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2024-09-28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共12篇)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1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于整体实践教学方法总结的不足,往往存在着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不够全面的问题。因此,在保证基础知识储备,提升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层面进行深度研究,是未来“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要关注的核心领域。除此之外,通过重视更新设计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方法,才能够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凝练自身的数学教学思维,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应用规律,进而为后续的教学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通过进行师范专业类“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实践研究,可以在尊重师范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引入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而优化现有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通过动态性的进行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模式研究,可以有效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论”学科特点,活化师范专业学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知识应用思维,并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整体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挥出“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研究关键点探析

1.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教学思维。结合相关文献案例的调研,在进行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教学方法研究,导致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师难以把握住课程知识的重点,导致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核心内容展示出现偏差,也难以为师范专业学生提供一套成熟系统的教学能力锻炼体系。与此同时,由于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研究的缺失,也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满足实践教学过程的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过程要充分的注意到对于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性设计,有计划、系统的规划其教学组织模式。例如,充分的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论”学科的一些基本的特点,在进行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系统性的进行对这些概念的整合,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形成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的系统性认知,进而有针对性的促进师范专业学生小学数学教学能力的提升。

2.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知识丰富学生教学技能。师范专业学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论”理论知识,在教学方面的应用能力的提升,是进行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方法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相应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满足社会对于小学数学教师了能力需求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关于全面综合促进师范专业学生“小学数学教学论”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相关教学模式很少,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也相对单薄。

与此同时,由于当今“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学生相关教学技能的锻炼也接近于空白,这就导致其难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小学数学教学思维体系,这也是制约当前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效率提升的一大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师范专业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论”涉及到的一些基础性的内容,让师范专业学生形成自身学习和“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结合为一体的思维,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完整的形成相应的教学思维模式体系,丰富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要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师范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制定出完善有效的理论实践转化方法,有针对性促进师范专业学生“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丹丹.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2(10).

[2]杜启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3]倪玲玲.云南之行载誉而归——附小教师参加“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论坛”[J].浙江教育科学.2011(06).

[4]许燕频.《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2

1、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001年1月,教育部在华南师大召开正式启动大会,第八次课程就此拉开,2001年9月全国27个省,38个国家级实验区起始年级(一年级、七年级)展开实验,2002年9月省级实验区500

个县起动实验,占17%。

(1)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须要求 ① 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 数学的发展 ③ 教育本身的发展

(2)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2、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制定的,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第一部分:前言,介绍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两部分,分别阐述各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学段的划分:1—3年级为第一学段;4—6年级为第二学段;7—9年级为第三学段,也即现在的初中阶段。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分三个学段分别给出。各学段设置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课题学习)”四个学习领域。

在内容标准中,每一个内容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教学要求。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分学段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

第五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一

3、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如何认识数学课程(2)如何认识数学(3)如何认识数学学习(4)如何认识数学教学(5)如何认识数学教育评价

(6)如何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4、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与2000年《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相比,目标有什么变化?(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标分类形式(2)加强了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3)调整了数学能力方向的目标内容(4)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5、课程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1)提倡现实的、有教育价值的数学(2)提倡“自主、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

(3)提倡在关注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4)提倡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等,标准不主张采用“线性安排,一步到位”的模式,而是提倡“螺旋上升,逐步发展”的教材体系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3

关键词:整体;小学数学;实践

一、设计课题

在整体的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合理的课题是整体教学实践的关键,设计课题时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设计一些代表性强,需要思考而不需要深奥的课题,需要适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知识点、重要概念。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具有代表性的课题来举例:一个矩形周长为32,其中该矩形的长宽之比为1∶3,求该矩形的面积。首先这个课题考查了矩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学生需要发散的数学思维,又能考查学生的算术能力和动手能力,该课题看似简单,但符合我们设计课题的初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并对某方面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这也是整体教学实践的一部分。

作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小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设计课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要求教师设计好课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才能更好地实践整体教学。

二、创建团队

教师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师范生,创建教学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交流数学教学的经验,而且能够促进相互之间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在教学团队中,可以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起探讨,创建教学团队是“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必不可少的,它是整体教学实践中的保障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

在团队里,根据团队负责所分配的任务,完成个人所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例如,一部分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调研,另一部分可以探讨教学经验,最后整合整个团队的合作成果,得出团队里成员有用的整体教学实践资料。

三、选取材料

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材料有: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成绩评定标准、知识整体结构。学习内容即为教师教学的内容,是“教”与“学”两个总体共同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为达成某个教学内容所设定的目标,需要符合整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既不能立的太大也不能设得很容易;成绩评定标准是对整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评分,做到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整体结构指的是整体教学实践的主体部分,需要围绕知识整体展开教学,使整个过程自成一体。

选取有趣味的教学课程材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在整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同时也需要联系各种知识以便于解决学生的疑问。“教”与“学”相辅相成,既需要教师的“教”,也需要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教”为主,“引导”为辅,在教学实践中也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明确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整体思想,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师范生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整体教学的框架下,要做到明确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理论要牢牢掌握,制定理论任务,明确计划,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到得心应手,井然有序。依据“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把握整体教学实践,把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计划制定完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达到整体教学的理想效果。

五、成绩评分

成绩评分的过程是对整体教学实践的一个总结,有利于在后续的教学中“扬”过去教学优点并继承发扬和“弃”过去教学不足并加以改正。成绩评分由学生学习效果评分和教师教学成果评分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各占50分。

教师教学成果评分从课题的合理性、课程的选择性、整体教学知识结构性、课堂讲解水平以及教学方式五个方面來评分,将每项分数设为10分,最后在教学团队中,教师互相探讨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样有利于整体教学实践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整体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五个方面较详尽地论述了整体教学实践的步骤和关键,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各个整体教学实践部分,都需要教师从基础出发,把握整体,立足目标,这样就能够达到整体教学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 教育探索,2012(6):57-58.

[2]浦祝志.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25):44.

[3]张勇超.“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11):44.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4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与整体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和整体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为师范生提供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指导。能够有效的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水平,促进其自主力量的发展。通过学习获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反思和创新能力都能够为他们的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作出贡献。

与传统单一的理论教学或者是实践教学不同,整体教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被提出来,是一种新型的、可以有效地整合课内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身体和内心感受的平衡,强调的是教师的全局观念,如尊重学生的整体、构建具有整体观念的教学方式、塑造语言与行为统一的教师,通过这样的理念培养出整体的人才。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整体教学,可以明确师范生的学习目标、提供优秀的学习材料。增强师范生将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增强他们教学设计的水平。通过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的整体性,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新型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发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小学数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数学课题的选择

课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其选择关系到教学实践的质量。首先要注意的是课题选择的合理性,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低。任何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是超过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选题,都会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小学数学课题的选择必须要与小学生的整体特征相联系,确保课题内容与课堂知识一致。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假定现在有两个长方形的玩具卡片,一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4:3,二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5:3,让学生求两个玩具卡片的面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唯一答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开思维,不用担心出错。

(二)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

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尽量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材料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内容与目标;其次是学习材料与框架;第三是学习要点与成绩的评价。运用整体教学必须突出体现教育课程与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例如在进行100以上数目的认识教学中,选择具有启发、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书本的编排方式和目的,在满足学生身心发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三)挑选相应的辅助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相对复杂,仅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不同的课程教师以及不同阶段的数学课程任课教师的配合。如数学学科教师对本领域的知识的融汇贯通的理解能够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师范生今后的数学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其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经验的传授,让师范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步骤,让师范生在实践活动之更容易上手;再如通过心理学教师分析小学生整体的心理水平和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量,丰富师范生的知识储备,多元的知识掌握结构可以对教学活动产生辅助作用。

(四)创建学习共同体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实际运用要求师范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适当的吸取数学教师的经验。所以,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师范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师范生对团队进行分组并选择负责人。平时开展各种活动,交换各自的思维方式,分享资源和经验,小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交由大学教师检查和指导。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师范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吸取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改进自身,更好的将小学数学教学论应用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去。

(五)成果的评价

创建有趣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探讨,实施整体教学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学生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总分为50,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平时的理论知识运用状况、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老师的配合情况以及小组回答提问的积极性,每一项设置为10分。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做出表扬、而表现不好的学生予以鼓励,并指正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其次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材料的选择、知识的讲解水平、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五个方面,同样的每项设定为10分。通过分数的直观展示可以及时的发现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身不足的了解,并根据现状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六章 篇5

第一节

数与代数教学的意义、内容与要求

一、数与代数教学的价值

(一)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发现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科学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数与代数的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重。“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在以前的大纲中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计算——整数、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认识、性质以及相应的四则计算 量与计量——货币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

(长度单位、角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包含在“图形与几何”中)比和比例——比、按比例分配、正比例、反比例

代数初步知识——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标准》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对义务教育阶段“数与代数”各部分内容以及具体要求进行了调整。

第一学段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第二学段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三、数与代数的课程目标(见教材P237-238)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四、《课标(2011年版)》课程内容与目标的主要变化 与《课标(实验稿)》相比较,内容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具体内容与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有所调整。但《课标》与《试用修订版》大纲相比较,该领域主要变化如下:

(一)数的认识

(1)强调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2)增加了负数的认识。

(二)数的运算

(1)整数四则运算要求在历次大纲中一直处于降低趋势。如:

1978年提八个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1992年提八个字:正确;但对“熟练”,“合理”,“灵活”分层次要求。如“对一些基本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2001年提两个字:能,会。如“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2011年提八个字:正确,有据,合理,简洁。(2)重视口算,加强估算(3)取消带分数四则计算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三)式与方程

提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其目的是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也允许学生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这样既不妨碍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也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珠算与计算器的使用

(1)取消珠算,只将珠算作为一种文化来介绍。《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2)引进计算器

(五)应用题 内容:繁——简;

方法:算术——算术、代数(78年以后);

能力培养:由单纯重视解题技能——同时重视解题思路。

呈现方式:应用题——实际问题;不强调类型划分。

解决过程:实际问题(抽象、简化)——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文字题(运算意义)——计算题(实现三次转化)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第二节

数与量的概念教学

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量的概念包括:货币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长度单位、角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包含在“图形与几何”中)。

一、自然数概念的教学

自然数概念教学的四个阶段:现行教材一般分为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与万以上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数 案例6.1:“0”的认识

【教学片段】认识数“1”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教学片段】认识数“1”

老师请小朋友观察图形,逐步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图上画了些什么。比如:“一只梅花鹿,一只小鸟,„„”。老师指出,1只梅花鹿可以用一根“小棒”来表示。并随手贴出一根小棒。再问学生,一根小棒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知道:一根小棒可以表示很多很多的“一个东西”,凡是一个东西都可以用一根小棒来表示。告诉学生,一根小棒所表示的数,可以用数字1表示。

(点评:这一环节,通过“实物图片——小棒——符号”,逐步去掉现实对象的其他无关属性,使学生经历将数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并体会所有数量是1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初步渗透1和一个实物的对应关系。)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突出自然数抽象意义的理解 比如,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步骤:

①通过数数,逐步把数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

数数:事物——动作——点子图——数

(由具体到抽象)

②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③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④学会正确读写10以内的数 ⑤初步体会0的意义

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 唱数(死记硬背式计数); 按物点数(理性计数); 按群计数(等价计数)。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教学案例】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下)(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朱国荣设计。案例选自《小学数学经典课例——历史视角下的研究》吴卫东、邱向理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数数,掌握不同的数法

1.齐数教师的手指数(一个一个地数)。

2.请三名学生站在前面,指名数他们的手指总数,展示不同的数法(有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数完后,指名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数方法”?

(二)画圈,认识计数单位“十”、“百” 1.第一次画圈:认识计数单位“十” 指名说出图中某班人数(三十三人),并用数“33”表示。请学生思考:如果用一个圈表示一个小朋友,要表示全班三十三位小朋友,应该画多少个圈?回答后,组织全体学生画圈,画之前,教师明确提出:怎样画,能让老师很容易看出画的正好是三十三个圈?

(点评:学生自己画圆圈表示33个同学,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但教师明确提出画圈要求:要“很容易看出正好是三十三个圈”,这是一个对学生的思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学生需要记住总数,同时需要思考如何画,边画还要边数数。这是一个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也有助于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反思,学习数数,体会使用计数单位“十”进行计数的价值。)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学生独立画圈后,组织交流

(1)展示没有结构地、随机地画的作品。(2)展示五个五个画的作品。(3)展示十个十个画的作品。

教师组织学生对上述各种画法进行分析、评价。并统计十个十个画的学生数,给予表扬。教师让学生数出(3)展示的圆圈个数,先十个十个地数,再一个一个地数。小结:个、十都是计数单位。

(点评:教师呈现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画法进行评价,并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十个十个画的情形:利用对应的方法,引导学生由第一行的个数,推断以下几行的个数,由此确认圆圈的总数,并用“

十、个”去数数。使学生在比较中建立“十”这个计数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4)认识数的组成,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请小朋友们想一想,“33”里面的两个数字“3”所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同桌说一说)

生:前面那个“3”是在十位上的,后面那个“3”是在个位上的。生:十位上的“3”代表3个十,个位上的“3”代表3个一。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刚才十个十个画的作品,分别圈出两个“3”所对应的不同的圈。逐步沟通数的组成与画圈结果之间的关系,理解33由3个

十、3个一组成,能根据数的组成说出数的名称。

(点评:这里,教师没有直接问学生33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而是让学生讨论,自己去解释知识。同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沟通画圈结果和数的组成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体会记数的位置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2.解读教师画的作品:认识计数单位“百”(每行画十个圈,画了九行,最后一行画了一个圈)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数一数老师一共画了多少个圈。然后组织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先十个十个地数,再随着老师画的圈,依次数到一百。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画有一百个圈的方阵,最后得出“10个十是100”。

(点评:学生经历从100个一到一个百的数数过程,体会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会用计数单位“十”来数较大的数。这里得出十个10是一百以后,还可以反过来说,一个百里面有10个“十”。训练学生逆向思考的能力。同时,可将100看成一个整体(如果是小棒,可以将100根或10个小捆捆成一大捆),建立以“百”做计数单位的概念。注意在数数时,接近整十的地方是学生数数的难点。)3.第二次画圈——在头脑中画

请学生独立想象:47个圈应该怎样画,同桌交流后组织反馈。

(三)解释与应用

1.呈现3捆(每捆10根)再加5根小棒,请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几根。

请学生想象,怎样摆出53根小棒,交流后组织讨论:35和53中的“3”和“5”所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2.呈现百羊图,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一数。

(点评:会数数,就是会用十进制计数法来数。要强调由大到小使用各个计数单位来数,使得每种计数单位的个数都不超过九。弄清数的组成。以便根据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数感

有研究者认为,数感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关系、数的运算、数的估算、数的问题解决”等六个方面。

课标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发展的关键期是小学低中年级,数概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开端。

(四)在因数与倍数等概念教学中进一步理解自然数

这部分内容属于数论的最基础知识,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许多概念如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等容易混淆。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能丰富学生对自然数本质属性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数感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后面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与规律的归纳概括过程。

案例6.2 :质数与合数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概念的教学

分数、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学生认识分数与小数的含义要比整数困难得多。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含义,《标准》以及历次大纲均把这部分内容分段教学。关于分数、小数的编排顺序问题

关于分数、小数的分阶段问题(各分两个阶段)

初步认识分数(三上、三下)(案例)

初步认识小数(三下)

正式学习小数(五上)

正式学习分数(五下)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一)分数的认识

1、分数概念通常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比率”,即指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二是“度量”,指的是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计。

三是“商”,即把分数视为两个整数相除的结果(即商定义)。

2、分数的认识通常分两个阶段: 初步认识分数

三上: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认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

三下: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认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正式学习分数(五下)

分数的含义、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大小比较、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小数的认识

1、小数的认识通常分两个阶段:

三下:初步认识小数

五上:正式学习小数

2、小数的性质(五上)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三)百分数的认识

认识百分数应注意如下几点:

1.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2.由于以上原因,分数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但百分数不能加上单位名称,这是它与分数的不同;

3.分数一般用最简分数的形式表示,但百分数为了便于比较,都以1%作为单位,不用约分成最简分数的形式,也不用化成带分数,而且分子也可以是小数;

4.由于百分数的广泛应用,认识百分数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加深理解概念,体会百分数的好处。

(四)负数的认识

1.密切联系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意义 2.注重通过实际应用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三、常见的量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量包括: 货币单位:元、角、分;

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 重量单位:克、千克,吨。

注:长度和角度、面积与体积等计量单位被安排在“空间与图形”领域。

教学顺序:货币(一上)——时间(二上。一上先认识整时、几时半)——重量(三上,较迟)

注:同一类计量单位一般是分成几个阶段出现的。(一)结合现实情境,认识货币单位(二)联系具体情境,感受重量单位

(三)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时间单位(案例6.4:认识“年、月、日”)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第三节 数的运算的教学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课标(2011年版)》对于数的运算教学,相对于《课标(实验稿)》 和《修订版大纲》采取的措施是:将计算教学内容融进了各种情境之中,即把计算教学与实际问题教学结合起来,并且注意到: 一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运算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要重视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

三是要重视直观算理与抽象算法教学的有效联接。

四是要注意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教学的和谐统一。

五是注意口算、笔算与估算的有机结合。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一、整数四则运算的教学

(一)整数加减法教学 1.20以内加减法 1)10以内的加减法

●基础:认识了10以内的数,10以内数的分与合。

●编排:关于1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编排,有不同的方式(先加后减、加减混合)。江苏教材(加减混合)将其分为五段:

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包括有关0的加减法);

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把加减法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主要任务:理解加减法意义;

培养运算技能; ●注意点:

教学时要从具体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10以内加减法,主要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口算。

开始用一幅图表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一幅图两个算式,再过渡到一幅图四个算式,使儿童逐步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编排:先加后减;(现行人教、苏教、北师大版都采用此法)

加减混合。● 20以内进位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编排:(通常两种)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中国学者提出: ①数数法(即逐一计数法)

②接数法(这是按群计数的初步阶段)③凑十法(重点)

④口诀法(整理成加法表,达到口诀化)

①②是初级阶段,学生停留这样的水平上是不利于计算能力发展的。重点应掌握③,并达到④的要求。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美国学者提出: ①数数法;

②从大数算起;如3+8,从8加起。③双倍数;学生做7+7比8+6快。

④近似双倍数;6+7——6+6+1或7+7-1 ⑤利用10的概念;7+9——7+10 - 1 ●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的编排:(通常两种,与加法对应)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

①数数法(即逐一减数)13-5=13-1-1-1-1-1 ②破十法13-5=10-5+3 ③平十法(连减法)13-5=13-3-2 ④逆算法(算减想加法)算13-5,想5+()=13。⑤退十加补法13-4=13-10+6=3+6=9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2.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

主要学习:

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并初步学习简单笔算(包括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为学习多位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3.万以内加减法教学(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情景的设计,一要注意现实性,二要注意教学功能的综合性。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整数乘除法的教学

整数乘除法也是结合整数的认识,分成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除法与两位数乘除法等几个阶段教学的。

1.乘除法的意义

2.表内乘除法的教学(二上)内容:乘法口诀

用乘法口诀求商

编排:一种是先教学表内乘法,再教学表内除法(人教版)

一种是交叉编排(苏教版)3.乘、除数是

一、两位数的乘除法的教学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小数四则运算的教学

小数四则运算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理本质上是相同的。小数四则运算教学的关键是要沟通与整数四则运算的联系。

(一)小数加减法教学(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三下)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

进行。(一位小数)第二阶段:(五上)系统教学小数加减法。

(二)小数乘除法教学(1)小数乘法。

内容:一般分为小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小数两部分。

思路:小数乘法

转化为

整数乘法(渗透了化归的思想)。

依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关键:沟通与整数的联系,在得到的积中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2)小数除法。

内容:一般分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两部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并且要弄清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

思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转化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渗透了化归的思想)。依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商不变性质。关键: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最后,归纳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三、分数四则运算的教学

(一)分数加减法的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结合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二阶段,结合分数意义的教学,系统教学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直接基础是: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重点:理解计算法则,并正确运用。

关键:理解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案例6.6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分数乘除法的教学 1.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内容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乘分数两种情况。分数乘法运算的基础、要求。2.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内容包括: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三种情况。

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要求。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四、混合运算的教学

混合运算是加、减、乘、除运算的综合运用,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与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等。现行教材关于混合运算的教学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是混合运算初步教学阶段(100以内)。含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在这一环节中,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主要以口算为主;

二是各种运算顺序的教学阶段(万以内)。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或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三是在学生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万以上),教学三步混合运算,并认识中括号。四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第四节

式与方程以及实际问题的教学

一、用字母表示数与简易方程的教学

●编排特点:早期孕伏;逐步过渡;正式学习。

●内容:

(一)用字母表示数(经历过程、体会价值;案例6.8: 用字母表示数)。

(二)简易方程。类型:主要包括ax±b=c与ax±bx=c这两种类型。(案例6.9:方程的认识)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算术到代数的特点:(1)具体到抽象;(2)数字表示数到字母表示数;(3)语言等式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4)数运算到式运算。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教学

(一)列方程与列算式解实际问题的比较(见右)

未知数进入式子是新的突破。一般地说,列方程要比列算式考虑起来更自然,因而有更多的优越性。

(二)列方程解实际问题教学的意义

(三)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教学

重点:实际问题——建立语言等式——列方程(数学化过程)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第五节

比和比例的教学

教学比与比例可以渗透函数思想。因此,一般将其归为代数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1、比和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按比例分配及其简单应用;(平均分的拓广)

3、成正比例、成反比例量的认识;

4、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正比例关系图,并根据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等等。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第六节

探索规律的教学

问题:

1、数学中常见的推理有哪些?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2、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哪个更重要?如何理解。

3、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是什么?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第六节

探索规律的教学

一、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 论证推理又称演绎推理: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结论的正确性由前提的真实性和推理规则的正确性予以保证。

合情推理也称似真推理,是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归纳、类比、联想、直觉,提出猜想,作出估计的过程。它包括: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对特例或事物的一部分进行分析而提出一般性结论或规律的过程,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利用事物之间的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性,从一个具体对象到另一个特定对象的推理。它是一种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数学家拉普拉斯说过:

“甚至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

“数学中有‘论证推理’和‘合情推理’两种推理,它们是思维的两种形式、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在数学的发现和发明过程中是交互起作用的。”

“借论证推理来肯定我们的数学知识,而借合情推理为我们的猜想提供依据。” 由此可见,这两种推理应当有机结合。第六章

数与代数的教学

二、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与编排

培养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探索规律”。因此,《标准2011年版》把探索规律的教学置于一个突出的位置,加强了这方面的教学力度,提出了以下各学段具体目标:

第一学段: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第二学段: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原: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

内容设计:数、式、形。

编排:单元主题式、分散渗透式。(苏教版)

三、探索规律的教学策略 引导观察,大胆猜想 由易到难,适当开放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6

【关键字】小学数学 教学方式 策略

前言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论”是老师在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学论”从最初的认知到后面的整体这样一个过程对我们数学教学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根据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们的小学老师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把它利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论”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和怎么利用它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建议。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概念

传统教学与整体教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整体教学它把理论和实践两种教学理论相结合。它给我们学生展示了一种不同的数学体验,与我们平时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有着截然相反的感觉。这样就会让学生学习更加有趣,更加有目的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论”主要表现的方面有整体知识和整體学习。整体性知识把教育知识、教育方法、书本知识和心理教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把它结合到小学教学的实践当中。这样就会把知识、学生和教学融为一体。只要利用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点点的把内容教给学生,这样就会给学生组织成一个知识的框架。那么整体性学习呢,就是把学生以分组的方式去学习和讨论。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学习交流得到更多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1]。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数学教学整体教育措施

(一)针对选择数学题型

在小学生教学中,数学课中整体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课题,题目最重要易懂,但是必须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的内容,老师要从理论还有知识重点去设计。一方面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比如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算法可以出类似的题目“假如有一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的比例呢是5:7那么他们的周长是多小”这样的题目正确答案就不止一个,就会刺激学习的思考与兴趣,促使学生在解题和学习中多思考的能力[2]。

(二)针对选择数学材料

课程材料的选择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对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与学习目标和学习成绩都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对于如何选择好的数学材料有以下三点内容为根据,选择趣味的教学材料,这样除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外,还会为学生制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老师在整体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教学材料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的学习特点去分析,去总结出适合自己班上学生的一种整体教学,帮助学生一种全面的知识方向,去引导学生不断分析和总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的知识。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就给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有一个很好的基础[3]。

(三)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在整体教学结束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还要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经验,与学生交流这样会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样老师就可以在下次课堂中有个侧重的教学知识,使得学生更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可以提到更多的教学经验,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更加完美的教学方式。

三、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中的整体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把小学数学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本文中从选择数学典型题型到选择教学材料方面出发介绍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做一个分析,促使小学数育整体教学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教育探索,2012(06):57-58.

[2]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10(09):133-135.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7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教材改革和建设, 因为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 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一座桥梁, 是学生了解知识的主要窗口。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化, 它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教师而言,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而言, 教材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工具。虽然近年来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的问题的基础上, 将提出教材建设的一些建议, 以期为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一、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教材的内涵认识不够

目前来看, 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建设就是编写教科书, 认为编写教科书就等于编教材, 致使辅助教学材料不够或没有, 尤其是实训教材严重缺乏。导致了教学照本宣科, 严重脱离特殊学校教学实际, 教学的实效性较差。

2. 教材缺少特殊教育专业特色

特教学院之所以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 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的特色, 如平时教学中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 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特色就是优势, 专业的特色首先在于教材的特色, 教材的内容有特色了, 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的学习者才会有自己的特色, 这样有特色的人才才能立足于教育、立足于社会、立足于世界。当前的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基本上是忠实普通院校的教学论教材, 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

3. 教材内容滞后

目前, 特教学院使用的教材大多采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编写的教材, 教材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包括特殊学校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教学的过程和组织等内容, 分论包括整数的教学、小数的教学、应用题的教学、数的整除性的教学、分数和百分数的教学、量的计量的教学、比和比例的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教学、珠算的教学等内容。这些内容, 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分类相去甚远,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必须要重新选择内容, 构建新的教材体系。

4. 教材缺乏与相关学科的沟通衔接

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构建的, 围绕能力培养主线, 不同课程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现在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在确立内容体系框架时, 过分强调自身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较少考虑与相关课程、后续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以及这类课程对本门课程的知识内容需求, 结果造成知识点的交叉重复, 或侧重方向出现偏差。这样在教学实践中, 因教师各自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 可能会导致一方面由于重复讲述, 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表述上的不一致, 增加学生学习的障碍。

5. 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薄弱, 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目前的高职教材仍以纸质教材为主, 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及其相关机制尚未形成, 广大教师难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具体表现为: (1) 配套的硬件缺乏, 如微格教室。 (2) 优质教学资源缺乏, 如优质的教学录像。 (3) 教师开发与运用资源能力不强。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 理解教材的含义

所谓教材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导材料 (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 , 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部分。教科书不等于教材, 它只是教材的一部分, 编好教科书并不等于编好教材, 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可能误解了教材的意思, 往往只编教科书, 而忽略了对其他材料的编写, 这是相当错误而且是有害的。教材的定义没把握好, 当然谈不上教材改革和建设。

2. 选取与特殊学校数学课程相适应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 构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教材中原分论内容可调整为:数与代数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说课与评课等几个部分,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 加大支持力度, 调动教师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

加大教学资源建设投入, 提供良好的资金条件和硬件环境, 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发、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加大科研力度, 突出教材特色

教材编写者要研究特殊儿童的认识特点, 研究数学的学习规律, 突出特殊教育的特色, 在内容的选择、内容的呈现方式、内容的安排、教育理念等方面既要与特殊学校数学教学紧密结合, 又要反映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8

关键词:数学建模,图论,实践

一、引言

图论是组合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图为研究对象, 这种图由若干给定的点及连接两点的边所构成, 通常用来描述某些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 以点代表事物, 以连接两点的边表示两个事物间具有这种关系。图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实际的生活生产中, 有很多问题可以用图论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其应用性已涉及物理学、化学、信息论、控制论、网络理论、博弈、运输网络、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目前高校很多课程都涉及到图论知识, 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运筹学、组合数学、拓扑学、网络优化等。甚至有些专业将图论作为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程来开设。

由于图论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复杂和定理难证明、难理解等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难, 证明抽象度高, 学生难以理解, 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图论思想,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图论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会使学生感到图论的学习非常枯燥。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 越来越注重数学的应用性, 而数学建模过程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当前实现数学作为一种应用能力的过程中, 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因此, 在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是目前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大的趋势。由于图论的概念和定理大多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图论中的诸多模型和算法是数学建模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所以在图论课程教学中注重介绍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实际背景,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学习图论的相关概念和定理, 探究图论的发展规律, 从而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理论。

二、数学建模思想方法

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语言, 通过抽象、简化, 建立起来的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这个结构可以是公式、方程、表格、图形等。把现实模型抽象、简化为某种数学结构 (即数学模型) 之后, 我们就可以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来求出这个模型的解, 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 这个过程便称为数学建模。其目的是将复杂的客观事物或联系简单化并用数学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要经过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构成、模型求解和模型分析这五个步骤。模型准备就是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 明确建模目的, 搜集必要的各种信息, 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 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问题”。模型假设是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 抓住问题的本质, 做出必要的、合理的简化假设。模型构成是根据所作的假设, 用数学的语言、符号描述对象的内在规律, 建立包含常量、变量等的数学模型。模型求解是采用解方程、画图形、优化方法、数值计算、统计分析等各种数学方法, 特别是数学软件和计算机技术求解。模型分析就是对求解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并解释为对现实问题的解答。由此可见, 思想数学建模就是将数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数学建模思想就是锻炼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图论的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 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 利用图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图论贴近生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与图论相关的实际问题, 利用图论知识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报告和讨论,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掌握,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图论的兴趣。

三、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图论教学的实践

目前, 各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是如何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之图论知识的应用广泛性, 从而,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到图论课程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已显得刻不容缓。因此, 结合图论教学内容有机地增加数学建模教学内容, 使广大的学生能学习和体会到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方法, 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应用图论知识的意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图论的积极性。

(一) 在图论定理公式中渗入建模的案例

在图论某些定理证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 把定理的结论看作一个特定的模型, 需要去建立它。于是, 当把定理的条件看作是模型的假设时, 可根据预先设置的问题, 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定理的结论, 从而定理证明的方法也随之显现。

案例1:设为任意无向图, V={v1, v2, …, vn}, |E|=m, 证明所有顶点的度数和=2m, 并且奇点个数为偶数。

解析:证明该结论之前, 首先任意选取若干个学生让其随机互相握手, 并记下每个人的握手次数和每两人之间握手的次数, 由此可得每个人握手次数总和是每两人之间握手次数的2倍以及握过奇数次手的人数一定是偶数。互动之后介绍该定理称之为握手定理, 从互动过程中可以建立定理结论的模型, 并且证明的思路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 在应用性例题中渗入数学建模的方法

案例2:一家公司生产有c1, c2, c3, c4, c5, c6, c7七种化学制剂, 其中制剂 (c1, c2) , (c1, c4) , (c2, c3) , (c2, c5) , (c2, c7) , (c3, c4) , (c3, c5) , (c3, c6) , (c4, c5) , (c4, c7) , (c5, c6) , (c6, c7) 之间是互不相容的, 如果放在一起能发生化学反应, 引起危险。因此, 作为一种预防措施, 该公司必须把仓库分成互相隔离的若干区, 以便把不相容的制品储藏在不同的区, 问至少要划分多少小区, 怎样存放才能保证安全。

解析:首先建立模型, 用图来表示实例中这些制剂和他们之间关系, 用顶点v1, v2, v3, v4, v5, v6, v7, 表示c1, c2, c3, c4, c5, c6, c7表示七种化学制品, 把不能放在一起的两种制品对应的顶点用一条边连接起来, 如图1。

模型求解:由图可得极小覆盖的逻辑表达式为:

利用逻辑代数法则简化上述逻辑表达式为:

从而可得全部极小覆盖为:

由于极大独立集与极小覆盖集之间互补的关系, 所以上图的所有极大独立集为 (v2, v4, v6) , (v1, v6) , (v1, v3, v7) , (v1, v5, v7) .取图G的一个极大独立集V1= (v2, v4, v6) , 将其着第一种颜色。在VG-V1中, 所有极大独立集为, (v1, v3, v7) , (v1, v5, v7) , 取V2= (v1, v3, v7) 将其着第二种颜色。在VG-V1-V2中仅有点v5, 将其着第三种颜色, 故χ (G) =3.

于是得到该化学制品的存放方案:至少需要把仓库划分为3个区, 可以将c2, c4, c6三种制品, c1, c3, c7三种制品和制品c5分别存放在一个区。

(三) 设计相关数学建模问题, 提高学生应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图论课程教学时, 不能专门地让学生学习建模, 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模型给学生介绍数学建模的思想及方法。图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机械工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其求解思想渗透到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因此,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图论课程相关的课外建模活动, 选择符合学生实际并贴近生活的一些图论问题, 启迪学生的论文查阅意识和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论文, 最后以解题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他们的结果。促进学生应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图论课程的教学中, 使图论课程教学与数学建模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图论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能较好地提高图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Bondy J A, Murty U S R.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M].North-Holland:Elsevier, 1976.

[2]翟明清.浅析图论教学[J].大学数学, 2011, 27 (5) :23-26.

[3]定向峰.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图论课程教学中的一点尝试[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9 (6) :28-31.

[4]张清华, 陈六新, 李永红.图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8 (34) :8235-8237.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9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以下简称“小语论”) 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 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

但从现有课程的实施来看, 带有以往浓重的教学法课痕迹: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下, 学生们的学习大多还处于“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忆笔记, 考后丢笔记”的不良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漠视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 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 淡化了学习者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 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试图从改变课程实施方式的角度, 以“问题驱动”为基本教学策略, 采取“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方式, 使“小语论”教学由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唤醒主体的需求内驱力, 激发其潜能与创造力, 以实现“小语论”的课程目标。

二、“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 “问题驱动”策略基本内涵

“问题驱动”策略或曰“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Learning, 简称PBL) , 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 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 (authentic) 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 (self - directed learning) 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 (real—world) 问题, 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越来越热, 是因为它切实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 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学习模式对我国当前大学生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毫无疑问, 基于问题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克服医学教育的困境, 而且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共同需要。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自我指导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而这些都是作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师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因此, 通过“问题驱动”教学实验与验证以及施教者教学行为与学生能力形成发展相关因素的考量, 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二)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特点就是情境促问题, 问题带情境, 通过“问题驱动”开展教学。它的内在联系是:创设问题情境是前提, 提出问题是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 实践反思是归宿。

1.问题呈现:

在这个流程中, 将教学问题置于“候诊”状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此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发现问题并给予准确表征是重点。学习活动通过“自主阅读”“亲身感悟”“案例分析”几个环节展开。即, 首先阅读“小语论”教材相关部分的材料, 以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其次, 进入小学课堂见习, 听取相关类型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如医学教学的“临床”经验, 以“获取问题”;第三, 搜集典型案例, 结合“临床”问题加以比照分析, 将问题呈现出来。比如, 在阅读教学中, 朗读的状况很不理想, 小学生 (包括部分教师) 的普通话不够标准, 方音明显;课堂朗读时间不够充分, 往往匆匆而过;或者有较多的朗读时间, 但又缺乏层次性的要求;课堂朗读指导的效果不明显, 与“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想去甚远。因此, “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恰当地指导朗读”等就成为课程学习中应当“破解”问题。

当然, 仅仅发现这些问题还不够, 同时要求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并对其给予准确表征。这一方面是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 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对上述问题的准确表征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与PBL由教师设计问题并提出给学生讨论所不同是在于问题的定义与解决。笔者认为, 问题驱动价值的实现, 不能仅仅依赖教师对问题的呈现, 还有一个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的环节。如何发现问题并能准确表征, 是学习者学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本研究试图突破的难题所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设法求解:

当问题得到了准确的表征和呈现, 就进入了“设法求解”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 主要是采取小组内部分工, 通过小组讨论、查阅工具书、上网浏览资料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这个程序结束时, 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有个人的求解备选方案, 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小组共同研究、探讨而形成的集体成果, 并向全班展示和汇报成果 (包括个人收集的资料、个人的研究结果及小组讨论记录等) 。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查找资料, 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通过阅读查找、比较分析、梳理整合, 自己建构、抽象、概括出相关知识, 经过这一过程, 学生们可以大大丰富自己对某一研究领域的了解, 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作了很好的补充, 视野也得到开阔,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刻多了, 尤其是通过大量案例的搜索研究, 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实践反思:

“反思实践”让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 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兴奋度, 促进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的建构与生成。在这个程序中, 主要是组织学生带着相关问题, 并就其提出的方案尝试上一堂朗读指导课, 来具体落实, 并深刻体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小组集体备课, 共同进行教学设计, 在反复研磨的基础上, 形成课堂实施方案, 再由一名同学上堂授课, 其余同学一同听课, 最后评析、总结, 从而达成对问题解决的共识。

三、效果分析

1.使学生树立了真正的“问题意识”。思维产生于问题情境, 又以解决问题为其目的, 思维的问题性正是人的认识的基本特征。“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立足于“小语论”课堂教学, 始终把“发现提问”“表征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从而可以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猎获知识, 掌握技能方法, 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力。

2.“问题驱动”的教学以问题为主线, 带着问题去探求解决问题, 打破了课堂封闭沉闷的传统格局, 打造了开放兼容, 各抒己见, 合作探究的交流平台, 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积极性得到增强, 密切了师生关系, 生生关系。更重要的是, 强调学生在情境问题中积极思考, 自主探究, 通过释疑生疑, 生疑释疑的往返过程,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与思维潜能, 提高了自己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如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了合作、探究。通过“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以问题作向导, 采取以探究式为中心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探究中, 小组共同分担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很好地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 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在小组交流探讨中, 大家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可以大胆争论, 甚至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此间, 大家不仅学习到相关的教学内容, 还充分地交换了彼此的观点, 学会了向别人的想法质疑, 学会了向大家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会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有利于相互学习、启发和促进, 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不断地思考问题, 不断的解决问题及反思实践中磨炼及享受成功, 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以及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甚至可以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儒德.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5) :53-56.

小学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 篇10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 内容陈旧, 知识面窄, 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 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 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鉴于此,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 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 通过精心设置支架, 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 引起反思, 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 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 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 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 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 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吸引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大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 但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要想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 不改变长期延续的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很难办到的。为此, 我们积极探索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重点加强小组研讨的学习方式, 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课堂上,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探索, 相互研究, 大胆发表创新见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 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 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平均分”时, 我以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引入。故事讲的是:猴妈妈分了一个桃给弟弟, 分了五个桃给哥哥。弟弟忙着说:“不公平。”猴妈妈问:“为什么?”。猴弟弟说;“要再分给我两个才公平。”我抓住时机问:“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拿出你们的桃子平均分给你的同桌 (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 , 好吗?看看谁分得公平, 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这样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探究新知识, 并通过交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老师问:“关于平均分, 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平均分东西, 并把获得的知识在小组、班级中交流, 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平均分。

三、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 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 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 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标准粗线条地确定为五个方面: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程度;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 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是否形成,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 这一项指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启发, 敢于发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现情况, 评价学生智力潜能是否得到较好的发挥。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 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学生尊重别人, 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习惯养成的情况和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 特别是学生独立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 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 形成过程是否省时、高效, 掌握水平是否深人、扎实确定评价指标的目的, 主要是通过实施来促进指标的达成, 对实验教师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为了突出重点, 我们在实验的开始阶段, 集中抓了前两项指标的落实, 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几乎是周周研究, 每次都深入到实验课的具体设计意图和操作的实际效果。经过了每一节课的反复评价研究, 实验教师在一步一步的实践中, 逐渐接受了新的教学思想。由于这五项评价指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在加强前两项指标的评价过程中, 大大促进了后三项指标的达成。评价是督促, 评价是指导, 在连续不断的评价过程中, 培养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实验教师。他们教学观念新, 驾驭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 而且对改革很有兴趣, 因此保证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展。

总之, 课改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外文化生活, 让学生学会学习, 懂得体验与感悟, 培养人为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改要使教育达到它最终的状态, 积极探索是关键。我们每一位教师, 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真正地面对学生, 关注学生的成长,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帮助学生去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坚信只要不懈地努力, 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十余年, 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很多学校的课改由“穿新鞋走老路”变成了“形改神不改”。课改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讨论的作用。小组展示成了没有效果的“表演”, 很多教师还是按部就班, 人云亦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 不够到位……课改中出现的这些现象, 不只是操作上的问题, 更是教师思维和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本质, 于是以往经验式的教学限制了这种探究式教学的发展。这种情况下, 反思课程改革就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6-02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学系统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已经成为各大高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核心教学课程,同时也是能够表现出小学教育特色重要课程。而小学语文课程的创建与发展质量的高低,都能够影响到师范学校毕业生走上教育岗位后表现出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与教育能力,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在教育工作领域中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系统的改革

1.主干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的培训”就是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发展情况、教学内容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的能力。然后通过进行微格训练,进一步的提升师范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其中训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的,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成功案例[1]。第二,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编写出相应的教材分析报告以及教学设计。

2.选修课

开设小学语文教学心理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调研方法课程、小学生师资教学研究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案研究课程等。通过上述选修课程,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学生了解并扩展与小学语文课程以及教学等方面相关的知识。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就是针对相关小课题进行研究,然后撰写论文,最后开展学术讲座。这些小学语文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能够深入的发掘学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动力与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专业的教学技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师范学生巩固知识,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1.结合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促进教学课程开放性的发展

进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力度。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师范学生采用的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法,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这一课程的建立就是为了增强书本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具体来说,就是丰富知识的存在形态,从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的知识,从而达到激发师范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与此同时,鼓励师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学到的知识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培训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育体验为教学基础,以传授知识理论为教学目的,将教学实践与分析经验作为教学方式,从而深化小学语文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促使师范学生形成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观念。另外,教师需要确立学生为教学主体,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鼓励师范学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可以分析其他学校成功经验,展开教学调查与实践,引进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感悟与学习,构建更为全面与整体的知识结构[3]。

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就职前的专业教育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进行模拟教学。收集国内外教师比赛获奖资料,鼓励学生进行分析与模仿。在分析与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师范学生明确这一设计的意义与目的,吸取他人成功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中,进一步的促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二,进行微格培训。要求师范学生独立的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然后依照自身的理解、调查以及相应的知识理论等设计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让师范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师的教学模式,找出教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师范学生的理解、观察、模仿以及总结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促使师范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中的过程。第三,进行试讲。这一过程是学生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必须进行的步骤。目的就是检查师范学生设计、考核师范学生对于教学的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科目,将这一科目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一整体重点强调的就是:全面培养以整体方法构成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且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优异的教学理念、专业的教学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技能,同时培养小学教师进行适应的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知识掌握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此,一方面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教师自身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引导教师进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215-216.

[2]辛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构想[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39-4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与课程安排 篇12

2000年教学大纲与1992年教学大纲相比, 有以下两个主要变动。

一是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 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 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 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同样, 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 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另外, 即使不考虑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 我们处理数学问题时, 也不仅只是依靠逻辑思维, 形象分析、直觉思维等综合能力的结合运用是我们早已常用的做法。

二是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 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 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 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 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2001年,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 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 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这里, 特别强调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培养, 一切要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一切, 可以归结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这两种途径是相互结合的:第一, 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 这是多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二,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 数学化的过程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 数学教育的过程应当成为数学化的过程。

今天,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 学生应该尽早接触“学会生存”这一课题, 以奠定能力训练的基础。据此, 数学教育则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 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 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6~12岁的儿童虽然年龄小, 但他们的求知欲极强, 正是“启蒙”的绝佳时机。使学生“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非天方夜谭。在某些时候,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华罗庚曾经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 就是兴趣与方便, 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我们都知道, “兴趣”大多先是来源于“好奇”, 继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如果在儿童产生“好奇”的阶段适时加以“激发”, 那么, 由一点小小的成功得到鼓励, 再通过“成功的体验”, 必定会使最初的“兴趣”引发为不可估量的“动力”。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 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 满足学生需要, 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 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 而且十分必要。

有研究指出, 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 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 具有一定的差异, 但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 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我国1992年实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内容主要有:量与计量, 数与计算, 几何初步知识, 代数初步知识, 比和比例, 数的整除, 应用题。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 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 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二是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 在我们设计课程时, 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

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 即使在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综合化的改革背景下, 它仍然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 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重担, 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识。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课程设计, 也只是处于刚起步不久的思考, 实践时间也不长。相信随着专业的建设和更多学者的加入, 将会使这种设计更加合理, 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伟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2) :79—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下一篇:医学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