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

2024-07-26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共12篇)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 篇1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2011-01-03 16:31:36)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论文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

古往今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要,但多数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却少了琅琅书声,显得单调枯燥。语文教师要明确朗读的意义,精心设计朗读环节,指导、示范学生朗读, 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朗读,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认为: 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在新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应回归文本,还课堂以琅琅读书声,但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却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状。不知什么时候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很难听到或激情飞扬或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师生一堂课里绝大多数时间都纠缠在纷繁复杂的理性分析中, “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教学往往来去匆匆,如雁掠去,且无痕。朗读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大多是走过场。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的教法观念没有改变。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讲为主,而且一讲到底,独霸课堂。这样一来,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就少了, 甚至没有。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的指导。部分教师只让学生在课堂泛泛自读,并不提出具体要求。一味放教学录音,不亲力亲为,作示范,也不对学生试读进行指导。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或朗读时间少,或读不得法。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没有培养成,语文能力也就差。三是课堂朗读方法方式单一。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最喜欢采用学生集体齐读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也就很有可能会“似有实无”。新课程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回归文本,而回归文本的关键就是要多读课文,重申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我认为首先要明确朗读教学的意义。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它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胸中如能装下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就《语文课程标准》而言,朗读同样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呢?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能找到答案。“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所有学段必不可少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中还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就无从感悟文章;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文课。我们应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朗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养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点尝试。

一、精心设计朗读环节。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文章不是教出来的。”语文教学

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朗诵是学习一篇课文的重要步骤。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则是托起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学习一些散文、古诗词时更应该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例如,朗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就会产生春雨细密,悄然润物,诗人喜不自禁的联想;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会使人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再如朱自清的《春》,文章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朗读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反复朗读,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越强烈,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文章的主题就会越鲜明。

二、指导、示范学生朗读。我们相信大部分学生是爱读书的,但并非每个学生都会读书(或是说不会进入作品所渗透的感情中朗读作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文体特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可持续提高。比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因为这篇文言文比较浅显,大部分学生利用注解和工具书就能疏通课文,所以我就把教学重点定在朗读这一环节上。初读和疏通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揣摩曹刿、鲁庄公说话的神态、语气。大家都认为曹刿的语气应是自信的,要能读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鲁庄公的语气是没把握的,要读出鲁庄公的“鄙”。接着让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读,然后指名朗读,师生就该学生读出的人物语气进行评点。时机成熟了,我才范读,最后让学生再试读。这样靠读靠叹诵取得的效果,有时理性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又如学习古诗,学生比较难把握朗读的语气,我就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在备课时, 把古诗制成投影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诗句的重音、停顿、感情升华处进行勾划,用 “/”表示间隔,用“√”表示升调,用“.”表示重音,边读边标出,甚至鼓励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学生学习诗歌的激情就出来了。这样就抓住了难点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得到长进。

三、努力培养朗读习惯。课堂是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但仅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指导 学生给自己制定近期、远期目标。例如每届新生,我都留下每个学生入学时的朗读原始录音, 然后帮助其制定目标,很多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朗读水平与当初入学相比,真的可以用 “刮目相看” 几个字来形容,这算初中期间的一个远期目标。我还有个习惯,每学期开头两周都要求学生利用早晚读和课余时间读完整册课文,并在语文活动课上轮流介绍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一篇课文(规定用 3—5 句话)。另外,每节语文课前都有“三分钟说读训练”,学生可以朗读课文片段或即兴演讲或讲故事等。我班每个周末还有一个固定的“家庭作业”——听新闻联播,并且经常举行一些演讲比赛、背古诗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这样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朗读技巧,从教师的范读中学、从电影电视广播中学、从同伴身上学,“读”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是学生最好的范文。让我们回归文本, 还学生琅琅书声,使朗读之花悄然绽放于语文课堂。让学生读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读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读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l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及做法

刚上初一的学生,就接触到古诗词,由于和小学知识有点脱节,所以学生学起来都比较困难,提到如何教古诗词的问题,我也很困惑,究竟怎么教好呢?的确,古诗文离现在生活比较遥远,文字习惯和情感与学生有较大的隔阂。从教学大纲上看,初中生在初中阶段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似乎除了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背诵、默写外,也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是让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意境进行体会和感悟,总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只是按以前的方法,串讲、默写,可能也掌握得不错,但比较枯燥,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利,尤其是对初一学生,应尽量增强趣味性。

我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认识素质的提高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并能让学生较直观的体会古诗的情感美以及语言美。

1、体会意境美

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很难体会的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用多媒体放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那翠绿的青山,如因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然后再让学生随朗读录音朗读诗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语文能力训练,训练充分到位,教学效果良好。在这堂课中,学生伴随着春意盎然的画面,主动参与,兴趣盎然。

2、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

例如指导朗读《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屏幕上显示一幅幅图画: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这时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随着音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边听到的是曲调婉转的古曲,充满深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融为一体,即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在练习时就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这样,同学们通过一遍一遍的朗读不仅把握了诗的节奏、诗的韵律,而且培养了语感,使他们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词一句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行、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古诗《 使至塞上》“大么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字用的十分绝妙,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你有更好的字可以替换吗?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画面上: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课件展示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

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的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画面中领悟到“直”“圆”字的妙处。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 篇2

一、培养朗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动力。

1.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刺激学生兴趣, 学生易被新事物、先进的教具所吸引。

课前结合课文, 准备朗读录音, 配上合适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 使学生被美妙的朗读紧紧吸引。

2. 选择典型教材, 保持学生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人物对话, 可以利用人物对话保持学生兴趣。讲《古代英雄的石像》一文, 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石像和小石块的对话, 并附之动作表情, 使学生感到自己像一个演员, 积极准备, 认真朗读, 在欢快之中感受学习乐趣, 提高兴趣。

3. 利用课前训练, 增强学生信心, 培养正确学习态度。

利用前四五分钟, 让学生自选内容朗读, 日积月累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说话读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4. 表扬优点, 满足他们的好胜心理。

使之产生强大的求知欲望, 自觉自愿去读。

5. 组织表演, 提高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表演, 模仿故事中、小说中人物语言, 模仿电视中演员的语言, 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进行正确有序的指导

1. 遵循规律, 循序渐进。按照从简单到复杂, 从表面到本质的规律, 要求学生。

2. 耐心诱导、打开“金口”。许多学生入校后不愿读, 不愿说, 上课早读没有声音, “启不发”。针对这种情况, 深入了解原因, 多方诱导, 排除学生心中顾虑, 打开了学生的“金口”。

3. 深入境界展开想象, 如讲《春》时播放《春之声》圆舞曲让学生展开画面想象, 仿佛置身于繁花嫩叶之间舒活筋骨畅想未来, 心中激荡着春的气息, 朗读中融入浓浓春意让人回味无穷。

三、朗读技能和推广

1.

.正确流利, 音节圆润, 做到发音有弹力, 音色饱满, 声调准确, 普通话标准, 能准确表达原文。

2. 轻重相间, 快慢适当。

朗读像唱歌一样, 语音的轻重宛如歌曲的旋律, 要注意轻重搭配。一般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及强调作用的要重读, 其余部分可轻读, 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 她爱我们, 并没有打我们的意思。”一句“狡猾”在表情达意上要起重要作用要重读, 其余的轻读, “使出全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写完后他呆在那儿”, “全身”、“法兰西”表强调应重读。

3. 节奏分明, 高低起伏。

停顿是一种间隔, 语音的延长、声音的休止、思想的延续, 急促时少停顿、舒慢时多停顿, 能给听众思考, 留有想像的余地, 使朗读生辉。

4. 语气相宜, 融入形象。

不同的人说话语气不一样, 不同的情感语气也不一样。

四、日常生活中的训练

1. 语音技能训练。

朗读是以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 通过查找标准字音、读词练习、讲故事、读优美段落、即兴演讲等方式纠正方言字音, 加强语音训练。

2. 语气修饰, 语调变化练习。

老师对学生, 学生对学生, 判断用什么语气, 体会语气修饰作用, 相同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语气读出, 让学生讲明意思。

3. 节奏技能训练。

利用文言文、古诗进行逻辑和语法节奏技能训练。

4. 感情表情训练。

观察周围熟悉的人, 发怒时、喜悦时、哭时、难过时、焦急时不同感情表现出来的神态, 组织学生模仿, 选择合适的教材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 学生提高了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表达, 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准确理解文章。早读中, 欣赏自己或别人的朗读, 不时会投以赞许声。学生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兴趣盎然, 学习语文也轻松, 愉快。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实践谈 篇3

就《语文课程标准》而言,朗读同样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呢?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能找到答案。“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所有学段必不可少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中还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就无从感悟文章;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文课。我们应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朗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养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点尝试。

一、精心设计朗读环节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文章不是教出来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朗诵是学习一篇课文的重要步骤。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则是托起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学习一些散文、古诗词时更应该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例如,朗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就会产生春雨细密,悄然润物,诗人喜不自禁的联想;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会使人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再如朱自清的《春》,文章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朗读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反复朗读,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越强烈,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文章的主题就会越鲜明。

二、指导、示范学生朗读

我们相信大部分学生是爱读书的,但并非每个学生都会读书(或是说不会进入作品所渗透的感情中朗读作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文体特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可持续提高。比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因为这篇文言文比较浅显,大部分学生利用注解和工具书就能疏通课文,所以我就把教学重点定在朗读这一环节上。初读和疏通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揣摩曹刿、鲁庄公说话的神态、语气。大家都认为曹刿的语气应是自信的,要能读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鲁庄公的语气是没把握的,要读出鲁庄公的“鄙”。接着让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读,然后指名朗读,师生就该学生读出的人物语气进行评点。时机成熟了,我才范读,最后让学生再试读。这样靠读靠咏诵取得的效果,有时是理性分析永远达不到的。

又如学习古诗,学生比较难把握朗读的语气,我就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在备课时,把古诗制成投影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诗句的重音、停顿、感情升华处进行勾划,用“/”表示间隔,用“√”表示升调,用“.”表示重音,边读边标出,甚至鼓励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学生学习诗歌的激情就出来了。这样就抓住了难点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得到长进。

三、努力培养朗读习惯

课堂是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但仅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给自己制定近期、远期目标。例如每届新生,我都留下每个学生入学时的朗读原始录音,然后帮助其制定目标,很多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朗读水平与当初入学相比,真的可以用“刮目相看”几个字来形容,这算初中期间的一个远期目标。我还有个习惯,每学期开头两周都要求学生利用早晚读和课余时间读完整册课文,并在语文活动课上轮流介绍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一篇课文(规定用3-5句话)。另外,每节语文课前都有“三分钟说读训练”,学生可以朗读课文片段或即兴演讲或讲故事等。我班每个周末还有一个固定的“家庭作业”——听新闻联播,并且经常举行一些演讲比赛、背古诗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这样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朗读技巧,从教师的范读中学、从电影电视广播中学、从同伴身上学,“读”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是学生最好的范文。让我们回归文本,还学生琅琅书声,使朗读之花悄然绽放于语文课堂。让学生读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读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读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设计 篇4

评读,就是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进而评析其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点妙要等等,重在评析技能的培养和朗读能力的训练,适用于内涵较深、理性较强的现代文与文言文。如《曹刿论战》的教学,可通过评点、评析、评论、评说四个教学板块进行。

一、评点情节内容

1.说明什么是评点。

评点,指在阅读课文时对文章的情节内容、语言文字、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品评,从而理清课文层次,明确课文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学习评点课文,可以从用词造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格特征、故事波澜等方面进行,如对《曹刿论战》第一段情节内容进行评点,明确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教师示范。

3.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读互评。

4.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读编写好的对课文的评点。

5.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老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评点。

6.教师小结:

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第1段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第2段记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第3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二、评析课中文句

1.教师示范。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例。

(1)评析句子的意思。

曹刿认为“当朝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远谋”指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对作战而言指不仅能注意眼前的实情,而且能预见事态的发展及其后果,并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2)评析句子的作用。

此句的“远谋”为全文定了一个基调,文中的战前准备、战争过程、战后论述都是围绕“远谋”进行的。曹刿的“远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战前的准备,强调的是取信于民,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②战中采用了“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③战后通过他的论述,既交代了他指挥若定、判断正确的原因,又进一表表现了他的“远谋”。

2.学生活动。

齐读课文第2段,思考问题,找出重点句子进行评析。

三、评论人物形象

1.教师示范。

分析人物可从外貌、语言、行为、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谈,先一条一条地列出来,然后再归纳总结。如对曹刿的形象分析如下:

曹刿只是一介平民,但在国难当头他能忧国忧民,不顾个人荣誉与生命安危,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向鲁庄公阐明政治上要取信于民的主张;又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指挥作战,实施了军事上后发制人的措拖,最终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敌,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学生活动。

评论鲁庄公是明君还是昏君。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应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能放手让曹刿正确指挥,还向曹刿询问战争如此进行的理由,说明他跟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四、评说课文朗读

这里说的“评说”即对课文朗读的品评,边读边评,看句子是否连贯,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完成课后“练习”一,体会句子的语气,举一反三,反复品读。

3.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4.对照课文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5.熟读成诵。

试谈初中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 篇5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课文进行理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初中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并没有养成朗读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语文教学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朗读。朗读对语文教育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克服“弱化、边缘化朗读”和“朗读机械化、模式化”问题,充分认识朗读的意义,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朗读兴趣,丰富朗读形式;优化朗读方法,注重体验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1.普遍不重视。

细心观察,如今的中学生并不是很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这种现象分析起来,原因不止一个,除了教学模式呆板、教学缺乏艺术性等因素以外,与不重视朗读有关。到了中学阶段,要看的文章长了,要理解的内涵深了,朗读既费时又费力,更何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师生的心态都渐趋功利,考什么学什么,既然朗读不考,那还学它做什么,不如多做点阅读题来得实惠。

2.朗读品质低下。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起来朗读的学生多半是感到不自然,往往声若蚊蝇,结结巴巴,将一段美文读得支离破碎,文章的美感荡然无存。这说明,学生不懂朗读之法,不得朗读之味。初中生处在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阶段,他们中很多人由原来的天真活泼、大胆勇敢转为腼腆内虑、含蓄内敛。在这样的心理变化之下,他们觉得自己不自然的朗读有些怪腔怪调,于是便不愿在同学、老师面前展示,造成朗读品质的低下。

3.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当前,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老师基本不范读,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个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4.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呢?

5.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忽略了朗读表达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在走访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

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1.认识朗读意义,改革评价方式。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不能只把能量化、可细化的内容作为教学和考试的重点,更应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语文综合素养上。朗读是一个人全方位地感悟自得的过程,是口、耳、眼、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顺利进入“读其言、见其物、闻其声、悟其情”的境界。因此,朗读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流畅精炼,阅读理解更准确深刻,语言感受更迅速敏锐,情感熏陶更丰富细腻。可以说,抓好了朗读就是抓住了听、说、读、写的关键,就是全面地反映和体现了语文素养。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的一项措施是改革评价方式。如果考试是必须实行的评价方式,那么朗读能力的考查就应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比如在初中语文考试中增加语文听力的测试,播放一段优美文字,通过朗读者声情并茂的朗读,考查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或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实质上是间接地考核学生的朗读知识与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朗读体验,才能和朗读者心灵相通,产生共鸣。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还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诗歌朗诵会、主题演讲赛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朗读教学的认识误区。

2.激发朗读兴趣,丰富朗读形式。

初中学生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意识越来越强,理解力与自学力也随之增强,阅读课文也越来越不喜欢发出声音来朗读,使得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全都无法表达出来。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变被动朗读为主动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杂诗遣怀》)的朗读真谛。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与灵活化不但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有效方法,而且是深入把握课文思想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交替使用散读、齐读、跟读、个人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形式。各种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对象和目的来作相应的选择。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读的方法朗读、感悟,由“苦读”变为“乐读”,让他们把朗读看作是一种享受。

3.优化朗读方法,注重体验感悟。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探析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朗读教学,朗读形式,教学目的,朗读指导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有着明确的要求, 但工作落实成效不尽理想, 尤其是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笔者结合教学工作观察对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

一、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使得朗读教学工作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朗读目的不够明确, 未严格执行朗读的要求。由于目的不够明确, 也没有严格地执行朗读要求, 所以朗读教学是不成体系、杂乱无章的。朗读教学的效果与理想中的相距甚远。

(2) 教师重讲轻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还是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以逐字逐句地解释为主。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朗读时间, 就会让学生失去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课文中心思想和课文内容的机会,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 课堂上朗读方式较为单一, 学生没有积极的朗读兴趣。调查发现, 多数老师让集体朗读。没有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对于发音不准的学生、未用心读的学生以及根本未读的学生, 老师若不能及时发现, 并给予单独地纠正的话, 那么集体朗读对于这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没有意义, 这种无意义也注定教学成效甚微。

(4) 教师的指导方式过于单调。多数教师都是在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完以后要求学生再读一次, 久而久之, 学生们只是在执行教师的命令, 而对于课文的朗读要领还是掌握不到, 本是“有感情地”朗读引导最后变为“有声音地”朗读, 教师忽略了对朗读课文表情达意的真正目的的实践。

二、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

为使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稳步、高效地开展下去,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朗读教学的优化。

(1) 教师要明确朗读教学的目的。教师一方面要明确朗读与讲解之间的区别, 做好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明确朗读训练的目标。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学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就要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 而朗读恰恰是最有效和最积极的刺激方式。只有保证足够量的朗读才能达到学生语感的质的飞跃。语文素养的提高得益于更多的朗读;教师要明确朗读训练的目标。对于每堂课的朗读训练都要有一定的目标, 对于每节课的朗读都要做好课后的评估。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朗读、用情朗读。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才能实现朗读教学的真正效果。

(2) 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朗读是一门技能, 对于技能的加强还有赖于不断反复地去实践和练习。加强学生实践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技能的提升。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年级以及学情, 分配每一节课的朗读时间。充分利用课堂剩余时间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有了充足的朗读时间后, 便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认识到课文的中心思想。

(3) 创新课堂朗读多样化形式。教师结合课堂的需要运用各种朗读形式从而丰富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激情引导, 在朗读过程中读的不标准时, 教师可以进行泛读指导。尽量让学生能够跟随老师入情入境。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过程, 科学地规划好每一节课中每个环节的朗读形式, 让各种朗读形式能够在课堂朗读教学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4) 应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教师要保证任何训练都不能离开正确、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读基本功。一定要按照先保证正确, 然后再要求流利, 最后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一个顺序来进行。若发现漏读或者错读的现象, 教师在旁要进行及时的修正和指导, 帮学生一步步地实现朗读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 指导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真正把课堂的朗读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在朗读的课堂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篇7

一是認识上的偏差。认为朗读与识字教学是相互联系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应付各类考试,这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朗读教学没有必要。

二是不少教师用家乡“普通话”读课文。这部分老师虽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自己也努力用家乡“普通话”去读,但由于语音素质差,吐字音节不准,声调混乱,读出的课文“不伦不类”,时间一长,也就不往这方面努力了,甚至认为用家乡话教学反而更亲切。

三是教师无激情。不少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也不错,但读课文时通篇以叙述口气,语句中重音、轻音、气音、拖气音无明显区别,音量、音调、音速也不因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随时变换。很多教师读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毫无语感,每字所占时值均等。语调无抑扬升降,语感无喜、怒、哀、乐,语势无慷慨激昂、抑扬低沉之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读法有别者更是甚少,这些教师的范读无所谓“范”,无效仿价值。

四是将“朗读”和“读”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放开嗓门用普通话读皆为“朗读”。不少学生的“念读”令人忧虑:一是用土话唱读,好像文中每句话都是这调儿所填的词,听之,像是在哀叹,令人辛酸。有的教师对其唱读听之任之,不予纠正。二是快读,其话像是“连珠炮”,毫无顿挫感,听者不知所云。三是吐字不清,添字、落字、重复语句严重。四是语气无力,平淡无味。

凡此种种原因,使农村语文教学出现了偏差,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应重视“朗读”。

首先,朗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课文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品德情操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充满感情的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受到感染和陶冶。

如《海燕》结尾处有两句,一句是“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朗读时高声读出“暴风雨”,且是连续的“大声疾呼”,这样就把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兴奋、欢快之情表现了出来。另一句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朗读时“暴风雨”、“猛烈”应重读,语调要高昂,这样可读出无产阶级对反动势力无比愤怒和渴望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思想感情,富于号召力和战斗力。成功的朗读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量,唤起师生感情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朗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经常注意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

《孔乙己》中:“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间里……”中的“踱”,写出了长衫主顾的悠闲自得、养尊处优的生活状况。“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写出了孔乙己分文不少又有几分炫耀的心理。这些字重读,可使同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经过辨别、体味,从而加深理解它们的意义和表达上的作用,会增加材料的储备,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再次,朗读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措施之一。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语言政策,《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能说普通话”是课程总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对推广普通话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清楚而正确地示范朗读,不但能加深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大力推广普通话,起到言传“声”教的作用。

那么,应该怎样抓好语文朗读教学呢?

正确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抓好朗读的关键。

朗读,它不是纯技术性的。朗读者即使有了优美的语言、悦耳的声音,但不一定就能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在很多朗诵比赛中,有的选手把稿子背熟了,声音也还动听,手势也不少,但是朗读以后,别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虚假的热情和捏造的腔调只会给人以矫揉造作的感觉,丝毫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由于对作品理解不深,有的还会歪曲了原作的思想内容。

对于那些内容离我们相去很远的作品,更不可在不懂的情况下就贸然去朗读,如“阿房宫”中的“阿房”(ē páng),不能读成(ā f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xiàn)不能读成“jiàn”等。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进行“玩味”,就是抓住那些情感浓郁、含蓄深沉的妙词佳句,引导学生潜心体会,细细咀嚼,反复吟诵,慢慢品味。从中品尝作品无穷无尽的美——文辞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和色彩美。其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寂静的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名篇佳作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到作品融于情境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情感陶冶。

同为文章,体裁有别,文中所描写的语言环境不同,朗读技巧也不相同,要做到:一是教者用言简意赅的语句引读,先将学生引入文中描写的意境中;二是要注意语言的气势,指导学生掌握陈述、疑问、感叹、惊喜、激愤等不同语气的读法;三是注意吐字的轻重缓急,音量大小适度。

朗读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把作品朗读得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朗读者就要首先“进入作品”,受到极大的感染,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体验传达给学生。

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朗读能论文 篇8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是那样的必要,也是必须。

【关键词】朗读;指导;训练;点拨

曾几何时,校园里书声琅琅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更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境界。“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一位老先生的话令人振聋发聩。回首我们的语文课堂:课改之前常常用频繁的讲、问代替学生读书,课改之后又出现用频繁的课件演示、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学生读书。加之多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朗读成了新“鸡肋”,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更不愿意读课文的现象日趋严重,值得警惕。

如何破解难题,重温新课标:“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深受启发。寻找一种简单而原生态的方法:“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让真正的朗读扎根于课堂,通过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益,我做了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突破朗读的瓶颈

有一种情况: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或学生朗读时,下面总会传来不和谐的笑声,很是尴尬。如《乡愁》教学时,课前酝酿好感情,很有信心的走进了课堂,当我充满感情的朗读声响起时,意想不到的笑声出现了。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学生为什么会笑,不是我朗读的不好,而是学生不适应,是学生根本没有进入你所设定的氛围,那该怎么办?只有创设好了该有的情境,才能让学生适应,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突破朗读的瓶颈。

1.1先看后读。在进行《斑羚飞渡》时,让学生看幻灯片,把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牢牢的扎根于脑海中,再读该段课文,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情感创造,从而体会感情,读出对斑羚的敬仰。

1.2先听后读。教学《听潮》一文,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海浪声声,想象海潮来临时的情景,老师提示“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的顺序?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1.3先想后读。教授《沁园春雪》时,利用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内容,让学生想象在寒冷的冬天,漫天白雪飞舞时的情景,比较《沁园春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抒发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怎样胸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古传诵,是怎样以春花来喻冬雪,写出边疆奇寒的?使学生读出两者的不同来。

2.加强指导,掌握朗读的技巧

古人云“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可见朗读并不是简单的抱着书读,只有学生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真正读出味道;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课文读好了就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时教师有效的指导也就更为重要了。

2.1文本范读。范读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读课文的榜样,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比如: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等。我在教学前,都先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认真地练习朗读;在教学时,或自己范读;或请朗读好的范读;学或利用多媒给学生听(看)名家的范读。那会有更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经过一定的`模仿,都能较好地掌握各种朗读的技巧。

2.2感情导读。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因此侧重于投入感情地朗读,才能更好地吸取文章的精华。我在教学郑振铎的《海燕》时,指导学生调动感情因素去朗读文章。如:读出对故乡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对海上小燕子的关切之情,直抒胸臆时的思乡之情,再加上朗读技巧的应用,学生很快在朗读中领略到文中的优美意境;体会到作者远离故土所难于排遣的“轻烟似的乡愁”。

2.3积累常读。凡事持之以恒,才有成效,朗读也如此。中初生求知欲旺,记忆力好,可塑性强,正是朗读、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期。张中行先生说过:“这样读三四遍或两三遍,放下,过两三天或三五天,要拿出来,再读两三遍。这样至少重复三四次(喜欢读还可以更多,直至能背),到相当熟了再放下。这一篇如此,学其它篇还要如此”。张老强调反复地读。事实证明,只有读多了,才能把握语言规则以及文章思路表达方式。这样,才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培养、提高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创新训练,凸显朗读的效益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明朗读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学生只有具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朗读形式的创新。一是大声读。利用课前五分钟、早读、班务会、班会等时间,让学生把想读、爱读的章节大声读出来,效果良好。二是默读。选取经典文章或者课文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默读,写读书笔记。三是听读。利用团队活动,让学生听广播、听讲座、听故事、听朗诵会等,以提高学生听品评的综合能力。

3.2寻找训练的突破口。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从“说”开始,大声说,放开说,克服学生胆怯,并根据教材进行课内说事、课堂小组讨论,复述课文内容,或者进行朗读、背诵、口头作文等比赛,甚至让学生表演课文剧,这些都符合《课标》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才会成为会听、善听的人,各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才会随之提高。

3.3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阅读训练应该采取分阶段实施,即初读、细读、品读。初读,就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完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知课文的大意。细读,就是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反复地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中心。品读,就是最高的朗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精妙之处有一定的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的集体或个别朗读,直读到心中有了菜畦、桑葚、何首乌等景物。但是平坦质朴的语言需要通过朗读,品味出文字背后的意蕴,有韵律节奏的语言更要读,更要去细心体会、品尝,感悟精神意象,久而久之,文学修养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3.4适时点拨,汲取朗读的精髓

通过指导、训练,学生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技巧和能力,但并不是朗读的精髓。这还需要理解下的朗读,这样才能读出味、读出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是朗读的基础,不理解怎能读好?朗读与理解的交替则是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可以为朗读架起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听一位教师上《背影》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后,教师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作者通过四次背影的描写,传达了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让我们读出这种爱。”究竟爱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课后我问学生,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而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但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呢?

第一:学生对于文本自身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首先需要去阅读,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为学生本身的条件所限,这些了解还只是最基本的,还远远地不够;

第二:教师的讲解。讲解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了解。讲解不够,诗文的意境没法理解,讲清楚、讲透彻了,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还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在诗歌的教学中,注重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讲解,在教学《乡愁》时,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光读是体会不出来的,需要把诗歌创作的背景向学生详细的讲解清楚,让学生明白一首小小的诗背后却包含着这么多东西,这时候再让他朗读时,意境、情感就完全不同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重视起朗读教学,指导好学生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深深扎根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热爱我们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浅淡如何加强中学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周扬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变革也在不断的改革、深化。但是,通过笔者的了解,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然堪忧,仍有不少教师在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造成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初中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

二、应试教育阴影作祟,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要求转;

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单一,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忽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

当前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究竟该走何种道路,已经摆在许多农村教育管理机构和广大语文教师的眼前。拿霍邱县来说,霍邱县教育局近两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致力于初中课堂教学的改革。2010年5月请来了全国生本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以及他的生本教育研究团队,对广大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与合肥市教育局结成帮扶对子,并在2010年11月邀请合肥市优秀教师、班主任到霍邱进行结对帮扶活动。凡此种种,可见当前霍邱实施农村中学教育改革的决心。

那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笔者先后参加的生本教育培训和与合肥优秀同行的交流,加上笔者几年的农村中学教学经验与平时的耳闻目睹,笔者认为,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主要的一点是: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会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会学、愿学、乐学。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分析 篇10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03-02

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朗读教学。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书面知识进行掌握的基本方法就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实现学生和书本的基本对话,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提高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阅读教学不够重视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于阅读教学普遍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大多数师生对于阅读教学都存在不正确的观念,觉得阅读教学没有什么用,而且也不用考试,所以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阅读教学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都是教师很随意的读一遍,让学生接着读一遍,这样下来就算结束了,这样的教学使其缺乏基本的阅读性,学生也不会体会到阅读的美丽,自然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低。

(二)阅读方式缺乏效果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采取全体朗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太过单一枯燥,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的时候教师会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点名朗读的方式,但是教师的相关评价大多比较笼统,对学生也不会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的读音正确与否,对于情感调动和文章基调的把握等方面都不会给予过多的重视,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也不会得到提高。

(三)学生的阅读训练太少

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中,普遍喜欢让优秀的学生进行朗读,而其他的学生就要做听众,不能进行阅读训练。初中语文阅读的联系缺乏系统性,教师也不会进行仔细的讲解和指导,阅读似乎成为语文教学的过度环节,其具体的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提高。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有目标的组织学生进行朗读

朗读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很好的感知,但是很多老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教师也没有在仔细听,而是在进行板书或者思考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关注。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以教学效果为基本的出发点,为学生设计出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对于阅读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在进行具体的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明确阅读的意义。教师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要注重阅读的层次性。

例如:有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老师要首先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进行配音朗读;教师可以带领整体学生对朗读产生感知,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会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注意让学生朗读这首诗的重点诗句,利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形式来体会朗读,使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诗的文化背景,促进朗读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最大的意义就是引导学生可以去读书,而不是只负责给学生讲述,学生获得了读的权力,才可以感受到自己在朗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语文课堂只有这样才可以充满活力。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学生的朗读当做一种表演,这只是学生共同参加的一个大众活动。每个班级都有内向、不爱表现的学生,教师要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可以勇敢的进行朗读,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朗读活动中。

例如:在《童趣》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特意让那些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进行朗读,而且要花费足够的耐心去不断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尽量的放松下来,告诉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兴趣,多和学生们在一起,时常对他们进行鼓励,为学生们提供比较和谐的朗读氛围。

(三)加强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的具体朗读方法,这样学生才可以将正确的朗读方法进行正确的使用,进行有效的阅读。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将字音读准,尤其不能擅自填字减字,要教学生进行准确的破句,将具体的停顿方法进行准确的停顿,对于学生的朗读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吐字要清晰,朗读的音量和语速要注意和文章的具体内容相适应,在朗读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开展朗读比赛活动

提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让学生对朗读进行充分的发挥,初中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朗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朗读比赛当中,在这种具体的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比赛的形式有很多,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比赛,提高小学成员的朗读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内容在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既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朗读的兴趣,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我们知道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希望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朗读教学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将自身的朗读水平提高起来,其次才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精心的指导。对于朗读教学方法要不断进行创新,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升朗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胜雁. 朗读教学亟待加强——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浅析[J]. 今日科苑,2010,14:215.

[2]马南. 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05:86.

让朗读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飞舞 篇11

当前,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加强农村中学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尤为重要。

一、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逐步开展朗读教学

朗读作为一种技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强化,在不断的朗读实践中提高朗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朗读学习的时候,应该制定完善的朗读教学计划,在循序渐进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能够使学生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这个阶段让学生进行准确的朗读即可;在分析课文阶段,通过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增强对于文章的理解;在学完全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通过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能够体会到不一样的意境,使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语文课文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通过循序渐进的朗读,能够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情感发展以及作者的用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朗读基本技巧,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在农村地区,学生的方言会导致语音有一定的缺陷。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与学生适当的朗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教师应该通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音,使其能够准确区分平翘舌、前后鼻音等。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证朗读的准确性。一定程度来说,朗读是一项基础的修养,所以这就需要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声音。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语文作品的基础上掌握朗读技巧,开展有效的朗读,这样才会使朗读学习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新闻来逐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发音,减小方言对于学生朗读的影响,使其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科学设置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热情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度的阶段,所以学生不会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这样就会给开展朗读教学造成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丰富的朗读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喜欢上朗读学习,有效保证了朗读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观潮》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下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钱塘江的壮阔。这样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学生会有更加浓厚的朗读激情,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开展朗读示范,指导学生开展朗读学习

在开展朗读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缺少专业的朗读知识,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示范指导来让学生开展正确的朗读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渐提升朗读能力。虽然教师朗读不是绝对的标准,但是因为教师示范朗读是直面学生,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模仿朗读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有效保证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朗读《过零丁洋》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示范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古诗的内容,能够读懂诗人身上的故事。教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能够让学生对于朗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朗读教学的效率。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朗读能力

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朗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提升朗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逐渐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同时学生在受到好胜心的影响下,对于语文朗读学习会更加投入。这样学生在浓厚的朗读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思维,增强学生对于朗读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创作文章,然后朗读出来,让学生们进行欣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感 篇12

(2008-01-03 19:19:56)标签:杂分类:他山之石

新乡市长垣县樊相镇中心校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1、2002年9月,长垣县整体进入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即转变过去单

一、被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课改中出现了“不穿鞋难走路,穿错鞋走错路,穿旧鞋走小路,穿新鞋走弯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真正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如此,将直接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新一代人才的培养。

2、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初中,近年来学校不少骨干教师相继调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鉴于以上几点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在于:

转载(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2)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3)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2、实践意义在于:

(1)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的顺利实施。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所说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首要指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有效学习有先天的联系。本实验研究能较好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切实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华而不实”问题。

(2)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和自我调适,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

(4)有利于学校改变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确立语文教师的学科管理思想,从“有效”且“高效”的角度思考语文教学的系列行为,包括课前的准备:有效地计划制定、教材的研究、学情的分析、教案的设计等,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策略的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课堂教学的后续性:课后练习的布置、及时到位的辅导、准确的评价与补救等。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放到语文“教学”的系统中统筹管理,有效落实。

2.研究语文教学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度”,即相关教学活动达到怎样的程度才是最有效的,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高效的,优化环节结构。

3.细化语文教学系统各环节的教学行为,以系列教学行为的有效组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范畴,要以教育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和实验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1)了解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2)掌握学科管理的基本方法。

2、观察法。深入教学实践,跟踪观察了解语文教学三个阶段的现状,摸清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3、问卷调查和访谈。编制语文教学三个阶段的教与学的方法与效果调查表,为语文教学系统性管理把脉,以便对症下药;同时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师生对教与学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的心理需求。

4、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课题内容边研究边调整,在行动中不断推进课题进展。

5、个案研究法。选取特定的人与课题,对整个语文教学系统的逐个环节进行描述与分析,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六、课题研究步骤:

(一)研究思路:

首先进行广泛的文献资料研究,了解国内外当前对于有效(高效)教学研究的进展以及语文教学研究的动态,从中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作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现状,又确立几个子课题研究小组,以系统结构优化为中心,从不同角度研究语文教学的“高效”问题,最终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7.9.22——2007.10.22)(1)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尤其是关于有效、高效教学的理论,掌握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

(2)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方法,成立研究组织。

(4)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科研理论,并做好成员的分工安排,确立子课题方案。2.准备实施阶段(2007.11——2008.2)(1)请专家指导,进一步论证课题方案。

(2)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重点研究教学效率。(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学科管理的相关理论,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4)对本课题作初步的文献研究。3.全面实施阶段(2008.3——2009.8)

(1)采用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关系。

(2)从管理的角度确立教学三阶段(准备、施教、巩固与评价)的地位,研究其有效(高效)性所要达到的度。

(3)从实践层面上进行语文学科管理研究,把各阶段的教学行为放到系统中全盘统一管理。重点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改进。

(4)将教学准备行为分解为教师教的准备行为和学生学的准备行为,研究其高效性策略。

(5)研究总结高效课堂的管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指导教师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课堂管理思想与教学艺术。

(6)研究课堂教学的后续行为,包括学生的作业练习、教师的辅导补救、学习效果的诊断评价等,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度才是高效的。

(7)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对研究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实践的培训,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和进度。

4.总结阶段(2009.8——2009.12)

(1)总结研究成果,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论文或论著。(2)总结出语文高效教学的一般规律。(3)探索出培养高效性语文教师的途径和方法。

七、成果形式

1、论文

2、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八、课题人员分工:(略)

九、课题的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因此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学不允许出现浪费:时间的浪费、智力的浪费以及其它教育资源的浪费,任何一种浪费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都会造成教学的高耗低效。而教学系统结构的优化与否是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追求高效的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广大师生的目标,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既如此,本课题的研究就会得到全方位的支持,有利于形成研究的环境与氛围。

本课题提出之后就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全力响应,同时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的领导也鼎立支持,他们在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准备帮助开展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细致的文献资料的查阅,掌握了大量的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最新资料,找准了课题的切入点,完全有信心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主要是语文教学的县市级骨干教师。有市县名教师2名,中学一级教师4名,他们大都参与过省市级 “十五”课题的研究,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过数篇文章,完全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校一把手校长的全力支持,为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不仅添置了上网的专用电脑,而且购置了大量相关的书籍杂志,研究经费学校全额拨款,需要多少学校拿多少,同时给课题组成员提供大量外出调查研究和学习的机会;学校规定,只要是课题研究,学校提供所有的物质和时间上的保障,并将尽力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学习研究的平台。另外,本课题的研究还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就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

十、预期成果的价值: 1.实践价值:

在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利用仅有的教学资源投入,得到最大的教学产出,其实践价值就在于:

(1)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高效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优质教学的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天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体现。而高效教学所追求的就是教学效益与效率——一方面要有优质的结果,另一方面要有优质的过程,进行高效教学研究,坚决反对那种把“提高教学质量”与“加班加点”之间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效教学的本质追求。

(2)有效地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低效状态,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还学生以“血色”与活力。教学从有效性纬度上有四种形态: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高级状态)——低效教学——无效教学——负效教学。低效、无效乃至负效教学的大量存在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用于学习(特别是重复作业、机械训练等)的时间之长、负担之重、效益之低下,“日光”加“灯光”的教学,已经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严重障碍,陶行知先生曾经抨击过的那种“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生命赶掉了”的那种“杀人的”的教学,今天涛声依旧!反对低效(无效、负效)、探索高效教学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改变当前的低效状态。

(3)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是独立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二是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升;三是辅导点拨及时精当,做到要言不烦;四是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管理科学规范,能够优化教学系统的结构。把教师从繁重的低效或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升教学生活的质量,促使教师走上一条教学自由之路。

(4)改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由于语文属于母语教学范畴,学生学起来不像学其他学科那样有新鲜感以及学会之后即刻获得成就感,而且语文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所以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常常是无所谓,进行高效教学研究能够很好地改变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及学习时的精神状态。

2.理论价值:

(1)丰富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从目标上来说,课改的真正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媒体的包装报道,与高效教学的追求是完全一致的;从过程上来看,新一轮的课改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其成败与否的关键指标,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是语文高效教学策略最核心的关注。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充实语文课改理论。

上一篇:感冒,你离我远点300字作文下一篇:初二读《四世同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