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题海

2024-09-03

初中物理题海(通用13篇)

初中物理题海 篇1

高考物理复习指南:放弃题海战术 掌握典型题

查字典物理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高考物理复习指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持人:您觉得考生如何去安排这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呢?比如说考试的时候有英语、物理、物理,理科就是物理、生物、化学,文科还有历史、政治等等。在最后一个月的阶段,学生应该如何分配时间呢?

宋晓垒: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和分配,从我个人分析自己的学生走过来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能放松学习!每天应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来做题、来思考。我觉得不要再搞题海战术了,就做近几年的北京高考题,或者是本区的题,北京的学生可以做一些海淀、西城的题。现在同学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拿着一些外省市的高考题来做,思路不太一样,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其实意义是不大的。所以做题还是要做你平时考试的题来做,你就会知道将来自己会怎么样。第二、把生理时间调整好。因为有的同学平时睡得非常晚,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应该调解自己的生物钟,让上午和下午的阶段变成自己最兴奋的时候。

第三、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冲刺复习:物理实验题复习一定要回到课本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物理方面的辅导老师,您认为今年的物理试题将有哪些特点?

宋晓垒:近几年主要考的是理综,实际上还是一个拼盘,物理是物理,化学是化学,生物是生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体现了题量减少的问题,这样的话,题目少了考的知识点就可以会减少。因此,考试上就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八大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考的高中物理当中的非主观知识,比如说交流电、天体运动等等。在综合计算题目当中,它的特点也很鲜明,它要通过一道题目来考察主干知识就是力学和电学,通过一个题目考察较多的知识点,比如说考察运动、受力、电磁感应问题等等,都会涉及到。所以说这种综合题目的特点就体现出同学们对典型的主干知识的物理模型要心中有数,这样的话才能知道大题会考什么,考到什么难度和深度能够心里有数,所以在题目的特点上来看,同学们复习的时候,尤其是在最后一段时间一定要心中有数。

物理实验题也很重要,分数的分布方面有18分,但是同学们最后都很难拿到满分,这是三年物理实验综合能力的体现。同学们做实验题的时候一定要回到课本上来,分析清楚。我们才能够应对,否则的话还是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主持人:网友问:您是物理方面的指导老师,有的同学物理学得很好,一点都不担心。有的物理学得不好的学生就放弃了,最痛苦的就是中间阶段的学生,他想争取一些分数,但是信心又不足。您对这部分学生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宋晓垒:如果说你有这种强烈的愿望,想要在自己最后一段时间提高成绩,我个人可以给你提供一个速成的方式,你可以看一下07年北京高考最后三道综合计算题,一定会考一道动力学的问题,物理的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这两种运动的受力方法和典型题型要掌握好,另外的大题可能考的是电子感应综合问题。考试的模型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带电例子在磁场中、在复合场中的运行规律,电子感应综合问题,线框等等,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你拿到2/3的分数应该没有问题。如果你拿到了这些分数,你应该说已经是很成功了。

对成绩稍差的同学可以战略性地放弃一些题目

主持人:在最后近1个月的时间里一般考生如何安排物理复习?应该注意哪方面的知识点呢?

宋晓垒:最后30天是非常紧的,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关注知识的深度和精度,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同学,我建议战略性放弃一些题目。高考考题主要分简单题、中等题、难度题三类,难易比例是2:6:2,如果你能把容易的题和中等题的分都拿到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策。然后在综合题目中最后一道题能做几分做几分。

主持人:考生在做综合试卷的时候,如何发挥得更好呢?

宋晓垒:从选择题上是生物、化学和物理,但是综合题当中物理排在前面,有的同学先答生物,有的同学先答化学。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也没有什么标准,有的同学觉得生物题容易,答得非常的顺手,先答了以后可以较快地进入到考试中来,再做物理题的时候,心理状态就比较稳定了,能够发挥出更好的状态。如果有的同学物理非常好,可以先做物理,再答其他题目的时候也会发挥得比较好。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到目前为止现在答题的顺序应该定下来了,遇到了问题尽快修正,到高考考场的时候就不要轻易地再换了。到了真实的高考考场就可以按照平常做题的思路来答题,这样可以把效率发挥到极致。

考生应注意尽量避免哪些错误

网友:宋老师,在您以往阅卷和教学过程中,您认为学生最常有的失误是哪些?哪些点是最应该引起注意的?

宋晓垒:从阅卷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来看这个问题,这个错误有两种层次。一个是低级的,一个是高级的。有的同学在阅卷过程中没有把一些信息转换成物理条件,如果真正把这个条件转换过来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就是有的信息遗漏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计算错误,算的时候就错误了,这种情况就是失误性的错误。也就是较为低级的错误,只要细心、认真分析,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种错误就是比较高级的错误模型抽象不对。本来它是一个曲线运动,但是你分析了半天是直线运动,那么你读了半天可能就看不懂题,这就属于你没有把这个物理模型抽象出来,只有通过学习来弥补和提高。

主持人:到了最后的阶段,如何保持很好的心态呢?

宋晓垒:心理状态的调整也非常重要,有很多同学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是放松的,心理过于放松,学习、生活上都会放松。另外一方面表现出来的是心理紧张,很多二次参加高考的同学患得患失,心理压力影响比较严重。所以老师、学校就应该给同学们减压,不要患得患失,你到了考场上可以把自己平时的状态发挥出来,不要给自己加一个限度,这样的话会让自己紧张、焦躁,不利于自己的复习!

学好物理与性别无关

网友:是不是女孩子就学不好物理呢?

宋晓垒:这个问题就有点片面了,我认识很多女孩子物理就学得特别好。可能是她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来引导,学物理要求比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平常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己没有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也没有好的老师引导,那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问题。其实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毕竟女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稍微比男孩子差一些,但是差别不是那么大。

主持人:这并不是学不好物理的最根本原因。我们女同学也应该有信心。

网友: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您的很多学生曾经在物理考试中取得高分甚至满分,他们在物理复习中有哪些好的习惯和作法?

宋晓垒:优秀的学生有个共同的特征,这种共同特征应该是三方面构成的。第一、这种学生在思维上不偷懒,他会主动地去思考。我们说的懒不是形象上的懒,而思维上的懒。他会主动去做这个事情。第二、他们上课的过程一定是非常高效地在听老师讲课,而不是在走神。老师在45分钟的课上一定会把精华教给学生,这些好学生思维不会走神,即使出现了问题,他也会在课下把问题解决掉。第三、落实好。这种学生在课堂上把老师说的东西吸收理解了,也需要在课下思维、理解、转化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思考、反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把知识做下来,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他们已经非常成熟了。这三个方面非常好,衔接得比较紧密,只要学生按照这种方式来做的话,不轻易间就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主持人:学好物理在最后临时抱佛脚可能有点紧了,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高二的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呢,您能否告诉他们如何学好物理,来考好高考呢?

宋晓垒:学习要思考,物理难在哪里呢?难的是同学们思考得太少了,或者是想不清楚,想不透彻。有一些文科的东西,你只要肚子里面有东西就可以掏出来。而学习物理,你必须清楚学的是什么,物理不难,物理很有意思!从实际技术操作层面看问题的话,同学们可以这样考虑学一个概念是要掌握一个规律,学一个规律是要解决一个物理问题,你要掌握典型的问题和典型的题型。

当然,很多的学生在自己的学校里可能会参加一些课外辅导,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在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竞争了,你当然可以参加一些好的课外辅导,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高水平的老师,来帮助你进一步提高。我们很多的同学在高二结束的时候,基本高中的课程已经学完了,所以你从高一开始就可以参加一个同步辅导,进入高三以后可以进入完整的体系培训。所以同学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与自己更针对的系统进行学习。

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从刚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找到这些问题的所在,迅速弥补,最后再修正的时候可能在时间上会来不及了。

主持人:现在学生可能偏科比较严重,有些学生可能就对物理不感兴趣,他们要想学好物理,您对他们有哪些忠告?

宋晓垒: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就不喜欢学物理,偏科会影响自己的总分。你如果偏生物可能会考90分、70分,但是你如果偏物理,满分是120,你如果偏了物理太可惜了。我觉得不能偏科,应该均衡发展,30天的时间其实不好解决偏科的问题。偏科的因素特别多,我们现在不讲了,如果你发现了自己早期有偏科,应该尽快解决。如果是瘸腿科目,对高考的影响非常的大。

网友:在您多年的高考辅导和教学实践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或经历,身处繁忙的高考辅导一线,您有哪些感悟和体会?

宋晓垒:其实我一直在研究高考,一直在做一线教学的事情。有一些观点可以供大家斟酌,我始终认为高考是一个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高考考多难,我们就教多难。高考考什么能力,我们就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很多教育家都不认可这个观点,但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反过来说,高中阶段教多难,考多难,教什么,考什么,如果是这种互动关系的话,在指导学生高考甚至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一定是研究高考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高高考成绩。

感悟应该说很深刻吧,希望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的教学努力,对参加高考的同学有所帮助。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是一个良心活儿,就是对学生的爱,你付出了多少学生都会很清楚。

主持人:最近几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宋晓垒:从最近几年高考发展总的趋势来看,高考本身就是选拔性考试。由知识第一到能力第一,比如说物理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物理工具处理物理试题能力。出的是知识,但是考的是能力,所以同学们从高一开始,在学生过程当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一道题目会从各个角度考察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等,一道大的综合计算题一定会涉及到这种方方面面的问题。主持人:每年参加高考复读学生占的比例也非常大,他们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我知道您在复读学生教学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您能否谈一谈复读学生参加高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宋晓垒:你问的问题是我目前在做的工作,我在精华复读学校负责教学方面的管理工作,我也在一线教学。精华复读学校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复读学生一届又一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管理,和心理管理模式。

复读学生的确是心理压力比较大的,以前单一的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复读,现在有很多学生考上了但是发挥不理想,又重新考了。来自于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问题。我们在复读过程当中就要针对学生在不同的复习阶段和学习阶段,表现出的问题,我们要重点解决。

比如说在期中考试之前,复读从9月份开始到10月底,一开始这段时间,这些学生都心高,他们选择复读,而且非常努力,表现出来的都是非常认真的学习状态。我们要把学生的这种状况保持下去,在期中考试到期末考试期间他们会到高原期我们也要辅导他们,到最后他们后来又进入了瓶颈期他们就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通过教学,班主任教育管理,甚至我们把以前的学长请回来,给他们分析这段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克服什么。

一模完毕以后,有的同学可能会盲目乐观,我们再对他们的心态进行调整。二模完成了以后,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能有的同学会着急,有的同学会放松,有的同学会按部就班的走。这么多年的办学,我们在教学、教育、心理指导方面形成一整套比较好的模式,所以精华复读学校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因此才形成了我们在社会上的口碑。

复读的同学们不要着急,你要相信自己,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努力一定会站得更高,你经历了一次高考,第二次考试的时候一定会有经验。只要把你平常考试当中所练和所学的充分发挥,高考一定能够成功!

主持人:复读生有优势也有劣势,希望他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成绩。那高考考生如何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宋晓垒:考生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当他们真正进入到考场的时候,是应该把这种压力抛开的,其实绝大多数不仅是拼的知识,而是拼的非智力因素。我举例说明,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他在平常的考试成绩当中不起眼,排到了班级的后面,他在考清华、北大的时候把握不大。但是她的一本一志愿就是清华,二本一志愿报了一个自己愿意去、也喜欢去的专业。到考场上发挥得非常稳定,某种意义上她是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了,结果她的分数超过了清华的录取线,考取了清华。

所以我觉得只要在考场上抛弃压力,正常答题就能成功。

主持人:什么时候填报志愿呢?

宋晓垒:北京是5月12到17号填报志愿。

主持人:您有什么好意见吗?

宋晓垒:一志愿是志愿优先,我们家长和同学在报一志愿的时候应该慎重,一志愿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实力,学校的招生情况自己来选择性的填报。在报其他的志愿当中,第一个志愿可以摸一摸,第二个志愿可以稳一稳,第三个志愿能够保一保。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复习指南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初中物理题海 篇2

我们开始反思, 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最后发现, 所谓的“题海战术”正是教师自身解题能力不高、数学功底不深造成的。要想学生脱离题海, 教师就得先跳进题海, 潜心研究各类题目, 找到解题金钥匙, 能够解一题而破千题, 用老师的“勤”换来学生的“轻”。

在“小升初”时通过“题海战术”取得数学高分的孩子, 一般到了初中数学成绩不好, 且下滑得很厉害。为应付“小升初”考试, 通过“题海战术”, 学生记住了一些基本题型和解题方式, 但进入初中, 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变化, 原先掌握的题型方法用不上, 自然跟不上。对此, 专家提醒, 数学补习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更应该从思维水平提高的角度来进行辅导, 不能单纯地进行模仿, 更重要是学会“举一反三”, 具备了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不仅能应付小升初考试, 到了初中也能很好地应用于其他学科。

一、整理知识点背诵公式

整理知识点和背诵数学公式定理是学生考前必须认真做好的一件事。认真阅读教材, 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要再次理解和记忆, 记忆数学公式和定理时切忌机械教条地单纯背诵, 要理解公式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并结合做过的练习题弄清它们都能解决哪些类型题等。学生要做到在头脑中能清晰地记忆整个初中各个章节的知识脉络和常用数学公式, 这样就为考试中能迅速解题提供知识保障。对于平时不常用的知识或练习中较少涉及的冷门知识点, 尤其是近期做题没有用到或经常出错和比较陌生的知识点和公式, 学生要在考前集中突破, 不能有遗漏。如统计中的回归分析、各统计数据的实际意义、简单的逻辑用语与命题, 正态分布 (理科) 等要专项复习, 回归课本, 把易混淆的概念公式弄清楚, 记熟练, 会应用。

二、明确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丰富内涵

学好初中数学, 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运动思想, 转化思想, 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 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 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在具体的方法中, 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 联想与类比, 比较与分类,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一般与特殊, 有限与无限, 抽象与概括等。

三、强化读题能力

解数学题先要把握题目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注意阅读数学题的技巧,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领:一是抓数学关键词的读题方法, 如看到“等于”“是”等词语时, 要想到就是“列解方程”的信号等;二是阅读中把题中数据标在图形上的方法, 即边读题边画图形和图像或者边读题边列表格等;三是在读题时判断本题和哪个章节的单元知识有关系、如何来解决, 做好数学知识预备。学生在阅读中要明确题目的条件、所求都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总之, 学生在读题时要留心每一个字, 历年都有一些考生因读题不认真而丢分的。

四、重视教材, 贴近课标

从近几年的中考题分析能够得出启示:试卷中的基础题基本上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 所以必须深研教材, 绝不能脱离课本去搞题海战术。初三后期的复习应将整个初中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形成系统结构。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复习策略和目标, 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应加强各模块内部的整合, 还要去寻求各模块的交叉点, 有区分度的试题往往就出自这些地方;数学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应多做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以及平时教师给出的课本例题、习题的变式练习题, 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缩小与数学优等生的成绩差距。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搞题海战术, 要精讲精练,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 它不是盲目的大, 也不是盲目的练, 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五、规范答题减少丢分

在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 我发现很多考生因答题不规范出错而丢分的现象,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看中考标准答案的评分标准和解题步骤。为此, 我建议学生在考前做题时, 一方面要注意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训练, “一般说, 应该把解答题的主要推理过程写出来, 不必要的运算化简过程可以稍少一些写出来, 数学大题的解答基本要求是“边推理边计算”, 遇到一时没思路的题要冷静思考, 沉着迎战。此外, 图形要画准确, 答题时的字体大小适中、书写工整清楚。

六、精做中档题

许多学生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 这样做不妥。为掌握基础知识而做一定量的练习才是必要的。做题要讲究效益, 要精做中档题。在做题后还要“反思”, 思考一下本题所应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 是否还有别的解法, 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他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把它们联系起来, 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

初中数学要走出题海战术 篇3

我们开始反思,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最后发现,所谓的“题海战术”正是教师自身解题能力不高、数学功底不深造成的。要想学生脱离题海,教师就得先跳进题海,潜心研究各类题目,找到解题金钥匙,能够解一题而破千题,用老师的“勤”换来学生的“轻”。

在“小升初”时通过“题海战术”取得数学高分的孩子,一般到了初中数学成绩不好,且下滑得很厉害。为应付“小升初”考试,通过“题海战术”,学生记住了一些基本题型和解题方式,但进入初中,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变化,原先掌握的题型方法用不上,自然跟不上。对此,专家提醒,数学补习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更应该从思维水平提高的角度来进行辅导,不能单纯地进行模仿,更重要是学会“举一反三”,具备了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不仅能应付小升初考试,到了初中也能很好地应用于其他学科。

一、整理知识点背诵公式

整理知识点和背诵数学公式定理是学生考前必须认真做好的一件事。认真阅读教材,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要再次理解和记忆,记忆数学公式和定理时切忌机械教条地单纯背诵,要理解公式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并结合做过的练习题弄清它们都能解决哪些类型题等。学生要做到在头脑中能清晰地记忆整个初中各个章节的知识脉络和常用数学公式,这样就为考试中能迅速解题提供知识保障。对于平时不常用的知识或练习中较少涉及的冷门知识点,尤其是近期做题没有用到或经常出错和比较陌生的知识点和公式,学生要在考前集中突破,不能有遗漏。如统计中的回归分析、各统计数据的实际意义、简单的逻辑用语与命题,正态分布(理科)等要专项复习,回归课本,把易混淆的概念公式弄清楚,记熟练,会应用。

二、明确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丰富内涵

学好初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三、强化读题能力

解数学题先要把握题目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注意阅读数学题的技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领:一是抓数学关键词的读题方法,如看到“等于”“是”等词语时,要想到就是“列解方程”的信号等;二是阅读中把题中数据标在图形上的方法,即边读题边画图形和图像或者边读题边列表格等;三是在读题时判断本题和哪个章节的单元知识有关系、如何来解决,做好数学知识预备。学生在阅读中要明确题目的条件、所求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总之,学生在读题时要留心每一个字,历年都有一些考生因读题不认真而丢分的。

四、重视教材,贴近课标

从近几年的中考题分析能够得出启示:试卷中的基础题基本上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必须深研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去搞题海战术。初三后期的复习应将整个初中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系统结构。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复习策略和目标,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应加强各模块内部的整合,还要去寻求各模块的交叉点,有区分度的试题往往就出自这些地方;数学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应多做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以及平时教师给出的课本例题、习题的变式练习题,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缩小与数学优等生的成绩差距。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搞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五、规范答题减少丢分

在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我发现很多考生因答题不规范出错而丢分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看中考标准答案的评分标准和解题步骤。为此,我建议学生在考前做题时,一方面要注意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训练,“一般说,应该把解答题的主要推理过程写出来,不必要的运算化简过程可以稍少一些写出来,数学大题的解答基本要求是“边推理边计算”,遇到一时没思路的题要冷静思考,沉着迎战。此外,图形要画准确,答题时的字体大小适中、书写工整清楚。

六、精做中档题

许多学生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样做不妥。为掌握基础知识而做一定量的练习才是必要的。做题要讲究效益,要精做中档题。在做题后还要“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应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是否还有别的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他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

现在好多人认为只要让学生做题就是题海战术,认为不做题就可以学好数学,我想这是不对的,不做题是一定学不好数学的,而中学数学更是这样,题目的深度、广度都和小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认为所谓的题海战术应该是指大量的重复做很多类似的题目,不注意体会知识的应用、思维的方法规律,缺少目的性。所以题一定要做,但要注意对题目的理解,加强目的性,加强反馈、反思,加强解题的质量,这样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化学复习如何跳出题海 篇4

一、复习要有个性化

高三复习主要是打好扎实的基础和建立宽广的思路。在学校学习中,老师们比较多是解决班级同学的共性问题。但是在复习过程中,而每位同学存在的问题不一定相同,具有个性化,这些问题不一定能在共同学习时得到解决。那么,在高三下学期的复习中,同学们要把做过的大量的习题中所犯的错误(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一个再认识,而且这一个“再认识”不能只满足于“会做了”,而是要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种做法,能使你进一步发掘知识的内涵,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重点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是个性化复习的主攻方向。

二、熟练串联知识点

孤立知识点很容易记忆,但是更容易遗忘,因此需要不停的刷题来保持记忆。克服记忆堵塞的一个办法是联想,就某一知识点,开动脑筋联想到其他知识点,也可以采用和同学互答的形式,相互补充。例如复习“乙醇”时,就可以开始联想:看到“乙醇”两个字。你会想起哪些内容?比如说,“乙醇的俗名是酒精。”;“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乙醇由乙基和羟基构成的”;“乙醇可以氧化成乙醛和乙酸”;“乙醇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一般情况下,经多次联想后,通常开始时,同学们能联想的内容不是很多,经过多次补充和训练后,能联想的知识渐渐增多,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联想较为完整。在形成较为完整的关于“乙醇”的知识联想后,可以继续进行其他知识点的联想;比如说,“乙醇是由乙基和羟基构成的。”可以进一步按照官能团进行联想,如“羟基和氢氧根的区别”,“乙酸是甲基和所急构成的”。

三、总结解题的规律性

解决问题,总有它的客观规律。同学们做过大量的题目,应该在解题方法上去寻求它的规律,这种规律包括问题常见的呈现方式,出题方向,容易犯的错误等。比如在处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无非是从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的方面来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与否,最应该注意的是反应物的量,“少量”、“过量”、“等物质的量”等等。在做非解答题的时候,按照题目的要求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等,这是最容易错的地方;有机反应信息题中,信息在题目的出现地点往往可以通过比较反应条件或者反应物来解决。推导有机物时就要充分利用给予的信息(多数是依样画葫芦),结合官能团性质或反应中分子式的差异来解决;

四、研究攻克大题的技巧

历年化学高考中,非选择题的得分率总是较差,因此同学们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的复习。很多有机推断题是可以另辟蹊径,不遵循出题者的意图快速发现答案的,但必须做到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工业流程题的几种模式也要总结清楚。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北京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设计方法是提高解答实验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研究大题时,同学们可以依次参考北京历年高考题,北京海淀西城东城历年模拟题,以及各区今年模拟题。认识了解题的规律性,既能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

五、提高控制时间的能力

题海之父作文600字 篇5

也许母爱是温暖的,宛如灼热的火焰萦绕在身边,令人时时刻刻铭记春的神韵,却忘记了父爱的执着,它如若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包裹着,无形之中化为一种有形的动力。若母爱为春,则父爱如秋,热烈而深沉,凉丝丝中有一股惬意的暖流莫名流入心底。

记得幼儿园时,我挨过妈妈不少揍,而每每在这令我恐慌的时刻,爸爸都会护着我,不让妈妈打我,那时,我沾沾自喜地认为父爱如同一杯咖啡,虽苦涩令人捉摸不透,却掺杂着些醇醇香味,待我去发掘,去斟酌。

岁月悠悠,不久就上了小学,我接触了数学。只是当时成绩并不怎么好,淤是,爸爸一直在辅导着我。我遇到不懂的就问爸爸,爸爸也总是很耐心地讲给我听,一步一步的步骤很仔细,生怕一不小心漏了似的。然而那些题,也每每都会做对,那时,我敬佩地认为父爱如同一泓清泉,虽深不见底却干净透彻。

四五年级,我和爸爸常常仅为一道小小的题吵起来,我总是很不理解那题为什么要那样做,心里很委屈,却只好按爸爸说的做上去,令我更加不解的`是,每次爸爸说的都是对的,而我说的,则多数不太对。那时,我无奈地认为父爱是一杯白酒,虽辛辣却使人振奋抖擞。

现在,爸爸仍然和我一块学习着数学,我依然不懂就问爸爸,每次看到爸爸焦急地攻克一道题时,我都会隐隐察觉父爱的弥漫与扩散;打量着爸爸那乌黑秀发中掩藏不住的一根白发时,我都会暗暗感到心里的痛楚与惆怅。我想就算是为了爸爸七年的付出,我也要努力!现在,我幸福地认为父爱如同一勺牛奶,浓浓的,香香的,甜甜的,沁人心扉,甜入心底。

考研数学复习巧用题海战术 篇6

一、考生应该针对复习的内容,注重基础,多练习一些基本题,不要死钻一些偏题及怪题。有选择性的做些巩固知识点的题目,这样才能让知识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也才会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教材每章每节的后面都有配套习题,在基础阶段复习时要认真做一遍,除了做课后习题外在基础阶段还应做一些考研基础过关之类的题目,这些题难度与考研真题难度基本相当,可以利用这些题目检查你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如果只看课本,在综合能力上要受一些影响。

二、大部分考生喜欢做完题就对答案然后这道题就结束了,也不做认真的分析,这是做题的大忌,一道题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此建议考生在对完答案纠正完错误之后,再把这道试题从头看一遍,认真总结一下这道题在什么地方出错了,原因是什么,这道题中有没有出现你不知道的新的方法、思路,新推导出的定理、公式等,并把这些有用的知识全都写到你的错题本上,以便随时查看和重点记忆。对于大题的解题方法,要仔细想一想,都涉及到哪些科目和章节了,这些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联系等,从而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以达到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做过的题目实现其最大的价值,也才算是你真正做懂了一道题。

三、题目的选择上,要尽量摄取广泛一些,时间充足的话各个名师的模拟题、复习题等都涉及一些。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出题思路不一样,重点偏向及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做不同人编的题,有助于题型的广泛摄取和把握,只有题型见得多了,思路才能拓展开,而且各种难度的题目也都尝试过了,见到考试卷时才不会有太多措手不及的感觉。

善用变式, 跳出题海 篇7

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解不等式

这个不等式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分式不等式, 可直接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x-3) (x+7) <0求解。但若对此题多做一些引申, 将题中的某些符号和数字作一修改, 就可以使试题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可代表几类常见的分式不等式。本题可变为下面四题:

变式一:解不等式

本题若还是根据原题的解法就错了, 学生必须作出正确判断, 等价变形为不等式组后方能正确求解。

变式二:解不等式

本题右边系数出现了1, 学生容易两边直接同乘以 (x+7) 而导致错误, 可引导他们:不等式两边同乘时要考虑到不等号方向要不要改变的问题, 故应分情况讨论。事实上, 此时还可趁机引导学生寻找另一简单解法, 就是移项、通分, 然后即可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

变式三:解不等式

此题其实是一个不等式组, 要求学生在掌握变式一和变式二解法的基础上求解。另外, 在解题过程中还涉及交集和并集知识, 复习了前面的内容。

变式四:解不等式

这个分式不等式含有绝对值, 因而首先要求学生想办法去绝对值, 让学生去回顾、去思考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与技巧, 体现了前后知识的连贯性, 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以上各变式, 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解出原不等式后, 一个接一个提出变式题, 逐步加深、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热情, 许多学生在期待着更多更难的“挑战”, 希望看到变式五、变式六……一些学生甚至自己在想如何进行变式。这样, 在轻松愉快中,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能力。

题海无边,何处是岸 篇8

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大堆,你根本连惊讶的时间都没有。写不完作业的后果会怎样,我连想也不敢想下去。

因为害怕写不完作业,假期第一天的早晨,我不到7点就赶紧起床,连早饭都顾不上吃,脸都来不及洗,以比平常快100倍的速度坐到了书桌前开始写作业,一直写到中午。中午饭我也没什么耐心吃,快速吃完又去写,晚饭也是如此。写作业俗称“加班”,“加班”到晚上12点时,我困得直打呵欠,头昏沉沉的,实在不行了,只好睡觉。

第二天,整整一天,同第一天一样。

第三天,我感觉放松多了,因为,作业快写完了。一直写啊写,写到中午,终于要大功告成了,我太快乐啦。

吃午饭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快乐顿时无影无踪——下午还要上一个3小时的英语班。天啊!这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

繁重的作业,让我忙碌、劳累、疲惫不堪……

忽然想起网上有一位小学女生改编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天啊,题海无边,何处是岸啊?!

数学莫入题海 做题宜先熟后疏 篇9

考生小刘在复习时,一口气买了几十套研考数学模拟题,他每天都做一套。清华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刘坤林说,考生用“题海战术”的策略是不可取的,因为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却没有领会考试要求。他建议考生选择口碑好的模考试卷,在做模拟题时要适度、适量,而不要做大量难题、偏题和怪题。

初中物理题海 篇10

7月开始了,注册会计师、职称基础学习已到一段落,进入“有效做题”时期,没有跟上进度的你要抓紧时间喽~~!上元教育提醒您在注会、职称学习的提高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做题,考生需要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做题,上元会计培训资深教师带您避免走入题海战术的误区呢?咨询电话:0513-***3

一、坚持每天有效的练习,杜绝题海战术

不论是注会、职称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解题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但切忌复习练习资料太杂,选定一本书就要好好利用(例如:应该指南、经典题解),反复做,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加深概念定理的理解。注会、职称的复习从始至终都要坚持练与思的结合,而不是题海战术。要学会独立做题,不要依靠答案及参考书的分析,考试中的典型题型一定要自己真正独立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答,做到真正的理解,做透。做题不能只讲究数量,一定要讲究质量,偏题怪题少做,重点题型要反复练习,曾经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尤其要引起足够重视。

注会、职称的题型很多时候是换汤不换药,只要真正把握好了典型题型的分析解题方法,那些看似花哨的题型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做题的过程中要懂得及时归纳总结题型及其解题技巧和方法,这样的练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细化易出错的知识点及重点题型,提高解题熟练度

复习过程中要及时查漏补缺,发现有忘记或还不太理解的知识点要回归到教材上重新学习一遍,并通过相应练习复习巩固。对重要的题型要进行重复练习,以再次强化分析解题方法,同样的题目在现阶段重复做来,也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如果考生自己不能够很好的把握题型和出题思路,可以通过相关的辅导书来掌握。

复习中还要注意一点,一定不能有思维的惰性,对自己不熟悉但考试又是重点的内容应该多关注多投放精力。事实上,复习时多做题会对以后的复习更有好处,这些不熟悉的内容则更需要靠做题来掌握和熟知,而且通过练习能提高解题熟练度,这样就可以给那些灵活的题目多一些分析的时间,在考试中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学重点】

理解电阻定律

【教学难点】

电阻率的概念

【教学媒体】

干电池组,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若干条,导线若干

【教学安排】

【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电阻的大小不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而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那么到底是电阻的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又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

1. 实验探究

(1) 猜想: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等等(要求给出猜想的感受或理论依据,并对其函数关系做定性判断)

(2) 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1:实验中有很多的物理量,应采用什么方法?应怎么选择待测电阻丝?

——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选择几根电阻丝,其中A、B、C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依次为1:2:4。每根电阻丝可选择接入电路的长度。D是另一种材料的电阻丝,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改变温度。

提出问题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由于长度、粗细都可以用倍数的关系,所以主要要测量读数的就是电阻值了。

提出问题3:要如何测定导体的电阻?(请同学设计电路)

——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但这样的测量太粗略。所以最好使用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间接测量电阻值。电路如右图。

提出问题4:实验中如何减小读数时的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小,即应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和电流,求其比值的平均值。

(3) 实验操作:按电路,依次将A、B、C、D三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利用R=U/I测出三段电阻丝电阻,并加以比较。教师演示,学生读数并记录表中,控制变量完成操作。

(4) 数据分析:先定性观察:R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后根据数据表格推理得出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电阻长度成正比;与电阻材料有关。 ,其中K代表了材料对电阻的影响。我们用电阻率来表示它,符号换成 。即 。电阻率 ,即当导体有1m2截面积,长1m时的电阻值在数值上等于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为欧姆米( )阅读书P52/表格,感受一些材料的电阻率,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阻率上的差别。

强调:ρ的大小由导体材料决定。 这个公式也非决定式,因为电阻率是由材料决定的。同时,ρ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一般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演示实验:把单独一根电阻丝接入前图所示电路中,测出电阻来,用酒精灯加热。再看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可以计算出电阻,从而判断电阻增大了。

阅读书P52/内容,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小温度变化范围内呈线形关系。而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电阻率则随温度升高而呈非线性的减小。,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阻率上的差别。某些合金如锰铜和康铜的电阻率则几乎不随温度改变。不同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物尽其用。常用的电阻温度计是用金属铂做成的,锰铜和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超导体有很奇妙的特性,如磁场无法渗透到它内部。演示课件:超导现象以及磁悬浮。

(5) 得出结论并板书:电阻定律: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电阻跟它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电阻定律的巩固训练:

例:书P53/例题——了解一定形状的导体电阻还与其接入电路的方式有关。

例:手册P54/例1

3、身边的电阻:

电阻有固定电阻和可调电阻(电位器)。其中可调电阻如电位器、滑动变阻器主要是通过改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长度来调节阻值的大小的。阅读书P54/信息窗——学会辨别色环电阻。

【课后作业】

初中物理题海 篇12

教学探析

谢军伟

初中物理课堂全过程教学探析

杨庄中学谢军伟

新课改就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整合并重。作为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更新,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内容、还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当你拿着教材走进教室,面对几十个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也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喜欢物理课?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设计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面对这些问题有些教师可能会感到困惑。现就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学不是重在教师的“教”,而是重在学生的“学”。教师怎么引导学生提出和思考问题重于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胜于只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教学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大胆质疑

所谓问题就是思考的动因,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只有让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他们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许多物理现象,学生在生活中都曾遇到过。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地以教材作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并鼓励其大胆质疑。例如:在教液体压强的时候,可

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3)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学生都知道带鱼很好吃,在市场都见过,但是都没有见过“活”的带鱼,这是为什么呢?对学生来说相对神秘的潜艇,为什么用那么厚的钢板制造呢?拦河坝到处都有,学生是能看到的,但是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会去想拦河坝为什么修造成这样的形状,这些常见的问题在没有学习之前无法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这就激发了学生寻求答案的兴趣。

通过一系列这样的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而且还可以将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分析和总结。同时,学生还可以将预习中所发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堂内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

2.课堂教学,积极思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有些物理规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教师提问提得好,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去思考。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还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找出教师的不足之处,并且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也可以鼓励他们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题型、物理规律的认识和印象。例如:在讲“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时,出一道这样的习题:“某战役中,我军获知敌方在相距80km的地方向我指挥中心发射一枚导弹,导弹的飞行速度是1.6km/s,导弹爆炸时的杀伤半径是200m,我指

挥中心人员及时以5m/s的速度跑开,他们能否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地带?请给出不同的解答方式。”出题后,学生就会边读题边思考,并迅速在稿纸上演算起来,几分钟后再提问学生。

学生1:我是算导弹飞到指挥中心时,人能跑多远:

t=s /v =80km/(1.6km/s)=50s

s=v t=5m/s×50s=250m>200m,所以能。

做完后,我们可以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检算,然后再给予肯定的评价。

学生2:我用是比较时间:

导弹飞到我指挥中心所需的时间:

t =s /v =80km/(1.6km/s)=50s

人跑到安全地带所需的时间:

t =s /v =200m/(5m/s)=40s

t < ,也能。经同学们讨论过后,该方法是可行的。>

经过这样一道例题的解答,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解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物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时候,除了书本知识,还要同一些小实验相结合。在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小实验。因为通过学生亲自做小实验,能够更好的开拓他们的视野,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探究新知识。例如惯

性实验:拿出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子,一块平硬纸板,一个玻璃弹珠。先把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平硬纸板平放在杯口上,最后把玻璃弹珠放在纸板上,然后将钢制锯条垂直竖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这时候请一位学生上来操作,让他用一只手按住钢制锯条下端保持不动,用另一只手拉开锯条上端,放手后让锯条击打硬纸板,看到的现象是硬纸板飞出,玻璃弹珠则掉入水中。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很简单,任何一个没经过特别训练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寻求答案的积极性。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忠实于实验数据,重视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造,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重要。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帮助,而且要有耐心的指导,也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他们。这样不仅缩短了他们之间的差距,而且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物理书本知识与实验知识相结合,能更好的体现物理现象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

3.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习题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我们在选择例题时要有针对性、基础性、典型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其次,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合作,教师要适度的进行点拨,指引探索方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探

究规律进行整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对已学知识加以巩固,多做习题,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举例,自己再运用物理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探索。不仅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以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体会

1.要让课程面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初中物理大多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而其中又蕴藏着无穷奥秘,所以我们在上课时所举的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观察、注意、记忆、实验操作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物理现象,充分发挥自身的记忆能力,指导学生对每节课、每一周、每一个单元所学的内容,采用自己熟悉的记忆方式进行整理和巩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必须重视“实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精心选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题海 篇13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和开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强烈问题意识,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原始动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获得新的发现。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探究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当中去,利用学生心理活动的内驱力,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引起学生的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变更,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的心理活动系统,保证认知探索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如:在探究大气压强实验时,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从水中慢慢提起(另一端未离开水面),此时管内的水面位置与所有学生的猜想完全相同,接着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的上端,再重复刚才的实验,发现试管中的水居然被“提”了起来,这时学生会惊奇的问 ——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注意一下子被吸引了,探究欲急剧高涨,此时的设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而且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名许多问题情景的制造者、一位交换意 见的参与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对学生探究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中间台阶性相关问题,以问代答,使学生在独立完成问题时,答案将对探究问题的结果有提示作用。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例如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时,学生确实得到了较完整的数据,但比热容概念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也很难表达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提问:一口缸(一种物质)和一只桶(另一种物质)要加满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谁装的水(热量)多?通过这样启发式提出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应用类比联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使原来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系统。当然,教师在创设这些问题情景时还要注意问题不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太远,启发问题要内隐足够的条件,难度要落在学生发展水平段内,课堂要立求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畅所欲言、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

二、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的过程意识

有些人把探究认为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任由学生自己发挥解决未知问题,这是把科学探究变成一种形式主义,曲解探究本意的表现。探究是有目的的,意识健全的人会有计划、有方法地进行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探究意识,开始时是无序的、零乱的,缺乏章法,往往到了猜想就停止了,特别是探究意识薄弱的学生会等待老师或其他学生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重结果、轻过程,逐渐丧失探究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中只会照搬书本,死读书,读死书。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探究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落实探究目的最终目标,还要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指出误区,把握探究的方向。在探究的过程中,最有价值探究的地方也是教师指导作用的地方,在此处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开,而这个有价值的地方又在何处呢?它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存在于学生探究过程中用不同方式解决同一问题上,存在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课堂内某一事件产生疑惑或露出兴奋的表情时,还存在于同学们探究过程中对同一问题解决时的不同结果上……,这些地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也是真正获得持久的探究动力.学生们也通过一次次探究的体验加强了探究的意志力,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意识品质.教师在指导探究性学习策略上要注意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凸显教师在指导探究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探究声音产生原因时,从探究活动的一开始,学生就能根据身边的材料设计出相当多的实验,如尺子的振动、拍手声、拍桌子声......,但学生们的大多实验都不足以来观察声音产生的原因,这里的结症在于是否能观察到持续.. 振动..的实验,而这一过程恰恰被学生忽略掉了,只看到了探究的结果,如果教师在着一点及时点拨,学生就不会盲从的设计实验,而会精心筛选可让大家信服的实验.又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学习中,关键是要破除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探究的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设置误区,激化矛盾,如用力推动粉笔盒,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有力物体运动,没力物体就静止.教师并用"无风不起浪""风吹草动"来支持学生的观点,当学生得知自己的生活观点就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运动理论时,都兴奋不已,紧接着老师用球杆击桌面上的小球时,学生们又发现球杆停止,但小球仍然在继续运动,随着矛盾的出现,学生的观点出现分化,处于茫然状态,学生误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的圈套,原因何在?这时老师顺势点拨,是由于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仔细造成的,再做一遍粉笔盒实验,发现粉笔盒不是紧靠手就停止,而是有一段距离,不过距离较小而已,至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攻自破,从根本上动摇了学生原有错误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以下进行斜面的理想性探究实验做好了铺垫.因此,在初中学生探究的意识领域中,更多探究过程还需要教师有策略的指导,而不是盲从地追随一种形式,使学生在有目的的探究氛围环境中对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培养

三、在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各领域中,人们都离不开相互合作,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每个人的获得都是一片独特的天地。虽然学生对待问题的理解常常会表现出各种差异,但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说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和交流十分重要,让学生用自己选择的多种方式跨越“彼此的心田”是一种愉悦,更是一种智慧的展示,为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的、主动的加以引导,创设合作的氛围,包括合理分组:使具备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合理分配任务角色: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教给学生一些策略:使学生能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又能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让学生探究如何减少摩擦的方法实验中,学生之间互动合作表现的非常强烈,教师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表达想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借用器材和材料(包括文具用品),学生在合作中展示自己,在合作中交流协作,分享探究的信息、创意的成果。学生通过互看、互助、互议的方式无形中将合作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和培养,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和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合作,这不仅增强了学生 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开发学生多元智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没有良好的探究意识品质,就会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多走弯路,欲速不达。因此,注意探究意识的培养,会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十二院校 心理学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矿井停产期间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小学生我的假期我做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