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文

2024-09-26

大学中文(共12篇)

大学中文 篇1

引言

根据统计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出现这一局面的最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对于职业需求的学生培养内容不足, 没有对社会需求进行关注, 或者只是注意社会需求而没有将社会需求过剩的方面进行考虑, 只有全面的扩招, 没有缩减的情况。中文专业本身的人员需求量较小, 想要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职业难度更大, 因此对于中文教育的发展前景担忧。

1. 中文教育的应用化改造和思考

一般情况下, 管理人员都是选择将中文专业向应用化的方向进行靠近,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员, 比如像文秘专业就是中文专业衍生出的专业, 但是这类专业表面上是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专业学生在学校内的所学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和职业对他们的要求, 专业水平较低, 在实践环节中很难顺利的完成职业所需。除了部分能够达到高级文秘水平的认证人员之外, 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在该行业的生存压力依然很大。

在社会推行中文专业应用化的同时, 部分学术界学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们认为中文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是专业从事对于我国文学和语言研究方面的人才, 而不是单纯只为迎合社会的需求。他们发现大学中文教育之后, 学生对于文学方面的要求并没有产生更大的提升, 反而是产生了诸多的文化通人, 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报社或者出版社作为编辑人员, 成为了所谓的社会合格的人才, 但是这样的社会局面已经将中文的素养完全摒弃, 中文文学界的发展后备无人, 对于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职业化的道路没有成功实行, 采用精英教育不能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下, 中文教育的发展去向陷入迷茫。

2. 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

中文专业是极为重视人文关怀的专业, 与各种新兴的技术应用型专业存在根本上的不同。技术性专业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后直接将所学技术专业为自身能够依赖的生存技能, 能够实实在在的处理技术问题, 其本身具有足够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从而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来维持自身的生活。但是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 专业所学几乎在应用领域直接应用的内容很少, 过分强调应用化步伐可能会失去该专业本质的内涵, 与之相近的专业中, 像广告学、新闻学等自身专业的可替代性很强, 只要具有一定文学水平就可以胜任这一工作, 因此中文专业自身独特性发掘才是面对就业压力的最好途径。

中文专业自身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赋予学生的中文素养, 这是完全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所在。但是从中文专业的生存情况考虑, 应当对所有的中文专业学生开展, 改革传统的以文化精英教育为目标的模式, 通过中文教育的熏陶使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文化修养, 从而具备自身独有的竞争力。

中文专业的教育内容不是强调技能和知识的应用传授, 而是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把握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带着中文教育的素养看待问题, 采用中文的思维在职场中生存。虽然中文教育没有直接的将逻辑化的思维程序告诉学生, 但是却赋予了人生更多的思考, 将一种全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的抽象思辨和情感体验得到训练, 从而在看待问题时的角度能够足够独特, 使人变得睿智。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根本都是对于社会人的心理和人性的把握, 通过对人的思维的感知来把握人行为的规律, 这种能力不仅能够有效的团结大家, 同时还能灵活的来掌握自己的人脉, 从而获得更多的物质生活。同时中文素养在思想上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对于人生和生活将会更多的进行思考, 通过对过去和现代学者文化作品的学习, 自身对于生活的理解将会达到值得质的提升和飞跃, 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都会不同。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 中文教育的去向应当重点关注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把握, 对应用化教育进行适当改革, 充分的培养学生的中文素养, 使学生思想上能够达到足够高的水平,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将中文素养的培养与职业需求相结合, 采用这一思路开展中文教育, 这样中文专业的教育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大学中文 篇2

学校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期开设理科、工科、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长远办学规模为国内外学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大运公园南侧,龙翔大道以北,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学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师资,引进的师资大多为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和学者,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目前已与70多所国际知名院校签订协议,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面向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学正在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金融和物流等领域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来自全球的4500多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始学业。使命和愿景

本大学的使命为,通过在宽广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学和研究,以及对社会大众的服务,致力于对人类知识的创造、传承和应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珠三角地区、全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贡献社会,造福人类。

本大学将努力成为区域、全国及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中英双语及全球视野的教育教学、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诸方面,均达到卓越水准。

校徽&校训

港中大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港中大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港中大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港中大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篇3

在将猎奇的目光投向这桩姻缘佳话的同时,我们或许更应该了解一下刘遵义其人本身及其在经济学上的建树,和更新的经济主张——尤其是当下,值全球金融危机乱象纷呈之时。

“决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需求面。”这是刘遵义不久前在2009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学术峰会上所强调的。今后10年或20年,增长的驱动力将不是出口,而是国内消费,包括住房和教育、卫生、城市化、公众交通等国内需求的增长。

对中国目前相对不理想的出口,刘遵义却持乐观态度,“目前中国的出口急剧下降应该是暂时的。而且中国对外贸依存度也并不是那样大。”刘遵义给算了一笔账,出口在中国你会觉得境内所得的比例大概是30%到35%,但是有一点大家或许不太清楚——中国出口的增加值是很低的,平均1块钱出口。到国外只有两毛钱。而且在中国境内制造的那部分利润也不是全归中国人,有很多是由外商在中国设立的工厂赚的,国人也就落个20%。拿20%去乘35%—40%,结果就是7%到8%。这就是说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就是7%到8%。可见,我们很多人对于眼下外贸出口萎缩之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作用,给夸大了。

刘遵义认为中国有三个行业会出现长期可持续地增长。第一个行业是住房领域尽管现在很多人抱怨房价涨得太离谱,但该行业的需求仍然非常巨大。回顾一下历史,可以看到二战后对于大多数经济体而言,住房领域的增长一直首当其冲。美国是1945年打完仗之后,1950年到1970年在近郊建了很多房子(不是在老城市里面)。香港是在1955年到1975年的时候房地产发展起来的。台湾再晚一点,1960到1980年。日本也是一样。中国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住房领域将保持旺盛的需求。将房地产发展起来办法其实很多,比如把贷款的年期拉长。你买一栋房子,三四十年的还款期,跟二十年还款期,每个月要供的钱是差一半的。这就是说,我二十年买不起,我四十年可以买得起。换句话说,我四十年可以用以前二十年的钱,同样的供款,买双倍的房子。所以说现在的房产价格并不是该市场重新繁荣的障碍。投资住房有一个好处,会带动对家具、家电、窗帘、地毯等诸多产品市场,会产生巨大的内需。而满足这种巨大的需求,中小型企业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这个局面可以保持几十年。购买住房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消费,可以把它视为投资,因为我认为我们应该着眼于增加包括房屋、冰箱等耐用商品的需求。

第二个行业是教育,现在正是全面加大教育投入的好时机,包括对小学、中学等的教育支持。还有,就是公交系统。随着城镇化的演进,中国至少有几百个城市都需要发展公交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这样的公交系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研究 篇4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思维的成果也要用语言表述、靠语言交流(张友平,2003:43)。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抛开语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学是片面、低效、缺乏生命力的。大学英语学习只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要想进行成功的交际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以及行为习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Sapir所说:“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助于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转引自刘百宁,2007:27)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内涵非常丰富,包括英美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英美人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念,英美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政治事件及所涉及的人物、地点,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词语的文化内涵、篇章思维模式的特点等。文化教学的内容通常可分为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不了解其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会导致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产生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

1.知识文化

指一国多年发展中形成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内容。

2.交际文化

主要包括社会准则即人们在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某些风俗习惯,如称呼、招呼、道歉、告别等;社会组织及家庭中各成员、同事朋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念及人生观、世界观等。例如,中国人常常这样打招呼“去哪里”、“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常用的客套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在西方人看来是触及到隐私的行为或是要邀请他吃饭。

3.词语的文化背景

要理解词汇的联想意义,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因为同样一个词尽管在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发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心理特征、地理环境等。

例如,汉语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历来都把“龙”视为“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是“威严、威武”的象征,而且自称是“龙的传人”。而在英语文化中,“龙”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凶残肆虐,是“邪恶”的象征。英国人传说中的英雄贝奥伍夫就是在与龙的搏斗中受伤而不幸去世的。因此,将“亚洲四小龙”转译成英语的“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n”(亚洲四小虎),而不是“Four small dragons of Asian”,就是为了能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王国华,2007:153)。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本着相关性原则,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就介绍到哪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的导入,并不是要掌握英语语言所包含的一切文化内容,而是要导入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最相关、最基础的社会文化内容。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际。如果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与日常所需密切相关、与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那么,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

2.循序渐进原则

语言教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文化导入也一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目标要求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的特点而改变。初级阶段,要多教授一些英语国家的普及性的社会文化知识,到了中、高级阶段,则可讲授一些专门性知识。

在文化导入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各个层次文化知识内部的系统性和有序性,又要注意各个层次文化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从简单、具体的文化事件到概括性的文化主题,最后是对英语社会的全面理解。

3.对比分析原则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不同特色,提高学生对语言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了解语言使用差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例如,在英美文化中,人们即使是称呼自己的长辈、上级,在多数情况下,都可直呼其名,以示亲热和平等。但在中国直呼其名在很多场合则显得不够礼貌和尊重,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很看重上下尊卑关系,对长辈、上级的称呼要用一定的称谓,以示尊重。

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文化碰撞、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对比分析原则,分清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所在,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学生语言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

4.文化教学为辅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要坚持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原则。文化导入并不是只重视文化而不重视语言,更不是以文化为中心。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起辅助、改善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

文化导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不可喧宾夺主、大讲文化,把文化导入变成专门的文化课,否则有悖教学的主要目的。

5.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文化导入教学中,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设法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宽容原则

所谓宽容原则就是要摒弃文化歧视,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要树立文化只有差异,而没有好坏之分的交际意识。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指就英语文化的某一现象直接加以阐述说明。例如:讲授Christmas这一词汇时,教师要注意其文化内涵,有意识地介绍西方圣诞节的时间、来源、庆祝方式等,并结合各种文字、图片以及音视频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日气氛,体会异域文化风情,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使他们了解圣诞节在西方人眼里的重要性如同中国人眼里的春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对比讨论法

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宗教信仰、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比导入法是指将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进行对照、比较,在找出相同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差异。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有所了解,然后采用比较的方式探讨对它们的看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思索、讨论、归纳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特征,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注意文化之间的差异,注意对比,有助于加深彼此的理解,消除误会,减少甚至避免文化冲突。

3.词汇、句子教学

老师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又要掌握其文化内涵。掌握词汇的文化含义能帮助学生了解词汇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得体地选择词汇进行交际。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常常成为学习的障碍,这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那些具有英美文化特点的语法现象,对两种语言的句式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异同所在,促进学习和使用。

4.英语教学中文化导人渠道的多元性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英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有关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文化关系等方面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英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风格,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例如,《圣经》和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作为欧洲文化的三大主要来源,影响渗透着文学、法学、政治、美术、音乐等各方面,对它们的学习会更加促进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的理解。

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异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学唱英语歌曲以及英语文艺表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体会英美文化的真谛,培养其语言悟性及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增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五、结语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掌握并应用该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语言学习能力,提高语言综合文化素养(刘百宁,2007:27)。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转引自张友平,2006:48)。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改变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脱节的局面,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作了分析探讨,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文化导入,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百宁.文化教学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6):27-28.

[2]王国华.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J].山东社会科学,2007,(8):153-154.

大学毕业求职中文自我介绍 篇5

当碰到陌生人时候,时常要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可以让别人认识自己。那么自我介绍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毕业求职中文自我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毕业求职中文自我介绍1

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来自于湖南省xx市,今年22岁,有幸就读于天津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涯锤炼,现在即将毕业!

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我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因为体验了贫困所带来的不便,所以我一直渴望富裕的生活。

进入大学,我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与自己想象中是那么的不一样。当你融入到一新的环境中的时候,你不可能去改变它,唯有适应它,你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大学中的挑战和机遇无处不在,班级内的竞争,社团之间的竞争都会锻炼一个人,这些能够激励你去勇敢的挑战自己。

在大学期间,我担任了xxx,获得了xxx,xxx等证书,在线上和线下对贵公司的了解,我觉得我很适合这个岗位,所以今天我来面试了,希望能到贵公司工作,谢谢!

大学毕业求职中文自我介绍2

我叫xxx,我是xx省xx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我性格开朗,乐于接受新事物,爱好广泛,敢于迎接挑战,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在大学期间曾多次参加学校和系里组织的文体活动,并获奖。大学的深造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信条。大学生活,让我有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还有了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更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我选择贵公司就是想领导能给我一个展示的平台。带着十分的真诚,怀着执着的希望来参加贵单位的招聘,希望我的到来能带给您惊喜,带给我希望。希望您给予我磨练自己的`机会。今天终于将它呈现在您的面前,请您鉴别它的锋利,我相信它将不会使您失望。因此,我今天冒昧的向您毛遂自荐,希望能得到一个检验自己的机会,也希望能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同时,我也深知,现在的我仅仅是求学的开始,贵公司是我真正的求学平台。我今天的求职,也正是希望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能以更好的工作成绩来报答您的厚爱。

当然,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最大的弱点莫过于缺乏经验。但是我会一切从实践出发,相信从小养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会帮助我尽快融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员工请教,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尽最大的能力来为贵公司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大学毕业求职中文自我介绍3

我是北京人文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08届毕业生张xx,自从进入大学之后,高考后的轻松、获知被录取的喜悦随风而逝,因为一切要从新开始,重新努力拼搏,为下一个挑战的胜利积蓄力量。大学四年让我在思想、知识、心理、生长都迅速的成熟起来。人文大学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厚重的学习氛围中,我成为了一名综合型人才。时光流逝,我怀着我的梦想离开母校,踏上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征程。

我会以“严”字当头,在学习上勤奋严谨,对课堂知识不懂就问,力求深刻理解。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课外知识也有比较广泛的涉猎。我还很重视英语的学习,不断努力扩大词汇量,英语交际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为了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这些经历使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社交方面的知识,增加了阅历,相信这对我今后投身社会将起重要作用。

我是一名应届生现在,我以满腔的热情,准备投身到现实社会这个大熔炉中,虽然存在很多艰难困苦,但我坚信,大学生活给我的精神财富能够使我战胜它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毕业求职中文自我介绍4

我叫xx。通过大学四年专业课的学习,能掌握并熟练运用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保险学、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西方金融理论、金融市场学、金融营销学业、银行会计、商业银行、西方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计算机初级,中级知识,能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internet,能用wps、microsoft word等进行文档编辑及操作,并能运用photoshop等工具软件进行图像设计,掌握了microsoft 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制作。

在学习上我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每一门专业课程,并通过了国家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在实践生活中,我把自己放在残酷现实社会中学习社会知识,参与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知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间不等人,不超越时间的人将被历史淘汰。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要说“不想干出一番事业的职员也不是好职员”,我要与风赛跑,我相信实力与魅力征服一切,但我更希望能在最年轻、最有能力、最有挑战意识的时间里培养、体现自我价值,成长为能吃苦,能战斗的英才。因为年轻,所以我要有干劲和信心;因为年轻,我也有缺点和不足。但我愿在新的环境中与其他同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企业财富。

大学毕业求职中文自我介绍5

我叫许彩纯,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现读大二,因顶岗实习的时候到了,故在此向贵公司求西餐厅服务员一职。

在这短短的两年里,我有过3次的实习经验,做过一个月的西餐厅服务员,一个月的中餐厅服务员,半年的连锁酒楼楼面服务员。我已经充分掌握了很多的服务技巧与突发事件的处理的能力,我相信我可以胜任此职位,为贵公司贡献一份力量。恳请您给我加入贵公司的机会。我有信心、有能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员工。

我坚持着的原则是诚实正直、勤劳务实。多年来的求学生涯使我形成了优良的处事作风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并有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时刻注意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并时刻思索做好工作的方法。我是一个有能力而且有团队精神的人,我能很快地适应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并能在新环境既定的团队环境下做好工作。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及其启示 篇6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全人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098-03

一、引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将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的改革创新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将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转变,是高校制定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因此,近年来内地高校纷纷成立书院,以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将高校培养大众人才和精英人才的目标得以均衡实现,笔者也有幸赴香港中文大学考察交流,参观学习了其书院制的先进经验。本文主要从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运行模式、教育理念、育人氛围、特色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内地高校书院制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二、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基本情况及其启示

(一)运行模式:双院并行,协同育人

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成立于1963年,最初由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三所书院组成。后在1986年至2007年间,又先后成立了逸夫、晨兴、善衡、敬文、伍宜孙及和声书院,目前书院共计九所。同时,中大在保持书院独立地位的基础上设立了文学、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科学、法学等八所学院,{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矩阵式运行模式。

港中大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继承了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英美著名高校的住宿学院制度,始终坚持推行独特的书院和学院并行的制度,“大学中的住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不承担教学职责,而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的社区,为学生提供完备的设施和全面的辅导,与负责专业知识教学的学术学院(Faculty)相配合,共同培育优质的精英人才”。{2}在港中大,学院(Faculty)是按照专业组成的学习实验教学机构,而书院(College)是学生住宿、生活、成长的场所。学生入学时根据专业划分进入各专业学院,而学生又根据各自的意愿,申请进入各个书院。学院负责“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提供知识、技能和素质训练,而书院负责“以生为本”的第二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拓宽视野。学院和书院并行的制度,很好地协调了“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间的关系,学生既能从学院中学到各种专业知识,又能在不同书院进一步完善自我,完善人格培养。虽然内地高校不可能完全复制港中大的书院制,但这种独特的“双线并行”育人理念,值得我们思考。

(二)教育理念:全人教育,途径多元

港中大的校训为“博文约礼”,即坚持“德智并重”的“全人教育”方针,除了着重学生的专科训练外,还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文化意识和成为未来优秀世界公民的特质。因此,港中大的各个书院也将“全人教育”放在重中之重,挖掘出尽可能多的育人途径,最值得一提的是通识教育与非形式教育。

港中大各书院均有比较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课程的设计由院务委员会属下的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致力于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品格、广博的学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新亚书院为例,它的通识课程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两部分,必修占4个学分,选修占2个学分,科目涉及文史学、大众传播、个人成长、社会服务经验等各方面,学生必须修满6个学分的通识课程方能毕业。{3}

同时,各个书院还大力开发各类隐形课程,通过各种活动计划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统称为非形式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港中大的九大书院均形成了完善的非形式教育计划体系,活动形式包括讲座、交换生、海外交流、暑期实习、社区服务、学长计划等,其中以“同宿共膳”制度最具代表性。港中大的各个书院尽可能书院为入读书院的学生提供住宿及共膳机会,致力让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同学在共同生活中学习和谐共融。以善衡书院为例,共膳模式分为三种:高桌晚宴、师生共膳和文化聚餐。通过“师生共膳”,让师生分享彼此日常生活的点滴趣事,增进沟通;通过企业家等参与的“文化聚餐”和社会各界领袖人物参加的“高桌晚宴”,鼓励学生与嘉宾交流,从而发展自己的兴趣及人脉,拓宽国际视野。{4}

可见,中文大学尽可能地挖掘、整合、利用校内外的各类社会资源,广开渠道,为学生提供完善的通识教育与非形式教育,推行同宿共膳等制度,值得我们学习。

(三)育人氛围:文化熏陶、社区管理

在港中大,书院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社区,更是塑造学生人格、培养集体荣誉感与心灵归属感之地。港中大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将书院放在学院前面,许多毕业生成名后依然会以自己是书院学生为荣,怀念当年的书院生活。如此深沉的感情,来自与港中大各书院独特的文化熏陶。

港中大每个书院都有各自的文化传承,都是独树一帜的,也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如新亚书院发扬中国文化,沟通中西学术文化,以人文主义为教育宗旨,推动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均衡发展;敬文书院着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育学生的诚信,发挥自助助人精神,回馈社会,为国储材,丰盛人生;善衡书院以“文行忠信”为院训,致力于为所有善衡的同学提供一个家,更为他们带来缤纷的大学生活。{5}各个书院的精神气质汇聚一堂,也凝聚成了港中大独特的精神面貌。书院还有代表自身文化的地标建筑,比如新亚书院的“合一亭”、崇基书院的“未圆湖”、联合书院的“联合水塔”等,这些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大批毕业生和游人前来拍照,形成书院独特的育人氛围。

同时,港中大的各个书院均全力为学生营造“家”的温馨氛围,实行社区化管理。除了每个书院拥有自己的行政楼、食堂、图书馆、礼堂等场所,书院宿舍的设施也一应俱全,有会客室、自修室、娱乐室、厨房及洗衣房等,有的宿舍还设有夜间零食小买部,生活便利。学生在这里和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共同生活学习,在关爱和睦的气氛里成长。此外,各个书院根据自身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宿舍中推行不同的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港中大前副校长杨纲凯担任敬文书院的首任院长,尤其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推行了“诚信誓章”(Honor Code)制度。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新生需要举行一个“诚信誓章”宣誓仪式,承诺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律己”。入住书院的学生被要求自订宿舍规条,并自行组成监察小组维持宿舍秩序,若同学的行为不符合誓章的要求,监察小组可直接处理事件,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律精神。据杨纲凯教授介绍,他还尝试将“考试时,学生在课室拿考卷回宿舍做卷,自律计时不作弊,最后依时交卷”的制度引入敬文书院。这些完全基于“个人自觉”的条款,是对学生的品德素养的极大挑战,也是书院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大胆尝试。港中大书院内外兼修的育人氛围,也为内地高校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导师制度:以生为本,服务至上

港中大继承和发扬了英美高校住宿学院中“导师制”的精髓,各个书院均配有一定数量的导师,这些导师均为专业教师,他们既隶属与某个专业学院,又被聘请为某个书院的导师。在书院中,导师与学生们同吃同住,随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指引和帮助。学生们在与导师的朝夕相处、共同成长中,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导师们也通过言传身教,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个人修养。这一制度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在学生事务方面的指导作用,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从港中大敬文书院现任院长杨纲凯教授访谈中得知,每个书院设有院长、副院长、辅导长、副辅导长、通识教育主任、院务主任、助理学生事务主任、助理主任等职位。书院的导师、院长、辅导长、通识教育主任等均为兼职职位,其书院工作只占其工作量的1/3。以敬文书院为例,由于书院的经费紧张,他们所能得到的津贴极其有限,但所有老师们对于书院工作均尽心尽责,不计回报。杨纲凯教授自2011年担任敬文书院院长以来,与学生们每天住在一起,他每周有2-3个晚上与同学们共膳,感觉到十分充实和满足。由于经常和学生交流,他可以叫出书院每个学生的名字,言谈中透出对学生浓浓的爱和付出的快乐。港中大正是有很多如杨教授一样全身心投身教育事业的专业老师,书院才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在港中大,所有工作人员都以专业的态度服务着每个学生,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计划的安排处处以学生为本,这一精神体现在每个细节中。港中大依山傍海,是亚洲最优美的校园之一,当我们来到新亚书院的钱穆图书馆四楼,站在落地窗前远眺大海,感叹着港中大教职工的有如此美丽的工作环境时,馆长很自然地告诉我们,他们的办公室都在一楼,而高层有最美海景的地方永远是留给学生的。

三、对内地高校书院制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书院制改革的力度

书院制是港中大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内地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坚定了我们推行书院制的信心。我们应该在学习港中文大书院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把书院制建设作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并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扎实推进,积极探索符合各学校特色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进一步加大书院制建设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

港中大书院的资金来自两个途径:大学的整体拨款和书院的私人基金。整体拨款主要用作书院的活动及基本行政与员工薪酬开支。额外聘用人员及奖助学金的经费,须由书院私人基金支付。可见,港中大书院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充足的经费保障,尤其是书院独立的高额奖学金吸引了大量优秀生源。因此在经费方面,内地书院既需要学校经费的继续大力支持,更要努力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

(三)进一步完善书院的管理和运行模式

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制度保障是港中大书院制成功的重要因素。港中大的书院制是和学生事务、宿舍管理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他们的分层管理制度非常健全:第一层面是书院校董会和院务委员会;第二个层面是书院院长、辅导长、院务主任、学生事务主任等;第三个层面是具体负责宿舍管理的舍监和导师(研究生兼任)。这种分层管理有效地保障了书院的运行。内地书院可以借鉴这种分层管理模式,将书院打造成集学生事务、人才培养、宿舍管理为一体的新型学生社区,为高校的社区化改革提供经验。

(四)进一步丰富书院的内涵建设

书院的内涵建设是书院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内地书院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强理念认同。通过导师制、师生共宿共膳制等形式,实现让老师关心照顾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加强学生对书院的认同感,使书院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家园,增强学生的归宿感。二是强化道德责任。书院教育应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意识,使之成为修己自律、奉献社会的有用之才。三是拓宽文化视野。通过进一步完善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和非形式教育,打破学科藩篱和专业壁垒,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注 释:

{1}{5}香港中文大学官网《香港中文大学概况2015-2016》http://www.iso.cuhk.edu.hk/ebook/index.html#page=1〈=zh-tw&ui=zh-tw&issue_id=1512.

{2}李家新.住宿学院制与英式大学教育传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3):70.

{3}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宣传册.New Asia College.

{4}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宣传册.S.H.HO College.

参考文献:

〔1〕刘亮:剑桥大学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周雁:耶鲁大学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张书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走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曹红旗.书院制与香港中文大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9(9).

〔6〕庞海芍,王瑞珍.通识教育在香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4).

大学中文 篇7

一、依据大学精神特征的“近代”界定

历史研究对“近代”的界定有不同的标准和观点,近代中国大学精神是有特定的特征的,如救亡图存、保存中华文化传统、中西冲突与融合等。据此而言,中大的近代精神传统以书院的形式一直延续到1976年左右,中大内部也认为1963-1976年书院联邦制的结束是中大的“第一期”,“标志着中大传统教育理想的失落”。1

一系列重大事件可以作为这一特性的见证:

1963年6月,香港政府依据《富尔敦报告书》组织了临时校董会,并于7月宣布新大学定名为“香港中文大学”,9月《香港中文大学条例》在立法局获得通过决定设立一所联邦制的大学,成员包括1949年建立的新亚书院、1951年建立的崇基书院和1956年创立的联合书院,以崇基书院原址马料水为校址。1964年,华人学者李卓敏正式上任中大首任校长。

从1968-1969学年度开始,三个成员书院统一编订校历。1970年,三书院学生会成立“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运动委员会”,全港多个学生组织组成“中运联”,获得社会各阶层支持。1971年3月,中大学生会成立,并通过了学生会章程。三书院集中办理入学申请,合格学生只需填写一份表格,依次列明希望就读的书院及选修的科目即可。

1974年,中大校园入口石阙标志及名称牌落成,有门无围墙,象征大学与社会融合无间。1975年,“教育方针大学组织工作小组”发表总结报告,组长余英时认为中大应维持联邦体制。接着,各学生会均成立专责小组并举办座谈会,讨论重点有:工作小组的合法地位及代表性、中大现行制度已非1963年成立时的联邦制、中大权力趋于统一即破坏各书院传统精神。学生参加由学联统筹的“中国周”,提高同学的民族感情。

1976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调查委员会”发表第二号《富尔敦报告书》,建议中大维持联邦制的同时,要加大学校的行政统合,采取单一性的行政结构,各书院只管理各自的资产,其余的全部权力授予大学本部。新亚书院校董事会对这一新体制反应最为强烈,认为“改制违反政府与三间成员书院的协约”,立法局三度通过改制法案后,新亚书院钱穆、唐君毅等九位校董集体辞职抗议。

后人回忆道:新亚、崇基、联合三所书院,保持原来特色,推行博雅教育,实践“经师”与“人师”合一的导师制。很可惜,1976年立法局通过新《富尔敦报告书》,将行政大权收归大学中央,邦联制从此消亡。钱穆、唐君毅等九位新亚校董集体辞职抗议,痛陈“同人等过去惨淡经营新亚书院以及参加创设与发展中文大学所抱之教育理想,将不能实现”。对此,金耀基先生在访谈中说,不完全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原有体制资源分割,效率不高。

在与不同时期的中大师生进行访谈时,他们所表现出的态度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看法是:“七六年中大法案通过,三院权力几乎尽削”,大学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我们要用一句话总结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就是大学的科技化、非意识形态化和实效化。相反的,理想主义、民族主义则逐渐退潮”,2传统精神与思想的存在空间被压缩,师生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简言之,这段时间是中大近代大学精神的终结。

二、精神的延续:中大的诞生

中大的诞生本身即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恰恰是这种精神催生了中大,并支撑了它的初期发展。揭示它的产生过程是了解其精神实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香港中文大学中“中文”的含义,根据中大首任校长李卓敏所说:“可以意指由中文作为主要授课语言(相对于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的香港大学),也可以意指一个有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3大学成立时由香港政府立法局颁布的法案第1109章《香港中文大学条例》中明确写有“其主要授课语言为中文”。

中大是“唯一一所由中国学者自己创办,并且秉承中国文化和教育理想的大学,是港英政府对五十年代本港发展中文专上(Post-Secondary)教育这一强烈要求的极大让步”。4

1937年前后就有一些中国学者在香港创办高等教育,其中的平正、华侨、广侨、文化以及光夏等五所学院后来成立联合书院,并成为中大的渊源之一。抗战胜利后,由于这些书院具有历史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中一些整体搬迁到香港,它们在1946-1952年之间蓬勃发展,“在师资、学生、图书、仪器、课程编制等方面都显得颇有规模”,却在1951-1953年间因香港政府的冷漠乃至刻意压制及资源缺乏而“大都渐渐陷入困境”。5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港英政府“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有意识地分隔由西方文化、理念、制度主导的“上流社会”与受中国传统习俗、语言、文化影响的“民间社会”,对后者予以尊重而同时又加以规范、抑制,令其服从只占极少数的“上流社会”领导。这一政策在教育上的反映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很清楚地分出中英两种教育。英文教育以政府和教会所办的学校为主,上与香港大学衔接,自成完整体系,但升入大学的学生较少,20世纪40年代末香港大学也只有六百多名学生;中文教育以中国人自己办的学校为主,学生中学甚至初中毕业后就必须返回中国内地升高中或考大学。

1949年后,一方面,大批难民涌入使香港的人口猛增一倍,对中文教育的需求猛增;另一方面,回内地升学的途径受阻,大批中文中学毕业生形成了对中文高等教育的强大需求。这种需求主要由流亡来港的中国学者创办的书院来满足,中大的前身——新亚、崇基、联合等三所书院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发展起来的。1949年后流亡到香港办学的大陆学人,在处境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完全凭着意志和信念支持教学,促进了中文教育的发展。

1952年,香港有30多所由中国流亡学者举办的专上院校提供四年制大学课程的教学。这些来港的学者将香港“视为能够藉之以保存、重建乃至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土地。故此他们办书院,不只是因为当前社会的需要,而实在是怀着风雨如晦的心情,在极其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支撑和驱动下工作。可以说,这种心情和使命感,正是成员书院之所以能够蓬勃成长,并得到社会强大支持,最后发展为中文大学的基本原因。”6

然而,港英政府担心本土文化的繁荣滋长会形成另一个高等教育体系,威胁其“分而治之”方针的执行,因此对中文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采取压制的政策。典型的例证是华侨工商学院的遭遇。1947年,该校在沙田自由村购置校址,建起师生宿舍,两年后它的广州母校——华侨大学的大部分师生连同图书仪器迁港,学院一下扩充为文、法、工、商4个学院10个系,学生增加到600多人,与香港大学不相上下,且师资阵容鼎盛,赵冰、钱穆、唐君毅、钱清廉等多位国立大学教授都曾一度任教其中,发展势头极好。然而,1949年沙田校舍为英军强行征用,学校被迫迁址,一部分迁往澳门,另一部分迁到市区狭窄的华侨中学里上课。7

因此,中文高等教育只能以书院及私立学校的地位存在,只能颁发毕业文凭,不能颁授学位。香港政府以John Keswick为主席的委员会研究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在195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凯瑟克报告书》中提出两点:第一,应维持港大作为香港唯一大学的地位;第二,建议港大开设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的文理课程,以及校外和夜间课程,以适应社会需求。8这一建议为港督接纳,却遭到香港大学校董会的否决,于是港英政府只好转变对中文专上学院的态度,并设法将其吸纳到体制之中。

香港中文高等教育的地位到1956年左右才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这些院校主办者的坚定信念所产生的极强生命力;二是香港社会对它们的明显需求使港英政府改变了态度,1957年香港的中学毕业生7000人,在私立专上学校就读的学生达3000多人,多出香港大学学生数的三倍,香港大学每年仅招生200余人,升学问题日趋严重;9三是以美国为主的各基金会和大学的扶助。

然而,香港的中文高等教育要从高等院校上升为大学依然面临重重阻碍。一是要打破英国在每个殖民地只设一所大学的老传统;二是要有足够的资源,需要政府财政支持;三是开设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的大学,不但是大英帝国国内没有先例,而且与港英政府长期实行的“分而治之”、不直接介入华人民间社会的基本政策相抵触。1957年建立一所中文大学的呼声一出现,香港大学教育系主任布里斯理教授即在《南华早报》以《香港是否需要一间以上的大学》为题,反对设立中文大学,认为这与“港大是最高学府”的旨趣相违背,并认为中文作为教学语言“不甚适宜”,这篇文章引发了崇基学院院长凌道扬、新亚书院院长钱穆、联合书院院长蒋法贤三人的联名反驳,强调香港有设中文大学的必要。在多重因素影响之下,1959年香港政府决定在香港建立第二所大学,并于1963年付诸实施。

在1959-1963年新大学准备成立期间,港府加强了英国高等教育系统与三所此前主要受美国基金会资助的书院的接触,并试图以此影响新建大学的价值确立。1960年初,富尔敦(John Fulton)以顾问身份来港考察后,提交《香港专上学院发展报告书》(The Development of PostSecondary Colleges in Hong Kong)。该报告强调学术自由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肯定将来新大学以中文为授课语言以及它在文化上的桥梁作用。1962年,富尔敦再次来港主持一个由国际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审定三所书院的办学水平,定下新大学的组织框架,并于1963年发表成为中大成立的蓝图和依据的《富尔敦报告书》,明确提出以邦联制作为三院组成大学的模式,依照牛津、剑桥的方式划分了书院与大学本部的功能和权限。港府迅速接纳了这一报告书,并委任由主要是当时华人精英组成的20人的临时校董会。

可见,中大是一批中国学人在殖民统治下抱着“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怀着绝地求生的期望,试图保藏和发扬中华文化而冲破重重束缚建立起来的,这也是它的精神源泉。

三、中大发展中的精神特征

“中文大学成立之初,它的使命就给定了下来——它要在一个‘殖民地-实利主义’环境中,为香港的中国人,年青一代,闯出一条新的道路来。”10这种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无时不发生作用,发展中的几乎每一重大事件都显示出其内在的精神。

三所书院的精神是中大精神的源头,其中特征最为显著、影响最深的是新亚的精神,《新亚学规》注重“求学与做人”,认为“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爱家庭、爱师友、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为求学做人之中心基点。”“完成伟大学业与伟大事业之最高心情,在敬爱自然,敬爱社会,敬爱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敬爱对此一切的智识,敬爱传授我一切智识之师友,敬爱我此立志担当继续此诸学业与事业者之自身人格”等。11

建校之初,书院是具有法人团体地位的独立教育机构,大学则尚未建立实体,各书院仍传承着各自的精神与理念。新建的大学中,联系大学与书院的有效渠道主要是每周召开的行政及教务筹划委员会,它实际上是由校长主持的最高决策与常务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三位院长和作为秘书长的教务长,后来又加入了负责财务的副教务长。这样的会议成员结构和会议的方式显示出了大学与书院之间理念的差异与磨合,会议中意见难免相异而产生压力,年纪较大而习惯协商的钱穆感到“每周开联系会议,遇有异见,举手多数即通过。余与富尔敦毛勤以前彼此讨论商榷之情形,今则渺不可得矣。”12 1964年7月,他便辞去新亚书院院长之职退休,“这可以说是书院参与大学之后将产生蜕变的征兆,也可以说是书院与大学两个时代之间的转折点。”13

李卓敏校长不久后公开演说,提出学校发展的三点方针:首先高年级要发展“院际教学”,理科实验室也要集中,研究院课程和设备则由大学直接负责;其次,教学方式需要改进,特别应当借鉴英国经验,减少讲课,增加导修;第三,要大力发展国际联系,争取更多资源,并且赶上世界学术水准。14这段话反映了李校长的思想,显示出新大学要在原来保藏中华文化的理念基础上增加国际化和世界水准两个新的维度。

正因为此,“李卓敏校长曾一再强调,中大不是英国式、中国式或者美国式大学,而要成为国际大学”,15新大学通过建立社会人文、理工和中国文化三个研究所,经济、大众传媒、社会调查、地理及中国语言五个研究中心,成立研究院、教育学院、岭南工商学院等,吸纳各种资助,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演讲或作课程顾问、访问教授,开展学生交流,设置海外校董,为大学带来新气象。这一理念使过去数十年间“中大始终是本港高等学府中国际性最强的”大学。16

中大的国际性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事实上,在成立之初,中大的资助和体制是英国的,海外联系和学制是美国的,而学术研究力量却主要在中国文史等方面——这其中有香港所直接承受的岭南传统,但很大部分则是由国内学者从大陆和台湾带到香港来的。”17

新亚书院在新大学中依然是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坚。1950-1954年,新亚书院即由唐君毅主持星期日晚公开学术讲座,1953年10月开设“新亚研究所”,1955年获燕京学社资助建图书馆、招研究生、出版《新亚学报》,集结了曾克耑、潘重规、陈荆和、牟润孙、严耕望等资深学者,训练出余英时、余秉权、孙国栋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在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承担的一个具体而有力的表现”。18这一传统在新的大学建设中得以认同,创校校长李卓敏1967年正式宣布在已有基础上成立“中国文化研究所”,并兼任所长,提出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发展方针是“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这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多年来的发展方针。

简约感知中大精神,可从中大的校训“博文”、“约礼”中领会。“‘博文’的精神就是‘大’的精神——大之为大就是有容乃大。‘约礼’是自己紧张自己的操守和品行,因应心性而照明一个可欲的秩序。所以常绕中大人心间的是这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9

中大校友回忆道:“七十年代,未大肆扩建的中大,山清水秀,遗世独立,具有诗谜气质的校园,最易让人萌发那种强说愁情式的故国情怀,以填补那份知识分子固有的空虚,以故作孤高的自我形象,给予自己藉口以忘却在急剧变动中的现实香港。于是虽然世局纷纷扰扰,但中大人的另类象牙塔心态,反更易将热情心智投射于千里之外的‘祖国’,使中大成为‘国粹派’的温床。”20

然而,并非无人对这种精神的存在质疑,曾怀着对中国文化精神向往的李欧梵博士1970年到中大任教后,感到“中大似乎只是马料水山顶上的一个大‘官僚机构’”。其论据是殖民地教育制度直接影响的存在、教员中外地人与本地人的不平等待遇、教职员的等级制、组织上的官僚气息、没有全心全意去教育学生,从而认为:“中大注重的是组织架构,而忽视了‘人’;中大的实力在于物质金钱,所以中大没有精神。”21

这样的质疑显然不代表中大精神的消失,而是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像李卓敏校长强调的“一定要符合香港现在和将来的需要”,以及“它的组成,要通过殖民政府的立法”,“大学组织法的规程操纵了大学的结构,UGC(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和它背后的力量掌握了中大的命脉,两者结合起来,就定了中大的去向,肯定中大要替这个社会造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样的对象服务”。22李欧梵的质疑代表着整个中华文化体系试图维护其精神的努力在香港中文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存在与反映。

正是这种存在不断提示中大的学人:“理想是根,是中华民族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延续,而目标和方向,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负责任的中国人的方向”,“‘中文大学为谁而设?’这是我们半刻不能忘、一生不能尽的责任啊!”23

四、中大学人对中大精神的认同

由于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中文大学一向重视大学精神。单是新亚书院,创校迄今谈书院精神的文献便有厚厚一册。钱穆先生曾说过,谈一所学校的精神,最主要是看学生显露的气象,呈现的风度与格调,因为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中大的师生是中大的主体,也是中大精神的主体,他们认同的才应是中大的真精神。

中大学人认为中大精神或“中大理念为全校公器”。24“中大的创立,充满中国先辈儒者悲天悯人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气节。本属灵山秀水的校园,又的确让人感受到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等先一辈学人顶天立地、不屈不朽、择善固执的气息与人格”。25

依据中大不同师生对中大精神的理解,其内涵是多元的,主要包括:

(一)关怀

关怀主要指“民族的使命和承担”。26唐君毅先生强调“新亚书院之原始精神”是“炎黄子孙流亡在香港者,相对中国文化与教育,负一点存亡继绝、返本开新之责任之一种表现”,27他曾在《敬告新同学》中说道:“我们新亚是一所在患难中创立的学校。我们鉴于百年来国脉民命之绝于缕,人类世界之乱源,究其深因,本质上唯是一个文化问题。因此,我们与创校之初,即以复兴民族文化、沟通世界文化为我们全体师生之职志。”28

曾在中大接受教育又回到中大工作的郑汉文回忆:“我所经历的中大,好像一所收容我且养育我成才的孤儿院……他们从不理会学生是什么出身,觉得只要是有新学习的学生他们就会教,认为有机会就会提携你,给机会你操练,当中虽有期许亦有宽容。”29同是在中大接受教育又回到中大工作的周保松认为:“这些关怀会感染学生,并影响一所大学的方向。我认为,中大四十年,最可贵可爱,最值得珍而重之的,是中大师生持之以恒的自我反省、关怀社会,并愿意为理想付出的精神。”30

正是因为这种关爱的深沉,曾任教新亚书院的左舜生面对十分灰心的学生不止一次地说:“不必怕,能回去的日子一定会来的。你们必须努力,多读点书,修养自己,那时的国家,实在需要你们的力量。”31

(二)批判

因为关怀和责任的存在,便免不了站在特定立场上以特定的标准加以批判。其中发出批判声音最响亮的往往是关注最切、责任感最强者。周保松认为中大的精神可概括为“批判、关怀”,“对社会、国家、校园有特殊的关怀,也就有强烈的批判”,并认为中大与港大之间的特征差异就类似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与东京大学,一个民间特性很浓,因而批判性很强;另一个官方特点明显。32

正是基于批判,“中大四十年来,对治理体制之建立一直在自我审省中不断自我完善。中大的治理体制无疑有中大自己的特性,但却完全具有现代型大学的共通品质,就荦荦大者言,中大对‘大学自主’与‘学术自由’这二点是从不含糊的。它们是中大治理体制中的天纲地柱。”33

正是因为有批判的存在,“不少中大同学确实扮演了一社会良知的角色,对校内校外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做出批判。而我觉得背后的意识形态,很重要的一点正是中大传统精神的实践和传统知识分子的承担感。”34

(三)折中

创立中大的人虽然以强烈的民族主义为动力,它的顺利诞生却是多种社会力量妥协下的结果,“中文大学长期以来在一个汇集了多种逼力和拉力的狭缝上挣扎,使它成了一个非常特有的矛盾综合体。这些矛盾从反面来看,逼使理想与现实进行妥协,但从正面看,正是这所大学活力的来源。将来,中大要能有所成就,必然要在解决这多样的矛盾中寻找出路,以维持或转化那种‘微妙的平衡’和‘历史的妥协’,把‘折中主义’反过来,成为具有积极意义的融和和创新”,因而“中大走上了一条‘折中主义’的道路,使得中大成为一所‘折中主义’色彩甚为浓厚的大学。”35

然而中大人并不因为有折中的性格就“随波逐流,只懂折中、妥协”,而试图追求“以其特殊的地位,使分立的中、西文化,抗衡着的大陆、台湾得以融和、调解,进而在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学术研究与现实贡献的矛盾中间寻找出路,把抗争转化为超越了妥协、折中层次而成的‘综合’……大学校园的自由学风,自由的学生生活,自由的学生组织,正是自由主义的温床。如何去保卫、发扬此等我们身享的文化果实,就正好是我们为中国贡献力量的基础。”36

(四)国际人格

“香港中文大学自创校以来,即承认通识教育的价值,并且特别把通识教育的责任赋予各个书院。”37曾任第13届中大学生会会长的罗永生认为,中大的“通识教育”、“双语教学”等形式和制度本身不能称为中大精神,而是中大精神的果,追求一种“国际人格”的通识、完人教育才是它的根。因为“只有朝向国际,才会显出这所大学所处环境所特有的长处……只有以迈向国际水平这个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才有足够的力量,以回答他对民族主义、民族使命的感召——只有以先进的,高水平的学术成就,才可实质地贡献于中国。”38

这种国际人格的根依然是中国传统的“士”的精神,这样就不难理解劳思光、何秀煌、陈特等第二代新亚人,“受钱唐等诸先生影响,笃信学问与生命必须融为一体。无论在课堂上或生活上,他那自然流露的人文关怀,不知感染了多少学生”,使学生感到“教育真正的理想,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有生命的交流。”39也不难理解余英时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的力量研究“士”的精神。

国际人格教育的起点依然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回想当年刚踏入中文大学,中文大学出现的历史本身,就成为我当时一个很重要的意识。简要地说,就是从认识中国到认同中国人的身份——即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因此这个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成为了中文大学教学的一部分,并且是必然部分,即是说凡是在中大读书的人,都会经过这个洗礼。迎新辅导周(O’Camp)是洗礼的开始,因为orientation就是给新生一个方向去认识中国。至于你认同不认同中国人的身份,这点就容让每个人各自有所不同。有趣的是,中大的传统是不会强求人的,认同与否这个结论由学生自己寻思。”40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探讨 篇8

语言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两者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语言。早在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 想要学生能熟练、灵活且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英语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等。由此可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非常必要也是相当重要的。

1 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 因此它的内容保罗万象。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 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词汇文化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词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语言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的影响, 相同的词汇往往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例如, dog (狗) 在汉语文化中, 往往带有贬义色彩: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等。而在英语中, dog是忠诚的象征, 是人们非常信任的朋友: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a lucky dog (幸运儿) 。另外, blue (蓝色) 在英语中形容人情绪低落、忧伤;而在汉语中通常用“灰色”表示人的忧郁情绪。例如汉语表达事出有因会用“无风不起浪”, 而英语中则表达为“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因此, 教师应当将中英文的词汇差异充分介绍给学生, 加强其文化来源的导入,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

1.2 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政治信念、宗教信仰、社会准则、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观念文化。譬如, 西方文化中的几个核心概念是个性、独立、自由、进取、创新、坦率、效率、守时等等。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更加提倡集体、谦逊、谨慎等等。学生只有了解到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 才能更好地领悟西方文化, 掌握英语所表达的一些不同于中国的观念。

1.3 语用文化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不同的语言使用场合有差异, 潜在观念上也有差异。在称呼语方面, 汉语的亲属之间的称谓比英语要复杂得多。例如, 英语中uncle可以涵盖汉语中“伯父、姑父、舅父、叔叔”的称呼;sister可以表示“姐姐、妹妹”。而且, 在中国文化中, 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避讳。在家庭成员之间或社交场合, 西方人常用拥抱, 亲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中国人则往往比较含蓄。在收到表扬或肯定时, 西方人一般会表示感谢;而中国人则以否定其赞扬而表示礼貌和谦逊。中西方文化中, 语用差异非常丰富, 学生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差异, 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使得交际更加顺畅地进行。

2 文化导入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文化导入。

2.1 结合词语进行文化导入

词汇和短语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各种文化特征都能在该语言的词汇中找到痕迹。英语中的大部分词语都隐含着文化成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汉语和英语中表面含义相同的词语包含着不同的隐喻色彩。例如:中国人认为喜鹊是喜庆、吉祥的象征;而美国人却认为喜鹊 (magpie) 会带来坏运气。再有, 白色 (white) 在西方文化中是纯洁的象征, white day是吉祥日;而在中国, 白色则象征死亡, 用于葬礼仪式中。词汇中文化蕴意丰富, 揭示词义的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词汇的深层含义, 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词汇的用法。

2.2 结合语篇进行文化导入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均来源于英美原著, 选材广泛, 内容涉及英美国家典型的现实文化生活, 为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提供了生动鲜明的素材。因此, 在讲授文章时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在讲授时应该从语篇的整体出发, 和学生共同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笔调、语言风格, 发掘其中的文化信息, 使阅读上升到评价和欣赏的层次, 切忌传统的语法教学法, 那样只会使得文章变得支离破碎, 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2.3 结合跨文化交际进行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和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掌握交流的语言, 还需要了解相应地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对方的价值观, 世界观和禁忌等等。因此, 学生一旦进入英语课堂, 教师就应该营造一宗英语文化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用英语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 多将西方的授课模式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此外, 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 积极参加有外籍教师参与的英语角及其他各种活动, 直接从他们身上感受文化的差异, 理解交际中他们所使用的不同行为模式以及言谈规约。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水平会得到提高, 又可以增加文化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效果是常规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

3 结语

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而增强其文化底蕴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脱离单纯的、片面的语言能力培养, 将语言教学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 重点突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使之能成为全面的英语人才。此外, 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习文化, 枯燥的语言教学也因此而生动有趣,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 了解外部世界, 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 也要加强文化导入, 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Lado, Robert.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 1996 (1) :12-16.

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篇9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 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语言, 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而文化又包罗万象, 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掌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1]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本内核, 而语言又处处浸透出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 语言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媒介, 是其进化的基础。反过来说, 语言, 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 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 文化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基于这种关系, 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 学好文化, 可以促进对语言的学习。文化的发展, 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 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2]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只注重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3]

二、外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

1. 教材内容有缺陷。

目前, 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不够完善和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学。教师只能零碎地介绍一些课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这些都说明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没受到充分的重视。[4]

2. 学习动机功利化。

目前对学生英语技能评估的标准与英语学习目标严重脱节, 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考试压力、学位要求、等级证书数量、就业市场竞争等使学生无奈地被迫接受英语学习。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 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

3. 考试指挥起误导。

长期以来, 我国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一直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 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因此, 在考试引导下, 学生自然就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 而对语言所承载表述的文化内容视而不见。

4. 教学环节有偏差。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强调语法, 而忽视运用。目前不少老师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但受种种因素制约, 教学思路和方法基本上还停留于传统模式。授课重点放在语言结构的教学上, 忽视文化教学, 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这样, 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 文化知识也就成了英语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内容。

三、大学英语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1.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抛开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学习英语语言, 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语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 这样是永远也不会真正掌握英语的, 在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形成必须将文化背景知识融会其中。所以, 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融入文化教学。

2.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互补的。

由于语言与文化特殊的亲密关系, 在语言中学文化, 在文化中学语言, 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 逐步改变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 记语法, 做习题”的片面认识和长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 让“英语学习”在“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具体、灵活、有的放矢。

3. 通过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素质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为特点的课程,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 借助于文化知识传授, 帮助学生探索英语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站在文化高度, 挖掘课程中文化教学内容, 通过课文中所涉及和反映着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风情等等的分析, 帮助学生逐步领会其文化内涵, 把文化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结语

总之, 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提高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文化教育应寓于语言的教与学之中, 而不能独立于语言的教与学之外。从长远来看, 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会大大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提高交际能力方面, 学习者应该更注重文化交际。如何把英语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自然地吸收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中, 掌握语言技能, 进而更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这应成为我们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1)

[3]司徒双: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 (3)

[4]王振英: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 南京: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1)

[5]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大学中文 篇10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 香港治疗癌症技术有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 近日以不可逆转电穿孔 (又称“纳米刀”) , 成功为一位肝癌病人进行肿瘤治疗。

这是亚洲首个经皮肤穿刺纳米刀治疗肿瘤的临床个案。纳米刀技术毋须开刀, 亦不会伤害肿瘤周边的血管、胆管和神经线等组织结构。

67岁的林先生患有胃癌, 去年做了切除手术, 今年发现癌细胞扩散至肝脏, 上月接受中大用纳米刀消除肿瘤, 手术过程约1小时, 完成后身体状况大致良好, 伤口只有针孔大小。

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余俊豪介绍称, 纳米刀肿瘤治疗, 是指把直径1毫米的电极针经皮肤刺入肿瘤, 并以计算机技术计算和绘制预计电场的大小和位置。电极针释放高压的直流电, 以超短的电脉冲方式, 产生强力的电场, 在细胞膜上产生永久性的纳米孔, 令癌细胞凋亡。

治疗后, 人体会产生正常愈合反应, 吸收已凋亡的细胞, 并长出新生细胞取代肿瘤。

纳米刀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余俊豪指, 这项技术适合治疗早期的肝、肺, 肾脏等癌症。如果病人心功能欠佳、患有高血压干或肝硬化等, 就不适合纳米刀治疗。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学只重视语法和词汇等语言形式教学而忽视文化的导入。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英语学习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认识英语,而应兼文化意识。从文化意识出发去认识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的实质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是指英语学习者对于所学习的语言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英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来思考东西并做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

1.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语法和结构教学的“纯语言”教学导致了文化意识的缺失,所以学生现有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很差。

2.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仍然偏重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所以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着文化意识缺失的现象。

3.英语教师自身文化意识也缺失。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外,还要向学生传递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人情及相关文化,这就要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是,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数存在着自身文化素养偏低和文化意识较差。

4.目前文化教学评估系统不完善。学生对目前的文化教学不满意,希望老师能够多介绍一些实用的跨文化知识;而教师抱怨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考试要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并没有体现出对中西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教学大纲中体现文化意识。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指出文化意识的定义和培养目标,否则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往往也会忽略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对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还应提出具体要求,就像规定听说读写译能力那样,规定学生要掌握哪些交际策略,学习哪些交际习俗、礼仪、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等(江俊丽,2008)。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是促进加强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保证。

2.教材开发时强化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材开发时必须从以语法为纲,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以内容为中心的思路,将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素质教育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通过教材将异国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 ,培养出一种跨文化敏感性。所以我们在编写和选择教材时,要采取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多选用真实的语言素材,内容要覆盖面要广,要适当增加跨文化教育的内容。此外,可以使用一些较为系统的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的原版教材。

3.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首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应具备很强的英语文化意识 ,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自己的英语文化知识,不能只限于熟知所教的课本,应大量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 ,以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创设一个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情景,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得当,在这种情景中学生能接触到熟悉的语言文化场景,并能够表达出语言中实际存在的和可以为人们接受的说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外,应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

4.教学评估时增加文化意识指标。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杨明娥,2009)。因此很有必要改变我们的考试观。但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中,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为促进文化意识的培养,使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赵丽,2007)。建议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期末考试中增加检测文化知识和语用能力的试题,并在评分标准和相关英语教学评估中加入相应的评价条目,以充分发挥其导向性作用。

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为这一使命,把语言学习与人文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了解文化,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巩固语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发掘文化的意识,广泛接触更多的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资料,拓宽本身的知识视野,在人文常识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以更高的综合文化素养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报,2009(2).

大学中文 篇12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在《语言》(Language)一书中写道:“语言是有背景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决定人们生活方式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教师必须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贯穿西方文化知识,否则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2 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降低英语阅读效率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储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比语言难度的作用更大。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文章内容广泛涵盖了英语国家的天文、地理、人文和民俗风情,还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名人轶事和科学技术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倘若缺少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文章对其来说只能算是一堆无意义的文字。即使对文章的字词都认识,也难以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去体会其内涵。在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对特定短语、长句的理解难度也会增加。例如:What was the creature that swallowed Jonah,given that whales are not given to swimming in warm,southern seas?在这个句子中,关键词Jonah是出自圣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故事讲述的是Jonah因违背上帝的旨意而被大鲸鱼吞下的故事。倘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将这一背景文化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难以理解文章主旨内容,甚至会歪曲文章作者想要传达的内涵。只有在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准确的理解英语词汇、句子和语篇的本质内涵,才能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

2.2 影响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听、说、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必不可少,尤其要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中国入世以后对外交往的需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倘若缺乏西方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就难以在现实生活中与外国人进行得体的交际。比如,对方很着急的时候,人们会说:慢慢来,别着急。西方人会说take it easy/take your time,而不是slow down。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会根据字面意思把这个短语理解为“抓紧时间”,完全曲解了短语本身的意思。还有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对他人关心时常常会询问对方的个人信息,包括婚姻状况、收入水平等。而在西方文化中,交流时不会直接询问对方How's your marriage going?How 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这一类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因此,缺乏西方文化知识的交际必定

不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只有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这个重要因素,才能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3 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

3.1 在课文导入中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的异域文化。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揣摩和学习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综合教程2》第二单元The Virtues of Growing Older中,介绍了大部分西方人对于变老的看法,而作者则抒发了“变老”的优点。在导入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将中西方文化对待“老”的看法进行讨论和比较,通过直观教学或交际教学介绍英语国家关于“年龄”和“老”的文化,因为东西方对待“老”的看法是有很大差异的。东方文化多以“过去为导向”,“老”意味着“有经验”、“长辈”甚至是“权威”;而西方文化则是以“未来为导向”为主,人只有对未来有贡献才有价值。因此“变老”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是一件需要回避的事。学生在了解不一样的中西方背景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

3.2 在词汇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词汇与文化同样紧密相联。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对许多富有内涵的英语词汇只能理解其字面意思。英语中有许多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比如:to shed crocodile tears,西方文化中是指中文里所说的“猫哭耗子假慈悲”;to laugh one's head off是指“笑掉大牙”;“红”red在中国文化里常作为“红火”、“吉利”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red常常与“血”、“残暴”、“放荡”相联系。在西方文化中,象征魔鬼的撒旦常以红色出现,因此对red的含义也带来负面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不能单纯对字母进行解释,而是挖掘词语背后的文化,把词语放在文化背景中理解,消除文化干扰,扫除文化障碍,真正理解英文词语的含义。

3.3 在语篇讲解中贯穿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教材有意识编选了广泛的文章题材,涉及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语篇讲解中,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传授要尽可能同步,随时随地从课文中挖掘文化背景知识的信息并及时补充。如在《综合教程2》第四单元Cultural Encounters中,有这样一段话:The early Bible translators hit the problem of untranslatability head-on.How do you translate the image of the Lamb of God for a culture in which sheep do not exist?What exactly was the fruit that Eve picked in the Garden of Eden?…在几句话中,出现了Bible,Lamb of God以及Eve,每句话都需要教师补充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如果缺失了这些文化知识的教授,学生在进行语篇学习时,只能在字面意思上生硬地翻译。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下一篇:组合式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