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2024-06-22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共12篇)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1

所谓“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现阶段掌握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形成初步技能,实现自身知识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随着新形势下课改的实施与普及,“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这一理念逐步成为众多一线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在新形势课改的背景下,究竟该如何组织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这一目标,进而促进农村学生物理科学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呢?

一、用自主探究为指导,确立学生学 习主体地位

因为长期以来众多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众多教师普遍认为:只要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有可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这种观念致使他们在日常教学时更加偏向于“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作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抹杀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甚至直接代替他们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整合与掌握。

二、以学习兴趣为指引,切实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常言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说法一点也不夸张,恰恰证明了一个道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带给学习者极大的动力与力量,有利于他们主动克服各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努力争取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来讲,要想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初中学生独特的心理、兴趣特点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力求通过这一点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

1.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物理知识 教学。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这样,既可以激发且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2. 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 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中的定义、规律等大都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因此,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厌其烦地多采用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力求通过这一手段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以上是本人亲历一线教学实践心得。 在此,望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课堂教学中力求较好的教学策略,在分析初中学生心理行为的基础之上,积极组织各种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2

贵州凤冈县花坪中学

吴 宇

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所孜孜不倦追求和奋斗的目标。然而,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因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物理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之路举步维艰。针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在有利于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层面上,去总结、挖掘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初中 物理课堂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议论和探索的焦点。然而在许多农村学校,物理教学设备、设施等教学资源相对较落后,绝大多数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使得原本在物理教学中占很大比重的实验教学遭到限制,得不到正常开展,学生感觉学到的是枯燥理论知识。从而 开始讨厌物理这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使物理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要实现物理有效教学,则应根据物理教学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农村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一、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最先被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无形课程资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摆脱了那种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交往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由于社会地位、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应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认识,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尊重班上的每一名同学,努力地融入班级中,增加对班上同学的了解,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参与、发现、体验、感悟物理的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罗杰斯早就在他的“非指导性教学”八大原则中提出,要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这种气氛最初来自“促进者”(即教师),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并且是很自然地流溢出这方面的情感和态度。当我们教学的班级达到这样的境界时,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定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教师要真正做到却相当的困难,因为一个班上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处于拔尖水平,有些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做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老师更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因为只有这些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成绩才能有较大的提升。教师要做到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展现教学过程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就在于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同时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包括生动风趣、幽默可亲的语言艺术,充满激情的情感艺术,巧于点拨的启发艺术,画龙点睛的板画艺术。

四、教师要做新课改下物理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认为研究是专家们的“专利”,自己的教学任务只是教学。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物理教学在达到新课标要求上的有效性。就是要使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担负起最多的责任,尤其对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做相关的教育研究,多做正确的、深入的、对农村学生发展适用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针对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工作,避免物理教学的盲目性,逐渐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诊断和观察

在现代物理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有显著的功能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进师生的生存状态等方面。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镜子,通过观察诊断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课堂观察与诊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六、注重物理课堂的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物理课堂教学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疑会在一些问题上对结果产生分歧,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灵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善于把握课堂的教师,会将这些分歧转化成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因为在这种分歧下教会学生新的东西,会为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会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农村中学虽然在一些硬件设施上相对落后,但农村中学仍然有其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更加接近大自然,教师可以让大自然成为自己的物理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来学习物理,提升物理学习自身的乐趣性。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由于摩擦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物理量,单纯的理论讲解无疑会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但教师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它,在讲解新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设在教室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多见识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实例,在观察中形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摩擦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几个因素,形成摩擦力的物理常识,会用其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辨证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这就是一个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形成过程,也符合新课标为我们指定的要求。例如,在教“测电笔”时,先简介了测电笔的构造、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并当堂作了演示,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测电笔的氖管要发光,那么测电笔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假如有电流,此时的通路是怎样的?”“既然有电流,人怎么不会触电呢?”“刚才老师是站在木制的讲台上来使用测电笔的,那么电流又是怎样通过去的呢?”„„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最后,根据学生发表的意见先对学生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此知识。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共享,共同交流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热爱。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既重视到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始终坚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必能提高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M] 2.《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演示实验;有效应用

一、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提升观察能力

观察实验现象是获得实验结论的重要途径。“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说的就是要会观察。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看到实验本质,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观察侧重点。如在探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实验中,学生往往被小灯泡忽亮忽暗的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忽略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现象——滑片的移动和接线柱的连接方式。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加以指导,使学生明白小灯泡亮暗变化是由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的变化引起的,从而达到实验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让学生设计和制作演示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目前物理教学课时紧张,做实验需要耗费大量课时,部分教师为了不影响完成教学任务和省去麻烦,就把物理实验改为讲实验。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实验动手机会,要多安排一些学生自制的演示实验,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敢于放开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在讲“力的三要素”这节课时,笔者设计的问题是以打开门为例,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理解力的三要素。在小组展示环节中,有一组拿起教室后的一把铁锹,分别在铁锹头部、中部、下部分别拿起,这就很主动形象地说明了力的三要素,也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在讲“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前,笔者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小实验,结果效果非常好。探究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是否有压强,课本中的实验是在侧壁和底部开口处扎上橡皮膜,然后放入水,发现侧壁和底部的橡皮膜凸了起来,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而有一小组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小实验时,用的是气球和玻璃管。他们将气球扎在玻璃管下充当容器底和容器壁,当放入水后,气球很快凸起来了,这样便说明液体对容器壁和底部有压强。这时再将装有水的气球放入水槽中,发现玻璃管里的水会明显上升,这样就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也能说明液体微小压强计的原理,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方法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之尝试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可靠的实验结论是在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合理设计记录表格,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正确处理和分析数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如长度的测量、导体电阻的测量,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处理数据。在探究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利用表格记录分析就能很快得出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关系。究竟采用什么方法处理和分析数据,只有训练有素,才能运用自如。

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新教材安排了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如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等,都有意加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特别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废弃物做实验,让空矿泉水瓶、废纸、小蜡烛头都能废物利用,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很贴近生活,从而更加喜爱物理,愿学物理。如在讲“凸透镜成像”后,课间让学生手拿凸透镜,看远处的行人。有的说:“我看到某某同学,怎么是倒立的?”有的说:“我看到了大楼?怎么是倒立?还这么小!”有的学生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起凸透镜看看远处的人和物,放下凸透镜看看远处的人和物。有的把凸透镜放在其他同学的眼前,看同学的眼睛,他们“轰”地一声笑开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眼睛。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教学

当前, 农村初中学生在物理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与城市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广大农村物理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农村初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完成知识的教学, 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应对考试要求, 还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由于教学任务众多, 需要教师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育人才。

一、农村物理教学面临的困境

1. 基础知识不扎实, 运算能力薄弱

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对于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 都普遍感觉他们掌握得不扎实, 连课本上最为基本的运算公式、原理和单位换算等都模糊不清。这些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都是教师反复强调的重点, 但农村初中学生普遍不够重视, 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 造成了这些内容的掌握支离破碎, 不够深刻, 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至于在实际应用中老是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物理问题, 公式强拉硬套、作图不规范、单位运算混乱, 严重地影响了物理学习。

2. 学习方法不正确, 缺乏必要的练习

在农村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 学生平时读书复习时, 往往是看一下语文、英语、历史等科目, 而去复习数理化知识的学生则很少, 往往都是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行了, 不能认真自觉地去完成习题、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物理学习非常重视, 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收效甚微。这样, 就造成了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浮躁心理, 物理学习较为困难。

3. 缺乏必要的知识水平, 学习兴趣不足

要想改善物理教学, 仅仅依靠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基础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对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教师要借助各种探究性活动, 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对策

1. 挖掘物理教学资源, 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农村学校受到条件的限制, 各种实验器材不足, 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限制了学生的物理学习。针对这一情况, 农村物理教师要充分地挖掘身边的物理教学资源, 加强实验教学。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实验器材, 能把各种物理实验现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学生们在物理实验过程中, 对物理知识有着更为感性和直观的认识,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同时,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去收集和制作实验工具,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 变为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学生在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2.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习效果

在农村学校中,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 回到家以后物理学习就只能依靠自己, 家长很难对其给予有效的指导。同时, 农村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也与城市学生存在着差距, 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懂得如何学好物理。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教学, 通过课堂上物理的范例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透镜及其应用》时, 教学的难点就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会正确做出光路图。这对农村学生来说学习较为困难。这时,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举出利用放大镜可以点火的例子, 让学生明白透镜的应用就在学生身边,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接着, 通过利用蜡烛和透镜的小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光线穿过透镜后是如何传播的。这样, 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制定科学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

农村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较差, 学习能力不足, 刚开始时不能一下就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要循序渐进地来逐步提高教学标准。在农村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针对农村学生物理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 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逐步完成教学。最高教学目标应该是:适当提高教学进度和难度, 注意拓宽知识面, 注重能力的提高和学科间的综合发展。中等教学目标应该是:着眼于适用知识的培养, 做到基础知识扎实, 完成综合素质要求, 培养学习热情。最低教学目标是:适当降低难度, 立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激发学习欲望, 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复习《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时, 电路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判断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改变时导体电阻是否变化等, 这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最低教学目标是:牢固掌握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大小。中等教学目标是: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串联分压, 并联分流来求电路中的比值大小问题。最高教学目标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欧姆定律, 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

总之, 要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就需要广大教师认真进行课堂结构改革,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才能全面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培育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 2010 (7) .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5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课堂应该发挥其有效性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所以有效教学成为众多教师都积极探索的目标。我认为,有效教学即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创造性的综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来优化教学缓解,改进教学过程。

一、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实施有效教学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促使学生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有效教学。

(1)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丰富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离不开实验,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设计演示实验。教师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做成样品,进行演示实验。当学生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相信这些物理规律的存在,例如“瓶吞鸡蛋”实验,模拟马德堡半球试验。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习兴趣

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会连带着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这就是爱的迁移。当学生喜爱的老师走进课堂的时候,学生会由于对这位老师的喜爱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要和蔼而严肃,不能随便批评学生; 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应该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亲近学生,增加师生情感交流,积极主动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

2、合理运用多媒体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料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在生活中或凭肉眼不能看到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软件提升学习效果。

二、准备充分,实施有效教学

1.做好预习工作,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上课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知道老师上课时要讲的内容,对此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认识到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形成明确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课堂重点和难点有初步的把握,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1)明确目标

教师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情况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合理有效地确立三维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教师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过程方法方面,教师要突出本节课的科学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的体验和经验的交流,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制定计划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定时间和有具体教学内容的活动,所以在初中物

理教学之前必须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有一个统筹计划。根据整体的长期计划制定单元计划,将每一章节的内容进度安排好,最后细化到每节课,制定课时计划,对每个知识点的内容教学有明确的安排。

三、安排有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

1.注意教学技能,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1)教学语言技能

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有效,物理课堂上的语言应该是幽默风趣的,这种幽默风趣不是滑稽而是一种智慧,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的表现。这种幽默可以让学生多一份轻松感,少一份紧张感,课堂气氛;物理课堂上的语言应该符合物理学科专业术语的要求,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物理课堂上的语言应该有很强的启发性,具有积极的作用;物理课堂上的语言应该与表情、目光、动作等体态语言有机结合,能够起到强化的作用。

(2)课堂提问技能

课堂上提问量与提问技能对有效教学起一定的作用。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剖析,一步一步提出问题,一环扣住一环,体现连惯性。在设计问题时,实例最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体现目标性、清晰性、科学性、启发性,而且难度要适当,不能因为太难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2.注意教学方法,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下,有效实施教学也必须按照这些理念进行。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用。

四、注重评价反思,实施有效教学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6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 农村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67-02

物理这门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学好物理这一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社会对物理人才越来越重视,所以教师要注重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为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但是目前,农村物理教学忽视了教学的有效性,只是对学生灌输知识,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改变教学方式,运用多样的物理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有效性的教学理念

有效性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真正的掌握物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大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并且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理念、方法、思想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做到为学而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进行教学。

二、目前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

1.在教师方面的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都普遍的低下。教师在对学生物理教学的时候,运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古板,缺乏灵活性,靠的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知识,而不是学习知识,这种方法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极大的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也就降低了物理课堂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严重的阻碍了物理学科教学的发展。

2.在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就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只是注重学习成绩的高低,忽视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在物理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学生学习的时候只记知识点,把会做题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在学习中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提高,最终成了一名高成绩低能力的优等生。

3.教学环境的影响

在农村,教学环境比较低下,这严重的影响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物理这门学科,它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但是由于农村的实验器材不够完备,许多的物理实验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完成,只能够通过课本中的图案以及实验资料进行理解,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低下,不能对物理这门课程有个充分的认识。

三、有效性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尝试与体验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教材和学习任务中,会不断的学习,直到自己满意了为止。所以教师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初始阶段,就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的吸引学生的兴趣,等到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兴趣之后,在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由于农村物理教学缺少实践器材,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简易。这样不仅有效的利用了有效性的教学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农村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注重课本教学对多媒体应用的比较少。但是有效的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还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课堂效率,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识。

2.注重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发言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但是,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提问技巧。在教学中,提问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其利用的得当,那么对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教师在提问中一定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展开,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不要太过于集中,不然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答题的氛围中去,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加大难度。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简洁明了,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要积极的回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用有效性提问的方式提高农村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束语

物理是一门自然的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的教学非常的重要。但是目前农村物理教学的方式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是很理想。所以农村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时,要采用一些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金福.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3.

[2]林佳滨. 对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中学物理,2013.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7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1. 物理实验教学的滞后。

在农村中学,实验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实验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教师给学生不做实验而是讲实验,实验教学成为老师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再加上实验仪器陈旧、短缺使实验很难进行,绝大多数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随着理论知识的逐渐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融合、应用等方面逐渐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学生开始认为物理难学。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慢慢地讨厌物理这门学科,这使物理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要改变现状,就要从端正教师教学思想,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加强实验室的条件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等方面去努力。

2. 教学模式落后,课堂教学效率低。

在农村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方式落后,许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以中考为目标,以解题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以“老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农村初中教学条件落后,物理教师专业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差距比较大,使课堂教学机械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情况下,导致教师教得厌烦,学生听得痛苦,一节课下来教师觉得累,学生觉得没有意思,长期下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

3.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差,不能自主地参与课堂。

农村学生长期在教师的督促下学习,认知能力不高,认知方式不佳。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通常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不动脑、动手,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思考,等待教师给出答案。学生长期下来逐渐形成依赖心理,依赖教师灌输知识,课堂失去了活力。再者农村学生描述物理现象、表述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口述的语言表达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靠记背教材的文字陈述,不能较准确地使用物理语言。

二、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途径

1.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从上课开始讲到下课,只是给学生传授现有的知识,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极少。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灵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问题,老师就应该好好加以利用。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敢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表示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一起。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堂中心,突出关键问题。

2. 在教学中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例如: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烘托物理学习情境;利用有趣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来增加物理知识的吸引力。这样学生才能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之中,产生一种想学、愿学的愿望,在老师的帮助下就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了,从而物理教学效果便能事半功倍。教学要求切实可行,问题和习题在难度上不能随意拔高,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厌学、畏难情绪,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3. 建立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

在农村,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课没有进行的场所。学校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建立专用的物理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究过程中有创意地解决问题,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等一系列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地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独立完成。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增加一些简单有趣的演示实验,通过创造条件把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课堂活动的余地,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加大学生的活动量,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根据所带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 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实现学习互补。这样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积极地展现自我,保证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 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篇8

一、模式简介

“先学后导-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实现以自主为前提, 以小组为单位, 以问题为核心, 以任务为驱动, 以评价为手段, 以交流促理解的有效教学。学期初将学生分组, 一般是6-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每组好中差学生分布均匀, 并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正副组长, 整个自主学习过程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课前老师将文本知识问题化, 编印导学案发给学生, 并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时全组成员首先讨论研究导学案, 生成本组的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 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要求设计典型问题, 引导学生研究讨论这些典型问题, 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再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 在下课前检查反馈课堂练习完成情况, 对疑难问题适当点拨。

“先学后导-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是一个贯穿教学过程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既是一种适应课堂教学的“教”的模式, 也是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的模式。

二、模式运作

我们的模式是以每个学习者为中心, 小组为学习单位, 以小组全面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 以全员参与学习活动为特征的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第一步是教师把要学习的材料, 进行问题化处理, 形成学生的课前预习问题,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 然后由小组组长在课前检查学习情况, 组织交流学习中的问题。上课时, 由每一组的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 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并提出本组出现的问题供全班交流讨论。课前带着问题的预习, 是学生和教材进行的第一次对话, 它能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扫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的问题, 提前思考, 为课堂上深入讨论做准备。

第二步是教师把学生自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和本课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问题或知识应用中的典型问题提供给每一个小组成员, 在他们自主研究的基础上, 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讨论, 广泛交流, 并在班内汇报。

课堂教学中, 以问题为主线,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任务, 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投入到操作、探索、归纳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上的合作交流, 改变了以老师和个别学生为中心的单边教学活动方式, 小组成员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展示, 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能让掌握知识的同学通过交流, 提高有条理的思考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让知识方法经历输入、梳理、输出的完整过程, 提高认识的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通过同伴给予的及时的提示与帮助, 使他们也能参与学习活动, 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生数多因材施教难的问题, 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第三步是教师针对课本内容, 编制应用问题, 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 同时发挥小组的功效, 进行组内互评, 老师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适时小结, 对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时矫正。

三、模式优势

这种模式与以往的“教与学”有明显的变化,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传授”, 而是指师生充分交往、在对话基础上对学生困惑问题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指导”、“交流”、“启发”。从教学意义上看, “先学后导”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顺序颠倒, 而是一种教学观重构的问题。我们整个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 所有的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 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是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课前, 重心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

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使得教师的教法服务于学生的学法, 它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把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 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交往互动的学习平台, 使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身心和谐发展的乐园。

四、注意事项

1.教师课前设计的导学案空间不要太阔, 难度不要太大, 牵涉的因素不要太多太复杂, 否则会使学生望而生畏, 无从下手。当然, 问题的空间也不能太窄, 难度不能太小, 否则会使学生可能不费思索, 一眼望穿, 就失去探讨意义。

2.小组内学习水平比较高的正副组长, 要对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监督、指点、帮助, 从而实现“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

3.课堂上, 教师根据学生生成的新问题和课程要求设计典型问题, 一定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挑战性、探究性、现实性、开放性, 不能脱离学生思维实际, 否则讨论就会出现"冷场";问题也必须是真实存在的, 否则会让学生思维感到困惑;问题要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难易适中、贴近学生认知水平;问题的表述应简单易懂, 并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尽可能多地蕴含物理思想。

4.课堂上, 教师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畅所欲言, 互相切磋, 防止信口开河地乱谈。如遇“冷场”, 教师应找出原因, 启发解决问题;如遇漫无边际的讨论, 应适时制止;如遇讨论不对题, 应及时提醒。

5.应根据问题空间的宽窄、难度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来确定讨论的时间, 保证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发言, 各抒己见, 尤其要给补充意见和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言的机会, 让学生在宽松的时空中得到锻炼与发展。在学习实践中, 教师要有提高学生训练速度的意识,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质量, 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教师要随时巡视,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 与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不应该“袖手旁观”, 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 在组间巡视, 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 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能够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精神动力去参与学习, 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1.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中教师为王的观念,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 并在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 如果教师利用挖苦、讽刺、漠视、体罚等形式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不仅会对教师产生反感, 甚至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反感心理。因此,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中各种细节关心到每一个学生, 如充分利用眼神、手势、语言对学生表示肯定和赞美, 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肯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多问问学生的意见或建议, 让学生多发言, 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交流。这样, 和谐课堂气氛就营造起来了。

2.联系生活实际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常会很感兴趣, 通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或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 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 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因而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首先, 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的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 在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时候, 可以引入生活中爷爷奶奶用老花眼镜看报纸的现象, 让学生对爷爷奶奶的“眼镜”感兴趣。其次, 教师要善于将物理中的知识延伸到生活实际中去,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 在学习光的折射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学习完新课之后让学生解释在水缸里的金鱼的实际像和成像的位置关系。

二、优化教学过程

初中物理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为有效课堂的构造提供坚实基础。在优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每一个学生课堂参与性, 并要注意课堂效果的发挥。

1.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新课授课的第一个阶段, 力求快速有效。利用有效的情境导入新课, 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小故事、音频、视频、实验现象、问题情境等创设一定的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较强的求知欲。

2.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阶段是注重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阶段, 教师应该提高重视。首先, 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新实验来体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或操作实验, 并在明显的实验现象中提升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其次, 让学生对试验中的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教会并在学生的讨论中做出指导,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的营造, 也有利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最后, 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向教室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和归纳, 有利于最终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出炉。

3.拓展迁移

在新课授课阶段, 新知探索阶段完成后, 教师应该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对新知识拓展迁移。通过适量合适有梯度的练习处理, 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上升到系统学习的阶段。

4.总结归纳

在学习和练习完题目之后, 教师应该在新课授课阶段加入一个系统的总结归纳环节, 这对于强化知识系统和构建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验教学手段

在初中物理过程中, 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丰富学生的物理学习知识, 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合理运用多媒体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多媒体带来的巨大视觉听觉冲击力的作用, 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料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 强化学生的学习。其次,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在生活中或凭肉眼不能看到的物理现象,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在学习分子的运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成视频, 展示分子的运动过程, 这样一来,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最后,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软件提升学习效果。例如, 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针对教学内容的教学课件, 大大节约板书的时间, 也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知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充分运用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实验作用,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验教学具有新奇、直观、具体、实践等操作特点, 因而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首先,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学到新知。例如, 让学生在手影游戏中感受光的直接传播、让学生利用筷子入手现象来体会光的折射等。其次,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并在小组中做好分工, 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然后让小组针对实验现象、结果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进而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提高。

总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很多种, 但是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对教材做好探索, 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 灵活运动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以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摘要:初级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学习的主要阵地, 课堂应该发挥好自身的有效性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志明.把握三大策略, 追求有效教学.物理教学探讨, 2008, (2) .

[2]孙鹏霞.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考试周刊, 2008, (4) .

[3]陈厚德.有效教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沈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文理导航, 2011, (4) .

论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10

物理教师要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有效教学的效果,首先要学生喜欢你的课,爱上你的课,对你的课感兴趣,我们的课才有上好的希望。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的情绪意向。还有,兴趣在人们认识的活动中起着启动、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据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另外,还有人们常说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还能使学生处于最佳活跃状态。所以,我们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做到“诱之以趣”,以此为切入点、突破口。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文本,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使学生容易产生错觉的实例,使其想答又不知道它的道理之所在的想法,还有什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用许多如“佯谬”物理现象以及奇妙趣味的实验演示、还有通过科技趣闻小史话、实物具体模型、图表、动画等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再配上我们教师的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如此这般举措就会激起学生探根求源的愿望,在内心深处会涌起层层好奇感情的波澜,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发合作探究的激情,使之有效的创造性活动就生发开来。我们作为物理教师做到循循善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还有在强大的学习推动力的作用下,自强不息,勤奋好学,以积极的心态来探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进而打开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大门,把打开物理学殿堂的钥匙教给学生,让他们成功地走进通往物理学殿堂。

二、要搞好物理课的有效教学,教师要做到“巧设质疑”

“学贵有疑”,这是很好地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说,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兴趣灵丹妙药。因为学问、学问,我以为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从对所学知识疑问中开始的,学始于问。故有“学始于思,思始于疑”之说。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疑问”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巧妙地结合教材,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问题,当然,可以由我们教师置疑,也可以是学生来质疑,以此来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进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被动接受学习状态。我们作为教师的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我们的作用不是讲得学生没有问题可提问,而是要善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提出有见地的深刻问题,还能动脑筋,想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之所在。大而言之,学生在学习上提不出问题,就意味着学习的停止; 在科学上提不出问题,就意味着科学的止步。因此,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自己要在教育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把学生放在新旧知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个人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矛盾冲突的交织中,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调动质疑意识,进而产生思维动势,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

三、要搞好物理课的有效教学,教师要做到“激发好奇”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这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是对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会对世上的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难免会产生好奇之心,因为他们挡不住各种千奇百怪事物的诱惑,这是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的原动力。在这里我要说: “好奇心是一种潜能。”我们做教师的只要很好地利用和“挖掘”,必将成为有效教学的秘密武器。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再经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使每个学生的才智得到发挥,这样就会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大大地提高。大量的实践证明,好奇心越强的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越快越强。比如,一个自然界中的现象: 苹果成熟了,从树上掉下来,有一个孩子就觉得这个现象很奇怪,挠着脑门寻思自然自语到: “这苹果为什么都往地下掉,不往天上去呢?”感到很好奇,很诧异,最终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使他成为一个世界上赫赫有名大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我们生活中许多发明都是人们对各种事物产生了奇思妙想而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各种物理学现象利用各种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好奇,使之感兴趣,就会自觉不自觉对物理学感兴趣,就能大大地提高物理课有效教学效果。

四、要搞好物理课的有效教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式探析 篇11

关键词:物理; 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06-001

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我们教师常常感到困惑,尤其是农村的一线教师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求真务实,保证“减时不减效”甚至减时还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要真正提高初中学生在教学中的物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必须明确一个学习目标,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吸引到学习中来,并能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这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多地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必要时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然后尽可能多地把学生知道的内容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正是我们所说的“生活·物理·社会”,努力创造出学生既亲切生动又有趣的语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笔者曾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取得的教学效果良好。

二、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

多媒体在图像、声音、色彩、flash动画及FLV视频文件的信息量和丰富性上,是“一支粉笔一个黑板”的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由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复杂的演示实验因农村学校的条件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演示,例如,苏科版第16章《电磁感应》这一节中,导体切割磁感线这一知识点时,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导体切割着磁感线,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扩大形象感知量,有利于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形象感受,促进学生的形象记忆和形象识别,提高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使学生记忆更持久、清晰,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更能将这一模型深烙在脑海中。同时多媒体的动态模拟仿真功能,还能将微观过程实现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进行缩微处理、将瞬变过程定格分析,实现微观形象可视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促进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为此特别感谢扬州的数字化校园的创建,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个空间和平台。

三、教学内容务必做到要少而精,且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等知识的教学永远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可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加深对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来得出物理规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形象生动,但不能出现科学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失误。在习题讲析中,要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效果,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尽量挖掘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习题和讲解习题时,注重典型性习题的讲解,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利用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优化教学过程,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在课堂物理教学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从现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猜想假设,通过学生实验验证,归纳得出实验的结论。再经过教师的点拨、释疑、升华,再上升到理论高度,完成一个整体的探究活动环节。例如:在《气体压强》这一节中,有个覆杯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是不是一定要在杯中加满水,才能使实验成功,让学生思考问题时避免单向性、单一性,充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又如在《序言》中哪支蜡烛先熄灭,其实答案并不唯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效果可能更好,让学生来充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强化训练,巩固教学成果

为了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巩固教学成果,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则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精心选择,并要求学养成良好的解题规范,养成按照物理学科要求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作业的反馈一定要及时而准确,认真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及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能使学生找出不足,及时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和发展。

六、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工作是永远没有完美的一门艺术。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及时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的要求,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是否充分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否科学等,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的信息反馈,对原有的教学设计重新进行审视和修改,扬长避短使有效教学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以达到真正的高效轻负。

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而且学会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与技能,此外学生还可以把物理的这种思维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探究,去总结,则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以施展,得以开发,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将会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取之无穷,用之不尽。

当然,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式还有很多,相信只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充分加以利用,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以真正实现减负。

参考文献:

[1]吴志明.把握三大策略, 追求有效教学,物理教学探讨,2008.2

[2]孙鹏霞.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考试周刊,2008.4

[3]陳厚德.有效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沈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文理导航,2011.4

[5]赖小琴.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民族教育,2009.2

如何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篇12

一、实现良好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

1. 对于教学活动的课前准备

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活动,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 对于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的全面而熟悉的了解, 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 将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的要求, 贯穿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之中. 对于课程内容以及相关知识, 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能够有全面的了解, 以把握实际教学活动的方向. 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物理的课程理论特点, 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注重知识点与趣味性相结合, 能够在课堂教学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把握

初中物理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中, 初中物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教授关系, 以达到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 将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实现于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通过对于课堂知识内容的传授,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在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 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又把握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形成教学设计的效果反馈.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积极引导, 避免课堂活动偏离教学目标, 教师要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 要对教学成果及时反馈, 形成教学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自认为不满意的地方, 要通过自身分析, 或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 避免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程结束后,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效果, 也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活动, 有所掌控,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在以后的课程中, 对学生的知识体系, 实现有效的填充, 以完善初中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

二、创新教学方式, 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 教师根据教材, 照本宣科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在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 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这样, 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从而在教学方式中, 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高效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好动, 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不会很持久的, 如果教师自我感觉良好地在课堂上还是满堂灌, 填鸭式教学, 他们注意力很快就不会集中. 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应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 学生希望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 掌握新知识. 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因此要求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 从而学的主动、学的有效. 如, 通过讲故事, 出示图片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使传统乏味死板的物理课程变得灵活、有趣、生动.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并能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以及成就感,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不仅是兴国之方式, 同时也是故国之根本, 学生的素质关系祖国的未来发展,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素质, 初中生就是祖国的未来, 所以, 初中的教学质量非常关键.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活动, 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通过教学活动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课前准备开始着手, 依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高效率的教学过程, 是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目的.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势而言, 只有对于教学活动能够很好掌控的教学方法, 才能够实现良好的素质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培养高效率的学习方式, 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

摘要:随着教育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方针的制定,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 初中教学担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 而对于物理科目而言, 如何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 提升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高效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高效率的学习思维形成, 是每一个物理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培英.课堂决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监管方法下一篇:建立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