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2024-07-01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共7篇)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篇1

一些优秀学生对自身要求很高, 希望自己的成绩始终保持稳中有升, 但在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 往往容易关注不足和弱点, 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却视而不见。一位成绩一贯优秀的女生, 因为一次英语没有考好, 就说:“过去的学习成绩似乎都是假的, 这一次在我的强项上都出现失误了, 我不愿接受, 我害怕接下去会越来越糟, 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在高考我就完了。”他们还很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 但过分关注消极面的特点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不自信, 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被同学误解为高傲, 使自己很不轻松, 从而影响了高考复习。

一位学习不错的男生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 在交往中格外谨慎, 总是担心“我的表现是不是不尽如人意, 言谈是不是得当?如果我考得太好, 会不会受到同学排挤和陷害?”

此外, 一些优秀学生还表现出平时成绩很高, 一考就倒的状况, 对考试、失败异常敏感, 为保持“优秀”的评价而紧张焦虑, 持续的不良情绪转化成了一些躯体症状, 如头晕、失眠、胃痛等。因此, 优秀生对自己要学会进行心态上的调整, 就是“强化信心, 优化情绪, 进入状态, 充分发挥”。

▲强化信心:制定考试目标要适当, 防止目标过高力所不及;不攀比、不迷信、不作消极的自我暗示。

▲优化情绪:调整好情绪是高考心态调节的重要环节。心平气和、情绪饱满、控制情绪能力较好是高考成功的保证。对高考应该有一个平常心, 不要把高考看得过于严重。应学会自我减压, 不要为了让自己提高给自己安排了很多学习任务, 拼命去做难题。据统计, 目前市场上各种辅导材料有3 000多种, 一个人根本无法看完。

▲进入状态:考前要调整生物钟, 一般说来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调节生物钟效果比较好。高考的时间是每天上午8:30~11:00, 下午14:30~16:30, 这就要求考生在高考的时间段内, 使自己精力处于较佳或最佳状态;考生高考前每天都要适当做题, 尤其要做一些以前曾做过的题目, 达到练手、热身、找感觉的效果。考试前一个星期不应彻夜读书, 但考前最后一天, 也不要提前睡觉, 应按部就班地作息。

▲充分发挥:应该对高考形势有所了解, 可以和老师探讨。面对高考试卷, 在战略上要藐视它, 在战术上要重视它, 并及时调整心态, 充分发挥观察力的作用, 答卷力图准确、快速、全面。

(来源:班主任之友)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篇2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案分析

中心小学 韩秀芳

教育是丰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教育是培养,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对人对事正确的看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教育也是分享,分享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围绕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交流就是一种分享。

说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话题其实很沉重,我们几位在和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发现,很多人对健康的认识是片面的,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就是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概括起来就是“身心”健康才算真正的健康。

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九个方面,包括入学适应问题、学习方面问题、厌学逃学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意志障碍、问题行为、人格障碍、依赖心理、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今天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一起来认识问题,面对问题,主要有段文艳老师和我讲述两个孩子的故事,希望所有的人都投入进来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而积极寻找对策,完成答卷,促进我们身边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一)家庭原因。

1、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或双双外出而未能尽到管理教育孩子之职责,或虽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干脆寄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孩子的生活缺乏严格的管理,使他们养成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或者自己身体有残疾,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形成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

2、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造成负面影响,带坏了孩子。不少家庭不懂得小学生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实践证明,父母完善的性格、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指导、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没有耐心;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或者见识面狭窄,教育方法难于奏效,且使学校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

3、家长对孩子严没“度”,爱没“方”。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限制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自由,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的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在学习中的失败,不注意方式地指责、羞辱孩子,给孩子加大了心理压力。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宝贝疙瘩”转,事事顺从孩子,养成了孩子自私、任性、专横等毛病。

4、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思想难以沟通。现在许多家长给孩子吃这吃那,光在物质上尊重孩子,而在精神上不尊重孩子,不能平等对待孩子。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动物,就因为需要精神生活,现在不少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动物”养。同时,由于成年人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接受较慢、较少,而儿童正处于学习阶段,接受新事物快。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存在许多困难。

(二)学校原因。

1、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太大。有的学校“应试教育”主宰、统揽一切,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频繁的考核、竞赛,以及同学间的“不健康竞争”等势必对小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网”。

2、教师教育方式不当。有的教师一味抓所谓“教育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能张扬,能力、特长无“用武之地”,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少数教师歧视、羞辱差生,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常常为学生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大动肝火,甚至去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神情恍惚、精神紧张,给学生心灵造成严重伤害,久而久之会产生胆小、恐惧等心理障碍。

(三)社会原因。主要是不良社会风气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歪风邪气尚有一定市场。影视、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儿童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文艺出版界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拳头+枕头”,学生接触多了会起负面作用,实际上起了教唆作用,玷污了孩子纯洁的心灵。另一方面,不良的社会环境,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庸俗的思想,贪污腐败、不公平竞争等丑恶现象,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形成。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不健康心理。相比之下,面对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三、个案追踪

1、没有妈妈的鹏鹏

他从没见过他妈妈,爸爸经常在外地,基本不管他,跟着姑姑生活。但不知道感恩,没有责任心。脑子很从聪明的,但是真的是没有责任感,所以成绩很一般。这次爸爸过了一年多回来,带他买了好几件衣服,一直在班级炫耀。

2、多次旷课的小辉

说到小辉,眼前就会闪现他瘦瘦的身影,似乎长年营养不良,低垂的脑袋,躲闪的眼神,木讷的表情,紧闭的双唇,飘忽的字迹……这一切都汇聚到这个孩子身上,怎不让人心疼?!一定要帮帮这个孩子,救救这个孩子。

他生活在出租房里,房屋低矮,阴暗潮湿,相依相伴的是父亲。父母在他幼时就不和,母亲是带着女儿和他爸结婚的,由于生活的艰辛,导致父母常为琐事争吵,母亲在他四年级的时候出走了,这对他父亲的打击非常大,他父亲开始变得烦躁、唠叨,一度把孩子丢在家里自己独自去寻妻。孩子本来就自卑的内心变得更严重了,心门上了锁,成绩开始一蹶不振。

经过和他父亲多次反复的沟通,他父亲意识到了养育孩子的责任不容懈怠,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开始转变。改变了原来打骂的方式,每天都接送孩子,风雨无阻。却不知什么原因,孩子的心却怎么也暖不过来,脾气反倒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越变越坏。开口就问老爸要钱,因为早饭时常来不及吃,他父亲常常给孩子三元五元零钱让孩子买了吃,可哪知道孩子经常是饿着肚子上课,省下钱来打游戏。说到打游戏,这恐怕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很多外来工子女都是独处在家的时间很多,一有诱惑就控制不住脚步,结交了不良的“朋友”,陷入游戏的深渊。

为此,我有建议他父亲每天保证他吃好早饭再来学校,不要给孩子钱,于是就有了前面的一幕,孩子开始每天管父亲要钱,不给钱就闹,甚至埋怨和责怪父亲没有用,不会挣钱,再后来就不肯来读书了。

逃学的日子终于因为有了第一次而一发不可收拾,每到星期一,我们总会先看看陈浩辉的位置,他也似乎总是星期一不来。原因很多,发烧、拉肚子等。除了身体的疾病,他的内心也开始出了毛病。我们曾多次劝孩子要善待父亲,体谅大人,珍惜现有的一切,不要觉得不幸。心理健康咨询专家王燕老师也被我们请来倾听他们的故事,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牢笼。无奈,效果很不好。

孩子继续变本加厉的往坏的方向发展,揪心、揪心啊。住网吧,逃学,生病,争吵几乎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我和赵老师上门请过三回,班里的孩子也都很关心他,给他送水果,教他做功课,陪他上下学,甚至愿意把陈浩辉接到自己家去住。

这样的日子反反复复了不知道多少回,最近,他提出来要买一台电脑,否则就不上学。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要扎扎实实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个体成长为出发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班内情况,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的烦恼得到解脱,帮助他们解决儿童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这种自我教育活动应注意以下三个特征:

(1)把小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的,是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小学生正处于生长阶段,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可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

(2)以小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个体为中心,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教会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以及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快的成长起来。

(3)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小学生之间如果有共同的爱好,彼此更容易理解、沟通。他们可以不加掩饰,坦诚直言,以心对心地进行交流。通过他助、互助、自助,创设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来充分开发集体的教育资源,确保这种良性机制的形成。

2、加强教师心理学知识培养,使之成为高水准的心理辅导员。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使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形成和学习潜能的发展。

(1)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不能单纯以分数成绩来衡量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准确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加内动力。这对学生消除厌学、自卑心理障碍颇有功效。

(2)针对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可采取“角色易位法”。即让其站到对方角度想问题,与对方互换角色,体会别人的心理与思想,将心比心,从而化解矛盾,消除逆反心理。要求教师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春风化雨般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此法对有攻击性 行为、与教师搞对立及经常破坏纪律的学生效果颇佳。

(3)用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学生。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在班里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使每个学生感到愉快、温暖。这对消除厌学、忧郁、自卑、紧张等心理问题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开展丰富多彩、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开班会、队会、心理讲座、公益劳动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中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消除已有的心理疾病,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3、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尤为重要。

(1)有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以便取长补短,并根据这些心理特点予以启发、化解或引导训练,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率。

(2)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心理档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自觉地协调自己的学习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塑造一个被社会欢迎又适合自我需要的人,并及时化解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3)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通过学生的心理档案,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特点,改善家庭气氛,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取得共识,是家庭、学校教育力量一致的前提,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4)有利于防治心理疾患,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早期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及时转介到各级心理保健医疗机构,有利于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填蚁穴于堤溃前。

4、各任课教师相互配合,适时适地因材施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更需要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二)合理引导,综合治理,形成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依托影视、报刊等媒体,面向儿童开展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系列教育活动。设立文化娱乐基地,使青少年有健康的活动场所。

(三)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要求家长对孩子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严有“度”,爱有“方”,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家庭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教育学生读书、看电视节目、上网要有选择,远离“精神垃圾”。除此以外,学校应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不断增强是非辨别能力,提高学生抵御不良风气的“免疫力”。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篇3

一、职业适应不良

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观念上的问题和职业行为上的问题。职业观念指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对职业的看法和态度。例如,如何评价教师职业的价值,它对社会的意义和对自己人生的意义,以及是否要认真负责地对待教师的工作等。职业行为则是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方式。

有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有自卑感,而其所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可能因当年自身的、家庭的条件所限进入了师范院校;或没能找到更理想的职业,为了挣一份工资,养家糊口;或认为教师职业有假期,平时不坐班,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和小孩子打交道比较容易等等。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出于为了轻松,他们都是将教师这个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非自己理想的追求,更少想到对社会的贡献。持有这样职业观念的教师必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

既然相当一些教师不热爱教育工作,当教师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在工作中就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本来就不喜欢学生,在和学生的交往中体验不到快乐,而只有厌烦;这种厌烦情绪就必然使教师较少关注有关领域的情况和新进展,对学习和进修没有兴趣;而不学习和不钻研的结果则导致信息和技能的匮乏,不能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和有效的教育技能,反过来,又使自己感到无效能;无奈的选择使人缺乏进取心,更谈不到创造性地工作,只感到教师工作的平淡和重复,琐碎和无聊,于是得过且过,更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长远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经常考虑的是自己的眼前利益,必然从心理上患得患失,感到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

不良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各种不适当行为。例如,教学效果不理想就埋怨学生差,班级人数多;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总觉得工作量大,工作马虎,敷衍了事;对学生要求苛刻而且随意性强,稍不如意就讽刺谩骂;视学生为自己获得名利的工具,因此不能一视同仁,认为后进学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成绩,给自己找了麻烦,坏了事,而歧视甚至想方设法排挤打击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自我中心,斤斤计较,虚荣心强,经常怪上级无能,责备同事不友好,人际关系恶劣。至于那些当教师本来就是权宜之计的人,则一有机会就会立刻离开,另谋高就。

二、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指个体因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这里所谓的外部要求可能是他人设定的,也可能是自己设定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所以做教师的人尤其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有多方面的症状和表现。躯体症状有疲劳、肌肉紧张、躯体失调、颈疼、背疼、全身发紧,进而有头痛、胃溃疡、高血压和结肠炎等病症出现。智力症状有决策能力降低,拒绝接受更丰富的信息,不能集中思考问题,思维刻板,不能应变,更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情绪症状主要有:否认一责备,开始时表现为对他人的否认和责备,后来就变为否认责备自己;愤怒一压抑,外部表现出来的是愤怒,内心体验的是压抑,偏执,担心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别人超过自己,头脑里有假想的竞争情境,不信任他人,也无法与人合作,并因此感到苦恼;自我贬损,缺乏成就感,并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于是产生无助感,从缺乏信心到“习得无助”,失去工作动机。行为症状有:厌倦工作,早上害怕上班,一天都在焦虑地等待下班,工作如同苦熬岁月;逃避社会交往,不愿意与学生接触,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只要有可能就逃离教学情境,也不愿与其他成人交往,怕暴露自己的抑郁、焦虑或失败感;攻击他人,看谁都不顺眼,吹毛求疵,讽刺同事,批评环境,对学生挖苦、谩骂,滥施惩罚;玩世不恭,以不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毫无责任心,对一切都不以为然;工作效率低,始终在忙碌,然而没有效果,工作上经常坐失良机,有的人常借故请假,甚至无故旷工。

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我们发现,在教师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确应引起社会的注意。

三、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调查发现,在校内除工作关系以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教师只有16.99%,与校外人员保持交往的只有11.49%。教师人际交往较少虽然有工作繁重、时间紧等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教师个人存在心理障碍。

1.认知上的障碍

大部分教师独立性较强,工作中必须独当一面,因此不太重视人际交往。另外,教师整天和学生打交道,所以业余时间渴望独处。

2.行为方式上的障碍

中小学教师在长期和未成年人交往中形成特殊的态度和说话的方式、语气,当他们与其他人交往时如果不能有效地调整,就会表现得“好为人师”,使他人不易接受。长期管理年龄小的学生使教师观察细致,考虑周到,如果不有意识地调整,在与人交往中便显得繁琐絮叨,不得要领,也影响他人情绪。这些不适合与成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导致教师人际交往的不成功。

教师能为自身的心理健康做些什么

1.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教师要建立和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善待自己,关心和帮助自己,主动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2.调节职业态度

如果还想继续从事教师工作,至少在短期内仍做教师,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既来之,则安之”,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培养工作兴趣,改善工作态度。当教师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钻研教育教学工作时,就会体验到成功和乐趣。例如,当我们总是死死地照本宣科时,必然感到枯燥乏味,但是当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钻研教材,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习,并经过努力使教学效果大有改善时,不但可以使工作丰富化,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功效感,于是教师的工作态度会有所改善。

3.修正不合理信念

情绪与认知是紧密相连的,当人的信念与现实不一致时,会感到挫折,易产生消极情绪。头脑里如果不合理的信念太多,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那些追求完美的人,追求绝对公平的人往往对外界有太多的不满,感到不快乐,甚至痛苦,就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是不现实或不合理的。教师的挫折经常来自学生不如人意的表现。这些表现之所以能使教师感到挫折,是因为教师有不合理的信念,比如,“学生不应该犯错误”、“我讲过了,你就该会”等等。而事实上,这是不实际的,因为人不可能永远正确,更何况学生是未成年人,更不可能完全正确、永远正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各不同,不是每个学生听了课就能全部掌握的。如果教师能够摒弃不合理的信念,就不会感到挫折,也就不会生气、失望,也就不会出现不适当的行为了。因此,教师要善于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使之科学,符合实际,尤其重要的是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

4.学会应对压力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应付压力,不怨天尤人。

5.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系统

所谓社会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联系。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在社会生活中较成功。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而且要打破封闭的学校范围内的生活方式,广泛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

社会为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能做什么

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育行政部门应非常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批评处理上,更需要有切实的指导和辅导,使他们矫正不良的行为方式,提高教育技能,促进职业社会化,提高成熟度,达到良好的职业适应。校长要提高教师心理保健的意识,在对教师的管理中注意发扬民主,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建立有序的、有张有弛的工作秩序,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总之,要为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2.全社会都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全社会都应关心和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要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树立教师的社会形象,使教师的职业成为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使教师真正走出“家有二斗粮,不当小孩王”的历史阴影。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培养高素质的人不是教师孤军奋战能完成的。教育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不能把它只看成是教师的责任,把教育上的一切问题一股脑地推到教师的身上。过高的期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过重的工作负荷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杀手,只会使教师更无效能。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篇4

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有40%———60%的优秀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优秀生心理综合症”的特征, 其中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优秀生心理综合症”已经严重影响优秀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值得家长和老师们的关注。

下面我将从“优秀生心理综合症”的表现症状、形成原因、矫正防治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优秀生心理综合症”的症状

1. 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引发高度焦虑

优秀生一般认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领先其他同学, 否则, 就认为自己表现不好。另一方面, 家长和老师对优秀生的高期望值加重了学生的这一想法。为了保持领先优势, 他们会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 给自己施加压力, 提高要求。在高期望、严要求下, 心理包袱会越来越重。在学习和生活中, 他们会出现下列反应:情绪烦躁、焦虑, 对许多事情反应迟缓甚至感到厌倦, 严重的还会出现恐惧、恶心、头晕、失眠、胃痛等情况。

2. 过分追求完美导致害怕受到挫折

优秀生希望每件事都做好, 稍有一点做得不够, 便惴惴不安, 甚至出现强迫症状。已经很优秀, 但总不满意, 过分追求完美, 这是许多优秀生的通病。

另外, 优秀生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 还对别人和环境吹毛求疵。一些优秀生不是抱怨周围人素质低, 就是埋怨环境设施和各种服务不尽如人意。他们在学习利生活中体验最多的是不满和不快, 少有幸福感和愉悦感。

3. 自负的同时容易自卑

由于优秀生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极易产生狂妄、自负、傲慢等不良个性。他们往往看不起别的同学, 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 他们还喜欢发号施令, 总想让别人围着自己转,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即使自己错了, 也不愿承认错误。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 对失败与挫折没有心理准备, 所以他们的心理比一般学生更脆弱, 一旦遭到失败和挫折, 更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4. 贪慕虚荣进而产生嫉妒

优秀生希望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关注和表扬自己, 但他们嫉妒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 甚至对这些同学进行攻击和恶意中伤。这种贪慕虚荣的心理导致他们形成虚伪、圆滑、多疑、嫉妒等不良个性, 也容易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

二、“优秀生心理综合症”的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个人成长经历, 个性积淀结果;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以来,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 家庭、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多地把“成绩好”、“听话”作为好孩子、三好生的标准, 而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 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 家长和学校又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现实社会中流行的“成功导向”, 使得许多青少年非常看重成功的结果。越是优秀的学生, 给自己的定位越高, 越有可能脱离实际。这样的做法, 在造就一个个学习尖子的同时, 也造就了一批心理脆弱、过分追求完美的“好学生”。

三、如何矫正防治“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l.合理期望

首先, 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评价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优劣、尤其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标准, 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对学生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应该合理, 不要过高。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在心理上给学生减压, 消除“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其次, 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制定恰当的目标。同时, 引导学生学会调节和宣泄的方法, 如自信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愉快想象法等, 给自己减压, 消除焦虑, 体验幸福和快乐。

2. 妙用“否定”

适当采取“否定法”。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优秀生的不足, 及时地给予批评“否定”, 不要给他们特殊照顾。特别是我们做老师的, 应该对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 不让优秀生产生优越感。

3. 营造氛围

良好的氛围, 可以消除优秀生的狂妄自负、自我中心、人际孤独等心理问题。不妨尝试下面的方法:

群体竞争:将优秀生按成绩或特长等分成不同的组, 展开组与组的合作与竞争。实践证明, 群体竞争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消除心理困惑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结对帮扶:即引导优秀生帮助后进生。这种方法既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友爱, 共同提高, 又可以提高优秀生真诚、谦虚、自信的个性品质, 还能增强优秀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体验: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让优秀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升华, 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另外, 家长和老师要选择最佳的时机对优秀生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取得成绩时、碰到趣事时、产生恐惧时, 都要及时抓住时机, 给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4. 接纳自我

优秀生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 消除过分追求完美的心态, 接纳自己,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焦虑、自卑、失落、恐惧、嫉妒、自负等心理困扰。

同时, 优秀生还要加强自己的抗挫能力。要认识到失败和挫折是人生历程中存在的正常现象, 学会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 总结避免失败的经验。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创设挫折情景, 让学生体验挫折, 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

关注公交司机心理健康的建议 篇5

汽车驾驶员特别是公交车驾驶员是一种长期从事高风险作业的特殊职业人群,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事故也急剧上升,给广大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有关,因此汽车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应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众所周知,驾驶员开车服务相当辛苦劳累,冬起三九,夏战三伏。他们都说,辛苦劳累不怕,最怕的就是乘客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受了委屈无处诉……这些都使驾驶员的心理压力增大、情绪控制不当。要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做好驾驶员的心理调适,避免和降低危险系数,必须把驾驶员的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抓好抓扎实。

为此我建议:

1、对公交车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试,通过测试才能上岗,同时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驾驶员缓解心理压力。因此,我们相关组织要给予驾驶员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把驾驶员的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2、交管中心要为驾驶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年检时增加心理健康测试,对于有心理问题的驾驶员及时给与干预和疏导,为做好交通安全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3、交通管理部门应该主动与医院精神科的心理医生取得联系,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心理疏导。相关管理部门要针对不同情况经常进行必要的测查和咨询,对缺乏驾驶员心理素质的人,应建议主管部门合理安排其它工作,有关部门应吊销驾驶执照。同时严格各种规章制度,杜绝酗酒、吸毒或精神病人驾车的现象。

关注检察人员的心理健康 篇6

角色压力形成心理压力

由于检察官在工作、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并且角色之间相互影响,致使压力的成因复杂,共同形成检察官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一名检察官,无论是从事业务工作,还是综合工作,加班加点时常可见,尤其身处办案一线的检察官为了查办案件,长期出差,十天半月都回不来,鲜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家庭。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与子女关系疏远,夫妻难以沟通,家庭关系的稳固性也会受到影响。许多检察官对父母、妻子和儿女常怀内疚之情,这种歉疚心态长期累积容易成为心理重负。

检察官还要承受人际压力。当一个案件进入检察院,就会遇到来自各方面关系的干扰,检察官们需要顶着各种人情关系秉公办案。

作为一个个体,处在复杂的人际之中,当不能满足他人要求的情况出现或者不能满足对自己比较有影响之人的要求时,内心往往会产生焦虑、矛盾、无所适从的不良情绪。

另一方面,检察官身负社会对清剿腐败的希望,社会期望愈高压力愈大。但是腐败问题恰似一颗毒瘤,一时难以除根。这时,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检察官,难免遭遇社会舆论的重压以及人际交往上的责难,有时甚至影响到日常工作的开展。

此外,检察机关内部腐败问题较之一般腐败更能引起社会的关注,社会对惩治腐败要求更为苛刻,但舆论的过激反应往往又会在无形中给广大兢兢业业工作的检察官在工作与社会交往上带来更大的负担。

特殊的职业风险是主因

检察工作还面临着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以马鞍山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为例,全市共20名侦监干警,具有办案资格的共18名,2008年共受理各类报捕案件719件1232人,复议复核案件11件16人,备案审查95件174人,立案监督55件55人,受理提请批准延长案件52件,报送省院备案、提请批准延长也有几十件;办案之外,侦查监督部门还承担了大量的综合治理工作和信息调研工作。其实,这只是一个范例,检察机关的大部分干警都存在超负荷工作的状况。长期的过量工作极易引起机械麻木、倦怠逃避的心理。

海淀区检察院公诉一处的检察官赵轶在《中国青年报》也说:“每天就是阅卷、制作笔录、接触嫌疑人和代理人、提讯……最长时间一个案子就这么重复了9个月。时间长了,对来了什么样的案子没有感觉了,在我们眼里就是又来一个案子。”

检察工作特有的职业风险也带来特殊的心理压力。一是职业带来的人身危险。在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时,常有被害人家属不了解法律规定,对公诉检察官在法庭上为被告人提出依法从轻、减轻情节不理解,有时会围攻、侮辱、谩骂、殴打公诉检察官;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出在侦查监督部门依据事实和法律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而引起的涉检上访中。二是职业带来的被腐蚀的诱惑。从这个角度分析,反贪部门检察官更是经受着巨大的考验。阜阳市检察院反贪局一位检察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反贪干警面对的职务犯罪人员,金钱对他们往往就是符号,查这些案子,办案人员往往会成为涉案人员的主攻对象,尤其在初查阶段,涉案人员都会许以重金。“这些人的钱是贪来的,花起来也不心疼,开口就是抹平不查便给几万元甚至是十几万元的重谢。”人身的危险和金钱的考验极大地冲击着检察官的心理防线,稍有不慎,便可能惨遭不测或误入歧途、身败名裂。

重视检察官心理健康

要改变目前紧张忙碌的检察工作状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况且检察职业特性更是无可更改。在这种情况下,重视检察官心理健康,并积极开展预防检察官心理疾患的活动,便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领导重视。现今大部分检察机关每隔一年或两年都会安排一次体检,以预防各种疾病侵袭检察官的身体,但对于预防和治疗检察官心理健康疾患并无特别举措。这与各级领导干部对此不重视有一定关系。及时了解检察官心理问题,进一步发掘问题发生的背景和发展情况,是及时地为检察官提供疏导,助其尽快卸掉思想包袱,缓解巨大心理压力的前提。有时,即便常规预防手段无法解决实质问题,也能给检察官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撑。

二是自我防范。检察官对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应该都有所认识,加之,自身的心理状况,能够最先感知往往也是个体本身。当认识到自身压力过重时,要做到不忽视不畏惧,积极自我调适,在无法排解不良情绪时,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专业诊治。

三是将推进检察官心理健康纳入检察文化建设。检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各项活动在检察官中宣扬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使检察机关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检察官心理健康正是检察文化建设得以推进的基础,也是检察文化所要追求的目标。检察文化的建设,能够激励检察官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同时能够全面加强检察官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修养,使得检察职业产生其特有的责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正面缓解检察官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

关注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 篇7

《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发布了《中国官员心理压力报告》的统计,2009年,我国共发生13起行政人员非正常死亡,仅12月,就有6名行政人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数属于自杀。2010年,又发生了9起行政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

相关专家分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和普通百姓比,行政人员除了家庭生活压力之外,还有职位与工作的压力。

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人民论坛》杂志曾对全国各地100多名行政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发现,80%以上的行政人员、特别是基层行政人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64.65%的受调查者认为,行政人员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

有学者认为,行政人员身心健康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官场工作的压力大,群体内的竞争有时候相当激烈;其二,中央高压反腐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网络时代产生了较大的舆论压力;其三,从个体行政人员的角度看,个人的情感、家庭也有可能带来各类压力。

如何构建精神家园,减少行政人员困惑和抑郁?长期在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任职的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建议,为官者要心态平和,组织部门对行政人员任命也应想着老百姓,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这样做能使这些行政人员在工作当中,不至于天天想着跑官要官,而是想着为百姓做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张侃认为,“行政人员最重要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只要定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适应社会进步,一切就会非常简单。”

“行政人员的心理要健康,前提是要有一个人人清廉的政治环境,让行政人员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用制度保护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表示。“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包容、开放的心态,这种心态与社会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胡仙芝认为,“行政人员作为执掌公共权力的特殊主体,应该还权力以公共性、开放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执掌权力主体的心理也变得更加‘阳光’一些。”

专家还认为,许多行政人员由于人际压力过大会造成心理亚健康状态,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或者不重视心理健康,不能及时地去看心理医生,造成一部分行政人员出现极端的事件。在中国,我们的传统观念往往将行政人员定位于圣人的形象,所以一些行政人员看心理医生遇到更多的病耻感,觉得到精神病院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他们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反而演化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西方国家,在每一个人经常去社区的心理机构基础上,几乎所有的高级行政人员都有私人的心理顾问,定期地去做心理评估,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

上一篇:粮食危机的产生及应对下一篇:绿色建筑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