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共3篇)
1怎样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篇1
怎样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我觉得我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我理解应该给幼儿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幼儿园不能用呆板的纪律来约束幼儿,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活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幼儿在愉快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把集体,小组,个人的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一个人受教育的长河中,幼教是源头。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幼教是先导。所以幼教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要努力培养幼师的爱心和童心。爱心的基础,就是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就是事业心。童心的表现,就是孜孜不倦地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过程,积极思索幼儿的一切行为,采取有效教育方式把幼儿成长引导到健康发展轨道上来。在教学中,不管幼儿行为(语言、动作)多么幼稚可笑,必须始终尊重他们,以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们,加以形象引导。不要随便训斥和辱骂他们。当发现某些幼儿的特长,就应积极引导鼓励,使其健康发展。对待个别行为后进的幼儿,要耐心进行帮助教育。
因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关键是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和驾驭幼儿在这个领域中的成长规律,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尊重幼儿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篇2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尊重幼儿,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性格开朗、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差异,关注差异
在我们所带的班级中肯定有部分幼儿特别的乖巧、招人喜欢;也有部分幼儿性格倔强、攻击行为严重,爱惹事生非,特别让人担心。如何对待幼儿的能力差异,尤其是那部分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呢?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袖手旁观,而应该摸清每个幼儿自己原有的水平,全面了解他们的差异。如我班的孩子张正林,动手操作和自理能力掌握的较慢,但他在任何时候都显得非常淡定,所以我对他格外的关心。每当放学回家时,其他孩子都焦急地等待父母来接自己回家,赶快穿衣服、站队,只有他一个人很淡定地坐在座位上,不穿衣服、不站队,也不趁机凑热闹。我想,也许是他不会穿衣服或是不想回家。于是,我用自己的言行去帮助他,支持他,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也要给予鼓励、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你行!”“加油,你一定会很快穿好衣服、站好队。”“我们相信你。”很随便的几句话,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让他在实践中觉得自己一定行。一天他站在队伍里喊我,我对他翘了一个大拇指说:“你真棒,原来你知道自己的位置。”他开心地望着小朋友和老师,这时我突然明白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相信一点: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二、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促进个性化发展
教师要善于理解幼儿的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不能对自己不喜欢的幼儿产生偏见,要相信幼儿有自我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能力,善于对幼儿做出积极的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做出反应。如杜少学是我班年龄最小的一位孩子,每当小朋友出去户外活动的时候,他都不能安静地站在队伍里,总忙着跑前跑后,可一看见老师拿活动器械,就赶快跑去帮忙,我就及时表扬他:“杜少学真棒,如果再改掉不站队的习惯就更好了。”他听到后好像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有一天上早操的时间到了,他很快地站在队伍里,对着我说:“老师,你看我站好了。”我就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肯定了他的进步,还在他的额头上贴了一个大大的笑脸,他非常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习惯变得越来越好了,进步越来越快了!可见要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就必须要实施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是实现个性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最好保持这种较近的距离和保持视线的接触。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用一个恰当的眼神、表情也能使幼儿对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对自己行为的反馈有更为明确、深刻的体会。
三、家园携手,共同教育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种家庭结构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照顾,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孩子们要奔跑、要攀爬,家长怕有危险;孩子们要玩泥巴、要捉虫,家长嫌太脏;孩子们要和同伴一起玩,家长怕孩子受欺负;还有的家长不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孩子简单的生活技能,就连穿衣、吃饭这样最简单的事情,也要“一包到底”,严重束缚了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从而导致幼儿之间的差异很大。面对这一社会性问题,我加大了家园联系的力度,通过家访、家园联系栏宣传育儿知识,家长开放日来幼儿园了解幼儿一日生活等方法,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如我班幼儿张钰彤,长年由爷爷奶奶照顾,来到幼儿园早晨不吃早饭,常常老师给她喂饭,我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她在家吃饭的情况,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下,过了一段时间她学会了自己吃饭,每当吃完饭时就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吃完了。”并让老师看看饭吃干净了没,这时老师及时对她表扬,她就高兴地回到自己座位上,并且帮老师督促其他小朋友快点吃饭,她的进步真快呀!这就是教师的指导、家庭的教育、幼儿自己的努力形成的一种“合力”,不断提高幼儿做事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会了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洗手帕……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关心集体、关心同伴、学会了参与做事。
每一位幼儿教师,应该学会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多提供机会和条件,给幼儿选择的自由,让每一个幼儿都具有表现的勇气,在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怎样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篇3
-------阴平镇中心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交流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现在的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抢救性的保护并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这也提醒我们中华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舞扇、民族器乐、书法等活动,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2012年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阴平镇中心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提出了“一二三四”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思路,即一个宗旨:“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塑造文化人格,提升人格境界”;强化“两项服务”:服务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于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推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四项教育”:经典诗文教育、传统节日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总目标,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让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通过充分“扬长”,我们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为途径,以诵读经典诗文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适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因素及各层次的关系,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
一、诵读经典诗文,牢记优良传统美德。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许多诗句已成了国人在生活中互相传诵的语言,并成为做人准则,一代一代地流传。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好环境,小学生更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2012年始,我校开始把经典诵读引进校园,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着力提高小学生的文学功底,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改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我们的校园,逐渐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校园内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师生员工和谐向上,校园环境美丽宜人,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1、学校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2、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二、普及民俗物品,提升欣赏审美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健康审美情趣,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这是我们一直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校园民族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分支,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基于这种理性认识,我们以民俗物品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适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因素及各层次的关系,构建起以民俗物品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一体,认识民俗物品、了解民俗物品独特的办学特色。
1、通过学校走访民间搜集,教师和学生捐赠等方式,我们已经拥有了近百件民俗物品。包括家庭常用物品,农作物耕种物品等。
2、了解这些物品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知识,掌握一些物品使用的一般技巧。
3、加大宣传,全面推广普及。相关民俗物品的图片,模型或实物在校园内布置、展出、陈列,增添学习的气氛。
4、丰富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以黑板报、墙画为载体把阴平地方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民间技艺等民俗文化知识大力宣传。
三、书法深入课堂,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书法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品格;能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为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书法的了解和热爱,自2010年开始,学校特组织了每星期两节课的书法兴趣小组活动,由学校美术教师孙晋军执教。
1、切实加强基本笔画的训练。
无论是书法尖子生,还是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新手,基本功是贯穿整个书法学习过程的必备条件。但是,如今的学生一遇到笔画练习就觉得没意思,刚学会走路就想跑步,结果往往“挂”在半空中,像麻雀一样想飞高就是飞不上。我们要求老师从教学和复习基本笔画入手,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结合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的轻松,效果非常好。学习后,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并在每次练习字前先写一写基本笔画,时刻不忘基本笔画的书写。在学习完基本笔画后,我们进行了基本笔画过关,先要求学生在自己小组里进行过关,然后再进行正式过关。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基本笔画书写得到了质的提升,为以后的书法教学打下了基础。
2、发挥书法尖子生的示范作用。
在一个班级里,充分合理发挥好尖子生的示范作用,可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帮教师对他们进行书写辅导。我们将书法尖子生和其他学生进行结对,让他们坐在一起,在平时的练习和学习中,让尖子生监督和帮助他们的书法学习,适时进行提醒和指导,在期末评选最佳辅导员若干名。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把他们书写的作品给全班学生欣赏,让学生有个学习的榜样,促进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一措施,一些平时很随便又很懒的学生变得自觉而认真了,书写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加强书写方法和书写习惯的训练,提高学生书写的能力和习惯。每次书法教学,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分析、观察能力的训练。经常让学生进行分析字形结构的练习,让学生仔细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练习中也同样要求学生先对自己所写的字进行笔画、字形结构以及排列位置等方面的分析,书写完后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或同桌检查,并进行修正。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逐渐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和错误的书写方法,慢慢学会了正确的书写方法,提升了自己的书写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经过近三年的书法教学活动,总体上学生的书写能力有所上升,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强化。学生能从“认真、仔细、耐心”的学习态度上进行书法学习和练习,并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同时,也激发了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书法训练活动中,学校也呈现了一派“热爱书法,欣赏书法、书写书法”好景象。
总之,我们一定会在市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契机,以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我们花小扎根,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附:相关民俗图片。民俗物品(簸箕)
刮胡刀
纺线车
杆秤
民俗游戏 斗
鸡
老鹰捉小鸡
滚铁环
保皇
玻璃球
捉迷藏
打弹弓
【1怎样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推荐阅读:
怎样尊重孩子了解孩子06-18
尊重学生发展个性07-04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07-28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09-28
尊重个性差异10-09
尊重差异张扬个性06-11
尊重幼儿的想法07-19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07-22
浅谈幼儿的尊重09-27
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