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精选10篇)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1
满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渔猎民族, 其在历史上先后建立过三个政权。其曾几度统辖过整个东北, 几经征战, 最后终于建立了清帝国, 统治全中国近300年。满族的民歌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满族民歌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民族化发展阶段, 其音乐特征不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的音乐那样特色鲜明, 但是它曾影响过中原地区音乐以及东北各地区民族音乐的发展, 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 满族民歌的分类
满族民歌形式多样, 包括摇篮曲、儿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山歌、小调、喜歌、战歌、叙事歌等等, 内容几乎包括其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常见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小调、儿歌和“萨满神歌”四大类。
1.1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自古以来就是满族先民们渔猎生产、骑射生活的真实写照。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打渔号子《拉网调》是1945年以前流传在海浪河、牡丹江、镜泊湖、兴凯湖等地区的典型满族撒网捕鱼时唱的歌。随着时代的变迁, 反映这种生活的劳动号子, 流传下来的已很少见。
《打水号子》是满族人民在打水种菜的生产过程中, 集体创作出来并世代相传成为当地人喜爱的歌曲。《打水号子》一般无固定的歌词, 可随不同场景即兴填充, 曲调基本相同, 节奏鲜明轻快、平稳。歌词的内容十分广泛, 多是歌唱者的所见所闻。《打水号子》的产生为水工们单调乏味的劳动方式带来生气, 水工们在劳动过程中, 唱着《打水号子》既可以消除疲劳, 又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同时也可抒发水工们的各种情感。
1.2 小调
满族民歌中以小调体裁数量为最多, 这个题材不仅触及到历史题材, 而且也反应当代的现实生活。满族人民英勇好战, 这种崇尚武功的精神渗透于满族人的生活之中, 同时也反映在满族民歌之中, 小调《军歌》就及其具有代表性。
满族自古就有尊老敬上、礼貌待客的传统美德。在一些群体性的大型活动之中, 大都离不开民歌。在祭祀活动中演唱“祭祀歌”, 在祝寿或结婚仪式上演唱“空齐歌”, 在丧葬仪式中唱的“哭丧调”等等。满族的小调曲调活泼, 情节生动, 风趣幽默的诙谐歌曲也颇具特点。例如《拜年调》、《打花名》等, 在人物神态的刻画和语言的表达上都较为准确细致。此外流传的现代民歌, 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满族的生活。如《六月探妹》、《四季抗战歌》、《新五劝》、《黑龙江好地方》等等歌曲, 都倾吐了满族人的理想和爱憎。
1.3 儿歌
与其他民歌一样, 满族儿歌的内容除了反映社会生活外, 大多与游戏及传播知识有关。至今流传的儿歌有《摇篮曲》、《对花》、《压板歌》、《庄稼十花名》等, 其中人们最熟悉的是《摇篮曲》。
由于《摇篮曲》流传的地域极为广泛, 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在满族妇女中流传, 因此唱调是多种多样的。《摇篮曲》的唱词一般都比较简练, 而且大同小异, 最初都是用满语演唱的, 但随着满族人逐渐放弃民族语, 现在流传下来的《摇篮曲》大都是用汉语演唱的, 能够用满语演唱的人已经不多了。但不管语言如何变换, 《摇篮曲》的曲调形式基本上没有改变, 满族的《摇篮曲》, 是最富满族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歌之一。也是千百年来, 一代一代人口耳相传的结果, 不仅为我们保留下了极好的满族音乐, 也保留了极好的满族古歌, 同时也构成了满族独特的育儿风俗。
1.4 萨满神歌
“萨满神歌”是满族萨满祭祀时所演唱的歌。由于神歌与萨满教同时产生, 因此有了萨满教, 就有了神歌。所以萨满神歌更能代表满族早期音乐形式。每逢丰收吉庆之日, 满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演唱祭祀调, 祭祀仪式的主司者便是萨满。祭祀活动多则三天至五天, 少则也得两天, 祭祖时主人家请“萨满”和“扎力”来家里举行各种祭祀仪式。“萨满”头戴神帽, 身穿神裙, 腰系神铃, 手击神鼓。随着《祭祀调》的节奏且歌且舞。各地区和各姓氏的“萨满”在祭祀仪式和演唱程序上各有不同, 因此也多种多样。与其他类型的满足民歌不同的是, 满族萨满音乐有比较固定的曲调形式, 神歌大多是用满语保存下来的。
2 满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旋律亦称曲调, 是音乐的基本要素。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满族是以狩猎为主的民族, 因此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对音乐文化审美习惯等方面就与其他民族存在着相对的差异,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 满汉文化不断融合, 但是在音乐风格上较汉族仍旧存在着自己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 满族民歌旋律风格是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满族民歌多是以不同的三音组为骨干音组织旋律进行的三音小组为骨干音列自然排列。
满族民歌中的调式、音阶构成的特色以五声音阶和五声性调式构成的歌曲最为常见。随着历史的发展, 满族民歌在清朝时期虽然很繁荣兴盛, 但到了清末, 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民歌都发展成了说唱和戏曲, 只保留下来很少一部分。除了萨满神歌以外的劳动号子、小唱以外, 民歌还采用规整的五声音阶, 音程的构成形式大多数都以大、小三度音程为主, 音域多数在八度以内,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民歌都使用五声音列, 很少出现七声音节。在萨满神歌中多数是多采用三、四声的调式音阶, 有时也有二声调式音节的出现。
满族民歌歌词内容丰富多彩, 其内容与人们现实生活情况紧密相连。既有反映满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的内容, 也有表现独特民风民俗和民族性格的歌词。歌词有纯满语的, 也有满汉兼用和纯汉语三种。满族民歌经常采用以三音组为基础的各种基本调式, 如以宫调式、商调式较多, 其中强调以三音向上级进组成的旋律较多。由于调式功能性不强, 在调性的转移上简洁明了, 不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因此宫商角三音小组是满族民歌曲调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演唱方面, 满族民歌的唱法各具特色, 根据不同的曲调不同的演唱形式大致可分:真声唱法、轻声唱法、真假声结合唱法等。以真假声结合唱法为例, 在演唱时根据风格的不同, 随时调整唱歌状态, 大大提高了歌唱能力, 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法, 拓宽了演唱音域,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唱法一般运用在号子、山歌和小唱中。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演唱效果的运用, 才使得我国各地的民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由于历史的原因, 满族民歌除了部分被汉族汉化以外, 传承下来的很少。满族民歌作为一种表现手段, 我们当今不仅要很好的传承下去还要开发新的演唱方式以适应当代审美需求,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民族融合环境下的满族民歌新发展
汉、满及所有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兄弟姐妹,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满族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在长期、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 满族受到先进的汉民族的影响, 两族人民的共同性愈来愈多, 其中一部分满人逐渐与汉民族融合。从满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上看, 其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因此, 满族民歌是诗歌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当人们的思想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时, 民歌是最直接抒情的工具, 在这种艺术审美交流中, 人们的情感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也实现了民歌的自身艺术价值。这种自然的融合, 乃是正常的、进步的现象, 是人类向未来的共产主义世界各民族大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满族的文化虽然出现了与汉族融合的新局面, 但是也不能否定满族民歌在新形势下的客观存在。首先从民族学角度看, 既然民族存在, 那么其文化就一定还存在。作为民族文化特征的基本要素之一的音乐文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其次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音乐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上层建筑, 常常起到维系一定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因此音乐文化在满族融合的特殊政治社会环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最后,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 一个民族距离现代文明社会越远, 生产力就越落后, 其民族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就越为密切。
满族民歌的音乐特色与满语的影响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流逝, 满族独特的民族品质渐渐消失。满族民歌有着自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曾经对中国北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音响。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使一些古老的民歌失去了存在的社会条件, 因此逐渐消失。满族社会生产由渔猎方式转变为以农耕为主, 也使其文化慢慢向农业文化转变。但是, 由于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在一些偏远地区, 数量不多的古老的满族民歌得以保留。这也成为我们现今唯一能够搜集到满族民歌的地区。
但是影响总是相互的。汉族也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满化”。由于历史原因, 人们习惯上把汉族中流传的民歌视为汉族固有的, 不肯承认在汉族中的满族因素。民族总是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分化和融合。中华民族便是生息在中原大地上的祖先五千多年来不断繁衍、迁徙、融合的产物。作为他们的主体, 汉族更是如此。今年来, 由于满族语言的汉化以及满族民间歌手的相继谢世, 如何挖掘保护满族民歌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满族音乐应该顺应历史趋势, 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有机融合, 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别于其他民歌的特色, 从而顺应不断发展的历史。
参考文献
[1]赵志忠.满学论稿[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12.
[2]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7.09.
[3]王钟翰.满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08.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2
【关键词】民歌文化;民歌传承;问题与现状;方式与方法
前言:
民歌文化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生存现状的改变而逐渐变化的。毕竟,民歌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民族生活状态、民族精神状态、民族思想观念的体现和结晶。从这个角度上讲,结合当前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其传承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是合乎逻辑并且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
一、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民歌文化是指在一个民族的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操守、民族的思想观念、民族的传统习惯等内容的一种体现,并且经过长期的编排和艺术创作最终以民歌形式表达和存在的一种文化。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产业化发展思维以及市场化的巨大前景,民歌文化开始于政治、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发生联系,并逐渐在市场化的维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当代的文化视角下,中国民歌文化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载体,更加具备了较为浓厚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
(二)中国民歌的文化特征
中国民歌文化在内涵的逐渐演化的历程中也表现出多个方面上的特征和特性。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民歌的文化特征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民歌文化的审美性特征。所谓美,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对于民歌来讲,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种凝练式的表达。民歌本身是具有音律上的和谐的美的特征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民歌文化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带给民众以一种心灵上的优美的体验,将一种民族生命力以音符的方式传达出来,因此,民歌文化是具有审美性特征的。
其次是民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民族性特征,顾名思义,任何一种民歌文化都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烙印的。它彰显的是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精神观念、思想道德等內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特殊性,同时也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理格局,使得这种民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地域性特征。比如广西、山西、东北等地的民歌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传承性以及历史发展的持续性是一种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文化内涵得以不断丰富的基础。我国民歌文化在长期发展中表现出强烈的传承性特征,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比如陕西地区民歌形式“花儿”本身就是民歌文化不断传承、不断加工、不断走向深化的典型例证。花儿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四百年前,甚至从文学范式上来说,花儿可以与早期《诗经》中的一些作品相关联,当前花儿仍然是山西民歌的主流形式之一,这也侧面验证了民歌文化传承性的力量所在。
二、当前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分析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的。中国民歌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的积极使用,在继承发展传统民歌文化精华的同时也积极吸收当代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化、市场化的维度上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有文化所应该有的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当前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和局限。
(一)当前民歌文化传承发展的不足
一是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指导。没有指定长时间的发展战略,整个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在项目开发上缺乏前瞻性。比如陕西民歌虽然在近几年重新走进民众事业,获得了极好的发展契机,然而由于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作为引导,陕西民歌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这次机会;二是民歌文化产业严重滞后。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民歌文化在文化产业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价值并不明显,尚未出现较为成熟、先进的民歌产业;三是本民族民歌创作成果数量不足。民歌文化的发展是以民歌创作为基础的。当前民歌文化在产品创作上的不足已经十分明显,彰显时代特色,具备人文关怀的新的民歌作品产量较低。
(二)强化对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对于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工作应该注重从问题入手,怀揣问题意识,倒逼解决措施的制定。因此,从当前民歌发展的现状来看,民歌文化的传承工作应至少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结合民族发展现状,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民歌文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和宏伟工程,必须要注重从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民歌传承工作计划。其次是要坚持本土化道路,形成民歌文化品牌。民歌文化的发展需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的烙印是民歌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因此,未来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工作需要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现状入手,积极融合吸收先进内涵,形成民歌文化的品牌内涵,并进而在市场经济中形成品牌效应。最后,注重对民歌作品的创作。作品是民歌文化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石。无论民歌文化发展到何种阶段,结合时代和民族发展实际,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彰显出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风貌,为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提供助力是民歌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基本原则。
结语
民歌文化的内涵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内容息息相关。这也决定了对于民歌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需要从本民族的发展实际出发,尽可能多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歌作品,借助作品的力量形成品牌化的优势,帮助民歌文化在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走的更顺、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凯.改革开发前的中国民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陆颖.论民歌艺术的当代发展及其艺术价值—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3.
[3]福强.论民歌的艺术价值与保护[J].电影评介,2012(4):90-91.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3
(一)地理环境
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在这大千世界中,位于祖国西南的彩云之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这里有26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在生活中创作音乐,在音乐中抒怀生活,唱响一个多民族的心声和情感,所以有着“在云南,少数民族才是多数”这样的戏称。壮族是中国的第二大民族,它的主要聚集地是文山,这里的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东邻广西的”革命老区”百色,南边富宁、麻栗坡、马关三县与越南的河江省接壤;西连红河州地区,北接曲靖地区。正因处在如此复杂的地理位置,文山共有11个少数民族。而其中,壮族的人口占了文山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近乎一半。就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地缘,给壮族文化披上了美丽锦簇,壮族文山民歌就显得十分的耀眼和具有特色。
(二)人文环境
早在先秦时期,壮族便出现在中国的南部地区。唐后人们多以“獠”,来称呼壮族,而宋朝以后又多用“獞”、“僮”“土”等名称;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被世人统一称为“僮”。1964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倡议和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所以壮族又被看作是一个新生的民族。这就给文山的音乐民族文化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为文山民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壮族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信仰习俗等特性。比如自由恋爱的方式:抛绣球、打木槽和对歌等都是风靡壮家儿女们的独特传情方式。值得一提的还有壮族特有的节日“三月三歌节”,到了节日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精心装扮,吃完五色米饭,喝完清冽的白酒后,所有人盛装从自家的木楼中走出。男的在腰上捆上红带,与黑色的民族服饰红黑相映更添英武;而女的戴上银光闪闪的首饰,身着绣花布裙;带着老人小孩一起来到庆典之上。这时的歌节便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形式: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真正可谓是歌河歌海。
二、文山壮族民歌的种类与表演方式分析
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而表演的方式一般是以独唱和合唱、对歌为主;且最传统的壮歌和现今合唱一样,是有声部之分的。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从内容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传唱之时都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像是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尽情地唱,而在家里,在父母面前就不能唱。仪式歌中,祭祀唱什么,婚嫁唱什么,丧礼唱什么,都是绝对不能颠倒乱来的。这些民歌的种类与表演方式也是因这一地区历史发展繁衍而来的,历史的积淀造就了今天文山壮族民歌的文化底蕴,使之具有典型的民族色彩,给壮族人民带来无尽的快乐。
三、文山壮族民歌形成的原因、历史传承
(一)文山壮族民歌的形成原因分析
文山壮家人依水而生,使得他们的音乐有着水一般的特性,柔和、美丽而绵延不绝。去过壮乡的人都会感受到壮家人的温和善良及朴实无华;一碗清冽的壮乡酒,一支壮家妹子的甜歌便可让来客酒没饮尽人已醺醺。歌曲在最初,是一声大家齐喊的劳动号子。之后以此为主要材料,又根据文山壮语的音调再融合进了壮家人生活中的语言;慢慢的,壮家祖先们把它唱成一支支不同性质的山歌小调,并在传承中吸取了代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最终呈现与世人眼前。这些音乐有表达壮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期望的,也有的表达壮家人热情好客的,还有的则是壮家儿女为互诉衷肠而唱出的情歌;它们唱出了壮家人的心声。
(二)文山壮族民歌的历史传承方式分析
由于那个时候并没有清晰记谱的方式,所以一些文山壮族民歌是通过心传口授这一方式来进行传承的,心传是内容、灵魂,而口授则是形式。这种师傅唱徒跟的方式,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它却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壮族民歌的韵味和魅力得以保存。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最省时间又最高效率的传承方式。当长辈以“口授”这种形式教唱时,其实已经把壮族民歌的旋律连同他所领悟到的唱腔中意境美、线条美、装饰美、语言美、韵味美等通过这种简单的口授形式直授让后辈心领神会,也就是已做到了“心传”,为后辈以后怎样处理音乐提供一种快捷的途径,缩短了摸索的时间。
也有的会通过一种壮家特有的文字符号进行记录让后世者对其进行区分。就如同文山富宁在不久前被艺术家们发掘的“坡芽歌书”,“坡芽”,是文山富宁县一个壮家村寨的名字;位于云南广西结合地——右江中上游地区的山林中。在当地壮语中“坡”被译为山坡,而“芽”则是一种会开黄颜色花朵的灌木植物。“坡芽”被翻译过来就是“山花灿烂的地方”。在这个美丽神秘的地方共居住着55户壮族人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歌伴人生”就是他们的生活写照。把情歌用81个图画文字记录于土布之上。每一个图画文字代表一首歌,这是一部用古老形态记录民歌的歌曲,它集中了壮族民歌的精华,承载着壮乡儿女天籁欢歌般的情爱密码,是壮族最优美的篇章。
三、结语
文山壮族民歌无论是从其悠久历史、发展环境、蕴藏内涵、种类分割、地缘特色、演唱形式、表现风格、民族特色和流传方式都表明了文山壮族民歌是不可小觑的一支音乐奇葩,展现着云南少数民族的情感与生活,充分反应了壮族同胞对生活充满爱和热情的美好向往,它的历史发展是因民族兴而兴,把人们的内心情感和追求信仰植根于这深深的土壤,让民族之花伴随美丽的民歌环绕山水间,焕发着文山民歌的音乐魅力,给人们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美好的创造与记忆。
摘要:云南文山壮族民歌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至今广为流传,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文山壮族民歌生长环境、民歌种类、表演方式、历史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西部民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 篇4
一、“花儿”潜在着失传的危机
数年前,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来,中国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花儿”这一古老的民歌也随之被人们重新认识。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的各级政府以及文教部门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保护和抢救“花儿”。或召开“花儿”民俗文化研讨会,或编辑出版“花儿”资料集成和理论研究专著。青海和甘肃还利用民间“花儿会”的有利时机,举办“花儿”大奖赛及城乡物资交流会等,从而使“花儿会”这一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与旅游观光、商品贸易等有机结合,成为振兴本地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宁夏和新疆由于没有传统的“花儿会”习俗,则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举办“花儿”演唱会,以及西部“花儿”(民歌)大奖赛等活动。一些名歌手还把“花儿”唱出了国门,博得了好评。尤其是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花儿”也名列其中。甘肃莲花山“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青海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和宁夏回族“山花儿”等一起入选。标志着“花儿”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认可,同时也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
然而,就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与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张口即来,闭口即无”的口传民歌“花儿”,事实上也潜在着失传的危机。笔者在西部各地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目前,“花儿”歌手年龄普遍老化,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尽管甘肃、青海等地的传统“花儿会”至今还很兴盛,每年参加者成千上万。然而,透过热闹的表象,仔细分析歌手的个体状况就会发现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以笔者在甘肃岷县了解到的情况为例,参加2006年“花儿”大奖赛的农民歌手绝大多数是中老年,青少年非常之少。歌手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写不出歌词,也不认识歌词。他们唱“花儿”主要靠模仿,即使唱错了歌词也只能“将错就错”,对一些含混不清的歌词更是无法解释。这就使“花儿”民歌的创作以及正确传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近些年,笔者在各地“花儿会”上听到的传统“花儿”越来越少,新编的优秀“花儿”也不多见,相互模仿、重复雷同的“花儿”却有很多。在“花儿”流行地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情况。宁夏农村中的中老年“花儿”歌手也大多不识字,宁夏几位名“花儿”歌手年龄都在50岁以上。
目前,西部各地的“花儿”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唱“花儿”的人一般没文化,有文化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人一般不年轻,年轻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人一般不会说普通话,说普通话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地区一般不发达,发达地区的人们一般不唱“花儿”。现阶段,即使出生在“花儿”的家乡,不知道“花儿”为何物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以宁夏2007年举办的“首届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花儿民歌培训班”的问卷调查情况为例,参加本次培训的音乐教师共60余名,都是音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或大专毕业生。参加“花儿”培训班之前,“不太清楚花儿民歌”的人数占到70%以上。作为音乐教师,不会唱家乡的“花儿”民歌的人数就更多,约占90%以上。这两项比例说明了宁夏“花儿”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花儿”会局限于农村中低文化层次的群体之中呢?笔者认为西部“花儿”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花儿”不仅有娱乐功能,还有实用价值。它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劳动人民生活、生产的百科全书和教科书。通过“花儿”,人们不仅宣泄了喜怒哀乐的情感和情绪,交流了思想及生活经验,也从中学到了历史、农耕、气象、放牧、渔猎等方面的知识及为人处事之道。在农村教育未普及、娱乐活动贫乏的年代,“花儿”曾担负着教育及娱乐的重要功能,是山村群众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及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花儿”的教育功能日渐减弱,娱乐功能也逐渐被电视、电影、广播、流行音乐等现代的娱乐方式所取代。正规的学校教育带给青少年更丰富、更新鲜的知识感受,现代媒体、多元化的音乐也对青少年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古老的“花儿”原有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及其吸引力势必会逐渐减弱。
另外,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口的增加,普通话也逐步在年轻人中普及,用当地的方言土语所演唱的土生土长的“花儿”将失去成长、发育的语言环境,这对“花儿”的传承不能不说是个影响。笔者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花儿”田野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中唱“花儿”的极少有青少年学生及外出务工者,大多是留守在农村中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而这些中老年人学唱“花儿”的年龄恰恰是在孩童时代,是在跟大人从事田间农活时耳濡目染、靠自然传承而学会“花儿”的。可是,现在的孩子主要时间都在学校,很少和会唱“花儿”的大人一起从事田间劳动,从而也就失去了学唱“花儿”的环境。他们无论从时间上、兴趣上都不可能再顾及“花儿”了。受过学校教育、会说普通话的青少年们更加迷恋的是现代流行音乐,对古老的土生土长的“花儿”民歌往往不屑一顾。再加上在学校的音乐课上也听不到、学不到“花儿”民歌,他们自然就渐渐远离了“花儿”。
现状表明,如果顺其自然,仅靠自然传承,若干年后“花儿”的失传是不可避免的。“花儿”这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口传民歌,在不知不觉之中,将会随着“花儿”歌手们的年迈、离世,二三十年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人走歌也走”的可悲局面。笔者所调研过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中的“花儿”目前已基本失传的实例,就是活生生的教训。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花儿”已经面临传承断层、后继乏人的危机。的确,现代文明对于任何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都是一种冲击和挑战。在现代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作为农业社会、农耕文化产物的“花儿”势必受到严重冲击。目前,不仅是“花儿”,我国许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传统工艺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这种危机使得根植于民间的一棵棵艺术之花正走向一个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终点。目前,国家文化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工程已经启动。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使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这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的思考
(一)让“花儿”进校园、进教材
“花儿”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改善“花儿”后继乏人的状况,必须从培养青少年的基础工程入手。不仅要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应该将传承付诸于实际行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挖掘,提倡在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中增加乡土教材。“花儿”是西部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在上述西部各地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应该增加适量的“花儿”教学及“花儿”名曲欣赏。也可以请本地有影响的“花儿”歌手走进学校课堂言传身教。让中小学生懂得“花儿”的唱法和艺术魅力,了解“花儿”的历史,让他们认识到“花儿”是伴随着我国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伴随着民族的兴衰荣辱,伴随着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传承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宁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宁夏教育部门通过层层举办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花儿”培训班,聘请本地原生态“花儿”名歌手为“校园花儿辅导员”,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花儿”的音乐教员,推动了宁夏中小学的“校园花儿”活动。目前,宁夏银川市、灵武市、同心县、西吉县、彭阳县和海原县等地的一些学校,将“花儿”引入音乐课堂、有效地推动了“花儿”的传承。
“花儿”还应该进教材。只有在学校的音乐教材里增加“花儿”内容,再加上音乐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才能确保“花儿”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普及。这就需要加强编写“花儿”乡土音乐教材的工作,以保证“花儿”音乐教学的实施。“花儿”虽然优美,但就内容以及音域上来说,有许多不太适合未成年人演唱的方面。因此,需要文化、教育有关部门组织开发与研究。编写出在内容上既不失“花儿”的语言风格,又体现各地方特色的新“花儿”(如歌唱家乡的作品);在音乐上既保留“花儿”的音乐风格,又适合中小学生演唱、优美动听、易学上口的好“花儿”。另外,在宁夏南部山区以及西部其他一些“花儿”流行地域的农村学校,笔者主张学生向当地“花儿”歌手学习原生态的“花儿”。因为他们有会讲方言的语言优势,容易学习。尽管有些古老的“花儿”歌词,一时不易理解,但如同少儿背诵古诗词一样,长大后自然会明白,而且终生难忘。这将有利于原汁原味“花儿”民歌的传承。
当然,对于已经熟悉了现代音乐的师生来说,在校园里唱土生土长的“花儿”民歌难免在初期会有一些抵触情绪。但只要经过正面引导,师生们的这种认识是可以迅速改变的。比如,宁夏首届音乐教师“花儿”培训班上,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教师说,以前听“花儿”时感觉很土,经过学习才感觉它的丰富多彩,自己遗憾虽生在“花儿”的故乡,却不会唱“花儿”,也缺乏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另一位音乐教师也很感慨:虽然生活在“花儿”的故乡,但从没喜欢过“花儿”,经过这次培训才有所了解并喜欢上了“花儿”。培训后,很多教师都表示愿意给学生教唱“花儿”,并尝试改编“花儿”。
(二)让“花儿”成为文化产业
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应该把“花儿”的开发利用当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文化产业予以重视,通过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加以保护和引导,这是现阶段抢救和保护“花儿”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凡是地方政府重视“花儿”开发利用的,“花儿”的保护情况就相对良好。比如甘肃岷县通过举办“花儿”大奖赛、奖励“花儿”歌手等举措,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唱“花儿”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全县人民对家乡民歌“花儿”的认可程度和热爱之情。这样就既满足了城乡人民群众进行民俗活动的愿望,又达到了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等产业的目的,客观上保护了“花儿”的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花儿”民俗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划拨一定的财政经费,举办各种活动和培训班,培养歌手、提高“花儿”歌手的文化层次、组织“花儿”竞赛、鼓励“花儿”歌手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的民歌比赛等,努力营造适宜“花儿”成长、壮大的环境。这不仅是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让“花儿”得以创新
实践证明,只有优美、新鲜、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永久地流传下来。在年轻人看来,古老的“花儿”民歌比起时尚的流行音乐,歌词陈旧,缺乏新意,曲调单一,缺乏现代气息,情感上很难主动接受,这种心理成为制约“花儿”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音乐专业人才对古老的“花儿”进行创新、重新改编,不断提升其艺术感染力,使其时尚动听、雅俗共赏,与人们日益提高的音乐艺术鉴赏力相适应,从而使更多的人们尤其是少年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喜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花儿”只在西部农村流行的不利局面。
事实上,我国许多脍炙人口、能够长久流行的民歌大都经过音乐家的精心提炼和加工。比如当今流行的一些深得人们喜爱的蒙古族和藏族歌曲,就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创作或改编而成的。还有家喻户晓的“刘三姐”、“阿诗玛”等民族音乐也都是在原有的民歌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西部原生态“花儿”民歌,犹如埋藏于民间沃土中的一块未经打磨和雕琢的玉石,表面还非常粗糙,需要艺术家去粗取精、精雕细刻,才能使它闪闪发光,展现出应有的魅力。与时俱进是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和保存的必然趋势。甘肃、新疆等地的一些高校以及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尝试。比如,针对河州型“花儿”歌词一般只有四句、乐曲只有两句,过于短小和单调的缺点,或进行歌词重新组合,或进行曲调的加工延伸,使得“花儿”的曲调变长了,内容变得丰富了,表现力也增加了,更易于舞台演唱。有的还将现代音乐中的美声及民族等唱法有机地融入到“花儿”的演唱之中,大大增强了“花儿”的音乐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有的音乐家还把改良后的中国“花儿”民歌唱到了新加坡等地的音乐会,颇受好评。
创新和改良关系到“花儿”生命力的延续,“花儿”的传承,期待着关心民族音乐的音乐家和文化人的参与。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就有艺校教师、文化馆音乐专业人员及理论研究者们钻研并演唱“花儿”的实例。位于宁夏的北方民族大学以及宁夏大学音乐系的一些大学生,近年来也踊跃参加甘肃省等地举办的“西部十省区‘花儿(民歌)”大赛,并获得大奖。就是说,音乐家与文化人的参与将为“花儿”注入新的活力,使“花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焕发青春。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特别是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西洋音乐为主流的态势,本土的一些民歌反而得不到重视。正如一位大学声乐教师所言:在音乐专业毕业考试时,学生如果选唱意大利等外国歌曲,即使是唱得差一些,老师也会给较高的分数,认为难度大。而那些选唱民歌的学生发挥得再好,分数却比不过唱西洋歌曲的学生。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崇尚西洋歌曲、轻视民歌、不愿意学习民歌。要抢救和传承西部民歌“花儿”,需要更进一步树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营造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氛围,使更多的音乐家和文化人重新认识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价值以及保护民族音乐的重大意义,积极尝试在保留其音乐精华元素的基础上,对“花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良,赋予“花儿”以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四)让中国“花儿”走向世界
据笔者初步考察,“花儿”不仅是一种地方性的民歌,而且也属于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范畴——“花儿”不仅广泛流传于中国西部,而且也沿着丝绸之路流传于境外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等地的东干族之中。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世代代传唱“花儿”的民族有10个之多,他们共同使用汉语创作和演唱“花儿”,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花儿”流传年代之久、流传地域之广、民间“花儿会”声势之大,世界罕见,引起了海外各国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英文和日文撰写的“花儿”外文专著。勿庸置疑,“花儿”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西部“花儿”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将有利于推动“花儿”这一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使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更加丰富多彩。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5
然而, 视唱教材的正确选择对于培养广西民歌传承人至关重要, 因为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而教材内容的核心应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到广西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现有的“视唱练耳”既定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训练任务。自2009年10月起, 通过参与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民族音乐表演专业的视唱系列教程的教材编写工作, 并担任视唱练耳教学工作, 使笔者更加深入地对广西民歌传承人教育体系中视唱教材建设的基础定位与发展创新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树立民族音乐意识
长期以来, 在我国音乐院校的视唱教学中, 一直沿用国外的视唱教材和教育体系, 但是, 它所采用的调式体系及音感、乐感的要求, 与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体系是有区别的。可以肯定的是许多较有影响的国外视唱练耳教材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但是我国民族音乐体系不同于国外音乐的调式、节奏和节拍规律, 我们不能将国外视唱练耳训练模式按部就班, 而应根据广西不同的民族风格去细心地体和学习。如今, 许多人对自己民族传统音乐已经了解不多, 知之甚少, 简单地认为中国民族音乐土气、只有单旋律线条, 没有固定音高, 落后, 不发达, 那是对本民族音乐的轻视与对西洋音乐的盲目崇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由于民族、地域、习俗、语言等方面的不同, 使得音乐有着丰富多彩的旋律、调式音阶、节拍节奏, 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 形式繁多, 风格各异。我们应通过视唱教材的建设, 让学生在视唱练耳练习中对民族传统音乐建立民族的听觉审美, 体会广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在潜意识方面, 增强民族感情, 树立民族音乐意识。在学习、借鉴西洋音乐教育体系的原则上, 坚持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形成中西两者并存的格局。
二、视唱教材中广西民歌元素的运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柯达伊认为儿童都是首先使用母语学习讲话的, 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歌唱。简练、淳朴、固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 是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他还强调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 因为这会为儿童掌握音乐母语打下基础。可见音乐母语在音乐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视唱练耳教学更依赖于听觉感受, 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找到突破口和正确的切入点。在广西民歌传承人教育体系中, 接受培养的学生来自广西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歌资源, 学生对这些民歌也较为熟知。因此, 广西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具有作为教学突破口和切入点的价值。如音程的训练主要通过大量的模唱、构唱使学生掌握两音之间的距离感, 待基本音级熟练掌握后, 将这种训练再“平移”到变化音级上, 有些文章称之为“模式音程”[3]。在现今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 通常运用的是以模唱、构唱为主的音程训练方法, 但这样的方法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见效。而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学生们熟知的广西民歌旋律, 如广西壮族民歌那坡过山腔, 见下例:
正如上例的第1小节就构成了小三度、大二度、纯四度三个不同的音程, 由于学生对民歌旋律较为熟悉, 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模唱和构唱训练, 还可以提高音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训练时间, 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广西民歌元素在视唱教材和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将广西民歌元素较好地渗透到视唱教材和视唱练耳教学中, 具体应用如下:
(一) 广西民歌选择范围和对象
广西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十二个兄弟民族。各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岭南古越人的后裔。原始时代就具有共同的体质特征和共同的文化特征。秦统一前, 岭南越人中的西甄、骆越等部族, 是这里的主体居民。秦汉以后, 中原各族人不断南迁, 越汉开始杂居, 直至唐宋, 居间形成乌浒、俚、僚等土著民族以及多种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长期并存、不断融合的局面。
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 广西十二个兄弟民族逐渐形成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民间歌曲是其中最丰富最光彩的组成部分, 各民族的民歌, 都是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民情、风俗等活的记载, 经过世代传唱, 成为我国悠久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 对广西各民族的民歌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是将广西民歌元素应用在视唱教材和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前提。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 还有各地民歌的差异性都属于我们应该去了解和掌握的范围。笔者通过对广西各民族民歌的学习和研究分析, 将视唱教材编写的重点放在了选用广西具有代表的壮族、汉族、侗族、苗族、瑶族5个民族的民歌为主体, 其他的7个少数民族民歌为辅助的教材编写工作。同时,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 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受自身音乐基础和接受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所以, 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 为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二) 广西民歌的筛选和总结
广西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 在教学内容的曲目选择上, 应挑选各地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应用于视唱教材和教学中。并且, 善于对民歌元素的规律进行探索与总结也是一项将广西民歌元素较好地渗透到视唱教材和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民歌进行筛选有以下几点原则:1.能够具有代表性, 并能体现出广西各民族民歌风格特点的民歌;2.将广西各民族民歌曲调优美、感情真挚的归为一类型的视唱教学曲目;3.将广西各民族民歌曲调高昂、激扬、粗犷的归为一类型的视唱教学曲目;4.将广西各民族民歌曲调清新秀丽、婉转缠绕的归为一类型的视唱教学曲目;5.将广西各民族民歌曲调朴实明快、活泼愉悦的归为一类型的视唱教学曲目;6.根据广西各民族民歌视唱时的难易程度、音程度数大小、节奏型的各种变化等因素进行分类。
通过视唱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民歌帅选工作后, 得到以下总结:不管是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践、学生认知水平能力高低, 还是新知识点的增加, 它们的过程都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因此在将广西民歌元素应用于视唱教材和视唱练耳教学中,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这一原则。在编写的视唱教材中, 逐渐认识到除了广西各民族民歌, 还可以把民间音乐的各种艺术种类和传统音乐形式作为视唱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可以优先考虑学习以五声调式为主的广西各地各民族的代表性民歌, 再对以其他调式写成的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接触和了解, 及一些专业创作与改编的极具民族音调的作品。另外, 还需遵循接受性原则, 教学内容应贴切学生实际程度, 根据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接受性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所以, 教材的编写应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与艺术能力紧密结合, 开启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同时, 提升学生对民族民歌不同风格的把握, 提高学生对广西民歌的内涵理解、鉴赏能力等。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歌元素, 因此, 将其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 我们来看笔者通过广西壮族民歌凌云花园调改编创作的二声部视唱曲目, 并运用到广西民歌传承人教学实践中的例子。
在教学过程中, 对选用的民歌进行全面的分析, 让学生在视唱前对所要唱的民歌曲目有以下几点的了解和认识:
1. 调式调性分析:
2. 旋律特点分析:
两个声部间多由纯四度与纯五度协和音程构成, 加上旋法上又多采用跳进, 旋律高亢悠扬, 尤其在旋律开始比较舒展激昂, 给人一种清新、奔放的感觉。
3. 难点一:
注意装饰音 (在强拍时的视唱) , 前倚音的视唱时值需准确, 在进入装饰音小节时需注意上下声部的整齐。
难点二:在两个声部视唱时需注意大二度、小三度的音程音准。
其次, 再看这首原生的广西壮族二声部民歌作为视唱曲目并加以分析应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 见下例所示:
1.调式调性分析:
A徵五声调式
2.旋律特点分析:两个声部间多由纯四度协和音程构成, 加上旋法上又多采用平稳级进, 使音乐整体协和淡雅, 悦耳动听。
3.难点一:注意装饰音 (单顺波音在弱拍时的视唱) , 后倚音的视唱时值需准确, 在进入下小节时需注意上下声部的整齐。
难点二:在两个声部视唱时需注意小六度、大二度、小七度的音程音准。
以上两例是在视唱教材编写中所使用的两条视唱曲目, 一条为改编的民歌视唱曲目, 另一条为原始民歌视唱曲目。之所以这样的选用, 是因为在我们的视唱教材编写中坚持着体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视唱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分析广西各民族民歌特有的旋律、调式、节奏节拍等因素, 提高学生视、听、触觉的审美力, 增强学生对民族民歌作品的整体把握, 通过对自身艺术实践的体验, 准确把握民族风格, 并善于把所学与创作、演奏和演唱相结合。民歌, 最初的传授途径是口传心授, 受地域性、历史性、社会性及认得主观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差异。同样, 不同的人对同一首音乐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因此, 教材的编写应引导学生善于发挥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我, 突出个性, 而非用标准答案让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受到局限, 这为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提供有利氛围。然而, 通过对广西民歌中简短的节奏、曲调进行二度创作, 结合视唱曲目中的难点编创后再次进行视唱、节奏的训练。这样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视唱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以广西民歌元素作为视唱教材编撰的观点, 应基于运用国外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同时, 辅助性地贯穿民族化视唱练耳教材及教学, 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歌, 增强对民族音乐内涵的理解。以一种开放的思维, 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音乐传统, 更好地总结、归纳, 进而将其作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点。因此, 编撰合理的本土民族音乐视唱教材对学科民族化、体系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 还能形成良好民族音乐感、融合感、平衡感等的基础学科训练模式。为此, 笔者在对视唱练耳教材编撰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 展开了以广西民歌元素为主的本土音乐视唱教材的编写中。
摘要:本文以广西民歌传承人教育体系中视唱教材建设的基础定位与发展创新等问题与途径为研究本体, 探索广西民歌元素在视唱教材建设中和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实践意义及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广西民歌传承人教育体系,视唱教材建设,视唱练耳教学,广西民歌元素
参考文献
[1]杨丽霞.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视唱练耳教材编制之初步论证[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9.
[2]尹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域教学法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浅谈广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篇6
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 印象刘三姐已经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那个歌声清脆如夜莺, 优美动人的美丽歌仙刘三姐在云雾缭绕的漓江三水中的, 相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早已印记了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及那余音绕梁的歌声。全国人民记住了刘三姐, 同时也记住了那个美丽的地方——广西, 一个素有“歌海“之称的民歌之乡。无论是广西壮族的山歌、那坡的“黑衣壮”以及南宁本土特色文化例如邕剧和粤剧等都给游客们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壮族民歌反应了广西壮族独特的文化及精神, 是壮族婚姻、宗教、信仰、知识、道德、文学、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 其发展、变迁与壮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壮族聚居村寨, 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 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 时而平行, 时面交叉, 高低相衬, 跌宕起伏, 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 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 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 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
二、广西民歌失传的原因
网络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现在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发展, 大众传媒的趋势也越来越强。距离已不再是各国交往的障碍, 网络已经为人们提供了简便的方式。通过网络, 人们便可以搜索到需要的信息。网络上冲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每天网络新歌不断, 极具充满诱惑力。人们在选择方面迷失方向, 不知该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里查找, 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所以, 在网络新歌不断的趋势下, 人们选择了页面自然跳出来的头版新歌, 而这些凝聚文化精华的壮族歌曲被埋没在网络最深处, 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现在的主力军是80、90后, 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刺激、喜欢挑战、喜欢冒险, 民歌似乎是属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事。现在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是具有现在气息的流行音乐, 例如摇滚、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 探戈舞曲, 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而现在电视节目所推崇的选秀也是流行音乐, 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 这些超女快男所带来的流行歌曲掀起一股热潮, 相对的民歌却是如此的沉寂。不仅仅是本国流行音乐的冲击, 还有外来音乐的冲击。哈韩、哈日、欧美等歌曲横扫全球。中国作为最有市场潜力的国家, 肯定难以幸免。语言障碍民歌, 是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所唱, 所表达的也是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而广西是一个拥有12个本土民族的自治区, 虽然壮族占了大半部分, 但是广西各个地级市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正宗的壮语, 对于壮族人来说有时候也是听不懂的。可以说, 很少有人听得懂壮语。而从壮语衍生出来的语言有很多种, 各个民族就是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来唱自己的民族歌曲, 风格异迥。歌听不懂, 观众不喜欢, 那么就无法宣传出去。就好像给一个文科生去听理科生的课, 听不懂, 听不下去, 自然就觉得索然无味, 到底里面讲的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可能也会有一些韵味的民歌吸引观众, 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 很难学会唱这些歌。
现代化的冲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更上一层楼。以前, 常常会在村口的大树下听到老人们高歌几首民歌, 饭后的娱乐更少不了来一首民歌打发时间以充实平凡的生活。在田间的小路上, 也时常听到农民伯伯小哼几句。现如今, 电视普及了, 人们大多数闭门不出而在家看电视上网等。乡村聚在一起的习惯渐渐消失, 欢声笑语的日子也逐渐逝去。年轻人更是对民歌毫无兴趣, 一开口便是周杰伦、蔡依林等的歌曲。在校园里, 几乎每个高校都会每年举办十大歌手比赛或各种音乐演出活动。但是, 我们在活动中很少听到有人会唱民歌歌曲。就连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受欢迎也是因为歌迷们关注今年来了哪位大牌明星。当明星们出场时, 现场异常火爆, 掌声不断。而到民歌出场, 台下却是一阵嘘嘘哗然, 偃旗息鼓。两种观众情绪的对比, 自然可以看出民歌市场的萎缩。
三、广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南宁民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 实现一个双赢的文化和经济。是发展广西民歌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衡量。强调救援和创作的民歌, 加强的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民歌的本质是本地的, 集体的, 口交, 但这些基本上是民歌在现代社会受到挑战。为此, 必须加强保护和发展民歌挖掘, 整理民歌的“原始”, 积极开展新创作的民歌, 血液继续民歌。七年前,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开始救援行动培训乡村歌手的歌曲我们的计划。这项计划自2000年以来, 每年歌唱爱好和能力的建议, 由县级文化部门在农村地区的集体培训。与壮族文化部门提供的研究数据保存为收集当地的民歌, 他们的职责是回去, 并在创作的新民歌提高创新标准,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地的文化。的广西“新民歌”系统深入的研究, 审查和转介, 也没有做足够的研究少, 少的工作分析, 研讨会, 并出版了一本小报纸的现象。与此同时, 文化产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构成的特殊要求。危机是民歌传唱的断奏层, 歌曲“文化的民族音乐人才不能被忽略。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才能真正使及时抢救, 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 它必须是一种政府行为, 政府必须注意的救援与创作的民歌, 以及民间音乐文化的人才。
发展与教育相结合的山歌。在南宁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 也反映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现代化的广西人, 尤其是城镇居民中, 有很大一部分的舞台演绎, 广西, 优美动听的山歌的本义不明白的, 必须依靠在屏幕的底部
告诉我, 为什么需要字幕。这一现实民歌文化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也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 民间生存, 许多民歌品种已丢失。民间音乐是一种口服的传统文化, 换句话说, 文化遗产民歌依赖于语言的人是远远大于其他的文化遗产。因此, 抢救民歌, 必须也完成了歌曲在中国, 只有人民亦歌, 民歌, 可以通过公众和金日成和发展。
为此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必要的广西人从小就有, “民歌”的概念, 文化和意识。因此, 有必要适度发展和教育相结合的民歌。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编译的语言和音乐素材广西儿童期暴露于民间音乐文化的民歌一定的了解。适当的安排, 在音乐课的欣赏和学习民歌, 多组织学生看的民间歌曲, 民歌和歌剧表演, 让每个广西人了解相关知识的民歌。
论《洪湖主题随想曲》在人物形象上对原歌剧《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借鉴
唐荣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12)
摘要: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曲》是由闵慧芬先生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改编而成的。改编后的二胡曲, 在结构上和旋律上都有所变化, 但是主题人物韩英的形象与原歌剧是相吻合的。本文对《洪湖主题随想曲》中关于韩英的个人形象方面对原歌剧的借鉴通过两个方面做出分析:一, 描述主人公“韩英”在歌剧中的形象。二, 分析二胡曲如何借鉴歌剧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洪湖主题随想曲;二胡;歌剧
《洪湖主题随想曲》是闵慧芬先生通过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唱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改编而成的。歌剧里面的主人公是女英雄韩英, 韩英这个人物形象在歌剧里面代表的并不只是韩英个人, 而是一个英雄群体, 代表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有着赤子之心的女英雄。在封建社会, 重男轻女的现象十分严重, 认为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品”。韩英身处的时代, 是要求解放的时代, 这一时期人们都开始重视女性在人身、思想上的觉醒和解放, 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品, 她们变得独立起来, 在某些时候甚至起到主导型性的作用。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韩英”变得像男人一样的勇敢, 与敌人英勇作战, 为共产主义事业洒尽热血, 也使得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大大提升。韩英做的是过去认为只有男人能做的事, 有着同男人一样坚贞不屈的精神, 同男人一样用能刀能武的本领。但毕竟是女儿身, 在“英雄”的深处也藏着女性的细腻和柔软。《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讲述了韩英对彭霸天罪行的控诉, 抢天地, 占茅房, 使得韩英一家人无家可归, 甚至她的父亲也惨死在彭霸天的手里, 彭霸天丧尽天良的行为让洪湖一代的老板姓都深受其害, 这种国恨家仇韩英一直记在心里。像歌中所唱“自从来了共产党, 洪湖的人们见了太阳, 眼前虽然是黑夜, 不久就会大天亮。”以韩英为主的领导者在共产党的指导下, 带领人们英勇反抗, 使洪湖人民过上了太平的生活。
《洪湖主题随想曲》根据歌剧中唱词的叙事经过, 将主人公的故事一步一步呈现出来。在引子后面, 二胡音乐展示给我们的是第一个主题:韩英在敌人的监狱里面对母亲“深情话别”, “娘的眼泪。似水淌, 点点洒在儿心上。”深情委婉的旋律唱出了韩英母女在生死别离的时候内心的依依不舍。可是怕让母亲伤心, 也怕挫败自己在敌人面前的锐气, 韩英强忍着内心的伤痛不让眼泪流出来, 这个画面、这份柔和细腻的情感是女性所有的。《洪湖主题随想曲》通过二胡的各种滑音、揉弦、利用它近似人声的音色、运弓的力度等, 将韩英在剧中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剧中韩英是抱着必死之心与母亲告别的, “满腹的话儿, 不知从何说。”此时韩英的内心是纠结的, 临死之前有很多的话想对母亲说, 可是怕母亲难过, 她又不能说。第八小节对应的唱词“满腹的话儿”在休止了两拍半以后才接上下一句, 韩英这种“欲言又止”的纠结心理在二胡音乐的切分音节奏上和休止上得以体现。满腹的话想说又没说, 最后变成对娘亲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娘啊!”二胡通过缠绵的运弓、慢速的呼吸、夸张的揉弦和滑音将这份深情“呼唤”出来。接下来, 是韩英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在唱这一句的时候, 韩英的内心有着无尽的辛酸和痛苦, 此处, 二胡运弓的速度慢、使用的弓段短、运弓力度也稍轻, 这样奏出来的声音显得遥远, 这遥远的音色就把“回忆性”的场面描写得很到位。随即这段回忆性乐段的情绪从辛酸转化为愤怒:“彭霸天, 丧天良, 霸走田地, 抢占茅房, 把我的爹娘赶到那洪湖上……”韩英积压在内心的仇恨一时涌上心头, 此时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 力度也由弱变强了。二胡运用急促的运弓刚健有力的音色将这份“愤怒”迸发出来。唱到爹爹丧命这一情景时, 韩英是咬牙切齿的, 内心无比的恨, 二胡也通过四个十六分音符的重音把这“咬牙切齿的恨”表现了出来。随后音乐速度慢了下来, 又回到了悲痛又无奈的心情。在这里, 二胡运用颤弓的形式模仿人的哭泣声, 很好的表达了韩英悲痛的内心。从49小节开始, 出现了几个连续的切分音节奏, 这里从回忆回到了现实, 二胡通过大幅度的运弓和重音斩钉截铁地将主人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接下来是快板部分, 歌剧中“自从来了共产党, 洪湖的人们见了太阳”韩英的心情如雨过天晴, 想到了共产党, 她看到了希望, 在唱这一段的时候, 她是满怀欣喜满怀希望的, 内心非常激动。二胡利用宽快弓奏出了韩英这份激动和她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接着是一个歌唱性的乐段, 这一段描写的是主任公韩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此时她的内心是热情的, 她坚信“不久就会大天亮。”二胡运用它潇洒自如的运弓通过演奏者均匀的呼吸, 将这份信念和热情推到极致。乐曲的尾声是一个华彩性乐段, “儿要看天下劳苦的人们都解放”此处, 音乐激昂, 字字有力, 体现了韩英宁愿用自己生命换取革命胜利的崇高品质。为加强音乐的戏剧性, 二胡多处采用由弱到强的处理。结束句上的“2”用强有力的音头带出来, 并且逐渐加快, 在“4”上稍作停顿, 然后用密集的颤弓在豪迈的情绪中结束此曲。尾声将一位心系群众的伟大女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荣, 女, 出生年月:1986年10月-, 籍贯:湖南岳阳,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二胡理论研究与表演, 学历:硕士。
摘要:摘要:广西素有“歌海”之称, 居住着壮、瑶、侗、仫佬、毛南等十一种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都爱唱歌, 擅长唱歌,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民间艺术活动中, 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民歌。
关键词:广西民歌,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自治区统计局普查中心课题组.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J].2006 (12) :54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3广西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9:314-334
[3]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少数民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13—15
[4]冯子标, 焦斌龙.大趋势: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13—15
[5]方铁.论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传承[C].杨圣敏.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153—154
当涂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篇7
一、当涂民歌的历史发展
当涂民歌的起源于六朝时期, 南朝宋, 武帝经常携臣子在白纻山上的白纻亭, 吟唱《白纻歌舞》。《白纻歌舞》在以姑孰为中心的江南和吴地一带流传于二百余年, 后曲调音乐被收入到了《清尚乐》中, 此为当涂民歌演唱之始。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 长期生活在当涂, 他创作的《田夫踏歌》和“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銊, 以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50多首《于湖竹枝词》, 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
解放以后, 当涂民歌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从乡村田野唱进都市舞台。1957年6月当涂民歌手赵秀英, 汪宗领参加安徽代表团携《姐在田里薅豆棵》《熟透庄稼一片黄》《小妹子送饭下田冲》《放牛歌》等优秀当涂民歌, 赴北京参加全国音乐舞蹈汇演,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好评。1954年《打麦歌》作为全国首批民间音乐优秀节目灌成唱片在全国发行。此后, 中央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前线歌舞团, 以及著名作品家时乐蒙、瞿希贤、巩志伟, 著名歌唱家陆青云、姜至等人先后来到当涂农村采风, 学唱当涂民歌, 经专家的采风和创作, 1982年《打麦歌》《划龙家》《回娘家》等13首民歌, 由中国唱片社再制成唱片, 远销东南亚各国。《中国民间歌曲集·安徽卷》选择了当涂民歌40首, 当涂民歌以入选安徽民歌最多而誉为“民歌之海”。当涂民歌能唱出当涂、唱响省城、唱进北京, 甚至能够漂洋出海, 这正是当涂民歌艺术魅力的所在。也是我们当涂人的骄傲, 更是我们当涂民间艺术珍宝和艺术遗产。
当涂民歌数量众多, 题材广泛, 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涂民歌载体多样, 平原、圩区、丘陵山区的民歌各呈异彩。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 小调;流行于博望, 湖阳与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采石, 霍里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当涂民歌语言丰富, 结构完整, 曲调多样, 唱法独特, 彰显出鲜明的地方性民间音乐特色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当涂民歌的保护
“保护为主, 拯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要坚持的方针, 民族民间文化的拯救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工作,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与保护工作是我们文化馆人的职责所在。那么, 对当涂民歌来说应该如何进行保护呢?当涂民歌是我们马鞍山的唯一的一个国字号的文化遗产, 如果这项国家级的遗产在我们手上没有保护好, 缺失了, 那就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换句话说是我们在非遗工作中的失职。当涂民歌的保护工作十分严峻。
当涂民歌的保护工作应该如何做, 笔者认为:
第一, 要建立起长效保护工作机制, 用制度来推动保护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而且还要有一定工作能力、有事业心的同志长期从事保护工作。
第二, 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 非遗的保护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这是一种“活态”的传承, 非遗的濒危是由传承人的濒危而带来的。人在则在, 人亡则亡, 靠的是一种人为的代际传承。一旦出现人才断层, 这种文化形态就会濒临失传, 甚至消亡。当涂民歌有以陶小妹为首的5位省级传承人, 对她们的保护就是对当涂民歌的保护。所以我们要走到她们中间去, 取得她们的信任, 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正确引导她们对当涂民歌的传承。
第三、要取得上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 这个重视不仅是在工作层面上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要有保护经费上的保障。保护工作必须要有经费给予支撑, 这样的保护才能长远, 要有专项资金来专门从事保护工作, 这样才能让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有底气,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经费让他们用嘴去保护, 那还不是一句空话吗。
第四, 要建立当涂民歌的档案库、将现存各种当涂民歌大赛、当涂民歌演唱会的歌曲、论文、图片、影像资料等。登记造册、妥善保存、同时还要对濒临失传的原生态的老民歌手所能唱当涂民歌、收集、整理、记谱、记词、并录音录像, 尽快地将其拯救出来和保护完整。
三、当涂民歌的传承
当涂民歌的传承是当涂民歌的关键, 无论是拯救, 还是保护都是为了传承。前者是手段, 后者是目的。只有做好当涂民歌的传承才能让当涂民歌世代相传。才会有当涂民歌发展的明天。
做好当涂民歌的传承工作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建立当涂民歌基金会。
广泛向社会宣传,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 介绍和宣传国家级非遗当涂民歌的保护规划, 争取得到社会资金的支持。
2. 建立当涂民歌培训基地。
组建一支以年青人为主的当涂民歌演唱队伍。让5位省级传承人, 定期到基地传授技艺, 实行艺术的传、帮、带, 多带徒弟, 带好徒弟。
3. 开展各种形式当涂民歌的演唱会。
让当涂民歌走进社区, 走进乡镇。每年的文化遗产日, 要组织当涂民歌的演出或当涂民歌大赛。
4. 让当涂民歌以及民歌剧走进学校、走向课堂。
积极向教育部门宣传当涂民歌, 得到教育部门的支持, 在中、小学生音乐课中开设当涂民歌音乐课, 让学生们在校园广泛传唱, 当涂民歌的传承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5. 利用一切宣传媒体, 宣传和播放当涂民歌。
特别是农村的各乡镇文化站、行政村, 利用宣传工具, 大力宣传当涂民歌, 广为传唱当涂民歌。让当涂民歌回归田野乡村, 回归大自然, 让优美动听的当涂民歌在当涂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目前, 当涂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使我们感到有些失落, 在有些人的眼中, 当涂民歌与经济发展没有多少关系, 有没有当涂民歌, 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是的, 当涂民歌是不能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但是, 她能反映出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 能间接地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曾记得在我市的招商引资推介会上, 当涂民歌到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为我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宣传作用。2007年在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 市文化委、当涂县政府、市文化馆组织了市、县专业剧团和大批非专业的文艺骨干, 精心排练了一台当涂民歌大型演唱会。有歌、有舞还有原生态民歌手的演唱, 赴省城合肥展示演出, 受到了省文化厅领导和专家们得一致好评。省文化厅杨果厅长观看演出后说:“你们要保护好、宣传好、传承好当涂民歌,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 打造一台当涂民歌的精品, 对外进行宣传。这是一张有着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要充分利用这张名片为经济发展服务。”听了厅长的一番话, 我们很是激动, 信心十足, 2010年马鞍山又打造一台当涂民歌剧“姑溪情歌”, 我有幸在剧中当任女主角“兰花”, 此剧在安徽省笫九届艺术节荣获一等奖。我们真想把当涂民歌打造成一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再放昔日的光芒。然而, 时过境迁, 由于种种因素, 再组织这样的当涂民歌演唱会以及大型当涂民歌剧确实有诸多的困难。
金沙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篇8
随着经济、快餐文化、数字化信息的影响, 民族文化观念的转变及多元艺术形式的冲击, 金沙民歌由最初集体传唱变为少数人的传承, 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对这一形势、如何延续这一已几近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并传承这一民族的精神财富成了最重要的问题。以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金沙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一、充分发挥金沙民歌保护机构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 民歌容易被淘汰。单靠民歌自身的完善和部分文人的呼吁无法实现民歌的持续传承。因此, 首先应重视这一特殊的民俗文化, 并在市中心设立民歌文化保护机构, 在沿江的重要村、镇如吾竹、巨甸等地设立民俗文化保护机构分部, 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记录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对金沙民歌的产生、内容、类别、音乐形式、文化价值等进行归类整理, 以确保民歌得以保存完整并能持续发展。其次, 加大资金的投入, 积极主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补助经费;结合地区民俗特点、民族心理、地域文化等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和奖惩政策, 并把保护政策落到实处;保护金沙民歌的传承人。最后, 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目前,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地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保护力度较弱, 民俗文化人力资源普遍匮乏,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开发地方人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优化民歌机构的文化建设。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民歌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形式一旦脱离了现代媒体这一最直接最快速的传播媒介就容易被现代信息所淹没而失去生命力。如果能有效利用报纸、期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就能为民歌的传播开拓空间。具体有:在报纸中设置民歌类版面, 图文并茂, 以丰富而具特色的页面吸引观众;在县电视台, 开设民歌类节目, 聘请专业人士结合金沙民歌的特点和使用价值进行宣讲;借助互联网开设民歌网站, 拓宽民歌的宣传范围, 加大宣传力度, 在宣传中不断完善, 调查民意, 广泛征求民众对民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举办民歌类讨论会, 出版金沙民歌类著作或音响制品, 拍摄金沙民歌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以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呈现金沙民歌。
三、金沙民歌入学校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也是文化传承直接基地, 更能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最直接的人力和文化资源。学校如能结合地方民俗文化开办相关的民俗文化专业和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学课程, 使地方教育直接扎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中, 做到现代和传统相结合, 就能使学校既办出特色, 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同时使金沙民歌在传承中利用好学校这一传播媒介, 代代传承。
金沙民歌是沿江百姓生活、心理情感的真实写照, 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使金沙民歌散发出浓浓的江畔风情。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金沙民歌语言富于音乐性、大量使用修辞等特点结合语文、诗歌、音乐等相关课程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感受并挖掘金沙民歌内在的语言美和音乐美, 讲解民歌创作的知识, 指导学生尝试民歌创作, 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创作能力。其次, 金沙民歌在内容上多以劳动和爱情为主题, 体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劳动、美和自由劳作的深情。勤劳、善良成了爱情和劳动的共同主题, 勤劳几乎成了江畔男女对美丽的唯一判断标准, 并影响了他们的爱情观和择偶观。教师可以通过民歌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感受金沙民歌中孕育的真、善、美为主题的纯美的世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四、加强金沙民歌的理论研究
目前, 有关金沙民歌的研究力度还不够, 覆盖面和深度都有待拓展。金沙民歌、包括爱情、婚姻、巫祝、祭祀等,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但是民歌类的著作仅有舒家政的《金沙民歌》, 其他民歌都散见于民间, 还有很多题材的民歌未统计,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所以, 加强民歌的理论研究, 首先应该广泛收集, 加大人力资源投入, 民俗学、音乐学、本土民歌传承人都可以纳入到民歌理论研究中, 拓展民歌研究的深度。其次, 扩大金沙民歌的研究范围, 使金沙民歌走出去, 与各地民歌接洽, 在对比分析中挖掘金沙民歌的特点以及深度理论内涵, 为它的传承找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金沙民歌在文化研究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总之, 金沙民歌的研究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以拓展, 用深度增加其内涵, 用广度丰富其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传承不失活力和生命力。
五、结合旅游业发展金沙民歌
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不单要依靠自然景观, 还要依靠扎根于自然景观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金沙民歌所依存的最主要自然景观是金沙江, 金沙江已成为丽江旅游业中最为原生态的景点之一, 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都具有其独特性, 民歌便是特色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旅游景点如金沙江沿岸的黎明、石鼓等包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点举办民歌类民俗活动, 开展民歌对唱比赛、民歌创作、开展与旅游业相关的学术讨论会, 以最直观的艺术形式呈现民歌中蕴含的江畔民族的生产、劳动、风俗、宗教、爱情等民俗文化, 让游客感受自然景观之美的同时传承了地方风俗, 让民歌丰富旅游业内涵, 让旅游业带动金沙民歌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舒家政.《金沙民歌》[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9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传承保护 民间团体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98-02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地极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正处于濒临失传的处境,近年来为加强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各项工作相继展开。本文主要以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为例探讨关于民间团体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的一些思考。
一、现阶段民间团体对原生态民歌传承的主要贡献
(一)原生态民歌收录整理
原生态民歌主要是流传在当地山民中的民间艺术,其过往的传承主要依靠一辈一辈民间艺人的口口相传,鲜有文字记载,更无影音资料可寻。虽然近年来政府的搜集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对散落民间的古老民歌作品进行搜集并录音保存,但力量毕竟有限,而民间艺术团体,本身就来自群众,其中不乏当地知名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担任艺术主干,他们如同一只更具亲和力更具灵活性的队伍,广泛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原生态民歌。
以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为例,在聂成、柳宁安等老一辈传承人的带领下,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艺术团老艺人会唱的原生态民歌进行录音保存工作。
(二)营造原生态民歌传承保护的群众氛围
在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唤醒群众对民族传统的记忆与热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民间团体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深入群众中开展演出既丰富了艺术团的表演经验,又为群众提供了一台台贴近生活的传统艺术欣赏。就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而言,其成员利用农闲时间参加节目彩排,周末为当地百姓无偿演出,在柏杨镇当地掀起了一股浓郁的全民唱灯歌热潮。
(三)加强与其他地区原生态民歌交流活动
在古代,湘、鄂、渝边界地区,由于商贸往来的关系各地的原生态民歌有着广泛的交流。而今,随着原生态民歌渐渐与人们的生活相脱离,除了官方的一些保护措施与交流活动以外,民间自发的沟通已经越来越少。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虽然成立仅一年,先后去往了重庆、四川、山东等地参加交流演出,将地道的“利川灯歌”带到了各地人们面前。
(四)进行原生态民歌创新尝试
音乐家徐沛东表示,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民歌的发展和传播遭遇了相当大的挑战。因此,要让现在的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了解民歌喜爱民歌,从创作到传播形态都需要创新。①从土家山寨唱出来的经典民歌《龙船调》其原始曲调是“利川灯歌”中的《种瓜调》,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利川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改编而成。在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排练的节目中就有结合传统民歌曲调融入“十二五规划”反应山民新生活的新式民歌及结合经典民歌《龙船调》改编的创新民歌《有一支古老的歌》等。
二、民间团体在原生态民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民间团体既然是基于团员自身的兴趣爱好集结而成的民间组织,对原生态民歌保护的热情自然是不容怀疑。然而一个自发的组织一旦缺乏领导或是领导不当,仅凭盲目的热情效果也定不会理想。况且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其自身的运作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资金来源、对外交往、成员素质管理等等。要想长期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列出考虑范围内。
(一)民间团体的年龄结构普遍老龄化
除了专业剧团里的专业演员会有年轻力量的加入外像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这样的民间自发组织的团体普遍都是由业余的中老年人组成。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加入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原生态民歌保护力度的加强,许多地方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民歌课程进行普及教育,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做到了从娃娃抓起,解决了原生态民歌后继无人的问题。然而在年轻人这一块却出现了断层,也就是当地老人们所说的青黄不接。
(二)民间团体活动经费缺乏保障
对于自发组织而成的民间团体而言,主要经费一般全由团员凭借自己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自发筹集而成。调查了解,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在成立之时团员自愿筹集资金14100元、设备及服装道具价值17000元,但这样的筹集毕竟有限。
(三)民间团体团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在由原生态民歌爱好者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团中,大家对民歌的热情普遍很高,但又不得不承认团员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在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现有团员中,除了个别的民间老艺人外,其余大多为业余爱好者。
三、作为原生态民歌传承力量的民间团体在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以团员子女为潜在对象发展新生力量
艺术团团员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而言原生态民歌的影响氛围更浓厚,其子女在父母平时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原生态民歌的了解较普通家庭的子女更多一些,这就为原生态民间艺术团向年轻人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环境。
(二)广泛开展表演活动提高影响力
对艺术充满向往的人,大多不缺乏表演的热情。民间艺术团创作排练的节目需要大胆的向群众展现出来。积极参加各地区性比赛、文艺汇演、公益演出都是可取的方式。通过这些演出在锻炼团员的表演经验的同时,又为群众展现了一台台极具亲和力的原生态民歌表演。
(三)适当承接商演为发展筹集资金
民间团体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而团员自筹资金的形式毕竟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艺术团通过承接商演筹集资金成为了可行的一个有效方式。在过去,原生态民歌中的一些形式,例如灯歌,其最初原本就是人们吉庆时分的助兴表演,只是在现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今以商演的形式将其又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为艺术团寻得了资金来源。只是承接商演也要有一个度的掌握,不能一味的以经济收入为目的让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在商演之路上变了味。
(四)积极争取培训机会提高团员专业素质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民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许多民族院校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科目。已经有一批专业的传统民歌人才可以为民间团体提供指导。作为民间团体的负责人员,应该为团员积极争取学习机会,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原生态民歌培训班,或者创造条件邀请专业人员定期来团里为团员提供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声乐教学 篇10
民歌历史悠久,具有形态特殊、曲调优美以及内容丰富等众多特点,是各个民族不可获缺的珍贵财富,它可以表现爱情、体现生活、戏说故事,拥有丰富的题材,但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使得更多的艺术形态相继而出,因此为了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不断更新声乐教学模式,这也使得传统民歌的生存空间发生了转变,民歌不仅仅局限于民间,也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相传,而是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因为随着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汉语普通话的推行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仅让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也让一些民歌的功能丧失,进而导致附着在这些功能上的文化随之出现萎缩,这使得民歌生存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需要加强对民歌艺术发展、传承途径和空间进行探索,而教学课堂则可以成为其传承空间之一。因为在课堂空间中,可以通过声乐教师的传授和学习者的学习来对其进行主动传承,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原生文化空间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经过完善和系统教育的促进下,也能使其具有较为突出的新优势,进而实现民歌的传承和传播。
二、课堂教学延续民歌艺术文化
在民歌中,不仅仅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历史以及精神风貌等记忆,同时也包含着民歌艺术的特有信息,因此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是音乐创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民歌具有独特的调式和特色音,但是在我国的音乐教学和演奏领域中,基本都使用十二平均律的律制,音乐作品中也是以西洋大小调式记谱整理为主,而且在民族记谱中还会有“↑”“↓”符号出现在音符旁边,表示在演唱中该音应该音高偏高或偏低,这样才能与作品的要求相符。但是在当前很多音乐作品中这样的标准符号却被替代为倚音,这是对民歌本身音调特色的曲解。
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对其作品内在形式方面的特征进行过多的考虑,也就是基本表现方法的当面的差异,在汉族民歌中,主要分为小调、山歌和号子。因为其体裁不同,民歌音乐的表现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其特点都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思想以及地域环境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其风格的形成也受地域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作为地方文化的结晶,民歌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方言烙印,甚至是对民歌身份加以表明的符号。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和演唱的时候,首先要求对民歌所述民族和地域信息进行辨识,其次再进行所涉及特性方言字词的表明,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将方言的韵律与音乐旋律紧密配合在一起,使得演唱与本土的演唱效果更为接近。而且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声乐的标准要以大众审美和接受度为准,但是教师水平和教学的不同,以及学生条件的不同,使得声乐演唱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运用方言进行演唱,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民族的独特性加以体现,进而展现出民歌的特点。而且在教学中,将民族代表的地域、人文和语言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习者更专业、更全面恰当的诠释民歌作品。
而且声乐教育配备有专业的师资资源以及完善的课程设置方案,个别课程还能更集中的对民歌艺术进行教学,在这样传承的环境氛围中,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民歌演唱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特定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质进行系统、专业的了解并形成深刻认识,进而实现民歌的学与唱,这样不仅仅是对民歌艺术的传承,也是让学习者的情感更加丰富,扩展其视野,并体验到民歌的多元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歌是我国各民族珍贵的艺术文化资源,在当前这个新的时空维度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承,而民歌与声乐教学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也让声乐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声音技术,同时也对各地域的文化特质进行全面、立体、深层的诠释,进而使得民歌艺术得到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歌都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于世,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民歌的加工、改造和提炼也未有停歇。民歌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是对最朴实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承载体。因此在民歌教学中会涉及到民歌艺术的传承,并且民歌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对于声乐教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声乐教学和民歌的结合,对民歌艺术的特质进行了诠释和解读。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推荐阅读:
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11-04
满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11-28
山西民歌11-11
民歌传承11-11
论陕北民歌唱法传承论文07-07
民歌发展06-20
民歌的风格特点与演唱11-10
中国民歌发展05-22
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10-29
民歌的特点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