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习(精选12篇)
中文学习 篇1
0 引言
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网上资源信息层出不尽,我们已经迎来了信息资源丰富的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人们如何才能提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挑战,文本分类技术成为了信息文本处理的又一关键技术。管理组织文本信息的有效方法——文本分类,目前的网络信息出现太多杂而乱的现象,文本分类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此类问题。
1 多视图中文文本分类相关技术
1.1 文本信息处理
格式文本内容的主体部分就是文本信息;文本属性信息是用来表现文本的形式,版面信息是用来反应文本的形式。格式文本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内容与形式进行适当的搭配。这一切都是为了出版发行,才进行格式文本处理,它包括打印、电子发行等。
1.2 文本处理相关技术
1.2.1 中文字符处理
1981年5月1日,我国国家标准总局颁发的,中文字符还有另一个名字——国标码集,标准名的简写:GB2312-80。中文字符处理的过称:首先,在给定的方格内绘制出所有汉字的点阵图像,然后形成字节编码,并且按照0、1矩阵排列,最后把所有汉字的点阵编码按照其在汉字码表中的位置顺序存放,形成汉字点阵字库。
英文字母的输入可以直接通过键盘完成,但是汉字信息的输入需要用英文键盘上不同字母的组合,从而对每个汉字进行编码,输入一组字母编码实现对汉字的输入。
1.2.2 停用词处理
检索信息过程中,处理自然语言数据时,我们通过系统自动略过一些字或词,达到高效搜索和减少储存空间的目的。而所说的Stop Words正是上诉途径[1]。由于stop word都是由人工输入而非自动生成,且形成stop word list。而有所限制的是,任意的list都不会匹配所有的工具,尤其是存在一些工具会可以避开这些list搜索。
1.3 文本表示
1.3.1 向量空间模型
向量空间模型(VSM:Vector Space Model)是由Salton等人提出的,并实现了在SMART文本检索系统中。把对文本内容的处理简化为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运算,而且它用空间上的相似度来表达语义的相似度,相对更直观易懂[2]。
起首描述两个观念tf和idf,tf即term frequency,一般来说我们使用以下方式对出现次数和相关度进行弱化,公式如下:
document frequency为一个term出现在整个文本文档的次数——简称为df。与上文介绍的tf正好相反的是,重要度和一个term出现次数为反比例。简单来说,在文章中经常出现的and,or之类的词语就是相对不那么重要的,相反在文档中很少出现的例如专业词汇,生僻字眼的意义较之其他就具有较高的重要性。(Idf即使简单地对df进行取倒数运算用于下文)
参考tf弱化相关度的处理公式可得:
其中N:文档总数,df:在所有的文档中出现的次数。
将权重:tfidf,它能计算全数词的权重,假如用一个N维的向量表示为一个文档,query则用N维的向量表示,如果query中没有与之对应的term,则此维数的权重为0。
1.3.2 文本相似度计算
在向量空间模型中,文本相似度是通过d1和d2这两个文本间的内容相关度来计算的[3]。
用sim(d1,d2)表示文本相似度,常用的公式有:
欧几里德距离,简称欧式距离,如下公式(2-1)所示:
公式中w1i:d1文本的特征值ti的权重,n默示特征总数。
(1)向量内积
直接计算向量内积,计算的强度变低了,但是误差确变大了。
(2)夹角余弦
其中相似度同时可以采取所对应向量夹角余弦值进行表示,因为用余弦计算的值恰好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对于d1和d2,相似度则如下:
1.4 常用的特征选择算法
1.4.1 相关性(Correlation)
好的特征子集所包括的特征应该是与分类的相关度较高(相关度高),而特征之间相关度较低的(亢余度低),可以使用线性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来权衡向量之间线性相关度[4]。
1.4.2 一致性(Consistency)
如果两个样本,样本1属于一类,样本2属于不同于样本1的一类,但是样本1和样本2在特征A、B上具有相同的特征值,那么不应该选特征子集{A,B}作为最终的特征集。
2 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的并行学习算法
2.1 现有的分类算法
2.1.1 增量算法
增量算法的提出主要用来解决当样本随时间持续而逐渐增加的情况。此类算法在对后期添加样本的处理方式上,仅对起始学习结果中与后添加样本相关的那一部分来增删改,与这些非联系结果就不会被不被提及到了。反观Ralaivola所说的种增量式进修方式,它的思想便是基于高斯核局部特征,只是更新了对学习机械输出影响max的系数,从而用来减少计算的复杂程度[5]。Batch SVM增量学习算法则是采用后添样本划分为若干互不相交的不同子集,分开训练,在每次训练时将位于分类间隔内的样本从新添加到原来样本,再次训练,后来有张健沛等人在Batch SVM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学习算法[6],利用多个支持向量机分类器通过并行实现增量。
2.1.2 分解算法
Osuna提出的支持向量机分解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基于策略的将训练集划分成的若干子集上进行训练,然后在基于策略进行最终组合[7]。比如:chunking算法、SMO算法、lib SVM算法、SVMlight算法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值得注意的是SMO算法较为不同,此方法仅仅划分为2个样本,通过极短的迭代时间达到减少训练时间的效果。
2.2 并行学习算法
使用多个SVM分类器对large-scale训练样本集并行计算,主要思想是基于:根据规分解成若干易于处理的smallscale子集,把子集分布于多个SVM分类器上进行训练。基于w-model,Cascade SVM,取其精华,本文构建一种改进的并行SVM,基于w-model,采用多个SVM分类器并行计算数据,确保其在更新的同时保留全部分类器,因为分类器机能会受到各个子样本会集样本散布状况差别所导致的差异,本文选择更新分类器时采用支持向量集传送形成迭代反馈,从而弱化分类器机能受到的影响。与此同时调整Cascade SVMs中反馈方法得到提高训练分类器效率的目的。由此,本文所提出的方式既确保分类器推广机能又紧缩训练时间,在部分水平上减少支持向量数目[8]。
3 算法实验与分析
3.1 实验描述
真的数据全部取用于互联网,其中有20个文本类别,训练集和验证集构语料库,除去破损冗余,完整文档为18185篇,本文从其中提取了环境、经济、运动三方数据,采取其中任意两类构成一组两类分类,即,可得3个两类问题[9]。
软件平台:Matlab7.0
实验系统语言:C++
其中分词系统采用ICTCLAS(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Chinese Lexical Analysis System),经特征提取所得特征空间的维数为4000;
SVM分类方法开源工具包:LIBSVM[10]。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取文本分类研究广泛接受的评估指标来评价标准SVM和改进后的并行SVM分类效果,即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训练时间。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准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方面,改进的方法在经济、环境等类与比标准的SVM方法略低,在运动方面的判断结果则和标准的SVM方法基本持平。表3的成果表明,在训练耗时方面,改进后的SVM算法则可以比标准SVM算法节约约莫30%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分类的效率。
经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本文所提出的算法最大的优化在于分类器效率的提高,具有可观的使用价值。待改进之处在于效果反而不如初始方式,却也在能够接受的范畴。究其原因在于此方法中采用的文本表示和分类,分类算法以及权重计算等每一步所产生的影响,都会影响最终结果。由此可得,在科研的每一步当中都要有所改进,才能使文本系统性能有所强化。
4 结束语
在当今计算机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计算机在线资源信息日益增多,人们已经从资源匮乏的时代过渡到了信息资源丰富的数字化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人们如何才能提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挑战,文本分类技术是文本信息处理领域的重中之重。在文章开头,阐述了文本自动分类技术,此中有预处理、特性选择以及向量空间模子等。接下来是分类算法的探索。本文参考目前新兴的典型学习算法也就是SVM研究。在这部分,首先简单的介绍了集中常用的分类算法;然后着重的讲述了SVM的并行学习算法。文构建一种改进的并行SVM,基于w-model,采取多个SVM分类器并行计算数据,保证其在更新的同时保存所有分类器,提高了分类器的效率。
摘要:文本分类技术是文本信息处理范围的一种关键技术,此中多视图中文文本分类相关技术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包括文本信息处理、文本信息处理相关技术、文本表示和常用的特征选择算法,本文构建一种改进的并行SVM,基于w-model,采取多个SVM分类器并行计算数据,此方法既确保分类器推广性能又缩短训练时间。
关键词:多视图中文文本分类,分类器,并行SVM
参考文献
[1]Vapnik V N.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5:205-208
[2]顾亚祥,丁世飞.支持向量机研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38(2):14-17
[3]祁亨年.支持向量机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2004,30(10):6-9.
[4]王晓丹,王积勤.支持向量机训练和实现算法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13(10):75-78.
[5]Ralaivola L,Flovence d.Increment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earning:a Local Approach[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 s.Vienna,Aus t ria,2001:322-330
[6]Domeniconi C,Gunop lo s D.Increment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onstruction[A].ICDM[C].IEEE Trans,2001:589-592.
[7]杨静,张健沛,刘大听.基于多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增量学习算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报,2006,26(1):103-106.
[8]Cristian,Shawe t.An introduction 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Lin K M,Lin C H.A Study of Reduc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C].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2003
[10]Hans Peter Graf,Eric Cosatto,Leon Bottou,et al.Parall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s:The Cascade SVM[C].Proceedings of NIPS,2004,196-212
中文学习 篇2
在美国有着类似必要性的地区,学习外语的劲头也很足。当你走进加州任何一家连锁书店,你都会看到大量学习西班牙语的书籍。实际上,西班牙语书籍在许多书店都有自己独立的分区,从其他外语中单列了出来。
因此,随着中国经济与政治存在的迅速崛起,美国人开始对学习中文感兴趣。中文教学不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这是一种有13亿人在使用的语言。
但美国人能学好中文吗?所有的笔画都要记住!还有难以捉摸而可怕的发音!好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对于中国教师经常使用的填鸭式的背诵记忆法,美国孩子可能没有耐心。因此,加强积极学习是关键,在歌唱和学习电影剧本的基础上学习中文,就是一个好办法。
意大利米兰学习中文成时尚 篇3
在意大利米兰,著名的文科高中从今年1月起开设了中文口语与写作课程。每周上课两次,共40小时,教授谈论家庭、爱好等相关内容。除语言课程外,学校开设书法和传统风筝制作等实践类课程,另外,还向成年人提供晚间中文课程。学校还為高中生提供申请优先权,他们可以和米兰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老师进行对话练习。
从5年前开始,中文学习就写进意大利高中语言学习计划。去年夏天,米兰高中第二次试图将中文写作加入高中毕业考试。从欧洲的苏格拉底计划到中国的孔子学院计划(苏格拉底计划為欧洲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学生提供了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而孔子学院计划却把中国汉字与文化带给更多普通民众),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却是革命性的。一位高中校长说:“开展中文学习道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过去几年都在努力做好这件事情。”
过去10年间,意大利建立的孔子学院已增加到11所。在孔子学院的学生中,有很多6到12岁的小学生。一家孔子学院的老师介绍说:“每周六,父母送孩子到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因為他们希望為孩子的将来提供多一个工作的机会。其中很多孩子的家长也都曾经是我们的学生。”
米兰一家中文学校的负责人介绍说:“11年来,我看到了巨大变化,除儿童以外,我们的学生还有建筑师、设计师以及在时尚或科技领域工作的成年人,他们学习中文一方面是因為和中国的业务往来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為了开拓在中国的业务。两年前,我们其拥有30门课程和160名学生,去年我们开设的课程种类达到47种,学生人数达到325人。”
中文学习 篇4
目前,语音识别技术因其实用性、趣味性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微软、IBM等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它们基于PC的语音识别产品。其中微软的Speech SDK完全支持简体中文语音识别与合成系统的开发,是开发语音软件的一个理想工具。它是基于COM标准开发的底层协议以COM组件的形式完全独立于应用程序层,为应用程序设计人员屏蔽了复杂的语音技术,充分体现了COM的优点。Speech SDK的两种基本类型是文本合成语音(Text To Speech Engine)引擎和语音识别(Recognition Engine)引擎。通过调用相关的语音应用程序接口(SAPI),程序员就可开发出相应的应用软件,其使用结构图[1]如图1所示。
图1中,语音框架主要靠SAPI运行来实现应用程序与语音引擎之间的协作,而SAPI提供各种接口实现不同的语音功能,SAPI使得应用程序和语音引擎之间高度紧密的结合,实时处理各种语音引擎在底层工作中的细节。本系统会同时使用到SPEECH SDK的语音识别引擎和TTS合成引擎,因此,对这两个引擎的相关控制命令介绍如下。
1.1 语音识别引擎接口
(1)识别上下文(IspRecoContext)接口[2]:是主要的语音识别程序接口,主要用于发送和接收与语音识别相关的消息通知,创建语法规则对象。
(2)语音识别引擎(IspRecognizer)接口:用于创建语音识别引擎的是实例。SAPI拥有两种不同的语音识别引擎类型,一个是共享的语音识别引擎[3](SharedRecognizer),由于它可以与其他语音识别应用程序共享其程序资源,所以在大多数场合中被推荐使用。需要建立一个采用共享语音识别引擎的识别环境(IspRecoContext)。一个是独占(InProcRecognizer)的引擎,它只能由创建的应用程序使用,而共享引擎可以提供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3)语法规则(IspRecoGrammar)接口:定义引擎需要识别的具体内容,创建,载入和激活识别用的语法规则。
(4)识别结果(IspVoice)接口:用于获取识别的结果,包括识别的文字,识别的语法规则等。
1.2 语音合成引擎
语音合成(IspVoice)接口:主要功能是通过访问TTS引擎实现文本到语音的转换,它的作用如使用IspVoice::Speak来从文本数据生成语音,从而使电脑会说话。当处于异步工作时,可以使用IspVoice::GetStatus来获得发音状态及文本位置等。
2 实现
中文学习系统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语音识别部分,翻译部分和合成部分。
2.1 语音识别部分
微软Speech SDK语音识别部分分两种模式:文本模式和命令识别模式。此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识别过程中使用的匹配字典不同,前者使用的是通用字典,特点是内容多,覆盖的词汇量大,但却直接导致识别的精度降低,识别速度相对缓慢。后者的字典需要开发者自己编写,有一定的格式,定义了SDK需要确定的一些标签和用以匹配的词汇,这种开发方式提高了识别的速度,但却直接导致了识别的词汇量减少。采用文本识别模式,虽然识别速度较慢,但是通过训练后识别准确率还是能达到70%以上,而且相关的词汇量很大,支持连续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功能由上面介绍的4个接口实现,遵循COM组件[4]的工作基理(消息驱动机制),语音识别流程图如图2,在VC中系统的实现步骤与程序代码如下:
(1)初始化COM平台:由于在后面合成语音时也需要初始化COM平台,所以此过程选择在对话框初始化响应函数中完成,代码为:CoInitialize(NULL)。
(2)创建语音识别引擎和上下文接口[5]:定义各个语音接口对象(以特定的顺序),设置识别语法,识别消息和识别引擎等的工作状态,实现代码为:
(3)创建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识别的灵魂,它分为两种:听说式和命令式,本系统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实现代码如下:
(4)应用程序退出时需要卸载COM平台:代码为CoUninitialize()。
(5)系统利用SPEECH SDK的成员函数,提供了训练菜单,方便用户使用,代码如下:
2.2 实现翻译功能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数据库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系统为了方便将来系统词汇量的扩展,采用了Access 2003作为后台服务数据库,通过在Access 2003建立相对应的中英文对应词汇库,在VC++中通过ADO接口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利用其查询功能,完成翻译功能,翻译功能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数据库上预先建立好英文与中文的查询表,利用VC++6.0实现查表功能,并且提供添加和修改词汇库的功能,最后,完成从英文文本到中文文本的转换。
2.3 语音合成部分
通过语音识别部分和翻译部分,系统将英文语音输入转换成了中文文本输出,再次利用SPEECH SDK的中文语音合成引擎,将中文文本合成为语音进行输出,到此系统完成了中文学习功能。中文语音合成的具体实现步骤与代码如下:
(1)初始化COM平台:因为在上面调用语音识别引擎时,已在对话框初始化成员函数中调用,并且程序在每次运行时都会执行此工作,因此,这部分也相应完成了。
(2)对SAPI进行初始化:定义语音合成引擎的连接接口,具体代码如下:
(3)选择中文语音输出:早期的SPEECH SDK版本不支持简体中文的朗读,现在Speech SDK 5.1版本实现了这一功能。利用spObjectToken能使用这些资源,本系统选择中文朗读为默认朗读方式,最后利用成员函数Speak()把中文文本转换成语音输出,实现代码为:
合成的语音效果很好,语法与发音都非常标准,十分适合学习使用。
3 结语
通过调用微软的Speech SDK的语音识别引擎与语音合成引擎,结合数据库查询匹配功能,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中文学习系统,系统的实用性很强,通过进一步的完善,本系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摘要:介绍了Microsoft Speech SDK的功能以及相关的一系列API函数,分别利用其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引擎和语音合成(Text to Speech)引擎实现英文语音识别和中文文本语音合成功能,采用Access2003数据库的查询操作完成翻译功能,进而实现整个英文到中文的学习系统,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Microsoft Speech SDK,语音识别,语音合成
参考文献
[1]林茜,欧建林,蔡骏.基于Microsoft Speech SDK的语音关键词检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心智与计算.2007,12-30:433-441.
[2]初琦.Speech SDK在语音机器人开发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5:32-36.
[3]高敬惠,姜子敬,胡金铭.基于Speech SDK的语音应用程序实现[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3-15:169-172.
[4]董婧.鲁棒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博士论文[D],2006.
精选读书学习中文:总结读书方法 篇5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法。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说话。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知读书非常重要。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读书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讲。
一本好书陶冶人,一本坏书不但不能陶冶情操,提高细想境界,甚至就连原来好的细想也被玷污了,变得低级下流,因此不受人欢迎。
一些书应该看,不但要看,而且要好好的研究,努力品位作者的细想感情,从作者身上学到知识和思想。我们现在都是青春期的孩子,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我们因该读一些名人名撰,如《童年》,《名人传》,《钢铁是怎让炼成的》……我很喜欢《钢铁是怎让炼成的》之中的一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选书是一种艺术,选书也是一种必需要有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要会读书,更要会选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选书比读书更重要。
中文学习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文专业学生;古文;学习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笔者对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以期对现在高职高专中文专业学生的古文学习现状有着真实的了解,进而为高职高专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调查时间、范围、内容及方法
1.调查时间:本次调查问卷时间为2015年6月,统计分析为2015年7月。
2.调查范围:川北幼儿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学生层次比较多样化,主要有高中起点三年制语文教育专业(以下简称“三年制”大专班)学生以及初中起点五年制文科班(以下简称“五年制”大专班)学生。本次调查有两个“五年制”大专班94人,一个“三年制”大专班34人,共128人。
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对古文学习的认知、态度、疑惑,对古文知识的掌握,对古文教学方法的建议等。
4.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分析法等。
5.调查过程:由调研者向被调研者详细说明此次调研的目的和意图,统一发放问卷并现场回收问卷。现场发放问卷全部回收,但部分问卷回答有遗漏,特此说明。问卷回收后,找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收到了很多有用信息。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重要性方面:
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意识到古代文学课程在众多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61个五年制大专班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比较重要,占64.9%,13名同学认为非常重要,只有1名同学认为没什么特别。同样,三年制大专班有30名学生认为古代文学重要,占69.8%。同时,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还是有部分同学认为古代文学对将来的就业工作没有实质性作用,五年制大专班有18人,占19.2%,有2名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生也存在这样的观点。在被问及古代文学是否会影响其对人生、生活的态度时,总共有18名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占全部被调查者的14%。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古达文学课程在在校期间的学习十分重要,但部分同学认为古文在大学生涯结束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面对这样的答案,我想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深刻反省了,难道通过一年半或者两年的古文学习,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丝毫没有影响吗?
(二)课程学习态度方面:
1.阅读原著方面: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分析: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原著的阅读对于古文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也有个别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主要集中在五年制大专班。同时,我们通过表2可以明显地看出,三年制大专生和五年制大专生还是存在着差异性,五年制大专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经常阅读原著,而三年制大专生中也没有一个人从不阅读。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不同。总之,相对于三年制大专生而言,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够,简言之学习态度存在很大问题。
2.诗词背诵方面:调查结果见表3:
分析:大多数同学认为是有必要背诵诗词的,通过学期末的测试来看,大多数同学也都能够对重要诗词作品熟练背诵,但也有个别同学试卷上该题为空白,可以看出平时根本不会去背诵诗词,不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积累,学习态度不端正。
(三)学习自主性方面:
传统意义上的文盲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而现代意义上的文盲是不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在大学阶段,很多老师都积极倡导要给大学生“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鱼”。要教给他们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从而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去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习惯于在课堂上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整堂课都在忙着抄课件,享受着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后,更别谈什么自主学习了。我们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的古文学习调查来简要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来看,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都不会经常问老师问题,问题太多不知从何问起以及没有思考提不出问题是主要原因。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在课外也不经常与同学讨论课堂所学内容,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不够,在这一点上,五年制大专生和三年制大专生具有相似性。
(四) 教师教学方面
针对授课教师教学方式的反馈,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学生对于教师满堂灌和照本宣科最为反感,同时对于教师在课堂上不着边际地胡吹一通也比较反感。此外,尽管很多学生不太愿意听理论方面的知识,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比较反感只有文学作品的分析而无理论概括。在这一点上,三年制大专生和五年制大专生具有相似性。详见表7:
对于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粉笔板书如何有效使用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两者必须适当使用,完全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全部使用粉笔板书的效果都不太理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实践性学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提供给学生的信息量比较大,比起板书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图像和声音适当地加入,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名家学术讲座以及相关教学视频,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我们的调查中,针对古代文学教师如何上好古代文学课程这一问题,我们也向被调查者了解了他们的想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第二,教师可以多介绍与作家作品相关的故事,多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增加趣味性;第三,老师不能太古板,教法要新颖;第四,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笔者发现三年制大专生和五年制大专生在前三点上具有共性,大多数学生都持以上观点,不过在第四点上,很少有五年制大专生提到这一点,主要集中在三年制大专生上,这也主要与他们的知识水平差异有关。对于这一点,详见表8:
由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23.9%的五年制大专生反映自己基础比较差,听不懂,加之知识比较枯燥,所以没有太大收获。而觉得自己基础差的三年制大专生只占到6.3%,这与我们向多位同时给三年制大专生和五年制大专生授课的老师们所了解到的信息是一致的。五年制大专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成绩比较差,没有考到理想的高中才选择这样的途径来获取大学文凭,进入学校后,大多数同学自制能力比较差,加上古代文学知识庞杂,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收获并不太大。作为教育者来说,面对他们基础知识差异确实存在的现实状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只能是因材施教,针对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的五年制大专生,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就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来说,对于三年制大专生和五年制大专生还是有所区别对待的。被调查者的意见如表9: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三年制大专生认为这样子不同时间开设古文课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仍有41.1%的五年制大专生认为是不合理的。据笔者了解,很多高职院校也是区别对待,开设时间有所不同,但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保持一致,因为古文课所囊括的知识点非常多,面非常广,四个学期的课程也仅仅是冰山一角,三个学期所学到的知识更是九牛一毛了。
综上所述,造成目前古文学习现状的因素既有来自學生的,也有来自教师的,当然也有古文课本身的特性有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深思的。正如学生们所提出的,传统意义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大学环境,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同时注重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张克峰.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第29卷第1期
【2】杨映红.高职院校中文专业师范生“古文”素养的培养——以调研为基础的探讨【J】.语文学刊.2010(3)
英语学习中文化背景的渗透 篇7
一、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西方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可以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二、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习语
让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习语时,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习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直译:今天是昨天的学生。)学生要译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compass”mean?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航海一词,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和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的原因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三、利用校园广播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英语中许多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交际意义。缺少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势必受到很大限制。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又包罗万象,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介绍。因此,我们应尝试发挥校园广播的优势,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精选内容,以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创办校园英语广播的目的是辅助、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因此,在节目编排时考虑到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心理,主要分以下五个栏目:(1)音乐专题。介绍Country Music,Classical Music等几种音乐,并让学生学唱英文歌曲,也可以点播英文歌曲。(2)背景知识专题介绍。题材涉及面很广,主题为英美学生生活、青年、家庭、社会、职业、节日等。(3)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4)采访、座谈。充分利用聘有外籍教师的优势,通过学生与外籍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可学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5)学生佳作。此栏目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周一是学生精神状态的低谷期。因此,我们将音乐专题安排在每周一中午播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我们将其他栏目的播出时间尽可能安排在相关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前后,以求得最佳收听效果。如在上对话课前播出“背景知识专题介绍”,这样使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上好对话课,并为上阅读课作好准备。上完阅读课后,再播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接下去便是“采访、座谈”,围绕本单元的话题,同外籍教师交流对本话题的看法。当一单元结束时,播出由学生自己创作的“学生佳作”。
中文学习 篇8
一背景
文化一直被不同的学者所定义, 而什么是文化, 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问题。正如D a v i s和C h o (2005) 所说的, “文化曾以很多形式被定义……文化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教育方式等都有巨大的影响。虽然几乎在人类创造的任何物体上都能找到文化的痕迹, 但是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文化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与态度”。外语教育中文化因素的教与学一直是外语教育讨论的热点,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 不同学者一直在讨论、探究文化学习与外语教育的关系。Lado.R是最早讨论外语教育中文化学习的学者。1957年在他的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中, 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他提倡用行为主义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1960年美国最大的地区语言协会东北地区外语教育年会以文化作为年度主题并进行讨论, 文化学习开始在外语教育中引起重视。但这时在外语教育界盛行语法翻译法, 外语教育大多只重视语言结构的讲授, 文化学习的内容大部分仅限于较为明显的文化符号。Seelye.H.N1974年出版的Teaching culture:Strategies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s是第一本关于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专著。Seelye.H.N在书中既讨论了文化的相关理论及定义, 也为外语教师提供了不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教学技巧。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语言学理论开始兴起, 外语教育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成为外语教育的核心, 文化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对语用和社会语言规则的掌握, 以促进语言交际的顺利完成。Robinson, G.L.N. (1985) 的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processes and Approaches for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b i l i n g u a l e d u c a t o r s是第一本关注文化学习的专著。这本书要解答的问题是“来自一个文化的人如何去理解来自其他文化的人?”Robinson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不要向学生强调文化的差异, 这样反而容易产生文化定势, 应该尝试改变学生的行为, 以促进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Byram.M1989年出版的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是一本基于实证研究文化教学与文化学习的专著, 在书中Byram认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融合在一起的, 他尝试建立起文化教学与文化学习的相关理论, 以及一套包含文化教学的语言教育模型。同时, Byram提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的态度、知识、解释与讲述的技巧, 发现和互动的技巧以及客观评断型的文化意识。2000年B y r a m总结道, “总而言之, 具有某种程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 他了解不同文化, 社会内部或外部之间的差别, 能够在其中协调, 并且能够向其中一种文化解释另一种文化。同时他也具备对自身文化和别国文化批判性或是分析性的理解, 同时对自我的视角, 或是别人视角都有一定的认识”。Kramsch.C (1993) 立足于语言交际文本的语言学视角, 提倡利用课堂话语分析构建多元化的外语课堂, 倾向于实验的对话与文本教学, 同时提出构建不同学习者文化以及目标文化的“第三空间 (third places) ”理论。她认为学习者可以在第三空间中不断加深对自身文化以及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此后, Kramsch结合时代背景, 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Risager.K (2007) 在概括总结19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文化教学潮流特点的基础上, 尝试构建跨国家包含文化教学与文化学习的外语教育范式, 认为随着网络的全球化发展, 文化学习以及外语教育已经表现出超国家范式, 提出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世界公民。Kumaravadivelu.B (2008) 则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 外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文化意识。此外, 还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讨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学习与文化教学。本文主要从文化学习的环境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材与技术因素四个方面介绍文化学习的影响因素。
二文化学习的环境因素
在外语教育过程中, 会影响到文化学习的因素很多, 而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环境因素。虽然涉及环境因素的相关论文不太多, 大部分研究表明环境的确会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学习产生影响。外语教育的环境主要分为目的语环境和课堂学习环境两种。
1. 目的语环境
一些学者 (Dyson, 1988) 会假设, 目的语环境对外语的熟练度会有很大影响。De Keyser (1991) 调查两组学生在西班牙学习, 一组学习一年, 另一组学习六个月。他发现两组的学习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量上, 两组在读写等语言能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Meara (1994) 对去目的语环境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 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并未感受到读写技能的提高, 但是大多数都发现自己的口头语言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Carlson等人 (1991) 发现去目的语环境学习外语不仅可以提高外语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学习, 能够提高跨文化意识。所以, 目前大多专家学者都对去目的语环境学习外语、进行文化学习持肯定态度。
2. 课堂学习环境
在课堂学习环境中进行文化学习的效果一直存在争议。Damen (1987) 指出, 课堂学习主要是基于规则的学习, 学生只是记忆语言规则或是文化规则, 而没有将它们放在更大的目的语文化中去思考。Robinson和Nocon (1996) 提出如果没有直接的文化体验, 文化学习只是走一下过场而已。同时Kramsch (1993) 认为, 课堂学习环境是一个人工的环境, 可以为文化学习、外语学习提供意想不到的好处。E l l i s (1 9 9 2) 认为, 课堂学习环境的学习取决于教师、学生等很多因素。Freed (1991) 认为, 课堂学习环境是内部学习环境, 它和外部学习环境具有不同的潜能和问题。Brody (2003) 认为, 课堂的文化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过程。课堂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 文化学习不仅仅是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学习几个文化词汇的知识。因此, 目前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文化学习效果还存在争议。沉浸式语言项目, 虽然是课堂学习环境, 但是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目的语环境, 但是实际的学习效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Swain (1991) 发现沉浸式语言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语言理解, 但是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则要差得多。沉浸式语言项目作为新兴的外语教育研究项目, 其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论目的语环境或是课堂学习环境, 对文化学习的影响都不是单一、片面的, 都存在优点与不足。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我们发现目的语环境也需要外语教师规划与管理,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课堂学习环境也需要更加详细的教学活动规划。
三文化学习的学生因素
教育的核心是人, 所以学生一直是文化学习讨论的重点。例如, 学生动机、学生认知如何影响文化学习, 文化学习反过来又如何影响学生等都是研究者深入探讨的问题。Gardner和Lambert (1972) 第一次提出融入型动机的概念。具有融入型动机的学生对目的语文化感兴趣。根据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 拥有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容易获得外语学习的成功。但Dörnyei (1998) 基于研究认为, 在社会环境下工具型动机比融入型动机更重要。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 但是并未取得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Dör n y e i (2 0 0 1) 提出在研究动机与第二语言学习, 或是文化学习时, 更多相关影响因素应该被纳入讨论。当动机被广泛讨论时, 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也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Byram等人 (1991) 基于调查发现, 女孩相对于男孩而言会对目的语文化有更积极的态度, 各方面更好的班级也会有更积极的态度。Gardner和Mac Intyre (1993)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概括提出了“社会—教育模型” (Socio-education model) , 认为学习者的智力、语能、学习策略、态度、动机、语言焦虑都会对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产生影响。不光学生的个人因素会影响文化学习, 反过来, 文化学习也会对学习者产生影响。Pavlenko和Lantolf (2000) 根据个人故事为研究材料, 借助社会文化理论, 认为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文化学习的过程中, 个人思想、感情在与目的语文化沟通、交流的同时, 也在不断重塑自我。
如同外语教育的其他方面一样, 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如动机、态度、智力等, 均会对文化学习产生影响。但是各个因素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大小, 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
四文化学习的教师因素
目前, 社会要求教师承担越来越多的教育责任, 在外语教育的文化学习中, 教师的作用则更加重要。外语教育没有对文化学习做定量定性的要求, 具体的文化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自行控制。因此, 文化学习中的教师因素尤为重要。Zarate (1996) 提到外语教师不是简单的文化之间、语言之间的中介, 外语教师应该主动地给学习者提供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 同时语言教师需要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一定的文化意识。首先外语教师的身份是影响文化学习的因素之一。Medgyes (1994) 最先提出, 非目的语母语者能否成为优秀的外语教师?他在比较目的语母语者和非目的语母语者作为外语教师的优缺点之后, 认为两者各有优势, 学校应该配备两种教师。随后, Medgyes (2001) 、Jiang (2001) 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关于文化内容在外语课程的比重, 大部分外语教师存在争议。通过Castro等 (2004) 对西班牙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 发现很多外语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授, 以及文化内容的比重不是很熟悉。Sercu (2006) 更是认为, 目前外语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技巧和态度去教授跨文化交际语言。Ry a n (1 9 9 5) 发现外语教师对“文化”的认知是不一致的, 他们清楚文化是什么, 以及如何教授文化。S e r c u等人 (2 0 0 5) 通过对多国外语教师的教师信念和教师行为的调查证实了Ryan的研究, 外语教师常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目的语文化的表层知识, 不注重发展学生独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外语教师没有对外语教育中文化学习有清楚的认识, 则会影响他们具体的外语教学活动。
相比外语教育中的其他内容, 文化内容的引入、介绍以及学习更需要外语教师的协助。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 一直是外语教育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文化学习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之前研究者较多关注外语教师在哪些方面会影响文化学习, 下一步需要更为详细的文化学习的教学操作研究, 为外语教师提供有效、可行、能够促进文化学习的教学手段。
五文化学习的教材与技术因素
“三教”问题是指教师、教材和教法, 教材一直是教育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点。Byram等人 (1991) 调查发现, 外语教材话题的选择非常片面, 常常从旅游者的角度进行选择, 没有足够的文化深度。K r a m s c h和M c C o n n e l l-G i n e t (1 9 9 2) 的调查发现, 外语课堂大多数的文化知识来自教材, 教材的水平直接影响整个文化学习的水平。Moore (1991) 对西班牙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研究后发现, 大部分文化内容只是一些文化片段或是高度概括的文化知识, 缺少对其内涵的解释和说明。Wieczorek (1994) 调查了法语教材后, 认为大部分教材的文化内容相对较少, 且过于简单化。Feng和Byram (2002) 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分析, 认为教材内容的选择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作者母语文化的影响, 而且文化内容常常没有紧跟时代进行更新, 一些内容因为太过陈旧而缺乏可信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学技术从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 外语教育当然也不另外。Liaw和J o h n s o n (2 0 0 1) 通过对台湾学生与美国英语教师之间电子邮件往来的调查, 探讨了电子邮件对文化学习的影响。他们发现虽然电子邮件的往来无法代替真实的目的语文化体验, 但是可以提高书信双方的文化敏感性, 可以成为将来更好进行文化理解的一段学习经验。Truscott和Morley (2001) 通过比较传统的会议方式, 认为电子会议 (electronic conference)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更为深入的交流, 加深文化理解和文化学习。Herron等人 (2002) 通过实验方法, 证明了视频资料对文化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O'D o w d (2 0 0 7) 概括总结了新时代科技对外语教育带来的影响, 较为深入地讨论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在线跨文化交流, 以及在线的文化学习。Meskill和Anthony (2010) 则给外语教师提供许多切实可行的在线技术手段以促进学生的文化学习。
伴随着外语教育整体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 外语教育中的教材研究、教学手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对于具体教学活动的指导已经初有成效。更为细化的国别化、语种化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
六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 各国日益意识到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而当今世界紧密联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世界人才最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如何在外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有效地促进文化学习, 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方向。本文尝试梳理外语教育中文化学习的流变发展, 整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环境、学生、教师以及教材与技术四个方面概括文化学习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研究成果, 并尝试指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Brody J.A linguistic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M]//In D L Lange&M Paige (Eds.) .Culture as the core:Perspectives on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Greenwich, C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3
[2]Byram M.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language teaching[J].Sprogforum, 2000 (6)
[3]Byram M, Esarte-Sarries Taylor&Allatt.Young people's perception of other cultures[M]//In Buttjes D&Byram M (Eds.) .Mediating languages and cultures.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1991
[4]Byram 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Clevedon, UK:Multilingual Matters, 1989
[5]Carlson J, Burn B, Useem J, etc.Study abroad:The experience of American undergraduat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R].Occasional Papers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 Research Series, 1991
[6]Castro P, Sercu L&del Carmen Mendez Garcia M.Integrating language-and-culture teaching:An investigation of Spanish teachers'perceptions of the objective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ntercultural Education, 2004 (1)
[7]Damen L.Culture learning: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Reading, MA:AddisionWesley, 1987
[8]Davis N&Cho M O.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for future leade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ts evaluation[J].Interactive Educational Multimedia, 2005
[9]DeKeyser R M.Foreign language development during a semester abroad[M]//In B F Freed (E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and the classroom.Lexington, MA:D.C.Heath and Company, 1991
中文学习 篇9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学习迁移隐性或显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每一次学习活动中, 对学习迁移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一、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成果
学习迁移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还是教育教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 国内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迁移的基本机制、具体学科中利用传统方法促进迁移等方面的研究, 而有关利用信息技术媒体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还很少。在此对于研究现状, 主要做以下几点论述。
(一) 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文献年份及数量分析
笔者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得出不同年份对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文献数量存在差异,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 近10年来 (2003-2012) 对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大致成上升的趋势。
(二)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文献研究方法取向
笔者在整理文献时发现, 有的文献在文中表明了其研究方法, 而有的文献的研究方法则比较模糊, 在参考《教育研究方法与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国内研究者在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时, 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图2所示,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 (51%) 和调查问卷法 (14%) , 笔者在此对这两种主要方法做详细介绍。
1. 文献研究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是国内学者在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 主要是采用理论探讨或文献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 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提高学习迁移的策略等。例如:金云波, 张育桂[1]探讨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及具体的策略;武晶晶, 王文利[2]对网络课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如多维度表征策略, 多情景呈现策略等;孙名符, 魏兴民[3]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分析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正迁移。
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国内学者在对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进行研究时采用问卷调查法, 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常薇[4]在《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知识向信息化教学能力迁移的设计研究》中, 针对应用型课题研究实施后的效果编制问卷对其分析;赵雪梅[5]在《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信息技术实验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效果进行了调查。
(三)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重新唤起人们对那些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再受到关注的老话题——学习迁移的重视。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 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不应该被淡化, 反之, 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去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国内的研究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呢?笔者在对文献整理的基础上, 发现对信息环境下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习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是研究者研究比较多的部分, 下面对这些主要内容分别阐述。
1. 学习迁移理论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在国内, 许多学者把学习迁移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赵雪梅[5]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迁移策略研究, 促进迁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迁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等方面做了论述。曹伟提出学习迁移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应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合理选择教材和参考资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因素;利用比较方法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巩固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相结合。[6]
2.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研究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文献中, 对因素的分类是不同的。例如:王文静[7]把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概括起来说主要有相关性、相似性、概念或事物的关键特征以及学生原有学习的程度等;熊艳[8]等把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划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大类, 其中, 主观因素主要有态度、智力与年龄、认知结构、定势, 客观因素主要有学习情境与内容以及反应的相似程度、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应用价值等;房亚[9]提到影响学习迁移效果的心理因素分析中有迁移动机、群体效应等, 影响学习迁移效果的个人因素分析中有个人悟性, 认知结构的差异等;《心理研究》中指出,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的指导、定势作用等。王海双[10]指出, 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共同要素是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 具体、抽象表征的相互配合是学习迁移的基本途径, 元认知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关键, 学习情境的多样性是提高迁移效率的重要手段。
3.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
影响学习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者的主观因素, 关键问题在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而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 更取决于学习者的认知策略。金云波, 张育桂[1]指出具体策略主要有模拟游戏, 心智锻炼, 运用日记记录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齐冰[11]从学习情境角度、学生主体性角度、教师能力角度探讨促进学习迁移的各种策略, 其中, 从迁移的学习情境角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包括学习的关系中运用加强相关性与避免高度相似性策略, 分学科运用学习迁移策略, 使用过渡学习和思维训练实现学习结果的保持和运用, 从学生主体性角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 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从教师能力角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对学习迁移的重视程度, 发现教学内容的可迁移性与实现教学方法的促迁移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4. 促进学习迁移的方式研究
技术对教育的支持由来已久,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 借助于信息技术, 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强大的表现功能, 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教学, 使学生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一个逼真的仿真环境, 可以再现思维过程。除此之外, 信息技术的交互性、集成性等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概括, 从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郭小平[12]指出信息技术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方面的优点有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 并且形式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在类似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 可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安蕾[13]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表现力促进学习迁移, 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计算机丰富的网络资源强化知识的相互联系, 促进知识的横向迁移,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及网络提供信息的丰富性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宜情境,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理想场所, 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党志平[14]指出信息技术是一种人与世界关系的构造方式, 可以通过技术提供模拟训练, 引导知识迁移;利用技术支撑学习活动, 启迪知识迁移;利用技术创设学习环境, 促进知识迁移;基于技术创建学习共同体, 协同知识迁移。
二、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迁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门领域。20世纪初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开始重视将学校或培训机构的知识技能向工作场所快速迁移的研究, 相对而言, 我国对学习迁移研究的历史还比较短, 虽然我国对技术促进迁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 并且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纵观国内的研究文献, 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较低水平, 研究领域比较狭窄, 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很少, 它们制约着学习迁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研究方法存在问题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 教育技术研究身处“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第一线, 实证研究应当大有用武之地。但纵观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我们知道, 国内研究者基本上采用的是理论思辨、演绎推理和经验总结式的研究。而且大多研究基本上是“心理学上的迁移理论与思辨+例子”的研究模式。这些研究方法因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难以保证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另外, 笔者在分析文献的时候还发现, 先前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思辨、经验总结还是一些心理实验, 大多研究方法单一, 很少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三角验证, 这点也降低了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二) 研究视角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发现, 很多研究者只是把学习迁移理论简单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方面, 从片面的角度出发, 并不重视整体的设计, 不能很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发散思维, 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虽然, 心理学家对迁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迁移的理论, 但这些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它们都只能解释某一特定范围内的学习迁移现象。对迁移研究缺乏一种整体构想, 只重视局部、微观的探讨, 忽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的建构。再者, 用相同的过程或认知成分来描述各种不同类型的迁移, 难免流于形式、内容空洞。因此, 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能够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学习迁移现象。
(三) 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 现在国内研究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等方面, 主要局限于知识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学习者学习需要有更大的学习动机, 而现在的研究忽略了态度学习、品德形成和动作技能获得过程中的迁移研究, 研究的内容不够丰富和深入。
三、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趋势
结合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的现状和国外的研究前沿, 可以预测未来的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一) 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现在的研究中, 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 所以, 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中也不例外。尽管实证研究并不能解决教育技术领域内的所有问题, 但是实证研究对提高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水平、解决教育技术实践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国际学术地位与话语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证研究将是以后研究方法的一个趋势。
(二) 研究的系统化
不论是在信息技术还是在传统的教学中, 迁移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学习迁移的研究, 应该建立在对学习过程的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 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我们应在科学的学习理论思想的指导下,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重视整体的观念,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发生学习迁移的各个条件, 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
(三) 更关注学习主体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是如此。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学得好, 这才是教学的内涵, 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因此, 要达到促进学习迁移的目的, 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研究者认为, 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中会越来越关注学习主体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认知能力对学习迁移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元认知技能在信息技术促进迁移中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四) 研究内容逐步深化
如前文所述, 国内学者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学习迁移的研究处在比较浅的层次, 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点促使研究内容的逐步深化。首先, 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范围将增大, 比如对知识、技能、态度和品德学习中的学习迁移现象进行研究。其次, 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的差异性研究将会增加。最后, 信息技术环境下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的研究将进一步增强。
四、结束语
中文学习 篇10
互联网技术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于在网上检索各种信息。可是, 传统的信息检索工具, 如搜索引擎返回给用户的仍然是浩瀚的信息而不是具体的知识。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获取需求, 支持自然语言提问并能返回准确答案的智能问答系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
问答系统的实现包括问题分析、信息检索、答案抽取等过程, 问题分类是中文问答系统中问题分析模块的一个重要步骤, 对后期的信息检索及答案抽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例如对于问句“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 如果能分析出问句是属于询问人物类型的, 那么就可以制定抽取答案策略:抽取文档中为人物的部分作为答案, 这样定位和检验相应的答案就显得相对容易。
在问题分类中, 如果使用向量空间模型构造问句文本矩阵, 维度是十分庞大的, 对于这种维度的特征向量需要很长的运行空间和运行时间, 这严重限制了应用普及。为此, 需要对问句文本矩阵进行降维处理。目前, 降维方法分为线性降维和非线性降维, 线性降维的方法主要有PCA[3]、LDA[4]、ICA[5]等;非线性降维方法有ISOMAP[6]、MFA[7]、LLE[8]等。
本文将流形学习的思想与中文问答系统中问题分类相结合, 目的是从具有复杂分布的问题中对中文问题进行分类。本研究分别从不考虑类别信息和考虑类别信息两个角度来分析流形学习算法在中文问题分类中的作用。重点是在考虑类别信息的情况下, 提出了基于局部鉴别索引—支持向量聚类 (SVC) 的中文问题分类模型, 并给出了该算法的实验结果, 和其他几种算法相比, 说明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
1 中文问题分类的相关工作
1.1 中文问题分类体系
中文问题分类的目标是根据实际问句特征将其归为一定集合的汉语问句类型中的一种。由于当前中文问题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文参考被广泛引用的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定义的中文问题分类体系[9], 将汉语问句分为两个层次, 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1.2 中文问句的特征表示
向量空间模型[10]是G.salton于1968年提出的,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一个自然语言的问题可以表示成D=D (t1, w1;t2, w2;…;tN, wN) , 其中ti是从问题D中选出的特征项, 这里特征项可以是字、词、词组或短语等, wi (1≤i≤N) 是该特征项在D中相对应的权重。因而一个问句的表示D=D (t1, w1;t2, w2;…;tN, wN) 可以被看成是N维空间中的一个向量。
2 局部鉴别索引算法
局部鉴别索引LDI (Locality Discriminating Indexing) 算法可以对原始高维问句数据集进行特征降维, 它是在考虑数据类别信息的前提下建立数据内在的流形结构。该算法的两个主要过程为:面向问题分类的流形建模和局部鉴别准则的制定。
2.1 面向分类的流形建模
在数据流形建模阶段局部鉴别索引算法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来描述同类数据和异类数据的关系。该算法的具体实现中, 采用本源近邻图来描述局部邻域内的同类点间的关系, 而异类点间的交叉现象则用入侵图来刻画。
将训练数据集表示为:X=[x1, x2, …, xN], xi∈Rm×l, 其中N为训练样本数, m是特征维数。定义样本xi的类别标号xi的类别标号为ci∈{1, 2, …, Nc}, 其中Nc为原始高维观测数据集中的类别数。
在数据流形建模中, 近邻图是描述数据点在局部邻域内的关系的一种常用工具, 构建近邻图可以使用k近邻法, 其方法为, 用每个样本点的k近邻来表示局部结构。在流形建模阶段, 运用样本的类别信息来构建近邻图。首先引入本源样本的概念, 本源样本即指在某个样本点的近邻点中与该样本点具有相同类别的点。LDI算法通过采用每个样本点和其k个近邻点中的本源样本点组成的本源近邻图来描述类内的局部紧邻结构。对于整个样本训练数据集, LDI算法定义k本源近邻图为一个加权图Gn={V, Sn}, 其中顶点集为V={xi}iN=1, Sn为边集, Sn是一个N×N的稀疏矩阵, Snij表示连接点xi和xj的边的权重:
式中的N (xi, k) 表示样本点xi的k近邻本源样本集。实际上常用0, 1对Snij进行赋值, 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示本源近邻图中各点的连接情况。由以上的定义可知, 原始高维观测数据集的k本源近邻图由Nc个非连通的子图构成, 每个子图保持了一类样本的局部近邻特性。
但现实中, 不同类别的问句流形结构通常存在相互交叠现象。一个好的子空间学习算法应能有效地描述这种交叠现象并能在低维投影空间中尽可能消除这种交叠现象。局部鉴别索引算法在描述不同类间的交叠现象的工作中, 首先为每个样本点xi定义一个局部近邻点集合Rm (xi) ={x:‖x-xi‖<εi}, 其中半径εi=maxxj∈N (xi, k) ‖xj-xi‖。在样本点xi局部近邻点集 (ε近邻点集) 中, 那些与样本点xi类别不同的数据点被称为入侵点。如果样本xi的局部近邻点集中存在入侵点, 那么就表明类别间存在交叠现象。因此样本点xi的入侵点集合可以描述为:
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过程中, 入侵点的存在通常是导致分类结果错误的直接原因, 因此如何处理好入侵点的问题至关重要。局部鉴别索引算法中入侵图的定义为:一个加权图Gf={V, Sf}, 其中V={xi}iN=1为顶点集, Sf为边集, 其中:
入侵图很好地描述了不同类别流形在局部区域内的交叠现象。
2.2 局部鉴别准则
在投影空间中, 如果能在保持k本源近邻点间的结构紧密性的同时, 将入侵点从样本点的k本源近邻域中移出, 那么不同类别间流形的交叠现象就可以自然消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局部鉴别索引算法设定如下两个目标:
(1) 在投影空间中样本点的本源近邻点在局部邻域中越紧致越好。
(2) 在实现第一个目标的同时, 确保原始高维观测数据空间中局部邻域内的入侵点在投影空间中均处于该局部区域外。
令表示原始高维观测数据集中样本点xi在低维空间中的投影向量。第一个目标可以通过如下的式子来表达:
第二个目标是在投影空间中最大化本源样本和与之相邻的入侵点之间的距离, 可以用如下的式子来表达:
综合考虑LDI算法所设定的这两个目标, 本文定义如下局部鉴别准则:
其中Dn是一个对角矩阵, 为Y的列向量, 即式 (3) 中分子刻画了数据的类内局部几何结构, 而分母则描述了数据类间的局部交叠现象。局部鉴别准则是在局部区域内考虑原始高维观测数据集投影后的鉴别能力。与传统的线性鉴别准则相比, 该准则侧重于数据的局部结构, 因此它对数据的整体分布没有具体要求。式 (3) 的优化问题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其中Ln=Dn-Sn, Lf=Df-Sf。
可以通过求解下式的广义特征值问题, 从而得出原始高维观测数据集的最佳的投影矩阵W*。
在矩阵XLfXT是满秩的情况下, 可以用 (XLfXT) -1XLnXT的特征向量来得到最优投影矩阵W*;在矩阵XLfXT是奇异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QZ等方法来对式 (5) 进行求解。
2.3 支持向量聚类
支持向量机SVM由Vapnik在1995年提出, 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新型的通用学习方法。而采用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聚类算法可以对降维后的问句数据进行分类, 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设是一个d维原始输入数据集合, SVC首先利用非线性变换函数Φ将样本点xi映射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F中, 然后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寻找一个超球体, 该超球体满足以下条件: (1) 能包含所有数据点; (2) 具有最小半径。其形式化定义如下:
式中, Φ (xi) 表示原始数据输入空间中任意一点xi在特征空间的映射点, R为能包含所有数据集的最小球半径;a为球的中心;ξi为非负松弛变量, 用来允许部分数据点位于球的外面;C为大于零的惩罚因子。可以通过定义如下拉格朗日函数来对在式 (7) 约束下的优化问题式 (6) 进行求解:
其中, βi≥0和μi≥0是拉格朗日系数。
为了求得式 (8) 的极小值, 分别令L对变量R, a和ξi的偏导数等于零, 可得如下公式:
另外, 由KKT条件可得如下结论:
通过消去变量R、a和ξi, 可将式 (8) 转化为如下的Wolfe对偶形式:
其中, K (, ) 为满足Mercer定理的核函数, 用来计算原始数据输入空间在特征空间的点积形式为:
另外, 原始数据输入空间中任意一点x在特征空间的映射点Φ (x) 距超球体球心的距离可表示为:
对于任意支持向量xi, 其到超球体球心的距离即为球半径, 即:R=R (xi) 。所以, 可以通过由满足{x|R (x) =R}的数据点组成的轮廓线集合来确定聚类的边界。其中, 支持向量位于边界线上, 边界支持向量位于边界线之外, 其余数据点位于边界线的内部。
设数据点xi和xj是属于不同类别的输入数据, 则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映射后的特征空间中, 在连接两点的任意路径上, 必然存在某个数据点z满足:R (z) >R。因此, 在确定聚类的内容时, 首先需要计算如下邻接矩阵A:
然后通过邻接矩阵A来确定各个连通分量, 其中一个连通分量即为一个聚类。对于仅包含一个数据点的连通分量, 则可以标记为噪声或者孤立点。
2.4 基于LDI和SVC的中文问题分类
首先给定问句数据集通过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对每个问句x~i进行表示, 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本文提出的中文问题分类的思想为:首先利用局部鉴别索引流形学习算法将高维问句数据降维到低维特征空间, 然后对降维后得到的特征空间利用支持向量聚类算法进行中文问句的聚类, 具体算法过程描述如下:
(1) 问句预处理。将原始高维问句数据集投影到低维空间中, 得到问句文本矩阵的低维表示X∈Rδ×N, 其中主成分分析PCA的投影矩阵为WPCA∈Rm×δ。于是, 原始问句向量经PCA投影后变成X={x1, x2, …, xn}。
(2) 根据式 (1) 和式 (2) 构建问句文本的k本源近邻图和入侵图。
(3) 求出式 (4) 中局部鉴别准则的最优解。
(4) 根据LDI的优化目标, 确定高维问句数据的低维嵌入, 输出局部鉴别索引LDI的投影矩阵WLDI。
设λ1, λ2, …, λδ为式 (5) 的特征值, 且这些特征值按升序进行排列0<λ1≤λ2≤…≤λδ, 这些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1, w2, …, wδ, 那么局部鉴别索引的投影矩阵WLDI=[w1, w2, …, wd] (d≤δ) , 这里我们选取前d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重构向量, 输出问句的低维表示为其中, xi是D维问句数据的d维表示, 这里d<<D。
(5) 依据式 (6) 和式 (7) , 对LDI降维后获得的d维问句数据X={xi}ni=1建立SVC算法的优化目标函数。
(6) SVC的训练过程。根据式 (8) 建立SVC优化目标函数的拉格朗日表达式, 并通过式 (9) —式 (13) 的计算过程, 求出式 (8) 的Wolfe对偶形式 (14) , 然后在约束条件式 (15) 下求出支持向量, 即当0≤βi≤C时, 其所对应的数据点。
(7) 问句聚类过程。首先通过式 (16) 计算出支持向量xi距离超球体球心的距离, 也即球半径:R=R (xi) ;其次, 根据式 (17) 建立邻接矩阵A;最后, 通过邻接矩阵A来确定各个连通分量, 这里分类的数目即为连通分量的数目, 其中一个连通分量即对应一个分类, 对于仅包含一个数据点的连通分量, 则可标记为噪声或者孤立点。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数据
本文使用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检索研究室提供的中文问题集进行训练和测试, 各类型的问题分布如表2所示。
3.2 评价标准
对大类和小类的分类准确率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评价:
3.3 数据预处理
(1) 问句分词与词性标注
本文实验中采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分词软件ICTCLAS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11]。ICTCLAS系统的分词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2) 问句的特征向量表示
(1) 从训练集中经过分词和词性标注后得到所有特征项ti (1≤i≤N) ;构成问题特征集合D, 这里需要保证特征集合D中的所有特征项互不重复。
(2) 对集合D中的每一个特征项用TF-IDF权值计算方法进行权值计算, 得出每个特征项相对应的权重wi (1≤i≤N) 。
(3) 用特征项和其相对应的权值的组合D=D (t1, w1;t2, w2;…tN, wN) 来表示问句, 可以被看成是N维空间中的一个向量。构成最终的分类属性集存放于文件features.txt中。该文件用于文档分类的训练。
3.4 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的软件平台是Matlab, 本实验分别从不考虑数据类别信息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在问题分类中的应用和考虑类别信息前提下的基于局部鉴别索引算法的中文问题分类进行实验测试。同时在考虑类型信息的前提下对基于鉴别索引算法的中文问题分类和基于流形思想的边际Fisher分析MFA (Marginal Fisher Analysis) 算法进行对比实验。
在本实验中, 不同的流形学习算法的参数设置如下:局部线性嵌入LLE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算法中设定样本取邻域为5的近邻点, 即取k=5;MFA算法的参数设置为k1=5, k2=30;LDI算法中构造本源近邻图的参数k=5。且这两个算法中的近邻图权重矩阵S均采用0, 1赋值, 来避免式 (1) 中热核的参数选择。经过LDI和MFA流形算法分别对原始问句降维后, 采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 来对问句进行分类。
以上三种基于流形学习思想的算法在测试问句数据集上分类性能比较如表3, 表4所示。
从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如下结论:
(1) 三种算法都是基于流形思想对问句数据进行建模, 但MFA-SVC算法和LDI-SVC算法的准确率均优于LLE算法。分析其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维数降维的过程中, MFA-SVC和LDI-SVC算法在对问句进行流形建模时均考虑了原始数据的类别信息, 分别用两个图来描述了类内数据的紧致性和类间数据的分离性, 不同的是MFA-SVC用的是近邻图和惩罚图进行描述, 而LDI-SVC中通过本源近邻图和入侵图来描述。另一方面, 支持向量聚类算法无需预先指定聚类的数目, 且不受聚类形状的限制, 因此能够适应处理复杂问句数据的需要。而LLE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流形学习算法, 在进行分类时并没有考虑数据的类别信息, 仅用k近邻图来描述问句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的结构。实验结果充分表明在流形学习过程中引入类别信息可以为后续分类提供有效的鉴别信息,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性能。
(2) 通过表4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在考虑样本类别信息的前提下, LDI-SVC算法的性能优于MFA-SVC算法。对比这两种算法的具体算法设计可知:由于数据存在多样性, MFA算法中异类间的近邻点数k2的选择是个较难把握的问题, 而LDI算法并不需要考虑MFA中k2参数的影响。LDI算法可以在无需参数设置的情况下, 仅在已经形成的k本源近邻图中找到每个局部领域内的入侵点即可, 进而可以准确地描述类间的局部交叠现象, 因而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4 结语
中文问答系统的研究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其中问题分类是问答系统的基础和难点。就本文所做的一些工作而言, 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进一步完善问句语料。目前问题分类的语料还不完善, 各种类别语料的数据分布不均匀, 并且一部分语料在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方面存在问题, 建立完善的类别分布均匀的语料库刻不容缓。
(2) 本文在将流形学习思想引入中文问题分类的过程中, 仅对问句特征选择进行了词法分析, 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语义等分析。对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摘要:针对中文问题分类方法中特征向量维数过高导致处理速度过慢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鉴别索引和支持向量聚类的中文问题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局部鉴别索引算法对原始高维问句数据集进行降维, 将其映射到一个低维空间中, 然后通过支持向量聚类算法对问句进行分类。在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的中文问题集上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大类准确率87.6%, 小类准确率72.5%,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分类,局部鉴别索引,支持向量聚类,流形学习
参考文献
[1]段利国, 陈俊杰.综合句法结构及语义相似度的问题推荐技术[J].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 :203-206.
[2]郑实福, 刘挺, 秦兵, 等.自动问答综述[J].中文信息学报, 2002, 16 (6) :46-52.
[3]Yeung K Y, Ruzzo W L.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clustering gene expression data[J].Bio informatics, 2001, 17 (9) :763-774.
[4]张玉华, 王欣.基于线性判别分析的加权零空间算法及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 (6) :31-34.
[5]Hyvarinen A.Fast and robust fixed-point algorithms f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J].Neural Networks, 1999, 10 (3) :626-634.
[6]Tenenbaum J B, Silva V, Langford J C.A global geometric framework for non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J].Science, 2000, 290 (5500) :2319-2323.
[7]Xu D, Yan S C, Tao D C, et al.Marginal fisher analysis and its variants for human gait recognition and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7, 16 (11) :580-586.
[8]Roweis S T.Non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by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J].Science, 2000, 290 (5500) :2323-2326.
[9]Zhang W, Chen J J, Niu Y Q.Research on Chinese question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Hownet and dependency parsing[C]//Th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System and Applications.Wuhan, China, 2011:483-486.
[10]Salton G, Wong A, Yang CS.A vector space model for automatic index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75, 18 (5) :613-620.
中文学习 篇11
传统上,我国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即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和中英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使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误区:很多人以为只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就可学好英语。即便在强调听说技能的今天仍然如此。当实际运用时,却发现错误百出,难以达到预期的交流目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
听说读写作为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教学大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管其强调哪一方面,文化背景知识都不可或缺,贯穿其中。对每一项基本技能的培养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下面拟从这几个方面作一简单的探讨说明。
1文化背景知识与听力
听力是“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基本的语言技巧之一”。听力在外语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说写能力的前提之一。我们要想与他人正确交流,首先必须听懂理解对方,也就是说并非简单的辨别声音的能力,而应是理解所所内容的能力。有不少学生反映,音听得相当清晰,知道是什么音,但还是不能理解意思,做题时常常出错。这就是因为语言不仅仅是孤立的声音、词汇和句子,而是一个以表达一定意义为目的的有机系统。要理解语义,就不能局限于语言的表面结构,还要了解一些其他因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背景知识。在上听力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听力材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大众话题,学生大部分都能听懂。当然这可能有一定的心理因索。由于材料熟悉,听起来也就比较轻松,不那么紧张,而且还能预测说话者下面要说的内容。对于不太熟悉的材料,如果事先作一下介绍,听懂率也较高。对那些文化背景知识较复杂的材料则几乎听不出所以然,印在脑子里的只是些松散的词和句子,而没有整体概念。因此,我们说文化背景知识越熟悉,听的时候理解起来就越容易。反之,则较难。因而听力课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口头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分口头语和书面语。从语言的发展看,应该是先有听说,后有读写。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民族,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风俗人情、习惯传统,什么时候、对什么对象说什么样的话、怎样说与其风俗习惯即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某些禁忌本民族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也不能完全掌握,更不要说外来者。但一些基本的常识性东西还是可以而且必须了解的。譬如说我们常说的姓名和称呼语,中国人的名字是先姓后名。而英语国家的人呢则是先名后姓。这和中华民族重家族观念,英美人重个体的个性张扬有着内在的联系。英语中常见的称呼有Mr.Mrs.,Miss.Ms.,Prof.,Dr,等,然后在后面加上姓即可。这和汉语是相似的。但有些在汉语中作称呼语的词到英语中则不能用,如我们常用的“老师”这一称呼语,在英语中就不能用,“teacher”一词只表示职业,而不能作称呼语。再比如打招呼用语,遇到熟人打招呼,这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礼仪。但其方式却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见面最常说的是“吃了吗”,“到哪里去”,“从哪里来”之类。到英语里这已不是单纯的打招呼,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易让人产生误解,对方会认为你有意请对方吃饭。或者干涉对方的私事。英美人常用的打招呼语则是"Hello","Good morning"等等。英国人见面则爱谈论天气。现在我们国家在在年轻人中间也有这样打招呼的,尤其是学生之间,见面时常用“嗨”,“你好”等用语就是受英语影响之故。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想谈论两种语言孰优孰劣。要指出的是我们的外语教学已开始对这一文化差异有所注意:如现在大多数学英语的人都知道年龄、金钱、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都是应避免交谈的话题。这里列举这些现在已为大家所熟知的例子,只是想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必须补充的是,要做到真正交流无障碍仅知道一些表层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要下功夫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
3,阅读理解中的典故和习惯用语
一个民族的作品总是和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优秀的作品也进而影响丰富了一个民族的语言,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作家的作品。还有这一国家的传统,政治及地理位置等等也会在语言中表现出来,给这一语言的学习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如下面一句:You want your pond 0f flesh,don't you?(Dotis Lessing:In Pursuit 0f the English)这一句话中a pond offlesh字面意思为一磅肉,但熟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一戏剧的人都知道,这是源于这一故事的一个典故,指的是欠账,此为偿付债务。还有在英语里常用Solomon代表聪明人。Daniel聪明正直的法官:Judas,叛徒;Uncle Tom指黑人等。这些都是有特定的典故和出处的,只不过是时间长了已融为其语言的一个部分。阅读理解中我们发现有些句子里每个词都认识,却理解不了意思,因为里面有一些固定搭配和短语,这些短语和构成他们本身的单个词汇有时一点联系都没有。这些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来说,确是学习英语的一个不小障碍。
4,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时先用汉语思考,想好汉语句子再翻译成英语。这样写出来的英语往往是中国式英语。虽然有些句子在语法上并不错,但总让人感觉有点别扭。因为其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与标准英语的习惯用法不符。对于以英语为外语的人来说。学习英语是先以文字开始的,而且一开始就接触到语法,大多数人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凡符合语法的句子都是正确的句子。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明白。语法只是人们对语言规律的总结。符合语法的句子未必就是地道的英语。因此要想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思想。一方面要在词汇、短语、语法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做到符合英语这一语言的习惯用法。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语言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有不同的文化涵义。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才能掌握地道的英语。
中文学习 篇12
一、文言文的特点
1. 历史悠久, 语言成分无变化。
文言文在古代书面语言上占领着重要位置, 其内容一直被世人传承下来并沿用, 其语言的组成是去变化的。例如:先秦的基本句式以及虚词的用法等在文言文中一直保存着;语言中一些最活跃的词汇, 其地位在文言文中也存在很强的稳定性;另外, 有些词在口语中虽然已经消失不见, 但是在文言文中的使用很普遍。即使在后人的口中, 文言文或多或少有些变化, 但是综合起来看, 文言文的语法以及内容还是保留着原来面貌。
2. 文言文与口语相分离。
经语言研究者的探讨, 其书面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及发展起来的, 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随着时间的流逝, 文言文与后来的口语的距离逐渐地拉开。从汉朝到清朝的文言发展历程中, 根据科举考试的需要以及官府的推广, 四书五经成为了人们语言写作模仿的模式。所以, 文言文与口头语用的相应的语言之间的差距产生越来越大, 使文言文与口语产生相分离现象。
3. 文言文形式简单。
由于古代的重要典籍大部分都是采用的文言文, 很多的经典作品都是内容、形式简单但内容凝练。在文言文中, 单音节的词汇占的优势较大, 其多音节及双音节的词语较少;另外, 文言文有些内容多使用省略, 例如:省去一些主语、宾语、介词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很常见的。因此, 文言文的形式就是相当简单的, 但内容却很凝练。
4. 文言文有些词句艰涩难懂。
因为文言文的发展历史时间较长, 与现在口语相比, 文言文有些词句就显得艰涩难懂, 相当偏僻、古怪, 意思也很令人费解。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 要理解这些艰涩难懂的意思, 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二、文言文教学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是占有的比例少, 大部分教师重视程度也不够, 所以, 不管是在教法上还是在学法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教学方法的落后。对于职业学校文言文教学来讲, 由于学生语文底子普遍较薄弱, 文言文的讲法一般都是采用串讲的方式, 其好处是能使文言文的字词分析清楚, 句子得到落实。但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整堂课下来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常常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学生在下面一刻不停地记, 整堂课下来都是教师的声音, 学生很少参与课堂中去, 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积极性丧失, 求知的欲望逐渐地下降。 (2) 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眼中总认为讲的知识越多、越细致, 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越高,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总是把有结论的知识结论及现成的答案传授给学生, 把一篇完好的文言文分析得七零八落, 导致文言文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其艺术性也难以表现。
2.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厌烦。对于现在汉语来讲, 古代汉语及文言文的使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在语法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很多的学生不喜欢文言文, 又由于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 其文言文的学习就是进行不停的翻译和背诵。语法中存在的不同, 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加重了的厌烦情绪。 (2)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 一般都忽略文言文的阅读、学习技巧等重要性, 导致学生在面临文言文学习时陌生感会油然而生, 不能主动地寻找到与以前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方法, 也不能够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3)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迁移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课本中的解释以及参考一些资料。平时做课内的文言文题目还可以。但是如果接触到课外文言文时, 学生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其学习的迁移能力较差, 直接导致了对后续文言文学习的反感, 形成连锁反应。
三、针对文言文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 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法进行指导, 并传授有效的方法。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 要发现文言文存在的规律性, 传授给学生得当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有所得, 成为一个会主动学习的人。对于教师来讲, 教师的教不是纯粹为了教, 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授课的过程中, 能更加地注重学生的学法并加以进行指导。因此, 在文言文学习中, 教师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古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就是朗读要达到的效果。文言文的语言生动且富有节奏感, 朗读起来是很有韵味的。学生只有不断地重复朗读就能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美妙之处, 能够领悟语言的意识, 能够在文言文语言方面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通过文言文的朗读, 还可以形成文言文的语感, 品味文言文的内涵。在文言文的朗读中, 不仅要读准句子, 还要读出句子的语气, 这样才能够使文章的美妙之处显现出来。例如:在《邹忌讷齐王纳谏》中邹忌问妻子他美不美的时候, 他的妻子与妾的回答的意思几乎是一样的, 妾是“君美甚”三字。但是对于同样的问题, 妻用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 这句话表明邹忌的美无人能比, 其所表达的语气与“君美甚”的表达大不相同, 这使其感情流露得更加强烈, 而妾的回答并没有那么强烈, 其语气则是收敛一些, 则是由于古代妾的地位所决定的。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在朗读方面主动地参与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探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朗读不仅要做到读音标准, 句子读准, 而且还要对音调、语气的停顿以及重音的朗读技巧进行掌握。这样, 学生对文言文的熟悉程度会逐渐地提高。 (2)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拓展。教师在对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只限制在语言教学方面, 还要注重文言文的教学, 使学生能学习到古人的思想文化, 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所以, 在文言文教学中, 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首先, 引用相关文章进行阅读的对比, 提升学生欣赏文言文的水平。其方法就是通过与文章有联系的作品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比较, 从中获取较为全面的认知, 来开阔学生的眼界, 使思维能力、欣赏水平得到提高。然后,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要对文章的相关背景及史实结合、联系起来, 知人论世。比如在讲《鸿门宴》时, 就可以介绍司马迁个人对项羽和刘邦的态度, 让学生对情节特点掌握清楚, 这样可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还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以指导, 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能力。 (3)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寻找其规律。在文言文中语法、词汇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若能找到其中的规律, 把文章和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及经验连接起来, 使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得到知识的稳固, 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效果。
2. 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发挥好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则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的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 尽量自己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指导的作用就好了。 (1) 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讲课前,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 就需要设定学生参与的板块。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利用相关资料对文言文的重点加以理解。课后, 教师要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例如:学生在文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加以进行指导并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把一些文言文片段创设成小情景剧, 来使学生体验、体会人物、环境。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加有激情。 (2) 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并能融会贯通。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及创新。只有这样, 在文言文教学中, 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讲古文中判断句式时, 就可先请学生举例说明现代汉语中判断句式, 引出“是”在不同时期的用法, 从而加深对古汉语几种判断句式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职业教育文言文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把文言文特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采取多种措施, 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文言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提升高技能人才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树立为国效力的远大理想。
摘要:为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及素养, 为了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职业教育中, 我们还要注重对文言文的学习。如何在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 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来谈谈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文言文,职业教育,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董平.中专生职业指导[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