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素养

2024-10-03

中文素养(共4篇)

中文素养 篇1

1. 舞蹈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一词一般情况下是用来表达人类语言的, 它所表达的内涵就是将艺术用更加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散文、小说等都是文学形式的艺术。舞蹈与文学一样, 也是为了表现人们的生活、表达人们的情感并用动作的方式完成一门艺术。文学一般是用文字表现生活中丰富的内容, 而舞蹈一般是用肢体语言表现人们的思想内涵。舞蹈编导在编创舞蹈时必须源于生活, 但舞蹈的表现力必须高于生活。所以经过编导编创后的舞蹈具有更加强烈、更加典型、更具有集中性的表现力, 这些特色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色也是相互吻合的。

虽然文学和舞蹈在表现的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是在整个艺术的领域中文学和舞蹈具有相同的属性, 它们所创造的出的表现力能够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满足。作为艺术作品, 其创新性和独特性就是它成功的标准, 人们满足了艺术作品中存在的共性以后, 就开始追求其中的独特个性, 在发展过程中文学要遵循这个规律, 舞蹈也是一样。

舞蹈编导在编舞时, 需要在生活中大量收集生活的素材。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做出创新构思, 才能使舞蹈内容更加形象。所以, 舞蹈编导必须阅历非常丰富, 并且对生活的认知程度非常高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舞蹈风格。换言之, 舞蹈编导在有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后, 将这些文学内容与舞蹈的内容联系起来就能使舞蹈的情节非常生动, 并且所表现出的舞蹈情节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文化素养影响着舞蹈编导专业素养

在编舞过程中舞蹈编导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从舞蹈创作, 到舞蹈整个排练, 再到演出都是由舞蹈编导组织完成的。舞蹈编导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会“编”而且要能“导”, 只有将这两项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使舞蹈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 舞蹈编导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

概而言之, 舞蹈编导必须具有以下几项素养: (1) 舞蹈编导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感, 对文学、美术以及音乐多个方面都要精通; (2) 在日常生活中舞蹈编导必须善于观察生活, 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发掘出自己无限的创作力; (3) 作为舞蹈编导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确保拥有一个素材后能够根据素材的内容将其创新, 达到舞蹈的效果; (4) 作为舞蹈编导自身必须会跳舞, 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舞蹈演员对动作的表现。

其中, 文学素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贯穿到整个舞蹈的编创过程中。编导在编舞时首先是发现素材, 进而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创编。在创编时要经历确定主题、设定人物形象、设计舞蹈动作、完善舞蹈整体结构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完成又需要编导撰写一个文学形式的舞蹈脚本, 进而根据这个脚本的内容增添主题中的情节, 并找到整个情节中的抒情点, 最终使整个舞蹈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性。而要保证这整个环节的艺术性, 编导只有拥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才能使这个环节完成得完美无缺。

3. 舞蹈编导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舞蹈编导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 只有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多多观察并且经常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 通过长期的累积才能有所提升。作为舞蹈编导, 在生活中应当多读书, 通过书中的文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文学底蕴。在生活中舞蹈编导应当善于观察身边的小事, 通过一件件小事的积累, 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 并且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作为舞蹈编导还应当不断培养自身的想象能力, 舞蹈编导在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后可以根据书籍中的一些内容展开想象, 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书中的内容, 只有经常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编舞时才能将一些文学性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 转化为舞蹈的肢体语言, 这样编创出的舞蹈才够脱俗、新颖并且贴近生活却趋于艺术。

4. 结语

作为舞蹈编导, 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和舞蹈能力, 而且要把文学素养放在首位进行培养, 只有舞蹈编导具有了较强的文学素养, 其所编排的舞蹈才能有一定的创新性, 所以舞蹈编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完善。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事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 舞蹈作为整个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分支, 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在舞蹈领域中有越来越多与众不同的作品涌现出来。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提高舞蹈作品的水平, 舞蹈编导必须创作出大量新颖的作品, 带动舞蹈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舞蹈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文学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研究了文学素养与舞蹈编导基本素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舞蹈编导,舞蹈创作,文学素养,艺术

参考文献

[1]保剑.北京体育大学舞蹈编导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3.

[2]黄亚.湖南省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3.

中文素养 篇2

要想提高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的教学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的鉴赏能力;三是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的写作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是鉴别一个师范生儿童文学素养高低、能否胜任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

1.提高师范生的儿童文学教学能力

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由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它的讲授方法与众不同。作为现在的师范生,就应该了解和掌握这些不同,这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些文体教学的关键。既然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特点,那么,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也会有相应的不同。我们把儿童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儿童诗歌类和儿童故事类。

讲授儿童诗歌类作品,关键环节就是声情并茂的朗诵。因为朗诵是一门艺术,它是作品的再创造。通过朗诵,可以使作品增光添彩,也可以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所以,师范生应该掌握这项基本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使语言和文学变成生动的画面,更好地感染学生。教师通过范读、教读、背诵、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诵或分组比赛朗诵等形式,帮助学生来理解和感受作品的美。

讲授儿童故事类作品的时候,能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则是这类作品教学的基本功。师范生要学会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感情是关键,技巧次之。教师要想有感情地讲述,首先自己就要深入到作品中去,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结合起来,通过表情、动作、节奏、语速、语调等来把握人物的特点。而组织学生复述故事、表演故事、开故事会等形式,也会使语文教学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音、像、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导教学,同样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师范生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

儿童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审美活动,说它是精神活动,是要求鉴赏者在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体验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发掘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并借助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补充、丰富、扩大作品中的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说它是审美活动,是因为它能让鉴赏者在阅读过程中,求真、向善、爱美,在鉴赏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从而激起对美好情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再多了解一些中外儿童文学史,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儿童文学欣赏与批评的规律和标准,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就能够提升师范生的儿童文学鉴赏力。这样,现在的师范生——未来的语文教师,才能在毕业后,成为指引学生走向儿童文学园地的领路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们也确实迫切需要这样的领路人。

3.提高师范生的儿童文学写作能力

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认为:儿童文学的创作,要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还要化身为儿童,用儿童的嘴巴去说话,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儿童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作为师范生,要想更好地了解儿童,从事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便是一条极好的途径。因为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熟悉和懂得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和技巧,了解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对儿童和儿童文学的爱。冰心认为:“为儿童创作,就要和孩子们交往,要热爱他们,尊重他们,同他们平起平坐。你要是不喜欢孩子,而勉强去写,你就不会写出能使孩子们感动的东西来。”而当你有了一颗爱心的时候,才会激发出你为儿童创作的一颗童心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说:“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有童心,有了童心,他们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有了童心,才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理解孩子的感情。”无论是我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如冰心、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还是外国儿童文学作家,如安徒生、高尔基、罗大里、盖达尔,他们无一不是既具有爱心,又具有童心的作家。我们师范生,也应以这些大师为榜样,在提高自己儿童文学作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为基础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学历现状有以下特点:一部分教师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一部分教师毕业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一部分教师毕业于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共学过两个单元的儿童文学;毕业于高等专科师范学校的教师,在校学习期间,根本没有学习过儿童文学;毕业于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曾经开设过儿童文学选修课,而选修儿童文学,常常只是寥寥的几位女同学。虽然一些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教师,已经通过在职培训、函授和自学考试提升了自己的学历层次,但是,这些在职提高的学历课程,从不开设儿童文学。所以,师范院校对于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几乎就成了一个盲点。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设有全国最大的儿童文学教学基地,每年都有600多名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在这里专修儿童文学课程;在台湾,80年代以来,所有的师范生,无论是文科的学生,还是理科的学生,都要修儿童文学课程。比较而言,我们对于教师的儿童文学教育和对于师范生的儿童文学教育,已经显得滞后和不足。解决的办法就是:一是把师范院校中文系开设的儿童文学选修课变为必修课,让所有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能接受正规的儿童文学教育。二是在师范院校中文系设立儿童文学培训基地,让在职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能接受正规的儿童文学培训。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少年儿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让儿童文学成为少年儿童在人生起步阶段、文学女神给他们的心田“播下的第一粒诗之花种,洒下的第一瓢美之甘露,投下的第一束爱之光泽”。[2]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委员会.儿童文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5.

秘书技能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篇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各个行业对从业者都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秘书行业也不例外。在秘书界知名的胡乔木先生在其为中央工作的数十年间参与编辑了数位领导人的著作、文集、文选,而他之所以能以秘书身份跻身文豪之间参与这项工作,与他多年积累的文学修养有莫大的关系。由此可见,身为普通的秘书工作人员,如果要获得更高的职业成就以实现自我价值,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在日常的公文写作当中,秘书注重的是对象、事件、时间、有效期等要素,要求表达精准,避免赘述,同时还要求有较高的文学水平,在语言表达通顺的基础之上,活用善用不同的公文常用修辞手法和中西方古典文学典故,为公文增添表达力度和可读性。文学水平可以说是语言文字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例如电话传达时需要秘书能够清晰、简短、有力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会议记录时需要主次分明,明晰重点;传达通知时需要言简意赅;做工作报告时需要有理有据,表达严谨、明晰;等等。如果语言表达水平不够高,平铺直叙如流水账会使信息接受者产生审美疲劳和接受疲劳,甚至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有较高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同理心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逻辑清晰可以保证文秘日常工作有条理、有秩序,相应的,写文章也会有理有据,论证充分、重点明晰。秘书日常公文写作分为领导写总结、报纸摘要、发言讲话稿件等上行文件,归档、记录、评论等自留文件以及通知、规定等下行文件,不同行文对象有不同的写作逻辑,秘书在日常工作、阅读当中要注重积累。联想思维能力是文学表达当中一种锦上添花的能力。对于一件事实,在描述中如果能够合理联想,就能将事实表达得更加清晰易懂,甚至不需要冗长的描述,而用一个近似的事例或者成语就可以将事件的核心呈现出来。同理心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秘书在文学创作和公文写作过程中常需要换位思考全面分析,这样才能让设定、安排滴水不漏,严谨科学,并减少工作当中的摩擦。

(三)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对待传统文化秘书需要博各家之所长结合现代思维模式、道德理念形成一套科学的行文、处世原则。秘书处在一个信息中转的岗位,日常接触人员复杂,个人文学作品和公文较其他工作人员流传更广,因此秘书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涵养和中庸之道,但同时要避免为人太过谦让而丧失原则。总之在思想认识上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在与同事的关系上做到以和为贵而不失尊严,同时维护好领导的威严。

二、提高文学素养的途径

(一)注重日常积累。要多读书多看报,看新闻时要注意积累新闻的表达措辞、注重积累国家、企业、各行业带头人著作当中的重要表达;多看文学作品,文学上博古通今、学贯东西,吸取文学作品当中的表达技巧,例如比喻、排比等方式,但要也要注意避免夸张等不合适的修辞方式。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要注重学习行文方式和思维习惯,力求文章的形神都能得到一致提高。

(二)多写多练笔耕不辍。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和生活工作素材之后,只有勤动笔才能体现出前期的准备。同时只有将思想用文字表出来,自己和他人才能发现文章形式和内容的不足,才能为作者提出更多的改进建议,作者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练习写作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有意识地训练,从遣词造句到行文逻辑都要认真斟酌仔细对比,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使每一次都能获得提高;其次要在日常创作中提高写作水平,要注意跳出日常工作文风的框架,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力气文章朴实而不失文采。

三、结语

好的文学素养是秘书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能力提升的阶梯。秘书从业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除获得个人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之外,往往能够获得思想、人际、生活等方面更多的收获。

摘要:在处理相关工作事宜时,文秘的文学素养能够提高文秘从业人员对于相关信息的处理、传达速度及文档、资料的规整水平。秘书的文学素养对于自身价值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粗浅论述秘书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对秘书界整体素质的进阶之路铺设一个台阶。

中文素养 篇4

在中国, 外语教学与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从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 是随着外语教学法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传统教学法认为中文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由直接法到交际法都轻视中文在外语素养的作用, 而最近盛行的翻译教学法则强调中文在外语学习的作用。Cummins提出的语言深层共享理论为外语教学中的四个层面 (意义为核心的输入性教学;以意义为核心的输出性教学;以语言为核心的教学;语言流利教学) 需要中文的帮助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可以利用已认知生成的中文素养和外语在深层次上能力共享, 共享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为中文知识的迁移提供条件, 从而促进外语学习。

外语高校法语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由于受到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法的影响, 大都引进法国法语原版教材, 介绍法国文化, 脱离了中文和中国文化。中国的法语教学的“每一个层面”事实上也都离不开中文素养的帮助, 向法国人传递中国文化的需求更离不开外语人才的中文素养。但是有关法语教学与中文素养的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法语教育界中还尚无研究, 更没有在法语教学上进行倡议和实施。外语高校的法语人才模式是法语+专业倾向 (全法语授课) 的双重素养模式。这种双重素养模式在传统直接法、交际法, 尤其是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法的影响下引进法国法语原版教材, 重视了法国 (目的国) 的语言和技能知识, 强调法语语言的学习通过专业技能的法语授课环境得到加强, 照搬模仿法语母语的学习方式。这在全天候法语环境中有效, 而在汉语大环境下忽视了中文素养对于法语及专业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知识迁移作用。这样导致法语学生法语学习看似得到加强, 而实际上却似是而非, 学习反而低效。

二、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是在外语高校中具有高、中、低中文素养的法语学习者。研究内容是法语学习者在法语学习中是否需要中文素养, 中文素养与法语学习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能否迁移到法语学习中, 从而为外语高校在培养法语人才时提供更切实的思路与途径:学习法语语言文化的同时, 要进行中国文化素养的提升, 最有效地策略是进行中法文化多方位的比较, 从而促进以中国文化素养为依托的法语语言的转换与传播。

1.在各阶段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使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定性定量分析归纳法、比较法等方法。

2.调查试卷。第一部分: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内容涵盖中文词汇、句型、典故、历史、传统思想美德民俗、艺术、文学等与中文素养有关的选择题, 旨在把50名参与者分成高、中、低中文素养者。第二部分:中法互译。内容涵盖中文词汇、句型、典故、历史、传统思想美德民俗、艺术、文学等与中文素养有关的中译外。旨在分析中译法犯错模式是否跟中文素养高低有关。第三部分:中文写作与法文写作。使用限定的中国文化元素写一篇意在向法国人传播中国文化的中文与法语对应的作文, 命题自定。旨在分析中文写作能力与法语写作能力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能否迁移到法语写作中。以及中文写作与法语写作犯错模式是否跟中文素养高低有关。

3.中文素养培训讲座。选择其中的低中文素养的法语学生者组成一个实验班, 定期进行旨在提高中文素养的培训讲座 (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讲座、中国文学讲座、中法文化比较与中国文化法语传播、中法语言比较、法语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 在加强中文素养课程前后在法语学习的前后成效比较, 通过上述同种类型考卷来分析法语学习者加强中文素养后是否提高了法语水平。

三、结果和讨论

通过调查试卷以及中国文化课堂教学前后的比较, 结果表明中文素养对法语学习的影响如下。

50名法语学生参与了第一部分调查试卷 (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 , 其中41名被认定为低中文素养者, 9名被认定为中高中文素养者。50名法语学生又参与了第二、三部分调查试卷 (中国文化为内容的中法互译和写作) , 被认定为低中文素养者的41名法语学生因为中文意思不理解,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掌握浅薄而几乎交了白卷, 另外9名法语学生因为理解中文意思,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掌握深厚从而顺利地做出了翻译和写作 (法语拼写语法错误忽略不计) 。翻译和写作犯错模式归纳为如下四点。

1.中国成语。中国成语是汉语的精华, 是各种语言中独有的语言形式。如果不理解或者误解, 法语翻译就难以正确。比如:名花解语指的是美人善解人意;扫眉才子指的是有才气的女子;百代过客指的是时间永远流逝;罄笔难书指的是事情多得写不完;七月流火出自《诗经》, 指天气转凉, 被调查的法语学生多误认为形容天气炎热。登高自卑指的是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不能误解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出自《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 譬如登高必自卑。”

2.中国典故诗句。中国典故是有中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的知识。如果法语字面的理解没有问题, 翻译成汉语中已存在的固定的典故诗句, 则需要高中文素质的法语人才。例如汉语中“完璧归赵”、“叶公好龙”、“四面楚歌”等具有鲜明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典故,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则很难在法语翻译中做到准确地传递中国文化。同样在法语版的中国典籍:《Fleurs du matin cueilles au soir》 (《朝花夕拾》) , 《Cri d'appel》 (《呐喊》) , 再如诗句L'homme a envie de belle amie.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Nous nous tenant la main, vivrons jusqu'àla fin.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等等, 如果按字面翻译而不知道相应的固定的翻译, 就会贻笑大方。

3.中国民俗。弄璋之喜指的是祝贺人家生男孩;温锅指的是祝贺人家乔迁新居;红包指的是新年前夜父母给孩子的“压岁钱”, 保佑孩子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抓周与满月指的是小孩出生第一周和第一个月;倒贴“福”字取自谐音, 指的是“福”到了。在学生的法语学习中, 如果不了解这些中国民俗, 那肯定无法用法语解释的。

4.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写作中要使用限定的中国文化元素, 例如中国典籍、孔子儒学、四大发明、文字书法的艺术、传统中医、茶的格调、中国菜、中国功夫、龙的文化内涵、中国酒文化、中国婚俗、篆刻中国特色、筷子的重要性、京剧、风水、中国传统佳节、传统服装、元宵节、春节、二十四节气, 等等。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 是写不出解释说明性的拓展性的作文来的。

四、结语

法语学习者在法语学习中需要中文素养, 中文素养与法语学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正迁移到法语学习中, 从而为外语高校在培养法语人才时提供更切实的思路与途径:学习法语语言文化的同时, 要进行中国文化素养的提升, 最有效地策略是进行中法文化多方位的比较, 从而促进以中国文化素养为依托的法语语言的转换与传播。

上一篇:篮球游戏教学下一篇:传承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