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初中物理题的技巧

2024-09-13

做初中物理题的技巧(通用15篇)

做初中物理题的技巧 篇1

1、单项选择题的答题

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哪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将唯一的正确答案选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项题一定不要缺答。

2、多项选择题的答题

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但不能肯定其它选项一定就是错误的,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判断,对犹豫不定的结论不要强行选择,以免影响得分。

3、填空题的答题

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4、作图题的应答

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图题中,一类是定性的,另一类是定量的。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些,如画光路、力的图标中的箭头等要用直尺,不要太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

5、实验题的答题

实验题有四类:

(1)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2)学生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

(3)教师在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画在课本上的实验;

(4)根据生活和生产中的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为了能答好实验题,必须在没有实际仪器的情况下把各种实验及要求牢记在心,应答时严格按题中要求来作答。

6、计算题的答题

计算题综合性强,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反映的是一个较复杂或较深奥的运算过程,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完整地解出答案。对有数字运算的题目一般应采取从已知条件开始,每用一次公式就代入一次数字,一步一步地解下去。在解题过程中,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初二物理实验题有哪些解题技巧

一、对初二物理实验的诸多细节知识点要记忆清楚。

在同学们学习初二物理实验部分的时候,关于物理实验的一些数据等基础知识点是要记忆下来的。如果你对这些最为基础的实验数据都会记错,那么实验题几乎很难考出一个完美的分数。

在这里,也提醒每一位初二学生,在学习物理实验的时候,不但课文里的实验数据要记忆,老师讲课的实验笔记,考试里碰到的实验题目所涉及的数据,以及自己课外资料哪怕是网路资源上看到的实验数据,同学们都是应该去好好记忆的。

二、物理实验题要多做一些 。

任何题型的提分,都离不开大量的做题。物理实验题当然也不例外。同学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要去多做题目,通过一道道物理实验题的训练,就能通过题目的场景应用去慢慢的发现一些实验题的做题方法。就能去规避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

三、物理实验课上要紧密配合老师去做实验

物理实验课常常都会有,不管是电学实验还是力学实验,相信同学们都会做到。然而要温馨提醒诸位学生的是,做物理实验不要完全抱着好玩的心态去做。而是要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去做实验,听老师指挥,注意观察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不管是老师在讲台上演示,还是自己亲手动手去做实验,自己都要去认真对待。多观察,多思考。

做初中物理题的技巧 篇2

一、光学类作图及解题技巧

光学类作图, 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 根据要求作出入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作出反射角或折射角; 根据平面镜 ( 凸透镜) 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像或平面镜 ( 凸透镜) 的位置; 根据给定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 在虚框内填适当光学仪器。例如, 在2010和2011年铜仁市两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中, 对凸透镜成像特点连续进行了考查, 一个是要求把蜡烛火焰经过透镜折射后成的火焰像在适当位置画出 ( 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倒立放大实像, 像在二倍焦距以外, 因此只需把烛焰“放大、倒立、实像”画在凸透镜另一侧2F外即可。另一个是要求观察图中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 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 ( 如图2所示) 。要解决此题, 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因, 知道像点是由发光点通过凸透镜会聚而形成的, 同时要知道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同时要知道光路是可逆的。考查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的能力, 要牢固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针对光学作图题, 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平面镱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熟练掌握和深层次的理解是关键。

在作图过程中, 要借助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作图; 对于实际光线一定要画实线, 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画虚线, 特别是虚像一定要用虚线画; 光线上要画箭头, 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 不要断开;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 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 法线用虚线画) ,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相应的光线; 当光在玻璃与空气或水与空气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时, 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 ( 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较大; 对于面镜和透镜的作图要记住几条特殊光线: 平面镜成像时, 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会聚于焦点。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二、力学类作图及解题技巧

常见的力学作图一般有: 根据要求画力的示意图 , 画杠杆的动力、阻力或力臂及最小动力问题, 画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路程时间以及速度时间图像。例如: 2010年铜仁市中考物理作图题之一, 要求: 如图3所示, 一台重2×l05N的救灾挖土机正被重型直升机飞机吊起匀速上升,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挖土机所受到的力 ( 用矩形框代表挖土机) 。分析:由于挖土机被匀速提升, 所以挖土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在竖直方向上, 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拉力方向竖直向上, 都为2×105N, 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作图的能力。又例如: 2011年铜仁市中考物理作图题, 要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和力臂L2对应的力F2 ( 如图4所示) 。2012年铜仁市中考物理作图题, 如图5所示是两人乘坐双人动力滑翔伞正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 设O点为整个装置 ( 包括人) 的重心, 图中已画出整个装置所受重力, 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将整个装置所受的力补画完整, 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这些力; 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 请你在图6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 - t图象。2013年铜仁市中考物理作图题, 请在图7上用字母“0”表示出支点, 并画出撬棒撬石块时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解决力学作图问题, 根据不同的考查内容, 按题意要求, 认真分析, 规范作图是关键。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该物体受到几个力? 题目要求画出哪个力? 确定受力物体后, 再进行作图, 受力分析先从重力开始分析, 接触处分析有无弹力、摩擦力等等, 分析力不可无中生有, 一定要找到其施力物体。掌握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结合“力和运动”的知识判断某个力的有无及力的大小。要用实线, 并且要标出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名称。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 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在画杠杆的动力、阻力或力臂时, 一般分为四步: 找准支点的位置;分析哪个力是动力, 哪个力是阻力, 特别注意的是不管是动力还是阻力, 都是杠杆本身受到的力, 而不是杠杆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 画力的作用线时, 从支点开始向动力 ( 或阻力) 作垂线, 支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相应的力臂, 力臂可以用虚线表示, 也可用实线表示。在画动力和阻力示意图时要注意力的方向, 它们分别使杠杆沿顺时、逆时针转动。

在画滑轮组的绕法时, 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弄清有几股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 然后按照“奇动偶定”的规律, 由内至外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另外, 在“测量滑轮组效率”的实验中, 在画绳子绕法时, 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向上时, 拉力的方向要画成竖直向上。

三、电学类作图及解题技巧

电学类作图题主要有: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设计电路图、家庭简单电路模拟安装图、电流与电压及电流与电阻图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例如, 2012年铜仁市中考物理一实验探究题“测出发光二极管的额定功率”中, 设置了一个电学作图题, 有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是3V, 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80Ω左右。当他选好器材 ( 电源是电压为6V的蓄电池,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 并将实验电路连成如图8所示的情况: 请你用笔画线当导线, 替他把电路连接完整 ( 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 导线不交叉) 。在此题中, 根据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为3V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为0 ~ 3V, 且与二极管并联;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额定电流的大约值为0. 0375A确定电流表的量程为0 ~ 0. 6A, 且与二极管串联同时还应该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又例如2013年铜仁市中考物理的一个作图题, 在一电路中已知两个并联的定值电阻R甲、R乙且R甲< R乙, 请你在图9上画出R甲和R乙的U - I关系图像且标出它们并联总电阻的区域S。

大量电学作图实践表明, 电学作图的一般方法采用如下技巧: 在画电路图时, 电路符号与实物图要一一对应; 电路元件的符号要规范;连接导线要横平竖直, 器件布局合理, 图形要美观简洁; 导线交叉相连处的节点要突出。家庭中的交流电源用符号“~ ”表示, 区别于电池的符号。电压表要并联在用电器的两端, 电流表与所测电路串联。严禁任何形式的短路出现, 除非个别题目有要求。应注意结合安全用电的要求和原则, 注意三孔插座、开关的位置, 导线交叉相连处的点, 火线连在螺口灯泡的中间接线柱的锡块上。对于类似图9形式的作图, 还特别要注意充分挖掘题意, 找出隐含条件, 按题意要求一一完成。

四、电磁学类作图及解题技巧

电磁学类作图侧重点在于对电与磁进行综合作图, 体现在画磁感线、螺线管的绕法, 标明磁体磁极、磁针指向、电流方向等方面。例如:2011年铜仁市中考物理一作图题, 根据图10中小磁针的指向, 判断通电螺线管中电源的正负极。要解决此题, 需要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同时还要掌握安培定则, 要知道在电源的外部,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 流回负极。因此, 结合图像信息, 根据小磁针的指向, 可以得知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根据安培定则得螺线管外部电流方向向上; 所以右端为电源的正极, 左端为负极。

电磁学类作图一定要掌握和运用好安培定则, 记住对磁场方向和磁感线分布规律的描述,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此外还要特别要留心原图中现成的条件, 充分利用它们进行正确解答。对电磁继电器电路分成两个部分: 控制电路、工作电路, 这两部分电路分开连接。

综上所述, 中考物理作图题, 注重从光学、力学、电学和电磁学四个方面进行考查, 而解答作图题的技巧关键在于认真审题、灵活应用物理规律、按要求规范作图。

练习:

1. ( 2014·贵阳市) 一条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O点, 如图所示, 请在图11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要求: 用直尺规范作图。

2. ( 2014·贵阳市) 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12中电路的实物连接. 要求: 两灯并联,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电流表测量通过L1、L2的总电流, 导线不能交叉。

3. ( 2014·铜仁市) 空气中有一束光垂直射向直角形玻璃砖, 如图13所示, 请作出这束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并从斜边射出的大致方向。

4. ( 2014·铜仁市) 如图14所示, 为一通电螺线管与一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形, 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5. ( 2014·遵义市) 小芸家在装修房子时, 为了美观, 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 如图15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做初中物理题的技巧 篇3

【关键字】初中物理 电学 计算题 解题技巧 公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引言

在初中毕业的考试中,电学部分的电学计算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所占的分数比例大,大多数的学生在做题时找不到好的解题方法,不知从何下手,使学生在考试中缺少自信。所以研究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计算题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工作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电学的知识结构

有位教育心理学家建议,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够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对电学知识结构的掌握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在相似的问题中模仿使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电学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帮助很重要。

虽然初中电学的内容丰富,但是最重要的骨架支撑就是三个系列的公式和两大基本规律。和焦耳定律。识别电路、电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代表的含义等内容是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在电学知识结构中,两大基本规律和三个系列的公式如下:

1、两大基本规律

串联电路的基本规律:以电阻R1和R2串联为例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

(3)串联电阻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

(4)在串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所有电器消耗功率之和。P=P1+P2

(5)在串联电路中,电功的总和等于所有电器的电功之和。W=W1+W2

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以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为例

(1)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2)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U1=U2

(3)在并联电阻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1/R=1/R1+1/R2

(4)在并联电阻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电器的功率之和。P=P1+P2

(6)在并联电路中,电功的总和等于所有电器的电功之和。W=W1+W2

2、三大系列公式

(!)欧姆定律:I=U/R R=U/I或 U=IR

(2)电功率:P=W/t=UI P=I2R=U2/R

(3)电功:W=Pt=UItW=I2Rt=(U2/R)t

3、焦耳定律:Q=I2Rt

二、解題方法的分析

判断同学对电学概念、规律和定律是否完全掌握,就是看学生们能否正确的分析和解决电学中的计算题。在学完电学部分的知识时,有大部分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解题,从而让学生们对电学的学习产生反感和恐惧,并对物理学科产生反感,如果不能及时扭转,会给学习带来不好的结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如果同学们能够对电学知识结构有所领会,对电学部分有新的认识,就可能从排斥电学转变为接纳电学,那么将会有较好的学习开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自信心。

其实电学计算题并不难,除了计算电功和电热的公式外,任何一个电学的公式都是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电学题的解法归类,即根据两个物理量去求第三个物理量的题型。电学中的计算题就是在串联或并联的基础上出题的,已知条件就是电压、电阻、电流或者电功率和电功,假如已知条件所给的两个物理量正好符合某一个公式中的物理量,那么这就是这个题目的入手点,下一步的计算就会变得相对简便。同时物理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学科同学们要注意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题型分析

例一、如下图1所示,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为0.5A;当S1断开时,S2、S3闭合时,电压表显示4.5v,求此时的电流表的示数和R1、R2的阻值。

分析:看到题目时,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是一种状态,当S1断开时,S2、S3闭合时,电路是一种状态,所以这道题需要两种解法。

解:当S1闭合,S2、S3断开时,R1、R2是串联,电压表测R2的所以:R2=U2/I=3v/0.5A=6Ω,电源电压U=4.5v

则加在R1两端的电压:

U1=U-U2=4.5v-3v=1.5v

R1=U1/I=1.5v/0.5A=3Ω

当S1断开时,S2、S3闭合时,R1、R2是并联,并联总电阻:

R=R1R2/(R1+R2)=3Ω×6Ω/(3Ω+6Ω)=2Ω

并联干路的电流:I=U/R=4.5V/2Ω=2.25A

例二、如图2是一个电饭锅的电路图,这种电饭锅有加热保温两个档位。分别为220V1100W和220V44W则当开关闭合时是 档。求R1、R2的阻值。

分析:看到题目时,我们可以联想到煮饭时要将电饭锅的按键按下,故S闭合为加热档,并结合日常生活可知加热档功率应较大。同时看到题目时要清楚,S闭合,电路是一种状态,此时只有R1工作,R2被短路,当S断开时,电路又是一种状态,此时R1、R2串联。我们可把电路进行分解,画出两种状态下的等效电路。

由P=U2/R电阻较大时为保温。故S闭合时功率为1100W,R1=U2/P加热=(220V)2/1100W=44Ω,S断开R1、R2串联的总功率为44W故总电阻R=U2/P保温=(220V)2/44W=1100Ω,结合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得R2=R-R1=1100Ω-44Ω=1056Ω

四、结论

物理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具有逻辑性思维。本文中的例题基本代表了初中物理比较典型的电学计算题,今后在分析解答具体问题时,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对于电路变化的题型最好根据题意分析出电路的不同状态,并画出等效电路图,分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不论做什么类型的题目都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平时要注意需要根据典型例题举一反三,不断总结。那么学好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就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参考文献

[1]王学芹.巧辩串并联电路[J].新课程(教研版).2008(04).

高考语文考试做题的技巧 篇4

选择题要七分细心三分果断。浙江高考语文选择题一般9至10题,每题3分。这部分试题大多涉及基础知识,在考前充分复习的前提下,主要看考场的细心判断。当遇到部分较难的选项时,迟疑不决既浪费时间,又会降低答题准确率。此时第一感觉较为主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语用题:若遇微文,按点答题

近年来语用表达题的考查都以“微文”形式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语用表达题有可能继续向“微文”方向发展。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介绍 篇5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逐个进行研究。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从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去寻找。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计算题答题技巧

★ 高三物理答题技巧

★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 高二地理答题技巧

★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

★ 高二政治答题技巧方法

★ 高二化学大题答题四大技巧

★ 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 开卷考试答题技巧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二 篇6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MnO2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MnO2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MnO2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MnO2不溶于水,而KCL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w1 g KCLO3和w2 g MnO2,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成制氧气的装置,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

(3)待大试管冷却后将剩余固体取出放入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使KCL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后剪去多余部分,称量其质量为w3;

(5)用该滤纸做成过滤器,过滤(3)制成的液体,全部过滤完后,再用清水洗涤不溶物;

(6)取下滤纸,小心干燥后称量,滤纸连同滤纸上滤出的不溶物的质量共为w4;

(7)将滤液蒸干称量其质量为w5;

(8)将收集到的氧气换算成质量为w6;

初中语文试卷中开放题的解题技巧 篇7

“开放性”试题主要指这样一类试题:命题者不提供统一的“标准答案”, 就题干中提出的某一问题、观点或现象, 考生是赞成还是反对, 肯定还是否定, 可以敞开思路, 各抒己见, 或分析概括, 或评价鉴赏, 只要自圆其说, 言之成理即可。其实, 只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然后认真揣摩, 一般是能够解答好的, 得高分还是比较容易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回答这类主观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题干的具体要求

题干既是考查点的具体表述, 又明确了考生答题的要求和方向。所以首先要明确答题方向, 即从题干中辨明主观开放性命题的种类。其次得明确题干中的考查点和具体要求。譬如有的要求点明“深刻哲理”, 有的要“展开合理想象”, 有的问“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有的要求另举例阐述文中观点, 有的要求对文章从内容或形式上加以评价或鉴赏, 甚至具体规定了要运用什么表达技巧 (如固定句式) 等。因此, 开放性题目虽然没有固定答案, 但并不等于可以随意发挥, 注意题目的指向, 读懂题干, 领会具体要求, 是答题的基础。

二、把握文章的主旨

开放性命题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较强, 侧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 所以题目设计往往扣住文体, 因文而起。把握文体的整体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就是要符合文中的主旨、中心思想乃至观点等。如何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这就要学会体验和感悟文本内容。体验, 也就是在阅读时, 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 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 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有意识的情感体验能增强读者的情感活动, 让读者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体验人物内心情感, 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文章、陶冶情操的目的。感悟, 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触而领悟。在阅读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感受作品思想内容, 能结合体验, 结合自身的思想, 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 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把握文章主旨, 这是答题的根本。

三、明确自己的观点

在解答这类题时, 不少时候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 必须明确赞同还是反对, 正确还是错误, 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 要把握住文段中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要提醒的是, 有的问题也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不是绝对的错与对的关系。这是答题的指向。

四、语言表述清楚流畅

阅读理解的答题在语言表述上也有要求, 语言表述清晰、理由阐述充分, 是可以为自己加分的, 如果表述内容空洞, 颠三倒四, 就不能得分。我认为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是不要说一些公式化的大话空话, 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并且表述具体, 必须联系文本, 联系实际, 联系自身。“言之有理”就是要自圆其说, 陈述的道理要合乎情理, 必须立足弘扬当前先进的文化思想、正确的价值取向, 要能说服阅卷者, 这是答题的思路。

浅谈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篇8

关键词:找“题眼”;提炼信息;相遇组合

一、熟读题目,找到“题眼”,提炼信息,顺逆推断

遇到推断题,首先要熟读题目,理清题意,找到推断题的“题眼”,即题的“突破口”,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推理。推断题的“题眼”往往是一些“特殊的颜色”“特殊沉淀”“特殊的反应关系”等。例如:已知A是常见的金属,B是紫红色固体单质,C是红色固体氧化物,D是黑色固体氧化物,E/F各是一种化合物。ACDEF中均含同种金属元素。

1.据图推断

根据题干可以获得有用信息,B是紫红色固体单质,可知B是铜。A是常见的金属,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可推知是铁。D是黑色固体氧化物,初中阶段接触到的黑色固体主要有生铁、木炭、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且它是A燃烧生成的,可以确定它是四氧化三铁。C是红色固体氧化物,初中阶段常见的红色固体有铜、三氧化二铁,且被一氧化碳还原,应该是氧化铁。这道题的“题眼”是紫红色固体B,根据颜色确定出B。C是红色固体氧化物,再根据反应关系确定其他物质就顺理成章了。

2.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盐酸、氯化钠和澄清石灰水。已知指示剂加入中性溶液中不变色。

(1)往三种无色溶液中加入某种指示剂即可区别它们,该指示剂可选用

(2)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出现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上述溶液中,属于盐溶液的是 。

解析:(1)紫色石蕊在酸堿盐中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取样品,滴入紫色石蕊显红色的是盐酸,显紫色的是氯化钠溶液,显蓝色的是澄清石灰水。(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出现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aCO3。(3)氯化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氯化钠溶液属于盐溶液。

二、相遇组合,对比推断

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中列出的各物质的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出各物质。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

解析:碳酸钠能够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钙反应产生产生碳酸钙沉淀,因此四种物质两两混合,既能够产生沉淀又能够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能够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是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剩下的是氯化钠,故A可以鉴别。根据物质的颜色,首先鉴别出硫酸铜,然后将硫酸铜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能够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氢氧化钠与剩下的两种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无明显现象的是盐酸,故B可以鉴别。氯化钡与硫酸钾、碳酸钠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物质是氯化钡,不与氯化钡反应的物质是盐酸,向其他两种物质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为碳酸钠,无现象的为硫酸钾,故C可以鉴别。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因此D不能鉴别。答案是D。

三、提出假设,讨论推断

在所给条件基础上分析题目,提出假设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例如:某含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克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CL- 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 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

解析:(1)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SO42-、CO32-(2)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一定有SO42-、CO32-,Ba2+与SO42-不共存,Ca2+与CO32不共存,所以没有Ba2+和Ca2+,又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因此一定有Na+,综合上述可知溶液中一定有Na+、SO42-、CO32-,可能有CL-,一定没有Ba2+和Ca2+。

总之,推断题综合性强,要求学生知识量大,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要强。在认真审题基础上,学生要采用适当的技巧进行解答。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强化训练解题技巧。

参考文献:

做初中物理题的技巧 篇9

【摘要】: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中发现物理计算题的解答是错误率较高,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书写及格式不规范造成的。因此,加强计算题解题格式规范性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 计算题 解题格式 规范性

物理计算题的解答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写出推演过程,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平时作业及各类考试中重要的考察方式。要准确解答物理计算题,除了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外,还必须遵守它的解题规范,形成熟练的解题技巧。有了良好的规范,使解题过程表述的既简洁又明确,才能提高解题的敏捷性和准确性,从而把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充分反映出来。

初中物理综合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理计算题的解答有一定的格式,计算也不是简单的数字计算。物理计算题应以解开头,以答结尾。在八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计算题时,有更严格的要求,须有“已知、求、解、答”几个步骤。

另外,物理计算题都是物理量的计算,每个物理量都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因此,在进行物理量计算时不仅要有数字计算,还要进行单位运算。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题时都是注重数字计算而忽视单位计算,使得计算结果没有任何物理意义,也是解题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形式。

二、解题过程要有适当的文字说明。

对于过程和状态相对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在解题过程中须加入必要的文字说明,使解题思路清晰明了。文字说明力求精准,切忌繁琐。

例: 如图所示,电路中有一只标有“6V 3W”的灯泡L,阻值为12Ω的电阻R,当开关S闭合时,恰好正常发光,当开关S断开时,求:

(1)电源电压。(2)灯泡L的实际功率。

解题时加入文字说明指明电路状态。如:

(1)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短路,灯泡L连入电路„„(2)当开关S断开时,电阻R与灯泡L串联„„

三、物理量符号、单位、字母的大小写,书写要规范。1.物理量符号与其单位符号不能混淆。比如:U与V,I与A„„

2.不同的物理量都有固定的符号,不能用其他符号代替。比如:重力G、速度v等,不能像解数学题一样,用X、Y等字母代替。3.一道题中同类物理量用一个字母加角标来区分。

四、公式和步骤的书写。

1.解答物理计算题时一定要写出公式,不能像数学计算一样进行纯数字计算,要写出基本公式,变形公式、推导公式。

2.计算过程中代入的数据,其单位可写可不写。若写则全部都写,不要有的数据有单位,有的数据没单位。

五、结果的规范表述: 1.计算结果的数据必须带单位。

2.题目最后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应用小数。如果除不尽,有规定的,就要严格按要求取,多取少取都不行;没规定的,保留一至两位小数。题目中间过程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3.解题完成后要进行作答。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学习相关技巧 篇10

一、先熟悉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

面对如此多的知识含量,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就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

就是说该记的规律、概念、公式和定义必须记住,记不住就谈不上灵活运用,就无所谓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里我们讲的“记”并非死记硬背,而是指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初中物理,不需要天赋

勤奋就够了。

物理是一门尤其需要勤奋钻研的科目,很多同学说自己没有天赋,怎么都学不好物理,看不到出路,成绩也提不上去。

其实不是因为天赋,不是因为脑子不好,初中的知识难度还轮不到拼天赋。没学好,最大的原因是没有下够功夫,可能基础差,可能新课没搞懂,所以没有达到那个“开窍”的门槛。

三、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1.读物理课本,要分三个阶段:

(1)课前读书,认真预习。摸清老师即将要讲的内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内容,做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任何没有预习的上课,都是完任务。

(2)课上打开书,边听,边看书,边思考。对照老师讲解,结合课本,深入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会思考,在学物理时尤其重要。

(3)课后看书,将课本中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和公式进一步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加强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做题,必将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2、听好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认真听讲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听课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①这个知识点是怎样引出的?

②内容是什么?

③概念要怎么理解?怎么记忆?

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3、重视笔记

每章节学习完毕,都应进行小结。

可以按知识条块归类做笔记,将那些细碎的知识写到一起,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

4、重视做题训练

遗忘是人的共性。

及时反馈,及时复习,加强做题,强化训练非常必要。

同时,做题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通过做题,明思路,找方法,寻规律,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5、建立错误档案

错题本必不可少。

将平时考试和练习中的错误记录在案,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查找相关的知识漏洞,及时补缺。

必须做到犯过的错误不可重复再犯。

四、注意初三物理与初二物理的区别

初二物理通过物理现象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思考,进而探究因果,所以教材注重物理现象教学。初二物理学习特点是记忆为主、理解为辅。

浅谈初中物理说理题的答题方法 篇11

【关键词】说理题 研究对象 物理背景 问题 物理过程

初中物理说理题是一类常见的题型,学生们普遍反映对此类题的解答比较困难。具体表现为: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答起;抓不住要领,答题过程逻辑混乱;条理不清,词不达意。究其原因:一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二是解题思路不够明确,没有掌握此类型的解答方法。本文就此问题浅谈说理题的解答思路,供同学们参考。

一、说理题解答的基本思路

说理题的解答过程一般可归纳为三步:

1、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弄清物理背景。

2、分析题意:分析题给的条件,明确所答的问题或结论。

3、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由题给条件到结论发生了哪些物理过程,再组织语言,阐述物理过程,得出结论。

二、常见题型

(一)单一型

1、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分析过程:研究对象—→冰花,物理背景—→寒冬的清晨,室外寒冷,空气湿度低,室内温暖,空气湿度高;问题—→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结论—→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物理过程—→在寒冬的清晨,室内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在玻璃的表面凝华成“冰花”。

答:“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因为在寒冬的清晨,室内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在玻璃的表面凝华成“冰花”。

2、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在壶盖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小孔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这是为什么?

分析过程:研究对象—→白气,物理背景—→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问题—→在壶盖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小孔的地方看不到“白气”,物理过程—→靠近壶盖小孔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气不能液化。离小孔较远的地方温较低,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出现“白气”。

答:靠近壶盖小孔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气不能液化。离小孔较远的地方温较低,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出现“白气”。

3、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就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为什么?

分析过程:研究对象—→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物理背景—→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问题—→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就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物理过程—→在火箭头部涂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时要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熔化后的液体的汽化过程又会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火箭头部的温度就不会过高,也就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所以在火箭头部涂上这种特殊材料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答:在火箭头部涂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时要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熔化后的液体的汽化过程又会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火箭头部的温度就不会过高,也就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所以在火箭头部涂上这种特殊材料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4、“拔罐子”是老百姓用来治疗受寒引起的腰腿疼病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扣在疼痛部位的皮肤上,按住罐子,过一会儿罐子就“吸”在皮肤上,解释其原因。

分析过程:研究对象—→罐子,,物理背景—→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扣在疼痛部位的皮肤上,问题—→罐子就“吸”在皮肤上,物理过程—→当罐里空气被加热时,由于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跑出罐外,把罐子扣在皮肤上,罐内空气被封闭,当温度降低后,罐内气压随之减小,变得小于大气压,由于罐外气压大于罐内气压,就将罐子压在皮肤上。

答:当罐里空气被加热时,由于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跑出罐外,把罐子扣在皮肤上,罐内空气被封闭,当温度降低后,罐内气压随之减小,变得小于大气压,由于罐外气压大于罐内气压,就将罐子压在皮肤上

(二)复合型

这类问题除按上述要求分析外,还要分析不同背景或条件下会产生的不同结果。

1、天气炎热时,向地上洒一些水,有时会感到凉爽,有时却感觉更热了,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

研究对象—→人,背景—→向高温地面洒水,

物理过程—→水蒸发吸热,使空气中湿度增大, 地面溫度下降,地面对人的热

辐射减弱,→

空气流动—→带走地面热量,还会使人体

分泌的汗液进一步蒸发使人感到凉爽

空气不流动—→空气中湿度增加,

人体分泌的汗液不易蒸发,会感到更热。

做初中数学题的技巧方法 篇12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二: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篇13

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二、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三、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方法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做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好题本和错题集)

四、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巩固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的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1、坚持独立做作业

学习物理必须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学会分析物理过程

学习物理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学习,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做好分类工作,还要做好记号。

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4、向别人学习

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5、归纳知识结构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6、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义,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3)要养成用作图来表示物理过程和规律的习惯,如画物体受力图,简单机械的力图,晶体的熔解曲线,物体的运动情况图,光路图等。自觉学会按题画图,看图识义,提高正确用图的能力,克服做练习不画图,不用图的坏习惯。

学好初中物理的技巧 篇14

基本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人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

2.多思考,细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认识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论是上浮的还是下沉的都受到浮力,接着思考以下几个思考题:(1)既然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为什么铁在水中下沉?木块能浮在水面上呢?(2.把同样重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3)用钢铁制造}L大块在轮船为什么又会浮在水面呢?

然后通过对放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的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如“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是不是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本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区别.如某些现象相似,但实质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例如,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就可列表比较.质量和重力、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3.重视课堂上的学习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人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教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傲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4.多训练,细致练习,提高学习成绩

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在练习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

(2)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物理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校率。

5.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应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学边实验、演示实验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在学生实验中,要接触实验器材,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严格按使用规则和程序亲自操作,作必要的记录,根据实验内容得出结论,做到手、眼、脑并用.通过实验,自己去“发现”规律,学到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

6.阅读.观察,记忆等方面多下功夫

课前,课堂,课后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课本中的内容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重难点做出标记,以便老师讲课时突破难点。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学习下一节课打出更好的基础。观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物理感性认识的源泉。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物理演示实验,观察实验仪器及装置和操作过程。

为了学到的知识牢固和巩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比如;图标的记忆,公式和单位的记忆,概念的记忆,理解的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等等。这样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迅速进行。

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思考,比较,动手做实验,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作者简介: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15

学好物理的因素首先是态度、信念、意志,其次才是方法、思维。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就是要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份付出,就应当有几份收获。道尔顿(英国化学家)就说:“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第二条就是要会学习,了解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如下几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每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死记硬背? 要得!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二、独立完成一定量作业。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

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会的题目搞会,并进行知识扩展识记,会收获颇丰。

三、重视物理过程,重视辅助作图。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论过程,还是实践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全力上课,专心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坚持做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

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整理好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比如*、?、※、◎等等,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上学路上、等车时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突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端正态度,对外开放,取长补短”。

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最忌讳自暴自弃,“反正我成绩不好,也考不上重点高中……”这类言谈,是自杀式的无药可救性的自毁。它会让人丧失进行的动力。

九、重视知识系统性。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这种弹性扩展思考方式,会把整个物理知识串通在一起,让人思考起来更容易。

十、重视语数与“副课”——认识学科间互补的重要性。

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到大学后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必须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同样也要用好语文这门工具,它能帮助我们理解物理含义更准确。如果能把生物、地理等学生认为的“副课”学好,对学习物理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所有学课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而且现在学课综合性题目非常流行

十一、注意学习中思维的发展与训练。

有的学生也十分想学,也确实在努力学习,这些老师也能看到眼里,可是成绩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反观之,听课认真,作业工整,笔记细致,但一换个角度,换个方法,这种学生就不知所从。这样的学生多数也不是完全因为笨,主要还是思维上出了问题。

常见的思维性障碍如下:

1、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

2、相近物理概念混淆形成的障碍。

3、类比不当形成的思维障碍。

4、物理公式数学化形成的思维障碍。

5、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形成的思维障碍。

6、旧有知识的局限性和思维定势干扰形成的思维障碍。

上一篇:个人月计划下一篇:加工承揽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