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保护

2024-10-02

民歌保护(精选10篇)

民歌保护 篇1

千年古县当涂, 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勤劳聪慧的当涂人, 在这片古老而秀美的土地上,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当涂民歌就是当涂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 用歌声来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和浪漫情怀。2006年5月20日, 当涂民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在江南大地上又一次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一、当涂民歌的历史发展

当涂民歌的起源于六朝时期, 南朝宋, 武帝经常携臣子在白纻山上的白纻亭, 吟唱《白纻歌舞》。《白纻歌舞》在以姑孰为中心的江南和吴地一带流传于二百余年, 后曲调音乐被收入到了《清尚乐》中, 此为当涂民歌演唱之始。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 长期生活在当涂, 他创作的《田夫踏歌》和“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銊, 以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50多首《于湖竹枝词》, 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

解放以后, 当涂民歌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从乡村田野唱进都市舞台。1957年6月当涂民歌手赵秀英, 汪宗领参加安徽代表团携《姐在田里薅豆棵》《熟透庄稼一片黄》《小妹子送饭下田冲》《放牛歌》等优秀当涂民歌, 赴北京参加全国音乐舞蹈汇演,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好评。1954年《打麦歌》作为全国首批民间音乐优秀节目灌成唱片在全国发行。此后, 中央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前线歌舞团, 以及著名作品家时乐蒙、瞿希贤、巩志伟, 著名歌唱家陆青云、姜至等人先后来到当涂农村采风, 学唱当涂民歌, 经专家的采风和创作, 1982年《打麦歌》《划龙家》《回娘家》等13首民歌, 由中国唱片社再制成唱片, 远销东南亚各国。《中国民间歌曲集·安徽卷》选择了当涂民歌40首, 当涂民歌以入选安徽民歌最多而誉为“民歌之海”。当涂民歌能唱出当涂、唱响省城、唱进北京, 甚至能够漂洋出海, 这正是当涂民歌艺术魅力的所在。也是我们当涂人的骄傲, 更是我们当涂民间艺术珍宝和艺术遗产。

当涂民歌数量众多, 题材广泛, 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涂民歌载体多样, 平原、圩区、丘陵山区的民歌各呈异彩。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 小调;流行于博望, 湖阳与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采石, 霍里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当涂民歌语言丰富, 结构完整, 曲调多样, 唱法独特, 彰显出鲜明的地方性民间音乐特色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当涂民歌的保护

“保护为主, 拯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要坚持的方针, 民族民间文化的拯救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工作,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与保护工作是我们文化馆人的职责所在。那么, 对当涂民歌来说应该如何进行保护呢?当涂民歌是我们马鞍山的唯一的一个国字号的文化遗产, 如果这项国家级的遗产在我们手上没有保护好, 缺失了, 那就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换句话说是我们在非遗工作中的失职。当涂民歌的保护工作十分严峻。

当涂民歌的保护工作应该如何做, 笔者认为:

第一, 要建立起长效保护工作机制, 用制度来推动保护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而且还要有一定工作能力、有事业心的同志长期从事保护工作。

第二, 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 非遗的保护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这是一种“活态”的传承, 非遗的濒危是由传承人的濒危而带来的。人在则在, 人亡则亡, 靠的是一种人为的代际传承。一旦出现人才断层, 这种文化形态就会濒临失传, 甚至消亡。当涂民歌有以陶小妹为首的5位省级传承人, 对她们的保护就是对当涂民歌的保护。所以我们要走到她们中间去, 取得她们的信任, 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正确引导她们对当涂民歌的传承。

第三、要取得上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 这个重视不仅是在工作层面上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要有保护经费上的保障。保护工作必须要有经费给予支撑, 这样的保护才能长远, 要有专项资金来专门从事保护工作, 这样才能让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有底气,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经费让他们用嘴去保护, 那还不是一句空话吗。

第四, 要建立当涂民歌的档案库、将现存各种当涂民歌大赛、当涂民歌演唱会的歌曲、论文、图片、影像资料等。登记造册、妥善保存、同时还要对濒临失传的原生态的老民歌手所能唱当涂民歌、收集、整理、记谱、记词、并录音录像, 尽快地将其拯救出来和保护完整。

三、当涂民歌的传承

当涂民歌的传承是当涂民歌的关键, 无论是拯救, 还是保护都是为了传承。前者是手段, 后者是目的。只有做好当涂民歌的传承才能让当涂民歌世代相传。才会有当涂民歌发展的明天。

做好当涂民歌的传承工作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建立当涂民歌基金会。

广泛向社会宣传,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 介绍和宣传国家级非遗当涂民歌的保护规划, 争取得到社会资金的支持。

2. 建立当涂民歌培训基地。

组建一支以年青人为主的当涂民歌演唱队伍。让5位省级传承人, 定期到基地传授技艺, 实行艺术的传、帮、带, 多带徒弟, 带好徒弟。

3. 开展各种形式当涂民歌的演唱会。

让当涂民歌走进社区, 走进乡镇。每年的文化遗产日, 要组织当涂民歌的演出或当涂民歌大赛。

4. 让当涂民歌以及民歌剧走进学校、走向课堂。

积极向教育部门宣传当涂民歌, 得到教育部门的支持, 在中、小学生音乐课中开设当涂民歌音乐课, 让学生们在校园广泛传唱, 当涂民歌的传承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5. 利用一切宣传媒体, 宣传和播放当涂民歌。

特别是农村的各乡镇文化站、行政村, 利用宣传工具, 大力宣传当涂民歌, 广为传唱当涂民歌。让当涂民歌回归田野乡村, 回归大自然, 让优美动听的当涂民歌在当涂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目前, 当涂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使我们感到有些失落, 在有些人的眼中, 当涂民歌与经济发展没有多少关系, 有没有当涂民歌, 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是的, 当涂民歌是不能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但是, 她能反映出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 能间接地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曾记得在我市的招商引资推介会上, 当涂民歌到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为我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宣传作用。2007年在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 市文化委、当涂县政府、市文化馆组织了市、县专业剧团和大批非专业的文艺骨干, 精心排练了一台当涂民歌大型演唱会。有歌、有舞还有原生态民歌手的演唱, 赴省城合肥展示演出, 受到了省文化厅领导和专家们得一致好评。省文化厅杨果厅长观看演出后说:“你们要保护好、宣传好、传承好当涂民歌,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 打造一台当涂民歌的精品, 对外进行宣传。这是一张有着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要充分利用这张名片为经济发展服务。”听了厅长的一番话, 我们很是激动, 信心十足, 2010年马鞍山又打造一台当涂民歌剧“姑溪情歌”, 我有幸在剧中当任女主角“兰花”, 此剧在安徽省笫九届艺术节荣获一等奖。我们真想把当涂民歌打造成一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再放昔日的光芒。然而, 时过境迁, 由于种种因素, 再组织这样的当涂民歌演唱会以及大型当涂民歌剧确实有诸多的困难。

当今, 我们正处于在一个新文化不断创造发展, 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历史时期, 振兴中华, 不仅是需要经济实力的增长, 更包括文化上的复兴。2011年6月1日, 非遗保护法开始实施, 在法律的统一下, 一切按章办事, 我们的工作就有法可依, 就能依法办事。我们坚信, 在非遗保护法的指引下,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在非遗保护工作上一定会大有起色, 我们要让当涂民歌继续过去的辉煌, 让当涂民歌传承发展, 世代相传。

民歌保护 篇2

一、实施背景

1. 承传张扬水乡文化

沙田民歌,又称咸水歌,是一种民间音乐。在历史的沉淀中演变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它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鲜明深厚的艺术内涵,但由于其口传方式、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错冲击与交融,使得沙田民歌渐渐为人们所淡忘。承传这种特色文化,面临重重困境。

2. 拥有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

沙田民歌起于汉代,展于元代,盛于清代。主要分布、流传在珠三角的沙田水乡地区。而斗门灯笼沙的水上婚嫁更是远近闻名。学校地处沙田民歌植根的地域,很多研究人员自小就对沙田民歌耳濡目染,研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在丰富的资源中,学校更有信心去传承发展沙田民歌。

3. 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

学校有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因此,珠海理工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强校的优势,通过沙田民歌的艺术教育,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二、实施目标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发掘沙田民歌文化价值,开发沙田民歌旅游价值,大力宣传推广沙田民歌,打造岭南特色文化教育基地,形成职业学校传承特色文化的示范。

1. 汲取精华,大胆创新,赋予水乡沙田民歌新活力。

2. 依托课堂,推广宣传,形成校园沙田民歌新氛围。

3. 多元并举,多头并进,构建沙田民歌新元素。

4. 校企合作,沟通交流,打造沙田民歌教育示范新基地。

三、实施过程

1.学习、研究和总结,吸取原生态民歌的精华,大胆创新沙田民歌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学校沙田民歌的研究成员在不断地深入民间采风与调查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一共挖掘宣传十五首原生态的民歌,并掌握了沙田民歌的11个种类,包括咸水歌、长句咸水歌、高堂歌、古腔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等,研究了沙田民歌的数量、分布、渊源状况,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记载下来,建立起系统而齐备的档案资料和数据库,让原本只有声音却没有记载的“无谱”沙田民歌能白纸黑字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得以学习与传承。

时代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沙田民歌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学校以原生态民歌为基础,从时代审美与价值取向方面进行艺术改编,创作四十多首新民歌。譬如,创编民歌的演唱采用广州方言和普通话,这样的创新冲破了语言地域的界限,使得人人会唱,个个能听;采用重唱、小组唱、歌舞剧、乐曲等方式,避免了单调的独唱或对唱;多种表演方式的大胆求新,让沙田民歌充满了时代特色。

2.整编、出版沙田民歌乡土音乐读本,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修养

学校组建了沙田民歌演唱队、舞蹈队,在旅游专业开展民歌教学、在全校学生中教唱与播放,在社会上演出宣传,学生对学习民歌兴致浓厚,认为沙田民歌旋律优美,比流行歌曲好听。在音乐课堂,学生悠扬地唱着学校创作且全区推广的《立志强国之歌》、《廉政风范永远传扬》,唱出了崇廉拒腐、廉洁自律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念。在传承沙田民歌的过程中渗透着德育,音乐启迪了学生心灵,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位和深化了教育内涵。

3.积极参加各级比赛和社会演出,宣传和推广沙田民歌,推动传承发展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挖掘、创编、教育、展演一条龙”的传承发展模式。以沙田民歌为素材,以歌舞、小组唱、重唱、二胡演奏曲、舞蹈等形式,组织师生在社会文化宣传阵地(戏院、文化广场等)进行演出,多年来共演出100多场(次)。学校艺术团演出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山西、广州、中山、江门、珠海等地,深入城乡、农村、企业的文化广场,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反响。此外,我们还排练有关沙田民歌题材的节目,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有关竞赛,屡获金奖,沙田民歌在广州、北京唱响。例如,学校的黄华欢、林青老师,被邀请参加市大型歌舞剧《少年容闳》的创编工作,成为主创人员之一。在社会口碑上,沙田民歌与学校声誉紧紧联系在一起。

4.注重校校、校企合作,在基地营造浓郁的沙田文化氛围

学校为了将沙田民歌承传、创新、发展下去,在沙田民歌教学中,除了音乐老师教唱,还邀请民间歌手与师生进行现场演唱,分享和交流经验。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在辐射全国的基础上,还与常闻民间歌声的横山中学和横山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城南中学、城东中学携手,实行校校合作,壮大了宣传民歌教育队伍。还与生态旅游单位“十里莲江”合作,传承水乡文化特色,使沙田民歌的艺术魅力深入人心,让悠久的沙田民歌悠然传唱。

四、实施成效

沙田民歌课题研究小组的宣传与推广,打造了校园学习沙田民歌的良好氛围,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1. 传承创新特色文化成效显著

我们在民间调查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并且以原生态民歌为基础,从时代审美与价值取向出发进行艺术创编。演唱语言的创新冲破了语言地域的界限,推动沙田民歌走出广东。我们创编的节目参加沙田民歌各级比赛,屡获佳绩,如在2006年珠海市第二届民间歌手大赛,曲目《沙田绿茫茫》获青年组优秀奖,为传承工作打响了第一炮。2007年1月组织师生参加广东流动演出节目网上大汇演,曲目《请来珠海西岸游》获银奖。2007年7月,连续参加广东省三届珠三角“咸水歌”歌会大赛,均获金奖,其中,《对花》获金曲奖,《歌仔唱出心里话》获创作奖,《真心阿妹世上难寻》获演唱金奖,《珍惜学习好时光》获表演金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等。2009年8月,广东省举行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学校原创舞蹈《归》代表珠海市参加江门赛区的比赛,获得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取得全省一等奖,并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创作优秀节目暨电视汇展获最高奖——“国家未来之星奖”,《珍惜学习好时光》同获演唱类“国家未来之星奖”;多年来在斗门区、珠海市的艺术巡游,学校都有上百师生参与以宣传本土文化为主题的巡游队伍;给合学校的专业组织师生开展《疍家渔歌》微电影的拍摄,师生在学习、深化沙田文化中提高素质和能力,得到珠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市委书记李嘉同志的批示下,由市委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了总结汇报推广座谈会,在社会上引起更大的反响。多年来我们以保护传承为契机,以沙田民歌为突破口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内,学生由衷地对沙田音乐的爱好和崇尚,由接纳到热爱,并在学校学生中自然地流行与传唱。由此可见,学校传承创新特色文化成效显著,为弘扬沙田文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 倾力打造校园文化,扎实有效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民歌的教育成为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很重要部分,优秀的沙田文化渗透着人文的智慧光芒闪烁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音符与理论的学习,而且包含了对沙田人劳作生活画卷的欣赏,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艺术教育内容,深化了办学内涵,形成了学校特有的艺术教育特色和校园文化。

3. 推广宣传民族文化,反响强烈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沙田民歌研究成果的展演与其他艺术教育(如舞龙舞狮、武术、书法、茶艺等)贯穿结合起来,带动了一大批学生追求和学习艺术技能,同时在各种场合表演过程中宣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级比赛都得到不俗的成绩。学校书法兴趣小组成绩突出,2007年被省授予书法教育名校,2008年获省书法教育先进学校;学校醒狮武术队,2007年参加国际(新会)蔡李佛武术大赛获5金5银的优异成绩;2008年参加全省“钟村杯”醒狮武术大赛以最高分获一等奖,2009年参加港珠澳醒狮大赛获一等奖。这些丰富深化了学校文化内涵,打造了传统文化的示范基地。

4. 校企共建文化基地,形成示范

学校的沙田民歌在社会上形成强烈的反响和共识,吸引了很多企业的眼球。企业与学校携手共建文化基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形成示范。学校成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显著”的品牌学校;舞蹈《狮徒》获市金奖并代表广东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技能大赛中展演;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小学德育思想建设成果评比获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奖;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获一等奖;核心人物黄华欢被评为全国“名校长”。学校成为引领全国艺术教育中的一面旗帜。

五、体会与思考

1. 文化的传承,陶冶学生的性情,倡导社会和谐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沙田人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对心灵慰藉的渴求,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只要民族精神尚存,沙田文化就会永远传承下去。学生在沙田民歌的音乐熏陶中卸下内心的浮躁,消除了随着感觉走的现象,修正偏差的价值观,滋润了心灵。紧贴时代旋律的新沙田民歌,催人奋进,歌词中所传唱的廉洁之风、立志强国的斗志对社会倡导的良好风气亦是一种激励,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在创新发展中祈求并不懈追求,让沙田民歌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文化兴市作更大的贡献。

2. 注重文化的内涵,求新、求变

沙田民歌的歌词来源于人们的劳动与现实生活,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情真意切。我们在多种音乐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展现沙田地区的风土人情,更注重沙田文化内涵的体现,渗透沙田人热情、朴实、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当然,传承创新工作,让传统的咏唱要与现实接轨,要求新、思变。

3. 响应校园文化育人模式,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形成示范

学校积极运用宝贵的沙田民歌资源,打造最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如对唱、街舞、舞蹈、舞龙、舞狮、武术、茶艺、书法等,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形成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之余放松自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修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以点带面,由沙田民歌带动茶艺、武术、书法的学习,传承民族文化。例如,最近由校企合作拍摄了微电影《疍家渔歌》。反映疍家渔歌多为口口相传,一直缺少文字或曲谱方面的记录,更缺少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种传统民俗开始日渐式微,处在失传的边缘。而珠海本地的多位音乐人,学校的黄华欢书记,本着对疍家渔歌的热爱,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挖掘和推广疍家渔歌的工作,使得疍家渔歌逐渐恢复了生机。学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努力打造形成在全国的示范教育基地。

(作者单位: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2. 倾力打造校园文化,扎实有效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民歌的教育成为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很重要部分,优秀的沙田文化渗透着人文的智慧光芒闪烁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音符与理论的学习,而且包含了对沙田人劳作生活画卷的欣赏,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艺术教育内容,深化了办学内涵,形成了学校特有的艺术教育特色和校园文化。

3. 推广宣传民族文化,反响强烈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沙田民歌研究成果的展演与其他艺术教育(如舞龙舞狮、武术、书法、茶艺等)贯穿结合起来,带动了一大批学生追求和学习艺术技能,同时在各种场合表演过程中宣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级比赛都得到不俗的成绩。学校书法兴趣小组成绩突出,2007年被省授予书法教育名校,2008年获省书法教育先进学校;学校醒狮武术队,2007年参加国际(新会)蔡李佛武术大赛获5金5银的优异成绩;2008年参加全省“钟村杯”醒狮武术大赛以最高分获一等奖,2009年参加港珠澳醒狮大赛获一等奖。这些丰富深化了学校文化内涵,打造了传统文化的示范基地。

4. 校企共建文化基地,形成示范

学校的沙田民歌在社会上形成强烈的反响和共识,吸引了很多企业的眼球。企业与学校携手共建文化基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形成示范。学校成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显著”的品牌学校;舞蹈《狮徒》获市金奖并代表广东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技能大赛中展演;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小学德育思想建设成果评比获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奖;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获一等奖;核心人物黄华欢被评为全国“名校长”。学校成为引领全国艺术教育中的一面旗帜。

五、体会与思考

1. 文化的传承,陶冶学生的性情,倡导社会和谐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沙田人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对心灵慰藉的渴求,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只要民族精神尚存,沙田文化就会永远传承下去。学生在沙田民歌的音乐熏陶中卸下内心的浮躁,消除了随着感觉走的现象,修正偏差的价值观,滋润了心灵。紧贴时代旋律的新沙田民歌,催人奋进,歌词中所传唱的廉洁之风、立志强国的斗志对社会倡导的良好风气亦是一种激励,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在创新发展中祈求并不懈追求,让沙田民歌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文化兴市作更大的贡献。

2. 注重文化的内涵,求新、求变

沙田民歌的歌词来源于人们的劳动与现实生活,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情真意切。我们在多种音乐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展现沙田地区的风土人情,更注重沙田文化内涵的体现,渗透沙田人热情、朴实、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当然,传承创新工作,让传统的咏唱要与现实接轨,要求新、思变。

3. 响应校园文化育人模式,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形成示范

学校积极运用宝贵的沙田民歌资源,打造最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如对唱、街舞、舞蹈、舞龙、舞狮、武术、茶艺、书法等,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形成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之余放松自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修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以点带面,由沙田民歌带动茶艺、武术、书法的学习,传承民族文化。例如,最近由校企合作拍摄了微电影《疍家渔歌》。反映疍家渔歌多为口口相传,一直缺少文字或曲谱方面的记录,更缺少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种传统民俗开始日渐式微,处在失传的边缘。而珠海本地的多位音乐人,学校的黄华欢书记,本着对疍家渔歌的热爱,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挖掘和推广疍家渔歌的工作,使得疍家渔歌逐渐恢复了生机。学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努力打造形成在全国的示范教育基地。

(作者单位: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2. 倾力打造校园文化,扎实有效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民歌的教育成为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很重要部分,优秀的沙田文化渗透着人文的智慧光芒闪烁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音符与理论的学习,而且包含了对沙田人劳作生活画卷的欣赏,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艺术教育内容,深化了办学内涵,形成了学校特有的艺术教育特色和校园文化。

3. 推广宣传民族文化,反响强烈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沙田民歌研究成果的展演与其他艺术教育(如舞龙舞狮、武术、书法、茶艺等)贯穿结合起来,带动了一大批学生追求和学习艺术技能,同时在各种场合表演过程中宣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级比赛都得到不俗的成绩。学校书法兴趣小组成绩突出,2007年被省授予书法教育名校,2008年获省书法教育先进学校;学校醒狮武术队,2007年参加国际(新会)蔡李佛武术大赛获5金5银的优异成绩;2008年参加全省“钟村杯”醒狮武术大赛以最高分获一等奖,2009年参加港珠澳醒狮大赛获一等奖。这些丰富深化了学校文化内涵,打造了传统文化的示范基地。

4. 校企共建文化基地,形成示范

学校的沙田民歌在社会上形成强烈的反响和共识,吸引了很多企业的眼球。企业与学校携手共建文化基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形成示范。学校成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显著”的品牌学校;舞蹈《狮徒》获市金奖并代表广东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技能大赛中展演;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小学德育思想建设成果评比获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奖;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获一等奖;核心人物黄华欢被评为全国“名校长”。学校成为引领全国艺术教育中的一面旗帜。

五、体会与思考

1. 文化的传承,陶冶学生的性情,倡导社会和谐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沙田人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对心灵慰藉的渴求,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只要民族精神尚存,沙田文化就会永远传承下去。学生在沙田民歌的音乐熏陶中卸下内心的浮躁,消除了随着感觉走的现象,修正偏差的价值观,滋润了心灵。紧贴时代旋律的新沙田民歌,催人奋进,歌词中所传唱的廉洁之风、立志强国的斗志对社会倡导的良好风气亦是一种激励,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在创新发展中祈求并不懈追求,让沙田民歌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文化兴市作更大的贡献。

2. 注重文化的内涵,求新、求变

沙田民歌的歌词来源于人们的劳动与现实生活,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情真意切。我们在多种音乐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展现沙田地区的风土人情,更注重沙田文化内涵的体现,渗透沙田人热情、朴实、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当然,传承创新工作,让传统的咏唱要与现实接轨,要求新、思变。

3. 响应校园文化育人模式,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形成示范

学校积极运用宝贵的沙田民歌资源,打造最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如对唱、街舞、舞蹈、舞龙、舞狮、武术、茶艺、书法等,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形成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之余放松自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修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以点带面,由沙田民歌带动茶艺、武术、书法的学习,传承民族文化。例如,最近由校企合作拍摄了微电影《疍家渔歌》。反映疍家渔歌多为口口相传,一直缺少文字或曲谱方面的记录,更缺少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种传统民俗开始日渐式微,处在失传的边缘。而珠海本地的多位音乐人,学校的黄华欢书记,本着对疍家渔歌的热爱,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挖掘和推广疍家渔歌的工作,使得疍家渔歌逐渐恢复了生机。学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努力打造形成在全国的示范教育基地。

金沙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篇3

随着经济、快餐文化、数字化信息的影响, 民族文化观念的转变及多元艺术形式的冲击, 金沙民歌由最初集体传唱变为少数人的传承, 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对这一形势、如何延续这一已几近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并传承这一民族的精神财富成了最重要的问题。以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金沙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一、充分发挥金沙民歌保护机构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 民歌容易被淘汰。单靠民歌自身的完善和部分文人的呼吁无法实现民歌的持续传承。因此, 首先应重视这一特殊的民俗文化, 并在市中心设立民歌文化保护机构, 在沿江的重要村、镇如吾竹、巨甸等地设立民俗文化保护机构分部, 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记录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对金沙民歌的产生、内容、类别、音乐形式、文化价值等进行归类整理, 以确保民歌得以保存完整并能持续发展。其次, 加大资金的投入, 积极主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补助经费;结合地区民俗特点、民族心理、地域文化等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和奖惩政策, 并把保护政策落到实处;保护金沙民歌的传承人。最后, 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目前,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地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保护力度较弱, 民俗文化人力资源普遍匮乏,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开发地方人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优化民歌机构的文化建设。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民歌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形式一旦脱离了现代媒体这一最直接最快速的传播媒介就容易被现代信息所淹没而失去生命力。如果能有效利用报纸、期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就能为民歌的传播开拓空间。具体有:在报纸中设置民歌类版面, 图文并茂, 以丰富而具特色的页面吸引观众;在县电视台, 开设民歌类节目, 聘请专业人士结合金沙民歌的特点和使用价值进行宣讲;借助互联网开设民歌网站, 拓宽民歌的宣传范围, 加大宣传力度, 在宣传中不断完善, 调查民意, 广泛征求民众对民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举办民歌类讨论会, 出版金沙民歌类著作或音响制品, 拍摄金沙民歌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以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呈现金沙民歌。

三、金沙民歌入学校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也是文化传承直接基地, 更能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最直接的人力和文化资源。学校如能结合地方民俗文化开办相关的民俗文化专业和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学课程, 使地方教育直接扎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中, 做到现代和传统相结合, 就能使学校既办出特色, 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同时使金沙民歌在传承中利用好学校这一传播媒介, 代代传承。

金沙民歌是沿江百姓生活、心理情感的真实写照, 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使金沙民歌散发出浓浓的江畔风情。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金沙民歌语言富于音乐性、大量使用修辞等特点结合语文、诗歌、音乐等相关课程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感受并挖掘金沙民歌内在的语言美和音乐美, 讲解民歌创作的知识, 指导学生尝试民歌创作, 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创作能力。其次, 金沙民歌在内容上多以劳动和爱情为主题, 体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劳动、美和自由劳作的深情。勤劳、善良成了爱情和劳动的共同主题, 勤劳几乎成了江畔男女对美丽的唯一判断标准, 并影响了他们的爱情观和择偶观。教师可以通过民歌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感受金沙民歌中孕育的真、善、美为主题的纯美的世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四、加强金沙民歌的理论研究

目前, 有关金沙民歌的研究力度还不够, 覆盖面和深度都有待拓展。金沙民歌、包括爱情、婚姻、巫祝、祭祀等,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但是民歌类的著作仅有舒家政的《金沙民歌》, 其他民歌都散见于民间, 还有很多题材的民歌未统计,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所以, 加强民歌的理论研究, 首先应该广泛收集, 加大人力资源投入, 民俗学、音乐学、本土民歌传承人都可以纳入到民歌理论研究中, 拓展民歌研究的深度。其次, 扩大金沙民歌的研究范围, 使金沙民歌走出去, 与各地民歌接洽, 在对比分析中挖掘金沙民歌的特点以及深度理论内涵, 为它的传承找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金沙民歌在文化研究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总之, 金沙民歌的研究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以拓展, 用深度增加其内涵, 用广度丰富其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传承不失活力和生命力。

五、结合旅游业发展金沙民歌

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不单要依靠自然景观, 还要依靠扎根于自然景观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金沙民歌所依存的最主要自然景观是金沙江, 金沙江已成为丽江旅游业中最为原生态的景点之一, 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都具有其独特性, 民歌便是特色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旅游景点如金沙江沿岸的黎明、石鼓等包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点举办民歌类民俗活动, 开展民歌对唱比赛、民歌创作、开展与旅游业相关的学术讨论会, 以最直观的艺术形式呈现民歌中蕴含的江畔民族的生产、劳动、风俗、宗教、爱情等民俗文化, 让游客感受自然景观之美的同时传承了地方风俗, 让民歌丰富旅游业内涵, 让旅游业带动金沙民歌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舒家政.《金沙民歌》[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民歌保护 篇4

陕北民歌简介

陕北民歌顾名思义即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民间歌曲的简称。那么什么是民歌呢?杨荫浏、缪天瑞主编的《中国音乐辞典》里是这样定义的: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也就是说它首先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群众口头代代相传、不断得到加工的歌曲,区别于一般个人创作歌曲,它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无数群众的修正,并且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风格特点。

陕北民歌按照音乐体裁可分为号子、小调、山歌三大类,号子又分为黄河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拉硪号子、绞煤号子等四小类,小调又分为一般小调、风俗小调、丝弦小调、儿歌等四小类,山歌又可分为信天游和山曲两小类,每一小类又有更细的分类。曲式上以二句体和四句体为主,调式上以徵、商、羽为主,歌词手法以比兴押韵为原则。

陕北民歌从古到今养育滋润着陕北人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它以独特的苍凉豪放唱响神州大地,打动了全中国,并且协助共产党建立新中国,陕北民歌的粉丝可谓遍布全世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智慧、才能的结晶,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是陕北人民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它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它对中国乐坛的影响是全中国民歌中的头把交椅,是陕北最具分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无论入没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它本来就是,所以保护传承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中的重要事情,而且迫在眉睫。

陕北民歌在民间的生存状况

在热浪般全球通讯、经济发展的大潮下,陕北民歌的生存现状同样很不乐观。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艺术表现形式,存活在民众的脑海之中,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在农村生活的人数直线下降,近年来农村又实行合并学校的政策,农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拥入城镇上学,家长随其做饭打工,于是在农村除了过年,一般见到的都是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幼儿。陕北民歌也经历了先民即兴创作的口头流行时期,“文革”前的鼎盛时期,目前的萧条萎缩时期。陕北民歌在民间的生存状况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形。

1.老年歌手相继离世,在世名艺人稀如晨星。

岁月无情,任何人都难敌荣枯的归宿,陕北老民歌手渐次一茬一茬亡故,曾经在当地各有名气的老艺人李有源、李思命、丁喜才、丁茂昌、冯怀清、张天恩、李治文、郝永发、郝玉成、杨步登、杨进山、胡英杰、吴春兰、马有宽、冯明山、拓开科、陆金山等相继离世,在世的当地名艺人少之又少,如柴根、马子清、王向荣、贺玉堂,胡如海、朱广亮、刘富荣、封树生、杨树强、孙志宽、加九人、杨光禄、白世雄、高光生、贺海东、常双岗、常沛锋等,撒在陕北各县就是万里有一、稀如晨星。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田野采风调查,每到一处,打问一个当地出名的民歌手十分困难,找到的大多是六七十岁颤巍巍、上气不接下气,且歌词七断八截,极少有不打绊子完整唱完三首歌的,这表明老艺人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唱歌了。

2.中年歌手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

在陕北农村,五十岁以下的艺人极其罕见,导致在正月闹秧歌时老伞头唱不动,新伞头又接不上班。众所周知,伞头不仅是领唱而且是走各种场子的教练,没有伞头就没法闹秧歌,于是很多村子已经停止了闹秧歌,年轻伞头就更没有机会学习锻炼,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我们村在佳县,记得上小学时见过村里闹秧歌,二十多年来我也每年回老家过年,可再也没有见过闹秧歌的热闹场面,这二十多年来从未见过农村有人唱陕北民歌,山上也未曾听过悠扬的信天游,一句也没有!据笔者采风调查发现,即便农村找到的五十岁以下的歌手,他所演唱曲目都是从磁带里学来,多为《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三十里铺》、《赶牲灵》、《掐蒜薹》、《兰花花》、《无事出东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等陕北民歌中的“流行歌”,顶多来个酒曲《人穷衣衫烂》就算腕了,而这样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比老艺人还要少。出现这种断层的原因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有关。

3.青年歌手城市化严重,逐渐趋向变异。

在城市活跃着一批酒厂促销歌手和在陕北风味的饭店的驻店歌手,他们的年龄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由西安到榆林、延安,以及陕北各县,甚至北京、深圳、上海等外省市,他们都是从农村来的有唱歌天赋和爱好的年轻人,以促销陕北酒为目的为消费者演唱陕北民歌和各类流行歌曲,常用曲目多为《大红果子剥皮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拉手手亲口口》、《荞麦皮皮架墙飞》、《刮野鬼》、《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满天星星一颗明》、《哪哒哒都不如咱山沟沟好》等“流行歌”,这些歌手由于在城市生活,有条件和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学习,再加上本身对民歌的自然演唱不自信,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经过学院化美声训练,于是演唱风格近于学院派的清亮圆润,音色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味道缺乏民歌的精髓:淳朴、自然和一些当地特有的润腔风格,演唱曲目流于常见,有的歌词为了一味迎合消费者而编,媚俗不堪,趋于低级趣味。这类歌手已经彻底脱离了陕北民歌农耕文化的活态生存土壤,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演唱风格均已发生了变异,属于酒吧文化和现代堂会文化,已经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

4.群艺馆、文化馆和艺术团陕北民歌手。

这类在事业单位的歌手一般都是有文凭的学院化歌手,骨子里深受音乐学院西方音乐观念影响,没有经过音乐学院训练的也在不停打听:“音乐学院里谁教陕北民歌好?”他们对民间的陕北民歌及老艺人不屑一顾,热衷于各类声乐比赛,赛前专程到西安和音乐学院、歌舞剧院的声乐老师(一般都是评委)学习,回去后再传授他们从西安学来的声乐训练方法,生意兴隆,弟子成群。有能力并且在比赛中获奖者就出一张自己的个人演唱专辑,多是改编创作歌曲,配以粗制滥造的MIDI制作伴奏,个人成就也是单位政绩,皆大欢喜。这类歌手对陕北民歌的推广传播有益,但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因为这类歌手大多打着保护陕北民歌的旗号,所以是一种具有危害的隐性破坏,破坏了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原真性。这点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王文章已经对类似的情形提出过明确的警告。

5.在外漂泊的陕北民歌手。

这类歌手一般都居住在较大的城市,比如北京、西安、上海,有较好的音乐才能,靠音乐生存,而且对家乡的陕北民歌情有独钟,在非遗保护浪潮下倍加重视的陕北民歌让他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家乡的歌是受国际欢迎的,只要努力学习就有光明。他们虽然不是陕北民歌非遗保护过程中的对象,但是对陕北民歌的弘扬传播颇有益处,而且是陕北民歌从形态上发展变异到适应国际化潮流的希望。

6.酒桌饭前的陕北民歌。

酒桌饭前所唱的陕北民歌在传统形式上一般都是酒曲,在农村的中老年人在冬天农闲时期,依然保存有传统酒曲的即兴编词互相斗唱斗酒的习俗,这种习俗已经非常罕见,在陕北的城市(包括县城)中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KTV卡拉OK。还有一帮特殊的阶层,就是热爱陕北文化的文化人,以陕北籍文人为主,他们基本是喝在哪唱在哪,所唱曲目在严格意义上讲不是酒曲,是以陕北民歌为主的各地民歌,客观上对陕北民歌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官方对陕北民歌的保护

政策和举措以及实际成果

1.组织文化馆进行实质性的采录抢救和整理研究工作。

随着举国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复苏以及2005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挂牌成立,各地政府对陕北民歌的保护挖掘都有一些实质性的举措和成果,比如榆林市文化局主编的《陕北民歌大全》(上下册,附各地老艺人珍贵录音CD两张),绥德县委县政府主编的《绥德文库》(民歌卷上中下三册),子长县文化局主编的《子长县民歌集》,延安大学民间艺术研究所主编的《陕北民歌歌词精华》(上下册)以及笔者尚未见到的成果等。也有县文化馆专门为民间艺人录过音,据绥德一文化官员讲:“我们派文化馆干部深入乡镇,用录音笔为老民间歌手每人录过几首,我们县是做得最好的。”这些实际有效成果将是一笔珍贵的资料。

2.各地举办大大小小的陕北民歌比赛。

陕西省文化厅以及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办过多次“陕北民歌大赛”;各县纷纷举办大大小小的陕北民歌比赛,并给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绥德县已经举办过五届“陕北民歌大赛”;清涧县举办过三届“伞头秧歌大赛”、三届“清涧道情大赛”等等。这些比赛在客观上刺激了人们对陕北民歌的关注以及热情,对培养后起的陕北民歌手以及普及陕北民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重金打造地方歌舞剧成风。

长期贫瘠的陕北在近二十年来各地发现大量的地下能源,黄土地一夜暴富,各地开始纷纷打造当地的品牌歌舞剧,如《走进延安》、《米脂婆姨绥德汉》、《挂红灯》、《兰花花》、《山丹丹》、《三十里铺》以及等等尚在继续构思准备打造推出的剧目。这种现象对陕北的知名度和陕北民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宗旨背离得很远。

4.举办“陕北民歌艺术节”。

榆林市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届的“陕北民歌艺术节”很受人关注,尤其第一届信心十足,加之各县的全力配合,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影响力很大。以后的“陕北民歌艺术节”如若能把陕北民歌当主打,依然会是一个很好的可持续发展平台,这个平台会带动整个陕北的民歌继承与发展,如培养、交流、展现以及成果积累。

5.陕北民歌进入中小学课堂。

2008年省政协会议中王向荣等人提案“让陕北民歌进入中小学课堂”,2009年陕北有的的地方已经开始实行,比如安塞县建华学校已经正式将陕北民歌排入课程表,代课老师叫张鹏。这种举措如若在整个陕北推行,无疑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起到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民间社团、个体对陕北民歌的挖掘保护

1.各地组织成立相关协会社团。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潮流的兴起,各地逐步成立各种相关协会社团,如陕西省陕北民歌研究会、二人台研究协会、清涧道情协会、榆林小曲研究会等等。这些协会成立的目的都在于能为本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些有益的成绩,但是基本都存在没有经费来源的问题,所以出现工作进度慢,实际成果少的局面。但是随着人们对此项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会更好。

2.各地成立民间音乐艺术团。

近年来也成立不少相关的艺术团体,比如陕北民歌研究会艺术团、安塞民间艺术团、靖边采油厂艺术团、横山民间艺术团、绥德黄土地艺术团、绥德四妹子合唱团、神木兰花花合唱团等。这些艺术团都以表演本土艺术为旗号,尤其以陕北民歌为亮点,客观上对陕北民歌的传播推广起到良好的作用。

3.陕北传统音乐论坛(http://bbs.sbctyyw.com)

陕北传统音乐论坛是2005年创办的一家公益网站,本论坛以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人士联手陕北籍文化人为核心,通过现代网络拢聚世界各地的陕北民歌爱好者,以挖掘保护、整理研究、推广发扬、相互交流为宗旨,目前注册会员近万人,先后成功举办过四届“陕北传统音乐论坛年会”,两届“陕北民歌改编创作交流会”,多次集体采风活动,在论坛积累了大量的珍贵音视频资料,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歌网站之一。这是一支虽然松散但很有活力的陕北民歌挖掘保护队伍,随着这支队伍对非遗工作认识的逐步加深,估计会有更多的成绩。

4.西安九音唱片公司。

西安九音唱片公司是一家民营的文化公司,创办于2006年,该公司以挖掘、整理、出版、发行陕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先后录制了60多位陕北民歌老艺人的珍贵录音资料,公司目前出版推出了三位老艺人的清唱专辑,分别是《三十里铺——陕北民歌歌后马子清清唱专辑》、《二道圪梁——陕北民歌活化石柴根清唱专辑》(双CD)以及《大炖羊肉离不了葱——朱广亮神木酒曲清唱专辑》。由于该公司财力较小,运作能力薄弱等原因造成了出版推出老艺人珍贵录音进程非常缓慢,但它是一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责任心的公司。

5.各家陕北酒厂。

酒厂促销演唱陕北民歌现在已经蔚然成风,最具代表的是老榆林酒厂,还有后来的隋唐玉液酒厂、红荞坊酒厂等,为了促销,酒厂培养吸引了大批年轻陕北民歌手,这批歌手是日后陕北民歌手的主力军,客观地来说,酒厂对陕北民歌的推广普及做出了很大成绩。

6.个体自觉的陕北民歌痴迷者。

有这么一批人必须得提起,这些人有思想、有文化、有音乐修养、有责任心,他们是自觉的个体陕北民歌痴迷者,他们各有战法各有成果。比如崔月德、王峰存、霍向贵、樊奋革、马政川、申飞雪、李智、艾克奇、孟海平、艾绍青、杨树强、郝振川、孙宏亮、吕政轩、叶振国、马保信、何志铭、狄马、朱占平、郝瑞峰、曹柯梦、马江等等,他们对陕北民歌的挖掘搜集、整理研究方面很有贡献、功不可没。

陕北民歌在保护过程中出现的误区

参与了整个国家“非遗”项目审定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王文章提出了这样的警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要特别警惕两种隐性破坏,即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因为常常在开发利用的名义下进行,更具有危害性。”王文章说,现在全国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进行大规模改造,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都保存在农村地区,如果建设不当,很容易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旧的村子拆掉了,承载这个村庄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也就荡然无存,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胡同就已经被破坏了不少。”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也曾就这一问题在“两会”上专门提交了议案。

让王文章担心的另一种隐性破坏就是以旅游开发为名义的保护性破坏。“原生态的歌舞,按照现代人的审美口味加以改造,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繁荣了这个项目,其实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极大伤害。”王文章说,现代人的心态趋实,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要不得的。

陕北民歌在保护过程中存在同样的问题:觉得老艺人所唱的民歌方言听不懂,就改用普通话和英文来唱;觉得清唱不悦耳就给配上midi电声做伴奏;觉得两句体、四句体有些短,就改编创作成三段体或者回旋曲;觉得原来的独唱不丰富就排成无伴奏合唱;觉得原来在舞台上很土就排些视觉效果好的表演;觉得原来的歌词有些口语化就改成书面词;甚至有的人随便编唱几句流行歌就说我又写了首陕北民歌,理由是“我是陕北人!”有的人更甚,痛心疾首的呼吁:“现在写陕北民歌的人太少了!”等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干扰了作为“非遗”的陕北民歌保护视线,给陕北民歌的保护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和破坏。

很多地方盲目追崇“文化搭台、商业唱戏”,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保护、实则危害”的短视行为,将其当成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地方知名度的招牌,只是片面地维护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而过度的商业包装甚至会人为破坏了文化的内在精神蕴涵,破坏了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各地巨资打造的现代民族乐舞就属于此范畴。

在媒体报道中也有过度改造和包装的问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民歌表层化报道:只关注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和新、奇、绝的文化样式,割裂了对其核心——遗产传承人的足够关注,忽视了对其生存区域和流传方式的展现,使影像视野中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从当地文化空间中抽离出的文化断层,只停留在零散、应景的跟风报道,对需要长期持续关注的“非遗”陕北民歌保护工作十分不利。

合理保护陕北民歌的方法和手段

1、“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舶来品,学术界对相关定义和概念还存争论,当务之急是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非遗”陕北民歌研究的科学体系,为公众和传媒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从而解决现在众多媒体报道只停留在感性化层面的问题。

2.实践表明政府的宏观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陕北民歌的地位,正确引导陕北文化的走向将会给陕北民歌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劳动保障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能解决很多艺人、歌手的生活状态,给予他们较为稳定的生存环境。

3.媒体应加大对陕北民歌的宣传、推广力度。陕北民歌的发展轨迹必须要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步伐,那么面对陕北民歌的观念也就必然要发生转变,媒体应该给陕北民歌一个展示的舞台。比如在电视上设置一个固定的栏目,专门介绍陕北民歌;也可以利用民歌大赛、汇演等形式积极推广陕北民歌。

4. 让陕北民歌进课堂,从儿童抓起。例如,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班,对有演唱天赋、热爱陕北民歌的人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以开办“陕北民歌”培训中心,培养专门管理以及演唱人才,在不断的积淀中完善与壮大。

5.建立“陕北民歌”保护基金组织,为保护事业供血输氧。传承民族音乐、保护陕北民歌的任务决非某一个人的事业,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社会各界应广泛参与,积极响应。听众是陕北民歌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鼓励社会各界都关注陕北民歌,参与到陕北民歌保护的事业当中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民间资源是不可小视的力量,从民间而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陕北民歌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媒体为陕北民歌搭建起展示平台的基础上,应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陕北民歌的生存状态。

6.组织人员深入挖掘、抢救。应有规模、有规律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采风,进行挖掘、抢救已濒临后继无人的陕北民歌,用现代科技手段录制保存直观的音视频资料,既可以供后人欣赏,也给后人留下再度创新和改编的火种。

7.为民间艺术家和“非遗”保护专家学者们整理出来的“非遗”文本或著作的出版提供实质的支持与方便。

小结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量由政府、传承人或民间公益团体、商业资金三方面组成,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保护的现状却令人无奈,因为整个社会(政府和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 所以法规措施、智能资源、抢救保护资金等都缺乏保障;另一方面传承渠道不畅,传播覆盖面窄,使得本来就缺乏自觉性的原生陕北民歌传承根本无力面对经济潮流和现代生存环境的冲击。

针对以上传统保护的无奈,笔者认为:要不断扩大宣传保护力度,强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价值的前提下,广泛依靠大众传媒的力量,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民歌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调动各方力量自觉形成全社会的保护氛围。

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篇5

一、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 羌族传统民歌相关出版成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已陆续有专家、学者深入羌区对羌族传统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与研究。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 随着部分羌文化专家及民歌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和民歌生态环境的改变, 音乐工作者更加加快了对羌族传统民歌的保护与研究。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关于羌族传统民歌的学术些辞官的文人雅士等名门望族的府邸, 家族府邸反映了该家族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以及政治身份, 采用的建筑装饰图案不仅仅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同时也起了文化教化的作用, 他们能体现家族家风、门风, 以及发展的历程和方向。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体现, 江南多雨, 装饰图案为配合这种浪漫的情怀, 孕育出不同的图案, 比如外框是桃子形, 内是植物图案;外形是石榴的, 内是梅花图案等等装饰图案精美的漏窗。只有在江南这多雨柔情似水的地方才出现这么自由多题材的装饰图案, 植物图案的有松、竹、梅、柏、牡丹、兰花、菊花、芭蕉、荷花、卷草等。神兽、动物主题的装饰图案, 有龙、龟、狮子、鹿、喜鹊、鹤、蝙蝠等。抽象装饰图案以及文字的装饰图案, 抽象图案分如意纹、云纹、水纹、回纹、冰裂纹等寓意吉祥幸福。还有其他类型图案笔墨纸砚等。苏、锡、常地区的民居装饰图案根据地域特点, 在图案的形式上一定的变化, 但题材上几乎无一例外, 都反映了福、禄、寿、喜这个主题, 同时也反应了时代文人的气质。

综上所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苏、锡、常传统民居受地域的影响, 才有了今天江南水乡民居的文化。从建筑地理位置、空著作、学术论文、曲谱集、音乐专辑等纷纷出版发行。

1. 学术著作

据笔者调研、查阅, 目前已出版羌族民歌著作共计9部。其中, 羌族民歌曲谱集有5部, 即:我国最早出版的羌族民歌集《羌族民间歌曲选》 (收录185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四川卷·羌族民歌部分) 》 (收录108首) 、金艺风等著《中国羌族民歌研究——汶川县龙溪乡乐谱资料集》 (收录127首) 、萧常纬等编著《羌寨无处不飞歌——茂县羌族民歌选》 (收录171首) 、万光治编《羌山采风录》 (收录277首) ;羌族民歌歌词集有3部, 分别是张善云编《羌族情歌300首》、周辉枝编《羌族情歌精选》、张善云编《凤州羌歌三百首》;羌族民歌研究书籍1部, 即金艺风等编著《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另外, 在贾银忠编《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编《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宋显彪编《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 》等书籍中均有对羌族民歌种类、民歌传承人、民歌特征等方面的介绍。

2. 学术论文

据笔者目前收集、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 以羌族传统民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有60余篇。这些论文中, 对羌族传统民歌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有20余篇, 如杨碧娥, 陈远贵《浅析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马宁, 钱永平《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朱婷《浅析羌族传统民歌的分类》等。针对羌族民歌的类别, 详细、深入系统研究的论文有30余篇。其中, 多声部民歌有8篇, 劳动歌有5篇, 情歌有6篇, 酒歌有2篇, 如樊祖荫《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金艺风《羌族民歌“劳动歌”的分类研究——以音乐方面为中心》、朱婷《四川阿坝州羌族情歌探考》、朱婷《对羌族酒歌的分析研究》等。关于羌族民歌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研究论文有5篇, 如路瑜, 李珊《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羌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为例》、金艺风《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的变异及选择性——以松潘县镇坪乡新民村的羌族酒歌为例》等。关于羌族民歌演唱的论文有2篇, 即佐世容《关于演唱羌族民歌的几点思考》、哈红莉《羌族多声部民歌演唱方法初探》。

3. 出版发行音像专辑

近年来, 出版发行的羌族歌曲专辑颇多。其中, 羌族地区较间布局、室内装修装饰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江南水乡特点, 为后人研究民居发展历程带来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01) .

[2]楼西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 (01) .[3]楼西庆:《砖雕石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04) .

[4]李斌:《江南民居环境中过渡空间的传承与再造》[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1 (06) .

[5]张岩红:《江南传统民居室内虚拟空间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2 (05) .

钟山艳, 生于1976年, 女,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贺丹, 生于1984年,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流行的有中国羌族经典歌曲系列《羌族酒歌》、羌族大型实景歌舞展演《羌山神鼓》、四川音乐学院大型原创羌族音乐诗剧《花儿纳吉》、羌族歌手陈海元与杨晓芳的羌族歌曲专辑《歌从羌山来》、“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中国西部民族音乐之声》系列羌族歌曲专辑《花儿纳吉》、羌族音乐文化专辑《羌韵》《羌咏组歌——万年火》等。

这些成果的出版、发行和发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 是羌族人民最丰富与最具活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利于羌族传统民歌的有效传承、保护与开发。

(二) 对羌族传统民歌的再创作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众多音乐工作者深入羌区调研考察, 并根据羌族传统民歌的音乐特点,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羌族声乐作品。如独唱作品《羌家姑娘绣彩绣》《岷江, 我永远热爱的江》《太阳里走来的羊角花》等;合唱作品《羊角花开》《羌族锅庄舞曲》《羌族酒歌》等;重唱作品《羌山情》《多彩的情歌》《云朵上的山寨》等;表演唱作品《云朵上的纳啧啧》《出嫁》《羌山踏歌》等。这些再创作的声乐作品均是作曲者在把握羌族传统民歌风格的同时, 运用现代作曲技法或高科技音乐手段, 对其进行适当改编、创新, 创作出既受大众喜爱, 又不失羌族音乐元素的作品。这样的创作无疑是对羌族传统民歌的另一种延续, 更是其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直接、有效地手段。

(三) “舞台化”的呈现

近十年来, 羌族原生态歌手及热爱羌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视传媒平台、音乐会、音乐剧、歌舞剧、电视大赛等不同方式的“舞台化”呈现, 传播与传承着羌族传统民歌。如在2004年由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举办的“清逸·佳雪杯CCTV首届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 六位羌族歌手以激扬悲壮的羌族多声部演唱打动了在场的评委与观众, 获得了原生态多声部铜奖;2006年, 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姓乡大尔边村的两位羌族歌手泽旺仁青和格诺扎西组成的“毕曼组合”, 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原生态唱法铜奖;2009年5月, 一部反映羌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音乐风情史画歌舞剧《羌风》在成都成功首演;2010年3月, 大型羌族原生态歌舞《羌魂》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2012年4月, 由笔者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青年教师陈辉、佐世容共同策划、组织了“花儿纳吉”四川羌歌专场音乐会;同年6月30日, 又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成功首演了大型原创羌族音乐诗剧“花儿纳吉”;2012年6月, 由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策划的大型羌族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在汶川县水墨桃源大剧场举行了首演。这些“舞台化”的活态演出成为了有效传播羌族传统民歌的平台, 同时, 演出的录音录像资料又将成为保护与传承羌族传统民歌的重要载体。

二、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羌族传统民歌在理论研究、探索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境, 如“传承人后继乏人”“缺乏民族自信心”“文化空间与生存空间发生变化”等。

(一) 民歌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且后继乏人

据笔者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三次深入羌族核心区调查及查阅资料统计, 政府机构认定的羌族民歌传承人目前主要分布在茂县、汶川县、松潘县、黑水县、北川县等地, 共计27人。汶川县3人, 茂县4人、松潘县16人、黑水县2人、北川县2人。其中, 演唱羌族多声部民歌18人, 演唱瓦尔俄足领歌4人, 演唱情歌、婚礼歌、萨朗各1人, 演唱综合性传统民歌2人。民歌传承人男性12人, 女性15人, 平均年龄已达60.6岁, 明显趋于老龄化。

羌族各村寨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量青年男女外出打工, 另有部分青少年在大城市读书、学习。他们除了羌历新年、瓦尔俄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以外, 很少回到山寨的家中, 留守在羌寨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这些年轻人中, 很大一部分没有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民歌的魅力及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也未曾想过要保护自己民族的传统民歌。加之, 外出打工、学习, 远离了自己的母语群和传统文化圈, 接受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洗, 逐渐被汉化、同化。作为羌族传统民歌传承与保护主体的羌族年轻一代很少讲羌语和演唱羌族传统民歌。长期下去, 这些内涵丰富的羌族传统民歌后继乏人, 随着民歌传承人的一一去世, 羌族传统民歌将加速步入濒危的边缘, 甚至消失。这些无疑都给羌族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二) 缺乏民族自信心

羌族传统民歌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依托于羌族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为表现手段, 并以口耳相传作为链接得以不断延续。因此, 羌族人民及其丰富的生产、生活是孕育与培植传统民歌的沃土。但是,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念的改变, 生活在现代文明的羌族青年男女, 大多数对本民族文化缺乏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对于口传心授的羌族传统民歌不感兴趣, 不愿意学唱, 更不愿意传承。他们认为羌族的传统文化已不再符合现代羌人的审美观和欣赏观, 导致羌族传统民歌得不到本民族同胞的自觉传承, 羌族民歌传承人长期收不到徒弟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就曾针对这样现象, 采访了9名在成都读书的羌族大学生, 他们中只有杨慧兰、木都2名同学会用羌语演唱传统民歌, 问及其他7名同学为什么不会演唱, 他们告诉我, 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县城, 接触现代文明比较多, 喜欢演唱流行歌曲, 父母很少唱羌族民歌, 也没有教他们演唱羌族民歌的习惯, 他们自身确实也不太感兴趣。那么, 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忽略、遗忘、背弃, 使其“活态的”羌族传统民歌不能在本民族中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三) “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发生变化

羌族传统民歌能从几千年流传至今, 究其根源, 是它存活在羌族人民日常的生活之中, 伴随着群众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是用一种“活态的”方式进行着传承。但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 羌族传统民歌已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 有些民歌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离世已逐渐消失。加之,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 羌族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均受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生活在羌寨的羌族民众纷纷下山到县城生活, 而县城中经济条件较好的羌族民众则选择到都江堰、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买房生活。两个空间的急剧改变, 给羌族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双重挑战。作为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代表的羌族传统民歌, 也在传承、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三、小结

羌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遗失了传统文字。因此, 传统民歌成为传承羌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作为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羌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思想感情的艺术结晶。近年来, 虽然羌族传统民歌在保护与开发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面临着许多困境与问题。望本文所研究内容, 能对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1]贾银忠.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

[2]贾银忠.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年.

[3]金艺风, 汪代明, 沈惹晓贞, 崔善子.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年.

[4]宋显彪.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年.

[5]朱婷.浅析羌族传统民歌的分类[J].大众文艺, 2013 (8) .

罗甸布依族民歌特点及其保护 篇6

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罗甸, 是布依族集中居住地之一, 同时也是布依族民歌传承的聚集点。当地布依族民歌最重要也是唯一传授形式既是“口传心授”。布依族民歌千百年间就是以“口传心授”这种最简洁最原始的方式在同族之间、师徒之间、家族之间甚至外族之间传承。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 布依族民歌形成过程中有这么几个重要特点。一、数千年来, 布依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成千上万的民歌。很多民歌都即兴创作于街头田间, 并且迅速在人群中流传, 甚至在流传中进行了多次加工, 让这些歌曲更有生命力。布依族先民就是通过口头创作, 口头流传保护和发展了本民族歌曲, 同时让布依族民歌具有很强口语性。二、同一首布依族民歌并不是由一个人全部创作, 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多人创作完成。传唱的人觉得好了还可以随意加工, 一边流传一边加工, 这种传播的方式也使得布依族民歌有了很强的群众基础, 体现出集体创作的特点。三、利用现在的记谱方式整理这些民歌并进行分析, 很明显看到布依族民歌作品结构灵活, 旋律也非常的自由, 创作随意性很强。四、布依族民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情况下歌曲的创作者同时又是布依族民歌的表演者。布依族民歌把创作与表演统一起来。

布依族民歌一般只用1、2、3、5、6这五个音, 基本上不使用偏音 (4和7) , 它们组成的调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宫、商、角、徵、羽调式。一首布依族民歌往往是通过旋法扩展乐句、乐段而形成的。通常调式是围绕一个中心音 (主音) 来展开, 在一首布依族民歌中, 主音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而且主音的时值比较长, 通常位于较强的位置, 它是一首布依族民歌的核心。同五声调式和大小调相比, 布依族民歌更加强调主音, 突出主音, 把主音放到了绝对重要的位置上, 主音是构成调式的核心因素。

从风格上看, 布依族民歌比较清秀、柔和、优美的, 不追求宽广的音域, 不追求音响效果。与周边的苗族、侗族的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布依族民歌通常情况下不使用伴奏, 只有在很正式的场合下, 才会用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伴奏。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布依族民歌的保护也渐渐提上日程。但是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程, 除了民间的保护外, 更需要有关组织与机构的加入, 并将布依族民歌纳入制度保障, 才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根据2005年12月,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中央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中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 给民族文化的保护设定了框架。围绕这个方针,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式保护布依族民歌。

一、加大布依族民歌在本地音乐课中的比例

布依族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 受到其他文化特别是有文字的文化影响会比较大, 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本民族生活习惯民族习俗改变也比较剧烈。所以, 在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外, 加大民族民歌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 本身也是对民族民歌保护的一种有力的方法。

二、培养专门人才, 建立民族音乐团体

要想让布依族民歌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必须得培养专门人才, 建立民族音乐团体。依托高校或者专业演艺公司, 建立专门的民族传承班, 由学校和民间共同来传承和发展布依族民歌。

三、政府加大对民族民歌的重视

在民族民歌的发展保护中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辅助。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对布依族民歌的发展给与优惠。对一些专门人才给与一定程度的补贴, 并且创造一些推广民歌演出的机会。组织一些专家学者, 对民歌进行收集整理, 归纳分析, 把布依族民歌中的精华萃取出来。有可能的话与其他形式的艺术进行融合, 既继承和保护了布依族民歌, 还有可能推广发展这一艺术样式。

四、充分利用现代工具——媒体和网络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任何民族文化中出彩的部分都有可能在网络的世界里得到认可, 布依族民歌也是如此。布依族民歌和其他优秀民族的歌曲都是一样的, 也是描述了本民族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 通过了解布依族民歌就可以了解到布依族人民的生活。通过民歌这一个窗口, 可以对外展示布依族民族的特点与习俗。这样既有利于布依族民歌的传承保护, 还可以吸引外界的注意, 甚至与其他民族的音乐融合发展布依族民歌。

伍国栋先生所著的《民族音乐学概论》一书中, 他对各个民族音乐研究的阐述是:“从社会共同体的个人集团主体的需要角度或从能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主题的需要角度, 来考察和评价各个民族音乐事象的一种观念。”伍先生要我们树立起一种正确的民族音乐价值观。所有民族都是平等的, 而所有民族的民歌也是一样的重要。我们不要在评论和研究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过程中依据自己的审美得出结论, 而是客观的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观察和研究, 发现其他民族音乐中的闪光点。

摘要:布依族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 在西南众多民族中,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而民歌是布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也是同兄弟民族之间交流的工具。为了能让更多的专业人和爱好者对布依族民歌有更深的了解, 笔者以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州的布依族民歌的现状做了调查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布依族民歌,民歌保护

参考文献

[1]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市: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2]曾雪飞.从音乐传播的视角思考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 2006 (3)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发展 篇7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保护,发展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结合民间艺术与民俗,未经商业化,有自己独特文化,保存自己独特风格的歌曲,乡土味十足,未经过任何修饰,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愈加精炼,曲调渐臻完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原生态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讲究韵律、比兴等传统的诗歌创作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当人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重新认识到原生态民歌的艺术魅力时,无不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自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日益麻木而愕然。在日益现代化的生活中,在商品社会时尚文化的冲击下,我们距离原生态民歌越来越远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很难有机会领略纯正民间歌谣的韵味,更无法真正体验独特审美特征的原生态民歌充满质朴个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涵,因而势必形成群体价值取向的偏差。因此,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其现代发展更是令人忧虑,值得民歌界深思。我认为,实施对原生态民歌的有效保护并使其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原生态民歌的搜集与整理

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汉语普通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产生的社会环境改变了,进而产生了很大的生存危机,因而原生态民歌的搜集与整理尤为重要。

原生态民歌的本质是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但目前民歌的这些本质都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挑战。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瀚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哥,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等。所以采风收集要根据不同风格的原生态民歌来进行。

1. 由地方组织人员深入民间进行搜集,包括口头传唱和文本资料,最后进行整理,归纳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歌。

2. 根据不同地方风格的原生态民歌对它的创作背景进行整理,以便人们加深对歌的进一步了解。

3. 针对不同地方原生态民歌的特点,找出地方优秀的民间歌手演唱本民族的原生态歌曲,制成音像资料,以便传唱保存。

二、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目前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很快,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原生态民歌也在其中,因此,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原生态民歌的歌手大多居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多于汉族地区,边远地区多于内陆地区,高山地区多于平原地区,贫困地区多于经济开发地区,缺少教育地区多于教育普及地区,老人演唱群体多于青年演唱群体。这些歌手大多是农民歌手,目前,这些优秀的民间歌手在主流社会中并没有什么地位,没有得到太多公平竞争的平台,民歌的著作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经济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加上受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民歌的传承有很强的家族保护主义,这就加快了其消亡的速度。鉴于此种情况广泛存在,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和有关机构给予民间艺术家们更多的关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给更多的原生态歌手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也希望政府对于优秀的原生态民歌歌手给予高薪聘养,让其安心传承原生态民歌,使其后继有人。

三、原生态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今天,原生态民歌正面临着历史的转型期,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原生态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根源,它是一面镜子,以动态的形式折射出整个民族文化的变迁,原生态民歌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它赐予了我们更活跃、更丰富、更真实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始终认为,民族民间音乐是极具艺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的。我们要从民族民间的音乐中找寻灵感,这样才能创作出一批兼具时代感和民族风味的新山歌,将民族民间音乐发扬光大,并利用丰富的民族音乐产业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文化不变化是不可能的,原生态民歌也一样。但有些民歌不能变化,一变化就不是它了,尤其是要警惕商业化的运作。有些人发现了原生态民歌的商机,深入民间,挖掘传统的原生态民歌,然后让音乐人利用民歌的旋律、节奏,注入流行的元素进行加工制作,用市场化的方式让大众了解并接受民歌。但它是把双刃剑,会为了商业利益毫不犹豫地破坏文化的特性。有些民歌则可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在曲调和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填入新词发展为新民歌。比如陕北民歌《兰花花》原来曲调单一,歌词简单,经过改变,增加难度、扩张篇幅后,它的表现力就比以前深刻多了。

原生态民歌大多来源于劳动,主要以表现本民族风土人情为主题,但在今天也要“与时俱进”。可以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为题材进行创作,也可以在其形式上进行改变,比如可以采取重唱、民族乐器伴唱或歌舞等形式,还可采取童声合唱的形式,使其演唱形式更加多元化。

无论原生态民歌怎样创新,都不能离开它的民族语言氛围和文化背景。民歌必须在风骨的基础进行转型,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唱词,这才能称其为民歌。保存了这些特色也就保存了民歌的精髓和灵魂,这样才能使它经得起风吹雨打。

四、结语

世界上大概不存在绝对纯血统的民族,如果有的话也必定很快退化直至灭绝。“原生态民间音乐”一定要有其适应生存的环境和契机,否则只会自生自灭,逃脱不了消亡的可能。《易传》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者,超时者也。”都是说明要适应时代,要变通,这样才会长久。更何况“原生态民间音乐”源自于民、流行于民、服务于民的本质,决定了人们与民间生活相互关系的共容才能使其生存和发展,一味强调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将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的研究局限于“原生态民间音乐”范围内的做法,其实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民歌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都是由粗糙的“原生态”向精致化发展,但到了这个程度后,就如同物极必反的道理,它将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不能向前发展了。仔细研究文化史就会发现,一个悠久文化流传到现在的原因有二:一是自我寻根,就是向民间学习;二是异族文化的入侵使其被迫进行改变。现在的都市民歌都是走到一个高级阶段的民歌,这些民歌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根,这是唯一避免自己走向衰落的一个办法。原生态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它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有识之士由此无不忧虑的呼吁: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原生态民歌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黄景春.民间传说.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9.

[2]陈勤建.中国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9.

[3]戴茂堂, 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10.

生态环境变迁与陕北民歌保护 篇8

陕北民歌的生存环境

一种民俗事象的产生, 总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陕北民歌的产生和发展与陕北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陕北民歌的自然环境

陕北民歌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生长起来的, 黄土高原是培养、塑造这种民间歌唱的决定性因素。黄土高原原本指甘肃、青海、宁夏祁连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南、陕西秦岭以北这一六省区毗连的广大地区, 属黄河中上游地带。其内部又包括了山西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陕北高原、宁夏川区、祁连山地、陇东高原、青海川区等多种地貌, 但由于以黄土为特色, 故统称为黄土高原。如果说以上只是广义上的黄土高原特色的话, 那么, 处于这个高原中心的陕北, 则更是黄土高原地理地貌的一个典型。与周边黄土高原诸邻居相比, 陕北黄土高原内部塬、梁、峁、壑及丘陵、沟川纵横交错的状貌, 不仅凸显, 而且更具统一性。河里流黄水、黄土地上刮黄风的地域特色更加普遍, 而在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农牧并举, 种植谷子、糜子、青稞、玉米、高粱、豌豆、黑豆等及居住窑洞等方面, 均成为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最明显的标志。它们当中的每一种因素都对陕北民歌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 在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自我封闭的大格局中, 由于陕北与周围四邻存在的某些自然边界, 如东侧之黄河, 北面、西北面之沙漠、长城, 正西之土塬、丘陵, 南边之低山, 使这里又在一个“大封闭”格局中建构了自身相对的“小封闭”境域, 从而更加强化了陕北经济、社会、文化与外界的隔绝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传播中因地理条件而促成的一种较普遍的“隔绝机制”。它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但对于地域性传统艺术的保存、保护、沿袭, 却十分有利。陕北的民间艺术之所以在上千年的传播中保持并强化自己的独特个性, 既得益于它们与当地生产、生活和当地民众精神的密切融合, 更受惠于这种“隔绝机制”所建构起来的天然屏障, 千百年来它随时都在吮吸着黄土地里的养分。

2.陕北民歌的人文环境

草木稀疏、沟壑纵横, 可以从地理上这么概括陕北, 经济上贫穷, 交通上闭塞, 可以这样想象30年前的陕北, 也许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上千年。秦代陕北成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的战场, 蒙恬曾经在这里屯耕, 归降东汉的匈奴一部分移迁至此, 这里曾经建立过辉煌的统万城, 几乎所有在历史上和中原发生战争的民族都曾经在这里活动, 占领这里的中原政权不断屯耕, 少数民族渐渐的汉化, 在唐时代这里已经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地区了, 可生存环境的恶化很快, 犯罪的汉民很多要被发配到这里充军。半放牧、半农耕的生存方式慢慢地形成, 但主要的食粮依靠的是农耕。

谁也不知道陕北民歌从什么时候诞生的, 也无从考究哪个民族的音乐是母体。总之, 很久以来它就存在了, 没有人去记录它。它依靠的是口头传唱, 引起我们的注意是那些牧人, 在山梁上、沟谷里, 而听众大多是一群默默吃食的山羊。它的小曲多数很酸很悲, 多数是情歌。当然, 不是只有牧人会唱, 在家的妇女也会唱, 更多时候它发生在一个人独处的场景里, 陌生人的闯入可能会打断它。没乐谱、没记录的歌词, 任何人可以根据心情即兴创作, 随后可能就将它忘记了。它可能以第三者的身份将故事唱出来, 也许会传唱一方、风行百年, 成了人们的共同记忆。歌者可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开口, 只有情动于衷的时候, 它才会唱起。

陕北民歌价值观的变迁

1. 大潮冲击与“传统萎缩”

在热浪般全球通信、经济发展的大潮下, 陕北民歌的生存现状同样很不乐观, 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艺术表现形式, 存活在民众的脑海之中, 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 在农村生活的人数直线下降, 近年来农村又实行合并学校的政策, 农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拥入城镇上学, 家长随其做饭打工, 于是在农村除了过年, 一般见到的都是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幼儿。

2. 人文环境的变迁导致价值观的演变

物质生活条件改变导致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使陕北地区生产生活水平发生很大变化, 随之带来了陕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演变和发展, 传统的风俗和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饭养身, 歌养心”的价值观也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而慢慢淡忘和消失。

3.陕北民歌传承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1) 老年歌手相继离世, 在世名艺人稀如晨星。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田野采风调查, 每到一处, 打问一个当地出名的民歌手十分困难, 找到的大多是六七十岁颤巍巍、上气不接下气, 歌词七断八截, 极少有不打绊子完整唱完三首歌的, 这表明老艺人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唱歌了。

(2) 中年歌手青黄不接, 出现严重断层。在陕北农村, 五十岁以下的艺人极其罕见, 导致在正月闹秧歌时老伞头唱不动, 新伞头又接不上班, 于是很多村子已经停止了闹秧歌, 年轻伞头就更没有机会学习锻炼, 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近20多年来从未见过农村有人唱陕北民歌, 山上也未曾听过悠扬的信天游。据笔者采风调查发现, 即便农村找到的五十岁以下的歌手, 他所演唱曲目都是从磁带里学来的。

构建陕北民歌保护体系

1.生态博物馆保护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社区或某一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 包括其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教授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 从而使人与物及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 并使之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

以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来保护陕北民歌文化, 应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 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 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文化作出诠释;生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应当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

具体措施是:在社区整体保护的基础上, 可重点考虑以政府扶持办节, 鼓励和拉动民间节日的“复苏”, 这里用复苏一词有特定的含义, 因为很多民间节日并没有在民间完全消失, 只要略加扶助, 进行鼓劲政策, 就能重新举办得有声有色。这样以节日唤醒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记忆, 也符合中宣部“关于鼓励利用优秀民间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鼓励传承人的办法多种多样, 但保护陕北民歌, 最重要的是要让歌师后继有人, 要让歌师既有经济地位, 又有社会地位。生态博物馆保护的县区不宜过多, 要精选有代表性的, 又便于道路通达的自然村庄。

2.静态保护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学理论,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消亡, 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样不例外。但保护却是当今一个不回避的事实。以静态的形式将侗族大歌保护起来, 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陕北民歌申报国家文化遗产成功后, 原生态的形式也不会因为申报的成功而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因此必须组织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通过摄像、录音、照相、音乐整理, 全面准确地记录侗族大歌的各种歌词、谱、系、传承人及生存环境情况, 然后按原生态的存在形式进行静态的复制, 建立侗族大歌博物馆, 展示厅、展览馆。在展览馆内以影视、幻灯、图片等等形式加以保存和展示, 再组织专业团体现场表演。

3.“移植”保护

人类在植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都成功进行各种“移植”, 旅游业也进行大规模的“移植”工程, “黄土风情园”、“中华民族园”、“民族风情园”、“中华民族大观园”等等都是移植的旅游景点, 这些以展示民族风情为主的景区, 虽然是人造的景观, 但客观上却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尝试, 那就是在众多移民搬迁工程中, 进行部分类式文化移植的做法, 对民族文化进行异域移植。也可以考虑以政府的行为, 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民族村寨进行搬迁, 以搬迁进行异地保护, 然后进行综合建设, 扶持民族风俗习惯, 再现真实的民族文化环境, 开发旅游业, 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支撑其经济发展。

移植地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交通沿线便于开发的场所, 为了有效防止新移民与周围文化环境的很快同化, 可以采取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态度, 让移植区成为特色文化的亮点, 让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居民因为文化能带来效益而对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产生自豪, 从而产生文化自觉。

4. 建立陕北民歌表演团队

建立陕北民歌队伍, 是陕北民歌保护的必要措施。陕北民歌表演队伍可以集表演传承为一体, 这种歌队与歌舞团性质完全不一样。它应该产生于陕北民歌, 以陕北传统民歌歌队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和传承, 以老艺人为核心, 以表演传承民歌为主要形式, 演员就是本村寨的村民, 农闲时进行训练, 传歌、教歌、学歌, 农忙时依然是农民, 进行生产和劳动。演出收入, 按劳取酬。嫁到本村的其他民族妇女也可以通过学习成为歌队成员。歌队可以按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布局组建, 开始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支持和扶持, 在旅游的带动下, 增加村民的收入, 对付出时间和劳动得到应有的补尝。

摘要:陕北民歌顺利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这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然而, 陕北民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陕北民歌的现有知名度来分析, 将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必须得到保护, 保护的方法可以采取以生态博物馆原生态保护形式进行活态保护, 以博物馆, 展演厅、展览馆等现代传媒的手段进行历史性静态保护, 以文化移植与建设黄土风情文化模型的仿原真性保护, 建立高品质的原生态陕北民歌队等等形式。

关键词:陕北民歌,生态环境变迁,保护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8.[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8.

[2]余丛, 周育德等.戏曲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2]余丛, 周育德等.戏曲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3]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3]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4]乔建中.土地与歌[M].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4]乔建中.土地与歌[M].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

[5]洛秦.音乐与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5]洛秦.音乐与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源于民歌 新于民歌 篇9

《大三峡》是2006年出台的一部新音乐剧,由湖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李惠编剧、罗怡林作曲、梅昌胜导演,该剧去年8月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台戏上海调演中获二等奖。《三峡石》是其中一首主题歌。

《大三峡》以三峡建设为背景,以几代水利工程知识分子悲欢离合与库区移民生活为内容,歌颂了平凡劳动者与库区农民对水利工程的无私奉献。这里,普通劳动者被誉为“三峡石”,歌中唱道:“三峡石,圆又光/五彩斑斓闪闪亮/峡里江里天生成/浪里涛里水滋养”。这里,劳动者的精神被升华为“三峡石精神”。歌词生动准确,朴实无华。

罗怡林谱曲依字行腔,基本按照歌词自然节奏建构旋律节奏,两小节一乐句,第一乐段分为a+b与a’+b’两个对称又相关联的部分。音调是的的确确的简单,旋律关系却很有意思。a’乐句可视为a乐句的变奏加展开,而b’乐句可以看成为b乐句的收拢与结束。旋律关系的另一層,是这a+b和a’+b’的结构又可以看成为两个相关的小乐段,第一乐段开放结束,第二乐段收拢结束,调式为羽调式,最后才明确。按照罗怡林的说法是角调式的音阶排列,羽调式的旋律。

这首《三峡石》听来说是鄂西或者川东民歌都说得过去,琅琅上口,朴实动人。但仔细听来仔细分析,又不是传统民歌的写法。鄂西与川东民歌调式不会这么游弋,这么不稳定。尤其第二乐句b从下至上的音阶式进行,虽说是5声调式音节模式,川鄂山区民歌很少连续上行达到或者超过8度。如果说第一乐句a是羽调色彩,那么第二乐句b就是征调或者宫调色彩。前者为小调色彩,后者为大调色彩,为和声上的色彩处理提供了旋律的调式依据。第三乐句a’为角调式色彩,第四乐句b’回到了羽调式上。这首小小民谣不但色彩丰富而且富于流动性。

接下来的第二乐段歌词:“颗颗诚心对大山/点点真情峡里藏/无言不语千万年/千年万年爱长江。”旋律依然4个乐句,依字吟诵,节奏如江水出峡,更为宽敞自由。两小节一乐句变化为三小节一乐句,音乐并未增加什么新的内容,以前的音阶调式音列,旋法也并未突然转换。最后终止在相同的调式调性上。这个乐段可以看成为一个补充,或者变奏延长的乐段。川鄂山歌中,通常是散板乐段到上板乐段的多,由旋律节奏的宽长到节奏的紧缩,而相反情况少见。然而,少见不等于没有或者没用。恰好相反,变奏与展衍始终是民间音乐乐段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这首歌两段歌词连续听下来,旋律的民歌风格依然明显。

民歌保护 篇10

一、威宁大花苗民歌的生态现状描述

(一)威宁大花苗民歌鲜为人知的原因

威宁大花苗民歌有其独特之处,但迄今却鲜为人知,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威宁是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苗族仅占总人口的5.6%。而彝族不仅人口多,而且影响大,所以苗族在这里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二是长期以来研究贵州苗族文化(包括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学者,多把视野集中在黔东南、黔南一带,很多人只知道苗族在黔东南、黔南,即使知道黔西北有苗族的,也只了解织金、黔西,毕节等地,而对威宁大花苗知之甚少,这里甚至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因此,威宁大花苗民歌成了长期隐埋深山的瑰宝,一直不被外人所知。直到近年,在我省多彩贵州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开展中,威宁歌手韩灵花一举夺得原生态组金奖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威宁大花苗民歌生态现状

笔者从威宁县民宗局了解到:建国以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开始复苏,威宁县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文化工作者下乡调研,认为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村寨,对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为准确了解威宁县特色民族村寨民族的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县民委、文化局组成调研组对多个工作组,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发展现状。一方面提出保护及发展的措施及建议,另一方面组织文化工作者收集、抢救濒临失传的苗族音乐,还定期举办威宁县民族民间歌唱、舞蹈大赛,支持苗族歌手参加各级各类的民族民间歌手大赛,鼓励苗族歌手为传承民族音乐作贡献。摘取2011年贵州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组金奖的大花苗歌手韩灵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崭露头角的。

笔者通过一周的调研,发现威宁大花苗人口较少,居住分散,除主要聚居地以外,其他地方对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淡薄。如威宁大花苗聚集地有一个叫龙街的乡镇就很说明问题。2011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金奖得主韩灵花就出生在这里。如此偏村僻野,公然在全省最高级别的比赛中夺得金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于是,2012年夏天,笔者一行来到威宁龙街采风,经过多日的调研,才解开谜团,原来韩灵花所在的龙街乡镇是大花苗最集中的地方。

龙街镇包括大寨、中寨、小寨、坪子、斗坎、苏丫卡、黑石街、石湾子八个村民组,其中,除一个组是彝族,另有一个是苗族和彝族杂居外,其他均为苗族,共有600多户人家,共2430多人口,整个大寨村各村民组之间相对集中,可以说是最原始、古朴的苗族,笔者走访了威宁大花苗的几处聚居地,经苗族同胞介绍,了解到这里虽然保存了自己的文化习俗、衣着服饰,但是文化大革命10年禁歌,他们的音乐几乎濒临失传。从那以后,威宁大花苗民歌日渐衰退。

笔者走访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的祖辈是歌师,自己也能唱苗歌,但家中年轻人几乎都忘记了。

二、威宁大花苗民歌的未来保护对策

(一)抓住“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带来的机遇

在2009、2011年两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颁奖晚会上,威宁大花苗民歌连续两届获得了原生态唱法大奖。特别是2011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来自威宁龙街乡的女歌手,以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得了原生态唱法金黔大奖。这个年轻的女孩就是威宁县大花苗歌手韩灵花。

韩灵花参赛的歌曲是地道的大花苗民歌《叶鸣曲》。这首流行于黔西北威宁边远山乡的苗族飞歌,当地称“嘎乎垛”,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民歌,风格独特,个性鲜明,表达了苗族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在演唱上,歌手秉承了大花苗民歌的传统唱法,歌声粗矿激越、质朴高亢、节奏缓广自由,句间常有不同音区的音色变化,真假声自由交替,毫不矫揉造作,这充满草根气息的歌声,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冲击力,评委们给予了充分肯定,著名词作家、“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评委陈哲给予了韩灵花这样的评价:“韩灵花声音清亮稚嫩,更有撕破天空的感觉,我希望她能有更长足的发展。”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宗庸卓玛点评时这样说到:“真是难以置信,作为一名普通的贵州原生态歌手,小小的韩灵花竟然能唱出如此吸引人的旋律。她的真假音变换极具特点,音色纯净,她的天籁之音仿佛就在大自然里回荡。”

如果说过去无人赏识,纯是一种历史误会,如今,隐埋深山的瑰宝,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此威宁大花苗民歌名扬省内外。当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获奖并不是目的,而是对威宁大花苗民歌的一次巨大鼓励与鞭策,最重要的是抓住“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获奖带来了机遇,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为威宁大花苗民歌的保护传承作出新的贡献。

(二)高度重视对歌师、歌手的保护与培养

歌师是掌握特殊技能的艺人,他们以家庭或师徒渠道、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歌师大多没有文化,但聪明过人,对苗族民歌的内容、唱技及其民俗关系等们都铭刻心间,因此,在苗族有很高的威信。正因为有了他们,苗族民歌的传承才历千年而不衰,得以代代相传至今。可是目前真正的歌师都相继离世、现有的大多年老体衰,有的地区已出现后继乏人局面。因此,保护苗族民歌首先就要保护歌师,切实避免“人死艺亡”的可悲现象。

歌手是传承与传播民歌的媒介,一个好歌手对保护传承本民族民歌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如象韩灵花这样的歌手即是例子。我们通过采访韩灵花的妈妈获知,他们祖辈都是苗族民歌的忠实继承人,妈妈的脑海里储存着无数的民歌,而且,非常喜欢唱,韩灵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她唱的大花苗民歌地道、纯正。象她这样的歌手即使在龙街苗乡已经为数不多,因此,保护、培养歌手任重道远,十分艰巨。政府文化部门应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象韩灵花那样的传承人。

当然,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诸如:树立的广大群众的危机意识;保护意识、建立相关的保护机制;扩大宣传渠道;民歌进校园、加大政府经费投入等。如能常抓不懈,定能取得预期效果。

三、结语

威宁大花苗和其他苗族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酷爱艺术,不仅有独特的服饰、还有众多的民族节日与民俗,尤其是他们的民歌,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1]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民歌保护】推荐阅读:

新民歌07-14

民歌05-28

民歌发展06-20

民歌艺术06-22

乐府民歌09-07

湖南民歌09-19

民歌创作09-29

叙事民歌09-30

民歌改编10-01

中国民歌发展05-22

上一篇:示范性建设下一篇:抗震倒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