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通用12篇)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1
在各类设计活动中,消费者心理因素会影响到设计的各个方面,在对包装的设计,特别是食品类包装的设计中,设计心理学对其设计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我们用设计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食品包装设计的内涵延伸。
1、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习惯是一种由于多次重复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成行为的一种方式,消费习惯是在习惯心理基础上的经常性的一种消费行为,消费者对一种商品产生注意,引发兴趣和联想,唤起欲望,通过比较,实现最终购买,然后通过消费,消费者对商品感到满意,导致以后的再次购买,逐步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兴趣、购买和消费,从而促成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形成。
2、多层次消费需求
首先,不同的需求导致消费者对不同食品的需求,这些不同种类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需求满足的不同性质。食品有二十几种分类,包括粮食制品类、酒类、保健食品类、糖类、饮料类、乳制品类、肉制品类等等。每一种食品都有着相对应的消费需求,从而在包装设计上也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比如粮食制品类,从设计心理学角度分析,在包装设计上要体现粮食的产地、种植、加工等等,来满足消费者对这类食品的认知需求;而酒类就体现的有所不同,各种酒包装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酒包装是表现酒的文化,暗示饮酒人的素养层面,有的酒包装突出产地与年份,谈论一种消费情怀。
其次,从低到高逐层递增的多层次需求消费者群体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社会阶层较低、收入偏低的消费者群体的主要需求是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中等阶层会在性价比上做出分析和投资,以及倾向购买一些高端食品以在社交中提升社会地位,扮演更高层次的阶级,而奢侈品的主要消费者群体还是高阶层。
再次,是消费者需求的多层次性,这又让各类食品也产生明显的分层现象,也导致了不同消费者购买同一类食品的动机并不相同。设计师通过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食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比如一般食品是为了满足普通的温饱问题,因此它突出的是口味和质量;而有些食品并不美味,甚至都有些难以下咽,例如大麦嫩苗粉这类保健品,它们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目的,设计师在设计这些食品包装的时候,应更注重天然的感受与保健的功能;高档食品则又不同,它一方面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口味的高端要求,另一方面,它还需要体现消费者的个人品味,是一种自我价值体现的精神需求。洞悉消费者需求的设计师应该明确其设计的食品究竟是为了满足哪类消费群体的哪个方面的需求,从而进行有侧重点的设计。
最后,多层次的需求理论为市场营销中如何突出食品的诉求重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包装上侧重不同的诉求,能赋予食品不同层次的特征和属性,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3、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必须经过对食品的认识,情绪的反应,意志的决策三个动态过程,才能决定购买食品和实现购买。1
对食品的认识过程包括注意、兴趣、联想、欲望四个阶段,其中注意阶段是指如何通过食品包装设计在短时间内,使消费者引起注意,产生深刻印象。此时,食品包装的视觉冲击力尤为重要,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第一条件。所以此阶段包装设计必须图案鲜明、文字突出、色彩醒目,迅速能将消费者吸引住。
通过注意阶段以后,消费者会仔细观察食品包装。由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兴趣等等各不相同,有的喜欢细腻,有的喜欢粗犷,有的喜欢豪华,有的喜欢简约,有的喜欢中国风格,有的喜欢西式风格。此阶段包装设计针对不同的消费者,从色彩、造型、文字、图案等方面着手构思,设计出满足不同消费者兴趣的食品包装。
接下来是联想阶段,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具有新奇感、特色感、优美感的包装可以诱发消费者的丰富联想。所以,食品包装的形状、构图、装饰、材质等要素需要新、奇、美,从而组成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使消费者容易产生联想。
在最后的欲望阶段是指通过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以造型优美、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使用的方便性等等特点,打动消费者的心,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以上是消费者对食品的认识的动态过程,在情绪反应过程中,包括比较和依赖阶段。比较阶段是指把食品包装的形状、颜色、口味、食用方法展示给消费者,便于消费者进行比较、挑选。消费者一般经过此阶段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而依赖阶段说的是商品包装力求使消费者对该商品产生依赖感。名牌商品的形象、优质产品标志、质量认证标志、特有的利益点,都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依赖感。
在整个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中,最后是意志的决策过程,就是促成购买行动的过程。历经以上各阶段,消费者才决定购买商品,从而实现购买,进行消费,完成整体消费过程。
4、设计说服
说服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和改变消费者对产品做出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设计说服的意义在于,在消费的过程中,包装设计的核心本质之一在于试图对潜在消费者产生正面的引导,是他们产生积极的态度,并最终引导可能的购买行为。
说服,心理学将它定义为,以合理的阐述引导他人的态度或行为趋向预期的方向。2设计说服,是把设计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或语言,运用设计来引导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趋向预期的方向。这里的设计主要是指包括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在内的艺术设计门类。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说服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从食品包装设计的角度来看,更具信息传递交换的过程,说服过程被分为四大要素,即信息源、信息媒介、信息与详细的目标受众。在设计说服中,信息源是传递信息的主体,即设计者;信息媒介一般来说是设计形式的载体,比如食品包装的造型、材料等等。设计信息是信息源要传递给说服对象的信息内容;接受者是接受信息的对象。这四大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与影响了设计说服的内容、方式和最终的结果。
说到说服技巧,中国有句古话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非常适用于设计说服中的。晓之以理,是指设计应该传递一定的合理性信息,可以将其成为“合理性说服”,这是设计说服的基础与本质。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合理性说服的基本假设是首先要把消费者当作是理性型的思维者,包装设计强调向消费者展现能够满足消费者实惠需求和带来实际利益的食品属性。它重要的地方是诚实地向消费者说明食品的特性信息,其中可信度是影响合理性说服的一个关键因素,消费者认为获得的信息的可信度越高,包装设计就越有说服力。
动之以情,就是情感性说服,这是指设计应当唤起消费者的情感与情绪。情感主要是指与社会性需要相互联系的体验,例如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等等;而情绪则是人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3情绪主要也是与生理需要相互联系的体验。例如兴奋、饥饿、欢乐等等。积极的情绪经常能导致人们对客体的积极态度,消极的情绪则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反感。在包装设计中,有意识地通过诱发客体的某种情感,可以达到影响和诱导他们评价和判断的目的。
食品包装设计中所谓的“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本质上就是“合理性说服”和“情感性说服”的运用。诉求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消费者产生积极的购买态度和购买行为。
除了“理”和“情”之外,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的设计说服还有一种异常重要的要素,那就是设计的符号化意义,我们把它称作“符号化说服”,就是运用包装设计中的符号化意义引导说服对象趋向预期的态度和行为。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那些已经被符号化的商品体现的不仅是它的实用价值,而且成了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的“沟通者”。承载了改商品拥有着的社会属性和文化期望,人们可以根据个体拥有者来对他的主人进行深入解读或者进行等级、类型的划分。这种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为了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荣誉而进行的消费被称为符号消费。4比如食品包装上经常会采用明星的代言形象直接呈现在包装设计上,使食品与明星的某种含义划上等号,它说服消费者相信,如果你希望像那些代言明星一样,就选择该食品吧。还有一些食品包装的符号化说服相对较为隐蔽,设计是通过其点线面等要素及要素的组织构成、色彩、材料来加以体现,比如女性食品中多采用纤细柔美的线条体现女性特征。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我们很难把设计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或符号化说服完全区分非常清楚或者割裂开来,并且我们也很难在设计中只是使用其中的某一种说服手段,因为它们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总之,我们需要通过设计心理学,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食品包装的设计。从而从各个角度提高食品包装设计的效果,最大化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行动。
参考文献
[1].顾文钧:《顾客消费心理学》,43页,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心理学词典》,333页,江西科学出版社,1986年
[3].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心理学词典》,392页,江西科学出版社,1986年
[4].罗岗、王中枕:《消费文化读本》,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2
2.师讲述PPT:
1)出示“怪叔叔图片”,一位长得很可怕的人弯下腰,问汤姆为什么哭。他害怕极了,很快地跑开了。
师:汤姆为什么跑开呢?
小结:因为他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出示“售货员图片”,爸爸对汤姆说过:“如果你走丢了,千万不要出商店,而要去找收银台 的阿姨。”
师:爸爸是怎么告诉汤姆的。
小结:如果走丢了,应该留在原地,尽量不要跑远。
3)出示“保安叔叔图片”,一位保安叔叔走过来了,他问汤姆叫什么名字。还说要一起找妈妈。
4)出示“办公室图片”保安叔叔把我带到他的办公室,对着话筒说汤姆走丢了。整个商店都能听到保安叔叔的声音,从广播能里听到汤姆的走丢的消息。
师:保安叔叔是怎么做的?这个时候妈妈听到广播的声音了吗?
5)出示“门开了图片”,突然,门开了,是妈妈!汤姆妈妈也哭了。她和汤姆一样害怕。
6)出示“紧紧抓手图片”后来,汤姆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不放开。
7)出示“在一起图片”,和妈妈在一起,汤姆太高兴了,他再也不愿意丢了妈妈。
2.出示图片“妈妈,亲爱的妈妈,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二、拓展总结延伸:如果你走丢了怎么办
1.在生活中,如果你像故事中的小汤姆一样走丢了,你会怎么办呢?
2.小结:
1)不跟陌生人走
2)找警察叔叔帮忙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3
一、案例
案例1:一教师在教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分析课文后让学生对照文中的插图想象陋室的环境并进行口头描述,
这一拓展延伸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2: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景方法,以《北京的春天》为题,写一段文字。
案例3:一位教师上朱自清先生的《春》,前12分钟朗读,接着10分钟内容归纳,再5分钟是主题讨论,剩下的时间就是一系列的拓展延伸。拓展有与“春”相关的鲁迅、巴金,中国、外国,古诗、散文、小说,还有电影电视、流行歌曲、舞蹈,甚至最后还来了段春天里的民间风俗。
案例4:有一位老师上《泊秦淮》诗歌欣赏课。在分析了诗歌之后,老师让三位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画来表现诗歌的意境。老师指导船如何画,人物速写如何画。
二、分析
案例1:教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本无可厚非,却偏离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托物言志。拓展延伸脱离文本,必然会偏离教学重点。我们知道,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由于对拓展的片面理解,有的教师上课时追求形式,刚打开课本就草草收场,文本解读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生未曾领略文本,甘苦未知,就大谈课外,阔论感受,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
案例2:老舍能写《济南的冬天》这样优美的散文,不仅在于他的深厚文学素养,更重要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济南,对济南这个城市的特点耳熟能详。然而,让很少到北京去过,甚至从未去过北京的孩子,如何能够描绘出北京春天的景物呢?其结果可想而知了。这样的拓展训练,脱离学情,不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结合,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了。
案例3:教师用这么多纷繁的拓展延伸资料,很少与课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关,导致拓展延伸过度,挤兑学生沉浸于课文咀嚼的时间。
案例4:“诗中有画”,这本是课堂欣赏诗的一个亮点。可是因为老师没有注意引导,结果变成学生争论谁画得最像,谁画的最好,花费十多分钟时间,冲淡了教学主题,语文课成了美术课了。
三、对策探讨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我们要始终记住,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三)拓展延伸要恰当
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恰当,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四)要把握拓展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有些老师上成了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结果却成了音乐欣赏课。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4
一、和风禅意的艺术魅力
铃木大拙说:“日本人最擅长的, 是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 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1]
日本是世界上受禅宗思想浸染最多的国家, 日本设计常以一种传统的东方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 超越对视觉符号表面形式的关注, 把人们对于视觉的解读由表及里, 深入到心灵。
(一) 轻圆融、喜残缺
这一审美理念符合禅宗推崇“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2]的主张, 禅学认为不完全的形式与有瑕疵的状态更能表达精神特性, 并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 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完美的形式易使人只注意形式本身, 而忽略内在精神。
(二) 淡与简
禅宗往往以淡为尚, 以简为雅, 以惨淡微茫为妙境, 化深厚为潇洒, 变刚劲为柔和, 一洗火气、躁气、锐猛之气而进入一个更深的或更为基本的层次, 在恬淡虚无中, 展示自然与人生的内在节奏和豁然开悟之境, 若要触及有关生命的最终的不可知的真[3理], 其特色必然是静穆和单纯的, 舍去非必需之物以接近本质。
现代的日式简约设计更加趋向自然, 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 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生活情趣。
(三) 道有心悟获得生命之美
禅宗强调顿悟, 主张通过冥思方式, 以自心自性的“悟”获得生命之美, 达到审美境界。所以禅宗美学拒绝采用具象的手法, 而通过写意的方式来隐喻和比拟, 同时也反对人工的雕琢和装饰, 强调运用纯粹自然的, 单纯的材料, 并以一种极为洗练的手法来反映内心的冥想。这种追求自然和纯净的极少主义的写意手法构成了禅宗美学的最为独特的魅力。[4]
二、日本设计中禅意识的融入
(一) 和风拂面、禅意袭人——谈日本陶艺
日本陶艺深受禅宗美学理念的影响, 如常利用陶器的破损形态, 呈现出一种残缺之美, 从残破的陶艺作品中, 体现“物盛则衰”, “有生有灭”这一禅宗理念。
1. 日本陶艺的简素之美
日本的设计崇尚自然、朴实。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 已成为日本设计艺术中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向。日本的陶艺多素烧、熏烧, 呈现出泥土的本色, 再加上粗糙的质地, 随意的形态, 无不体现出自然的本色之美。
2. 日本陶艺的残缺之美
日本陶艺作品多凹凸不平、不规整, 往往呈破损形态, 体现出一种残缺之美!不完整的空间, 往往给人留下些许的伤感, 从这些残破的陶艺作品中, 很好的体现出物盛则衰的禅宗理念。
3. 日本陶艺的非对称之美
日本陶艺作品常利用非对称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形体, 形态看似规整, 却又不对称, 简朴的造型和单一的色调, 看上去静穆袭人, 但又折射出内在的张力, 这也是“静中的极动”的一种呈现。
(二) 返璞归真的品牌设计——无印良品
日本有一个很能体现本土风格的品牌—无印良品 (Muji) 。“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 “无印”意为“无品牌”, 然而靠着它的质朴简约的纯粹之美, 追求低调的无印良品反而成为闻名世界的“无品牌”, 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的境界。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以人为本。它已经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其产品以简洁的色彩、利落的形态与个性化风格为标准, 包含趣味十足的创意, 简约中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 使得无印良品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
三、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法宝——独特气质
日本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中, 始终信奉“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这一禅宗理念。
在日本的许多平面设计中你会感到好像雪花静静地飘落。多是细致的描写, 平静的抒情, 往往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 更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5]
(一)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日本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 并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
在现代高科技冲击中的日本传统并没有消亡, 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 并且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当代设计理念中, 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 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 是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制胜法宝。
当下设计的全球化是一种趋势, 但日本设计的民族风格在这种趋势的发展中却随之增强, 就是因为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 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设计发展的道路。
(二) 对我国当代设计的启示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 由于历史的渊源, 在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照系统。日本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问题上, 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来考虑, 运用传统的理念, 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 走在了设计的前沿, 这些不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的当代设计起步比较晚, 设计作品停留在对外国设计中物质层面的模仿上。中国要想跻身设计强国的行列, 就必须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本质。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 因为设计中带有的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
四、总结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作为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 早已感觉到了这种碰撞对自身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深谙传统精髓的当代中国设计师, 也应该具备融和这种矛盾的设计能力, 这样, 才能让我们民族的精神, 植根于设计理念中, 在现代设计中焕发出更新的活力并得到永恒的传承。
摘要:日本设计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 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品也大都带有鲜明的日本身份。在日本的设计艺术中, 由于禅宗美学的渗透而愈发显得灵性和深幽, 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空寂。禅宗和设计的结合, 已成为日本设计师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禅宗美学,简素之美,隐喻,空灵虚无,纯净意象,幽玄
参考文献
[1]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2]李佩玲.《和风赏花幕:日本设计的文化性格》.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
[3]刘海飒.《当代日本设计中的三种美学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年.
[4]刘毅.《禅宗与日本文化》, 载于《日本学刊》.1999年
浅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篇5
新桥中学
王龙彪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增强教学的承载能力,以符合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得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对内容的背景、情景的拓展、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鉴赏、阅读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拓展和延伸,以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多维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发展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拓展
延伸
学生
知识
技能
情感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相关链接
在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直线性的,而应该是发散式的,解读课文的内容,应联系古今中外,有选择地进行多角度的讲解。以教材为中心的同时,还应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链接,以扩大课堂教学的空间,使课堂的45分钟教学时间承载更大的知识量,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世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课内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为语文教学的展开,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能够摆脱单一的知识灌输,构建一个学生所喜欢的多维度的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相关的知识。
1、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安排有所不同,虽然在单元内容的安排上也有一定的连续性,但是每篇课文又似乎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这样,虽然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但是这只是立足于“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而做到“一脔之尝,可略知全鼎之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例如,学习《在塑生命》时,先指导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学在了解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后,再阅读课文,就对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同学甚至提出了大家要怀有一钟“敬畏”的情感去阅读《在塑生命》中每一个字的要求。
这样的联系阅读,不仅使学生感悟了海伦精神,而且加大了课堂的阅读容量,使学生们通过一篇文章透视百篇。
又如,在学习课文《送东阳马上序》中,我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作者的出身及日后成就的资料,并在导课中略述了宋濂的坎坷经历,使学生达到了知人论世。在了解了作者的身世之后,顿时使一篇平实的序文,平添了许多鲜活的成份,最后以“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教诲学生们“勤学苦练”的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拓展,有了知识的充实,学生们各个豪情满怀,在朗读时,不仅精神集中,而且情感也十分的投入。再如可从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
学生的阅读量越多,知识面就越丰富,认识就越深刻,感悟就越真切,这是阅读的规律。所以,要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跨学科知识的相关整合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单独存在。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还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邂逅”。语文教学尤其需要重视这种整合,才能达到左右逢源。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我就主动阅读了班级《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的主旨。
再如,讲授《大雁归来》时,有学生对“英里”这一概念感到“陌生”,由于人们都习惯了一些国内的长度单位,对国外的不甚了解,因此,在教授过程中就要引入“长度单位的换算”这一理科概念。而在讲授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不仅要知道鲁迅本人的出身,而且还要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所了解,这又要求我们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了,至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广涉博取,精心设计,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能使学生心灵得以憩息的家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文字生发出诱人的魅力,要让学生的心灵浸染墨韵书香。如果只是用空泛的概念强行解析,那么势必会产生嚼蜡之味,令人乏味。
二、语文教学需与现实生活成为统一的整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 2
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学习了《爱莲说》后,教师就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花引入教学,请同学们对市内的某一间花店做调查,研究①花名及其含义,②主要产地,③历史,④花的外形、颜色特点,⑤有关花的传说或故事,⑥调研的感想;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或拍摄下来;最后汇编成册。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更不能自外于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1】,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的研究,还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渠道,增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语文教学向生活生活开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语言学习不能离开了生活实践。语文课堂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育就是生活”【2】,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的生活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每天阅读和写作,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个人的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
三、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要构建学以致用的平台
写作水平是作为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检验标准,无论在学校还考试是走上工作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作文可称为得上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背影》是一篇情文兼美的散文。当我们每个人读起来的时候,会不由地对父亲体贴儿子,辛酸操劳的背影而肃然起敬,所以我对这篇文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我写了一篇《炮竹》的散文,借炮竹抒发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当我把文章读给学生们听的时候,他们与我产生了共鸣。我突然发现,原来习作可以是课文的延伸。
于是,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后,我被文中无私的母爱所感染,学生们也 3
感到了母亲的崇高与辛劳,于是,我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向自己的妈妈写一段话。第二天大家都来了,作业陆续交了上来,期中产生了不少佳作,如梁智韵的《珍惜拥有》,李凤娟《爱的感应》,当时我很激动,顿觉原来拓展如此美妙。
学习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会应用。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在言语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外化为习作,或者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达到目的。
四、语文课堂教学要拓展要“有度”
诚然,有效地文本拓展能使语文课变得形象、丰富、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拓展教学在给课堂教学增加新亮点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个“度”的衡量问题,不要认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课程新理念,结果厚彼薄此,颠倒了学习主体与拓展的主次,随意的延伸,可能会导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历史课、音乐欣赏课等,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初衷相背离。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3】,既然是例子,教师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的拓展与延伸。在确定拓展与延伸角度的方向上,关键在于教师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做到恰到好处。可以对文本中的作家、背景、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等进行多面的拓展,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新知识的设想,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总之,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感知;出乎其外,故能拓展。入乎其内,故有根本;出乎其外,故有髙致。
参考文献:【1】潘志敏,教学论文《<改造我们的学习>指瑕》发表在《泉州教育》2004年第9期
【2】陶行知,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5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拓展延伸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但由于其他学科占用了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只是一门简单、不需要深入学习的学科,而不予以重视。这种现象导致了语文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因此,语文学科的拓展延伸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改善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还极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拓展延伸的措施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拓展延伸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在学生可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如在教学《骆驼祥子》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到老舍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当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后,再引导学生钻研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
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基础,还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生硬的技巧,把教学内容晦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拓展知识,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学生在学习了优美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康桥,看见唯美的景色,自己会创造出什么优美的诗句。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走进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作者的感受,而不是机械性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创新中使学生对拓展延伸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语文的奥秘,从而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意义
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今后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拓展延伸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文学才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符合《新课程标准》对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延伸出许多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从而深入了解课文的内涵和深层意义。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拓展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拓展延伸不能只依靠语文课文,还要与社会背景、人文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语文的魅力,使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过程,变成了探索语文奥妙与魅力的过程,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晓芳.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7
1.课堂上鼓励学生阅读释疑,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
阅读是对语言文本的感悟的最佳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文本指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揣摩、体味其中的思想灵魂奥妙之处。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学课文或有关知识点时,学生往往能够理解其意思,但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因由、这种解释有什么深刻含义等深层问题,学生往往模糊不清,不能透彻理解,甚至造成对文本的曲解。
笔者在教学《陋室铭》的时候,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解,是能够了解“白丁”的意思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呢?这就需要在这里进行文本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高雅的情趣,更是学生有意识对古文化常识的一种有效积累途径。
2.寻找文本中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现行的语文教材文本都围绕一定的主题来组织安排文本内容的。特级教师洪宗礼同志主编的语文教材就是依据学生学习基础、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进行编写教材,如在“咏物抒情”单元中,我们可通过《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等篇章来比较,深入细致地体味“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不同。再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把它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前者师生用心上课,无限依恋;后者内心悲伤,以至不上课,但都表现出了国土沦陷时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的比较阅读,拓宽了思路,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学生思维的热度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
比较,既是“异中求同”,也是“同中求异”。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我们可以联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加深主旨的理解:一则主张“舍生取义”,一则表明要有顽强求生的意志。在比较中,我们领悟到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是同具体的情境相关联的。《热爱生命》一文是作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命受到威胁时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和热情,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后者是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需要做出抉择时,人们选择大义舍弃生命,这是一个人拥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是更高层次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长于异中求同,善于同中求异,就能活学活用,有效提高迁移思维能力,使知识得到迁移拓展和创新运用。
3.鼓励学生走进文中的情境,发挥想象,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
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想象,我们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品,才能与作者交流,与作品对话,才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一览课文的无穷意趣。读古人的山水游记,可以想象他们感悟的山水之乐;读古人的抒怀之作,可以想象他们的遭际和忧愤;读外国作品,可以想象异地风情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总之,只有想象,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文本,实现文本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如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简短童话。教学时可让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要求学生“挖空心思”地改编课文:发挥想象力,去掉课文中间部分,自己另写一种思路。学生在沉静了几秒钟后激动欢呼,跃跃欲试。于是课堂里有了各种各样的《七颗钻石》:有的设置了一个小男孩也去找水的情节,有的虚构了小姑娘昏死过去又被神仙救活的内容,有的想象了七个孩子甘愿献身战胜妖魔求得大雨的故事……看看作家的文章,读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对通过想象感受更加深刻了。如此紧扣教材特点想象改编课文,能促进学生思索探究,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尝到了“我们编课文”的成功感,促使教材“活”起来、“厚”起来。
4.回归生活,让学生融入社会中探寻人文之美,激发学生感悟灵感。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课文,不能固守教材,而应该把教学视点从课文中迁移出来,引向与课文有丰富联系的学生生活,从而将课文内容融入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生活经验与感受,达到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习能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孙竹青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江苏南京
教学是一个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在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有许多不良倾向。因此,笔者想就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研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
的目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语文学习和鲜活的生活接轨,才会充满生机。例如,在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一边展示去黄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迎客松的雄姿、仙人靴的奇石、烟云的意趣、日出的壮观……照片的展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黄山的距离,增进了文本的亲近感,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使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老师。由课文中引出话题,在生活中诠释理解,这样拓展延伸,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必要性和情趣性。一教师在教学《环球城市,风行绿墙》一文时,从课堂向生活延伸拓展: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学校围墙。
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
我们知道,矛盾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
学生思维,兴趣高涨,提出了好多新颖独到的见解。这一设计绿墙的创意大大调动了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使学生既巩固了文本语言知识,又增进了环保概念,较好地达到了“从课堂延伸、向生活拓展”的目标。实践证明,注重联系生活,注重用生活的事例来诠释语文,这样的语文学习探究便有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我们语文老师应从文本出发,恰到好处地挖掘文本,依据文本恰当有效地拓展,使拓展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和花絮,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生长点、发展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更多因拓展而生成的精彩。
摘要:《新课程语文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来进一步拓展延伸语文知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有益于丰富学生的人文观和审美价值观。
延伸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篇8
对于中国官媒上的“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大国崛起等民族主义宣传, 撒切尔夫人在一次演讲时预测:在没有结束鬼吹灯统治, 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沉重负担之前, 中国根本没有可能变成可以跟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还斩钉截铁地对西方盟国说:“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 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 甚至一百年内, 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正像有人比喻的: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 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 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相信每个看到这则消息的人都会和我一样, 心里极不平静。
中国在英国人眼里曾经是这样的:
英国皇家学会的罗伯特·胡克在1686年说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呈现给我们一个知识王朝, 这个王朝至今仍 被神话般 的描述着 。”此后, 世世代代的英国人都被中国吸引了。不久后, 英国科学家开始频繁访问中国———这个被公认的许多重要科学发明的发祥地。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 文化和科学交流不断加强, 研究中国这一传统持续至今。
是什么让英国人对中国的评价截然不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弘扬光大, 而且连传承都没有做好, 我感到了作为语文老师的责任的重大。
有一项问卷调查显示, 当今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有17%的学生看过《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知道四大名著作者的仅占32%, 而25%的学生表示一点都没看过。当问到“四书”、“五经”时, 只有24%的学生答对。一半 以上的学 生没听过 “负荆请罪”、“凿壁偷光”的故事。虽然多数学生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 但11%的学生表示遇到类似情况不会向孔融那样做。在对待学习方面, 89%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同学有弄虚作假, 不懂装懂的现象;74%的学生把书中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知识视为真理, 仅有21%的学生曾经质疑过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意志品格方面, 只有68%的孩子认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仍有重要作用, 还有32%的同学认为“只有一些作用”。问及对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解时, 24%的孩子认为“只尊敬自己的长辈”就够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氧”。由此可见, 当今中学生急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精神现象的总称, 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就其最主要内容而言, 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1.崇尚伦理, 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 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 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
2.强调理智和智慧的重要性, 强调真理的追求。中国先秦的儒、墨、道、法几个最著名的学派, 都十分重视理智和智慧, 强调人们对真理认识的重要性。
3. 有独特的 审美意识 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瑰宝之一。
作文中华传统文化主要载体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我们的学生在接受了十多年的基础教育之后, 成为有文化的人, 最理想的是成为有文化品位的人, 实现“中国梦”。这里的文化, 主要是指所有的文化素养、文化积淀的厚薄, 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后在文明、文化上所达到的程度, 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融入程度,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大小, 积累传统文化, 要除去功利思想, 要有意识地吸收, 消化传统文化中的精神食粮, 要有意识的接受多元文化, 站在对人类命运的角度去研读、品味经典作品, 去感悟、体味伟大的襟怀与纯真的情感, 领悟、体会深刻的思考与璀璨的智慧, 去辨识、认同文化的底蕴与发展的价值。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是丰富文化内涵、培养人文精神的最直接有效的行为, 延伸、拓展中华传统文化更是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的法宝, 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就要教会他们勤于动笔动脑, 记下有启迪意义的文化现象以及文化思考, 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底气。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对语文教学有诸多直接的有益的影响: (1) 充实语文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空间, 联结课堂内外, 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及实践性;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特感受,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引导学生关爱生活, 关爱生命, 关爱他人, 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 (4) 有利于学生以较全面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去感受社会, 感受生活, 并以健康的情感和 多元的认 知去审视 生活 ; (5) 作为附属品和互促品, 更有利于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悠久文明, 热爱语文学科。这样更能引导学生进一步自觉地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 使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教师的语文教学互相促进, 互为动力, 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以课文为训练素材, 夯实基础, 进一步培养能力, 也就是要掌握相关的字音、词义、文学文化常识, 能够背诵默写有关的名篇名句, 能根据文体特征和已有的文化知识储备对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评价、推断及想象。二是以课文为阅读素材,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提高文化品味。具体说就是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化背景, 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把握作品的脉络, 品味作品的内涵, 鉴赏作品的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三是鼓励、组织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 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一些社会活动, 从社会生活中熏染文化修养。学校更是延伸、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战场, 我们中山市侨中英才学校有节必上的语文活动课: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举一动皆有义
你们每天 都能看到 它的身影 , (PPT展示) , 认出它来了吗?桂花。对, 它就在我们教室下面的庭院里生长着, 枝桠升长到了二楼, 站在我们班教室的走廊外, 就能看到它清秀翠绿的身影, 当它开出米黄色的小花时, 便会阵阵花香萦绕, 在一楼桂花树正对的墙面上 (PPT) , 有一副对联:何物动人, 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 三更灯火五更鸡。这是清代彭元瑞所题的一副对联, 旧时, 乡试在二月, 正是杏花开放时, 会试在八月, 此时桂花正飘香, 学子们, 起早贪黑, 寒窗苦读, 在桂花怒放时节蟾宫折桂, 金榜题名, 人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棵桂花树, 一副对联, 是英才对你们的祝愿与期许。
再看, 这是什么植物? (展示梅、兰、竹、菊图片) , 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中的梅、兰、竹就默黙地生长在我们教学楼右边的庭院中;而在它们附近的墙面上, 又分别展示有这几个字 (展示仁、义、礼、智) , 中华传统文化课上你们已经认识它们, 知道它们分别和中华传统十二美德的关系。种植四君子, 悬挂古代十二美德字画, 讲授这些事物的相关知识, 是希望你们学习梅的坚贞, 兰的高洁、竹的谦逊, 形成美德。
除了这些外, 一楼大厅, 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门展板, 中国传统节日 (PPT展示) , 二楼大厅处的毛泽东诗词 (二楼部分PPT) 三楼 (二楼部分PPT) 。
一步一景, 移步换景, 英才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下, 使你们拥有完整的人格, 高尚的品德, 形成良好行为, “即正人、正品、正行”。 (PPT)
看, 你们笑得多灿烂, 跑得多欢快, 竞争得多激烈 (PPT) 。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实践活动, 让你们体验到快乐的同时, 也促进了你们的健康成长。
同学们, 看着庭院里熟悉的一草一木, 墙壁上丰富的一字一画时, 你可曾体会, 它们的存在, 承载了一个人对信念的执著, 饱含着一群人对你们的期盼?
学校着力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用正面的东西引领人, 用传统文化培育人, 用积极的行动引导人, 用丰富的活动培养人,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举一动皆有义。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9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都会运用各种机会深化阅读内涵和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以此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课堂延伸巩固了课堂讲授内容和学生自学获得的知识,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变了课堂的节奏和气氛,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阅读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吸收、巩固和加深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教师就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延伸,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新的知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阅读课堂中教学延伸的原则
1. 需要原则
教学延伸是否需要,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师的需要,还要考虑教材的需要。在预设阶段,教师应思考:凭着本班学生的已有水平,需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延伸?同时根据教材情况,延伸什么内容?延伸多少?延伸到什么样的深度?
2. 及时原则
任何偏离课堂和教学目标的延伸只会耗费时间,在预设阶段或是根据课堂的动态学情,找准延伸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和灵性,提高对阅读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运用。
3. 适度原则
高中阅读课堂中的教学延伸并不是随意延伸,过多、过难的延伸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延伸的内容既要符合课文暗示的信息需要,又要切合课堂教学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说话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
三、阅读课堂中教学延伸的途径
1. 旧知重回课堂
“温故而知新”。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延伸进新的阅读课文中,这是教师们常用的方法。旧知识的铺垫使学生对新的阅读文章不再感到陌生,学得轻松自然,对呈现的新课内容的感知和理解自然就容易得多了。
如在学习Book5 Unit1“Great Scientists”阅读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回顾一下Book4 Unit1“Women of Achievement”中的有关单词和内容。这两篇阅读文章的词汇和知识,同样可以延伸进Book7 Unit4“The Birth of a Science”的学习。英语教材本身螺旋形的编排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以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纵向的回顾,使得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前后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有一个飞跃,也能够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概念。
2. 生活介入英语
高中教材中不少阅读文章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处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将生活资料延伸到阅读活动中,启发学生交流熟悉的、真实的事例,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的语境中去。
如Book 5 Unit 5“First Aid”的阅读文章介绍了烧伤的各种起因、三种不同的烧伤程度,以及它们所表现出的主要症状和所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捕捉信息,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也可延伸一些急救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该如何急救。例如笔者提供给学生一些紧急情况的照片,如bitten by a snake, cut by some glass或是bleeding, choking等,让学生用所学的急救知识用英语交流。这样,就将生活与英语学习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了。在Book2 Unit 2“The Olympic Games”的学习时,则可以延伸一些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关知识。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师生、生生间真实的思想交流,既可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作为新知识技能发展的基础和基点,又可以增加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阅读教学的延伸把阅读的空间范围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3. 让想象走进课文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言学习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针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要求学生填写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设想主人公的结局,想象他们的对话过程等。如Book2 Unit2“The Olympic Games”的阅读课文,笔者设计一个延伸练习让学生体验一下采访的全过程:把访谈的方向倒过来,变成Li Yan采访Pausanias,学生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想好至少五个问题,通过向Pausanias提问了解古代奥运会的情况。既锻炼了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只要给予合适的发挥空间和平台,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比如在上Book3 Unit 3“The Million Pound Note”时,笔者延伸了一个角色扮演: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文中人物。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不仅根据自己对情节的理解适当加以发挥,还虚构了一些对白和细节,甚至还设计了一张精致的百万英镑的支票。在感受了地道的戏剧语言之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文化、背景的延伸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到最难、最常被卡住的地方,大多是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最大之处”。在英语阅读中,背景知识的欠缺会形成阅读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影响阅读理解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的延伸通常是指提供给学生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适当介绍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扫除可能出现的文化障碍和常识障碍,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思路畅通。
例如Book4 Unit 4“Body Language”的阅读教学则可以延伸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见面礼仪。Unit3“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则可以延伸一些幽默艺术等。而Book 7 Unit 2“Robots”的内容主要涉及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生平简介和他所创作的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小说。通过适当延伸机器人和科幻文艺作品,如科幻故事、电影等,并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高中生来说,这个延伸题材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还引导了学生正确理解、深刻领悟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5. 语言美的延伸
不少阅读课文都蕴含着大量体现语言美和结构美,富含哲理与思想,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经典语料,高中英语老师完全可以让英语阅读成为一种惬意的享受,让学生在理解英语课文的同时,学习并欣赏英语语言的美感,丰富自己,超越自我。
如Book6 Unit 2“Poems”介绍了几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诗歌,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内容、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之余,延伸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并自己尝试写简单的诗歌,体验美的表达。其中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俳句英译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同时非常适合学生仿写:
A fallen blossom(落下的花朵)
Is coming back to the branch.(回到了树枝上。)
Look, a butterfly!(瞧啊,是只蝴蝶!)
(by Moritake)(小林一茶)
首先是节奏美:它有着明显的节奏,阅读起来和谐、优美,富于音乐感,给读者感官上的满足,产生美的共鸣。
其次是结构美:虽然总的才17个音节,但看上去错落有致,似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最后是意境美:作者欲扬先抑,先说是落花,又说蝴蝶,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的一个瞬间写得如此充满生机,让人叹服。尤其是“蝴蝶”—“树枝”这一意象,让春天的一个静态的瞬间变得充满动感,出乎意料,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再如在高中阅读教材中出现不少修辞格,如2005年版高三教材Unit 6“Going West”中有一个句子:The animals dragged their legs, too weak to pull their burden, and their tongues hung out in desperate need of water.“需要”是不会“绝望的”,“绝望的”是动物。作者用“desperate need”把动物的疲惫、虚弱,通过对水的迫切“需要”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通过延伸赏析这些修辞方式,学生体会了英语的美感,提高了文学欣赏水平及英语学习兴趣,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拓宽文化视野。
6. 情感的延伸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的延伸让学生在获取阅读的快乐之后,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能明辨事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坚韧不拔和奋发向上的毅力和品质,所以教师在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如Book7 Unit 4“The Birth of a Science”,延伸的情感可以是: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有的课文延伸的情感主题是,身残志坚的品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向残疾人献爱心的良好品德。还有的课文情感的延伸是节约能源、造福人类,等等。
四、结语
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每一次延伸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课堂的教学延伸,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深化阅读内涵和拓展延伸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本文提出了阅读课堂教学延伸的几点原则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阅读课堂教学,教学延伸
参考文献
[1]林璐.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教学延伸.教学学刊, 2012.2.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1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这意味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创新的机会, 不仅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而且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欣赏并使用语文, 从而丰富知识, 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就是“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宽、加深, 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拓展延伸”是指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及体现出来的思想向自身和社会做一定的延伸思考探究, 能够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引发一定的思索, 得出一定的结论。这些结果的获取是来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的。它必须是学生自我的创作, 表达自我的心声, 引导自我的人生, 当然, 也要注意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
二.“基于文本”的“拓展延伸”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运用
1. 围绕文本主题, 即时拓展延伸
文本的拓展延伸, 既要超越文本, 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主题的拓展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在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潜心会文本”, 亲近文本, 走进文本, 自主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 在对话、涵咏的基础上才有超越文本的可能。立足文本主题的拓展延伸可以灵活的安排在教学的不同时段, 导入、课中间、课后等时段都可以进行拓展延伸。
1.1. 横向比较, 感悟主题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 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把不同文章中具有共性的或有对比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 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有教师将《故都的秋》按照散文的一般套路教学后, 有学生竟然认为该文与《荷塘月色》是‘一模一样’。”如何上好这两篇经典名篇, 非常值得教师反思。因此笔者在上这两篇散文的时候分别设置题目, 并在上好文章之后, 让学生结合作者及写作背景, 讨论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并找出文中的句子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学生有时真的不能小看, 虽然是中职学生, 但是欣赏名家作品也有一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分别从写景、抒情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发表意见, 还不时按老师要求找出文章对应的句子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说得头头是道。最后笔者进行概括:人有人性, 文有文性。若以写景的精彩、精致之于中学生和青年写作者的示范意义而言, 《荷》强于《故》;若以人生感悟、人生启示而论, 《故》要强于《荷》。如此说来, 两名篇特点各异、互见优长, 恰好代表了散文写景与抒情的两端, 它们都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范文之精品、神品。通过这讨论比较活动, 学生的感悟更富有启发性、共鸣性和艺术魅力。
1.2. 纵深拓展, 挖掘主题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 作者往往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爱憎、褒贬、取舍、抑扬等情感。许多时候作者的见解、意愿含而不露, 隐藏其中。文本阅读就是通过不断地感知、品味、比较、思考、探究来感悟、挖掘作品的主题内涵。在阅读中, 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进行拓展挖掘, 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材料主旨, 提高阅读能力。
如秦情的《好雪片片》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先是补充了“唐代庞居士”的故事, 然后提出两个问题:“如何理解‘好雪片片, 不落别处’?”和“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 又以‘好雪片片, 不落别处’收束全文, 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学生一听有故事马上就兴趣盎然, 竖起耳朵。而且也很快领悟了庞居士的意思:好雪片片, 在眼前飘落, 你就尽情领略天地间的这一片潇洒风光。它所隐含的意思是, 生活处处都有美, 美好的事物不在别处, 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很多人却常常对眼前的好雪片片视而不见, 纠缠在利益中、欲望中、没有意思的计较中, 生活的美意从我们眼前滑落。这起到点题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 看作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美, 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心头, 恰似好雪滋润大地, 心灵之美滋润心田, 使文章增添浓浓的诗意。
2. 从文本空白、悬念处拓展延伸
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 使课堂教学更具发散性, 营造学生喜欢的,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堂氛围, 使师生同时得到超越升华。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 在延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 在比较、对照、引申、拓展过程中拓展思维的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教师开展拓展性阅读, 让学生不再把一篇作品简单地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 而应看作是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阶梯、一个范本, 也是丰富自身文学底蕴, 培养自身人文品质的媒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 进行有效课外拓展。
3. 从品味文本之美处拓展延伸
语文就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化。语文之美, 美在处处。语文中有听不见的声音, 看不见的图画。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章无不绽放出别样的华彩。品位文本之美, 提高自己的情趣和品位, 真正地发现语文的内涵和美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笔者注重三个过程。下面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展开分析:
3.1. 感受、积累语言的美
“我的空中楼阁”一文语言清新淡雅, 比喻排比等修辞美, 而且文章轻松明快充满了诗意。文中有不少语句化用了古诗词, 笔者逐一进行解释和拓展。如“山如眉黛”, 化用了王观《卜算子》中的“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山也虚无”则化用了王维《汉江临眺》中的“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则化用了李白《望天门山》的“孤帆一片日边来”;“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化用了温庭筠《菩萨蛮》的“雁飞残月天”。
教师通过适当的讲解, 点拨学生, 让学生更好地赏析文章之美, 语文之美。再如:“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作者以动写静, 美景连动, 令人浮想联翩, 使景物有了活力, 有了灵气。
3.2. 感悟、内化语言美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 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
“我的空中楼阁”的作者那美妙而自然的笔调, 饱含深情的笔墨,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所谓“文中有画”。因此笔者在讲解结束后请学生从文中找出一幅幅画面, 更好地感悟、品位文本之美。
再如文中不仅成功地运用了整句, 使语言形式整齐, 声音和谐, 气势贯通;更是成功地使用短句, 使语言灵活多变、生动感人;而整短句的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 又富于变化, 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这样就使语言增强了音乐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阅读中, 反复朗读, 调动各种感官来感受美词佳句, 品味该文本语言的音乐美, 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 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
3.3. 模仿、比较学习语言美
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 所以笔者通过让学生模仿表达美的语言, 通过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 使之落到实处, 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此, 笔者设计了两个练习题:一是仿写句子。学生可以挑选五句自己能仿写的文章中的句子进行仿写。而是让学生进行对本文和《荷塘月色》在语言上进行对比, 各有什么特点??
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 即时生成, 动态拓展延伸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的学生是能动的, 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把握生成的拓展延伸。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流程, 不仅要善于引进“活水”, 更要善于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预设中, 要有意识地创造空白, 促成学生的生成, 进而加深理解, 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上《永远的蝴蝶》一文时, 课上到最后, 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在读到“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时说了句:“早说嘛!”当时全班同学都听到了。笔者借题发挥, 把备课时准备过会要问的问题先提出来:“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开头, 会有什么效果?”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 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能很好地体会到这是一种明显的对比, 也即前面营造的浓厚的悲剧气氛与结尾的幸福感的急遽转换造成了读者的心理落差, 也使读者获得了审美愉悦, 即所谓的悲剧美。小说于高潮处戛然而止, 言已尽而情未了,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篇末的这句补叙可称全文的点睛之笔, 独具艺术匠心, 这就是小小说构思精巧的魅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保证“拓展延伸”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拓展延伸在实际的教学中被广大教师采用, 有效的文本拓展延伸, 能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还要思考的却很多。比如:“该拓展延伸是否需要?需要拓展多少?拓展的方式可取吗?学生能接受吗?”拓展延伸实施后, 则要反思:“实际的效果好吗?哪些拓展值得推广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因而, 我们需要在进行教学尝试中注意文本拓展要遵循“不离不弃”的原则, 具体说来:
1.注重拓展延伸的文本性
拓展延伸是对文本的补充和延伸, 它的方式可以也应该是灵活的, 但是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它的宗旨始终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因此任何的课堂拓展都要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但不能游离, 更不能背离文本。
教师课前备课时, 要对文本的拓展教学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紧紧围绕文本内容和主题, 更好地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2.注重拓展延伸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每一次课堂拓展延伸, 教师都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此环节的设置目的, 为了文本的解读, 情感的提升, 还是学生的能力锻炼等。否则, 再精彩的拓展延伸, 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教师如果对拓展拓展教学的教材没有经过精心选择, 也没有明确的拓展教学目标, 只是为阅读而阅读.如“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试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想”;“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等等势必造成学生归纳不全且零乱, 思维过于发散, 难以表述清楚。难以受到预期的效果。
3.注重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是必要的, 但也不是每次上课或是每篇文章都需要拓展延伸。教师在设置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时, 都先需要想想“本次教学需要拓展延伸吗?”如果不需要, 比如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已经足够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就大可快意斩之, 切不可画蛇添足。同时我们要考虑拓展延伸需要有几个方面, 要学生回答的内容有多少, 都是我们应该事先做一定分析确定的。毕竟这一环节不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最为主要的部分, 它不能过多地抢占课堂时间。究竟这样的时间花费在本已紧张的课堂上, 它是否会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 预计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 我们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思索。
4. 注重拓展延伸的适度性
首先, 拓展延伸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应有它的量。它的作用是起到辅佐作用, 在课堂当中的时间占有是有限的。
其次,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 学生的阅读技巧以及学生平时课堂的参与度等等。一些拓展延伸是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后盾的, 学生只有了解了相关的内容后才能说出个一二来, 要不然会使其感到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会失败的。如有教师在上课时按照教参设计《林黛玉进贾府》的拓展活动:“现今的演艺界对古典作品进行演绎的很多, 如果让你做一回编导, 你将选择该作品的那个片段进行剧本改编?请把你的编导意向写下来, 和同学交流。”这显然超出了中学生的真正认知水平, 或许这堂课上得很热闹, 但是效果却很难说。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 拓展延伸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对文本的各种拓展延伸形式一般都很感兴趣, 积极性也很高, 只要设计得当、点拨到位, 指导得当, 它就能开展顺利, 并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而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既教书又育人。从而真正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而且课堂拓展从对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出发, 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发散的技巧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9.
[2] .张池.语文教育人文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9.
[3]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
[4] .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人民出版社, 2007.6.
[5] .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11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我们要始终记住,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三、拓展延伸要适度
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做嫁衣。
四、拓展延伸要把握拓展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資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有些老师上成了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结果却成了音乐欣赏课。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贺昌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 篇12
困惑之一: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让所有的学生经历众多的统计活动、实验操作
儿童的统计思想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儿童对概率的感知更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建立. 在统计和概率的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该努力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概率部分来源于生活场景, 游戏更多, 掷硬币、摸彩球、玩转盘这些活动, 许多都是需要较大数据的采集. 数据较小时偶然性就较大,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判断. 因此, 概率教学比统计教学的活动操作难度更大, 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 教学的有效性无法体现.
对策思考:
1. 课外延伸
经历活动是必需的, 这是大家的共识;时间是有限的, 这是不争的现实. 要解决问题, 方法之一就是将原始数据的收集等部分延伸到课外. 统计与概率在儿童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活早就把统计推到了学生面前. 提醒儿童关注, 记录相关数据, 不但课堂的有效性更强, 孩子们的独立操作扩大了儿童的认知, 锻炼了能力. 我曾经设计了许多统计方面实际活动的例子, 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如“统计作业本、光荣榜上五角星的数量”“统计全校不同时间放学的班级数量及人数”“统计学校运动会上各年级的获奖情况”“统计本班每天各科写作业的时间”等等. 动手收集与整理数据是一个活动性很强并且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统计的积极情感体验, 课堂上费时不多, 效果却很可观.
2. 加强概率统计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概率与统计与计算机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使用PPT进行教学, 而是强调统计与概率过程大数据的收集过程由计算机达成. 学生形成统计观念, 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真正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让短时间内完成很大的数据收集成为可能. 运用适当的技术方法进行收集和整理, 运用计算机生成合适的统计图表, 甚至用计算机帮助分析数据,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成为现实.
例如, 在教学中, 学生对随机现象的理解, 体会概率与频率的关系, 须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 抛硬币的实验, 需要的数据越大越准确, 这让许多教师非常为难. 通常上课是分组抛一个硬币反复多次, 这样要花去大量时间, 而概率还是会因为次数不够多而出现较大的偏差. 而且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只顾抛, 忽视实验条件必须相同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既花时间又没有说服力. 后来, 我让学生在适当实验的基础上, 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功能简单真切地展示实验规律, 大大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提高了可信度, 效果很好.一个实验做好了可以简单的加以变化再进行实验, 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多次反复的实验, 大大提高课堂实效性, 尤其是提高了结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儿童的小小课题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 :“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增强对数学的理解, 对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为了概率与统计丰富的生活背景, 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我将数学小论文、数学日记等形式引入概率与统计的教学, 引导中高年级学生深入地、多元地体会统计与概率的奇妙, 先后有多篇精彩的小论文呈现, 比如《彩票故事》《幸运大转轮》等等. 提倡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激发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浓厚兴趣, 让孩子热爱数学, 学好数学, 用好数学.
困惑之二:如何评价学生的预测
教育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学生对统计图的三个层次中, 通过数据来进行判断、预测、推理. 类问题的开放性特征, 就给教师的评价加大了难度, 统计与概率的特殊性, 让如何评价学生的预测却成了老师烦恼不已的问题.
对策思考:预测需要基于数据
经过不断的思考以及学习交流, 我有了如下的想法. 面对学生在统计与概率中的预测如何评价的问题有一条基本的原则“预测需要源于数据”.
引导学生用数据说话, 用有可能、不可能、可能性大小说话. 有时候为了更合理地预测, 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相关数据, 扩充参考数据的范围. 比如, 可以收集许多不同孩子12岁到15岁的身高变化, 来预测主人公的变化可能. 看看12岁与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 由此预测15岁. 当然, 无论哪种预测都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但会比单纯依靠这名学生以前的情况进行预测要更合理. 另外, 教师评价还要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合理信息的有益尝试,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 而不是单纯地绘图技能、计算方法的掌握.
所谓:“教, 然后知不足;学, 然后知困. 知不足, 所以能自省也;知困, 所以能自强也. 所以, 教学相长也. ”虽然统计与概率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但如果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不断思考, 不断学习, 在教学中逐渐积累经验, 一定会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教学中的延伸设计】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09-23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05-1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07-24
小学语文教材的延伸06-24
小学语文延伸性阅读10-31
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10-17
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06-05
语文教学中的隐性教学08-05
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教学08-12
语文教学中的个性教学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