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论文

2024-08-19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论文(通用10篇)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论文 篇1

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案例

梁柳清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但问题情境创设我同意以下原则:

1.针对性:数学情境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2.启发性:数学情境具有启发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新颖性:数学情境具有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4.趣味性:数学情境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互动性:数学情境具有互动性,才有学生的一直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6.简洁性:数学情境具有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现把我教学中的一个案例展示:在我们河池各地,人们都热情好客,家里来个客人,买鱼买肉,美酒招待,席间必有猜拳助兴,同学们想一下,喊哪个码猜中的可能性最大?大家一下来了兴致,有人说0,5,10,……然后在黑板上分析一算:把两人出码的数值组合用(a,b)的形式表示。先分析基本事件个数,每人有0—5六种出法,则共有36种情况。0中的情况(0,0)其概率为,1中的情况(0,1)(1,0)其概率为 ,2中的情况为(0,2)(2,0)(1,1)其概率为,3中的情况为(0,3)(3,0)(1,2)(2,1)其概率为,4中的情况为(0,4)(4,0)(2,2)(3,1)(1,3)其概率为,5中的情况为(0,5)(5,0)(2,3)(3,2)(1,4)(4,1)其概率为,依此法让学生一一算出其余五个码的概率,学生不但发现5的概率是最大的,而且发现0与10,1与9,2与8,3与7,4与6的概率同,他们感觉非常惊奇。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了他们对概率知识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论文 篇2

一近身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必须能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 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让问题发端于展开的情境, 让学生融入情境, 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 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 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 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例如, 在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比0小的数”的新课教学时, 从“2-1=1”思考“1-2=?”来引入负数, 就是一个有趣的情境。它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 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 一个比较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该具有衍生性, 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一个好的情境其实是很简单的。

二自主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 促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例如, 在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SAS”时, 首先, 让学生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Ⅰ的边长是4cm和6cm, 夹角是60°, 三角形Ⅱ的边长是4cm和6cm, —个角是60°, 但这个角不是两条边的夹角;然后, 让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把三角形Ⅰ重叠在一起,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你观察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最后, 让学生自己把三角形Ⅰ与三角形Ⅱ重叠在一起,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由此你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这样创设情境, 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合作交流中理解新的数学概念, 形成新的数学原理,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学会自主探索学习。

例如,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 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皮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把等腰三角形对折, 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自主学习。

三实效性

教学追求的是实效。没有实效的问题情境, 即使再好也应舍去,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学习效果。有实效的问题情境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 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便于学生观察、操作、探索。例如,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你判断的对吗?”这一节中给出的问题情境是“看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子底部的硬币”, 让学生感受视觉误差。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情境不如“把硬币改为竹筷”这样更便于学生观察、感受视觉的误差, 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 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 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切记设置的情境过于花俏, 为了设置情境凑合制作, 或是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勉强而为, 这种情境可能起负面效应,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一架梯子靠在墙上, 太陡了不行, 太平了也不行, 这个“陡”本是生活中的事, 在这里又是数学的事, “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底端到墙面的距离和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高度这“两边的比”的大小问题, 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伴随着思考和讨论, 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梯子“陡”不“陡”是情境, 研究三角函数概念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 发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 不仅数学味道浓浓, 而且学生学习不会被动。

四发展性

发展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 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更好地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例如, 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 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 剪下∠A、∠B和∠C拼在一起, 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然后问学生:“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在拼图的过程中, 你受到哪些启发? (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 ”

这样创设情境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A+∠B+∠C=180°,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 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 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 提高了学习兴趣。

一个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标准仍然是数学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也就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脱离了教学目的去评价教学情境的优劣是舍本逐末, 没有意义的。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教学 策略

一、创设物理情境教学的基本规律

由于物理教学过程主要是一个让学生体验、感受的过程,因此其活动必须遵循感受与认知的心理规律。

1.强度律:心理学基本理论认为,被感知的事物要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被学生恰当地感知,也就是被感知的事物要清楚地突现出来,而其他相关的事物则成为感知对象的背景。

2.差异律:背景和感知的对象差异越大,对象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感知就会越清楚。

3.对比律: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往往能使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特别清晰,容易被清楚地感知。

4.变动律:活动的学习材料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物理情境教学中强调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就基于此。

5.起伏律:人的感知对象本质未变,只是形式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操作者)既能感知到一种形式构成的现象,又能感知到另一种形式构成的现象。

二、创设物理情境教学的途径

直观情境及创设策略。运用直观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简化和纯化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物理事实、现象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既能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又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其中实验情境是物理学科“情—境”教学的一大特色。

三、思维情境及创设策略

教师要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心理发展区内成为有效问题情境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策略:

1.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有序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小步距”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即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如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建立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如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等,使知识的“发现”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

2.创设“变式”和“矛盾式”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发展性

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为吸收和同化其他学习材料提供理想的框架,而且应当具有“变式”性,即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而基本原则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往往比较隐蔽、抽象,常常被非本质特征掩盖,从而不易直接观察,难以把握。教学中应当充分采取变式,不断变更情境的非本质属性,突出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有效地引起初中生“认知失调”,使其产生“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学科知识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矛盾,进而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旦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满足的情绪体验,从而强化认知动机。

3.创设“精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策略性

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4

毕华林 亓英丽(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什么是问题情境,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本文将对此做一探讨。1.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

所谓的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它与问题不同,问题指的是个人不能理解、确定的客观世界中的矛盾。所以问题情境与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它又有联系,问题情境的产生必须依赖于问题,没有了问题,学生也就不会产生心理困境。

从问题情境的定义去分析,我们认为问题情境应该具备3个要素:即未知的事物(目的),思维动机(如何达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觉察到问题)。

问题情境的核心要素是新的、未知的东西。为了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必须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放在未知事物的地位上。未知的事物反映了思维的对象———内容方面。

问题情境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是思维动机,即对未知事物的需要。在问题情境中,对于未知的事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正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或新问题的这一矛盾冲突,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困惑和冲突的本能。学生内心具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就能促使他去思考、去行动。所以说,对未知事物的需要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

问题情境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学生的可能性,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让学生在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上能察觉得到,这是思维的开端,然后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才能使思维得以进行下去。学生具有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知的事物与学生知能的差距就越小,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完成的掌握过程的步子就越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进行思维的重要保证。

2.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那么应该提出怎样的问题才能创设出恰当的问题情境,进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呢?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习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积极反应,不应是被动行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的情境中进行的。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求其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2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根据特定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过易和过难的问题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答案,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不爱深入思考问题和不爱从复杂的联系中思考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问题过于深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上不能解决,这样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不利的。只有那些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度”的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适度的问题。2-3层次性原则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深刻理解有关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要避免将问题设计得非常具体、琐碎,把系统内容分解得支离破碎。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立性,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科学的、有层次的问题组,并且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2-4共振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如果只是教师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既定的答案,即常说的“以教师的思路来引导学生的思路”,这实质上是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思维的框架之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说明其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教师通过学生所提的问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和学生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引导,最终达到和谐共振。这应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3.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3-1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需要和探索。

例如在讲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先演示2组实验:(1)氯气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2)氯气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通过2组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氯气对干燥的有色布条无影响,却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呢?通过思考会想到:这一定是氯气和水作用的结果。那么氯气和水发生了什么反应呢?由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3-2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些内容直接地设疑提问,能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苯酚”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苯酚和苯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苯酚分子是否具有极性?学生自然就会联系有关苯的结构知识,思考分析羟基的引入对分子极性及结构有着怎样的影响。3-3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做练习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受原有的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教师若要求学生写出钠和铜盐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把铜置换出来。而实验事实证明,钠和铜盐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3-4通过化学史实、现象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家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遇到的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例如,学习苯的分子结构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境”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曲折和艰辛,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3-5通过精心策划的课堂讨论创设问题情境

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希望被认可的愿望非常强烈,教师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要适时引导他们冷静分析,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问题。

例如关于苯酚的分子结构,有的同学认为它和苯分子一样也是平面六边形结构,另有同学认为由于羟基的引入,导致羟基上的氧原子不与其他碳氢原子共面。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呢?通过讨论,学生对有关的分子结构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3-5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一部分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联系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假说,然后再通过实验或者推理来验证假说。学生在推论、验证各自的假说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导致问题情境的产生。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学生经过思考可写出下面的2个式子: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状态所带来的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5

摘要: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建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检验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实践性,创造性思维。教师围绕数学问题问题,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数学情境,遵循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的创设原则。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有效认知数学知识。这种学习的行为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手段,使数学在一年级学生认知过程中起到启发认知和数学思维表述的启蒙新联想教学艺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建;自主学习能力

一 联系生活,创建生活情境

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成功的开始,也是数学教学能够成功的重要环节。低年纪课堂导入主要是通过情境创设开发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对于数学问题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数学思维,使得学生在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提出疑问,学生在对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在保证学生学习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今后数学学习奠定习惯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情况与所学的知识经验。在低年级课堂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思维构架。学生通过情境建设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知识后将抽象性的事物联系到具体而简单的事物中。例如芳芳同学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红色路线与黑色路线哪条更为短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低年级学生普遍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观点与构架,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会出现枯燥心理,逐渐失去耐心以及对知识难以掌握的情况,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看法较为单一,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尚不成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抵制,厌学的情绪,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应当采用情境创设的有效方式,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课本中抽象数学概念与知识相结合。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给予学生更多参与数学的机会与活动。有效的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思索中。情境的特殊性会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观点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加强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联系。但如何创建有效的情境课堂,首先应当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同时经过一定的实验操作,教师运用数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借助生活中出现的数学情境等一系列相关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庞为游园会安排了场地。有4捆红色气球,每捆9气球和5绿气球。那里有几个气球?通过一系列情境假设的方式为学生数学问题的思索提供场景与内容。

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问题,通过有效的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虽然对数学相关问题经验尚浅,但也会有一定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存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并利用学生感受数学为生活带来的方便,通过身边熟悉的食物产生数学问题,创建情境化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问题就是自己的日常生活,自身离不开数学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投身数学学习中,探索学习数学的学科。[]

例如在进行平面图形识别时,可以应用生活情境,比如小明的生日就要到了,父亲为他准备了一份礼物,将正方形卡片与两个三角形卡片平放到长方形的盒子中进行包装。小明决定自己动手保证盒子包装完美,但需要通过对卡片的有效组合进行合适的调整。通过与学生老师求助后完成拼装。礼品卡片的认识与组合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为小明想办法,同时学生经过教师指导小明长方体的有效计算方法,可以看出生活处处皆数学。这数学情境的设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熟悉了解多种图形的识别组合方法,将数学问题带入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能力。同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二 创设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实践是检验数学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取实验性操作的手动活动,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结合书本现有的内容与条件,为学生创建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器材,满足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心理与学习心理,促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能力,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加深对已有知识的了解,复习巩固。使学生对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在我们身边的图形是在帮助学生认识基本图形,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活动小组通过分配,分配不同识别任务与识别物体,组长通过与小组组员的有些合作,识别班级中一些常见的物品。例如书桌课本等是长方形。杯垫是圆形,三角尺是三角形。通过组长合理安排组内人员进行实物的识别统计,最后总结整理出具体识别结果,与教师进行比对了解实际识别方式与实际识别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图形范围是否合理,通过组长进行汇报工作,体现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实际物体的感受及探索数学图形的奥秘,通过了解有效的识别方法,掌握运行图形辨别的规律,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将课堂给予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对数学知识保持求知欲,探索欲望。同时,由于设置的情境实验难度较低,学生的手动操作能力基本都能完成,在自主探究学习中逐渐摸索出图形组合规律,使学生真实认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对日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与数学习惯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三 借助简单道具创设问题情境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与性格的特点,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对于一些游戏具有极大的兴趣,在低年级课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一年级学生年纪特点,将教材中的问题加以改变,行程以游戏为主的方式进行有效展开,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好奇心与主动性。针对不同年纪的学生,教师设计游戏内容与形式应当有所差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学习有关概率问题是教师设置一个简单的游戏通过准备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球将黑色与白色两种不同的纠纷到黑色不透明的袋子中,让学生去摸索。并每次只能摸出一个球,在魔术圈后将球的颜色记录好后放回袋子中,继续进行这邮箱活动,让每组学生通过计算与。总结了解实际的概率情况,学生对此感到十分有兴趣在。游戏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游戏热情,在活动之后积极主动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同时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出了概率的可能,一定不一定专业数学概念,这样对于单调的数学知识而言,为学生增添了别样的游戏道具色彩。[]

四 总结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论文 篇6

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设计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案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在完成某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践探索能力;在研究某个物理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联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论文 篇7

启发性原则是指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 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没有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迅捷, 不可能高效。然而, 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掌握知识, 如果轻率地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或是代替学生完成作业, 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启发指点。

例如:在教《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 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比较型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制作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 经过独立思考, 同伴合作, 还可以回去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比较思维得到训练。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 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 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推动他们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 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 为国家培养出发展全面、学有特长、具有健康个性和创造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例如:关于圆明园, 我出示材料:“圆明园从1860年到解放前历经灾难:英法联军火烧, 普通百姓伐木烧炭, 民国初期军阀挖尽石材, 1940年北平粮食紧张, 农民进圆明园平山填湖, 可怜的圆明园到今天已经是面目全非。”请问: (1)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历史教训? (2) 现在有人主张修复圆明园, 有人反对, 主张保持现状, 给民族留下一面反思的镜子。你认为该不该修?为什么?这两个问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 能促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已具备的思想素质、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作用, 把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执教的最主要任务之一, 并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执教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切教育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 通过他们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 根本就谈不上主体的发展。认知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例如:讲授中国戊戌变法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设计教学问题以“是什么”“为什么”来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教材基础知识点, 教师问学生答逐层深入。对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深层次认识时, 引进相关的日本明治维新来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发言讨论,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既分析了两国国情和所处国际形势的差异, 更认识了深层次的根源———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教学活动的完成、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基本由学生来完成, 学生讨论活跃, 发言积极, 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被发掘运用, 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又掌握了常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了思维水平。

四、顺序性原则

顺序性原则指必须依照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

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 如果没有完善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 那是一种多半要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的可怜的寿命。”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熟悉知识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联系, 明确知识的上下位关系, 根据知识的结构顺序设计问题, 既要使重点逐渐分化、细致、清晰、稳固, 又要适时将各类知识协调整和, 构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要考虑问题的衔接和过渡, 使之井然有序, 珠联璧合。在学生已知和未知间架设桥梁, 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茁壮成长。使学生通过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探讨, 逐渐形成一个有序的、灵活延伸的、具有生长力的, 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对难度较大的问题, 要将问题有机地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 用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设计成小步距问题组,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及时提供协助学生认识问题的脚手架, 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 诱导学生打开思路, 独立思考, 激发学生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引导他们即时分析评价, 总结规律, 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中国近现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一课中, 可重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 帝国主义对待义和团运动采取了联合出兵干涉, 而对待辛亥革命却为什么采取了“严守中立”? (2) 教材的“严守中立”为什么打上双引号, 其实质是什么? (3) 帝国主义为什么会选择袁世凯作为其代理人? (4) 你怎样看待南北和谈? (5) 南京临时政府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6) 同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相比,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为什么不是《钦定宪法大纲》而是《临时约法》? (7)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篡夺革命成果? (8) 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这样由浅及深, 由表及里, 步步深入, 层层发问, 通过教材中的显性问题挖掘出隐性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 这无论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 还是从学生高考备战的角度, 注意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探究, 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是学科教育功能要求, 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 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商鞭变法”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题结合实际, 开展开放性的探讨。还可选择历史事件、人物与现实的结合开展开放性的探究, 如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曾国藩?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 即问题的可争议性和研究性, 在“是”与“不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在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 应强调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一个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堂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允许有不同的结论。这样便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 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 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 一个好的历史问题情境, 不但有利于问题解决, 使学生学到灵活、系统的知识,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这正是素质教育企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过,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钟启泉, 崔允过, 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朱汉国, 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

[4]叶小兵, 姬秉新, 李稚勇.历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

[5]梁励.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课程.教材.教法[D].2005, (5) .

问题情境与物理和谐课堂 篇8

一、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中,笔者让同学带来了吉他、小提琴、小鼓、笛子等乐器让同学们演奏同一首曲子,用手去感受乐器的振动,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而且有音乐课上所没有的体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差别,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这样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的真实可感的有趣的物理情境,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通过读文章、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讲《机械运动》时,为了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教师引入一则故事:一天,一只蜗牛去串亲戚,走到半路,遇到一只乌龟,蜗牛被撞成重伤,送进了医院。经过抢救,蜗牛脱离了危险。它的亲友们埋怨它道:“你走路时,看到乌龟为什么不躲开?”蜗牛激动地说:“当时它来得太快,我来不及反应。”同学们听后又是一阵大笑。教师抓紧时机向他们提问:“为什么发笑?”大家回答:“乌龟根本没那么快!”老师又问:“难道蜗牛错了?”同学们回答:“蜗牛没错!”于是大家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激情听课,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三、联系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针对教学中碰到的实际情况,例如,(a)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树木后退,而远处树木前进?(b)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而舀起来都是无色的?(c)为什么火车的玻璃窗安装两层玻璃?(d)乒乓球的正反两面胶片各有什么作用?试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加以分析;(e)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f)“神舟”六号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求知过程中“自主、探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它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如讲《电和热》一节时,通过“空中取火的魔术”,先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然后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学生猜想可能与电流的大小、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有关,然后出示电源、电阻丝、烧瓶、煤油、温度计、火柴、凡士林等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器材进行实验,利用不同的实验方案验证了同样的猜想,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创设递进问题情境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

如讲《磁场》一节,先给学生准备了很多磁体、铁屑、小磁针、玻璃板等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到磁体间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物质就是磁场,再引导学生用手边的器材探究磁场的方向性和磁场的形状。这样,本来是很抽象的物质,学生们却能够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问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和教学内容,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接近,“跳一跳,摘得到”。如果学生不能立即回答,应通过系列实验或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活动,逐步来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深化。[e]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篇9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进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为保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还应该坚持一些提问的基本原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处于探求新知的起始阶段,教师一般先要将设计的课件、挂图或实物等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发现数学问题,发现今天要研究探讨的数学问题,因而情境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否则,再好的问题情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徒劳的。斯苗儿老师曾这样说:“情境只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哨都是多余的。”这其中的意思,也是体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性原则。如:七年级(上)“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节,我们可以尝试用模型、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如: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可提出问题: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会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立体思维中去,再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所得出的结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又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奇特、生动,对学生要能产生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对此事的关注和兴趣。因此,可以把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如:在《有理数的乘方》一课的新课教学时,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臵问题情境来引入。

(3)参与性原则。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问题情境”活动化。即让学生亲自投身到“数学问题情境”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观、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向思维过渡也是非常有利的。如:“有理数的加法”,我引导学生关注足球比赛这个实例,组织学生讨论全场净胜球的可能情况,并把结果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最后根据式子的特点归纳出法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也学到了方法。

(4)障碍性原则。数学问题情境中学生产生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新知的实际应用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出现一些多余条件或缺少必要条件的情景,让学生收集、整理一些相关信息,以及分析、取舍一些相关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引入负数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记分,结果出现数不够用了,怎么办呢?由学生的疑问来引出问题,从而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而且体验了从生活中发现、“重新创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了创新精神。

(5)层次性原则。数学问题应包括较丰富的内涵。以点带面,逐渐扩展和深入,通过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究,全面触及知识的纵横,使学生从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有层次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课堂教学内容大大精练,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同时,针对水平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乐趣。

(6)创造性原则。“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这样不但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励他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我常常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引导学生先运用学具摆摆、弄弄,再谈谈摆弄的过程,最后启发他们思索,找出规律性的知识。

(7)技巧性原则。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是把“生活数学“课堂化。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往往综合许多因素,比较复杂,如果原封不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受到知识水平、能力、时空的限制,解决起来,难度大,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教师要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对现实情境中有些因素要进行提练,删去多余的和无关紧要的东西,增添要表达的内容,要能突出知识点和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很快进入状态,直奔主题,为教学服务。

(8)适时原则,课堂提问的适时性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抓住时机,其二是提问次数要适度,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与提问时机有关,什么样的设问应在某节课的什么时机提出,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即要因时设问,恰到好处,同时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各学科各种课型、内容各不相同,提问设计中把握适时适度尤为重要。

(9)梯度原则。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

(二)如何创造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

1.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都处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认知最牢靠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教学中能和学生的这些知识做类比,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旦接受也会被学生牢牢的掌握。而现代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再现或模拟于课堂之上。

例如:在整式同类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和实际中的例子相比较,把数学分类的思想形象化,在电化教室对一群猪羊的图片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无角的是猪,有角的是羊。这基本就是一个游戏,每个同学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还感到新奇以至于达到情绪高涨,这时抓住时机自然的过渡到同类项的分类中来,分类的方法: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学生乘胜追击,很自然的应用刚刚在猪羊分类中形成的程序,先看字母,再看字母的指数。猪羊的分类(按外部形态)引出多项式的分类(按字母和字母指数)。

在初二“根式的加减运算”中也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实际上他们和合并同类项是一样的。这样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并且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接触了数学分类的思想。

2.对老问题进行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问题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有关。作为教师,如果能贴切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并适当的发展它,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深化这种结构,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且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初中几何部分有这样一道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30°,又CT平分∠ACB,求∠ATC的度数。

这是一道基本题,考查了学生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如果仅仅让学生解决这道问题,教学就有些平淡了,如果在解决了这道问题之后,再向深处挖掘,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将是非常有益的。我进一步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若∠A=x°,你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TC吗?

3.从趣味性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如在“方案设计”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一农夫带有鸡、狗和米三样东西。现农夫要渡河,而船只能承载农夫和鸡、狗、米中其中的一样。如果农夫不在场,鸡要吃米,狗要吃鸡。请问农夫应怎样渡河才能使鸡、狗、米都丝毫无损?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十分浓厚,让学生小组讨论,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加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增强应用意识数学是一项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4. 从复习旧知识中创设问题情境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臵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首先可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是什么?”然后再问:“你们能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解不等式2x-1>-2和2(2-3x)

5.从直观显示中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如利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软件动态的演示函数图象,形象直观的效果,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情境。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识。

6.从数学的应用中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古希腊一位将军要从A地出发到河边(如下图MN)去饮马,然后再回到驻地B。问怎样选择饮马地点,才能使路程最短?为什么?

这一问题情境既体现了问题的现实性及应用性,又包含有丰富的数学价值。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7.讲述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上的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篇10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启发诱导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2、遵循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数学教学中常采用数形结合。

3、遵循及时反馈原则

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设置疑惑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准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4、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上一篇:营业执照网上申报流程下一篇:成功识破电信诈骗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