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探讨

2024-09-28

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探讨(共10篇)

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探讨 篇1

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探讨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姓名:刘惠萍 性别:女 【摘要】本文在简述成语定议、来源、结构形式及小学语文中成语教学的必要性基础,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探讨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方式方法、禁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成语教学 探讨

中国的文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的基本要求。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提倡让我们的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作为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四字成语的教学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契机。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翻开我们云南省昭通市小学教育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不难发现每一单元都安排了成语学习。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趁学生记忆强的时期,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为将来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成语简述及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成语简述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一朵奇葩,如高山之巅的朵朵雪莲,如漆黑夜幕中的颗颗繁星,如浩瀚大海中的朵朵浪花,他们是如此珍贵,如此炫目,如此富有生命的活力。

1、什么叫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传习用,意义上整体化、结构上定型化,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固 定短语。通俗地说,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2、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3、成语的形式结构

成语一共有4000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总之,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中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成语是中华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如:神话语言(“愚公移山”等)、历史故事(“围魏救赵”等)、诗文语句(“一鼓作气”等)、口头俗语(“三长两短”等)等。令人感喟的是,当网络词汇大量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外语成为人们求职的敲门砖,还有多少人会以说成语感到骄傲呢?现实中,不分成语的感情色彩、性别对象、谦敬之别滥用成语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成语被改头换面用于各类广告。如某服装店的店名为“衣衣不舍”(应为“依依不舍”);像面包广告的“追求领鲜”;杀蚊的蚊香,是“默默无蚊”,止咳的糖浆,是“咳不容缓”……这种对成语的改装移植宣传,影响着青少年,尤其是幼儿,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对成语的理解、使用感受到迷茫。针对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母语在青少年中的任承将受到极坏的影响。

面对新环境下成语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成语的认知、识记和积累是很不够的,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不强。学生暴露的问题警示我们,规范的成语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刻不容缓。

二、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要求

我们云南省昭通市小学教育使用的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成语教学,在每个练习中安排了八个成语,它的教学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年级能适当运用。

三、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方法

(一)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营造融洽的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发挥。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儿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1、关爱学生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多给学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个支持的暗示,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强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真正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对待后进生更要耐心地给予期待性的评价,如“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再想一想,你能说对的”、“你已经动了脑筋了”等。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积淀起参与的信心。

2、尊重学生成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提 出的一些非同寻常的看法和见解,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应该以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尊重并引导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解除他害怕犯错误的心理。

(二)保证学习的充足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用过多的讲和问代替学生的学。首先教师得在时间上有保证。

1、留足自习时间每次上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先扫除字音障碍,再通过查阅工具书(如字典、成语故事书等)理解词义。或了解成语故事、成语的出处等。让学生先自主探究,这对学好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2、留好讨论时间课堂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共同解决。每次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看看可以解决一些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是激活学生参与的有效方式。可现实教学中讨论时往往只是好学生的参与后,便草草结束。其实这种活动不能仅仅流于形式,高效的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每人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首先得保证个体切实学习的时间。小组讨论时,时间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使所有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得到训练。不能只是一些优秀学生包揽了全部活动时间。否则,学生的活动只会流于形式。

(三)提供参与的活动机会

爱活动、爱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个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给足学生自由表现的空间。在实际中,我尝试把“教”的权利放给学生。当“小老师”的同学总是十分兴奋的。在小组讨论时。我就给他们一些时间为自己精心准备,从理解的几个成语中挑选出最满意的,教给大家。而听的同学也会格外认真,因为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补充的机会,如再把意思解释得更清楚一些,透彻一些。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

成语教学应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教师缺乏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的主因。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

1、说成语故事许多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让学生探究成语的出处,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说话、举例让学生给所学的成语造一个句子,或者举一个例子,正是出 于“学以致用”的考虑。学生有时虽然不能准确表达出它的意思,但只要能意会,甚至正确运用就行了。

3、把握联系,适当补充苏教版教材中有的练习上会出现一些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4、感情朗读,熟记成语语文积累不等于死记硬背,而语文积累又离不开必要的识记背诵。教成语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成语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乐学、爱学,不断增加兴趣。

(五)大胆借鉴开创学生喜闻乐见“愉悦式教学形式”

1、表演猜测式教学

借鉴综艺节目的启发下,灵活运用表演猜测掌握成语。如“坐井观天、一刀两断、相依为命、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饼充饥、望眼欲穿、望梅止渴”,引导学生上台表演,以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演出每个成语的意思,下面同学根据表演猜测成语

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语的记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

2、幽默问答式教学

努力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愉悦式教学形式多样化。多方搜集、整理,将一些成语幽默地组织在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例:

问:“最大的地方有多大?”

答:“无边无际”“一望无际”“漫无边际”。

问:“最远的地方有多远?”

答:“九霄云外”“天涯海角”。

问:“最大的变化呢?”

答:“天翻地覆”“天崩地裂”“沧海桑田”“面目全非”“改天换地”。

最长的时间——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最快的速度——白驹过隙、一日千里、风驰电掣

最大的手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改头换面

最怪的动物——狗尾续貂、虎头蛇尾、画蛇添足、虎背熊腰

……

聚精会神地倾听,丰富奇特地想象,积极踊跃地回答,气氛就这样从鸦雀无声到激情澎湃,从激情澎湃又到鸦雀无声。学生在波浪起伏的氛围中感受着成语 的无穷魅力。

3、歇后语式教学

幽默、诙谐的歇后语也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用歇后语带出成语,更是妙趣横生,让学生再次领略语言的魅力,智慧的风采。

1、源于历史典故

①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②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③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④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⑤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⑥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

2、源于神话传说

①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②老寿星打哈欠——老气横秋

③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④阎王爷当木匠——鬼斧神工

⑤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⑥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

3、出于四大名著

(1)《水浒传》中的:

①宋江的眼泪——虚情假义

②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③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④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⑤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⑥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2)《三国演义》中的:

①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②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③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④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⑤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⑥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3)《西游记》中的:

①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②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③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

④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

⑤猪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扬

⑥猪八戒吃猪肉——忘乎所以

(4)《红楼梦》中的:

①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

②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③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④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

⑤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⑥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4、出于成语转换

①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②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③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④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⑤量体裁衣——以身作则

⑥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5、源于生动比喻

①骆驼走路——昂首阔步

②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③千里马长翅膀——突飞猛进

④针尖的灰尘——微乎其微

⑤脑袋上推小车——走投无路

⑥肥狗咬主人——忘恩负义

⑦麦秆上插针——节外生枝

6、缘于幽默讽刺

①巫婆跳绳——故弄玄虚

②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③强盗逮小偷——贼喊捉贼

④哑巴观灯——妙不可言

⑤屎克郎扛大旗——臭名昭著

⑥瞎子逛商店——目空一切

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下课后许多同学仍意犹未尽,生动有趣的歇后语感染着学生,对于成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4、活动中学成语,兴趣日益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些列的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活动:

(1)成语接龙游戏(全班参与,按座位顺序进行)(2)成语故事会(全班参与)

(3)小组对抗赛:以组为单位,把全班按纵向分为四个大组,四个大组之间进行竞赛对抗。事先规定:题目由每个小组自拟,每个小组拟10道题,分为抢答和必答两种类型,每道题10分。比赛结束后合计出各小组所得总分,优胜的一组每位同学都能获得一份奖品。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都摩拳擦掌,誓与其他小组一争高下。从下面各小组拟的一些题目看,他们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例如:

1、分别找出跟“诸葛亮,项羽,齐桓公,陶渊明,孔子” 这些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2、列举能表达人们心情的成语(不少于5条)

3、列举运用比喻或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不少于5条)

4、整理出符合“不╳而╳”格式的成语(不少于3条)

5、说出几条6个字的成语

6、说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不少于5条)

7、找出几个前后顺序可以变动,但不影响原来意思的成语(不少于5 条)

8、找出几个含有通假字的成语(不少于4 条)

经过多种方法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成语时已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摄取,我想,这与成语的愉悦式教学是分不开的。个性化的教学其实无形中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广大教师在课改时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拓展有限的教学空间

现行的课堂教学多呈封闭式状态,学生发展的空间被有限的教学空间左右。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有趣味的成语活动。班级的墙报辟出一栏“成语集锦”,有时是“一”字开头的成语,有时是“无”字开头的。同学们自己去找材料。自己写稿子,自己誊写,自己配上画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学会了合作,锻炼了能力。在班会上,组织同学们搞比赛,如“成语接龙”、“成语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成语、收集成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上,不能滞留在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大量的充足的活动空间,课内外结合,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四、小学语文中成语教学禁忌

成语是人们十分喜爱、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词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少成语学生一看就懂,一用就会。如“不约而同”、“先人后己”、“百战百胜”等等。但是,在我国历代群众所创造的成语宝库中,象这样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基本一致的只占极少数,还有大量的是从古代历史事实、寓言、古典作品及流传的辞句中得来的,对于这些成语,就不能用简单的字面意义相加的方法去理解。因此,教学中一般应该注意如下三忌:

(一)忌望文生义

成语的内容是整体性的,许多成语是由比喻、夸张等方式构成的,它的含义蕴藏在字面底下,要求学生不能机械地在字面上做文章,否则就会犯“胸有成竹——胸中长有一棵完整的竹子”的错误,出现笑话。

如果把“望洋兴叹”解释成“对着海洋而叹气”的话,“洋”字就解释错了。把“形容人群或车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川流不息”,当作“河流淌个不 停”来解,都是望文生义,没有透过字面,抓住成语的本质。

(二)忌以今义解古义

成语中的不少词体现的是其本义,如果用今义去解释这些词,就会曲解或者解释不通。

有是学生总认为“走马观花”的“走”是“行走”的意思,那就错了。其实,“走”在这里正是体现它的本义“跑”的意思。如果把“赴汤蹈火”中的“汤”(本义是“开水”),解释为日常生活中喝的“汤”,显然是不当的。

(三)忌单从结构看意义

成语的定型性很强,它的结构或者结构成分不能轻易变动,排列次序也不能轻易改变。

如,“落花流水”不能改作“流水落花”。“载歌载舞”是“边唱歌,边跳舞”的意思,如按一般支配结构析成“栽着歌曲,栽着歌舞”就错了。成语是由组成它的各个词凝练为一个整体的,它不是一般的词组,如果一味按照一般的词组去分析,就难免失误。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注意纠正学生理解错了成语,正确地理解成语,运用成语。

五、积极引导参与提高成语教学效果 弘扬民族文化

可喜的是,成语积极传承已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成语教学是语言文字是的传承、历史的延续;汉语成语简练而意蕴丰富,教学中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学生懂得成语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成语积累好似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珍惜、爱护母语,让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代代相传。

总之,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上,不能滞留在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大量的充足的活动空间,课内外结合,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附参考资料:

1、

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探讨 篇2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书声琅琅”已成为不少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情境。

1.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教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朗读课文,带些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逐渐培养他们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所以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2. 诵读要读得“正确”

这就要以必要的识字量和正确的普通话语音为基础。在心理学关于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中,常常有将语文教育领域所认为的一些“识字”表现来代表汉语阅读的情况,如读字,或对所学过汉字的命名(也就是认读)组词,等等。此外,关于阅读能力与儿童汉字音、形、义联结的研究发现,汉字的音形联系和形义联系对阅读水平有明显影响,而音义联系对阅读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这说明识字即是将汉字的形、音、义建立联系的过程,对于阅读有重要意义,而以培养朗读能力为目标的朗读教学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汉字的音形联系,即见字形能正确读音,对朗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根据阅读与识字之间的上述密切联系,过多依靠范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可能不是很恰当。特别是对识字量比较少的低年级学生,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很可能只被学生用作理解课文的手段,即通过听来理解课文内容。一方面,这可能强化汉字的音义联系,对于形成朗读能力所需的形音联系则可能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只关注老师读的内容,而忽略老师试图示范的朗读技巧。从这个意义上,低年级的朗读和识字教学具有一些重叠的成分,识字中的单字认读要与词语、句子甚至句段的认读结合。

读“正确”还有一层含义,即正确地断句,不能读破句。这主要表现在停顿和气息的一些处理上。学生的口语经验已经使他们对句子结构和语句节奏等形成了一些感性知识。他们在逐字朗读的过程中既可以监控和调节自己对停顿等方面的处理,又可以借助听觉判断所读句子的结构。而后者是学生分析和理解书面语句的必要环节,先前必须经由口语和听觉才能进行的语句分析和理解,为直接通过视觉信号加工而进行默读理解奠定了基础。

3. 保证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

“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唤。这就是说要想学生学会朗读,首先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要真正让学生会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必须把更多的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可是,时间从哪儿挤呢?

著名特级教学李吉林说:“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因此,要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课堂上就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于朗读。去掉那些繁琐的分析,努力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形式花哨但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于朗读。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4. 咀嚼课文,细品佳句

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心,学习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段尤其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进行细细品读与欣赏。教师可以提问:“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反复试读、体会感情。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的途径。我们的母语很优美,其原因在于汉语是声调语言,可以有平仄规律,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有特殊的声韵规律。这些规律在千古诗人、文豪手中往复交织、精雕细刻、推敲锤烧,构成了文质兼美、千古流传的大文章,成为滋养千百中国人心灵的精神食粮。

5. 反复朗读,激情增趣

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作者的情感美满地读出来。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章,辞藻优美,内容丰富,应让学生反复读,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如《桂林山水》一文仅用了300多字,就描绘出了山姿美、山态美、山水相映情趣美的仙境。读了这篇课文,使人感到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之特点。越读这篇课文,越使人感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越读这篇课文,越使人感到文中词句运用恰当,生动逼真,得到美的享受。

6. 多元评价,让学生多读多悟

朗读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让他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与同伴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7. 个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 篇3

一、成语帮助字、词的记忆和积累

成语具有故事性,便于对字和词的记忆,有效地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这是因为汉字是抽象性符号,对于少年儿童来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对于汉字的学习有枯燥、乏味感,心理上的排斥造成生字难懂、难记的问题,然而这些生字与生动的成语故事相联系后,使字形、字意变得浅显易懂,如:郑人买履中的“履”字,是鞋子的意思,在现代不常用,而且笔画多,学生了解故事后,对于这个字的古意和当代的应用,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成语方便记忆还体现为情节记忆,依靠生动的故事情节,学生很容易记住成语,如:自相矛盾讲的是与两种古代兵器相关的故事,矛和盾这两种古代作战的重要兵器现代已经见不到了,通过这个成语的故事情节,可以知道“矛”是进攻型武器,而“盾”是防守型武器。理解是记忆的前提,也是记忆的保障,成语方便了同学们对于某些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成语具有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成语的趣味性使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成语构成是有规律的,成语的形式绝大多数为四字结构,整齐化一,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这些组合形式为文字游戏打下基础,小学生最喜欢的成语接龙游戏就是这种趣味性的最好体现,例如:天高地厚———厚积薄发———发扬光大———大义灭亲———亲如手足,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很多成语,是成语学习中可以经常使用的有效办法。成语中含有很多有趣的成分,例如含有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含有动物的成语:狐假虎威、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等。成语的趣味性极强,只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有新的游戏被创造出来。

成语的数量非常庞大,课本中不可能容纳很多,因此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学习成语的途径,进一步激发学生成语学习的主动性。如:嫦娥奔月、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成语在小学语文课本的课后练习中可以找到,但由于课本容量有限,不可能把这些有趣的故事都写在课本里,可以鼓励学生把这些成语故事找来,背诵下来,在课堂现场演讲成语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小学生的成语学习兴趣不断延伸,保持学习的欲望,从而养成主动学习成语的良好习惯,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加字、词的积累量。

二、成语使作文生动、高雅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属于高雅类词汇,它区别于日常的口语;成语是书面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成语是使作文高格调、高境界的主要途径。在写作文时,有了成语的加入,使文章表现力加强,整个格调大幅度提高。长期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作文时,还停留在看图说话的初级阶段,提起笔来表现得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语句也单调贫乏,这时,鼓励学生把成语应用到作文中,可以起到了丰富语境、描写生动的作用。

例如,有的同学是这样写道:“农博园的蔬菜区里果实累累,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五颜六色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秧蔓上,有红彤彤的柿子、嫩绿绿的黄瓜、黄澄澄的辣椒……让人眼花缭乱,同学们兴高采烈地采摘果实,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心里甜丝丝的!”果实累累、欣欣向荣、五颜六色、眼花缭乱、兴高采烈、津津有味和一些修饰性词语的使用,使描写的农博园丰收的场景生动、形象,使作文脱离口语化,变得书面化,立即使作文的境界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为作文增色添彩。

沙沙小学语文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4

学士小学 沙雨晴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过成语的类型、意义及运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成语专题复习,使学生懂得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活动准备

1.布臵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2.用小黑板画上表格,由计分员计分。3.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我们六一班的同学平时上课时不但专心听讲,而且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大家可更要好好表现,别让我们失望,好吗?小学六年,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谁最勇敢?来说一说。(相机表扬学生:你真了不起,积累了这么多!你真棒!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好孩子啊!你的记心真好!)

(过渡):大家说的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那成语是不是只有四字的呢?(学生答)我们一起来读读成语的自述(学生齐读)这节课我们以复习四字成语为主,以便大家能够灵活的把成语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板书:成语复习)同学们,想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复习呢?(学生答)(过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为了公平竞争,我们先来明确比赛规则。

二、比赛规则:

1、四个小组展开比赛,每组选一个记分员记分,最后得分高的一组荣获冠军。(注:记分员只管记分,不参加比赛)

2、加分原则:①老师根据同学的表现给以加分。②答题加分

三、比赛过程

第一站——对对子游戏

AABB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郁郁葱葱 战战兢兢 吞吞吐吐 ABAC无边无际——一心一意 善始善终 戒骄戒燥

AABC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滔滔不绝 摇摇欲坠 遥遥相对 ABCC千里迢迢——文质彬彬 得意洋洋 威风凛凛 生气勃勃

过渡:刚才我们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啊。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有助于记忆。师:在成语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由数字组成的成语,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

第二站:数字成语王国

要求:①这道题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写得越多,分数越高,写对一个成语给1分,写错不扣分。②各小组在集体讨论后由1名同学填写答案,书写要工整。③时间2分钟,超过时间不给分。(题目:①写出带有数字“一”的成语。②写出带有数字“三”的成语。③写出带有数字“百”的成语。④写出带有数字“千”的成语。)操作程序:①请各组组长上台领题目,主持人宣布记时。②时间到,请各小组派代表将答案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③老师相机点拨。

第三站:动物成语王国

师:成语王国的动物可多啦,下面这道题叫“根据动物说成语”。要求:①这项比赛共有4道题,每次由一组抽取题目回答,当这个小组在回答时,其他三个小组要认真听,仔细想,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②说出一个成语加10分。

题目:①说出带有“鼠”的成语。③说出带有“马”的成语。③说出带有“狗”的成语。④说出带有 ”龙”的成语。

操作程序:①组长依次上台抽题目,并当众念题目。③老师相机指点迷津,烘托气氛。

[老师相机点拨,以及适时的总结,对学生学习归类成语,能起到很好的深化作用。] 第四站——趣味成语王国(每个小组发一个信封)

1、投影,巧填人体

出入()地

焦头烂()另()相看

画龙点()

一()了然

扬()吐气

千钧一()

掩()盗铃

嗤之以()

摇()鼓()唇()相依

调()学舌

劈头盖()

三头六()

一()遮天

了如指()

口蜜()剑

感人()腑

铁石心()

()胆相照

集()成裘

瞠()结()

卑躬屈()

摩()接()

2、抢答题:(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宝贝,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特点呢?(自由读一读,指名说。)

暴跳如雷 唇枪舌剑 掌上明珠 鼠目寸光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掌上明珠:特指受父母疼爱的女儿。唇枪舌剑:比喻辩论激烈,言辞锋利。暴跳如雷:)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比喻手法。师:也还是来举例说明一下,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其它的词语你们也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如 鼠目寸光 掌上明珠 暴跳如雷 挥汗如雨

(2)、看看这些成语表达意思的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默读,小组讨论,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千钧一发 怒发冲冠 响彻云霄 入木三分

(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夸张手法。师: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么把意思夸大来说的?若学生说的是“怒发冲冠”;师:看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顶起了帽子,这怒气是大到极点了!多么形象啊!若学生说的是“千钧一发”;师:对呀,那么重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丝上,还不马上要掉下来,这样来表达情况危急的意思别具一格。……

小结过渡:成语的确十分有趣,无论是它的词语的构成,还是它的意义,以及它的语言形式,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成语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3)、看下面的成语就是来源于千年前的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板书:来源)

①读一读,说一说。

历史故事: 画龙点睛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完璧归赵 

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狐假虎威 

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牛郎织女

②齐读

③讲故事。师:谁能给我们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请一到两名同学说一说)

小结过渡: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都浓缩在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中。不仅如此,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已经直接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从它的字里行间了解到意义。(板书:意义)如果同学们继续去发现,继续去探寻你一定会发现成语还有许多有趣的特点。

四、运用——回归生活

过渡:我们知道这些成语是源远流长,但今天依然有着无比鲜活的生命力。成语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来完成一个练习,看看大家运用得怎么样?(板书——运用)

想到一个月后我们也将分别,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慨。是啊,这六年的时光过得太快,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时光的飞逝吗?能给同学们写上一段毕业赠言,表达你此刻的心情及送上最美好祝福,请用上四个成语。(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光阴似箭,白驹过隙……)

五、小结:

成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瑰宝。本学期我们就学习了许多,课文中有,每个单元的练习中也罗列了不少。老师让你们回去归类、整理了。谁来介绍一下你通过这堂课的复习,打算怎样来给他们归类?

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探讨 篇5

两个成语故事虽然看似相同,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但是在表现人物的时候,写作方法却不尽相同。比如第一则故事着重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夸口”以及言语前后抵触的特点,从而烘托出“自相矛盾”的主题思想;而第二则故事则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 “滥竽充数”的结果,如“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一副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和“只好逃走了”;这样一来,本课的训练点就找到了。抓住训练点进行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首先朗读方面,对于这样短小直白的文章,三年级学生不难做到正确、流利,但对于人物语言、动作的朗读却因为缺乏深层解读而显得苍白,那么第一个学习起点就是在学生通过预习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文本,把书读得“立体起来”,让人物形象活起来。其次,虽然课前学生都能说出两个成语的意思,但这样的知识来源,要么源于前一天晚上预习时把词典的解释背下来;要么源于过去在生活中获得的一知半解的认识,并未在他们的心灵里产生真正的共鸣和感悟。因此,第二个学习起点应该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走近文本,与人物对话,从而获得一次心灵的体验。

如在教学《滥竽充数》时紧紧抓住文中的两个动词 “混”和“逃”,引导学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道德认识,使成语蕴含的意义迎刃而解,昭然若揭。这样的习得比仅从词典或生活中得到的一知半解来得更深刻,也更丰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探讨 篇6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经典文化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凝练和提取的结果,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华民族人民的精神食粮。只有对经典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才能够使中华民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受不良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永葆民族性、万众一致、齐心协力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获得繁荣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还未形成处于建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经典教育,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及早地对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有助于小学生及早地对民族精神形成一种透彻性地理解和敬畏,从而促使小学生在心中油然生成一种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愿意为中华民族的不断繁荣昌盛努力学习和不断完善自己。那么,中华民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小得以培养和养成,从而也使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不断得到升华和发展,这正是当下中华民族进行的民族复兴之路所必须要坚持和发扬的核心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经典教育的途径

(一)强化语文教材中经典文化的阅读和品味

综合性地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地剖析,会惊喜地发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囊括了丰富的、不同形式和题材的文化经典。基于这些经典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的浓缩和提炼,这就使得这种经典文化内容深厚和意蕴深远,如果不进行反复性的研读和品味,难以对经典文化进行理解和吸收。而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还不够成熟,还处于不断地引导和开发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它们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和素养耐心地有条不紊地对小学生进行传授和灌输,值得警惕的是,这一过程不可求快,要稳和要细,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促使小学生对经典文化获得一种认知和欣赏。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古诗二首》中的《山行》这一古诗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山行》这首诗的读法和结构展示出来,通过群读、个人朗读和精读的形式,挖掘中华语言文化经典的文学运用形式和艺术手法,并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妙和绝伦之处,在内心深处萌生起对经典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强化语文课外教学活动对经典文化的传播和灌输

小学语文课外教学活动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发展,通过这种生动的、丰富的和充满活力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课堂理论得以践行,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刻性的理解和感悟,显而易见,它是对严肃的和无趣的课堂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集思广益,开展多种形式的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的经典文化课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经典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经典诗歌朗诵赛、经典故事校园行、经典典故解读会、经典词语接龙赛等形式展开经典文化的宣传和传播活动,通过这种经典文化课外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改变对经典文化艰涩深奥难懂的看法,让学生惊喜地发现经典文化的有趣和多样性的一面,从而促使学生放下成见自觉自愿地去深挖经典文化的深厚意蕴和意味深远的艺术张力,那么,经典文化就在学生心中悄然地得到传播和灌输。

三、结语

毋庸置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小学生进行经典教育,是民族文化、民族性教育和民族精神发扬的基础性阵地,通过经典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精华和浓厚的民族情感形成强烈的认同和肯定,从而使小学生在高尚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下不断健康成长,更使爱国主义情愫在小学生心中扎根开花,这正是现代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追寻最为根本的教育目标,值得当下小学教育系统不断贯彻和践行。

参考文献

[1]罗国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作用分析[J].未来英才,2014(7).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成语的好处 篇7

关键词:兴趣;想象力;文学水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又传承着5000年以来的悠久文明,而文言文化更是璀璨夺目,特别是成语这一中国语言艺术的瑰宝更能让我们对中国的文字文化心悦诚服,所以教授学生学习成语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学生成语更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巨大好处。

一、成语可激发学生的巨大兴趣

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巨大的文化,它们结构严谨、言简意赅,通常四个字就可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这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发他们巨大的兴趣,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成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般的成语都是由一些故事引经据典而来的,或者是历史事实,或者是人文典故,所以要讲解成语都会涉略到一些故事,在这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故事进行了解,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又会自然而然地锻炼到学生的想象力,因为他们需要在脑海里形成概念,之后区分,然后理解,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是给予与消化相结合的产物,而激发想象力则是对学生思维附带的一种益处,所以这种一举两得的行为一定要在教学中推广。

三、成语可以使课堂更为活跃

成语多出自典故与故事,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还不是很大,童心还是非常重的,这一阶段的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课堂上,要想抓住他们的神经不使用一些方法是无法做到的,教授成语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讲授成语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学生一听故事,注意力肯定会集中起来的,例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都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并且在讲解完后还可以让学生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巩固已学会的部分,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课堂就会出现互动,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四、成语可以使学生文学水平提高

语文教学归根到底就是锻炼学生对文字的熟练运用能力,而写作文是对这项考核最见成效的方式,如何提高文学水准,提升写作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板块。学生熟练地学习了成语之后就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会对文章的文采增色不少,这是成语教学的另一大好处。

成语结构精巧、语言缜密、表达简洁,是集古典文化于大成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好学生熟练地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使用效率,而且对学生个人的文学水平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成语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语文人才。

小学语文经典成语解释 篇8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如胜过天然的美丽。

独具匠心: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古色古香:赋予古雅的色彩。

余音绕梁:歌声优美耐人寻味。

不落窠臼:文章有独创风格。

雅俗共赏:不论文化高低都能欣赏。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一时接受不完。

脍炙人口:好事物人人赞扬。

曲高和寡:艺术作品不通俗,不能被群众理解。

妙笔生花:神妙的笔法象花一样美。

阳春白雪:高深的艺术文学。

笔走龙蛇:书法笔势雄健。

不同凡响:事物不平凡。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

风流潇洒:风度优雅大方,气度超脱非凡。

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仪态万方: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相貌堂堂:形容长相端正,身材魁梧。

风度翩翩: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处之泰然: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万象更新: 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汗流浃背: 汗流得江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烁石流金: 烁,通“铄”。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万里无云: 天空晴朗。

风雪交加: 暴风雪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岁月如流: 岁:时光。比喻时光像流水一样飞快地过去。

尺璧寸阴: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汹涌澎湃:形容声势浩大。

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人定胜天: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无边无垠:垠: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波光粼粼: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海底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桀骜不驯:性情强暴不驯顺。

旋乾转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琴棋书画:弹琴下棋书法绘画。泛指各种文艺特长。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棋逢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无所不通:通: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头头是道 :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娓娓而谈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信口开河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理直气壮 :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无稽之谈 :没有根据的说法。

海阔天空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无所不谈 :没有什么不被谈。形容谈的东西非常多。

拾人牙慧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老生常谈 :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高朋满座:形容宾客很多。

宾客盈门:指来客很多。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一见倾心: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

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心心相印: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交浅言深: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形影不离: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难舍难分: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情同骨肉: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十指连心: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得新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言简意赅: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开宗明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意在笔先: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思如泉: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生气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如花似锦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天真烂漫: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愁眉不展 :展:舒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挨挨挤挤:(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课文指荷叶长得很茂密,互相挤在一起。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南辕北辙:心理想往南边去,却架车往北走。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欢歌笑语:欢乐地歌唱谈论。形容非常快乐、热闹。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形容物品很多。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大吃一惊:形容对意外发生的事情非常吃惊。清澈见底:指水清而透明,可以看见水底。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模糊不清。光彩夺目:形容颜色和光泽非常耀眼。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孤单失群:孤孤单单,找不到同伴。饥寒交迫:饥饿和寒冷同时逼迫。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制。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

受益无穷:得到数不尽的好处或利益。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皑皑白雪:洁白的雪。沉默不语:不说话。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很多。诚心诚意:形容非常真诚。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说出。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四面八方:各个方向。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熊熊大火:形容火势旺盛。古往今来:从古代到现在。无影无踪:没有任何踪迹。如愿以偿:愿望得到实现。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泣不成声:哭得发不出声音。寂然无声:形容寂静的样子。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欢歌笑语:欢乐地歌唱谈论。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奋勇前行:鼓起勇气向前行进。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和害怕。顺流而下:顺着水流的方向行驶。荒芜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趔趔趄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清晰可辨:清楚,可以辨别出来。纵横交错:竖的横的交叉在一起。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闻名遐迩: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大。名不虚传:传播的好名声一点不虚假。面如土色:脸色跟土一样,没有血色。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轻手轻脚的样子。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高兴。栩栩如生:形容非常生动,像活的一样。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课文中指全世界。身无分文:身上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穷困。七嘴八舌:形容很多人说这说那,议论纷纷。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逼近眼前。寸草不生:连小草都不生长。形容十分荒凉。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田地荒芜:田地因无人耕种或管理而长满野草。下落不明:不知道所要寻找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面如土色:因为担惊受怕,脸色呈土黄色,没有血色。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神气十足: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课文指孩子们因自豪而特别得意的样子。[数不胜数] 就是说数量很多,多得就数不过来。[无所不能]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呼风唤雨] 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有褒义。现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有贬义。[至高无上] 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金龙献瑞] 就是指用舞狮或舞龙的形式向人祝福,往往反复做盘旋或叩头等动作。[龙凤呈祥] 指吉庆之事。

[龙腾虎跃] 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腾云驾雾] 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直冲云霄] 很快地向高空冲去。

[得天独厚] 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喜气洋洋] 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山呼海啸] 山在呼叫,海在咆啸。形容气势盛大。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精彩纷呈] 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眼疾手快]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疾,快得意思。

[聚精会神 ] 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奇光异彩] 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变幻莫测] 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锣鼓喧天]

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2单元

[津津有味]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兴味浓厚。

[义愤填膺]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索然无味]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流光溢彩] 光象在流动,色彩象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不加分析、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牵肠挂肚] 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伤神]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千篇一律]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与众不同] 跟大家不一样。

[别出心裁]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心安理得] 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呕心沥血] 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3单元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出人意料]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回天之力] 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五彩缤纷]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转瞬即逝] 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了。形容时间过得极快。[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所剩无几] 解释: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跋山涉水]

形容长途奔波,艰辛劳苦. 跋山:翻山越岭. 涉水:趟水过河。[晓行夜宿] 晓:天明。一早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餐风饮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风尘仆仆]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迫不及待]

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4单元

[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尽收眼底] 站在高处向远望去,一切美景全部都能够看到了。

[根深叶茂] 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馋涎欲滴] [沁人心脾] 感觉。

[小心翼翼] [漫天要价] [无地自容] [嫣然一笑] [声嘶力竭] [因祸得福] [口干舌燥] [一本正经] [依依不舍] [九霄云外] [忘恩负义] [无地自容] [恼羞成怒] [义愤填膺] [衣冠禽兽] [心满意足]

5单元

[异口同声] [不声不响] [万丈深渊] [游手好闲] [长生不老]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喜出望外]

6单元

[目不转睛] [迷惑不解] [含苞欲放] [绘声绘色] [滔滔不绝] 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红。

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 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叫嚷呼号。祸害本是坏事,但由于某种原因,反而使人得福。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留恋舍不得离开。

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恩:恩惠;负:辜负。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指不说话;不出声。

渊:深潭。很深的水潭。比喻十分不利的处境。

游手:闲着手不做事。好闲:喜欢安逸。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引以为荣] 以此事为光荣。

7单元

[饥寒交迫]

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四面八方]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震天动地] 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聚精会神] 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自言自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

[千钧一发] 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狂风暴雨] 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粉身碎骨]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毫不畏惧] [无可奈何] [摩肩接踵] [你追我赶] [三三两两] [争先恐后] [高谈阔论] 义。

[三言两语] [各抒己见] [震耳欲聋] 一点都不害怕。不知该怎么办。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4.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高:大声地;阔:广阔。①见地高超、范围广泛地谈论。②大发议论;漫无边际地谈论。含贬几句话。形容话很少。

小学语文成语典故素材 篇9

战国时期,七雄纷争,战乱频繁。孟子云游列国,推行仁政,最后被齐宣王拜为客卿。

有一回,齐宣王和孟子闲聊。

孟子问道:“大王您让将士冒死攻打他国,难道打败了别的国家,您才感到高兴吗?”

齐宣王回答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最大的欲望。

孟子又追问什么才是齐宣王最大的欲望,是因为不够吃,不够穿,还是因为宫中的珍宝太差,音乐不动听?齐宣王说都不是。

孟子说:“哦,那么我明白了。大王的最大欲望是征服天下,称雄于诸侯。可是,如果用你这种办法去满足你的欲望,就好像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肯定会徒劳无功的。”

齐宣王惊问道:“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顶多就是抓不到鱼,还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想用武力来满足自己称霸天下的欲望,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还会招来祸患。”

说完,孟子又举例说明弱国不能与强国为敌,小国不能与大国为敌,齐国不能与天下为敌的道理,要宣王实行仁政。宣王最终听从了孟子的主张。

于是后人从孟子和齐宣王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它不仅警醒了宣王,而且成了后世千百年来大家常常引用的成语。就是到我们今天,也仍然有启发而“唤醒”的意义。还是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读书人是否“下海”的问题为例。所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探讨 篇10

一、经典教育的定义

所谓的经典,就是一些永远不会过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被关注,反而会因为时间变得愈加的晶莹璀璨,时间不会让经典蒙上灰尘,只会给它增添更多的光辉,经典的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且,经典作品就是可以经得起我们反复读、反复推敲的作品,我们每一次读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比如说,《红楼梦》这本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经历都在研究这本书,甚至出现了“红学”。

经典教育就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作品的选段,通过对这些经典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接触到经典,感觉到经典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也不要把经典束之高阁。经典教育就是强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课文中经典的教学。比如说,小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诗词,像《望庐山瀑布》、《出塞》,还有我们学过的一些文言文,以及《三字经》都是一些经典,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和领悟的过程就是在接受经典教育。

二、经典教育的好处

1.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最好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接受经典教育,也可以在课堂外接受经典教育,学生可以自己主动去阅读一些经典,比如说中国的四大名著、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小说、《茶花女》、《呼啸山庄》等都是可以的,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名著的时候,肯定就会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思考、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思考,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2.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只要是读书都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一些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更不用说阅读经典了,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平,还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让我们也可以接触到西方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宗教信仰、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可以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开阔我们的视野。因为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学习知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是一只井底之蛙,但是我们要选择让自己的井口可以变得更大一些,能看到更大的天空,视野也变得广阔。

3.健全学生的人格

经典文学中塑造了很多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有一些非常具有正能量的品质,经典文学中还有一些比较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和这些好的品质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可以感悟到这些精神和品质的美好,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比如说,学生在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就塑造了一个不怕困难、坚强不屈、乐于奉献的主人公,学生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被这个主人公所感动,然后自己自觉地拿自己和这个主人公做对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正。

三、怎样进行经典教育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重视教材中的经典教学,因为这是一个窗口,让学生爱上阅读经典的窗口,老师要在课堂的经典教育中起一个比较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悟到经典的魅力,让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经典,而且,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经典,比如说,要先了解这个文学作品的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要去了解这个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等。

老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经典,抓住一些零碎的时间去阅读经典,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知识都是自己以后生活和学习中的养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经典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可以适当地慢一些,放慢节奏,认真品味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让学生可以学习,然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把文章中自己比较喜欢的语言总结下来,以后翻看会比较方便,而且做笔记是为了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还可以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这个习惯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有很大的作用。

经典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经典课文的教学,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经典作品。

上一篇:有为源于不懈努力下一篇:煤矿公司五周年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