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024-09-28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精选4篇)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篇1

由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以及提前会识字和会算数的孩子就是聪明孩子的偏颇观念影响,绝大部分家长为此产生了在公办园什么都不教,某些民办园里出来的孩子上小学特别轻松的认识。部分出版机构含有拼音、识字、数学加减运算的幼儿小衔接读物,针对这些家长、幼儿园及幼小衔接机构销售的特别火爆。笔者认为作为读者众多的幼儿期刊编辑应警惕这一现象,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一、跨越阶段编辑幼儿期刊内容将带来的隐患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所做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根据幼儿的成熟情况给予适当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适当的年龄给幼儿提供适宜的针对性的智能、体能游戏,对幼儿智能、体能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跨越阶段让幼儿园的幼儿接受过高难度甚至小学化的训练,将得不偿失。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跨越阶段对幼儿提前训练,幼儿将产生畏难的拒绝态度,从而错过发展的关键期。

游戏难度超过该阶段幼儿理解与接受的范围,该阶段的幼儿将以沉默、回避甚至愤怒的情绪来应对,表示不好玩,不要再玩了。当幼儿成长到适应此游戏的年龄阶段时,幼儿对此游戏会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因为旧有经验存在潜意识中,提醒他拒绝此项游戏。

(二)在多元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中选择单个项目进行培养,限制了幼儿未来多元发展的可能。

根据幼儿生理发育显示,幼儿的大脑神经突触链正在构建当中,因此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快,然而有很大一部分急功近利的教师、家长为了让幼儿表现出超年龄水平的一面,便将小学化的教育内容灌输性的填塞进幼儿的大脑里,殊不知如此做法恰恰适得其反。

幼儿期间通过多元的游戏与活动,在多元智能方面获得相应发展,大脑也由此构建相应的突触链接,为将来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打下基础,让幼儿未来的发展随人生际遇出现多重的可能。单纯的提前训练灭杀了幼儿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又不如幼儿适龄时候学习的效率高。

(三)超前的小学化教育,将影响孩子未来学习习惯养成,容易出现上课注意力涣散的状态

已经掌握了简单识字、简单计算的幼儿,到了小学,前期显得特别轻松,幼儿上课的注意力容易由此开始涣散,玩文具、东张西望、拨弄手指等等。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幼儿都能根据旧有学习的经验回答出来,然而等他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已经养成了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难以改正后家长才悔之莫及。

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新发展幼儿期刊内容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期刊应专注幼儿多元智能的培养与学习迁移,从五大领域对刊物内容进行栏目创新与设计,通过每月一期,持续有效的阅读、游戏,让幼儿能够达到成熟进入小学的入学的水平。即智能、自理能力、社会能力、健康方面、注意力方面等都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入学水准。

(一)多角度开办栏目,引导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

1. 图文结合的故事栏目。

儿童阅读多以家长讲述,幼儿读图形式进行,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倾听、理解的能力。只要教师与家长对幼儿说讲故事啦,幼儿马上会进入安静模式专注于倾听,并且喜欢重复的听同一个故事,此过程是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内化过程,幼儿在听得过程中逐渐理解故事中语言的含义。

2. 剧本与DIY场景结合的栏目。

幼儿通过长期的普通阅读过程,逐渐学会表达,但这样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展现,为进一步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可以创新发展儿童剧本故事形式,以简单小剧本结合DIY场景搭建、手偶、头饰、主角形象卡形式,让幼儿在与家长互相配合记诵台词,发展语言能力。

3. 不同程度与类型的儿歌栏目。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提供的儿歌句式长度由3字开始,逐渐增加。句子内容由接近具体生活的到更具抽象概念的,如生活类儿歌“吃饭前,要洗手”,到更具语言表演性的绕口令,及富有丰富想象力的儿歌,如颠倒歌“拾起狗来砸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

4. 看图说话栏目。

根据大中小班不同年龄,让幼儿根据图中内容点指、作答、编故事。如:引导小班的幼儿,在游戏设计中根据大象的长鼻子特征,让幼儿指出来大象躲在哪里。引导中班幼儿,根据图画中的内容,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吃了什么食物。引导大班幼儿,根据4-6格简单连贯的图画,说一说图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5. 针对故事、儿歌栏目录音制作,引导幼儿发音,学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编辑可以对故事等语言栏目加以录音制作,转换二维码,让家长通过扫码,让幼儿听到标准的普通话故事,以弥补家长普通话不够标准的缺陷。

(二)打破平淡阅读方式,创建互动类栏目,促进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

1. 手指操栏目。

以郎朗上口儿歌加动作配图,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通过运动手指与念诵儿歌,促进幼儿手眼心脑的结合,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以及动作、语言、思维的协调。

2. 亲子大运动栏目。

给出丰富的家庭亲子互动方案,引导家长陪伴幼儿进行有一定运动量的游戏,即弥补了家长不知道和孩子玩什么、怎么玩的尴尬,又促进了幼儿大运动的发展。如,在家里适当位置牵一根绳子,挂满手工制作的桃子,让幼儿站在桃子下,家长念指令:“小猴子,跳一跳,摘到一个大桃子”“小猴子,跳两下,摘到两个小桃子”,让幼儿根据指令做动作。

(三)多角度选择故事,引导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

1. 开办好习惯栏目。

通过榜样作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餐前便后洗手、见到长辈、教师要主动问好、玩完玩具要整理好、不浪费食物等等。

2. 设计安全教育栏目。

通过后果演示,警戒幼儿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了解不当行为的后果与危害,让幼儿牢记安全第一原则,学会自我保护。

3. 设计情商故事栏目。

通过情商类故事,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能够包容、谦让、合作、分享、拥有自信,有责任心,热爱集体、热爱家乡。

(四)多角度设问激起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科学领域的发展

1. 科普栏目。

(1)单个问题栏目设定。如小猫为什么会长胡子、人为什么要睡觉。(2)综合类问题百科设定。如:千奇百怪的动物洗澡、动物们的家是怎样的。

2. 数理逻辑栏目。

让幼儿根据图画信息,理解空间关系如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等。学会简单度量:如用绿豆摆一摆,看看你要用多少颗花生把图中的圆圈平面填满、用多少颗花生把图中的三角形平面填满。理解一一对应的数、物关系。将抽象的数量与具体的物结合进行理解。如:帮助小花猫,数一数有几只老鼠正在把鸡蛋偷走?你知道图里面总共有几只老鼠吗?看看鸡妈妈的窝里还有几个鸡蛋?

(五)发散性思维设计游戏,引导幼儿艺术领域发展

1. 音乐领域,让家长引导幼儿根据文中的旋律唱歌。

熟悉旋律后,让家长引导幼儿换有趣的歌词再来唱唱。熟悉歌词与旋律后,让家长引导幼儿三个字、三个字为节拍,五个字五个字为节拍再来试试唱这首歌。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动作。

2. 美术领域,让家长引导幼儿模仿涂色与发散性思维进行设计。

如:大火龙喷火了,小火龙喷出来什么样的火呢?请你画一画。亮亮熊买了件白T恤,他想要件有条纹图案的,你来帮帮他吧!

总之,根据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幼儿期刊栏目的设定与内容的选择应是丰富多元的,幼儿期刊应是一种系统的陪伴幼儿逐步成长的刊物。不能因为科技发展迅猛,世界变化极快,成人的竞争压力转嫁到了幼儿身上,就要急功近利的去迎合某些焦虑家长的非理性要求。作为幼儿期刊编辑,应深入的加强教育与心理方面理论学习,清醒认识到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来创设栏目、编辑内容的思路应始终保持不变。

参考文献

[1]刘盾.禁了幼儿园“小学化”火了“幼小衔接班”——北京社会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班“小学化”调查[J].中国家校合作教育,2015,(4).

[2]夏媛媛.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以新乡市A县部分幼儿园为例[J].亚太教育,2015,(27).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N].中国新闻网,2012.

[4]李媛.新媒体时代下少儿报刊编辑角色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6,(2).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篇2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

基本问题:

1.什么是教育目的?

广义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即教育的基本要求,指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或获得的活动结果的设定(或预期的结果),具体的讲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2.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有哪些?

主要包括:(1)导向功能;(2)协调功能;(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

3.教育目的主要包括哪些层次结构?如何处理好各层次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遵循的总的指导思想。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方针/宗旨)。是关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与规格的总的指导思想,体现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系列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好教育目的各层次关系。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们的教育思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国家的理论基础。

5.建立我国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1)针对人的片面发展(资本主义社会)

(2)提供的客观需要与可能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3)解释人的全面发展内涵P103

(4)实现的唯一途径:教育与生产领导相结合。

7.我国当前教育目的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的规定;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是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如独立个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4)“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表述的是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

9.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有哪些?(结合具体教育现象,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基本观念:(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体/全员、全面、全程);(2)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等)(3)注重个性特长的教育(个性发展是指个体素质的各个方面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具有丰富性、独特性,是全面发展的。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体学生自由发展);(4)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好奇心、求知欲;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小学教育

再过一个学期,正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将入读小学,迈入正式的学生生涯,许多家长担忧,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否会存在障碍。因而,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和教育态度等方面的影响,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终身发展。还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全部抛给幼儿园,开家长会时要求幼儿园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让孩子掌握,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感觉学习很轻松,导致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致使小学老师埋怨幼儿园老师没有好好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不能有效衔接,是教育领域很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幼儿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立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家长都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些变化的出现并估计其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重视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交流

1.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没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强调生活常规,不带强制性。小学以班级制进行集体授课,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强调学习纪律。

2.小学课业压力较幼儿园重。小学上午有四节课,下午有两节课;幼儿园上午一节集中活动,一节区域活动,下午是游戏活动。

3.小学一节课有40分钟,幼儿园上课时间没有这么长。

4.小学班级里没有玩具,幼儿园班级里有玩具。

幼儿园和小学还有很多不同之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基于这些区别,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交流,以保障幼儿更健康地适应小学生活:

首先,加强孩子间的交流。譬如,幼儿园的老师可以主动联系幼儿园附近的小学,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小学开运动会时参加。

其次,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相互理解方面可以举行一些研讨会、学习会,以加深双方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最后,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合作交流。幼儿园重视“游戏”和“生活体验”,小学是以上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顺应两者衔接应该充分协调这之间的关系。

二、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成长”,要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因此,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应该采取措施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性工作。其前提就是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开展符合孩子发育特征的学前教育。

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重要抓手就是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因为在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孩子有各自不同的发育特点。所以,幼儿园和小学应该根据幼儿学前教育时期的生活状况、发育状况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

三、家长是幼小衔接的关键点,合理引导家长培养幼儿的健康发展观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孩子加以引导。而要想让家长能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因此,幼儿园可以请小学老师在家长会时给家长提出合理建议: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适当奖励鼓励孩子多做家务,不要怕孩子做不好,另外,要表扬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阅读和讲故事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知道有比他物质条件更差的孩子很早就为家庭担当工作,这种榜样的力量也会对孩子起到鼓励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方面,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制订家庭作息制度,提前一两个月进行训练。“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读整时整分,比如四点、五点半……然后和孩子一起规划好时间,早晨何时起床,用多少时间穿衣、洗漱、吃早饭,何时出门,晚上何时上床睡觉……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孩子入学后,要同时学习几门功课,要独立完成各科作业,这需要认真严谨、有条不紊的态度和习惯。家长要提前训练孩子按照一定的次序选择合理的方法做事,克服粗心、马虎、顾此失彼的坏毛病。

参考文献:

[1]王幡,白健,王建平.日本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的实践与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40(2):80-85.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篇4

一、注重生活课程, 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期, 幼儿教育不能只考虑3年, 而要考虑终生。

一是让好习惯相随。好习惯是一辈子用不完的存折, 坏习惯是一辈子还不完的债务。我们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引, 注重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我们各有侧重。小班注重培养生活习惯, 如饭前洗手, 吃饭不挑食、饭后漱口等。中班注重培养行为习惯, 如见到长辈要问好、学会与小伙伴分享、不随地扔垃圾等。大班注重培养学习习惯, 如看书要坐正、握笔要正确、整理书包等。通过3年努力, 让好习惯如影随形, 成为孩子一辈子取之不绝的财富。

二是让好品德相伴。我们以节假日和纪念日活动为载体,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母亲节, 制作小贺卡、康乃馨, 送上对母亲的爱;植树节, 组织“我和小树一起长”植树活动, 为美丽海南添彩;国庆节, 绘制“百米画卷”, 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一日生活即课程”, 诠释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好习惯从洗手开始, 好品德从孝心开始, 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养成习惯, 为孩子幸福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游戏活动, 为孩子快乐发展搭建舞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 我园开发了一系列以玩为主的特色教育活动。

一是玩转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历久弥新,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们从民间体育游戏入手, 自制了50种1000多件民间体育器材, “丢手绢”、“老鹰抓小鸡”, 重新走入孩子们中间。在民间游戏中, 孩子们踊跃表达、懂得规则、学会合作、不惧竞争, 不但感受到民间游戏的趣味, 还在感受中了解并传承了民族文化。

二是奔向大自然。摘果子、翻石头找蜈蚣,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 离城市里的孩子越来越远了。美丽的田野是孩子们游戏的乐园。为此, 我园创建了100多亩野外活动基地, 每月组织一次田园亲子活动。拔萝卜、捉蚂蚱、喂山羊, 美丽的景色, 清新的空气, 忙碌的小手, 惊喜的发现, 孩子们嬉戏追逐, 乐在其中, 田野采摘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怀。让生命在游戏中自由地呼吸、在田野中自然地生长, 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精髓。

三、注重专业提升, 为孩子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好的教育。我园老师的发展目标是:“做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要想成为孩子喜欢的老师, 就得不断强大自己。

一是读懂孩子。要想教得好, 必须读懂孩子这本书。我们创新学习方式, 以“读懂孩子”为主题, 带领老师同读了《幼儿发展心理学》、《窗边的小豆豆》等十多本经典著作。读书更显专业, 读书带来自信, 使得我们面对幼儿时得心应手, 面对挑战时轻松自如, 面对家长时从容不迫。

二是分层培养。年轻教师成熟化:以胜任日常教学为目标, 对年轻教师“四指导”:班主任随机指导、年级主任定期指导、教研室岗前指导、返聘老园长跟班指导;经验教师特色化:以“一班一特”为抓手, 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 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特长;骨干教师创新化:以交流评比为舞台, 彰显“四者”:让她们成为园所对外交流的承担者、集体备课的引领者、教研活动的提升者以及年轻教师的指导者。

三是制度激励。如学历制:鼓励老师参加学历教育, 对取得学前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的老师, 全额报销学杂费。评聘制:按照高级教师评聘制度, 考核分数100分以上, 继续领高级教师工资;100分以下, 领一级教师工资。评先制:评选“优秀执行班”、“优秀守时班”、“优质班”和“优秀年级组”4个集体奖, 依靠团队力量约束自我, 集体创先争优。

得益于“做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这一目标牵引, 我园教师队伍不断成长, 实现了“三高”, 即高学历———有本科25人;高职称———有中学高级1名, 幼教高级63人;高水平———有特级教师1人, 省级骨干11人, 还有两名教师分别被教育部选拔到香港支教一年。

四、注重家园共振, 为孩子有效发展营造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应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当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奔忙在学写字、学外语、学钢琴等各种“学习”中的时候, 学前教育正在异化为小学教育。针对家长观念中的小学化倾向, 我们举办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 和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之道。

如对幼儿园是否应教孩子写字这一问题, 有的家长认为, 在幼儿园学会写字, 孩子上小学就有先发优势。我们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分析利弊:孩子小肌肉发育不全, 过早写字容易损伤小肌肉, 并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而幼儿园开展的夹豆子、捡豆子、剪纸这些孩子喜爱的游戏, 既是控制肌肉能力的练习, 也是为写字打基础的手段。通过交流, 家长明白了, 孩子的很多进步都是在玩中获得的,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违背幼儿成长规律去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五、注重携手同行, 为更多孩子提供优质资源

作为省级示范园, 为了让更多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我园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发挥示范帮扶作用:

一是走出去。先后有11位老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 5位主任承担了省市相关教研、保育、安全等讲座, 3位主任担任市教育局暑假继续教育讲师。

二是请进来。主动邀请周边市县幼儿园到我园培训观摩, 近两年接待来自白沙、昌江、儋州等市县的园长、教师跟班学习教学、保健、管理等百余人;接待师范院校学生实习500余人;接待来自港澳、台湾及全国各地幼教专家、同行参观交流2000多人。

三是结对子。落实省教育厅“2013年省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文件精神, 我园对口帮扶澄迈福山中心幼儿园和大拉幼儿园。秉承“园长重视、亲自负责;主任到位、紧抓落实”的原则, 我们做了如下工作:调研先行, 我园一把手带领班子全体成员和教学、后勤所有业务部门主任, 到澄迈实地调研, 明确帮扶需求;方案对接, 我园制定帮扶方案、被帮扶园制定承接方案, 通过面对面交流, 实现帮扶、承接方案无缝对接;打歼灭战, 针对澄迈最薄弱、最急需的方向, 按照一月一主题的思路, 安排分管园长和部门主任到澄迈现场培训指导, 接待澄迈业务骨干到我园跟班实践,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在项目开启的短短两个月中, 我园中层以上业务领导全部下园调研指导两次, 被帮扶园的园长、骨干教师来园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学习一次, 使得帮扶活动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中初见成效。

上一篇:高职法学下一篇: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