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的传承与发展(精选9篇)
淮剧的传承与发展 篇1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08年4月1日上午,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 2008年理事会暨丽江文化研讨会在丽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开幕。2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及省市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和仕勇主持。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国清在开幕式上致辞。
这次会议主要提出了如何传承和发展丽江纳西文化、彝文化、摩梭文化,推动纳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如何促进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鼓励并动员各位专家学者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常常说,文化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这层基石,高楼大厦建得再高也终有倒塌的一天。因此,丽江要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旅游文化,必定要重视纳西文化、东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针对传承纳西文化、东巴文化这一主题,本刊特别邀请到几位嘉宾,谈谈自己看法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焕典 广西师范学院 教授
我从51年出去求学至工作一直到81年,整整30年的时间里我很少回来丽江,我身边基本上没有人讲纳西话。如何能够将母语表达的流利程度保持与刚离开时差不多的状态,我认为一是和年龄有关,如果你14岁之后离开故乡,你的第一语言基本已经固定;第二是因为纳西人对家乡的依恋与其对母语的感情。
关于传承并推广纳西语对丽江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语言帮助人类从动物界分划出来成为社会的人”,所以,首先语言对人类的贡献,它应该记头功。我们今天仍在受语言的惠,如果没有语言,今天的一切进步都是不可能的。一旦我们失去了语言,这个社会就会崩溃,语言是一切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文化作为软件,也需要借助有语言的支撑来传承和表达,所以语言的价值是非常之高。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纳西族的语言受汉语及英语的影响颇深,现在的年轻人或者小孩子都不会说纳西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对语言的理解进入了一个误区。任何语言都是很宝贵的财富,他们并不知道。各种语言根本没有等级、先进或落后之分,它们都是高度发达且与其它语言呈互借的关系,他们若认识到这一点,纳西语才能传承下去。
民族文化对一个地方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文化本身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软件,文化也是一种社会传承与推动的生产力。一个人有了文化,他就会逐渐脱离原始的生活状态,从而进入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层次。但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就像小学生,了解还非常少,对文化的研究永远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等到一种文化消亡了还不认识它。我们得益于文化,因此有责任将民族文化保存下来。
对于丽江创建旅游文化名市,我觉得第一条就要抓交通,能方便各地游客出入丽江;二是持续丽江模式,一方面保护,一方面发展,要注重古城及各自然风景区的保护,以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得荣?泽仁邓珠 中国档案会会员 甘孜州档案局研究馆员 教授
去年在丽江召开的川、滇、藏民族文化研讨会,让我一开始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家乡,认为我虽然在丽江,但并没有离开家乡。他们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及文学艺术及地域和社会经济方面有着许多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丽江的建筑、部分语言和佛寺及非常丰富的纳西族文化这几方面。我觉得这两个民族在文化上没有太多区别,纳西族与藏族属于一种同源分流的关系。
现在成立的丽江文化研究会与纳西文化研究会将是一个很好的组织平台,对今后发掘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化有很好的帮助。
杨尚孔 国际纳西学会 副会长
现在我们都说文化是软实力,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它的价值之高,特别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后,不管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都需要文化的支撑,所以21世纪的发展主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发展。
虽然离开丽江56年,但我仍然保持了一个纳西人对自己母族的认可和自觉,坚持说纳西语。我真正开始关注纳西文化是在退休之后,作为纳西族的一员,我对本民族的关注比较少,所以这10多年来,我对纳西族文化的关注实际是接受了民族文化的再教育。
纳西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国内文化界高度关注,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所以我觉得纳西文化研究对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也尽自己的能力推动纳西文化在汉地的传播,并与其它民族之间做广泛的交流。
我认为,我们过去在民族识别过程当中有一些失误,民族文化不应该以地域来划分,而应该以民族族系、族源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这也可以大大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作为纳西学会会长,我主要是组织纳西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交流。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语言的消失,语言的消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所以我极力主张纳西族的年轻人不要忘记母语纳西语,要将这种语言传承下去,如果不以母语来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也就不会领悟到它的精髓。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在母语传承方面多做些工作。
喻遂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所长 教授
我是汉族,但我研究纳西文化、东巴文化。我学的是汉语言专业,现在主要研究甲骨文和象形文。研究文字的起源单靠甲骨文是不行的,而东巴文形态比较原始,虽然绝对年代不是很久,但是形貌比较原始,可以作为研究甲骨文或者普通文字学的参考,且东巴文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还活着,还有很多人在用。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是它的根,它的灵魂,如果没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那么这个民族基本就混同于其它的民族了。生物多样性重要,语言和文字的多样性也很重要,而且对其它民族的文化也有相应的推动,所以说,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保留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东巴文化的基础是语言文字,但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本自己的纳西语词典,反而是美国学者孙陶茂编了一本纳汉英词典,中国人自己却还没编出来,这让我们很惭愧。我们要突破这个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将前辈整理的字典资料编印、公布出来,让后学有所继承。
木桢 云南省民族委员会 副主任
对于云南来说,是民族文化的腹肌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文化发展的本身是顺应整个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时代。当物质生产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以后,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只有文化含量高的物质产品才有市场与持续发展的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是社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文化也伴随其发展。
其次,文化又是一种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所在。从国家角度来说,在综合国力提高的过程当中,我们国家作为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各民族都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动力来提高民族的矢志和民族凝聚力,促使国家软实力的提高,这个也是文化对社会的贡献。
最后,云南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多的,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因为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差别较大,他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发展民族文化对于落实十七大提出来的促进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纳西族文化为主体的丽江文化,这几年在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工业性文化的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在促进文化旅游方面。丽江发展旅游文化,首先要坚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第二要充分挖掘与发展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三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追求的品位与档次越来越高,作为文化,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这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也有好处;第四,在发展民族文化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要适应这种冲击,要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相对进步的方面,摒弃自己文化陈旧或者没有时代感的方面。宣科先生讲,文化重点在“化”,也就是不断地进化。文化本身没有不变的,主要是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个性。其实纳西文化也是不断地发展和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当中保持了自己个性的文化。
杨国清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 会长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来的主要成绩:丽江文化研究会和纳西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丽江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主要考虑到除了从党委和政府的角度发挥文化的作用,同时考虑到怎样发挥整个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文化对丽江来说,这个关系更重要,作用更大些。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成立至今一年多时间里,整个工作的开展还比较顺利,并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今年市委的二届四次会议,在市委工作报告里面,研究会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首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文化历史的战略,所以文化研究会专门地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专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丽江文化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到一区四县,与各方面的文化人一起,与他们开展十七大精神的讨论。
第二,结合丽江市的实际情况,推动丽江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深入到一区四县,与各级政府部门、文化保护单位、基层文化单位进行专门的文化调研。主要围绕丽江古城的保护、东巴文化的保护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三个主题,就如何搞好各区县文化的发展繁荣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古城和东巴文化的保护这两方面,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是直接参与到其中,也给市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委对此非常满意。
第三,文化研究会组织了民间广大的文化爱好者,充分发挥了他们传承和发展丽江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丽江文化各方面研究的成果,并借助《丽江文化》杂志这个载体来进行展示。这次文化研讨会也是一次为了展示丽江文化研究的成果而举行的重要活动。
此次会议收到的论文很多,一共有160多篇。主要以丽江文化发展、繁荣为主题,涉及到丽江文化建设发展及丽江各个世居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学科角度、文化内容、深度或者广度来说,成效不错。
丽江文化研究会同时与省内外关心重视丽江文化的文化人,或者说专家学者,加强了广泛的联系,我们觉得丽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或者在更宽阔的背景下,这对丽江文化研究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与北京,重庆,大理,迪庆各方面的研究会都会互通文化信息、交流情况,他们对丽江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提交了很多不错的论文。
丽江文化研究会为了搞好丽江的文化保护、复原以及创新发展,也到国内外、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吸收其它地方的保护、发展的经验。特别去年,我们就开始加强了与四川文化研究会的联系。
2008年,在丽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面要办几件实事,一要编撰丽江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化发展的大事记,以便大家能够很好地回顾总结这30年来文化发展重要时期的工作;其次,今年准备推出《丽江文化》的系列丛书,包括这次文化研讨会,也要编成一册论文集;同时,今年7月份于昆明召开的人类学大会,已经把纳西学的研究已经列入了会议的一个专题,作为会议的一个论坛,中国这么多民族,只有纳西族和苗族进入了这个大会的专题,这对于丽江文化品牌的提升,对于丽江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将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所以丽江研究会也将配合市委政府积极进行相关的筹备工作。
淮剧的传承与发展 篇2
沧海桑田, 建湖人杰地灵。“九龙墩”的汉代墓葬群落, 矗立千年的唐代朦胧宝塔, 无不烙下建湖五千年历史的悠久印记, “当为国死”而抱帝蹈海的民族英雄南宋臣相陆秀夫, 声震联大的著名外交家乔冠华, 都是流芳百世的建湖骄子;另外, 建湖还是杂技、淮剧之乡, 其淮剧独树一帜, 源远流长,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而名誉海内外, 成为江苏省三大重点剧种之一,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淮剧与建湖人民相生相伴, 世代相传, 它植根于人民大众, 其乡土气息向人们展示了特有的质朴性格。究其起源, 于清代中期, 在江苏盐阜、清淮宝一带流行一种由家民号子和栽秧调、田歌雷雷腔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 形式为二人对唱或一人单唱, 仅以竹板击节。后来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 被称为江北小戏。之后, 又受到徽剧、京剧的影响, 在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 已由单个的民歌俗曲进化为较为复杂的说唱艺术, 形成淮剧。
淮剧语言是以建湖地方方言为依据, 经过戏曲化处理形成了一种舞台语言。建湖县地处淮剧发祥地的中段, 该地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 具有发音纯正、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等优点, 相传有“中州韵”之称, 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1961年, 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汇集上海、扬州、淮阴等所有淮剧界的专家、艺人的意见, 遂确定建湖县的方言为淮剧音韵考定语, 这是淮剧剧种的核心标志, 同时适当地吸收周边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字音加以丰富。
对于淮剧的唱腔, 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色。唱腔的结构, 是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体系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板腔音乐体系。淮剧的唱腔曲牌有数十多种, 其中最主要的是淮调、拉调和自由调。淮调, 又叫淮北调、淮蹦子或老淮调, 特点是高亢、粗犷、刚劲、朴实、诉说性强, 其发源于苏北西部, 是在当地的秧歌、号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拉调, 又叫老拉调, 委婉细腻, 线条清新, 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 比淮剧早期的许多叙述性唱腔增加了抒情成分, 与淮调相比更加旋律化。拉调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淮剧曲调板腔化的发展, 为后来自由调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而自由调, 从其名就可看出此调的最大特点是“自由”。它的产生是淮剧在发展过程中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打破各种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努力寻求自我突破的表现。其特点是:一、板式节奏随人物情绪的变化而转换;二、唱词格式灵活;三、曲调流畅爽朗, 音区活动范围较大。现如今, “自由调”体系曲牌已在淮剧唱腔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自由调的产生不仅使淮剧的唱腔进一步向着板腔化、戏剧化发展, 而且也促进了淮剧剧目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对于声调的发展, 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更新, 淮剧的流派唱腔也呈现出了繁荣景象。因为语言等因素, 早在淮调和呵大海形成阶段, 主体曲调就有东、西路派系之分。东路唱腔音调纯和, 富于旋律。西路唱腔短促强硬, 近似口语化。建国后, 流行在江南的淮剧以自由调为主体贯串发展, 清新明快。而苏北的淮剧, 仍然保持以淮调、拉调为主要发展线路的特色, 乡土气息甚浓。不少有成就的淮剧演员, 从这些不同声腔体系中创新出新腔, 如筱派 (筱文艳) 、马派 (马麟童) 的自由调, 何派 (何叫天) 的拉调 (叠句、连环句) 、李派 (李少林) 的拉调 (闪板) 等。
淮剧表演对演员的要求较高, 要能诗、能古、能文、能武, 由于曾经与徽剧、京剧等剧种同台演出, 所以它较多地吸收了诸剧种的表演程式, 同时淮剧又保持了民间小戏和说唱艺术的一些特色, 如以唱功见长等。徐长山演《滚灯》, 头顶一叠碗钻桌上凳作倒立、劈叉等动作。其它比如耍手帕、耍盘子等杂技, 也大多从徽戏中吸收而来。淮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 各行又有分支。如生分老生、小生、红生、武生。旦行分青衣、花衫、老旦、彩旦等。早期的三可子, 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后来受徽剧和京剧影响, 才逐渐有所发展, 有了大二三花脸, 老少父母旦的说法。但也并非全部严格分行, 很多演员都是一专多能, 文武双全。少数全能的演员, 能担任淮剧所有行当的角色。
大二三花脸即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大花脸一般都扮演较有身份的帝王将相角色, 如《封神榜》里的纣王;二花脸一般都是扮演较有武功的人物, 如《汴梁图》里的郭燕威等;三花脸亦称小花脸, 即小丑, 如《活捉》里的张文远等。
“老少父母旦”, 是指老生、老旦、小生、小旦四个行当。老生, 凡是年长的男性角色都包括在内, 如《扫松下书》的张广才等;老旦, 凡是年长的女性角色, 全归老旦行当, 有偏重于唱的, 如《探寒窑》的王母, 较重于1戏剧艺术的一株奇葩, 也因此促使其不断发展, 但就其发展, 还是历经坎坷的。续其上述的淮剧艺术形成之后, 1906年, 淮河洪水泛滥, 苏北各地农民、淮戏艺人, 纷纷逃荒, 涌向上海, 以拉黄包车等出卖劳力, 生活极其艰难。民国5年开始, 上海有了首家演淮剧的戏园, 淮剧的表演艺术逐步向着剧场艺术过渡。淮剧艺术在上海得到发展, 淮剧班社也有了扩大, 较有影响的先后有骆家班、谢家班、武家班、单家班等。淮剧虽在上海站住了脚, 但社会地位很低, 因而只能在市区边缘地带演出, 戏院票价低, 条件差, 艺人们的生活仍很艰苦。抗日战争爆发后, 上海市面萧条, 演出淮剧的场所大部分停业。许多艺人纷纷逃难回到原籍苏北, 留在上海的艺人, 虽勉强维持演出, 但上座率低, 难以糊口。有些艺人, 甚至名演员在演戏之余, 去拉黄包车、摆摊做小买卖等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 许多淮剧艺人纷纷从苏北重返上海组班, 形成众多班社。1949年5月上海解放, 淮剧艺术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文革”中, 上海淮剧艺术也受到严重摧残, 许多从业人员被赶下工厂“战高温”达八年之久, 区属淮剧团全部被迫解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上海淮剧事业得到了复苏和发展, 许多被禁锢的优秀传统剧目被重新搬上舞台。但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种种原因,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再也没有看到淮剧有新的发展了, 淮剧渐渐被人忽略。
至此, 淮剧可谓是历经盛衰。被尊称为“淮剧之巅不老松”的全国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马秀英在参加纪念《盐阜大众报》创刊65周年演出时说过:“上海的淮剧和盐城的淮剧, 是一脉相承的, 盐城就是我们淮剧的根。只有根保护好了, 淮剧才能有所建树。对淮剧的保护和发展,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马秀英也认为许多人提出的“先保护后发展”模式, 值得警惕。必须在接受保护的同时, 不断地创作新品,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淮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如今淮剧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让我们对淮剧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们不能让淮剧的剧种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更不能让淮剧的艺术价值从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中流失。
参考文献
[1]薄森海.《淮剧音乐及其唱腔流派》.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7.
[2]戴玉升鲍鹤云黄斌斌.《淮剧音乐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3
——贵州省文化厅黎盛翔副厅长一行到梭戛乡进行调研
2014年9月2日,以贵州省文化厅黎盛翔副厅长为组长,由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教育科学院、省委政研室有关领导组成的调研组,到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及民族教育进行调研,黎盛翔副厅长一行先参观了梭戛生态博省文化厅黎盛翔副厅长一行在博物馆参观
物馆,紧接着在乡政府召开了研讨大会,出席本次大会的有:省调研组、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杨宏远部长、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局、市民委、市委政研室、六枝特区文体广电局、特区教育局、特区民宗局、梭戛乡政府、梭戛生态博物馆等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杨宏远部长主持大会
单位。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杨宏远部长主持了本次大会。
研讨会上,各单位发言积极,争论激烈,对如何传承、发扬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发表各自见解,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黎厅长在大会上提出了本次调研的目的,贵州省民
族民间文化特色鲜明,我们要摸清底数,加大力度进行保护和继承,要进一步创新和发扬;六盘水市文体广电局汇报了我市民族文化传研讨大会现场
承创新及民族教育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其发展的主要目标、思路理念及措施和做好我省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及民族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梭戛生态博物馆汇报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困难;特区教育局长邓仁委局长就我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汇报,且分析了我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困难;为了有利于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六盘水市教育局建议应在各地州市县教育局设立相关民族教育的科室,以更好地推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扬发展;由于受经济
省教育厅黎盛翔副厅长讲话话
发展的影响,面对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消亡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习俗,六枝特区文体广电局伍德斌副局长感到痛心和可惜……
对于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问题,很多单位感到质疑,认为困难太大,许多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民间习俗,不是一首歌、一个舞蹈进校园就能实现的,且目前虽有少数一些学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少数民族教师较少,很多地方也逐渐在汉化,要说传承与发展,实在难成气候。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扬发展倍感堪忧。
淮剧的传承与发展 篇4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学文化从衰微到觉醒,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此过程中普遍缺失大学文化自觉。尊重文化规律,唤起大学文化自觉,寻找源头活水,吸取时代甘露,在传承中积淀,在整合创新中发展,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学文化的衰微与觉醒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支撑高等教育庞大规模的是一所所快速发展中的大学。在扩大招生规模的直接刺激下,学校硬件建设迅速加强,一座座大学城、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且普遍追求高标准,讲究豪华和气派。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大潮中,大学在“服务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变成了经济社会的“附庸”。在追求设施“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追逐“世界潮流”的同时,丢失了可贵的大学精神,丧失了大学的独立性,背上了不堪重负的经济债务,冷淡了学校的软件建设。硬件“硬”起来了,大学的风骨却“软化”了。有研究者认为:“在大学从社会经济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由于多重原因,虽然有一些大学仍在守望着大学精神,但从整体上来看,在大学和社会发展中曾发挥看重要作用的大学精①神却日渐失落。”有的学者深深忧虑:“随着物质无限度的发展,大学中人的灵魂已被物质欲望挤满了。”②并历数中国大学十大缺失:大学理念缺失、大学精神缺失、大学教师理想缺失、大学独立性缺失、大学学制度缺失、大学行政服务缺失、大学教授话语缺失、大学特色缺失、大学学术评论缺失、大学信任缺失。人们于是发出疑问:硬件和软件一腿长,一腿短的大学,到底能走多远?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 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经济、科技、文化竞争加剧。审视中国高等教育,人们发现,“20 世纪末我国大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 但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大学文化品位下降、大学精神失落等大学文化衰微的表征”③大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现实,学界把目光投在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上。兴起了对“大学理念”、“大学精神” 的研究热潮。“21世纪大学之路该怎么走? 它在社会生活和人的成长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人们不得不从思想意识的更高层面上去 思考什么是大学? 它的基本属性、功能定位、办学宗旨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当今中国大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需要找到一种在大学制度、管理模式之上起统摄作用的形而上的要素———大学的精神或曰灵魂”④
在学界对大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许多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开始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一些知名高校,把文化建设作为建设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中国大学文化的觉醒。
二、从觉醒到自觉:在传承中发展大学文化
文化觉醒是文化衰微或失落后的醒悟,是思想上的一种警醒。大学文化的建设不仅要有觉醒,更要体现为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⑤
据此,大学的文化自觉是广义文化自觉的一种微观体现。意指大学人尤其是大学的领导者对自身的大学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对所在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文化传统、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要能够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大学自身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构建传统深厚、开放包容、整体协调、个性鲜明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自觉的缺失对学校发展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一些大学人尤其是大学领导缺乏对自己学校的文化自觉。主要表现有:一是文化短视,割裂历史,丢掉传统,盲目跟风,一届领导一套做法,换一个校长换一条校训,文化建设常常推倒重来,在反复变换中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和传统;二是文化自尊,认为自己的学校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从而自尊自大,封闭保守;三是文化趋同,对自身的传统和特色挖掘不深,提炼不够,缺少自觉传承的意识和行动,“即大学文化的无个性无特色无批判性和无创新性, 为一种大学文化的清一色和一统化现象”,导致“精神文化的过于政治化, 制度文化的过于刻板
⑥化, 环境文化的过于世俗化”;四是文化偏见,认为文化只是“老学校”的专利,年轻学校往往被斥为无文化,缺少“美人之美”的大度。
这些表现对大学文化的建设都是有危害的。文化从本源上讲就是“人化”。文化无处不在,文化无时不有。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文化。同样,每一所大学都有文化,都有应该传承的文化传统,只不过积淀厚重程度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文化风格不同而已。因此,无论是老大学,还是年轻大学,文化建设都不能推倒重来。而要寻根溯源、挖掘凝炼、尊重传统、选择鉴别、传承发展。也就是说,任何一所大学在文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全面、理性地审视自身的文化系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些真正优秀的文化沉淀下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大学文化自觉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关键。从觉醒到自觉,乃是把理论付诸实践,把思想变为行动的过程。传承与发展文化,既是大学的本质所在,也是自身文化建设之路。大学文化建设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化自觉就是要寻求根基,寻找源头活水,吸取时代甘露,滋养参天大树。
如果大学人缺少对自身文化的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大学文化建设就没有一个准确的逻辑起点,也就不会有针对性的措施。企业文化理论中有一种文化审计的观点,就是说企业家要通过对有关企业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对企业文化作出综合评价,以对现有企业文化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为下一步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就会发现,大学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关键。
三、与时俱进:在整合创新中发展大学文化
以上分析了大学的文化自觉,强调大学文化建设要寻根溯源、挖掘凝练、尊重传统、选择鉴别、传承发展。这主要是从大学文化的连续性、稳定性出发,注重形成大学文化的传统,防止割断历史文脉,导致“猴子掰玉米”的结果。
然而,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传递。传承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永续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大学本身的历史演进,“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会发生变异,会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⑦
大学文化应该既是一个相对稳定,又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既有排他性,又有融合性。当不同文化相遇时,大学人尤其是大学的领导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整合,接纳、吸收优秀的文化因素,摒弃自身文化中消极的、失去价 3 值的因素,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建设多元文化共处共生,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
从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会通,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会通为经济全球化奠定基础。从大学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看,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本身就是大学的使命之一。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质都是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同在一所大学合作共事,无疑对大学文化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文化冲突、文化共融与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传统,也必须要与时俱进,美美与共,走多元文化共存、交流、会通之路,从而形成传统深厚、开放包容、整体协调、个性鲜明的大学文化。
在整合创新中发展大学文化,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⑧量。”这一论述既有面向现代化的总的性质要求,又有面向世界空间上扩展的尺度和面向未来时间上发展的尺度。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和要求。
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不同文化间的关系,构建大学文化建设的开放体系。张岱年先生指出:东西文化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有些要素有必然关系,必须并取;有些要素则无必然关系,却可取此舍彼”,因而文化是“可析取的”,应对东西文化“加以分别抉择”。同时他强调:“在现在中国,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与谋求旧文化之复活,同样都是死路一条。”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在抉择东西文化之优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综合”,亦即“拔夺(扬弃)东西两方旧文化而创成新的文化”。⑨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也应当如此。
美术教学中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5
陈小成 2014年5月 【摘要】:中国是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本地区和民族的典型的文化代表和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都反映了本地区和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分的重要组成,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西化”时代很严重的今天,在城市孩子们逐渐对剪纸、鞋垫、皮影戏等本土文化形态逐渐陌生的时候,中国的本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严重危机。而美术教学是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关键词】:乡土文化
美术教学
民族
传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止步,善良勤劳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随着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精神观念的转变,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不声不息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古老的交通方式,日常的生活器皿逐渐被现代工艺、现代工具、现代材料所代替。对本土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
本土艺术文化就是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和成产当中创造的一些艺术形式,本土美术文化记录和再现了本地域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通过对美术与本土文化内在联系的学习,学生便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让学生知道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美术教育者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热爱。树立一种传承和发扬的主人翁意识,让民族本土文化的意义牢固镌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本土文化要想发展和传承就一定要走进校园,走进美术课堂,走进孩子们心中,以美术课堂这种方式来传承本土艺术文化。
(一)探知根本,融入生活
“美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本土文化都是来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各种不同材质的美术艺术品工艺品,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新石器时代用的打制石器,到河姆渡人制造的土陶器物,再到奴隶社会的青铜制品,以及现代多式多样的生活器物。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虽然有的正在慢慢地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被遗忘在角落,有的被搬进历史博物馆。但是如果你注意观察生活的话,你就不难发现本土文化和民族元素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比如说上海世博会的波兰馆的外形就是运用的剪纸艺术的元素,当然这是人家波兰的本土文化,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我们一样可以把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生活,剪纸的服装、剪纸装饰的家装、鞋垫图样、皮影戏等等。由于我们的教学是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孩子们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甚少,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儿童来说了解本土文化的知识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主要就是要看老师如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1、走进家里去寻宝。一套古色古香的皮影、一双老鞋垫、一副旧剪纸、一对绣花枕头、竹编的果盘、一条彩带……当每个孩子把一件件家里的宝物汇聚在课堂的时候,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是让他们认识民间美术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2、走向自然去寻根。旅游资源是一个天然博大的民间美术宝库,引导孩子在游玩中带一双发现民间美术的眼睛,随时用相机收集、记录蕴藏在民间的艺术:那里有画栋雕梁的建筑、有千年古堡古刹、有原始的土窑洞、有古老针织,有美轮美奂的窗花,有花样众多的鞋垫……让学生在游玩中探古寻源,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也是学习民间艺术最有效的方法。
3、走进节日去体验。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年画对联,剪纸窗花、舞龙高跷,唱大戏,扭秧歌,猜灯谜、游九区,活动丰富多彩,简直是民间艺术的“满汉全席”。
4、走近艺人去学习。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与老艺人们一起玩剪纸、做鞋垫、试着剪剪纸、画画农民画,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5、走进网络去拓展。网络是个更广阔更丰富的空间,当孩子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走进网络去领略更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二)因地制宜,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民间艺术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里,突显民间艺术的价值,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信念,也是我们近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1、整合民间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在美术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家乡的民间艺术?把家乡的剪纸、编织纳入手工课,刺绣、鞋垫纳入图案设计,风景民俗、戏台成为绘画创作课的素材,并且定期地开展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推介民间艺术。通过这样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更重要是保证了民间艺术的传承,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2、开展校本教材,巧妙拓展民间艺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及特殊的人才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利用挖掘,收集甄选素材,编写校本教材,巧妙拓展民间艺术。例如:我校开设了地方风景写生、剪纸、鞋垫、黑白线描等校本课程,这些都是在定边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开设起来的,在校本课程开设中,经常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跟学生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民间艺术的过程中,冲破思维定式、回归人类本性,有益于学生情感观念的形成以及民族气质的造就。
(三)创新学习,创作实践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虽然儿童的思维与民间艺术造型思维很相似,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但是让孩子们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一味的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民间艺术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在民间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1、继承学习。临摹、复制民间艺术,如农民画、剪纸、鞋垫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上色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
淮剧的传承与发展 篇6
[摘要]陇南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思想智慧的结晶。它继承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纯洁明快,大胆夸张,具有极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陇南民间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间艺术;陇南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1-0056-02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凭借着智慧和双手,根据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制造出了无数实用美观的传统生活工艺品,同时也形成了世界性的产业,世界各国珍贵的传统手工艺品可以称得上是国家和民族传统生活文化的象征。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民间艺术之一,是千百年农耕文化所形成的艺术体系,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人们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逢年过节、迎亲嫁娶时贴在窗户或墙壁、礼品上,用于装饰点缀,也常常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先祖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代剪纸更多地用于装饰,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但在我国农村也还有不少地方,仍沿袭过去传统的习俗。
陇南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比较悠久。它早期只是象形单剪,用来表现花花草草等小景或小情小调,是用来美化窗户的一种供观赏的窗花艺术。后来逐渐发展到灯花、门饰、顶花、贴花、图案和人物造型,以至于流传到现在的剪纸画、剪纸组花、剪纸连环画及各种精湛的剪纸工艺品等。剪纸形式由单剪到阴阳复合剪、对称剪、套色剪、染色、烟薰剪绘;剪纸方法由剪到剪、刻、凿并用;表现内容上不仅继承发展了传统习惯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而且由动物花草到人物故事,以至于大胆揭示社会现实生活、社会变革和抒发情感,表达理想、愿望的题材,成为人们开拓文明进步的工具之一。
陇南民间剪纸艺术的产生、发展,同其他门类艺术的形成一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中思想智慧的结晶。它继承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纯洁明快、对比强烈、大胆夸张和随意装饰,具有极旺盛的生命力。其中早期以粗犷浑厚为特征,后融汇发展,渐渐在粗犷中见秀腻、浑厚中藏雅致,更为俊秀绚丽,艺术感染力日益强烈。在原有的基本特征上又有了纤秀、细腻、雅致之色。特别是人物造型上的跨越给陇南民间剪纸艺术增添了不少美色,使其至今独秀一枝。
陇南剪纸粗犷、淳朴、浑厚,主要表现在线条运用和造型描绘方面。目前,虽然受到外来剪纸艺术的影响,线条有变化,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它们固有的特征,在构图上非常注意黑白对比、合理安排密疏关系和平衡稳重的效果,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艺人们的思维方式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对造型变形非常大胆,不完全局限于物体对象的真实比例,而根据意境需要进行必要的艺术夸张,强化浪漫色彩但不失真实感。他们对“鸳鸯戏荷”、“双凤朝阳”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永恒主题的艺术作品,都有着可喜的传承与发展。陇南民间剪纸也非常讲究装饰性和对称性。变型夸张非常大胆,不受物象真实比例的局限,按照意愿变形夸张,充满浪漫色彩。这种变形在绘画上无法理解,在剪纸中却妙趣横生、奇特可爱。如对猪一类动物的装饰就非常引人注目,人们骂人时张口说“懒猪”、“笨猪”,可农民就最爱猪,有猪才有丰年,这是千百年来农民心中美好的夙愿。剪纸者在剪猪的时候,除了巧妙变形外,还要在它臀部一侧剪上两朵花,或把猪的耳朵竖起来刻上一朵花。这是陇南农民感情气质的反映,他们用剪纸这个艺术语汇抒发自己的向往、理想愿望和期求,希望过上福康、吉祥、富裕和兴旺的生活。这一艺术风格上的特征,使陇南民间剪纸更加古老质朴、原始粗犷,民俗民风更加浓烈。正是由于上述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上的特征,使陇南民间剪纸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世世代代在陇南大地上熠熠生辉。
陇南民间剪纸在“十年浩劫”中濒临灭绝,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门能充分体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民间艺术又渐渐兴旺发达起来。以笔者所在地成县以及西和、礼县、徽县来看,剪纸在这方面的变化是喜人的,人们不再是仅仅过春节时剪窗花,而是每个节日都要剪,劳作之余,也要拿起剪刀,来展示和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在剪纸题材上,人们早已不满足那些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摩托车、小洋楼、修剪果树等现代题材进入了艺术家及爱好者的视线。
从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陇南人民群众的生产、经济、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思想、感情、信仰和情操,这是陇南民间剪纸作者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是陇南民间剪纸艺术的可喜进步。陇南民间剪纸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有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反映群众政治、文化、生产、生活活动的大场面是陇南剪纸艺术一个可喜的尝试。
学校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篇7
如果学校没有进行“摆手舞”比赛,没有进行《民间文学》的课堂学习,我会了解到这些民族特色文化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传承教育方法如下:
第一,举办湘西民族特色文化专业讲座。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齐跳摆手舞,学习民族手工技艺。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传承民族文化意识。
第三,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实地考察土司文化,或者对民族文化传承人零距离接触,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深入了解到民族文化的“根”。
淮剧的传承与发展 篇8
民族音乐具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珍贵的财富。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遭受打击,年青一代的学生,很少人主动关注民族音乐。本人认为,中小学是发展与传承民族音乐的一个方向,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其寻找尽可能多的群众。
一、中小学传播与传承民族音乐的可行性
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生存环境和传播的人,中小学是培养社会接班人的重要环节。苏教版中小学教材有众多民歌歌曲,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校职能部门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民族音乐传承离不开青少年一代,其传承的主力军更是他们。中小学学生源源不断,为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受众。
二、民族音乐在中小学发展与与传承中实施措施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中小学喜欢欣赏现代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作品中去慢慢引导。例如,他们喜欢听流行歌曲,老师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引进课堂,引起他们的兴趣,以点带面,让学生知道有很多流行音乐也是基于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逐步培养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及学习民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的方法
1.民歌的学习
民歌一般是口头传唱,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歌曲。在学唱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多媒体将音乐、画面、歌声融为一体,例如,学习《茉莉花》这首曲目时,我们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茉莉花的图片,讲解不同地方的生活环境习惯,造就了不一样的的性格。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学生学习到河北《茉莉花》的刚直、爽朗;江苏《茉莉花》的委婉、抒情。
2.民族乐器欣赏
现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不但让学生了解到最经典器乐作品,还详细地把每个乐器组中的重要乐器都作了图文介绍、音色听辨,还有作品的结构分析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加详细地、直观地去了解器乐及器乐作品。如器乐合奏《喜洋洋》有几个段落组成,必须分段欣赏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丰富了他们综合理论知识。在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体现了该乐曲学习的`音乐价值和艺术内涵,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
3.流行歌曲带动民族音乐的兴趣
我们可以巧妙地把他们喜欢的歌曲和民族音乐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他们喜欢听《江南style》,喜欢跳骑马舞,从蒙古族的骑马的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声乐作品,中小学生都很喜欢,大部分作品带有是流行元素和民族元素相结合,大家很容易去接受,也很容易去传唱。
4.开设民乐团,民族舞蹈团,合唱团
学校应该开设民乐团、民族舞蹈团,合唱团等社团。中小学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民乐合奏作品,如新疆民歌有许多适合中小学生演奏的作品,音乐老师可以去精心挑选来在学校课堂民乐团使用。学校安排定期去排练,在排练中通过讲解曲子的结构、创作背景等,让学生喜欢这首乐曲并且愿意去学习和演奏。
5.加强教师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音乐课不是单一的课程,音乐教师要有驾驭中华民族音乐教材的能力,提升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中小学民族音乐发展与传承的成败与教师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作为发展与传承的主力,不是被动者。因此,作为知识传播者应尽可能地提高在民族音乐的综合素养,健全民族音乐的知识结构,以自身行动去带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看法和认识,让学生能继承发扬民族音乐,从内心深处去感受民族文化。
6.加强对其他民族音乐的了解
中国深厚的多民族文化与音乐的多元性,民族音乐显现出与西方民族音乐的不同,这些不同为民族音乐在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艺术也存在着普遍的共性,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不应该局限在地本国音乐的学习上。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习也应该涉及对其他民族音乐的研究,这是对本民族音乐发展的一种推动。只有深刻的了解世界音乐,才能意识到本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位置,使国内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加全面。
三、中小学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及传承的作用
第一,通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对音乐的观念有所改变,意识到本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价值是独特的。第二,将民族音乐体系完整地建立起来,使我国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学校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音乐文化,可以增加我们民族自信心,使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得到增强。
四、结语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在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及学习,将民族音乐当作一种音乐基础课程进行学习和讲解,才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从目前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过程,音乐工作者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将中国的音乐推向世界,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01):21-23.
淮剧的传承与发展 篇9
2015-03-27 10:51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徐永清
字号:
【摘要】文章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现状以及建设的重点任务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专业人才,深入挖掘中原地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让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建设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F552.3
【文献标识码】A “华夏历史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①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体现了国家对中原丰厚的文化资源的肯定与重视。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建设任务,理清建设思路,找到建设的着力点,将有利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优势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具有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在批判中国文明西方起源假说的背景下,就形成了一股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潮流,并普遍主张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从那一时期开始,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许多重大考古发现也有力支持了这一主张,如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登封王城岗遗址、淮阳平粮台遗址和郑州西山遗址的发现②,更早的20世纪30年代安阳后岗遗址的考古发现,使得学术界有可能把中国文明的历史从商代晚期一直追溯到商代早期乃至夏代。学者们普遍相信,夏代就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开端,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就成了中原起源说。
但是,有学者指出,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并非中华文明的唯一源头。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其他地区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与文明起源有关的考古发现,如辽宁凌源牛河梁的红山文化后期女神庙祭坛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甘肃秦安的“原始殿堂”建筑遗址都显示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分化;长江流域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用于宗教的玉器,这些礼器的出现表明当时的发展水平更加接近文明社会;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的城址,也佐证了龙山文化可能已经步入文明时代。这些考古发现,有的远离中原地区,似乎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论或多中心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但从现有的考古结果来看,中原地区应该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最早的地区,也是中国远古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并且这一地区连贯产生了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一区域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范围是吻合的。因此,为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有其历史必然性。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现状
文化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从国务院先后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以及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看出,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各个地市均有分布且数量不均衡,特别是在沿黄河两岸的郑州、开封、洛阳、焦作、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③,在豫北的安阳和豫南的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且类型较为丰富。
文化发展条件基础坚实。多年来河南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文化事业喜结硕果,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这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河南博物院、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中原福塔等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已经建成并运转良好;数量众多的文化馆、群艺馆、公共图书馆、电影院、艺术表演场所和文化大院等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豫剧《程婴救孤》、《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等一大批文化佳品和《风中少林》、《木兰诗篇》、《河洛风》、《清明上河图》等舞台剧目的成功创作;《武林风》、《梨园春》等精品电视栏目更是长盛不衰;《禅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的实景演出赢得国内外游人的青睐;以二月河、李佩甫为代表的文学“豫军”的崛起在全国文坛已颇具影响,河南籍作家刘震云创作的河南乡土特色浓郁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喜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种种实绩表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一片文化沃土。河南人民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现代、科学的文化理念扬弃华夏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努力把中原经济区打造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传承创新中国历史文化的典范。
文化资源挖掘已结硕果。中原经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充分的可能性。众多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表明: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手工业和商业文明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畜牧业和渔猎经济也很发达,物质文明的发达为精神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殷墟的甲骨文、金文,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就,还为后来出现文学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作为汉字最早的理论著作—《说文解字》就产生于汉代中原地区,„„其作者许慎就是河南人”④,汉字也因此而得名。中国古代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高峰,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有许多著名思想家都出自中原地区,如创立道家学派的老子就是河南鹿邑人。从夏至宋、金时期近3500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在这里建都或迁都于此。这里是河洛文化的主脉、轩辕黄帝和老子的故里,孕育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的古代圣贤。
河南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对中原地区的历史文物进行挖掘和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史学家们称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成为全国文物大省。目前,河南共有28168处各类文物点、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0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各类文物藏品约130万件,占全国总数的1/8⑤。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发展策略
虽有着坚实的资源基础和良好的政策条件,各项建设和挖掘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但建设华夏文明创新区任务繁重,没有先例可循。怎样把握机遇、明确建设的重点任务、科学有序地开展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立统筹协调机构,形成高效工作机制。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它包括河南省以及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在这么广阔、隶属于不同行政主体管辖的区域,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如果没有一个统筹领导和建设主体、没有科学的建设机制,完成建设任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统筹协调领导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这个机构可以是省级政府间或者是地市级政府间的合作组织,也可以是跨政府的领导机构或非政府组织,都必须在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明确工作主体,无论是其物质设施的建设还是文化软环境的建设,都要让文化企事业单位成为真正的主体,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杜绝过多的行政干预,给各类文化企业足够的自主权,努力建立一个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各类文化企业平等参与传承创新区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树立先进建设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必须有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原传统文化虽然可以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但也有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这就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农耕文化,深受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封建家族文化的浸染,这种传统农耕文化中形成的封闭、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仍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如何摈弃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影响,大胆放宽视野,树立科学的建设理念,坚持改革和创新,对于整个建设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的、现代的理性观念深入挖掘中原传统文化的精华。
理清工作思路,科学推进建设进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以“华夏文化精神”的重塑为核心,以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为基础,以文化产业的开发与运作为传承,在有利的政策法规的环境下,统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政策和智力支持,从而保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系统的循环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华夏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重塑华夏文化精神、提高中原经济区软实力,这既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软实力”虽是一个意译外来词,但其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如孟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讲的就是“以德服人”的道理⑥,其内容就是“软实力”。事实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共处的社会观、知行合一的求知观、以人为本的人学观、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崇尚节俭的经济观、开放包容的文化观等”⑦,这些华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都是我们的“软实力”。因此,我们必须以国际的视野和现代科学的方法,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对华夏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创新性传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原经济区近1.8亿人口的软实力,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也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最核心的任务之一。
第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的文物保护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已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3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申报名单的还有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新乡潞简王墓等项目。“河南已有95个项目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林功夫、太极拳、关公信俗、钧瓷烧制技艺等”⑧已分批被文化部作为备选项目,列入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南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历年均居全国前列,河南博物院等4家博物馆更是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财富。单从数量来说,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4个,同时还拥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99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地上文物存量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存量全国第一⑨。做好这些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保护工作,是建设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关键。这需要我们从政策到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第三,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既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又是一项创新性要求很高的“创意”文化工程,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河南省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政策,为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提供智力支撑。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入口不畅、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将专业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着力点,努力营造文化专项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还要加大对文化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用单位聘用、项目聘用、兼职等多种形式吸纳、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改善我省人才队伍结构,使他们真正服务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为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积累人力资本。
第四,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近年来,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如新郑黄帝故里通过拜祖大典等形式的开发,已经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登封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文化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聚集的旅游胜地;殷墟、龙门石窟和嵩山历史建筑群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封以宋文化为核心的清明上河园已成为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范例和展示基地;周口老子故里作为道家哲学和道教文化的圣地,也已成为中原经济区一张响亮的名片。但是,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存在着分散开发、各自为政。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来对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不断创新模式和运营方式;坚持创新引领,创意提升,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在还未充分开发的、文化遗产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域如登封等地,进行区域性的华夏历史文明创新亚区建设,利用亚区建设层层推进,最终合二为一,为在整个中原经济区内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寻求突破口,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必须立足于中原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历史,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做好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依靠专业的人才队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中原地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同时做好传承和创新两方面的工作,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访问学者、副教授;本文系全国餐指委2013研究课题“高职餐旅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YHZWB009)
【注释】
①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建设的任务和路径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②赵保佑,毛兵,卫绍生:“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刍议”,《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
③李志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于旅游开发视角”,《北方经贸》,2012年第5期。
④刘庆柱:“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与地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⑤资料来源:河南省旅游局官网。
⑥杨伯峻译注:《孟 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⑦程杰晟:“论华夏文化的内涵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核心人物”,《黑河学刊》,2013年第3期。
⑧杨宁:“对河南民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⑨孙耀和:《中原崛起战略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文化航母”破浪前行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提速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漂洋过海,在近邻韩国的舞台上,继续播撒友谊之花;纪录片新宠《河西走廊》在央视播出后,社会反响始料未及;地处敦煌的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遍布全省的“乡村舞台”“文化集市”建设如火如荼,恰似一树繁花„„
两年来,甘肃省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为文化“一号工程”,“一把手”统筹引领,“一盘棋”谋篇布局,以“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宏伟构想,谱写独具甘肃特色的文化乐章。
为“文化大厦”筑牢基石
甘肃文化资源广博丰厚。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甘肃人民守着文化“富矿”过着“穷日子”。2013年5月21日,甘肃省全面启动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以具有世界影响、国家价值、显著特色、不可替代、具开发潜力的代表性文化资源为重点,用两年时间,全面普查、盘清、评估认定全省文化资源类别、级别、形态和总量,最终建立《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和《甘肃省文化资源分类分级名录》,建立全省大型电子文化资源数据库,向社会免费开放,立志在盘清文化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做心中有数的“发家致富”人。
同时,甘肃省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搭建学术支撑平台,根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板块”,共形成由14个专家组、28位首席专家和177位分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力求“智力”开发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产量、产值、产能的最大化。
2013年6月25日,甘肃省整合国有文化资产,组建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自行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切实解决文化产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差等瓶颈问题,为文化产业发展“加油助力”。
甘肃出品更有“中国范儿” 这两年,有很多日子值得铭记——
2014年3月18日。这一天,历时一年、九易其稿,精心编制的《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敦煌,这颗享誉世界的丝路明珠,既以“一会四区”绘就未来敦煌“最美蓝图”,也将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以“龙头”引领的昂扬气势,勾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璀璨闪光点,让古老敦煌散发时代魅力。
2014年6月22日。这一天,在时隔27年之后,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迎来甘肃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个新成员。甘肃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由此前的2处增至7处,与北京并列居全国第二。
2014年8月31日。这一天,位于敦煌的世界文化瑰宝——莫高窟迎来新的历史节点: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运营,以全新的预约模式和“数字体验+实体洞窟”的双重参观模式,跨入“数字敦煌”新纪元„„
这两年,有很多亮点值得书写——
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关于陇东南先秦文化保护的多次批示精神和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的批示要求,完成《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报告》,启动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项目; 甘肃省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皋兰什川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策划实施“历史再现”工程,到2020年,使全省各类博物馆总量达到1000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达到6000处左右,由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转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省„„
这两年,甘肃的文化“出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中国范儿”。“文化味道”在陇原飘散
纪录片《陕甘星火》入选“第20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电影《云中的郎木寺》获“第六届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片影片大奖,电影《甘南情歌》、陇剧《西狭长歌》、歌曲《老百姓的爱》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著名诗人、甘肃日报社《兰州晨报》记者叶舟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这两年,甘肃省全面实施“十个一”文化建设工程,“纪录片大省”建设渐入佳境,“敦煌画派”浮出水面,“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大赛佳作连连,“西部影视剧本工程”广受关注„„
甘肃省不仅首次系统抢救出版了甘青川民间苯教文献的重大学术工程《甘肃青海四川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该书还首次作为国礼,在李克强总理出访英国时赠予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
公共文化建设从“惠民”出发,一路高歌——
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千台大戏送农村”“图书漂流”等主题流动文化服务项目,广电“户户通”、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将文化惠民落在实处;
首开“银艺合作”新模式,以10元、20元的低票价观看全省文艺院团20年来创排的55台优秀精品剧目,广大老百姓直呼“过瘾”;
全省各地整合并投入资金2亿多元,省财政统筹整合中央农村文化专项资金3000万元,为全省1228个乡镇购买5000场公益性演出,精品文化离老百姓越来越近;
依托覆盖全省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发行网点,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文化集市”,打造农村“富民”产业,积极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启动全省“乡村舞台”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6023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搅热”陇原乡村广大农民文化生活。
“金字招牌”引来真金白银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这两年,甘肃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块“金字招牌”,实施“大招商,招大商”工程,使甘肃成为文化的“投资热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深圳华强科技集团、中广集团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纷纷来甘肃省投资。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达1545.3亿元;2014年,仅前三季度,签约合同金额就达1490.76亿元,到位资金达185.59亿元。
这两年,甘肃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历史机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点城市为依托、旅游精品景区为核心、周边知名景区为辐射、大景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迎来全省旅游业的“美好时代”。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1.26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80亿元,双双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均超25%以上。
这两年,甘肃省深化跨领域、多界别的深度融合,在“数字敦煌”、智慧旅游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全国率先研发出百亿级像素的文物三维实景采集机器人“敦煌小子”,用数字化技术还原文物和文化遗产,以科技助力文化产业。文化与金融、文化与体育、文化与中医药等行业的广泛、深度融合,也频传喜讯。与此同时,全省着力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夏河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2013年,全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5.8亿元,增速35.6%;2014年继续保持快速上扬态势,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32.91亿元,增速达25.65%。
奏响波澜壮阔的文化交响乐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扫描
本报记者施秀萍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满周岁。
一年其实很短,刚满周岁的“婴儿”才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一年确实很短,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心依然在“起好步、开好头,打基础”等夯实基础方面,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下,在各地、各部门的主动作为、积极响应下,在2600万陇原儿女的悉心培育下,这个刚满周岁的“婴儿”健康茁壮成长,频频散发出可圈可点的诸多“闪光点”,令人欣喜。
搭建学术平台
推进“智力化”建设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战略平台,建设得快不快至关重要,建设得好不好决定成败。文化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开采,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如何挖掘、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才能实现其产量、产值、产能的最大化?
2013年4月13日,距3月29日召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仅仅半个月,有关方面就发布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我省将组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智囊团”,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2013年7月20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平台正式启动。按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总体思路,根据十三板块建设的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我省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文化企业,联系确定了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台湾奥美集团董事长白崇亮等28位首席专家和177位分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库。
之后,《专家库工作章程》出台。很快,学术平台和专家作用凸现出来:先后举办首届丝绸之路论坛、丝绸之路文化峰会、太湖文化论坛兰州研讨会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郎等智库专家则纷纷发表真知灼见,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建言献策。
盘清文化资源家底
实施“量体裁衣”式建设
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无疑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和独特条件,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名全国前五位。
然而,一直以来,甘肃的文化发展却身陷诸多矛盾和尴尬之中:比如文化资源丰富,但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却明显不够;比如各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却有所局限,等等。
2013年5月21日,针对这种现状,我省全面启动全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全省各市州和29个省直部门,涉及文化资源18个大类,有400多个项目,最终建立《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和《甘肃省文化资源分类分级名录》。当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普查任务,基本建立了省级文化资源名录;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正在联合研发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系统和云数据终端平台„„
不同的土地种植不同的庄稼,才有更多收获;不同的文化资源发展不同的文化项目,才有更高回报。全面盘清文化资源家底,不仅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量体裁衣”做好基础工作,对我省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建设文化大省,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搭建投融资平台
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
谁都相信,“甘肃未来会富在文化上”,但显然文化不会自己富起来;众所周知,以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可行之道,但产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差显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难以突破的重要瓶颈。
输血不如造血。省委、省政府果断提出整合全省国有文化资产,组建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盘活存量资产,努力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
2013年6月25日,承载着省委、省政府重托和文化产业发展未来的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此后,甘肃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子公司陆续成立。尽管财政紧张,省政府仍然为文发集团一次性注资3.7亿元,并决定每年将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70%交由文发集团支配使用,其中50%的资金注入担保公司,20%的资金注入基金公司,预计到2020年,文发集团的现金流量将达到20亿元。
截至目前,文发集团有序开展文化项目贷款担保、咨询中介等各项业务;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5年内意向性评审总额度200亿元,与华龙证券有限公司达成实现企业债务融资10亿元至30亿元等战略合作协议„„
半年多时间,文发集团牛刀小试,初战告捷。
“未来三年,是文发集团成长的关键期。”文发集团董事长王春丁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融资100亿元,管理资产100亿元,营业收入100亿元的‘3个百亿’战略目标。”
统一形象标识
全方位立体化宣传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直以来,甘肃的对外宣传是个“短板”,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标识。
2013年,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仅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央视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画报》作专题宣传;不仅邀请和接受新华社、《大公报》、《文汇报》及伊朗国际声像组织、美国历史文化频道等境内外近百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还组织开展“香港文化高层甘肃行”“世界华文媒体甘肃行”等大型采访活动;此外,还组织各种记者见面会和情况介绍会,向国内外宣传推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毫不夸张地说,甘肃的对外宣传,在2013年整体呈现出“高规格、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策划设计了对外宣传名片“绚丽甘肃”Logo,采用写意手法,以伏羲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为主基调,融入丝绸之路、九曲黄河、甘肃地理等多种元素,充分体现出“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意蕴和内涵。
建设“文化集市”
打造陇原富民产业
为彻底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我省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建成16860个农家书屋,在全国首创服务“三农”的文化品牌。
如今,农家书屋成了老百姓最爱去的“充电课堂”和最爱问的“锦囊宝典”。然而,这还没有发挥农家书屋的全部作用。
“富脑袋”,也要“富口袋”。2013年,我省再开全国先河,依托全省已建成的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创造性地启动了“文化集市”建设工程。
剪纸、荷包、书画、砖雕、刻葫芦„„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广大农民群众在农忙闲暇之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陇原特色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作品。
由省新华书店集团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牵头建设的“文化集市”建设工程,其创新之处在于: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农村文化产品现代流通商贸网络,发展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既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又变农民群众的个人爱好为陇原多元富民产业,探索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万丈高楼平地起”。2013年,无论是看得见的“亮点”工程,还是并不起眼的琐碎工作,都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音符”;也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演奏好每一件乐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交响乐才会更加恢弘壮丽。数字化
●14个: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协调领导小组,下设14个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组,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工作领导和运行机制。
●9次:省委常委会先后9次研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
●25次:省委书记王三运就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板块和相关工作批示25次。
●8.8亿元:2013年,共争取国家部委文化项目经费逾8.8亿元,其中文物保护专项经费5.7亿元,文化产业项目经费1.102亿元。
●7.67亿元:安排全省290万户“户户通”工程建设资金7.67亿元。
●3.7亿元:为新成立的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一次性注入资金3.7亿元。
做好“三篇大文章”
文物保护整理
●莫高窟保护与利用、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长城保护、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天水玉泉观石窟保护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启动。
●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5处申遗点通过实地评估。
●大地湾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准立项。
●泾川大云寺遗址进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候选名录。
●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被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
●组建唯一国家级“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31处。
●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甘肃秦汉简牍集释》《陇右金石录校注》首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金资助。
●我省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纳入利用世行贷款备选项目规划,估算总投资9亿元。
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省直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黄河剧院、“77演艺工场”投入使用。
●省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省图书馆第三次获国家一级馆称号,12个市级“两馆”开工,4个市级馆完成建设,第二批8个数字馆建设资金到位。
●实现流动舞台车县级艺术院团基本全覆盖。
●在全国率先完成290万户“户户通”建设任务。
●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全省城市数字影院达41家、影厅达171个。
●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共送1374台文艺节目到基层乡镇。
●陇剧《苦乐村官》、电视剧《大营救》、图书《莫高窟的精灵——千年的敦煌》获“五个一工程”奖。
●数字电影《锁麟囊》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话剧《天下第一桥》成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实现零突破。
●创作12集原创动画片《敦煌传奇》,填补我省数字动漫产业空白。
●《读者》和《甘肃社会科学》位列全国报刊100强。
文化产业发展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上市程序;组建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飞天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领导干部联系100个重点文化项目和100家文化企业的“双100”工程。
●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2013年全省游客突破1亿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618.9亿元;启动11大景区建设;实施河西五市文化旅游产业联动开发项目。
●加强文化与科技、体育、养生、生态等融合,推动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慧旅游云联网互动平台等建设;建成中国·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等;陇东南地区获批“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甘南当周草原和兰州市兴隆山获批首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德合作建成秦州区森林体验教育中心。
●实施“大招商,招大商”,全年实施重大项目329个,完成投资324.42亿元,文化产业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1545.3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5.78亿元,增幅达36%。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5-3-27 16:38:46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宋喜群
原标题: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抓了“三头”抓“三业”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没有可借鉴的版本和经验,开建逾两年,除了全面完成顶层设计,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还将工作总结为“抓了三头”和“抓了三业”。
“抓三头”便是抓华夏文明始祖发祥地天水这一“源头”、世界历史文化品牌敦煌这一“龙头”和甘肃省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交通中心兰州这一“重头”。
针对“源头”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完成《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报告》,并提出了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工作思路,启动建设了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龙头”地区的莫高窟保护与利用工程全部竣工,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以数字化展示为核心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敦煌雅丹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已经启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已基本完成。“重头”的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定西市“百姓舞台活动机制”分别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抓三业”即是抓加快推动以文物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再现为重点的“祖业”、千家万户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为宗旨的“事业”和努力把文化打造成全省支柱性“产业”。
2013年6月,甘肃省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现已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普查任务,建立了省级文化资源名录和文化资源普查信息平台,第三阶段的全省普查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并且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联合研发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系统和云数据终端平台,逐步推进文化资源等“祖业”的科学评估、管理和应用。与此同时,“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联合申遗获得成功,使得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点达到7处。此外,58处文物保护单位晋级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国家级文保单位增至131处,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皋兰什川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同时与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均是这个文化大省“祖业”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
“教人贤,劝人孝,有时哭,有时闹。”自2013年11月启动“乡村舞台”建设以来,甘肃这一开创性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扩大了贤孝表演、小戏小曲等“活态”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还整合了群众差异化、特色化的文化资源,计划建成16023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截至2014年底,试点和推广的6228个已基本完成,并为全省1228个乡镇购买了5000场公益演出。甘肃省还以“文化集市”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农家书屋、新华书店和供销联社农村营销网点,构建农村文化产品商贸流通网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运营模式,促进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发展,已成立甘肃新华文化集市商贸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建成188个文化集市,搭建了覆盖全省的生产销售网络。仅2014年前三季度,文化集市的相关产业销售总额就有约2.5亿元,带动农户1.2万户。已经启动的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工程,预计2015年将帮助全省农民实现收入121亿元。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旨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在推动文化与科技、体育、金融、中医药、生态等深度融合的同时,甘肃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较2012年增长31.6%;2014年1月—11月,共接待游客12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5.4%。甘肃一方面借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等节会平台,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另一方面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据统计,2013年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329个,完成投资324.42亿元,实现增加值105.8亿元,增速为35.6%;2014年全省开建亿元以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近100个,累计总投资700多亿元,其中,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87.56亿元,增速为24.52%,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98%。
【淮剧的传承与发展】推荐阅读:
淮剧的文化模式09-13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06-20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08-07
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11-04
三基工作的传承与发展06-30
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07-07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08-23
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07-07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论文08-17
空竹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