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2024-10-03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通用12篇)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篇1

教学实践证明, 在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创设问题情境, 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辨析型问题情景, 培养批判性思维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 它是以辨析思维为基础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善于鉴别问题的可能性, 注意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地思考, 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独立推测、猜想, 认真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设, 去伪存真, 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题目的科学性标准, 形成严谨的科学治学态度, 还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课例1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0, 底边BC长为y, 腰AB长为x.

求: (1)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 腰长AB=3时, 底边的长.

解 (1) 由三角形的周长为10, 得2x+y=10,

∴y=10-2x.

(2) ∵x、y是三角形的边长,

∴x>0, y>0, 2x>y.

∴10-2x>0,

2x>10-2x.

(3) 当AB=3时, 即x=3时, y=10-2×3=4,

∴当腰长AB=3时, 底边BC为4.

问题:当x=6时, y=10-2x的值是多少?对本例有意义吗?当x=2呢?

略解:当x=6时, y=10-2x=-2.

∵边长不能为负数,

∴对于本例无意义.

当x=2时, y=6, 三线段长为2、2、6不能构成三角形, 对于比例也无意义.想一想, 多辨析, 学生就可从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的实际意义来进行判定.

二、创设观察型问题情景, 培养敏捷性思维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数学思维过程的速度, 也是指学生思维的敏锐程度, 它是数学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在遇到问题时, 善于迅速辨别蛛丝马迹, 敏捷捕捉解题信息, 引起联想;思维过程受阻时善于随机应变, 转换策略, 选择解题方法, 以最快的速度求出正确答案;在思考问题时, 能把握问题的木质, 能对题意作出快速反应.

课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一支, 如图所示.

(1) 判断k是正数还是负数;

(2) 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 补画这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另一支.

解 (1) 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一支在第二象限, 所以图像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异号, 即k=xy<0.

(2) 将图像上点B的横坐标-4, 纵坐标2分别代入解析式, 得, 解得k=-8.

∴所求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3) 在已知图像上分别取一些点A, B, C, D, 作出它们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A′, B′, C′, D′, D′, 然后用光滑曲线把它们依次连接, 这样就得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另一个分支.

问题: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一个分支到另一个分支, 可以看作是怎么样的图形变换?

在教学中, 我给予学生自主观察, 并让学生大胆猜想, 学生很快从图中观察到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一个分支到另一个分支, 可以看作是旋转变换:将一个分支以O为旋转中心, 顺时针 (或逆时针) 旋转180度而成.减少重新列表、描点求解的繁琐.我以为, 只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条件, 多观察、多选择, 自然会找到便捷的解题方法, 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三、创设层次型问题情景, 培养灵活性思维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角度, 摆脱和克服思维定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善于自我调节, 从旧的模式或通常的制约条件中解脱出来, 根据事物发展的具体情况, 随机应变, 触类旁通, 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特性.因此在教学中, 善于运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多层面想一想, 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课例3已知a<0, 试比较2a与a的大小.

分析比较2a与a的大小, 可以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也可以利用数轴直接得出2a与a的大小.

解法一∵2>1, a<0 (已知) ,

∴2a

解法二在数轴上分别表示2a与a的点, 如图, 2a位于a的左边, ∴2a

问题:还有比较2a与a的大小的其他方法吗?

上述两种解法仅仅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及应用, 但不是最简便的方法, 唯有在设疑中引导学生多层面地思考, 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解法三特殊值法:取a=-2, 则2a=-4,

∴-4<-2, ∴2a

解法四作差法:∵2a-a=a<0,

∴2a

总之, 数学思维品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 彼此联系、彼此渗透、彼此补充, 教师若有效地凭借教材, 并利用素材课例进行有效地创设问题情景, 就能在真正意义上适应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培养.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篇2

乐平市

周国友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问题的角度来说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以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灵活地把学习内容转换成一个个潜在意义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进行探究的情境,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一、创设的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感情因素共同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奇特”的事物,中高年级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开展游戏,联系实际运用等形式,把抽象的教学知识与生动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比较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情境: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中午他们走得又累又饿,唐僧让孙悟空去化缘,不一会儿孙悟空化来了一块大烧饼,八戒馋得直流口水,唐僧说我们每人都吃这块饼的1/4,八戒一听就大声喊:“我老猪肚子大,吃1/4太少,一定要吃1/10。“听了八戒的话孙悟空很快就分了1/10给八戒,八戒傻了眼,“小朋友,你们知道八戒为什么傻了眼吗?”“肯定是1/10很少”,“那么你们怎么知道1/10比1/4少呢”?学生余兴未了,教师宣布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吧!经过学生的操作、比较、归纳逐步得出分的份数越多,每1份就越小,从而 掌握了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这节课教师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满足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好了新知识,体现了“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

二创设的问题要有障碍性

维果斯基将儿童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难度分为以下三类:(1)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2)、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3)介于两者之间的问题。根据他研究,学生最乐于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其中“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也就是第三类问题,教学效果最好。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与学生原有认识产生冲突,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不平衡,再通过提出具有一定的障碍性的问题刺激和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要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例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教师改变了以往先让学生写出3的倍数的问题情境,而让学生先按照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进行探究,经过探究学生很快发现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和个位没有关系。思维受阻,调整探究方法,全班学生经过多方的假设和猜想,终于发现了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在这种情境下,只有改变思维的方向,另寻良策,才能解决问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过程才是有义意的探究过程。

三、创设的问题要有开放性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它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各种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开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点亮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把含糖25%的糖水,怎样改制成含糖40%的糖水?首先这道题条件开放了,设置直接给出要改制多少千克糖水,其次开放了结果,可以提出以下问题:A需要加多少糖;B需蒸发多少水;C需加多大浓度的糖水,加多少?不仅要开放问题的条件和结果,更要的是开放过程,开放问题的空间,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能求学具盒里长方形纸板的面积吗?很快有的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要测量的小正方形面积,有的学生沿长和宽摆的,有的学生用直尺画出一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有的学生用直尺画出长和宽,学生虽然求面积的方法不同,但最终在操作和比较以及猜想中发现了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最初的探索过程,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具有过程和空间开放的问题正好给他们创设了一种“探索”的感受情境,开放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开放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开放学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

四、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实践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经历、思考与探索。对于小学生来说,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能想象的,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真实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要求的是什么?有助于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的铁圈后,问你们想知道什么?要知道周长有什么办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很快得出:(1)用绳子绕铁圈一圈测量绳子的长度;(2)用铁圈在桌子边滚一圈,再测量桌子的长度;(3)将铁圈拉直再测量,但无论那种方法都不方便,不实用,能不能找一个求圆周长更好的方法呢?这样学生又进入了猜想论证比较的探究活动之中了,又如在学习完长方体体积后,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为纸箱厂设计一个能装24平方分米的纸箱盒,你准备如何设计?你感觉那种设计比较美观?那种设计最节省材料?这样的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再现了生活实际情景,拓展了数学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数学教学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 情境 优化 实际 趣味 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34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可以诱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之中,不断朝着预设的学习目标研究着、探索着。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以“数字与编码”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问题要贴近实际

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应该是情境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直接的联系,既便于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感悟相应的数学原理、规律, 引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促进学生对问题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究。

例如,教学“数字与编码”一课时,教师出示一对父子的身份证号码——350105196603192015、3501051994

09291932,让学生猜测哪一个是父亲的身份证号码,哪一个是儿子的身份证号码。在学生猜测后,教师追问:“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对身份证号码又知道了些什么?”……新课开始,教师就以身份证号码为研究素材,使学生明确具体编码的组成及身份证号码是由地址码(第1~6位)、出生日期码(第7~14位)、顺序码(第15~17位)、检验码(第18位)共18位数字组成的。这样开门见山式地进行教学,既自然地引入新知,让人耳目一新,又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编码的存在,明白编码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要富有趣味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知觉活动能较自觉、顺利地开展,这就需要教师把创设的问题情境故事化、生活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数字与编码”一课时,教师创设给客房编门牌号的趣味性情境:“某酒店的客房有A、B两栋各四层楼,每层各有20个房间,你能给每一间客房编一个门牌号吗?”……教学中创设这样的趣味性情境,学生觉得既熟悉、有趣、好玩、新奇,又有用、有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以下的编码结果。

第一幢楼

(1)A101,A102,A103…… A120

Aa01,Aa02,Aa03 …… Aa20

(2)A201,A202,A203 …… A220

Ab01,Ab02,Ab03…… Ab20

(3)A301,A302,A303 …… A320

Ac01,Ac02 ,Ac03…… Ac20

(4)A401,A402,A403…… A420

Ad01,Ad02,Ad03 …… Ad20

……

第二幢楼 A→B(同上,略)

……

在编码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在自主交流中完善编码、感悟编码。这样教学,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问题要充满悬念

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悱愤”心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例如,“数字与编码”这一课的练习环节,教师可通过充满悬念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课始,教师创设这样的悬念式问题情境:“同学们,警察叔叔那里有一个案件,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侦破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 这时,学生没有了拘束,思维得到了激励,迫切地等待着能帮助警察叔叔侦破案件。教师先让学生听一个侦破故事(课件演示),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对侦破有帮助的信息。学生发现如下:

(1)从身份证上可以知道犯罪分子是哪里人;

(2)从身份证上可以知道犯罪分子的名字、年龄;

(3)从身份证上可以知道犯罪分子的性别;

(4)从犯罪分子打回来的电话可知道他现在哪里,还可以查出具体的地址;

(5)出事在几幢几楼,侦破人员可以快速地找到出事地点。

……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夸他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聪明孩子,帮助警察叔叔侦破了案件,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吸引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既体会到数字编码的重要性,又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四、问题要体现开放性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数学开放题具有解题策略发散性、创新性和答案不唯一等特点,要求学生充分联想、敢于创新,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字与编码”一课的实际应用环节,教师创设开放性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当个“小小设计师”:“小组合作,给全校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看哪一组编写的学号能尽可能多地反映出这个学生的信息。如果编写的学号能使每个学生从一年级用到六年级,就更好了。”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学号。如有的小组设计的学号为20020405,其中的2002表示入学年份,04表示班级,05表示每个人代表的号码。这种设计方法既简洁又具唯一性,在多种方法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有深刻的教材研究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更应有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这源于教师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问题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问题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学生体会到学“问”之美。同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还能诱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篇4

一近身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必须能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 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让问题发端于展开的情境, 让学生融入情境, 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 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 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 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例如, 在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比0小的数”的新课教学时, 从“2-1=1”思考“1-2=?”来引入负数, 就是一个有趣的情境。它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 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 一个比较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该具有衍生性, 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一个好的情境其实是很简单的。

二自主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 促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例如, 在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SAS”时, 首先, 让学生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Ⅰ的边长是4cm和6cm, 夹角是60°, 三角形Ⅱ的边长是4cm和6cm, —个角是60°, 但这个角不是两条边的夹角;然后, 让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把三角形Ⅰ重叠在一起,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你观察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最后, 让学生自己把三角形Ⅰ与三角形Ⅱ重叠在一起,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由此你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这样创设情境, 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合作交流中理解新的数学概念, 形成新的数学原理,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学会自主探索学习。

例如,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 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皮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把等腰三角形对折, 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自主学习。

三实效性

教学追求的是实效。没有实效的问题情境, 即使再好也应舍去,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学习效果。有实效的问题情境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 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便于学生观察、操作、探索。例如,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你判断的对吗?”这一节中给出的问题情境是“看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子底部的硬币”, 让学生感受视觉误差。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情境不如“把硬币改为竹筷”这样更便于学生观察、感受视觉的误差, 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 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 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切记设置的情境过于花俏, 为了设置情境凑合制作, 或是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勉强而为, 这种情境可能起负面效应,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一架梯子靠在墙上, 太陡了不行, 太平了也不行, 这个“陡”本是生活中的事, 在这里又是数学的事, “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底端到墙面的距离和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高度这“两边的比”的大小问题, 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伴随着思考和讨论, 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梯子“陡”不“陡”是情境, 研究三角函数概念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 发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 不仅数学味道浓浓, 而且学生学习不会被动。

四发展性

发展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 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更好地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例如, 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 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 剪下∠A、∠B和∠C拼在一起, 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然后问学生:“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在拼图的过程中, 你受到哪些启发? (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 ”

这样创设情境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A+∠B+∠C=180°,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 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 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 提高了学习兴趣。

一个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标准仍然是数学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也就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脱离了教学目的去评价教学情境的优劣是舍本逐末, 没有意义的。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究 篇5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因为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完善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合理的情境能够减少学生对问题的抵触情绪,尤其是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情境,会引导学生的思考行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达成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据此,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现实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核心素养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

(一)能够保证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能够有效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是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虽然与高中的数学知识相比,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并不算大,但是对于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面对突然加深的数学学科内容难免存在一时难以适应的情况。很多数学成绩本身就不好的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更会存在很多的困难,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合理情境的创设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就会努力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成就感,这也就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也有利于教师对一些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透过抽象的外在表现去探究其基本内涵,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二)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较为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当其具备合理性时,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具体来说,处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而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如果能够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将逻辑知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此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不再需要机械地背公式,之后再机械地套用公式回答问题,而是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能力。由此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想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必须要尝试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而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当教师能够做到为学生解决问题创造客观条件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他们会主动地探究相关知识内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教师所创造的客观条件包含很多方式与内容,无论是对疑问进行设立,还是对矛盾关系进行列举,抑或是对逻辑性问题进行布局,都可以在对事物矛盾进行揭示的基础上,对主体的内心冲突进行调动,让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问题。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深。以上所述,基本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一)保证不同类型的情境设计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就必须要在现实中保证不同类型的情境设计。因为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接受程度存在不同,对问题情境的适应程度存在不同,对问题情境的理解程度也存在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够重视学生的需求,保证不同类型的情境设计,那么整体教学过程也就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学情,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因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受益,但其他学生却只能够依然按照传统的学习方法学习,学习效率无法提升,数学能力无法提升。除此之外,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而言,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方法,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现实情况中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不同的课程类型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设计。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尝试,不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培养他们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再者,除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之外,整体的落实过程也较为重要,因为创设问题情境仅仅是第一步,将其付诸实际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此就可以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破除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扩大教学内容与范畴,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丰富自己的逻辑思维,了解数学的内涵,提升数学素养。最后,教师应该注意一点,无论是学生的思维还是具体的学习水平,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教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地转变方式。这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求实求新,争取能够创设出更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合理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因为很多时候教师虽然对问题情境进行了创设,但是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对其进行理解。在这种时候,如果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就会影响学生的信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望而却步。此外,还有部分教师不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控,针对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没能够做到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所以数学教学的效率迟迟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没能够得到增长。从理论角度来看,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是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同时学习态度也存在区别,这也就使得他们往往会对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进行“自我解释”。例如,在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之后,一些学生会提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想法,既影响了教学的严谨性,又带偏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方向。对于这一问题,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批评,而应该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将精力放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要把握一个度,活跃气氛可以,但不能够过度。当教师将这种想法传达给学生时,学生也就基本能够做到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认真学习、思考了。

(三)避免问题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

目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这也就间接地增加了很多问题的难度,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明白一点,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果在实践中偏离了目标,那么不仅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更会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一定非要按照一种方式创设情境,可以大胆地尝试不同的方法,如果效果不好,那么就尝试另一种方法。只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创设方式。切记不能搞形式主义,一而再、再而三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一个问题还没有思考完毕,不得不将思维转向另一个问题,使得学生产生一种“疲于招架”的感觉。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要了解这一情况,避免问题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

(四)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想要保证问题情境创设后的效果,教师就应该注意,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如此方可增加效率,既能够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新知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轴对称照片与轴对称的几何图形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不同的课程类型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创设。教师不一定要按照一种方式创设情境,可以大胆地尝试不同的方法,如果效果不好,那么就尝试用另一种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求实求新,争取创设出更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田应军.在问题情境中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2]刘成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成效 篇6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讨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因此,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应抓住时机,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创造旧知识能解决新问题的情境,或在观察演示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二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抓住100以内不退位减法与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两个旧知识与新知识的不同点作为衔接点。新课前,出示两组口算题,第一组28-3=? 46-5=?……第二组15-7=? 12-6=?……让学生自己说出结果,又要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提出这两组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35-7=?同时问,个位上的5-7不够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探索新的问题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启学生思维大门。

二、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善于应用启发式教学,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从思路受阻到另找捷径,教师应适时给予点拨,切中要害,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在思维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突破思路的重困,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使学生学会参与学习,能自己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教乘法的简便算法。我先出示一道题25×36,问:“同学们,谁能口算出这道算式的积?”学生摇头表示不能。我立刻写出积是900。接着又写出算式25×44,说:“这道题我也能很快说出答案。”接着写上1100。学生说:“老师好棒,你是怎么算的,教教我们吧!”这时我没有直接讲解,而是给学生做了适当的提醒:“同学们都有好朋友是不是?”学生回答:“有”。“那在乘法中,25有没有朋友?”学生马上说:“在乘法中25和4是好朋友,因为4乘25得100。”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点拨:这个好朋友在另一个因数中能找到吗?于是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探寻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口算这两道题的秘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归纳出口算方法:因为36和44都有因数4,并以此拓展开来,让学生再去探寻其余的简便算法。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求知欲望

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核心所在,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肤浅的、被动的学习。因此教学伊始,教师要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是指学生较难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加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最好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实际中提出,在矛盾冲突中提出,使问题的提出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准备,使问题本身具有动机功能,变“教师要教什么”为“学生要学什么”满足了学生的心理、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求知欲望,自主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上课一开始,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圆形的?”学生回答:“钟、车轮……”教师用设疑的方法提问:“有些物体的形状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改变,比如窗户框,它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你们想象一下,如果车轮也做成是长方形的,可以吗?”学生认为长方形有棱角,车子走不动,教师马上追问:“椭圆形(像鸡蛋样子)没有棱角,那么,车轮能做成椭圆形的吗?”引起学生的争议,然后通过动画演示验证,紧接着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样,把学生引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教学情境中,同时导出课题,让学生带着希望解决问题的渴望,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去。

四、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我们教师在上新课时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一种是旧知识的深入,一种是了解或解决日常生活的某一类问题。而且小学数学多是由问题构成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带着“问题”的心理参与学习。因此,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教师经常以课前设置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驱动力,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发展综合能力的目的,并以此来全面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统计”,我就结合班上要进行数学课小助手选举,作为数学教学题材,从中蕴含了“统计”在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首先我说:“咱们班的宏伟同学由于在班上同时担任了好几个职务,非常忙,因此老师征得他的同意后,决定不让他担任数学课代表。这节课我们就从现任的8个数学小组长中选一个来担任数学课代表。”(课前把组长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但是,总共8个数学小组长,我们选谁最合适呢?怎么选才公平?”“投票后又该怎么办呢?”学生:“投票之后,再统计出谁的票数最多,谁就是我们新的科代表。”于是就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氛围教学之中进入教学,由于“科代表”本身就是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因此,一开始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很自然地把选举和统计联系起来,这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篇7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是学生所非常感兴趣的。鉴于此,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所关心的身边事,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参与积极性。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神奇的货币》这一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的衣服是自己买的还是父母买的?

生:自己(或父母)。

师:在商家买衣服时,直接拿走,人家干不干?

生:不干。

师:那么,必须给商家留下什么作为交换?

生:钞票。

师:同学们,不仅是买衣服,你们的衣食住行之方方面面是不是也与金钱息息相关?

生:是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代经济生活,离不开金钱,那么,金钱又是什么呢?其实金钱是属于经济学中的货币。那么,货币又究竟是什么呢?

……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与金钱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意识到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的规律等,并以此延伸到几种常用的信用工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从而通过“层层剥茧”,为学生揭开神秘货币之神秘的面纱。

教师积极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政治思想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中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但对身边常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却因为司空见惯而被学生忽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问题,对学生身边看似平常的事情提出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成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教师在讲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一内容时,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问题,向学生发问:

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因为什么?

生:东低西高。

师:水总往低处流动,是规律吗?

生:是的。

师:那么,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现象是规律呢?

生:地球绕着太阳走;生老病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师:同学们说得好,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讲的就是哲学上的规律……

教师围绕政治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生活现象为对象,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瞬间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蕴藏的神奇的规律,从而激发了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得其不仅认识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还认识到违背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这一哲学原理,进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供前提。

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生动而有趣的问题,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优化了课堂教学,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中学生的争强好胜特点,提出争论型的问题情境

青少年的争强好胜心理是非常强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分为“红方”与“蓝方”两派的争论性的的问题,那么将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情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章时,针对“终极关怀”这一问题中的“安乐死”,教师将全班同学根据他们的个人立场,分成“两个派别”,即一方是支持“安乐死”,另一方是反对“安乐死”,让双方提前通过网络或书籍的方式搜集资料,进行课前准备,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当堂辩论”。实践证明,组织争论性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热烈,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了前提。

需要说明的是,中学生毕竟阅历有限,知识相对缺乏,见解也未免片面和肤浅。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学生的“辩论”过程中,不可听任学生“天马行空”,而是应作适时的引导,从而在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同时,抓住双方问题的分歧所在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出争论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激烈”辩论。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浅析 篇8

新课程倡导以问题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数学新课标也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明确要求: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大力加强, 高中数学课程应该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由此可见, 数学教学要围绕问题展开, 问题是教学的中心, 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有效的问题情境, 就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和扩散。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扮演好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切勿越俎代庖, 努力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探索精神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高中生的思维已经很成熟了, 因此,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学习的规律, 通过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后, 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很大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有趣的、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一、围绕现实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因此, 在学生看来, 它与实际生活是相差甚远的。并且, 数学具有极其严谨的逻辑性, 学生害怕出错, 在学习时难免会畏首畏尾。虽然数学的应用比较广泛, 但是在那些不熟悉的领域中, 学生就会感觉数学是非常高深的, 可望而不可及。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概念, 为了让课堂教学变得“有价值”,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 让数学知识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成为一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教师要多思考、多联系, 挖掘数学知识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的心情放松, 能够看到生活中的每一处都是围绕着数学知识, 逐渐地他们的眼中就充满了数学知识, 学会了利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学习的领域也就随之得到了扩展。

以数列教学为例, 数列教学与生活联系的例子非常多, 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拿贷款购房的例子来说明:购房者贷款的首要条件是首付要高于30%, 各大银行有两种还款方法: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两种还款方式, 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吸引过来了。然后, 我就提出问题:小刘要贷款30万元, 年限是20年, 你认为选择哪种还款方式最好?在学生进行计算和实际探究后, 我再更改贷款的数目和年限, 让学生重新计算和讨论。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得到的数学思维方法我会对其进行点评, 好的积极鼓励, 差的为其提供修正方法, 很快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 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

从心理学上来说, 好奇心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 能够让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同时也能让人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充分地发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创设问题情境, 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时, 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如下的问题情境:我国南部某地区自然环境比较好, 非常适合丹顶鹤生存栖息。有人统计得出这样的规律:村庄附近栖息的丹顶鹤数量与村庄内老人长寿的数量成正比。他就认为丹顶鹤会影响老人的长寿率。请大家思考并回答:该结论可靠吗?问题一抛出, 就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全班学生的思维都围绕该问题而展开, 并且有了强烈的求知欲。笔者趁热打铁, 因势利导, 随之带领学生进入课题的学习之中。

三、创设新奇的、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

学生对问题的疑问会激发他们的有效思考, 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发现, 才能有所创造。从心理学上来说,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有一种发现、探索的需要, 这种内心的需要会促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研究。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新奇的质疑情境,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主动的探索。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摆脱以往那种机械接受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很大的益处。质疑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用的有三种:一是在学习新知识时, 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来质疑。二是为学生创设陷阱, 让他们产生疑惑来质疑。三是让学生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利用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对问题看法的不同来质疑。这三种质疑方法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四、创设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情境

创设开放性问题比较富有层次性, 发散性强, 有多种解决方案, 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探究性学习中, 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把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兑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零钱。这是一个开放题, 解决的方案有很多, 学生思考后也得出了多种解答。在解决此类开放题的过程中,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换元、分类讨论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推动问题探究 篇9

一、尊重“最近发展区”, 促使“人人有所得”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 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承认差异.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展开,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与学生的预备知识、预备经验和兴趣相吻合.数学情境要吸引最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就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则, 做到层次分明,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一定能摸到红球吗?》时设计了如下活动:怎样用摸球游戏说明传统七位数体育彩票获特等奖的可能性.在学生充分思考后进行回答.这里有三类同学的回答:

(1) 箱内有许多球, 其中只有一个红球, 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相当于中特等奖.

(2) 七位数的第一数位上有0~9十个数字, 每一数位上出现理想的数字的可能性, 相当于箱内10个球 (其中有一个红球)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所以, 七位数体育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 相当于箱内10个球有一个红球, 连续摸七次, 每次都摸到红球.

(3) 七位数最小的是0000000, 最大的是9999999, 不论摇出的是哪一个七位数, 都在其中, 所以相当于在一千万个球中有一个红球, 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

从活动的效果看, 学生的回答层次分明, 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营造实践氛围, 促进探究交流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 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应该遵循并体现这些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上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 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 与同伴交流, 达到学习经验共享, 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 在交流中锻炼自己, 把思想表达清楚, 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观察, 学会思考, 学会合作交流, 学生学习行为中的实践环节得到强化,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智慧的火花得以熊熊燃烧.

三、鼓励质疑问难, 启迪学生思维

数学情境的创设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能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 从而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堂上无论是词语、符号, 还是图形所设置的情境, 都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 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 对学生智力活动产生刺激,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 获取知识.

四、关注动态生成, 捕捉思维亮点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它往往会超出教师备课的预料, 在课前的预设情境之外, 还随时会有动态的生成性情境.而生成性情境是事先无法预料的, 是由师生共同酿造的氛围和环境产生的, 具有很强的“临床”特征.因此, 教师要能够灵活机动地驾驭课堂, 及时捕捉课堂发生的突发事件, 加以权衡、取舍, 抓住学生思维亮点, 创设新的情境,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发展的最有效的场所.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作了如下设计:让学生事先统计好每名同学最喜爱的图书类别, 并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借阅图书的情况.制作扇形统计图过程中, 有同学提出, 按各部分百分比计算扇形中心角度数时, 由于出现近似值, 经四舍五入后, 各扇形中心角的和小于360°, 空出一部分怎么处理?老师引导:对于多出的一块作合理的分配还是重新划分扇形圆心角?根据老师的引导, 学生共有四类回答:

(1) 把空出的一块平均分给各部分.

(2) 按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分配给各部分, 即圆心角大的多分点, 圆心角小的少分点.

(3) 检查各部分在四舍五入时, 舍去的多少, 然后参照舍去的多少分配给各部分.

(4) 对以上各种意见的操作较繁, 很难实际进行, 可以更早地注意圆心角的分配.在计算百分数之前, 由部分与全部的比值乘以360°.

论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10

所谓问题情境, 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 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 造成“认知失调”, 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 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 集中注意, 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基本模式是:设置疑问→认知失调→探究讨论→问题解决→评价反思,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设置疑问。问题情境可以分为真实情境、虚拟情景和想象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 针对性。

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 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例如,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 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来做支撑的架子大多数是三角架?怎么检验教室的地面铺得平不平?为什么只要装一把锁门就能固定?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作答、体悟, 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步引入, 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2. 启发性。

问题情境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 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例如, 在“平面直角体系”的教学中, 通过游戏“找朋友”, 由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里的位置, 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体会从具体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全过程,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3. 挑战性。

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 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 学生会望而生畏。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能够“跳一跳, 摘果子”。

4. 明确性。

设计的问题要小而具体, 避免空洞抽象。可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 步步深人,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 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时, 分别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还记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行呢?你知道n边形的内角和吗?通过猜想、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 逐步探索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5. 趣味性。

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生的情绪, 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例如, 在进行概率教学时, 向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购买一张体育彩票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 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有趣, 急欲找到答案, 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从开始的猜想和争论到动手计算和探究, 既运用了所学知识, 又发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形式

1. 创设类比情境。

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时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新知识。数学教学中, 要经常引导学生与原有知识类比, 发现新知识。在“分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 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1) 下列分数是否相等, 可以变形的依据是什么?2/3, 4/6, 8/12, 16/24, 32/48。 (2)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能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 (4) 如何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由分式的基本性质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自我构建新知识。在整个活动中, 学生的知识不是从教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即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2. 创设直观情境。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图形美的感受等都建立在经历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的基础上, 教学时要充分展现这些过程。例如, 在学习轴对称时, 教师通过CAI课件, 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凭空想像。通过让学生观察徽标、枫叶、雪花等图案, 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 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并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创设、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直观影像, 有效地吸引和帮助学生学习。

3. 创设猜测情境。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 完成下列计算:1+3=?1+3+5=?1+3+5+7=?1+3+5+7+9=?根据计算结果, 探索规律, 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情形, 推出1+3+5+7+…+ (2n-1) =n2。

4. 创设故错情境。

在概率与统计部分的教学时, 提出问题: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 买100张奖券, 一定会中奖吗?故意给出答案:一定, 并得到了所有同学的认可, 这说明学生对概率的认识还存在偏差。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知道了对中奖率1%这样的数据要应用统计的观念去分析。这里创设故错情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概率的认识, 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面对实际问题时要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5. 创设动态情境。

例如, 在解决问题“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 利用“几何画板”作图软件, 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随着k和b的变化直线y=kx+b位置的变化情况, 学生不仅理解了k和b的几何意义, 而且很容易就归纳出直线y=kx+b的位置与k和b之间的关系。学生陶醉于这一优美的动态情境之中, 从而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可以说, 课堂上学生灵感的涌动与计算机创设的动态情境是密切相关的。

6. 创设开放情境。

教学中, 提供一些开放性 (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 的问题, 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 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后, 可以提出下面的开放性问题:在一个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 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空地面积的一半, 请展示你的设计。这个问题的参与性很强, 每个学生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按照自己思考的设计原则, 设计出不同的图案, 并尽量使自己的方案定量化。在一些方案的定量化过程中, 学生可以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在处理数量关系上的作用, 认识到解一元二次方程不是一个机械的计算, 得到的结果必须对具体情况是有意义的, 需要恰当地选择解和检验解。学生亲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 篇11

关键词数学问题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

问题源于情境,问题情境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题教学法或谈话法。布鲁纳的问题教学法(又称发现法)也主张创设问题情境,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思维的起点,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才会做出思考,对学生来说创设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且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思考。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思维的出发点.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确能焕发数学课堂魅力。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用不着非常复杂,但一定要有实效,创造一个较理想的教学情境,要能让学生感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与构思,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数学情境,要注重趣味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集中到学习上来。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新颖有趣、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在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情感会经历“关注”、“激起”、“移情”“加深”、“弥散”等环节,最终渗透到他的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创设一个有启发性,而学生又感兴趣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的问题探索中去。

二、创设数学情境,要注重真实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再认识的心理过程,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有效情境在其间只起着桥梁作用,使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与提升,既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随心所欲,如果偏离太多,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是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创设数学情境,要注重针对性

创设教学情境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必须与主题相关。任何情境的创设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过于复杂,过于渲染的教学情境中,较多的非数学知识的干扰会使课堂出现“非数学化”倾向。因此,我们创设情境要简洁,注重提高时效性。

四、创设数学情境,要注重可思考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而矛盾的转化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与帮助正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外部条件,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下,才可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并把握课堂。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老师在把要探索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才能内化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活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才会有疑问,才会去探索、讨论。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主动、积极思考状态。因此,优化数学问题是激发数学思维,提高思维效益的关键。而创设情境则是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关键就是选准问题的切入点。

五、创设数学情境,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性就是创建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思维呈现多样化,学生思考的空间较为广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结合情境中学生的实际反应,有效的组织、调控教学活动。平时教师能创设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情境,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下,放得开,思得广,想得深。想象是智力活动中最有活力的方面。没有丰富的想象就没有创造。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有助于学生的想象内容,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不仅限于教师创设情境,还可请学生创设情境不拘形式,不限内容。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的系统。

创设问题情境,生动阅读教学 篇12

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尊重主体, 张扬学生, 激发主动性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 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才、情、志、趣, 尊重他们的智、能、长, 发掘他们内在的潜能, 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参与问题情境的机会, 启发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1.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民主氛围。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 如何有效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展其创造能力,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是充分相信学生, 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主人。例如, 我在教《天上的街市》一课时, 先布置学生认真阅读作品,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探究质疑。学生提出了:“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在民间传说中, 天河是怎样的一条河, 牛郎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的? 诗人为什么要在诗中做改变? ”等问题, 我鼓励学生围绕各自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小组讨论。在讨论中, 我有意识地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一员, 参与他们的讨论, 从而缩短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消除他们在即将进行的课堂交流中可能出现的胆怯、害羞心理, 进而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完成问题情境的创设。可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应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就意味着学生主动地参与及自身发展, 以达到他们主体性充分发展的目的。

2.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张扬学生个性。个性发展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 它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又强调个体发展的自主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教育活动中, 创设轻松、自由的问题情境, 张扬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中, 相信自己对问题有独特的认识和见解, 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 要求学生针对愚公移山发表看法。某些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 某些学生认为, 愚公移山的做法并不聪明,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当面对困难不能解决时, 搬家不失为明智之举。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 我淡化自己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答案, 用适度的宽容, 调用一切手段, 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 让他们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会动脑、学会创造, 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3.发展学生的问题能力 , 激发主动热 情。对学生而言 , 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 就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问题能力。教师应尽一切方法发展学生的问题能力。鉴于此, 在阅读教学中,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放开手脚。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有学生提出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深入探究课文。我在综合了学生的要求后布置了 活动内容:以《皇帝的新装》为脚本, 进行了一次课本剧排演, 至于活动的道具、活动的形式等, 完全由同学自主选择。学生热情高涨, 思维保持在积极兴奋的状态之中, 在确定组织、筹划人选时, 不少学生主动请缨。我及时抓住切口, 引导他们进入问题情境中, 经过讨论, 他们设问: (1) 皇帝赐封骗子“御聘织师”时, 两个骗子的心理活动怎样? (2) 骗子行骗后逃之夭夭, 当皇帝去大街游行时, 如果两个骗子也混在人群里偷看, 他们之间将有一段怎样小声而得意的对话? (3)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 皇帝、大臣及老百姓一开始说假话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经过问题情境洗练的课本剧, 给了学生创新的空间, 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思维绽放出灵感的火花。两天后, 一出自编自演的《皇帝的新装》上演了, 一篇阅读课文的主题在绘声绘色的表演中水到渠成地凸显了出来。

二、激励兴趣, 激活教材, 强化感受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推动力。在语文课上,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 强化主体的感受性, 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教材, 引疑设问, 是学生自觉学好语文的动力。

1.于平淡无 奇处引疑。 有些课文乍看起来 , 似乎一目了然、平淡无奇, 学生浮光掠影地读读, 不知其中奥妙, 常觉兴味索然, 如教师引导学生寻根究底, 见其自读之未见, 闻其自学之未闻, 学习兴趣定然激增。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处创设问题情境。如《纪念白求恩》中有这么一段:“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人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 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精神。”学生认为这一段话再浅显不过了, 遣词造句普普通通, 毫无惊人之处, 难道其中还有什么学问值得探究吗? 此时我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这里共三句话, 所讲的内容都和白求恩有关, 为什么对他的称呼不同呢? ”学生被这个疑问激起极大的求知兴趣, 觉得这些好像信手拈来的文字其实是挺讲究的。经过探究后懂得:作者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讲的话时称“白求恩”;就从事医疗工作者而言, 作者用了人们通称的“白求恩医生”;作为共产党员, 作者按照革命内部通行的称呼, 因而称“白求恩同志”。三种不同的称呼, 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写的, 同时体现了人物的身份。引疑探究, 使学生体会到即使平凡普通的语言也是讲究的, 需要深入理解,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于深层蕴意处 设疑。典范文章中常常有许多曲笔 、奇笔、神笔, 或含蓄丰厚, 或结构精巧, 或韵味优美, 或饱含哲理, 老师精心地引领设疑, 将会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性,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文章主旨。如在《变色龙》教学中, 学生都理解了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善变, 且变得快, 变得愚蠢、可笑, 逻辑荒谬, 我抓住这点巧妙设疑:奥楚蔑洛夫多变、善变的性格中到底有没有不变的因素? 这样一问, 同学们迅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 再联系奥楚蔑洛夫听说的是将军的狗或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的表现, 明白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都是为了讨好将军, 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弄清了变色龙的实质, 掌握了课文的深层意蕴。

3.于课文关键处解疑。关键就是课文的重点, 即能表现主题或线索的词语及段落。抓住关键引疑,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围绕“背影”设疑, 经过讨论, 他们提出了:课文写了几次背影?写法有什么异同?哪次背影写得最详, 为什么?“我”为什么望父亲的背影流泪?等疑问, 问题一提出, 学生便活跃起来, 仔细读课文, 认真思考, 相互讨论, 甚至情绪高昂地争辩起来, 通过这么一设疑, 课文读得细, 内容理解得深, 再经过答辩, 答案很快统一起来。课文四次写背影, 两次实写, 两次虚写, 分别从四个角度写背影:思背影、望背影、找背影、忆背影, 其中详写的是第二次背影, 也就是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 父亲还不辞辛苦, 不管自己年高体胖, 行动蹒跚, 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此情此景, 令人感动得流泪, 字里行间渗透着眷眷深情。由于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了“背影”这一关键创设问题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又在解疑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主旨。

上一篇:色彩与日本文化分析下一篇:广电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