人。因此, 主管领导要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国家乃至国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理解濒灭剧种在地方和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了解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濒灭剧种及其他文化遗产所采取的抢救、保护措施、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与不足, 以在具体的领导工作中, 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办事, 做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部署。同时, 还要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监督。濒灭剧种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 绝不是派出几个人, 收集一些资料或排一个新戏、参加一下赛事活动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事情, 更不能开几个座谈会、下发一两个文件了事。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细致的文化建设工程, 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 任何一阵风的做法和“表面文章”都可能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濒灭剧种发生地的各级政府、相关单位, 要将濒灭剧种的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当地先进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把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列为政府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政绩考核内容, 并建立长期有效的责任追究、监督制度, 予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检查、监督。与此同时, 要建立濒灭剧种保护的定期检查、验收和通报制度, 充分发挥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机制, 对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坚决、严肃的查处。
其次, 政府要拨出专款用于怀梆的保护和传承。老艺人们对怀梆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据老艺人们回忆, 怀梆的真正衰落是在1982年以后, 那时, 农村实行了承包制, 不像以前剧团排练, 外出演戏仍记工分, 要种地, 时间耽误不起。同时, 剧种老了, 演员也老了, 怀梆演出已经很少了。虽然有些老艺人也还想继续演出, 然而, 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 光有一腔热情是不行的。老艺人们也要穿衣吃饭, 也有自己的农活要干, 他们不可能把农活都丢下去唱戏, 因为他们没有经济保障。在怀梆濒临灭绝的情况下, 本人建议政府出面出资, 把现有的老艺人们组织起来, 成立一个剧团, 给他们发放工资, 让他们在生活上有保障, 使他们能安心于怀梆的传承与保护事业。
在组织老艺人成立剧团的同时, 要开办怀梆学习班, 让更多的年轻人免费学习怀梆。对于那些唱得好的年轻人, 把他们招入剧团, 给他们发工资, 让他们安心唱戏。戏曲是活体的艺术, 濒灭剧种同样是一代又一代艺人传承的结果。为此, 要使它们得以保护和延续、发展, 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包括演员、乐手以及编剧、导演、音乐设计和专业研究、保护等人员。而濒灭剧种之所以走向濒灭, 其主要表征即是人才的欠缺。由于多年来社会对外来文化、快餐艺术偏向所造成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及情感、意识的失落、淡薄而外, 目前戏曲演职员收入、待遇过低而生活艰苦是直接原因, 更何况戏曲演员各方面条件要求较高, 成长周期较长, 中途发生不适应职业需要的可能性较大, 而且要比其他一般职业有格外艰辛的付出。因此, 只有在解决好学员和演员经济问题之后, 才能留住怀梆人才, 才能解决演员断层和后备力量的问题。
再次, 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加强戏曲文化的宣传。为了弘扬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各类媒体应始终站稳脚跟, 坚定不移地给予濒灭剧种以热情的鼓与呼。但不能不承认, 这多年来, 自上而下, 颇多媒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给予濒灭剧种的太少太少, 甚至一度长期地冷落它们, 特别是“转型期”的大量媒体, 更难对濒灭剧种惠顾, 哪怕是只言片语。希望媒体能够以充分的施展空间, 以更大的努力、更多的形式来宣传怀梆;不仅从欣赏角度展示它们, 还要就演员、剧目、音乐、表演等方方面面予以推介, 从戏曲美学及其他学科乃至研究、开发的角度给它们以深入、全面的评价, 通过广泛的呼吁, 让社会真正深入地了怀梆的社会价值、地位, 从而让大家一起关注这一濒灭剧种, 了解和关心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像关心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一样, 关心和爱护民族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怀梆。
2、内部挖潜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 外因只是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就怀梆保护来说, 政府的扶持只是外因。它对怀梆的传承与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拯救怀梆。怀梆要想生存和发展, 最终还要自救。
首先, 怀梆演员要改进怀梆的声腔艺术和创作更多贴近生活的优秀剧目。有了音响设备之后, 演员的不用再担心观众听不到了, 不能再只用真嗓大吼大叫了。演员们要认真钻研, 提高怀梆的声腔艺术性。声腔艺术性提高了, 唱腔优美动听了, 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 还要组织创作人员, 多创作出贴近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 突破以往剧目的创作定式。观众不喜欢看怀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怀梆剧目老套, 剧目中所宣扬的东西早已过时, 而且观众不用看完戏, 就会知道故事的结果会是什么。这样的剧目没有新奇性, 对观众没有任何悬念, 而且故事内容严重脱离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这一点, 怀梆也应向豫剧多学习学习, 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与时俱进。因此, 创作新剧目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其次, 怀梆剧团在政府输血的同时, 自己也要多渠道造血。
政府的扶持只能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 怀梆要想有长远的发展, 更多的还要靠自己想办法多渠道的筹措资金。剧团在苦修基本功的同时, 要派人多方联系演出。演出多了, 有了演出费用, 怀梆的发展才会更有保障。另外, 也可以拉一些企业赞助, 这样企业得到了宣传, 剧团也有了收入, 这也是一个双赢的措施。
总之, 怀梆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多方面的力量, 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伸出援手, 为我们民族艺术的保护做出一份贡献。
摘要:怀梆作为旧怀庆府地区曾经盛极一时的地方剧种, 目前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本文基于对怀梆的实地田野考察, 鉴于当前怀梆存活现状, 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对策。
关键词:怀梆,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项阳.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J].音乐研究, 2006, (1) .
传承与研究 篇10
一、中国民族声乐美学应成为新时期当代音乐家研究的新命题
中国民族声乐强调“声情并茂, 以情带声”的歌唱美学原则与形体表演合为一体, 形成字正腔圆、形神兼备、唱表结合、载歌载舞的艺术特质与美学体系, 民族声乐艺术有如一支奇葩, 在世界音乐园地熠熠闪光,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其群众基础广泛、实力雄厚、群英荟萃的专业演唱队伍推动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 当代民族声乐美学特征尽显。声乐艺术的审美有它自己的时代性、民族性与阶段性的差异, 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 产生了中西不同的声乐艺术。中国古代音乐以“和”为境界, 追求意境的清幽、淡远、空灵与雅致, 数千年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中国音乐中横向旋律的丰富变化与高度发展, 使得中国人在审美中特别注意旋律美, 对歌唱艺术的评价, 特别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 讲究咬字与韵味, 强调歌唱者声音的特质与个性发挥, 强调自然真切。
带着直接相关的的专业技能、知识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理论性的指导而加以解决。研究民族声乐艺术美学之特殊规律必要性。
关于民族声乐发展历史的研究。首先, 对于“民族声乐”进行概念的界定, 因为这关系到研究的对象;其次, 对于“发展历史”做时间上的限定, 即从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美学的提出到当下的声乐发展, 前后近2500多年的历史;最后, 梳理当代民族声乐所发生的变化, 横向上包括唱法、作品, 纵向上包括每一时间段的代表人物、代表剧目等。
第三, 民族声乐发展历史与审美变迁的必然联系。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 它是由精神的必然而产生的, 但现今, 功利盛行, 科学发达, 艺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意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每一阶段民族声乐的进步与变化都与人们思想领域中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 它们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为前提的, 为什么唱法的进步、作品的丰富反而造成了当下“千人一面、千歌一腔”的局面, 这与人们的审美是否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 对此作出理论上的研究与解释, 有利于民族声乐的继续发展。
最后, 从民族声乐演唱的唱法、形式、作品等三个方面探索近年来的审美嬗变。所谓“唱法”, 实际上包含技法诸元 (包括发声技术技巧) 与文化诸元 (包括语言、习俗、音乐风格) 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声乐训练本身, 科学的唱法和技巧是共性, 是中外各种唱法所共有的。中国的民族唱法也有其科学性。从基本声乐训练的科学唱法来说只有一种, 这是世界各个学派所共有的, 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歌、歌剧和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的基本训练也不例外, 只是由于语言、风格、情感、表演、气质等方面, 各个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差异。不同的风土人情, 不同的欣赏习惯, 会产生出不同的个性和特色, 从而在唱法上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至于形式与作品, 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变化, 各种形式、各类作品统统被搬上了舞台, 这其中有的顺应时代潮流, 有的逆水行舟, 民族声乐的价值取向是市场经济下声乐演员、教师及学生都无法回避的, 也是十分尖锐的现实问题, 文化和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趋利思想”亦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具体表现在关注共同性, 淡薄个别性;追求出镜率, 忽视成功率;追逐商业性, 不管艺术性等, 凡此种种, 都决定了年轻的歌手必然要不断地重复着低层次的歌唱, 不断地重复生产着演唱艺术赝品。人们的心中有多么美好的声音, 便能唱出多么漂亮的声音;人们心中有多么美好的向往, 才能表达出多么美好的情感。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和美要顶住时代的需要和风尚, 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
如今, 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是需要领军人物涌现, 才能够使中国唱法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更高、更快、更好的发展与创新。现以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杰出代表宋祖英为例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正确运用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理论与原则, 指导当代的声乐美学表演实践。针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正确运用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理论与原则, 指导音乐实践。中国民族声乐美学的现代性与传承性理论研究与应用价值的广泛应体现当代特点与特色!
二、以宋祖英为代表实证的中国民族声乐美学
现以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杰出代表宋祖英为例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正确运用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理论与原则, 指导当代的声乐美学表演实践。
歌唱家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鸟巢、世博园、台北“小巨蛋“等系列独唱音乐会精彩定格在世人脑海中挥之不去, 回味无穷。其独具东方魅力出色地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并形成广泛的影响, 其代表作品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美学的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 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 形成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 对众多作品的发掘、引申、赋予创新的内涵、新的生命。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美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并奠定了相应的民族声乐美学基础, 引发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嬗变问题的思考。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 与一度创作的关系、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历史演变等等, 都是音乐美学所应研究的问题。其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且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它将对音乐实践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指导和影响作用。特别是关于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音乐行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其研究要求研究者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一方面全面科学地阐释民族声乐艺术的社会性质, 又不要脱离社会需要的倾向。研究它们所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哲学的背景和原因, 遵循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统一原则, 审慎批判鉴别其可取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 民族声乐美学必须最终地服务于音乐表演实践, 从而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更要丰富和充实艺术哲学——美学的内涵, 使其丰富、生动和具有概括性。
宋祖英, 中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独具东方声乐艺术魅力的系列独唱音乐会精彩定格在世人脑海中, 感悟着宋祖英展露的艺术魅力及透过音乐彰显出的艺术信念和精神境界, 她吸收继承而且革故鼎新, 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中求变, 在求变中升华, 展示出一个新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态势。宋祖英先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会、台北小巨蛋等舞台烙印东方神韵和民族符号。在国内、国际舞台获得的美誉, 说明宋祖英追求的中国唱法的尝试是极为成功的。同时, 把对市场化的生存机制探索性的思考和成果袒呈在观众面前。本文对其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尽可能全面地进行阐释与分析。
(一) 宋祖英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思考
宋祖英声乐表演的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所谓“得之在俄顷, 积之在平日”。正确的歌唱方法不仅使宋祖英随心所欲驾驭喉咙这一乐器, 发出优美的音色音响, 且有助于她的人声与器乐和音与声和、声与意和, 从而达到人歌合一之境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声乐表达产生气韵生动的艺术感染力、人歌合一的大和之美。声乐艺术离不开技术与技巧, 演唱中手、眼、身、法、步、姿都有美学问题, 而且与表演的质量、表达的成功与否有密切关系, 这是声乐表演艺术犹如鸟之双翼、技艺齐飞。声乐表演领域, 具有技术美特征, 无时不在其中贯穿技术美学要求, 歌者通畅圆润的嗓音、在旋律中的音阶跳跃华彩等技术训练是有序的, 追求作品的完善完美的传达亦为技术美学范畴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非常重视音乐表演的投情, 且要求这种投情必须建立在解读曲意基础上, 根据艺术表现需要, 其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 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之境界。优雅、弹性、张力的音色, 集科学民族文化时尚于一身的宋祖英的唱法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又符合多元文化并存的中国个性化声乐发展之路。
庄子通过“庖丁解牛”之故事以艺喻道, 对技术超越进入道的境界, 引发笔者对于民族声乐表演中技与道关系的深思。阐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技进乎道的境界, 体现由技术所成就的艺术性效用, 展示了纯熟技术的艺术美。超越技术的实用性而产生的可供精神享受的艺术性, 可以视作中国声乐技术美学的源头, 把美学运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中, 艺术审美能力必然也是技术审美能力产生的结果。当演唱的作品内涵与律动融入生命体验中, 使曲中有我、曲即为我, 进入人歌合一、曲我和一的“道”之境地, 令人体会到超越技术、气韵生动得“道”的艺术状态, “得道”而“忘技”, 完成对技的超越, 也意味其心、曲谱、歌喉“三位一体”, 达到高度的默契与统一, 理想化的表达、精神极为自由的畅神境界当下形成。宋祖英忘我的演唱进入“心游、畅神”之状态, 其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独到的语言提炼、细腻悠长的个性化演唱本色与受众者真诚交流、直达心灵深处, 引起强烈及深深的思想共鸣。其间的灵悟, 随处可见, 正是中国传统美学倡导的气韵生动的生命状态与艺术精神。
从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 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 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特别是在观念、技法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和谐清雅的声音之韵, 令人悠然神会、余味无穷的韵味之韵, 宋祖英具有国人喜爱的气气韵与特质, 符合当代人声乐审美需求, 使声乐表演艺术具有憾人心灵的审美价值。
声乐技术美学超越技术, 二度创造的自由境界创新、技与道的关系、探索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技术的美学、艺术家的表演美学个性是中华文化传统在艺术特征方面的独特体现, 以上等问题的探讨抛砖引玉给予我们有益的启迪, 歌唱家宋祖英为建立中国声乐表演美学提供宝贵的实践与理论资源, 值得我们梳理、探索和深究。
(二) 宋祖英作为文化使者使民族声乐艺术在国际舞台绽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表演美学有所变化, 特别是声乐表演艺术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对声乐表演发展发挥主要作用, 全面继承发扬人类历史上优秀声乐表演艺术传统, 把美学观念在更高层次上加以综合。我们缺少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家, 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表演大师, 引领新的艺术导向。探究声乐表演艺术的新途径, 重新认识声乐艺术美的积极因素, 给予表演者处理作品更多的空间。把表演的趣味性与严肃性结合起来, 打破固有的美学观念的局限性和弥补不足。民族声乐艺术借助现代技术传媒手段对社会生活做强力影响和辐射, 逐步形成为主体与主导艺术的过程中, 在走向精神文化实践角度做以调整, 把理性主权回归人性。
宋祖英代表作具有先进艺术美学导向。并一直遵循着对作品质量的苛刻追求, 对众多作品的发掘、引申、赋予创新的内涵, 体现着创造性表演的美学观念。时代精神和风格使其表演创造不断焕发出新光彩, 作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歌唱家, 曾经多次走出国门在世界级音乐殿堂演绎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赢得欧洲乐坛的广泛赞誉。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歌文化的内涵和中华民族的优雅气质, 让中国民歌受到世界观众的感知和认同。文化艺术要打“民族牌”, 推进民族文化平等和保持文化丰富性才能增强文化自主性并抵制文化殖民, 大力发展与保护
计算机音乐创作与传统物理发声音乐创作的结合探究
■朱鑫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音乐与科技的结合越发广泛。在音乐创作的手段与应用上, 现代音乐的发展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非物理发声原理音色建构的电子音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革新, 在物理发声原理乐器音色为主的音色中也融入了电子音色的成分, 音乐也从此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传统物理发声原理音色与计算机参与建构的电子音色结合中, 勇于实践的音乐家们提供了众多的结合手段, 为新世纪音乐的发展与开拓提供了色彩斑斓的意象与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电子音色;传统物理发声原理音色;新世纪音乐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而实用的工具。而计算机音乐作为音乐学与科技学学科交叉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对当代音乐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计算机音乐以蓬勃之势向前发展着, 它的出现给以传统物理发音为主的音乐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为音乐张开了一双更加多彩的翅膀。
本文以音色为出发点, 分析研究计算机音乐创作和传统物理发声音乐的原理及音色特点, 并对二者的结合进行阐述。
一、传统物理发声音乐的原理与音色特点
这里所说的传统物理音乐是指由传统声学乐器或人的声带振动发声而产生的音乐, 它以一种具体存在的的形式表现给听众。
民族文化。开放型的思想实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国际化, 为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去拓展国际影响发展道路。宋祖英在2011年“母亲节”放歌台北“小巨蛋”。在央视“天涯共此时”栏目接受采访时, 宋祖英与音乐会艺术总监徐沛东说过这场音乐会的举办, 是通过《龙船调》等声乐作品使台湾人民认识和了解大陆的音乐、文艺状况、生活状态等等方面, 通过《母亲您真伟大》等作品发出爱的光芒, 凸现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添风采。
歌唱家宋祖英将本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积淀、血脉情感以及共同审美作为全部创作的精神核心, 这也使得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在本世纪, 且在整个音乐历史上都留下独特而动人的一页, 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达至极致, 探索中国声乐技法既要力图开拓体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气质, 又使民族声乐艺术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 增强民族自豪感, 是真正意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作为职业歌唱家做到从修养到技术适应更多时代、地域和不同中外声乐作品使演唱既有中国风格特点又能与世界声乐艺术的审美共性相接轨。中外、古今音乐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艺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相通的, 属于全人类的。真正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对话。不仅与古、今国人对话, 且与后人及国外洋人、族人对话。不仅中国老百姓接受、喜爱, 也受到西方的肯定、赞扬。歌唱家对中西双方的传统歌唱技法的涉猎、学习, 在歌唱优势契合、融合促进演唱者审美与歌唱技法的中西合璧, 使民族声乐的归属走向理想化道路。歌唱家宋祖英的成功更应引发从事声乐教学和即将成为从事声乐表演艺术的人们, 无论站在何种平台, 都要立足现实, 不断借鉴他人成功之处, 不断探索与实践, 推动中国民族声乐事业不断发展。
(一) 传统物理音色发声的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击鼓而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鼓皮的振动、弦乐乐器由于琴弦的振动而发声、管类乐器由于管内的空气的振动而发声。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发声体振动延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了音值, 发声体的材质、结构等影响了声音的音色。例如:小提琴在强奏时会给琴弦施加稍大的力, 力度的大小决定了振动幅度的大小, 也影响了声音的响度;女生的音调一般比男生高, 是因为声带的振动频率比男生快;在钢琴上弹奏跳音时琴弦振动持续的时间比弹奏保持音要短;吉他的音色与木材选用的优劣程度有很大联系。
传承与研究 篇11
摘要: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其存续发展对实现中国经济新征程至关重要。目前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问题既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研究尚未完全取得一致的难点问题。文章在界定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内涵和分类基础上,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的过程、有效性和其对企业影响研究进行述评,最后为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研究在中国情境下的未来发展指出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传承
一、 传承的社会资本内涵研究
对家族企业传承社会资本的内涵,目前研究存在结构定义、能力定义和资源定义三种类型。
首先,结构定义观认为传承的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是以家族血缘和亲缘为基础,依附于家族企业及关键企业家个人的一系列规范和结构;其次,资源定义观立足企业利益,将传承的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定义为具有特殊功能、实现某些目标的资源;最后是能力定义观,将家族企业传承的社会资本界定为获取企业发展资源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社会资本内涵界定的观点并不统一。本文认为现有研究在界定传承的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的过程中,将社会资本带来的资源、能力、信任等同于社会资本属于社会资本功能主义的现象,不仅造成同义重复与逻辑循环论证,也难以区分不同情境下社会资本所带来的负面效用。而Bourdieu(1986)曾提出“社会资本的数量取决于网络规模和成员的社会资源状况”,该思想在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的研究中也有所体现,表现为传承关系网络节点重要性的排序,以及不同关系网络节点的传承顺序先后之分。因此,为全面界定家族企业传承社会资本的内涵,关系网络结构和节点的质量也要考虑。
二、 传承的社会资本分类研究
现有研究对传承的社会资本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组织层次社会资本。目前研究中传承的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结构。杨栩和黄亮华(2008)在研究社会资本与传承绩效间关系时,提出组织层次社会资本从信任和网络结构两方面对继承执行具有影响。由于家族企业组织层次社会资本无法为家族组织之外的个体和企业使用,因此具有排他性。同时,对家族企业内部成员和网络内企业而言,社会资本的使用不会对其他成员构成竞争,因此具有俱乐部物品属性。
2. 个体层次社会资本。中国家族企业的创立,通常与企业创始者与外界不同交换关系的形成紧密相连。而对于初创企业,创始人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与企业关系网络基本等价,初创企业的创建过程就是创始人个体带着战略意图去构建和管理关系的过程。
目前研究中对个体层次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有:
(1)属性研究。首先,私人物品属性研究。企业家个体社会资本具有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使其具有私人物品属性,这使企业家倾向选择血缘等强关系作为传承对象,以避免企业家社会资本被外部成员占用;其次,社会属性。李健和陈传明(2010b)提出仅承认传承个体社会资本的私人物品属性,将会使传承的主体仅限于企业家与其继任者;最后,动态属性。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动态变化,传承前后企业对资源需求也会动态变化,原有企业家社会网络也需进行调整和改革。
(2)内容研究。借鉴周小虎(2002)的划分思路,目前研究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两类。企业家内部社会资本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创业元老、股东、合伙人和普通员工等;而外部社会资本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府、客户、银行、供应商、中介商、销售商、股东、私人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价值链上其他企业。
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组织层次和个体层次社会资本属性和内容的研究,为该领域后续的理论拓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正是因为个体社会资本相对于组织层次社会资本的私人物品属性具有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后续研究者在关注社会资本有效传承时将现任企业家的意愿和其主导的传承过程纳入研究内容。
三、 社会资本传承过程研究
为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这一复杂现象全方位把握,本文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传承过程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
1. 传承对象选择和聚焦。从家庭史看,中国整体表现为家族遗传均分制国家,上一代财产在所有子女间均分。但根据孙治本(1996)的研究,为保证商业经营延续性,与以往均分传承方式不同,中国历史上家族商业家产传承,采用以后代中的一位为主体的继承方式。在李芳(2009)的调研中发现,在传承问题上,我国家族企业也是将企业传承给一位经过挑选的子女。这表明对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而言,其大部分社会资本的传承具有选择和聚焦于某一位继任者的特征。
2. 社会资本传承阶段研究。本文将国内外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过程的研究整合为以下阶段:
(1)准备阶段。该阶段又称预热(Preheating)阶段。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两任企业家对社会资本的认知存在差异。因此在社会资本实际传承过程中,该阶段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传承双方对社会资本认知观念的统一。
(2)继任者社会资本获取能力培养。企业当前社会资本往往基于现任企业家与其网络成员间学缘及友缘等关系基础建立,而当任何一方更替为前任后代或亲属后,原有关系基础难以复制到继任者与传承网络成员之间。因此在社会资本传承活动触发之前,继任者社会资本获取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少。
(3)触发阶段。触发(Triggering)是当继任者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获取能力,现任企业家借助或主动创造特殊时机将继任者引入关系网络。这样不仅能让继任者体验社会资本传递场合的人际关系处理,提高其人际关系处理技能;还可以让网络成员意识到自己开始着手继任者的培养和交班准备,以达到为继任者接班做铺垫的目的。
(4)调整阶段。现任企业家、继任企业家以及现有关系网络成员需要在传承过程中进行角色调整(Readjusting)。现任企业家与现有网络成员间关系建立在学缘、友缘和地缘等强关系基础上,因此当现任企业家将继任者引入现有社会关系网络后,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原有关系网络成员对现任企业家关系的路径依赖。
(5)重构阶段。在前任企业家完全退出后,继任企业家需根据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对前任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员和结构进行重构(Reconstructing)。交权后继任者对前任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重构是社会资本接续与调适的保障。
3. 社会资本传承顺序的差异。黄锐(2008)按照继任者进入企业和在企业中的位置,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传承过程进行顺序分类:“进入企业前”时期。这一时期包括继任者从出生到教育完成,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企业创始人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受到父辈耳濡目染的影响,社会资本在这一时期得到主要传承;“进入企业”到“确立为接班人”时期。继任者进入企业后,通过在企业内部承担工作职责,会逐步与企业内部人员建立联系。在这一时期,内部社会资本得到极大地传承;“确立为接班人”到“接班”时期。现任企业家开始有计划地带领继任者接触政府机构等纵向社会资本,为继任者正式接班做准备。由于继任者在“进入企业”到“确立为接班人”和从“确立为接班人”到“接班”这两段时期都需要和各类企业负责人员建立频繁联系,因此部分横向社会资本在这一时期继续传承。
综上所述,目前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过程的研究尚处于归纳和总结阶段。从研究结论来看,一方面,传承过程研究的主体都是企业家个体社会资本,涉及对象都是建立在血缘或亲缘关系上的现任企业家和继任企业家;另一方面,本文认为目前在案例实证研究中归纳的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传承过程具有顺序差异的结论,更多是经验的总结,尚缺乏理论解释,因而该环节研究仍然需要强化、完善。
四、 社会资本传承有效性研究
现有研究中,社会资本传承有效性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传承计划的影响。一个完备的传承计划不仅能提高企业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可能性, 而且能增加传承过程所涉各方的满意度。依据企业家是否通过“传帮带”的模式,社会资本传承可分为有计划传承和无计划传承两类。在有计划传承模式中,企业家社会资本传承直接影响了继任者对传承网络关键信息和资源的掌握。而有计划的社会资本传承模式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制度约束和文化渗透、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等方式进行。
2. 社会资本类型的影响。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可从主体、网络类型和内容三个方面分类,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承有效性。
首先根据行为主体,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可分为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内关键个体社会资本及家族社会资本。其中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属企业所有,并依附企业而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企业内关键个体社会资本属个人所有,难以向其他个体或者组织转移,因而传承难度较大;而家族社会资本包含两种情况——家族内部社会资本随传承过程中权利更替变化而下降,而家族外部社会资本则保持相对稳定;其次按照网络类型,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可分为非正式社会资本和正式社会资本。非正式社会资本往往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因而较难传承;而正式社会资本则形成于包含契约或协议等正式规范的社会经济联系中,稳定性较高;最后,按照社会资本内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可分为特色社会资本和一般社会资本。特色社会资本包含家族信任、忠诚和家长式权威等,依附于特定的领导人个人,传承难度较高;而一般社会资本则包括信任、价值规范以及信仰等。由于信任、价值规范及信仰等内容伴随规章制度或企业长期发展而逐步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3. 传承相关利益个体的影响。Julien等(2006)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有效传承的情境研究,从继任企业家、前任企业家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提出利益相关者对继任企业家的不信任、前任企业家的情感抵制及继任企业家对现有社会网络的反感等都会影响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有效传承。继任企业家对社会资本的认同,需在社会资本传承准备阶段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进行;而传承后前任企业家所拥有资源数量的减少、在关系网络中的淡化、与继任者间关系强度的降低等都会影响前任企业家传承的意愿;利益相关者对继任企业家的不信任则与继任企业家获取社会资本能力的培养有关。
4. 关系异化的影响。社会资本传承的动态和社会属性使关系网络具有关系异化的特征,因而为保证社会资本的有效传承,需借助企业家传承网络结构的构造克服关系异化问题。企业家在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中心性位置越强,企业家对网络成员的信息控制越强,从而使其拥有相对于其传承网络成员的权力,对网络成员产生强制约束,促进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有效传承;而企业家与传承关系网络成员连带越强,基于感情,网络成员越容易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传承提供社会支持;企业家传承网络密度越高,越容易在传承网络内部形成更多的沟通交流活动,越容易产生信任和形成互惠规范,进而促进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有效传承。
五、 社会资本传承影响研究
现有研究中,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有效传承可以对企业带来以下方面的影响:
1. 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企业经营,除需获得来自供应商、客户的资源外,还需获得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重要资源。因此社会资本传承会促使家族企业保持与政府、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等部门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企业日常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资本传承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界定仍然存在范围较广的差异:或界定为与竞争企业相比,企业市场份额、利润额、竞争能力等;或界定为在家族企业传承结束后三年中企业利润增长率的平均值。
2. 对企业关系绩效的影响。家族企业在制定社会资本传承计划的过程中,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会相互沟通,努力达成共识,从而增加继承的满意度。在目前对关系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关系绩效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企业内部员工的忠诚度、关系融洽度和责任感等在传承后是否平稳或提高;二是社会资本传承过程对家族成员满意度的影响;三是社会资本传承对现任企业家和继任企业家的满意度影响。
六、 总结和未来研究展望
从现有研究来看,尽管社会资本传承已经开始为学术界关注,被认为是和隐形知识、企业家精神并列的,能给传承中的家族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研究的系统归纳,认为不仅需在现有研究主题中增加更多可供对比的研究,而且未来对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的研究还需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探索:
1. 社会资本传承研究中国情境化。从以往研究中可以看出,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研究在中国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这种现象和社会资本研究在中国蓬勃发展相一致,往往被认为是和中国历史悠久的“关系”传统土壤有关。但这种现象也向该领域研究者提出家族企业传承的社会资本是否具有中国特殊的情境涵义、又具有哪些特殊情境涵义以及如何解释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中对非正式关系的偏好等问题。为此,未来需进一步增强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社会资本中国化情境涵义和影响研究,真正让起源于西方的社会资本传承研究在中国体现理论价值和指导企业实践的作用。
2. 组织层社会资本传承亟需研究。周生春和范烨(2009)在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和属性研究中,提出组织层面社会资本具有俱乐部物品属性,为家族成员或网络内企业所共有。而俱乐部物品属性,仅是对家族企业组织层面社会资本使用方面的分析,并未回答组织层面社会资本传承的有关问题。当关系网络内的家族内成员和家族企业更替时,传承过程及有效性问题则是未来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领域研究的着力点。
3. 社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研究。在现有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研究中,无论是传承准备阶段还是传承重构阶段,都需回答如何识别传承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及它们之间相对重要性的问题,以使企业对高价值网络节点进行维持和传承。
4. 社会资本传承与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的交互关系。目前学术界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关注的仍是社会资本传承过程、有效性及对企业经营和关系绩效的影响。然而对家族企业有效传承而言,社会资本、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应孤立开来,因此未来在该研究领域中,考虑传承的社会资本对继任企业家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是家族企业传承资本观的要求。
5. 相关实证研究需增加。目前学术界对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的实证研究仍然较少,一共只有5篇,除史煜筠(2010)的研究外,都使用案例实证研究。由于案例研究的归纳带有一定主观性,证据的提出和解释也带有可选择性,在信度和效度方面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未来采用大样本的数量实证研究以增加可供对比的实证结果,是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窦军生,贾生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研究前沿动态[J].上海: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2):45-50.
[2] 窦军生,李生校.“人脉”延续与家族企业成功传承——企业家关系网络代际转移的过程机理分析[C].“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论文集,2008,(2):380-395.
[3] 李健,陈传明.家族企业何以常青——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传承的研究[J].南京:现代经济讨论,2010,(7):20-24.
[4] 周生春,范烨.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双重物品属性及其产权问题[J].杭州:浙江大学学报,2009,39(4):63-72.
[5] 史煜筠.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传承和传承绩效关系研究[C].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年第5届.
[6] 杨栩,黄亮华.社会资本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关系研究[J].天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164-167.
作者简介:陈传明(1957-),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资本与企业战略;李健(1981-),男,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资本与企业战略;陈景仁(1990-),男,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资本与企业战略。
对折纸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篇12
一、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建设
我们装修布置了用于折纸展示的橱窗“创艺空间”, 在这里展示了学生的折纸作品, 让他们参观交流一些折纸作品, 从而对折纸的特点、色彩之间的美感、造型的互动和蕴涵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 有所熏陶, 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还建设了专门用于开展教学的折纸教室“纸e空间”, 在空间各处布置折纸元素, 并添置了开展折纸教学所需的各种书籍、纸材和工具,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在教学内容层面, 我们十分注重折纸课程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把构建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体现学生价值、张扬学生个性和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内容。我们把网络技术的工具性、交互性、主体性与折纸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把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互动性与折纸教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相结合, 将学生带入了更广阔的折纸艺术时空。在折纸教学中, 运用“小青蛙3D折纸软件”进行教学, 极大地提高了折纸教学的成效。它是一款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指导用户制作模型的软件, 对于一个模型无论是从正面、反面、或侧面, 每一个细节, 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我们查阅了大量与折纸相关的资料, 并聘请世界级折纸艺术家Yuri、KatrinShumakov为顾问, 引入其开发的折纸教程。在与其通信交流过程中, 我们对国外折纸艺术家的思想和学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还和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取得合作意向, 如, “三乡折纸协会”“纸天堂”。并加入北京折纸QQ群、沈阳折纸QQ群等国内多个折纸社团与组织, 结识了一大批折纸同行。
在此基础上, 我们研发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课程教材。教材中介绍了18种折纸符号 (峰线、谷线、翻转、拉开等) 、18个折纸基本形 (双三角形、双正方形、风车基础形、动物基础形等) 以及36个经典折纸造型 (千纸鹤、百变金刚、孔雀……) , 按照难易程度来排列。每学期6课时, 每年12课时, 共72课时。提出了低年段以游戏形式趣味性折纸为主, 中段以经典折纸的精细作品为主, 而高段则是以创造性为主的立体组合作品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 我们利用网络环境, 组建了折纸的QQ群 (126911040) , 邀请兄弟学校的教师、学生加入其中, 探讨与交流折纸教学的心得, 以扩展我们课题的影响力, 并把折纸相关网站的网址告诉学生, 使折纸艺术的触角延伸到网络, 拓展折纸艺术空间。在学校网页上开设了“折纸小屋”“折纸教室”“折纸趣味知识”“折纸评价大家谈”“折纸明星”“折纸论坛”等栏目, 让学生通过上网访问参与, 这样不仅有利于折纸作品资料的长期保存, 而且拓宽了折纸作品展示的平台, 既提高了学生制作的兴趣, 又丰富了折纸的内涵底蕴, 大大增强了折纸教学在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效性。
二、形成“百变折纸、一木成林”教学策略
当前,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百变策略、一木成林”就是笔者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过大量的课堂实例总结出的一种美术课堂教学新形式。“百变折纸”主要体现在材料百变、方法百变、创意百变三个策略, 形成效果明显的教学模式。首先, 要立足美术学科本位。其次, 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现有材料大胆尝试进行学习,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提炼出教学的关键点———基础形。最后, 在这个基础形上运用百变策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产生各种不同的基础形, 并产生新的方法, 发现新的制作材料, 呈现新的创意。引导学生敢于在这些次基础形上进行再创造活动, 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全新的成果和方法, 呈现发散形的树状结构地知识体系, 形成树生根、根生树的榕树现象, 达到“一木成林”的效果 (见图) 。通过改变教师主讲为学生主学的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教学串联为并联的教学模式, 立足学科、围绕基础形、运用百变策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能有效地解决折纸教学领域中存在的学生知识经验差距大、不好讲、课程知识点多、来不及讲、教师专业素养不全面、不敢讲等带来的一系列疑难问题。
三、搭建学生折纸活动平台
通过学生报名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 我校组建成立了“折纸社团”。力求通过折纸活动的开展, 探讨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折纸的知识技能, 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提高审美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自成立了以折纸为特色的社团“纸e空间”后, 掀起了学校里一阵折纸热潮。
同时, 我们举办了江东第二实验小学“趣味折纸·快乐生活”折纸创意比赛。比赛共收到1034件作品, 其中单件平面作品665件, 单件立体作品124件, 组合平面作品156件, 组合立体作品件89件。最后, 我们共评选出一等奖15件, 二等奖14件, 三等奖13件, 优秀奖16件, 入围奖306件。
另外, 我们结合节日、时事主题等开展创造性的折纸活动。如, 在世博会来临之际, 为了表达迎接世博会的喜悦之情, 我们“纸e空间”社团的成员们发动全校师生共同折纸鹤、和平鸽、幸运星、三角形这些较为简单的折纸, 再由我们的社团成员组合拼装成由海宝和中国馆共同构成的作品。其中, 海宝和世博标志是由两万多个纸三角部件和2010颗幸运星组成, 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同学们对世博的祝福。通过主办这一活动, 不仅展示了“纸e空间”的建设成果, 更调动了学生了解世博、支持世博、参与世博, 当好可爱的世博东道主的积极性。每年我们都会配合市红十字会的相关活动, 将折纸作品进行义卖, 并取得良好效果。如, 开展“送老师一朵花和您说句心里话”特色活动。每逢教师节前夕, 折纸社成员折出几百朵玫瑰花和百合花送给老师, 并且进行了义卖。还折出宠物小精灵参加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教育局、宁波电视台主办的“请让我来帮助你”大型广场慈善文化活动。在学校两年一度的“东海潮”文艺汇演中, 一年级小朋友和家长以“春夏秋冬”为主题, 做出了一件件漂亮的纸艺服装。不仅激发了孩子的表现力, 而且通过折纸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想象力更丰富,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强。
折纸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有趣手工制作, 它用不同颜色和图文的纸, 经过折、叠、翻、拉,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美丽的花朵、海洋的生物, 以及五彩缤纷的世界。其简便易行的方法、多样的变化, 不仅培养学生做事有序、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还能很好地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折纸教学因此也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手工DIY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 相信, 不久的将来折纸教学将呈现更加蓬勃的生机。
【传承与研究】推荐阅读:
空竹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07-22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研究11-03
传承与变异06-02
提炼与传承07-03
传承与保护07-26
传承与培养08-14
传承与变迁09-12
实践与传承10-31
历史与传承11-05
建筑形态与传承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