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多元发展(共8篇)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 篇1
崇尚多元解读 尊重个性理解
所谓的多元解读,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多元解读是指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是指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情感体验。“多”是指理解的角度多,层面多,背景多,文化差异多,还包括不同个体的不同解读和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解读等。
教学目标就是一座“灯塔”,它指引着你的教学方向,你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来执行的。在阅读过程中,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对文本不同程度的做到了多元解读,然后才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但是我认为,这只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那不代表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针对某一个问题,非要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那就是“请君入瓮”了。
而个性解读在于“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有自己独到的,不同于一般现有的主流的解读,他指向的是与众不同,是特立独行。这种个性化的理解或许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许没有得到普遍性的接受。它仅仅是一种独特的解读存在而已。比如我前年在上《去年的树》这课中,我也是抓住了讲诚信、重友情等方面,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但是,在说感受的时候,学生也谈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我应该鼓励他,而不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在我预设的目标之内我就否定它。我觉得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那才是学生最真实的感受。
同一教学目标。多元解读文本
一篇教学案例首先是由教师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然后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目标设定。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然而,在教学过程的执行中,由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对文本的理解就不同,感受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同一个教学目标,多元解读文本。这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看法,多元解读文本中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唯一结果”的。即便是像《去年的树》中那样,学生谈到了环保问题,应该鼓励表扬学生能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同时告诉学生保护环境不是编者要重点突出的价值取向,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积极性仍然不会遭到挫伤。
记得那次教《桂花雨》一文,有个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课文描写的是儿时在家乡摇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当讲到摇桂花时,我抓住文中人物展开,让学生说说母女各自的快乐。甲同学说:“我体会到女儿很快乐,桂花打在身上就像密集的小雨点一样很好玩;乙同学说:“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快乐,摇下来的桂花多,可以卖很多钱„„。”你有这样的快乐吗?有个学生马上就站起来说:“今年我家的梨丰收了,梨上市的那段日子,我们一家三口整天忙碌,在果园里围着梨树转,爸爸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到我家来吃梨。我最爱干的劳动就是和他们一起爬树摘梨。
让学生品出各自独特的感受来,对文本多元解读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诠释。
1#
我对文本解读的体会
我对文本解读的体会
积分
威望
教育币
935
贡献
学分
来自
顺其自然
3515 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要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要有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三要有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其中解读文本是基础,是上
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
一、感性的解读,品出人文内涵
419
720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感性地解读课文,教师才能在
教学中让生动的人物形象、缤纷的生活场景、起伏的故事情节走进学生的心0
灵,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一个个鲜活的元素。如《桂花雨》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摇桂花,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事实上,我们还可以用感性的眼光审视洮南这篇课文。摇花乐不仅是作者的快乐,也包含母亲的快乐,这种乐是逐渐提市 升的,对于作者来说,摇花乐是一种童年的游戏之乐,对于母亲来说,摇花乐是一种乡里乡亲的助人之乐。摇花乐展现的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场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再画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思乡之情不讲自悟。
感性地解读文本,如《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课文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
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 “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学生感悟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清纯的美、天然的美、圣洁的美。感性的阅读,能让人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视觉,从而真切地触摸作品的人文内涵。
二、艺术的解读,品出文学之味
语文课文充盈着艺术之美。品读课文,我们要能品出文本中的“文学艺术味”来。《我的长生果》一文,把长生果比喻成书,他是人们的营养品(精神营养),文中用了大量比喻,描写生动、具体,写的很好。例如,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阙跳跃着欢乐音符的乐章。“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还提了建议,阅读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想象力,还能让我们得到充分的知识和智慧。有了这样艺术的解读,教师在课堂上便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一番。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语言,品出文学作品中的滋味,才能上出富有文学色彩的课来。
三、多元的解读,品出独特感受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不同的读者有着各自关注的焦点,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即使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阅读,感
悟也不尽相同。
我们研读课文,要有自己的独特发现,《落花生》一文,一般学生都会感受到落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但有的学生认为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苹果他们自我推荐也值得赞赏。总之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人文精
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我们应在咬文嚼字中揣摩语言,在品词析句中走进作者在推敲中感悟情感。久而久之,我们的语感和文学鉴赏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也将越来越充满
智慧和活力
收藏 分享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 篇2
一、创设情境, 引导想象和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永远比知识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多创设一定的氛围,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激发学生的神思, 使他们很自然地领悟知识, 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 课堂上, 我避开人物性格的分析, 让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 并自愿组合成剧组来表演“大臣皇帝看织布”“皇帝参加游行大典”等情节戏, 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改编台词, 化妆表演,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学生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把握了人物性格, 领悟了作品的主题。
二、抓住时机, 激发想象和创新
在语文课堂上, 有许多机会可以让学生想象和创新,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潜能。在讲授《爱莲说》中“中通外直”一句写出了莲的正直品性时, 有一个学生提出“既然中间是空的, 可见它腹中空空不实在, 空虚”, 这种求异思维, 敢于挑战传统。对于这种创新火花的迸发, 我抓住时机, 给予了及时的鼓励, 鼓励学生不唯书, 善于创新。
三、习题训练, 迁移想象和创新
平时学生在习题训练中, 往往因回答好一个问题, 就沾沾自喜, 同时产生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殊不知, 这样回答完一个问题就束之高阁, 恰恰错过了提高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宝贵机会。倘若此时随着问题的深入, 不失时机地展开深入思维训练就能不断发展这种能力, 深入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训练和提高。
记得有一道课外阅读题, 是关于“僧敲月下门”的问题:说说韩愈将“推”换成“敲”的好处。如果只将这个问题回答完了, 远远不能达到深入思维的目的。因此, 我又深入地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也同意韩愈的意见吗?我们就用‘推’不好吗?请你深入思考, 用‘推’或‘敲’的理由来。”同学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 有人认为用“敲”好, 因一个“敲”字可以看出外出晚归的和尚不是一个粗鲁之人, 很有礼貌;有的认为此时已是夜里, 周围一片寂静, 用“敲”字反射出夜的寂静, 烘托出一种意境来;有的说用“敲”能看出庙里不只是一个和尚, 庙里香火旺等;还有的学生说用“推”发出的声音小, 与周围宁静的气氛相协调……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样的训练, 可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 篇3
[关键词] 文本 多元解读 有效 个性 兴趣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因此,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的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自主、民主教学,搭起文本多元解读的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其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为学生搭起文本多元解读的平台。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例如,一次,要学生把“夏、冬、春、秋”按顺序排列。一位同学突然举手:“老师我是这样排的:冬秋春夏。”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这是在备课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学生们也纷纷讥笑起来。怎么办?是置之不理,还是警告发言者以正课堂纪律?看着发言者自责的眼神、拘谨的动作,我的心为之一沉,随即制止了哄笑,说:“请谈谈你的想法。”他怯怯地说:“我是按冷热的顺序排列的。”说得多好啊!我带头鼓起掌来。发言者也抬起头,恢复了自信。这位同学的“奇思妙想”,不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多元解读的最好效果吗?这种理解方式,完全解放了学生的思维,课文还可以这样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1.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
2.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争鸣。
3.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起来。
三、多元解读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某位教师上寓言《白兔和月亮》,在探讨寓意时,有位学生认为白兔得月后有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是因为它独自拥有了月亮,因此我们有什么东西也不能独自专有,应与朋友共享,还举了例子,如金钱、爱情等,引起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该教师马上因势利导,他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如友情、欢乐、书籍、自己的劳动成果等等,但也有个例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特别是爱情等,爱情不同于友情,它是自私的,等同学们长大后便会体验到的。”教师廖廖数语,让学生懂得了爱情与友情的不同,避免了学生陷入误区。
“多元解读”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我们应把文本多元解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 篇4
内容摘要:
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坚持解放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尊重个性,和谐发展”;坚持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为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不断地搭建不同的平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解放思想尊重个性,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历史教学观点,利用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谓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政策水平,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学会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把服务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统筹兼顾的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性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关键时刻,我认真学习审视自己,深刻反思,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始终保持务实创新的良好状态,做到爱岗敬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满怀激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二、学校的实际情况
玉林实验中学前身是玉林市师范学校,成立于1959年,是广西中等师范教育的名校,四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和社会栋梁之材。2003年,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将玉林市师范转轨改办为玉林实验中学。目前学校占地126亩,共53个教学班,学生3200人,教职226人。
转轨九年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治校文化,玉林实验中学不仅吸收北师大百年积淀的先进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还秉承了玉林市师范学校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治校文化——办学理念:“尊重个性、和谐发展”;校训:“志存高远、爱满天下”;校风:文明、自强、友爱、和谐;教风:严谨、奉献、尚德、善导;学风:乐学、善思、勤勉、进取;领导作风:廉洁、民主、无私、踏实。
尊重个性——就是坚持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培养个性特长,师生个性思维特征得到充分挖掘,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促使教师形成独特个性的教学特色,一方面在学习实践中促使学生形成独特个性的学习品质,实现学有特长,教有特色,师生在教学中互动,个性在过程中突显。
和谐发展——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包含“以师为本”和“以生为本”,师生全面发展两个方面。“以师为本”就是坚持教师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生为本”就是坚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长为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才。“全面发展”就是在培养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学校得到发展,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同步和谐发展。
学校生源是在玉林高中,玉林一中及各县市示范性高中招生完的情况下招来的,所以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但经过多年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样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高考质量突出,无论是上线人数还是上线率均位居全市普通高中第一。近年来,一大批学生走进了全国名牌大学,谱写了玉林实验中学低进高出的传奇。
多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第二批和谐学校、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基地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学生军训先进学校、自治区先进支教单位、玉林市基础教育科研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2006年—201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玉林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年轻的玉林实验中学已成为玉林市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窗口。
玉林实验中学有示范学校成功转轨,创办成玉林市优质高中,得益于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开展各项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为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不断地搭建不同的平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三)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实现“四大转变”。
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一要转变应试为先、分数第一的旧思想,树立德育为首,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二要转变通过题海战术、耗时间、拼体力的传统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旧思想,树立通过应用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观念;三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旧思想,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观念;四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新观念。
第二是转变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思路创新,才能带来局面的创新。学校发展,思路要开阔,既要切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要科学定位,措施得力,办出特色,打造品牌。
第三是要转变管理机制,学校要在依法治校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变被动管理为教职工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主管理。
第四是要转变教学模式。要转变应试教育那种“我讲你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设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二)做到陶行知提倡的“六个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能够动手操作;
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学生能够观察事物;
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
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里获取知识;
六是解放学生时间,使学生能够有灵活支配自己的余地。
(三)推进“教育四化”。
一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激励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落实“双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效率。
二是推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实现教育创新,必须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要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注重学习,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事,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三是推进评价的多元化。人个性发展的多样化决定评价的多元化。我们不能仅仅从分数去评价一个学生,还应从思想、道德、意志、兴趣、爱好、习惯等去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个好学生。
四是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抓好现代远程教育的使用,让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
五、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争做优秀教师
时代召唤着我们努力前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最基本要求,争当优秀教师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成为一名适应时代潮流的合格教师呢?经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认为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有忘我工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要有乐于奉献、充满爱心的团队精神;要有真抓实干、勤于实践的团队。
2.教师必须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才会用心去好好地工作,真正把教书育人摆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当成自己最幸福的事情。
3.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学习是教师终身的事情,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反思。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思想的高度;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精神更充实。
4.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要做到真正爱学生,走进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的忠实朋友,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
5.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做时代改革前沿的先行者,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抛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状态,要重在创新。
6.创新是学校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创新永无止境,不创新,学校没有生命力,不可能繁荣发展,不可能办出让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学校。在我校,要时刻保持清醒状态,我校是重点小学,不创新不可能发展。要做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7.广泛征集建议,共谋发展之路我校以征集提案的形式,向全体党员征集:“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你的有效措施“讨论活动。让全体党员认真查找我校科学发展的要解决突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主人翁意识。
六、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解放思想尊重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用3—5分钟时间,通过轮流的办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讲历史故事,并做到:(1)用自己的语言讲;(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3)与上课内容相联系;(4)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讲得内容丰富,知识面也很广。
(二)利用历史教学观点,让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三)利用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高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的没落比,让学生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精讲 篇5
姓名:学号:专业: 年级:
赵娜 20091340050151 小学教育(本)2009 春
论
文
提
纲
一、序论:
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是“知识”与“能力”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具体体现。
二、本论:学生是有差异性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种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个性差异的含义
(二)个性差异的表现
1、认识上的差异。
2、情感上的差异。
3、思维上的差异。
4、行为上的差异。
(三)小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
1、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思维和态度。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三、结论: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适当地、自主地发展。“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个性真正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浅论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差异教学
赵娜
内容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健健康康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差异 差异教学
世界上没有两朵相同的花,每朵花都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神韵,各有各的风采。虽有区别,但没有好坏,只有唯一。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生也如此!正如加德纳所说:智力是我们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的能力。各种智能的发展水平至少存在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类型。每一个个体都会因为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的不同,从而形成各种智能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因而呈现出各种性格心理特点差异明显的个体。每一个学生于是都成为了“唯一。”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让所有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个性差异的含义:
个性差异,也可以说成个别差异,是指“不同的人在认识、情感、思维、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学生个性差异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这在个体的能力、兴趣、爱好、态度、观念、行为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教育者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无论教育者以爱心和智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了多少工作,他所教导的学生最终仍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差异呢?遗传、环境、种族文化差别、接受教育的不同等等都有影响。个性差异是它是过去教育的结果,同时它也是新的教育的依据。只有研究和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正确实施差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在那些方面?如何对待他们的个性差异呢?
一、学生有认识上的差异。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把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学生由于自身智力基础不同,家庭中接受的教育不同等等因素,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他们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便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就要承认这个差异,区别对待这种差异,恰当处理这个差异。例如在我教学《乞巧》这首诗时,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并讲一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杨文迪很生动地讲出了这个神话故事,并还结合课文插图和故事,准确地讲出了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而张少军却脸憋得通红说不出一句,学生立即哄堂大笑。见此情景,我说:“张少军同学现在没有想好,再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想一想,他一定会说得很好的。”这时,他红红的脸上才露出了一点笑容。
二、学生有情感上的差异。小学生的情感具有很大的情景性与可变性,容易受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情景所影响,可控性较差,所以在某些具体的环境中,学生情感上的差异非常大。教学中,对一些消极的情感,不能使用批评的语言去扼制,而应以商量的口吻,温和的眼神,激励并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如学了《小英雄雨来》一文后,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雨来,因为他在敌人面前有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但王东旭却站起来说:“我喜欢扁鼻子军官,他很阔气又很威风。”此时,我没直接否定他的观点,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扁鼻子军官有糖,有枪,就能说他阔气吗?他挎军刀,拿手枪,穿军衣,着马靴,是威风吗?通过讨论,最后,王东旭对我说了:“老师,我明白了,扁鼻子军官不是阔气是圈套,不是威风是凶狠、是奸诈。现在我好讨厌他!”我笑了,他也笑了,全班同学都笑了。
三、学生有思维上的差异。心理学家加德纳说过: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为差异,所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因此,当他们遇到某一个问题时,就会表达出不同的见解。鉴于此,教学时,对于学生的理解,我们就要区别对待,进行针对性评价。如上《争吵》一文时,我让学生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克莱蒂,他善良,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并且能宽容朋友的错误,是个特别让人佩服的人。”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安利柯,他是个个性鲜明的孩子。他很看重友谊,并且知错就改”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安利柯的父亲。你看他多么会教育孩子呀。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袒护孩子的错误。如果我们有一位这样的父亲,我们便会少犯错误。”最后,我做了总结:“你们多有主见呀,能从多个方面,从具体事例中多角度去感悟,去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以后,我们一定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认识事物,看待问题,领悟中心。”
四、学生有行为上的差异。就是因为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思维不同,认识也不同,所以表现在行为上就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一个班级中的孩子,有的同学对待作业非常认真。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非常好。有些同学却不但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特别低。在进行爱心捐款活动时,有的孩子特别动情,捐钱数目很大,而有的孩子则一分钱也不愿意掏。而且在老师的反复讲说与建议中一点也不动心。
面对学生的这些差异,教师要学会包容差异,理解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就是我们老师有博的胸怀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无论是聪慧的还是呆滞的,无论是学习能力高的还是学习能力低的学生,他们的进步与成长都是考验我们老师的爱心与耐心的试金石;理解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并站在他们的角度感受他们内心的需要,然后制定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心身和谐健康发展。激发良性学习情绪,实现有效,高效的教育教学;尊重就是承认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的不同智能的发展有差异,允许学生失败。当然允许失败并非允许泄气。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发现他们细微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儿童的心灵敏感而脆弱,他们渴望来自家长的来自同学的来自老师的掌声与喝彩。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就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儿童也如此。这样的尊重有利于促进学生弱势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怎样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具体而有效的差异教学呢?
(一)、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思维和态度。
过去老师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提高了,教师的威严也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了。相应,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对教师敬之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怎能迸发,想象的翅膀怎能张开?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发,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对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平等交流。蹲下去,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探究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因为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极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随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使学生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做到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使学生在教师感染下乐观自信,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并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语言是信息传播主要工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注意做到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并且鼓励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不畏困难,跨难而进,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们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要有梯度.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把较难的问题交给优秀学生,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自主探究。在进行提问时,我们应注意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我们要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我们应引导他们去深化知识、夯实基础,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学而知不足,从而更上一层楼;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我们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目标,引导他们改进方法,从而变厌学为愿意学。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竞答、比赛、小组合作、教师引领等等,使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为了避免学困生因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而倦怠,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去建构新的知识,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融汇贯通。培养他们听、说、读、思、写的方法,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联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去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生的差异是现实存在的,不以人的想象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作为教师我想我们应该注意全面分析了解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要允许学生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创设有利于所有学生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去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所有学生在同一学习时间内,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达不到学习目标而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目标低而丧失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不同方法。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从而达到“强项更强”,“弱项加强”,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低层次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能力也较低,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靠教师“扶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重于“学”,即以教师的“教”为主。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再加以学法指导。要求他们能识记能理解,在能力方面主要达到“模仿”的层次。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要靠教师“领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我们应该做到“教”和“学”并重,加强学法上的指导,尽量缩减“教”的时间,增加“学”的时间。讲课时着重放在引导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上,使他们切实领会知识的内涵,在能力方面达到“学会”的层次。高层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学习上应舍得“放手”。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学”重于“教”,因此,应当注重学生的自学学习,多多进行学法指导。讲课时突出重点,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去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创新的能力。
对一些特殊意义上的差生,我采用“定学习目标,爱心关注”的方法,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赶上别的同学。这样的孩子大多有自卑心理。教学中,我注重抓住他们内心强烈的求同情性,从情感着手,加大师生间信息交流,尽可能给他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帮助。用博大的宽容之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内心得到温暖的同时,学习上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并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昂起自信的头颅。
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能 对学生,“搞一刀切”,而是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希望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够树立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我们的社会负责。我们应该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我们一定要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个性都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华国栋 《差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出版社)
4、曾继耘 《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发表于《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教育叙事——我尊重孩子的个性 篇6
泛舟教海十余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或聪明,或迟钝,或活泼,或沉稳,正如洛克所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在大力提倡尊重孩子个性教育的今天,我主张:尊重孩子的个性,但绝不盲从。
伟是班上一个极为高大的男生,嗓门粗,力气大,尽管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班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在期初的班干部竞聘会上,他毛遂自荐,并获得班级绝大多数选票而当选。
接下来,我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伟当值日班委的这天,他总是扯着他的大嗓门在班级里怒喝:“某某,不准讲话”,“某某,认真做眼保健操”,有时,他甚至会用力拽住不听话的同学,把他揪到讲台桌上。有时,他用力地在讲台桌上挥打着教鞭,恶狠狠地教训着同学:“马上保持安静”。同学们迫于他的压力,大都较为服帖。邻班的老师看见了,总跟我说:“你这个班委可真得力,把班上的同学管得服服帖帖的”。我却皱起眉头,心里闪过一丝不安,伟的性格本来就暴躁,长此以往,虽然能管住班级,但不是助长了他的这种暴戾的性格吗?我决心找他谈谈。
课后,我把伟叫到了办公室,与他做了一番长谈。“伟,同学们都说你身为班委尽职尽责,老师也看到了,非常感谢你。”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喜悦,紧抿住笑开的嘴,头略微向上昂了昂,“但是,老师发现你管同学的方式很粗暴,你能不能温柔点,多看看同学的优点呢?。”他怔了怔,昂起的头马上拨浪鼓似的摇起来,激动地说:“老师,你不知道,我不凶点,他们就不听我的。”“那你就把不听话的那些同学交给老师来处理。”他略显失望地走了。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 篇7
关键词: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在当班主任的几年里, 笔者遇到了各种各样充满个性的学生。有的在学习上特别优秀;有的在行为表现方面做得很好;还有的顽皮活泼。但不管是哪种学生, 他都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够得到尊重。
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在古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现代,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由于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 都拥有自己不同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生时, 先要对每位学生的个性与气质、意愿和兴趣等进行详细的了解, 深入调查, 从而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这也就要求老师要多方面了解学生。我觉得, 老师首先要应深入学生的生活, 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才能对症下药。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在积极引导、输导学生, 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还故意设置障碍, 磨炼学生的毅力。在提问的时候, 我会支持鼓励学生不要怕困难, 要自己多想办法, 通过多种渠道克服困难, 想办法, 保持平静的心境, 从容地面对高中语文学习。
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里, 笔者积极鼓励学生, 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问题设计时, 力求问题简单化, 从而使成绩偏下的学生有发挥的空间。这样, 在他们正确回答了问题后, 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当他们问题回答错误时, 我们也不要批评与指责, 要正确分析, 加以引导, 分析错误的原因, 帮助他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进行提问时, 笔者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情况, 提出不同的问题, 尽量让他们有成就感, 克服不必要的心理问题。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 想方设法教他们应用课堂所学来回答, 学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使他们变苦学为巧学。对待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 我们在教学形式上, 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和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使他们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教会学生自学和积累知识的技能, 使他们从浅学逐渐过度到深学。而对于那些学习很用功且成绩优秀的学生, 就要教会他们旁征博引、多学广议、拓宽思维的方法, 使他们不满足现状。但对于那些基础知识不扎实且自信心不够强的学生, 我则会加强过程性教育与引导, 让他们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进一步树立自信心。为了避免双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做无用功, 同时消除其学习倦怠心理和厌学的情绪, 我则重点注意启发式的教育与引导, 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 逐步推进, 由表及里的讲解, 努力让其能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判断和推理。这样, 通过细微的分析与讲解, 不仅使学生达到解疑的目的, 而且还能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编织成网络, 融汇贯通, 从而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 而且可以调动他们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积极性。
另外,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要因人而异。一种教育方法对这个学生有效, 对另一个学生可能就不那么有效, 对第三个学生可能会起反作用。例如, 同样是表扬, 对于自尊心强且倔强“吃软不吃硬”的学生效果显著;对于顽皮而且“吃硬不吃软”的学生则不一定起作用;而对于成见深、戒心重的学生, 甚至会被看做是讥讽, 反而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反感或对抗。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时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针对不同学生的气质、能力和性格差异, 去观察、分析、综合、洞悉全貌, 因材施教。对自尊心强的学生, 老师要照顾其面子, 有问题可用个别谈心的方式解决;对好胜自负的学生, 一方面要肯定成绩, 另一方面要指出他们的缺点或不足, 即使措辞较为严厉, 他也能接受;对感情冲动的学生, 要采用缓兵术, 等他冷静下来后再讲道理, 陈述利害;对性情软弱的, 缺乏自信的学生, 要多给予表扬鼓励, 激励其奋进。另外, 对于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 他们犯错误时, 如果老师不加分析、态度粗暴地予以批评指责,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势必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 教师在帮助教育学生时, 要多鼓励、信任、爱护、体贴, 使他们从困境中得以解脱, 从而鼓起奋斗的勇气。
二、正确评价学生, 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在现在的教育中, 对于学生的评价大部分还是以成绩为主, 要真正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学校总是有一部分学生被老师、家长和同学认为是学困生。在大家的印象中, 他们总在不断地犯错, 学习不认真, 考试成绩差, 简直就是一无是处。这些学生也习惯了被当作差生, 自己也无所谓, 干脆破罐子破摔。其实这些学生也有优点, 只是被表面现象遮盖住了。在这些学生的教育上,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 全面关心学生, 正确评价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让学生的闪光点点燃自己的“发动机”。一句安慰的语言, 一个鼓励的眼神, 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学困生, 都有可能促进一个学生的发展。针对这类学生, 老师应多找他们谈话, 多鼓励, 常表扬。在课堂上, 教师常说一些鼓励性的话;在作业批改中, 常写上一些:这段时间你有进步、你成绩有提高、希望继续保持等之类的评语, 让他们充满自信, 也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真心地在表扬他们, 从而增强其继续学习的动力。在平常教学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到: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且持之以恒, 自己完全可以学有所得, 取得好成绩。
“教好一个学生, 带动一个班级”, 这不光是一句口号, 而是每位老师的自觉行动。我们老师要在同中寻异, 异中求同。个性中的问题, 以共性的优势去解决;而共性优势的形成, 在于个性的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发展 篇8
关键词:学生;个性;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68-01
一、缩短师生距离,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老师在教学中要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先拿出长方形纸,说:“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变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想看吗?”“想!”学生呼声很强烈,于是我便转身一裁,即刻将长方形纸变成了一个正方形纸,故意问:“这个魔术好玩吗?”“不好玩,我们也会!”学生边笑边说,“是吗?我不信,你们也变给我看看。”每人很快完成了这一过程,我故意沮丧地说:“完了,我的秘密全被你们发现了。”“哈哈哈”学生大笑起来,笑得很得意。其实,最得意的还是我,这一刻,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气氛更为融洽了,学生更乐意学习了。
如果教师要走近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比如在一节三年级上册的《毫米、分米的认识》上,为了让学生观察1厘米 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我与学生一起去观察,发现1厘米 长度中有许多个小格,并告诉学生1小格就是1毫米,再通过数数,发现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 这个结论。这样,从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我的参与,学生当然就心领神会了,使学生学起来有平等感,有合作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状态。有了这一前提,就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保障,那么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便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一节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一课上,我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内容计算周长时,有的学生把每一条边测量好了再加起来;有的用绳把这个长方形围一圈,然后展开,再测量有多长;还有的测量好长和宽后,分别乘 2 再加起来,等等。学生想象奇特,各有其独特的见解。不管结果怎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这时,教师要放下“尊严”,做一个谦虚的倾听者,虚心地融入学生中间。通过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和叙说,教师能够认真倾听学生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不仅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很多新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让学生感到有被尊重的平等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例如:在教学口算除法时,提出60÷3如何口算,学生有许多想法。有的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先算6÷3=2然后再添上一个0得20;有的凭旧知识认为可以算除法想乘法,因为20×3=60所以60÷3=20;有的从数的组成上来想,即6个10除以3得2个10,就是2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开阔了。再如,教学长方体面的特征,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学生有的用量的方法,有的用画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重合的方法,有的用揭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相比较的方法,有的则凭视觉观察等等。多样交流的策略经历,无疑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过程。
三、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在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对学生各种想法如何评价,直接关系能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首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达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朗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意料,但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机械重复一些套語,如“你真棒!”“好的”“很好”等等。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推荐阅读:
尊重学生发展个性07-04
1怎样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06-12
尊重个性差异10-09
尊重差异张扬个性06-11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07-22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09-28
尊重生命尊重成长09-25
用尊重换尊重美文摘抄05-24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教育随笔07-09
教师个性发展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