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精选7篇)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 篇1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 要】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内在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舞蹈中的动作来源于人体的运动,以人作为主要的表现工具。舞蹈中有组织、有节奏的动作能够展现舞者的内在情感。通过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动作,舞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饱满而完美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舞蹈;学科建设;社会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72-01
舞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笔者认为,舞蹈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肢体的柔韧性和感知美的能力。舞蹈教学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舞蹈中所蕴含的美,并藉此安抚偶尔躁动的心灵。
一、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高校开展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知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辨识美、判断美的能力。高校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部分学生容易受外部环境和信息的影响,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可能对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必须在教学中积极作为,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对自身审美结构进行科学优化,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同时,这一举措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我国舞蹈的主要类型
中国传统的舞蹈门类主要包括古典舞、民族舞和民间舞等。本文以民间舞、古典舞及现代舞为例进行简要介绍。民间舞产生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产创造的过程中,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生活愿景。同时,在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积累下生成的民间舞,也能展示各地独特的地域面貌和人文风俗。民间舞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人们的生活劳动也为民间舞的生发与创作提供了源头与借鉴。从某种程度上说,民间舞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创作成果,其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是人们展示心情感受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以看到,大部分民间舞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不断对自身的舞蹈形式和内容做出改进,并融入社会的发展潮流,力求让人们感受到内含的美感――民族的文化美和艺术美。因此,民间舞不仅能提升舞者自身的气质,而且能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中国古典舞是随着我国历史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古典舞在充分迎合自身体系美学原则的前提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总结出一套严格且规范的训练模式及表现方法,创新了诸多动作技巧。这些变革,不但可以提升舞者自己的艺术底蕴,而且对观众的鉴赏能力也是一种提高;中国现代舞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衍生出的产物,其动作和表演形式更符合??代年轻人的审美和追求,是青春活力的体现。不管是民间舞、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属于我国宝贵的艺术文化,都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发展也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舞蹈的形式多样,除了单人舞,还有团队形式的舞蹈。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各个部门及演员的合作与配合。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在编排舞蹈时都较为注重学生之间的配合,让学生学会配合搭档,关心他人和集体,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良好的合作能够使学生快速地产生默契,从而更好地完成舞蹈表演。所以,舞蹈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舞蹈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创新思维。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在有一定舞蹈基本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肢体训练达到熟练技能的目的;同时保持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美的诠释与展示。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舞蹈技巧的掌握,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创作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历来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各族的先民们,早就以歌舞这种形式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寄托本民族的理想和愿望,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有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另外舞蹈的发展预示着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有形和无形地推动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虽然对经济的发展来说,舞蹈仅仅只是一个载体,一个依托。但是对古代的人们来说,舞蹈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它是取悦上天的重要工具,是祈望来年丰收的重要保证。舞蹈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手足动作,但是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多彩,精神文明的丰富。舞蹈对经济有形的影响体现在了各种各样的娱乐场合,各种舞会不仅仅弘扬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草.浅谈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及作用[J].大众文艺,2010(19).[2]郭剑华.高校开设体育舞蹈对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3).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教育学会2016“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社会需求对舞蹈学科建设的影响》课题论文,课题编号:1608100567B。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 篇2
一、加强课堂教育,促进回族舞蹈的发展
回族舞蹈的创作是其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回族舞蹈的课堂教育,提升回族舞蹈的艺术质量,以便满足各阶层观众对回族舞蹈的审美要求。为了促进回族舞蹈的不断发展,应当注重民间回族舞蹈的挖掘、整理以及加强对民间舞蹈的广泛传授。舞蹈由于其艺术形式的特殊,在传授过程中可以采用文字、绘图、照相、录像以及运用舞谱等手段进行课堂传授。在进行回族舞蹈的课堂教育中,可以采用由民间的老艺人、舞蹈教员以及演员和编导的直接传授方式进行回族舞蹈的传授。在利用课堂教育方式进行传授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打造高素质回族舞蹈师资队伍。在开展回族舞蹈课堂教学时,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选择具备有回族舞蹈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展回族舞蹈教学工作。在打造高素质回族舞蹈师资队伍过程中,可以邀请战略掌握回族舞蹈专业表演技能和风格的民间表演人员进行回族舞蹈的课堂教学,以便为回族舞蹈注入新的血液。
第二,注重回族舞蹈教学方法创新。目前,一些开设有回族舞蹈专业的院校,在进行回族舞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才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传授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讲解不深透的问题,使得回族舞蹈教学处于泛泛层面,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和掌握回族舞蹈的内涵和精髓。一些院校的回族舞蹈课堂教学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状况,使得回族舞蹈的精髓难以在教学中得到深入挖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回族舞蹈的发展。因此,在回族舞蹈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一个时期里、一堂课集中传授一些有重点的教学方式,提升回族舞蹈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舞台创新,推动回族舞蹈的创新
舞台是将回族舞蹈展现给世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应当注重回族舞蹈的舞台创新,以实现促进回族舞蹈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回族舞蹈舞台创新时,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回族舞蹈的服饰色彩创新。在选择回族舞蹈服饰时,色彩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绿色和白色,应当搭配更具有现代感的颜色和材质,同时在服饰的颜色搭配中融入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元素,在服饰设计中,有效融入艺术性、观赏性以及娱乐性,为回族舞蹈注入时尚元素。
第二,注重回族舞蹈音乐创新。在舞蹈音乐创作时,可以在音乐中融入当代流行的音乐形式,让回族舞蹈充满时代感和现代气息,从而加深人们对回族舞蹈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注重新技术手段在回族舞蹈舞台设计方面的应用。在进行回族舞蹈的结构和设计中,可以大胆的加入激光舞、现代舞等的元素,同时,在舞台设计中,应当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注重声响、灯光与回族舞蹈的有机结合, 使回族舞蹈与时代和国际接轨,加强其观赏性及娱乐性。
三、完善市场,推动回族舞蹈的发展
市场对回族舞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回族舞蹈的市场,促进回族舞蹈的稳定、 全面发展。
(一)提升回族舞蹈质量
质量是回族舞蹈在市场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进行回族舞蹈创作时,应当注重提升舞蹈质量,以满足更多不同阶层的观众对回族舞蹈的审美需求,促进回族舞蹈的不断发展。回族舞蹈演出是一种无形产品,引发观众的热点问题和对观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是回族舞蹈的生命力。内容是回族舞蹈的核心,同时也是评估和衡量回族舞蹈的整体演出质量的标准,还是回族舞蹈得以演绎的依托,因此,应当不断提升回族舞蹈质量,促进回族舞蹈的全面发展。
宁夏的一些回族舞蹈如《尕鸳鸯》、《阿伊莎的盖头》以及《穆斯林》在演出过程中存在着“没有政府支持就没有市场,没有地域特色就没有观众”的现象,观众在其上演初期较为关注和喜爱这些回族舞蹈,然而在舞蹈演出一段时间后,由于经验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舞蹈内容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和市场的筛选,使得这些回族舞蹈在上演一段时间后便消失匿迹了。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出品的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具有巧妙构思、高远的立意以及丰富的内容,是优秀的回族舞蹈作品。同时,回族舞剧《月上贺兰》感人的剧情、美妙的音乐、轻盈的舞蹈以及惟妙惟肖的表演将民族大团结、和谐大发展等现实主题等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带来了生命力和巨大的票房收入。
高质量的回族舞蹈作品是回族舞蹈演出质量的前提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回族舞蹈市场存着高质量回族舞剧作品缺失现象,直接阻碍了回族舞剧市场的不断发展。因此,在回族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当精心设计人物个性,同时不断完善舞蹈结构,在表演过程中,配合演员浑然天成的表演,确保回族舞蹈作品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大量发展,也推动着回族舞蹈的不断发展,回族舞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在对传统回族舞蹈的继承创新过程中,不断丰富回族舞蹈内涵,提升回族舞蹈艺术质量。在回族舞蹈创作过程中,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相应的文化配套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以多元化的格局,推动回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二)加强回族舞蹈市场管理
回族舞蹈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健康发展离不开回族舞蹈的市场管理,因此,应当加强回族舞蹈的市场管理,促进其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开展回族舞蹈市场管理时, 应当注重整个舞蹈编创和制作过程的管理,提升舞蹈艺术质量,以确保回族舞蹈演出成功。近年来,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各种舞蹈演出交流日益频繁,应当建立健全回族舞蹈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用,以实现与国内外各种舞蹈的相互接轨,确保回族舞蹈演出的顺利进展。
目前,在回族舞蹈演出过程中,人们忽视了管理机制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回族舞蹈的演出质量。制定健全的回族舞蹈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能够有效提升演出的质量和效率,规范各项工作,确保各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回族舞蹈的创作和演出等相关工作,集中时间和精力搞好本职工作。在制定回族舞蹈体制时,应当制定详细的各项工作程序的各种流程、标准以及管理办法等,促进组织集体间的协调和合作,同时规范个人活动,确保回族舞蹈各项演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出品的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在2007年~2012年期间,成功演出300多场,为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带来了3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其主要原因在于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在回族舞剧 《月上贺兰》演出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会展舞剧《月上贺兰》的各项演出工作程序化、标准化以及有章可循,有效确保了演出持续良性运营。在舞剧运作中,策划、组织、以及宣传推广是舞剧成功演出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舞剧的演出过程中,应当选择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统筹指挥和管理舞剧的整个运作过程,确保舞剧的成功演出。
在回族舞蹈的决策、创作、生产过程中,应当积极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对回族舞蹈作品进行全面管理,同时构建完善的内部沟通渠道, 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论证制度、演员排练制度、剧组工作制度、剧组签约制度以及演员训练考核制度,使得回族舞蹈的决策、创作、生产过程有章可依,提高回族舞蹈作品质量。同时,应当注重回族舞蹈演职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为回族舞剧的成功演出提高幕后保障。
(三)注重回族舞蹈市场营销
回族舞蹈是一种能够为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非物质产品,并非人们必须的生活用品,因此,回族舞蹈要实现打开市场,必须经过一定的营销活动。回族舞蹈具有浓厚的文化渊源、天籁般的音乐以及华丽的舞美,为占领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开展回族舞蹈市场营销时,应当组织专业的营销人员开展策划和推广,同时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检测市场导向,以回族舞蹈市场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营销战略,确保能够真正吸引消费者的眼光,满足消费者对回族舞蹈的消费需求,以便回族舞蹈打开和占领市场,促进回族舞蹈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回族舞蹈市场营销时,应当结合回族舞蹈的自身特点,对内容进行深刻、全面的剖析和挖掘,以增加观众享受服务的总价值与减少观众支付的总成本为目标,注重回族舞蹈的观赏性和形象性,打造高品质的回族舞蹈品牌,系统、有计划以及科学地综合各种营销手段和方式,并加强回族舞蹈的宣传,打造良好的回族舞蹈品牌,提升回族舞蹈的市场回报。
结束语: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 篇3
摘要:有很多学校在近几年将舞蹈这门课程设为选修课或必须课,并且这门课程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和认可。但是这其中又有一个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太适应现在的学校教育了,而舞蹈教育和其他的艺术学科一样,完全延续了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所以,教师们应该认清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舞蹈教育的作用和性质,意识到舞蹈教育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更科学更合理的对学生进行美感的教育,以便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舞蹈 审美能力 教育模式
一、 课堂教学
在学校开设舞蹈选修课这门课程,让那些对舞蹈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门艺术,并在课堂中注意舞蹈欣赏和实践的合理安排,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言传身教是舞蹈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但是这种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的单方输入式忽视了在教学活动中站主体地位的学生,它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挥。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现在这种单一的舞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因为舞蹈这门艺术需要靠人的身体来表现,它通过人身体的律动来表达它的艺术形象,而且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本身包涵的情感、内涵、律动和风格等是很难用词语来解释的,在舞蹈教学的示范中,如果教師的动作不到位,情感表达不够,就会严重的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的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舞蹈当中的意境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舞蹈的理解和动作的记忆。教师还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播放来给学生进行模仿和对照练习,而且通过多媒体能够使学生如临其境,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学习新疆舞时,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直观的看到蔚蓝的天空和绿油油的草地,在草地上一群群牛羊悠闲自在的吃着草,带着头纱、穿着红色长裙和短靴的维吾尔族少女在翩翩起舞,通过视频和老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到新疆舞的特点和对新疆舞韵律的感知,并能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服饰和地域特点有所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并对要学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在进行训练和练习时,可以通过反复的播放一段舞蹈和定格画面来观摩和推敲一个动作或是一个舞蹈过程,直到弄明白为止,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光靠老师课堂上的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后也应该及时的进行复习,集体复习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让学生集体复习舞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和神情来改善自己的不足,在集体复习时播放音乐伴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和律动。在舞蹈教学的改革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层次来进行,并以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为学习目标,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二、课外活动
可以在校园文化节时举办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或是开展一些关于舞蹈的讲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外教学。老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观看其学习舞种的相关视频,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开展一些舞蹈方面的讲座,如“舞蹈的发展史”、“民间舞蹈”、“怎样欣赏舞蹈”,利用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播放,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综合水平。也可以通过舞蹈的实践和舞蹈欣赏两部分的教学,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舞蹈中多么高深的舞蹈技巧,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创造美、去表达和抒发情感,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舞蹈是美的表现,用演员的体态、造型、线条、感情、眼神来塑造具体形象,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随着动作的伸延、跳跃、展开、摇摆、纵空、伏地、旋转、静止,使身体上下高低配合,在一定空间做各种姿态,使人们在那灵巧的躯体的艺术展现上,感受到美的熏陶,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满足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清华大学的同学在上了舞蹈课以后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艺术修养和水平的提高,一种艺术的审美观在逐渐形成,我们感到自己像换了一个人,一种自信心也培养起来了。”还有的同学说:“中外民族民间舞蹈拓展了我们的眼界,懂得了民族民间舞才真正是舞蹈的渊源所在,一种高雅的美的欣赏能力开始形成,从前观看舞蹈时体验不到美感与快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特别是在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美的修养上,舞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舞蹈家的表演或是舞蹈作品的录像带,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和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舞蹈社团
由学生会组织开办舞蹈社团,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舞蹈活动, 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和排演,然后可以到社会福利院和社区去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用舞蹈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快乐。在学校的舞蹈教学方式中,应该以舞蹈选修课为主,然后结合学校的舞蹈社团,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通过社团的舞蹈活动来引导舞蹈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舞蹈教学和舞蹈社团这两者之间,学校往往更加倾向于舞蹈社团,在一些学校的检查和学校之间的舞蹈比赛时,学校为了争夺荣誉,在表演或是比赛时派出舞蹈社团的学生,这样使得舞蹈社团中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就代表了学校整体的舞蹈水平,而其他选修了舞蹈的学生则被忽视,这种做法违背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全体性,使得舞蹈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只是说说而已。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在以前,舞蹈教育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没有去发现舞蹈教育作用和价值,这是教育上的一大遗漏。像现在的学校学生,特别是学习理工方面的学生,就更应该将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成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才能艺术修养成为学生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黄明珠著.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1月版.
[2]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舞蹈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4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舞蹈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舞蹈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一、实践目的:
之所以选择该商场作为实践单位一是想了解家电商场运行情况,以及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情况,二者是想挑战一下自己,试试自己的销售能力如何。第三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融入社会,体验就业,为将来的走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概述:
本次暑期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试工阶段和正式上班阶段。
(一)试工阶段:
试工阶段是三天,地点在金太阳家电商场,试工阶段主要是学习有关产品知识、家电下乡具体政策以及产品的相关销售技巧,同时也是公司的一个考核期,看我能否胜任此份工作。由于卖场比较大,各个产品都有相关的负责人,因为之前都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直接到卖场实训,所以试工第一天有点不知所措,主要是熟悉卖场结构格局,听、看主管怎么跟顾客介绍产品,达到一个熟悉环境的目的。第二天,有人为我们培训告诉我们具体的工作流程等。其实,一开始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当售货员,这段时间超市在搞家电“以旧换新”的活动,也是顺应国家号召家电下乡的举措,而我的工作就是负责向市民宣传这一活动兼咨询员的身份。下午开始直接开始介绍产品,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第三天,产品知识基本掌握,试工阶段也结束了!
(二)正式上班阶段:
其实,在以前我曾见过这种活动,所以这次培训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没用多大点功夫我就熟知各项事宜。半个小时后,我已坐在商场里当起了“咨询员”,面前有张桌子,桌子右前方竖着一个牌子,上写着“咨询处”,也挂有横幅“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看着感觉着这些,心里莫名的感到一种自豪。在我耐心给询问的顾客解释的时候,身后旁边渐渐聚集了好些人,他们都在全神贯注的听我讲解,忽然感到一阵紧张。后来慢慢的紧张渐渐变淡。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知道的以及自己的理解统统告诉人们,看见他们带着一种理解了的表情离去,真的很是欣慰!
“以旧换新”的活动只持续了四五天,之后是商场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工作方法大同小异,这样一直工作了十几天直到商场活动告一段落。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此期间我还是学到了许多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对人生也有了新的领悟。
三、实践总结: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是自身、公司还是超市本身都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自身:前期学习不够,销售方面的技巧也有待提高,理论的基础还是够扎实,相关的销售心理学还有推销的技巧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商场的员工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员工分工不大合理,没有把任务分配清楚,各个区的责任没有落实好,导致出现了问题找不到负责人。
实践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家电下乡”政策得到了众口一词的好评,自“家电下乡”的政策实施以来,家电商场的营业额得到了提升,“薄利多销”也成为了家电买卖的主流。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占购买家电农民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下乡产品中,海尔的冰箱、洗衣机等都是较受广大农民青睐的产品。“家电下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深入人心。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感慨良多总结有一下几点:
(一)要想做好工作,良好的沟通是关键。
无论是与同事还是顾客,沟通都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工作之初,很多事情都需要良好的沟通,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沟通不好,事情解决不了,影响心情,销量就会降低。人与人相处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人与人的相互适应、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促成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处在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之中,工作质量自然就稳步上升。如此,不仅利于自己的工作利于他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也有利于店主和顾客,营业额升高,顾客满意度上升。和谐的工作环境要靠我们自己去营造,现在到处充满着竞争,似乎身边少了许多人情味,功利之心人人皆有,但我觉得二者并不完全矛盾,
我们应当权衡利弊适度改变一下心态,从而从容的面对当今的就业、从业形势。
(二)顾客是上帝,领导也是上帝。
相对于服务行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只要把顾客伺候好了,一切都好办。这句话真的一点都没错,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时候难免遇到比较麻烦的比较刁钻的顾客,但是只要我们语气缓和点顾客还是比较满意的,再者,领导也是上帝,领导是就是领导,作为领导工作上就要尊重他,服从管理,与领导绝对不能有正面的冲突。
(三)努力、努力、再努力!
虽然是短期的实践,但是暴露出了我学习很多不足之处,比如销售心理学,懂得这门学问的话我相信我会做得比现在更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不断的总结经验,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掌握谋生的手段。希望下一个暑假实践会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自己觉得在这次暑假社会实践学到了自己觉得在社会立足必不可少的项目。总而言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多多参与实践,使得思想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更好的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更好的领悟人生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为将来以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舞蹈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一、实践目的: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广东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二、实践内容与经历
在20xx年xx月xx日,我来到了xx啤酒有限公司。在负责招聘的陈小姐的安排下,我大概了解到自己的宿舍、工作地点、工作岗位等等。xx日。我和同学分别被领到不同的车间,分配到不同的生产班中。这一天也是我下车间的第一天,面对那各色各样的生产机器,我东张西望,心中充满好奇。我的工作岗位是三包车间人工验瓶,这是一项相对比较简单和轻松的工作。每位新来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带教师傅,工作上的问题都有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人工验瓶岗位的主要工作就是检出不合格瓶子,并将不合格瓶子分类处理,此外,还要保持岗位卫生,确保微生物合格。人工验瓶这岗位的工作虽然简单,每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工作环境不是什么人都承受的了的。车间的一般温度在四五十度左右,湿度高达98%,而且车间是密闭的环境。那时候我真的想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能坚持么,我的带教师傅告诉我“打工是苦是累的,还是学校轻松啊!你们有机会不要步入打工行列。不过来吃吃苦对你还是有利的……”。师傅说了好多,我也认真的听着她的劝戒,虽然都是已经烂熟于胸的道理,但是现在却别有一番深层含义。除了岗位上的工作外,我们还要定时参加一些培训,例如:安全培训、5s卫生培训、设备检修培训等等。遗憾的是我们实践的岗位与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完全不沾边。“人工验瓶”这岗位虽说也属于“检验类”,但是和我学习的“食品营养与检验”这专业的检验是完全两码事。人工验瓶是属于物理检验,但靠检验员的眼睛就可以检验出来了,而“食品营养与检测”则是化学检验,必须借助一些仪器,化学药品等才能检验出来。
三、实践感想与体会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两个月的实践期,回首这两个月的实习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这两个月,在磨砺自己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深切意识到,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只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而是要步入社会,进行深入地探索。在学校学会更多得书面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接触、了解社会,从实践中检验自己。
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1、挣钱的辛苦
在xx啤酒厂的包装车间做一名普通的检验工,每天都要工作十二小时,还要日夜倒班。在实习的这两个月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在xx啤酒厂,只有上下班之分,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别的。白班是:早上7:00—晚上7:00,夜班是:晚上7:00---早上7:00。吃饭都是在车间吃的,每顿饭规定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我的工作是人工验瓶,岗位职责是检验出不合格的空啤酒瓶,每天大概会有四十万个瓶子在我眼前流过。在刚刚开始工作的第一个星期,是最辛苦的,不适应工作环境,不适应工作内容,看着那些空啤酒瓶在眼前流过,我感觉是在晕车似的,有要晕倒呕吐的感觉,那感觉真的很辛苦。每天在车间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样事物,做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时间一长了,真的好无聊啊!然而,工作时间那么长,所的到的收入却不多,在这两个月我终于体会到父母的挣钱的艰辛。在以后我一定要在生活上节约用钱,好好的珍惜在学校念书的最后不多的日子。
2、学会吃苦
在实习的这两个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吃苦。首先,在车间工作的环境很辛苦。密闭的车间温度高达四五十度,湿度也高达98%。一进车间,汗就不停的流,衣服很快就会湿透的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一天十二小时下来,整个人都会虚脱了。其次,就是工作强度大。在没出来实习前,我在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但是在燕京实习,我就跟男孩子一样,每天都要搬搬抬抬的。每天除了在验瓶,我还要处理那些不合格的瓶子。一箱箱的不合格瓶子要搬上车,又要一车车的拉到指定的地方。在这里实习,真的很辛苦,有些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很想要放弃。和我一起来实习的同学,有些已经坚持不下去,离开xx了。有时候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不再坚持下去了。很庆幸我没有像他们一样半途就离开了,我一直坚持到现在。在这两个月里,日子虽然很苦,但是我坚持到现在了,在苦中寻找乐趣,我更懂得了,苦,是一剂催化剂。催化着我的心灵愈加坚实,催化着我积极奋斗的信心,催化着我人生的步伐更加稳健!学会吃苦,便是我面对考验继续坚持与努力的保证。
现在很多企业把“吃苦耐劳”明确的写进招聘要求,有点甚至还放在了第一条。我学会了吃苦,对我以后的应聘与就业都有很大的优势。我可以很骄傲的对企业说,我能吃苦耐劳,在xx那么苦的环境我都能承受,坚持到最后了,相比一些“瓷娃娃”的大学生,我更有能力去做的更好。
3、我学会了沉淀自己
在车间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耐性的地方,每天面对的人和事都一样的,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乏味。刚到车间的时候,我的心很燥,做事和做人都不能够令人满意。但是现在我慢慢学会淡定了,在很多时候遇到问题都会很平静,都会先思考了再去决定怎样做。很开心,我能在车间里慢慢的成长,慢慢的沉淀自己!!“心态放平点,姿态放低点”,我想用这句话来总结我现在的状态。
4、人际关系的处理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还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我们不能改变他人,只有改变自己。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虽然是个大学生,但是身边的每一个同事都有可能是你的老师,我们要把姿态放低一点,虚心请教他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个人心态一定要放平。
5、管理的哲学
在任何的企业都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想被管理,就要有能力去管理。但是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在xx啤酒有限公司里,有一套很好的管理方法,叫“绩效飞轮”。在没来实习前,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词。“绩效飞轮”是一套简单实用的绩效管理工具,企业达成绩效就象飞轮,要启动、推动、检修、加油、循环往复,直至自动运转,飞速前进;刚开始会不容易,一旦转动起来绩效飞轮将势不可挡。我觉得这套管理方法很适合目前企业。在以后我有机会做管理者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个工具,把企业和员工管理的更好。
6、团队精神
xx是一个非常注重团队精神的企业,在这里,我能感受的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团队。在这里的团队很多,分小组,班组,生产线组,车间等等。每个人在这里的角色都不是个人,而是集体的一份子,都是先集体后个人的。集体的荣辱关系到个人的荣辱。在进车间的第一个月,车间的领导就组织我们观看《冲锋陷阵》这部电影,教会我们要有团队精神,让我懂得了团队在工作中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xx实习的两个月,我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付出的不光有汗水,还有智慧和技巧,更多的是自己超越。因此,自己变的成熟了,少了一份脆弱,多了份坚强,忘了如何去依靠,想的是如何去学习让自己独立自强。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 篇5
【关键词】社会矛盾 和谐 化解 治理 调解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2.006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探索,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地方经验,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是,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开始涌现,矛盾冲突的强度与烈度也在上升,矛盾博弈策略、手段日益复杂,这对社会矛盾的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治理措施各方面提出了挑战。正是矛盾的客观存在,产生了改进与完善矛盾治理机制的需要。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态势
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间,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先后组织了6次面对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城乡社会调查,包括社会矛盾与社会心态等主题的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6600余份;同时采取半结构式的个别访谈和座谈会,完成以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和街道办主任等基层干部为主的访谈600余人次,涉及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安徽等16个省、直辖市。笔者发现,本世纪以来频发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企业改制、历史遗留等重大矛盾以及交通事故、医患、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人际矛盾仍在高位运行,同时因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和民间借贷导致的矛盾纠纷亦快速增长。
2015年4月①,课题组在x省②的4个地级市开展了有关社会矛盾现状的专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干部和群众两个群体。在干部群体看来,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六类社会矛盾是:征地拆迁(69.14%)、劳资纠纷(45.11%)、农村土地纠纷(42.17%)、环境保护(35.10%)、医疗卫生(29.21%)、涉法涉诉(28.03%)。其余的社会矛盾是:物业管理(27.33%)、邻里纠纷(26.74%)、交通事故(26.27%)、社会保障(25.44%)、历史遗留问题(24.62%)、婚姻家庭(23.44%)。在群众看来,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六类社会矛盾是:征地拆迁(55.00%)、劳资纠纷(37.07%)、农村土地纠纷(36.42%)、环境保护(32.26%)、医疗卫生(30.92%)、邻里纠纷(30.72%)、交通事故(26.41%)、婚姻家庭(26.26%)、社会保障(24.98%)、物业管理(19.62%)、历史遗留问题(14.82%)、涉法涉诉(12.39%)。群众与干部对于矛盾的看法,在前五位上是一致的。
我们通过对社会矛盾冲突事件的形成过程、演化逻辑以及化解对策的研究,发现诸多突出的、重大社会矛盾冲突(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土地纠纷、环境矛盾、历史遗留矛盾、干群矛盾等)常常冲破既有的制度化渠道,已具有难以妥协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刚性”特质,我们尝试将这类矛盾概括为“刚性社会矛盾”。“刚性社会矛盾”是一种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已客观存在的具有明确利益对抗性的社会矛盾。该类矛盾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社会结构要素的重新分化与整合而来的必然产物;引发该类矛盾的对抗性利益纷争关涉到其中一方维护生存底线的刚性需求,明显缺乏协商的“弹性”空间;该类矛盾冲突的强度和烈度均远高于其他社会矛盾,目标的合理性与手段的非理性相绞合,往往冲破既有的制度化控制渠道,大量使用非制度化的博弈策略与手段,具有难以协调性;该类矛盾在总量上持续增长,种类上不断衍生,具有较强的再生性;该类矛盾已显现出向政治领域扩展的趋向,在发生机制上由传统的被动反应性开始向主动维权的抗争性转变,地方政府已成为主要的冲突对象;矛盾冲突的负功能比较突出,具有较高的社会风险。因此,从这类矛盾的特性来看,其与一般柔性社会矛盾(发生在个体间的人际矛盾冲突、制度化手段可解决的)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尽管这类矛盾性质依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其与改革初期以个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为主体的柔性矛盾有了较大的区别。从我们调查情况看,每一个矛盾源,都会形成矛盾的双方甚至多方的获益者与利益受损者。大量的矛盾累积了不同的矛盾受损群体,如被征地拆迁的农民和居民、失业的工人、受到环境污染的人群等,矛盾主体趋于多元化。从矛盾参与主体的形式看,已由过去较为单纯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逐步发展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有某一群体或个人与企事业单位、某一群体或个人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从矛盾主体的构成看,有些矛盾已由过去以社会底层群体为主向多阶层共同参与转变,矛盾不再仅局限于农民、下岗失业工人等群体,还常有教师、医生、企业管理人员、中小企业主以及离退休干部等群体参加,特别是在环境污染、劳资矛盾、物业纠纷等冲突中,这种多阶层共同参与的现象更加明显。矛盾源的复杂化与矛盾主体的多元化,为化解矛盾冲突增加了难度。
在干部群体看来,群众在遇到社会矛盾时常常采用的行动方式是:信访(73.38%)、调解(60.66%)、媒体投诉或上网(46.41%)、自行协商解决(40.99%)、采取过激手段直接应对(26.15%)、诉讼(14.02%)、寻求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帮助(14.02%)、行政复议、行政裁决(7.89%)。群众认为解决矛盾最有效的三种方式是:调解(74.93%)、自行协商解决(56.64%)和信访(31.02%)。还有就是诉讼(22.10%)、寻求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帮助(17.99%)、行政复议、行政裁决(16.55%)、媒体投诉或上网(13.53%)、采取过激手段直接正面冲突(2.33%)。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社会矛盾的化解主要是在制度框架内加以解决的,但仍有相当部分人会采取过激手段应对。非制度化矛盾化解方式分为:一是民众常采取的非制度化方式。主要包括:自我摧残、极端泄愤行为等个体反抗;集体反抗,分为较温和的集体抗议与较强硬的集体对抗两类。较温和的集体抗议是指通过集会、游行、示威等非暴力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而较强硬的集体对抗在方式与程度上更加激烈,如封堵交通道路、围堵冲击政府等,通常都有暴力的成分。二是政府采取的非制度化方式,如,阻止群众走司法渠道解决矛盾;“花钱买平安”;或采取用强力阻止群众反映诉求等。社会矛盾多元化协同化解机制的内涵
从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的需要来看,矛盾类型的多样化与矛盾主体的多元化,需要构建新的多元化矛盾的化解机制。传统的社会管理更多的是以政府行政为主体,以司法为手段的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矛盾解决机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③从社会建设到社会管理创新,再到社会治理的过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到主动进行顶层设计,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执政党主动适应社会变化,进行理论革新。单一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需要贯彻协同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思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采取不同的手段,解决纷繁复杂的矛盾。与传统思路相比,社会矛盾多元协同化解机制更加强调的是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双向互动”的特征;社会矛盾多元协同化解机制更加强调协商、合作,采取协商民主的方式,通过广泛听取矛盾多方的诉求,统筹协调处理社会矛盾,寻找“最大公约数”,达成解决矛盾的共识。
所谓社会矛盾多元协同化解机制,是指在矛盾化解中将制度、政策、机构、队伍、资源、社会力量等相关要素有机组合,形成稳定的一种合作(协同)关系与有节律的活动模式。就是要统筹各种力量,形成相互配合、多向互动的组织框架;就是要发挥诉讼、仲裁、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信访、协商和解、社会救助等多种解决方式的综合功能;就是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推动各种解决方式、手段之间的统一协调、功能互补、程序衔接、良性互动。构筑起“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司法推动、部门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工作体系,使得矛盾纠纷以最适合的方式得以及时有效解决。
化解主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多元化协同化解机制中,化解主体有多个:一是司法机关,主要是公安机关和法院。对涉法涉诉的矛盾纠纷,在进入司法程序之前由公安机关或法院进行调解,减少了矛盾纠纷化解成本。如果调解不成功,进入诉讼程序,矛盾化解主体就是法院。二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准行政机关。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复议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也有一些准行政机关承担化解矛盾的职责,例如劳动仲裁委员会等。三是社会力量。社会力量的内涵很广,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行业工会等;也指社会力量,如律师、新闻媒体、人民调解员等。不同的主体其处理结果的效力区别很大,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具有国家强制力,而社会力量的处理结果不具备国家强制力。四是基层街道(乡镇)、社区的矛盾化解力量。五是矛盾双方的当事者。不同主体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在主导性的选择权利、选择渠道、选择方式上是不同的。
化解机制多元化。社会矛盾处理中,要对各种矛盾化解机制进行整合,协同运用这几种机制,使它们共同发挥作用。与矛盾类型和化解主体相对应,可以形成四大机制,即以司法机构及法律规范为主的司法化解机制;以国家行政机关或准行政机关及行政规范为主的行政(如调解、仲裁、复议)化解机制;以社会组织、专业性社会机构及行业规范为主的社会化解机制;以基层社区组织与社会名流及道德规范、乡规民约为主的社区矛盾化解机制。法律规则无疑是化解矛盾的底线,但司法化解不能解决所有的矛盾,而且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行政化解易产生强制性,不适宜复杂的矛盾。社会化解机制与社区化解机制有着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习惯和公众认同的强大的文化氛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化解机制。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形成,需要在司法机制与行政机制以外,能够接受、容纳社会化解机制与社区化解机制。
化解方式多元化。制度化解决矛盾的这种方式主要有协商、谈判、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主要特征是双方在利益争论的焦点上无法达成共识时,能够以制度许可的手段加以解决。现在要引进非制度化的,但是行之有效的诸多矛盾化解方式。在矛盾化解准则方面包括道德规范、地方自治规范、市民公约、行规、团体章程、村规民约等社会性、地方性、民间性的柔性规范为主的化解规范,并在法规的基础上,通过理、义、情等手段调解矛盾。它们具有引导、约束组织成员、团体成员、社区成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的重要作用。另外,民族习惯、宗教文化中也有许多倡导和平、宽容、妥协的内容可以作为化解矛盾的思想与做法。
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初步形成
面对实际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基层政府在矛盾化解中做出了各种努力与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步。
对社会矛盾纠纷需要多元化解机制形成共识。原有的行政治理系统已经无法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治理。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元化的情况下,大量的非制度化矛盾化解方式自发地形成。一是民众常采取的非制度化方式。主要包括:其一,通过自我摧残、极端泄愤行为、“闹访”、“缠访”等形式的个体反抗;其二,集体反抗。较温和的集体抗议是指通过集会、游行、示威等非暴力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而较强硬的集体对抗如封堵交通道路、围堵冲击政府等,通常都有暴力的成分。二是政府采取的非制度化方式,如阻止群众走司法渠道解决矛盾、“花钱买平安”、用强力阻止群众反映诉求等。民众与地方政府中大量非制度化化解矛盾方式的出现,反映了现有矛盾处理机制的局限与弊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政府与学界已经初步形成了共识,过往单一的行政――司法化解矛盾的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大量矛盾的处理与化解。需要转换观念,借助社会力量针对多元化的矛盾构建多元化的矛盾化解的新体系与新机制。
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协同解决体制的初步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实现需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力量多方协同、广泛参与,建立完善的组织框架,理顺关系、优化流程,以实现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各地建立起统一的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作为社会矛盾解决平台。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提炼部分地方的先进经验,总结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体制。根据地方经验,从市级到社区建立四级大调解工作网络,依次是市大调解指导委员会、区(县)调处中心、街道(乡镇)调处中心、社区(村)调处站。有了实体化的调处中心,能为群众提供“一揽子解决”诉求的服务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反映诉求,就地解决矛盾。市大调解指导委员会主要是对一些重大矛盾发挥指导协调作用,不具体处理问题。区(县)调处中心主要承担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作调度、检查督办以及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五项职责。调处中心主任由政法委书记或综治办主任担任,相关部门分别派人进驻调处中心,包括两类,一类是处理矛盾的直接部门,如法制办、信访局、法院、公安局;另一类是预防矛盾和矛盾多发领域的管理部门如人社局、城乡建设、城管、医疗卫生等。调处中心设立受理窗口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受理上级交办或相关部门转来或镇调处中心请求协调办理的事项。分类处理窗口按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访调对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专业调解的分类,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社会矛盾的调解处置。专业调解主要是处理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人事争议、职工维权、妇女儿童维权、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物业管理、消费、物价等多发矛盾,按职能分类调处矛盾纠纷;法律服务窗口主要负责法制宣传,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等,解决重大的社会矛盾及其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经济杠杆的本义是国家或经济组织利用价值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影响、调节和控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也可以利用经济杠杆来协调矛盾相关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的效果。我国的大多数社会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经济利益分配不当所导致的。对于矛盾相关人来说,利益补偿是其最关注的根本问题,解决了利益补偿问题,此类社会矛盾就可以很好解决。应该说,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种方式,为社会矛盾相关人提供利益补偿,例如拆迁补偿款、安置补贴、征地补偿等,有助于矛盾的解决。各级政府财力越来越雄厚,群众的生活标准也日益提高。在法律法规和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相应提高了矛盾相关人的补偿标准,有利于矛盾的化解。有些地方发挥保险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作用。针对矛盾多发领域,推广医疗事故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动车交强险、安全生产责任险、校园方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等保险种类,充分发挥保险在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预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新的途径。支持保险公司等机构及时全程介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构建完善的强制保险体系,把保险作为一种经济杠杆来解决社会矛盾,与社会矛盾调解互相补充。但是,不少经济补偿远远低于矛盾相关人的期望值和现实需要,而且不同时期的补偿标准差距过大也导致了新的矛盾产生。
专业性机构的调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医患纠纷、校园伤害、交通事故等具有行业性、专业性特点的矛盾日益增多。针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矛盾,需要用不同的调解标准对症下药,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需要在社会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建立专业调解机构,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在专业性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作用。有些地方按涉企、涉农、涉地、涉房、涉法、涉教等类别,由行业组织来牵头,成立了不同的专业矛盾纠纷调处机构,专项对口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还有些地方在矛盾纠纷多发、高发领域和行业,采取派驻制办法,设立专门调解室,集中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行业协会、商会、集贸市场联合会、企业联合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的优势,吸引、凝聚这些社会组织力量,引导这些社会组织参与到矛盾的化解中去,有针对性地解决同行业间、专业内经常发生的矛盾纠纷。
社区调解。社会治理依赖于群众的自治,这种自治不是杂乱无序的,要通过社区为载体来实现。在一些社会矛盾化解过程中,乡规民约、社区规范是农村村民、城市居民公认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在乡村中存在一些家庭纠纷、邻里纠纷、违规占用宅基地等行为,这些事情“行政不好管,法律管不好”。运用人情、习俗、礼仪、规矩等“乡规民约”作为和解的措施,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协商和解,减少矛盾冲突,对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具有特殊的作用。村一级建立村规民约,在乡这一级有乡规民约,经过村民代表的讨论形成规矩、章法,对于村民有一定的约束力,营造良好的村风。在村(社区)大力发展“公道会”“好人调解室”等民间调解组织,有“理”大家评,有“话”大家听,广泛发动群众解决矛盾纠纷。⑤
法律手段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最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因为社会矛盾复杂多样,法律并不能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手段程序严格,时间较长,成本相对较高,一些简单的矛盾不必走法律程序。此外,我国传统社会中,“无讼”的传统依然存在,普通民众还不习惯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我国法律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在判断事情对错时,现代性法律依据的是‘法理’,而中国人依据的是‘情理’”。⑥因此,除了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复杂的、重大的矛盾之外,较小的矛盾纠纷,可以将情理道德、公序良俗、传统习惯等因素引入具体矛盾的解决过程中,运用情、义、礼手段,在融通法律与社会联系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增加司法的亲和力。中国人向来比较注重面子,基层干部在解决社会矛盾时如果能充分尊重矛盾相关人,给足面子,矛盾相关人得到心理满足之后,再进行政策法规的解释,效果会比较明显。基层干部借助矛盾相关人的亲属、邻里、朋友、老乡等初级群体网络,借助这些社会网络的力量来劝导矛盾相关人,使矛盾相关人与遵纪守法,降低期望值,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社会矛盾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的改革
从根源上化解社会矛盾是根本,此外,在思路、制度、政策、机构、队伍、资源等层面也有大量的工作可以改进。当前在构建多元化矛盾协同化解机制中,需要做的工作是:
在战略上树立以防为主的矛盾化解思路。社会预防注重矛盾源头预防和事前预防,改善矛盾产生的因素与社会条件,以最小的代价顺利度过社会转型期,以达成和谐社会目标。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要务。现行社会治理体系中依然存在漠视社会预防的情况。一是社会预防观念缺乏。社会预防是基础性工作,短时期内难以看到政绩,现行的考核监督体系未将社会预防纳入,致使基层政府参与社会预防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依然急功近利,为政绩不择手段,许多项目、决策不顾长远、不顾环境、不顾群众利益,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二是社会预防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缺少经费预算。各地从财政中专门拨出一定的资金设立“维稳”专项经费、信访补助专项资金等用于事后处置。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出现后,政府不计成本代价将其“扑灭”;而对于社会矛盾的事前预防则存在舍不得花钱、财政投入不足、后续投入不足、支持主体和方式单一等缺陷。其二,缺少预防力量。社会预防缺乏常态化的组织载体,仅有一些承担社会矛盾预防功能的职能部门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综合协调,甚至彼此之间存在职能的替代与程序设计上的重复、信息封闭等问题,难以整合力量。三是社会预防机制不合理。在现行的机制下,主要负责社会矛盾治理的部门以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公检法等单位为主,这些单位都是惩处性的事后处置部门,其管理者的视野、知识结构及其机构的职能、权限等限制了社会矛盾的基础性预防工作。正是这种理念的缺失、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制约了社会预防的建设,使得引发社会矛盾的诱因与导火索没有得到有效预防,持续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更新治理思维、转变治理方式,把社会预防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社会预防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为主要目标,由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运用一定的治理策略,从理念、制度、机构、队伍、机制等,对社会矛盾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以达到防止和控制矛盾的生成、生长,将社会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将矛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预防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部过程。在队伍建设上要专业人才与经费保障并举。要突破政府单独作战的困境,提升化解矛盾队伍的专业能力。市级矛盾级调处中心要建立调解专家库,根据不同专业矛盾,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司法公证人员以及各行业专家学者(如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为重大、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提供指导性处理意见。⑦区(县)、街(镇)矛盾级调处中心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负责选拔、招聘、培训、管理、调配专职调解员与兼职调解员,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调解队伍。提高调解员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对调解员进行分级认证管理,根据其调解水平的不同,认定为不同等级。⑧此外,矛盾化解队伍中还要引入三种专业人才。一是司法人才。应该通过“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社区(村)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司法人才下沉到基层一线,参与社会矛盾化解。二是社会工作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街道(乡镇)、社区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人才,让社工在基层一线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三是心理咨询人才。当前,不少矛盾当事人心理偏激。对此,先心理疏导后解决矛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⑨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建设,解决好“权力无限小,责任无限大”的问题,加大对基层政府化解矛盾的支持力度,将权力和财力向基层下沉,保持权力与责任的均衡性,使干部有能力、有动力解决社会矛盾。上级政府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理解和支持基层干部,对勇于迎着矛盾上的干部、善于处理矛盾的干部要表扬奖励,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典型,并作为干部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媒体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公正清廉、勤政为民的基层干部,改变舆论对基层干部“污名化”的现象。定期安排一定的职数从村干部中单列考录公务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优秀村(居)干部。处置社会矛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保障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落实社会矛盾专项经费,由综治部门牵头筹集专项经费,列入专项财政预算,用于基层调解工作室建设、调解员工作补贴和个案补贴等。从基层经验来看,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调解经费、个案奖补、部门专业调解等列入财政预算,以此保障专职调解员的教育、培训、管理、考核与矛盾纠纷的相关费用支持,实现矛盾的有效化解。
在制度上要改革矛盾化解的瓶颈。应改进不分青红皂白的“一票否决”制及其变相的“通报制”。要实事求是地看到有些矛盾是解决不了的,有些是可以解决的。引起矛盾的原因,有些在政府,有些不在政府。现行对待进京“非访”的不分是非、不讲原因、不讲道理的通报,极大地挫伤了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的积极性,产生了较大的负效应。考核制度要在分清责任、原因的基础上落实,区分尽职、不作为、乱作为等几种不同情况。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建立矛盾纠纷解决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将职责落实到人,以防止因其不作为而致使一些矛盾纠纷被推到上级部门去处理,增强工作合力,避免部门之间推卸责任。
在预防上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当前,各地项目风险评估已经展开,政策风险评估也较为谨慎,但决策风险评估还没有进行。我们迫切需要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则与办法,建立整体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项目,在实施之前开展风险评估,通过入户调查、材料公示、听证等环节,进行信息公开,广泛征集意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对于不合理诉求做好疏导工作。一是以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为重点,定期进行重大矛盾源的风险评估。二是以重大项目为重点,进行定向评估。这一工作目前还比较粗糙,需要精准化。三是以重大决策、社会政策为重点进行评估。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之前,需要进行决策评估,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从居民中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研判群众对重大决策的看法,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争取群众理解。对于群众普遍反对的决策,按照决策程序依法终止或修正。实现社会风险评估的全覆盖,并将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以防止新的重大社会矛盾的产生。
在治理力量上要建构社会组织的协同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不能仅靠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力量,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发展“独立第三方”的专业调解组织建设,鼓励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设立调解委员会,发展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推进专业类调解的社会化,例如医疗纠纷、劳资纠纷、消费纠纷、物业纠纷、交通纠纷、金融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完善社会力量的引入机制。一是为各类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力量成长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界限、程序、购买服务的经费保障、优惠政策等,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有法可依。二是政府要真正简政放权,将社会力量能够解决的矛盾放手给社会,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组织转移释放。三是设立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的专项经费,加大人财物投入的力度,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机制,由政府花钱养人、养机构向购买优质服务转向,鼓励社会力量主动化解矛盾,根据化解矛盾的效果提供补贴等形式的经费保障。四是政府要做好监督和指导。简政放权并不是简单的一放了之,要对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法规指导,加强监督,防止违法违规。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制度化建设。
在化解路径上要建立社区微观治理机制。将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的关键,就是将矛盾抑制在社区中。将治理的资源、人员、资金等下放到社区,在社区中形成“微治理”的状态。一是完善社区自治组织。自下而上由社区居民自行选举产生社区自治组织,选举品质良好、热心社区的居民加入社区自治组织,这些居民骨干同时也是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员,负责社会矛盾的排查和处理。二是引进司法、社会组织等力量。建立社区民警工作室、社区法官工作室以及律师工作室,指导社区化解社会矛盾。此外,还要引进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力量,形成多元共治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三是完善信息排查机制。社区干部和自治组织负责人要主动下沉到群众中去,实时掌握居民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对社区内的矛盾纠纷,主动出面解决,迅速靠前调解,不推诿回避,防止社区矛盾扩大化,做到“家庭纠纷不出户,小纠纷不出社区”。可以充分发动居民骨干,以及“老娘舅”“老舅妈”等调解员参与到社会矛盾化解中去。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引发矛盾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第一时间将信息整理上报。将社会矛盾在萌芽时期就有效地化解,避免矛盾扩大化。在矛盾难点上要攻克疑难矛盾的化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基层干部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少部分坚持无理诉求、缠访闹访人员的无理纠缠,这些人员虽然数量不多(据基层干部测算,这类人约占当地人口的万分之一),但牵扯了基层干部的大部分精力,浪费了大量资源。对于此类老上访户的处理,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分类分流处置。区别对待老上访户的有理诉求和无理诉求,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如果信访人诉求合理或有合理成分的,要积极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督促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于诉求无理、缠访闹访的,应该根据《信访条例》和相关规定终结备案后,信访机关上下一致,尤其是国家信访局以不受理、不统计、不交办的原则对待,真正实现无理信访事项的退出;对于确需到上级行政部门申诉复议的,分流到行政复议渠道进行有限次度的申诉复议。对于涉法涉诉案件应回归到司法渠道解决,将涉法涉诉的信访案件转交法院审理,通过法律程序、法律手段解决,严格执行法院判决,避免终审判决后进入无限申诉的怪圈,彰显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对恶意滋事并有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处理,让当事人为“非访”行为付出代价,树立起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鲜明导向。⑩
其次,建立甄别机构。建立甄别机构是为了建立矛盾的终结机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解决矛盾的机制是法律。而在我国法律的终结机制没有形成,这与我国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文化环境有关。民众对法律没有敬畏之感。当法院的判决生效后,当事的任何一方,可以司法不公为理由,通过信访的渠道来否决法律的裁决。于是,一个从司法渠道来讲已经解决了的矛盾,又从信访渠道重新开启了解决的途径,从头再来。这不仅仅是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的问题,而是反映出没有一个终结矛盾的社会机制。目前,终结机制有其特殊性,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执行甄别机制的组织是一种各方面代表的临时机构。这种机构是在法律、信访、行政机制失效的情况下的特殊机构,兼顾到情理法。情与理,就是乡理乡情,法是法规。发挥社区舆论的作用,通过公开信息,让周围的邻里依照相关的法律、政策、程序来辨别矛盾冲突的是非曲直。因此,这种甄别机制必须要有社区的居民代表参加,主要有三种人参与,一是矛盾申诉一方的当事人、亲属、亲戚,二是人民调解员,三是要有社会力量如社区组织、律师、社区中有威望的群众领袖参加。这样不是矛盾冲突的一方面对政府基层组织了,而是有了第三方的力量。矛盾处理的过程,不是在信息封闭的情况下进行了,而是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进行。仲裁者不只是政府基层组织,而是社会的各方面的力量。政府的基层组织从矛盾的一方解脱了出来。一旦矛盾通过这种建立在社区中的甄别机构甄别后,就具有民间舆论的力量。以人民调解的方式,在法院中备注,也具有法律的效力。矛盾一经甄别后,就是最后的定性。如果矛盾当事人反复不定,再去上访。法律、信访、行政部门不予支持。对这类甄别过的矛盾,也不记录在进京通报、干部考核中。这将使基层干部从通报制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理直气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解决无理取闹的问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杜伟泉对此文有重要贡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刚性社会矛盾趋势分析与化解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zda061)
注释
此次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干部群体和群众群体。干部群体调查问卷共计发放880份,实际回收问卷共857份,问卷回收率为97.39%,有效问卷为849份,有效回收率96.48%;群众群体调查问卷共发放2160份,实际回收问卷共2070份,问卷回收率为95.83%,有效问卷为2018份,有效回收率93.43%。
限于保密原则,调查地点采用匿名的方式。问卷调查获取的样本对社会矛盾的感知是一种主观看法,与实际矛盾发生的频率无关,而是对矛盾的后果、矛盾的影响、矛盾的冲击程度的一种看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9页。
所谓大调解,是指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调处中心具体运作、司法部门业务指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解决纠纷制度。
例如,南京经济开发区成立了韩国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利用韩国商会的人力资源和栖霞区内的调解资源相结合的形式,化解了大量的韩资企业内的矛盾纠纷,如劳资纠纷、经济合同纠纷、民事纠纷等,处理时间短,效率高,不收费,达成的调解协议又能得到履行,这些人民调解的优势让韩资企业非常认同。
郭星华等:《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如江苏南通市成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法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医学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各区医调委调解疑难复杂医患纠纷时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和调解建议,大大增强了人民调解化解医患纠纷能力。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 篇6
1、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将其移交相关部门。
正确
错误
2、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
正确
错误
3、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坚持调解。
正确
错误
4、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
正确
错误
5、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正确
错误
6、即使是一个高度成熟的社会,法律也不可能全面到可以解决任何纠纷。
正确
错误
7、在西方社会,人们在尊重司法的同时也承认司法的局限性。
正确
错误
8、在法治社会中,诉讼越多越好,法院越多越好。
正确 错误
9、实用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卓有成效,使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
正确
错误
10、实用主义容易造成执行者机械执行,而不是真正地从理念上认同。
正确
错误
11、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是()。
达成调解协议时
任何一方收到调解书时
调解书盖上法院印章时
双方当事人签收时
12、调解结案的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方式是()。
原告负担
被告负担
由法院确定
由当事人协商负担
13、必须到庭的证人未到庭,人民法院应当()。
中止诉讼
终结诉讼
延期审理
继续审理
14、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一审终审制 二审终审制
三审终审制
复审制
15、《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公民
党组织
16、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调整的()。
目的范围
方法
对象
17、执法者如何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对其能否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考验。下列对自由裁量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自由裁量权是无一定之规的权力
自由裁量权不是无拘无束的权力
自由裁量权是要受到监督的权力
自由裁量权是有一定的斟酌决定权的权力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是法律的下位法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根据
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
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9、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
立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立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立法和司法上的平等
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20、“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
实体公正
司法公正
时间效率
程序公正
21、“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这一法律谚语恰当地表明了()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执法效率
执法质量
执法程序
执法公正
22、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
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
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
人们享有的权利与所承担的责任相一致
23、()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依法治国
公平正义
执法为民 党的领导
2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执法为民
公平正义
25、约两千四百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描绘了“法治国”的政治构想。
柏拉图
苏格拉底
比奥
亚里士多德
26、()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执法公正
立法公正
司法公正
全民守法
27、人民调解组织受理民间纠纷的范围有()。
公民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
公民与法人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
公民与其他组织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
以上三项都对
28、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基本原则的是()。
不申请不受理原则
依法原则 自愿平等原则
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原则
29、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负责。
派出所
基层法庭
综治办
司法所
30、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下列调解协议内容,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是()。
刘某同意改掉喝酒骂人的坏毛病
苏某同意与董某搞好邻里关系
金某同意放弃向文某追偿
袁某保证将工资卡交由妻女子管理
31、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重点掌握哪些规律?()
民间纠纷发生的规律
民间纠纷发展的规律
民间纠纷变化的规律
民间纠纷激化的规律
32、我国公民享有()等基本权利。
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方面的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方面的权利
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对具有特定情况的公民设置的专项权利
33、我国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包括()。
平等原则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
尊重社会公德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34、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行为人必须合格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
行为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
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35、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情形有()。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36、人民调解协议有效的实质性要件包括()。
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只要是自愿的
37、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途径解决纠纷。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
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8、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下列纠纷()。民事纠纷
行政纠纷
刑事案件
治安案件
39、民间纠纷主要类型有()。
婚姻家庭纠纷
生产经营性纠纷
财产纠纷
侵权性纠纷
40、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原则。
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 篇7
本次会议中, 学者们除了就大会指定的论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外, 还出现STS论域内的大量其他报告, 体现了国际STS研究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STS研究的复杂性和现实问题的多样性。但总体来说, 如下几个主题相对集中, 反映出当前STS研究的一些理论和现实热点所在。
一雅克·埃吕尔技术-社会思想述评
东北大学陈凡教授等提交的论文“埃吕尔技术哲学思想的起源及其缺陷”被安排为会议的第一场报告。报告中陈凡教授等以中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 就埃吕尔的技术系统论思想、技术自主论思想、技术环境论思想等与大会学者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指出了埃吕尔技术-社会分析的局限及其来源。大会主席比尔·范德伯格教授对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埃吕尔的学生, 范德伯格指出, 埃吕尔的技术-社会思想, 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研究主题, 即便是欧美学界, 由于翻译和思想误读, 也存在相当的研究困难, 但是对于埃吕尔的技术思想却的确存在研究的现实重要性, 尤其在西方和中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而埃吕尔几乎预言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与技术相关的社会-文化变迁及其相关后果, 且他的预言现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被人类社会实现着。对于埃吕尔的思想, 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对待, 我们未必一定要认同埃吕尔的技术-社会思想, 但是却必须要正确地理解他的思想。比如不能简单地把他理解为技术决定论者或是技术自主论者, 埃吕尔也并非一位技术哲学家, 而是一位技术社会学家和技术史学家。当埃吕尔谈论所谓的“技术自主”的时候, 他并不是在哲学的意义上进行的, 而仅仅是指人类影响了技术, 技术也影响着人类, 我们能够体会在一个技术世界中技术对人类大脑和思想的创造和塑造, 而当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超出人类对技术的影响的时候, 似乎技术对人类的决策就具有某种自主性, 正如一个人出生在中国并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被社会化了的时候, 我们就会是中国人一样, 它表征了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不同的出生地点和文化会塑造和影响不同的人, 这些不同又是巨大的。而当文化受到技术影响的时候, 文化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从而对人类的思考、人类的生活, 产生巨大影响。而以上的观点, 恰恰是埃吕尔所想要表达的, 而英文世界中95%的文献著作对于埃吕尔的翻译和理解都是根本错误的, 但要想使人们更改那些业已形成的观念, 又非常困难。埃吕尔被翻译了的英文版《技术社会》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一书, 其法语名字是《技能:我们世纪的赌注》, 对于埃吕尔来说, 根本不存在“技术社会”这样的事情, 而只有人类创造的技能 (Technique) 或技术, 并深深受到这些技术的影响。埃吕尔和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所认为的——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巨机器”也就是一种“技术社会”的思想是不同的。因此, 对埃吕尔思想的研究, 依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的加尔文教授则从埃吕尔技术思想出发, 对加拿大技术哲学家费恩伯格 (Andrew Feenberg) 教授的技术民主化合理性思想进行了批判。加尔文重述了现代技术哲学领域研究的两种倾向, 即技术自主论和技术的社会决定论的两种研究走向, 并援引技术哲学家戴维森的观点, 认为这两种趋向导致了技术虚无主义和技术乌托邦主义。他又根据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者比克和平齐的观点, 认为当前这种二元分离的技术哲学是知识残缺不全的、片面的技术观。加尔文指出, 现在许多学者认为费恩伯格的技术民主化合理性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技术乌托邦和敌托邦的二元论说, 而且认为该理论是对雅克·埃吕尔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技术视角的一种批判性替代 (体现在费恩伯格1999年《追问技术》一书中) , 而且费恩伯格的理论认为埃吕尔混同了一种倾向, 即把技术功效 (Efficiency) 的论说和技术本质 (Essence) 的论说混淆了, 并由此拒绝接受关于技术变革的“积极计划”。但是, 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并没有确切地描述埃吕尔关于技术的思想, 毕竟埃吕尔的技术思想在40多本书和几百篇文章中才体现出来。实际上, 埃吕尔已经在其著作中谨慎并详细地论述了技术未来的方向, 即“技术意识形态” (technological ideology) 的倾向。正如技术哲学家戴维森 (Davison) 所称的, 埃吕尔是“一个几乎预见了所有事情的人”[1], 埃吕尔已经在他最后的关于技术的著作《技术断崖》 (The Technological Bluff) 中预见到了技术“民主化”倾向, 并认为这种“民主化”倾向在“技能” (Techniques) 面前是一种“无谓的”的努力。
因此, 加尔文指出, 类似费恩伯格观点那样的赞扬技术民主化的倾向应该按照埃吕尔视角加以校正和修正, 要在基于埃吕尔观点和洞察的基础上重构科学技术哲学的方向, 而不是赞扬技术应用者的灵活性以及通过一种社会建构主义者的范式塑造技术的发展。
此外, 还有一些青年学者通过对科幻作品比如恩尼斯·荣格尔 (Enrst Junger) 的《玻璃蜜蜂》、《勇敢新世界》、尤勒·凡尔纳的《20世纪的巴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威廉·吉布森的《未来》等的描述, 从科幻叙事的角度描述了社会政治秩序、科学技术进步与数字革命、文化变迁、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等的相互交织作用和发展变化, 以此例证埃吕尔的思想, 阐述现代社会的技术控制及其形式, 以及伴随技术科学承诺和进步的社会危机的存在。如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社会学系STS研究中心的格兰特博士通过对医学上人体冷冻悬置技术过程以及所涉及的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机共生技术等运用的剖析, 并基于埃吕尔对现代技术手段、技术信息、技术目标的动态、系统化的不可控自主增长的理解, 深刻揭示了现代技术对人类能力无限增强和对人类社会文明深刻支配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神话。格兰特指出, 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神话和宗教形式, 是理论上神圣的宗教仪式的实践匹配物, 通过技术实践去试图武装、指导、并实现理论上的宗教仪式权力。人体冷冻悬置技术的鼓吹者和狂热主义者正是在“冷冻、等待、复活”的技术过程中面对着“人类的终结”, 这也恰恰表明了埃吕尔在文化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适当性和中肯性。
二技术与能源环境政策
技术与能源关系历来是国际STS协会 (IASTS) 所重点关注的主题。本次会议上,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了技术与能源环境政策问题。由美国世界精细仪器公司WPI的约瑟夫博士和美国国家空间学会的先进技术工作小组ATWG的肯·考克斯博士主持的“地球能源危机的空间技术开发应对”的小组讨论, 探讨了以空间为基础的能源开发对地球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意义和优势, 从能源与资源节约、劳动力节省、经济可持续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支撑等层面评估和权衡了以空间为基础的太阳能和月球燃料氦-3选择以实现核聚变发电的可能性, 并认为氦-3能量的地球经济定向供应, 将能够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空间经济和太阳系文明时代。该小组从三个层面对空间太阳能开发进行了报告, 首先是空间能源开发的技术操作程序及意义;其次是月球氦-3燃料在月球表层存在的形式及相对传统能源的数量供应优势及经济促进优势;最后报告了从月球和地球上提取资源的对比性选择。同时, 该小组讨论了空间太阳能技术开发的社会背景建构, 比如高昂的初期开发成本和投资支持、人力支持、工具机器支持、相关高技术支持以及国家资助开发中私人高技术公司基于个体需求而进行不良竞争所导致的资金消耗、政府强行实施的独断管理机制对氦-3太阳能技术开发工程民主化运行的障碍等。同时, 阐述了美国大学在政府主导的月球技术开发奖励性竞争中竞争能力的不足以及对参与竞争失败可能导致的对学校名誉和学生信心造成不良影响的担忧等, 最终形成美国目前对月球空间能源开发形成了经验与资源不足、程序散乱、久拖不决的“技术竞争俱乐部”局面, 表现出高技术开发的社会复杂性[2]。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一些师生讨论了现代高技术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比如信息产业IT和太阳能光电产业PV这两种环境友好型技术产业对促进经济和保护环境、缩减温室气体、开发新能源中的意义, 并考察了相关技术产业的政府供给机制、投资机制、官产学合作机制以及为了保持两种产业平衡发展所需要的市场政策。同时, 一些学者以“美国大学校长气候承诺”这一在大学校园展开的“碳排放缩减运动”的背景为依据, 就特拉华大学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典型的STS具体案例分析, 考察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度以及导致这些排放的关键来源, 为温室气体排放缩减找到行动上的理论来源。同时, 他们考察了碳排放所涉及的社会公正问题, 研究了美国低收入家庭的能源负担, 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政策和措施促进社会公正的能源消费。比如通过能源审计去鉴别能源冬季御寒需求, 以推进家庭的能源利用效率, 或者推行能源教育计划以教育大家如何节省能源。为此, 一些学者指出, 对于当前的能源利用来说, 应当建立以社区为基础、进行公众民主监管的能源体系, 因为现代以供应为导向的能源体系已经促进了商业关系, 也促进了技术集权化和体制集权化的趋势, 并由此导致了一种社会公正危机, 社会需要考虑新的范式变迁以论述嵌入于能源体系中的环境与社会政治问题, 并逐步走向民主管制的、以社区为基础的能源利用格局。
国际STS协会副主席, 特拉华大学能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波恩教授就目前学者们呼吁以“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解决能源生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 面对能源-环境危机, 现代环境保护论者呼吁依赖于大科学和大技术去塑造“绿色的”自然-社会-能源关系, 可再生技术或者可更新技术日益被人们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所关注, 然而, 尽管冠以“绿色”技术的名义, 这些可再生技术却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沿袭先前已经存在的技术, 从而使得原本业已复杂的现代技术体系变得更为臃肿和庞大, 并持续着一种高度集权化、高度复杂化、高度改良化的能源体系传统, 其本质上体现的依然是一种现代性的技术体系。为此, 有必要对可更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执行进行讨论, 从能源-环境-社会的关系层面考察绿色能源技术的可持续性、对此类技术的监管等, 要从纯粹技术层面的能源开发和利用, 转向“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的能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要实现能源利用权力的转换。印度学者马赛则报告了对印度原子能核电站开发中所遇到挑战的考察, 论证了以“绿色的”原子能核电站解决当前的“能源环境危机”的必要前提。他指出, “绿色技术”开发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开发能力, 在不具备相关能力的情况下盲目谈“绿色技术”开发应对能源危机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因此, 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关键与基础, 首先不是呼吁所谓的“绿色技术”应用, 而是要像巴基斯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提亚·森所指出的那样, 要以提升开发和应用能力的“能力方法”替代传统的单纯依赖于技术的方法, 以此作为对能源-环境危机的回应。
三 STS教育问题
STS教育是国际STS会议历来的重要主题。本次会议上以美国学者为核心阐述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中STS的引入历史 (1993年被国家科学教育教师协会引介, 199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确立了STS在科学教育中的融入) , 以及STS在科学教育中的基本特征, 并讨论了作为STS方法的教育与传统科学教育的不同, 诸如STS教育强调学生针对局部和具体来识别问题, 同样, 对问题的解决要着重于具体信息;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应当被用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学习的拓展要超出教室和学校;集中于科学技术对学生个体的影响;重在科学的内容而非科学的概念的掌握;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过程技能;强调科学技术职业意识;面对科学技术问题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公民角色;强调科学技术对未来的可能影响的识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科学技术问题的个体自主识别等。但是, 学者们指出, 尽管从STS的视角看科学教育具有其独特性, 但是STS视域下的科学教育却经常被那些应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书册的人们所忽视, STS教育还没有在国家科学教育中受到充分重视。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雅克·鲍伯教授做了STS教育目标的发言, 他首先阐述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设定以STS方法为指导的四个目标, 即让学生体验对自然界理解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指导学生应用适当的科学过程和原则作出个人决策;鼓励学生发挥才智, 参与涉及科学技术事件的公共论说和论争;通过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增加学生的经济生产力和技能, 并使他们成为职业中的科学文化人。问题是STS教育如何与国家科学教育四项目标相迎合, 因为在美国当前的科学教育中, 作为以STS方法为指导的教育在学生课程和课本里, 或者老师本身都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 STS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普及, 还要面临相当的困难。
土耳其学者玛丽亚与卡特琳娜就欧洲高等教育政策背景下的科学教育能力发表了看法。认为就欧洲的科学教育能力开发来说, 还没有正规的制度实践或没有总体上的研究课程。因此, 她们以科学研究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工程实践研究作为分类基础, 并从哲学、现象学、心理学以及实践的范畴对比不同研究的标准, 分析各个范畴科学研究的主体条件、客体条件以及方法论定位,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 开发与科学研究能力相对应的课程项目设计, 并适应于各种各样既面向本科生, 又面向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她们指出, 对于科学学术训练的第一个层面来说应当是开发旨在面向大学本科生的工程实践研究能力;对于第二个层面来说应当是面向硕士研究生开发和发展应用研究能力;第三个层面应当是面向博士生开发基础研究能力。同时, 他们介绍了欧洲高等教育政策的“博洛尼亚进程” (Bologna Process) , 它的签约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 都将获得其他签约国家的承认, 大学毕业生可以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学习硕士阶段的课程或者寻找就业机会, 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 增强师生流动性, 实现欧洲大学学科质量对比和更加具有兼容性, 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3]。他们认为, 针对科学教育能力开发所设计的重在培养学生理论、实践以及态度能力的科学课程, 将能够和“博洛尼亚进程”的现实计划结合起来。
内华达州立大学的米歇尔博士以自己的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 就美国学生的科学及科学知识理解问题进行了报告, 他通过主题调查和访谈的形式, 发现学生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在广度上, 都存在对科学信息的普遍误解。这种科学误解不但发生在中小学, 也发生在高校。米歇尔指出, 绝大部分的科学教师认为他们的学生已经彻底理解了他们所教授的知识, 但是, 在评估了学生的理解之后, 却认识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严重不足, 而且存在多种信息歪曲方式。比如学生获得一些相互隔离的正确信息然后不正确地合并了这些信息就会形成科学误解;学生也可能会从书中得到一些不正确的解释或者被书本中的解释所困扰或混淆, 也可以形成科学误解;学生也可能从他人那里不正确地听到了某些信息, 从而形成科学误解。米歇尔引用美国教育学家莱德曼1992年的研究指出, CNN电视台2002年发现至少10%的当前在学校系统中所有的课本包含着重大的错误或者过时的信息。科学误解传送的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当老师在某个科学主题上自身知识不足或者老师自身存在误解的时候, 他们可能就会把科学误解传递给他们的学生[4]。科学误解不易被识别, 而一旦被发现也不会轻易被放弃。科学误解一旦既定存在于学生无经验的认知思维当中, 就会造成对于未来学习的不良影响。如何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科学误解”问题?米歇尔根据学生访谈对话, 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 对于复杂的科学主题, 需要开放式的讨论而非封闭式的灌输教育;其次, 教育应该指导学生理解而不是仅仅让他们回忆知识;第三, 不能假定“预先存在的科学信息”已经是透明的和明晰的, 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 科学知识从来也不是绝对和确定的;第四, 以上科学教育方式应当在大学和中小学同步进行。基于米歇尔博士的建议, 有学者认为有必要基于测量评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进行绩效分析, 比如测量学生整合交叉学科知识的技能、分析与综合技能、解释与推理技能等, 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理解能力。
四技术民主化问题
技术民主化以及相关的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等论题是技术哲学和STS研究日益关注的主题。美国伦塞纳理工大学的伍德郝斯教授组织了一个关于非政府技术民主化的小组讨论。他指出, 政治科学家以及STS学者相信政治选举民主化的基本精神应该被带入经济-技术生活中去, 这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在无数创新的领域里也已经有了对于非民主化实践的批判, 但是远远没有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化体制和制度化过程关注得多, 对于“创造性重构”的系统学问还没有跟上诸如技术建构主义的批判性步伐。因此, 该小组旨在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对技术创新中的非政府民主化论题进行讨论。
伦塞纳理工大学的肖恩博士就技术创新中商业公司内部民主化的缺乏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在技术创新的方向选择上, 存在具有民主化背景和非民主化背景的两种人, 而对于具有非民主化背景的人来说, 就存在内在的技术创新民主缺乏。为了纠正这一内在民主缺乏, 可能的措施是首先要给工人赋予更大尺度的职权以帮助纠正当前在技术管理中的非民主化缺陷。其次, 社会公共基金应当被有效组织起来以作为一种能够支持工作场所民主化的民主力量, 以促进更多“智能技术” (即采用综合方法和手段取代直观判断的决策技术) 的操控和决策。第三, 技术创新的投资者和工人之间应当充分合作。第四, 消费者应当在创新方向选择中起到间接的民主化支持的作用, 以消费民主化补充或支配由消费者购买所带来的创新导向。然而, 这种消费者民主在体制上还相对缺失。第五, 重塑投资者民主以及通过政府购买程序去影响技术创新的民主化轨道。肖恩指出, STS研究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正是要寻求一种更加民主、更加社会公正、更加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去重构技术。
纳森博士就网络在线民主化参与和网络在线协商发表了看法。他通过对比网络在线协商民意测验和传统面对面舆论会议在民主化参与中的不同效果, 指出网络在线协商相对于传统的舆论会议来说, 由于其并不严重依赖于严格设定的议程而显得更加具有民主参与性。同时, 网络在线协商应当让学术精英参与建构, 学术精英可以选择网络协商参与者, 提供背景材料指导, 进行专家咨询, 并适度雇佣网络信息提供者, 并由此形成结构性的网络参与者学习和协商, 从而为在线民主提供一种合理的机会, 以提升有影响的公众的代表性。
加拿大学者阿贝以加拿大植物油转基因污染为案例, 论述了政治的科学化倾向以及技术统治论的建制化必然性。他指出, 在基因工程的开发中, 转基因污染带来了法律责任和冲突, 然而由于现代科学和高技术的发展, 以技术统治论为主导的政治被赋予了“科学化的”方法和影响, 并逐渐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过程, 生物政治的科学化已经被相当程度上认为是理所当然, 反基因工程的活动者仅仅具有有限的政治机会去再构作为污染物的基因工程产品。政治的科学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是政治理论家和STS学者的当务之急。在加拿大和美国, 关于生物技术的法律决策已经对于专家权威的建制化和对于相关规章的科学化过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加拿大转基因污染来说, 法庭重复性地遵从加拿大管理机构技术专家统治论者的权威, 将加拿大传统植物油种植农民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非合法化, 并迫使他们从事转基因产品的生产。总之, 加拿大司法系统对于生物技术政治的科学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进一步缩减了关于基因工程产品以及后果进行决策的民主参与的可能性。
西班牙学者罗斯从知识认知的层面探讨了科学技术民主化决策的困难。技术哲学家吉登斯曾经指出, 人类生活在一个由不断增加的科学技术专家联合所居间调节的世界里, 这些专家生产着信息, 而每日生活中的个体都必须习惯性地与这些信息打交道以发现他们生活的意义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的全球空间[5]。而按照技术建构论者谢挺纳的观点, 这些专家难以有效集成为一个整体。因此, 不同的专家群体日常惯例性地操作着截然不同的认知文化, 导致他们在生产知识的方式上复杂多样。罗斯以西班牙国会2008年关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分类中发生的科学论争为例, 指出由于不同的专家集团之间知识认知的不同, 不同群体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部落”和时间架构, 由此在对科学知识的分类和认识上产生冲突, 而这样的一种冲突导致不同的科学家和专家集团为自己的实践领域所辩护和发展, 从而难以实现科学技术的民主化合理决策。
伦塞纳理工大学的安娜博士则基于美国政府纳米技术标准制定过程的研究, 探讨了科学产品和科学程序的制定过程中, 政府、私人企业、工业部门以及科学共同体相互博弈的矛盾所在, 即在标准化程序和政策制订、知识生产、知识管理及应用、经济、环境、安全与健康风险等因素之间的相互论争以及权力的影响方式和途径, 乃至最终对科学技术决策民主化参与的影响。
五科技的社会建构问题
美国伦塞纳理工大学的约纳森博士对美国大学本科生科学教育中的流通与层级体制进行了批判, 认为它不利于对未来科学家的真正塑造。他指出, 所谓的科学教育的淘汰模型依然在美国大学中广泛存在, 即弱势的学生逐渐在科学追求上被淘汰而具有优势的学生将继续相关学习和研究。约纳森基于对大学实验室本科生的访谈, 总结出淘汰模型不正确地表征着美国当前教育体制对学生的培养。他认为那些被考察的继续追求或者放弃科学事业的学生并不能简单地归于个体学生的努力程度, 而是他们所被委以的科学身份或者事业强烈地受到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环境流通的影响。约纳森指出, 科学领域中实验室的科学定位, 实验室等级, 以及实验室功能内的认识冲突, 窒息或者鼓励了本科生在实验室的社会-物质世界中的流动。重要的是, 通过流动, 学生不但可以获得科学的专业技能, 而且可以开始在科学网络之内通过他们的社会整合而作为科学家被识别。也就是说, 使得学生继续追求科学事业或者放弃科学事业的, 不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学习的努力程度, 而深深受到所处社会环境 (如实验室环境) 的影响。
哥伦比亚学者杰瑞兹考察了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不同识别与学生课堂上不同的科学参与态度、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及学生未来科学研究态度的特殊关系。通过对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两个国家上千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 认识到不同的学生基于国籍、年级、学校类型、年龄等, 对于科学家及科学形象的理解非常不同, 受到社会-文化立场的深刻影响, 与每一个学校共同体的教育形势和社会-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指出, 科学教育并非仅仅是针对科学内容的教育, 而且要重视科学教育中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建构。
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历史、技术与社会学院的安吉利纳博士通过对美苏人造卫星高技术合作以开发“世界天气监视网络”的研究, 探讨了国际气象合作在世界气象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国家航空与空间管理研究所, 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 以及气象署之间由于气象科学家培训、资金预算与分配、气象数据发放和交换等相互作用中所存在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建构和政治、金融气候的塑造。
罗彻斯特理工大学的汤姆·康奈尔教授考察了罗彻斯特回旋加速器技术发展的历史, 阐述了该校回旋加速器项目开发从课题确立到资金筹措中个体科学家以及社会所提供的背景支持和建构, 以及回旋加速器技术发展后如何使得罗彻斯特理工大学物理学系从地方院系转变为具有国家和国际身份和地位的系所, 以及作为民用工程的罗彻斯特回旋加速器建设如何有效成功汇聚了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商人共同体, 并最终引起广泛的公共关注, 生动地例证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
六其他相关的STS问题
本次会议除了以上相对集中的主题外, 其他一些STS主题也被讨论。如美国伦塞纳理工大学的詹尼弗博士考察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背景对环境和生态保护中技术开发、政策制订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STS系的戴维教授从地域STS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土著美国人历史上不同时期对荒野文化的认识和建构, 及其在生态系统管理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和对美国当今土地管理策略的影响。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地理与环境研究学系的约翰·沃尔博士考察了野生动物保护中在政府和公众之间知识和信息的互动及论争。
罗彻斯特理工大学哲学系的布莱斯特教授就现代生态问题中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人的福利之间的矛盾及所带来的伦理挑战进行了分析, 指出即便是在以“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支持长期的人类福利的评估框架之内, 也依然保留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人类二者之间潜在的冲突。此外, 纳米技术伦理、生物技术伦理、网络伦理问题也被学者们所考察。
会议闭幕式上, 国际STS协会实行主席换届, 新任主席为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技术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国专家局能源与环境问题专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观察员、特拉华大学杰出教授约翰·伯恩 (John Byrne) 。特拉华大学在技术哲学与STS研究上均具有良好的传统, 国际技术哲学学会创始人保罗·杜尔宾 (Paul Durbin) 一直在该校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参考文献
[1]Davison A.Technology and the Contested Meaning of Sus-tainability[M].Albany:State Univ.of New York Press, 2001.
[2]John Wilkes.National “Challenge” Contests as R and D Policy[C]//Paper for 24th IASTS conference.Rochster:2009.
[3]Bologna process[EB/OL].by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Bologna-process, 2009-07-27.
[4]Norman G.Lederman.The State of Science Education:Sub-ject Matter Without Context[J].Electric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92,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