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2024-12-31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共12篇)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篇1

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是一门培养教师技能的专业课程, 在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 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 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探索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 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时代的呼唤, 还是当前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语文教法课程教学模式陈旧, 理念落后。以教师为

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仍是我们所习惯的主要教学模式, 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大多数时限内仍处于被灌输的被动地位, 这不仅减少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机会, 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使教学效果长期处于低劣状态, 而且给师范生做了一个不太好的榜样。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 我们和未来的教师应如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能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高素质教师?如何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

2. 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而且单一。灌输式教学在师

范课堂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对师生交流、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够重视, 使用现代化手段较少。语文教法课在师范课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它对师范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这一职业专门培养和训练,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有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教学效果同教师的知识水平并没有太多的正相关, 但却同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他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有较高的关系。

3. 重理论轻实践, 师范特色不明显。小学语文教法课

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 必须在学好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反复进行实践。目前, 实践性没有充分得到重视, 师范特色不明显, 导致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能力上还存在明显欠缺。从实习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我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学生在教学创新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

1. 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价值取

向的发展, 洞察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与走向, 以便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 并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2. 深入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

所发生的变化, 针对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的挑战, 应构建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 以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师范学生具有能够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任务并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师基本素质。

3. 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的角度上, 应

兼顾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 准确把握应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怎样的专业发展基础, 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使师范生既能应对现时挑战, 又具有发展潜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及目标

该课程教学改革所遵循的原则是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与开放性并举, 以期能更贴近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 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

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认识与理解, 培养师范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 奠定师范生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

1. 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熟悉小学

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学生实际情况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

2. 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 掌

握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3. 充分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

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了解并能够辩证分析针对如上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了解小学生学习以上内容时的心理过程并能据此进行合理的指导, 能够对以上五种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

4. 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 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的基本技能, 如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与课后反思的能力。

5. 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 并能

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内容, 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 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与评价。

四、教学改革探索的具体实践措施

1. 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 从灌输、传递走向建构与

生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与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的作用。该课程关注的是师范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和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 而不是知识本身。以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为学习基础, 以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究为主线, 以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 通过三者相结合, 促成学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建构与生成。

2. 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改变传

统的单向“注入式”教学, 丰富教法课的教学环节, 把个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带进课堂,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互相交流、愉快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平等对话, 课堂将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将能够方便地应用多种手段去认识和实践教学内容, 感受教学对象。在语文教法课中, 通过教学改革, 采用一些特殊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 以实现把学生养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适合21世纪教育发展新型师资目标。

3. 注重实践、反思与研究能力, 突出师范性, 提高学

生综合素质。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 而以实践为中介。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 对教育的理解, 只有在丰富的现实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 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教法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因此, 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发, 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从培养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出发, 按照学生素质与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 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践能力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计划、进度和课程内容, 以及学生的教学脉搏和学习状况, 采取适当的形式:在学生中可以分组进行资料搜集、专题讨论、说课竞赛、录像观摩、微格教学、见习汇报、模拟课堂等活动, 尽可能多地采取案例教学形式。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 是学习本学科课程的感性基础。在三年级安排一学期的见习, 使师范生能深入课堂, 接触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 并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状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以促成他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 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自觉性和初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情。

4. 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 课程从封闭走向开

放。《小学语文教学论》的内容来源于并最终指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 因此, 它不仅存于课堂和书本之中, 而且应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这就要求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掌握一定的教学案例, 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参与本学科的教学不仅有学科教师, 还应有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并进行讨论和思考。在最后一学年安排15周的随堂试讲和15周的实习。以实践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模拟教学实践, 要求学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独立分析, 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 并接受师生的质疑与评价, 这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教学实训是使学生语文教育观念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能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思意识及创新精神, 增进解决小学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改变传统的考查评价方法, 建立健全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的与教法课特点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评价内容上, 既要评价学生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 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 要把学生对本学科的态度、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以结合日常观察、理论知识考核、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演练、实际操作能力、个人风格与特色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要多样化。自评、互评与共评相结合, 定期考试与平时考察相结合, 书面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理论考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些措施的实践使我深切体会到: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当。只要敢于革新, 勤于探索,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就一定给语文课堂注入一股生机和活力。“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理论学科, 本文针对师范教法课程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念落后, 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而且单一, 重理论轻实践, 师范特色不明显等诸多问题, 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实践, 并立足学科的特点, 根据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提出了师范教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和实践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师范院校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大学出版社.

[2]黄镇根.告示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3]钟诗莲.改革小学语文教法课程.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篇2

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1、2、3、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 广泛多样性 间接性 差异性 多质性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对语文课程来说,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和改革。2.对语文教师来说,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3.对学生来说,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个性化原则 经济性原则

语文教材及其构成要素 课文系统 作业系统 助读系统 知识系统 备课的一般步骤(1)学习课标;(2)熟悉教材;(3)了解学生;(4)解读文本,(5)编写教案,语文教学策略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

确定目标之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的陈述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

1、深刻理解、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2、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3、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三、建立有效教学方式的策略

1、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关系;

2、重组、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学会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教学。

四、选择教学方法的策略

1、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选择教学方法;

2、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师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5、根据教学情境,变换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一般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 串讲法 问答法 谈话法 讨论法 点拨式教学法 2.以训练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 诵读法 3.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研究式教学法 比较式教学法 说课的作用

(1)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进行教学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2)说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3)说课有利于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说课的内容

(1)说教材(教什么)

课题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2)说学生

(3)说教法(“怎样教”)(4)说学法(学法的指导)(5)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要做法重要提问时间分配练习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6)说板书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板书;

二是说课者板书自己的说课思路。说课的基本要求

1、语言:表述准确、流畅、生动、形象。

2、内容:正确、完整、系统;有序、连贯;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3、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

5、有创造性;控制好说课的节奏。上课应处理好的几个基本关系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2)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主体性。(3)处理好讲与读、读与思的关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识字写字教学的理念

1、遵循儿童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识写要求分开,低年级多认少写;

3、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4、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走开放识字之路。识字写字教材的特点

1、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2、揭示汉字构字规律

3、吸收传统蒙学经验 韵语识字的经验 读书识字的经验 重视写字的经验

4、注重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揭示汉字构字规律(1)看图会意明字理 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2)学习形声字

青:请、清、情、晴、请、蜻(3)抓住部首带一串 页字部:顶、项、颅、颧、颌 字音教学—准 借助拼音学字音 形声字——声旁助记 多音字——据词定音 音近字——比较辨析 字义教学 直观法 联系法 选择法 比较法 运用法 构字法

字音教学——基础准 字义教学——核心活 字形教学——难点清 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

1、示范、观察、模仿法

2、引导法

3、比较法

4、演示法

5、夸张法

6、分解法

7、局限法

8、口诀法 阅读教学的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50万字以上。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1.加强言语实践:以读为本,感悟,积累,运用;

2、平等对话: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开源引水:开拓语文课程资源。阅读教学过程

朗读型阅读教学: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主要目标和教学主要手段。

导入——初读——深读

探究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初读课文——提出探究主题——思考探究——成果交流 导学型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学会阅读。导学——自学——说学——结学——用学

读写结合型阅读教学:以探究课文怎样写为重点,从读学写,先读后写,读写迁移。

明确目标——阅读课文——领悟写法——迁移习作

创造性阅读教学:不拘一格地采用教学策略、安排教学过程。如:郭成志“创意教学法” 《黄河象》博物馆招聘解说员 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词、句、段、篇章;

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 复述、背诵。

1、词语教学的内容

正确读写 理解意思 积累运用

2、词语教学的原则

突出重点 力求准确 注意通达 词语教学的方法

(1)选择时机,精心设计(2)因词定法,区别对待(2)直观演示(3)结合课文(4)联系已知(5)比较辨析(6)分析词素法 句子教学

1、需重点指导学习的句子

(1)含义深刻的句子;

(2)对于表现主题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3)内容和结构都比较复杂的长句;(4)生动形象的句子;

(5)在文章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6)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难以理解的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句意的方法

(1)从抓关键词语入手。(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意。(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5)抓主干理解句子(6)直观演示理解句子 篇章教学的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朗读训练

1、意义 加深理解 积累语言 陶冶情感 教学指导要点 明确目标 教给技巧 加强理解 讲究形式

(五)默读训练 有利于理解课文 有利于提高速度 适应范围大 注意阶段过渡 明确默读要求 严格控制时间 培养良好习惯 复述训练 意义

(1)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式 1)详细复述(2)简要复述(3)创造性复述 改变顺序复述 改变人称复述 改变体裁复述 扩充内容复述 阅读教学的主要试验 1.情境教学实验

充分利用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2.主题教学 以“积累感悟创造”为形式,由主题把散乱的珍珠串起来。主题可以由文本确定,也可以提炼于文本。3.“尝试教学”实验

强调:先练后讲,先学后教。4.“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

以大量读写为前提,课本阅读教学和“自由读写”相结合。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及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 口语交际的特点 思维与表达的同步性 交流过程的双向性 交际手段的综合性 交际目的的现实性 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1.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必备的能力; 2.口语交际能力是生存与发展必需的手段; 3.口语交际训练是发展多元智能的重要途径; 4.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要求

1.言之有“礼”,即用语恰当,礼貌待人。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辅以表情和手势等体态语,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2.言之有“物”,即表达时既有具体内容,又简洁明了,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

3.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说清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情”,即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朴实,发自内心,充满感情。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

1、在口语交际课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2、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各科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突出双向互动性 坚持言语实践性 重视情境多样性 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1、寻找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话题 观察事物进行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听故事进行口语交际

结合实验、制作、游戏进行口语交际 讨论、辩论中进行口语交际

2、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交际情境的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交际情境的形式要多样

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 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一、习作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三)提高认识水平,陶冶思想情操。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贴近学生实际

习作教学目标的生活化;习作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习作教学方式生活化。鼓励自由表达

营造宽松自由的表达氛围;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提倡学生放胆习作。重视习惯培养

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 勤于动笔的习惯; 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运用多元评价习作教学的目标 1.目标梯度明显;

2.淡化文体,淡化技巧训练;

3.突出写作主体,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 5.倡导研究性写作。写话教学设计 专题写话教学设计 教材专门安排的写话内容。一般形式: 看图写话 话题写话 日常小练笔设计

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理解、感悟,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或是结合生活中的小事练笔。一般形式: 阅读小练笔

(1)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两个小问题,让学生书面回答。

(2)根据课文的表达特点设计模仿写话练习。日常生活事件小练笔 如:为自己的图画配上几句话,给自己的照片写个说明等。

(一)命题作文教学设计 一般过程:

出示题目,审题立意; 深入讨论,取舍材料; 拟定提纲,确定详略; 限时成文,自我修改。活动作文教学设计

先活动,后写作的习作教学形式。

基本环节:参与活动、叙说活动、练习拟题、撰写活动、交流评议。一次习作指导的基本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2.适当引导,形成提纲 3.营造环境,迅速起笔 4.典型引路,作中指导 5.多种方式,反复修改 6.交流展示,鼓舞激励 作文指导 指导观察指导审题 指导立意指导选材 指导谋篇指导表达 指导修改

作文批改 普遍批改重点批改 书面批改当面批改 集体批改学生自改 作文讲评 综合讲评 典型讲评 重点讲评 对比讲评 1.从讲评材料上分(1)佳作赏析(2)得失分析(3)文字推敲习作批改的意义

1.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受到怎样习作的启发。

2.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习作的情况,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

3.教师可以收集素材,为习作讲评做准备。习作批改的内容 1.思想内容方面; 2.篇章结构方面; 3.语言文字方面; 4.书写方面。习作批改的原则 1.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2.围绕教学要求进行;

3.多作鼓励,多就少改,多批少改;

4.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1)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2)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3.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4.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

一、由阅读延伸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阅读与兴趣写作联系 上网拓展阅读 交流展示阅读成果

二、依托学校活动设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主题式跨学科语文综合性学习

三、问题探究式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科学习社会生活 个人兴趣爱好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基本要求 1.对学习内容确定和目标取向的要求 综合性语文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 2.对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 学习者的主动探究 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动

学习者的过程体验 3.对学习活动指导的基本要求

了解、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 关注、联系儿童的生活世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策略 评价目标:强调“促进发展” 评价过程:关注过程

评价主体:主张多样化、互动性 评价标准:强化“自我参照” 评价方式:注重多样化的“综合评定”

语文课程评价:以先进的课程评价方法和技术为手段,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目标,对语文课程的有关因素作出客观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 鉴定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可以利用鉴定功能所获得的信息,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优缺点,发现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长处与不足,发现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所在,从而使语文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评价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迈进的功效与能力。语文课程评价既可以引导整个语文课程的方向,又为个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激励功能

评价结果能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 能激励语文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能激励管理者完善语文教学质量管理。调节功能

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优缺点,发现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长处与不足,发现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调节各自的行为,使语文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语文课程评价的三个维度

1、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识字写字知识评价; 读写知识评价; 文学知识评价;

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评价; 语文发展能力的评价。

2、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听说读写的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积累的过程与方法 思维想象的过程与方法; 自学的过程与方法; 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语文学习的交往与合作;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与语文实践的情况。语文课程评价的五个方面 1.识字和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认读和拼读、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识字评价: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写字评价:对汉字书法艺术的了解、对汉字审美价值的领悟,热爱汉字、尊重汉字的态度。阅读评价:

阅读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筛选和阅读量;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习作的评价

特别重视“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注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 1.考试法 2.考查法 3.评语法 4.成长记录袋 5.听课法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结构

(一)知识素养

1、语文专业知识素养。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美学知识

2、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3、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素养

4、信息技术知识 能力素养

1、教学能力 备课能力

处理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编写教案 说课能力 实施教学能力

教学组织、语言表达、书写、写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语文评价能力

2、教研能力 选择课题的能力 研究设计的能力 收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 开展教学实验的能力 撰写论文和论著的能力 情感素养

1、专业理想

2、专业情操

3、专业风格

小学语文教师的理念更新

(一)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1、打破“权威”与学生平等交流

2、关心学生需求提升语文能力

3、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对教师角色传统观念的再认识

1、对“传道授业解惑”的再认识

2、对教师隐喻的再认识

(二)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期待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课程的开发者

谈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的优化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學论 课程内容 优化

小学基础教学是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也是未来学习的积淀,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论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论课程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改革的核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认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存在的不足,然后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存在的不足

(一)理论知识不切合实际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和空洞,大部分概念都是死记硬背的内容,是对原理的概括,在实际内容上没有作出具体而又深入的分析,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与此同时,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吸引性较差。

(二)内容与实际脱离

对小学语文知识体系过分重视,强调体系的构建是教学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课程内容与实际严重脱离,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兴趣没有被考虑在内,按照套路和灌输式模式开展的教学,不会培养出与社会实际相符合的学生,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感,不够与时俱进。

(三)理论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指导与框架,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论知识却过多的强调理论,且知识与相关内容不够契合。在实际安排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割裂了开来,语文课程编排基本上前半部分为理论性知识,后半部分为实践内容,两者的互动作用和效果没有凸显出来,教学编排得不够合理。

二、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的优化策略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可以直观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不足,教师必须坚持创新,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优化理论内容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实践需求,把理论性知识分成课程论、学习论以及教学论三个部分。教学理论主要是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理论知识的优化,不仅要从宏观上进行分析,还要从微观上对理论知识内容进行优化,建构丰富的理论课内容。课程内容上的选择应该以学生为基础,要加强对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进行分析。在对理论知识仅仅改革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的内容上要突出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对案例或者教学分析,拓展学生的视野。

·优化实践内容

实践是理论付诸于实际的关键,也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渠道。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丰富性不强,内容也不够深入细化。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对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必须进行实践性优化,增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情感,积极调整课程内容,做好教学调研与反思,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学习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对隐形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积淀,打牢知识根基,完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新目标。汉语是我国的母语,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隐形资源,合理利用其中的内容。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的水平、能力,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设计的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实际,丰富实践性活动,将语文教学论课程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结合实践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建立社团、开展相关的比赛,扩展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锻炼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逐渐开始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课程内容理论比较抽象,实践与理论分离,教学内容不够完整。针对这样的现象,对语文教学论进行内容优化就成为了必然趋势,教师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突出他们的中心地位,并深入开发隐性教学资源,切实做好语文教学论内容的优化,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成营.实践取向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的优化[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02:59-65.

[2]庄国萍.谈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3:187.

[3]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215-216.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篇4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以下简称“小语论”) 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 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

但从现有课程的实施来看, 带有以往浓重的教学法课痕迹: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下, 学生们的学习大多还处于“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忆笔记, 考后丢笔记”的不良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漠视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 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 淡化了学习者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 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试图从改变课程实施方式的角度, 以“问题驱动”为基本教学策略, 采取“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方式, 使“小语论”教学由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唤醒主体的需求内驱力, 激发其潜能与创造力, 以实现“小语论”的课程目标。

二、“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 “问题驱动”策略基本内涵

“问题驱动”策略或曰“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Learning, 简称PBL) , 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 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 (authentic) 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 (self - directed learning) 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 (real—world) 问题, 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越来越热, 是因为它切实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 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学习模式对我国当前大学生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毫无疑问, 基于问题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克服医学教育的困境, 而且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共同需要。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自我指导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而这些都是作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师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因此, 通过“问题驱动”教学实验与验证以及施教者教学行为与学生能力形成发展相关因素的考量, 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二)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特点就是情境促问题, 问题带情境, 通过“问题驱动”开展教学。它的内在联系是:创设问题情境是前提, 提出问题是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 实践反思是归宿。

1.问题呈现:

在这个流程中, 将教学问题置于“候诊”状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此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发现问题并给予准确表征是重点。学习活动通过“自主阅读”“亲身感悟”“案例分析”几个环节展开。即, 首先阅读“小语论”教材相关部分的材料, 以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其次, 进入小学课堂见习, 听取相关类型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如医学教学的“临床”经验, 以“获取问题”;第三, 搜集典型案例, 结合“临床”问题加以比照分析, 将问题呈现出来。比如, 在阅读教学中, 朗读的状况很不理想, 小学生 (包括部分教师) 的普通话不够标准, 方音明显;课堂朗读时间不够充分, 往往匆匆而过;或者有较多的朗读时间, 但又缺乏层次性的要求;课堂朗读指导的效果不明显, 与“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想去甚远。因此, “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恰当地指导朗读”等就成为课程学习中应当“破解”问题。

当然, 仅仅发现这些问题还不够, 同时要求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并对其给予准确表征。这一方面是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 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对上述问题的准确表征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与PBL由教师设计问题并提出给学生讨论所不同是在于问题的定义与解决。笔者认为, 问题驱动价值的实现, 不能仅仅依赖教师对问题的呈现, 还有一个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的环节。如何发现问题并能准确表征, 是学习者学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本研究试图突破的难题所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设法求解:

当问题得到了准确的表征和呈现, 就进入了“设法求解”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 主要是采取小组内部分工, 通过小组讨论、查阅工具书、上网浏览资料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这个程序结束时, 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有个人的求解备选方案, 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小组共同研究、探讨而形成的集体成果, 并向全班展示和汇报成果 (包括个人收集的资料、个人的研究结果及小组讨论记录等) 。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查找资料, 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通过阅读查找、比较分析、梳理整合, 自己建构、抽象、概括出相关知识, 经过这一过程, 学生们可以大大丰富自己对某一研究领域的了解, 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作了很好的补充, 视野也得到开阔,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刻多了, 尤其是通过大量案例的搜索研究, 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实践反思:

“反思实践”让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 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兴奋度, 促进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的建构与生成。在这个程序中, 主要是组织学生带着相关问题, 并就其提出的方案尝试上一堂朗读指导课, 来具体落实, 并深刻体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小组集体备课, 共同进行教学设计, 在反复研磨的基础上, 形成课堂实施方案, 再由一名同学上堂授课, 其余同学一同听课, 最后评析、总结, 从而达成对问题解决的共识。

三、效果分析

1.使学生树立了真正的“问题意识”。思维产生于问题情境, 又以解决问题为其目的, 思维的问题性正是人的认识的基本特征。“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立足于“小语论”课堂教学, 始终把“发现提问”“表征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从而可以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猎获知识, 掌握技能方法, 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力。

2.“问题驱动”的教学以问题为主线, 带着问题去探求解决问题, 打破了课堂封闭沉闷的传统格局, 打造了开放兼容, 各抒己见, 合作探究的交流平台, 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积极性得到增强, 密切了师生关系, 生生关系。更重要的是, 强调学生在情境问题中积极思考, 自主探究, 通过释疑生疑, 生疑释疑的往返过程,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与思维潜能, 提高了自己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如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了合作、探究。通过“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以问题作向导, 采取以探究式为中心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探究中, 小组共同分担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很好地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 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在小组交流探讨中, 大家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可以大胆争论, 甚至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此间, 大家不仅学习到相关的教学内容, 还充分地交换了彼此的观点, 学会了向别人的想法质疑, 学会了向大家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会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有利于相互学习、启发和促进, 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不断地思考问题, 不断的解决问题及反思实践中磨炼及享受成功, 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以及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甚至可以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儒德.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5) :53-56.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篇5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应该在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职业技能上下狠功夫,充分利用好现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小学语文的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而且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通过调查表明,部分学生普遍厌学语文。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教师不太了解小学语文的性质及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引起的。

一、小学语文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一个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实施课程教学任务的方向,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由此,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正确认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工具性

语言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列宁曾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国的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整体概括的语言学科。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思维主要是依凭语言进行的。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培训。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语言训练,一定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工具。语文设计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各门功课的学习,都要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听、读、写、说来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由此,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小学开展的各门功课是基础的话,那么语文便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但能够巩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学习本领。

2.人文性

语文是一种工具,不过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工具不同,它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既然可以表达情感,那么语文一经人们掌握和运用就可以产生新的思想和情感。语文的人文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包括了中华灿烂的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2)语言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人文情怀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新课改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有思想、有活力的新一代的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创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成为课堂主体,最主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参与课堂的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可以是一幅画,一首音乐,抑或是一个小故事……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因势利导,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和课外活动连接起来,开阔视野,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机,把握好这个良机,就为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迈出了第一步。

2.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资料

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学生阅读的自由。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讨论、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成为课堂的主要着眼点。教师应积极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说出想表达的观点。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加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运用教育机智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的本质。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问题;措施;探索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各门学科都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少的地方,还沿用着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的,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跟上迅猛的教育发展趋势。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在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基础上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的选择上是非常严格的,这些新文章必须要经过仔细审核才可以加入学习课本,这些内容的扩充使语文教材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贴近生活,拉近了小学生与大自然间存在的距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这种改革备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除此之外,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的号召,在编改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有部分小学也开始逐步尝试加入其中,并且对编写成果加以使用,为展开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限制于成绩的好坏与学历的高低,更加侧重于人才的实用性,所以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学生的运用实践能力做为重点教学内容。教材文章中分别配有预习内容以及课后思考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目标性的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收集相关内容材料并加以分析;学校还设置了部分教学实践课程,这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中,大部分教师依然在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观念陈旧并且机械式的教学过程,严重的忽略了小学生爱玩好动的本质,课堂气氛压抑再加上学习内容的乏味无趣,容易导致小学生的求知欲受到大幅度的挫伤,这样以来,教育便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2.教学策略形式化

当前的社会现实让校方更注重的是升学率以及学校排名。教师在学校施加的压力之下,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必然也是针对于考试重点进行深度分析。这样一来,教学过程毫无创新可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讲解为主,全体学生以听记为辅,这样严重的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引导监督的作用,学生才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不可以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把书本的理论知识教于学生,那么学生所接受的也不过是乏味无趣的文字符号,这样不但会减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策略形式化的存在是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绊脚石。

三、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改进措施

1.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

创新是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教师是课程学习中的主导者,所以教学效果要达到创新的目的,必然得要求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课本最表层的东西,这样学生的学习思维会受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开拓思维,把课堂内容做成幻灯片或者是小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这样一来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把学习内容加以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为目的,这样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这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政策相违背,不利于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发展,针对这种教学状况,对教师的教学结构及目的进行了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下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论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是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它做为陪伴学生终身的教育学科在整体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但是这个过程中仍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陈旧的教学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提升自己修养及创新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其对学习的积极性及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孔瑞平.打造高效灵动的课堂[J].小学时代(教师),2010年07期

[2]段继承.提高有效教学策略构建有效科学课堂[J].吉林教育,2010年14期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篇7

针对高师院校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学生, 如何以最快速度走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本文提出以下论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 有效性提问策略的解决, 是提高师范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力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意义及其作用

与以前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不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下简称《标准》) 明确提出和使用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概念, 其具体的理念有四点: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由此可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强调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 即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有认知的愿望。

基础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 强调的只是一种“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改变学习方式, 拓宽知识视野, 培养创新精神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则表现为: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引导课堂视野开放。

其中,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结果。启发式教学的常见方式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设置问题进行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什么是有效性提问?《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 有效果”。设计良好的提问, 能开拓学生的思路,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有效性提问。

笔者认为, 有效性提问策略的研究, 是提高师范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也是促进师范生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

策略是指“经过认真准备的包括为达到既定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步骤的计划。”有效性提问策略是指提问设计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判断是非、唤起注意、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的策略。如何解决师范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 本人作如下思考。

(一) 有效性提问设计原则

1. 刺激信息重组原则

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其间, 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贮存信息, 更要启发他们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并变量输出。因此, 教师的提问设计, 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知识的“存量”, 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知识的“流量”、“变量”, 从而达到“增量”。这种对信息的重组能力, 可以使学生获得某种创新的启示。

例如课文《赵州桥》, 不要在情节性提问上兜圈子, 一改常规教法, 独辟蹊径, 设计这样一个提问:赵州桥 () , () 。这一问, 让学生无法简简单单地回答, 激发学生必须对课文信息实行重组, 把赵州桥设计特点“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拱形的大桥洞”、“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等重点内容串联起来思考。于是, 学生在信息重组中获得了新的信息:赵州桥确实“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学生的思维、语言的发展而言, 无疑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2.促进比较分析原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能提出必须进行比较的问题, 让学生加以分析、研究、思考, 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而且也可以为某种创新提供契机。

例如, 《桂林山水》一文, 当学生读到“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 却从没有看见漓江这样的水”时发问:“你读到这个‘却’字, 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 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 却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课堂提问抓住这两个“却”字让学生从视觉方面比较、感觉方面比较、从客观上比较、主观上比较, 进而理解作者对桂林山水情有独钟的喜爱之情。

3.激发丰富想象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更具有特别的任务。因此, 语文课的提问设计, 应当特别具有培养想象力的功能, 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

例如, 教学《蓝树叶》这一课, 最后设计问题“为什么‘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 不由的脸红了’?”“你想对李丽或林园园分别说些什么?”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 从不同角度想象林园园的心理活动、李丽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再造林园园的形象、李丽的形象。这种再造想象, 也正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

(二) 有效性提问设计策略

1.备课时研究教材, 在精华处创设时机提问

(1) 在内容的关键处提问。

所谓关键处提问, 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 抓住这些地方, 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重要作用。如《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文, 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是学习全文的关键, 教师围绕中心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波斯猫的朋友燕子、蜜蜂、青蛙为什么快乐?你怎样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使学生既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又能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 在内容的变化处提问。

内容的变化处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是读者发掘文本内涵的关键之处。作为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设疑激思, 引导学生的理解向纵深拓展。如《平分生命》一文, 抓住男孩贝贝抽血前的一系列细节, “开始有些犹豫, 经过一番认真思考, 他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后“声音颤抖的问:‘医生, 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当听到医生回答“你还能再活一百年”时, “贝贝从床上跳到地上, 高兴得又蹦又跳”, 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 让我们每人都再活五十年!”教师抓住贝贝的动作神态的一系列变化, 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贝贝输血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生弄清了年幼的贝贝的大脑中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 尽管这样他还是勇敢地给妹妹输血, 这样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贝贝的那种勇于牺牲、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 在内容的空白处提问。

作者写作时为了行文简洁, 文章的节奏有起伏变化, 或者因审美感受的需要, 将文章的某一部分写得比较简略, 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如《丰碑》一文, 有三处思维空间: (1) 有人告诉将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 “将军愣住了,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这时可能想些什么? (2) 军需处长牺牲前, 坐在光秃秃的树干下想到了什么? (3) 当红军战士穿着军需处长发的棉衣走过这座晶莹的丰碑时, 他们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文章的这些空白之处, 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空间, 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扩充和延伸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2. 课堂上研究学生, 观察中捕捉时机提问

所谓最佳提问时机, 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的时候, 此时, 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 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 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

(1)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 及时提问。

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的地方, 往往是课文重点所在之处。在学生思维受阻时, 教师要通过采用铺垫性、辅助性的提问, 降低坡度, 减小难度, 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 当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位”时, 及时提问。

所谓思维“错位”, 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在理解上的片面性, 即模糊认识。教师在学生思维产生“错位”时, 应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能引起学生反思, 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 运用正确思维规律, 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 当学生思维缺乏深度时, 及时提问。

由于学生受阅历水平的限制, 他们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只停留在一般或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 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时教师要及时发问, 步步深究,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向纵深拓展。深究性的提问, 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探和理解,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提高思维水平。

3. 教学环节中, 循序渐进结合进度提问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质疑。学生读懂的问题, 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 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 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的问题,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激发学生质疑, 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第一、揭示课题时质疑, 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揭示课题时质疑, 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1、抓课题中的重点词语提问。这是训练学生见题思考的能力, 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 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如《难忘的八个字》, 揭示课题提问:“什么叫难忘?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让你难忘?”2、演示、比较, 紧扣课题提问。通过课题中事物的演示、比较提出问题,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有的放矢。如《坐井观天》, 先让同学们把目光投向窗外看天空, 然后用书本卷成筒朝外看天空, 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 让学生提问:前后看到的天空为什么不一样?

3、总结归纳, 围绕课题再提问。通过总结归纳再提问, 让学生揣摩语言文字, 思考思想内容, 更深地体会感情。如《田忌赛马》, “三场比赛有什么变化?”“故事本身说明了什么?”在学过课文后让学生反思提问,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整体感知时质疑,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 会有一定的感受、疑惑。学生置身于问题中, 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 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如《我要的是葫芦》, 当学生自主读了全文后, 学生设疑:“邻居和种葫芦人谁对谁错?为什么?”。

第三、细读体悟时质疑,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跳水》一文中, 设计问题“船长为什么叫儿子往海里跳?”“船长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你想对船长说什么?”。

综上所述,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 实现有效性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是师范生获得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途径, 也是师范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最终归宿。

摘要: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获得是师范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宗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有效性提问的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因此有效性提问策略的研究, 是促进师范生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获得教学实践能力及持续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设计不但要遵循刺激信息重组的原则、促进比较分析的原则、激发丰富想象的原则, 还要探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即创设时机提问;捕捉时机提问;结合时机提问。本文是笔者对高师院校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思考之二。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能力,获得,有效性提问,原则,策略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4]马淑英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网上资料

[5]董莉提问中求发展网上资料

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之“五新” 篇8

一、课堂认识新观念

目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课堂认识滞后之间的矛盾还影响着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 解决这个矛盾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我所学习到的新观念有:生存生活观、三维目标观、交往互动观、有效教学观等。即在课堂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改变师生的地位和情感态度, 在课堂上改变学习方式, 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课堂上不仅重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 还要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做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 做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独到分析见解, 增强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 让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教材解读新视角

教材解读的有效性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立足之本, 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资源。准确地理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充分开掘、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点。备课为什么总是千篇一律?课堂上为什么缺少新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有的教师已成为教参 (备课手册) “虔诚的崇拜者”“忠实的执行者”。教师要认真解读文本, 不要过于依赖教参, 以便让教学设计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

三、教学设计新路线

当今时代, 是一个知识信息猛增, 新事物层出不穷,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面对多变多样的世界, 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创新精神, 不可缺少应变的素质。在大力提倡创新课程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学里应省时、省力、高效, 要想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策略上狠下工夫。

变“死”为“活”。教材是“死”的, 如何让它“活”起来?诚然,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材料, 但为了符合新课标的需要, 也要因地制宜, 设计出一套适合本班的新的动态结构, 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变“少”为“多”。学生经常“少主动”, 设计时则要强化他们“多主动”。众多事实说明,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可以尽可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 促使他们思维发展。例如我们当下开展的“后茶馆式”教学模式, 学生课前完成“预习生成单”生成问题, 课堂上在教师的“学路建议”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独立自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品尝学会学习的快乐, 体验教学带来的多种乐趣。

变“静”为“动”。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学生学习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 调动原有的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 让学习过程是参与欲望、参与过程、体验成功喜悦的有机统一, 让学生动起来。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事例、教具来充实课堂, 让学生畅所欲言, 允许学生辩论, 让学生说出想法, 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这样, 既可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课堂生成新境界

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 顾及了生活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 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如果说一堂课是一件衣服, 那么关键就是让衣服成型的线。课堂就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教师是课堂中主要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 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 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应该抓住关键点进行提问, 还要补充教材的空白点。更重要的是以“追问”的方式加以引导。学生语言表述含糊时, 通过追问使学生表意明确;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时, 通过追问使学生回答深刻。而这些, 恰恰就是生成中的亮点。

五、教学评价新思维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的顺利推进, 课程的积极评价和科学评价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难题。为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和学会生活”,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用一句形象的比喻就是: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 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评价改革, 不仅是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还是教育观念的根本变革, 是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根本变革。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 立足工具, 弘扬人文。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 其特点是“小”, 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 还有基础性的特征。语文课堂教学重在一个“实”字, 凭借文本的语言, 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丰富精神世界, 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因此, 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 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论思考与实践 篇9

概而言之, 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即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倾向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情况参差不齐:有开设必修课的、有开设选修课的、有不开课的, 开课的课时有多有少, 从国家规定的108学时到实际开出的只有30课时不等。

二是大学语文师资力量相差悬殊:不设中文系的高校一般指派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去教大学语文, 年轻教师也仅仅把这门课程当做过渡。由于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教师在科研上很难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 难以在学术上获得地位, 这样的师资现状, 更加速了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

三是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准确, 突出地表现为:一方面过分夸大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 诸如期望大学语文承担起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 给大学语文附加了难以实现的额外负担。另一方面, 完全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目的, 因为大学语文教学难以立竿见影, 从而否定大学语文课开设的价值。

四是大学语文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成材需求。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分度小, 学生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形成上述事实,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课程理念模糊所致。因此, 我们从课程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 将大学语文课程由单一的必修课开设拓展为必修、选修、活动三类课先后开设, 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多元建设的格局, 在课程规划、教材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得到了师生们的首肯。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审视

目前, 大学语文在比较多的高校还是孤零零的一门课, 而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建设的不多。因此, 出现上述边缘化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教学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的高等院校, 孤孤单单的一门大学语文课,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比较好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困难相当大。尤其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更甚。除了特别爱好、兴趣比较浓厚、或是对其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少数学生之外, 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普遍重视不够。加上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今天, 大学语文与专业学习相比, 难以凸显其较强的实用价值。

大学语文不仅要作为一门“课”来建设, 更要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这不仅有助于开发与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接轨高中语文课改;更有助于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一)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助于开发与整合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告诉我们, 语文学习不限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语文能力的形成, 依赖于更重要的语文课堂之外的广阔时空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紧紧抓住课堂固然十分重要, 但是, 固守一隅, 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这是已经被证明的事实。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 比较多的是一门课的学习。一方面,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较少, 不少学生课外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意识难以养成, 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益难以在其他课程学习中发挥作用, 无形中弱化了大学语文的基础工具功能。同时,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期冀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一讲一听就能够提高语文能力, 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因为本来大学语文学习的课时就相当有限, 特别是在课堂上得到的语文训练的机会少之又少, 假如在课后不借助语文活动等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巩固, 语文能力难以得到切实的提高。久而久之, 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动力难以持续, 甚至有可能逐渐丧失。很显然, 这不利于语文学习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 既然大学生有学习诸如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课程的需求, 与其持消极的态度来看待大学生实用性课程的学习, 还不如采用积极的姿态来主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实用性课程。用选修课等诸多形式开出若干受大学生欢迎的实用性课程, 既可以有效缓解大学语文课时量少的矛盾, 又能够同时在实用性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大学语文的诸多元素, 在训练、实践中将两者有机融合。

用课程建设的思路来整合大学语文教学的资源: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统一,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和“中国文化”课等的统一, 课内和课外的统一, 可以有效地构建起多元的大学语文学习平台。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纳入到一个系统进行整体建设, 大学语文的课时量更多了, 可以覆盖大学生在校四年的时间, 增加了大学语文能力训练的机会;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诸多课程进行整合, 形成大学语文课程的“超市化”, 容易满足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多元需求, 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 拓宽了大学语文的学习空间, 增加了大学语文学习的频率, 强化了大学语文学习的效果。

总之, 用课程论建设理论指导大学语文改革, 可以将与大学语文直接关联的若干门课整合在一起, 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和时间。很显然, 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二)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助于接轨高中语文课改

大学语文的系列课程开发, 是应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在全国陆续推开, 如何接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将是大学语文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 必修课的课时比例大幅度下降, 而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大幅度上升。新课程标准要求, 选修课多至近50个门类、占高中语文总课时量的一半。与此同时, 高考命题已经开始了一定幅度的调整, 对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有新的规定。这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化, 意味着即将进入高等院校的大一新生, 语文知识面更宽, 学生之间的语文能力的差异更大。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启动, 如果不能与高中课程改革接轨, 势必遭遇更为剧烈的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学希冀用一本教材, 几十节课 (多则上百节) , 显然难以满足学生成材的需求。

大学语文的系列课程开发, 进一步增加必修、选修和活动的课程门类和种类供学生选择, 成为应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否则大学语文还是老面孔, 也就难怪学生不喜欢, 贬之为“高四语文”了, 进而“弃”之、“远”之。

(三)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助于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大学语文因为课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定位于通过一或两个学期的学习要补上中学落下来的语文课, 甚至寄希望大学语文课完成人文修养的重任, 显然是不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首要定位于, 要把学生在中学阶段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整过来, 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兴趣, 能够使他们自己找书来看、来读。将大学语文进行系列课程设计, 增加大学生亲近语文的机会和频率, 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语文学习的“随机意识”和习惯, 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定向兴趣和情趣。

所谓“随机意识”和习惯, 就是培养学生在课堂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形成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想到语文, 将听到、看到、读到的语言和文字材料与语文学习挂钩, 自觉养成吸收、转化的语文动机和习惯, 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举一”) 迁移到其他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语文学习 (“反三”) , 在加深已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语文能力, 体验语文带来的乐趣。

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 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在校期间形成“随机意识”的概率。大学语文的系列课程设置, 有效地保证了在校四年内“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吕叔湘语) 。大学语文系列课程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同行, 增加了学生逐步具备超越课本、超越课堂、超越自己而不懈学习语文的习惯的概率。这样, 大学语文的课堂变大了, 大学语文课本变丰富了。学生有了语文学习的“随机意识”后, 电视、电影是“语文”, 通知、假条、书信、海报是“语文”, 一则广告是“语文”, 一个招牌是“语文”, 一幅画里包含“语文”, 一首歌中隐含着“语文”, 等等。这样的潜移默化, 对于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大有裨益。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探索与尝试

我们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课程论层面的思考和实践, 初步形成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雏形。目前, 大学语文系列课程开发、拓展和延伸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变等、靠、要课上的被动局面为寻找机会、策划性开发、主动出击;变一门课为多门课;变必修课为必修课与选修课衔接、拓展与延伸;变局限于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为服务学生在校四年的立体学习;变局限一本教材为以教材为主、拓展课外阅读、语文课外活动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大学语文教学对专业学习的有效支持, 使学生感到大学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使学生深切地感悟到大学语文学习与他们的终身发展息息相关, 进而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推进了一步。

(一) 巩固必修课阵地, 创设选修课平台, 整合课程建设与教师科研

首先, 完善大学语文必修课系列课程的阵地建设。必修课作为第一课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借助重点课程建设的契机来巩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两门全校必修课的地位。“应用文写作”强调语文的实用性特点,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在, “应用文写作”网络课程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大学语文”强调语文的基础工具性特点, 兼顾人文精神的培育, 实现了相关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学语文”贯彻大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将课内精讲篇目、泛读篇目与第二课堂的阅读拓展篇目视作有机整体中的三个部分。课堂教学以基本篇目为原点, 进行专题教学, 以点带面进行泛读篇目的阅读指导, 通过拓展篇目的阅读,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专题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课件模块化, 在保证基本要求实现的前提下,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完善和拓展语文能力的需求。通过“大学语文”网页建设, 将课程资源与网上海量语文学习资源链接、整合。

其次, 选修课程开设将学生深层次学习需求与教师科研主攻方向有机统一。保证大学语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求, 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大学语文教师仅仅定位于必修课的课堂教学, 教师自身的提高难以保证, 学生的多元、多层次学习需求也难以满足。创设教学和科研互动提高的机制, 可以有效保证大学语文师资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注意引导教师开设凸显自身特长的选修课, 将教师的专长、爱好与科研、教学相结合。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 有效地保证了适应学生层次丰富、能力各异的大学语文学习需求。科研有机会、教学有保障, 教师投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热情和智慧得到了保护, 教师队伍容易稳定、教学质量容易提升。目前, 我校已开出近10门大学语文选修课, 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 满足了学生在校期间对大学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化和延续。

(二) 教学侧重能力培养, 活动渗透语文设计, 拓展应用的多元途径

围绕四年的时间进行大学生语文能力培养, 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 明确了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大学语文教学重点。除了“应用文写作”外, 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穿基础写作能力主线。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水平和应用能力, 写作语文小论文是其中的重要抓手。小论文写作训练侧重语文学科小问题选题, 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拟定提纲、形成论文的全过程, 在规范中提升能力, 在实践中感悟成功。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统一起来, 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 而且规范了课外指导, 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标清晰、效果明显。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专题调查报告都有较高的质量, 这样的引导和督促, 受到学生和专业教师的肯定。

另一方面,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语文设计, 营造浓浓的语文学习氛围。我们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 主动出击、积极策划和参与全校性的课外活动, 并在活动中渗透语文元素。如, 指导演讲、辩论、朗诵、文学社团的活动, 与相关部门一起策划、组织“明日商界之星”、创业设计等大型综合性活动, 参与策划全校读书节并进行具体指导, 将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活动衔接起来。如, 每学期定期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系列人文讲座, 特别是请名人演讲进校园,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地连接起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同时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互为呼应, 既拓展了学生的人文视野, 又提升了学生课外关注的品位。此外, 还有全校性的大型语文主题活动, 如, 读书节、作文大赛、学生DV大赛、文学沙龙等, 也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 不囿于开设一门必修“课”, 而是要开发满足在校四年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一系列“课”, 保证有语文学习不同需求的学生随时能进行语文学习、接受指导。大学语文必修课要强化能力训练的主线, 注意与专业学习的有效衔接;选修课要突出服务学生的多元语文学习需要, 注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活动课要主动介入校园文化建设, 策划和营造校园内浓浓的语文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篇10

一、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应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还要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

(1) 信息技术的特点。A.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B.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C.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 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D.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其余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已是众所周知。

(2)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信息技术时代, 语文教学必然有新的特点。阅读: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 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 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 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 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 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 越想获得高职位, 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 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 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整合的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 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 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1)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A.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 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 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 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B.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的网络资料, 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 在课堂教学中, 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 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 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C.教学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 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 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 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 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D.教学结果创新化。网络只是环境, 探究只是手段,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 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2) 教学模式的表现形态。A.课文精读: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对课文的精读, 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 因为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这种阅读中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 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 可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作出即时评价。B.主题性研读: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 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 信息容量大、外延宽, 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 学生可从在网上获取相关资源, 可在论坛交流心得。C.选择性阅读:学习主体在网上快速阅读, 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 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选择性阅读的结果往往通过写作表现出来。D.情境写作:多媒体电脑为作文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情境呈现——讨论交流——写作——评价”是常用的教学流程。E.互动性写作:将“故事接龙”的样式放到网络上之后, 其趣味性、发展的无限性以及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F.论辩性写作:将辩论赛搬到网上以文字形式来进行, 这种短小然而针锋相对的写作使思维不断碰撞, 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G.一体化写作:即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自主从网络上获取阅读材料, 读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和思索进行“吸收+创造”式的写作, 使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H.听力训练:汉语亦应与外语一样进行听力训练。学生听取教师或同学或播放的有声资料, 现场检测并由电脑作出即时评价。

三、整合的实例

(1) 课文学习。在语文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反对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观点, 认为这样不是语文课而是电脑课, 认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无法在网络教学中得以完成, 或者不借助网络也能完成。笔者所上的这一节《阿房宫赋》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教学步骤分为诵读、研读两大步。 (1) 诵读。首先欣赏Flash制作的课文朗诵, 教师在网上搜集大量能表现阿房宫特点的古画、摄影、连环画等图片, 结合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十面埋伏》古乐和动态文字, 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 激发了学习动机, 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 学生自主诵读, 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文章翻译、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 也可以通过开头的Flash课件欣赏、诵读。此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学生可选择整篇或分段进行欣赏 (有画面、音乐和朗诵) 或背诵 (有画面、音乐, 无朗诵) 。在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诵读竞赛中, 学生表现得非常踊跃, 效果良好。 (2) 研读。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 练习在网上进行, 即时在网络上判定成绩, 即时给出提示, 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并可以加以个别指导。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 结合本网站的资料和个人感受,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论坛上发表, 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 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 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上网搜寻资料, 如何展示学习结果) 后, 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 交流、发布学习结果。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读, 完善学习结果, 将感想发表在论坛, 有学生还在课后将结果制成网页, 交给教师链接到本课的教学站点上。

(2) 名著研读。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推荐了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意在课内外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们的做法是每学期指定一本名著进行精读, 高一上学期是《三国演义》, 下学期是《水浒传》, 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 并做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 分别建立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研读网页。

我们相信,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试论小学语文课程导语设计技巧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导语;设计技巧;注意事项

引言:李清照曾经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由此可知,一篇文章中的开头是尤为重要的,与此类比,课程中的导语设计也是如此。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够在课堂开始之初就施工精湛的导语设计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去,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提升教师课程导语设计的技巧就是一个不得不深思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其认真思考,得出最适合本班学生的导语设计方式。

一、小学语文课程导语设计技巧

1.1名人名言法

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适当使用名人名言作为课程的开篇导语,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的热情,还可以使学生想起该名人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内心的悸动。若选用的名人背后的故事与课文内容切合,那效果就会加倍。当然,在引入名人名言时,不能牵强附会,要选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名人名言,最好选用学生都比较熟知的名人和名言,以便减缓学生的陌生感,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课程中去。例如,当教师需要讲述与感恩之情相关的内容时,就可应用古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述母爱时便可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等。使用名人名言开篇后,再结合一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量的解说,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连接课堂与现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2故事法

在所有的导语设计方式中,故事法毫无疑问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是最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故事法中可以使用的故事种类很多,只要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提升课堂效率,可以是名人故事、幽默笑话、身边发生的小事、寓言故事或者教师自己创编的小故事。由于故事法可用的素材较多,因而使用范围广泛、使用方法也极为多变。例如,在讲述《负荆请罪》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讲述廉颇和蔺相如各自的人生经历,引起学生的注意,再进一步将这两者之间发生的故事。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一举三得。

1.3疑问法

在课堂之初,提出适当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最能带动课堂氛围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简要概括介绍后,让学生对疑问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实现对课文深入的自主思考。例如,在讲述《螳螂捕蝉》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靠头便进行提问:为什么蝉没能及时发现自己身后的螳螂呢?为什么螳螂在捕食蝉时没能发现黄雀在自己身后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课文。

此外,还有一种疑问法常用的方式——谜语。在谜语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转信你投入教师的讲述,紧跟教师的引导,还可以将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缓解学生课堂的紧张和压力,让学生爱上课堂。例如,以与课文中心相关的事物为谜底的谜语来开篇,进而引入到课文的讲述中。而且学生猜中了谜底,心中多少会有一些成就感,带着这样的心情上课,课堂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二、导语设计注意事项

为了让学生及时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在课堂中掌握知识,在进行课程导语的设计时,教师还需注意到以下几点,确保导语实施的效果和使用质量。

2.1富有概括性

导语起到的作用基本在于抛砖引玉,激发课堂的学习氛围,并不是课堂的主体内容,因而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篇幅不宜过长,点到为止即可,占用的时间也不宜过多,需要抓住重点来使用。若导语部分设置得过于冗长,不仅无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反而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占用过多有限的课堂时间,本末倒置。

2.2富有趣味性

导语的设置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具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愉快身心的作用,但也不能过于花哨,以免搶占课文的中心位置,偏离课堂中心。另外,导语的设计也要做到匠心独具,不断进行创新,引入新元素,最好紧跟时代主流走向,不能总是用陈旧的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扬弃。

2.3具有导向性

导语的设计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不能偏离课程主体,明确导语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而不能单纯作为娱乐学生、活跃课堂的方式。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而一味的更改导语设计风格,需要结合课堂实际进行设计和选取,在适当的时候言归正传,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正式内容,不能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

2.4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导语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用该年龄段的学生能够明白的故事、疑问和名人名言,并在其可接受范围内,不能超越年龄、知识和经验的界限,否则只是徒增课堂烦恼,增加学生和教师额外的负担。

三、结语

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要想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就必须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着手,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丰富课外知识,明确课程导语的目的再进行导语教学。认真对待每堂课的开端,以一个有趣、有意义的导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开端。

参考文献:

[1]谷开发.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5.

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12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

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 也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隐性课程一词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中提出的。自20世纪中叶起, 隐性课程渐渐成了国际现代课程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 我国学者开始研究隐性课程, 有的学者把隐性课程看作是课程计划以外的学习活动或教育活动;有的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中获得的教育经验;还有学者将隐性课程视为一种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目前, 经过近40年的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学界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对立于‘显性课程’的一个学术概念”[1]。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2], 是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 是学校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隐性课程较之于显性课程, 有着显著的特征。一是具有隐蔽性。隐性课程不具有强制性, 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具有渗透性。隐性课程在校园和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 已经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点滴积累, 逐步产生累积效应, 进而通过学生的主体选择内化到自身。三是具有间接性。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道德准则、人文知识是通过非课堂的形式如教师的言行、师德师风、人格魅力、知识结构施加给学生, 使学生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

二、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

(一) 教材因素

在高职语文实际教学中, 学生在教材中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教材设计者所预期的。这是因为高职语文教材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材, 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它具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教材所选用的文学作品包涵丰富多解的意蕴, 并且带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一位作家创作的作品, 发表之后就需要面对各类读者的解读。教师要把大学语文课堂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渠道, 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资源, 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 丰富学生语文积淀, 提升其人文素养。

(二) 教师因素

高职语文教师的人格品质、知识体系、教学观念方法等因素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水准的知识与技能, 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方法, 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不断发展的科研能力以及高尚的思想, 良好的道德品质, 坦荡的胸怀, 端庄的仪表, 严谨的生活作风, 良好的生活习惯, 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 能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追求知识,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教师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世界观、情感态度、经历、阅历和上课时的心态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 学生因素

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不同的生活阅历以及文化积累, 这也是很好的隐性课程资源, 但这些资源并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 需要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引导是否得当, 课堂气氛调节得是否热烈, 都直接影响着隐性资源开发的程度。当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及时有效, 课堂氛围浓烈, 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这时, 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四) 人际因素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时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因素。课堂教学中的人际网络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人际关系表现为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高职语文课堂应建立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也可以被看作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一种人文环境, 它的建立对学生大有裨益。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生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程度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堂中, 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民主、平等、对话的现代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生互相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优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发并利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完善高职语文课程建设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对显性课程的必要补充。长期以来, 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的深刻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讲授单一的文学常识和单一的文学篇目, 基本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 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诸如此类的课程教学设计只强调了高职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 忽略了高职语文课传承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文学性、人文性和文化性, 这样的课程主要是传统中的显性课程, 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事实上, 在教学的许多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都有很大的隐性课程资源可以挖掘和利用, 比如, 师生、生生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教材隐性课程资源等,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并利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进一步完善高职语文的课程设置。

(二) 有利于人文化地处理教学内容, 拓宽课程范围

语言、文学是人类文化的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 要将人文教育渗透于重头文章、重点句段的深层领悟上。“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职语文课程丰富、厚实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足以说明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的, 同时, 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能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理性思考, 品评、感悟语文折射出来的人生哲理。而人文是隐性的, 它依附在字里行间, 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使学生在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些重点句段的精心品读、感悟, 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高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之作, 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思考问题的大门。教师如果能正确利用高职语文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因素,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以补充, 就能拓宽、丰富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对高职语文课的兴趣, 提升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道宣, 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论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101.

上一篇:大学公选课学风问题论文下一篇: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