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5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精选8篇)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能有效克服设计美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结合设计美学教学改革实践,从科学地创设问题、艺术性地提出问题、互动性地追问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在设计美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问题情境

设计美学

教学模式

设计美学是艺术设计类院校或艺术设计专业各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设计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该门课程不仅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掌握基础的美学原理,而且要求学生结合实践分析研究设计之美的本质特征和设计审美规律,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并指导其艺术设计实践。设计美学课程教学中涉及较多抽象的一般美学原理,如美的历史与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和美感的心理过程等,学生对其认知和掌握有一定难度,也缺乏主动研究的兴趣,甚至部分学生把设计美学课定位为枯燥的理论课,对课程学习有抵触心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具有生动性和互动性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成为课程教改的重点所在。

问题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选择能反映一般关系、特性和方式的、具有概括性特点的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绪状态,并通过调控,使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与问题情境中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发生矛盾或出现差距,从而置教学过程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之中,在高积极性和高自主性中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其创造能力”[1]。将这种教学模式有效运用于设计美学课程教学中,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现状,不同问题情境的设计能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发。笔者从设问、提问、追问三方面探讨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问题的科学性

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中,科学而合理地创设问题是教学效果强化的关键所在。问题的创设既不能偏离既定的课程教学大纲,更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设置得合理与否、难易与否等均与课堂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因此,课程开设前教师就要对教学内容做合理的规划安排,并系统设计课程中的若干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既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又循序渐进,难易得当。

以笔者的教改实践为例,首先,开课前笔者把设计美学教材中的十个章节围绕教学目标重新整合,划分为五大专题版块:1.美的一般原理;2.设计的形式美;3.设计审美心理;4.中西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5.设计美学新课题。其中第一版块既有对设计美学学科的概述,又有对美的历史与美的本质的探讨,以及对设计美本质特征的分析,属于课程入门的基础版块;第二到四版块按照逐层深入的过程,由易到难,从设计表象的形式美到美感的心理过程、设计审美心理的剖析,再到文化精神和设计美学思想的研讨,属于课程重要的核心版块;第五版块集中于当代设计前沿的探讨,交流最新的设计风格和美学思想,探讨设计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精心设计的五大专题版块,围绕课程教学大纲,紧扣教学目标,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纲的教学结构内容安排。其次,在将教学内容专题版块化的基础上,围绕每一版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学生的兴趣点,创设了整个课程的若干讲标题,每一讲的标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如第一讲是设计美学讲什么?第二讲是设计之美的本质是什么?……对应每一讲的大标题问题,再设计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小问题。每一讲由这些小问题串起来,小问题逐一解决了,对应的这一讲大的标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从上述教改实践可以看出,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中,应首先注意创设问题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课程要有全局整体的把握。围绕教学大纲划分专题化的教学版块是“面”,把各个版块的教学重点设计成贯穿整个课程的若干大标题问题是“线”,每个大标题问题下的若干个小问题是“点”。点线面有机结合,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统一,课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线索非常清晰,教学重点和难点也一目了然,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出问题的艺术性

即使有了从面到线再到点的合理的问题创设,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富有艺术性地导入问题,让问题与情境真正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乃至主动思考,与教师有效互动,这也是课程教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情景式教学采用特殊命题,鼓励学生将间接获得的理论知识与特定情境结合,通过视觉、听觉、感官等方式,多渠道获取对理论知识的直接理解,其核心是运用具体的活动场境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2]。具体而言,在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将提前规划设计好的问题置于一定的情境中,注重提问的艺术性。这里所谓的艺术性表现在课堂上即为趣味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在教改实践中十分重视问题的导入方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关注喜爱程度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如在探讨“美是什么”相对抽象的理论问题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一段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视频,其中涉及社会美、艺术美、设计美、自然美多个方面,以声画结合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审美注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满怀兴趣并带着思考进入问题情境中,这样后面再讲解相关问题时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再如分析日本的禅意设计与北欧设计的区别的问题时,将这一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鼓励感兴趣的学生带来实物(小的家居、日用品)或者自己参观的实景图片,在问题探讨前先展示,让同班学生有直观而亲切的情境感受,其对随之而来的问题分析会更加主动、更加投入。

因此,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中,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犹如不同问题与情境相结合的乐章。教师是问题情境节奏的指挥者,指挥着教学情境的不断推演。富有教学艺术性地导入并提出问题,能使创设的问题与相关情境完美结合,使学生保持对课程的关注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内在的心理驱动中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学生的设计审美素养无形中得以提高。这样,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保障,设计美学课堂真正焕发出美育的风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与美的启迪。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2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兴趣是数学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应当充分的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提高,促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主动参与. 而数学教学中如果引入趣味性的问题,那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 创设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当中,应当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问题,问题情景的设置要符合小学生的日常的生活[2].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钟表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谜语的幻灯片,加上幻灯片的背景音乐,最后让学生把这个谜语猜出来,并进行解释,谜语问题如下:

1.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休眠.(猜一物名)(谜底是时针,分针)

2.上午不是上午,下午不是下午.太阳在中间,两针亲密无间.(猜一钟点)(谜底是12点)

猜谜语的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小学生的思考兴趣,把教材中的钟表知识改编成谜语,让学生进行谜语竞猜,既满足了学生了学习兴趣,又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学习,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活跃程度. 学生通过对谜语的分析,既运用了数学知识,又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目的性问题情景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情景设置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设置,问题的设置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3]. 在课堂教学汇总,可以设置很多的问题,但设置的问题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果问题的设置没有中心,就会把握不住课堂教学的中心,从而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要明确学生在本节课中通过问题能够学习到哪些知识,能够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层次的提高. 因此问题的设置应当符合教学的目标,涉及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的认识”的时候,应该这样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在多媒体中播放大象和蚂蚁的扳手腕的比赛,在图片中蚂蚁还没有用力,大象就打败了蚂蚁,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然后请学生回答,得到的答案是不公平. 然后让学生解释因为什么会不公平? 在学生看来认为大象的重量大,而蚂蚁的重量小,相差比较悬殊,所以蚂蚁才会输. 教师在问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知道大象的体重比蚂蚁的体重大? 从而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可以通用体重计测量千克,然后让学生认识千克的具体概念. 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引导,最后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中,这样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

三、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数学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而数学的产生也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的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景应当准确的贴近生活,并与真实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问题的思考,在数学的学习中与生活的实际相联系,并能准确的运用数学的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教师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应当符合数学上的课程标准,运用数学中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问题情景的设置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生活、学习的知识经验上. 不能生搬硬套,脱离生活的实际. 教师要认真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把它带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厘米与米”的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在班级中,谁的个子最高? 谁的个子最矮呢? 让大家动手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然后进行比较. 找到班级中个子矮的和个子高的进行比较,看一看其中相差多少厘米? 然后在拿着老师的身高比较一下. 从而引出厘米和米的概念,在通过身高之间的比较引出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公式. 最后布置一道课外的任务,让学生找出身边的5中物体进行测量,最后写出所测量的物体的长度.

四、创设游戏化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常有贪玩的天性,他们喜欢各种游戏或者娱乐性的活动,因此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构建游戏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的内容相对较少,内容简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的环节或者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游戏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符合,应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展开. 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让数学的课堂更加的有效. 例如,在低年级数学的学习当中,学生对数字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枯燥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低.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当中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学习1 ~ 50的报数时,可以让学生这样做, 凡是10 /20 /30 /40 /50这些数字时让学生站起来回答,然后写在黑板上,凡是带有2的数字让学生站起来鼓掌,不报数,然后下一个人继续报数. 如果有人报错数或者做错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样学生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了.

五、创设体验化的问题情境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的数学课堂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参与过程,要求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的形式,因此开展体验化的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发展的必然要求[4].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凑十法时,教师可以手拿两盒粉笔,一个盒子有9支,一个盒子有4支,老师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支粉笔? 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自己动手尝试,从而得到自己的结果在课堂中回答. 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增加对知识的记忆或者理解的更加深刻. 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应当利用多媒体,实现知识的直观性,让学生通过耳、眼、手的写作完成教学的任务.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把知识转化为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已经发展为有效地教学方法之一,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赞赏,并在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情境的创设要与现实的教学中的问题相符合,创设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知识的学习,让数学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把学生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可以促进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过设计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情景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艺术美学;平面设计;教学讨论

从设计师方面来说,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某些高档的消费品,这些消费者们就要求更多的商品精神,较高设计的附加值方面都需要设计师自己完成,良好的艺术修养、敏捷的设计眼光、独特的设计见地,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设计所应具备的,最重要是有一定程度的美学素养,这是当下对设计师素养最急切的要求。

一、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是所有相关专业的必要知识,当然平面设计专业也不例外。艺术美学能帮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艺术,并且认为是这一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哲艺不分家,利用艺术美学的持续学习,促使学生了解艺术人员应有的艺术情怀,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学生的指路灯,也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

二、艺术美学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纵观当下那些平面设计领域的前辈们,绝大多数都是对东西方的美学研究非常的透彻,并有着深厚的艺术美学基础,这样才会在平面设计领域长久不衰地走下去。有很多的香港平面设计师,他们非常喜欢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成功地将东西方美学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不仅赋予了作品我国古典的文化韵味,还有着浓郁的时尚风味。据了解,有一位酒包装设计师把我国的传统艺术美学意蕴和现代化的设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原先是一位陶艺家、书法家,自身就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气息、美学素养,还对我国的酒文化颇有研究,他把传统酒包装的世俗功能完全颠覆,且挖掘出中国酒文化更深层的含义,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气息融入设计中,整个作品呈现着东方美,并且他的酒包装充满了精简、大气、朴素、儒雅、现代之美,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结合的经典之作,促使他的白酒包装打破了传统的定向,同时被称为中国白酒包装拓荒者。

三、艺术美学的教学地位

1.现阶段学习平面设计的人逐年上涨,各大高校飞速扩张,社会上项目繁杂的电脑软件培训班,促使很多的人拥挤在平面设计师这一队伍里。不过,从表面上来看平面设计师的门槛并不高,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在平面设计师这个竞争激励的领域中有一番作为,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学习者们随时记住要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艺术美学素养。人们都看过演员在舞台上精彩绝伦的表演,不过身为演员,就一定要练好基本功,且道具准备齐全,在上台进行短暂的表演。若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呢?他的好与坏也不是不能界定的,精彩的演出一定是有非常充足的背后力量。平面设计师一定要有优异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也就是艺术美学修养。虽然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怎么做。这些能力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就的,特别是艺术美学方面的培养,当下很多的学校都很重视速成形的技能培训,却忽略了必要的艺术素养,大多学校的艺术理论就好像是摆设,没有讲课生动灵活的教师,课堂总是枯燥无味,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逃课此类现象非常严重,众多的学生在艺术美学理论方面非常的缺乏。

2.各类教学讨论总是没有较为有效果的方式,且当下的就业压力促使学生逐渐早熟起来,并积极主动了很多,这样在大学里的诸多闲余时间就能得到充足的利用,现在的网络非常先进,也伴随着出现了很多的借鉴途径:定时进行自我学习十分重要,在大学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平面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迅速且运用便捷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所以多看书,特别是好书,应该说书是众多个体的智慧结晶,悠久的人类文化,有诸多的知识与文化积淀都蕴藏在书中,设计师应该快速地汲取这些营养液,来提高自己对世间世事深层次的见解,成为有智慧的人,这些都是平面设计师重要的内功。

3.除了在课堂上、书籍上集中的学习,还应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良好习惯,及时积累自己的素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能让你事半功倍,学着像一个真正的设计师一样生活,他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都是必修之课,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被艺术气息所打动,这也可以说是艺术美学修养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捕捉那瞬间灵感,也是平面设计师必有的能力,记录美好的素材,这也是设计师设计的源泉。

总之,近年来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提升,普通人也开始逐渐地接纳与喜爱富有艺术意蕴的产品,并将这美好的产品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也对平面设计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提升。艺术美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层的理解艺术,并利用艺术美学的相关学习,让学生懂得一个真正的艺术人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情怀,人生观、价值观也能为学生未来的道路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吕佳丽,王志.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美学[J].艺术科技,2013(4).

[2]张海燕.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美学艺术研究:均衡美在招贴艺术中的运用解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8).

作者简介:付静,女,1985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研究方向:美术设计。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4

摘 要:“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熟悉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家对“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的人才需要也日益增加。情景教学法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 情景教学 方法策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熟悉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景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索然无味。这种教学往往把学习变成连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练习记忆的过程。它所调动和利用的大脑功能只是与机械的、无情感的那一部分相联系。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致,而且也有碍于他们的发展。情境教学法在英语中起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把它付诸教学实践中。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下情境创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语言是在情景中表达其意义的

脱离了情景,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意义,发挥其表情达意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功能。因此,“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各种情景和把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

2.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情景教学法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活动。

二、如何在英语课中有效开展情境创设

1.倾注真挚情感,消除紧张心理

“教贵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情感。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促进教学气氛和谐,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假如一个教师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学生也会爱老师、尊敬老师,还会把对老师的热爱转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课堂上就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踊跃发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调整对学生的情感,在举止、眼神、语言上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可信,学生才能消除紧张惧怕心理,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学,为学好该科奠定了可靠的心理基础。

2.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创设良好情景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尽量利用实物、直观教具等创设情景和语境、进行丰富多彩的练习外,还可把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如:

(1)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上台用英语作“freetalk”,教唱英文歌曲。

(2)进行绕口令比赛及接龙游戏等。

(3)猜谜比赛,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有趣的谜语,让学生竟猜。

(4)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短剧或会话,让学生上台表演。

(5)进行英语演讲比赛。一般说来,中学生好胜心强,他们会积极预备,认真参与。这样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例如,有一次在圣诞节前夕,我在高三年级进行了一次圣诞晚会,内容以英语演讲为主,配以短剧、英文歌曲等,我提前一周叫学生预备。学生个个积极参与,认真预备。同时也邀请了高一、高二的学生参加,在晚会进行中,学生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才能和表演才能。当时恰巧有位刚从新西兰留学归来度假的校友,他用那较地道的英语对新西兰风土人情的介绍赢得了在场学生的热烈掌声。

3.丰富课外活动,让英语学习延伸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情境教学的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本人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的组织。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情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5

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在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构建的.“情境教育”中的“情境”是“情中有境”,“境中有情”.就是说在饱含情感的课堂中有特定的.自然的或人为创设的历史情景,二者相互作用融合成一个整体;是“境中有动”,就是指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的或人为创设的历史情景中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高的适当的活动.情境教育是一个有情、有境、有趣的师生互动的教育方式.它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作 者:靳香书  作者单位:灵寿县灵寿中学,河北灵寿,050500 刊 名:青年文学家 英文刊名:THE YOUTH WRITER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2 关键词: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江西省萍乡二中/贺先锋

[内容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地理情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情境教学法”越来越被广泛地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主性学习

情境教学法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倾注了30年的全部心血,将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打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理论。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地理课堂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想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情境教学法的最大优势是能把教材教活,把课堂教活,把学生教活。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地用于地理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呢?我认为关键是合理创设情境。

下面,我就结合本人多年地理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对“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肤浅认识,还望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一、创设导入情境,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创设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说,好的情境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当然,情境导入的方式有多种,这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选择。

例如,在学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运动”时,我是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葫芦谷火烧司马懿”的历史典故为情境导入教学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上天为什么会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一命,是诸葛亮失算还是司马懿命不该绝?还是……?通过创设该历史情境,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主接纳知识的意愿就越强。而《高中地理新课标》对地理教学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将地理知识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因此,地理教师应思考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实行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使地理教学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把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让学生发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地理知识就在生活中,这样,学生就非常想学、乐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明显地提高。

如在学习“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时,我首先展示一幅萍乡市城区地图,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熟知情况在图上找出我市各大住宅小区、主要商业街、主要工业分布的位置?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各住宅区、商业区与工业区为什么会分布在那里?各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分布有何特点?影响各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城区,对城区各功能区的分布比较熟悉,因此,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样的教学活动当中,这既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也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指引人们不断向前探索、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爱因斯坦也强调:在怀疑中发现问题,有时可能要比直接从教科书上获取的答案更为重要。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各种时机,巧设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然,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宝钢、鞍钢这两大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宝钢和鞍钢是我国二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一个位于东北辽宁省,一个位于上海市,两者在资源条件方面有何不同?在学生回答二者资源差异后,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资源缺乏的上海布局如此一个大型钢铁工业企业?这样布局是否合理?宝钢能在原料和能源都很缺乏的上海生存,主要是得益于哪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从宝钢和鞍钢布局说明了什么问题?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组问题逐个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向纵深方向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创设角色情境,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里其实就是强调: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当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但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角色情境,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其中,让他们自己探讨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我曾设计过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一位老板,你想来萍乡投资办厂,你打算办一家什么工厂?将把工厂建在哪里?并简要陈述自己的想法与理由。许多学生一听自己可当老板,头脑非常兴奋,争先恐后地想发言。当然,我并没有马上让他们发言,而是先给他们定了条规则:除第一位发言同学外,其余发言的同学在陈述自己的办厂思路与想法前,请你先评价一下前一位同学提出的办厂思路与方案是否可行,若有不妥,请指出其不足。随后,我请了5位同学作了即兴发言。接着,我让全体同学对以上5位同学方案进行评价,哪一位同学的方案最合理、可行,其它同学的方案存在什么纰漏,还需考虑哪些因素?由于大多学生都能很快进入“老板”这一角色,并充当角色的重任,因此,学生在扮演“老板”这一角色过程中,能自主地探讨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当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入手;也可借助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演示,把学生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直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如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探究”栏目就已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但是,在这里我还需要强调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科目、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千篇一律只能用“情境教学法”。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设出适合自己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教法。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进取,善于吸收,大胆创新,高中地理课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目标原则分析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核心, 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 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培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要求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创设情境教学。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时, 需要对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目标原则有一个很好地把握, 因为这是上好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

1.设定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目标

情境教学的一个设计思想, 就是以思维为核心, 以情感教学为枢纽, 通过符合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对教学情境进行创造与设计, 巧妙地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就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即长期以来在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而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不能够很好地协调。而且, 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强调借情境促进整体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 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之后的喜悦。因此, 情境教学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实效性, 又能够开创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模式, 这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为实际教学铺平了道路。最终将会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 那么其成绩也自然而然地有了较大地进步和提高。

2.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设计原则分析

情境教学的设计必须基于有效地促进初中生的积极思维, 能够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教学情境作为文化的综合体,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课堂细节以及任何一种因素, 都有可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很多时候, 这些影响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历史情境教学进行优化预设, 这样才会达到一定的生成。教学情境是随着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 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紧随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而真实性是情境教学中的一个最为本质的特征, 那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就是以真实性为中心的。例如, 在上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这样的情境:先在上课之前与学生进行商量, 然后演一场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让学生感知一下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的侠胆和豪气, 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

针对如上对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的目标原则的论述, 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情境教学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1.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平台

建立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氛围, 关键在于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 单纯地、片面地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能够持续性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需要依赖于学生高度的课堂注意力、学习兴趣以及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等。课堂教学, 尤其是情境教学的课堂, 人是最为关键的。因此,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得和谐, 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提高。教师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实现民主化的教学模式, 而且教师要能够正确地把握自身的课堂地位, 其是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而出现的,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 在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时,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中, 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获得知识, 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等。这才是初中历史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根本之所在。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孔子这句话可以知道, 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好奇心, 而且在思维上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地不断发展,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其中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也开始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不一样的就是, 它可以图文并茂, 画面栩栩如生, 使人身临其境。在历史教学中巧用电视、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地感性认识, 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积极思维, 会产生积极作用。例如, 在讲到我国的解放战争时, 教师可以事先下载好相关影片,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放映, 学生们除了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 而且还能够身临其境,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在放映的同时, 再穿插讲一些背景知识 (主要为课本上的知识) , 这就能够使学生们不仅能够从心灵上得到愉悦, 也能够在愉悦的同时, 学到课本上的知识。

3.利用语言情境, 激起情感交流

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历史场面, 其中战争场面就是一个方面。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而言, 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似的将这些场面读一下或是介绍一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历史场面进行再现。例如,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时, 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生动语言进行讲述:“致运舰在激烈的海, 战中勇往直前, 多次中弹, 船身严重倾斜, 最后不幸中鱼雷, 全舰将士壮烈牺牲, 在即将沉没之时, 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望能挽救他的生命, 可是他因全舰俱没, 义不独生, 摇手拒绝, 这时他养的‘太阳’犬, 叨住他的肩膀, 不使他下沉, 邓世昌毅然揽住爱犬, 一同沉默在黄海的波涛之中。”这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情境气氛, 更能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加强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而言, 体现在: (1) 通过创设情境, 可以开辟学生主动发展的现实途径; (2) “以情育人”, 可以实现育人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 积极创设情境教学, 完全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也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通过情境教学, 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 增加他们的人文情怀, 渲染其内心世界的感情色彩,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目标原则进行了介绍, 然后论述了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 最后指出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希娟.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尝试[J].学周刊 (C版) , 2010, (3) .

[2]王拥虹.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三部曲[J].文教资料, 2009, (24) .

[3]赵九凤.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目标原则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4) .

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设计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问题;形象;技术

引言

自从教育改革实施以来,情境教学法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借助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初中历史教学,构建全新的历史课堂,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活力的迸发,更能促进历史课堂开放性的提高。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科学合理地构建情境化历史课堂,才能让历史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人学习需求。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应用情境教学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信息技术日益增多。更多的初中教育工作者接受了信息技术,并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但在应用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正确开发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的功能开发过浅。深入开发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价值,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益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优化。

在文化传媒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历史故事、历史事件被拍成电影与电视剧,与历史课本上的文字相比,这些电影与电视剧更加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一些史实性较强的电影与电视作品,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比如在讲解《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教师可以利用《汉武帝》这部电视剧作品的节选,让学生了解匈奴与汉朝和解方式,在形象的情境中了解课本文字表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借助课堂提问,应用情境教学法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利用情境教学法实施历史教学,教师不能将全部希望都投入在多媒体技术上。优化个人教学行为,使师生互动成为课堂情境创设的一种手段,不失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回答。讲究提问技巧,才能让课堂问题情境得以形成。

比如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时,“邓世昌”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在学习邓世昌的黄海大战事迹时,部分教师经常会提出“你觉得邓世昌是一位民族英雄吗?你觉得他投海自尽是最好的结束方式吗?”这些问题,而要创设历史课堂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你是邓世昌,面对无胜算的战役,你会怎么做?”要思考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将自己假想成邓世昌,并通过联想置身于无助的战场上,问题情境因此形成。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的艺术提问,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利用问题情境实施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三、借助表演活动,应用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掌握历史课本上的全部知识,并不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唯一目标。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全面的历史思维,培养正确的历史态度,才是最终目标。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时,很多教师不会选择表演活动这种方式,因为其耗时多。但从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来看,用表演活动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多项能力,调用学生多个感官,最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创设情境,有利于历史教学主题的深化。

比如在讲解《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教师可以针对“五四爱国运动”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模仿五四爱国运动中爱国青年游行、感口号的场景。鼓励学生在课前做好表演准备,自制条幅,写上时代性强的标语。更鼓励学生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时代感强的衣物,提高情境的真实性。在课堂中,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诛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能够让时间退回到五四运动时期,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情感得以激发,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四、借助语言表达,应用情境教学法

语言,是传递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分析、理解历史知识,认识到历史发展过程的震撼性。在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战争内容,每一个战争场面都是师生互动的对象。在就战争内容交流时,教师要改变照本宣科的语言表达方式,要利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教师要用形象、生动、具有带动性的语言再现历史战争场面。

就像在讲解黄海大战知识时,除了问题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表达去创设战争情境。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在战争激烈的海面上,致远舰一马当先,勇往直前。由于多次中弹,船体已经明显倾斜,一个鱼雷的攻击,让全舰勇士牺牲,致远舰即将沉没……改变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接触历史知识,有利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与教师的历史教学都有重要意义。借助情境教学法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推动历史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给学生提供更新、更有意义的历史学习思路,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旷文雅. 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3:72.

[2]李娜.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5:44-45.

[3]魏明成. 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21.

[4]段秀云.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6:167.

上一篇:运钞车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及反抢劫预案下一篇:北京出版社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