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共9篇)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篇1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山西师范大学 09级教育学 李玮 09421816021 【摘 要】:“以问题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学策略设计的原则之一。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现行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准确、科学、有目的的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问题 设计
“以问题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学策略设计的原则之一。问题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的关键,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揭示学生的实际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反馈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怎样设计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倘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 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提高。比如: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由题目中的“葬礼”指出葬礼通常是对死去的人的一种哀悼活动,继而提出“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欲望,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站在成人的高度上,要从学生实际(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爱好、学生认知等方面)出发,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即把问题解决了,也更能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设计的问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成熟不全面,但思维活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到给学生以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发散思维活跃思维,以便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比如: 上例《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作为治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主管者,你会怎样做呢? 学生的回答结果:拆掉上游的伊泰普水电站;将那些敢于滥砍滥伐的人法办;关闭所有的工厂;做大量的宣传告诉人们节约用水„„而且从中又引发了:关闭了有些工厂,拆掉了水电站,人们的生活怎么办等诸多问题。真可谓一石击起天层浪,学生在思考、探究、合作交流中,思维相互交锋、碰撞,收获很大。
四、问题的设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取之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我们提出问题不仅要学生解决,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我这样设计教学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提那些问题?讨论时注意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又该怎样回答?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通过探究、合作交流又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形成。
总之,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在准确把握二者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2>《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篇2
一、丰富“作业与练习”, 增加多样阅读方式
对于“作业与练习”内容的优化设计, 首先应该体现在丰富课下阅读的方式, 让学生的作业与练习具有生活化、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完成作业内容。根据小学生现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 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才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 从而达到作业与练习的目的, 即让学生完成阅读课堂所产生的重要问题和拓展内容。
1.联系生活实际, 实现生活化阅读作业的设计。小学阅读教学的内容一般是提炼于生活, 但是过于逻辑化的内容会让小学生产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发生,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作业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例如,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 教师可以结合“春之声”的阅读专题, 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然后通过布置作业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春天带给生活的变化来进行描写, 进而通过阅读“生活变化”来深刻体会阅读内容。设计生活化内容的优势在于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来增加经验, 从而达到阅读的丰富化和真实化体验。
2.增加实践性作业与练习的设计, 让学生“动态”地学习。相比于传统的阅读作业所注重的笔记作业和死记硬背而言, 具有动态的作业设计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地去完成作业内容, 实现课下对知识的巩固。例如, 在语文阅读课结束后, 教师可以设计“家庭互动型”的作业, 让家长配合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举办小型的“家庭话剧”等, 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深化来加深记忆内容, 进而达到优化设计的效果。动态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特点, 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阅读的深化理解。
3.重视优化设计的“趣味性设计”, 让阅读作业与任务成为学生喜爱的课下活动。作业与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丰富知识内容, 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与练习的拓展来增加知识的积累与提升运用能力。趣味性作为作业与练习设计优化的重点内容, 应该贯彻落实多样的阅读方式, 比如通过小组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趣味性游戏的内容, 可以是快问快答、组词组句等内容, 如在阅读中出现的生词和成语, 小组可以通过提问成语意思和组词组句来展开游戏内容, 从而实现快乐学习的作业与任务。
二、加强学科融合, 实现优化设计
学科之间的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学习, 还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不同的作业与练习的方式, 让学生加强对阅读知识的深入体会。
1.发展“绘画阅读”, 让学生将阅读内容“画出来”。小学生对于绘画内容是十分热衷的, 因此教师可以用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 让小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记忆和了解阅读内容, 通过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的独特见解, 进而直观形象地完成作业与任务的内容。例如, 在阅读课文《风筝》中,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内容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了解来画出相关内容, 同时对于课文中的场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目的性地进行绘画, 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延伸“多样阅读”, 让学生感悟阅读与其他科目的贯通。利用音乐进行体会阅读, 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歌词来感受词句的美妙, 还可以贯通阅读、优美歌词和旋律的共鸣,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复习巩固阅读。其中有些课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教师可以通过将作业和任务布置成自然科学的小实验, 进而验证阅读内容的真实性,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知识内容, 还可以让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让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的方式增加知识储备, 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结语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完成“教学与任务”的优化设计, 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而且对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所以教师应该不断通过语文阅读课堂的实践教学来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作业与任务设计, 让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丰富阅读知识, 从而为培养符合现代标准的高素质小学生做准备。
摘要:现阶段, 素质化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不断深入推行, 对于小学生的作业“减负”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作业与练习”的优化设计成为重点所在。语文作业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在语文教学体系中作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纽带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 “作业与练习”的优化设计要将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巩固复习知识作为前提内容, 同时还要避免枯燥、单调和重复等问题的出现, 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有兴趣地学习、高效率地完成课下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业与练习,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邱芬芬.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J].教育科研论坛, 2011 (15) :23-98.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4-0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直观的板书设计既引人入胜,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能为学生提供具体、鲜明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所学知识内隐的特点外显化、简单的结论过程化、零乱的内容结论化。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又有哪些特点呢?笔者经过教学实际总结,认为有如下特点:
一、突出课文主题思想
例如:《我要的葫芦》一课,教学重点是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二、再现课文的情节和难点
在教学篇幅较长的文章时,教师应抓住文章情节和难点进行板书设计,这样,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便于学生接受,具有利于揭示文章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从这些情节中去读、分析、归纳。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有条不紊。
这个板书设计能直观地把《蜘蛛》一文的重点和蜘《蜘蛛》板书设计蛛捉虫的情形再现出来。更直观地从板书设计上看出捉小飞时一下子,捉飞蛾时,抽出丝来把它缠住,捉甲虫时最难。
三、突出课文顺序
如《画鸡蛋》一文,如果给学生介绍达 芬奇是一个画家,接着又讲他学画时老师对他的指导,再讲他开始学画时,老师反复让他画鸡蛋的意图,他不理解并向老师提出疑问;再次又讲老师对他的教育,老师指出他认为画鸡蛋容易是错误的------终于成为大画家。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在思路上混乱不清。
运用直观的板书设计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可以化难为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样便理清了课文结构和作者思路,学生根据这一脉络很快地背诵课文。很自然地,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时就可以联想大自然中的绿叶的作用,就可以从树叶想到森林,进一步给学生渗透《森林保护法》。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就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法律条文,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这样语文学科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既结合学科知识又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角度小、形式新,学生易于接受,而且不另加课时。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 篇4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根据几年的教学观察与体会,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不切实际,空洞无效。所提问题远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推出缺少台阶,空洞浮泛,令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丈二和尚难摸头脑,反而浪费了许多课堂教学时间。
(二)杂乱无序。一堂课,教学问题提了不少,葡萄串似地一嘟噜一嘟噜,不分大小轻重主次,呼啦圈般连着往学生头上套,变“一灌到底”为“一问到底”,但因为问题的设计求量不求质,使学生缠入问题的网中,失去了学习目标。
(三)方式单一,思维疲劳。教师提问总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或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要依据文本顺藤摸瓜,总能顺利找到答案,这种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价值不大,学生易产生思维疲劳,疏于动脑,甚至懒于动脑。其实,(四)挖掘教材不深。由于对教材与学生实际缺少深层把握,所提问题仅仅局限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解析,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忽视了语文作品中隐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其实,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追求真善美的人。备课要做到“三备”: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掌握好“提问”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认为,主问题设计不失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个好方法。科学合理的主问题设计,它能调动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潜能。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主问题设计谈四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主问题设计力求符合客观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不适宜太宽太大,含糊不清,如果问题问得漫无边际,课堂定然会出现僵局,教师也只有自问自答,包办代替,这样就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师生教学双边活动缺腿;问题也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水平,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如果地设含糊地计问题“这则童话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提问学生,很有可能会使学生困惑,难以回答。若进行层层递 进的引导,效果则会大不一样。上述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巨人第一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巨人第二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当巨人第三次斥责那个小男孩时,他本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分层设计问题范围比较窄,学生容易理解,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再问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那么,这则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一问题也就不难而解了。
(二)变散为聚,主问题设计力求理清文章脉络。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语文课堂提出的问题不能凌乱,以免把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即,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主线,围绕学习目标,把备课中预设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避免架空分析教材,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三)化顺为逆,主问题设计力求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只有遵从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的原则,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才能开拓学生思路,突破重难点。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化顺为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顺,就是顺问,即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篇5
张琳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和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只有设计优质问题,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主问题设计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太,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根据几年的教学观察与体会,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不切实际,空洞无效。所提问题远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推出缺少台阶,空洞浮泛,令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丈二和尚难摸头脑,反而浪费了许多课堂教学时间。我在实习时,教四年级的语文《巨人的花园》 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时,设想了很多问题。在公开课上,我按照预设的教学问题一连串的提问,一节课下来倒是教学环节紧凑,可是各位前辈说提问太杂太乱,导致课堂华而不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二)杂乱无序。一堂课,教学问题提了不少,葡萄串似地一嘟噜一嘟噜,不分大小轻重主次,呼啦圈般连着往学生头上套,变“一灌到底”为“一问到底”,但因为问题的设计求量不求质,使学生缠入问题的网中,失去了学习目标。例如,我在一次观摩课上,我们同年级的优秀老师,她讲的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她课堂主问题设计的很巧妙,层层递进,有序不杂乱。后来我在讲这课时,也是根据这个老师的思路去设想问题的。围绕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区别、态度去提问的。上完课,写反思的时候就明显感觉这课的问题提的恰到好处。
(三)方式单一,思维疲劳。教师提问总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或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要依据文本顺藤摸瓜,总能顺利找到答案,这种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价值不大,学生易产生思维疲劳,疏于动脑,甚至懒于动脑。其实,这些问题在我实习的时候都遇见过,我设计的主问题要么太难,使得课堂压抑,学生没兴趣;要么过于简单,使得课堂变成一团乱。当时的我就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去发问的,也没有去更多的关注学生。
(四)挖掘教材不深。由于对教材与学生实际缺少深层把握,所提问题仅仅局限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解析,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忽视了语文作品中隐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其实,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追求真善美的人。备课要做到“三备”: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掌握好“提问”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认为,主问题设计不失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个好方法。科学合理的主问题设计,它能调动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潜能。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主问题设计谈四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主问题设计力求符合客观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不适宜太宽太大,含糊不清,如果问题问得漫无边际,课堂定然会出现僵局,教师也只有自问自答,包办代替,这样就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师生教学双边活动缺腿;问题也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水平,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我之前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如果地设含糊地计问题“这则童话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提问学生,很有可能会使学生困惑,难以回答。若进行层层递进的引导,效果则会大不一样。上述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巨人第一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巨人第二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当巨人第三次斥责那个小男孩时,他本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分层设计问题范围比较窄,学生容易理解,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再问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那么,这则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一问题也就不难而解了。
(二)变散为聚,主问题设计力求理清文章脉络。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语文课堂提出的问题不能凌乱,以免把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即,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主线,围绕学习目标,把备课中预设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避免架空分析教材,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这一课文,我们可设计问题:
1、课文写了哪两种桥?
2、这两种桥各有什么特点?
3、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把这几个问题归纳,恰好就是文章的脉络:课文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潜水桥结实而又透明,是实实在在的桥;另一种 塑料桥 携带方便而又轻巧。
(三)化顺为逆,主问题设计力求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只有遵从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的原则,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才能开拓学生思路,突破重难点。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化顺为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顺,就是顺问,即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勤狮子非常刻苦地练习生活的本领,不是顺问“勤狮子刻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而是逆问:“懒狮子每天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再结合课本上的插图,从而理解了只有刻苦学习生活的本领,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通过逆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在逆问中,文章的重难点也就突破了。
(四)挖掘内涵,主问题设计力求追求真善美。
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教化学生,如果语文教师能深入挖掘作品的真善美,来滋养学生的生命,让他们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快乐成长,那么,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就要有利于把语文作品中隐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设计方向一方面可以从整体作品的思想内涵上着手,如我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妈妈为什么给奶奶晒棉被?
2、小峰看到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后,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逐步认识到:我们要学会关心家人,尊敬长辈。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作品词句深层意义下笔,引导学生琢磨理解语文教材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的能力。如学习一年级《两只鸟蛋》一文时,根据句子“我小心地捧着鸟蛋,把目光投向高原的蓝天”进行设计提问问题:为什么要小心的捧着鸟蛋?从“小心的”和“捧着”两词上理解,很快能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篇6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张家口 萱儿 yaya13579@tom.com 摘要∶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然而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或是夸大了语感分析,忽略了言语实践;或是一味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而淡忘了对语言本身的品味。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的语感由最初的低层次感性直觉向着全面、深刻、丰富而又灵敏的深层次理性直觉迈进,应从激活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积淀语文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关键词∶ 语感 生活体验 言语实践 语文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1]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 想必就是现时所谓的“语感”吧。其实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2]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3]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 [4]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5]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 一、问题与思考 的确,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 [6]更能使之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但很长时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语感教学”的探索领域之外徘徊,更不敢妄谈什么语感的培养。 笔者认为使其望而却步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由于语感定义的不确定。 “语感为何物?”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最早提倡“语感”的夏D尊和教育家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 [7]后来又有人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语感。对于什么是“语感”,人们众说纷纭,这使从事语文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们一片茫然。不知“语感”为何物,语感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我个人则认为王尚文先生对“什么是语感”的阐释精辟且全面。他说:“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 [8]这就涵盖了输出性(说写)语感和输入性(听读)语感两个方面,不同于以往哪些只侧重于从输入性语感一个方面来对语感的界定。 二是因为广大教师认为高品质语感的目标是那么地遥不可及,难以实现。比如有人描述高品质的语感是会“不假思索地判断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表达的优劣,文气的畅滞,在需要表达时,就会如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笔端”。[9]又有人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 [10]很多老师认为达到这种语感境界谈何容易呢?“如源泉之水”“一说就顺,一写就通”,只怕是作家也难以做到吧!他们不是也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的时候吗?更何况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则如阳春白雪难以企及。 其实,语感的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更不是只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而且由于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它比乐感、美感的培养就更具有了优势。即使是很难达到,如果越来越接近不也是成功的吗?只要我们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 , 不断的发挥学生的潜能,高品质语感的达成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但是我们现在还欠缺这样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论述语感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数文章停留在对语感性质、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少部分才论及语感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有“语感分析”法。一些论者认为“语感分析”“是一条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途径”。[11] “它是对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重点是分析语言意义的生成机制,分析语言在这里是怎样使用的。”[12]并强调应以语感分析为辅,以言语实践为主。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和独特感受的作法” [13]使一篇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变成一堆堆干巴巴的符号。过分偏重“语感分析”,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失却了吧。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太过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例如,有的教师在课上抛开书本,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新闻,以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投入读书的时间少了,对文章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种作法在一味地的强调培养搜集、检索信息能力同时,又失去了更多。还有不少研究课在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时地以画面图释文字解读文本,取代品读、想象和思考。但是“任何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这个重要媒体,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14]语文教学在脱离文本这个重要的语言环境之后,又何谓语文教学呢?就更不必谈语感的培养了吧。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寻求语感培养的途径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论点如下: 二、培养途径 ( 一 ) 、激活生活体验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15]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16]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进诗所描画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激活体验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道:“这个伟大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老师问:“这里为什么要用‘挪动’,而不用‘移动’呢?”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很快得出“挪动”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儿地动,而“移动”要比“挪动”的幅度大。用“挪动”写出了邱少云为了遵守作战纪律,为了完成隐蔽任务,在熊熊烈火中连哪怕一点点的挣扎也没有过,是很了不起的。这是学生在启动生活体验后作为读者的一次发现,一次情感激荡。这种发现和激荡是用老师的告诉代替不了的。 ( 二 ) 、加强言语实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一位教师在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作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17]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18]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D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19]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做批注的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OO”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 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 笔者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 三 ) 、积淀语文知识 高品质语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在感性中长期沉淀的过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 [20]所以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技巧的实例,值得借鉴: 师:同学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诗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情形?能说给大家听吗? 生1:是讲主人家园中的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了。 师: 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 生1:是高高地窜出墙来。 生2: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它是悄悄地跑出墙来。 生3:是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 …… 师:大家讲的多好啊!同学们,加上了想象你的语言会变得比诗还美呢! 这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露痕迹地将“想象会使语言生动”这一表达技巧,融进了学生对诗情诗境的感悟中,深化了他们对诗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21]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3页。 [2]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年,第一期。 [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7月版,第2、4页。 [6] 卞安宇,《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11期。 [7]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8页。 [8] 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版,第18页。 [9] 陈仲圻,《培养语感》,www.wxrb.com/无锡新传媒.教育频道,1月29日。 [10]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版,第18页。 [11]曹有国,《“语感中心说”献疑》,《语文学习》1995年,第一期。 [12]赵乔翔 张文海,《试论语感和语感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八、九期。 [13] [14]杨再隋,《语文课又怎么啦!》,《小学语文教学》20,第十期。 [1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1980年版,第267页。 [16]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4、45页。 [17]朱熹,《朱子语录》。 [18]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1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 [20]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70页。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7月版,第17页。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篇7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问题
( 一) 设计教学内容时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考虑过少。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小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现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兴趣了解过少, 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的不够透彻, 在进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 很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问题设置脱离学生的实际, 不利于学生理解。
( 二) 对于现代媒体的教学过于重视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对于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是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小学语文不能够依赖于多媒体, 不管是重点内容还是阅读讲解, 都应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所有的备课内容都应用多媒体进行播放, 虽然能够直观展现, 但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不应该将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应该把老师的讲解放在主要的地位上, 但是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的又一个问题。
( 三) 加深了总结性的评价, 忽略了授课过程中的评价。老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增加了对课程总结评价的力度, 而对授课过程中对于学习内容的评价却大大的减少了,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问题。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 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多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理解能力。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为设计的中心。在设计时多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使课堂设计达到预想的目的以及效果。
例如, 在讲《赵州桥》的时候, 就应该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 可以由“同学们见过最宏伟的桥是什么桥啊? 说一说见过的这些桥具有什么特点, 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来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 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进行这一课程的问题设计,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 二) 减少授课过程中对多媒体的应用。也许多媒体对于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但是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得让老师进行板书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以及养成学生自己动手的习惯。
例如, 在讲《爬天都峰》的时候, 可以减少多媒体的运用, 只在介绍天都峰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天都峰的画面, 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天都峰的险峻峭拔, 难以攀爬, 令人望而生畏的特点, 而其他的知识点都由老师进行亲自的解答, 以老师为榜样, 锻炼学生自我动手能力, 同时,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发言,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 三) 增多授课过程中的评价。其实相比于总结性的评价来说, 授课过程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 不应该只重视结果, 学生学习过程也同样应该得到重视, 只有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不仅有利于语文的学习, 同样有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每一知识点都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最后, 可以自己做出综合的评价, 这是课程设计中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
例如, 在讲《灰雀》的时候, 就可对每一段的每一个问题进行评价, 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最后由学生对这些评价进行总结得出综合评价, 这样就达到了对课程进行设计的教学目的。通过过程评价不仅让学生认识到问题, 也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 通过总结加深印象, 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小学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方式的基础, 小学教育的有效进行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至观重要的。而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又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 在多种教育形式中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可以说是一门枯燥的学科, 因为有很多知识需要去记忆和理解, 也可以说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 因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趣味故事, 最终语文会成为一门怎样的学科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应该怎么去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李爱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分析[J].社会科学期刊, 2010, (28) .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8
一、提问要关注“预设”与“生成”的互动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的生态课堂。课堂提问作为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要达到我们预设的效果,就要从教学出发精心设计,要从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预设问题”与“问题生成”的关系,以保证最大的有效度。例如,一位老师在上《认数》时,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你们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些学生在做什么吗?你们能数出操场上有多少个小朋友吗?这三个问题无论从提问的目的还从提问的效果,都没有什么价值,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也不需要思考。要学生数出操场上几百个做广播操的学生人数,更没有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中的提问不在于次数的多少,关键是提问的价值。提问要预设,预设要注重问题的生成。一个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在《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个很有艺术性,也很有思考价值,很能启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难,一般情况下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秒针走1大格是几秒?”这个问题学生不能马上回答出来,需要动手计算一下,如果不小心还会有算错的可能。老师在学生思考和计算后,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秒针走多少格是一分?”这三个问题来自于教学内容,又来源于学生生活,越是往后,问题的思辨性越强,对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作用也越大。
二、提问要体现“新知”与“旧知”的结合
课堂提问的技巧表现在多方面,提问体现教学内容的“新知”与“旧知”的互动就是一个重要的技巧,有艺术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深度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难易结合,不仅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所提问题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和认识。我们设计的提问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小渐大、由偏至全,即要设台阶,循序渐进,步步引入。
潘雪琪老师在教学《秒的认识》时,她连续设计了五个问题。一问:观察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秒针长得怎么样?二问: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三问:秒针走1大格是几秒,你是怎样知道的?四问: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五问: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大家看到了什么?这一系列关于秒的认识问题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一般,层层深入、层层递进,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又能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于那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认识;对于那些有一定难度的提问,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去认识;对于那些有很大难度的提问,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去不断的加深理解。问题有层次性,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话可说,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问要重视“量变”到“质变”的统一
课堂提问应该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提问的方法与技巧的统一。课堂提问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应该注重问题的价值,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和形式的变化,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是否有思考的价值和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起到作用。提问必须有针对性和思考性。如我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了几个问题。一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对于分数的商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很快就能知道,分数的分子变大,分母不变,分数的质会变大,相反,分数的质会变小。我接着问,1/2与2/4、4/8、8/16是什么关系呢?学生也能很快就发现这四个分数是相等的。到这里为止,提问还没有难度,也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如果继续问学生:“你们认真观察一下,这四个相等的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这样的提问,学生就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思考的方向,在提问有了数量的基础上就要相应提高提问的质量、提高问题的学习价值。
又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对于分数中“二分之一”这个概念有许多错误认识。我告诉学生:二分之一,就是把一个东西分成两份中的一份。但在实际中二分之一的表现是很多的,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请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二分之一还会有哪些情况呢。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二分之一的表现。有个学生说:“我们家有四个人,妈妈和姐姐是女的,我和爸爸是男的,我们男的就是家庭人数的二分之一。”我接着又提问:“为什么这个情况也是二分之一呢?”学生讨论后,我分析说,一个数字或一个东西,不管他分成多少份,只要占到这个数字或东西分量的一半,就是这个数的二分之一。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篇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人教版新课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 想必就是现时所谓的“语感”吧。其实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
一、问题与思考 的确,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 [6]更能使之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但很长时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语感教学”的探索领域之外徘徊,更不敢妄谈什么语感的培养。
笔者认为使其望而却步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由于语感定义的不确定。“语感为何物?”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最早提倡“语感”的夏丏尊和教育家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 [7]后来又有人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语感。对于什么是“语感”,人们众说纷纭,这使从事语文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们一片茫然。不知“语感”为何物,语感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我个人则认为王尚文先生对“什么是语感”的阐释精辟且全面。他说:“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 [8]这就涵盖了输出性(说写)语感和输入性(听读)语感两个方面,不同于以往哪些只侧重于从输入性语感一个方面来对语感的界定。
二是因为广大教师认为高品质语感的目标是那么地遥不可及,难以实现。比
xiaoxue.xuekeedu.com
如有人描述高品质的语感是会“不假思索地判断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表达的优劣,文气的畅滞,在需要表达时,就会如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笔端”。[9]又有人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 [10]很多老师认为达到这种语感境界谈何容易呢?“如源泉之水”“一说就顺,一写就通”,只怕是作家也难以做到吧!他们不是也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的时候吗?更何况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则如阳春白雪难以企及。其实,语感的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更不是只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而且由于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它比乐感、美感的培养就更具有了优势。即使是很难达到,如果越来越接近不也是成功的吗?只要我们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不断的发挥学生的潜能,高品质语感的达成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但是我们现在还欠缺这样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论述语感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数文章停留在对语感性质、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少部分才论及语感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有“语感分析”法。一些论者认为“语感分析”“是一条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途径”。[11] “它是对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重点是分析语言意义的生成机制,分析语言在这里是怎样使用的。”[12]并强调应以语感分析为辅,以言语实践为主。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和独特感受的作法” [13]使一篇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变成一堆堆干巴巴的符号。过分偏重“语感分析”,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失却了吧。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太过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例如,有的教师在课上抛开书本,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新闻,以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投入读书的时间少了,对文章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种作法在一味地的强调培养搜集、检索信息能力同时,又失去了更多。还有不少研究课在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时地以画面图释文字解读文本,取代品读、想象和思考。但是“任何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这个重
xiaoxue.xuekeedu.com
要媒体,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14]语文教学在脱离文本这个重要的语言环境之后,又何谓语文教学呢?就更不必谈语感的培养了吧。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寻求语感培养的途径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论点如下:
二、培养途径(一)、激活生活体验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15]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16]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xiaoxue.xuekeedu.com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进诗所描画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激活体验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道:“这个伟大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老师问:“这里为什么要用‘挪动’,而不用‘移动’呢?”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很快得出“挪动”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儿地动,而“移动”要比“挪动”的幅度大。用“挪动”写出了邱少云为了遵守作战纪律,为了完成隐蔽任务,在熊熊烈火中连哪怕一点点的挣扎也没有过,是很了不起的。这是学生在启动生活体验后作为读者的一次发现,一次情感激荡。这种发现和激荡是用老师的告诉代替不了的。
(二)、加强言语实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一位教师在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作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
xiaoxue.xuekeedu.com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17]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18]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19]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做批注的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OO”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
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xiaoxue.xuekeedu.com
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笔者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积淀语文知识
高品质语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在感性中长期沉淀的过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 [20]所以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xiaoxue.xuekeedu.com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技巧的实例,值得借鉴:
师:同学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诗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情形?能说给大家听吗?
生1:是讲主人家园中的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了。师: 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 生1:是高高地窜出墙来。
生2: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它是悄悄地跑出墙来。生3:是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05-28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08-24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06-29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05-12
小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05-23
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07-1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08-16
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探讨09-28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10-07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课堂实践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