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堂教学论文

2024-08-02

拓展课堂教学论文(通用12篇)

拓展课堂教学论文 篇1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时下,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少不了这个环节,公开课尤为明显.笔者近几年在听课中搜集的资料,作了一些归纳和思考,现将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了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问题:拓展无主题现象干扰了教学内容

什么是“无主题”,即拓展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干,与学生言语能力不相干.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下载资料,纯原始信息

我们的老师在课前经常会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作者、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作为预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走近作者,走近文本.这样的考虑未免不可,既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笔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学生多重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未经过处理,长篇大论,拿到课堂上来.试想,这些下载的文字中,有多少信息与课文内容相关呢?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呢?

2. 学无边界,语文味缺失

在课中,我们经常会拓展一些主题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为补充资料,让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易于学生靠近文本.记得以前教材,老师们教《曹冲称象》,读了一遍课文后就开始“拓展”了:如果不用曹冲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称象?《借冲称象》里涉及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原理,即水的浮力是不是还要请一位物理学家来讲讲有关的物理定律?当然如果有时间,这样也未尝不可,多学一点知识也是好的.但这样一来,语文课与其他课程不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吗?课后专家评课:有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简单机械,缺乏思维量

拓展也存在简单机械的处理方法,如上完课后,就问学生: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请你用笔写下来.这种拓展,不需多动脑筋,因为题目是开放性的,我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根本不起到作用.

那么,要不要拓展?毫无疑问,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正如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

二、策略:围绕课程,有效进行拓展性教学

笔者一直以为,语文课要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课文只能相当于数学的例题,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我们要从中发掘课程内容,再转化为教学内容,我们所拓展的内容一定要实现课程内容服务.笔者提出一些策略,以供教师们参考.

1. 比较性拓展

什么是比较性拓展?实际上是教师自己或适当引导学生从文本言语特点出发,选择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言语内容,让学生比较阅读,这是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有认识.运用比较阅读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美文,理解作者情操、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能力,养成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思维的习惯.比较阅读又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分析言语表达的特点,第二种是比较中体悟作者的感情.永安实验小学江雪老师在省优质课评选时上的《渔歌子》一课,就是用了比较式拓展,课末,江老师对作者表达的情感作了小结: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随后,并出示了柳宗元《江雪》一诗,告诉学生,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年柳宗元诗人被贬,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我们的两辐完全不同的画面.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这样的比较,即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情感,在比较中发现表达的魅力.这样的拓展主题是明确的,内容也是丰富的.类似的比较式拓展课例很多,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是拓展整合同一作者——李白的诗歌,在拓展整合中,让学生走近诗人李白.

2. 主题式拓展

所谓的主题式拓展,即同一主题进行拓展,便于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或感受作者的表达艺术.老师课前搜集资料,就属于主题式拓展,目的是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进行拓展性阅读,但阅读不能只是停留在下载资料,要体现“读”,这就得在搜集信息后,要在阅读中处理信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晏子使楚》时,就是明显的主题式拓展.教学《晏子使楚》,窦老师又补充了《胯下受辱》和《狼和小羊》两篇文章,教孩子们怎样读书:通过晏子的“看了看”和韩信的“看了看”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明白:晏子看到的是楚王对他的不尊重,而韩信看到的是一个无赖对他的侮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晏子之所以从容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支撑.由此,窦老师引导学生再读“看了看”,从中体会、理解这个词的分量,使学生明白,就这么一个“看了看”,可看出晏子的大智慧、超越自己脾气、性格的那份勇气……通过重读《狼和小羊》让学生明白:小羊和晏子同样的有理有据有节,但换来的结果却不一样,所以,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有理有据有节.在课堂上,窦老师适时把《燕子春秋》的古文段提出来,让学生对照阅读,积累了成语和典故.有两个目的:一是协助学生理解晏子的智慧,二是便于学生积累关于人物智慧的名句.可谓一箭双雕.这样的拓展,课堂容量大,学生要学的信息也很多,但要注意,一定是要在同一主题的背景下进行拓展,才有价值,如果一味地拓展与课文相关的地理、历史、生物等材料,与语文无关,这样的拓展是无效的.因此,主题式拓展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在母题下的拓展原则,如果我们把课文中的主题当作母题,那么我们拓展的内容在母题的语境下补充相关题材的言语或内容;二是学生理解积累的原则,我们围绕课文内容适当选择一些内容作为学生拓展学习的对象,主要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或便于积累.

3. 随笔式拓展

随笔式拓展,即围绕文本的一个空白点,让学生想象后进行随笔化练习.这样的拓展目的是在学生练笔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文本主题或人物.福建永安的江雪老师执教《渔歌子》一课时,设计了以下随笔:

师:让我们也来写一写你们眼中和心中的白鹭吧!

配乐练笔.

①在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白鹭在空中______,它们______.

②几只白鹭在浅水滩前,慢悠悠地走来走去,它们______.

③一只白鹭飞落在桃花树上休息,它______,好像_____.

④西塞山前的那一群群白鹭啊,时而______,时而______,让人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

这样随笔的好处是,执教老师创设了四种语境,让学生练笔,感受白鹭这一古诗意象所表达的内涵.这样的拓展在不少课例中可以看到,但防止一种为练笔而练笔的拓展,教师心中必须记住,每次拓展式练笔都必须明白,你练笔可以实现什么课程内容,以达到教语文的目的.

“拓展性”教学,它的理论依据是互文性理论.对于一线教师,必须牢记:拓展需要主题,任何拓展,都得想一想,教学中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还有没有区别?如果回答是没有,那么,我们还需要阅读教学干什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就完了吗!那样的话.不等于取消阅读课、取消语文课了吗?崔峦老师曾提醒我们:课改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取得重要进展有目共睹,种种问题也相伴而生.如,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

拓展课堂教学论文 篇2

一、拓展宽度,求得高峰体验

拓展宽度,既指涉猎资料的广度,又指创设宽松、生动的课堂活动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精神的幻想旅行,得到理智与审美的高峰体验。它可以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用诗和音乐的美来陶冶人的情操,用图片为学生参与活动作铺垫;也可以是注重不同领域文化的交叉、渗透与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还可以是创设富有诱导性的活动情境,激发、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与情感,与作者对话。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思考的快乐,体验情感的愉悦。《江南的冬景》中,郁达夫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借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淡雅高洁、优美宁静的意境,作者避实就虚的手法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于是笔者首先补充郁达夫的散文片段《雨》让学生比较阅读,其次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扩写还原。有学生这样写道:“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到了晚上,行走在两旁种满梅树的石路上,天空中下起了小雪,村中飘着酒香,正在迎接客人的到来。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远处不时还会飘来酒香。到了深夜,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风雪中进入柴门,顿时一股温暖的气息迎面而来。到了第二天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地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说:“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通过扩写,一幅清丽淡雅的雪景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来了,避实就虚的好处自然而然就被学生理解了,也让学生真正拥有了高峰体验。

二、提升高度,发展创新思维

课堂空间的高度是教育者所追求的。在一个真正有高度的课堂空间里,学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个性特征和阅读经验,他们对文本的反应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应紧紧扣住学生对文本初始的反应来推动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挺进,从而创造出更深厚、更丰富的对话成果。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往往是学生个人知识、经验与文本碰撞后产生的自我体验,虽然有时它是片面的、单一的,缺乏缜密周全的逻辑思维,但它恰恰是创造生成的可贵结晶。它能使我们的课堂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漫着生命的气息。在《鸿门宴》一文的教学中,有位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鸿门宴上项羽根本不会杀刘邦。理由如下:刘邦谢罪时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刘邦的真情告白使项羽心里有一番掂量:“刘邦此次前来主动称臣降服,按照怀王约定,关中王非他莫属,而如今刘邦却说自己根本没有想到,主动放弃称王的念头,如此谦卑恭敬,项羽怎能下得了手?”面对这位学生的质疑,面对其他学生饶有兴味的关注,倘若教师简单粗暴地说这样的理解过于偏颇,或者告诉学生你这种心理补白的方式很好,我们课下再讨论好吗?如果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教学任务是顺利完成了,可对学生来说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既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么轻描淡写,其他学生今后提出问题的热情和兴趣也将被严重挫伤,何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都不可能忽略学生的兴趣点。于是笔者趁着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因势利导、顺水推舟,让学生从心理补白的角度去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他绝不是一个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也不是一个糊里糊涂、遭人唾弃的昏蛋。从人性角度来看他重情重义、胸怀坦荡、豁达宽厚。从政治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他,他又轻信寡谋、居功自傲。他既凶狠残暴又善良不忍,既刚愎自用又轻信多疑,既暴烈急躁又优柔寡断,他应是多种性格因素糅合而成的悲情英雄,所以他才能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虽经千年的冲蚀涤荡仍魅力无穷。这样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从多维角度对一个复杂的人物进行了准确解读。

三、总结

源于生活实际 拓展课堂教学 篇3

一、结合生活、拓展内容

《品德与生活》教科书不是供教师讲授的,教材文本比较简约,它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提示和引导,这样也给教与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因地制宜,就可以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时,向一年级小朋友介绍学校:学校有教学楼两幢,共有28间教室,6间教师办公室。两教学楼间的大操场供大家活动,然后让他们走走看看,在观察中把德育墙上的《小学生守则》和作业本后印刷的对照一下是不是一样,《书画长廊》是哥哥姐姐们画的作品,让刚进校园的小朋友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那温馨的气息,唤起他们热爱学习的心灵感应……正因为教学内容的开放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教材教学,所以成效显著。

二、联系实际,拓展活动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为基础,充满童趣,愉悦童心,放心童思。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同时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经历真实的道德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时,首先读图,说出广场上缀满鲜花,洁白的喷泉奔涌环抱的是首都北京的天安门;白雪皑皑、高耸入云的西藏境内的喜马拉雅山;横亘绵延在群山巅峰的是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奔腾澎湃,气势宏伟的是黄河壶口瀑布;意境高远、风光无限的是长江三峡;碧水涟漪清丽无痕的是台湾岛上的天然湖泊日月潭。图文并茂的文本信息让学生目不暇接,一幅幅照片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振奋人心。联系到本地区的大湖鳞隐石林、石洞寒泉,永安桃源洞、百丈岩;学生曾经到过龟山公园,蝴蝶山公园;还有城区的灯光璀灿夜景,他们在观察、思考、倾听、回味中真正理解了祖国真美丽、家乡真可爱的内涵,受到了生动情景的爱国主义教育。

国庆节来临,让学生动手折剪五星,在图画本画五星红旗,听老师指着教室墙上的国旗讲解:“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红色象征革命……”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教会每个小朋友立正、敬礼、唱国歌,直到能准确规范地完成升旗仪式……由于活动多样,形式开放,学生易于接受,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和谐地正确地养成,逐步内化为行为准则,因此极有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健康成长。

三、合理安排,拓展时空

根据主题,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时空,利于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思品与生活》课程以主题为单位组织教学,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时空可自行掌握来完成。可以是一课时或更长一些时间,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就需要学生有课前深入调查研究、访问、参观、收集资料等准备,有的还课后的延伸活动,继续探讨,形成总体共识,得到启迪落实在今后行为中。它打破了在学校、在教室内授课的框框,也打破了一节课的时空限制。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首先,学生从身体感觉上找到秋天的凉意,看着树叶飘飘荡荡地落地,细心的小朋友却发觉在操场边那落光了叶子的光秃秃的桃树枝条上,竞然红艳艳地绽放出了几朵花儿来,奇特的小阳春景象,引发了学生无尽的好奇与探索,教师及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记录,让他们进行了很好的调查和实践。其次,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落叶,利用图画课剪、拼、粘、制作成各种奇妙的树叶画;学会利用自然知识制作树叶书签;通过树叶是收集起来烧了好,还是作为垃圾填埋好,或是让它落叶归根好的讨论,学生在不定的时空中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刻而生动的实践性教育。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树叶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接受相互讨论,把观察的记录向大家说一说,让树叶归宿的讨论加以述说,人人都有所获,个个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时空的开放,多层面的活动让学生博采众长,既增长了知识,也学会了对事物的探究方法。

拓展课堂教学论文 篇4

●关注有效性——教学拓展有“尺度”

众所周知,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来临, 可供教学拓展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拓展的目的, 并且具有一双慧眼——学会把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教学目标最相符、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最贴近的材料甄别与遴选出来。千万防止“拓展是个筐, 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做法。如何提升拓展的有效性, 捏准资源拓展的“尺度”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适合是根本

拓展, 是对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 首先应当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资源”;其次, 借助于“课外教学资源”, 而决不是本末倒置。“语文教学的轴心还是以课文为依据的课堂教学”。不管课堂教学是否需要, 随意运用课外教学资源, 漠视、抛开甚至异化文本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

有位教师在教学《木兰从军》第二自然段时, 既没有引导学生从战况的紧急入手, 揣摩和体会木兰“忧国”、“忧家”的心理活动, 也没有带领学生去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对话场景, 而是花时十多分钟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戏曲电影片段。“声色光影”完全替代了学生的思考, 影片中人物的“直露表白”挤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目的性”并不明确的前提下, 随意拓展, 其实已经失去了拓展应有的价值。这种不适合的拓展, 导致的结果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和负效的。

2. 适量是前提

所谓适量, 就是少而精, 精当有效, 而不是“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超越了“量”的界限, 往往适得其反。

有位教师在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 大量引进了网络资源:教学伊始, 教者即投影宋庆龄纪念馆网站主页中宋庆龄故居的图像, 在简单提问后, 又打开网页, 带领学生浏览了宋庆龄故居, 这一环节, 占去了十几分钟;接着, 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初步了解樟树的外形特征与品质后, 又带学生打开网页, 浏览介绍樟树的文字。就这样一节课只剩下几分钟。接着, 学习第六段时, 教者再次打开网页, 和学生一起去读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这样漫无目的大量引进课外资源, 既显得“喧宾夺主”, 又让学生难以消化。正如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博士戈登·克罗斯所说:“一种潜在的危险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了过多的竞争性的刺激, 就像商店橱窗里摆满了所有的货色, 造成了心理上消化不良, 最终导致感觉上的精疲力尽。”

3.适时是关键

适时, 就是要掌握好“火候”, 在文本教学最必要、最急需的时候及时呈示并迅速到位, 这是实现阶段教学目标的关键。如, 在上课伊始, 或知识铺垫, 或诱发兴趣, 或感情奠基;在课的中间, 或突出重点, 或突破难点;也可在课的结尾, 或升华主题, 或拓宽视野。

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这样深情地导入新课:“同学们, 一年有许多个日子值得我们去纪念, 但有一个日子, 应该让我们终身牢记!1998年3月5日, 这一天, 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那一年, 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 他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首诗。”然后课件展示诗歌, 教师深情诵读, 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那首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的诗歌, 再加上王老师煽情的语言, 课堂上立即充盈着思念故人的氛围, 师生之间, 师生与文本之间, 师生与伟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桥梁, 整个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 教师、学生, 包括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了。

●保持专一性——教学拓展呈“厚度”

一堂好课中的拓展材料不应该是单一的, 孤立的, 零散的, 它们是相关联的, 前后呼应的, 目标专一的, 犹如由一条丝线牵起的串串珍珠, 光彩迷人。保持拓展材料的“专一性”, 需要消解“散”和“滥”的现象。

1.剔除一个“散”字

所谓散, 这里指的是零碎、杂乱而漫无边际的拓展。“散”的结果只能是浅层次、低效率的。在课外资源的引入中, 教师要有“聚焦”意识, 要善于“聚”, 要学会集中精力“办大事”, 杜绝“东一棒, 西一锤”的零敲碎打。

《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为“我”吟唱民歌童谣, 给“我”讲故事、说谜语, 为“我”带来了童年夏夜的美妙。张学青老师在执教时, 以“民谣”为中心, 聚合了一系列的材料, 使课文的内容变得丰富, 主题变得厚重。她首先以一首“吴地民谣”导入, 让学生感受民谣的含蓄与风趣;在教母亲为我吟唱的民谣时, 张老师用纯粹的无伴奏的甜润的歌声唱出了民谣的“柔”和“甜”, “纯”与“美”, 学生恍惚就是那个夏夜里静静地享受母亲美妙歌声的孩子。在理解最后一段“母亲的启蒙”时, 张老师又引入了作者孙友田另一篇散文《黑土地》的段落, 学生在拍着小手诵读《大山欢笑》的过程中, 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诗作中有童谣的影子, 并由此体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含义。最后, 学生们在母亲苍老的形象与年轻时为“我”唱歌谣时的画面前, 又一次在纯粹的民谣声中感受“母爱之美妙”和民间文学的魅力。以上课例中, 张老师运用了课外资料、教师清唱、画面比较等拓展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都紧紧围绕“民谣”, 层层铺展, 慢慢叠加, 循环往复, 民谣的美妙、母爱的美妙氤氲着整个课堂, 也沉淀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样的课, 是内秀和厚重的。这种内秀和厚重, 来自于课外资源的有效聚合;来自于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恰切糅合。

2. 摈除一个“滥”字

滥, 是指泛滥、滥用, 既没有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又没有从文本的内涵出发, 而是滥用课外资源, 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时, 把它放到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中理解, 《合欢树》、《有关庙的记忆》、《病隙随笔》相关文本段落的呈现,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一种大语文观引领下的教学。学生从史铁生的这一组文字中读出了感动, 更读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好好活!”拓展材料的专一性才能凸显教学主题的厚重感。因为有了一组文字的拓展与咀嚼,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才会更深刻, 认识才更真实自然, 和史铁生才能心灵交融心心相惜。

所以, 我觉得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如一首优美的诗篇, 首尾呼应, 气韵贯通;应该如一首动人的乐曲, 音律和谐, 浑然一体。语文课堂拓展不是与文本内容的简单混合, 不是对课内知识的简单叠加, 也不是胡乱的“撒网布点”, 更不是读、演、说、唱的“大杂烩”。

●把握思想性——教学拓展见“深度”

课外资源的引用, 不是随便的, 更不应该虚有其表, 而是应当具有思想性。语文教师应该着力研究, 努力挖掘资源拓展的“深度”,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形中见神

当前, 不少语文课堂的拓展还只停留在向学生介绍知识的层面, 停留在拓展内容的层面, 只注重外在形式, 浮于表面,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如, 有位教师执教《泉城》时, 在下发补充材料 (材料介绍了七十二泉中的柳絮泉、五莲泉、白石泉、墨泉) 后, 教师仅仅请学生朗读材料后就匆忙结束教学。这种为了拓展而拓展的教学行为, 怎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呢?

其实, 语文课堂的拓展, 既要有外在的“形”, 即拓展的材料;更要有内在的“神”, 即通过拓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辨力。只有形神兼备, 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要使拓展有深度, 教师选择的材料必须要有“含金量”, 有可供利用的价值, 有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生长点, 最好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同时要开发拓展材料的“附加值”。教师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对所拓展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2. 平中见奇

看似平常的教学, 只要教师恰当引用课外资源, 就会使得课堂活力四射、意味深远, 这就是常中见新、平中见奇、凸显深度的教学。

《王冕学画》这篇课文, 大部分教师在执教时会抓住王冕“孝顺”和“刻苦学习”两个品质品词学句, 诵读体会。用心的老师可能会拓展王冕“学有所成”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眼界。管建刚老师执教《少年王冕》时抓住了“写‘王冕孝顺’和‘王冕刻苦好学’, 究竟哪个重要”的思辨题,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逼”着学生往更深处挖掘。学生通过讨论、争辩, 对文中王冕的“孝”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那就是——能够让母亲“安心”、“放心”、“暖心”、“开心”。使自己成龙、成凤, 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这就是“孝”。然后管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品味孔子引人深思的名言:“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不牵强, 不张扬, 不做作, 此时的拓展顺理成章, 学生的认识也水到渠成, 透彻而深刻。最后, 管老师又将“孝”这个富有深意的话题给了学生:同样是十岁左右的五年级学生, 面对着这四个“心”, 可以安静地想上两分钟, 我“孝”了吗?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甚至是一生。

当然, 关注课程资源的“思想性”, 需要教师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 这样才会从平淡的语言中挖掘, 才会从纷繁的材料中选择, 才会带领学生发现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深层含义。挖得深, 才能站得高望得远, 师生所得才会更丰富。

总之, 恰当引入课外教学资源, 是一种本领, 是一种胆识, 更是一种大智慧。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得好:“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文教师对教材课文的二度开发, 是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课文的过程。”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二度开发, 会用教材, 是一种教学创新。

拓展教学反思 篇5

篇一:拓展>教学反思

本次“回顾拓展二”的设计,重积累,重阅读,重拓展。因此,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适当地拓展阅读视野,以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成本的书,在读书中积累语言,在读书中体会情感。

“交流平台”谈的是怎样入情入境朗读课文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反映了作者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实际上是对学生读书的一个引导。“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名言和诗句,通过朗读积累,体会人生的一些道理,懂得少年应该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等道理。“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的是高尔基的《童年》。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成本的书,在读书中积累语言、体会情感。

篇二:拓展教学反思

本次“交流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流收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二是交流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重点是交流如何整理与运用资料。“日积月累”安排的是 16 个成语。这些成语都是褒义词,与本单元教材“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密切相关。通过读、背,一方面使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本组课文所表达主题思想的感悟。

针对本次回顾拓展的教学要求,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有关旧中国的屈辱史和新中国的成就,让学生在收集阅读这些资料后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对于“日积月累”里的 16 个词语,我让学生在预习中先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不懂的词语利用词典来解决。学生只有充分预习,了解所学知识,在课堂上的交流才有内容,才不至于受到时间的局限限制了思维。学生的预习工作做的很好。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的时候我进各组了解学生的预习以及交流情况。学生收集的预习工作完成的非常好,能做到小组交流时每个人都有资料可读,都有话可说。在全班进行交流时,却出现了冷场的状况,可能是有老师听课,学生放不开的缘故吧,经过几番鼓励终于有学生起来交流。在课后陈老师给我反馈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她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让学生说感受学生不发言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一个字来说,然后一个词,一句话,这样逐步由简单到复杂地来说,只要能说出来就大肆表扬鼓励,学生自然就有回答的欲望了。听了这个例子,我觉得这的确是个好方法,自己平时上课时,的确没有这样激励过。我觉得自己在处理这样冷场的问题时是非常笨拙的,学生一不吭声,我就开始紧张甚至有些恼火,却不知道如何引导,这一点是我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之处。

学生回报完收集的资料,我问学生:“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到这些资料的呢?”有的学生说是从学生用书上收集的,有的说是历史书上看到的,还有的说是从网上收集的,在这样的交流中自然地进入了收集整理资料的重点学习中。“资料多而繁杂,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整理出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呢?就你们昨天整理资料时的做法来谈谈。”这个问题抛出去,学生的积极性较之前高了一些,可能是因为昨天在收集资料时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学生能将自己如何选择资料的进行交流,我也顺势讲解整理和保存资料的方法。在这些方法教授完后,又对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进行梳理,我用自己整理的中国屈辱史和成就的资料来让学生具体地领会。但是在教这一环节是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跳出本单元学习,如果能将本册书所收集的资料来进行举例说明的话,学生可能会更深入地了解和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中国从遭受列强屈辱到成立新中国,做出辉煌成就,是离不开无数有豪情壮志的中华儿女的英勇奉献的。我们常常会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给我们带来新生活的英雄们呢?”这一句话很自然地将学习内容转到“日积月累”部分。

“日积月累”里一共有 16 个词语,在大屏上出示这些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然后找学生读词语,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字,比如“再接再厉”的“厉”,学生在平时总是与“历”、“励”分不清楚,所以在教学时,重点讲解区分这三个字,“披荆斩棘”的“棘”学生在读词的时候有学生读成“刺”,我立刻抓住这个错误,让学生区分“棘”和“刺”。这一部分的教学比较扎实,所列举的字都是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字。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字容易出错,那么可能课堂效果会更好一些。正音、区分形近字之后就是让学生用词造句,对于使用不准确的词语给予纠正,这一部分学生表现很好,能够积极举手发言,还有学生在一个句子中用了两个词语。只是遗憾我没有能够及时抓住这一亮点,提高难度,鼓励学生用更多的词语造句或者说一段话。由此看来,在课堂上我的即时反应还不够快,对于课堂生成的亮点把握还是一个弱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短磨练和提高。

总之,这一堂课的教学可圈可点,能够抓住课堂的 40 分钟进行有效教学,使学生踏踏实实地学到了东西,但是也有很多有待提高的部分。教学是一个永无极限的高峰,教学者需要不断地磨练与攀登,三步两步无法到达收放自如、拿捏恰当的课堂。

最后要特别感谢陈芙燕老师给予我这堂课的教学反馈和建议。

篇三:拓展教学反思

本单元“词语盘点”的教学可以渗透都阅读教学中,“日积月累”是诗歌《囚歌》,这首诗是以形象、精炼、富有感情为基本特征的,好的诗还有一种意境美。《囚歌》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现为优美,而是表现为壮美,一种使人迥畅荡气的悲壮之美,一种不可压抑的阳刚之美,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共产主义精神美。虽然在教学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单列一项进行讲解,但我的确想把这种美很好地体现出来。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这首抒情诗教得有情。为此,教师必须“进入角色”,即把自己变成叶挺。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囚歌》的情感美。我还要求自己,要用诗一样的语言去讲诗,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精炼、形象,充满激情,以此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会《囚歌》的形象美。一句话,在《囚歌》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审美教育。

本诗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多重朗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他们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理解。比如学生谈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卖友求荣的人。但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对过去毕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们对诗歌,特别是抒情的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这些我在教学前预想得还不够,因此课堂上实施时,有困难。

不足之处表现为:学生课外查阅有关叶挺的资料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我不得不进行补充。后来我想:本诗歌颂的是一种革命的气节,革命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是有相同之处的,学生查阅关于叶挺的资料有限,如果将范围扩大些,让学生查阅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许会更丰富。

课堂拓展,缘何失色 篇6

一、 “本末倒置”式拓展,节外生枝

《有趣的发现》(苏教版二上)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达尔文的老年黑白半身像(画面上的达尔文一脸白须、一袭黑袍)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达尔文!(生议论纷纷)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达尔文?

生:(笑)老师,达尔文是大光头,有点像光头强呢!

(其余学生纷纷附和,有的窃窃私语)

生:看看,他多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师呀,给他一把扫帚,肯定会飞起来…

生:咦,与书上的不一样,他是白头发,书上是黄头发。

…………

[思考]教师显然对这幅画像出示后,引发学生如此的热议始料不及,有些手足无措,只好快速带过,进入生词的学习环节。可二年级的学生们,还沉浸在对达尔文光头长须的热议中,迟迟难以集中注意力。此处,教师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发表对达尔文的看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认知和心理上还很不成熟,加上学生对达尔

文的生平、成就几乎没有了解,因此,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难免会围绕他的外貌展开讨论了。这样的交流,学生从中不能获得对文本学习有效的帮助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此处达尔文的资料拓展中,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到,课文中没有一句是关于达尔文的外貌描写的,他的长相如何,与文本中故事的发生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教师课前拓展的图片所蕴含的信息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几乎没有关联。这位教师为拓展而拓展,机械、盲目地拓展,出示的图片带来了负面效果。

【策略】“培元固本”式拓展,紧扣学科、文本特点。本著为了辅助学生理解文本中主人公的精神,可以以文字或图文形式,讲述一些关于达尔文热爱生物研究的小故事,可以用录音、视频的形式播放小故事,也可以让学生默读,关键是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能激发学生了解达尔文的兴趣和亲近文本的欲望。这样,既可为下文学生理解文本做好铺垫,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倾听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二、 “空洞笼统”式拓展,读写难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苏教版五上)

[片段一]

师:高尔基的儿子会怎么给爸爸写回信呢?

生:他会这样写:爸爸,我一定会记住您的教诲,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生:爸爸,在学校,我会帮助老师发本子,给别人带来美好的东西。

……

师:还有其他要写的吗?

生:爸爸,在小区里,我会帮助邻居奶奶扔垃圾。

师:(有些无奈)那你们写吧,注意信的格式呀。

[片段二]

师:那时在没有手机、电话、网络的情况下,写信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回信,首先要了解爸爸最想知道什么?好让爸爸放心。(板书:爸爸最关注的)

生:(思索)儿子和妈妈的生活、学习、工作近况呀。

生:爸爸最想知道自己的信对儿子有用吗?

师:对呀,可以把爸爸最关注的内容作为信的开头。

师:接着,儿子会关注些什么,问爸爸哪些问题?(板书:自己最关注的)

生:爸爸的病怎么样了?

生:爸爸什么时候能回家?

生:岛上的人们喜欢我种的花吗?

师:儿子还会在信中表达对爸爸的什么情感和心愿呢?(板书:表达情感和心愿)

生:感谢爸爸,送给自己“美好的东西”, 不是名贵的手表,也不是华丽昂贵的衣物,而是让自己受益一生的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份最好的成长礼物。

生:希望爸爸早日康复的心愿。

师:千里迢迢之外,爸爸除了关心儿子和妻子的近况,联系文中爸爸信的内容,再想一想,爸爸最关注的是哪一点呢?

生:爸爸信里讲的做人的道理,会不会影响到儿子?儿子会听他的话吗?

生:告诉爸爸,他的教诲一定会铭记在儿的心上。

师:这也是一种表态。(板书:表态)

(师小结板书,学生明确回信写法)

【思考】这是两位教师在同时执教这一课时的两个教学片段。在学完课文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将课后第4题练习: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作为课堂接近尾声时的拓展延伸环节。文中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虽然看似浅显,实则耐人寻味且深沉隽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重点。两位教师都出示了一张信纸,有称呼、问候语、署名、日期。但在拓展环节,两位教师的方法截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策略】“具体可感”式拓展,言之有物且读写融合。究其原因,“片段”一中的教师,缺乏拓展的技巧,教师的引导语言很空洞,缺乏层次和具体的指向性,所以学生在写作时也很空洞,有的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全部围绕结尾句进行思想说教。这样写的信,其实只是对文章结尾理解的深化,从“语用”层面来看,言之无物,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可以像“片段二”中的那位教师那样,要挖掘文本语言背后的的奥秘,发现文章结尾及课后习题的“隐秘”,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链接到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方式、方法也很“给力”,化“笼统”为“具体”,学生言之有物。这样,就能使课内与课外、读与写巧妙融合,使学生的言语水平不再“原地徘徊”。

教师对文本资源的开发,要以教材和学生为本,以“学”定拓,使拓展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运用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又跳出教材,使小语教学的拓展恰到好处。

(作者单位:淮安市清河区教研室)

拓展课堂教学论文 篇7

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笔者觉得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可从文人性格、历史背景、民族精神3个方面来展开,这些文本深处及外延的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追寻历史文化的踪迹,与古人对话,增加学生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累,回归语文课堂的人文意义。

一、那些人: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

古典诗文是先哲意志理想的承载,他们不同的性格精神就像多姿多彩的画卷洋溢于文本中。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对文本的感知、细读,却忽略对其作者的了解,而认知作者恰恰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视角。作品是作者精神人格的凝聚,跳过作者读文本,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内容之一是以课文为基础来解读其文人的性格理想,从而理解作品内涵。因此,拓展可从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两方面展开。

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有部分文人的作品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比如陶渊明。因此,品读他的诗文就需要从其诗文的核心“归隐生活”与“田园诗意”入手,解读蕴含其中的文人性格。

完成八年级的古诗文教学后,笔者尝试将书中的陶渊明诗作进行了整合,让学生进行横向的拓展阅读。将《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社会的描写与《归园田居》《饮酒》两诗内容相参照,其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与“桃花源”的和谐美好相呼应。但这样诗意地生活在《五柳先生传》里又是另一番光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建立在清贫的物质基础之上的。那么,他如何应对这种矛盾?这是横向拓展后可抛给学生的一个主问题。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从诗文中找出能体现他生活态度的语句来回应上面这个问题。《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驻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等语句值得继续深入揣摩、思考:“愿无违”是“无违”什么?“心远”又是远离什么?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困境凭什么还能“晏如也”?“忘怀得失”是哪些得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查找作者生活的年代资料、有关的典故。通过展示和交流,总结出:东晋时代的社会环境动荡,王权更迭频繁;许多文人对现实失望,选择归隐;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所以“愿无违”是“无违”独立人格;“心远”是远离官场纷争;清贫生活中的“晏如也”是因为灵魂的自由;“忘怀得失”更是其安贫乐道、淡泊世俗名利的写照。经此拓展,学生对陶渊明的文人性格理想及其形成的原因有了了解,从而理解了诗文中其乱世文人遗世独立的风范。

课文本是独立的,在学习中,将同类文本整合拓展,融会贯通,指导学生重读文本,将平时的零星感悟进行归纳,这是古诗文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的一种方式。

关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除了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结合课外的相关文本作纵向延伸,是文人性格解读拓展的另一种方式。比如苏轼的作品。“人教版”中苏轼的诗文包括《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诵读它们,能让我们走近苏轼,但真正走进他,还是远远不够,需要教学中结合课外的相关作品来补充拓展。

读苏轼,就不能忽略他的贬谪经历。教材所收录的诗文多为其贬官外放时所作。《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贬谪黄州期间,《水调歌头》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外放密州期间。十几年的贬谪生涯是他生命的主题,他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贬谪让他对人生意义的哲思体会更为深刻,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所以解读苏轼,可以收集部分他贬谪期间的作品作课外的纵向延伸。

与《记承天寺夜游》同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经典词作,都是其“乌台诗案”以后之作。引入这两首词,品读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也无情”等句子,并与《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一句比照、细品,其中的人生无奈感慨,仕途起落的坦荡就更显厚重、更有意味。但苏轼的洒脱不同于陶渊明,他身上有文人士大夫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责任,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便可感知,但两者又不矛盾,因他生性豁达,能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得失、起落。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

当然,除了联系苏轼本人的其他作品,拓展也可推荐学生读其他名家对他的介绍、评论。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对其人解读的经典文本之一。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轼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在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与诗文中读到的苏轼是相通的。相信这些课外文本的阅读拓展,能让学生更完整,也更深度地认知苏轼,更好地领会其诗文的精华所在。

总之,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文人性格形象是多姿多彩的,古诗文教学内容不应只拘泥于当前文本,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能让古诗文的赏析更有文化的厚度,学起来也更有回味的余地。

二、那些事:历史背景再现的拓展

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历史文化背景,古诗文是历史记忆的片段再现,文本背景的拓展能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感知每一段往事的人文情怀。那么,对古诗文的历史背景拓展,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1. 文本显性历史事件的拓展广度

教材中部分古诗文具有明显的史书特点,其内容就是对某段历史的记录。如《陈涉世家》,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过程。学生从文中能获取起义的起因、经过及阶段性成果等信息,对陈胜、吴广两个人物形象也会有初步感知,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时代背景知识的拓展,这种感知会非常有限。孙绍振先生说:“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做出深刻的分析,只用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因此,秦朝短暂的历史及其严苛残酷的法制是教学拓展的必要内容。这些资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文中“失期,法皆斩”的绝望之境以及“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抵死抗争意识。同时,“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的缘由也迎刃而解。

2. 文本背后隐性时代变迁的拓展深度

除了历史事件显性于字面的文本外,古诗文中还有一类文本,其内容虽不直接涉及历史背景,但背后隐含着历史时代变迁的深度。教学中,文字背后的历史大环境也是教学拓展不容忽视的内容。周密的《观潮》就是这样的作品。

《观潮》通篇写的是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水上表演精彩纷呈,观潮场面宏大,文中风景画与风俗画相融,再现了南宋时期钱塘观潮的盛况。“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标举的两种美的极致,后者豪迈激荡。文中有“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21个字,值得细细品味。而江上水军演习的浩大声势及吴中健儿的弄潮英姿,“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的繁华景象,更是南宋时代市民丰富富庶生活的写照。这番壮观与繁华是文字表象,其背后还有深远的历史时代变迁的创痛,文本背后隐性的时代背景拓展会让文本学习更有深思的空间。

讲课文之前,笔者在课堂上引入周密《武林旧事》的成书及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所谓“旧事”,言下之意是逝去的往事。《武林旧事》成书于元代,身为南宋遗民,追思前朝,怀念故国的哀伤浸润于文本深处。这种感悟自然是不能脱离文本背后隐藏的背景资料的。只有力透纸背,重读蒙古铁骑灭宋的历史变迁,才能体会异族统治下的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创伤。周密在宋亡后隐居杭州,潜心著作,将亡国之痛寄托于文字之中。带着这样的背景读《观潮》,更像解构一个繁华旧梦,文字的外延是沧海桑田般的感慨。可见,古诗文阅读要连同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作者的身处环境来感知,这样会让学生读到更为厚重的文学味与历史感。

综上所述,对古诗文文本历史背景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都有助于更好地挖掘与感知古人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内涵。这是古诗文教学拓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那些情:民族精神诠释的拓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样态,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古典文学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学习古诗文所要汲取的宝贵财富。古诗文教学拓展的深层境界就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结成的历史文化精神,这是古诗文最精髓的魂魄所在。笔者仔细研究“人教版”教材,发现编写者对不同年级段的古诗文编排的一番苦心:初一选文多为生活小故事,初二则偏重山水景物记,初三推出的多为历史故事与先哲治国思想,3个年级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3个方面来实践古诗文中的人文教育意义。这是不是启示我们,其实古诗文教学可以寻找角度,在单个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串联,然后沿着相关线索去追寻其中对民族文化精神诠释的内容。

初三学生进行古诗文综合复习时,笔者让学生首先按不同的历史时段给作品分类,然后依据每一个历史时段中的多样文本,共同探究并归纳时代生成下的民族精神。整理中大体可分为: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几个大的历史时代。

从先秦时代开始,史书类文本,如《战国策》《左传》中塑造了像唐雎、曹刿、邹忌这样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士”,教给学生的是最质朴、最珍贵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使命感;诸子散文重现了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孟子》中儒家的忠孝仁义、《公输》里墨家的兼爱非攻,还有《庄子》内道家的逍遥无为,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到中国思想文化的第二个黄金期———魏晋南北朝,那些典雅精致的山水小品文又让学生窥见不可复制的“魏晋风流”: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些文字是魏晋时代一股崇尚自然、鄙弃功名的精神清流,从而教给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眼光和率性的生活态度。这股清流到了大唐则演变为奔腾汹涌的大河。唐代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营造出雄健、阳光、尚武、进取的精神核心,李白的狂放浪漫、天马行空,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韩愈的怀才不遇却以“千里马”自居的骄傲,刘禹锡身居陋室的自得,这都是唐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唐人的大气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胸怀。而作为中国历史最特殊的朝代———宋代,一方面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军事上前所未有的羸弱,外患不断,加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在这一时期的诗文中,更多地表现了文人们高度的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理想、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因而相比唐人,宋人赋予学生的又是一种责任。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先秦的“贵族精神”也好,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度”也罢,无论是唐人的胸怀还是宋人的责任,都是历史时空中不会磨灭的精神符号。古诗文教学洋溢着我们民族最优秀、最丰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这些熠熠生辉的精神内涵是学生思想的启明灯。用一种全局的眼光,按时间的线索对这些历史文本片段进行整理与归纳,引领学生深入咀嚼体会,发挥“余音绕梁”的效果,让民族精神的诠释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深度拓展,这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常规教学往往难逃这样的程式: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结构———主旨思想,虽说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却只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背诵,对于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及其人文精神自然不能感知与领悟。古诗文教学需要摆脱这样尴尬的处境,呼唤教学内容的革新,将被忽略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精神重新提炼,作为教学必需内容进行大胆拓展与认真解读,让学生真正走入古诗文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钱钟书先生说:“一切典籍都可以当做史书来读,真正的历史不是具体的事实记录,而是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精神和心理蜕化的痕迹。”文人性格解读、历史背景再现、民族精神诠释,这几方面的教学内容拓展或许只是一个出发点,然而在学习古诗文的漫漫长路上,重拾这些珍贵的历史文本碎片,穿越遥远的时空去认识那些人、感知那些事、体悟那些情,获得有益的阅读体验与文化积淀,相信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生动,让我们的教学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3]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7).

让拓展教学为课堂增值 篇8

一.知人论世,解密情感

一篇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构成相对独立的个人世界,要让学生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引入背景资料,认识作者是谁, 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是初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拓宽文本视野。

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 文章题目是写藤野先生,但着墨却极为简略,大部分篇幅都在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还有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如何体会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这份感情?为此,我通过背景资料的拓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的初衷是为了寻求救国良方,和那些纯粹为了归国后想要混个一官半职的留学生截然不同。他在仙台医专过着艰苦的日子,承受着蚊虫叮咬的苦楚,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目的是想要救治被误的病人,战争后去当军医。他这腔热情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尊重和欣赏,为此,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如添改笔记、修正血管画图、鼓励大胆解剖尸体等,对于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志士鲁迅而言,藤野先生能够抛弃民族偏见,严谨治学,对被称为“弱国”的学子尽其所能地鼓励和支持,并且循循善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又多么让人感动!由此,学生理顺了鲁迅先生的情感轨迹,从而理解了鲁迅在这篇文章中的情感密码:怀抱一腔热血留学日本,但在东京却遭遇“大清”纨绔子弟的丑恶表演,愤懑之余只好到仙台学医,此间却又遭遇试卷风波和电影事件,敏感的鲁迅认识到,在狭隘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毒害下的日本,藤野先生能够本着学术的精神照顾自己,教导自己,这是需要勇气的。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才意识到,藤野先生所给予他的,不仅是生的勇气还有生的力量,而这成了他时时警醒自己的动力所在。

二.拾遗补漏,深度剖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作品都是根据原著选编而成的,教师可以针对文本相关的情节拾遗补漏进行拓展,让学生在广阔的视野背景下解读文本,进行深度剖析。

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 文章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几次态度变化展开故事情节,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被金钱异化的丑陋现实。但在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疑问: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一家该怎么做?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要何去何从?从这一探究入手,我将删减掉的小说原文和结尾呈现出来,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剖析。原文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 我这就讲 给您听。 事情是这 样的……”结尾部分:“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根据删减掉的开头和结尾,我让学生思考:若瑟夫为什么对叔叔于勒念念不忘?这代表了什么?学生认为,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若瑟夫的善良和真诚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代表着作者莫泊桑内心对善良的渴望和呼唤,而这也正是小说的真正意涵所在。

三.互文拓展,丰富底蕴

所谓互文拓展,是指将此文本与其他文本相互参照,在开放的语言网络系统中进行借鉴和关联,由此丰富教学资源,寻找文本意涵的生长点, 获取文本内蕴。

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针对文中有关“日暮里”和“水户”的描述,学生非常困惑,不知道为何让鲁迅先生记忆深刻。为此,我将屈原《离骚》中“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拿出来和学生赏析,结合屈原的人生经历,感受蕴含其中的迟暮萧瑟之意,由此,从屈原的诗歌拓展,学生体会鲁迅先生面对国运衰败没落的中国现实,感到日暮途穷,风雨如晦的悲凉。以此进行互文拓展,学生不但把握了屈原歌赋中的情感,由此展开比对,感受到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 而且由文章的细节,体会到文本传达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深入理解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之间的鼓励支持, 做足了思想上的铺垫。

语文课堂拓展教学摭谈 篇9

一、立足学情,敢于拓展

关于语文拓展教学,一直存在着一种疑虑,就是害怕拓展大而无当。应当说,这的确是语文拓展教学容易跨入的一个误区。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语文课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势必如一潭死水,非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反而会成为催眠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拓展得法,不但能够加大课堂知识容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首先要敢于拓展。

其实,只要我们立足学情,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教学目标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就能做到拓展得当,发挥拓展教学的积极作用,避免拓展的失误。

二、讲究方法,善于拓展

(一)拓展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

拓展决不是教师的兴致所至、随意而发,更不是为了炫耀教师的博识多闻,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的拓展要时刻不忘教学的重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偏离教学目标。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把握本文“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挣扎历程。为此,我不但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节选部分,还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水浒传》第六至第九回的相关内容,并鼓励学生课下自读《水浒传》,使学生对林冲的一忍再忍有了比较深的感性认识,对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很多学生不需老师讲解,就能够自己总结出来。

(二)激发兴趣是拓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主自发学习,就可以大大增加无意识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还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作为一篇小说,把握林冲这一形象的典型性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把握林冲形象的典型意义,而不是流于概念化的理解呢?经过思考,我决定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入手。所谓“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平人物”指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优秀的小说大都塑造出了一个或数个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相比较而言,由于真实生活中的人本向就是复杂和矛盾的,因而圆形人物更能打动读者。而林冲就是一个圆形人物。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首先引导学生把林冲和鲁智深进行对比,然后又进一步拓展开去,将林冲和其他三部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对林冲的认识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拓展教学的又一重要目的

拓展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增加课堂信息容量,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浒传》在众多的古典小说作品中,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呢?你能否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加以说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多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此时都凝神思索。随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达成共识:《水浒传》之所以能够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源于它卓越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即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看,它以艺术的手法深刻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提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这在当时同类题材的小说中是首屈一指的。从艺术技巧看,除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使人过目难忘,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出神入化的环境描写,环环相扣的细节描写,活灵活现的人物对话,共同构成了《水浒传》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少同学还把这些方面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进行对比,大大加深了对课文和《水浒传》的认识。

无庸讳言,现在的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大大滞后于当前的学术研究水平,很多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没有体现在教学参考书中。相反,教参中的许多结论已经陈旧不堪了。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进当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思维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适当联系相关影视作品是拓展的一个好方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拍成了影视剧,这是我们进行拓展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将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依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这篇小说拍成了电影《英雄本色》,不少同学都看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将电影和原著进行对比,大家发现结尾处的改动比较大,电影中陆谦成了一个武林高手,虽然林冲最后得了手刃仇人,但很费了一番功夫。那么与原著比,孰优孰劣?经过认真思索,同学们认识到,电影的改动主要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追求一种视觉效果。但是,这么一改,林冲手刃仇人的痛快淋漓,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的高强是就都体现不出来了。相比之下,还是原著更佳。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 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应运而生, 已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运用。综观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课堂在拓展延伸教学上常常出现一些误区, 如果对这些误区认识不清, 势必会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错误的导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由此可见,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 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 将课上到野外去, 新是新了, 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 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 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 新是新了, 却多了几分敷衍。我们要始终记住, 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 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 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 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 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 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 因材施教。因此,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 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 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 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 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 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 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 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 以供学生自由选择, 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 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 再精彩的拓展延伸, 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 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三、拓展延伸要把握有效时机。

语文教学需要拓展, 但拓展应在需要之时。有效的拓展应注意把握适当的时机, 在预设基础上提倡生成性拓展, 让拓展适时开花, 画龙点睛。

拓展在薄弱环节。也就是说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基础与文本差距较远的情况下, 形成阅读理解的薄弱环节时, 予以适当拓展。例如, 学生对课文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 可布置课前拓展,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课堂上简要交流, 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与文本对话奠定基础。

拓展在争议之时。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不同意见, 针锋相对的时候, 也是拓展的好时机。这样, 既能增长学生的见识, 又能增强他们收集资料和辩论的能力。

四、把握拓展的形式。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拓展, 可以是课外知识的引入, 可以是深度问题的讨论, 也可以是活泼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拓展形式能够让语文课堂由课内走向课外, 由学校走向社会, 由封闭走向开放。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形式都符合语文教学的拓展需要, 有的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图画课, 上成了音乐课, 上成了影视欣赏课, 上成了体育课。这就将语文课堂的拓展扩大化, 结果只能让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失去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 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 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五、把握拓展的深度

课堂教学的拓展不能仅仅存在于形式, 而应利用拓展的手段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将知识的学习推向深的层次。课堂教学拓展的效果就是看拓展对于课堂教学深度的挖掘, 看拓展对于课堂教学深度的贡献, 要让学生利用拓展的材料, 对所学知识形成全面的思考, 从而深度理解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同样, 拓展的过程应当是促使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 是教师利用拓展的形式将教学引向深入的过程。

六、拓展延伸——方式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 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 如音像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 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 比较直观, 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 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 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 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 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 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 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简谈音乐课堂教学的拓展 篇11

一、 把舞蹈、表演、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

在音乐教学中,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起到调节情绪、放松身心的作用。所以,现在的音乐教师更应该是“一专多能”,不仅能唱、能弹,还要能跳,能和学生一起互动表演。音乐课不再仅仅是只让学生学唱歌、听音乐,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如小学六年级的音乐课本上有一首表演唱《老鸟与小鸟》。这是一首生动活泼、表现母爱的儿童歌曲,歌词简单易懂,仿佛小鸟与老鸟的对话,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这节课完全可以上得非常出彩。但笔者在去年某地市公开招聘音乐教师的面试环节担任评审时,却看到讲这节课的教师只在不停地教学生如何演唱,完全忽略了表演的部分,和学生也没有任何互动,使本该生动有趣的一堂课变得死气沉沉。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呢?

据笔者对7所小学的跟踪调查,虽然近几年的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音乐艺术教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方面聘请了更多的音乐教师,引进了多媒体联合教学,认识到了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意义,音乐教育、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课堂教学单一。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唱得多、弹得多,让学生听得多。在进行课题调查的7所小学中,普遍以教歌曲为主,一节课只学一首歌,对学生如何唱好没有具体的要求,怎样发声也不进行系统的讲解,以至于学生只是比谁唱得响,完全无优美可言。教学的方法仍是老式的分句教学,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一节课如此反复进行。这对于新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多的是渴望参与。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和广大教育者认知的转变,产生了许多新型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就要求教师灵活备课,使学生在学习系统知识的同时,增加师生平等互动、共同参与学习的机会,要求教师以活泼的肢体语言、形象的乐器展示等打破单一的唱歌教学形式。

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一种能力,它先于智力,潜于人体,人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和天性。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肢体语言的表达是挖掘自身潜力、更好地融入音乐中的一种方式。音乐教育者应该让学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直接感受音乐,随着音乐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在学生参与其中、放松心情的同时,逐渐引导他们向更高程度发展。

二、 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相结合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人类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聆听音乐”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用心体会音乐、感受音乐,同时要感受音乐作品的结构、内容等,这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发,获得更加完美的心灵体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聆听音乐,从中体味作曲家的创作思想以及其优良品质和精神,也是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的途径之一。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该作品是贝多芬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共分四个乐章。作者在第一乐章一开头就写上了“这是命运在敲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所以乐曲一开始三连音的节奏,就使人感到震撼。乐曲始终在激烈的冲突中对抗,有时是强大的命运之神占了上风,有时又是不屈的人民英雄即将胜利,斗争的道路艰难而曲折。最后,光明战胜了黑暗,正义战胜了邪恶,伟大的人民高唱凯歌,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聆听这样的音乐,学生不仅会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熏陶和情商开发有重要的作用。

从最简单的儿歌到曲式复杂的大型音乐作品,都有结构的存在。在德国音乐教育体系中,便把结构的意识和分析看作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音乐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音乐教育的全过程,需要长期有效地学习,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让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富有想象力。音乐教育或者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在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的同时,把较熟悉的歌曲或乐曲的主题片段进行适当改编和创造,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方法。首先,要将学生学习音乐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索、创造的积极性。在改编创作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束缚,也不要用自己设计好的思路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教师要把自己放到和学生一样平等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一起去分析、判断、评价、探索,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展开创造的想象,尽情遨游在音乐探索的海洋。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充分的自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勇气和自信心是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根本。受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很少主动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实验证明,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培养的审美探索体验,对他今后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因此,在音乐创作与改编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积极做出回应,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地培养出热爱音乐、热爱创造的种子。

三、 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和对待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养成科学的音乐审美观

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这样的争论已持续了十多年。最初的几年持反对意见者较多,赞同者也只是表示在教材外适当增加一些也可以。直到几年前,是否要把周杰伦的励志歌曲《蜗牛》编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中,才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可见,流行音乐是否能进课堂,已是所有教育一线的音乐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流行音乐就已成为社会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旋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当然也包括思想活跃的青少年。有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普遍应用,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音乐方面的信息只有10%,有90%都是来自社会和媒体。所以对于流行音乐不能一味地排斥,也不能视流行音乐为洪水猛兽。

笔者带学生实习时,针对中学生是否喜欢音乐课上的内容,是否希望流行音乐融入日常教学中,曾对太原市一所中学的两个班级进行过课堂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极个别的中学生不喜欢流行音乐以外,绝大多数的中学生是喜欢甚至是非常喜欢的,但对音乐课的态度却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呢?

1.教材陈旧、更新太慢。而流行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更加符合现代人情感的表达;

2.适合青少年演唱的优秀歌曲太少。所以,我们在加强音乐创作的同时,更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如何去欣赏、理解流行音乐。

作为教师,要有一个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的态度,应明确地告诉学生:现在听到的古典音乐就是当年的流行音乐。如果现在的流行音乐二十年以后大家还在传唱,则也可以成为“经典音乐”;如果现在的流行音乐二百年后还在社會上流传,则就是“古典音乐”。大浪淘沙,不好的音乐自然会被淘汰,只要符合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有着崇高的人文情怀,歌颂美好,摒弃邪恶,无论用哪种形式表现都是好的音乐。

综上所述,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也有很多的困惑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每位音乐教师开拓思路,结合实际,为构建与完善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体系而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 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拓展课堂教学论文 篇12

在主教一首诗文的同时, 适度地拓展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诗文典故, 相机链接与诗文相关的其他诗文, 这样以点带面成体, 既能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全面, 更深刻;又能促进学生大量积累古诗文, 涵养儒雅之气。同时, 这也是新课标理念“开发课程资源”“用教材教”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落实。

某教师在执教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课, 随着教学的推进, 让诗中有诗, 诗外有诗, 以诗带诗, 拓展链接巧妙精当。如, 同一景 (庐山) 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词相比较, (《初入庐山》和《题西林壁》) , 同一景不同诗人的诗词 (李白、白居易、毛泽东的诗句) 来烘托, 同一类型不同诗人的诗词作对比 (哲理诗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学生的见识更广了, 理解更容易了, 所受启迪也更深刻了。

下面以江西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南昌市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模式的研究”总课题组的一次阶段性展示活动的案例为例来具体阐述。

《赠汪伦》片段———

在理解完诗意诗情后, 执教老师这样拓展链接:

李白望着踏歌赶来送行的汪伦, 喜出望外地吟诗告别, 李白站在飞檐凌空的黄鹤楼送别他的良师益友孟浩然时, 又深情地吟诵着——— (课件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相思》片段———

在理解完诗意诗情后, 执教老师这样拓展链接:

这一路上, 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 (出示《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在“想象故园”环节, 执教老师继续拓展:

听了同学们的描绘, 故园, 多么令人向往。

故园, 那是高鼎笔下的“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故园, 那是张志和笔下的“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故园, 那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故园, 那是李白笔下的“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刻, 故园带给你的是———

这是你们的感受, 你看, 故园, 在纳兰性德笔下, 那是———

课件出示:忆当时, 垂柳丝。花枝, 满庭蝴蝶儿。———纳兰性德《河传》

想象完故园, 对比后, 执教老师更深入拓展:

远离故土的人, 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 古往今来, 有多少人思乡啊, 所以, 写思乡的诗句也是数不胜数, 咱们一块儿来看看———

因为思乡, 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悠悠天宇旷, 切切故乡情。

因为思乡, 卢纶曾经这样写道:家在梦中何日到, 春生江上几人还。

因为思乡, 李觏这样写道: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还是因为思乡, 李益这样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你看, 这所有的诗句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心声———乡心。

在结课之际, 执教老师还不忘再次拓展, 巩固认识并升华情感:大以后, 有一天, 我们) 会离开家乡, 远离故土。从那一刻起, 乡心、乡愁, 将在我们心底滋生、蔓延……

因为乡愁, 我们会想起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因为乡愁, 我们会想起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纵观两节课的拓展链接, 十分巧妙到位,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拓展与链接妙在适度, 适度体现在结合了学生年龄特征, 切合了年段要求, 有阶段性、层次性。《赠汪伦》是二年级的古诗, 学生古诗文积累较少, 因此教学中的拓展也精要, 只在拓展理解诗情之后作了一次拓展, 数量也只是一首。而《长相思》是高年级的课文, 此时学生古诗文积累比较丰富, 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 因此, 拓展链接的次数多了, 拓展链接诗词的数量也多了。这样的拓展与链接, 都在学生感悟能力之内, 又具有一定的张力, 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归类与积累, 实现古诗文内容和意义上的建构。

拓展与链接妙在恰当, 恰当体现在链接点的选择很到位。《赠汪伦》链接点在理解完诗意诗情之后, 学生了解同一个作者同一类诗歌, 既积累了送别诗, 又有助于诗情的深入领会。《长相思》的几次链接点也选得好, 在初步理解了诗意后, 链接同一作者的同类诗歌和其他诗人的同类诗句, 有助于触类旁通, 将学生感悟引向深入。在想象“故园此无声”时, 拓展一些清新的田园山水诗歌名句, 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反差, 让学生在对比反差中顿悟情感, 此时理解更深刻, 感悟更透彻。在结课时继续链接, 锦上添花, 让学生对古代诗词中的乡心乡愁的认知更上一层楼。点与面结合, 此时的学生正如《触摸春天》中的那位盲姑娘“安静”, 不仅是捂住了一只蝴蝶, 更是捕捉到了整个春天。

上一篇:项目标准成本库下一篇:复杂产品系统模型研究