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健康问题引人关注

2024-09-27

警察健康问题引人关注(通用4篇)

警察健康问题引人关注 篇1

摘要:通过对监狱民警进行个案访谈, 同时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得知, 7.27%的监狱民警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男性民警比女性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性格内向者比性格开放的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较严重且不易治疗, 同时随着工作年限及年龄的增大, 其心理不适应的几率大大提高。这与监狱民警的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差、物质待遇水平低有关, 也和监狱工作本身任务重、压力大、风险大等因素分不开。

关键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20世纪80年代末, 在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活动中, 罪犯心理矫治悄然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 罪犯心理矫治在国内很多监狱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到2006年为止, 全国已有93%的监狱成立了心理矫治机构。这对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却很少有人关注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警察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改过自新。

1 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表现

心理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而作为监狱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群,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显得更为严重。据资料显示有51.23%的警察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8%的警察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警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 2.94%的警察已经构成心理疾病。警察的强迫症状、自卑心态严重, 妒忌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 忧郁化等都比一般人群高。可见警察的心理问题状况不容乐观, 越来越多的警察遭受着心理困扰, 并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体验。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 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警察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 几乎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 都会因警察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痕迹。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 罪犯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由此, 警察的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警察心态的偏差降低对罪犯教育与改造的质量与效率警察心理不健康, 受害最大的是罪犯。

警察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改造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 遇到事情不够冷静, 反应过激, 处理方法简单粗暴, 甚至体罚打骂罪犯。特别是一些年轻警察发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是, 很快会向现实妥协。在焦躁时, 对待不顺眼的罪犯进行责骂。但是, 警察心态的一点点偏差, 对罪犯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进而影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与效率, 使得罪犯在重新进入社会后产生不良的心理症结。

1.2 心理不适导致工作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警察心理不健康, 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

警察在监狱工作中面对的都是罪犯, 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己的倦怠, 保持对监狱工作的敬业和专心, 对警察实在是一个挑战。心理偏差的警察可能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改造现象。

1.3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心理生理健康问题警察心理不健康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现在警察难做, 罪犯难教。社会急剧变化, 警察也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带来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责任变大, 使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竞争与功利需求也往往让警察掩饰失落。在长期的压抑和焦虑中, 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健康问题接踵而来。

2 监狱警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问题向来是被人认为很神秘的领域, 而警察由于起所从事的职业的特殊性, 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则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

2.1 工作环境的闭塞带来的心理问题监狱警察工作的地点主要在监狱内狭小的空间, 且远离市区, 其往往在比较偏远的地方。

在那狭小偏远的空间内, 很多警察缺乏一种成就感, 其与外界的接触也很少, 其获得信息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便无法得到有效的排除。警察的工作是长期的、紧张的劳动。教育改造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 没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就极其容易产生孤独、感情压抑等等。

2.2 职业特殊性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监狱警察是一个特殊的

职业, 其工作主要面对的是罪犯, 且工作单调枯燥。且罪犯当中有各种不同的人, 鱼龙混杂。在警察对罪犯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 若警察不进行再学习和不断的自我调整, 其心理状态会受到罪犯的影响, 并且存在产生不良心理的状况的极大可能性。同时, 监狱管理机制上的缺陷及不公正, 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方面也必然大大降低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2.3 家庭情感因素近年来, 监狱警察家庭群体中, 家庭不和睦, 夫妻关系紧张, 分居离婚、失恋、外遇等多有发生。

主要是由于当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所产生的“心理综合疲劳症’影响到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如果解决不及时妥当, 更会给家庭带和工作带来不良的后果。

3 监狱警察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警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时的。自从有监狱开始, 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一直存在着。警察心理问题的产生会给其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由于现在的监狱体制存在的缺陷, 使警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及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并且长期以来警察的心理问题方面的研究也是空白。但随着80年代以来, 心理学在我国重新得到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 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等的治疗方法不断产生发展。以下是有关监狱警察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3.1 社会层面对监狱管理系统进行改革, 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 增强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 改革绩效考核制度。

我们在重视对监狱及警察队伍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家庭对警察心理问题的影响。在我们对警察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 我们应为监狱警察提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增强狱警的成就感, 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实现其自我抱负。

3.2 管理层面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监狱系统应该成立专门的狱警心理咨询机构, 并有专门的心理学人士担任。同时, 可聘请心理学的资深专家, 通过建立心里咨询中心、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 为有心理障碍的狱警提供倾诉场所, 及时对狱警的各种心理失衡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提供给狱警排除压力和苦恼的方法与技巧, 增强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

3.3 个人层次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得靠自己。

因此,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还得靠警察队伍。因此, 监狱管理机构应积极调配有关教育资源对监狱民警进行再教育, 同时向民警灌输终身教育的理念。提高监狱民警自我学习的能力, 提高其自我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应激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使知、情、意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提高自己的应激水平与受挫折能力。做好生涯规划, 明确人生的努力方向, 实现自我, 在工作、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让生活充满乐趣。

同时, 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家、社会、监狱自身等方面的力量与资源, 积极建立监狱警察心理预防机制, 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监狱民警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我们同样应努力建设好和谐的监狱系统, 提高监狱系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水平, 从根源上解决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邦蕙.罪犯心理矫治亟待解决的问题[N].检查日报, 2005-4-21.

[2]邵晓顺, 郑全全.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学报, 2003年第9卷第二期:31-34.

[3]尹华飞.探析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R].江苏监狱网, 2004-11-04.

[4]杨宗英.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障碍及调适[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356-357.

[5]刘苹, 何朝阳, 王琼等.某市警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9.20 (3) :3-6.

[6]蔡荣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贵州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第14卷.

警察健康问题引人关注 篇2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身心健康是生活的前提,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问题

劳教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接触面比较狭窄和其他社会压力等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劳教人民警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某所78名劳教警察的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

1、六十多名劳教民警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容易犯困,特别是工作稍长,就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即使充分的休息还是会感觉很累,做事经常丢三落四,说话常常出错,记不起刚经历过的事。

2、数十名劳教民警感到无缘无故的焦急、紧张和恐惧,莫名其妙的担心,坐立不安。

3、多数劳教民警都有对自己做法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虽然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却总是无法摆脱。如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把门锁好、煤气是否关闭,电灯是否熄灭等,常驱使自己反检查才能放心。还有就是反复洗手,虽然已经洗干净,没必要再洗,但控制不了自己,反复地想去做。

4、个别劳教民警只要进入管教区就紧张害怕。如劳教人员生病,个别的民警就会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虽然医生说不会,但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害怕。

5、少数劳教民警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总感觉前途暗淡。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时,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因此,重视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减轻其心理压力,对进一步做好劳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造成劳教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工作场所的封闭性

劳教场所大多处于偏僻的地方,劳教警察每天都在高墙内工作,使他们进行反思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而劳教所与地方党政机关部门之间联系、联谊等交流活动甚少,加上劳教工作方式的不变性,使他们与社会变化的多样性不相吻合,时间久了,劳教警察与社会的差距在逐渐的拉大,使一些劳教警察产生了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2、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由于劳教警察每天接触的是劳教人员,而劳教人员又是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过多的直接面对社会的阴暗面,加上劳教警察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劳教警察的情绪、性格、心情难免受到不良影响,心理健康状态难免遭到破坏,造成有的劳教警察酗酒、思维混乱、压抑、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遇事易激动、自制力差等各种心理问题。

3、工作职责的繁重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虽然比较单一,但是工作职责确异常繁重,一是劳教人民警察长年累月的工作在第一线,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是劳教警察长期面临的工作状态,心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二是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健全完善,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劳教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责任追究力度逐年加大,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随之加大。三是劳教人民警察长期超负荷工作,但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与矫治。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忧郁烦闷等倾向。而劳教人民警察情绪的不稳定性,又容易导致劳教人员的不稳定性,最终造成场所安全隐患,危害不容忽视。

4、工作任务的单调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是教育改造劳教人员,劳教人员解教一批又一批,而劳教人民警察每天的工作却没有多大变化。一成不变是带班工作,枯燥、单调而重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到了心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容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对工作、生活没有信心,挫折感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长年累月,在心理上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在精神上容易造成精神萎靡,甚至精神失常;在工作中容易注意力涣散,丧失警惕和鉴别力,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重则影响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效,危及场所安全稳定。

5、工作环境的危险性

警察健康问题引人关注 篇3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及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小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摸清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 针对他们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是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做好这一工作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其中,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育。针对班上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法, 既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解决, 又要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干预工作。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以“尊重”为前提, 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班级内打造民主平等的班风氛围, 以自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言行去“润物细无声”, 使学生明白后进生也有闪光点, 从而教会他们正确看待他人, 同时培养有自卑心理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放下包袱, 快乐成长。

张某是班里一个平时见人“溜边儿”走的孩子。一次, 我发现他正在认真地帮助大家扫地, 教室里的卫生搞得很干净。我把此事说给大家听, 得到了全班42个同学的正眼看待, 他的脸上乐开了花, 腰杆子也挺直了许多。此事过后, 教室里认真搞卫生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而张某这个从来不敢正眼看人的孩子, 因为得到了老师、同学的欢迎认可, 有了自信心, 天天都有进步, 脸上有笑容了, 自卑心理也不见了。

二、以“活动”为形式, 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 在这些活动中关注学生心理问题, 渗透德育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的老师,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得天独厚, 事半功倍。我利用主题班队会、手抄报比赛、设计班级文化墙等活动, 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通过参加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社会调查和快乐社团等活动, 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 陶冶学生情操,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班级有了凝聚力, 学生的上进心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那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学敢于大胆充分地展现自我了。

“六一”儿童节的节目排练, 虽然只能有八位同学上台表演, 可是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了, 帮忙买扇子的, 解决音乐录音的, 请家长帮助联系租借服装的, 都忙得不亦乐乎, “拉帮派”、“小山头”不见了,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整体。每个学生都展现了自己的特长, 也养成了正确看待别人优点、正视自己不足的健康心理。

三、以“实效”为目的, 建立悄悄话通道, 疏导学生的问题心理

我在班级内建立了一个悄悄话通道, 告诉学生谁有心里话想要对老师说都可以, 老师一定保密。

付然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足的孩子, 身体的残疾使她具有了自卑、自尊、敏感、脆弱、多疑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 其他同学说个悄悄话, 她就认为是在笑话她, 躲在一旁悄然落泪。有一段时间她总是旷课, 多次教育效果都不好, 批评挨多了, 同学们就有议论了, 身体羸弱的她居然跟同学动手打架了!在我与她多次谈心后, 她终于告诉了我原因:爸爸经常深夜醉酒后回家闹, 她晚上不能睡觉, 第二天没办法上学, 只好旷课。我立即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 要求他们维护孩子的情感, 保证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这之后, 付然的旷课现象明显好转, 孩子的情绪也开朗了许多, 今年的运动会她居然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 多疑的心理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篇4

摘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学校、家庭与社区联手形成合力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是2290.45万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面面观

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二是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是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初三女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妹妹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哭,回想着以前咱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四是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间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

抚。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亲情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多数农民工每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如15岁的初三学生张志刚,父母双双离家打工已8年之久。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为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尉氏县蔡庄镇中学初二四班有26名留守学生,只有一位家长曾打电话到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导致亲子分居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要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行为偏差。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由于体力、素质等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自律能力较弱。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挣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老师们反映,班上的“双差生”多数是留守儿童。周俏春等在《13岁孩子当妈妈》一文中报道: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影响,从父母那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流行的东西就很容易钻空子。留守孩子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算的。

三是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正常人格发展障碍。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四是社会环境复杂造成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三、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女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的成长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首先,政府要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品格问题甚至青少年犯罪等,都必须依赖政府制订更有利措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酝酿,制定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并计划投入一定资金资助这些孩子。

其次,学校应该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家长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的管理机制。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师要切实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四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五是推行寄宿制管理。六是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的“疙瘩”。

再次,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代理人。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农民工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目前,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儿童一个月打不了一次电话,还时常无话可说。专家提倡父母与孩子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如果有小学低年级或更小的孩子,父母最好留在孩子身边,即使外出打工,也要保证能随时回家看望孩子。

还有,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的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往往会适得其反。

最后,农村社区承担起本地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可以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妇联、教育等部门配合,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社区要建立帮扶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一是通过“两免一补”办法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免除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二是组织机关干部与留守儿童“一加一”帮扶结对子,每个干部作为责任人联系1—2名留守儿童,每周交流一次,加强心理上的沟通,并负责解决其生活中

遇到的困难;三是发动老干部、老党员做义务校外辅导员,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社区要承担起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的重任,对社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关爱、教育、救助留守儿童活动。

上一篇:小数性质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