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考试小议

2024-07-24

初中物理考试小议(精选8篇)

初中物理考试小议 篇1

物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属于物理课程的核心地位,应包括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学科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它们是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发展、个性形成及后续学习的基本条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合理性提问,将激发学生投身于物理活动之中。这是由于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学生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文字作为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能只把掌握科学知识当作教育的唯一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心的是怎样使传播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发现真理、探索新知识的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一、在平时物理教学中,注重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

物理学与其它学科一样,在整体上是由学科的知识和学科的方法论组成的,物理学的科学方法是伴随物理学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的知识和体系是体现和学习物理方法论的最好载体。从教育心理分析可知,在平时教学中,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在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论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在传授知识时,都要渗透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注重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师要设置悬念,留下疑点,“诱”学生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要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和强化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成为“四有”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形象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重在实验教学上下功夫。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提高物理成绩的最佳方法。

下面从几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一)演示实验教学。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能否顺利地达到演示的预期目的和效果。首先在于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演示实验的目的性和科学性及实验操作的有序性。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对学生影响都很大,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放过实验中每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细节,提高实验成功率。在学生观察和协助教师演示时,鼓励学生多提疑问,这样可以使学生大胆想象,可以破除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养成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另外在演示实验中,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

(二)学生实验教学。

在实验前,首先让学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教师提出预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设计思想。领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了解所用器材的性能和作用,这样就克服了学生实验时的盲目性,这对差生的促进作用也会更大。在学生实验中,教师对差生要多询问一些。教师要耐心指导他们预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然后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器材,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步骤必须按一定要求进行,从仪器的组装到逐步操作过程,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独立组装、手脑并用、克服困难、排除故障。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实验步骤,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心中有数,形成合理的逻辑分析和统筹能力。在学生实验的数据处理上,教师要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实验数据,认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做好这一步,学生就明确了实验得以完成的条件,掌握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的实物画图中,多数是电路的连接图,它实际上是实验情境的再现,要做好这一步,明确实验原理,画好原理图,对照图连实物,这就要求学生知道仪器性能、理程、接线柱、作用等。

(三)小实验、小制作的教学。

课本根据同步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小制作。这些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简便易行。如学生用玻璃罐头瓶和香烟纸箔做验电器,用易拉罐与绘图纸做针孔照相机,还有的同学自己安装门铃等等。通过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感受到了自己实验制作成功的喜悦。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在愉快的情趣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考试小议 篇2

小议初中物理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江苏 邳州 郭绍电

物理实验课是现在班级绝大多数学生最想上的课之一,因为实验课里不再是抽象而又枯燥的记忆式学习活动,而是充满自主探究协作式的学习。然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许多表面热闹的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流于形式,有的甚至严重违背自主探究协作的本意,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无法预料出来的麻烦。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物理实验课从形式走向实质,避免无法预料出来的麻烦呢?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谈谈如何解决物理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一、物理实验教学课前设计不尽合理及解决方法

实验教学设计是实验教师为将要进行的实验教学勾画的计划书、课堂的路线图,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前奏,它要主题明确,结构清晰。虽然实验过程中有一定的偏差,但正常情况下没有多大的变化,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优质的保证。但在很多情况下,实验效率低、教学效果不好,是由教师对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不足造成的,同时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约束了其在课堂上的驾驭能力,并给我们带来许多无法预料的“麻烦”,直接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准备实验教学设计前,必须仔细钻研课本,全面了解设计的内容,理清课本的知识脉络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以适应学生的实验课堂,随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九年级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教学课前设计,本节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2)学习如何寻找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本节课是九年级物理学的一个转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识点很简单,但学生很难理解,需要我们按照教材的思路,让学生一步一步去理解。因此,我们在准备实验前,就需要对上下知识点有很深的理解。首先让学生去猜想,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实验步骤及表格;其次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期间,教师巡视点拨,提示学生注意器材上的铭牌及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压;为了归纳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每次实验的数据不能少于三组);最后分析与讨论得出实验结论,评估本组实验设计与操作有无失误与不妥,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探究过程,达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在实验讨论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器材上的铭牌含义和为什么每次实验的数据不能少于三组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用事实和原因来帮助学生理解。总之,各个实验器材都需要教师在课前作精心准备,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二、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兴趣的激发和实验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真正对物理实验感兴趣,感觉物理学科很有用的话,就会主动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掘物理学科尤其是实验资源,让学生感到物理的新奇与魅力,这样,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具备了内在的动机,再加上适当的方法指导,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了几个小实验。由于学生平时做实验少之又少,他们对这几个小实验感到很新奇、很有吸引力,且所做的实验都是和课本有紧密联系的,使他们通过实验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满足了好奇心。另外,初中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表现,所以在课堂上我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竞赛中,我及时巡查并给予每组适当的点拨,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实力强,并在课后给冠军小组发获奖标志。比如在做压强实验时,本实验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各个小组在激烈的讨论中积极寻求结论,然后争先恐后地回答,并急切等待正确结论的公布,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实验教师还要善于自我反思并勇于创新

同样的教学内容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教学经验,这些经验常有明显的个人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即单独依靠经验教学,将实验当做一个操作性活动或简单的重复活动,凭自己的直觉从事教学,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相同,认为自己已经教了许多年物理(实验),经验丰富,绝对准确、合理。实际上,这样做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间在物理知识实验活动经验、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举很多,如“探究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本实验的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理解,并能增强识别串联、并联电路的能力;(2)从实验成功的喜悦中获得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为以后的电学实验打下基础。实验器材预先准备好。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方法来探究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教师边说边演示,演示完毕,分小组做实验,大家边做边讨论实验要求,师巡回指导。师:要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学生:两种。师:哪两种?生:一种是把小电灯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另一种是把小电灯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实验结论。反思:分析这个教学片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为了顺利达成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事先为学生安排好了探索思路,并限定了学生的探索方向,表面看学生确实是动手动脑了,是在“做中学”,但问题的关键是探究的整个过程都是教师预设的,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权,有的只是执行教师的指令,在按图索骥地操作。可以说,这种没有独立思考的操作将学生沦为了工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探究之路是充满艰辛和魅力的,成功的探究式学习应是教师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尝试、去反思、去总结。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引路人,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然后留给学生一个自由宽阔的空间,允许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假设,鼓励他们自己去设计或选择探究方案,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在探究中自由驰骋。

小议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评价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评价

初中物理部分所学的课程有声音的特性、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牛顿第一定律、杠杆、机械效率等。而这其中除了声音的特性、光的折射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几个课程是讲授外,其他课程都是采用实验探究的授课方式。

一、物理课堂评价的作用

1、促进学生发展。课堂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潜能与特长,同时给予学生以提示与帮助,促进学生物理探究能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活跃课堂气氛。初中生注意力的持久度是有限的,很难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老师的说教。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一个肯定的手势、一副夸张的表情、一句幽默的批评、一片鼓励的掌声等都能够让課堂气氛活跃起来。

3、融洽师生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受到关注,特别是老师的关注。对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一句“很好”、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手势就能让学生激动一节课;对于课堂表现不足的学生,教师也需关注。一个眼神、一声咳嗽等都会起到提醒作用。无论是表扬或是批评式的评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加深师生间的感情,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4、改进教师教法。课堂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有力依据。利用上讲台进行演示实验、课堂检测和提问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大概判断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课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二、如何科学运用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1、三要时效,注重延迟性。有效即时的评价用语,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效提高。所以要把握好评价时机,过早过迟都会影响效果,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闪现智慧火花之时;选在学生思维多样时;选在学生出现困难时;选在学生质疑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用语要能及时调节知识传授与学生认知规律关系,特别是学生在课堂认知发生偏差或疑惑的时候,更需要教师即时评价,进行必要的课堂引导,纠正学生的认知方向,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目前,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容易出现的教师过早对学生的答案作终结性的评价。若学生所答与自己预设相符时,会立即作出“非常正确”或“思路很好”等评价,可能误导学生“标准答案是唯一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若学生所答与自己预设不符时,又会立即给予“答的不对”等否定评价,甚至打断学生回答,自己抢答,这样达不到师生互动效果,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受打击,很有可能创新意识遭到扼杀。因此适当延迟的课堂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这样能有效地增加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

2、要准确,注重引导性。现代著名教育专家贾志敏老师说过:

“孩子是天生就能接受挫折教育的,我们对孩子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因此,针对课堂物理问题教师应该恰如其分地给出准确、具体的评价,不能含糊其词。对高中学生来说,有时,一个明确正误的评价胜过任何不切实际的鼓励。评价用语要注意言简意赅,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或信息,不让学生感到厌烦。目前,新课改情况下,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的盲目批评或不置可否已经减少,但“赏识”教育大行其道,廉价赞扬的评价用语不绝于耳。甚至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也不否定。这样的大而无当的评价用语言看似有一定的激励性,但缺少引导,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久而用之,学生会觉得虚假,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能够要准确得体并且适度而不滥用。注意引导学生思维、参与课堂。

3、要真诚,注重激励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豪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得到教师公正的、热情的评价,此时教师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关注学生的物理实践活动,及时捕捉信息,用“显微镜”发现捕捉其闪光点,用“放大镜”放大其优点,作出恰当的反馈与回应。在评价过程中融注诚挚的情感,做到心诚意切,让学生感到老师真诚的心,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感情上的满足,用实事求是的评价用语言去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惬意,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

4、要丰富,注重幽默性。物理课堂教学的情况千差万别、变化无穷,鼓励激趣的语言、安慰和解困的幽默语言、启发思维的引导语言,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这样的富有诗意、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评价用语,不仅能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更能使学生在妙语连珠的评价中受到熏陶感染,课堂才具生命力。评价用语越丰富,就越能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吸纳、创造评价用语,并通过实践应用,不断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评价用语,更好的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教师还要善于调动体态评价语言,如微笑、握手、拍肩、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参与到课堂评价中。

三、结语

总之,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学习评价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规范物理课堂评价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需要物理教师认真理解和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评价,把物理课堂教学和物理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物理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力,才能在这个主阵地上培养和造就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

小议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导入 篇4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

物理与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 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的导入, 不仅能给学生一种亲近感, 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它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感受, 进而便于学生理解。比如, 在学习改变内能有关知识的时候,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 冬天如何让冰冷的手迅速地暖和起来?学生很有生活经验似的感慨说:“可以对着手呵气”“也可以双手搓”, 等等, 从而迅速地进入科学探究阶段;又如, 在学习物态变化的时候, 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水有哪几种状态?然后再问问学生, 这三种状态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呢?教学很顺利地进行到了探究阶段,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高涨, 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再如, 在学习杠杆知识的时候, 教师先向学生出示一个带钉子的木板, 问问哪个力气大的学生能将木板上的钉子拔出来?结果发现班级里力气最大的学生都没有办法拔出来, 然后教师给出几个工具, 起子、羊角锤, 等等, 再请学生思考, 怎样利用工具拔出钉子?很多学生踊跃发言, 想要上台实验, 这时可以叫一个力气小的女生试试, 结果该女生利用这些工具后, 很快将木板上的钉子拔出来了。最后, 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到新课教学上来。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学应该从生活走向物理,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社会, 因此,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导入, 是设计教学导入的常用方式。

二、利用物理实验进行导入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 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因此,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初中生生性好动, 对未知充满好奇, 不少初中生之所以喜欢物理, 就是因为物理有实验。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 利用实验进行教学导入, 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在学习测量长度的时候, 不少学生认为测量长度太简单了, 不需要学习。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先请几个学生上来, 用刻度尺量一量讲台的长度, 并将各自的结果写在一张纸条上。当几个同学都测量好后, 再将这几个学生的测量结果公布出来, 所有的学生都会感到惊讶, 发现他们的测量结果各不相同。教师顺势谈谈测量长度的重要性, 以及在实验过程中, 如何树立严谨而科学的工作作风,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 在学习有关大气压知识的时候, 可以做一个“拧盖止水”的实验:用细针将塑料饮料瓶的下周戳几个针眼, 向塑料饮料瓶里注满水后, 可以看见水从下周的几个针眼里流出来, 假如用盖子拧紧饮料瓶, 就会发现流水被止住了。开始做这个实验的时候, 学生以为老师再做液体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的验证性实验, 并不在意, 后来发现流水被盖子止住了, 立即惊讶起来, 强烈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绘声绘色的多媒体给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很大, 便于进行教学导入。比如在学习光学知识的时候, 利用多媒体播放彩虹、朝霞、晚霞、城市霓虹灯等的场景,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各种光的现象, 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在学习机械运动的时候, 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觉坐车时遇到超车、倒车等的情况;在学习机械能转化知识的时候, 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过山车、卫星、撑竿跳高等的视频,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 多媒体有很强的优势, 在物理教学导入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四、利用讲故事进行导入

初中学生爱听故事, 而物理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假如教师能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导入, 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浮力方面的故事有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的故事, 也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机械运动里有法国飞行员手抓德国子弹的故事;光学里有研究望远镜的故事等, 每一节内容, 几乎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故事, 还有很多科学家的奇闻逸事,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假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能巧妙地将此设计成教学导语,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并将学生的好奇心迅速地转化为探知的动力, 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 课堂教学的导入有很重要的教学功能, 不可小视。假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巧妙的设计导入,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时候, 要直观、生动、有趣、新颖, 切忌枯燥、冗长、陈旧, 努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探知的欲望。

摘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好的课堂导入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物理实验, 多媒体, 讲故事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导入

参考文献

[1]李远蓉, 朱霞, 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小议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5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物理课的教学特点,我尝试的教学方式是:

实验导人——设置问题——总结时再实验——课外实验探究。

一、实验导入

导入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基本上多用小实验导入新课,用小实验,可以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愿望,启迪学生思维,明确学习目的,引领学生自然的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实验导人时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的物理实验简易、直观、时间短、效果明显。

例如:在证明空气存在并占据空间时,把一团纸紧塞在玻璃杯底部。在水槽里倒进齐杯深的水,将玻璃杯倒立,压进水底,问学生杯中的纸会不会湿?一般情况学生会认为杯中的纸会湿。这时,把杯子取出水面,发现杯里的纸团没有湿。如果将杯子一歪,就会看见杯里有气泡冒出,并且纸团已经湿了。这个实验说明“空”杯不是空的,空气占有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来,纸也不会湿。如果杯子歪了,空气从杯里出来,水流进杯里,纸就湿了。这个实验对后面研究大气压强是个很好的铺垫。

又如:在进行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时,用一大一小两个试管给学生表演了“反常的小试管”的小游戏,将大的试管装满水,再把小试管的一半插入大试管中,一手扶住大试管,迅速将大小试管反转开口朝下,并放开小试管,这时小试管会怎样运动呢?实验前我叫学生猜测里面的小试管会向上还是会向下运动,多数学生猜测小试管会向下掉下去,实验结果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发生了与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设置问题

设置的问题一切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解决设定,可以是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需要思考认识澄清思维的问题。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子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回味,思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大气压强的教学实验中,在达到导入的目的后,我并没有急于解释小试管为何上升,而是留下一个让学生思维的空间;接着,围绕大气压强这个目标,我设计了几个子问题,l.问空气是否占有空间?2.地球表面的空气是否同样占有空间,引出大气层的概念;3.根据所学知识,液体内部有压强,同理气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4.引出大气压强,并用纸盖覆杯实验进行了验证。

又如:关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教学中,设计用手捏压装满水的圆柱体玻璃瓶(瓶盖中心开孔并插一玻璃细管),玻璃细管中水面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位,这说明瓶子受捏压时发生了形变。对这个实验,学生十分惊奇,压力真的会使硬的物体发生形变。这时提出水面上升会不会是因为手的温度较高,瓶中的水吸热升温体积膨胀所致?如果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误解?为了解答此问,将圆柱体玻璃瓶换为椭圆柱体玻璃瓶,先沿短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上升,后沿玻璃瓶长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从而使学生确信水面的升降是玻璃瓶形变的结果。如此改进,既使增大实验可信度又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实验总结

一节完整的物理课在结束时,总结很关键,在语言总结的同时,安排一个小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强认识和加深理解,还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延伸。如: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后,我设置了如下实验:将同样大小底部不平整不光滑的石蜡和一块底部平整光滑的石蜡放在同一个量杯底部,要保证第二块与杯底结合紧密,让水从杯的侧壁缓慢流下,当水流到快淹没两块石蜡时,底部不平整不光滑的那块石蜡漂了起来,而底部光滑平整的那块直到在杯中装满水都没有动。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又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总结时,我用大气压压瘪空罐的实验,再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显示了大气压的强大。

四、课后实验探究

每当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后,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消化所学的内容,我所留的作业就是在新内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验,并总结。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完成,也可以独立进行。实验器材有需要可以向学校租借,或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准备。凡是设计的好的实验,并总结表述清楚完整的,就可以得到奖励,并向全年级推广。

有同学在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后,自己己设计了一个小孔照相机。将两个刚好可以套在一起的圆筒,一个做小孔另一个做光屏。可以调整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还可以变换小孔的大小和形状。

有的学生把教室所有的门窗,都用黑布遮住,在中间窗户的黑布上开一个小孔,这样整个教室就成了一个照相机,学生们可以在白色的墙上看到外面的景色,而且是彩色的。有些学生还用自己浅色的衣服在离小孔不同的距离获取图象。

有的同学在探究振动发声时自己用橡皮筋和文具盒制作了吉他。经过调试并弹出了曲调。在探究物体的惯性时,几个同学合作,在地上画出一根白色粗线,让一位同学骑车,男一位同学坐在车后,抓一块石头,在到达白线时放手,其他同学站在白线旁边观察石头的运动位置。

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的观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中我感到以上教学方法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自己动手,教学效果良好。

初中物理考试小议 篇6

一、物理实验教学课前设计不尽合理及解决方法

实验教学设计是实验教师为将要进行的实验教学勾画的计划书、课堂的路线图, 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前奏, 它要主题明确, 结构清晰。虽然实验过程中有一定的偏差, 但正常情况下没有多大的变化, 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优质的保证。但在很多情况下, 实验效率低、教学效果不好, 是由教师对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不足造成的, 同时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约束了其在课堂上的驾驭能力, 并给我们带来许多无法预料的“麻烦”, 直接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准备实验教学设计前, 必须仔细钻研课本, 全面了解设计的内容, 理清课本的知识脉络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以适应学生的实验课堂, 随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九年级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教学课前设计, 本节的主要任务是: (1) 了解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 (2) 学习如何寻找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本节课是九年级物理学的一个转折,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点很简单, 但学生很难理解, 需要我们按照教材的思路, 让学生一步一步去理解。因此, 我们在准备实验前, 就需要对上下知识点有很深的理解。首先让学生去猜想, 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实验步骤及表格;其次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期间, 教师巡视点拨, 提示学生注意器材上的铭牌及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压;为了归纳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每次实验的数据不能少于三组) ;最后分析与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评估本组实验设计与操作有无失误与不妥, 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这样, 既让学生体验了探究过程, 达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在实验讨论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对器材上的铭牌含义和为什么每次实验的数据不能少于三组不理解, 这就需要教师用事实和原因来帮助学生理解。总之, 各个实验器材都需要教师在课前作精心准备, 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二、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兴趣的激发和实验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真正对物理实验感兴趣, 感觉物理学科很有用的话, 就会主动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作为物理教师, 我们应该充分发掘物理学科尤其是实验资源, 让学生感到物理的新奇与魅力, 这样,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就具备了内在的动机, 再加上适当的方法指导,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精心设计了几个小实验。由于学生平时做实验少之又少, 他们对这几个小实验感到很新奇、很有吸引力, 且所做的实验都是和课本有紧密联系的, 使他们通过实验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满足了好奇心。另外, 初中生活泼好动, 好胜心强, 喜欢表现, 所以在课堂上我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竞赛中, 我及时巡查并给予每组适当的点拨, 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 看哪一组实力强, 并在课后给冠军小组发获奖标志。比如在做压强实验时, 本实验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 各个小组在激烈的讨论中积极寻求结论, 然后争先恐后地回答, 并急切等待正确结论的公布, 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活动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实验教师还要善于自我反思并勇于创新

同样的教学内容次数多了, 时间久了, 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教学经验, 这些经验常有明显的个人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 有一定的局限性, 是很明显的, 即单独依靠经验教学, 将实验当做一个操作性活动或简单的重复活动, 凭自己的直觉从事教学, 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相同, 认为自己已经教了许多年物理 (实验) , 经验丰富, 绝对准确、合理。实际上, 这样做往往是不准确的, 因为师生间在物理知识实验活动经验、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 甚至是错误。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举很多, 如“探究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 本实验的目的: (1)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理解, 并能增强识别串联、并联电路的能力; (2) 从实验成功的喜悦中获得知识, 培养动手能力, 为以后的电学实验打下基础。实验器材预先准备好。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方法来探究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教师边说边演示, 演示完毕, 分小组做实验, 大家边做边讨论实验要求, 师巡回指导。师:要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 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学生:两种。师:哪两种?生:一种是把小电灯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叫串联电路;另一种是把小电灯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叫并联电路。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实验结论。反思:分析这个教学片断, 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为了顺利达成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 事先为学生安排好了探索思路, 并限定了学生的探索方向, 表面看学生确实是动手动脑了, 是在“做中学”, 但问题的关键是探究的整个过程都是教师预设的, 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权, 有的只是执行教师的指令, 在按图索骥地操作。可以说, 这种没有独立思考的操作将学生沦为了工具,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 探究之路是充满艰辛和魅力的, 成功的探究式学习应是教师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前提下,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尝试、去反思、去总结。在整个探索过程中, 教师要做一个引路人, 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然后留给学生一个自由宽阔的空间, 允许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假设, 鼓励他们自己去设计或选择探究方案, 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在探究中自由驰骋。

初中物理考试小议 篇7

一、多媒体教学具有的优势

1. 帮助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工具是一种集合了声像视听等技术为一体的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空间, 使学生不出教室就能够亲身体会各种情境。例如, 我在讲到“温度”的概念时, 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在内的不同图景, 在图片中, 学生既能够看到白雪皑皑的冬天, 又能够感受到郁郁葱葱的夏天, 而这巨大的差异都是由不同的温度引起的。当学生通过直观的体会感受到了温度的巨大作用, 就会对有关温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有利于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

众所周知, 在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中, 其中就包含了抽象性这一特征。很多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都相当地抽象难懂。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抽象性思维虽然较之于小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由于年龄所限, 抽象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样, 当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时, 一些抽象性思维稍差点的学生就感觉学的很吃力。而如果教师在遇到一些较抽象的问题时, 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例如, 在物理学科中的一些诸如磁场、电流、声音等较为抽象的物质,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描绘出来, 这样学生就会看得一目了然, 从而有效解决了很多抽象难懂的问题。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初中阶段的很多物理实验都比较生动有趣, 因此, 做物理实验就成为了很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由于课时和实验条件所限, 不是每个物理实验都有时间和机会来做的, 而一旦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一些模拟性的实验, 这种模拟性实验一方面不用考虑实验条件的限制, 另一方面, 在实验的过程中, 可以更加及时有效的收集分析一些实验数据, 这样, 在实验完成以后, 实验中的一些数据分析结论也就同时出来了,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除此以外, 对于一些难以观测到的物理实验现象我们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 例如, 我们在用天平测量固体或者液体的质量时候, 如果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 学生很难观察的比较清楚, 而一旦采用多媒体技术, 把这些实验过程扩大化, 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观测到整个实验过程。同时, 在对于一些关键的学生没有看清楚的实验部分, 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多次观察, 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4. 利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就是在这宝贵的时间里, 教师还要把它拿出来写一些板书之类的东西, 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又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如果我们能够把多媒体技术引进来, 这样教师就可以把一些教学资料、板书内容提前准备好, 从而会节省很多时间。除此以外,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容量大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课件为学生准备更多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可能准备的教学资料, 这样就扩大了教学容量, 无形中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虽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物理教学来说有很多的好处, 但是, 我们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 不要过度依赖多媒体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优势很明显, 但是毕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 一旦过度地依赖多媒体工具, 就会使得教师的一些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 进而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

2. 不要利用多媒体加重学生的负担

本来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减轻学生负担的, 但是一些教师却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大容量性, 拼命的扩大教学内容量, 这样, 很显然又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学, 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

3. 不要一味地用模拟实验代替所有物理实验

虽说模拟实验有很多的好处, 但是有些实验技能、实验体会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够感受到, 因此, 我们在进行模拟性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有选择的来做。

归根到底, 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 没有好坏之分, 而让多媒体工具发挥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影响, 关键是看人们怎样去利用它。为此, 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时候都要注意认真反思, 正争取把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多自身的优势, 但同时,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工具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认真反思, 否则会让多媒体教学失去优势及其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物理教学,优势,反思

参考文献

[1]李大友《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贺永伟《物理课堂教学也要运用信息技术》[N].中国改革报2004

初中物理考试小议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37

进入初中阶段,除了语、数、外的学习之外,学生还接触到了几门新的学科,其中,物理就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每一门学科都要向学生传输新的知识,因此,每一门知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思维方式,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讲是一种新的事物,故学生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可想而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会逐渐减弱,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纵观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展开论述。

一、解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意义

进行物理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国家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想要在国际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进步的关键就在于自然科学是否发达,因此,物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因此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以图将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贡献。

学生要努力学习,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科技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创新关键在于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客观知识的传授,而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却有所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固然很重要,只有基礎知识扎实了,学生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然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忽视不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不利于物理学科的发展。

2.对物理实验重视不够。

对物理实验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是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可否认,较于传统物理教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虽然如此,物理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比较少,实验步骤不严密,实验器材的使用不到位等都是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验具有极强的严密性,一个极小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一场大的错误,因此要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重视。

3.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物理知识看似高深,实际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都能用初中物理知识来解释。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即使举例子也是举教材上的例子,这就导致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解决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注重通过物理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既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也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每一条物理定理和结论都是经过大量实验与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因此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想要通过物理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提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会遇到新的问题,也正是在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可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对物理实验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需要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教师自身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物理实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教师依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实验只是物理学习的辅助工具。实际上,在对人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已经刻不容缓。(2)对实验的严密性引起重视。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尤其是物理实验更是具有极高的严密性,在实验过程中一个微小的环节就有可能改变整个实验的结论,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需要对实验的严密性引起高度重视。(3)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实验既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将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途经一,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老师在进行物理知识点讲解过程中,最好不要干巴巴的只讲理论知识,应该将知识点融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之中,这样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信心。途径二,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天热的时候洒水会使房间变得更加凉爽?在思考过程中学生不断寻找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最后学生认识到水蒸发需要吸热,因此,洒水能够降低室温。

上一篇:DR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下一篇:二级心理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