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性质

2024-09-27

小数性质(精选6篇)

小数性质 篇1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学生体验小数的性质的形成过程, 理解0.3=0.300.100=0.10=0.1。

2.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

3.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二) 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练习、讨论的学习形式, 去理解、掌握、运用小数的性质。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和爱学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答题纸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师:李老师五一期间, 过得真爽, 你们想知道李老师是怎么过的吗?睡懒觉 (学生笑) , 每天下午去公园跑步, 2日这天下午, 李老师锻炼结束走到新华南的时候, 看到两个三年级的同学在争辩, 其中一个学生看到我便大声说:“这位是我们十一小老师, 请他给我们评个理, 好不好?”另一个说“好”, 他们请李老师评什么理呢?原来两个同学打完羽毛球后, 感觉到又热又渴, 想买冰激凌, 这里有两家冰激凌店, 不知该到哪家。

生:同样的价钱, 到哪买都一样。师:为什么说2.5元和2.50元是同样的价钱?生:2.5元是2块5, 2.50元也是2块5, 所以是一样的。

师:一支笔0.3元, 一块橡皮0.30元, 哪个贵?生:橡皮和铅笔同样多的钱。师:为什么?生:0.3元是3角, 0.30元也是3角, 所以一样多。

评析:经过故事图片的播放和老师的讲述, 同学们犹如在故事的情节之中, 他们绞尽脑汁, 找出各种理由, 说明2.5元=2.50元, 0.3元=0.30元的道理, 这一过程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一环节利用了每个孩子们都具有的生活常识, 特别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小数末尾的0变红和放大, 让孩子们初步感悟到小数末尾虽然是多了0, 但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

(二)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两个正方形。

师:同学们, 你们能用小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吗?

生:左边的用0.3来表示, 右边的用0.30来表示。

师:为什么?

生:左边的是10份中取3份, 右边的是100份中取30份。

师:你可以用什么符号把0.3和0.30连起来呢?

生:可以用等于号来连起来。

师:为什么?

生:因为涂色部分都是一样大的。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拖动涂色部分进行比较。

评析:在同学们从理论的角度去说明0.3元=0.30元的同时, 教师又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拖动涂色部分进行比较, 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2.课件出示试一试

师:从尺子上可以得到这段距离表示的是多少分米? (生:1分米) 多少厘米? (生:10厘米) 多少毫米? (生:100毫米)

师:它们表示的是同一长度, 也就是说: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从刚才的练习中, 我们知道100毫米=0.100米, 10厘米=0.10米, 1分米=0.1米, 所以得到……

生:0.100=0.10=0.1

评析:老师截到了米尺中的有效部分, 引导学生观察, 并在活动中填写相应的数。从以上的观察中, 学生很明显地得到100毫米、10厘米、1分米表示的是同一段的长度, 从而从100毫米=10厘米=1分米中得到0.100米=0.10米=0.1米, 也就是0.100=0.10=0.1。

(三) 观察、比较、小结

1.让学生观察0.3=0.30、0.100=0.10=0.1

引导学生从幻灯片中观察“0”的变化。

师:从左往右看, 等式有什么变化?

生:在小数的后面去掉了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后面我们可以一个词来表示就是末尾, 所以说…… (生: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从右往左看呢?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及从左往右, 从右往左观察, 等式有什么变化。

版书:

2、同桌同学讨论, 从以上的观察, 比较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出课题:小数的性质)

评析:在同一个等式中的小数, 它们有什么区别, 随着学生的汇报, 教师点鼠标, 小数末尾的0不断变成红色。经过以上一系列环节的活动过程, 学生很快就理解、掌握了小数的性质,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小结出小数的性质。

(4) 阅读教材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8—P59页, 想一想你理解了没有, 还有疑问?

生:我懂得了小数的性质, 知道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或者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集体再读一读小数的性质。

师:我们学习的小数的性质, 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以下问题。

(四) 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 PPT (5)

议一议 (1) (哪个0可去掉) 学生同桌讨论, 集体汇报;

师:为什么3.05元和0.65元的0不能去掉呢?

生:3.05元的0去掉后就成为3.5元了, 0.65元的0去掉后就成为65元了。

生:因为3.05元和0.65元的0不是小数末尾的0, 所以不能去掉。

2.PPT (6)

试一试 (化简) , PPT (7)

试一试 (改写) , 集体订正。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把10改写成3位小数的?

生:在10的后面加上3个0。

师:10的后面加上3个0, 不是变为10000了吗?

生:先在10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加0, 就得10.000。

3.PPT (8) 连线。

4.课外拓展:请运用所学的知识, 把8、80、800用等号连起来

(五) 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生: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 理解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我还懂得了根据小数的性质, 把小数化简和改写。

小数性质 篇2

【教学内容】 第58~59页的例题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的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整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自学提纲】:

思考:

1、什么叫做小数的性质?

2、我们在进行化简或改写时都是根据什么?方法有什么不同?要注意什么?

3、(多媒体出示)橡皮和铅笔的单价0.3元和0.30相等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活动中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2、出示自学随堂练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意义和大小都不变。„„„„„„()2、0.06=0.6„„„„„„„„„„„„„„„„„„()3、908的末尾添上两个“0”,数的大小不变。„„„„„()4、150.00元可以改写成150元。„„„„„„„„„()

二、连线。(吧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10.010 16.0 2.1 4.0 4.8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自主探究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生: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实例作证,深入体验。

1、探究新知,反馈预习

之前通过小组合作预习的方式,合作交流了例5:(多媒体出示)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现在我们同学来汇报一下结果: 生:(1)把“元”化“角”来证明。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 = 0.30元)生:(2)用画图的方法来证明。

生:⑶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证明了0.3元 = 0.30元,也就是说0.3 = 0.30。从左往右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了“0”,小数大小没变。

从右往左看,在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小数大小也没变。

2、教学“试一试”,加深体验,得出结论。

让我们再次用事实来验证一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

(1)示试一试(多媒体出示)。在上面找一找,指一指0.100米,0.10米,0.1米的位置。

比一比,想一想:这三个小数在尺上的位置有什么特点?(相同,在同一个点上。)这说明这三个小数的大小怎样?(相等)(2)引导学生比较,小数末尾“0”的变化。

从左往右看,在小数的末尾分别去掉了一个“0”,二个“0”,小数大小没变。

从右往左看,在小数的末尾分别添上了一个“0”,二个“0”,小数大小也没变。

(3)引导学生小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教师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4)让学生齐读小数的性质。(5)学习化简。例2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处呢?根据小数的性质,我们遇到了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板书:0.70=0.7 105.0900= 讲述: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提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不能)为什么?(那样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完成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1题。(6)改写小数。例3.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把小数改写成整数的形式。

板书例3.交流、改写方法、集体订正。完成第59页“做一做”第2题。

四、随堂练习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五、达标检测

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 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化简102.020的结果是()12.2 12.02 102.0200 102.02 ○

○ 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题。(打“√”,错的打“×”)(1)0.080=0.8

()(2)4.01=4.100()(3)6角=0.60元

()(4)30=30.00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2)0.0004 12.002 60.06

500(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5.(1)改写。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5.做游戏。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2)贴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十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50 五十又十分之三 500.3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一个小数化简或改写。课后作业:P53页5-7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00米 = 0.10米 = 0.1米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反思:

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教材结合现实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比较和归纳,探索小数的性质。例题让学生借助直尺图自主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它们也是相等的。依据情境图和得到的等式进行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上述等式存在着“小数末尾去掉0或添上,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特点,从而归纳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游戏化教学案例 篇3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通过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2. 能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3. 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

(二)教学重点: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

(三)学习形式:创设游戏化学习环境,学生自主愉悦学习。

二、教学策略

运用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平台制作了一个游戏化的课件,编撰了《拯救欢乐城》的童话故事,将《小数的性质》这一数学学习内容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活泼可爱的角色、绚丽多彩的画面、紧张刺激的游戏和战斗式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平凡的课件变得妙趣横生。在这种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强调学习的过程,同时采取科学、规范的自我评估考核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故事情节是:人们在欢乐城里快乐地生活,忽然来了作恶多端的坏蛋波波拉,把欢乐城里的人们变成了怪物。主人公奥尔决定去拯救欢乐城的人们。奥尔的爸爸告诉奥尔和卓尔要依靠知识的力量才能得到战胜波波拉的卡片。奥尔用自己的智慧,用“小数性质”的知识,一路过关斩将,解决了一些难题,获得战胜坏蛋的卡片,最终解放了欢乐城的人们。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在游戏课件中设计了九个场景。当学生完成了每个场景的任务,拿到了战斗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卡片后,便完成了一段学习任务。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紧张的故事情节中不由自主地掌握了知识点。如果遇上困难无法应付时,系统会提示回到前个场景,温习知识,补充体力和生命值,学生在这样反复的活动中,巩固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最后用智慧打败波波拉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教学片段

四、教后反思

小数性质 篇4

一、小数教学的概念

“小数的性质” 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中的内容. 这一小节需要的教学课时一般是一节课的时间, 也就是40分钟. 在这40分钟中,教师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1. 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数的性质自行解答小数化简和改写方面的练习. 2. 因为是基础课程,所以在此过程中还要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思想,使学生能够把握数学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且,学生能够利用这种联系进一步进行相关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达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能力和归纳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助益,如果学生运用得当,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二、提高小数教学的措施

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后,具体该如何去做呢? 本文将具体过程分成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

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小学的数学课非常简单,有时事情比较多的时候, 就会疏忽了在课前进行备课. 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教师如果疏忽了备课,就很难把握整个课程的节奏, 一旦出现了突发状况也能立即做出应对以便较好地解决问题. 而且,如果教师没有备课,在整个课程中就不能起好的引导作用, 难免会出现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等各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几乎不能实现. 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案很有其必要性.

(二)课上:引导式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用提问题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 比如说在开始前,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数字“1”然后提问“这是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追问:“如果在这个数字后添一个0,这个数和之前是不是一样大了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举出另一个数字“0.1”:“那么我们在这个数字后面添加0的话,这个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呢? ”学生这时一定会积极回答. 教师此时可以展示几组数字, 比如说 “0.2,0.20”、“0.4,0.400”、“3,30” 询问学生在这些数字中, 有哪些数字大小改变了,那些大小没变的数字都是哪一类数字呢? 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前一个问题,但在之后的数字归类上可能说不出来是哪一种数字. 这个时候, 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回忆之前学习的知识:“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一类数字呢? ”这个环节很重要,因为它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首先, 能锻炼学生对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能力,以实现第二个教学目标. 其次,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记忆网络,以更好地记忆知识. 另外,还能帮助学生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明确告诉学生,学过的知识不能学过了就算了,它与后面要学的知识是一体的,所以要时常复习.

之后,教师继续进行举例,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此外, 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一些物品的价格或者是借助米尺来进行验证. 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为教具, 能让学生也参与到验证的过程中来,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当然,这个验证过程不一定要教师引着学生做,也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先让学生想办法自行验证. 这样的话, 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程最后,教师要将练习题按从易到难的顺序给学生做,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巩固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鼓励学生多思考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以帮助那些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跟上进度. 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以得到课堂效果的第一手反馈,并据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小数教学时,首先要充分重视这一个章节的教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摘要: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进行转变,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创新.教师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另谋出路”.结合时代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也要适度使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将以“小数性质”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数教学,以此对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小数的性质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8—59页例1-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自主探究,探索并发现“小数的基本性质”。

2.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合作学习的意识,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用变魔术的游戏引入新课。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2.过渡。

二、合作研究,探索规律

1.动手测量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2.把以上长度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0.1米

0.10米

0.100米。3.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4.仔细观察等式,交流看法。5.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6.过渡: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规律呢?我们再来验证。

7.探究新知,验证猜想。

(1)情境引入比较0.30和0.3的大小。(2)提出问题

(3)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动手完成58页做一做。(4)汇报结论。

(5)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办法证明了0.3和0.30这两个数确实相等。

三.总结体验,概括表达。

1.以上例子,小数的大小都没有变。从左往右看,小数在怎样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变的?从右往左看,又是怎样的情况?

2.归纳结论。

3.读读自己的发现。揭示课题:小数的性质。

四、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五、小数性质的应用。1.例2小数的化简。

2.例3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的练习。

六、拓展练习。

七、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小数性质 篇6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回顾知识

师:今天我们要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本单元共分为几个小节,每小节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引领学生翻书,并板书摘录:意义和读写、性质和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

(评析:引领学生翻书回忆知识点,这是复习引入的一种方法。通过摘录,使学生明确了复习目标,并较快地进入了复习状态。)

(二)练中质疑,整理知识

1.复习意义。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对以下三个小数的研究,复习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请你从下面的图中选择合适的图,分别用阴影表示出“0.3、0.03、0.30”。(课前发下练习纸,此为其中的第1题)

接着反馈学生所表示的阴影图(如下),组织学

0.3就是,0.3里面有3个0.1();

0.03就是,0.03里面有3个0.01();

0.30就是,0.30里面有30个0.01 ()。

2.复习性质和大小比较。

师:在这三个小数中有相等的小数吗?

生:0.3=0.30。

教师结合上述图示说明,3个0.1就是30个0.01;接着教师又提出:0.3=0.30=(),引导学生提出括号内可填上0.300.3000等,从而使学生回忆小数的性质。

师:对于0.03与0.3,大家知道0.03<0.3,但从这两个小数来看,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引发学生回忆“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扩大

小数点向左移,缩小

(评析:以上两个小环节,教师借助“0.3、0.03、0.30”三个有一定联系的小数,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图,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等知识,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复习,使学生自然地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再认识。)

3.复习生活中的小数。

师:小数来自于生活,如下面的三个小数就有可能来自测量长度、计量质量以及计算面积,请同学们思考练习纸中的第2题:

0.3米=()分米=()厘米0.03吨=()千克

0.30平方米=()平方分米

学生练习后,通过质疑,总结计量单位的互化方法: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4.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师:实际测量中有时会碰到近似数,请同学们想一想练习纸中的第3题,括号内可以填哪些数?

()米≈0.3米()米≈0.30米

学生在填第一个括号时出现以下情况:如小于0.3的有:0.29、0.28、0.27、0.26、0.25;大于0.3的有:0.31、0.32、0.33、0.34。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后又提出:一定只有两位小数吗?

生:我觉得0.295、0.284、0.315、0349……,也可以。

师: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小数吗?

生:还有可能是四位小数、五位小数……

生:有无数多个。

生:不管它是几位小数,只要看小数的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是否得到0.3,就可以了。

师:那么近似数是0.3的最小数是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后,作以下反馈:

生:当一个数在大于或等于0.25,并小于0.35的范围时,都可以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0.3,所以最小数是0.25。

师:如果用下面的直线图表示这些数的范围,应该怎样表示呢?

根据交流情况,师生一起画出下图:

接着教师又提出:()米≈0.30米,括号内可以填哪些数?而且这些数的范围又是多少?

学生继续讨论交流得出:括号内可以填上“大于或等于0.295,并小于0.30499……”的数。接着师生一起在直线上表示出这些数的范围(如下图)。

(评析:以上两个小环节,教师再次借助于“0.3、0.03、0.30”,引用到实际的计量单位,并借此复习了计量单位的化聚方法。接着教师又把“0.3、0.30”作为近似值,引发学生思考哪些数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分别得到“0.3”和“0.30”。在这一思考过程中,教师又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性,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能取到近似数“0.3、0.30”的范围。由于复习素材的合理延用,较好地促使了复习过程的动态生成。)

(三)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1.比一比。

你有办法比较出下面各种物体质量的轻重吗?

大米850克油2千克洗衣粉3.15千克面粉0.02吨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小组交流想法,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先要统一计量单位)。

2.读一读,写一写:

①上海世博园第一天参观人数为207700人,第二天为225600人。

207700人=()万人≈()万人(保留整数)

225600人=()万人≈()万人(精确到十分位)

②光每秒传播299792000米,约为______亿米。(保留一位小数)

3.改正下面的错误:

①小数都比1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数不一定比1小)

②1.2和1.20的大小和意义都相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1.2和1.20的大小相等,而1.2和1.20的计数单位不同)

③70=7=0.7=0.07 (先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再向学生提出:在每一个数据的后面添上怎样的计量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呢?让学生填出:70mm=7cm=0.7dm=0.07m)

4.用2、4、8、0四个数字按要求写数:

①写出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小数。

②分别写出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小数。(各写出2个)

③把上面所写的小数从大到小排一排。

[反思]

以上教学留给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利用简单的素材,把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在了一起。而设计怎样的一根线,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则是教学的关键。教师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特点,通过“0.3、0.03、0.30”这三个简单而又有一定联系的小数来梳理各知识点,大气而简约地把握了复习过程。通过此课的教学研究,可以感悟到要上好复习课,必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针对内容,分析学情

复习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补缺。也就是说,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尤其要针对学生有困难的学习内容和错误之处进行复习。如在本单元,学生对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基本上没有问题,所以就没有必要设计专项的复习训练,而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小数引起的大小变化、计量单位的互化以及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上。总之,教师在复习前一定要针对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情况,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

(二)整合素材,练中梳理

整合素材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统观全局,使学生不会感到复习内容的松散。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画图来表示“0.3、0.03、0.30”以理解意义;从图的比较引出小数的性质;从观察小数的小数点位置,回顾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从添上计量单位,引入生活中计量单位的互化;再从生活中的应用,提出“()米≈0.3米、()米≈0.30米”的逆向思考,梳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从而把本单元的各知识点,都整合在对这三个小数的思考上,做到环环相扣、上下呼应、和谐流畅,使学生在动态的思考中对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体上的再认识。

(三)精选练习,合理拓展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下一篇:警察健康问题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