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歌

2024-07-14

新民歌(通用11篇)

新民歌 篇1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化的论证,深入地阐述信阳新民歌的创作背景、创作方式,比较传统信阳民歌和信阳新民歌的不同,为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信阳新民歌与传统信阳民歌进行比较,探讨二者的流传性与流行性特质,思考信阳新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最后作出展望。

关键词:信阳民歌,新民歌,风格,传承,创作

伊始于大别山麓的信阳民歌,作为先民的生活艺术方式,如今已经传承千年。信阳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兼顾豫风楚韵,不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文化的传承,是新时期人民所需要的新思想。

信阳,居楚头豫尾,处在江淮之间,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处,面积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几千年来,生活、繁衍在这里的劳动人民,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信阳素享歌舞之乡之美誉,歌谣的数量浩若烟海。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诗经》就记载有《台南·申女》、《行霞》、《采苹》等数十篇流传于信阳地区的歌谣。明代冯梦龙编的《山歌》就汇集了信阳的五句山歌,并对豫南大别山民歌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上山打柴唱着:“冬季腊梅花儿开,起五更上山打干柴”;车水时唱着:“一上水车把脚挪,边车水来边唱歌”;下田插秧时唱着:“人人一把秧在手,口唱山歌手插秧”。这些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直接参与了历史进程。

纵观民歌在我国的发展,其历史十分久远。从现实主义的《诗经》到浪漫主义的伟大诗篇《楚辞》,“农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背景下,民歌也展现出不同的色彩风格。而在数量众多的民歌体系里,信阳民歌在中国民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促进民歌历史的发展。

“赵州石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么咿呀嗨……”这首《小放牛》流传度特别广,从古到今唱了几百年,其历史根本不需要考证,只从格调旋律和歌词内容,就能够感受到其悠远绵长的历史气息。在漫长的民歌历史中,信阳民歌在劳动中产生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其歌词内容涉及范围特别广,有远古狩猎,有反封建反压迫,也有歌颂美好新生活。在信阳民歌中,我们能够感觉到信阳人民的精神意志、愿望情感及生活思想,信阳民歌所体现出的时代性,让人们可以看到信阳人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生活智慧。

信阳民歌“以词取胜、以情见长、以声动人”。与流行音乐相比,传统信阳民歌的精髓在于朴素到极致的纯粹、单纯到骨子里的纯粹。听信阳民歌,听着听着,仿佛感受着一段刻苦铭心的平淡爱情,又好似时间白驹过隙般渐渐地演绎着一段段值得深刻记忆的故事,带领着听众们向灵魂的最深处走去。

客观来说,信阳民歌又有别于陕西信天游,青海、宁夏的花儿,有别于广西壮族刘三姐的歌。五句子是它的最大特色。五句子中劳动歌是其精华,情歌又是精华中的精华。以《床底下挖个养鱼塘》为例:“想郎想得脸焦黄,夜夜睡觉想着郎。打开枕头给郎看,眼泪发芽二寸长。床底下挖个养鱼塘。”作品前两句是白描,第三句开始起跳,第四句是奇句,把眼泪比成黄豆芽,并且还具象,豆芽还二寸长,可以用尺子量,第五句跟进,异峰突起,泪水儿在床下形成个养鱼塘,可见流泪之多!这在其他民歌中实属罕见!正因为五句子山歌的艺术魅力,所以它引起了一些诗人的酷爱,把这种艺术形式带进了新诗创作。

当前,正是信阳民歌传承发展的大好时期。国务院把信阳民歌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深入落实“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理念,细致做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的相关工作,为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壮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信阳新民歌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是以民间音乐音调为基础进行升华与再创作。在创作中借用民间音乐音调,就是根据作者的艺术构思,在传统歌词的前提下,以建立音乐新形象为立足点,学习和借鉴某一地区的音乐素材,有效运用此音调开展二次创作。

综上所述,在漫漫历史的进程中,传统信阳民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始终在向前发展,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同时也持续传承着其核心的艺术魅力、音乐特色、地域风情,体现着信阳人的精神面貌和历史气息。进入到新世纪后,一辈辈、一代代的创作者们,让信阳民歌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信阳新民歌应运而生。与传统信阳民歌的传承性相比较,信阳新民歌的流行性音乐特点更加突出。为了能够让现代人更容易懂得信阳民歌的艺术魅力,创作者开始在传统信阳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在没有改变太多调式和歌词结构特色的基础上,让歌曲有了流行化的元素,让歌词更加通俗化,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审美需求。相信在未来信阳民歌的发展进程中,还会经过演变激发出更多的火花,成为更多人所认可的中国传统民间民歌艺术文化。

孙维良:用激情演唱“新民歌” 篇2

“他的歌声有一种浸透人心的力量”

“黄河原本并不黄,因为容纳了百川才改变了模样;妈妈原本很漂亮,因为养育了儿女才历尽沧桑……”孙维良在演唱会上唱出这首《黄河妈妈》时,他强劲有力的音色苍凉纯朴的唱腔和如泣如诉的韵味打动了无数人。有观众说:“他的歌声太感人了。有一种浸透人心的力量,真的是荡气回肠。”

孙维良自己也深深喜爱这首《黄河妈妈》。

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孙维良看到《黄河妈妈》的歌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当时这首歌已经有曲子可是孙维良并不满意,他找到了流行音乐人浮克请他为《黄河妈妈》再次谱曲。从未尝试过为男民歌手创作的浮克对这一挑战很感兴趣用两二天时间就谱好了曲。孙维良拿到曲子时,不知不觉地就哼起来了。“对了,就是我要的感觉!”就这样,民族和流行的结合成就了一首佳作。

为了拍摄音乐电视,孙维良从内蒙古出发驱车到了山西、陕西。他们追随着黄河的足迹,一路走,一路拍。他曾与“黄河妈妈”亲密接触,站在陡峭的悬崖边,脚下的河水不停飞溅到他身上。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到老乡家,跟他们一起吃饭、聊天。

这次“黄河之旅”历经半年。回到北京后孙维良心中的激情仍然未平,他向导演提出,要重新录音,将一路的感受都融入歌声。经过全新演绎后的《黄河妈妈》与气势雄浑的画面浑然天成。有网友说:“每看一次这部MTV,都忍不住怆然泪下。”

作为民歌歌手,孙维良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民歌更鲜活,更贴近时代更有生命力?他认为,民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套路,可以采取一切有利于艺术表达的音乐元素。他提出了“新民歌”的内涵,强调歌曲的“原始性”、“流行性” ,“通俗性”、“世界性”和“多样性”。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他也努力打造符合自己理念的新民歌。

“伤了你才明白,我真的不该,你给我的清纯,千金难买。”这首《深情如水》,乍一听以为是一首情歌,可是听下去,“望着你泪已流干,我如梦醒来我知道你再也经不起伤害。深情如水,点点滴滴要用爱心善待……“才知道这是一首呼吁大家保护地球母亲;节约水源的公益歌曲,这首歌的曲子加入了异域风情的音乐元素,让人一听,就想到了西部的沙漠……词曲交融,可谓浑然天成。”

从农村走出来的孙维良始终未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十几年来,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十多场“心连心”晚会的演出,他也一直希望唱更多让农民爱听的歌。

现在,他一张建设新农村的专辑正在筹备中,虽然离家已经多年,但是他对于故乡仍然有不解的牵挂。这次回家他居然找不到路了。原来的小土路改成了柏油路,村子附近成了一个工业园区,这让孙维良十分感慨,激情涌动下他很快就创作了一首歌词,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又谱成了曲,完成了这首《和谐乡村》:“你看那蓝天白云灿烂的星光,改变了容颜的村庄,诉说着今天的吉祥:你看那父老乡亲笑得多幸福,放下了千年的负担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美丽的乡村是和谐的地方,和谐的地方是中国的希望……”

从乡村走向“海洋”的歌手

2007年夏天,孙维良在家乡大连瓦房店市掀起了一场“风暴”,8月21日,他的独唱音乐会“乡音乡情”在市人民剧场举办。

“很多年没有回家了,这一次的演唱会,当作是向家乡父老乡亲的汇报演出。那一晚 能容纳千人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孙维良演唱了《乡音乡情》、《黄河妈妈》、《走向海洋》等十几首歌曲,在辽宁交响乐队气势恢宏的伴奏下,他高亢深情的歌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挥洒。

谢幕时,从持久不息的掌声中,他知道观众给自己打了一个高分,在演唱会的尾声,孙维良现场资助了家乡的4位贫困大学生。“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希望能为家乡的孩子们做点事。”

出生在东北农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孙维良的启蒙教育就是每晚临睡前妈妈的歌声。童年时每当躺在田里悠然地望着天空,听着风吹过麦田,或是听到雨点敲窗,他都会想,如果用音乐来演绎大自然的种种天籁,该是怎样表达?后来他学会了吹笛子还自己写了一首表现田园生活的曲子。开头是引子,接着用几个乐章表现远景、近景,农民的生活、劳动、森林里各种小动物的嬉戏、玩耍……

当时,听歌的惟一途径就是家里一个又老又旧的收音机。“每周一歌”是必听的。哥哥记词,他负责记曲子这样一周下来就能学会一首新歌了,曾经有一次,一起听收音机的小朋友对他说:“什么时候咱们家乡也能有一个人,可以到收音机里唱歌?”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年少的孙维良。从此,他有了个小愿望:“自己就要做那一个人,让自己的歌声通过广播飘到千家万户。”

虽然物质条件很有限,爸爸也批评他:“唱歌又不当饭吃,不如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他在音乐道路上前进的步伐。

在学校里,他的音乐天赋很早就显露出来,初中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歌唱大赛,以一首《走向海洋》获得了第一名,冥冥中似乎也印证了他与海洋的缘分。老师发现了这颗苗于开始重点培养。每天放学后,他都到当地有名的声乐老师王秀娟家里去学唱歌,之后再骑车几十里路回乡下。在漆黑的夜晚骑车,赶上天气不好一路不知道要摔多少跤,但是,热爱音乐的心灵得到滋养,他一点都不觉得苦。回家的路上总是边骑边哼着歌,每天一大早还要爬到山上去唱。为了凑学费,他一有空就到山上砍柴 挖药材,这样坚持了3年,风雨无阻。

1987年,孙维良又获得了瓦房店市青年歌手大赛第一名。也在这一年,孙维良穿上了海军军脤,成为中国人民海军某基地的一名文艺兵。

虽说是文艺兵,可他对军事训练一点也不打折扣。几年的军营生活,将一个只爱唱歌的孩子锻造成了一名坚强的战士。回忆起这段岁月,孙维良心怀感谢:“我明白了什么是军人,明白了怎样去歌唱他们的生活。”

1988年,孙维良圆了大学梦。他考入河南省艺术学院声乐系,在大学课堂里,他学习乐理、发声、作曲、跟着声乐老师孙占自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声乐训练,大学的几年是孙维良艺术事业上的转折点,他学习掌握了多种唱法 演唱技巧日臻成熟。

“有一种责任在我身上”

身为一名军旅歌手,孙维良时常奔波在偏远的海岛和哨所,他为水兵们演唱也体验到了他们的甘苦。1995年,孙维良被正式调入中国人民海政歌舞团。部队的宣传部长开玩笑说:“孙维良是试验基地最成功的试验成果之一”。

海政的优秀艺术家都成了他的老师,团长宋祖英很关心年轻人的生活和成长,有一次演出时,孙维良正在练声。宋祖英从他身边经过,特意转回来对他说:“孙维良,你的嗓音真的很好听,要加倍努力啊。”

在团里一些老艺术家的介绍下,北京的许多歌唱家也都成了孙维良的老师,李双江教了孙维良两年多,执意不收学费:“等你赚大钱了,再交学费吧。

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孙维良把为海军战士歌唱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义务,大到几百人的部队专场演唱会小到为几个战士演唱。有一次,孙维良到广州南海舰队演出,有一个小战士因值班设能听到他唱的歌。他知道后,专门赶到岗哨为这个小战士演唱。

他永远难忘到西沙群岛去为驻扎在那里的官兵慰问演出,西沙群岛的美无法形容,西沙群岛的战略位置无法替代;然而,驻守官兵的生活却那么艰苦。他们每天都要忍受着高温高湿的考验,饮用着含盐量很高的水,食物种类也缺乏,更难以忍受的是与家人的分离和长久的孤寂,孙维良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的演唱中,台下的战士脸上淌满泪水,情不自禁地跟他一起唱……离开的时候,他站在舰艇上,看到岸上一双双挥动的手,泪水模糊了视线。“感觉是自己的亲人留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了!”

二十多年了,从北海舰队到东海舰队从南沙到西沙。不知不觉中,他的足迹已遍布海疆,为基层官兵演出一千多场。他充满阳刚纯净清朗的嗓音,给全国各地的海军官兵带去了欢乐和鼓舞。

浅析新民歌的产生与发展 篇3

“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载体,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脚印不断的推进和演变,正以一种不断更新的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步伐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下来,“民歌”作为一种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从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体现出一种凝聚着民族的精神气息、风土人情、心理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特征。

民歌以一种最为大众话的音乐表现方式,并以这种最为普通的音乐方式体现着人类灵魂深处最为真切的声音气息。在民间的各民族对于音乐的追求过程之中,民歌用以时代口传的方式,并根据这种口传的音乐特点及其精华进行提炼和总结,从而形成这种特殊的音乐形式特点。因此,民歌所体现的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地貌特点以及非专业的音乐创作模式特点。

而新民歌则主要是通过传统民歌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相联系,以一种时代的变化为变化,通过人们的创造与历史的演变进行结合的创造和发展,因此新民歌在表现方式上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点。

二、“新民歌”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关背景

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不断从物质生活上得到了一定满足的条件下,人们逐渐将视野从物质生活方面转移到精神生活之上。在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条件之下,音乐成分所占据的比重变逐渐充释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这一阶段,流行音乐逐渐占据了时尚的前沿,成为了引领时尚的主流,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原有的音乐结构的布局形式,甚至于超越了民歌的趋势。

直到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以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个性解放等因素,人们对于时尚的定义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因此声乐在这一时期也同样以一种新的形象以及多元化的特点进行转变,因此许多作曲家以及歌唱者逐渐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抓住社会潮流的演变方式,将时尚元素运用到音乐的创作之中,从而将传统音乐模式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有着时尚、现代、大众化等优点的“新民歌”开始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新形势的民族声乐艺术,是的“新民歌”的尝试获得了成功,同时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从而新民歌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三、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新民歌”

“新民歌”从歌词上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活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并具有民族等特征,琅琅上口、旋律悠扬。著名的青年歌手汤灿的《幸福万年长》在歌曲的创造上和里的运用了民歌传统的特点与现在时尚元素相结合,是的歌曲在旋律上更显得优美,同时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民歌”同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具有很强的艺术特征是“新民歌”的一个特点:简单的二局体以及四句体是“新民歌”最为基础的模式,而现代的民歌却在原有的句式之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创造和开发,并在新的结构之中注入新的内容以及时尚的元素,是原本单板的歌曲形式充满活力和声明,并使得歌曲内容更具故事情节。《小白菜》以及《三十里铺》则充分体现出内容的充实以及歌词畅快的特点。

(二)与流行想融合,与时代相接轨:“新民歌”在歌词上主要融入了当时时代中的时尚元素,并在一定的内容上阐述了民族风貌,著名歌曲《走进新时代》以及《春天里的故事》等歌曲则注重体现人们心里所想的事情,从而琅琅上口,因而在人民群众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近年来,“新民歌”的这种具有独特特性的民歌形式,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认识甚至是接受。

(三)具有多种唱法:“新民歌”因其风格的不同所要演唱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作曲者在创作一首歌曲的时候都会依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因此这种方式创造出来的歌曲便要求演唱者根据歌曲的已经进行不同方式的演唱。例如《红旗颂》,为了根据歌曲的特点便运用一种民族的唱法并结合美声的唱法进行相互融合的演唱。

四、结语

亲近凤县民歌散文 篇4

顺着蜿蜒曲折的秦岭,往西南方向走,便会踏入“岭南第一州”的古凤州,即现在的凤县。在这里栖息繁衍下来的凤县人,用勤劳和智慧伴随晨钟暮鼓,用真诚和质朴传递深情厚谊。因而,在凤县的沟沟坎坎、岭岭峁峁、田间地头、坡边河畔都能找到民歌的痕迹。

听父辈讲,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各村出现过许多“歌王”和“把式”,大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凤县人之所以这么喜爱民歌(当地人叫山歌),这说起来还有一段感人的神话呢。相传西周时,有一只凤凰和石鸟在凤县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有一天,偶遇被奴隶主逼上山来的一对奄奄一息的夫妻。好心的凤凰为救他们,从东海边上噙来一滴仙水,途中水、食未进,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后落脚在他们身旁,最终救活了这对青年夫妻,然而,凤凰却闭上了双眼。看着它的尸体,他们伤心欲绝,就以唱歌的形式来抒怀,这一唱,又是七七四十九天,眼泪和歌声融合在一起,汇成一条河。就在他们感觉绝望的时候,那只美丽的凤凰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从此,这里的山民便迷恋上了山歌。

凤县始建于秦朝,距今两千多年,加上地形特殊,所以栖居在这里的凤县人不是纯粹的“土著”,还有从湖广、四川过来的移民。巴蜀之风行至凤县,经过时代风化、沉淀,形成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湖广广”的腔调;平木、岩湾、河口镇的人说话有些西府味道,而县城以西的张家窑、何家坪村语音沾上了甘肃腔调。凤县人把迁徙过来的人都称为“客”,这些客人和当地的土著聚居在一起,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共有的文化,民歌自然也不例外。

仔细辨听凤县的民歌,就会发现它们有着各自的独特性。

南边留凤关镇所辖的三岔、南星、瓦房坝一带唱的山歌明显带有湖广腔,且有着浓郁的江南味,所以就形成了“下江调”。声腔婉转、清新、轻柔、细腻,好似潺潺溪流,那种意蕴像是低眉颔首的羞赧之女,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恍若身处蓝天白云下、鸟语花香处、山涧溪流旁,微风过处,倍觉惬意。

靠近甘肃的双石铺镇张家窑和周边的几个乡村以及唐藏镇,所盛行的山歌烙上了“花儿”调的印记。据说这“花儿”调的山歌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男孩唱叫“少年”,女孩唱叫“花儿”。歌词短小,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高昂优美,一般分为两部分,前段比兴,后部分是歌唱内容,重点抒情。在凤县的张家窑村有一个民歌传习所,八十一岁老人张克勤带领他的二十余位徒弟,依然在传承着这种民歌。

坪坎镇、凤州镇一带的民歌则是有着浓厚的土著色彩,不用任何乐器,便可以即兴演唱。独唱、对唱、群唱,形式多样,其适用范围较广,田间地头、劳作现场、农家小聚皆可。原汁原味的土著民歌,能把人带入那个久远的凤县……

还有一种就是平木、岩湾、河口一带的人,因为说话的口音有西秦味道,所以,他们的民歌韵味则倾向于西府曲子。从外在形式来看,又有着一些华阴老腔的影子,就内容来看,却有着厚积薄发、出奇制胜的效果。平时所用的板凳、偶见的烟锅,在这个时候都是道具,平添了生活气息,彰显了民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点。

山歌绕凤岭,乡韵醉嘉陵。前不久,凤县文化局举办的一场民歌大赛,弃“阳春白雪”行“下里巴人”之风,让我耳目一新、神清意爽,对山风野调有了新的认识。各种形式流淌的民歌异彩纷呈,让我立刻有一种感觉:民歌竟然会有如此神奇的魅力。

凤县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题材形式和社火调、风俗歌曲(孝歌、酒曲、嫁女歌、乞巧歌、祈雨歌等)、宗教歌曲等十多个种类。这也说明凤县民歌随时都能唱,借此可以抒发心中的苦与乐、爱与恨、真善美。例如在田间劳作,便可对唱或者群唱《薅草号子》“扇子锄头两头尖,两头尖,锄了这边锄那边。吆号号吆号号……七寸碟子八寸碗,八寸碗。洋芋搅团往上端,大块子腊肉老烧酒,吃好喝好往上端。”随着节奏来薅草,将单调的劳动变得生动有趣。可以用“头尾齐”“折断腰”“两担水”等形式,不仅可以解乏,活跃气氛,还可以鼓舞干劲;一对少男少女想要给对方表达心中爱慕之意,亦可借助比兴等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狼吃芹菜勤想姐,姐吃韭菜久想郎……”山坡上放牛羊,一个人抡起鞭子,边走边唱,会觉得心旷神怡,这声音翻过山巅、越过嘉陵江,飞向高空,真情演绎了岭南世外桃源之感:“四月里来放羊四月八,娘娘庙里把香插,杨柳叶儿青啊,娘娘庙里把香插。”年少的时候,羡慕父亲会唱民歌,当初我以为这就是放牛娃的歌,没啥稀罕的,今天才知道这还是“宝贝”——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父亲同龄的老乡前辈,一曲《绣荷包》把我带到了那个时候:“正月里个闹元宵,荷包绣开了,荷包绣咱毛主席,领导主意高……”

不管身居城市还是住在乡野,能有一种民歌,邀你来到恍若仙境的地方,忘却尘世之烦丝,尽兴尽情地享受最纯真的情感,何乐而不为?

新民歌 篇5

开台节目是《阿诗玛》,混声合唱,果然台上演戏。先是女声吆喝“阿诗玛”,男声回应,然后有阿诗玛出来,有恋爱情节,载歌载舞,后来坏蛋出场,抢走阿诗玛,最后恋人团圆,合唱在“阿诗玛”的呼唤中结束,是歌伴戏。男女合唱分排后面,一段情节一首歌,民歌风格,几首歌曲连缀而成,由李遇秋编曲,卢云生作词。接着是男声四重唱,唱了《回娘家》与《天山牧民把歌唱》两首歌,后面是陆在易作曲的混声合唱《雨后彩虹》与《游子情思》,演唱一般。

女高音章小敏出台唱的是石夫作曲的《长相知》(汉乐府《上邪》),长腔一甩,开口很有味道,是民族风格;接下来的《一杯美酒》是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由艾克拜尔填词,可惜卡拉OK味道太浓。上半场压轴节目是混声合唱《梦中的卓玛》(陈道斌词、黄耀国曲)与《大青藏》(孟卫东词曲)。演员出台,红袍、蓝袍,一色藏族服装,很好看。诵经一般的男声出来,随后是女声飘起,唱的是“天边跑牛羊”,歌声很动人。这首歌词曲具佳,诗意盎然则民族特色鲜明。

下半场开台是青主曲、瞿希贤编合唱的混声合唱《大江东去》。王燕手臂一挥,一放一收,唱队开口,一强一弱,很精彩;结尾又一收一放,唱队一弱一强,歌声很见威风。后面的《二泉映月》是萧白编合唱,蒋力重新填词,唱的是“秋月当头”“秋风萧瑟”等等,以“秋”为主,意象集中,歌词简洁明了。唱到高潮出来的是“人到黄昏万事休”,悲痛中好像有点颓废,结尾却回到“唱得忘了愁”,显得很豁达。这首词是目前配《二泉映月》声乐作品中相对成功的一首。

接下来是86岁老作曲家与二胡演奏家张锐演奏《二泉映月》。他上台用的是老丝弦胡琴,发音古朴,音色硬朗;后面一首刘天华《良宵》换了新丝弦二胡,音色纤绵柔和。两曲风格截然不同,显示出演奏家对民间与“新派”二胡的理解。

混声合唱《运杨柳的骆驼》,公牛词,徐坚强曲。女声“嘘——”一片出来,唱出个风动沙舞大漠意境,男低音哼唱固定节奏,表示骆驼走得懒洋洋;男高音唱出旋律,声部线条对比与层次分明。作品很器乐化,有新意、很时尚。再下面是陈道斌作词、章吉华作曲的混声合唱《伊犁姑娘》,作品主调写法,旋律不错。

这台音乐会的高潮是民歌手高保利出台唱《洞庭鱼米香》,电声加民乐做的伴奏很是精良,歌声一出更是音调高亢,风格纯正,引得观众鼓掌,大家猜想是不是在假唱?他第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没有用伴奏带清唱,证明他的嗓门与唱功的确不错。

这台音乐会压轴的是混声合唱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由中国京剧院集体创作,王燕编合唱,领唱刘玉英,可惜音准不太好。最后一曲《故乡是北京》阎肃词、姚明曲,秋里编合唱,演唱很一般。

这台音乐会的拳头产品是《大江东去》《梦中的卓玛》;优秀作品是《运杨柳的骆驼》《二泉映月》和《阿诗玛》。但是,《阿诗玛》台前演戏,像是看小歌舞戏,又像是小清唱剧或者合唱作品,搞得观众不知道欣赏哪一头。其实,规规矩矩清唱效果更好。这台音乐会值得表扬的是钢琴伴奏曲大卫,弹得轻松又风格准确;需要批评的是音响师,把音响对准高保利调得最好,合唱音响反而差了许多。高宝利歌声出尽了风头,而合唱的女高音声部出来不柔和,一点不好听。男女四声部音色的鲜明与谐和做得不好。童心合唱团唱歌使用音响方面还应当注意。

“新民歌”的背景及产生原因论析 篇6

关键词:新民歌,背景,产生原因

一、新民歌

“新民歌”, 产生于二十世纪末, 是一种以“民”为主, 主要采用“民通”的演唱方法;创作上在立足民族风格基础上加进流行、时尚的现代音乐元素;演出形式上强调商业包装的全方位视听体验的新型歌曲演创形式。

这种歌曲形式, 将民族风格与流行、通俗特征相结合, 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现代、时尚、流行、通俗, 具有现代审美取向, 迎合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新的审美心理与需求;它熔文化和商业于一炉, 并开辟了新的市场。这种歌曲形式在现阶段已经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也可以说是现阶段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的一种新现象。

“新民歌”是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与时俱进提出的。它的内涵是:强调“民族性”、“流行性”、“通俗性”、“世界性”和“多样性”。“新民歌”是20世纪末产生的新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奇葩, 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最新阶段, 体现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新风貌、新时尚,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新民歌”的背景及产生原因论析

艺术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艺术的发展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轨迹。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 由此引起了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要;这也决定了艺术市场的需求并对文化传播的方式有所影响。无论是声乐文化领域的消费、传播、流行, 还是声乐文化的交流等等方面, 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 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上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人们对于声乐审美消费的需求程度以及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否, 实际上直接构成了声乐文化发展和变革的巨大动力。

(一) 八、九十年代

在二十世纪8 0年代, 社会总体政治、经济水平还不是很高。经过了长时间的文化禁锢, 到8 0年代初、中期, 大陆的文艺景象就像当时的生活水准, 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由于物质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制约, 普通大众的文化艺术消费相对较少, 音乐在老百姓生活中的比重并不像现在这样大, 音乐在普通大众间的传播也不像现在这样便利。那时, 娱乐设施不全, 视听上的冲击潮也没有到来。录音机是比较时髦的家庭音响设备, CD机、DVD机、MP3等并未像现在这样较普遍的走进了千家万户, 那时音乐主要靠盒式磁带来传播。传统民歌和创作民族声乐作品作为那个年代的流行统治着歌坛。那时,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比较传统、朴素, 电视上浓妆艳抹、黑眼圈、大耳环的演员形象代表了人们那时的审美。正如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观念的特点一样, 那时歌曲的声音以纯净、传统为主要特点。董文华的《十五的月亮》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歌曲代表。

到了9 0年代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 人们更注重精神领域的需求和消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音乐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年轻的新一代, 开始追求城市化、现代化、时尚化, 流行通俗音乐, 在这个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站在了带领时尚的前沿, 成为了主流, 并且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音乐结构布局, 甚至有压倒民歌的趋势。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了险境。在歌曲审美方面, 也形成了一定的分野, 民族和通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歌曲界限很大, 占领了两个年龄段的审美领土。

(二) 新民歌时代

2 0世纪末,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年代, 全球工业化愈演愈烈, 由此引起了商品经济的大发展。这是个商品的时代, 是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年代, 市场决定着供需, 是经济和社会的中心, 同时也是引领文化的重要力量。在这个年代,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以市场为中心在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运作。音乐也同样避免不了市场的选择。在这个高效率、数码产品普及的时代, C D、VCD、DVD、MP3等大量发行, 是音乐传播的重要途径。购买碟片、收藏碟片, 也成了部分现代人的时尚。各类音乐创作和发行也都在迎合市场的需求, 受到市场的制约。

在这个新的年代,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的解放、思想观念的多元, 使人们的审美有了新的要求和更多样的特点, 审美情趣也有了迁移。人们既难忘传统, 又有追求新的时尚的心理倾向。民歌社会即前工业化的少数民族社会正以传统艺术的日益消亡为代价追求现代社会的接纳和认同;而现代社会则以对民歌社会的古老艺术的回望来追想业已失去的牧歌时代, 并以此为契机重构都市化过程中疏远甚或遗忘了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 努力形成有文化根基、地方特色和更大认同感的区域文化。1即形成了一种民歌社会的现代情节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节。

特别到了2 1世纪, 民族声乐艺术领域出现了“千人一面”、“千歌一声”的局面。正如2 0 0 6年著名音乐人付林在山城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担当评委时所说, 打开电视机, 不看画面的话, 唱民歌的女歌手, 男歌手都像张也、阎维文……, 风格都很单调;歌词的内容无不是河山、大川、长城。他说, 这种太过规范和程式化的方式, 让民歌变的千人一面, 失去了它原本的个性和多样化, 也失去了听众对它的喜爱。

而此时流行音乐迅猛发展并因其通俗、大众性, 获得了广泛的市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陷入了一个弱势的地位, 不管是传统民歌还是被定义为中国民族唱法的现代创作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因其形式和内容上相对单纯, 太过规范和程式化而离大众越来越远, 和流行音乐相比很难有竞争力。另外, 在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现代传媒技术如电视、互联网等的大众化, 人们的视野扩大了, 审美情趣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2, 为迎合大众, 流行歌曲在媒体的音乐传播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打开电视,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流行音乐的娱乐报道, 听到的更多的是通俗歌曲, 而民族声乐作品的宣传和推广却有所忽视。3 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喜爱传统的民族唱法的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减, 能了解当代民族歌曲曲目和演唱者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知道这部分受众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音乐传播中的目标受众群, 他们的缺失无疑将严重影响到中国民歌的发展前途。3通俗音乐、摇滚乐是他们的首选。这部分人的现代审美理念和音乐消费使民族声乐处于一个尴尬、危机的境地。

大众的口味主导着文化市场的发展, 新形势下音乐的创作一定程度上也必须顺应市场的发展。如何适应大众的需求发展创新, 找到出路成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很多作曲家和歌手审时度度、把握形势, 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加进新的时尚, 在满足人们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又满足了新鲜的心理需求, 给声乐领域带来了色彩斑斓的活力。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审美的多元化, 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交叉发展的新趋势, 各种演唱形式和歌曲形式互相渗透, 这是传统的一种新发展,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族声乐艺术适应新形式发展, 选择了新的创作理念和表演形式;融合与多元, 使其跨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民歌”产生并在此得到了自由、迅速的发展, 成为今天舞台上亮丽的风景。“新民歌四小花旦”、新时代“新民歌运动”在此产生。陈思思的《梦入桃花源》、张燕的《月亮女儿》、祖海的新民歌演唱会、汤灿的《幸福万年长》、《家乡美》等, 成了这个时代的新时尚。

新民歌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民歌”, 因其时尚、现代等特点, 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 成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新民歌”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吸引了很多听众, 获得了很大的群众市场, 是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的创新。

三、结语

“新民歌”作为一种新型歌曲演创形式, 是民族声乐艺术与时俱进的一种必然, 很多传统的民歌因其形式的程式化, 不易被现代人理解接受。在现代这个审美观念发展了的年代, 如果传统民歌还是以一种高姿态来面对它的听众的话, 只能是曲高和寡。而经作曲家改编“加工”、用现代元素包装处理的新民歌, 使民歌更通俗异懂, 易于被人们接受, 从而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2 1世纪的今天, 社会一日千里的进步, 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物质、精神的东西都在与时俱进。历史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的时候, 总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适合于历史发展要求的种种新文化。同时, 也在抛弃落后的、跟不上历史发展的东西, 正所谓“适者生存”。传统与现代, 古典与流行, 保持与发展是个大课题。民歌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亦不能脱离这种规律。4文化的多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 民族声乐艺术只有跟上时代潮流, 才可能进步。

新民歌是新时代的产物, 它既扎根“民族”又跟进时代的特点, 使它有很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新鲜事物, 它的发展道路一定是曲折的, 但事实证明这个发展趋势是个必然也必将获得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1].范秀娟.民歌社会的现代情节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节[J].文艺研究, 2004, (4) :85。

[2].王燕星.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民歌的现状和发展[J].集美大学学报, 2005, 8 (9) :89。

[3].王燕星.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民歌的现状和发展[J].集美大学学报, 2005, 8 (9) :90。

新民歌 篇7

关键词:马山民歌,传承,途径,创新

马山民歌是江汉平原民歌的代表, 其奇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态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色, 马山民歌五大调, 即《喇叭调》、《伙计调》、《嘚嘚调》、《叮噹调》、《哦吙调》, 更是远近闻名, 深受人们喜爱。马山民歌是在田间产生的民间艺术, 其种类繁多, 有田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等。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不但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时至今日, 马山民歌更有强烈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 是值得我们保护的珍贵财富。

为了使马山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 荆州区委、区政府、荆州区文化体育局以及荆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做了大量工作, 全面深入地开展了普查工作, 进一步摸清了荆州马山民歌的历史沿革及演变过程, 并加强对荆州马山民歌的学术研究工作, 2014年, 由荆州市委宣传部、荆州市文化新闻广电局出品、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民歌荆州———楚国故都、三国名城、民歌经典、城市名片》光碟出版发行。全碟共收录荆州民歌16首, 其中荆州区马山民歌7首, 包括享有盛名的“五大调”;荆州区文化体育局、荆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将在2015年底编辑出版《马山民歌选》一书。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宣传和培训, 如通过走进校园、走进社区以及举办各种文艺汇演, 让更多的人认识马山民歌, 增加马山民歌的群众基础。

一、马山民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当前在马山民歌的传承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外来文化的入侵, 马山民歌传承将面临更多挑战, 具体存在的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对马山民歌的理论研究不深, 出现传承人断代现象

传承人稀少、结构不均衡是制约马山民歌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 马山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王兆珍、黄清芳、段家红以及冯清俊, 作为口头传承的文化艺术, 随着老一辈歌者的年龄增长以及身体衰弱, 马山民歌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大多数从事马山民歌演唱的都是当地爱好者, 其素质相对较低, 不能从深层次对马山民歌进行理论研究, 给马山民歌的传承带来阻力。

(二) 民歌的传承方式单一, 难以调动传承热情

马山民歌的传承方式相对比较落后单一, 以往主要是以“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 这种照搬照唱的方式不但呆板陈旧, 难以调动学习者的热情, 而且也不利于民歌的改革创新。新形势下, 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在不断增强, 只有通过新颖创新的教唱方式才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马山民歌还需要借助更多载体, 如专题讲座、培训指导等多渠道多方式进行传播, 必须明确传承绝不是完全复制, 而是在保留艺术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时期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

(三) 民歌的演唱内容和形式陈旧古板, 缺乏创新

马山民歌始于田间劳作, 其歌词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表达思想也大多是反映当时劳动的情景以及心境, 但随着时代变迁, 马山民歌的很多演唱内容已经变得陈旧空泛, 里面包含的很多词语难以被现代年轻人所理解, 如“五大调”里面的内容不但单一, 而且歌词难记, 只有通过不断改革, 使其更加通俗易懂, 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民歌演唱当中。在表现形式上, 五句子歌一般用女声独唱或二人对唱及很多人接唱的演唱形式;号子则是在同一个曲调下填加不同歌词, 相对比较古板, 缺乏创新。

(四) 受现代新兴媒体冲击, 传承环境氛围不浓

以前五、六十年代集体式的生产方式给马山民歌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 这种耳濡目染、代代传唱的浓厚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歌手, 马山民歌曾一度处于空前的繁荣时期。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代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马山民歌的传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 年轻的一代人对于传统原生态的民歌越来越陌生, 与日俱下的传播环境给马山民歌带来传承风险, 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使马山民歌再次呈现以往的繁盛光景, 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创新马山民歌传承途径的对策

马山民歌的传承需要社会各界都参与其中, 除了要创新传承方式, 还要结合当地民俗风情特点, 针对当前马山民歌传承中的突出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加以保护, 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对策着手:

(一) 重视对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 加强理论研究

马山民歌目前的传承队伍还不是很稳定, 老一辈的传承者随着年事已高, 已经不能承担传承重任, 而新的继承人还处于培养阶段, 因此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刻不容缓。虽然荆州市在马山民歌的传承上做了很多工作, 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完善, 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传承人培养和保护意识, 例如目前国家级传承人每年有10000元传承人保护资金、省级传承人和市级传承人分别为5000元和2000元, 从而确保传承者能一心一意投入到马山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对新继承人的培养, 例如为了更好的发展马山民歌传承工作, 荆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印发了《马山民歌教材》和《马山民歌集》两本专辑, 并发放给各中、小学校, 让孩子们能在学校中感受马山民歌的魅力, 为培养新继承人打下基础。

(二) 建立民歌传承机制, 创新民歌传承方式

目前马山民歌的传承方式多是以传唱方式进行的, 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传承体系。建立完善的马山民歌传承机制, 可以使马山民歌传承工作更加规范化、更加科学化, 进而大大提高民歌传承效果。一是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考察队伍, 负责对马山民歌进行实地采风, 准确记录和整理马山民歌的发展历史以及特色特征, 如自2007年以来, 荆州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围绕马山民歌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 做了大量细致又艰苦的工作, 区文体局成立了马山民歌申遗领导小组和马山民歌研究课题组, 返聘了8名专家从事马山民歌的研究工作, 录制了光碟音像资料, 多次赴北京、武汉面见文化部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 全力做好马山民歌申遗工作, 2008年, 马山民歌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是有针对性地制定民歌传承机制, 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配合传承工作开展, 做到有条不紊、效果显著。在民歌的传承方式上, 需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一方面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演讲、露天表演、聘请老艺术家或专家走进社区或学校培训指导等线下活动方式, 鼓舞人们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展线上传承工作, 扩大传承范围。

(三) 注重演唱内容和形式的突破, 打造马山民歌品牌

作为原生态民歌代表之一, 马山民歌的演唱内容和形式相对传统陈旧, 因此必须注重这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迎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演唱内容上, 可以通过改编, 多宣传当前党的新政策新发展和新时代精神, 让歌词更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现状, 以朗朗上口的歌词编曲吸引大众关注。在表现形式上, 要趋向多元化发展, 改变以往单一的演唱形式和演奏风格,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为马山民歌注入新鲜的时代元素, 让马山民歌更符合年轻大众口味。一方面可以在马山民歌中加入不同音乐元素, 如摇滚、流行、电声等, 增强其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对于民歌的表演舞台可以引进高新技术, 加入具有创意的音效或舞台特效增强其感染力, 吸引更多人群。

(四) 加大资金投入, 借助新兴媒体加强马山民歌宣传

民歌的传承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慢慢引导和发展, 因此相关政府需要加大对马山民歌的资金投入, 设立专门的马山民歌传承专项拨款, 并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督审计工作, 做到专款专用, 让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确保各项传承工作落到实处上。同时, 还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对于在马山民歌传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 要予以一定奖励和支持, 从而起到带动鼓舞的效果。新形势下要借助新兴媒体加强对马山民歌的宣传, 一方面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全民参与;另一方面可以将民歌与旅游文化充分结合, 在做宣传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创收目标。

三、总结

新民歌 篇8

关键词:高中音乐,民歌民谣,欣赏教学

民歌民谣是地方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郁,既有鲜活的生活色彩,又有深远悠长的民俗文化,可谓音乐鉴赏课中最为“接地气”的一朵奇葩。然而,这些血气方刚、追逐时尚的高中学生们,却很难静下心来倾听一曲民谣,更别说用心感受歌曲里的美丽芬芳了。在他们看来,这些“接地气”的民歌民谣,显得十分的“老掉牙”。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欣赏传统民俗歌谣的热情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的创新上入手,当宋冬野的《董姑娘》、马頔的《南山南》传遍大街小巷时,我找到了走进高中民歌民谣鉴赏教学新篇章的通幽小径———投其所好,链接流行。

一、流行民谣,唱响欣赏课堂

高中生正直花样年华,他们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常常寄情于流行音乐,不少学生还有着“追星”的习惯,一说到最近流行的歌曲,都能侃侃而谈。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年龄特征,导致他们对教材中的民歌民谣兴致寥寥,就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一上到民谣的欣赏课,就安静得出奇,一副恹恹欲睡的样子。

为了激发学生民歌民谣欣赏与学习的热情,我尝试从他们最喜欢的流行乐入手,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这节欣赏课时,我在教学导入的时候,插入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综艺节目———《星光大道》,以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一同欣赏了歌手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这个导入活动中,我连接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感兴趣的综艺节目入手,亲切活脱,不仅能够“接地气”地导入西北民歌,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导入了一些阿宝的代表作品,如《圪梁梁》《张灯结彩》等,通过歌手的人物形象及歌曲特点,启发学生对西北民歌的特点展开小组探究,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二、听辩活动,启动思维引擎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思辨能力,在音乐的选择与欣赏过程中,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观点鲜明、充满个性。在高中阶段的民歌民谣欣赏教学中,我们要避开“听音频———看材料———听讲解”催眠式的教学模式,尽量以探究性的方法,创设多元化的听辩活动,让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到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民歌民谣的独特魅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有意识地通过话题平台、问题情境创设等小组活动,在强调听觉体验的同时,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引导学生在视听冲击下,启动思维引擎,在听辩活动中,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丝竹相和》这节课时,我在《中华六板》《娱乐升平》的鉴赏活动中,向学生介绍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辨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素养。我在教学过后,又创设了小组探究平台,设计了“丝竹鉴赏”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分别播放四首乐曲,依次为《三六》(江南丝竹)《旱天雷》(广东音乐)《行街》(江南丝竹)《步步高》(广东音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边听边记边讨论的方式,说说这四首歌曲的类型,并分类说明原因。同时,我还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们自主归纳两种丝竹的音乐风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合作、有实践,不仅耳朵在聆听,而且大脑也在运转。三、创编实践,体验点燃热情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创客”。高中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又处于敢想、敢做的青春年华,因此,这个时期是发展他们创造能力,塑造他们创新品质,促进他们个性化成长的最佳期。在民歌民谣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让教学回归生活,鼓励学生以生活为素材,尝试歌曲创编,并以生活剧、舞蹈剧、小组合唱等形式,将其表演出来。

如在上《飘逸的南国风》这节欣赏课时,我在拓展训练中,创设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民谣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导入马頔的《南山南》,通过这首红遍大街小巷的新一代民谣打动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个欣赏平台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沉醉其中,学生一边欣赏着MV,一边动容地哼起了调子。在随后的欣赏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对这首民谣的歌词展开探究,鼓励他们在欣赏歌词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这首民谣的歌词进行创造性编写,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个性,唱出具有班级特色的《南山南》。接到这样的活动任务,学生都“乐开了花”,原本安静无趣的民谣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还模仿起民谣歌手的样子,拿起音乐室的吉他,边弹边唱。

总之,民歌民谣是根植于生活的音乐创作,它对传承传统文化,陶冶审美情操,塑造个性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强硬地把这份“美”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积极寻求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渠道,以他们喜欢的方式,以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活力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徜徉其中。

参考文献

[1]隋爱兰.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华夏教师,2014(10).

新民歌 篇9

关键词:西府民歌,新农村文化建设,作用,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党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发展是根本, 文化建设是关键, 特别是公共文化建设尤为重要的要求, 这既是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要内容。这对于提高农村文化建设,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西府民歌凝结了历代宝鸡人民的心血智慧, 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它渗透在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成为宝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 陕西西府民歌概况

西府多用于陕西民俗版块指咸阳以西, 北至彬县、中含武功、兴平、礼泉, 西至宝鸡市境内三区九县。凤翔也曾经是西府的代名词, 直到民国时期, 陇海铁路从此拦腰穿过, 西府的行政中心才迁居现在的宝鸡。宝鸡在陕西省的位置古称陈仓, 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 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因此本论文以宝鸡为核心地域来研究西府民歌。

西府民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唱而形成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 它凝聚了无数群众智慧和心血, 真实的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爱情和愿望, 是一部形象化了的人民生活和斗争史。它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人民群众的亲密伴侶和不可缺少的精神养料, 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西府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主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

调、社火调、民俗歌曲和宗教歌曲五大类。千百年来, 西府民歌的产生、流传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是一部形象了的宝鸡人民生活、劳动和斗争的历史写照。西府民歌有着鲜明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的反封建的内容。由于大部分的民歌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统治时代, 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侵染, 从内容上也夹带了一些封建的消极的因素。因此, 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西府民歌, 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记述民间习俗、描写自然景物、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欢庆节日、表达男女爱情及家庭琐事等等。在西府题材广泛的民歌中反应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情歌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也有相当多的民歌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和地主、恶霸、反动统治阶级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建国以后随着历史的巨变, 作为真实反映社会实践的民间歌曲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新内容、新形式, 涌现出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歌颂党和国家领导人, 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新社会、新生活、新风尚的新民歌, 如《画纱灯》、《五把扇》、《十字歌》等, 便是这一大批新民歌中的几首。

2. 陕西西府民歌的特点

2.1 民歌体裁丰富, 形式多样

西府民歌体裁丰富, 形式多样, 根据其内容、体裁、演唱环境及方式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调、民俗歌曲和宗教歌曲五大类。由于自然环境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川塬地区多土劳动打夯号比较流行、山区在薅草, 锄殃时演唱薅草号子。山歌多为即兴编唱, 同一曲调可随意填入不同的词, 它不直接配合劳动, 只是在劳动小息或山坡上干活时演唱。小调主要流行于川塬几个县区, 以西府曲中平弦部分为最多, 有曲牌四十余首。社火调也叫秧歌调, 是在逢年、元宵节玩耍时的一种歌舞形式的表演, 如跑旱船、笑谈 (宝鸡县) 、凤县的单场子, 演出时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 边舞边唱, 有简单的情节和角色分工, 用锣鼓伴奏, 也有用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的。民俗歌曲主要指与人们风俗有联系的歌曲, 如流行在宝鸡地区的“酒曲”“说春”“孝歌” (哭丧) “哭嫁”等。宗教歌曲是借用一部分本乡本土的民间曲调, 填入宗教内容的词用以宣传教义、教导教徒的歌曲。如佛歌、劝善等。

2.2 小调数量丰富、风格多样

西府民歌之中以小调数量最为丰富, 其次为山歌, 而号子、社火调、民俗歌曲和宗教歌曲较少。西府民歌中的小调是一种叙事性较强, 曲调结合较为固定, 不具即兴编唱性质的歌曲。曲调优美流畅、节奏顿挫分明、结构匀称。西府小调的题材十分广泛, 既有表现革命斗争和歌唱现实生活的, 也有叙述历史事件和民俗活动的。从演唱的曲目来看, 既有流行于全国的《茉莉花》、《卖饺子》、《虞美人》, 也有流行全省的《绣荷包》、《蓝桥担水》、《杨燕麦》等。一些流行区域较小而富有特色的如《王哥》、《织手巾》等。西府小调主要流行于川塬几个县区, 以西府曲中平弦部分为最多, 如流行在凤翔、岐山等地的西府平弦曲子, 有曲牌四十余首, 全部都是民间小调。演唱角本大部分是经过艺人精心改编或创作的, 如《十二花》、《画纱灯》、《盼郎》、《琵琶行》等。

2.3 与西府方言结合紧密

由于宝鸡地域为山区、丘陵、平川等自然条件的不同, 语言语音、风格民情的差异, 加之与外省区的经济、文化交往, 长期以来便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民间音乐风格, 如西府曲子、道情、灯碗腔、吹打乐、茶会音乐等。流行在宝鸡绝大部分地区的民歌和西府方言结合紧密, 较有特点, 如流行在秦岭一带的凤县、宝鸡县西山、眉县、陇县等偏僻山区的山歌, 歌词多为即兴编唱, 内容广泛, 富于想象, 加上西府地区的方言土语地方特色极为浓厚。

3. 西府民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1 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曾指出“本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西府民歌产生于宝鸡本土, 特别富有活力和渗透力, 反映了陕西宝鸡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 反映了宝鸡广大农民群众的审美情趣。许多原汁原味, 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遗产,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如占西府民歌蕴藏量半数以上的凤县民歌都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即兴创作的, 在田间地头、农村场院、集市、广场, 甚至在家门口均可表演的, 由于风县民歌地处黄河文化和巴蜀文西府方言化的交汇处, 又与甘肃的陇南地区毗邻, 因此民歌地域性鲜明, 东部、有西府曲子味, 南部, 有汉中巴山山歌味;西北部, 有陇南民歌花儿味, 有的甚至与广西民歌相近。这些风格不同的曲调组成凤县民歌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具有独特风韵。再如西府民歌中的西山酒歌也是人们对生产与生活的感悟与理解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西山

酒歌内容诙谐而幽默, 教化育人, 寓意深刻。因此民间歌曲是将教育功能与娱

乐功能交织于一起, 用农民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农民群众身边的故事, 让农民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得到启迪, 受到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的审美情趣。因而农村民间艺术成为农民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 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2 是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地方民歌源于乡村, 在农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传唱程度, 农民群众是从事民间音乐创作、表演、欣赏以及传播的主体。因此, 民间音乐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政府只有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文化, 新农村文化才能有生命和活力。如每逢新春佳节组织举行的社火仪式、曲子班的精彩演唱等等, 既烘托了热闹的节日气氛, 又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流传于西府西部山区凤阁岭一带的西山酒歌, 是民间喜庆、聚会时猜拳行令所唱的小调, 是最具原生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采的民间群众性自娱自乐的一种说唱艺术。有欢庆丰收时唱的《雀雀算账》, 有朋友聚会时唱的《大吉利》, 有结婚喜庆时唱的《闹洞房》, 还有老人祝寿时唱的《祝寿歌》等等。这些酒歌演绎着他们豪放的性格和热情, 表达着他们特有的情感和文化, 是他们热爱生命的心灵甘露, 是他们热情豪放的精神生活表露, 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见农民既是民间音乐的创造者, 也是民间音乐的传承者, 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于农民, 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创造新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成为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主体。而民间音乐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3.3 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养骨干力量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应该要注意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其艺术养分直接来源于农村, 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 是民间文化表演的主体, 也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骨干和桥梁, 每逢庙会、节日, 开业庆典或红白喜事等, 各地的社火队、曲子班便大唱大奏, 通宵达旦, 延续数日, 这些民间艺人活跃在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舞

台上, 来烘托喜庆的气氛或表达对逝者远去的哀思。发展西府民歌可以为这些民间艺术家提供发展的舞台, 发挥这些艺术家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培养、锻炼了这些民间艺术家的专业水平。因此, 只要重视民间音乐的发展, 重视民间艺人的作用, 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 必将能够多方面促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姜昊, 刘汉一:江西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保存与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王永法, 刘景丽, 张丽:河北民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保护与发展[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2) 。

新民歌 篇10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紫阳民歌  传承  发展

紫阳民歌是产生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并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

一、紫阳民歌的现状分析

现如今文化的多元化对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土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土音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2006年5月20日,紫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憾的是在国家已经公布的两批传承人名单中,紫阳民歌作为首批入选项目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位入选国家级传承人目录,紫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让人甚是担忧。由于时代的变革,时尚文艺的影响,许多传统文化艺术落入了“边缘化”,喜爱紫阳民歌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而大量的年轻人对民间艺术则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在学校音乐课堂中开设紫阳民歌,把紫阳民歌纳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紫阳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紫阳民歌走进校园

(一)营造和谐的民歌校园氛围

培养大学生不光要构建知识体系,还要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包括物质外壳、制度构架和精神核心三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营养汤”,在“浸泡”和“渗透”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成为一个携带了学校精神的、具备独特文化品格的人。紫阳民歌的校园宣传离不开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歌学习氛围,成立民歌兴趣社团、张贴有关紫阳民歌的海报图片以及定期的举行民歌表演大赛、开办校园文化节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可以使我们的紫阳民歌得到更大的传承与发展。

(二)构建积极的民歌课堂氛围

只有将紫阳民歌列入本土的音乐课程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课程永远是教育的灵魂核心,本土的音乐课程可以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紫阳民歌的课程开发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在题材选择上应多选择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题材,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与紫阳民歌进一步接触。本土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要建立起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感情,只有热爱本土音乐才能把它更好的传承下去。

优秀的民间艺人是紫阳民歌得以传承的根基所在,邀请这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可以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紫阳民歌,在与民间艺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同学们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紫阳民歌的精髓所在。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让同学们走出去向民间艺人请教学习,鼓励同学们自主创新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将紫阳民歌发扬光大。

(三)组织多样化地民歌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同学们获得知识的另外一个良好途径,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同学们参与课外的音乐实践活动以及采风,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紫阳民歌的美,促进同学们对本土音乐的热爱。通过走访民间剧团,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到演出中,使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增强同学们对本民族文化及音乐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紫阳民歌的传承

(一)相关机构抢救

对紫阳民歌的继续传承需要各方面、各部门出台一些相关的保护政策。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文化部门需组织专家对紫阳民歌进行汇编、整理。对其出处、曲谱、伴奏乐器等通过录音、录像以及拍照等途径完整地记录下来。相关剧团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把最动听的歌声传给大家,以期培养更多的民歌传承人。

(二)社会重视

紫阳民歌的传承离不开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引导企业与个人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强大的经济支持才能有力的保证紫阳民歌这一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本土的音乐文化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只会让其陷入自生自灭的困境。

(三)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说加强家庭教育,把本土音乐文化普及到每一个家庭,只有这样,紫阳民歌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著名的谢嘉幸教授曾经大声呼吁“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热爱家乡的文化。紫阳民歌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每一个孩子的参与。

在音乐教育课堂中教师自身优势的发挥以及与民间艺人的合作可以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通过与相关部分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使紫阳民歌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壮大。

参考文献:

[1]余海章,戴承元.紫阳民歌文化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晓平.论紫阳民歌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03).

新民歌 篇11

关键词:壮族民歌,教育,传承,创新

壮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它源于岭南古代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两大支系, 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艺术, 其中又以民间歌曲尤为珍贵。壮族民歌经劳动人民集体创作, 时刻贯穿于日常劳作、宗教活动、婚丧嫁娶等民间活动之中, 集壮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审美观念、民族意识、心理素质于一身, 凝聚成一部流动不息的通史。

壮族民歌如此重要, 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们多年来默默地探索、深入调研, 挖掘整理出许多优秀的民歌作品, 推动着壮族民歌的传承工作稳步向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间, 由广西僮文工作委员会编辑的《僮族民歌选集》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58年)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编的《壮族民歌集》 (音乐出版社, 1958年) 为此阶段仅有的两部以“壮族民歌”命名、内容较丰富的歌曲集;此外中国音乐家协会编撰的《广西民间歌曲集》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62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编的《歌海浪花——广西民歌改编曲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年) 、肖冷《手挽手, 各族民歌独唱重唱曲选》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 、中央民族学院编辑组《少数民族歌曲选》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78年) 、文化部《中国少数民族歌曲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 等均收集了部分壮族民歌以供读者、歌手们传唱, 通过视谱学唱及传唱的方式对其进行传承, 从而为壮族民歌的抢救、保存和传承工作发挥了先锋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壮族民歌传承与研究工作开始逐步深入并有了新的突破, 尤其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范西姆老师首次发掘壮族多声部民歌后, 国内外研究专家、学者们对壮族民歌的关注曾一度出现了热潮, 随后出版的文献著作犹如一朵朵小浪花, 争相汇入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其中既有继续对壮族民歌词、曲进行整理、收录或改编的工作, 例如张声震的《壮族民歌古籍集成》系列书籍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3年) , 张筠青、黄文东改编的《金茶花——壮族民歌二十一首》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 范西姆《壮族民歌100首》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9年) 等, 又不乏关于壮族民歌介绍和曲调音乐等本体阐释的研究论文, 如黄革的《广西壮族民歌概略》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 、颜频的《浅论广西壮族民歌主导音阶》 (《黄钟》1989年第4期) 、范西姆的《论壮族民间歌曲的风格与特征》 (《人民音乐》1995年第4期) 等;还有从美学角度展开研究的文献, 如关仕京的《壮族民歌的审美透视》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范西姆的《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审美价值》 (《歌海》) 、金北凤的《试论壮族民歌的“意”“境”之美》 (《艺术百家》2006年第5期) 等, 均从不同方面吸引着人们将目光投向壮族民歌, 间接地对民歌教育、传承活动起到了引导作用。

然而, 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一系列异文化的强烈冲击, 壮族民间歌曲也历经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民间艺人老龄化、民歌无人传唱、断层现象等诸多问题越来越严峻, 单纯地依靠整理、收录民歌曲谱及研究其音乐已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继续推进壮族民歌教育、传承工作。针对这一现状, 198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文化厅联合创办了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 在这条道路上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

第一, 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突破了民歌千百年来的主要传承方式——家庭式的个体传承和社会式的群体传承, 而将其与现代的传承方式相结合, 立足于探索民族音乐与现代的交融, 成为中国民歌史上第一个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民歌教育、传承班。

第二, 它遵循民族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 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招生及教学方法均有别于同类专业的艺术院校, 而以保留民歌唱法的风格特点与科学教学法相结合为原则, 自定教学大纲、自设课程、自编教材, 形成教学、实践、科研为一体的艺术基地。

第三, 歌手班担任地区主要接待、演出任务的同时, 还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声乐比赛并获优异成绩, 赴港澳及海外访问演出也一致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高度赞誉。无论是民歌改编、创作工作还是教学实践, 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都属首创之举。

第四, 少数民族歌手班自创办以来, 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调整办学方向和教学计划, 从最开始半年的短期培训班发展成正规中专, 到今天成功地与艺术高考接轨, 其成长的空间源于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精神。

上一篇: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下一篇:动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