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技巧

2024-09-27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共12篇)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 篇1

写作对初中生来说, 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 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大多数写作水平较差, 低年级学生更是这样。像用词不当, 内容空洞, 条理不清, 主题不明, 甚至文不对题等现象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学生在写作课上写不成作文, 他们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写”。面对这些问题,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作文教学方法, 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 充分调动积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 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这些道理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说明。像高考、中考中, 因写作失分而名落孙山的, 应用文中闹出笑话的, 或造成严重损失的等典型事例, 都会引起他们的重视。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在一定意义上说, 环境可以起到导向和动力的作用, 可以使人受到感染, 产生兴趣, 产生力量, 从而努力进取。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除了可让学生坚持正常的课外写作活动外, 还可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 创办写作园地, 定期开展写作比赛等。

二、广积素材, 奠定写作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 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语可写”, 就是缺乏材料的明证。因此, 要写好作文, 就必须先具备广泛的素材。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素材呢?这就要求学生经常积累。主要可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多观察体验生活, 如组织春游、观日出、学雷锋、做好事、义务劳动等, 从中获取生活素材, 通过写日记来实现。另一种是多读典范文章, 摘抄精彩片段和写体会, 通过写读书笔记来实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及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 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三、多读范文, 揣摩写作技巧

1. 讲评好课文。

在讲课文时, 应有所侧重地讲些相应的写作技巧, 并随时让学生模仿训练, 做到读与写两种能力同时培养, 同时提高, 一举两得。像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语言技巧, 陈群的《理想的阶梯》的结构技巧, 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的说明技巧等, 都让学生领会并训练掌握, 对他们写作技能的提高很有帮助。

2. 选讲好课外作文。

平时让学生多读一结课外读物, 特别是优秀作文, 使其汲取收营养。在写作课上, 讲一些典范作文, 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并随时让学生模仿, 这样既能提高写作技能, 又能丰富知识。

3. 选讲好学生作文。

学生的作文与他们的实际联系紧密, 他们最乐意评议和模仿, 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多数写作课上, 要讲评两三篇学生生作文, 其中既有正面的优秀作文, 又有反面的问题作文, 对优秀的要给予肯定和表彰, 对有问题的要指出不足, 提出建议。同时选出一些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轮番评议并模仿。这样直接而具体地指导写作, 学生的写作技能会迅速提高。

四、加强训练,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训练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一般地说, 初中生课外时间有限, 要求写整篇文章, 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 平时可以多练笔, 多写日记。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 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 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笔头熟练了, 素材也丰富了, 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 就应降低写作难度。而随笔, 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 只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 可抒情, 可记叙、随心所欲。有话则长, 无话可短, 尽兴而写, 随意而止, 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 渐渐地, 观察视野不断扩大, 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 写社会、写人生。在随笔里, 我感觉到学生的写作欲望, 感受到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发的观察兴趣, 不仅有话可写, 而且更真实, 更贴近生活, 收到显著的效果。对写作训练老师要给予适当的批阅, 老师批或学生批, 写作园地主要通过征稿和轮番写稿两种形式进行登载, 每周更换一次。每学期开展两次写作比赛, 评出优秀者, 给予表彰和鼓励。这样每学期都连续不断地训练, 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逐步提高。

五、开放评改方式,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 教师主观性强, 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 要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使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 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 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 请同学打分或评价, 并谈谈为什么得分、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 让学生阅读自己的, 欣赏他人的等, 并且让学生人人办自己的文学小报, 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达到充分共赏共评的效果。这样, 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 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学习别人的长处, 使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 作文教学应该“授之以渔”, 而非“授之以鱼”,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 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增强自己的感性认识, 并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 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徐风兰.如何上好初中语文作文课.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8.

[2]武小翠.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作文课.学周刊, 2013.5.

[3]赵丽芳.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作文课.科教新时代, 2013.6.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 篇2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第12期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水平,对于他们学好其他学科以及今后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融入到课文情境中去。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情景设置,开门见山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播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鸟语花香、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琪B的《春酒》,教师可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导入,引起学生的有趣思考,激发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课文所写三种不同场合民歌演唱如何理解?想一想,与我们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的演唱会、音乐会初中语文教学技巧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何对云南的歌会这么感兴趣?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初中历史教学技巧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分析研究

教学要寻找到窍门、掌握住方法,以娴熟的教学技巧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掌握教学的相关技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理论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技巧研究,重点抓住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手段激趣

历史教学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宽泛,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世界,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让初中历史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实现激发兴趣、加深认识、增进理解这样的综合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将信息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体现对历史教学成效提升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笔者运用多媒体搜集丰富的信息,无论是对历史人物的介绍、历史事件的回放,还是补充相关的背景信息等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从网络中整理出大量的为己所用内容,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笔者也在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重点强化设计的自主性、使用的合理性。在教学课件设计中尽量以自主设计为主,自主搜集资料,运用教学软件进行编辑设计,同时对一些成品课件开展改造,增加针对性的内容,删除不适合的信息,打造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课件。在使用频率上也注意把握火候,一节课运用多少次、每次运用多长时间等等,都进行精心设计。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巧妙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强化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情感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每一位教师都要将强化青少年思想情感教育作为历史教学一项重要职责,要加以重视、有效贯穿、全面落实。当代青少年思想发展较为迅速,同时对社会各种思潮的辨析能力也没有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加上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强化主旋律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课教学中,笔者坚持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民族责任感教育为抓手,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了一组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无比愤慨,笔者同时配以深沉的语调向学生介绍了这一段历史的概况,让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达到极致。笔者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日本这一弹丸小国,能够肆无忌惮地侵略我国?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落后挨打的道理”,纷纷表示这样的日子将永远成为历史,历史的悲剧将永远不会重演,自己将努力学习,将来承担起强大民族、振兴祖国的历史重任。爱国主义情感充斥在学生内心,思想渗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发挥专题活动促进作用

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要兼顾学生参与性的激发,要注重营造浓厚的情境,要让学生在一些专题活动中加深理解、受到教育、提高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一些专题活动,例如《钢铁长城》教学中,笔者专门针对这一课的教学开展了专题研究,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了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最新型战机到辽宁号航母、远程导弹、激光制导武器等等,让学生的眼界得到了有效拓宽,丰富了他们对我国军队建设的认知。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结合学生自主搜集的有关资料,畅谈对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感受。这一专题活动实现了拓宽知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效果,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和观看演示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有关我国军队建设的资料信息,同时也对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产生了无比自豪之情,对我们有能力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有能力维护世界和平充满了信心。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胸中激荡的满是豪情。可见,专题活动的开展对历史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积极意义。

四、初中历史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历史也是生活,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彩瞬间。历史教师要强化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要学会联系生活巩固理解,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效果。笔者在这一方面主动积极地开展了探究尝试,例如《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之后,笔者安排学生开展专题分析讨论:自己周围的生活具有哪些变化,从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中透露出哪些信息,与人们生活水平、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哪些内在关联性。这样的拓展性实践活动是对学生思想能力培养的一次有效尝试,他们能够从这些表面现象中发掘出深层次蕴含的道理,透过生活方式的变化感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一个小的角度折射出整个大的内涵,效果非常明显。

从上可知,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许多技巧可言,关键在于教师有效梳理、发掘和运用总结。广大教师应当牢牢把握这些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路径进行突破,并总结提炼出教学经验技巧,逐步提升自身教学驾驭能力和教学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淑波.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J].中小学电教(下).2013(12)

[2]金向东.顺应课改,激活课堂——初中历史教学之心得[J].新课程学习(上).2013(05)

[3]常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J].才智.2013(07)

[4]方秀书.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神州.2013(22)

[5]顾晓丽.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探析[J].神州. 2013(22)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技巧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富有吸引力的问题, 往往能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 尽量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对同一物理问题, 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 提问的角度不同, 效果往往也不一样。课堂上, 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创设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 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一、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个体的差异。因此, 不应盲目地为提问而提问, 更不应要求所有的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 而应考虑内容的难易, 根据提问对象的年龄、性格、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来设计问题, 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如“是什么”的判别型, 这种问题主要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怎么样”的描述型、“为什么”的分析型, 这类问题主要针对中等生;“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问题主要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比如学习《光的折射》之前, 先提问: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什么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学生不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般在课本中就能找到准确的答案, 主要是概念、定理之类, 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提问, 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稍微复杂一些的也只是要求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的重述。这类提问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课堂看起来活跃, 双边活动较多, 但是缺少高级的思维活动, 因此应适当使用。这样设计的问题, 由于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提问要建立在联系实际上

联系日常生活现象, 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大旱灾, 为了减小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户采取地膜覆盖种植技术, 为什么?”“你在什么情况下, 才能跳得更高, 更远?”像这样联系实际的提问, 不但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自制的小型发电机使灯泡亮起来时, 他们就会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从而强化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 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 在相互启发下, 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时, 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地记在黑板上, 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又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提问要建立在物理知识的应用性上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 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且能激发积极思考, 养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 学生也能做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 就可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 安排学生课后做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 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分别把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 会有什么现象?”生答:“木块浮在水面上, 铁块沉到水底。”再问:“为什么木块放入水中会浮在水面, 而铁块放入水中却沉入水底?”生答:“铁比木头重, 铁的密度大。”我又追问:“轮船是由钢铁做的, 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呢?”学生回答不上来, 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问要建立在激发学生思维上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良好的提问环境。不但要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 还需要对学生的大胆疑问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从提问中感受到思考和获得问题答案的快乐, 才会形成主动去提问的良性循环。此外, 教师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不是对学生灵光乍现的提问直接地给予解答, 而是刺激学生思考, 让学生不断地思考, 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直到问题被一个个地解决。在教学中, 问题的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 理解特别深刻, 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 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 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 设计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的争论, 对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 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 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1]蔡苏青.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 2010 (3) .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 篇5

1、思维条理性差

很多学生学习物理有太多的想当然了,没有经过严密的分享和判断就直接凭借自己的第一直觉来进行判断,这是很不应该的,比如说,学生认为“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等等都是看似有理其实全都错误的概念,所以学习物理要有理有据,不要太想当然了。

2、 从生活中学习物理

物理与我们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食物或者现象都与物理有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学习物理也可以从生活中出发,把我们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想结合,这样既是在复习也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增进我们对物理的兴趣,还有提高学习物理的趣味性。

3、 锻炼逻辑思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分析 篇6

一、灵活安排教学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授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只有适当拉近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让学生对其产生亲近感,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缩短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采取其他同类感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比如在学习《孤独之旅》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唱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其更好地进入文章情境。通过课文内容与歌曲所表达的感情的相互影响与贯通,形成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课堂氛围,教师要通过灵活安排各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巧妙设置一些问题,为学生构建个性化阅读的问题情境。并综合考虑阅读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与理解。这不仅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调整与引导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出现的各种分歧,把握其准确的思维动向。比如在《杨修之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问:“杨修的死谁该负主要责任?”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曹操嫉贤妒能”或者“杨修自身的原因”,教师应该综合各方观点,总结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答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成果。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追问:“如果你是曹操或杨修,你会怎样做?”通过问题的逐步深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应用和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张扬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不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学生的主体体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只有保持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学生才能与教师、同学以及课文内容之间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交流,掌握文章结构特点,把握其主旨产生与作者的共鸣。比如在《范进中举》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胡屠户”这一形象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以据此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对“胡屠户”这一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在学生自主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胡屠户”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教师的这一做法是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从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内容或人物出发,巧妙带动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与掌握。

四、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有多种方式,比如听读教学、默读教学以及对比阅读教学等等,教师要对其进行综合运用,保证学生在不同阅读方式的影响下,增强其不同的阅读体验。比如在《往事依依》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这篇课文是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各种生活片段,有声有色,感情细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默读与听读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听读中圈点勾画文章中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并通过默读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蕴含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将此文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其内容、结构、语言以及情感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与中心思想的把握,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提高,深入文章内容,获得情感体验,明确阅读的意义与价值,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五、建立阅读小组,加强阅读互动与交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建立各种阅读小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建立阅读小组能够通过不同学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提高各自的阅读能力,增强其不同的阅读感悟。阅读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整体效果,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向进行分组,推选阅读组长。此外,对阅读内容要有一定的约束,主要配合初中语文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相同文体或相似主题的文章的认同和把握。这样不仅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阅读不同文章的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灵活安排教学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阅读体验,建立阅读小组,加强阅读互动与交流,达到提高其情感体验与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艳梅.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2]李淑梅.深化课外阅读,注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拓展[J].考试周刊,2013,(65).

[3]张学刚.如何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绽放个性之花[J].考试周刊,2013,(65).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 篇7

一、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狄德罗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 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氛围轻松, 让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保持最佳, 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 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 教师应发扬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质疑, 欢迎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 就要调动学生的五官参与到课堂中

“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事”, 从哲人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 教学是要调动学生参与到你的活动中去, 当学生体验过后的内容, 掌握也就容易得多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 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 也就成了成功的关健因素。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导思想, 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 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 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 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 不是老师教, 而是教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作出评判, 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教案与学案互为一体, 学生根据“讲学稿”预习时往往能解决新授课50%以上的问题, 于是当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的时候, 知识对他们就从原先的未知转变为“已知”, 而课堂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就成为知识的“再现”, 如此, 课堂就不单单体现单向传输知识的功能, 而成为师生探讨问题、交流观点的场所;并且此时的学生更乐于表现, 更能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些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练、实验、比赛、表扬等多种手段, 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教, 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因而学生和主体地位被调动起来了, 手到、口到、眼到、脑到、耳到, 学生的所有感官都用到了学习上, 自然成绩也就出来了。

三、妙用“多媒体及展台”, 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课堂上我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 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 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 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打破时空的限制, 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上, 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 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或者像磁石一样, 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情趣, 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

四、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都属于探究式学习, 无论是在学习中, 在学科领域之内, 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确立学习主题, 给学生营造学习情境, “小题大做”, 类似学术研究, 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 能够主动发现问题, 热心于调查、细心地做试验, 对信息做相应的收集、整理, 最后过滤、处理, 能够自主研判、合作交流、主动参与, 这是一种学习方式, 更是一种学习态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要善于研究探索, 带领学生一起探索, 这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高级形式。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技巧初探 篇8

一、贴近生活, 深入小说

小说应该算是所有文学艺术中最“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形式了, 尤其是写实类小说。小说家们将生活经历加以修饰, 并融入个人情感, 最终构成一篇某种意义上虚实相交的作品。也许在一些小说中, 作家看似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的、虚构的情景, 但无论内容多么复杂多么理想, 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素材。鉴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 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挖掘,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说, 在小说中体验生活。

以莫泊桑的名篇《项链》为例, 主人公马蒂尔德为了一夜的虚荣, 付出了一生的辛苦劳作为代价, 结尾却如此令人哭笑不得, 在戏剧性的嘲讽中, 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这是从总体的理论角度而言对《项链》一文的鉴赏, 但是学生们在嘲笑的同时未必能够切实的体会到作家传达的思想,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进行鉴赏和思考。在学生通读小说后, 教师可以试着提问:“为什么马蒂尔德要去借项链?为了这条项链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确定学生已经了解小说内容和中心思想后, 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虚荣心?为了达到目的是否也付出了很好笑的代价?又或者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他们又是为什么会产生虚荣心?”可以鼓励学生也模仿《项链》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小说。当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者是周围人的经历再去阅读小说时, 就可以较好地理解马蒂尔德虚荣心产生的原因并反思背后的根本现象, 体会到作家讽刺中包含着的同情。这样, 既教育了学生, 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人物分析, 理解小说

人物作为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 是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比较典型的人物塑造, 小说可以更具体、更有代表性的映射生活。人物的描写, 可以有外貌描写, 也可以有心理描写;可以有正面描写, 也可以有侧面烘托, 无论何种方法, 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相当程度上表达了小说所要传递的信息, 通过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生活的介绍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 把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是小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比如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所有的情节都围绕这个如同装在套子里的人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启发学生从主人公别里科夫入手掌握小说主旨和中心思想并进行思考。如别里科夫最大的特点“怪”———打扮很怪“层层包裹”, 说话很怪“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为人处世也很怪“禁止好, 准许危险”。从外到内别里科夫都透露出封闭、保守的“怪味”。这里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别里科夫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当学生给出答案后, 教师就可进一步分析, “套子”对于别里科夫之类的人而言是否还有其他的含义?如象征旧制度、旧思想的束缚等等。接下来就可以插入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介绍,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套子所代表的含义。分析完别里科夫的怪之后, 应进一步结合小说中围绕别里科夫展开的自行车事件等深入分析, 教师点拨学生对事件中别里科夫的心理神态等进行分析, 进行第二阶段的深入探究:“别里科夫值得同情么?”最后, 结合对别里科夫两个层次的探究, 得出一个结论。此外, 若课时允许,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契科夫的小说进行模仿和学习。

三、情节入手, 深化认知

同样作为小说要素, 对情节的把握和有层次的分析, 也有助于小说教学的展开。通过小说情节的划分和分析, 不仅能够疏通小说脉络, 使学生快速掌握小说内容, 对学习小说的结构布局也大有裨益。

在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中, 描述了主人公“漏斗户”陈奂生进城的一段奇遇, 非常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处于社会改革变化之中的农民如何走向新的生活, 从而表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既然小说围绕一个“奇遇”展开,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奇”在哪儿, 又“妙”在何处。在情节设计上面, 通过全文的分析, 不难帮助学生总结出故事中的巧合:如“怕脑后生风了”而买帽子偏偏感冒了;卖油绳没来的及回家而睡在车站里, 因此与吴书记相遇;因与书记相遇又因感冒而住进了高级房间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巧合, 既表现了以陈奂生为代表的农民生活的改善, 又表现了农民在思想觉悟方面有待提高的处境, 最后反映出新社会的面貌。这样的写作技巧, 是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阅读之余领悟体会的。在情节的分析上, 教师还可以通过互相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加强印象。如《陈奂生上城》中描写了一系列巧合, 那么它与同样充满巧合的《项链》相比, 二者各有什么特点呢?通过比较, 就兼顾了两篇小说的学习, 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传统教学中, 一般通过划分段落、总结大意、概括情节、分析人物以及艺术特点等量并进的方式进行小说的教学。但是小说作为富有活力的艺术,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适量加以启发和引导, 并有侧重点的对小说进行分析鉴赏, 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兴趣, 也让教学取得突破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毛高阳.曲径通幽处, 殊途境更佳——浅谈小说教学的切入角度[J].语文教学通讯, 2010年第13期.

[2]李新光.浅谈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科教文汇 (上半月) , 2014年第2期.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技巧 篇9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尤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思想观念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近几年的教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我们的教学课堂渐行渐远。而全新的教学思想和全新的教学模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种全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这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宗旨。因为我们在教学中, 只有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置, 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做文章, 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良效。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在因素, 让其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双边互动, 积极思维, 积极创新, 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做主导。

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 是师生通过双边的互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也就是说, 教师应站在“导”的位置, 做好教学课堂的“导演”。“导演”好做, 而做“好”导演就难了。实践证明, 当“好”导演, 是要下一番工夫的。一节课如何“演”?采取什么形式?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是这个“导演”幕后的工作, 就是说, 在“演”前一定要有通盘的考虑, 再做出周密的设计, 最后才能走向前台, 让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下, 积极地求知, 并在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中聚精会神、殚精竭虑。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地进行引导,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操练情况, 并从中接收反馈信息, 发现问题, 及时点拨,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都能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二、教学应注意创新, 创新是教学的生命

创新是教学的生命。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运用一种方式教学, 就像我们吃一种东西吃久了就会“腻”一样, 也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求新, 学生才能有新鲜感, 才会好奇, 进而产生兴趣。

1. 恰当引导、积极激励。

它要求教师要靠火热的爱心、健康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和学问、娴熟而适当的授课技巧来善待学生, 对学生的答案与想法不要轻易否定, 对学生的思维过程, 要辩证地进行分析,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要充分认识到, 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吹灭了学生的创新之灯, 无疑会丢失一份创新的灵性, 不仅仅是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而已。所以, 科学的激励在创新教育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创造契机, 积极启发。

创新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妄想和臆想, 它需要充足的论据和论证做基础。诚然,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艺术上需要体现创新, 但更重要的是, 应该在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要凸显新意。要让学生形成敢想、敢疑、敢说的良好个性, 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创造教育契机, 给学生以适当点拨与启发, 而且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一旦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即刻点燃。

3. 科学态度, 延伸课外。

科学严谨的态度, 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深远, 尤其是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 它的形成不仅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 而更重要的是延伸到课外。在课堂教学上, 我们要将科学、公正的观点渗透于其中, 将严谨、求实的态度寄寓其中, 对与错, 是与非, 一定要分明;不盲从不崇拜, 更不迷信。在现实生活中, 要理性对待事物, 要敢于质疑, 阐发主见, 相信自己, 坚持原则, 不随波逐流, 不人云亦云, 形成严谨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习惯, 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4. 落实创新, 教师关键。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而创新之谜简直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是那样令人向往。实践证明, 谁把握了它, 谁就拥有了未来。而创新教育又是一个大题目, 要想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所以, 英语教师应该将创新时时刻刻挂记“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语) 。

三、勤能补拙圣人训, 笨鸟先飞见奇功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语) 。勤能补拙就能彻底地诠释爱迪生的这句格言。我认为, “勤”还含有“笨鸟先飞”的意思。试想, 我们大家都是芸芸众生之一, 普普通通一员, 如果我们整天抱怨自己愚笨, 甘心流于世俗, 胸无远大目标, 吝啬不愿付出, 将“勤奋”二字置之脑后, 最终只能可怜华发早生, 不知“成”为何物, 真正可叹可悲。

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也曾有过抱负, 也曾有过理想, 也曾有憧憬, 也曾有过向往, 只是我们没有用好“勤奋”而已。古人能够做到“悬梁刺股”, 做到“囊萤映雪”, 做到“凿壁偷光”, 做到“闻鸡起舞”, 如果我们能像古人那样刻苦勤奋, 再运用一些方法, 如大浪淘沙法、拆分单词法、狂写法、联想法、循环往复法、归总法等, 英语中的单词就不难记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做到那样?能不能学习到午夜?能不能东方一泛白就起床学习?能不能让时间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流逝?归根结底, 如果我们每一个日子离勤奋太过遥远, 我们的目标就肯定不能达到。

初中物理新课题引入的技巧 篇10

一:新课题的引入要突出一个“新”字

1、新颖实验导入法:比入我在教学《光的初步知识》时, 就采用了一系列新实验来引入新课:首先我把一只彩色的金鱼放入一只圆形的鱼缸中, 看上去小小的金鱼变大了, 这是为什么?此时看得出学生对小金鱼变大产生了疑问, 接着我把一面镜子斜放入一盆水中, 让一部分水与镜子形成一个“三棱镜”放在太阳光下, 让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墙上, 学生会在白色的墙壁上看到“彩虹”, 此时看得出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我再拿几面凹面镜或凸面镜交给学生, 让他们观察自己在镜子中成的像有什么样的变化?此时我巳听到学生在一边玩弄一边自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知道已经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了, 趁此我迅速地进行了新课, 结果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学生反馈这堂课后来过去了很久, 大家对在这堂课上收获的知识映象特别深刻。

2、新颖故事导入法:采用一个新颖的与所教知识有一定联系的故事来引入新课。比如我在教学《运动的描述》中的“相对静止”时, 我就通过讲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飞行员用手抓做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的故事, 让学生分析讨论引起这次事件的原因, 并在学生争论声中引入这一部分新课。

3、新颖问题导入法:采用一系列新颖的与所教知识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来引入新课。比如我在教学《磁场》时就采用了这样一些问题来引入新课:信鸽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参加展览后能够回到原来的地方, 它是靠什么来导航的?指南针为什么针尖始终指向南方?磁悬浮列车为什么会浮在空中不会掉下来?…………这样一系列新颖的实验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对后面的教学活动非常有利。

4、生活常识导入法:采用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却又常忽略的问题来引入新课。比如我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就举火车站的人为什么在站台上接送人的时候要站在安全线之外, 否则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这样让学生真正地明白“从生活走近物理”

二、新课题的引入要突出一个“奇”字

新课的引入一定要给学生一种奇特, 奇异之感, 以瞬间抓做学生的心, 并让他们在瞬间对所教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惊奇现象导入法。

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 唤起学生高度注意, 引起学生思考,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来导入新课。

如我在教学《大气压强》时采用“覆杯实验”导入新课。

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 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 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 当把手移开后, 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产生的现象让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可以做两次实验,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成功)

又如我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吹不开的纸片”来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把两张相同的纸片竖直平平行悬挂, 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 结果学生看到无论怎样用力吹, 两张纸都不会分开。在学生的疑问声中顺利地引入新课。

2、奇异故事导入法。

在现实生活中, 充满着许多希奇古怪的, 不可思议的故事,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故事片断, 并做一些模拟演示, 就会创设出非常活跃的教学情境, 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我在讲解《声音的特性》时通过讲解“奇怪的磬”来引入新课:唐朝, 在洛阳的一个寺院里有一个和尚, 他得到一个磬 (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如获至宝, 保存在卧室里。不料这个磬常常不敲自鸣, 尤其在半夜里发响, 好像鬼使神差一样, 实在吓人。和尚又害怕又着急, 不久就病倒在床上。和尚有个好友名叫曹绍夔, 是当朝掌管皇家音乐事项的“太乐令”, 听说老朋友病了, 特地赶来问候。谈起病因时, 和尚不好意思地说:“实不相瞒, 事情是这样的……”正当和尚对曹绍夔一五一十地诉说时, 前殿敲起了斋钟, 接着磬也不敲自鸣起来。这时曹绍夔己弄清了其中的奥妙, 于是曹绍夔找来一把锉刀, 用它在磬上这里锉锉, 那里磨磨之后, 那馨果然不再自鸣了, 和尚也就不药自愈了。在讲过这个故事之后我又找来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 敲击一只间音叉, 另一只音叉也跟着响起来。这时我立即提问:“当敲响一只音叉时为什么另一只音叉也会不敲自鸣呢?”这样, 由奇异故事和奇异的实验现象顺利地引入了新课。

三、在课题的引入上还要突出一个“趣”字

新课的引入要突出物理的“趣味性”, 要给学生一种“有趣”的感受。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实验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趣味实验导入法。

在物理教学中采用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来引入新课。比如我在教学《压力和压强》时, 就用两只相同的气球, 吹成一大一小, 分别与一根软管两端紧密相连, 中间用夹子夹住, 松开夹子后会看到大气球变小, 小气球变大这样的有趣的现象。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学生的疑问声中巧妙地引入了新课。

2、趣味故事导入法。

在现实生活中, 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故事片断, 就会创设出非常活跃的教学情境, 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比如我在教学《力》这一节时, 我就用下面这一故事来引入新课:甲和乙因为一件小事在大街上争吵起来, 甲打了乙一耳光, 并在乙的屁股上踢了一脚, 乙找人评理时说“甲打了我一耳光, 并踢了我一脚。”这时甲也说“乙也打了我, 他用脸蛋打我的脸, 用屁股打我的脚底。”请问同学们, 他们谁有道理, 谁没有道理?在同学们都说乙有道理, 而甲没有道理时, 我就说:“从生活实际来讲是这样的, 但从物理力学的观点来讲, 两人都是有道理的。”

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起, 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后测评表明学生在对“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几乎全都掌握了, 并且印象极深。

3、趣味问题导入法。

我在教学《光的反射》时就采用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入新课“在电影和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只枪口对准观众, 射出的子弹向观众飞来, 这样的镜头通难道是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正对枪口去拍摄的吗?”这样, 我通过这一趣味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非常好。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课是基于语文基本课程教学的,语文阅读课通过教师推荐好的读物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来实现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一、重视交流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甚至有些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体地位,课堂氛围紧张、沉闷,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我们要进行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轻松、更科学的进行阅读训练。让阅读教学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讨论的模式。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大胆表述出来,另外不论学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阐述什么样的观点,教师都应该给予相应的尊重。

二、要有阶段性

阅读教学以阅读文章为基础,首先学生会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对文章进行细致的理解与分析,认真思考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其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耐心和正确的引导。

三、转换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都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提倡新课标全面实施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阅读教学运用的新方法、新模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章进行分析、阐述,然后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并且从中找到了适合学生自身的阅读方法,增加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

四、培养阅读能力具体方法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耐心的按部就班的由浅入深进行阅读训练。

(一)积累

积累很好理解,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一些好的、优秀的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文章可以是名著、好的文摘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后和教师或同学进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这对日后阅读理解更复杂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文章的大量阅读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理解

理解文章中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整片文章,词组是组成句子的基础,句子是构成文章的根本。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教师运用文章中出现的判断句和大量带有修饰词语的句子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教师以“我在奶奶家吃的鸡腿饭。”这句话为例,让学生们找出主语是“我”,谓语是“吃”,宾语是“饭”。向同学们讲解“我吃饭”这就是这句话的主体。其他一切我在哪吃饭,吃的是什么样的饭等都是进行修饰辅助的。

第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的宗旨就是分析。教师重点训练学生发现文章中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看到某一个事物以后而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能力叫做联想能力。学生通过联想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意境,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鼓励学生多进行联想。

(三)评价鉴赏

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以后会对文章有个初步的评价,在深入分析后对文章进行鉴赏。学生可以阐述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评定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来完成学生对文章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四)做好阅读笔记

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阅读教学不能通过测验等方式很快的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掌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并没有通过阅读课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制作阅读笔记,笔记没有固定模式。比如,学生可以对好的段落进行摘录,或读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以后写读后感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概况文章段落大意的能力,在训练的同时不断吸收文章中的写作精华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制作阅读笔记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一举两得[2]。

五、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教师不要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住,要勇于创新,着重研究语文阅读的教学技巧,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浅析[J].关爱明天,2014(4):176-176,178.

刍议初中物理教学的激趣技巧 篇12

一、插图引趣法

初中物理课本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 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 就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比如, 学习《令人厌烦的噪声·噪声的控制》 (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物理》8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 , 教材中一共有7幅插图, 每一幅插图都讲清楚了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一条措施一个角度, 插图来源于生活, 也同时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有的插图不仅具有知识性, 还有一定的趣味性。这一部分的“生活·物理·社会”里, 谈到“噪声控制原理”时的插图, 小姑娘的发型、脸型、穿着以及手上拿着的音叉都给人一种逗趣的感觉, 能很好地吸引学生阅读插图左边的文字。再如, 学习《光的色彩颜色》 (同上, 第三章《光现象》) 中共有6幅插图, 无论是太阳发出的耀眼的光, 还是闪电发出的吓人的光;无论是舞台上五颜六色互为交叉的灯光还是发光的水母发出的奇异的光;抑或是不完全燃烧或完全燃烧的煤气火焰, 都构成了奇特的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这些光现象, 有的学生曾经见过 (如舞台灯光) , 有的还是第一次碰到 (如水母的发光) , 但像这样集中起来构成一个知识体系, 对学生来说还是新鲜的, 也为教学提供了不少的方便。需要注意的是, 运用插图引趣时, 重点应该放在插图所揭示的知识内容上。

二、情境创设法

一台文艺晚会之所以会那么吸引观众, 除了演员的阵容、演出的节目外, 与晚会所创设的热烈而欢庆的氛围分不开。同样, 一堂好课, 除了知识的新颖、讲解的精彩外, 情境的创设也很重要。疑问情境是笔者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看似简单, 但很有讲究。疑问的深浅度要适中, 太简单失去了疑问的意义;太难了, 大家都想不到, 对开发思维毫无益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 细细斟酌。由于物理学上有许多名人轶事, 为了鼓舞学生, 故事情境可常用。以上两种情境相对要方便易行, 运用的机会也比较多。课件情境最受学生欢迎, 但在制作上比较费时间。课件能充分利用其强大的回放、闪烁等功能, 将教学重难点多次演示, 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 学习《光的折射》, 除了利用书本中几幅风趣的插图外, 还可利用课件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反复演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而这些基本知识如果仅仅靠老师讲解或者是在黑板上画图, 其达到的效果是远远不如课件的。

三、忽略失败法

教师不仅要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形成对物理学习的长效动力。而要做到这一点, “忽略失败法”将是最适合的。从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来讲, 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赞扬, 哪怕这种努力微不足道, 取得的只是很小的成绩或者是与错误同时存在的部分正确, 这就足够了。学生的学习中不可能没有失败, 也不可能没有成功。关键是教师如何对待这些成功与失败。忽略失败, 鼓励成功, 学生就会信心倍增、兴趣更浓;紧盯失败、夸大失败, 并不注意策略地施以批评甚至呵斥, 学生就会丧失信心、淡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时时告诫自己, 必须强调前者。比如, 在讲《电磁感应》 (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科书《物理》9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时, 利用微型电扇做了实验“磁生电”现象后, 笔者随口问了一个问题: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什么呢?有个学生马上回答:感应电流。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电磁感应, 而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才叫作感应电流。这个学生可能激动了点, 回答的时候将后面的答案答到前面去了。笔者忽略了他的这个小失败, 反而表扬说:“回答问题时, 由于思维还在进行, 往往将思维的结果放到了后面, 这种情况, 老师我也常出现。我知道这个学生肯定懂, 答案应该是电磁感应, 但他把后面的答案提到了前面, 这说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进行了思维的跳跃。”这样说, 既纠正了学生的回答错误, 也避免了学生的尴尬。忽略失败等于是鼓励成功, 这符合学生的上进心理, 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上一篇:警察健康问题引人关注下一篇:黄曲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