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24-05-12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共12篇)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1

所谓数学问题解决, 是指在有特定的目标却没有实现目标的手段的情境中, 运用数学领域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实现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新的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修改稿) 》把总体目标分解为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 并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当代著名美国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大多数的练习题是不能够称为问题的, 因为这些题目只需学生照着老师教的方法机械地模仿, 实际上学生用到的只是一种技能, 一种操作, 不需要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长期这样训练, 难免会导致“熟能生笨”的后果。因此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出好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帮助学生实现创新与发展, 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性

小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了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因此, 为了鼓励小学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

例如, 我在教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念是“万物皆数”。他们用小石子排列成各种形状表示数, 可以排成三角形的小石子称为三角形数。如图:

如果我们把1看做是第1个三角形数, 根据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 求出第100个三角形数。

分析: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图形, 探索发现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

1, 1+2, 1+2+3, 1+2+3+4

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便可得出第100个三角形数是

1+2+3+…+100

从而

1+2+3+…+100

= (1+100) + (2+99) + (3+98) +…+ (50+51)

=101×50

=5050

这种问题的设计远比让学生直接计算1+2+3+…+100的值更有探索价值, 也更容易将学生引入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生活性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学生碰到的所有现象中, 在他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中, 在他们采取的所有行为方式中。倡导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这已经成为当今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因此,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贴近儿童的生活, 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强调数学的应用, 真正让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现实。

比如, 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后, 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为学生的实践作业: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算一算自己家的房子实际居住面积有多大。学生要计算自己所居住房子的面积, 首先要测量出相关的数据, 然后利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在这样的实际测算过程中,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计算的能力, 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在生活中用的教学目的。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过程中, 有时要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 促进并完成知识的迁移, 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 不能过于笼统, 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 使优等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 中等学生受到激励, 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 小学生学习过直线部分的内容后, 老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 在平面内画2条直线 , 且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2) 在平面内画3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3) 在平面内画4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4) 在平面内画10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如果老师直接给出第 (4) 个问题, 那么对于缺乏数学经验的小学生来说, 通常都是在纸上尝试画出10条直线, 而后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 这样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原因就是要数的交点太多。而通过前3个问题的给出, 使得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梯度性, 容易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四、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修改稿) 》明确指出 ,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最终目标是: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有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学生乐于参与, 主动探索, 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例如, 我在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实验小学五年级 (1) 班共有46名学生 , 在“读书月”的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12元的故事书。新华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八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 请同学们制定购书方案。

对上述问题,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以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和交流, 自行制定最佳购买方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1:学生单独购买, 全班合计付款:

12×46=552 (元 )

方案2:班级统一购买, 并且多买4本, 全班共付:

12×80%×50=480 (元 )

方案3:与其他班一起购买, 全班共付:

12×80%×46=441.6 (元 )

上述三种购买方案, 策略不同, 结果也不一样, 从中可发现后两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 最佳方案是第三种。此类应用题比传统的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更有趣味性, 更能吸引学生。

总之,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善于思考,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设计问题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学生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能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发展数理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本文考虑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 从探究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数学问题, 从而更好地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探究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7.

[2]郜舒竹.问题解决与数学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6.

[3]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2

故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巧妙地通过一个个提问来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和应答。

一、面向全体,引发思考

一个班级中幼儿的发展水平会有差异,个性也不同。教师设计问题时要以调动全班幼儿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为目标。如在故事《小猴卖O》的教学中,可在讲故事前提问“小猴要卖O,谁会来买呢?”这样的问题会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且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个问题“他们的O各是什么东西?”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把它分解,如“小鸭买的O是什么?”“小猫买的O是什么?”在幼儿回答问题后,对能力强的幼儿要适时追问,引发进一步思考。如当幼儿回答出“小鸭要买的O是游泳圈”时,可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辅助提示,如当幼儿回答不出小老虎买的是足球时,可辅助提问:“什么球可以让很多人在草地上踢来踢去呢?”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又能体验到成功。

二、简洁明了,目的明确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来设计问题,尽量避免诸如“你是不是不能同意他不这样做?”之类的拐弯抹角、深奥难懂的问题。另外,还要避免太长的陈述,有的教师怕幼儿听不清楚问的是什么,先说一大堆的话再提问题,或是提出问题后,又马上加了很多说明,让幼儿不能专注思考。

好的问题应能为教学目标服务,能紧扣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逐层展开,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使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如故事《小猫钓鱼》中的问题设计就比较简练:小猫第一次钓到鱼了吗?为什么?小猫后来钓到鱼了吗?为什么?猫妈妈是怎么说的?等等。三、一问多答,激发创造

故事中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但教师不能拿唯一的答案去束缚幼儿的想象、类比、推理等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使问题的答案多元化,尽量避免单一的选择性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以《小猴卖O》故事为例,教师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小猴卖给小伙伴们的是什么东西,还要问一问“你是小猴,会卖给小伙伴什么东西?”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想象出相应的物体,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四、以问带论,发展语言

设计这种问题主要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展开讨论。如“你还有什么地方没听懂?„„你喜欢故事里的谁?喜欢他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问题可促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积极思考,使他们有问题可提,有话可说。

五、适时提问,留有余地

提问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能在开始问的不留到后面,需要在最后问的也不能提到前面来问,也可以边讲边问。但无论哪种问题都需要给幼儿预留充分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空间、时间,尽可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六、积极评价,提升经验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篇3

2012年8月末,“黑龙江省垦区第四届‘创新杯’初中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在锦河农场学校举行,该活动以“教研团队论坛”“教师综合素养大赛”(共考核“听”“说”“读”“写”“才艺”五项内容)和“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三大项目为展示内容,旨在提升垦区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垦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每所学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在集体备课,层层选拔的基础上,教研团队形成5人小组,认真反思十年课改实践,围绕初中语文教学的阅读、写作、综合实践和口语交际等方面内容,选取恰当的角度,确定论题,并用课堂教学视频进行佐证,用论坛的形式呈现出来。

来自垦区的18个论坛团队都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理性思考,总结了在课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示了集体智慧和校本教研成果。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论坛主题,呈现垦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种种探索与思考,以引起广大教师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

“主问题”设计是余映潮老师提出来的,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对余映潮老师的观点,我们反复学习、研讨,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练的问题引导、激活课堂,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师生围绕这些“主问题”对文本进行解读,使语文阅读课真正做到美读、美听、美析,使学生感悟到语文真正的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深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正所谓“文”有灵犀一“问”通。

关于主问题设计,我们研究了一年的时间,还处于探索阶段,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不同角度谈谈我们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的。

一、从文章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标题都是文章的眼睛,是打开深入解读文本的钥匙,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从标题入手来设计主问题。

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一文是我和学生都很喜欢的文章,读起来荡气回肠。文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邓稼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可是如何既不肢解课文又不空洞地说教,还能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就从标题入手,在主问题的设计上下了一些功夫。当学生深情地朗读课文后,我们出示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把《邓稼先》加上修饰语,将这一标题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补全空白,并说明理由。空白处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者一句话。于是学生借助文本就说出了无私奉献、意志坚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诸多理解,而且把体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词语和关键句都找出来了,同时还说出了“值得我们敬仰和怀念的邓稼先”等融入自己情感的深度思考的语句。这就比以往教师出示关键语句,让学生分析“其深刻含义是什么,能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的问法灵活高效多了。

这看似简单的主问题设计,却引领学生从内容的感知走向深入理解,从对文本语言的细细品味走进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深切感受,实现了以一问带全篇的目的。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都认为有时抓巧抓好标题就能轻松地打开文本解读这扇“门”,收到 “一问抵多问”的效果。解读一篇文章首先从标题入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在讲《散步》一文时,便是通过给文章换标题这一主问题设计来解读文本的,发现学生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从提纲挈领的角度来说,也可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来设计主问题。如在备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发现文章很长,如聊家常般写了母亲许多事件,其中有母亲对“我”直接教导的内容,更多的则是表现母亲在家为人处世的典型事件。所以我们决定先抛开开头一、二、三段不作分析,从第四段开始品读课文,抓住“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这一中心句来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学生能很快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从第 段写 ,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 ”的填空,像“从第五段写母亲每天督促我起床,并且反省昨天的事,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学会反省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第九段至十一段写母亲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忍到不可再忍时,也只是哭一场,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宽厚和善”,等等。与此同时对母亲形象的理解,对课文蕴含的深厚情感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山水小品文,不仅词采隽永、音节和谐,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很适合做范文。全文围绕“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写景抒情,那么,本文的主问题就可以从中心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入手了。所以,本文我设计了主问题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在______,我体会到了______;异在______,我感受到了______。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写景的技巧,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能自主去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中心句比较明确的课文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从品析语言入手进行主问题设计

除了可以从标题、中心句入手设计主问题外,从品析语言的角度设计主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语文可以说是文以载道,所以我们当然也应该以文明道,尤其是以细腻、精练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反映主题的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让读者自己感悟。所以我觉得,小说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可以着重从品析语言入手。

印象最深的就是两次执教莫泊桑的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第一次是在2008年,还记得当时,我们就按照小说的一般教法,引导学生归纳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几个情节,然后再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主题思想。上完课,我们都感觉不满意,好像就是为了分析人物,分析主题而去阅读文章似的,主旨的多义性和解读语言的生成性都被忽视了。一篇经典名篇,只是被贴上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标签就又被束之高阁了。

所以2011年重新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完全放弃了原来的问题设计,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从品析语言入手,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请找出文中人物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分类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称呼的?”这样就以小见大,以具体形象的称呼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阅读。而且还将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涵盖在内,还辐射到了人物形像的分析与社会背景的渗透,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同时,由于所有的感悟都是建立在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所以人物形象也就鲜活、立体起来,不再是平面的、简单的符号。教学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在散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上,也可以从语言品析入手。例如在讲析《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个语段,设计的主问题是:“小雪点缀的小山,妙在哪里?”围绕这个主问题,学生回答:妙在颜色,妙在语言,妙在修辞,妙在意境,妙在情感……一个“妙”字引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精彩纷呈,不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赏析,而且还挖掘出了文章主旨,这样就避免了教师一会儿问表示颜色的词有哪些,写作顺序是什么,一会儿又问修辞等零碎的问题,因而,这一主问题的设计也就真的达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

四、从体会情感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也需要语言来表达,情感更是一篇文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比如八年级下册的《春酒》,它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诗般的语言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著名学者杨振宁说:“问题提得好,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所以,本节课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我喝到了一杯 的酒,感受到了 。学生速读课文之后,结合对文本语言的初步理解,谈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在这个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纷纷感受到母亲的慈爱、温柔与好客,解读出地道的家乡味、浓浓的乡情,等等。这个主问题具有辐射性,可以引申出对文中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风俗习惯等问题的探究兴趣,同时这个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自主挖掘情感,走出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学生被动思考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理想。

大家都熟悉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上课时都会落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目标,我们当时就从文章的情感出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本文的爱国情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自然地就从分析人物入手,抓住了各种描写方法并结合重点语句进行了解读,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也明白了爱国不是空谈,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这个问题就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问题设计的角度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上学期我们在讲《变色龙》一课时,对于课文的写作背景,我们就没有把它当作课前资料出示给学生,而将它设计成主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通过这个主问题,学生主动关注到了文中几处关键的细节描写,像四次提到法律,两次描写围观群众,一次环境描写,等等。这就避免了老师将这些细节一一点出,牵制性的让学生思考的局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从学情出发灵活设计主问题

通过分析学情来设计主问题也很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真切感悟会更好。比如:我们在讲《社戏》一课时是这样安排的。

概括完文章的情节,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我们设计主问题:请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一段情节最有趣味,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情节充满了童真童趣,可以促发学生童年生活的感受,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因而这堂课学生们兴味盎然。如果我们只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来处理本文,就不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情,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

再如,在执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第一次的主问题设计是:对于文中写到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鲁迅先生更喜欢哪一种?

应该说这个设计简洁明了,但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我们发现忽略了所教学的两个班学生的差异,于是为了降低难度,使教学更加清晰有效,将主问题设计作了如下改动:你觉得朔方的雪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江南的雪景是一种怎样的美?美在哪里?你觉得鲁迅先生更欣赏哪一种美?你有什么依据吗?

这样的主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基础差的班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主问题的一点浅见,可以说主问题的设计还不仅仅是我们提到的从文章标题、中心句、语言、情感、学情等方面切入,还可以从作者的写作方向、读者的认知角度、人文思想的渗透等多方面进行设计。

在一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的研究,有收获有反思,当然也有困惑:

1.主问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实践上有时难以兼顾到阅读能力偏弱的学生,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主问题的提出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可是如何让思维有序,课堂条理清晰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同时,关于主问题设计我们也要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只有教师功在课前,才能精在课上。

其次,教师要进行文本细读,找到牵动全篇的主线。

再次,主问题的设计要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4

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我之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此处提出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而不得, 则为讲明之。”这是说, 提问必须围绕教学目标。

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紧紧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 用准确优美的文字, 叙述桂林的秀丽多姿, 表达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 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 (2) 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水美? (3) 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美?问题 (1) 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讨论后, 发现文章的1、4自然段总写桂林山水美, 而且在文中分别起到总述与总结的作用, 此为教学目标一。问题 (2) 是作者通过大海、西湖的水和漓江的水比较, 紧扣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与丰富的词汇, 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所以文章的第2自然段写桂林水美, 此为教学目标二。问题 (3) 是作者运用了比较手法拿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比较, 衬托出桂林山的别具一格之美, 又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千姿百态。所以, 文章的第3自然段写桂林山美, 此为教学目标三。另外文章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观赏, 景色更美了!真正体现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真实写照, 是教学目标的综合呈现。

二、设计的问题之间要有联系, 有层次

在教学中, 设计的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 形成问题链, 然后用一根红线把问题串起来, 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那么, 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 既能理解和掌握知识, 又能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在教学《尊严》时, 先提出第一个问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 让学生探求文中尊严的含义。此时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发言也相当踊跃。接着又引导学生讨论研究以下五个问题:逃难的人都顾不上说话, 狼吞虎咽地吃东西, 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肯这样做?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先吃饭再干活?这个年轻人为什么爱干活?杰克逊大叔为什么会欣赏他?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成为石油大王?这五个问题之间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认识石油大王哈默的为人, 进一步理解尊严是天价之宝, 认识到劳动是与尊严结合在一起的, 有尊严, 才会去劳动, 去争取, 才会有美好未来的深刻意义。

三、设计问题要有价值

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 使学生积极思维、跃跃欲试、争相发言, 这样的问题才有解决的价值, 才有教学价值。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面前, 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触发学生的思索、探究、研究的神经, 从而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 如果只单纯介绍蝙蝠不但能在夜间飞行, 还能捕捉到飞蛾和蚊子;对于学生的思考价值不太大, 但当教师归纳蝙蝠和雷达两者关系时, 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原来是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 发明了雷达, 使得飞机能在夜间飞行。进一步让学生思索蝙蝠发出超声波与雷达的关系, 了解神奇的仿生学, 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了。

四、设计问题要能扩展思维, 具有开放性

设计的问题, 不但要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还要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阅读本身具有思维价值的碰撞———无论是阅读主体与对象, 或是主体与主体之间, 应当允许和鼓励有不同的声音。因此, 设计问题要考虑是否具有开放性, 是否能给学生以独立自由思考的空间。这对关乎学生个人审美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形成的语文学科教学而言, 尤为重要。

五、设计的问题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篇5

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 任明新

一、从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说起

2005年暑假,我在宁波国际万里学校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邓彤老师在全国报刊协会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上上的一节示范课,课题是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节选出来的《宝玉挨打》。

按大多数语文教师惯常的教学思路,要先大说特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相关剧情,然后可以先播放《宝玉挨打》的电视片段,其后再接触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系列问题或赏析语言。

然而,邓彤老师却未按此思路设计。而是用张爱玲和王蒙等几位现代作家对《红楼梦》的颇具新意的评价来激趣导入,然后扣住小说题目《宝玉挨打》,‚研究题目‛设计了两个主问题:

(一)为何挨打?

(二)贾政如何打宝玉?品味几个‚打‛的动词。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后,再让学生对小说中使用精妙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段情节进行精彩评点(教师先做了一个评点示例)就显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何其精美的一节语文课!没有声、色、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的渲染,也没有热闹非凡的辩论、说唱、表演,只是紧扣住题目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小说错综复杂的情节就理顺了,人物关系也弄清了,小说的主题、写法也明确了,整堂课始终都围绕课文的语言进行思维训练,进行精妙点赏析,大量汲取了小说语言的养分。何等朴素自然而又美不胜收的一节课!

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 目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大多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对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几个环节设计也往往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等。其环节设计大体可以用一个永恒不变的程序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二、朗读课文,三、整体感知,四、合作探究,五、美点赏析,六、拓展延伸,七、创新训练。

这样六、七个程序的设计对于一篇现代文的阅读来说是诚然不错的。然而很多的课听下来以后,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虎头虎尾马蜂腰。‚激趣导入‛和‚作者简介‛等很精彩,‚拓展延伸‛的内容很丰富,然而对于文本的语言却知之甚少,多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尤其是不少教师在‚合作探究‛的名目下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的往往过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章的重点,突不破文章的难点,品不透文章的妙点,没有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精妙点进行好必要的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因而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和热烈,大多数学生都纷纷发表了意见,但对文本这样一个精美无比的大花园却是走马观花,所得甚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种种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如此,方能改变目前对文本语言浅尝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弊端。我以为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是可以起到以一驭

十、提挈全篇的作用的。

三、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原则

什么是教学的主问题? 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要具备‚三力‛,既要具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具有在教学过程方面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又要具有在课堂活动方面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主问题的设计要新,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在对主问题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主问题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

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体现了一家三代四口人浓浓的亲情。这是本文的主题,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据此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充满情感地朗读课文后,为本文拟换一个新标题与原标题比较,然后就可以设计一个主问题: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

通过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赏析了其中蕴涵的三代人浓浓的亲情,很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2.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

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3.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山东省青年名师朱则光老师这样说:‚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教学的序幕是‘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心头扬帆起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要贴着学生教;教学的归宿是‘学生’——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朱熹语),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

1、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

2、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

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

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4.要紧贴住对语言的品味设计主问题。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朱则光说:‚语文教学应该是‘贴着文本的地面,漫步在言语的丛林,穿行在字里行间。’‛

重庆市青年名师王君说:‚教师要以语言解篇章,以语言绘形象,以语言激情感,以语言开智慧。‛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千万别脱离了文本,千万别冷落了语言。‛

可见,教师在对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当是对语言的品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四、如何设计好阅读教学的主问题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如: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用长江大河生动形象地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的精神,譬喻生动,哲理性强。

文章题目就点明了文章主题中两个要素及其互为条件的关系,教师可以就此设计一个主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各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结合课文可以说‚艰难的国运‛指‚艰难险阻的境界‛,‚很逼狭的境界‛,‚绝壁断崖‛,‚极其险峻‛,‚崎岖险阻‛;‚雄健的国民‛是指有雄健精神的国民。是艰难的国运造就了一大批有雄健精神的国民,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解决了这一主问题,全文通过生动譬喻所阐释的深刻哲理也就易于理解了。

再如: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的教学,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后,我从解题入手设计了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你从题目中读到了什么?消逝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消逝后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消逝了?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深入到课文内部,通过对罗布泊消逝前后的对比,深究出了它消逝的原因。

2.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

《邓稼先》一文是由邓稼先的同学兼好友杨振宇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的一篇表现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为祖国核武器事业所做贡献的传记性文章,此文用六个小标题提起全文,脉络清晰,条理分明。每一个标题均能起到概括本部分内容的作用。

对于本文的教学,在解题和充满深情的朗读及点评后,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可以是一个事例,也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这一主问题的设计,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到深入理解,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受、学习,到对本文在写法上的收获,对语言的品味等,都一包袱拎起来了!

3.从文章的构思特点或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主问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记叙了十九世纪的几位大作家星期天在福楼拜家里聚会交流的情况。刻画了四位作家的群像,个个神态活现,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却又气质不同,性格迥异。表现了作家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文学创作事业的狂热追求。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对人物气质、性格刻画的精妙传神,我一反很多老师将人物填表对比分析的方法(那样太烦琐且生硬乏味),为本文的教学主体设计了一个饶有趣味的主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位作家,说一说理由。

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是在‚解题‛和‚绘声绘色读课文‛以及‚从插图中找出四位作家‛三个教学环节完成以后水到渠成而设置的主问题,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几位作家特异的气质和感人的性格品质。

4.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那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5.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种设计适合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的叙事类作品。

如:《鲁提辖拳打镇江西》这篇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描写细腻的小说,我就从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人物鲁提辖、镇关西、金氏父女,他们是怎样互相对待的?各分三个步骤说。

围绕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理顺小说的情节变化,鲁提辖对金氏父女是一问(为何哭),二赠(赠银两),三救(救出虎口);镇关西对金氏父女是一占(霸占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诈骗银两);鲁提辖对镇关西是一耍(消遣他),二揭(揭其罪),三打(三拳打死);镇关西对鲁提辖是一从(顺从伺候),二拼(拼命),三求(求饶)。

通过这样的梳理,人物关系一目了然,情节发展条理分明,鲁提辖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了。

教师就势作出精当的板书设计:

鲁提辖 镇关西(郑屠)

金氏父女 再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设计一个主问题:小说中‚我‛的故乡在二十年前后分别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归结出故乡在景物面貌方面、故乡人物方面、‚我‛和故乡人物的关系方面均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师生沿着这一主问题研究课文,既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也明白了人物性格;进而就自然地归结了这篇小说的深刻主题。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精炼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目的。

通过合理有序的主问题设计,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表现出一种高层建瓴的设计风格,有着鲜明的主体把握教学内容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愿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主问题设计的手法运用得更纯熟更精炼更高效吧。

参考书目:

1.余映潮《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之三)

2.朱则光《在语文的路上幸福追梦》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设计;技巧

好的问题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引发其思考,进而受到启发。教师在掌握试题维度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问题,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呢?笔者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问题的趣味性

就小学生而言,应该在设计问题时注重问题的趣味性,这样方能激发他们答题的兴趣。如果连理应极具趣味性的语文问题都设计得冰冷死板的话,很难想象学生会有作答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让问题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作答的兴趣并引发其积极思考。

例如,给“雨”字加上不同偏旁,看看你能组成多少新字。好胜心比较强的小学生们必然兴趣大增,纷纷作答并互相比赛。或者设计这样的问题:学了《三顾茅庐》后,为了加深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了解,请大家搜集一下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看谁搜集到的歇后语最多。学生们就能竭尽所能地搜集并分享: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再如:学习了《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后,请学生们回家分别采用横切和竖切的方式切开一个苹果,比较不同的切法苹果里边的形状有何不同。这样趣味性很强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们动脑,还能让他们动手,极大地激发起学生们答题的兴趣。

二、答案的丰富性

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们的思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必然会有各自不同的答案。对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切不可要求答案统一。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主观题就没有统一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一定要在设计问题时就考虑到答案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以自己的独特思维来探寻答案。例如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阅读《嫦娥奔月》,试想如果你是嫦娥,你会怎么做?

2.你如何评价《三顾茅庐》中的刘备?

3.你认为《最佳路径》中的格罗培斯的路径设计妙在何处?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们必定能根据自己的思路得出多种答案。比如第1题,学生可能回答:“如果我是嫦娥,我会故意拿假的仙丹给逢蒙,拖着时间等后羿回来。”或者:“如果我是嫦娥,我也只能吃了仙丹,因为自己打不过逢蒙,又要救百姓,没办法。”第2题,学生可能答:“刘备懂得尊重人才,所以诸葛亮才愿意帮他。”或者答:“人家说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看来也不是,是因为他懂得礼贤下士。”而第3题,学生可能答:“格罗培斯的路径设计妙在巧用了人们自己的选择。”或者答:“格罗培斯的路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等等多种答案。答案确实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多思考。

三、答题的自主性

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独立答题的能力。比如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请找出文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2.请复述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并讲明喜欢的理由。

3.学习了《生命的壮歌》这篇短文,请你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300字左右)。

这些题目都是属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他们可以不受某些答题模式的影响,根据自己的思维来回答问题,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第1题,学生们可以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句子中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来分析,比统一规定找比喻句或者拟人句等题目要好。第2题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答题的自主性,每个人喜欢的课文都不盡相同,而且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利于他们畅所欲言。第3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视角来书写读后感,既不存在模式,也不存在雷同。

四、知识的积累及拓展

知识的积累及拓展对于学生答题也是很关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对这方面的问题有所涉及。

首先是积累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曾说:“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看来厚积薄发确实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只有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们积累优美语句、精彩语段的好习惯。而这些,可以从问题设计上来增强学生们的意识。比如:

1.请写出不少于五个表示动作的成语,并用其中两个造句。

2.请默写出三句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3.在课文中,请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这些问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让他们明白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其次是拓展方面。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能体现这一功能。例如:

1.请背诵你最喜欢的两首课外古诗词并与同学们交流你喜欢的原因。

2.学了《生命的壮歌》后,你一定有许多感触,请讲讲你课外收集的关于动物的感人故事。

3.请参照例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要用到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4.学了《第一次抱母亲》后,让学生课外阅读冰心的《纸船》并背诵;回家为母亲洗一次脚并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对书本知识进行了拓展与延伸,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地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总之,就小学语文而言,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乃至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必须在语文问题的设计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答题的兴趣,有效发散他们的答题思维,且注重知识的积累及拓展,切实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当然,这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广大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善于积累与总结,找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更为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文平.小学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郭洪涛.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5).

[3]文智.小学语文之问题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作者单位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7

问题设计是“问题解决”的重要一环.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进行.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提问, 不但不会启发学生, 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问题的设计, 掌握问题设计的方法.在设计问题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

对于设计的问题, 教师要注意适度, 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密度要适当, 不能满堂问, 一问到底, 造成形式单一, 学生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影响学习积极性;二是提问难度要适当, 要设计好提问思路, 绝不可以随心所欲, 信口开河, 必须有一定的明确性.不明确, 杂乱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定向, 失去目的性, 而造成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难度太大的题, 学生“跳一跳”依然摘不到果子, 没有成功的体验;难度太低的题, 轻易得到答案, 丧失探索的乐趣.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对于教材与教学目标、学生的状态要抓得准, 摸得透, 做到有的放矢, 措辞确切.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创造性

问题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模仿, 不能靠熟练程度来解决, 它是知识的升华, 应具有较多的创造性.如在教学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后, 设计一道这样的题:每个油桶最多装4.5千克油, 要装60千克油, 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学生在计算60÷4.5, 得出商13余数是1.5之后, 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说需要13个这样的桶, 这时教师问:“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13个桶能装下60千克油吗?”促使学生反思, 剩下的1.5千克油还必须用一个桶来装.从而自然地引出要根据实际需要, 有时采用“进一法”求近似值.

三、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非常重视授课的艺术性, 采用一定的设问方法, 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新知秘密的强烈愿望, 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例如:教学“年、月、日”时, 新授前提问:“小明的爷爷今年几岁 (1992年) ?只过了18个生日, 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几岁?”学生很快答:“18岁”.再问:“爷爷18岁, 他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立刻笑着答:“不可能有孙子.”“那小明的爷爷到底几岁呢?”这种问题的设计, 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的心理, 一开始就对新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设计的问题要重视情境运用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 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产生不足之感和探求之心, 力求实现心理平衡, 从而把学生引入“不平衡——探究心理——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

五、设计的问题要有变通性

在题目的变通处提问,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 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 学生掌握了基本思路后, 可以用一题多变或一题多问的方式提问, 进行思维变通性的训练.例如:一项工程, 甲队独做6天完成, 乙队独做10天完成, 甲乙合做一天可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提问:“1.甲乙合做完成全工程需要几天?2.甲乙合做3天后还剩下全工程的几分之几?3.甲乙合做完成工程的四分之三需要几天?4.甲队先独做5天, 然后由甲乙合做还需要几天?”这样的设问可诱发学生思维灵活的变通性, 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六、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教学过程中, 有时要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 促进并完成知识的迁移, 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中导入:“1.求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怎样计算?2.100米铁丝剪去一段后, 还剩十分之一, 还剩多少米?3.100米铁丝剪去十分之七后, 还剩多少米?4.上面两题有何异同之处?”提问:“上面第3题, 实际上是求100米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中没有直接给出怎么办?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应该先求出什么条件?”提出的问题如果让学生深入浅出, 知识点做到环环紧扣,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意识, 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中, 如果重视“问题解决”, 注重“问题设计”, 突破了所授内容的重难点关键处,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积极参与学习, 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变通性、层次性, 要重视情境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发展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必须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生成教学模式,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促使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进而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课程内容广、博、杂, 而且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该课程希望学生能够透过社会回望历史, 穿越历史, 发展社会。为了深入实施该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促进师生自身的发展, 必须构建综合开放的教学模式。笔者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探索并构建了“问题驱动式”教学。这是一种把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 并且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从发现中寻找快乐, 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 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实行“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问题教学的成败。

二、例析问题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 设疑导入, 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因此,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 抓住教学内容的某个细节导入新课,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学习“联合国与《联合国宪章》”这一节时, 我以“乔的笑”作为切入点, 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如此激动地仰天大笑?”“这美妙的历史瞬间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以此把历史镜头拉回到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那一辉煌的历史时刻。

这样以“乔的笑”导入新课, 就可以把“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教学主线自然地引出, 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与教学目的同步进入了学习目标。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那些看来不引人注目的细节, 引起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促使其积极投入、自觉参与到课堂的全程活动中, 通过对细节的探讨, 引发他们对整个教学细节的关注, 甚至是深层次的研究, 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都能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养分。

可见, 教师要善于捕捉细节, 从细微处设疑导入, 由浅入深, 自然而然地吸引学生融入课堂学习探究, 这是一堂课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 挖掘“无疑”, 设疑促思。

学生阅读教材往往粗枝大叶, 感到没有“问题”, 其实是缺乏深入的思考, 发现不了“问题”的存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 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比如八年级“生活中的变化”一节中有这样的表述:“在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同时, 看电影、读报纸等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一段缺乏精彩的细节和新颖的内容, 平淡无奇, 似乎无疑问, 但稍加思索却可以这样设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办报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课文把读报纸当作是新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从当时报纸上反映的新的社会思潮、社会变化等方面分析) 紧紧围绕着读报和看电影进行设疑, 使无疑变有疑, 平中置疑, 让学生产生思维冲突, 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

(三) 紧扣难点, 分步突破。

教材难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卡”, 如果处理不当, 教师再费心地教, 也劳而无功;学生再费力地学, 也力不从心, 无法通“关”, 双方心力都将付之东流。因此, 在通关前, 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办好“通关绿卡”, 使他们顺利过“关”。对于教材中的疑难知识, 教师应避免直接提问,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问, 把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能够直接思维的“子问题”, 从小处着眼设问, 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化, 并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如人教版八年级“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节, 在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改革内容, 探讨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历史影响时, 应避免直接问“为什么”, 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1. 胡服和汉服有什么区别? (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

2. 在生活中胡服和汉服哪一种服装比较便利? (胡服)

3. 既然胡服比较便利, 孝文帝为什么改穿汉服? (当时的统治者向往汉族的生活方式)

4. 汉族人民为什么又要接受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 (胡床使用方便, 有益于身体健康)

通过上述一系列切口较小的问题,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这样的设问环环相扣, 节奏紧凑, 有助于学生轻松自如地解决难点问题。

可见, 要突破难点, 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要善于从小处设问, 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 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但设问必须注意张弛有度, 恰如其分, 深入浅出,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设疑”又要“存疑”。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降低解题的难度,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 最终化解难点, 并在解题思维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捕捉到知识内在联系的不经意之处, 并设疑衔接, 让过渡不留斧凿之痕, 既能“温故”又能“知新”, 并能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的讲授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明白知识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彼此联系的。学生只有找准了衔接点, 才能理清知识要点, 形成知识框架, 提高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四) 巧用图片, 设疑启思。

结合图片细节处设疑, 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例如, 七年级“气象万千”这一节, 有两张图片, 一张是热带雨林中的植物 (树皮薄, 树叶深绿、多阔叶, 树根多横向生长) , 另一张是热带沙漠中的植物 (树皮厚, 树叶小而厚、有尖刺, 树根纵向生长) 。很明显, 两种植物的“皮、叶、根”截然不同, 对比鲜明, 学生对这些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可以此为突破口设问:“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些明显的差异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们各抒己见, 相互补充, 最终明白了导致两种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原因是气候不同, 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 植物就有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迅速准确地解答了知识点。

(五) 设疑衔接, 巧妙过渡。

通篇教材, 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系统, 章、节、目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于此处设疑, 既能使知识前后贯通, 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 使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既见树木, 又见森林, 促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世界开始走向整体”这一章节的第三框是“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这一小标题首先就是一个问题, 索性就直接提问:“我们知道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但是美洲也有, 你们知道为什么黑人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美洲去吗?”将小标题作为知识衔接的着眼点, 设置悬念, 直接明了, 紧扣重点, 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思想情感, 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对旧知识的回忆、再现、搜索中解答了问题, 将“新航路的开辟”和“黑人来到美洲”这些知识点衔接在一起, 水到渠成地从旧课内容过渡到新课讲授。

我们应该看到教材毕竟是平面的, 为了适应一堂课的教学需要, 其章节篇目较为细化、繁琐, 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历史事件中断或分散的感觉。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 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西方国家日益走向文明、发达、开放;而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中国, 却逐步陷入保守、落后的深渊, 这就需要借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来分析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欧洲诞生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意大利, 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却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国家, 其原因也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解释。教师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把学生引入问题解决状态的关键环节, 引导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 发现隐藏在教材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其教学行为才是成熟、科学的。

三、优化问题设计的思考

(一) 加强问题设计的准备。

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哪些内容学生是已知的, 哪些内容是未知的;哪些内容易懂, 哪些内容理解有困难;学生对课本所给观点是否有怀疑;学生思想认识存在哪些问题, 等等。这些教师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避免问题设计过于片面, 切实提高“问题驱动”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 综合性强, 往往是由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的, 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 既有兴趣, 又难以下手, 教师把握得不好, 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 处理得当, 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 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分解问题, 分解难点, 理清思路。

(二) 注意问题设计的目的。

在新的课堂理念下, 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更大的改变, 即要转变成“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教材, 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 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汲取营养。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 思考教材中提示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 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 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联系, 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等等。这样, 教师在设计和处理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学生便能触类旁通。例如八 (上) 从“封建邦国到一统天下”讲到秦始皇时, 在若干问题中可以设置这样一道题:“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你对秦始皇的印象如何?”这样, 学生就不仅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三) 设计多方面功能的问题。

传统的问题设计, 缺少高水平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尤其是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和其他认知领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设问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突出学生的参与性,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 突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的探讨, 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例如在讲到八 (上) 第一单元“北京人”时, 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现“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和“北京人用火取暖、烧烤”的两幅图片并进行设问, 这样通过信息的呈现, 形成问题情境, 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再通过信息的提取、加工产生新的问题意识。通过设问, 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发挥、理解、研究、创造, 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注重对问题的深度挖掘。

问题的设置力求精简实效。参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我们把问题分为高水平问题和低水平问题, 高水平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更为精细的思维, 需要将新学习内容与即将学习内容加以联系和综合, 并进行推理和概括;而低水平问题则只要求学生回答一些事实性信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往往把高水平问题称为“主问题”, 把低水平问题称为“支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当个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受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 会以愉快的心态去接受它。如果超过这一限度, 人们的心情会因此而变得烦躁不安, 思维会发生紊乱。因此, 在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时, 要防止问题过多和过滥, 力求精简实效, 一堂课中“主问题”以2—3个为最佳。问题设置不能过于简单明了, 要具有适当的隐蔽性和启迪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扩展, 思维能力得以发挥。现以“盛唐气象”一课中的“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唐朝的繁盛”的教学片断为例, 分别作如下设问:

教学片断:

(1) 欣赏唐诗: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1)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一个时期的景象? (2) 诗中体现了唐朝哪些方面的盛世景象?

(2) 欣赏图片

(3) 生活中你们是否看过以上的工具?观察图片, 它与这首唐诗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道理?

如果把原问题改为:a.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原因?b.盛世体现在哪里?c.两个图片说明什么?显而易见, 原来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感, 更有利于发散思维, 更能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其课堂教学效果将远远高于新改变的问题。

总之, 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 问题的设计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既注意教师的教, 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构建“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渐养成“自主发现、自主质疑、勇于探求、合作参与”的学习习惯, 逐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这应该是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发展的方向。

摘要:问题的设计是“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关键和中心。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问题设计的五种基本方法和优化问题设计的四个注意事项。

关键词:“问题驱动式”教学,《历史与社会》,问题设计,基本方法,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研制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唐锦屏.体验新课程历史与社会[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谈教学设计中的“框架问题” 篇9

“框架问题”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是用于框定单元学习范围,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的一组问题,它是有层次的,并分别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框架问题的提出,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感,且问题要与本学科教学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能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事实证明,框架问题使学生的内在求知动力得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初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一、框架问题的应用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想精心设计单元和课程,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要想收集大量信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全神贯注地探究学习,就要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构建课程,而不是教给学生课本中现有的答案。如果不让学生提出并探究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接触到一些相互脱节的活动,肤浅地认识一些重要概念。

新课标的核心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了解学生通过什么手段和途径获取知识,营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获取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英特尔未来教育就是利用框架问题,提出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讨论、学习,转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这种利用框架问题进行教学的方式,和新课标的理念完全吻合。

二、框架问题的应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框架问题要适合学生,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置于这种有趣的情境中时,便能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潜能,得出连教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的方法。

框架问题的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是有层次的。其中内容问题是指向事实性知识的问题,是学生研究单元问题,进而探究基本问题的知识基础,内容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单元问题框定某个具体的课程单元,与单元的具体情境直接相关,单元问题是开放的,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基本问题直接指向学科的核心,它是为达到持久性理解而提出的具有挑战性的、深层次的问题,以揭示一个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样有层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的发展,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框架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制订行动计划,有条不紊地搜集大量信息,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并尝试解决框架问题,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的能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框架问题,能够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框架问题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书写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者没有适当的教育契机给予学生书写的指导,致使学生书写能力的退化,形成会认不会写中国字的尴尬局面。为解决学生书写少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框架问题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生有话可说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书写能力。如,教师利用每周一篇练笔的机会,定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小练笔,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并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发生过的事情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10

所谓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参与性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也叫“中心式问题”或“上位问题”。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短暂的应答式提问或问题而言的。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与分析, 对生动丰富的文本进行肢解式、图解化、抽象性的分析, 然后灌输给学生。这是无视学生生动活泼的生活体验、文本体验, 以概念化、抽象化的结论取代了学生个性化、人文化的发现, 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本严重缺席。实施新课程以来, 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语文课堂上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无效的“答”。以为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过多的无效的“问”与学生无奈的“答”代替了语文课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间“问答课”。针对上述现象, 我们提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可供学生深读深究的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主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显示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具有“一问能抵多问”的艺术效果。

二、设计“主问题”的一般规律

一般来说, “主问题”的设置与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律:

1. 在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 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

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力, 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2. 在语文教学的进行阶段, 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

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 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3. 在语文教学的深化阶段, 往往用精粹的“主问题”激发思考, 引发讨论, 深化理解, 强化创造, 形成波澜。

下面以余映潮老师《孔乙己》的整体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1.在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 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孔乙己与“酒”。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酒’”自读课文, 并说说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是一个巧妙的问题设计, 这个问题的出现, 打破了那种让学生泛读课文、抄写字词、标明段落、理解层次的习惯性讲读思路, 它把学生引入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阅读心理境界。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所吸引, 从而开始对课文进行整体性感知阅读。

2.在语文教学的进行阶段, 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与“偷”。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偷’”品读课文, 从课文中任选一点进行个性化解读。这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教学问题, 它的出现, 改变了那种逐段串讲、多讲多问、处处落实、面面俱到的陈旧教法。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从不同侧面对课文进行解读, 形成以下几种见解:

第一:由“偷”引出“酒”。“偷”———孔乙己喝酒的经济来源之一, 为喝酒而偷, 深刻揭示了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

第二:由“偷”引出“笑”。“偷”———旁人取笑的中心内容。小说中着重描绘了众人、酒客、掌柜的几次嘲笑和哄笑, 都与“偷”有关。由“偷”而引出“笑”, 表现了社会环境的冷酷、人际关系的冷漠。

第三:由“偷”引出“打”。“偷”———挨打的直接原因。孔乙己的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脸上时常又添上新伤疤, 以致最后被打折腿。但他始终没有醒悟过来, 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 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这个人。这里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乙己这个人发表看法。此问题的抛出, 在课堂上又形成了一个学生发表见解的新高潮。学生或从身份、肖像、语言、动作上谈对孔乙己的直接认识, 或从习惯、性格、命运上谈对孔乙己的深层认识, 或从人物塑造、小说人物的典型上谈对孔乙己的再认识。

以上这个教学片段具体说明了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与运用的基本规律。它真正体现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创造性地设计“主问题”, 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指导作用。事实上, 还有很多的名家大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体现了这点。如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理论, 强调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 “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 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宁鸿彬老师的“主问题”观点也主张以“一问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读课文, 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课堂上浅层次“碎问碎答”带来的高耗低效。比如宁老师在上《皇帝的新装》这课时, 他为了引导学生更快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的第一个“主问题”是:粗读课文后,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说这是个爱美过度的皇帝, 或说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或说是一个虚伪爱面子的皇帝等。教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 既让学生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又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更好的解读。

三、设计“主问题”的多种角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的设计, 它有多种层面,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

1. 从文章的内容方面入手。

这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一个角度。尤其适合在“初读感知”阶段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重点内容。比如在《珍珠鸟》教学的开始阶段,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写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探究问题, 相互交流看法, 进行个性化发言。以下是学生的部分答案:课文中写了一只生活在鸟笼中的小鸟, 一只肥肥的好象是一个蓬松球儿的小鸟, 一只红嘴红脚的小鸟, 一只有银灰色眼睑和灰蓝色羽毛的小鸟, 一只对人信任的小鸟, 一只让作者有了深切感悟的小鸟等。还有在教《华南虎》时, 我让学生自读文本并思考“我从 (诗句) 中读到了一只

(特点) 的华南虎”和“我从 (诗句) 中读到了一群

的观众”两个问题。在一阵读书声和一番圈点

勾画后, 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我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 读到了一只向往自由的华南虎;我从“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的沟壑”, 读到了一只渴望自由, 勇于抗争, 不屈于压迫的华南虎。还有一生说:我从“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读到了一群缺乏同情心、冷酷残忍的观众等等。

2. 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外在形式,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 都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 从而体现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通过有关“主问题”的设计, 可以引导学生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 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如我上冰心的《纸船》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诗歌的语言和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的心灵, 最能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通过设计这个主问题, 可以将诗歌的朗读、分析、语言的品味、感情的把握全都融合在一起,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在这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再如教散文《散步》时, 我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 为进一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看似朴实却蕴含着浓浓的情意?从而引导学生既掌握了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 又感悟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感情。

3. 从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入手。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语文阅读教学, 不仅仅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内容要加以重视和引导。比如我们在教学《羚羊木雕》主体内容后, 为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文中的“我”, 将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再如一位教师上《走一步, 再走一步》时, 当引导读好“我的两次哭泣”之后, 见机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上面, 你的父亲可能会怎样救你下来?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 让你去救文中的“我”, 你准备采取什么办法?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

4. 还可以从人文思想教育方面入手,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思想, 增强人文思想意识。

在教《斑羚飞渡》一文时,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斑羚飞渡》后, 对老斑羚为了挽救种群的不被灭绝, 做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抉择, 有什么感受?人类应该怎样处理人与动物的和谐生存?由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由此看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 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 尤其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设计“主问题”的价值思考

首先, 它可以减少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无效提问, 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阅读, 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 将谈话式、问答式、讲析式的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 让学生真正拥有思考、讨论、探究、质疑的时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其次,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主问题”的设计一般都具开放性, 鼓励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尊重学生独到的感悟和体验, 学生的阅读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探究和发现, 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再次, 它有利于形成“读、问、议、讲”等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 有利于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更充分的对话, 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摘要:新课程阅读教学中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试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谈谈对“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讨 篇11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诚然,问题的解决,无非是提升了技能,而新问题的提出,则创造了新的可能性,用新角度看老问题,是进步。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更是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计好的问题能够在教学中引发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性要素。教师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思维创新和写作及其综合运用等能力。在阅读课堂上,我们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题,学生和老师产生沟通,启发学生思维,加快其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进程。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设计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从文章的结构脉络下手,设计阅读教学主要问题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条主线,或者说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它体现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因此,在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首先的也是最主要的是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在此基础上设计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写作思路及结构上的特点,迅速从整体感知文章思想基调,从而提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我便依据课文的时空顺序设计了以下问题:鲁迅先生回忆了童年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情景,但是他为什么要先写“百草园”,而后再写“三味书屋”?这两者之间的位置可否调换?为什么可以抑或为什么不可以?请根据自己平时的写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对这种问题的回答可以引发学生对文章结构安排的思考。

又如《谈骨气》这篇以议论为主导的文章,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首先引用了孟子的三句话来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而后又从文天祥舍生就义、齐人不食嗟来之食以及闻一多怒向敌人枪口这三个事例进一步阐明此观点,请说明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阐明观点的?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请分析并说明自己的理由。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多个事例顺序安排的方式与结构特点。再如教学《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一下问题: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来表现蔡老师的高尚人格,试问文章中是怎样安排这七件事的?这样安排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文章安排多件事情的方式和手法。还有《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什么?然后介绍什么?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来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中由果推因的结构特点及这种写作手法的长处。

通过抓住文章的结构脉络,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升阅读能力。

2.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设计阅读教学延伸问题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外衣,华美或淳朴,都是作者丰富思想的表达。任何一篇文章都具备一种或多种语言风格,有的是清新自然,有的是幽默风趣,或生动形象,或含义深刻富含人生哲理,还有的借古喻今、引经据典,进而丰富文章内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教师要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借鉴、赏析,引领学生品味并思考文章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想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教《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本身含义丰富深刻,蕴含哲理。因此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文章主旨:“课文结尾写道‘鸭子长大了,肥硕了,下蛋了,请结合前后文分析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道:“鸭子长大了寓意杜小康长大了。文章大笔墨描写了鸭群经历暴风雨后成长的过程,并由此反衬杜小康经历磨难后坚强了,长大了。”由此,学生懂得了文章的思想基调。又如课文《菜园小记》,我先请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一段景色描写:“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散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这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然后我提出问题:感受并分析这段包含感情的景色描写,谈一谈它在语言上的特色,其中表达力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交流后,可以领略到文章语言的清新自然与生动质朴以及作者对劳动的热爱,充满了平凡的幸福和诗意。还有课文《白色鸟》的教学,通过设计问题“本文用诗化的语言描写了一白一黑两个少年活泼天真、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极具美感,请从文中找出这些描写语句并分析其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感受文章情感基调,进而更深一步地解读了课文。

3.结合课内外,优化设计课后拓展问题

课后拓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成果,是对教学的巩固和加强。因此,课堂问题设计也应兼顾到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而且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方向也逐渐注重课外知识拓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那么,我们如何既保证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又能帮助其课外学习能力的提升呢?我认为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能够举一反三的思维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带动学生思考:请分别从教材中涉及到的课文以及自己平时课外阅读的文本中找出两个类似观点的事例,以此阐明你对本文的理解。这种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既能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励其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又加深了对课文论点的理解,可以说是一举三得了。这种问题很好地结合了课内和课外,进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计 篇12

一、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

问题情境的第一个构成要素即核心要素是新的、未知的东西。为了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放在未知事物的地位上。未知的事物反映了思维的对象———内容方面。

问题情境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是思维动机,即对未知事物的需要。在问题情境中,对于未知的事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或新问题的这一矛盾冲突,会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认识兴趣和探索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困惑和冲突的本能。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会促使学生去思考、去行动。所以说,了解未知事物的需要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

问题情境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让学生在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察觉得到,这是思维的开端。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才能使思维得以进行下去,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知的事物与学生智能的差距就越小,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完成的掌握过程的步子就越大。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的操作方式一般是提问,但与一般课堂提问有所不同,它要求提问能创造较高价值的疑问,帮助学生从困惑、不解和探索中走上成功之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一般要坚持以下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去设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弥补知识缺陷。

2. 诱发性原则

问题应能使学生产生“悬念”,打造一种“愤、悱”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寻找规律,从而深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能力。

3. 层次性原则

问题要注意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这样才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理顺思路、排除思维障碍、激发解疑的积极性。另外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启发、点拨、架桥、铺路或作必要的提示,以使学生顺利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化难为易。

4. 适时性原则

教师在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间创设“问题情境”,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掀起学生的认知高潮;在课的结尾创设“问题情境”,能承上启下,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的境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适时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时刻时设疑并作适当的启发诱导,使学生从“疑无路”走向“又一村”。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1. 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能形成对未知知识的需要和探索。

例如在讲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先演示两组实验:(1)氯气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2)氯气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通过两组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氯气对干燥的有色布条无影响,却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呢?学生通过思考会想到:这一定是氯气和水作用的结果。那么氯气和水发生了什么反应呢?教师可由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2. 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些内容直接地设疑提问,能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苯酚”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苯酚和苯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苯酚分子是否有极性?”学生自然就会联系有关苯的结构知识,思考分析苯酚的分子结构。

3. 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做练习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受原有的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学生依靠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我要求学生写出钠和铜盐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能把铜置换出来。而实验事实证明,钠和铜盐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是放出大量气体,并生成了蓝色深沉。“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产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有利于课堂教学。

4. 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随处可见,例如燃烧、金属锈蚀、物质溶解、微粒运动,以及酸、碱、盐、化肥等一些物质的应用。其中有很多现象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许多化学问题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得到解决。

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首先问学生:“有没有参加过野炊?”然后,我请学生讲述他们是如何点燃柴的;在燃烧的过程中,又是如何保持火焰不灭甚至越烧越旺的;野炊结束后,又是如何灭火的。学生讲出了各种各样的做法,紧接着我启发学生:“为什么这样做?”通过我引导和学生讨论,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师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化学,更加能易于学生接受化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5. 运用化学史实创设情景

上一篇:生态居住建筑下一篇:改革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