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歌的特点

2024-06-04

俄罗斯民歌的特点(共4篇)

俄罗斯民歌的特点 篇1

俄罗斯民歌在世界民间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题材、形式、风格都非常广泛多样, 而且表现力极为丰富。辽阔的国土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豪爽、乐观, 长期的战争纷乱又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尊严感, 俄罗斯民歌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气质。俄罗斯民歌深沉忧郁, 俄罗斯民族是个经受过很多磨难的民族, 人民始终坚忍不拔,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民族文化底蕴深, 人民音乐素质高。演唱深沉的歌曲时带有深深的感情, 如泣如诉, 催人泪下, 感染力异常强烈。

一、体现了民族精神气质

俄罗斯民歌中最动人心旌之处, 是其深沉的格调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对拉赫玛尼诺夫的《春潮》 (作品14之11) ;人们从来就有这样的看法:它不是一首通常的抒情写景之作, 而是1906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来前, 俄罗斯激荡、高涨的社会情绪的生动反映。这首拉赫玛尼诺夫最明朗、最乐观的歌, 从一开始就通过音响造型的手法, 把春潮冲腾、喧响的形象在钢琴上有声有色地显现出来。滚滚翻卷的音流衬托着奔放有力的歌声, 咏唱了春潮不可遏止的活力———不等斑斑残雪从田间最后消失, 便向沉睡的岸边哗哗奔去。当春潮在广袤的宇宙间传送出“春天来了”的信息时, 钢琴上的音响由春潮的奔腾转化为节日欢乐的钟声。在#F大调上形成高潮后, 速度渐缓, 呈现出一派优美、抒情的景象:在恬静、温馨的五月里, 到处是轻盈的欢舞。这最后的一段“行板”, 是对春天满怀希望和欢欣的颂歌。拉赫玛尼诺夫用音乐描绘的滚滚春潮, 包括其作用远远超出陪衬范围的钢琴部分, 为朱切夫色调鲜明、音节铿锵的诗词注入了永久的生命。

穆索尔斯基的歌曲创作在整个俄罗斯音乐史上是杰出的, 因为他是那样深切体会俄罗斯人民之心, 又如此卓绝地用音乐表达出来。就像他著名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一样, 从他创作于1874—1877年间的, 令人惊心动魄的两组由阿·戈连尼谢夫—库图佐夫作词的套曲《死之歌舞》和《暗无天日》中, 人们可以看到处于历史转折关头, 在与命运搏斗时刻的俄国人民的风貌。《特列帕克》是《死之歌舞》中的第三首 (第一首是《摇篮曲》, 第二首《小夜曲》, 第四首《团长》) , 表现的是死神和在暴风雪的森林中醉酒迷途的农夫的舞蹈。音乐舞蹈节奏鲜明, 在舞曲主题上进行着自由的变奏, 表现暴风雪席卷森林, 抒情的片段描写弥留者对温暖夏日的憧憬, 对百花争艳大自然的依恋, 对生活的渴望, 其间常为死神敲击般的舞蹈节奏所打断。

1898年3月4日, 在莫斯科的塔干斯克监狱里, 一批因参加反对沙皇统治而被判处流放罪的囚犯, 排好了队, 准备开赴西伯利亚。押送兵站好了自己的位置, 发出口令:“齐步走!”紧随着口令声, 队伍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歌声:“同志们, 勇敢地前进!斗争中百炼成钢。我们为争取那自由, 昂起头奔向前方!”监狱的看守们被歌声吓得手足无措, 而这昂扬的进行曲却越唱越嘹亮, 好似一团烈火燃烧了人们的心。此后, 这首歌曲被带到了西伯利亚, 以至传遍了世界各国。这首著名歌曲的歌词作者列奥尼德·拉金, 在大学里是俄国伟大化学家门捷列夫最有天赋的学生。毕业后, 他选择了献身革命的道路, 在工人的秘密印刷所里做了大量工作, 于1896年被捕。翌年他在监狱中用一首学生歌曲的曲调, 填上了鼓动性的新词。三年后在长期监禁和流放的折磨中病逝。

二、对浓郁情感的宣泄

“一个人能否得到幸福, 就看这个人能否在丁香花丛中找到五个花瓣的丁香”。俄罗斯民间这个传说和习俗, 在贝凯托娃作词、拉赫玛尼诺夫作曲的《丁香花》 (作品21之5) 中, 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更浓郁的诗意、更清隽的感情。这是一页清新、淡雅的音乐水彩画。在被微茫的曙色所笼罩的画面中, 有披着露珠的茵茵草地, 有呈现出一片淡紫色的丁香花丛, 还有那为了寻找幸福而独自向花丛走去的主人公的身影。由bA大调构成的这首9/4节拍的抒情独唱曲, 音乐上用材很省。全曲起于一个短小的动机, 整个旋律抒情流畅, 一气呵成。

恐怕没有一个国家的听众会对另外一个国家的音乐如此迷恋, 中国观众对俄罗斯歌曲的热爱是任何音乐都无法替代的。那些明快、质朴、旋律优美的歌曲, 使很多人一次次重温自己的青春和理想, 怀想着那个难忘的时代。

(此文章为2010年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俄罗斯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与特征的理论研究》;编号10CO27)

初探东北民歌本身的特点以及风格 篇2

关键词:东北民歌;艺术特点;风格

对于民歌而言,它源自于人民大众同时也在人民大众中间流传,民歌这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人们其思想情感的真实写照。对于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古国而言,其民歌的种类、数量都是很多的,东北民歌就是我国众多民歌其中的一种。

一、东北民歌的艺术风格

东北民歌最主要的艺术风格就是诙谐、风趣,在很多的东北民歌中可以看出东北民歌其活、俏、浪、逗的特点。东北民歌的艺术风格和东北人一样泼辣、爽朗、火爆、粗犷风,其表达方式基本都是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很少修饰,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大到东北民歌的旋律。在调式上,东北民歌一般多以小调为主,多以喜庆欢快的调子为主,忧愁伤感的的曲调在民间歌曲中不多见,大很多时候东北的民歌是反映节日气氛那种热闹的快乐场面的。

在艺术风格中的音调特色方面,(2)RE—(1)DO这个七度跳进是东北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音调。例如在《新东北风》这是一首在辽宁、吉林等地的流传的民间小调中,其采用的是“新东北风调”。整首歌篇幅很小,但是其有一个很好的开头,也有一个层次比较分明的中间段很一个圆满的结尾,属于民间音乐“豹头、猪肚、凤尾”完美的体现。它的音调可以被记录为含(7)si音的六声徵调式,等人也可以记为含有(4)fa音的六声宫调式。

可以说东北民歌受东北地方文化的影响较大,民歌的创作多以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主。植根于东北文化的就是东北人日常的精神生活,东北人语言质朴、感情率直所以这样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东北民歌其艺术风格上也不是那么的高雅、脱俗,很多时候显得更“接地气”。

二、东北民歌的体裁与创作特点

东北民歌其主要的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等,其中以小调数量最多、最有特色、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同时也最具代表性。在东北民歌中,其创作特点采用大量的衬词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也使得民歌的旋律更加流畅。这样的节奏规整,可以和以东北话为主的歌词进行紧密的结合,一般多采用2/4拍,呈现出一种字多腔少、前密后疏的状态,这样的节奏形式和节奏变化使得自然流畅的旋律得以有力的推进,使得民歌的演唱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现出了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如果说,反映情爱生活的江南小调所代表的是一种淡淡的愁绪,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表达的是浓浓的悲凄,那么,东北民歌中的旋律体现出的却是一股可以融化愁绪,悲凄的激情。

三、东北民歌演唱技巧方面的分析

演唱技巧是正确把握音乐风格、掌握音乐灵魂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没有好的演唱技巧,音乐的风格就很难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等人对音乐本身的风格没有准确把握,高超演唱技巧也是徒劳的,是很难引起共鸣的。因此,演唱技巧和音乐风格的把握两者之间实际上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也就是说,要想了解一种风格的民歌,不但需要对这种民歌的艺术风格、体裁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它的演唱技巧进行探究。因为东北民歌在声音的运用上具有刚直的特点,这就要求在演唱的时候声音位置一定要高同时要注意真、假声的结合,假声的成分要适中不要过多,但也不能完全的用真声进行演唱。

在东北民歌中的小调音乐中,“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结构大和变化大方面。如《月牙五更》单段有25 小节、《正对花》单段有33 小节,这都比典型的起承转和四句体结构大得多。东北民歌的小调中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如下图 1 所示是辽宁海城的《茉莉花》一、二乐句。短短的两个乐句中我们可以看见几个幅度很大的变化:(1)音程方面呈现的变化,第一乐句的do——mi 和第二乐句的sol——si之间有两个大跳音程出现。(2)是音区的变化,第一乐句是开始于中低音区,中间经过的是高音区,在第二乐句结尾的结尾处又回到了中低音区,这样的一起一落的音区变化是比较大的。(3)主要是调式的变化,两乐句呈现一问一答的状态,开始的是羽调色彩,强调羽音,结束是在徵音上,强调徵音,虽在此处没有形成太多的调式变化,但是色彩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东北民歌中,“新”也有所体现,主要是对新旋律的吸收运用和有依据的编排。如东北民歌《小看戏》中将[剪靛花调]的旋律的精华吸收融汇进新的旋律中。其中保留了基调的特色,而与此同时又加入了新的成分,在扩大了此句结构的同时也重点表现了东北小调的旋律风格,使这首变体的民歌与基调相比起来毫不逊色,属于[剪靛花调]民歌群中的佳作。

在东北民歌个音乐中中,“活”有所体现,“活”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音乐的形象、性格的多变方面,其中在歌曲的前半部分延续了第一部分表现叙述的语气,在后半部分通过节奏的紧凑、音程的变化加大了表现了主人公急切的心情的感情。第三段有一个东北汉族民歌中常见的变宫音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色彩音,这个音是属于是宫音的另一种形式,一般是语音下滑所形成的。东北民歌中这种下滑音在民歌中比较多见。

东北民歌的知名度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的高。伴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入手,将东北民歌推向另一个高度。我们东北的民歌需要将本身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不同文化音乐元素进行融合。

【参考文献】

[1]滕瑶.浅析东北民歌的音乐特点[J].北方音乐,2011(03):26.

[2]于向华.东北民歌说略[J].剧作家, 2008(05):157.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的特点 篇3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注重对地理发展史和重要地理学家的介绍,专门介绍了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的地理探险事件,在平常的地理课件中也有很多对相应地理学家的介绍,这在我国是很少见的。对地理学家的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险精神、爱国精神等。例如,在“伟大的地理学家与探险家”PPT课件中专门介绍了对世界地理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地理学家:希罗多德、亚里斯多德、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詹姆斯·库克、罗蒙诺索夫。

二、课件教学目标显性化,具有较强导向功能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介绍的是大洲大洋,即世界地理。与我国七年级地理课件不同的是课件除了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外,还在第二页设有课程计划(表1),相当于我国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使学生在新课学习前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难点,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课件末页设置有参考文献,非常方便对本课题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课件结构清晰,彰显逻辑性和简约性

俄罗斯的教材体系结构严谨、完整,与之相应,俄罗斯七年级的地理课件体系结构也很完整。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简约性。以“北极地区”一节地理课件为例,其课件结构如下:课程计划一纬度位置一海陆位置一海盆海脊一延伸至俄罗斯的大陆架一比较北冰洋的大陆架与其它海洋大陆架的异同一海冰一海冰的分类一冰层和冰山一引起的灾难一冰的反射率一北冰洋的气候一海洋的动物一海洋的管理一大陆架的石油开采~海洋渔业一有趣的事实一海洋污染一冰川在融化一海洋环境的保护一冻土融化一北极熊迁徙。课件先介绍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然后介绍北极地区的主要地理特点,再介绍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四、课件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心理认知

课件难易度适中,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以介绍地理现象、地理事实、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为主,大部分是陈述性知识,较少涉及地理原理的推导、地理过程的分析、地理成因的分析等内容。以非洲为例,先介绍非洲是人类的祖先,接着介绍非洲的土著人、非洲人口众多、非洲的非殖民化进程、非洲的文化,最后介绍非洲的政治版图。该节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没有涉及非洲的气候类型及成因,非洲的工业、农业、矿产及成因等程序性知识,而且图片丰富多彩,符合初中生好动、积极、活跃的心理特征。

五、课件交互性强,注重师生互动

笔者搜集的俄罗斯课件多为PPT课件,Flash课件较少。从PPT课件来看,课件的交互性较好,这里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课件考虑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课件效果能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尤其在“北极地区”一节课件中可以看出,由于俄罗斯与北极地区比较近,所以对北极地区讲解得比较全面和细致,相比之下,我国离北极地区比较远,课件对本节内容就不如俄罗斯课件介绍得详细。

六、课件呈现速度与顺序适当,符合认知顺序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呈现的速度和顺序都比较适当。呈现速度主要体现在动画中文字出现速度的快慢,PPT顺序设置即前后PPT的设置是否按照一定的逻辑性来设计,如按照因果关系(如非洲的非殖民化进程对非洲政治版图变化的重要影响)、从属关系、并列关系(如在北极地区一节。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就是并列关系)、时间顺序(如在伟大的地理学家与探险家一节就是按照地理学家出现的历史时间顺序介绍的)、空间顺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等各种顺序排列PPT,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也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七、课件色彩搭配合理。清晰度高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整个背景色与内容搭配很协调。色相、明度、纯度适宜,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有起伏变化,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相结合,画面清晰度高,清新自然,并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页面色彩简洁清晰、主次分明、科学真实,如关于“北极地区”一节的课件,整个课件以冷色调为主,首页背景图片(图2)为白色的冰川与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及相应的景观紧密联系,也体现了俄罗斯课件科学真实的特点。

八、课件图片丰富直观,时代性强

俄罗斯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的特点 篇4

俄罗斯这些大大小小的艺术形式中,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以其鲜明的主题和卓尔不群的规模而独具特色。这些大型公共艺术综合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门类,并具有開放空间。莫斯科胜利广场、彼得堡胜利广场以及伏尔加格勒英雄纪念碑等,堪称俄罗斯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的代表。莫斯科的胜利广场建于1995年,由雕塑家采列捷利与建筑师合作设计而成;彼得堡的胜利广场建于1975年,由雕塑家阿尼库申会同建筑师斯彼朗斯基和卡缅斯基设计而成;而伏尔加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建于1967年,由雕塑家武切季奇领衔创作而成,它们都是以雕塑为主体的公共艺术综合体。这些大型公共艺术虽然面貌各不相同,但它们又有一些共同特点。

其一,这些纪念性公共艺术都具有大空间、大尺度,富于恢弘的气势。莫斯科的胜利广场占地宽广,包含了主题纪念碑、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常胜圣格奥尔基大教堂,以及无名烈士墓等多个部分。广场中央的主体雕塑胜利女神纪念碑(图1),碑高141.8米,抬头仰望,高高地伸向天空。彼得堡的胜利广场的规模也不小。它包含了一座高达48米的花岗岩方尖纪念碑、用花岗石砌成的一个直径为40米的环形建筑物,和多组群雕(图2、图3)。而伏尔加格勒的祖国母亲雕塑群则占据了整个玛玛耶夫高地,从下到上拾级而上,经过三个广场,最后到达山顶。而伫立在山顶的高达101米的圆雕《祖国母亲在召唤》(图4),其体量之巨大,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些公共艺术的空间、体量的尺度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觉经验,给人一种不可超越的感受,这种尺度十分契合大型公共艺术本身具有的纪念性主题。因为这样的主题需要让观者产生一种敬畏和仰望的情绪,而具有阔大的空间、巨型的体量才能对观者形成强烈的冲击,并产生超越普通感官经验的崇高感,从而震撼观者。从审美的角度看,崇高感的形成,往往需要崇高的物体或对象,以其无穷的巨大和无穷的威力,超出主体的想象力,压倒并战胜主体。然后,主体唤醒自卫性的理性观念,这种理性观念战胜对象,重新肯定自己,主体才由对被对象的征服所产生的恐惧感,转化为由肯定自身尊严而产生的快感。这样,观者才能在对崇高的审美中实现一种超越。可见,采用大尺度、大空间,本身非常符合作为视觉艺术的大型公共艺术的视觉特征。同时,这种超大尺度,也体现出前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的大国心态,或者说渴望成为强国的期望。尤其是苏联时期,在社会生产和建设,以及文化发展上都达到相当的水平,当时美苏军事上的竞争,使其在许多尖端科技的发展方面远远超越了其它国家,而在文化上,同样也希望能产生与之相称的文化艺术。而且,采用大空间、大尺度也体现出俄罗斯的地域文化特色。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广大,在这里,似乎只有超大型艺术在视觉上产生的冲击力才能与之相称。

其二,俄罗斯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都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想表现出鲜明的主题。这些规划宏大、耗费巨资的大型公共艺术都与卫国战争紧密相关。众所周知,苏联在二战中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卫国战争的胜利,使苏联人更加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卫国战争也是俄罗斯国家艺术中最宏大、最突出的主题。莫斯科胜利广场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彼得堡胜利广场以卫国战争中彼得堡保卫战为主题,而伏尔加格勒的纪念碑则是为纪念伏尔加格勒保卫战而建。因此,这些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军事文化特征。它们都充分展现出俄罗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英勇、对战争的纪念以及对和平的祈祷。而这些主题都是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构思展现出来的,从整体的规划到细节的设计都紧扣主题,并体现出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

先看莫斯科广场。广场的代表性雕塑为胜利女神纪念碑,碑高141.8米,象征着1418天的卫国战争。纪念碑顶部是胜利女神高举月桂花环,在一男一女两位吹着胜利号角的天使的陪伴下,正徐徐降临。三棱形的碑身是一柄冲天的青铜刺刀,上面刻有伏尔加格勒、基辅等在战争中经历过重大战役的城市的名字,以及英勇战斗的战士的浮雕。纪念碑下是5层台阶,象征着5年艰苦战争。碑体底部的前方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俄罗斯勇士格奥尔基持长矛英勇刺杀毒蛇的雕像。在广场的侧面则是一组具有抽象意味的群雕(图5),表现的是一群赤身裸体正走向毒气室的苦难的民众。位于主题纪念碑后面的卫国战争博物馆中,则陈列着由多部分组成的大型全景壁画,记录了二战中包括攻克柏林在内的多个重要战役。馆内的装饰设计同样围绕主题。馆中哀悼厅内的吊灯独具匠心,由串缀在顶棚上垂下的无数灯绳上的玻璃珠组成,总共2700多万颗,代表着二战中苏联2700多万死难者所流下的泪珠。整个设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与反法西斯的主题紧密相关。

彼得堡胜利广场的设计则紧紧围绕二战中真实的彼得堡保卫战。广场中央矗立着高达48米的花岗岩方尖纪念碑,纪念碑旁用花岗石砌成一个直径为40米的巨型环状建筑物,意在象征彼得堡在二战中被围困,入口处左右分别写着的“900个白昼”和“900个夜晚”则象征着彼得堡保卫战的九百个日夜。环形建筑物的正中是青铜圆雕《封锁》(图6),悲愤的母亲托着死去的孩子,战士搀扶着虚弱倒下的长者,概括而形象地展现出战争中被围困的彼得堡的真实情形。纪念碑前面两边则是工人和水兵两组青铜雕塑群,士兵们相互呼号,冲向战场。广场下方为纪念馆,展示彼得堡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整个广场从设计构思到具体的雕塑创作都紧扣彼得堡保卫战,展现出城市军民在战争中不可战胜的坚韧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伏尔加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图7)最为充分地展现出战争的主题,整个纪念碑就是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过程的缩影。纪念碑建于玛玛耶夫高地,由高到低分为四个层次,随着参观的逐级上升,经过宁死不屈广场、废墟墙、英雄广场、忧伤广场等,每个部分都设有主题雕塑、浮雕,充满极强的象征意义,暗示从被侵略到英勇反抗、再到战争胜利后的纪念的过程。综合体顶部的忧伤广场坐落着一座荣誉军人大厅,厅中白色的巨手举着长明火,象征着战斗精神的永垂不朽。而最顶端是著名的高达101米的《祖国母亲在召唤》巨型雕像,一位健硕的母亲手持利剑,召唤着英雄儿女勇往直前,保卫祖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这三座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整体构思和细节设计都紧紧围绕主题,同时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气质。莫斯科胜利广场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并以其阔大壮观而展现出恢弘的气势;彼得堡胜利广场则紧扣历史,贴切地反映出当时战争的情形,引人深思;伏尔加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则巧妙地利用高地的山勢,运用雕塑、景观、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使由下而上、由远及近的参观过程,充满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其巨大的尺度,充满磅礴的气势。

其三,这些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都展现出空间的开放性。民众能参与其中,并融入到整个纪念广场的氛围中。以莫斯科胜利广场为例,这里经常是莫斯科许多集会、游行的起点。而且,胜利广场周围设置着一些军事装备和设施,陈列有军舰、坦克等武器装备,在一片小树林中还模仿战场,设置了战壕、障碍等各种军事设施,参观者可以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平日里,天气晴好时总有许多人来到这里散步、轮滑、还有人牵着婚纱前来拍照。广场入口旁边的一个巨大的土丘是无名烈士墓,傍晚时分,站在土丘上向纪念碑的方向远远望去,整个广场沉浸在落日的余晖中,一种庄严的情绪油然而生。

当然作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空间,其最为重要的功能体现在特殊的日子里。每年5月9日是俄罗斯的胜利日,届时这些地方都会成为最重要的纪念地。莫斯科胜利广场会完全开放其所有设施,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包括大型露天音乐会和各种文艺演出。人们纷纷前来参加庆祝,尤其是那些胸前挂满勋章的二战老兵,他们虽然满脸的沧桑但都带着自豪的神情。这时,胜利广场充分体现出大型公共艺术的功能,人们置身其中参与各种庆祝活动,为广场上的氛围所感染。在彼得堡胜利广场和伏尔加格勒英雄纪念碑综合体,这种情形同样如此。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公共艺术不同于真实的战争纪念地。尽管两者都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但大型综合体艺术是围绕专门的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呈现出来的。而战争纪念地则多是依照历史遗存建成,或者是就历史原貌的呈现,而非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的规划和修建。比如,红场,它见证了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重要事件,包括在卫国战争中德军兵临城下之际举行的鼓舞人心的红场阅兵。但是,在胜利日,红场是作为俄罗斯最为重要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真实地点而举行纪念活动和阅兵仪式的。它不应该被当作公共艺术,因为这个场景是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与当年几乎并无二致,它更多地见证和还原的是历史的真实性。今天,红场上专门以艺术的方式表现这一主题的,只有历史博物馆前陈列着的朱可夫元帅骑马的雕像,他步履轻盈,神采飞扬,仿佛刚从胜利的战场凯旋归来。

俄罗斯的大型公共艺术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们综合了建筑、雕塑、景观等多种艺术形式,且其尺度巨大、富有冲击力。同时,这些大型艺术置于公共空间,这里的发生的游行、集会、表演、观赏、漫步等人们参与交流的行为,使这一空间具有了良好的开放性。它们与公众发生关系的这些方式,体现了作为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正是这种空间的开放,使之真正成为能为公众服务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俄罗斯的这些艺术综合体都体现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俄罗斯人民的英勇不屈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主题与国家意识形态一致,同时又是公众集体记忆的反映。它们宣扬了国家正面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又激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认同,从而有效地建立起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民众心理需求之间的纽带,使这些综合体艺术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当我们亲眼目睹着白发苍苍的老兵牵着小孩从宽阔的广场走过,就不难理解这种艺术的价值所在。正是这种鲜明的价值观,使其区别于今天我们城市中的一些公共雕塑、景观,而体现出强烈的公共艺术特质。也正因为有这种共同的精神和特质,才使公众愿意参与到其中,与这些艺术接触,并在情感上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上一篇:湿热灭菌设备下一篇:新闻故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