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2025-01-14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通用10篇)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篇1

篇一:论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

龙源期刊网.cn 论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

作者:陈毅鹏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3期

摘 要: 高中语文是高中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不足,情境教学日益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把情境教学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既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又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设计是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领域,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优化展开论述,以期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优化设计

针对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端,将情境教学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优化进行研究。1 简述情境教学法 1.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实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材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1.2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

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和表演体会等。第一,实物演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实物为基础,对文章中的情境进行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中内容。在实物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背景要与实物相对应。利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画面再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画面呈现,如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和剪贴画等,这些画面的呈现,使文章中的内容具有画面感,实现情境教学。篇二:论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

龙源期刊网.cn 论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

作者:陈毅鹏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3期

摘 要: 高中语文是高中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不足,情境教学日益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把情境教学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既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又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设计是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领域,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优化展开论述,以期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优化设计

针对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端,将情境教学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优化进行研究。1 简述情境教学法 1.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实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材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1.2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

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和表演体会等。第一,实物演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实物为基础,对文章中的情境进行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中内容。在实物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背景要与实物相对应。利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画面再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画面呈现,如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和剪贴画等,这些画面的呈现,使文章中的内容具有画面感,实现情境教学。篇三: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研究

龙源期刊网.cn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研究

作者:杨丽华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8期

摘 要: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余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为自身修养奠定基础。本文针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如何使学生更易接受的教学方案,并提出情境教学设计的优化设计,希望为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方法和实践总结。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设计;优化 1 情境教学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情境与情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在情境教学中,必须由一定具体的情景作为依托,使课程与情景融会贯通。在不同的情景下,情境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共鸣,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走入意境,做到深刻理解。2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意义

在教育学中,情境教学普遍适用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情境教学更贴近生活,不但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也可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逐

步引入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或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境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迅速而准确地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地健康发展,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是有效并且必要的,情境教学不但有利于课堂的互动,更能使教师直接明了地感受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并能深刻理解其内涵。情境教学是应试教育又有一新突破,架起了一道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其具体意义有以下几点: 2.1 学习语文的过程不再被动,并能主动探究其内涵,自主构建知识网

构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创新应用的过程,使师生间的互动增多,不再是教师单纯的灌输知识的过程。情境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素材的积累,并使学生主动地探究课程,从而发展其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使学习的水平逐步提高。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篇2

一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

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 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 增加学生对课堂的亲近感, 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融入学生的生活环境中, 为教学找到合适的资源, 同时使学生们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 在进行椭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某同学的爸爸是个彩票迷, 每天晚上六点下班之后, 都到不同的彩票站进行投注, 买完后赶快回家看每晚八点的彩票开奖情况。他爸爸的公司和他家相距十公里, 他在回家路上平均行进速度为三十公里每小时, 让同学们试着画出他爸爸可以选择投注的彩票站的区域。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设计, 将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们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起来, 积极思考和画图, 在此过程中对椭圆的定义有了很好的认识, 使教学的开展变得十分容易。

二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

在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在兴趣的引导下学好数学知识。

例如, 在教学“等差数列”时,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设立问题情境:在学校运动会上, 在趣味长跑的比赛中, 共有三十名选手参加, 各个选手抽签决定出发的顺序, 在抽到第一名选手出发两分钟后, 第二名选手出发, 依此类推, 间隔时间都是两分钟, 比赛时间是在下午两点整, 在两点到三点之间的任意时间向学生提问, 此时已经出发的选手的数量是多少?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 课堂效率较高。

又如, 在进行平面向量知识的教学时, 设置问题情境:在奥运会铁人三项的游泳项目比赛中, 运动员要横跨某个区域到达对岸, 某个运动员在静水中的游行速度是五千米每小时, 比赛中水流速度是四千米每小时, 假如运动员想要径直地游到对岸, 那么他实际的运动轨迹是怎样, 游行的速度又是多少;若要使游行的距离最短, 垂直到达对岸, 那么运动员该朝着哪个方向出发, 在游行中的实际速度是多少。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们对知识能够有形象具体的理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数学问题,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三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类比方法的使用

高中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和概念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相似知识进行再分析, 然后设计一些类比的情境,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过程中, 巩固旧知识, 学习新知识。

例如, 在复数的学习中, 对高中阶段数集知识扩充的过程进行回顾, 从正整数到自然数到非负有理数再到有理数最后到实数, 让学生们回想每次数集扩充的原因, 并找出规律。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补充发现数集在扩充的过程中满足以下规律:每次扩充都增加了新的种类;扩充前数集中的运算方法和规律, 在扩充后的数集中仍然能够使用;在进行扩充之后的新数集都能够解决的问题更多了。在经过上面的准备之后, 教师向学生们提出负数有平方根吗?怎么求出其平方根?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入复数集的内容, 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

四总结

以上是对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分析。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简单分析了在设计教学情境时的具体措施, 希望能够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 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效教学情境的设计能够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论述有关教学情境设计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小庆.对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思考[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1 (11) :120~121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设计优化方案 篇3

一、从文本出发优化导语情境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强制性的灌输不能称之为教学。按照这种说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多花心思,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完全引入到教学氛围中来,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同情境氛围相融合,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比如在讲解鲁迅的名篇《药》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导语设计:大家见过以人血馒头给病人治病的事情吗?今天我们所要接触的这篇《药》讲的就是这种事。文章中的《药》本身说明了哪些问题呢?古代中国被叫做赤县,被叫做神州,当然也被叫做华夏,华夏本来就是一家,但是文章里面,华家所吃的人血馒头是夏家的,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呢?上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将清王朝推翻,但是却未能在根本上解救国民,而当时的仁人志士所寻求的救民良方又是什么呢?这些深刻的问题一经提出,很容易激起高中生的思考热情,使大家产生刨根问底的主动探寻意识,从而更加认真地进入到文本学习过程。可以说,一个好的老师必然会在设计导语时即开始注意营造课堂氛围,以控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思维真正步入教学思路正轨。另外,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情境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语言应用的丰富性,尤其是导语尽量避免用“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某课”这种套话。不管是声情并茂的诗风词韵,还是音色俱佳的图片录像,都要由教师费心经营。所有的导语思考皆须为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服务,基于文本自然衔接,使学生一方面感受到这是优秀的文本,另一方面觉得这更是生活本身。需要注意的是从文本出发优化导语情境应当和谐自然,而不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宠,自己在前面说得天花乱坠而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接受感觉。

二、从重点出发优化情境目标

所有的高中语文文本都有其独特的目标位置,也都融入了编者的教育理念,老师需要同步洞悉作者的想法与编者的理念,且在考虑到文本难易程度的前提下给予明确的教学方法。具体至课时目标,因其为全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环节,因此要做到环环相连,不得随意中断,要把单独的课时目标同文本整体目标联系起来,且不管是课时目标还是文本目标都应当从属于语文整体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按照文本在本单元里面的作用进行教学重点确认,并将教学重点视为情境目标优化依据,用以落实能力点及知识点。其次,教师要给教学内容以合理化组织,使教学目标能够有一个优良的实施载体。在高中阶段,语文情境教学优化设计必需注意到课时安排的紧凑性,每节课的全部活动均应给本节课的目标提供帮助,所有的活动最好在课堂中完成,而不要延宕至课下,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知识记忆的短暂遗忘。比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有关模拟情境的创设是被鼓励的,但是理论上并不支持将情境目标放得过大,也不支持目标过程拉得过长,最好在课堂之上一举解决生词、语法、意境等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好的教学始于重点明确的目标而止于紧凑有效的教学过程。学生在上课伊始即应当明确教师的期待,以便更好配合教师进行学习。

三、从思辨出发优化情境过程

情境教学需要兼顾美感和情感两项内容,用两者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由于情境教学本身即特别重视学生探究性,这就给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学生好奇心得到激发是教师带领学生并引导学生的条件,而在情境优化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富于创见的问题则会促使这些条件尽快同学生心理进行对接,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以思辨思维为基本出发点,在情境教学中努力寻找矛盾诱发求知,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调动学生好奇心,用“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比如在系统学习并广泛涉猎陶渊明的一些诗作之后,教师便可以问:陶诗的特点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能写出这种特点的诗歌?这些诗对后代诗人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这些思辨性问题由浅到深,使情境过程走向更加深刻的氛围。同其他学科存在明显区别的是,高中语文情境创设几乎可以做到水到渠成,教师能够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文本的深入反过来又会带动情境的更为深入,通过这种分析能够发现,学生学习同情境优化本身即是互相促进与因势利导的思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下,有效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情境创设实际上只是一个契机,是打开学生思路的门户,而学生若想更加深入地研究,无疑需要主动开动脑筋培养自主思维意识,了解情境中哪些因素是于己有利的,哪些因素可以稍稍略过,并在一步步地追问中完善知识储备。而教师所起的作用则主要为学生的思考与思辨提供方便条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帮助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非用固有惯性思维或者教学参考书禁锢学生思维。

上面所述及的是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别从导语、目标、过程角度探讨该问题,而实际上,情境教学设计优化是需要因师而宜,更需要因生而宜的,更好的方法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挖掘。

高中语文如何情境教学 篇4

音乐最能激起人的听觉感受,温婉的音乐使人陶醉、引发无尽的遐想,凄美的音乐令人哀思,澎湃的音乐让人内心激昂、奋发向上。教师通过选择和文章内容情感等相似的音乐,借助音乐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让学生进入到美的意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文本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并序)》时,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梁祝》的经典旋律,然后播放包美圣歌曲《孔雀东南飞》。曲调缠绵悱恻,在播放了音乐营造了悲伤气氛的基础上,对课文凄婉的感情基调也有了一个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情感较易投入,为这节课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

如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五段时。描绘的正是月下荷塘的美态,我播放音乐《荷塘月色》,伴着轻柔的民族音乐和如诗般的文字,使学生仿佛沐浴在优美的荷塘月色之中,那静、那美,默默地在学生心头荡漾。

又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深情朗诵。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学生以一种放松的心情朗诵,可以更有效地将思维和情感引入到作品的境界中。学生在深情朗诵后,也不由得慢慢进入课文情境,为更好地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奠定了较好的感情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篇5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从学生与学科特点出发,把创设教学情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以期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教学情境 教学优化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高中化学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出情趣充盈、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把,从而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中兴趣盎然地能动获取化学知识。

一、以富有新意的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教学而言,成功的关键所在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内驱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富有新意的演示实验创设情境,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心理欲望,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教学“钠的性质”时,我以如下的演示实验创设情境。上课伊始,我先提问学生:“通常我们用什么点燃酒精灯?”学生齐答:“用火柴”,我紧接着故弄玄虚:“现在我要用水把酒精灯点燃,你们相信吗?”同学们都摇头说:“这不可能吧,水怎么能把酒精灯点燃。”然而,当我用滴管将水滴到酒精灯芯上时,酒精灯真的“嘭”的被点燃。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当我告诉学生是我提前在酒精灯芯里放了一小粒金属钠的缘故时,“金属钠遇水为什么就能把酒精灯点燃”的疑问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得以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展开。

二、以生动直观的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投入

高中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性思维转化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抽象性,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创设情境,化解化学知识中抽象、直观与逻辑之间的矛盾。电教手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传输同步进行。以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声形并茂,给学生以逼真的动态启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化学生的情感投入。为了强化学生对“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中SO2形成酸雨对环境危害的认识,我们通过视频资料给学生展示2003年重庆南山风景区12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在酸雨过后全部枯死、曲阜孔庙台阶栏杆上的精美浮雕花纹由于长期酸雨变得模糊不清、2006年湖北于洋河因水体酸化鱼虾大面积死亡等情境,以历历在目的惨痛现实给学生清晰的感性印象,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既对SO2的性质有比较完整的认识,更在情感深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以目标明确的教学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

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弘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的重要表现。高中化学教师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优化教学的切入点,以目标明确的教学问题创设情境,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潜心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化学。在《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中,我设置下列教学问题:①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黄,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呢?②Fe2+与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③市售的苹果汁中为什么要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目标明确的教学问题创设的情境不仅揭示出教材研究的问题,而且让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

四、以不拘一格的开放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目前的高中化学实验多以验证性为主。尽管这种实验方式对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事先设定的实验路径和求证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化学规律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应以不拘一格的开放实验创设情境,突出实验设计、观察和判断中的学生自主性,渗透化学探究思想,启迪学生创新思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开放实验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对于高三复习课“市售食盐成分的检验”,我们没有按照常规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而是给学生提供市售食盐、0.1mol/LBaCl2溶液、0.1mol/LBa(NO3)2溶液、0.1mol/L AgNO3溶液、0.1mol/L KI溶液、稀盐酸、0.1mol/L醋酸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等实验用品和酒精灯、试管、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铂丝、蓝色钴玻璃片、电动离心机、洗瓶等实验仪器,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实验探究检测市售食盐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并阐述实验原理,论证实验结论。这种开放实验创设出多向思维的情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新的课程改革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强化了“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化学”的教学主张。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形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情境优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励学习的动机,开发创新的潜能。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篇6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化学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何其重要。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是不是追求华丽新颖、复杂深奥,还是图个热闹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思维能力及学习的目标等具体情况,我认为情景的创设需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创设的情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还比较局限,因此教师创设的情景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探索,体会化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化学的价值。在化学教学中,现在特别强调从生活中的化学汲取知识,课本内容的设计也更多地结合了生产、生活的知识,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很好证明。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的时候,有利于学生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的情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但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但更要能体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所内隐的化学知识、化学方法上。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传授盐类的水解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个问题:纯碱为什么称之为碱,它到底有没有碱性?下面的问题顺理成章,用pH试纸检验一下,就可以得到结论;为什么会有碱性,又会引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Na2CO3在溶液中存在的变化,从而得到盐类水解的实质。一个简单的情境,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探索。创设的情景要结合学习的目标

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于内容主题和学习目标的。教师所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应有指向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成为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服务的,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偏离。在一堂课中情景的创设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保持一个度,如果为创设情景而冲淡了教学要达成的目标,那又是得不偿失的。情景的创设只要为新知识的引入和疑难问题的解决服务就可以了,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去创设情景,这样既保持动态生成性,又要保持静态稳定性。

根据化学教学的特殊情况及教学的基本要求,化学课堂的情景创设可以按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3.1 通过实验来创设情景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多又较复杂繁琐,不易记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有效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既能达到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也符合现在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教学去体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是实验课,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去,这样的话对实验的操作、观察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还充分体现了劳动的效、动作的美感。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喜爱除了来自于实验千变万化的现象,还有学生对于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验中学生亲自操作,受外来约束、压力比较小,那种学习的主动性是其他任何时候无法比拟的。如果是演示实验,可以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对所学知识的相互探讨,验证原理,发现实验中的新问题,然后对物质的反应和操作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素养、求实的探索精神。并能利用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假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学习中利用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化学知识的学习外,我们还能给他们许多我们书本上无法给出的问题。

3.2 通过生活来创设情景

生活是学生化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化学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验、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等。现在不管是新教材的要求,还是高考中的考点,社会、生活和化学都是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化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学生认识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3.3 通过联想来创设情景

高中化学学习学会知识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规律。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除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还要重视掌握基本规律。在掌握基本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联想来创设情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拟情景不仅与真实事物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可融入丰富的情感,它比真实的事物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充分联想,学生在角色效应的影响下自觉地融入到学习情景中。卡通图片、流程图示、模型等,都可用于创设这样的学习情景。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同时我们还可以抓住学习对象的主要特征,运用拟人化的手段模拟出特定的情景来进行对知识的理解。

3.4 通过问题来创设情景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思维上的活跃,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精神、创新能力,这也是化学教学的关键.利用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可以是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及时拿出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思考分析并加以解决是一种很好的情景创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巩固。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篇7

一、问题情境的内涵与作用

问题情景主要指教师围绕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为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采取多种方式, 合理、科学地设计各种情境, 促使学生置身情境, 通过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教学规律, 切勿随意而为。在一般情况下, 数学教师需要意图明确, 使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新课程时就置身于问题情境中, 确保学生一直以饱满的精神, 积极的态度学习数学知识。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既符合高中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心理又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对数学新知识的追求。虽然高中生具有充足的好奇心, 但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仍应该综合考虑高中生的心理, 在设置问题时不易过于深奥。当然,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促使高中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提高其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除此之外, 创设问题情境还能培养高中生多元化的思维视角, 让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多角度思考难题、怪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措施

1. 利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并不能为完全照搬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 而是要在尊重课本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现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利用数学实验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该过程中, 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出发, 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 借此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问题情境。以此调动高中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促使其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问题情境的魅力, 逐渐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例如, 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小木条, 让学生演示木条在什么位置与教室门的边缘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教师通过设置如上的动手实验情境, 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实验所营造的情境中, 促使自己在实践中思考, 感悟, 获得认知。新课标中并没有严格要求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因此, 教师可以以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让学生借助直观的实验与操作进行推理。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后,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 分享经验的机会, 在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 参与数学动手实践的快乐, 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在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 数学教师还需要发挥自身指导作用, 及时解决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实践探索的过程中,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 深入已有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教材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根基, 教学活动如果摆脱教材一味地求取创新, 那么是无法真正提高教学效率的。所以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数学教师应该在尊重现有教材, 深入已有教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使高中生在置身问题情境的同时理解教材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深入已有教材不但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过程, 还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的过程。例如, 在直线与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记出A、B、C、D的坐标, 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 “过A作x轴的垂线, 过B作x轴的平行线, 并交于一点H, 构成直角三角形EAB, 请同学们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线段AB、AH、BH的长度。”

教师根据已有教材内容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 可以避免脱离课本, 违背初衷。当然, 单纯地按照课本内容设计问题情境远远不够, 教师要本着激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的原则, 对教材例题进行变换或者延伸提问, 培养高中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在上述例题中, 教师可以进行延伸性提问: “当求出AH、BH、AB的长度之后, 请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过任两点的距离公式, 设W ( x1, y1) , Y ( x2, y2) 则两点距离WY = _____。”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又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 帮助高中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3.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教师需要将问题情境与高中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让高中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知识, 让其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当然,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高中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具体方式。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借助实际、感受生活的机会, 促使高中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让高中生意识到, 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无用的, 而是有意义的。

例如, 教师在讲授概率知识时与天气状况结合起来, 向学生提问: “在10 月中, 天气好的天数有10 天, 而天气差的天数有12 天, 请问天气不好不坏的概率有多少?”这道题虽然比较简单, 但是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 会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感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有利于提高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与热情。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将数学问题与新闻热点相结合, 用新闻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关心社会热点、新闻事件, 不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深入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此过程中, 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 以及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回答问题、发现问题等情况, 以便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总而言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为高中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与信息, 促使高中生温故知新, 赋予旧知识新的时代气息。当然, 教师在合理设计问题情境时仍需要综合考虑高中生的心理, 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良好的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整体效率。

摘要: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内在动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促使高中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习。在分析问题情境概念与作用的基础上, 对如何将问题情境完美地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旨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设计方式

参考文献

[1]陆习晓.浅议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试题与研究, 2014, (21) .

[2]赵越.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 (14) .

[3]吕志勤.浅论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软件, 2014, (8) .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篇8

[摘 要]新课程教科书中指出:“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展现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此,要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要经历一个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情境化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发现过程,体现其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情境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00009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多年.笔者也有了几年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以教师讲为主,一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自己讲得很投入、很累,但实际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在新课改教学里,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做法甚至是花拳绣腿的展示.

到底该如何真正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情境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展开探究,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做一点探索.

一、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情境创设的多样性

首先,教学情境的这种多样性不能随意地离开课本,天马行空地展开,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从与课本的类似情境展开教学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人经验和认知水平是多样的,并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对于情境的创设,教师要联系教学实际,围绕练习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不同层次的建构.

2.体现数学本身的文化价值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相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这说明了教师应通过数学课程让学生认识数学的文化属性,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

如今,在一些课堂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时,存在一种片面追求“新颖”的现象.教师用一些夸张的语言、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有“哗众取宠”之嫌,强化了“趣味”.但缺乏了“思考”.数学课堂,首先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教师应当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设计有效提问,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稍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其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笔者也曾经上过一些公开课、考评课.如果为了课堂的呈现效果,在问题的设置上有意控制难度,让学生基本都能一口作答,不免有讨巧之嫌.教师虽然从形式上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实质上表演的成分过大,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成了一种空谈,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其实,问题的设置应当使学生“踮踮脚,看得到”的同时,还应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去想学、乐学、会学.

例如,在数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函数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那么讲解数列的一些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那它有没有一些类似函数一样的性质呢”这样的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处于教师所激发形成的“现场”中研究数列的有关性质,体验知识板块间的交融和贯通,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提高了数学的综合素质.

4.根据学生实际,切忌创设只为少数人的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设计合适的“梯度”,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否则会失去情境设置的意义,容易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是多么的“深奥”与“枯燥”.这与我们情境设置的目的背道而驰.

例如,在教学《基本不等式》一节时,我们可以使用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或者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来进行情境设置.这里既有勾股定理的体现,也有基本不等式的模型.那么,在这样的图形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这里面有哪些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如何表示;如果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发生变化,面积关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等问题,通过层层设问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认识到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而不能简单地抛出“你认为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可能会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研究什么,如何下手,到最后还是由教师来讲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几种不同的情境教学模式实践

数学教师教学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情境教学.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掌握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即学会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单调地说教,机械地传授知识已不能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情境创设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1.创设数学文化背景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所起到的作用,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数学文化遗产,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可以为数学教学增光添彩.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这使国王十分高兴,他决定要重赏西塔,西塔说:“我不要你的重赏,陛下,只要你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就行了.”你认为国王能付得起这么多的麦粒吗?

又如,在数学选修2-3教材中,教学《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个诸葛亮”.假设诸葛亮解决问题的概率是0.8,臭皮匠一解决问题的概率是0.5,臭皮匠二解决问题的概率是0.45,臭皮匠三解决问题的概率是0.4,且相互独立解题.那么他们中至少有一人解决问题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决问题的概率相比,哪个更大呢?

类似这样的一些数学传说和故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文化价值.

2.创设数学实验情境,让学生用实验解决问题

陶行知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通过实验创设的教学情境,一方面使得问题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示,逐步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椭圆的定义》时,教师主动让学生选小钉子、绳子、铅笔等用品,按照教材中的说法去画椭圆,并提问:

(1)画椭圆的过程中,什么量是不变的?

(2)钉子的距离改变时,对椭圆形状有什么影响?

(3)钉子在任意位置时,都能画出椭圆吗?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学生手脑并用,了解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了探究的思维方法.

3.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

例如,在教学《基本不等式》一课时,可以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1)金属加工点的师傅用一根10米长的金属材料,打算做一个长方形窗框,问长和宽各设计为多少米时,才能使面积最大?

(2)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不等,其他均未确定.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需使物体放左右两个托盘各称一次,再将物体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缩短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打破了生活与数学间的屏障.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情境教学的目的其实就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来推动认知活动的开展.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数学教学的推进,开拓与引导学生思维.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正确地认识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比发现,多注意创设情境,多提问题引导,对改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民主、活泼了,学生也敢于发言和提出自己的想法了,学习成绩也相应的有了提高.这样让学生真正地投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来,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新课改理念.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篇9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运用

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同时,它也是高考时非常重要的的一门学科,因此,学好英语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教学生如何更好地学好英语,仅仅是大量的知识理论的灌输,听说读写的形式化,而不能很好地以语法为切入点,这就导致学生只知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从此处下功夫,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高重视。

一、情景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为了实现计划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创造出适应课堂内容,并辅助提升教学课堂内容、教学效果的具体场景和环境氛围。情景教学将生活性、形象性和学科性进行有效的结合,生活性主要是指在这个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与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挖掘素材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有直观的体验;形象性是指其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在高效率的学习中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完美统一,有效发展;学科性是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以本学科的内容和特色为基础,在本学科知识的开发和创设中发现与应用学科的意义与价值的事物或场景。

二、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提高高中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缺乏兴趣,高中教师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也缺乏重视,很多人都忽略了英语语法的重要性,最后就会导致由于基础没有打好,在高中英语的`听说读写过程中遇到阻碍,通过这种情境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教育中,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语法会提高热情,对于英语语法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2.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学习英语语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而且在掌握语法之后,也必须通过大量的发音练习才能够显现出学习效果,这样学生们会认为发音练习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要想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保持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有价值的学习情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才可以对英语语法产生兴趣,这也提高了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了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情景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体验英语语法的文化魅力。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书法英语语法内容,讲一些名人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和经历,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场景当中,使其通过对名人学习英语的经历以及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在发音上和书写上遇到的现场场景的案例情节,主动参与英语语法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热情。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整个教学的画面和氛围意境更加全面丰富,形式效果刚得到更好的改善和提高,这样就会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大家熟悉的经典外国电影的台词片段,将主人公的对法的语法标注出来,这样高中生不仅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还可以以此缓解高中学习的疲劳。2.将视听效果进行有效结合在情境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将视听进行有效的结合。近年来,英文歌和英语视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音乐、视频和教育也是存在着普遍的联系的。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语法知识的枯燥和授课形式的单一,教师可以采用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放英文歌和英文电影的方式,来引入所要讲述的内容,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投入教学的环境中,从而避免了学习的枯燥,提高了学生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放一首《lastonedance》这样的英文歌,歌词清晰而且很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心里需求,这样在这种比较唯美柔和的环境中,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对英语语法的掌握,还能够提升自我的艺术鉴赏力水平。综上所述,情景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它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益处,相关人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摸索,逐步完善流程和结构,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30).

[2]韩雪娥.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18):181-181.

[3]周亚云.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4):104-104.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篇10

这是各方经验总结而来的结论。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在进行体育的授课过程中,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原本目标,创造出适合学生群体进行学习并且能够让他们对此产生正面反应的情境;这种情景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体会。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将多种方法融合起来创造出适合的情境,就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一、创设多元情境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重视的是进行相关技能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所要掌握的技能生硬地套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能不能很好掌握这些技能以及对这些技能有没有很好的认识却不太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都是出于教学的被动状态,主动性不强也使得学生很难对所教授的知识产生兴趣。这样不仅使得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不明显,还有违教育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老师想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让学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对所要教授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或者知道了解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有参与进来的机会。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在所要教授的知识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熟悉的知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进行情境的创设。针对不同的教授内容和性质,可以考虑创设不同的情境,这样,可以让情境更符合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效率。

二、创设多元情境

在进行情境的创设时,不一定只创设一种情境,可以多种情境进行综合,具体要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的自身特点和要求来进行。一般来说,创设多元情境可以有:

1、创设合作型的教学情境合作型的教学情境指的是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教学方法。合作型的教学方法最基本的前提是让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感兴趣;如果学生本身对学习都不感兴趣,那么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跑题的情况;并且如果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不感兴趣,那就谈不上自主学习了。所以,在进行合作型的情境创设的时候,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通过现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合作型的情境当中,学生们主动进行体育知识的探讨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相互之间有经验的交流和沟通,就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在进行这种情境的创设时,老师本身要对情境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合作型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习,所以在体育课上将学生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学习之后就呆在一边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根本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关的纪律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的状态。

2、创设疑惑型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创设一些学习上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疑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疑惑的答案因为期待而积极学习;如果学生不进行相关的探讨,那么就不能够得到答案。这样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积极的思考,还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深刻,同时,由于答案是自己探究出来的,所以对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也会更好。在进行疑惑的设置时,一方面不能把疑惑设置的过于简单,这样会让疑惑的魅力不够;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疑惑设置的过于复杂,因为高中生本来的学习压力很大,这样会让学生损耗大量的体力,影响对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另外,这样也会让学生因为完全找不到解答疑惑的办法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创设障碍型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适当的障碍,能够激发起学生相互竞争以及解决障碍的心理,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有挑战性”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设置障碍的时候,可以依照疑惑型的方法,不能让障碍过于困难,同时也不能过于简单,道理与疑惑型的相类似。在进行障碍型情境的设计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活跃状态来进行相应的提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组队来进行竞争和沟通。障碍型的教学情境与疑惑型的并不一样,障碍性的教学情境中的障碍是处在知识教授的中间的,针对某一知识点设置障碍;但是疑惑型是针对教授知识的某一阶段或者是最终结果的。

三、结语

当然,体育教学中的多元情境并非只有上述几种,像评价式的教学情境和活动型的教学情境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情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情境的灵活运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全面进步,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龚文振 . 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J]. 时代教育 ( 教育教学 ), ,(10) .

[2] 伊晓刚 . 创设学习情境 激活数学课堂 [J]. 甘肃教育 ,,(15) .

上一篇:李校长述职报告下一篇:《海燕》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