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语文教学(精选12篇)
拓展语文教学 篇1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时下,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少不了这个环节,公开课尤为明显.笔者近几年在听课中搜集的资料,作了一些归纳和思考,现将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了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问题:拓展无主题现象干扰了教学内容
什么是“无主题”,即拓展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干,与学生言语能力不相干.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下载资料,纯原始信息
我们的老师在课前经常会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作者、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作为预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走近作者,走近文本.这样的考虑未免不可,既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笔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学生多重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未经过处理,长篇大论,拿到课堂上来.试想,这些下载的文字中,有多少信息与课文内容相关呢?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呢?
2. 学无边界,语文味缺失
在课中,我们经常会拓展一些主题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为补充资料,让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易于学生靠近文本.记得以前教材,老师们教《曹冲称象》,读了一遍课文后就开始“拓展”了:如果不用曹冲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称象?《借冲称象》里涉及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原理,即水的浮力是不是还要请一位物理学家来讲讲有关的物理定律?当然如果有时间,这样也未尝不可,多学一点知识也是好的.但这样一来,语文课与其他课程不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吗?课后专家评课:有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简单机械,缺乏思维量
拓展也存在简单机械的处理方法,如上完课后,就问学生: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请你用笔写下来.这种拓展,不需多动脑筋,因为题目是开放性的,我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根本不起到作用.
那么,要不要拓展?毫无疑问,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正如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
二、策略:围绕课程,有效进行拓展性教学
笔者一直以为,语文课要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课文只能相当于数学的例题,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我们要从中发掘课程内容,再转化为教学内容,我们所拓展的内容一定要实现课程内容服务.笔者提出一些策略,以供教师们参考.
1. 比较性拓展
什么是比较性拓展?实际上是教师自己或适当引导学生从文本言语特点出发,选择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言语内容,让学生比较阅读,这是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有认识.运用比较阅读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美文,理解作者情操、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能力,养成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思维的习惯.比较阅读又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分析言语表达的特点,第二种是比较中体悟作者的感情.永安实验小学江雪老师在省优质课评选时上的《渔歌子》一课,就是用了比较式拓展,课末,江老师对作者表达的情感作了小结: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随后,并出示了柳宗元《江雪》一诗,告诉学生,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年柳宗元诗人被贬,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我们的两辐完全不同的画面.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这样的比较,即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情感,在比较中发现表达的魅力.这样的拓展主题是明确的,内容也是丰富的.类似的比较式拓展课例很多,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是拓展整合同一作者——李白的诗歌,在拓展整合中,让学生走近诗人李白.
2. 主题式拓展
所谓的主题式拓展,即同一主题进行拓展,便于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或感受作者的表达艺术.老师课前搜集资料,就属于主题式拓展,目的是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进行拓展性阅读,但阅读不能只是停留在下载资料,要体现“读”,这就得在搜集信息后,要在阅读中处理信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晏子使楚》时,就是明显的主题式拓展.教学《晏子使楚》,窦老师又补充了《胯下受辱》和《狼和小羊》两篇文章,教孩子们怎样读书:通过晏子的“看了看”和韩信的“看了看”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明白:晏子看到的是楚王对他的不尊重,而韩信看到的是一个无赖对他的侮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晏子之所以从容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支撑.由此,窦老师引导学生再读“看了看”,从中体会、理解这个词的分量,使学生明白,就这么一个“看了看”,可看出晏子的大智慧、超越自己脾气、性格的那份勇气……通过重读《狼和小羊》让学生明白:小羊和晏子同样的有理有据有节,但换来的结果却不一样,所以,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有理有据有节.在课堂上,窦老师适时把《燕子春秋》的古文段提出来,让学生对照阅读,积累了成语和典故.有两个目的:一是协助学生理解晏子的智慧,二是便于学生积累关于人物智慧的名句.可谓一箭双雕.这样的拓展,课堂容量大,学生要学的信息也很多,但要注意,一定是要在同一主题的背景下进行拓展,才有价值,如果一味地拓展与课文相关的地理、历史、生物等材料,与语文无关,这样的拓展是无效的.因此,主题式拓展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在母题下的拓展原则,如果我们把课文中的主题当作母题,那么我们拓展的内容在母题的语境下补充相关题材的言语或内容;二是学生理解积累的原则,我们围绕课文内容适当选择一些内容作为学生拓展学习的对象,主要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或便于积累.
3. 随笔式拓展
随笔式拓展,即围绕文本的一个空白点,让学生想象后进行随笔化练习.这样的拓展目的是在学生练笔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文本主题或人物.福建永安的江雪老师执教《渔歌子》一课时,设计了以下随笔:
师:让我们也来写一写你们眼中和心中的白鹭吧!
配乐练笔.
①在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白鹭在空中______,它们______.
②几只白鹭在浅水滩前,慢悠悠地走来走去,它们______.
③一只白鹭飞落在桃花树上休息,它______,好像_____.
④西塞山前的那一群群白鹭啊,时而______,时而______,让人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
这样随笔的好处是,执教老师创设了四种语境,让学生练笔,感受白鹭这一古诗意象所表达的内涵.这样的拓展在不少课例中可以看到,但防止一种为练笔而练笔的拓展,教师心中必须记住,每次拓展式练笔都必须明白,你练笔可以实现什么课程内容,以达到教语文的目的.
“拓展性”教学,它的理论依据是互文性理论.对于一线教师,必须牢记:拓展需要主题,任何拓展,都得想一想,教学中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还有没有区别?如果回答是没有,那么,我们还需要阅读教学干什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就完了吗!那样的话.不等于取消阅读课、取消语文课了吗?崔峦老师曾提醒我们:课改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取得重要进展有目共睹,种种问题也相伴而生.如,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
拓展语文教学 篇2
兰溪市聚仁教育集团振兴小学 张玮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语文教学的“热点”。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展风彩。因为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增强语感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朗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如果这种语感形成了,只要听到不正确的语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马上就会从接受角度感到不适,甚至加以排斥。我班有一个学生,普通话说得很糟,更别提朗读能力了。为了提高该生的语文素养,我从朗读抓起,要求该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该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该生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当别人在朗读出现错别字的时候,他会立刻指出。事实证明朗读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因而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靠读,读,既是我们中国语文传统的教法,也是学生最佳的传统学法。课内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如果是散文和诗歌,读的时间还可以更多些,应坚持以“读”为主、以“讲”为辅的原则。通过读,学生能领悟教师不易讲清的语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发展智力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小学是人生观形成的初步时期,最容易受到阅读材料思想内容的感染。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学生通过阅读吸取和掌握知识。同时,阅读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人们常说的“读书可使人变得聪明”是有道理的。人的思维要靠语言,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指导阅读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给学生的智慧仓库增添一笔财富,不言而喻,阅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作用是明显的。
3.朗读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因而每次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都会让学生先把一篇范文读熟,久而久之,学生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写作文起来得心应手,并且语句优美,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挥内在潜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高中语文教学的拓展 篇3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拓展中的问题
1.教学脱离文本,中心偏离
语文课不像其他课程,学习的是文本所代表的含义,它学习的就是文本自身。但是有些语文教师却不注重文本的教授、解说,使得学生对文本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急于运用“拓展”教学法,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还有些教师对课文的主旨无法做到精准把握,在拓展环节总是使中心偏离,将和文章有关联的内容都用来进行拓展,使学生混淆主旨,对课文的理解不清。如余秋雨的《道士塔》,主要表达的是对我国传统文化逐步消失的惋惜和对后辈传承传统文化的赞美,可是,由于教师没有很好把握主旨,在拓展时,展示了古器具被盗、珍稀动物被保护的图片,学生发表意见时,大多谈到了严禁偷盗、保护动物等观点,虽然讨论相当热烈,但却偏离了文本和中心。
2.过于追求形式,忽略学生感受
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拓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将知识和生活、社会联系在一起,整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文本的讲述,还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但是有些教师却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在拓展部分用大量图片和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忽略了对文本的研读和理解,更不要谈自身的感悟了。还有的教师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拓展部分引用的内容过于深刻,使得学生一头雾水,完全不懂,进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下降。如有的教师在教授《逍遥游》时,运用《庄学新探》《庄子·天道篇》等资料进行拓展,学生完全不能理解,学习兴趣骤减。
3.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
拓展中让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看法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如果教师不对学生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只是任由学生自己讨论的话,就失去了这个环节的意义。如有的教师在教授鲁迅的《祝福》时,分析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源头后,让学生分析现代女性的出路和命运,并与旧时代做对比。有的学生认为现代女性应该自尊自爱,成为独立个体,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女性就应该依附男性,成为家庭主妇,不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教师对于他们的争论始终保持微笑的姿态,这就会导致后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从而一直坚持错误的价值观。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方法
教学拓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再引申扩展一些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内容,以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然后再提供资料和空间,让学生学会用发散思维思考现实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文化素养。
1.体验感悟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要通过拓展的形式使作者和学生、文本和生活间建立起桥梁,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经历和生活实践对文本的内容、主旨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并表达自身的感悟,把文本真正理解透彻。如,在教授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时,在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后,随后的拓展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用一段话表达自身对个人重要性的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励自己更好地前进。
2.纵向加深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本内容无法使学生获取更深刻认知时。如,学习《鸿门宴》时,学生对项羽的一致评价是有勇无谋,狂妄自大,但这显然太过片面,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咏项羽》《题乌江亭》等资料,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正确评价项羽,从而也让学生培养了辩证的思维模式,构建了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3.横向拓展法
虽然,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都具有典型意义,但是,毕竟数量有限,所以,为了更好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起始点,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拓展与文本相关的内容和知识,把内容、风格、主旨类似或相反的文章对比讲解,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增加知识量,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增强语文素养。如,讲授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时,可以为学生提供《琵琶行》等资料,通过让学生对比阅读,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提升素养水平。
拓展语文教学 篇4
●关注有效性——教学拓展有“尺度”
众所周知,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来临, 可供教学拓展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拓展的目的, 并且具有一双慧眼——学会把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教学目标最相符、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最贴近的材料甄别与遴选出来。千万防止“拓展是个筐, 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做法。如何提升拓展的有效性, 捏准资源拓展的“尺度”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适合是根本
拓展, 是对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 首先应当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资源”;其次, 借助于“课外教学资源”, 而决不是本末倒置。“语文教学的轴心还是以课文为依据的课堂教学”。不管课堂教学是否需要, 随意运用课外教学资源, 漠视、抛开甚至异化文本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
有位教师在教学《木兰从军》第二自然段时, 既没有引导学生从战况的紧急入手, 揣摩和体会木兰“忧国”、“忧家”的心理活动, 也没有带领学生去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对话场景, 而是花时十多分钟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戏曲电影片段。“声色光影”完全替代了学生的思考, 影片中人物的“直露表白”挤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目的性”并不明确的前提下, 随意拓展, 其实已经失去了拓展应有的价值。这种不适合的拓展, 导致的结果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和负效的。
2. 适量是前提
所谓适量, 就是少而精, 精当有效, 而不是“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超越了“量”的界限, 往往适得其反。
有位教师在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 大量引进了网络资源:教学伊始, 教者即投影宋庆龄纪念馆网站主页中宋庆龄故居的图像, 在简单提问后, 又打开网页, 带领学生浏览了宋庆龄故居, 这一环节, 占去了十几分钟;接着, 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初步了解樟树的外形特征与品质后, 又带学生打开网页, 浏览介绍樟树的文字。就这样一节课只剩下几分钟。接着, 学习第六段时, 教者再次打开网页, 和学生一起去读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这样漫无目的大量引进课外资源, 既显得“喧宾夺主”, 又让学生难以消化。正如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博士戈登·克罗斯所说:“一种潜在的危险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了过多的竞争性的刺激, 就像商店橱窗里摆满了所有的货色, 造成了心理上消化不良, 最终导致感觉上的精疲力尽。”
3.适时是关键
适时, 就是要掌握好“火候”, 在文本教学最必要、最急需的时候及时呈示并迅速到位, 这是实现阶段教学目标的关键。如, 在上课伊始, 或知识铺垫, 或诱发兴趣, 或感情奠基;在课的中间, 或突出重点, 或突破难点;也可在课的结尾, 或升华主题, 或拓宽视野。
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这样深情地导入新课:“同学们, 一年有许多个日子值得我们去纪念, 但有一个日子, 应该让我们终身牢记!1998年3月5日, 这一天, 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那一年, 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 他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首诗。”然后课件展示诗歌, 教师深情诵读, 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那首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的诗歌, 再加上王老师煽情的语言, 课堂上立即充盈着思念故人的氛围, 师生之间, 师生与文本之间, 师生与伟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桥梁, 整个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 教师、学生, 包括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了。
●保持专一性——教学拓展呈“厚度”
一堂好课中的拓展材料不应该是单一的, 孤立的, 零散的, 它们是相关联的, 前后呼应的, 目标专一的, 犹如由一条丝线牵起的串串珍珠, 光彩迷人。保持拓展材料的“专一性”, 需要消解“散”和“滥”的现象。
1.剔除一个“散”字
所谓散, 这里指的是零碎、杂乱而漫无边际的拓展。“散”的结果只能是浅层次、低效率的。在课外资源的引入中, 教师要有“聚焦”意识, 要善于“聚”, 要学会集中精力“办大事”, 杜绝“东一棒, 西一锤”的零敲碎打。
《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为“我”吟唱民歌童谣, 给“我”讲故事、说谜语, 为“我”带来了童年夏夜的美妙。张学青老师在执教时, 以“民谣”为中心, 聚合了一系列的材料, 使课文的内容变得丰富, 主题变得厚重。她首先以一首“吴地民谣”导入, 让学生感受民谣的含蓄与风趣;在教母亲为我吟唱的民谣时, 张老师用纯粹的无伴奏的甜润的歌声唱出了民谣的“柔”和“甜”, “纯”与“美”, 学生恍惚就是那个夏夜里静静地享受母亲美妙歌声的孩子。在理解最后一段“母亲的启蒙”时, 张老师又引入了作者孙友田另一篇散文《黑土地》的段落, 学生在拍着小手诵读《大山欢笑》的过程中, 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诗作中有童谣的影子, 并由此体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含义。最后, 学生们在母亲苍老的形象与年轻时为“我”唱歌谣时的画面前, 又一次在纯粹的民谣声中感受“母爱之美妙”和民间文学的魅力。以上课例中, 张老师运用了课外资料、教师清唱、画面比较等拓展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都紧紧围绕“民谣”, 层层铺展, 慢慢叠加, 循环往复, 民谣的美妙、母爱的美妙氤氲着整个课堂, 也沉淀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样的课, 是内秀和厚重的。这种内秀和厚重, 来自于课外资源的有效聚合;来自于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恰切糅合。
2. 摈除一个“滥”字
滥, 是指泛滥、滥用, 既没有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又没有从文本的内涵出发, 而是滥用课外资源, 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时, 把它放到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中理解, 《合欢树》、《有关庙的记忆》、《病隙随笔》相关文本段落的呈现,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一种大语文观引领下的教学。学生从史铁生的这一组文字中读出了感动, 更读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好好活!”拓展材料的专一性才能凸显教学主题的厚重感。因为有了一组文字的拓展与咀嚼,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才会更深刻, 认识才更真实自然, 和史铁生才能心灵交融心心相惜。
所以, 我觉得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如一首优美的诗篇, 首尾呼应, 气韵贯通;应该如一首动人的乐曲, 音律和谐, 浑然一体。语文课堂拓展不是与文本内容的简单混合, 不是对课内知识的简单叠加, 也不是胡乱的“撒网布点”, 更不是读、演、说、唱的“大杂烩”。
●把握思想性——教学拓展见“深度”
课外资源的引用, 不是随便的, 更不应该虚有其表, 而是应当具有思想性。语文教师应该着力研究, 努力挖掘资源拓展的“深度”,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形中见神
当前, 不少语文课堂的拓展还只停留在向学生介绍知识的层面, 停留在拓展内容的层面, 只注重外在形式, 浮于表面,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如, 有位教师执教《泉城》时, 在下发补充材料 (材料介绍了七十二泉中的柳絮泉、五莲泉、白石泉、墨泉) 后, 教师仅仅请学生朗读材料后就匆忙结束教学。这种为了拓展而拓展的教学行为, 怎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呢?
其实, 语文课堂的拓展, 既要有外在的“形”, 即拓展的材料;更要有内在的“神”, 即通过拓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辨力。只有形神兼备, 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要使拓展有深度, 教师选择的材料必须要有“含金量”, 有可供利用的价值, 有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生长点, 最好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同时要开发拓展材料的“附加值”。教师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对所拓展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2. 平中见奇
看似平常的教学, 只要教师恰当引用课外资源, 就会使得课堂活力四射、意味深远, 这就是常中见新、平中见奇、凸显深度的教学。
《王冕学画》这篇课文, 大部分教师在执教时会抓住王冕“孝顺”和“刻苦学习”两个品质品词学句, 诵读体会。用心的老师可能会拓展王冕“学有所成”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眼界。管建刚老师执教《少年王冕》时抓住了“写‘王冕孝顺’和‘王冕刻苦好学’, 究竟哪个重要”的思辨题,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逼”着学生往更深处挖掘。学生通过讨论、争辩, 对文中王冕的“孝”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那就是——能够让母亲“安心”、“放心”、“暖心”、“开心”。使自己成龙、成凤, 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这就是“孝”。然后管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品味孔子引人深思的名言:“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不牵强, 不张扬, 不做作, 此时的拓展顺理成章, 学生的认识也水到渠成, 透彻而深刻。最后, 管老师又将“孝”这个富有深意的话题给了学生:同样是十岁左右的五年级学生, 面对着这四个“心”, 可以安静地想上两分钟, 我“孝”了吗?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甚至是一生。
当然, 关注课程资源的“思想性”, 需要教师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 这样才会从平淡的语言中挖掘, 才会从纷繁的材料中选择, 才会带领学生发现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深层含义。挖得深, 才能站得高望得远, 师生所得才会更丰富。
总之, 恰当引入课外教学资源, 是一种本领, 是一种胆识, 更是一种大智慧。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得好:“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文教师对教材课文的二度开发, 是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课文的过程。”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二度开发, 会用教材, 是一种教学创新。
语文拓展课程教学计划 篇5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外国小说欣赏》穿插讲评精选训练的中国小说。
文言文阅读在于强化字词句和文言知识点的积累,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小说阅读教学主要把握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重点字词句含义的分析及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写作按任务驱动作文要求,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提高利于学生写作能力。
2、学生分析:
学生在现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课外迁移不够深,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虽说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学习,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比较被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学习习惯还不是很主动,个别同学上进心不太强,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四、具体措施
1、提高备课质量,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落实新教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落实《阳光早读》和《文学与人生》的圈画阅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3、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提出朗读要求;课前开设三分钟名句默写或课下重点实词听写等活动。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下阶段准高三预复习打下坚实基础。印发好文章,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有益内容,坚持写周记随笔,坚持美文鉴赏,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视野。
除此还包括:初、高中课文背诵篇目识记,课外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文史常识的积累;语音、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班级、小组经常进行古诗文背默、精美文章、练字书法比赛。
五、写作教学:
作文训练以小作文和大作文两种形式为主,写作内容以新材料任务驱动类作文为主主要训练议论文,训练学生审题、立意、拟题、拟分论点和精选素材有力论证的写作能力。大作文一月两次统一命题,统一批改。
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适当加以必要的写作指导,其中多以审题立意、构思为主。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 教学经验 策略 作用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138
在现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人,往往是一个知识面狭窄、文化素养低的人,学生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对阅读没有兴趣,就不能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不利于日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对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拓展阅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从而使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拓展阅读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尤其是名人轶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百科知识等内容,更是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只要教师指导得当,便能让学生轻松爱上阅读。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所倡导的就是以教材为中心,适时、适量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精读到博读广泛阅读。如果教师能够引起重视,在教学时为学生明确阅读范围和阅读量,让学生走出课堂,立足文本,走向生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阶段,语文习作一般要求学生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但小学生毕竟年纪小,他们所接触的事物少,常常被现实制约着,加上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所欠缺,写作时总会出现空洞无味的情况。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尤其是其中有很多大家的文学作品,学生完全可以从中领悟名家的文化思想,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并将其化为己用,迅速提升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现状
不可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识到了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时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首先,拓展阅读兴趣不高。有的学生对拓展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将书本上的内容学好、学透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浪费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有的学生怕苦怕累,懒于寻找课外阅读资料,即使阅读也只是应付了事,毫无效果。其次,拓展阅读内容片面。一本好的书籍就像是一个良师益友,它会督促你、影响你,让你成长。但长期以来,学生对拓展阅读书籍的选择过于单一、片面,有的甚至毫无学习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拓展阅读效果。再次,拓展阅读数量不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小学阅读分成了三个大学段,并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最低阅读量,但实际上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阅读效果不明显。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让拓展阅读更加高效,教师不仅要把握好学习的节奏,还要以具备亲和力的语言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拓展阅读,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引导工作,切不可忽视基础差的学生,必要时还要亲自示范,将阅读材料泛读一遍,一句一句带动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语感,积累词汇。当学生遇到难点,产生疑问时,教师要细心指导,及时为学生排除疑难。一旦有了和谐的阅读氛围,学生便能主动阅读、深入阅读。
(二)扩大阅读范围,提升综合素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不同的书籍能够产生不同的价值,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主渠道,语文阅读教学同样也要向课外延伸,以多样化的材料吸引学生,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比如,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报馆、书店等文化中心进行自主阅读,内容既可是语文方面,又可以是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既可以是小说、杂志,又可以是科学技术,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的,就可以广泛涉猎。而一旦遇到较艰涩、较难懂的内容时,学生可视情况而定,仔细读、反复读,进而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和所传达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一定能够从中受益良多,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
(三)开拓阅读交流平台,增加阅读数量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各种阅读交流的渠道,创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倡导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阅读成果,互相交流阅读心得,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读物。比如,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展示各种优秀的阅读物供学生挑选和交流,开展阅读网站建设,倡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上传到网站等,这些活动在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拓展阅读提供了助力。为了能在活动中有优秀的表现,学生便会自主进行多种资料的收集工作,而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阅读数量。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占据了很大的一个比重,广大教师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红秀.刍议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J]. 新课程:小学,2015(8).
[2]王鲁梅,胡顺伟.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 学周刊,2014(33).
[3]袁洪举.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
拓展语文教学 篇7
高职语文教学的要求为“打好基础、突出实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在原有语文基础上, 教师应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强调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引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 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工作中, 能自觉去广聚博览, 永不停歇。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个性特长, 形成健全人格。
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 形成“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 限制了自己的文化和学术视野。同时,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除了对文章能作基本语知的把握外, 并没有能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 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能力。语文教师应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 由此及彼, 沟通生活, 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立足课本, 从内容到形式, 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 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 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内容载体, 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 形成“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教师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这唯一教材, 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 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结合实际, 拓展教材外延, 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身心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高职语文大纲也明确指出了延伸语文教学外延的必要性。其实, 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师应勇于跳出教材教语文,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文本外知识, 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外延, 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阅历。
1. 从内容上讲, 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决定了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文学即人学”,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愿为国家出力却壮志难酬的感慨;《琐忆》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感情;《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一群革命学生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顽强斗志, 通过讲解、启示, 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反面角色认识生活的假、丑、恶,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和刘兄, 《雷雨》中的周朴园, 等等, 让学生从人物的善、恶、忠、奸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从人物的喜悲、成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 体会作品中的道德评判力量。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教学、为人处事方面也要处处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
2. 从形式上讲, 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
这种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引进了一溪活水, 让语文勃发了生命的活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 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 搭起了一座平台。
(1) 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 使他们体会到知识就在身边, 从而感受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学习的趣味, 对课堂学习产生亲切感。例如在讲授《明湖居听书》时讲到白妞和琴师关系时, 我想到中央电视剧频道热播的《啼笑因缘》, 联系剧中的沈凤喜和沈三弦,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在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有关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 这些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古代人民的杰出智慧。在教学中, 当学生自悟课文产生疑惑时, 教师适当介绍历史背景, 可起到令学生“茅塞顿开”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晏子辞千金》时, 我们可从学生小学时所学《晏子使楚》谈起, 联系春秋、战国形势, 使学生对晏子这一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由于语文课的人文特点, 语文教学还要重视书外“时代背景”知识。有的叙事性的文章具有一定的背景联系, 教师在学生朗读文章而不得解时, 向学生介绍这些背景知识, 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学生理解课文会更容易, 也更深刻。
(3) 联系所学专业, 重视书外“自然科学”知识。有些写景状物的课文, 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当学生产生疑惑时, 教师适时点拨, 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美好志向。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事例, 对学生而言, 有一种特别的亲合力, 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学习的距离。例如《神奇的极光》就是这样, 在学习中学生对极光形成的原理不够理解, 我从学生所学电子专业中电视成像的原理讲起, 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探寻自然中深奥的道理。
生活之源不绝, 语文之树常青。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 使学生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从被动学习语文向主动学习转变, 在语文学习中提高修养、健全人格, 也只有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课堂上才能流淌出和谐的音符, 充满情趣, 充满乐趣, 充满活力, 也更充满吸引力。
二、跳出课堂, 指导实践, 培养语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道出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优劣。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 但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独立的、可持续的, 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内阅读内容有限, 时间有限, 所得有限。而母语学习资源无限, 机会无限, 发展无限。所以, 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 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
开展课外阅读, 是加强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教师要经常推荐课外读物;指导阅读方法, 特别是读整本书的方法;鼓励摘录好词佳句, 写读书笔记。在不断指导与交流中, 学生必定会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尝到阅读的甜头。课后布置延伸作业, 特别是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有科学研究表明, 知识要转化为能力, 它们的比是1∶6, 也就是说课内的阅读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 还需要5倍于教材的课外阅读量。所以, 延伸作业应以课外阅读为主, 阅读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是要与教材相结合, 适当延伸;二是要适合学生程度和兴趣。好的语文教师非常重视每一课的“导入”, 充分挖掘入选课本的每一篇经典作品的“生发力”, 使之成为引发学生阅读那个作家或那类作品的一个切入点。比如讲李白的诗, 除了课本上选的, 还有哪几首、哪几句特别值得欣赏, 好在哪里;讲莫泊桑的《项链》, 就可以同时介绍他的其他有趣的作品……这样的引导, 既能搞活课堂, 加深学生的印象, 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家、阅读更多作品的好奇心。再如《富春江上》, 其课后延伸作业可以是作家季羡林的其他作品, 也可以是其他作家类似的作品。季老的《牛棚杂记》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季老经历过文革的诸多荒谬之极的事件之后于耄耋之年仍能乐观地生活, 看待世间生命, 其豁达、昂扬读来让人感慨万分。这些都是教材文本阅读的极佳补充。学生一旦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好读书, 读好书, 那么无论在阅读能力上, 还是在学习潜能上, 都会有很大的发展。
另外, 课外延伸方式要多样化。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读本, 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 不能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 还应有更多的延伸方式, 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教学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 了解名人;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 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的同时, 更要让学生体会到延伸的妙处, 懂得怎样去延伸, 向哪个方向延伸, 延伸的目的是什么, 继之以自觉地、津津有味地向课外不断扩展,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觅。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向课外延伸的兴趣, 一方面进行合理指导。
“风弄林叶, 态无一同;月当流波, 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 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 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 立足课文, 又跳出课文, 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 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社会、生活。高职语文课堂是每一位高职语文教师施展才华的天地, 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求知, 而且要引领他们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这才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由于高职阶段很可能是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的最后阶段, 因此这个阶段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教学很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今后还能继续学好语文, 只有让学生爱上语文。高职语文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 更要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挖掘美。如课文中那“渔舟唱晚”的恬静,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旷达,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气魄与美丽, 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 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 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 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 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 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的目的。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要跳出旧有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模式, 就必须联系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 进行有效的改革。本文认为,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立足课本, 从内容到形式, 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要跳出课堂, 指导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刍议 篇8
《大学语文》由于没有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 也没有《大学英语》的实用性, 很容易被边缘化。因此, 有论者说《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 开设与否无关紧要, 甚至认为应当取消这门课程。也有人提出“取代论”, 以《大学人文读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来取代《大学语文》。《大学语文》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主要是由该课程的定位决定的。很多军校开设《大学语文》, 其初衷就是为了给那些上了大学, 但是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员“补课”。在长期应试教育过程中, 一些理科生中文底子欠缺, 说起话来词不达意, 写文章更是语句不通, 故而寄希望于《大学语文》来解决上述问题。温儒敏教授在《就“大学语文”的困扰答记者问》中讲到:“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要通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的, 中学搞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过关, 现在指望在大学的一年或者半年里突击补课, 让读写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是不现实的。”由此看来, 《大学语文》不应该被当作“高四语文”来误读, 也不能随意取消或者取代。《大学语文》应当变革, 无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要有大的创新, 否则很难在大学的讲台上立足。惟有通过变革, 才能提高它的辨识度, 才能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 如何对《大学语文》进行变革呢?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重点在拓展教学上下功夫。
二.《大学语文》拓展教学的内涵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高[1998]2号文件) 中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 升华人格, 提高境界, 振奋精神,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成为‘四有’人才, 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 激发创新灵感, 为他们在校学习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浓厚的人文底蕴, 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军校《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即是加强学员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首先要体现“大学”的特点。即由原来高中阶段注重对字、词、句、段解析上升到关注作品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审美欣赏等层面的内容, 进而追求学员对作品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大学语文》课程是军队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承担着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打造高素质、复合型的军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的重任。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其次要体现“大语文观”。《大学语文》是以开阔视野,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提高大学生审美欣赏和文化修养为目标的课程。它包罗的内容相当广泛, 具体来讲, 至少涵盖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三个方面。随着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语文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 而是作为培养一个人通过理解文学进而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心理综合能力。《大学语文》在当下具备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其内容更丰富、文化性更强, 更具知识性、人文性。无论是从文学阅读、文学欣赏还是文学熏陶上都能发挥人文精神的传播作用, 让学员在古今文化精品的感化作用下, 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此同时, 开放世界的种种挑战, 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 使《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具有厚实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新一代“四有”人才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大语文观”决定着《大学语文》拓展教学要朝着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的方向努力。
三.《大学语文》拓展教学的思路及方法
(一) 时间上, 不局限于课堂。
现在军校《大学语文》教学时间一般安排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 课时较少。希望通过课堂时间使学员的语文水平有大幅提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教员可以为学员提供大量的中外名篇书目, 使学员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精品进行阅读, 一方面丰富学员的阅读量, 另一方面促进学员逐步形成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 空间上, 不局限于教室。
鼓励学员大胆走出课堂,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比如学习了军用公文写作, 就可以带领学员到机关、到部队进行现场调查、采访, 撰写相关的公文。
教员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对学员进行训练和提高。学校组织的所有大型活动, 如文艺晚会、校运会、形势报告、政治教育、演讲比赛、公文写作竞赛等等, 都是学员学习语文的好机会,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资源。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可以举办文学沙龙、文学讲座、读书报告会等活动, 探讨文学热点, 交流学习心得和读书体会, 激发学员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课堂教学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延伸, 还能矫正教员教多少, 学员学多少的不良教风和学风。
现在很多军校都建立起了网络课程教学系统, 学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随时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动态, 满足学员自主学习需求。
(三) 内容上, 不局限于课文。
《大学语文》的教学, 教员在教授过程中, 不应囿于教材文本本身。首先, 课文的讲解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讲《橘颂》, 以民间端午节的习俗为引子, 导出作者屈原, 然后介绍其生平、作品, 就能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更能加深学员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第二, 《大学语文》的教学, 可以引入最新的学术观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是相辅相成的, 同一文学作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角度, 尤其是古代作品, 因历史久远, 难以查阅到有关作家作品的详实资料, 故而对作品本身产生不同的看法。在课堂讲授中加入学术观点, 适时引导学员, 通过比较思考, 可以锻炼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比如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学术界有三种说法:即讽喻说、爱情说和双重主题说。教员通过帮助学员领悟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意蕴和内涵, 完全可以由学员自己得出结论。
第三, 《大学语文》的教学, 要多介绍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孟子讲“知人论世”。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介绍深邃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评价历代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思想精髓, 阐释和宣扬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以使学员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素养, 丰富人文精神。讲苏轼屡次遭贬, 可以培养学员旷达的人生境界;讲辛弃疾“上马击狂胡”的志向, 可以引导学员树立报效祖国, 献身使命的崇高责任感;讲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可以帮助学员养成正直不阿的道德操守。
第四, 《大学语文》的教学, 可以多学科交叉。例如我们讲《晋楚城濮之战》、《垓下之围》等课文时, 就可以引导学员广泛运用战略学、战争心理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考证, 帮助学员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 方法上, 不局限于讲授。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尝试合作教学法, 安排1-2次课, 让学员在认真准备, 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 自己上台讲解, 教员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也可以尝试启发式教学法, 教员在课堂授课中, 组织引导学员进行分组讨论, 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讨论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生动形象地展示《大学语文》的形象性特点, 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增大教学信息量, 增强教学效果。通过鉴赏优美的视频短片等多媒体资源, 有意识地启发学员对未知世界的想象, 使他们在“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开阔意境中, 在《逍遥游》的神奇世界里, 拓展作品的意境, 开发想象力和联想力, 从而培养学员的审美取向和鉴赏能力, 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审美享受和审美价值。
(五) 考评上, 不局限于分数。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需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以往对学员评价的唯分数论, 已经无法满足拓展教学的评价要求。《大学语文》拓展教学的考评体系应当由课终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分课堂发言和课后作业。课堂发言可以锻炼学员的口头表达能力, 调节课堂气氛, 还能借此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课后作业必不可少, 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锻炼写作能力。总之, 拓展教学的考评体系应该让学员甩掉考试的包袱, 采用多种形式, 启发学员积极思考, 培养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真正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参考文献
[1]王璇.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J].语文学刊, 2009 (5)
[2]郭禾.拓展时空:《大学语文》教学探索[J].福州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
拓展语文教学 篇9
一、选材注重“具体”, 拓展如“拨开迷雾”
拓展不是作秀, 拓展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学生理解某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补充学生的感性认识, 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演示来展现物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尽量选择来自于学生生活, 为学生所熟悉且具体的“事”和“物”来拓展教学, 促进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问题化和任务化。抽象的物理概念化为具体、形象的物理问题, 让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有了着力点;概念化为问题和具体的任务, 让学生看到探究的社会价值所在,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正情绪。
例如, “静摩擦力”概念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进而影响了对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确立。为了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 笔者拓展应用了如下的简单实验:将一个硬毛刷放置在讲台上, 对其施加一个较小的拉力且不拉动毛刷, 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毛刷的硬毛发生了形变, 通过这一观察, 将“隐性”的运动趋势“显现”出来, 再进一步引导, 学生能从直观的现象中体会到“静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这个特点。
有时, 还可以借助于学生熟知的, 与物理观念相近的生活知识来进行拓展迁移。例如, 关于“质点”的概念, 可以利用“水果”来迁移, “水果”是在忽略了形状、口味、颜色等次要因素, 突出其含有水分而抽象的一个概念, 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质点”模型的认识, 也知道了能否看作“质点”在于对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分析;再如在区分概念“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与“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问题上, 可以借助生活情境进行拓展迁移:人到中年会发胖, 甲在两年内胖了12kg, 乙在一年内胖了7kg, 谁质量增加的多?谁发胖快?
二、形式回归“简单”, 拓展中“拾级而上”
简明、真实的拓展照亮学生探究的方向, 学生走两步就轻松地来到了探究的门前, 并能从出发点看到了归宿;“简单”的拓展给学生搭好前进的阶梯, 学生“拾级而上”, 跳两下就摘到了成功的果实。
例如,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 笔者先让学生鼓掌, 通过拓展简单的活动, 让学生从中体验, 进而带出简洁的设问:“我们鼓掌时, 两只手有何感觉?”这样的设问加上亲身的体验, 学生很快可以说出感觉到左右两手都有点痛。“左右两手有点痛意味着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不难得到正确的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甲对乙有作用力, 同时乙对甲也一定有作用力”。
教学中要防止拓展的泛化, 拓展的目的是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具体, 简单且真实的拓展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学习的轻松感,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有很好作用, 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欲望, 对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和新情感的获得极有帮助。
三、契机源于“意外”, 拓展显“精彩纷呈”
教学过程中, 除了我们教师有意识地拓展外, 学生的想法脱离了教师预设的教学轨道是很正常的事情, “意外”在所难免, 将这些课堂的“意外”生成, 作为课堂的生长点, 进行拓展, 学生对探究的结果会倍感真实, 定然更为珍惜。
例如, 笔者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教学中, 当总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同样压力下, 接触面越粗糙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时, “意外”来了。
生1:“光滑的玻璃板, 按照刚才的结论应该摩擦力很小, 为什么将两块玻璃板紧贴在一起, 想要侧向将他们移开就很难呢?”
我正准备回答第一位学生提出的疑问的时候, 又有一位女生站起来提出了另外一个“意外”。
生2:“老师, 相同质量的同种玻璃作成玻璃球和玻璃板, 可以得到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是一样的, 而相比之下玻璃球就很容易滑动。是不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积有关呢?”
拓展语文教学 篇10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多维拓展的必要性
从语文的特点来看,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 学生在课本中所接触的其实都是文化, 学习的内容都会在精神层面上对学生产生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语文的熏染作用之外, 也应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以阅读为例,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在对标准答案进行讲解的同时也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 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自身的个性。从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来看, 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无论是对自身生活的安排或是对社会的看法都有着自身的期待和憧憬, 在遇到问题时, 更侧重于发表自身的观点并被人接受, 因此, 在心理上更向往自由的学习空间。况且高中阶段, 学生对学习已经有了自身的见解和认识, 因此更乐于通过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多元理论来看,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三点来看,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思维, 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中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拓展思维的途径
(一) 尊重学生主体性, 给学生预留空间自主学习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教师除了对课堂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以外, 也应该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行阅读体会自己感兴趣的文字, 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对自身的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的压缩, 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 在对一篇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教师只需要对较难的部分进行适当的讲解, 剩余的大部分时间, 可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去品读课文, 最后相互讨论, 说出各自的想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 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二)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自主学习的同时, 拓展思维
除了课堂上的内容外, 教师也应鼓励学生阅读《读者》等课外读物, 以作为学生在课堂外的补充, 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 也能够实现学生对自身内容的补充。除了《读者》这一类读物之外, 教师也可通过鼓励学生阅读或观看经典的读物或电影, 并写下感想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在课外时间实现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深度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形成拓展学习的基础
高中阶段, 培养学生自发地进行拓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学科的学习, 本身就是一个发现、解决、升华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领悟出问题的实施。对此,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鼓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 在遇到问题时, 由学生自身进行讨论、总结和概括, 最后给出各组的答案, 同时教师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评价,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也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比如, 在对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进行总结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并进行总结, 然后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这样, 学生的拓展学习能力就能够大大提高。
(四) 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
语文知识竞赛就是对语文常识和基本知识进行竞答的比赛,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是促进学生拓展学习的有效策略。定期举行语文知识竞赛的方式,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也有助于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外, 这种分组模式的知识竞赛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将“为虎作伥”“穷兵黩武”“买椟还珠”等容易写错或读错的字词进行整理和归纳,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阐述,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水平。“我国的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四书指什么”等内容的归纳整理,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常识。
三、结语
语文不是一门靠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试卷标准答案的记忆来就能够有所提高的学科, 它考察的更多的是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需要对基本的课本知识进行讲解以外, 也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自主学习, 拓展思维。只有这样, 才能够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凯球.拓展高中语文学习的“开放性空间”[J].科技信息, 2006 (3) .
[2]方文飞, 潘建华.先学后教:高中文言文自主学习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 2011 (1) .
[3]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2) .
[4]姜灵妍.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5) .
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拓展迁移 篇11
一、反弹琵琶式。打破传统思维,反向立意,允许学生发表另类观点。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是一个地位卑微、逆来顺受、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他让人可笑,又让人可悲。换一个角度思考,范进有没有闪光之处,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这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学生就会得出范进有毅力、有决心、执着专注、持之以恒、不怕打击、不畏艰难等答案。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人来阐述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那么顺境是否更有利于人才成长呢?孰是孰非,就看学生怎样理解。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某个人物或审视某个问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探究质疑、理解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放飞思绪式。在课终时,巧妙地利用语文内容中的“空白”之处,诱发学生的想象,纵向延伸,补充完善课文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当《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后,小弗郎士下课后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举动?《紫藤萝瀑布》文末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加快脚步去干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时空任我行,思绪驰骋天宇,因为想象,所以精彩;因为精彩,所以快乐。想象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增强了主体意识。
三、比较异同式。将教学内容中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如学了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就可以和他的另外一篇作品《小石潭记》相比较,体会两篇作品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侧重。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就可以和当代作家阎连科的《父亲》比较阅读,两位父亲性格上的迥异并没有遮盖住两位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让学生感悟到父爱的伟大,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自陈心曲式。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文快终结时,让学生谈谈是否有课文中同样或类似的体验和感受,谈谈有何收获或看法?《哨子》一文中谈到许多人为了哨子付出太高的代价,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有过为“哨子”付出代价的事情吗?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反映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主题,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言为心声,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五、出谋划策式。人有喜怒哀乐的情感、酸甜苦辣的经历。在人生道路上避免不了急流险滩、杂草荆棘,让学生为作品中的人物想办法、出主意,让他们轻松应对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摆脱困境,走出人生的漩涡。某类动物或自然景观即将面临灾难性的打击或破坏,请学生为它们提供一把遮风挡雨的伞。《藤野先生》中作者在仙台医专看电影时听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拍掌欢呼,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请为鲁迅先生献计献策,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有伤民族感情的尴尬事情发生。再如《死海不死》在文末作者不无遗憾地谈到死海海水将会消失,死海真的要死了。请学生以死海湖边长大的一位居民身份,向巴勒斯坦和约旦政府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这个神奇的湖泊消失在世人视野中。通过出谋划策,学生和课文面对面交流,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和参与社会的意识。
六、改头换面式。1.撰写病历。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灵魂扭曲、人格不健全的人物形象。如范进、孔乙己、菲利浦夫妇、奥楚蔑洛夫等。从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药方等方面为他们把脉诊病。2.填写审案报告。学生设立虚拟法庭,过把法官瘾。原告、被告、案由、审案经过、结案评述构成一份审案报告。狩猎队追杀斑羚、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郑屠强抢民女等可成为案件的主角。3.整理人物档案。从姓名、年龄、职业、身体状况、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着手达到对文章的解读。除此之外,还可以以书信体、剧本、墓志铭,将文言文改写为白话故事,将通讯改为消息等形式进行拓展迁移。变换形式阅读文章,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七、喜闻乐见式。1.以乐配文。根据文章意境、情感、主题让学生配上相同或相似旋律的音乐,用听觉艺术阐释,解读文章,增强感染力。2.以歌颂情。即用歌声抒发情感。如学完魏巍《我的老师》后,就可以让学生演唱有关歌颂老师的歌曲。3.以画表意。通过绘画的形式描述作品的某一个景致或某一段情节。不必考虑是否有绘画基础,只要以心来画即可。另外还可以采用相声、小品、舞蹈、辩论等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灵活处理教材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拓展阅读 篇12
一、课前指定阅读, 熟知文本背景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文章涉及到的时代背景较复杂深刻, 若还像在小学、初中时那样, 仅仅就文本本身阅读, 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对此类文本的教学, 一定要要求学生去搜寻相关文本背景, 或者指定相应篇目的文章去阅读。在熟知文本背景的基础上, 再去阅读、教学,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笔者在教学《想北平》一文时, 如果仅仅从思乡角度来谈, 很难将作者那种对北平的赤子深情讲透彻, 而不深入了解, 这一点文章的写作背景就难以理解, 特别是对当下的高中生而言, 更是无从去分析。于是, 我结合文章的写作时间, 把“何梅协定”、日本侵华、“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等几则素材放在导学案上, 作为背景材料。文章创作于此时, 作者自然为华北危急、北平危急的局面而百感交集、忧心如焚。学生通过对这一背景材料的阅读, 也就明白了文中作者将北平比作母亲、思念北平欲落泪的情感来自何处了。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 在对背景的普及阅读后, 学生普遍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深入的理解, 而不再是仅仅将其作为普通的思乡散文来看, 也更能理解作者的一腔爱国热忱和忧患意识了。
老师们都明白文本背景对于文本教学的重要意义, 但很多人都习惯于只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其实, 这既浪费时间, 也不合乎阅读规律。将文本背景相关资料提前指定学生阅读, 好处多多。一方面, 可以提前让学生熟知背景;另一方面, 也能让学生在预习中深入理解文本。这样在教学中, 可以少花时间在背景介绍上, 而更多地分析背景与文本写作的关联, 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和有效的。
二、课上对比阅读, 深化文本内涵
对比阅读的好处在于可以给读者强烈的印象。相似文本的对比阅读, 可以互通有无, 勾连认识;风格迥异文本的对比阅读, 可以理性思考, 强化认识。在具体教学中, 对比阅读文本的选择很重要, 不能为对比而对比, 而应该选择确有必要, 有明确教学意图的文本, 否则既浪费时间, 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种对比, 可以是内容上的、风格上的、语言上的、手法上的, 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如笔者在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 在讲到史铁生对其母亲的内疚情怀时, 发现这种复杂的情感及其根源很难言喻, 作者在文中只是通过几个侧面的小细节进行点染, 并没有细细描写, 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而言, 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笔者选择了对比阅读。找来史铁生另外一篇著名散文《秋天的怀念》, 作为对比阅读、深化理解的辅助文本。当笔者读到文中作者母亲要带儿子去看菊花, 却最终吐血而亡时, 学生眼中闪动的泪花证明他们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也理解了文章中深深的愧疚何来。因为在《我与地坛》中, 作者较少写到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场景, 更多的是写自己的追悔, 是一种间接的写作方法, 而《秋天的怀念》中是直接抒情, 自然更加清晰易懂, 也更加煽情。通过这两个文本的互通、勾连, 就成功地帮助学生理解到原文本背后的内容, 有效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再如教学李商隐《锦瑟》一诗时, 针对李商隐诗歌“意象朦胧、典故繁多、情感复杂”的特点, 笔者摘录了二十多对李商隐诗歌中的名句, 以诗解诗, 将李商隐其他诗歌中的情感、意象与《锦瑟》中相同情感、意象对比阅读、分析, 取得了较好效果, 同时也大大深化了学生对李商隐诗歌的整体认识, 课堂结束后, 有同学感叹, 以后遇到李商隐的诗歌再也不怕了, 因为从哪些方面去理解李商隐的诗, 这堂课基本上都已经涉及到了。
三、课后延伸阅读, 提升文学品位
课堂文本教学只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 并非全部。课后延伸阅读, 既有利于对文本内涵的巩固、深化, 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最终“反哺”到文本阅读上来。课后延伸阅读文本的选择, 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和课堂文本有着近因联系, 即延伸文本与课堂教学文本在作者、内容、手法等方面有突出联系;二是延伸阅读文本短小精悍, 便于理解, 否则就会打击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如笔者在执教《老王》一课时, 明确了要尊重底层人, 维护他们的尊严, 看到他们身上散发的光芒, 这样的主题对于学生而言, 看起来容易, 其实未必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于是, 我在文本教学结束后, 给他们下发了课后延伸阅读资料———不到1000字的小小说《尊严》, 作者吴培利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老铁, 本来个子高大魁梧, 是篮球好手, 女儿生病了需要医治, 所在公司捐献了10万元, 在捐款仪式上, 公司宣传部要拍摄厂长将钱款递给老铁的镜头, 但老铁个子高, 厂长个子低, 不能凸显厂长威仪, 于是宣传部小记者要求老铁弯腰、低头, 并最终一脚踢到老铁腿弯, 让他跪下来, 才拍好镜头, 在这种场景下, 老铁的尊严丧失殆尽。在接受公司捐款后, 老铁却不辞而别, 让公司人既感到诧异也很愤慨, 但最终有人看到, 老铁跑到其他单位去做了个看大门的, 而且低头弯腰再也不复雄壮魁梧了。小说不长, 但揭示的有关尊严的内涵很深, 并且作为小说, 其表达方式比较直白, 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通过延伸阅读, 学生很容易就能认同, 人穷志不短, 底层人也需要尊严的内涵, 反馈到《老王》中, 就能理解老王在临死前拿东西送到作者家中, 作者却没有让座还给钱“侮辱”的内涵, 也就能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何由而发了。还有不少同学, 据此写了读后感, 自己也创作了几篇有关尊严的小小说。
【拓展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拓展知识11-30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10-19
初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06-26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刍议10-10
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10-21
语文作业的拓展途径10-04
小学语文阅读拓展课12-09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字词08-27
拓展小学语文学习资源06-30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