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2024-06-20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精选9篇)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1

葫芦丝作为一种傣族民族民间乐器, 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 是世居德宏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的传统乐器。经过多年的发展, 葫芦丝音乐已从民间走向社会, 从国内走向国外,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株灿烂的奇葩。

一、葫芦丝的基本概况

葫芦丝 (又称葫芦箫) , 阿昌语称“拍勒翁”, 佤语称“拜洪廖”, 它的前身是由葫芦笙演进而成的, 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的滇西傣族地区, 其中在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这种乐器是用一个小葫芦作为音箱, 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下面, 其中, 以稍长的中间竹管为轴和主管, 其他两根长短相等左右对称排列, 并在中间主管的上端嵌有铜质簧片, 并开七孔, 左右两边的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 与之主管构成和音。

1. 起源

葫芦丝的起源是一个难解之谜, 据说也有千年的历史, 但由于没有史料记载, 难以考证, 我们也只能从民间流传的故事当中追寻踪影。据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 坐落在勐养江畔的一对傣家青年人相爱了, “小卜冒” (傣语:小伙子) 种竹子, “小卜少” (傣语:小姑娘) 种葫芦, 并且以此作为他们的定情信物。有一年勐养江发洪水, 村寨被淹没。为了逃生, 勇敢的“小卜冒”就砍下竹子做竹筏, “小卜少”在竹筏上拴上葫芦以增加浮力, 但竹筏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 为了让心上人能生还, “小卜少”就跳入水中。“小卜冒”最后战胜洪魔活了下来, 对心上人的思念却无法排谴, 整日以泪洗面。一天, 一阵风吹过, 被虫子蛀了小洞的竹子和葫芦发出了呜咽之声, 给桑亮带来灵感, 经过反复琢磨, 他最终做成了葫芦丝。“小卜冒”每天流着泪对着勐养江吹出凄凉的调子, 天长日久, 他吹奏的曲子自然形成了一首曲调, 被人们称之为“古歌”, 每到晚上就吹葫芦丝来缅怀昔日的爱恋。

2. 构造

葫芦丝是一种簧管乐器, 主要有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分构成。其结构为一个葫芦和三根竹管组成, 葫芦的上端为吹嘴, 下端是连接的三根竹管作为音管, 其中, 中间的一根较长的为主管, 左右两根稍短的为和弦音的附管。主管的正面开有六孔, 背面开有第七孔, 主管的顶端装有铜质簧片, 插入葫芦, 以葫芦作为音箱带动簧片的震动, 现在常用的葫芦丝有C、D、降B、大G、大F等调。

二、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

大家都知道, 葫芦丝作为傣族、德昂族男女青年的“传情媒介物”一直都是世代相传, 一直到了六十年代, 社会关系发生变革, 加上文革时期, 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封杀, 使得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遭遇到了坎坷历程。其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

1. 自然普及 (“文革”前期)

首先, 葫芦丝作为傣族、德昂族男女青年的“传情媒介物”使得它在傣族、德昂族等民间广泛普及, 据说当初在傣族、德昂族中有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不会吹奏葫芦丝的男青年是娶不上媳妇的”。这也就说明了葫芦丝在当初傣族与德昂族中普及力度的一种自然体现。

其次, 当时也出现了很多制作葫芦丝的能工巧匠和吹奏葫芦丝的民间艺人。他们制作的葫芦丝曾销往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周边县市, 深受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群众的欢迎。在当地, 人们可以用葫芦丝与陇川户撒阿昌族匠人交换户撒刀, 这种现象尤为普遍。这也为当时葫芦丝的普及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衰落 (1966年—1976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1966年—1976年) , 使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傣剧演出被禁止;傣族奘房被拆除;葫芦丝音乐也被禁止吹奏。在此期间, 群众性的葫芦丝吹奏活动几乎灭绝, 傣族男青年吹葫芦丝谈情说爱的习俗也随之改变。

3. 改良升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葫芦丝音乐在遭遇了文革期间的坎坷之后, 终于又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起飞。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深入持久的进行。1979年, 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服务”的方针, 大大促进了葫芦丝音乐的繁荣。在此期间, 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傣族谈情说爱方式的转变, 使民间葫芦丝音乐不再广泛流传;二是专业人士把葫芦丝改良后搬上了大雅之堂, 使葫芦丝这件乐器由民俗乐器升华为民族乐器。

4. 大力发展葫芦丝文化的建议

葫芦丝实现了从民间乐器到民族乐器到大众乐器的转变, 实现了从乡间到城市到国外的蔓延。无论是在国内、国外、城市、还是农村, 到处刮起了葫芦丝音乐的旋风, 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葫芦丝演奏比赛层出不穷, 葫芦丝制作、销售, 葫芦丝艺术培训、葫芦丝音乐光碟的灌制和发行、葫芦丝演奏学习教程等葫芦丝文化产业随处落地开花, 逐步走向国际化。作为民族吹管乐器的一名教学和研究人员, 我们有理由、有能力让这种好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

第一、要建设一支专业的骨干队伍

新时期乐坛人才辈出, 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兴、杜德光、龚廷政等一批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龚全国、哏德全、龚家铭等专业人才。在演奏方面, 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在80年代脱颖而出, 以出手不凡的力作将葫芦丝艺术首先搬上独奏舞台。全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 使葫芦丝音乐风糜大江南北。

第二、要推出一批新的葫芦丝音乐作品

从80年代以来, 葫芦丝音乐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创作势头, 这一期间, 无论是在作品数量上, 还是在作品题材上都有所新的突破。例如:乐曲《泼水节》《节日的德昂山》《江之吟》《勐养江畔》《赶摆》《傣寨》《古歌》及VCD光碟《傣风神韵》等。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收集、整理与创作, 使葫芦丝音乐已升华为集演奏技巧、气息、情景融为一体的精品乐曲而唱响全国。尤其是龚全国与德宏州歌舞团二级作曲家杨正玺创作的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名闻遐迩。

第三、继续加大葫芦丝文化艺术的群众基础建设

由于傣族谈情说爱方式的转变, 使得葫芦丝音乐在民间不再广泛流传, 葫芦丝音乐的普及程度也就大大降低, 这样不利于葫芦丝音乐的发展, 我们应当重视、保护、挖掘、当地遍布在民间的葫芦丝吹奏和葫芦丝制作的民间艺人, 给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 让其发挥传、带、帮的作用。

总而言之, 葫芦丝发展的势态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 到处掀起了一股学习葫芦丝的浪潮, 人们把吹奏葫芦丝音乐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自豪、一种态度, 甚至是一种精神。一些中小学开始开设葫芦丝音乐课, 云南省民族艺术学院也将葫芦丝列为必考科目和必须过级的科目。葫芦丝产品、葫芦丝音乐光碟、葫芦丝学习教程等葫芦丝文化艺术产品走俏市场, 走进大街小巷。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化, 我们相信, 这件充满活力的乐器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袁丙昌.芦笙·葫芦笙·葫芦丝[J], 乐器, 1988, (3) :33-34.

[2]倪国强.胡蔷.葫芦丝王——葫芦丝制作演奏大师哏德全的音乐人生[M], 德宏州,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7, (序) 1-10.

[3]杨翰全.关于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J], 德宏文化, 2005, (3) :20-23.

[4]岳文.翩翩孔雀舞柔柔葫芦丝[J], 视听技术, 1997, (7) :158-159.

[5]王靖怡.让葫芦丝走进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8) :217-218.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2

教学重点:能连贯、平稳的表现舞蹈。教学难点:平步和双抱翅的动作学习。教具准备:PPT幻灯片、大鼓。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对 56个民族。

2、出示ppt课件四幅图画。

*你能说出这些民族的名称吗?刚才大家从服饰、形体特点知道了这是蒙古族、新疆、藏族和傣族。

前三个民族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学习过这些民族舞蹈小组合。你们还记得蒙古、新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吗?

(蒙族舞蹈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最有特点的动作是抖肩、提压手腕)(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最有特点的动作是翻手绕腕、晃头移颈)(藏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劳作方式和宗教信仰形成了藏族舞蹈特有的风格,膝关节连绵不断的颤动和屈伸,还有松弛的上肢运动是藏舞律动的主要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傣族舞蹈小组合,傣族人民生活在西双版纳亚热带地区,她们身穿紧身上衣,长筒裙,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舞蹈视频,看看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是什么样的?

3、播放ppt傣族舞蹈视频 谁能说说傣族舞蹈都有哪些特点?

4、出示PPT课件黎族舞蹈风格特征、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傣族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是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

*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

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最典型的特征。 第一道弯 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 第二道弯 从膝部到胯部. 第三道弯 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

5、教师分解讲解组合动作

我们学习的这个小组合共有6个主要动作,音乐节奏欢快,四拍一个动作。

准备动作:面向7点,左手暗掌,右手上举冠型手,右腿后点地。

第一个动作:1*8拍平步,先向7点方位走右脚,然后转向1点并脚,共做四次。然后定型,转向5点方位,右手上托,左手侧平伸立掌。

第二个动作:2*8拍 反方向平步 先走左脚面向3点方位,然后再转向1点,定型转向5点方位,左手上托,右手臂侧平伸。第三个动作:双抱翅,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踏点步。做四次然后定型(左手上托,右手侧平伸立掌,右腿抬起勾脚)第四个动作:1234拍右手在额头,左手背后,踏点步自转到5点方位。5678拍左手贴额头,右手背后,踏点步自转到1点方位。

第五个动作:双抱翅左脚开始向3点方位做平步横移动作。共四个。然后定型(右手上托,左手侧平伸立掌,左腿抬起勾脚)第六个动作:

1、2拍左手立肘,右手屈肘与左手肘处,先向转到5点方位,3、4拍右手立肘,左手屈肘与右手肘处,转向1点方位。

5、6拍同1、2拍动作,7、8拍面向3点方向定型。(右手上举冠型手,左手胯旁按掌)

6、学生看教师指挥整体练习一遍所学动作。(老师指导学生练习不到位的动作。)

7、随音乐表演一遍动作。(做之前教师提要求,如:动作要平稳、体现三道弯的特点)

8、播放PPT视频,欣赏优秀傣族舞蹈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新疆舞所蕴含的舞蹈感情及独有的特点。

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吉祥鸟,孔雀舞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以杨丽萍为代表的孔雀舞最具特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舞蹈大师杨丽萍的代表作《雀之灵》

欣赏后小结:杨丽萍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傣族孔雀舞独特的艺术魅力。

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3

一、岭南舞蹈概述

1. 岭南舞蹈的历史

岭南舞蹈作为我国传统舞蹈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华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岭南舞蹈与岭南文化一样,有着极其深远的发展历史。从我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岭南舞蹈的早期雏形。最初岭南舞蹈是以“狮子舞”为主,主要在我国的广东佛山一代盛行,到了明朝时期,出现了与“狮子舞”相应和的其他舞蹈,诸如“舞龙”,舞龙舞狮等舞蹈的发展,逐渐带动其他的传统岭南舞蹈开始发展起来,成为岭南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在发展过程中纳入到岭南文化中去。

2. 岭南舞蹈的类型

岭南舞蹈有着多种多样的舞蹈类型,除了最先发展起来的,也是岭南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龙舞狮舞蹈类型外,还有岭南地区各民族之间所盛传的舞蹈类型,诸如潮汕“钱鼓舞”、海南黎族“打柴舞”、汉族的“八音舞”以及苗族的“招龙舞”等。另外根据民族节气及地域生产特征所创作出的劳动人民的舞蹈,还有粤北的“闹花灯”“采茶舞”以及“春牛舞”等等。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岭南舞蹈的类型是建立在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与岭南地区的各民族及地域的传统特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岭南舞蹈的特点

岭南舞蹈有着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多元性特点,而是融合性特点。多元化特点主要是由博大精深的岭南传统文化和多种多样的民族特色及地域特点所决定的。岭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有所差异,这就直接决定了岭南舞蹈有着千奇百态各异的特色,因此岭南舞蹈的多元性特点非常显著。而融合性特点则是由于岭南地区靠海多山,多民族的现状长期以来使得民族之间在文化上与生活习惯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表现在舞蹈上就形成了具有融合性的舞蹈特点。

4. 岭南舞蹈的历史地位

众所周知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舞蹈更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岭南舞蹈由于具有岭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原始特色,又因为兼具多民族的文化魅力,因此不仅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伟大组成部分,更在世界民族舞蹈艺术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就岭南舞蹈中延续至今的“舞龙舞狮”来讲,不仅至今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在世界舞台上更是得到了国外民众的喜爱与赞誉。岭南舞蹈传承至今已然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将它更好的传承下去,对我国舞蹈艺术及中华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意义

1. 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

岭南舞蹈与岭南文化系出一脉。岭南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建立在岭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基础上的。研究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对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强化对多元化的岭南文化的理解与发扬。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一定意义上对岭南文化的发掘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说,岭南舞蹈与岭南文化两者是相互促进与影响的,对岭南舞蹈艺术的弘扬与发展,对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岭南文化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2. 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艺术

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艺术,有助于加深对岭南舞蹈的认知与了解,从而提高对岭南舞蹈这种地方性色彩极强的地方舞蹈艺术的研究水平,对提高地方舞蹈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最重要的是,通过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艺术,在极大的保护了岭南舞蹈艺术的传统特色的同时,又融合了新时代舞蹈元素和舞蹈特色,为岭南舞蹈艺术在当今舞蹈艺术领域中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三、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专项制度急需健全

在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着专项制度不健全与不完善的问题,众所周知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依靠一己之力就能进行下去的,只有建立起全面负责的专项制度,才能让相关领域的相关人员意识到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此才能保证岭南舞蹈传承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来说,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专项制度却急需健全,这种现状必须及时得到重视与解决。

2.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不仅存在专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保障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运作机制更是有待完善。岭南舞蹈作为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承与发展上必须拥有一套可行的运作机制,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岭南舞蹈不可能依靠口头表决心以及相关制度的存在就能传承与发展下去,关于岭南舞蹈艺术,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必须要完善,这是岭南舞蹈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3.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人才队伍有待充实

专项制度与运作机制对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必须要有对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有着极大热情的专业人才队伍。岭南舞蹈大多是原始且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缺乏对岭南舞蹈全面掌握与了解的舞蹈相关人才与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与发展

肖潇(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石家庄050000)

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表达情意。它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由于舞蹈是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感情,因而,舞蹈被人们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近些年来,少儿舞蹈绽放出了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花朵,但是很多舞蹈是否符合这些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少儿舞蹈的风格,是否染上了本不该有的专业团体的成人舞蹈的色彩,这些都是少儿舞蹈创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少儿舞蹈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蹈作品和成人舞蹈作品一样,也要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编导在创作上必须准确把握少儿舞蹈的特性,充分体现少年儿童的活泼、单纯、快乐,积极向上的特征。但目前就少儿舞蹈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主要是有很多作品的舞蹈语汇或是太过缺乏,或是语汇表现的太多缺乏主题性,同时也缺乏少年儿童所特有的“稚嫩气息”。怎样才能把少儿舞蹈表现的“童真童趣”呢?这是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发挥少儿这个年龄阶段表演的优势。舞蹈,能表现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少儿舞蹈所能表现的范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具体到,山川、河流,晴天、阴天、雷雨天,各种的动物……这些都可以称为少儿演员们模仿表演的对象。通过很简单的故事情节,可以模仿各种事物,让他们对真善美,邪恶、丑陋的事物有一个真确的认识。少儿舞蹈《猫鼠之夜》中,通过模仿猫和老鼠的基本形态,来深入表达深夜的老鼠出来偷油,聪明的猫偷偷把缸里的油换成了酒。老鼠们偷喝了缸里的酒后,被猫一网打尽。这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舞蹈,其中加入了爵士、现代、

传承人才,岭南舞蹈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前途。因此当前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人才数量紧缺、人才队伍有待充实的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四、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建议

1. 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制度规定

在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过程中,必须要建设起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制度规定,才能保证传承与发展的顺利进行。这要求岭南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及单位,要真正重视这项制度建设工作,要组织专门人员,通过对岭南地区各种岭南舞蹈类型的调查与研究,从而制定与完善相关的专项制度,为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强化运作管理,打造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运作机制

强化运作管理,要求岭南各地区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展开关于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专项工作规划,通过综合各地对岭南舞蹈传承的建议与做法,找到更好的运作机制,并在试运行的基础之上,不断改善与强化运作管理,使建立的运作机制真正起到保护岭南舞蹈、传承岭南舞蹈及发展岭南舞蹈的作用。另外,关于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运作机制,有关部门亦可通过借鉴我国对于中华文化或者岭南文化等的运作机制,更好的优化已经建立起的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运作机制。

3. 开展主题工作,成立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工作小组

为了更好的充实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人才队伍,必须要开展有关岭南舞蹈的主题工作,对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进行大力宣传,可以利用报纸报刊以及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宣传力度,拉丁的元素,猫抓老鼠则用了双人舞的形式展现。既不失童真,又有了童趣。

其次,舞蹈的普及。对校园舞蹈的重视程度加大了,从而对舞蹈老师的编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各个大中城市都重视了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少儿舞蹈教育事业。普及舞蹈课程,随没有太好的完善,但优秀的教师也逐渐从成人舞蹈向少儿舞蹈转型。很多幼儿教师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也编创除了很多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比如:舞蹈《油城酷娃》《姥姥与小狗》《兔气扬眉》等等。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舞蹈《下雪了,真滑》《宝宝会走了》都是少儿舞蹈作品中的经典。简单的舞蹈语汇,展现给我们的是真实的生活,童年的生活。舞蹈《下雪了,真滑》通过简单的一个主题动作,小朋友们雪天玩耍,不小心滑倒引来孩子的欢笑,并把它当成一种游戏……舞蹈《宝宝会走了》充分表现了,宝宝经过了“三翻六坐八爬爬”之后慢慢要走路,又跌跌撞撞的。编导的编创源于生活,把宝宝学走路的主题,用舞蹈表现的即生活化又淋漓尽致。两个作品的舞蹈语汇很少,舞蹈动作也相当简单,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说明了,少儿舞蹈的编创与发展,还要简单,单纯。过于复杂的舞蹈动作不一定展现好的舞蹈作品。

总之,好的舞蹈作品与编创者好的构思是分不开的。少儿舞蹈应远离“照搬”成人作品,抓住少年儿童的特点,把“童”完美的展现出来。作为舞蹈教师,我们应该多搜集一些好的舞蹈作品,从中加以研究,思考。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把好的少儿舞蹈作品开发出来。

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岭南舞蹈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之上,要选拔优秀的人才组成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工作小组,着力进行岭南舞蹈的挖掘、保护与创新传承工作。

结合我们岭南舞蹈晚会专场的感受,岭南舞蹈是舞蹈与武术的完美结合。晚安会专场的作品是集歌、舞、乐、诗、武术与民间艺术与一台,用诗意的舞台语言和节目的铺排,把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结合,吟咏出对岭南大地的深情歌咏,岭南舞蹈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精粹,长期以来岭南舞蹈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丰富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发展。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的舞蹈艺术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是基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现状开展的有关于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深度研究,既有对岭南舞蹈的历史与发展的研究,也有对当前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的探索。相信随着对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必然推动岭南舞蹈走向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崔英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J].南方论刊.2011(06)

[2]胡家方.岭南舞蹈的审美文化[J].活力.2010(10)

[3]刘波.岭南舞蹈的历史发展与思考[J].大众文艺.2009(18)

[4]朴红梅.岭南经典舞蹈作品的特点与发展[J].艺海.2010(01)

高中舞蹈《傣族舞》说课 篇4

一、说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舞蹈教育,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每个人都具有舞蹈的能力,因为舞蹈源于人体的动作,而每个人无时无刻也离不开动作,用动作的语言共同来表情达意,来创造和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人们的生活中参加舞蹈活动所具备的舞蹈能力,当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后天学习。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打破原来的“言传身授”的古老教育模式,使舞蹈教育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二、分析教材内容

本课的内容来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当中的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部分,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当中的一员,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丽、西双版纳等地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许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头、肩膀、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线,俗称“三道弯”,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它那优美的舞姿,把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

三、教学目标:

⑴通过傣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⑵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的能力。⑶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学会简单的创编。⑷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只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的风格特点。这节课的重点就放在对傣族舞基本动作的教授上,因为学生做动作往往是单纯的模仿,有时候还模仿的不像,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要力求使他们把动作掌握好,是这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这节课的难点就是要求学生们创编。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舞蹈基础,创编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选择舞蹈课的都是女同学,将来很有可能走上工作岗位会用上,所以学会基本的舞蹈的创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创编可能要学习两至三节课后,把基本的舞蹈动作都熟悉了然后再展开创编活动。

六、说教法:

为了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抓住傣族舞的风格特点,攻克舞蹈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视觉图像法:首先傣族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等对于我们这些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我先拿出了学校演出时的傣族特色的服装,通过视觉的刺激和教师对这位傣族姑娘服饰的讲解,逐渐的引出傣族舞蹈的体态特点,使同学们在欣赏中接受知识,在介绍手形、手位时,我打破了以前那种老师做,学生学的传统模式,找了许多手形手位的示范图,让学生们自己去找动作,去配动作,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2)语言启发法:教师的语言是最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师的语言生动,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在这节课中,我不断的用语言来启发学生,让她们转化角色,把自己转换 成一位美丽的傣族少女,或者把自己想象成金色的孔雀,这样她们做动作会显得比较自信,对于我们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是很有帮助的。

(3)实践法:在学生舞蹈学习练习实践中,突出音乐与舞蹈的情感表现。

七、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用视觉的观察来模仿老师的动作,听觉来把握傣族舞蹈的风格以及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不断的鼓励、启发她们主动性的学习。注重学生创造性的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渗入素质教育

八、教材的加工重组:在教学大纲中,本单元应最先介绍的少数民族舞蹈是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和新疆舞蹈。但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很难,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而傣族舞蹈在技巧方面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所以先选择了学习傣族舞蹈。

九、教材的拓展: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我们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所形成的舞蹈风格多样,补充进了傣族舞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艺术

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力。

十、学情分析:舞蹈学习的内容倾向于技能技巧的训练,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学生舞蹈功底很差。,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注重基本动作的学习与练习,不盲目追求专业化动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难度,并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对舞蹈的艺术表现上和对情绪情感的表达方面。

十一、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之后,我都会让学生喊出舞蹈课的口号:秀出自己!让她们时刻提醒自己:让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

2、导入教学内容: 内容一:基本技能的学习。

准备活动:播放音乐,跟随音乐做热身运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 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组合练习:通过学习舞蹈身韵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注重基本动作的学习与练习,不盲目追求专业化动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难度,并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对舞蹈的艺术表现上和对情绪情感的表达方面。

内容二:相关文化的渗透。《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将“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水平和激发学习兴趣”放在《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目标的首位。舞蹈课也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民间的舞蹈文化,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提高舞蹈审美能力。所以,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舞蹈技能技巧的学习固然重要,而在学习中提高学生舞蹈鉴赏能力也应得到高度的重视。在堂课中,紧紧围绕该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渗透,以提高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如在课题的导入中,首先就是对傣族舞基本体态及动律成因的探究,如,傣族舞为什么手部动作是这样为什么常用一些送跨的动作等等。这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基本动作的要领,同时能让学生了解该舞蹈的本质特点,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积累傣族舞蹈的欣赏经验,提高其舞蹈审美水平。本文内容三:傣族舞蹈动作的学习、动作组合的创编。侧重点在这一个环节《音乐与舞蹈》模块中的舞蹈创编,主要是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合适的音乐或根据音乐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教学中舞蹈创编的体现主要在利用已学习的傣族舞的基本动作,根据音乐创编出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和队形。创编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凸显高中学生舞蹈学习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1)手形手位的教授。再加上对于孔雀这种动物的描述,使学生们强化记忆。

(2)再接下去就是创编实践。这一块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在学生创编之前教师带头编了一个舞蹈,让学生一边看,以便带着问题:老师在这个舞蹈当中用了那些手形手位,老

师是怎样进行编排的?让学生首先明白创编是怎么回事儿。然后,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她们大胆的创编,活学活用,这样,编一组4个8拍的动作应该是可以完成的。编完之后,还

让她们跳出来,并且大家一块儿来学。(3)课堂小结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5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所谓民族民间舞蹈, 指的是世代在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具体来说, 它是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地域环境、一定的人类种群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在民族文化艺术上的反映, 其生动、形象、深刻地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发展中, 从远古流传到现在的整个演变的形象, 并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 承载着慰藉心灵、愉悦精神、传导知识、传承文化的功能。当前, 民族民间舞蹈在其活动中, 呈现的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原生态, 二是变异态, 三是再生态。

1. 原生态。

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指的是, 在中国各民族的原始舞蹈的发生、发展中, 从古流传至今, 将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原始观念在舞蹈中的表现, 较多的保留或遗存着原发生态的舞蹈形象。如鄂温克族的“跳虎”“篝火舞”、土家族“摆手舞”中的战争舞、彝族的“阿细跳月”等都属于此类舞蹈。

2. 变异态。

民族民间舞蹈的变异态指的是, 在尽可能多的保持原生态风格的基础上, 基本保持原有舞蹈的表现风貌、风俗习惯, 原有的表演形式、结构、人物, 原有的服饰、道具、乐器等的表现形态。所谓的“变异态”就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 依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民族民间舞蹈自身发展的规律有机地结合的一种形态。

3. 再生态。

民族民间舞蹈的“再生态”是以“原生态”中的风格、素材、基本动律为依据, 进行创新、再造的一种新型的舞蹈形态, 这种创新的基础是现实生活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要求, 是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产物, 它是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推进, 以满足人们对民族民间舞蹈更新更美的审美要求。如刀美兰创作的傣族舞《水》、杨丽萍创作的傣族舞蹈《孔雀舞》、马跃创作的蒙古族舞蹈《万马奔腾》等。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舞蹈市场呈现出了一片繁荣, 但受近年来娱乐文化多样化的影响, 民族民间舞蹈市场看似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 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过于追求新奇而过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一些内容, 导致了民族性和民间性的流失。

1. 民族性流失。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展而形成的, 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然而, 目前, 受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艺理念的影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这一特性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变化, 其形式化、民族性的元素已在逐渐减弱。现在很多舞蹈打着民族民间舞的名义, 却完全没有民族民间舞的内涵, 已完全不具备民族性。

2. 民间性流失。

现今, 市场经济的浪潮袭来, 受此影响,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也偏离了轨道, 不再保留其民间本色, 即使宣称民族民间舞蹈都还有民间性, 也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宣传口号, 已经逐步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等相去甚远, 丧失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1. 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 加强政策保护。

目前,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法规, 这能够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 一些政策仅停留在口头上, 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制度层面。为此,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 加强政策保护, 将其纳入会议讨论, 并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 为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经费保障, 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 为广大学者研究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等提供保证。

2. 做好保护传承人的工作, 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属于非物质文化, 承载艺术的方式是人体自身, 传承的方式是家庭式或是师徒式。因为它的承载方式是人体自身, 所以, 当艺人存活时艺术便在, 当艺人离去时艺术便无。而有些民族民间舞蹈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 我们要保护好民族民间舞蹈的承载人, 发展好传承人。一方面, 要从娃娃抓起, 让传承者从小就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 学习技艺, 从而接受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熏陶, 并将其传承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 需要正确引导, 在物质上予以支持、在精神上予以鼓励, 以切实保证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干, 带领更多的人进入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行列。

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记录与宣传民族民间舞蹈。

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迅猛, 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介已经普及百姓家庭。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我们既要做好记录和整理, 运用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 把民间舞蹈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 又要加强宣传, 通过专题汇报、现场表演、建立网站、印发宣传手册、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 , 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 大力营造舆论氛围, 吸引更多民众积极参与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活动中, 在丰富文化艺术生活的同时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

4. 将民族民间舞蹈纳入学校教育, 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学校是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最好阵地, 为其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良好环境。一方面, 学校要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成立各类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兴趣班, 并建立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骨干队伍, 从而逐步使民族民间舞蹈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使更多的人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熏陶。另一方面, 学校要将民间艺人引入课堂, 让其带班授课, 以引导少年儿童学习民族民间舞蹈, 从而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提供资助, 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

总之, 做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作为舞蹈工作者, 我们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 以有效的方式传承舞蹈, , 并创新舞蹈表演, 追求民族民间舞蹈特色的呈现, 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繁荣发展。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在长期的发展中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在给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给它的有效保存、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本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做了一整体概述, 并结合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现状, 主要从四方面就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具体探究, 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现状,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磊.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知识经济, 2010 (15) .

傣族孔雀舞的特征与传承 篇6

一、传统傣族孔雀舞概述

早在两千多年之前, 傣族的民俗文化就已经处于相当高的层面。主要体现在汉代以后, 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达到高峰, 东汉时期洛阳开始出现魔术、杂技与乐舞等献艺现象。

(一) 傣族孔雀舞起源分析

通过大量研究发现, 孔雀舞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傣族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长期居住于亚热带山林内部, 气候温和且物产丰富, 孔雀在这一优美环境中长期居住。早在明朝初期就已经出现“孔雀穿行鹦鹉树”的著名诗句, 不难发现, 傣族与孔雀之间的渊源较深。随着古代文明的进步发展, 孔雀造型在青铜器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其中, 舞者头部插有羽翎, 衣服的后摆向两边散开, 形似孔雀开屏, 属于傣族孔雀舞蹈早期的意识形态。

自明朝以来, 人首孔雀身舞蹈图在傣族佛寺的壁画中出现。人首鸟身的孔雀存在于古老的傣族图腾神话中, 傣族先民一致认为这一孔雀与傣族古老部落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这种古老民俗可以在戴面具的孔雀舞蹈中获得启示。随着佛教文化的引入, 孔雀在佛教中的高尚形象开始出现在佛教故事中, 如小乘佛教中就有在佛祖释迦牟尼的寿宴上, 孔雀翩翩起舞的美好故事。

(二) 孔雀在傣族文化中的意象分析

在民族文化中将鸟视为艺术灵感的来源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例如:美印第安人的“雷鸟舞”、哈尼族的“木雀舞”、白族的“白鹤舞”, 但是, 傣族中的“孔雀舞”却和傣族自身的民族文化紧紧相依。傣族人民大都以孔雀羽毛作为装饰品, 同时佛寺中的装饰壁画也都以孔雀为主题展开创作。由于孔雀自身所具备的某些品格符合傣族人民对美好品质的希冀, 所以, 孔雀在傣族文化的传承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傣族文化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第一, 美的象征。孔雀的外形漂亮优美, 孔雀开屏时, 其矫健、典雅的身姿格外吸引人, 在诸多民歌、长诗中都将孔雀视为当之无愧的美的象征。

第二, 威仪的象征。在古老的傣族文化中有着关于孔雀舞起源的传说, 在佛祖释迦牟尼举办盛大佛事时, 无论人、鬼、神都前来朝贺, 其中有对人面金脚的动物在佛事中跳起贺舞, 众人皆跟着跳了起来, 遂形成了孔雀舞。由于孔雀舞常存在于盛大佛事中, 所以具备一定的威严性和神圣性。

第三, 和平的象征。傣族人民认为孔雀是善良、智慧、可以带来和平的动物, 因而对其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将孔雀象征为傣族本体。“傣”的内在涵义是和平, 因此, 傣族希望自身同孔雀一样美丽善良, 对和平产生美好希冀。在傣族古老的民间传说以及长诗、民歌中, 塑造了诸多美好的孔雀形象, 优美动听的舞蹈与赞歌全面表达了傣族人民自身纯洁、善良的美好品格, 表达了其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第四, 吉祥的象征。傣族人民认为孔雀开屏是一种吉兆, 在左思的《蜀都赋》中记载有:“金马骋光之绝影, 碧鸡倏忽而耀仪。”傣族人民认为文中所提及的“碧鸡”是孔雀, 因为孔雀属于吉祥之物, 在诸多动物中灵性较强。

第五, 民族优越感的象征。傣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舞蹈姿态, 就是对孔雀体态三道弯舞姿的模仿, 格外注重下巴微翘和挺胸的姿态, 洋溢着骄傲自信的神态, 属于孔雀自身具备的习性。孔雀认为自身在百鸟中最为美丽、典雅, 一旦周围人群的衣服过于亮丽, 孔雀会打开自己的尾巴, 在人群中昂首挺胸地漫步, 以强调自己的魅力。同其他民族相比较, 傣族的历史较为悠久, 同时其经济、文化、政治都处于较高地位;傣族对孔雀的喜爱与赞颂, 无一不是传达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尊崇, 是傣族感情的重要寄托, 有着鲜明的傣族民族文化特色。

二、傣族孔雀舞的舞蹈特征

傣族孔雀舞在舞蹈历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独有的一套舞蹈体系, 推动着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 孔雀舞的表演形式

传统孔雀舞的表演形式远远不同于现代舞台的孔雀形象, 传统的孔雀舞往往由男子完成, 主要利用象脚鼓、锣等进行打击乐伴奏, 丰富了舞蹈内容;在表演过程中需要佩戴相应的孔雀羽毛作为装饰, 肩膀则披戴莲花瓣, 脸上则戴有尖塔状的菩萨面具, 模仿孔雀日常生活中的习性与骄傲神态, 突出了孔雀的高贵性, 寓意着平安吉祥。然而, 现代化的孔雀舞蹈却对这些形式进行了简化。

(二) 孔雀舞的动作特征

傣族舞蹈风格中对孔雀舞的动作习性进行了整体呈现, 孔雀舞蹈动作风格整体表现了含蓄又浓烈的感情, 其舞姿典雅, 增加了自身的风格魅力。舞蹈主要以上下肢以及头部的运动为主要形似, 旨在突出腰部的韵律。由于传统傣族舞蹈多以男性为主, 双腿处于张开状态, 模仿孔雀的三道弯造型, 进一步展现了孔雀舞的独特韵律, 丰富了孔雀舞的造型美感。

孔雀舞蹈的静态造型以传统三道弯为基础, 结合佛教文化领域的舞蹈风格, 赋予了傣族孔雀舞鲜明的宗教色彩。此外, 印度文化以及缅甸文化中丰富的艺术题材、多元化的舞台表演形式、优美的舞姿造型等都对孔雀舞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不断传承、吸收的过程中, 傣族孔雀舞逐渐具备自身的风格特色。

尽管孔雀舞的表演形式较为统一化, 但是, 由于傣族自身存在诸多分支, 并且关于孔雀的民间传说多不胜数, 且表演者的动作技巧不同, 所以不同地域的孔雀舞蹈具备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傣族孔雀舞自成体系, 鲜明的民族特色推动了现代孔雀舞舞台表演的发展。

(三) 傣族孔雀舞受到的文化影响

傣族是富有诗意、纯洁、美好的民族, 其独特的审美理念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由于傣族人民热爱浪漫, 所以其情诗以浪漫别致为主, 倾注了独特的爱恋之情, 因此, 傣族孔雀舞的表现也普遍以恋爱、浪漫为主。通过自我感悟的方式将传统傣族孔雀舞蹈单纯地呈现在现代舞台上, 鲜明、典雅的孔雀品质且掺杂着千年来的文化底蕴, 增添了民族艺术的魅力。

另一方面, 傣族尊重男性的主体地位。祭祀活动普遍由男性参加, 女性则需要回避。由于孔雀舞的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所以孔雀舞通常由男性完成;虽然这一现象不符合传统宗教文化的风俗习惯, 但是男性在现代舞台上对孔雀舞淋漓尽致的展现, 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认知, 增添了傣族孔雀舞魅力的别致性。

三、傣族孔雀舞的传承思考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于舞台艺术开始出现审美消费的趋势, 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受到冲击。为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保护傣族孔雀舞文化艺术的独特风格, 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并高效融合现代文化艺术, 推动傣族孔雀舞的可持续发展。

(一) 民族审美性的传承

结合孔雀舞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早期的孔雀舞蹈是以民间舞蹈文化为基础, 结合地域性文化审美风格对其进行相应的改编、完善。由于傣族的原始传统艺术文化较为浓厚, 思想观念方面出现双重性, 在尊崇宗教祭祀舞蹈的同时, 对外界的其它舞蹈存在强烈的求知欲和模仿欲。因此, 改编者以民族舞蹈的随意性为基础, 结合外界舞蹈文化对孔雀舞进行相对自由化的发挥, 突出了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主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傣族孔雀舞充分吸收了时代精神, 以原始舞蹈风格为根本, 充分尊重傣族的民俗文化, 准确掌握传统民族舞蹈的内涵与动作风格, 为孔雀舞添加现代文化艺术色彩, 使其符合于现代化的审美评价, 提高其民族文化价值, 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 拉近现代舞台和民族舞蹈文化的距离, 从而使民族审美性传承的意义得到全面展现。

(二) 不同文化状态形成的审美差异性

不同的历史文化氛围塑造的艺术风格不同, 具备鲜明的历史性特征, 通过研究傣族孔雀舞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 不同得时代对于文化状态有不同的审美品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人民对文化艺术产生迫切的渴求。由于承载着高昂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一时期的舞蹈艺术普遍表达了建国后的安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如《彩绸舞》《采茶扑蝶》。在文化大革命爆发过后, 人民走出文化专制的精神桎梏, 精神的解放使得人们爆发出真实情感, 推崇自由的文化艺术, 如《金色的孔雀》, 表达了傣族人民冲破文化黑暗的喜悦之情。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开始追求多元化的审美艺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 吸收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精髓, 丰富舞蹈艺术的创作技法, 解放了民族舞蹈的语汇表现张力, 突出民族民间舞蹈的纯真性。

(三) 傣族文化的包容性

傣族文化由于其特定的历史因素, 对文化持有包容心态, 能够及时接收优秀的文化艺术, 丰富自身的民族文化艺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进程中, 傣族文化高效融合了印度、缅甸以及中原文化, 丰富了传统孔雀舞的艺术形式, 如佛教文化传入后, 孔雀演变成为佛祖释迦牟尼身边的圣洁“使者”, 在东汉时期将手帕、扇子融入到孔雀舞中。傣族文化的包容性使其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外来文化, 随着舞台形式的变迁, 不断丰富孔雀舞的审美意象, 加强了傣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四、总结

孔雀舞是傣族舞蹈文化的重要体系。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 要以民族本体文化核心为主题, 有效结合现代舞台表现技术, 正确对待多元化艺术文化的冲击, 全面保护原生态的民族舞蹈文化, 尊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推动傣族孔雀舞的长期发展。

摘要:“孔雀舞”是傣族舞蹈中的重要分支, 象征着傣族民间舞蹈的最高艺术境界,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成为艺术价值较高的一种表演艺术。发挥傣族孔雀舞的艺术价值, 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孔雀舞的发展历程及优秀特征进行分析, 并对其传承展开思考。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艺术价值,传承

参考文献

[1]喻力娟.浅析傣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J].戏剧之家, 2014, (5) :203-203.

[2]袁雪梅.浅谈傣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J].戏剧之家, 2014, (11) :145-146.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7

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即便最偏远的农村也受到了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 一大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家由乡村走向城市, 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舞由此也受到了强势文化的冲击, 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与神髓。诚然, 固守传统文化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然而作为各民族先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甚至象征了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兴盛。但时至今日, 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如诞生于汉代的七盘舞, 以及曾经一度流行于东北农村的“四筒鼓”舞蹈, 云南德昂族绚丽优美的“水鼓舞”, 等等。由此, 我们也能够用两个词来概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现状, 一是同化, 二是消亡。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1. 环境传承

文化形成的基底是氛围, 而氛围则是由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具有突出技能的优秀人物构建, 如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州以及杂技之乡吴桥。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中, 环境传承是为第一要素, 人们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中才能感受本民族文化的本质, 从而形成一种风气, 最终使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得以延续。其中, 环境传承又包括自然传承与群众传承两项内容。自然传承是指父子传承以及师徒传承, 是由特定环境 (家族) 所构成的特定的传承关系, 这取决于民族民间艺术家对自身掌握技能的认识程度, 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舞以及南涧省彝族的跳菜舞, 都是由于祖传传承才能延续至今。群众传承是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最常见以及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这种传承方式与社会上的多种因素融合, 笔者认为, 正是由于民间舞蹈艺术家的自然传承不利而导致或是迫使采取群众传承的方式, 而群众传承正是造成民族民间舞蹈只保留形式的主要因素。

2. 社会传承

当前,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政府部门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予以重视, 设立各种研究以及专门的传承机构, 并动员社会力量对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如河北农村的秧歌舞, 东北的二人转, 以及2002年东巴研究所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共同开办的“纳西族语言文字学和东巴文化”本科班, 通过我国的教育系统以及发动民间群众的方式, 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及时抢救、保护、以及传承发展, 为民族文化的延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1. 在传承中流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 旅游事业的发展, 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势必将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是如何保持民族民间的舞蹈特色, 二是求新求变。这两者之间看似矛盾, 事实上是为相同的概念。民族特色一目了然。除了传统的服装以及舞动中的神髓都是延续了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之外, 其余都不可能复原最原始的舞蹈形式, 而所谓的求新求变, 只不过是能够彰显时代的特色罢了。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 又如以一支“雀之灵”而享誉国内外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杨丽萍曾说:“跳舞就像种庄稼, 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而我们从杨丽萍的舞蹈中也能够看出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而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创新。

2. 在保护中发展

保护是为更好的发展, 而保护的意义也不仅仅是只求形式, 而忽略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虽说当今世界上许多学者对舞蹈的起源众说纷纭, 但笔者始终坚信“舞蹈是源自于远古人们的劳动”理论, 笔者相信, 每支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每个动作在创作之初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当我们在保护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同时, 创新是为延续, 发展是能够使其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创新与发展都是以领会为前提, 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增加动作, 只求以娱乐大众为目的。

3. 在趋同中求异

当前, 竞争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之中, 随着异国文化的强势兴起,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应当在趋同中求异, 营造出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这体现在一个民族、一个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体现在中华民族儿女的整体素质。要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屹立于各民族舞蹈文化之上, 力争彰显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个性, 突出自己求同存异的特色, 使文化也成为一种强势, 并且使这种强势永久的得以延续。

结语

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站在新的起点, 我们应当反思。有人认为强调“原生态”、强调坚守传统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认为“民间舞走得太远”的呼声过高, 乃至危言耸听。然而笔者认为, 传承与固守传统诚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一方面,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确如我国的武术般正在逐渐失去神髓, 另一方面, 传承并非仅仅是强调原汁原味, 而更大的意义是为保留一种文化, 首先留其形式, 其次谋求发展, 而这, 也正是我们所要反思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龙亭衣.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浅谈回族舞蹈的历史渊源与发展[J].大陆桥视野, 2012, (18) :85.

[2]姜盼.淡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J].戏剧之家:理论版, 2012, (5) :64.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8

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我们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可得到进一步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精神, 是一种“人类活态文化财产”。所以说,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就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延伸。

1.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受新文化的冲击而濒临消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文化观念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从而带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不断改革及更新。由于新文化的冲击, 本民族传统文化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濒临消亡。比如说我国的“四筒鼓”舞蹈, 其起源于东北农村, 是一种存在于葬礼上的舞蹈, 自娱性较强。但近些年来, 为节约土地资源, 我国大力实施火葬, 使这种存在于葬礼上的舞蹈也慢慢消失现“四筒鼓”舞蹈只存在于偏僻的乡村。另一个是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而面临同化的威胁。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现讲究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大融合。如今网络已遍布世界各地, 各国人民以及各族人民在利用网络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来文化的相互融合, 且这种文化大融合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在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下, 一个民族要想保护其传统文化已变得越来越困难, 我国不少民族传统文化已面临同化的威胁。比如说我国的“水鼓舞”, 其是我国德昂族为祭祀而进行的舞蹈, 一般多出现祭神活动或是泼水节。但由于受周边汉族及傣族强势文化的影响, 其已慢慢被同化而被傣族的“嘎秧”舞所替代。

2.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面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濒临消亡及同化的现状, 为保护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传承。通常来说, 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环境传承;另一种是群众传承;还有一种是社会传承[1]。

环境传承是指通过特殊的环境及气氛, 让人们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质及魅力, 在对本民族舞蹈风格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将本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文化展现于传统节日或是祭祀活动当中, 使人们能够将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民间舞蹈本身就具有群众性, 其表演者就是参与活动的人员, 因此其传承是发生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下的。如东巴舞蹈, 其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舞蹈, 通常多出现于民俗节日或是祭祀活动, 而本族人民自然也可借大祭风或是祭天等活动将东收舞进行传承。

群众传承是指在群众当中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现群众传承的主要方式有家族传承及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又由父子传承及叔侄传承构成。由于亲情关系, 家族传承受外界影响较少, 传承内容相对纯正,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比如“跳菜”舞, 其是南涧彝族的特色民间舞蹈, 其传承方式就是家族传承, 也正是因为家族传承, 其才得以流传至今。师徒传承是最为常见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方式。师徒传承虽没有亲情的联系, 但其进行传承的范围更为广阔, 不同传承师者门其指导方式不同, 使得传统舞蹈文化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 从而补充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比如“四筒鼓”舞蹈, 其就是以师徒传承方式而使其得以发展并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社会传承是指利用社会力量来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的方式。我国向来主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因此对于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倍加重视。现我国已设立各种研究机构以研究并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如2002年, 我国东巴研究院联合云南民族大学设立了“纳西族语言文字学和东巴文化”本科班。以社会传承的方式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

3.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世界文化也已呈现大融合的趋势。在此社会背景下,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必须有所发展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未来的发展当中,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发展趋势:

首先是在传承中发生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以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在很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且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地区, 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进行传承的过程当中势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其保有的本民族的“土风味”, 同时也会注入一定的商业元素。因此必然会进行适当的改编及加工。如云南的傣族, 其在表演傣族特色舞蹈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其他民族的元素, 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新时代特色舞蹈, 比如《雀之灵》、《水》等。

其次是在保护中获得发展。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来说, 传承的前提是保护, 而保护又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2]。现人们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视度已越来越高, 很多地方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当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有些还以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来进行保护。

再次是在同化的过程当中树立自己的特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人们已进入信息时代。通过网络,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而针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不少民族通过吸取及借鉴的方式使本民族文化得以发展, 同时也让各民族舞蹈文化呈现出趋同的状态。但也正是因为如此, 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为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势必也会作出更大的努力, 以突显出本民族的特色。

4. 结语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 由于经济的发展, 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不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及影响。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我们不能迷失自我, 要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同时也要分析国际形势,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吸取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 给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江源.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2 (24)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9

一、安代舞的传承

(一) 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

安代舞延续的是古阿尔泰历史文化, 阿尔泰族系的人们都有游牧文化生活的经历, 并且都有着自己的民族宗教信仰, 后来经过发展, 阿尔泰族人逐渐向农业、畜牧业等方面发展。在原始时代, 人们就有“围绕树木”歌舞的习俗。在古代北方的一些民族中还存在有绕树跺脚的风俗舞蹈。绕树跺脚的风俗舞蹈在古代北方民族中普遍存在于鲜卑人、匈奴人、敕勒人、突厥人的历史生活当中。安代继承和体现了运载蒙古族原始生活“绕树”“敖包”祭舞祭祀的仪式。它是蒙古族文化的又一传承与发展, 是历史文化的体现。

(二) 草原游牧文化传承

安代舞深刻体现了蒙古族舞蹈典型的游牧文化特征, 具有古朴、热烈、豪放的游牧民族风格。在草原上, 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牧民间很松弛, 牧民们用舞蹈的审美层面来表现生活。属于游牧生活的蒙古人民与马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舞蹈动作当中体现着很多马的形象, 这些形象通过形体语言和动作进行表现出来。任何一种蒙古族舞蹈都是以游牧文化为典型特征, 具有传统奔放的游牧民族的风格, 都同时体现着马背民族的文化色彩, 是蒙古族草原历史文化的传承。

(三) 古朴艺术文化传承

在宗教和艺术没有严格区分的时候, 安代只是用来驱魔治病, 人们还没有舞蹈的概念。当时的“舞蹈”是通过“跺踏”和“身法”来表述的。有学者认为安代的基本步法是顿跳踏步, 以后所有的安代步法都是从它演变来的。手上动作应和步法, 出现“顺拐”现象。但我认为安代舞手上动作, 是和步法同时开始的, 这是将蒙古人上、下马时的习惯动作表现在舞蹈中, 形成了蒙古舞顺向动势。在之后的许多蒙古族优秀舞蹈作品中很多出场动作也都是顺向的, 安代这一特点体现了对蒙古族古朴艺术文化的传承。

二、安代舞的专业性发展

(一) 安代舞的表演创作

传统的民族民间舞是指产生并流传在民间, 并受民族文化制约、有特有风格、自娱自乐为主要功能的,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舞蹈形式。把传统舞蹈搬上舞台表演首先就是要了解民族文化特点, 抓住传统艺术的精髓。

成功的舞蹈作品只了解民族文化特点, 抓住舞蹈艺术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同样要从生活出发, 把具体形象审美化、风格化, 将传统舞蹈艺术搬上舞台。当代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只是表现民族地域区别, 没有表现出民族文化生活的特征, 没有体现出民族的审美韵律。蒙古族的代表作《奔腾》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马的体态特征提炼了经典的舞蹈动作, 用形象化的动作体现勒马、骑马、驰骋等体态, 表现了蒙古民族奔放洒脱、雍容大度的民族风格。一切艺术的源泉都是生活, 所以舞者和编导都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 把生活中的原始形态提炼出来, 再塑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信仰和鲜明的民族精神。舞蹈创作、表演的第二个层次是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特点。民族民间舞蹈无论表现的是生活还是人物, 都离不开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来塑造鲜明的舞蹈形象。舞蹈作品《狼图腾》, 借助狼的形象, 以比兴的手法, 赞美狼的团结凝聚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翻身农奴把歌唱》则以赞颂的表现方法, 通过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形象, 展示了朝气蓬勃的群众力量, 用大写意的手法, 创造军民鱼水的深邃意境, 使整个舞蹈充满时代强者的博大情怀和奋发向上的民族风貌。传统民族舞蹈艺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舞蹈元素要从生活当中提炼、完善技法, 并将新时代的观念、特征融入传统民族舞蹈当中。艺术家们要将民族民间舞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创造, 源于民间最后再回到民间。

(二) 创建专业安代舞协会

目前, 在内蒙科尔沁地区已经组建了蒙古安代舞队, 许多安代舞队是为比赛和表演而临时组建的, 在表演和比赛之后安代舞队也随之解散, 对安代舞表演和比赛的管理和完善都无人去做后续工作。创建专业安代舞协会, 能让安代舞从技术到理论上系统化、专业化。创办专业性质的安代舞协会, 能够更好地为安代舞传承而服务。从舞蹈表演和比赛, 将舞蹈技巧更好地应用在舞蹈作品当中, 需要更多专业人员的参与, 才能促进整个舞种的延续发展。

摘要:蒙古族安代舞是盛行在内蒙科尔沁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 它具有较强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本文深入探索、研究蒙古族安代舞的传承和专业性发展趋势, 其中包括对传统安代舞的特征、安代舞的传承、安代舞的专业性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了解安代舞的演变, 探索安代舞在专业创作、舞台表演等方面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安代舞,特征,传承,专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1月.[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1月.

[2]国家民委编.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2]国家民委编.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3]内蒙古社科院民族所编.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 1991年版.[3]内蒙古社科院民族所编.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 1991年版.

上一篇:间隙感染下一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