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精选12篇)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 篇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因而, 在新课程标准下, 问题情境有其更广阔的天地, 创设成功的问题情境可以使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和谐的统一。
一、物理情境创设的原则
1. 情境创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清代思想家梁启超曾经说过“教育事业, 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兴趣;再从消极方面说, 要十分注意, 不可摧残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迅速但没有成熟的阶段, 求知欲、好奇心很强烈。针对这一心理特点, 教师若在物理教学中能创设一些出其不意、耐人寻味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那么, 课堂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如“液体压强”一节的教学中, 我让同学们在灌满水的塑料瓶上用针上下扎几个小孔, 现象明显地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 不难知道“液体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 且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样的小实验简单明了, 基础较弱的同学也能发现实验规律, 从而使他们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 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境, 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主动求知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书本、板书的授课方式, 教学方式生动、活泼, 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拓展, 学会思考, 形成乐于探究, 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3. 情境创设应具有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需在外部因素的诱导下才能有效地实现。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使学生的思维能发生跳跃, 特别是在学生没有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之前, 情境创设应更具有有效性。反之, 若情境的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则无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共鸣, 从而降低教学效率。
二、物理情境创设的方式
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 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物理学习中, 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 学生很容易对物理产生一种畏惧心理, 这会严重阻碍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应用CAI技术, 就能够直观、形象地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 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 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 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 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对化解知识难点, 提高综合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让学生从声音、图像全方位地感受, 直观地掌握该节的内容, 突破教学中的使用重点和难点。
2. 实验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归纳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虽然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地提高, 但无法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由于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从众心理, 因此, 设计实验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生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
如在讲授“惯性”时, 我用生鸡蛋代替钢球置于硬纸片上, 将惯性演示仪换成装有纸的玻璃杯, 然后一手扶着杯子, 一手迅速地抽去纸片, 在我抽去纸片的一刹那, 我发现同学们都为鸡蛋的命运而担忧, 当鸡蛋安全地落在玻璃杯里时, 大家如释重负地呼出一口气, 同时感到惯性现象实在有趣。
再如在讲授“滑轮”这节内容时,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通过弹簧秤的读数和力的方向分析得出滑轮的特点。在这节课中, 我把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实验, 使学生明了实验目的后, 通过小组讨论后, 自行设计实验表格, 把数据、力的三要素填入表格, 分析表格得出使用滑轮的特点。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 使学生亲身体验过程, 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提高了学习效率。
3. 生活情境
大自然是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 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绚丽色彩、奇妙异境无不包含着深奥的物理道理。自然的发展又为人类提供了智慧的源泉。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 一个生活常识, 一个生活用具都能为我们提供课堂教学情境,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 可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讲授“大气压”时, 教师一般常常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但无法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 我让学生们准备一盒纸盒饮料, 接着让同学们通过吸管向盒内吹气, 然后松口, 同学们被突然喷出的饮料弄得晕头转向, 这时, 有的同学自言自语地说到:“是空气压出来的。”学生们对这种现象很好奇, 最后, 我让同学们把饮料吸完, 继续吸气, 通过观察, 发现纸盒变形, 使同学们进一步体验到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这样的情境,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4. 问题情境
提问有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发散思维的作用,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 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传统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学生没有大胆发言, 表达见解的机会, 是被动式的学习。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 体悟科学方法, 而不是复制知识。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 敢于质疑, 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入认知的能力体现, 表现了思维不拘束于课本, 不迷信教师, 敢于创新的学习意识。
总之, 教师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桥梁, 将物理知识巧妙地融入情境中组织教学。教学手段呈现了生动化、多样化的提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责编冯立伟】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 篇2
2.1结合切合生活的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物理学理论的理解有很大难度,在进行物理学习时,可以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使课堂变得十分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物理知识由抽象转为具体,方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这是物理教学魅力的体现,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设计有意义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教学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选用一个塑料瓶,在瓶子的不同高度分别弄三个孔,在瓶子上方快速注入水,学生会发现最下面的孔出来的水柱最远。在教学初中物理“磁场的方向性”时,为了让学生正确体会“磁场方向性”,教师创设情境:将几枚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上,学生可以明显看到小磁针的N极指向各不相同。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肉眼观察,真正体会到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明确磁场是有方向性的,也可以动手进行简单操作。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
2.2运用视频等计算机技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视频等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图形、影像、音效、动画等形式,合理地设置视频情境教学,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入情境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内涵,给他们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物态变化的学习和掌握课上,教师可以播放雾凇景观、漂亮的湖泊、冰雕等视频,或者制作幻灯片,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物态形成产生一定的认识并有兴趣学习。
2.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物理知识大部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有着很多奇妙特性。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也可以促进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进行研究。这是使学生思想与情感表达达成一致的方法,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生活。例如:在学习惯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都有过切身体会,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看看是否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坐公交的时候,车到站停车的时候,会感觉身子向前倾倒,而启动的时候是往后倾倒;当我们奋力向前跑,突然遇到障碍物要停下来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不注意还会摔一跤。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中的惯性知识,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因为是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学生能很快接受与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颁布和实施,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变化。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法逐渐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教师必须创设教学情境,避免在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时的一些常见问题,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学,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探索与钻研物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洪.初中物理中的趣味性教学探究.科技信息
[2]《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教学 策略
一、创设物理情境教学的基本规律
由于物理教学过程主要是一个让学生体验、感受的过程,因此其活动必须遵循感受与认知的心理规律。
1.强度律:心理学基本理论认为,被感知的事物要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被学生恰当地感知,也就是被感知的事物要清楚地突现出来,而其他相关的事物则成为感知对象的背景。
2.差异律:背景和感知的对象差异越大,对象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感知就会越清楚。
3.对比律: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往往能使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特别清晰,容易被清楚地感知。
4.变动律:活动的学习材料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物理情境教学中强调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就基于此。
5.起伏律:人的感知对象本质未变,只是形式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操作者)既能感知到一种形式构成的现象,又能感知到另一种形式构成的现象。
二、创设物理情境教学的途径
直观情境及创设策略。运用直观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简化和纯化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物理事实、现象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既能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又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其中实验情境是物理学科“情—境”教学的一大特色。
三、思维情境及创设策略
教师要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心理发展区内成为有效问题情境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策略:
1.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有序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小步距”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即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如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建立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如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等,使知识的“发现”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
2.创设“变式”和“矛盾式”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发展性
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为吸收和同化其他学习材料提供理想的框架,而且应当具有“变式”性,即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而基本原则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往往比较隐蔽、抽象,常常被非本质特征掩盖,从而不易直接观察,难以把握。教学中应当充分采取变式,不断变更情境的非本质属性,突出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有效地引起初中生“认知失调”,使其产生“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学科知识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矛盾,进而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旦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满足的情绪体验,从而强化认知动机。
3.创设“精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策略性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刍议 篇4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乐趣
实验对物理这门既与生活紧密联系又有相对抽象的学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通过实验将抽象的物理定律和原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学生通过在实验中发生的物理现象而进一步加深对物理定律和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 实验相对于枯燥的物理定律和原理来说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 因此, 应当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更多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物理实验中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当然, 实验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外, 既可以使用实验室配备的实验仪器也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器具, 比如, 在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中就可以利用筷子或铅笔等具有一定长度的物品来进行, 压强的实验就可以用一端削得尖尖的铅笔或水性笔等来进行. 这些源于生活的实验器材既可以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并且, 通过动手, 枯燥的物理知识在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当中也会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有趣. 而有趣恰恰就是学生爱上物理、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喜欢文科类科目的关键在于这种科目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而“听故事”特别是听有趣的故事恰恰就是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 我们亦可以利用物理史上的一些故事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 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时, 我就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阿基米德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的故事, 从阿基米德无奈地接受几乎难以完成的鉴定任务到发现自己在水中感觉更轻了, 到通过石头和木块的实验发现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再到将同样重量的纯金和皇冠一起放入水里进行排水量的比较并得出皇冠掺假的结论, 环环相扣和抽丝剥茧的故事情节很快就将学生的注意力起来了, 并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完成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任务. 特别是初中物理相对于高中及大学阶段的物理科目更具有基础性, 这一阶段的重力、杠杆等许多物理学原理都是物理学家从生活当中总结归纳而来, 因此初中物理课堂中是不缺有趣的故事来活跃课堂的, 关键是需要我们的物理教师对这些物理史话进行语言和情节上再加工, 让故事更加地引人入胜.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有效的设疑能够启发人们通过已学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 而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的普遍性共识和基本原理又让这种从已学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成为可能. 设疑教学 ( 创设问题情境) 是情景教学法中最常见、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知识跨度的递进式问题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不断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如, 关于浮力及其利用等知识点的教学一直是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和思维定势的难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认识让他们对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的思维和想法. 而这我们就可以通过递进式的设疑让学生逐渐地扭转错误认识并建立正确的概念: 为什么万吨巨轮可以浮在海上航行但一个薄薄的铁皮却会沉入水中? 一艘轮船在从淡水河驶入大海的过程中浮力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样递进的设疑及解答的过程就可以逐渐建立起学生对浮力相关因素的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再佐以阿基米德关于石头和木块的实验以及鸡蛋的浮沉实验便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可复制的实验对以上问题的答案进行验证. 这样的设疑加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并思考, 这无疑比教师单纯地讲原理、讲定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创设开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心理学家的实践证明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感官所获取的信息量要多得多, 多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比单一感官所获取的信息的记忆也更加持久和有效. 应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多感官获取信息, 比如, 在“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中播放关于瀑布、水电站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应用机械能转化原理进行水力发电的过程, 同时也使课本中枯燥、抽象的知识更加地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视觉和听觉的强力冲击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学生对机械能转化原理的认识和掌握.
总之,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有别于抽象理论的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因其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习惯而尤其适合于定律和理论知识较多的物理学科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吉华.生活——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之本源[J].中学物理, 2013 (12) .
[2]李琛.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9) .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 篇5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特征,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情境创设 实验 表演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常遇到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小学成绩很优秀,为啥到了初中特别是初二增开设物理后,就老是回家说:"好难学"。这种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个优秀生,对学习功课感到比较轻松,可是进入初中后,尤其是从初二年级开设物理课开始,情况就逐渐不同了,"难"的感觉开始产生,学生普遍觉得学习功课越来越有压力。这种现象的产生许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对物理语言的认识和熟练过程快慢、小学的教学方法和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的区别等等。小学阶段的功课,不管是课本的设计,还是教法的设计上,多采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玩中学"的方法。让学生感到很切实际的轻松自然,也就乐于学了。到了初中物理课中的许多知识开始变的抽象起来。再也不象小学课本那样直观易懂,学习时精力易分散,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压力,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压力长久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懒学,厌学情绪。所以,九义教材中物理课本增加了许多插图、小实验和问号设计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我认为,要让学生不再感到"难"学,除了书本的改革外,最重要的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否接受教师的知识、技能,以及接受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时的注意方向和学习态度。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又称为实例教学。情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现实,受教育接受教育的过程则主要是一种主动的对教育情景的反映过程,教学情景是改变学生注意方向和学习态度的一种外部的积极手段。
教学情景创设不仅要完成旧的教学模式中的引入课的任务,更主要的是要调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在情感状态中反映出来的。因而教学的技巧就是要巧妙创设情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使学生能长期保持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对所学的知识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变"难"学为"好"学"想"学。
创教学情景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也就是要找准最易引起学生好奇,学生最感心趣的问题,找准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心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动机,我在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景的方法主要有:
1、创设问题的情景
宋朝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带着疑问去学习,"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动
例如:讲杠杆时,创设如下教学情景: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我独自一人能把和我一样重的大石头撬起吗?这时学生会回答"能",那就请个同学模拟一下教师用硬棒撬动大石头的情境。然后再问:老师能不能用一根硬棒把地球托起来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疑虑,地球那么大,怎么撬得起呢?这时要肯定地告诉学生:只要条件许可,一定能。学生就会想:老师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呢?这时再引如课题:杠杆。
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要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否者难以引起学生的心趣。
2、运用实验创设情景
这种方法较为直观,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趣。例如在讲述初中物态变化中的汽化现象时,教师可用手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过一会儿字迹没有了;讲压强时,请同学们把铅笔拿出来,把尖端和平端分别抵在两个手指间,用力挤压,两手指疼痛程度不同,使他们联想到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后,再由老师讲解,这样就比刚上课就直入主题好多了;讲浮力时,先用弹称称出重力相等的铁块和铁盒的重力,并强调它们的重力相等,都是铁做的。然后先把铁块放入水中,结果铁块下沉,再问:若把铁盒放入水中会怎样?学生会产生争议,然后再做实验,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运用实验创设情景应注意,实验应简单精练,直接。有新奇感。实验过繁,反而会使学生不知师所云。
3、通过"表演"来实现创设情景
教师们之间经常这样戏谈:"戏演完了"(下课了)。同年级,同科教师之间会说:"今天唱哪台戏"(今天上哪节内容)。可见教师的表情、态势、语言等都可以配合实验或问题创设情景。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教授关于上课的艺术也说过:"上课象演戏一样,要进入角色"。可见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表演"来实现。例如:当同学回答正确时,送上一很赞美的话,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的微笑和"请坐下,下次努力"会帮助同学消除紧张,鼓励他积极思考。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述和恰当的手势及其身体语言,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时,就用手在讲台上推粉笔盒前进,用手托着粉笔左右水平移动;教师从讲台上下来又上去,等等边做动作,边配合手势和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 篇7
一、注重知识导入时的情景创设
新知识的导入对学生来说是接触新知识的第一步, 如果能够在较好的课堂氛围中, 用恰当的方法将知识导入, 能够较好地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为后续的讲解做好铺垫。在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实验来设置恰当的情景, 引入新知识的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 在学习初中物理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和浮力》时, 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 教师在引导新知识时, 可以让学生对着空的矿泉水瓶吹气, 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同时让学生对着矿泉水瓶吸气, 观察瓶子的变化, 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矿泉水瓶会变形?”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力效果。这样的小实验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且将新内容引入到课堂当中。学生在浓烈的探究气氛中, 能够以比较活跃的思维状态进入到学习中, 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 有部分物理概念只是单单靠教师的讲解, 学生很难明白。对此,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教具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 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 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形象的物理操作,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音现象》时, 有关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的知识, 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三个概念。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琴来演示音调的高低, 响度的大小, 不同物体发出的音色。在这样的课堂中, 学生能够凭着感性认知, 较好地掌握这三个概念, 轻松突破这一个难点知识。
二、利用情境创设探究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物理课堂, 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并且体会探索的乐趣, 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时, 有关光的折射知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个探究实验, 利用简单的矿泉水瓶、红外线、蚊香、镜子等实验器材, 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学生有了基本的光知识探究的过程会发现许多新的规律。这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讲解知识效果要好很多。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出这些规律, 不仅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而且对学生将知识灵活应用在其他地方也有帮助。因此, 利用情景来创设探究气氛, 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多的知识, 并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只停留在表面, 更加深入。
另外, 有一部分物理知识和习题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才能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问题用形象的图像、图形表示出来, 将问题具体化, 方便学生探究, 巧妙地化解难题。
例如, 在学习完初中物理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学生对于单个物体运动掌握比较好, 但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运动的情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形, 清晰地将两者的路程关系、速度关系、时间关系向学生形象的展示出来, 这样能够很容易地破解追及相遇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课堂情景
有部分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学生是没办法直接观察到物理现象。这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 比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流动、核裂变核聚变等。这些物理现象,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它们形象的展示出来, 用形象生动的动画, 帮助学生在脑海里面建立起物理变化的过程, 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 在学习初中物理苏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时, 有关电流的方向的知识,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方向, 让学生直接看到电路是如何工作的。又比如, 在探究电压的分配规律时, 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 将电压形象的表示为水压, 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 电压是如何分配的, 有助于学生从感性上来掌握电压分配规律, 提高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 能够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都有积极的意义。在日常教学当中,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还需要物理教师不断的研发和创新, 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伟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情景教学的若干思考.中学物理, 2012 (01) :10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8
一、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尚未意识到教学情境创设的内涵
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主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观念。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中,相比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言,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1]
(二)形式化的教学情境创设
笔者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在进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容易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在进行示范课的讲解过程中,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片面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会导致无情境不教学情况的产生,对于教学情境创设的过分依赖,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程度不足,甚至会出现物理知识的错误认知。这种对于情境教学过分依赖的现象,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会影响学生对于物理本质的认知,使物理课堂教学失去其本质意义。
(三)教师缺乏情境创设的能力
物理思维的缺乏将会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造成直接的影响,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知识面进行与时俱进的提高,对于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及时掌握和学习。其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其创设的物理情境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使得情境创设无法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2]
二、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创设实验物理教学情境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从感性转变成为理性,从具体转变成为抽象。而物理学科是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的学科,物理规律和概念的产生都建立在严密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实验研究就能够弥补抽象大于具象的情况,让学生获得物理学习的基础性资料。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实验情境,通过学生自我实验,使学生获得认知和感知的要求,从而为后期物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理念和经验的获得创造相应的条件。
(二)创设探索验证的物理教学情境
探索验证式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达到认识问题、验证假设、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些环节中的各种信息都需要转换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另外,在探索验证式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需要以实验观察为基本立足点,以假设作为探究方法,以验证作为学习手段,同时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问题的思考,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包括形象和动作思维,同时又包括抽象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物理所研究的内容既包括微观知识,同时又包括宏观具体的内容。对于物理学中的微观知识和抽象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微观和抽象转换成为丰富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声音、图像以及图形的处理,将静态抽象的内容转变成为具体的信息,创设具体直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思维体系,在新知识的认知过程中,找到与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和完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物理学科知识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创设以下三种教学情境:一是创设实验物理教学情境,二是创设探索验证的物理教学情境,三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亮.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31(9):54-55.
对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探索 篇9
一、利用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探索的动力。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 毫无疑问是问号。”的确, “问题”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点, 假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能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丰富的背景素材, 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事情、事物着手去学习物理、探究物理, 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积极性就会被提高, 学习的效率自然会明显。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创设情境的方法是比较多的, 比如实验、多媒体、看录像、讲故事等等。只要能把问题蕴藏在情境之中, 使学生发现它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就是好方法。比如, 在学习机械运动的时候, 首先播放某个学生坐在车站的大巴车里, 看到周围汽车的前或后的运动情况, 然后结合这个视频, 让学生猜猜是不是主人翁的车出发了?学生之间会争论不休,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他们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类似这样的场景是很多的, 比如法国飞行员手抓子弹镜头等等, 都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识的好情境。
二、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的思维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初中生天生好动, 传统的教学逼着学生坐好、听讲, 只能向他们有效地灌输知识, 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 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假如不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的思维很难得到发展。物理实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动”与“思维”的联系, 他们能借助实验边“动”, 边思维, 让学生的所有感官参与到教学中来, 有效地转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变灌输知识为引导、指导学生探究知识。比如, 在学习光的折射知识时, 给学生激光笔、水杯、筷子、热水等器材, 让学生探索一下光线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是否还遵循直线的规律。因为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 没有老师的预案, 他们的热情会更高。有的学生在水杯中倒入热水, 好像是好奇心吧, 有意不倒冷水, 但能发现从激光笔出来的光束射在“白气”里就弯折了;有的学生把筷子不是斜插在水中, 而是竖直地插入水杯的旁边, 结果看见水上与水下的筷子在水面断折了;有的学生在水杯里没有放水, 而是放个小的平面镜, 再在里面烧点纸屑并密封, 然后再用激发照照, 看见里面的光线发生了“拐弯”。动作快的学生, 做了好几个探索实验。他们不仅感受了光的折射, 初步理解了折射的原理, 还像小科学家那样, 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有效地培养了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老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的思维能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飞翔, 不能像应试教学那样死死地束缚他们。事实上, 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看学生能不能得到发展, 而不是借助各种补课, 增加学业负担, 来换取几个尖子学生的考试分数。
三、创设讨论情境,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最容易发展思维, 如果将学生的思辨放在教学的重点或者难点的地方, 更容易让学生学到重点, 搞懂难点,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在新课程教学中, 老师要收集各种可用的信息, 为学生创设引发学生争辩的情境。比如在测自己登楼功率后, 向学生提问:功率大的机器, 做功一定多吗?在用压强计测液体内部压强的时候, 向学生提问:深度与高度是不是一样的?在做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后, 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容器里的水的重力为1牛顿, 那么, 它能产生2牛顿的浮力吗?学生通过讨论能有效地掌握概念的内涵。
新课程教学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学生会学习、会思考远远比教会更重要,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比如, 在学习凸透镜有关知识时, 可以直接问学生:透镜有几种?学生经过预习后知道分凸透镜与凹透镜, 然后问学生: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此时, 老师可以拿手电筒对着凸透镜照射给学生看, 学生看到银幕上有汇聚的光斑, 自然会答出“汇聚光”的作用。接着再问学生:凹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会考虑它与凸透镜的作用相反———发散作用。老师可以肯定他们的思考方向的正确性, 再结合实验让学生知道猜测得很对。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还能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信心。
四、创设生活情境, 增加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是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物理知识, 然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在教学中, 利用生活知识创设情境,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淋了雨, 如果不及时地换上干衣服, 容易感冒,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知道, 人受凉后容易感冒, 为什么淋雨后容易感冒呢?原来是因为潮湿的衣服中的水分要不断蒸发, 吸收身体的热量, 就相当于人受凉了。学习了杠杆知识后,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市场里小商贩“玩秤”的秘诀;学习了电路连接知识后, 可以组织学生设计知识竞赛抢答器。
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能很好地创设各种需要的教学情境, 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思维特征与认知特点, 创设教学情境, 就能很好地以实验为教学平台, 以问题为教学的突破口, 以生活为教学资源, 以讨论为教学措施, 从而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 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有效地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 篇10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目的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情境假设, 形成学生的情感认同,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共鸣, 使学生对知识有具体的感知。物理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物理知识情境假设, 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物理场景, 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热情, 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
1.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意识淡薄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情境的理解不全面, 因而缺乏主动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意识。第二是大部分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能够创设情境, 但大部分都是偶然现象, 不具备长久性。很多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会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不自主的创设物理情境, 这并不是思考研究的结果, 这种下意识的行为缺乏长久性, 也不利于物理教学情境作用发挥。
2.教师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 知识储备精良, 但是在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 许多教师不能明确创设情境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将随意创设情境与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情境混为一坛。在教学中不能准确的将情境应用到物理知识当中, 造成学生的误解或者是对知识的难以理解, 没有形成学生的准确的认知,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既挫伤了自己情境教学的积极性, 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3.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目的与教学目的不一致, 情境定位不准确
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优化物理教学课堂和内容, 使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进行直观的感知, 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 方便教学和学生理解。但是大部分老师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教学检查, 许多教师在公开课时进行物理教学情境创设, 而在常规课中却很少应用情境教学。同时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 但是教师判定学生的标准依然是成绩, 创设情境使学生独立了解物理知识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同时教师模糊了情境和场景的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设置场景, 缺乏对学生的情感体验, 上升不到情境教学层面。
三、对初中物理教学运用情境教学的建议
1.提高教师情境教学意识, 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情境观念
想要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情境, 就要加强教师的情境教学意识, 改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情境教学目的, 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教学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同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情境设定, 要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常规课当中。例如在苏教版物理课本第九章压力和浮力的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在课前进行情境教学准备, 将创设情境的道具事先准备好, 树立情境教学意识。在课堂上将木块和铁块分别放入水中, 让学生描述情境现象, 对此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 并且积极思考问题, 为知识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2.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许多实验都能够清晰的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将情境与物理实验融合到一起, 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在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物理的整体认知。例如在《压强》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设置情境, 让男女同学分别用两把刀进行物体切割, 结果男同学会输给女同学, 这时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 产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猜想的引导, 并将猜想写到黑板上, 让同学利用海绵, 砖头的摆放进行压力压强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与压强相关的知识, 使学生在实验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3.利用多媒体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多媒体能够辅助教师教学, 将物理现象生动化、具体化, 将不同的情境进行整合, 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直观的物理知识感知,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习情趣。例如在《物态变化》的教学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情境, 演示物态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变化。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 形成动态的情境设置, 将物态变化所需的条件以及变化过程通过动画形式表现, 提高学生的观看兴趣, 使学生形成物态变化感知, 使学生的思考意识加强, 实现教学目的。
总之, 物理教学情境是当前重要的物理教学方式, 它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如何创设和发挥物理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加强研究调研, 促进物理教学情境的长远有益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 许多学校都将改革重点放在教学上, 运用创新方法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普遍应用的是情境教学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本文对情境教学进行简单的概述,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薛皎.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 8 (09) :17-18
[2]乔翠兰.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3 (12) :34-35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11
一、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物理作为一门以自然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现实的情境,否则便会形成理论知识与现实的严重脱节,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在初中阶段,物理科目的学习又非常关键,是在为将来的提高打基础,面对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在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时也很难兼顾,再加之初中物理课程比较枯燥难懂,定理概念十分抽象,对于逻辑思维与想象能力都较弱的初中生,的确是一道难题,情境教学正是在这一环境下提出与实行的,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出符合要求、富有变化、多样有趣、高效直观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增加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说这种具有科学和引导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例如:在讲人教版初中物理“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身临其境地感受物质的形态变化,诸如水蒸气的液化、云的形成等现象都值得学生思考,从而借助真实情境,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多种方法
1.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情境创设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设施和手段,教师应该有效加以利用,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针对初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难懂的特点,借助多媒体工具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进行辅助教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课本上死气沉沉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呈现给学生更加立体、形象的感受,有利于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这种方式会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研究问题,进而改善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某教师复习人教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这章节时,通过在网上搜索到的动画资料,放映给学生看,以生动形象的动态情境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其不断思考,了解物态间相互转化的条件,感受变化过程,总结变化规律,从而达到学生掌握全部知识的目的。
2.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也是新课程教材变化的重要内容,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改善生活,如果仅仅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那么就会慢慢使学生形成高分低能的不利状况,物理教学便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因而教师需要依据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真正价值,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会使得初中物理教学变得更加实用,以学生熟悉的环境和认知高度来引起共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兴趣,从而彻底改变对初中物理厌烦消极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复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这一节时,老师拿来一支铅笔和一杯水,然后将铅笔放入透明的玻璃杯当中,让学生观察此刻发生的现象,“铅笔断了”“它变大了”这样的话语都反映了学生观察得很仔细,随后叫学生思考原因,最终提出是由于光的折射的原理所致,進而以生活化的场景创设,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利用实验进行情境创设
物理的发展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而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实验的设计与讲授,通过实验来创设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掌握知识的本质内涵,形成对物理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其探究钻研的求知欲望,完成最终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的学习时,教师首先让两名学生来到讲台前用两把不同的刀切割物体,然而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布置压力压强实验,为学生准备了砖头、海绵等工具,让其在自行研究与实验操作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与压强有关的因素,由p=F/S的公式,最终得出p=F/S=G/S=ρVg/S=ρShg/S=ρgh的推导公式,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牢固的目的。
总之,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创设,从根本上解决了课本教材过于死板单调的知识形式,以主观、具体、形象化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行研究与学习,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全方面的学习能力,希望通过本文论述的教学方法,能带给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路.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赵晋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李会利.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D].河北师范大学,2005.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 篇12
实验教学法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从学科本身分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例如, 在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气体热胀冷缩一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给同学们演示一个“喷泉”实验, 在一个烧瓶中插入一根玻璃管, 要注意这样的玻璃管应该是有瓶塞的, 并且插管要插到瓶子底部, 然后用热水浇注这样的烧瓶, 这时烧瓶中的冷水便会喷出, 距离会高达一米左右。 同时, 在学习大气压强时,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外在表现形式,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设计瓶吞鸡蛋的实验, 选取的瓶子的口径要小于鸡蛋, 在瓶子底部要放置一层加热的沙子, 然后将点燃的酒精棉放入瓶内, 再将煮熟的去壳鸡蛋放在瓶口, 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等到火熄灭以后, 瓶口的鸡蛋会逐渐进入瓶中。 在实验过程中初中阶段学生很容易被这种现象吸引, 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借助科技史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名人逸事、历史故事等,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科学家,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假设、实验。 例如, 在初中教材中给学生介绍电流的基本知识, 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介绍爱迪生的故事, 如爱迪生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 然后发明了电灯的。 在学习浮力的过程中, 可以介绍阿基米德的故事。 例如, 牛顿是如何发现第一定律的, 不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且能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 敢于提出问题。 通过丰富的、具有趣味性的知识能够带领学生更认真地融入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意识。
三、借助例题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合理高效的例题教学情境有利于将初中物理知识形象化,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知识多为理论性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既枯燥又复杂,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种方法,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不可或缺的。仔细观察, 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是这一类型习题的良好素材。初中物理例题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第一, 通过一题多解;第二, 通过一题多变。 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 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 学校要用酒精做实验, 在购买酒精的过程中, 需要十斤酒精, 那么六升的容器是否能够装下?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会观察到, 大部分学生都在算十斤酒精的体积是多少, 然后和容器的体积进行对比。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引导, 可以让学生先解答六升的容器中可以装入多少酒精, 然后和十斤的酒精进行对比。同样可以计算什么样的十斤液体可以恰好装入六升的容器中, 然后通过不同液体的密度进行比较判断。 面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 能够发散学生思维。 一题多变指的主要是多角度的变换问题, 从一类型的题目中找出相类似的题目, 例如, 在明确火车的长度及火车行驶的速度, 桥的长度时, 可以求火车经过这座大桥所用到的时间。 在这样的例题练习结束后, 教师就可以进行引申学习, 在知道桥的长度、火车行驶速度和行驶时间时, 如何求出火车的长度。 同样在知道火车和桥的长度及所用时间时, 如何求解行驶速度, 等等。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单向的教学模式, 很多实验课程被黑板取代, 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 师生间没有交流时间和空间, 学生没有独自思考的机会。 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讲的水平越高, 学生的积极性越受到严重打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 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星期天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拍摄关于电路的图片, 后期可以通过录像方式展现出来。 这样的录像形式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而且拉近了学生和物理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开始阶段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拍摄整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究, 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学生拍摄, 学生之间合作进行整理, 最后由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介绍, 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色彩鲜明、逼真的画面更能刺激学生感官, 调动学生情绪, 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五、利用想象创设虚拟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知识有很多方面比较抽象、繁杂, 从正面不易理解, 教师可以采用虚拟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物理知识。 虚拟的学习方法, 顾名思义就是虚拟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反的物理现象或物理条件, 通过证明虚拟条件的正确与否, 从而证明物理结论的正确性。 例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会讲授摩擦力的知识, 如果教师单纯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那么这样的学习课堂不仅枯燥无味, 学生还会对物理知识学习产生恐惧心理。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虚拟教学法, 例如, 在实际生活中, 如果没有摩擦力, 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这样的问题提出以后, 学生会从日常生活出发, 开始想象研究, 假如没有摩擦力, 那么公路上的车一旦发动以后, 就不会停下来等生活场景, 这样整个社会便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种虚拟情境的设置, 激发了学生认知物理、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六、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着力于学生实际情况,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创设情境、讲述情境的过程中要灵活使用,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教学情境的讲授中要融入热情。 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更快乐地学习, 更好地掌握自然知识。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要求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要激发学生合作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在新课程背景下,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各方面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 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01:80.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推荐阅读:
问题情境教学初中物理06-21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07-06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08-24
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11-23
物理实验初中物理教学12-14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05-10
初中物理阅读教学08-03
初中物理启蒙教学08-10
初中物理拓展教学10-29
初中物理教学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