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

2024-10-11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1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对本篇文章的教学做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充分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就不必再讲,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信息的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都需要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本课中,我在探索新知部分两次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如活动一:对大月、小月的探索,我提供给孩子―3年的年历,供学生查阅一年中12个月的每月的天数;再如活动二:对平年、闰年的探索,我提供给学生―20的年历中的2月份的天数)。这两个活动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本节课我注重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年月日知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并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过程当中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活动中所产生的教学资源,逐渐推进教学进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解决重难点。处处体现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中交往,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在全课结束时,我又送给学生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进行德教。

6、不足之处:在小组合作前,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以至于汇报没有章法。我要总结经验,为以后教学长一智!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2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之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和乐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难点:发现并学会判断平、闰年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1993年到的年历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 引出新知 1、欣赏音乐 同学们,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好吗?会的同学可以跟到一起唱。(媒体播放《生日歌》,师生共同欣赏) 2、提问激趣 ⑴、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年、月、日) ⑵、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 [评析:欣赏熟悉的歌曲,说说自己的生日,即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让学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设疑揭题 ⑴、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个同学们的年龄和过的生日的个数是一样。但是有个同学却说:(媒体播放)“哈哈,我今年12岁了,可是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与回答指出:这节课一起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相信学完之后就会更加明白。 [评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巧妙引用“过生日”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制造认知冲突,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 二、观察 探索新知 1、认识年历表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年历表(年历表为1993年至20各年的`,每一小组是不同年份的一张),教师介绍年历表: 醒目的大字,表示的是这张年历的年份。 年份下面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这一年中的每一个月。 每个月中,记载着这一个月的每一天。 2、观察年历表。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合作,认真观察年历表,然后完成年历表下面的的“想想做做”。 [评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充分的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交流 整理新知 1、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并选取分别代表平年、闰年的小组在实物操作台中展示观察结果。 2、整理板书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整理观察结果,并板书。 [评析: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整理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认知体系的构建,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品尝到自主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3、区分大小月 ⑴、(结合板书)看着我们的观察结果,你想说些什么?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人们通常把31天的月叫大月,把30天的月叫小月,把2月份是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把2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教师接着上述板书在对应位置板书出: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⑶、学生在年历表中找出“儿童节”,用铅笔把它圈起来,并说说“儿童节”所在的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⑷、学生在年历表中找出各自的生日,用铅笔圈起来,并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小月。 [评析: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新的知识点的介绍、自己喜欢的节日和生日的查找,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年历表中有着丰富的数学。] 4、判断平闰年 ⑴、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年有平年和闰年,怎么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⑵、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当有学生回答出“根据2月份的天数,如果2月份是28天,这一年就是平年。2月份是29天,这一年就是闰年”时,教师继续问:如果我们手中没有年历表,不知道2月份的天数,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导学生打开课本82页,自学中间一段话,并把认为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⑶、学生交流自学收获,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通常每4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因此,我们在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可以用年份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 ⑷、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 ) ( ) ( ) 19( ) ⑸、学生汇报判断结果。当学生回答到1900年,意见出现分歧时,再次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明确“当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评析:从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到自学理解、应用判断,再到深入学习、统一认识,不仅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而且教给了学生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四、讨论 深化新知 1、熟记大小月。 教师提问:月有大小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 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说出自己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课本的方法。 [评析:既让学生自己寻找熟记大小月的方法,又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本中熟记大小月的方法;既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统一认识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计算全年天数。 要求学生计算出全年天数。 展示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讨论怎样计算更简便。 明确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评析:计算全年天数、展现不同的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机械的记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方法的优化。] 五、应用 拓展新知 1、填空 ⑴、一年有( )个月,31天的月有( )月,30天的有( )月。 ⑵、平年的二月有( )天,闰年的2月有( )天。 ⑶、今年的一、二月一共有( )天。 ⑷、去年的二月有( )天,全年共有( )天。 2、判断 ⑴、每年都是366天。 ⑵、是闰年。 ⑶、一年里有连续三个月是大月。 ⑷、4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 3、讨论 我今年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评析:运用所学知识,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拓展新知,既提高学生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首尾照应,让学生感悟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六、总结 梳理新知 1、交流: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束全课。 [评析: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使新知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系统化。] [总评:整节课堂充分利用知识的规律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实现了现实化、活动化、自主化、小组合作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使新课程体系走进完美状态。]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3

《读数与写数》这节课,内容比较多,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引导学生画计数器,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用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画好的计数器上画珠表示24,边画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画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画4颗珠。教师再摆出42根“簦猛姆椒ㄍ瓿梢陨瞎蹋醚员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学”字。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课堂上通过个位和十位上的珠子换位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在例5的教学中,通过开展整十数写法的练习,学生明确了,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并且在读、写、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在例6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一个一个拨到10,再十个十个的拨到100,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读数写数》已经讲完了,我感觉挺满意的。用心上好一节课学生不但受益,自己也是快乐的。无论从教学的设计,还是从学生的认识状况来看自我感觉比较成功。在整节课中,要求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条理清楚地回答,对有错误的学生面对面给予指出及时更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掌握的也非常好。但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能更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增加一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鼓励和表扬一些学生,学生学习情绪一定会高涨。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 篇4

年月日

教学内容:P61~P64 信息窗2 红 绿点三个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

2:感受时间中的数学,培养时间观念。

3: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用统计表

1999年到2012年的年历卡 教师用2月份的统计表,年历卡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啊?(学生回答)今天是我们认识的特殊日子,你们怎么称呼我呢?(郭老师)一年当中特殊的日子很多,你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回答)在这些日子里都包含哪些时间单位?(年 月 日)今天我们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年 月 日 新授:

(出示一张年历卡:)

在年历卡上,你发现了什么?(有12个数字,代表一年有 12

个月)

关于年,你知道有多长吗?

a:一年12个月

b:有两个学期

c:四个季度

(学生自由回答)关于日,你知道什么,一日有多长? 生:24小时

生:一个白天一个黑夜

生:时针走两圈

(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你的课桌上有很多这样的年历卡,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年历卡,让它来告诉你年月日更多的秘密。我们分组来进行,观察年历卡,填写统计表

填写之前,先思考下,怎样嫩个快速的找出一个月有多少天呢?(看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几号,30号是30天,31号就是31天)

这真是个好办法。好了,现在看一下要求:

1:做好分工,填写统计表,找一人负责记录 2:观察表中的数据,有什么规律?派一名代表来发言 听明白了吗?现在开始:

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

现在是汇报时间,那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a:有的月30天,有的月31天 b:每年的都是这样

c:二月的天数不完全一样,有的28天,有的29天 d:每年都是12个月

我们总结一下,哪些月份是31天,哪些月份是30天?(学生边说边板书)

(如果有同学不是按顺序说的,要引导学生,按顺序来说,从一开始,进行有序的观察,是学习数学很好的方法)

大月:1、3、5、7、8、10、12 12个月

小月:4、6、9、11

二月:28天

或者

29天

平年

闰年

365天

366天

还有吗?2月份比较特殊,有的28天,有的29天(板书)我们把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全年有365天,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全年有366天。(板书)要记住每个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拳头记忆法:跟学生一起来记忆

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记住每个月的天数了吗?一起做个游戏如何?

(老师报月份,学生用拳头代表小月,手掌代表大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月份,同桌互相说)

大家说的真好,年历卡告诉我们二月份比较特殊,让我们再来研究下着特殊的二月,也就是平年闰年的出现有什么规律?(出示二月份的统计表)生A :都是3个平年,一个闰年 生B:每隔4年一个闰年 生C: 闰年是4年出现一次

怎样利用这个规律来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可以提示学生,观察他们的年份,每4年幼一个闰年,我们用

年份除以4,试试,有什么新发现)

生A 平年

有余数 生B 闰年

没有余数

小结:年份是4 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我们来验证下怎样: 1900?

生:1900是闰年

师:我们来看看,(出示1900年的月历卡)你发现了什么? 生:是平年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研究下(出示一组平年闰年的对比图)

闰年:1996 2000

2004

2008

2012 2016 年

平年:1900

1800

1700

1500 1400

1300年 这些平年的年份,除以4 都没有余数,可是,他们都是平年,这些特殊的年份,年份后面都有两个0,也就是整百的年份 小结:当公历年份是整百的,用除以4的方法来判断就不灵了,要除以400,没有余数,才行。你试试

同学们真棒,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了解了平年,闰年还知道有大月小月,(边说边说指着板书)

我们知道了关于时间的这么多的知识,年,在这几个时间单位里是比较大的单位,还有比年还大的单位你知道吗?

(世纪)

一百年是一个世纪

公园1~100年是第一世纪,101~200是第二世纪,那我们现在是2012年,是多少世纪呢?(21世纪)

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时间单位,想不想运用我们的知识来坐一回,小法官?

1:小明说,妈妈带他出去旅游,11月31日回来的,对吗? 2:今年的7月8月共32天,是吗? 3: 10月30日过后就是11月1日了吗? 小红说,她的生日是1999年的2月29日,对吗? 你真是个火眼金睛的小法官,这节可要结束了,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5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习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习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插曲二:争辩带来的兴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6

1.培养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索来解决问题,在教824除以4时,我先让学生估算商是几位数?然后让他们利用以前学的方法自己解决,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百位上的8除以4商2,十位上2除以4不够商,他们就直接在个位上商6,这样商就变成了两位数,聪明的孩子们一看就知道做错了,商应该是三位数,他们就开始思索该怎么做呢?这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思考的过程,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汲取数学养分,亲身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切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抓好每一个课时。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7

成功之处: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

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8

优点:

1、新知导入前的抢答游戏从不同类、不同单位和单位划归三个方面揭示单位统一的重要性,渗透了只有相同单位才能相加减,为小数加减法做好知识铺垫。

2、在讲解算理和算法的过程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对错误类型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正确的方法。

3、练习题的设计巧妙、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道练习题的针对性强,再次巩固了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还渗透了估算教学。

4、进行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对比教学,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不足:

1、课堂语言不够精练,个别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讲解引导稍多,缺少学生独立的思考与交流。

2、对2、3-1、46的处理应再细致些,如与加法进行对比,这里为什么不能把6直接落下来?再如算法可从计数单位的角度进行教学,10个0、01减6个0、01是4个0、01再次强化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让学生丰富对算理的理解。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9

《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结合生活中的元角分的数字让学生来读写,使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知识。在此基础上,直接把本课时的重点也放在了从“元、角、分”中来得出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的一元硬币和十张一角的纸币。让学生说其中的一角是十张一角的几分之几,也就是一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建立起了小数的模型。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早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幼儿时期就会对两个商品的价钱的高低进行比较,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借助“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来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但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进行的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高,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误认为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因此,我这节课主要明确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注意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这也是小数大小比较的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小数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学生对小数都不陌生,学习时也很积极,学生在学习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时都很感兴趣,这也提醒我,我们的教学要更贴近生活,使学生觉得有用,才能更好的学习。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后反思:

本课立足于新的理念,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桥梁,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索真实世界的数学问题。渗透算法多样化数学思想。在计算0.8+0.6有的是口算时,而有的列竖式。多种算法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此外,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板书的目的性不强,使重点不够突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较少,使得评价方式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认识小数复习课》教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识字三》课后反思 篇10

这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公开课,为了准备这节课也花了不少心思。首先选定课题,因为自己本身比较喜欢这种对子歌,而且本文篇幅较少,所以就选了这篇。

前期准备时参考了一些教案,也观看了一些名师的视频。再加上对自己班学情的考虑,初步确定了教案。整堂课上下来,有些许收获,更多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一、导入

我以做对子游戏导入,学生毕竟是孩子,有着爱玩的天性。一听游戏马上来了精神。对子从简单到复杂,孩子也慢慢投入进来。这个导入一则和课文有关联,二则快速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二、教学过程

1、读

对子歌最主要就是通过各种读去感悟那些韵味。我这节课主要采取个人读和集体读。但是发现学生在集体读的时候没有气势,没有精神。有些学生起来读的时候其他学生没有认真听。这些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做调整,导致整堂课的集体读有气无力,读不如不读。这也和我备课过程中预设不足有关,这是我非常值得反思的一点。

在教学字词这块,我通过字形变化,意思理解,图片借助理解等方法来学习。在学习“朝”和“夕”两个字时,我让学生自己组词,而因为积累有限,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出来,这里我其实可以自己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识。最后回归词语环节忘了处理,本来打算让一个同学当小老师读的。图片帮助理解倒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最后打拍子读的环节也没有处理好,可能也因接近下课,我也就匆匆而过了,导致这一环节显得苍白。

2、写

这节课主要写“秀”和“和”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有一个“禾”,但“秀”的禾撇捺要舒展,“和”的捺要变点。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点,再范写。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写不好“秀”下面的“乃”,掌握不好结构。这也是我头痛的问题,如何能让学生对写字兴趣。

上一篇:绩效合同管理制度下一篇:女儿名字趣事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