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24-10-07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精选9篇)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1

怎样在物理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

梅(伊宁市三中)

从人的认知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挖掘教材 激发思维 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二、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秋千、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 遵循认知规律 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2

职高数学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在此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职高数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 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 加强数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简单

由于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有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当于初中学生水平, 还有的学生相当于小学水平。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较低, 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教学难题, 要引导这样的学生开展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活跃起来, 是一项非常费力费时的事情。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重要环节, 因为学生知识水平有限, 问题设计不能过于复杂, 要简单化, 如果过于繁杂, 学生一看就可能出现放弃的想法。数列方面的复习, 可以采用问题设计方式, 课堂教学开始, 就可以给学生板书一个数列, 让学生思索。比如给出数列, 6, 4, 1/3, -3, 0, 1, 8, 9, 4+1/2, 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这个数列中找出几个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选择上面的一个等差数列, 再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增加数列的项数, 然后再求出这个数列前20项的和;在第三题的基础上, 增加这个数列的项数, 求这个数列的前60项的和。提出这个问题后, 会引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说出他们找到的等差数列, 全班学生各尽所能, 找出所有的等差数列, 再选择一个数列, 增加这个数列的项数, 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求和, 让学生计算出答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设计的这四个问题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的, 问题比较简单, 采用的数字也简单, 简单设计中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状态, 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

二、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一种是不能独立完成任务, 在成人或者高水平者的帮助下可以完成任务。因此, 教师设计问题时, 也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教学中, 数学教师设计问题要体现出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部分职高学生数学基础水平较低, 所以设计问题的起点要低, 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目的就是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比如, 在进行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 一般的教学是选择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列举几个相应的例题, 这些例题之间是平行的, 没有层次性。这样的教学, 在学生脑海中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只有椭圆的标准方程, 其他的都模糊不清。在这节教学中, 可以采用这样的问题设计:已知椭圆方程x2/16+y2/25=1, 求椭圆的焦点坐标;当a=3, b=2时, 焦点在x轴上,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把第二个问题的椭圆画出来;设第三题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经过第三题的左焦点F1作直线与椭圆相交于H、G两点, 求三角形F2HG的周长;已知椭圆方程x2/5+y2/n=1, c=1, 求n的值。这样设计问题, 学生掌握了椭圆标准方程的概念, 就能顺利解决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不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都要给以肯定, 这个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第四个问题有点难度, 学生不能立即找出答案, 要根据椭圆定义, 比照图形后才能得出结论。前四个题的设计都是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的, 中间采用数形结合方式, 给学生直观印象, 帮助学生完成高难度的题。最后一个题的设计难度较高,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实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角落, 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教学中设计问题时, 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比如, 讲到排列时, 可以拿上午几节课进行排列, 看有几种方法。也可让学生借助概率体验彩票的中奖机会。还可以借助打的为例, 这样设计问题:出租车的计价方式有两种, 一种计价方式是起步价10元3公里, 超过3公里后是每公里2元, 超过10公里以上是每公里3元;另外一种计价方式是每10公里重新翻表计算, 从郑州到漯河有40公里, 如果要坐出租车, 选择哪种计价方式?你能用函数方式来表达所选择的计价方式吗?这样的问题比较生活化, 这样的设计, 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这样, 学生可以学到怎样坐出租车能节约费用, 会使学生认识到, 数学是有用的, 可以解决身边的现实问题。

四、职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有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使用探究方式, 可以让学生在思索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培养学生数学探究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 学生是主体,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教无定法, 关键是得法, 也就是说,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职高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 教师要认真思考, 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问题设计, 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问题设计教学,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难,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摘要:职高数学教学是个难题, 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 对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进行探究。

关键词:职高数学,问题设计,探究

参考文献

[1]李荣芬.浅谈提高职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前沿, 2009, (2) .

[2]江丽华.关于职高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探讨.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2) .

[3]崔波.理论与实践结合搞好职高数学教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8) .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3

在物理教学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4

武清区杨村三中 石学全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聚焦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高度关注。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关键取决于老师如何在教学理念支持下进行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在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它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教学论、学习论、系统科学、传播学的启发,地理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出准确性和可测性。

教学目标设计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原点。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因此决定了教学目标有四大基本特征:首先是指向性,既规定教学活动的运动方向;其次是选择性,既要求教学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媒体手段的选择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是整合性,它要求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都应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最后是可测性,既课后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能进行测量,并对本堂课的目标达成度进行正确评价。由此可见,地理教学设计首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出准确性和可测性。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必须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通过准确解读课程标准来把握教学要求,并围绕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

如果我们对课程标准解读不准确,对教学要求研究不透彻,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要求不明确,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将产生极大的偏差,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07年曾经听过我们一位高中地理教师的一堂课,内容是《地球的运动》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听课过程中觉得教师对地方时差的教学不到位,学生没有很好掌握地方时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地方时的计算,课后我在黑板上随手画了夏至日阳光照射地球的侧视图,让学生在图中经线上标注时间,结果没有学生能够完成该项任务。为此找该老师了解情况,并且查阅了教学设计,发现该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对地方时差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了解地方时差”,并围绕目标设计了教学活动,同时了解到该目标设计是从《高中地理优秀教案》一书照搬过来,而非通过对课程标准深刻解读而来。实际上课程标准对地方时差的学习要求是:知识层次上要求“理解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技能层次上要求“会计算地方时”。教学目标设计上的一字之差导致教学活动设计的偏差的事例枚不胜举,其结果是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学目标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原点,其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有效性。

(一)、科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信息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根据传播学的理论,传播不仅与信息的意义相关,而且与信息的形式和结构也有密切的关系。信息的合理结构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而无序的信息由于缺乏结构易被遗忘。例如: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世界洋流分布,可设计以下三种方案。(1)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世界每个洋流的具体分布;(2)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图,讲解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要求理解记忆洋流的分布;(3)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和洋流的分布制作成动画,设计小步子问题让学生根据图象探究世界洋流的形成和分布。

经过实践比较,方案(3)的效果最好。这个案例也说明,合理的信息结构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这是因为:方案(1)对于学生而言,所接受的信息是一种无序和缺乏结构的信息,易被遗忘;对于方案(2)的要求而言,揭示了一种规律,凡满足条件的知识易被掌握;对于方案(3),由于改变了信息形式,即由语言信息结合图像信息,成为视听信息,同时学生必须主动探究,因此学习的达成度就更高了。

(二)、科学设计学生探究环节,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许多学习论方面的典型案例或思想得到启发。首先我们可以看美国坦普尔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 ;学生阅读:10% ;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 ;学生讨论:50% ;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0%。从这个研究中可以看出,只有通过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其次,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是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1)现有的发展水平,即指“学生现在能够独立完成的智力任务”。(2)“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即目前暂时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或家长的指点下,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其智力任务。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将“最近发展区”转化成为发展水平。其教学要领包括以下两项。一是在课堂上有步骤、分层次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在两个层次间设置思考题,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并经过一番努力找到正确答案。二是针对学生智力水平层次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和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就使水平较差的学生建立信心,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努力。从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不能是盲目的无序的探究,应该是有指向性的有效探究,因此学生的探究环节的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否则同样是无效的教学。

在《大气的运动》一节中关于“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在要求学生通过理解教材、查阅资料、研究图象的基础上,设计以下小步子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质疑:

①大气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冷热不均)

②为什么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③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水平气压差异)

④假如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如何?(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⑤地转偏向力又将对以上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什么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偏至与等压线平行)

⑥近地面大气运动还要与地面产生摩擦,这将对大气水平运动产生什么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偏至与等压线有一个交角)

这种设计避免了一种困境:一下子将一个大而无边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分层次小步子问题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起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精心设计重点难点的突破,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由于让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来实现,对于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而言,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是相对超前的,所以高中地理教学往往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可能对地理学科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可能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体现“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的原则,这也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在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针对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一方面可以提炼核心问题、分层次小步子层层剖析;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突破难点。例如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中,可以紧紧抓住“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描述季节?”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式探究的设计;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在多和杂的知识点中,紧紧抓住了“地球上有哪些水体?地球上的水如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学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有方法、并有可能有“完成”和“成功”的体验。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可以把复杂的区域问题展现在简单的几何地图上。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教学设计中,如何突破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中,“山地自然带谱分布规律与地理纬度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许多老师就采用几何地图教学法进行突破:将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山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和赤道至北极的自然带纬度地带性分布简图进行比较;同时将北纬45度附近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和北纬45度至北极的自然带纬度地带性分布简图进行比较,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又如:我们在进行洋流分布规律教学设计时,我们完全可以设计成:引导学生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要求学生转绘成洋流分布模式简图,并从

局部到整体,逐步得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由西向东流动。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对帮助学生构建区域知识的基本框架十分有效。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5

平顶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题;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次了,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仍然死搬硬套、张冠李戴,表述时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造成的。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说,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引入新课、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

这是一种常用的铺垫性“问题设计”,即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针对学生实际,在 相关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问题。教师从教材内在规律出发,巧设悬念,通过导 语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让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思维跟着老师的节拍“走”。例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以设计“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和一块海绵上,结果有什么不 同?” 学生能很快得出正确答案,接着我话锋一转,问“为什么出现两种不同的结 果?” 留下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仅创设 了物理情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释疑的渴望,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注意 力。

二、讲授新课、设计问题、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事半功倍

1、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认知问题和思想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 机械能减少,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成为一个严谨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巧妙的“问题设计”,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计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知识需要与原有知识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传授,为了教师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以下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体、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遵循认知规律、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不当,内涵外延不明确,让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简明扼要,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三、结课时设计问题、反馈巩固、发现不足,揭示规律、承上启下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要在概念教学结束后,还要有针对性设计一些题意明确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自满的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帮助。特别是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度度和深度。

另外,在某一物理知识教学结束时,设置一个或几个与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的悬念,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旧课、开始新课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主动的探讨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完光电效应一节后,我这样设计问题:你现在对光如何认识,你是支持牛顿的微粒说还是支持惠更斯波动说?光究竟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提出了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光的波粒二象性,揭示微观世界的特殊性埋下伏笔。课虽结束,但学生的思维还在继续,可达到“余音绕梁” 的效果。

四、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2、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

总之,“问题设计”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真正做到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问题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6

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 刘拴定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该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饶有兴趣,有实效,有自信。那么,如何激发,唤醒,鼓舞学生,使他们乐以学习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适当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我从问题情境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一、问题情境的设计 营造课堂氛围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来增强教学效果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特点,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设计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问题: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那么,什么是“问题”?问题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要求人们去完成一个任务,而对于这个任务,由于他们的经验有限,没有现成的可供使用的完成任务的策略。从教学角度讲,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事实,问题情境的设计是针对数学问题完成的教学设计的关键。对此,必须设计一些“好问题”,而“好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特点:

(1)问题是现实的、有趣的;

(2)问题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探索性;

(3)问题的解决具有解法多样化和思维多样性;

(4)问题能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

在具体的情境设计中要思考:

(1)所设计的问题是学生“举手不及,跃而可获”的,这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充分分析之后,设计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2)问题的提法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3)以“问题串”的形式提出,即问题有层次性的形式主义性;

(4)将数学思想必模型用于探究所提出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问题既可以是纯朴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其核心都是需要学生“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事会”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够解决的。对此,教学设计要做到;

(1)要求学生尝试在面对不同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换言之,初步具备一种数学眼光,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者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关系,并将它们提炼出来。

(2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新课程教科书只是向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与猜测的机会,教学设计应当更多地向学生提出“你发现了什么?”等这样的问题。

2、关注现实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如何理解这个“现实的”?我认为初中阶段学生的“现实性”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可视的、可触摸的

教学情境素材是学生可观察、可操作的,如通过“温度计”认识“数轴”,通过剪拼正方形纸片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从而认识无理数,等等。

(2)可闻的、可想的

教学情境素材是媒体(或同伴)提供(解释)的(但自己并未亲眼看见),通过想像能认可的。比如有的学生并没有到过北京,但他能感受或想象出天安门广场的宽广;有的学生没有操作过计算机,但他可以通过广告电视等媒介见过,这也表明我们的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3)有趣的、已有的

教学的情境素材可以取自于数学发展进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数学趣题或名题。

教学情境素材的现实性还体现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上,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发展的、与日俱进的。这是因为没有以前的知识储备就不可能学习新知,因此,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理性分析与设计,也应属于情境设计范围。

因此,在思考现实性教学情境设计的时候不能孤立、片面地去认识它。

3、关注模型

“数学建模”的情境设计,要善于利用教科书这一重要资源,得重要的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设计中要适时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调查、收集、提出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予以解决。

二、授课中发现问题 创新教学环境

据说科学家牛顿有一次在苹果树下看书,突然一只熟苹果掉下来了,这引起牛顿疑问:“苹果为什么掉到地上来而不掉到别的地方去?”这个问题占据他的心,常常引起他思索,再结合他多年中在物理、天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抓住了开普勒的天体运行规律和伽利略的物体落地规律,经过长期深思熟虑,终于发现了宇宙之间的根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在新授这一环节中,切记勿急于讲完课本上的新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别忘了只有我们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主动去探索,我们的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新知识。而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呢?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应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能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古语云:“思起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思维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思维的原动力来自于我们爱好探索的天性。我们常常以好奇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追寻其原因,探求其本质,在思索中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所以,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为它往往是作出发现的开始。要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也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一番努力才行。我们可以把教材里的例题改为我们身边的事例,将例题中的较难的问题可再设计一些阶梯性问题,或有趣味性的问题。

当然,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比如,审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必须读题的同时要寻找关键词,因为我们通常是从对这些词的意义的理解来切入问题,把握问题。这时要问“关键(词)在哪里?”如果是证明题,就要抓住已知和结论,这时就要自问:“这意味着什么?能推出什么?”例如已知AB⊥AC,我们就可推知∠BAC=90,就可推知△ABC是直角三角形,就可知AB+AC=BC等等。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诘问:“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得到这个结论呢?要证这一结论只需证什么?”总之,审题时,我们要学生们学会常自问:“可画图吗?可图解吗?”“本题有什么特征吗?”“以前做过类似的问题吗?”等等。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按以上方法做了以后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主意或策略,从而大致地订出解题计划,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落实这个计划,要使这计划变为解题的具体过程,于是要设元、画图、列式、运算、推理,最后获得结论,这过程需要用文字和符号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它往往要补充计划中未考虑周到的细节,甚至修订解题计划。此外,要安排好表达内容的顺序,注意交待表达中要引用的而在题目中不曾出现的新字母、新符号的意义。这个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这时,要培养学生心中要有问,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需要设元吗?需要作辅助线吗?”“新字母、新符号交待清楚了吗?”“上一步骤正确吗?下一步应做什么?”“所得这解合题意吗?”等等。

孔子说过:“颖虑,思之始,学之始”。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先处在一种“愤悱状态”,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小结巧妙设问 展现教学成果 小结时也要适当设问,让学生在我们的问题中能够自己梳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及时巩固加深理解记忆。同时,有时也可设计一下些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问题,为我们下一堂课打下铺垫,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7

一、问题设计可激发阅读前的兴趣

读前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前奏和基础, 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教师设计一些与语篇主题相关的问题, 通过问答形式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

(一) 导入型问题

问题导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操作简单、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是指导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围绕主题,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建立起语篇文本与以往经验、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够迅速自然地导入语篇话题, 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铺垫型问题

读前活动一方面激活学生有关的背景图式,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消除语言理解上的障碍。铺垫型问题是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语篇语言点而设置的问题, 其目的不仅是寻求问题的答案, 而且是利用问题对这些语言点进行适当的铺垫, 从而减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压力, 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连贯性和逻辑性。例如, 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Protect the Earth故事篇前, 语篇中的生词dirty, messy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于是笔者课前出示表示脏乱意思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随后自然过渡到问题“What makes our earth dirty/messy”的讨论。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不仅理解了生词dirty和messy的含义, 而且激活并丰富了原有的有关语篇话题的知识储备, 为语篇阅读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三) 预测型问题

预测型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语篇插图、标题后提出的问题, 旨在激活学生思维, 发挥学生想象力, 推测语篇大意, 为语篇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8Happy New Year故事篇前, 笔者利用课文插图导入语篇话题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before Chinese New Year?此时, 因为学生对中国的春节很熟悉, 于是热烈讨论起来, 学生丰富的想象涉及了语篇中的许多知识点。这种基于语篇话题的预测型提问, 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推断和探究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问题设计可帮助学生理清阅读中的思路

阅读中的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体, 也是英语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了解文本大意, 理清文本思路, 从而获取文本的具体信息或细节性信息。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篇章结构、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句法、词汇等设计一些带有整体性、层次性、梯度性等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从而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解读语篇, 探究语篇的意义。

(一) 导读型问题

英语语篇教学提倡让学生从整体角度学习和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导读型问题是在整体呈现语篇之前, 教师根据完整的语篇情节提出的概括性和整体性问题, 如在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 Signs故事篇中, 笔者提问:What signs are there in the story?然后进行概括, 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语篇的主要意思, 从而培养学生对语篇整体阅读的习惯。

(二) 细节型问题

由于小学英语语篇内容大都简单, 思想情感也比较浅显, 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整体性问题和主干性问题的设计, 忽略细节型问题的设计, 导致设计的问题比较粗糙, 从而使得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浅层化。细节型问题是教师根据语篇中一些细小而关键的字、词、句提出的一些关键性、隐蔽性的问题, 比如以“wh”开头的what, when, who, why等提出问题,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养成静心阅读, 能抓住文本的细节信息, 引领学生正确掌握语篇内容, 从而达到全面透彻地理解语篇的目的。

(三) 梳理型问题

梳理型问题是在学生整体初步感知语篇的基础上,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 紧紧抓住语篇的主线而设计的一些主干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理清语篇脉络的关键, 是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语篇内容的前提。这些问题要层次分明, 逻辑性强, 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 有力地撑起了语篇的“骨架”, 使得整个语篇主干分明, 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一个中心点, 一些零碎的信息被这些问题串连在了一起。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 Signs故事篇中, 笔者就要求学生:Try to find where the signs are。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理清理解语篇的思路, 提升记忆语篇的效果。

三、问题设计可检测阅读后的效果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 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此阶段侧重于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做一些语言形式的基本练习, 如对本课需重点掌握的词汇、短语、结构的练习等。练习的选择和设置应注意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联系, 同时也应该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活动, 比如回答出几个与课文相关的小问题或是阅读完成填空或选择等。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确定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如有需要, 我们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些口头或书面的活动形式, 比如复述课文、续写课文、课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都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熟悉课文, 认识语篇的结构层次, 并学会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本课所掌握的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以6A 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为例, 在复习完这一内容后, 笔者呈现了几幅春节前后活动的图片, 同时呈现一般将来时的语法结构“be going to do”, 帮助学生用“They are going to”来回答。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假设:In your hometow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帮助学生用“I'm going to”句式来回答。这样半开放式的提问, 容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8

1 挖掘教材 设计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好奇、疑惑,从而点燃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强烈的认识需要,产生急不可待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自己能力的愿望,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教学,教师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为铁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10 N的铁块和重10 N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来,铁块却沉下去呢?”这一问,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怀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样还有初中物理开头部分的漏斗吹乒乓球,大气压强部分的水下流小试管在大试管上升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 联系实际 设计问题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传送带传送货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3 遵循规律 设计问题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为此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逐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随便说一说,说错了没关系,要有你自己的想法” 、“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4 根据学情 设计问题

4.1 学生分层

根据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掌握以及学生每个个体对物理的感悟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我把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特长发展生,占据班级人数的20%;B层为能力发展生,占据班级人数的60%;C层为基础层,即只要求把握教材、保证成绩并逐步提高.该分层次教学中的学生分层是明暗结合的,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呈动态变化的.此外,该层次结构的构成,主要是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档”为前提的.

4.2 教学分层

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每个学生对物理的感悟以及理解也是有巨大差异的.本着这一事实,物理“教学目的”的设计实行“一刀切”就万万行不通了,因为它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则又“吃不了”的消极局面.因此,我在班级实行课堂教学弹性分层目标:A层,发展性目标,以提高能力为主;B层,提高性目标,主要面向中等学生,让他们在自己已有的能力基础上多练,从而进一步提高;C层,基础性目标,既抓基础,按部就班,并作到循序渐进.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篇9

嘉善三中

僧新锋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前那种教师“逐段串讲”、“逐句讲析”的“解析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一些语文课堂上过多的“问”和“答”也往往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进行“肢解”,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感悟一篇文章。

而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几个“主问题”,让师生围绕这些“主问题”对文本进行解读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使语文阅读课真正做到美读、美听、美析,从而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真正的美。本文主要从“主问题”的提出背景、什么是“主问题”、如何设计“主问题”、设计“主问题”的角度、设计“主问题”的价值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

主问题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整体感悟

一、“主问题”的提出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过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对文本进行“逐段串讲”、“逐句讲析”的“解析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和对学生进行提问,成了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一节语文课上,也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来支撑整个课堂教学。可是,教师的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师生之间为了“问”而问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肢解”成一块块“零碎材料”,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代替了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

答”课。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即“主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探、合作交流进行文本的解读是完全可行的。

二、什么是“主问题”?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设置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称为 “主问题”,也可以称为“上位问题”。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者问题。

与课堂教学中的一般的“碎问”相比,“主问题”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点:

程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三、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的“主问题”? 在探究性阅读的深读阶段探究、发现,以一两个问题带动全篇的解读是可行的。事实上,在一些名家大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有过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理论,强调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宁鸿彬老师的“主问题”观点也主张以“一问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课堂上浅层次“碎问碎答”带来的高耗低效。这些成功经验都足以为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问题情境之营造提供重要的发展基础。

一般来说,“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如下方面的基本规律:

1、在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生动活波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3、在语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

下面以《孔乙己》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在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孔乙己与“酒”。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酒”自读课文,并说说自己的阅读心得。

这是一个巧妙的问题设计,学生会立即被这个问题所吸引,从而开始对课文的整体性感知阅读。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与“偷”。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偷”品读课文,从课文中任选一个点进行品析。

这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教学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能够从如下侧面对课文进行理解:

思想的角度,对于不同的文章,至少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入手:

1、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生活,为什么要先写“百草园”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再如教学《谈骨气》这篇议论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本文作者先提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后,引用孟子的三句话从道理上来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接着由列举了文天祥拒绝降元、齐人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敌人的手枪三个事例从事实上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试说说这三个事例是从那些角度来阐明观点的?这三个事例调换一下顺序可以吗?为什么?等等。这样设计不同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各种文体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2、可以从文章的思想方面入手。因为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蕴涵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这些蕴涵在文章深层的主旨,有待于教师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作者抓住“偷”、“酒”、“笑”、“打”这几个方面内容来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展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什么深意?能否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只要我们通过各种问题的恰当巧妙设计,就一定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主题的能力。

3.可以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语言是一篇文章的外在形式,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从而表现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的 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的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可以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面入手。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内容要加以重视和引导。比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当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他的后果将会怎样?你觉得应该处理这个案件?等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5.还可以从人文思想教育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思想,增强人文思想意识。比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斑羚飞渡》后,对老斑羚为了挽救种群的不被灭绝,做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抉择,有什么样的感受?人类应该怎样处理人与动物的和谐生存?谈谈你的看法。由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设计“主问题“的价值何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对于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上面所说的《孔乙己》为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设计“孔乙己与酒”这个“主问题”,打破了那种让学生泛读课文、抄写字词、标明段落、理解层次的习惯性讲读思路。它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了课文,也把学生引入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阅读心理境界,使他们开始对课文的整体性阅读;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设计“孔乙己与偷”这个“主问题”,改变了那种逐段串讲、处处落实、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的陈旧教法,此时的教师不是着眼于自己的讲解而是着眼于学生的确有心得的“谈谈”,学生就能在深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继续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继续保持着长

久的注意,从而对课文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进行着整体性阅读理解,课堂教学在这一环节可以说是读、说、听、写与思考融为一堂,能力提高和技巧训练合为一体;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设计“谈谈孔乙己这个人”这样一个“主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性评鉴阅读,此时学生发言细腻、热烈的程度,课堂上思想火花到处迸发的情境,决非肢解式的分析、答问式的串讲以及教师的一讲到底所能相比的。

由此看来,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设计“主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让学生真正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

其次,它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谈话式、答问式、讲析式的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再次,它有利于形成“读、问、议、讲”等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对于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文本中的独特的美,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它必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书目

上一篇:高段语文教研计划下一篇:江苏宿迁公务员面试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