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2024-09-23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共12篇)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1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拓展”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时尚,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形式花哨,泛语文化;有的数量失控,洋洋洒洒;有的重复无序,难易不当。一个成功的课堂拓展,应是原有文本的拓展,其内容既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成功的拓展意味着它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配角;成功的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1.课堂上鼓励学生阅读释疑,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

阅读是对语言文本的感悟的最佳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文本指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揣摩、体味其中的思想灵魂奥妙之处。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学课文或有关知识点时,学生往往能够理解其意思,但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因由、这种解释有什么深刻含义等深层问题,学生往往模糊不清,不能透彻理解,甚至造成对文本的曲解。

笔者在教学《陋室铭》的时候,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解,是能够了解“白丁”的意思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呢?这就需要在这里进行文本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高雅的情趣,更是学生有意识对古文化常识的一种有效积累途径。

2.寻找文本中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现行的语文教材文本都围绕一定的主题来组织安排文本内容的。特级教师洪宗礼同志主编的语文教材就是依据学生学习基础、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进行编写教材,如在“咏物抒情”单元中,我们可通过《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等篇章来比较,深入细致地体味“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不同。再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把它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前者师生用心上课,无限依恋;后者内心悲伤,以至不上课,但都表现出了国土沦陷时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的比较阅读,拓宽了思路,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学生思维的热度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

比较,既是“异中求同”,也是“同中求异”。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我们可以联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加深主旨的理解:一则主张“舍生取义”,一则表明要有顽强求生的意志。在比较中,我们领悟到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是同具体的情境相关联的。《热爱生命》一文是作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命受到威胁时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和热情,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后者是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需要做出抉择时,人们选择大义舍弃生命,这是一个人拥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是更高层次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长于异中求同,善于同中求异,就能活学活用,有效提高迁移思维能力,使知识得到迁移拓展和创新运用。

3.鼓励学生走进文中的情境,发挥想象,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

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想象,我们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品,才能与作者交流,与作品对话,才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一览课文的无穷意趣。读古人的山水游记,可以想象他们感悟的山水之乐;读古人的抒怀之作,可以想象他们的遭际和忧愤;读外国作品,可以想象异地风情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总之,只有想象,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文本,实现文本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如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简短童话。教学时可让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要求学生“挖空心思”地改编课文:发挥想象力,去掉课文中间部分,自己另写一种思路。学生在沉静了几秒钟后激动欢呼,跃跃欲试。于是课堂里有了各种各样的《七颗钻石》:有的设置了一个小男孩也去找水的情节,有的虚构了小姑娘昏死过去又被神仙救活的内容,有的想象了七个孩子甘愿献身战胜妖魔求得大雨的故事……看看作家的文章,读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对通过想象感受更加深刻了。如此紧扣教材特点想象改编课文,能促进学生思索探究,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尝到了“我们编课文”的成功感,促使教材“活”起来、“厚”起来。

4.回归生活,让学生融入社会中探寻人文之美,激发学生感悟灵感。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课文,不能固守教材,而应该把教学视点从课文中迁移出来,引向与课文有丰富联系的学生生活,从而将课文内容融入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生活经验与感受,达到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习能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孙竹青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江苏南京

教学是一个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在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有许多不良倾向。因此,笔者想就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研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

的目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语文学习和鲜活的生活接轨,才会充满生机。例如,在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一边展示去黄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迎客松的雄姿、仙人靴的奇石、烟云的意趣、日出的壮观……照片的展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黄山的距离,增进了文本的亲近感,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使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老师。由课文中引出话题,在生活中诠释理解,这样拓展延伸,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必要性和情趣性。一教师在教学《环球城市,风行绿墙》一文时,从课堂向生活延伸拓展: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学校围墙。

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

我们知道,矛盾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

学生思维,兴趣高涨,提出了好多新颖独到的见解。这一设计绿墙的创意大大调动了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使学生既巩固了文本语言知识,又增进了环保概念,较好地达到了“从课堂延伸、向生活拓展”的目标。实践证明,注重联系生活,注重用生活的事例来诠释语文,这样的语文学习探究便有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我们语文老师应从文本出发,恰到好处地挖掘文本,依据文本恰当有效地拓展,使拓展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和花絮,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生长点、发展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更多因拓展而生成的精彩。

摘要:《新课程语文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来进一步拓展延伸语文知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有益于丰富学生的人文观和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2

一、案例背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中创设“拓展与延伸”的教学环节,笔者认为这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可谓“双赢”。拓展与延伸是课内知识的外延,是对学生从课堂获得知识或感悟,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是否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条好途径。学以致用,语文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教师传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究摸索出来的。教师的引导应着眼于课本,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切不可抛开文本,另立舞台,否则就等同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二、案例介绍

在小说《心声》教学中。笔者先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情节:李京京想读、偷读、听读、替读。之后,请学生结合文章具体的描写品味文中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学生气氛比较活跃,都能从文中找出实例。最后以“虽然李京京终于读到书了,且读得感动了所有的人,包括程老师。那么,他的愿望仅仅是停留在能读到书吗”的问题来揭示本文主旨。回答当然不是,学生回答可以归纳为是对亲情的渴望,渴望教师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等等。一切都顺着教师的意图完成了本课教学,而此时离下课还有近八分钟的时间。怎么办?此时,笔者随意设计了一个话题,即“就刚结束的月考,你想对你的身边的人说什么,袒露一下你的心声”?学生一时语塞,在教师做了一些补充后,才陆陆续续有学生举手发言,有的对父母说:考的不好,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希望家长能给自己一次机会。有的对老师说:感谢老师对自己的辅导,这次成绩提升了。就这样在不少学生附和声中一节课热热闹闹地结束了。

三、教学反思

在揭示文章主旨时,学生的回答实际上已触及到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诸如家庭长辈关系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是为了表演还是为了学生,教师能否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其实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展开,但遗憾的笔者未能就此挖掘,把刚刚打开的话题中断了。直到此刻笔者仍不解设计这一环节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可能笔者身为班主任,又恰好有这样的话题,借机做做政治教育。可这是语文课堂啊!拓展与延伸过于随意了,那么如何看待语文课堂上的拓展与延伸呢?笔者以为应考虑以下三方面。

1.重视拓展与延伸的必要性

其一、必要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借助课外材料对课内所学予以恰当地补充,达到触类旁通之效。如某些教辅资料中的“资料链接”或“体验活动”。教师若更多占有材料,适时拓展延伸就会让学生更全面理解文意。比如教学《三峡》时,教师若指导学生结合课后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就更能让学生理解三峡夏季水的湍急以及秋季三峡山谷的空旷幽寂的特点。课内与课外知识的交融,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二、必要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学生掌握知识只有通过比较,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才能更好的巩固旧知,获得新知,而且学生若能把掌握的知识归入一定的顺序,一定的体系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以后应用就更方便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应用比较法、归类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做比较,辨异同,找联系,理脉络。中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其实就是在检验学生能否把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延伸到课外。记得2007年南京市中考文言文考查中,“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中的“寻”,就是从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中的“未果,寻(不久)病终。”外延而来。必要的延伸,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视。

2.摒弃拓展与延伸的随意性

“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功不可没,但也不可随意拓展延伸。正如上述案例中的情况,这种意义的拓展延伸不仅过多的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已有脱离文本之嫌,貌似而神不合。延伸太随意了,如顺着文本延伸下去,既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现实生活,也能挖掘文本更深的内涵,且紧扣了文本。比如案例中对程老师的评价,虽敏感,但有必要,毕竟可以让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的教师从中或多或少能有点触动(我们该怎样自我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气氛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发言积极且踊跃,有谈与家长的,有谈与老师的,也有谈与同学朋友的,课堂一下子变成了演讲台。由于本课教学任务在教师看来已完成了,因而教师就随学生去发挥了,甚至忘记了本课的真正的教学目的:教学之大忌。延伸的目的是什么?搞清楚这一问题实质,方可拓宽,切不可为了拓宽而拓宽,否则教学就成了“花架子”,不实在。只有紧扣文本,不然语文教学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留意拓展与延伸的实效性

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什么?当实际教学设计中若需要这一教学环节时,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明确。无疑,课堂时学生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创设这样教学环节的,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其持续发展。”而拓展延伸的起点是文本,只有把文中内容消化了吸收了,方可去拓展延伸,这种延伸是为了检验学生实践能力,或者在学生对文本还未吃透的情况下,教师适时的借助课外知识加以延伸,这只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其选材必须慎重,而本案例中的延伸事实上已绕开了文本,缺乏了教学的实效性,语文的“味”没了。而如何落实延伸的实效性?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是否紧扣了文本,是否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拓展延伸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但由于其他学科占用了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只是一门简单、不需要深入学习的学科,而不予以重视。这种现象导致了语文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因此,语文学科的拓展延伸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改善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还极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拓展延伸的措施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拓展延伸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在学生可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如在教学《骆驼祥子》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到老舍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当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后,再引导学生钻研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

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基础,还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生硬的技巧,把教学内容晦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拓展知识,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学生在学习了优美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康桥,看见唯美的景色,自己会创造出什么优美的诗句。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走进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作者的感受,而不是机械性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创新中使学生对拓展延伸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语文的奥秘,从而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意义

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今后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拓展延伸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文学才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符合《新课程标准》对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延伸出许多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从而深入了解课文的内涵和深层意义。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拓展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拓展延伸不能只依靠语文课文,还要与社会背景、人文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语文的魅力,使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过程,变成了探索语文奥妙与魅力的过程,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晓芳.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4

一、从文章情节入手

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 让学生想像菲利浦夫妇一家回家后见到登门的于勒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有的学生说:于勒西装革履, 带着钞票、光彩照人的回到家, 菲利浦夫妇惊喜不已, 立即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 尽诉思念之情。于勒此时已看穿了兄嫂惟利是图的嘴脸, 将所欠的一点钱还上后, 痛斥兄嫂, 扬长而去。菲利浦夫妇痛哭流涕, 到手的财富落空。女婿也因此立即宣布解除婚约, 女儿痛责父母, 菲利浦一家陷入痛苦争吵中。也有的学生说:于勒以穷水手的身份出现, 提着挣来不多的纸币到菲利浦家还债, 恳求兄嫂原谅, 尽享天伦相聚之乐。谁知菲利浦夫妇抓过破钱袋, 立即宣布与于勒断绝关系, 永不相见, 将于勒推出家……。这种“续编”活动, 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 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从文章中心入手

类似的情节, 在不同作者、读者 (学生) 的心中, 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 一样的主题, 一样的题材, 在不同作家的笔下, 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 教师可由一点出发, 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 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讲月亮与中国人的思念情结, 我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及杜甫的“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到现代女作家舒兰的《乡色酒》中对故乡的思念, 对月圆人亦圆的渴慕。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 月亮的意象不仅是传递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 还更增添了一层家园思归的温馨和人生变迁的感情。

三、从课文的背景入手

例如教学《出师表》③, 当讲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时, 教师巧妙生发开去, 语带感情地讲起诸葛亮那光芒四射、照耀千古的人格魅力来:诸葛亮临危受命, 匡扶汉室, 忠心辅弼, 天地可鉴。为完成先帝遗愿, 奋其才智, 六出祁山, 以偏隅之师, 伐中原劲旅, 终因“出师未捷身先死”, 可惜星落五丈原。接着又动情地向学生诵读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前的片段:孔明强支病体, 令左右扶上小车, 出寨遍观诸营, 自觉秋风吹面, 彻骨生寒, 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 曷此其极!”叹息良久……此时教室一片静寂, 教者满含深情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学生。

四、从写作方法入手

“新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特级教师韩军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 要求学生仿照诗中排比“在……之后”给诗节续写几句。有的学生写出了“在你把全家的碗筷洗干净之后”、“在你把地主家的猪喂饱之后”等句子, 加深了学生对“大堰河”勤劳特征的理解。接着, 在分析诗中矛盾对立的写法之后, 韩老师向学生提问:“矛盾、对立, 就是一种讽刺。大家看过电影电视里同样的矛盾对立所形成的讽刺吗?”在学生答出“匾上‘公正廉明’, 匾下却是贪官横行”、“匾上‘明镜高悬’, 匾下却是徇私舞弊”、“黄世仁的名字是‘世代为仁’, 但是他却为富不仁”之后, 韩老师又提醒:“我想起《药》中的‘红眼睛阿义’, 其实最不义。记得白居易有两句诗, 也是矛盾对立的写法吗?”学生不约而同地答出“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最后, 韩老师又向学生补充:“五十年代艾青去欧洲, 看到一个黑人小姑娘给白人家带孩子, 唱着歌哄哭闹的白人孩子。他写下诗句:一个是那么幸福/却在不停地哭/一个是那么凄惨/却在唱着欢乐的歌……”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5

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课程重新定位,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其中一条便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让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随着课改的深入,拓展语文教学范围,建设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教师的共识。“拓展与延伸”冲破“课本”的约束和限制,俨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许多阅读教学公开课,“拓展延伸”环节更是作为创造性、发散性的亮点来呈现的,甚至有老师认为一堂课没有拓展延伸就不完美,就没有体现新课标理念,就不是一堂好课。那么,是否每节阅读教学课就一定要有拓展呢?拓展延伸一定要作为单独的一个板块,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吗?怎样的拓展延伸才有价值?下面我想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性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拓展延伸的意义探讨

语文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综合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为拓展延伸提供了契机。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正是依据语文学科这种综合性的特点,注重语言学科诸要素的联系,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相对于那种拘守于一隅、孤立地处理教材的形式,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思维广度、灵活程度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的教学应该使全体学生能根据课文所学去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外的东西,若没有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形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更应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

作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学科,教师应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构建“向生活学习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堂学习永远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而应该成为学生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的起点。

二、关于拓展延伸的模式探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以点拓面,再由面驭点,在沟通相关联知识的过程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这种拓展延伸应该是有机的,“随风潜入夜”,能自然地融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拓展延伸的角度有很多: ①从作者入手进行拓展延伸。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创作风格都是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的重要内容。如教学琦君的《春酒》时,我们可以插入有关琦君的生平事迹介绍、阐述作者情感的一些资料,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与怀念之情。此外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琦君的其他一些代表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②从作品内容入手进行拓展延伸。作品中文句的揣摩品味,情节的想象补充,作品的相关内容链接以及必要的背景资料、名家对作品的理解性材料等等更是拓展延伸的好材料。

比如《蜡烛》一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可以布置学生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从而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再如教学《土地的誓言》,我们可引用有关抗战的资料、图片、歌曲等等,营造特定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特别是对于节选小说的教学,适当的背景介绍更是必需的。③从写作手法入手进行拓展。比如周敦颐《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花自况,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可以从此入手进行拓展,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某一事物进行描写,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④从文体知识入手进行拓展。如学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后,可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一则新闻资料,并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对新闻这一文体的认识,进一步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拓展延伸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比较阅读,提升能力。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内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如教学《隆中对》,可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再如教学杏林子《生命生命》,可以布置学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课文进行比较。以此培养学生赏析的能力,并从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②拓展阅读,丰富语文素养。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这单元的课文都节选自古典小说名著,从设计意图看,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绝对不能停留在课文所展示的层面上,而要用诱导、点拨、激励等方式促使学生自觉迈进中国古典小说的殿堂。内引阅读积累,意在强调课外阅读,提升文学素养,将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只有展开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双翼,语文才能腾飞。③发挥想象,补充情节。情节补充法主要是教师为了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对文章进行的再创造。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我们可以设计要求学生写出杜甫这位老者在邻村的孩童抱茅而去独立秋风中的情景和心情。学生要构思好这个片段,除了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还必需能够理解杜甫的境况和充分感受诗的意境,这样的片段写作能够使学生对杜甫的诗体会得更深刻。

④外联生活,启迪思想。课堂教学若能和学生的经历、生活联系起来,将由作品生发的思索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就能培养学生对身边世界的敏感,培养学生发现、思考的能力,使学习语文向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迈进。如教学《荒岛余生》,在读了课文第三部分后,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学会辨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⑤联系以往知识,加深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旧知识,除了可以巩固并加深理解旧知识,使旧知识巩固化、系统化以外,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寻、推知、学习、掌握新知识。

有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在引导学生走进雪国,驱遣想象,描绘画面后,联系了柳宗元的《江雪》:“1000多年前的柳宗元也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个了无生气、孤寂冷清的雪世界正是诗人抑郁苦闷而又清高孤傲的内心的写照。那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毛泽东的豪情满怀、坚定自信和意气风发。再如教学《孤独之旅》,可以联系《傅雷家书》中有关“孤独”的阐述,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孤独。

⑥随堂练笔,应用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采取随堂练笔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课文主题、内容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活动。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设计一个合理的结尾。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要求学生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描写自己家乡冬天的景物。

三、拓展延伸应遵循的原则

(一)拓展延伸应立足于文本,立足于语文课本身。文本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文本。于漪老师曾指出,“那种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她进一步指出,“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讨论某些内容”,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的拓展,中心只有一个,即语文本身。真正的拓展,应该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深化发现的成果,不能脱离文本随意拓展,“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

(二)拓展延伸应立足于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要联系教学的目标,整堂课的内容都应围绕目标组织进行。比如有老师在教学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时,在引导学生懂得“拥有巨大的财富会引起得失之患”这个寓意后,让大家讨论:假如你们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你们会怎么办?问题一出,学生四人一组,热烈地讨论起来,顿时教室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之后学生一个个踊跃发言,直至铃声响起,有些学生还意犹未尽。可是最热闹处,并非最精彩处。老师在这堂课中安排这一个环节其实是多余的,它跟教学目标游离甚远,引起学生兴奋的不是教材本身,而是“巨大的财富”,学生们只是沉浸在拥有想象中财富的快乐中,课文严肃的主题被热热闹闹冲得荡然无存。因此拓展延伸必须立足于教学目标,否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无边无岸的课堂。

(三)拓展要面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拓展延伸的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要考虑学生的既有水平,要难易适度。一位教师在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时,由作品的创作背景延伸开去,要求学生想象当时的人们观看《屈原》时轰动的场面,并诉之于文。虽然说老师的初衷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无米做炊,致使想象显得空洞笼统,甚至荒唐。如果老师能从文章的抒情方式入手,将《雷电颂》与初一册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及《静夜》相比;或者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屈原》全文,进一步感知屈原的形象,这样学生获得的对文本的认识与体验将更深入。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6

关键词:拓展延伸;课程文本;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種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种“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使中学语文教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成了语文教师们大展拳脚的好天地。

所谓拓展延伸,指的是围绕具体的课程文本,给予相应的补充材料,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和深化对于文本的理解。综观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拓展延伸表面热热闹闹、包装豪华、目迷五色,实质上空空洞洞,为拓展而拓展,主要表现为忽视语文学科特点,忽视对文本的解读,忽视学生实际认知水平。那如何拓展,才能让我们教材中的“例子”开枝散叶,让我们的语文学习绽放智慧的花朵呢?本人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体会,热切期盼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情节拓展,在拓展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续写

例如教学《喂——出来》一文。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在小说的结尾提到,人们最先扔进洞里的小石子从洞里飞了出来,人们冲着洞口喊的那句“喂,出来”也回到了上空,那么紧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让学生们展开想象,进行续写。这样,学生们很快就能想到,紧接着,人们倒进洞里的垃圾等之类的东西很快就会回到地面上来,人们的生活很快就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这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在这样的拓展中,学生们很快就能理解这篇小说的主旨——关注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

2.改写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在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文章主旨都已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拓展。假如菲利浦一家在船上遇见了一位富翁,很是像于勒,那菲利浦一家又会怎样呢?请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并写下来。学生就可以根据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菲利浦夫妇的形象进行设想,同时也对富翁可能出现的态度进行想象,对于勒有没有可能成为富翁进行猜测。这样,对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填写

例如在教学《风筝》时,文中的“我”将弟弟的风筝踏扁后,“后来他怎么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里作者对小兄弟的心理感受略而不写,我们可在拓展时,引导学生进行填补:想象一下当时小兄弟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又如《羚羊木雕》一文中,“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什么也没有说。”我们在学完课本内容之后,在拓展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试着将奶奶要说的话说出来。通过这些拓展,将文本的故事情节进行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语文学习中的读写训练也得到了落实。

二、资料拓展,在拓展中扩大阅读面,领会作品特色

1.补充资料,对比阅读,在对比中加深对作品特色的领会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在学习理解了本诗之后,再出示席慕蓉的《乡愁》,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又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洞庭湖壮阔浩渺的景象,风雨中天气萧条与凄凉的景象,以及天气晴朗时明媚欢畅的景象,这些具有很强代表性的景物描写都是为创设意境、抒发情感作铺垫的,在课堂拓展的时候,我们可引入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作比较,让学生明确抒发情感的不同与描写景物特点之间的关系。

2.推荐作品,课后阅读,在拓展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中外名著的节选,例如《香菱学诗》《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雷电颂》《孤独之旅》等,在这些文章的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好文本内容之外,还要在拓展延伸中补充介绍原作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实现课内与课外相联系。

3.积累名言、诗句,在拓展中加强文学修养

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母亲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做一些积累:(1)从文中积累洋溢着作者对母亲深情的语句。(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课外书中的歌颂母爱的名言、诗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也展示: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人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让我们感念母亲的恩德,永远热爱我们的母亲。通过这样的拓展,既可增加学生的积累量,提高文学修养,又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情感拓展,在拓展中体验,表达自己的思想

1.根据课文,联系生活,在拓展中关注社会

例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课文的最后提到了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在此时,我们可联系现实向学生提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这样的拓展,既落实了“读”和“写”的语文形式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模仿写法,学以致用,在拓展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朱自清《春》,在分析课文结构,体会文章形象美、语言美、情味美的基础上,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选取本季节特有的景物,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又如在《紫藤萝瀑布》教学中,课文对一树旺盛的紫藤萝作了细致的描绘,也可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从整体到局部的写法,写身边的一种植物,并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3.课文联系生活,在拓展中实现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

例如在《第一次真好》中,课文介绍了第一次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告诉我们“经历的第一次越多,人生就越精彩”。在拓展中,就可以问学生:在你的人生中,有过怎样的第一次,它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又如《在山的那边》中,学生明白了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理想,这时我们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取得成功之后的心情如何。

被誉为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的程少堂老师曾说过:“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尤其是不具有潜在语文味元素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这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前提。”因此,拓展延伸作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立足于“语言味”,在拓展延伸中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文本为本,以文本为源,落实语文的读写训练,这样的拓展,才能真正实现“开枝散叶”,让语文课堂教学绽放出美丽的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7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这意味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创新的机会, 不仅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而且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欣赏并使用语文, 从而丰富知识, 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就是“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宽、加深, 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拓展延伸”是指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及体现出来的思想向自身和社会做一定的延伸思考探究, 能够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引发一定的思索, 得出一定的结论。这些结果的获取是来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的。它必须是学生自我的创作, 表达自我的心声, 引导自我的人生, 当然, 也要注意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

二.“基于文本”的“拓展延伸”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运用

1. 围绕文本主题, 即时拓展延伸

文本的拓展延伸, 既要超越文本, 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主题的拓展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在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潜心会文本”, 亲近文本, 走进文本, 自主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 在对话、涵咏的基础上才有超越文本的可能。立足文本主题的拓展延伸可以灵活的安排在教学的不同时段, 导入、课中间、课后等时段都可以进行拓展延伸。

1.1. 横向比较, 感悟主题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 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把不同文章中具有共性的或有对比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 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有教师将《故都的秋》按照散文的一般套路教学后, 有学生竟然认为该文与《荷塘月色》是‘一模一样’。”如何上好这两篇经典名篇, 非常值得教师反思。因此笔者在上这两篇散文的时候分别设置题目, 并在上好文章之后, 让学生结合作者及写作背景, 讨论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并找出文中的句子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学生有时真的不能小看, 虽然是中职学生, 但是欣赏名家作品也有一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分别从写景、抒情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发表意见, 还不时按老师要求找出文章对应的句子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说得头头是道。最后笔者进行概括:人有人性, 文有文性。若以写景的精彩、精致之于中学生和青年写作者的示范意义而言, 《荷》强于《故》;若以人生感悟、人生启示而论, 《故》要强于《荷》。如此说来, 两名篇特点各异、互见优长, 恰好代表了散文写景与抒情的两端, 它们都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范文之精品、神品。通过这讨论比较活动, 学生的感悟更富有启发性、共鸣性和艺术魅力。

1.2. 纵深拓展, 挖掘主题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 作者往往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爱憎、褒贬、取舍、抑扬等情感。许多时候作者的见解、意愿含而不露, 隐藏其中。文本阅读就是通过不断地感知、品味、比较、思考、探究来感悟、挖掘作品的主题内涵。在阅读中, 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进行拓展挖掘, 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材料主旨, 提高阅读能力。

如秦情的《好雪片片》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先是补充了“唐代庞居士”的故事, 然后提出两个问题:“如何理解‘好雪片片, 不落别处’?”和“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 又以‘好雪片片, 不落别处’收束全文, 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学生一听有故事马上就兴趣盎然, 竖起耳朵。而且也很快领悟了庞居士的意思:好雪片片, 在眼前飘落, 你就尽情领略天地间的这一片潇洒风光。它所隐含的意思是, 生活处处都有美, 美好的事物不在别处, 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很多人却常常对眼前的好雪片片视而不见, 纠缠在利益中、欲望中、没有意思的计较中, 生活的美意从我们眼前滑落。这起到点题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 看作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美, 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心头, 恰似好雪滋润大地, 心灵之美滋润心田, 使文章增添浓浓的诗意。

2. 从文本空白、悬念处拓展延伸

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 使课堂教学更具发散性, 营造学生喜欢的,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堂氛围, 使师生同时得到超越升华。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 在延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 在比较、对照、引申、拓展过程中拓展思维的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教师开展拓展性阅读, 让学生不再把一篇作品简单地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 而应看作是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阶梯、一个范本, 也是丰富自身文学底蕴, 培养自身人文品质的媒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 进行有效课外拓展。

3. 从品味文本之美处拓展延伸

语文就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化。语文之美, 美在处处。语文中有听不见的声音, 看不见的图画。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章无不绽放出别样的华彩。品位文本之美, 提高自己的情趣和品位, 真正地发现语文的内涵和美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笔者注重三个过程。下面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展开分析:

3.1. 感受、积累语言的美

“我的空中楼阁”一文语言清新淡雅, 比喻排比等修辞美, 而且文章轻松明快充满了诗意。文中有不少语句化用了古诗词, 笔者逐一进行解释和拓展。如“山如眉黛”, 化用了王观《卜算子》中的“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山也虚无”则化用了王维《汉江临眺》中的“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则化用了李白《望天门山》的“孤帆一片日边来”;“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化用了温庭筠《菩萨蛮》的“雁飞残月天”。

教师通过适当的讲解, 点拨学生, 让学生更好地赏析文章之美, 语文之美。再如:“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作者以动写静, 美景连动, 令人浮想联翩, 使景物有了活力, 有了灵气。

3.2. 感悟、内化语言美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 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

“我的空中楼阁”的作者那美妙而自然的笔调, 饱含深情的笔墨,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所谓“文中有画”。因此笔者在讲解结束后请学生从文中找出一幅幅画面, 更好地感悟、品位文本之美。

再如文中不仅成功地运用了整句, 使语言形式整齐, 声音和谐, 气势贯通;更是成功地使用短句, 使语言灵活多变、生动感人;而整短句的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 又富于变化, 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这样就使语言增强了音乐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阅读中, 反复朗读, 调动各种感官来感受美词佳句, 品味该文本语言的音乐美, 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 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

3.3. 模仿、比较学习语言美

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 所以笔者通过让学生模仿表达美的语言, 通过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 使之落到实处, 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此, 笔者设计了两个练习题:一是仿写句子。学生可以挑选五句自己能仿写的文章中的句子进行仿写。而是让学生进行对本文和《荷塘月色》在语言上进行对比, 各有什么特点??

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 即时生成, 动态拓展延伸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的学生是能动的, 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把握生成的拓展延伸。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流程, 不仅要善于引进“活水”, 更要善于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预设中, 要有意识地创造空白, 促成学生的生成, 进而加深理解, 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上《永远的蝴蝶》一文时, 课上到最后, 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在读到“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时说了句:“早说嘛!”当时全班同学都听到了。笔者借题发挥, 把备课时准备过会要问的问题先提出来:“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开头, 会有什么效果?”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 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能很好地体会到这是一种明显的对比, 也即前面营造的浓厚的悲剧气氛与结尾的幸福感的急遽转换造成了读者的心理落差, 也使读者获得了审美愉悦, 即所谓的悲剧美。小说于高潮处戛然而止, 言已尽而情未了,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篇末的这句补叙可称全文的点睛之笔, 独具艺术匠心, 这就是小小说构思精巧的魅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保证“拓展延伸”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拓展延伸在实际的教学中被广大教师采用, 有效的文本拓展延伸, 能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还要思考的却很多。比如:“该拓展延伸是否需要?需要拓展多少?拓展的方式可取吗?学生能接受吗?”拓展延伸实施后, 则要反思:“实际的效果好吗?哪些拓展值得推广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因而, 我们需要在进行教学尝试中注意文本拓展要遵循“不离不弃”的原则, 具体说来:

1.注重拓展延伸的文本性

拓展延伸是对文本的补充和延伸, 它的方式可以也应该是灵活的, 但是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它的宗旨始终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因此任何的课堂拓展都要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但不能游离, 更不能背离文本。

教师课前备课时, 要对文本的拓展教学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紧紧围绕文本内容和主题, 更好地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2.注重拓展延伸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每一次课堂拓展延伸, 教师都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此环节的设置目的, 为了文本的解读, 情感的提升, 还是学生的能力锻炼等。否则, 再精彩的拓展延伸, 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教师如果对拓展拓展教学的教材没有经过精心选择, 也没有明确的拓展教学目标, 只是为阅读而阅读.如“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试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想”;“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等等势必造成学生归纳不全且零乱, 思维过于发散, 难以表述清楚。难以受到预期的效果。

3.注重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是必要的, 但也不是每次上课或是每篇文章都需要拓展延伸。教师在设置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时, 都先需要想想“本次教学需要拓展延伸吗?”如果不需要, 比如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已经足够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就大可快意斩之, 切不可画蛇添足。同时我们要考虑拓展延伸需要有几个方面, 要学生回答的内容有多少, 都是我们应该事先做一定分析确定的。毕竟这一环节不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最为主要的部分, 它不能过多地抢占课堂时间。究竟这样的时间花费在本已紧张的课堂上, 它是否会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 预计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 我们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思索。

4. 注重拓展延伸的适度性

首先, 拓展延伸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应有它的量。它的作用是起到辅佐作用, 在课堂当中的时间占有是有限的。

其次,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 学生的阅读技巧以及学生平时课堂的参与度等等。一些拓展延伸是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后盾的, 学生只有了解了相关的内容后才能说出个一二来, 要不然会使其感到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会失败的。如有教师在上课时按照教参设计《林黛玉进贾府》的拓展活动:“现今的演艺界对古典作品进行演绎的很多, 如果让你做一回编导, 你将选择该作品的那个片段进行剧本改编?请把你的编导意向写下来, 和同学交流。”这显然超出了中学生的真正认知水平, 或许这堂课上得很热闹, 但是效果却很难说。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 拓展延伸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对文本的各种拓展延伸形式一般都很感兴趣, 积极性也很高, 只要设计得当、点拨到位, 指导得当, 它就能开展顺利, 并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而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既教书又育人。从而真正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而且课堂拓展从对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出发, 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发散的技巧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9.

[2] .张池.语文教育人文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9.

[3]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

[4] .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人民出版社, 2007.6.

[5] .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8

适当设计开放习题,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作业, 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自己走进来, 去收集, 去整理各种所需求的数据, 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才能得到数据, 然后才能完成作业。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战胜困难的决心, 解决问题后才能有成就感, 从而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因此,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习题, 有利于拓展与延伸学生的解题思路习题,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究, 同时有利于学生在的解题中受到启发, 发展智力。通过这样设计的练习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喜欢思考, 思维越来越灵活, 应变能力越来越强, 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 如何把这种解题思想进行拓展与延伸到类似的问题, 形成模型去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二、动手操作, 拓展课堂活动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 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当今美国教育奉行这样的一种观念:“你告诉我, 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 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 我可能会明白。”实践告诉我们,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如果单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只通过眼睛看、耳朵听, 这样的教学容易使学生疲劳、厌倦, 教材中不少内容, 单靠教师详尽讲解, 难以叙述清楚, 其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让学生动起手来, 亲自做一做、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 这样动手操作, 参与演练, 与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相吻合, 就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让学生动手折各种大小的角或制作活动的角。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容易产生疑问“:角的大小为什么不同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 很快明确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实践证明, 学生的视觉、触角、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不仅拓宽了空间观念, 而且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妙用错误资源, 知识拓展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 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解、错例、错说, 很多教师对于这些意外情况, 往往持消极的态度。作为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错误, 巧妙利用错误这一教学资源, 进行知识拓展延伸,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人认为学生的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 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 更不能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和完美。而应站在新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探索、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资源, 充分营造数学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此时, 教师不要急于解释、纠正, 最好把问题抛给学生, 针对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 让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 观点得到充分的交流, 从而在辩论中掌握真理。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 笔者出了一道题:“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园, 边长是5 米, 假如要给他围上篱笆, 篱笆有多长?这块菜园有多大?”学生很快就解答出来。有一个学生兴奋地说:“老师, 它的周长和面积刚好相等。”对此, 我没有急于评价, 而是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有的学生认为相等, 有的学生认为不相等, 产生了两种意见。笔者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在争论中纠正了错误, 拓宽了思维空间, 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适时拓展延伸, 提升数学素养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 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堂教学课就是一段生活, 在课堂教学时适时拓展延伸, 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 探索创造的思维历程。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以致用, 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 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 课堂上无论教师采取哪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 都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 围绕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和把握, 突破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 要精选教学拓展的内容, 把那些与教学无关紧要的内容大胆舍弃。否则, 教学拓展就会偏离数学教学的初衷, 偏离了课堂的总体目标, 甚至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数学课堂教学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了解, 还包括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 例如, 在《认识钟表》教学时, 笔者除了介绍钟表的各个部位和按部就班地学习看钟表外, 还让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材料, 共同制作了一个钟表。在学生积极的反馈交流中出现了各种认识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拓展与延伸有利于学生不断进行心理调整与主动建构思维的过程。

总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 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探索空间, 让数学在拓展延伸中变得深邃、美丽。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 是指学习内容由课内向纵深处或向课外合理的拓展、渗透, 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持续探索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学生就会对学习表现出积极探索的态度, 主动去“思”、去“想”、去“问”, 才能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篇9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 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应运而生, 已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运用。综观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课堂在拓展延伸教学上常常出现一些误区, 如果对这些误区认识不清, 势必会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错误的导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由此可见,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 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 将课上到野外去, 新是新了, 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 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 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 新是新了, 却多了几分敷衍。我们要始终记住, 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 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 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 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 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 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 因材施教。因此,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 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 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 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 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 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 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 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 以供学生自由选择, 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 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 再精彩的拓展延伸, 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 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三、拓展延伸要把握有效时机。

语文教学需要拓展, 但拓展应在需要之时。有效的拓展应注意把握适当的时机, 在预设基础上提倡生成性拓展, 让拓展适时开花, 画龙点睛。

拓展在薄弱环节。也就是说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基础与文本差距较远的情况下, 形成阅读理解的薄弱环节时, 予以适当拓展。例如, 学生对课文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 可布置课前拓展,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课堂上简要交流, 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与文本对话奠定基础。

拓展在争议之时。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不同意见, 针锋相对的时候, 也是拓展的好时机。这样, 既能增长学生的见识, 又能增强他们收集资料和辩论的能力。

四、把握拓展的形式。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拓展, 可以是课外知识的引入, 可以是深度问题的讨论, 也可以是活泼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拓展形式能够让语文课堂由课内走向课外, 由学校走向社会, 由封闭走向开放。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形式都符合语文教学的拓展需要, 有的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图画课, 上成了音乐课, 上成了影视欣赏课, 上成了体育课。这就将语文课堂的拓展扩大化, 结果只能让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失去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 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 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五、把握拓展的深度

课堂教学的拓展不能仅仅存在于形式, 而应利用拓展的手段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将知识的学习推向深的层次。课堂教学拓展的效果就是看拓展对于课堂教学深度的挖掘, 看拓展对于课堂教学深度的贡献, 要让学生利用拓展的材料, 对所学知识形成全面的思考, 从而深度理解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同样, 拓展的过程应当是促使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 是教师利用拓展的形式将教学引向深入的过程。

六、拓展延伸——方式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 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 如音像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 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 比较直观, 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 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 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 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 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 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 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拓展延伸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篇10

一、以教材为主体,对文本进行创作延伸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内容。教师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延伸,首先要以教材为主体,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拓展延伸。在课文的讲述过程中,可以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带领学生感受文章的魅力。

神话具有神秘性和趣味性的特色,充满着想象空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扩写。文本是一篇经典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这则神话主要讲述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然后被拘禁,最终被释放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在对课文内容解读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小学生脑海中都有着很多天马行空的具有创造力的想象,这篇神话故事正好给了这些想象一个释放的机会,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的想象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续写,一方面拓展了神话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文章的续写,是拓展延伸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发挥想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并不局限于教材内容上,还可以扩展到实际生活中。写作是一种艺术创作,这种创作离不开人类的实际生活,即使是神话故事也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创作。语文教材内容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优秀文章,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文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对文章的外延进行有效的拓展解读。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燕子》一课为例。课文中主要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和燕子的可爱形态,在实际生活中见过燕子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想象出燕子的形态。教师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带领学生回忆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飞行形态,再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把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图画。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体会到课堂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自己的想象诉诸笔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感受春天的美景,红的花、绿的草、高高低低吟唱的昆虫,以及形态可爱的燕子。在春游活动中,学生能够将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春天的燕子和文章中所描绘的燕子联系到一起,明确好的文本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

将语文课文的教学拓展延伸到生活实际中,能够补充文本本身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并且学会将这些美好的事物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三、关注学生体验,对文章进行情感延伸

情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一篇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像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语言再美丽也没有欣赏价值。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把握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文章的情感表达上有力地拓展延伸,让学生切实领悟文章的情感美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中的一篇文章。课文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中暗含的祖父的爱、景物描写中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欢快文字背后的淡淡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篇文章进行情感的拓展延伸,教师要联系原著《呼兰河传》的内容,讲述萧红的具体成长环境,了解萧红的人生遭际和人生向往,让学生体会作者欢乐文字背后所掩藏的内心的忧愁。文中关于祖父“笑”的细节描写,特别能够打动人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那时那刻的具体心境,激发学生心底最柔软的感情,若学生能联想到自己和亲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那么这篇文章的感情理解也就到位了。

语文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进行情感的拓展延伸,可以打动学生的心弦,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挖掘教学材料,对教材进行资源延伸

语文教材内容包含的知识集中而有限,教师如果仅仅根据教材内容开展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会显得单调乏味,既无法引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据此,教师可以在教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新的教学材料,辅助语文教学的开展。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负荆请罪》是一篇历史小话剧,通过人物的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图片和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这个历史小故事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搜集廉颇和蔺相如的其他历史故事,让学生做拓展阅读,了解蔺相如除了宽容以外的其他优秀品质以及廉颇除了具有知错能改的品质之外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

挖掘教学材料,辅助语文教学的展开,需要教师不断地阅读书籍资料,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对教材拓展延伸的过程中,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和语文有关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总之,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拓展延伸,不仅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点燃教师教学的热情,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11

一、拓展延伸法在《城市空间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当时我在开这节公开课时主要在两处运用了拓展延伸法。

第一处,在学习到“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时,归纳表示地租的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这类图,并通过例题让学生实战演练。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如下所示:

类型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

典型

图示

无论是哪一类图形,其设问可能多种多样,但是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经济因素或者说地租对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影响。要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这两方面。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交通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低,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地租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地租数值由里向外逐渐减小,表明城市地租市中心最高,越向外地租越低。但是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而在坐标图中,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距离条件下,地租水平的数值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地租并不是呈正比关系,这说明又是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这样的拓展延伸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读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第二处,在学习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一块特定土地,只有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可能租用”时,联系到后面的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商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高,故商业区地租水平最高,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中心,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住宅区、工业区,到郊外,应该发展农业。由于城市的大量需求,一般最接近城市的农村地区发展蔬菜、乳产品、花卉等易腐或不宜长途运输的高产值产品,更远的地方才发展粮食种植业。

这样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联系前后知识,认识到本部分知识的实质,从而能灵活运用。

二、运用拓展延伸法的原则

第一,拓展延伸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引领性。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拓展延伸也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精彩的拓展延伸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构成教学目标的必要补充。

第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课堂拓展延伸内容进行多元化的预设,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大体推知学生能够达到的探究高度与宽度,应注意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

第三,拓展延伸需要适度。一方面,把握难易度,以免难度太大,课堂耗时多,混淆学生新知,加重学业负担。拓展延伸的目的是借助教师的专业引领,将学生现学的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到更具思维难度的新知识之中。这就需要拓展延伸的内容既和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又具有概括性和挑战性,应是此前所学知识的一种“变身”与“提升”,这样才能使拓展延伸体现的知识与能力不是与前面学习的内容并列,而是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创新才能获得。另一方面,要把握拓展延伸的时间限度。学生学一学见好就收,不可不着边际,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有效的课堂拓展延伸是课堂活动的点睛之笔,是对课堂活动的总结与提升,是实现有效教学、追求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处理好了这一教学环节,原本松散的活动内容便能够因为有效的拓展延伸训练而纲举目张。教是为了不教,地理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要注重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上的拓展延伸,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能运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延伸和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12

一、拓展延伸,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拓展延伸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拓展活动中心,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索、思考和更深入的想象,让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积极地进行拓展学习,教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作为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内容和形式必须是相互统一的,要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例如,讲到《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以表演课本剧的方式来表现课文的故事内容,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再如,《桃花源记》一课,这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风格,将其设计成一位导游向大家介绍如何前往桃花源的活动,再分别以渔夫和桃源人的交往来反映桃花源生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二、拓展延伸,注重对学生的精神熏陶

语文教学所体现出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人文性,因此,教师要在具有人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好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通过恰当的拓展延伸教学,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逐渐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健康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人格个性。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在文中,描写父亲过铁道去买橘子的情节,教师可以作为重点讲解部分,通过分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普天之下,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然而,很多时候,孩子们都忽视了父母的爱在生活琐事当中的一些细节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想一下,是否也有相似的生活小细节,如果有可以讲给大家听听。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课文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对课文就会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领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逐渐形成。再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篇诗歌,如果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假如生活欺骗了自己,不但不应该悲伤,反而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单单这样让学生理解,恐怕有点像“空中楼阁”。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讲解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是否被生活欺骗过,又是怎样面对和处理的,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样在具体的生活问题当中,学生才能够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加强学生的语言习得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语文材料,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规律。如何做到正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这需要在阅读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对精美的词句加强记忆,为语言习得积累丰富的材料。在初中语文拓展教学中,学生的语言习得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这也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初中的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文章,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拓展延伸训练,使学生感受和体会语言,积累语言,以便在学习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语言。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句子的仿写。在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中,有一段话中用到“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仿写,仿写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就像课文《项链》,故事的结尾,玛蒂尔德知道原来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那么她在知道真相之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续写这个故事。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习得能力。此外,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写也是一种有效拓展和延伸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学习一篇诗歌之后,让学生试着将其改写成一篇小散文,这样,学生可以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又一次得到语言习得的锻炼。

上一篇:宿舍火灾下一篇:词汇的省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